- 四年級數學《小數點移動》評課稿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四年級數學《小數點移動》評課稿(精選15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評課稿,評課是對照課堂教學目標,對教師和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活動以及由此所引起的變化進行價值的判斷。評課稿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四年級數學《小數點移動》評課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四年級數學《小數點移動》評課稿 篇1
今天聽了兩位老師講的這節同課異構課,他們都注重讓學生經歷現實的情境,在具體情境中感受數學知識的含義,體現了新課標的相關理念。縱觀這兩節課課,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創設情境,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第一節武老師是從復習舊知開始,從而觀察幾個數字的不同,由宇航員的事例引入新課,自然真實。李老師在課一開始,就利用卡通人物—“山羊”開餐館的情境,呈現了“山羊快餐店”通過價格變化吸引顧客的故事,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將知識很好地融入到生活中;接著讓學生討論前后三次價格中小數點在什么位置,以及小數表示的實際價格,使學生體驗到小數點位置不同會引起小數點大小的變化。
這樣把學生置于現實生活情境中,給學生一個真實的任務去解決,把教材的數學問題變成一個具有挑戰性、探究性的學習過程,做到了把生活經驗數學化,把數學問題生活化,便“課堂教學”為“課堂生活”。
二、對重難點的解決到位。
學生在經過自己的學習知道了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數,這個數將擴大到原來的10倍,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這個數將擴大到原來的100倍,由于向右移動是擴大,讓學生思考向左移動會什么樣呢?舉一反三,讓學生來說明向左移動是縮小,向左移動一位縮小到原來的十分之一,向左移動兩位縮小到原來的一百分之一……他們說明為什么會縮小,縮小到原來的多少倍,這些知識是本節課講的重點、難點,通過一節課的練習,學生能夠準確的.舉例說明。可見兩位老師的課堂效率很高。
三、兩位老師在設計時也有一些不同的側重點。
武老師從這節課的時間分配來看,比較注重學生知識的形成過程,在教學小數點搬家時,占用了很大一部分時間,讓學生先學會如何移動小數點,然后引入書中的問題,這樣學生在解決問題時就不會覺得很突兀,理解起來比較容易,課堂很扎實,而且板書簡潔有效。
李老師從觀察小數入手,導入很簡潔,為后面的教學節省了時間。她把大量的時間放在了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課件演示,理解小數點的變化,而且練習量也很大,對訓練學生的掌握程度上有很大的幫助。
當然,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下面對這節課提幾點個人的看法與大家交流:
1、我自己思考:有這么便宜的礦泉水嗎?從4元——0.40元——0.04元,現在去買一瓶礦泉水花4分錢,是沒有的事啊,應該把數字變的大些,貼合現實生活,不能與現實生活不符合。
2、在語言上,擴大了和擴大到的意思是不一樣的,是不是該強調一下,而且也該強調一下原數這個詞,有時是與原數比,有時是與前一個數比較,需要學生注意區別。
3、李老師在板書的設計上可以再補充一些,課件演示很好,要是在寫一寫就更好了。武老師在引入時花了很長時間,我覺得可以把宇航員事件省略掉或者放到后面,由第二個練習題直接引入會更好。
四年級數學《小數點移動》評課稿 篇2
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這一課時內容是學生在學習了小數的意義和讀寫法、小數的性質和大小比較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是小數的又一性質,它主要研究小數點移動如何改變小數的大小。它不僅是小數乘除法計算的依據,也是小數和復名數相互改寫的重要基礎。通過這部分內容的教學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用聯系變化的觀點認識事物。
陶老師組織學生通過闖關答題、故事導出0.009米金箍棒的長短變化過程、啟發學生積極觀察思考,采用分類呈現與講練結合方式,使學生理解并掌握了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有效地達成了教學目標。
1.《課標》強調: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離不開具體生動地問題情境。陶老師的這節課充分借助多媒體創設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通過一個個挑戰性問題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激活學生智慧的火花,使學生在主動參與、獨立思考和交流討論中逐漸學會探索、學會表達、學會質疑。
2.善于化抽象為形象。創設了學生喜聞樂見的孫悟空變金箍棒打小妖的情境,既激發了學生興趣,又孕伏了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有效的利用了鏡中素材組織學生探究活動,逐漸豐富學生認知,使學生隊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變化規律越來越明晰。將小數點的移動這個抽象的過程生動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學生掌握較好,這一點在課堂練習中就已得到證實,學生都能很快報出答案。
3.講練結合、步步為營。學生經歷觀察、思考、對比、概括與講練結合的過程,讓學生自主發現規律,并在積極的狀態下去建構知識。
4.呈現了小數點的悲劇材料和小數點的順口溜,生動、有趣,深深地刺激著學生們的感官,引人入勝,使學生認識到小數點的重要性和學好本課知識的必要性。
四年級數學《小數點移動》評課稿 篇3
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學習的內容應是學生熟悉的、有現實意義的。“小數點移動”這一內容較難用現實生活中的例子來引導學生探索規律,發現規律,解決實際問題。而劉老師在引入時,別出心裁,激趣導入,利用老師自己的身高情況這一問題,通過移動小數點的位置來引起小數的大小變化來出示課題,引導學生從中發現問題,找到問題的癥結,由此認識到小數點對于小數的重要性,使學生明確了本節課研究的內容和方向。
新授部分,劉老師選取學生十分感興趣的動畫人物孫悟空神奇的金箍棒的變化來引發學生思考,引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識。知道為什么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后原數會擴大到它的10倍,不是讓學生記住結論,而是注重結論的獲得,讓學生應用舊知識解決新問題,并在解決問題時體現策略的'多樣化。教師利用了“學生差異“教學資源,拓展了學生的思路。學生通過操作、觀察、分析、比較等方法逐步深入地歸納總結規律,整節課學生始終處于主體地位,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小數點移動時,小數位數不夠用時用0補足是本節課的難點。劉老師讓學生用卡片移動,引導全班學生一起操作,發現倍數不夠時,引發大家思考:該怎么辦?通過實際操作,化抽象為具體,深刻體會位數不夠時要用0補足。通過學生的典型錯誤,讓學生自己評價,發現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本節課還始終關注學生的問題提出及問題的解決,培養學生具有一種數學眼光。小數點移動時倍數不夠時怎么辦,不是老師直接提出來的,而是學生在實際操作中遇到并提出的問題。讓學生在流動、交流中發現規律、解決問題,讓學生在對問題理解的基礎上形成自己解決問題的策略。從而在自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中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節課也留下了一些遺憾:
1、老師對學生似乎不夠信任,講得有點過多,學生體驗的時間和自己探索的時間可適當放長一些。
2、對擴大和縮小的規律沒有及時總結出來。這個也應該做為本節課的重點,讓學生自己去發現這個規律。
四年級數學《小數點移動》評課稿 篇4
《認識小數》是三年級下冊第七單元《小數的初步認識》的第一課時。雖然孩子們是第一次學習小數,但是在他們的實際生活中卻已經不止一次的接觸過小數,所以說,學生對小數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它的表示形式,陌生的是它的含義,因此,這節課的教學周老師重點就是讓學生知道以元為單位、以米為單位的小數的實際含義。
一、從發現生活中的小數引入
我們的生活中到處都有小數的存在,周老師從學生日記《買菜記》導入新知,讓學生體會到小數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在生活中有著重要作用,并為課上的知識學習做好了鋪墊。
二、根據學生的認識規律組織教學活動,實現知識的意義建構。
小數是十進分數的另一種形式,十分之幾用一位小數來表示,百分之幾用兩位小數來表示,盡管這是一種規定,但教學時,并不能把這一結論直接呈現給學生,而是通過舉例的方式,讓學生觀察、說理、比較中漸漸發現規律。而后用自己發現的規律來解決問題并作出相應的解釋。學生在這樣的過程中,學到的不僅僅是知識,還有遷移、合理推理和邏輯思維能力如:在教學中,先告知學生把1米平均分成了10份,要取其中的一份用整數表示(1分米),用分數表示(1/10米),這里把重點放在1/10米的含義上,讓學生復習了分數的含義,再直接告訴1/10米可以用小數0.1米來表示,得出1分米=1/10米=0.1米,引導學生一步一步地去理解小數。然后直接找一個點,讓學生用不同的形式表示出來,有用分數的,也有想到了小數的,讓學生理解分數和小數在這里都表示一個意思,都是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幾份。然后總結出十分之幾的數用一位小數來表示,百分之幾的數用兩位小數來表示。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整節課,教學的難點環節在湯老師有效地引導下讓學生完成,真正起到“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作用,不僅把學習的時間、思考的空間、展示的機會留給學生,而且教學內容得到了多次的反饋強化,拓展了知識的寬度,提高了教學效率,增強了教學效果。讓學生感受小數的現實作用,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情感的陶冶。
四年級數學《小數點移動》評課稿 篇5
除數是小數的除法是小數除法的重點,它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商不變的性質、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節課教師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數學活動,親身經歷了探究計算方法的過程,明白了計算方法的依據,初步掌握了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計算方法。教師立足于促進學生的發展,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為學生創設了符合學生實際的、集知識和思想教育于一體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動中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獲取了除數是小數的計算方法。
本節課的教學活動凸顯了以下幾個特點:
1、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問題情境。
教師在教學中,并沒有沿用教材中“奶奶編?中國結?”的情景,而以慶祝教師節為事件背景,引出了學校美術小組為裝飾學校的宣傳欄需要買熒光紙這一情境。這樣不但時間與教學進度吻合,也滲透了尊師的情感教育,同時也不失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這樣設計,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又調動了學生情感投入。同時,把計算教學置于具體的情境之中,激活了學生原有的經驗和知識,使學生處于主動探索知識的最佳狀態。
2、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提供主動探究的空間。
教師很相信學生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探索計算方法的.學習活動中,教師先讓學生自己思考該怎樣計算除數是小數的除法,學生根據自己原有的知識經驗提出了不同的思路,然后在教師的引導下,掌握了比較規范的豎式書寫形式,接著讓學生嘗試獨立解決問題。整個教學過程體現了以學生的思考為中心,逐步展開思路,配以適時的引導,使學生既能明白算理,又知規范的書寫格式。教學中既有獨立自主的思考空間,又有適時的引導點撥。這種巧妙的設計,不僅總結了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計算方法,還使學生掌握了比較規范的豎式書寫格式。
整節課,教師成功地處理主體與主導的關系,做到了教為學服務。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獲取知識,在獲取知識中得到了能力的培養,并在一系列的數學活動中體會到了數學的價值,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增強了學好數學的信心。全課突出體現了“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基本理念。
四年級數學《小數點移動》評課稿 篇6
聽了曹老師《小數乘小數》一課,感受頗多。
一、從生活中尋找數學素材
老師課堂一開始設計了讓學生幫助老師計算老師家里各房間面積,學生非常樂意幫助老師解決問題,并且所解決的問題就是復習整數乘整數、整數乘小數的計算方法,為學習新知做鋪墊。而設計的最后兩個問題就是小數乘小數,自然過渡到本課所學新知。整個環節自然清晰,學生參與性強、參與面廣。我覺得這樣的一種讓學生幫助老師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既很好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體會到數學的應用價值,又很好地把握了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從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入手建構新知,值得提倡。
二、算法多樣化與算法優化
在計算老師家陽臺面積時,教師板書的算式為2.8×1.15,可能正是這樣的一個細節,學生在自主嘗試計算時,部分學生就按照老師板書時數的順序列豎式計算了,因此出現了用三步計算的.情況,而老師恰好又喊了這樣的一名學生去板書。老師看到學生的板書后,并沒有評價學生的方法,而是引導學生用1.15×2.8進行豎式計算,因為這樣只需要兩步。我覺得在面對一個計算問題時,解決計算結果的策略可以是多樣的,只要思維的方法和過程合理、合乎邏輯,就應加以肯定。這里學生的計算是正確的,思路也是清晰的,應該值得肯定。最好能讓學生說說他是怎么算得,讓學生明確這樣的方法需要三步,而另一種方法只需要兩步。從而讓學生在比較中發現哪種方法更簡便,真正體現算法多樣化,并在多樣化的基礎上,通過觀察、比較形成算法優化。
三、練習也應強調應用
計算教學歷來不是公開教學的“寵兒”。它枯燥無味、不易出彩。這都是因為以往的計算教學忽視了計算的現實背景,削弱了計算與實際問題的聯系,不利于學生體會計算的實際意義。而新課程標準則強調數學應用于生活,要讓學生意識到所學知識是有價值的,計算教學也應“服務”于應用。本課在練習設計上比較注重學生計算方法的強化,強調算法、算理。而在數學應用、練習設計的趣味性方面略顯不足。這讓我想起了05年到徐州參加蘇教版教材培訓時聽徐斌老師的《兩位數乘一位數》教學。徐老師在練習中創設和提供了去商店購物等實際生活情境,讓學生從數學的角度獲取信息、提出問題,用所學的計算知識解決問題。這樣,使學生感受到現實生活中蘊涵的豐富的數學信息,既體會到計算的價值,又發展了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
四年級數學《小數點移動》評課稿 篇7
小數的計算是以整數計算為基礎的,而運算的定律也是如此。李老師本節課主要是要求學生理解整數乘法的運算定律在小數乘法里同樣適用,培養學生比較、抽象和概括的能力。本節課是一節典型的利用舊知識遷移新知識的課,學生已經對整數乘法運算定律掌握得很好,但是這些運算定律到底是否適合于小數乘法,也是這節課要探究的'主要內容。
一、授之以漁莫如授之以漁
這節課李老師讓學生先猜測,再驗證,從而得到這些運算定律同樣適用于小數乘法。本節課始終遵循著猜測——驗證——應用的教學主線,使學生始終親身體驗參與知識的結構過程,教會學生學習數學的方法。
二、練習設計富有層次性
李老師精心設計了富有層次性的練習,在簡算的過程中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學到了知識,然后用學到的知識去解決問題才是數學學習的真諦。既然發現了整數乘法運算定律在小數乘法中同樣適用,再運用這些定律使小數計算變得簡便,這一步教學能激起學生運用新知識的欲望。李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抓住學生的感悟,利用知識遷移的方法,使學生能運用乘法的運算定律使一些小數的計算簡便,能合理、靈活地進行一些混合運算,提高計算能力。
四年級數學《小數點移動》評課稿 篇8
首先非常感謝各位領導和各位同行到我校指導工作,感謝你們給我們帶來了先進的教學理念,和良好的教研氛圍。當然還要特別感謝吳青松老師為我們展示了一節非常精彩的教研課《小數的初步認識》。小數的認識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整數和初步認識了分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節課主要是讓學生學習小數的讀法、寫法和初步理解小數的意義。本節課中吳老師精心準備,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創設了豐富、生動的教學情境,設計了新穎、活潑的學生活動,成功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吳老師的課堂教學風格和教育教學理念,深深地震撼著我;聽了這節課,讓我受益匪淺。下面,我就談談我的幾點看法。
一、選取的素材貼近生活,讓學生感受小數在生活中的價值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緊緊聯系學生的生活環境,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以利于他們經歷從現實情境中抽象出數學知識與方法的過程”這節課充分體現了這一特點。從新課引入到新課的展開,再到練習鞏固,無不結合生活實際,使學生認識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并服務于生活,初步感悟小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二、以生為本,重視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
“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把講堂變學堂”這是生本教育的基本理念。這節課中吳老師以學生為本,真正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相信學生,挖掘學生潛能。比如在讀數寫數學生較容易掌握的環節都安排了“小老師”。讓小老師帶著同學們學習。這極大的調動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新課標指出“學生獲得知識,必須建立在自己思考的基礎上,只有親身參與教師精心設計的教學活動,才能在數學思考,問題解決和情感態度方面得到發展”我們看到在學習過程中吳老師通過預設任務,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自學,尋找問題答案。很好地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讓學生學會學習。
在學生進行自主探索、小組合作交流等學習活動中,我們看到學生認真思考,積極發言,熱情高漲,感受到了學生是這堂課的主角,而作為主角的他們是非常樂學的。
好的教學活動,應是學生主體地位和教師主導作用的和諧統一。在這堂課中吳老師將一個個知識點巧妙地串連起來,引導學生去完成一個個任務,順利地完成了本課的教學目標。真正起到了“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作用,把學習的時間、空間、展示機會留給了學生,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本堂課中得到了充分體現。
三、運用有效的課堂評價,調動學生的學習情緒
“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這是新課程提倡激勵性評價的宗旨。今天這節課中,吳老師評價學生的語言都是多表揚、多鼓勵,適時適度地對學生的表現進行積極的評價,如“掌聲送給這位同學”等等,這些積極的、激勵性的正面評價,有助于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從而促進教學。總之,在這節課中,吳老師能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心理特點,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真正成為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促進者。讓整個課堂煥發出生命活力!
四年級數學《小數點移動》評課稿 篇9
今天我聆聽了陳老師一堂精彩的實踐課,使我受益匪淺。
本課內容的知識結構這樣有層次地呈現,體現了新舊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從易到難,從具體到抽象,分層漸出,既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又利于學生學好課本知識:
(1)本課是學生在初步認識分數的基礎上,結合元角分和米、分米、厘米的知識來認識一位小數,并理解小數含義,掌握讀、寫一位小數的方法。由此,可確定為本課時的知識目標。
(2)運用直觀手段,分析歸納的方法,使學生理解十分之幾的一位小數表示,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通過理解小數含義,把某些分數改寫成小數,提高學生的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可作為本課時的能力目標。
(3)本課時通過把十分之幾的`分數寫成一位小數,對學生滲透相互轉化的思想教育,可作為它的情感目標。使學生初步理解一位小數的含義,會讀、寫小數的部分是一位的小數。
通過理解小數的含義,初步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應用意識。
小數的初步認識是小學數學概念中較抽象,難理解的內容。一位小數是十分之幾的分數的另一種表示形式。學生雖然對分數已有了初步的認識,也學過長度單位、貨幣單位間的進率,但理解小數的含義還是有一定的困難的。同時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小數方面出現的很多問題是屬于小數概念不清。因此,理解小數的含義: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既是本課時的重點、又是難點。在教學中要陳老師注意抓住分數與小數的含義的關鍵。
根據本課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的思維特點,戈老師選擇了以直觀演示法為主,輔以談話啟發法、嘗講練結合等方法的優化組合。充分發揮教師的點撥作用,調動學生的能動性,引導他們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獲取知識,從而達到訓練思維、培養能力的目的。
教學例題時,充分運用直觀演示,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觀察、分析、發現規律,溝通分數與小數的聯系,形成正確的表象,從而歸納讀寫一位小數的方法。在教學中做到有扶有放,使學生愉悅民主的教學氛圍中,學生知識培養良好的思維品質。講練結合,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和體會,有助學生技能的形成。
“由教材定學法,以學法定教法”教學策略告訴我們,教法和學法是和諧統一的。互相聯系不可分割的,教學時要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調動各種感官參與學習,誘發其內在的潛力,獨立主動地探究知識,使他們不僅學會,而且會學。如教學例1時,分數的另一種表示形式。陳老師接著讓學生嘗試學習例2,知識的遷移得出任何十進分數都可用一位小數表示,深化理解一位小數含義。把學生的求知欲由潛伏狀態誘發為活動狀態,培養了學生主動探索的精神。在此基礎上,通過學生的比較、概括出小數的含義,培養了學生的概括能力。
四年級數學《小數點移動》評課稿 篇10
今天有幸來到xx城關二小這所環境優美的學校,為全縣教師執教了《小數的性質》一課,現總結如下。
一、注重知識形成過程
在教學小數的性質這一內容時,先引導學生自主發現小數具有什么性質,在學生掌握這一知識時,并且能夠熟練運用。此時,王老師并沒有淺嘗輒止,而是引導孩子們發現小數性質的內涵“為什么整數的末尾添上0大小就會改變,而小數的末尾添上0大小不變呢?”在這樣的問題驅動下,學生不僅能夠進一步深入了解小數的性質,而且使學生學會了思考,凡事多問“問什么”。
二、師生互動積極活躍
整個課堂教學中,王老師并沒有端著教師高高在上的架子,而是一直在孩子們身邊,適時的點撥,耐心的指導。從開課時學生小組合作觀察米尺,到探究新知學生尋找驗證小數性質的方法,王老師都在參與學生的學習活動。我想這就是師者的最好詮釋:老師是學習活動的指導者和參與者。
三、課堂評價簡潔、準確
王老師最富特色的評價語言就是很好,不錯,體現了男教師的干練。但評價的同時也很準確,例如“你的聲音真洪亮”、“說的完整”、“你真是善于積極思考”,這一系列的語言評價都是給學生學習具有良好的導向性。尤其是當一名學生流暢的說出整數末尾為什么不能添上或去掉0的原因時,王老師很富有人情味的一句評價“你說到點子上去了”,給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影響。
四、課堂激勵措施到位
老師的一個眼神、一句鼓勵、一個愛撫都能喚起學生的學習熱情,但是王老師讓學生勇奪“學習章”的激勵措施,讓整個課堂掀起了一個又一個的'高潮。從學生渴望的眼神,高高舉起的發言的小手,一次一次展示自我,我們都可以看出他們對“學習章”的向往。這樣的課堂就是熱情洋溢,自主探究的學習活動現場,這樣的激勵措施,也使學生后續學習產生不竭動力。
四年級數學《小數點移動》評課稿 篇11
1、本節課作為小數的起始課,小數的初步認識,其教學要求應當注意把握三點:一是不要求離開現實背景和具體的量,抽象地討論小數;二是小數的認、讀、寫,限于小數部分不超過兩位的小數,小數在現實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即便是一二年級的學生,也經常會接觸到一些小數。教材充分利用了小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創設了較為豐富的,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情境,讓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小數的含義,可以說,本單元的每一個知識點,都充滿了生活的氣息。
2、以元、角、分等常用計量單位的知識為學習小數的形象支撐。為了適應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使學生易于接受,本單元的小數都結合元、角、分或常用的長度、重量、單位出現,以便于學生聯系實際,初步認識小數的含義,大小比較和加減法。
3、本節課總的來說還是比較順暢的,并且能利用導學單讓學生能夠獨立思考,完成本節課。該節課基于以上的分析,本節課應該結合具體的量,讓學生說一說小數點右邊數字表示的現實意義。建議可以在這一塊加以改進。另外本節課該教師的練習選擇超出本節課范圍,練習的選擇要考慮周全。此外,本節課應該給學生時間讀小數,顧及到每一個學生,可以同桌互讀或指名輪流讀。這樣學生最后小數的錯誤讀法才不會出現。除此,小組的位置安排要根據實際情況。
四年級數學《小數點移動》評課稿 篇12
這學期聽了白老師的《小數除以整數》這一節課,感受很深。都說計算課是最枯燥無味的,但白老師的這節課卻上的異常精彩。教學一開始就有層次地安排了三道計算題讓學生去挑戰,充分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教師口述了一道解決問題并板書,讓學生列式——估算結果——再與真實結果比較大小——把想法記錄下來——匯報算法等教學環節,環環相扣,自然流暢。
1、比較好的處理了計算教學和解決問題教學的關系,計算教學和解決問題教學有機結合,同步推進,做了比較好的處理。在教學5.6÷7的計算方法時,是在學生自主探索的基礎上重點幫助學生理解商的小數點為什么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這一題主要要解決商的小數點對位問題,這對于理解小數除以整數的算理是至關重要的。白老師深深地知道這一點。在學生匯報方法教師板演后,緊跟著問:“商的小數點為什么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接著引導全班同學看板演題:5.6和56,有什么不同?表示什么?并小組討論:能不能去掉5.6的小數點。并說一說,在列豎式時,你對哪些地方感受最深?白老師不僅讓孩子們知道商的小數點應該怎樣點而且讓孩子們明白這樣點的`道理,不光讓孩子們知其然而且讓孩子們知其所以然。這不僅有利于孩子們對知識的深度理解,同時也培養了孩子們的探究品質。
2、把估算意識和能力的培養落到了實處。隨即滲透估算意識,在計算之前,先讓學生估算出結果,并解釋自己估算的策略。然后再和準確結果比較。
3、在處理小數與整數除法時,做了合理的解釋,先讓學生自己探索、歸納,再讓學生掌握。無論是基本的法則還是解決問題學生都理解的很透徹。教學目標達成度很高。
四年級數學《小數點移動》評課稿 篇13
本節課立足于學生的主體發展,重視學生的主動參與,學生能根據教師的導,積極主動地學。知識與能力同步發展,智育與德育容于一體,較好的實現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我覺得做的比較好的有這幾個方面:
一、立足教材,豐富教法,教學相長。
1、通過直觀、推理讓學生充分感知,然后經過比較歸納,最后概括小數的性質,從而使學生從形象思維逐步過渡到抽象思維,進而達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應用新知、鞏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2、采用快樂教學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和敢于質疑,引導學生自己動腦、動手、動口、動眼等多種形式的鞏固練習,使學生變苦學為樂學,把數學課上得有趣、有益、有效。
3、做為學生通過本節教學學會運用直觀的教學手段理解掌握新知識,學會有順序地觀察問題、對比分析問題、概括知識及聯想的方法,可以說學生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發展。
4、教學中應用了比較法,便于發現規律,揭示規律,總結性質。這樣教學,把靜態的知識結論轉化動態的求知過程,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對所學的內容理解深刻,記憶牢固,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同時,還培養了學生歸納概括事物本質屬性的能力。
二、運用舊知學習新知,促進知識的遷移。
1、在問題得以解決的過程中,學生鍛煉了運用已有知識解答新問題的能力,培養了運用教學知識的意識。《數學課程標準)強調:數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這樣教學,也正是使本節課牢牢地扎根于小數意義的基礎上,是小數意義的運用,而不是簡單的重復,因而是有意義學習。
2、在教學規律的時候不是直接的書面呈現,而是先讓學生說說自己的發現,逐步引導學生的出規律。這樣使學生的思維從形象思維逐步過渡到抽象思維,達到突破難點的目的。在規律的學習中,對概念的指導十分到位,讓學生說說規律中的你認為重要的字,一下字就發散了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去尋找符合性質的操作。對規律加深了印象。同時,通過看書交流,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合作意識。
3、一個規律的得出,先要觀察,然后猜測,在猜測的基礎上進行驗證,在驗證的基礎上歸納。規律的`得出,不求一下子十分準確,在不斷發現中逐步加以完善,逐步加以提升。
三、學習也需情趣,更需探索精神的培養。
建議:1、數學也需要在輕松的氛圍中,有趣的情景中學習,建議能創設一些適合的數學情景。
2、學生要獲得終身可持續發展,在數學教學中,既應注重知識的獲取和能力的培養,更應注重數學思想方法在學習中的滲透,培養學生探索精神。學生的思路也會在探索中更加開闊,而不會局限于書中的簡單運用,學生創造性思維得不到培養。
3、學生的回答太呈現教材所規定的內容,一個理解是學生預習工作做的好,另一個理解是教師課前工作做的多,所以,回答之中總覺得缺乏學生自己的東西。
4、學習探索的方法單一,沒有引導學生去用自己的方式解決問題,教師不敢放手,謹慎的教學態度阻礙了學生探索精神的培養,老師該放手的時候就放手。
四年級數學《小數點移動》評課稿 篇14
今天上午有幸聽了馮老師的講課,講了一節五年級數學上冊關于“一個數除以小數”的課程,從聽課中可以總結出一下幾點:
一、課前做了上節課的小數除以整數的口算題,復習上節課的知識,為本節課做好準備,而且在課堂開始是從三組題引出課堂,有整數除以整數,整數除以小數以及小數除以小數,設計非常巧妙,第一組逐漸擴大倍數,第二組逐漸縮小倍數,第三組引出本節課的知識內容,也得出了商不變的規律,可謂設計非常巧妙,聯系新舊知識非常緊密。
二、授課環節,一環套一環,引出商不變規律后,馮老師又緊接著用兩個練習題鞏固練習,一則是掌握商不變的規律,一則是為學生提供解決本節課新知識的`方法,所以緊接著就用第二題讓學生練習一個數除以小數的除法算式,通過學生板書和小組交流討論完成,得出計算方法,非常自然,達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三、在練習題中,馮老師設計題型逐層遞進,從被除數是小數到除數是整數,層次分明,把本節課中的內容層層呈現出來,重難點突出,在學生易錯點出做出重點點撥和引導,讓學生掌握本節課中的重難點知識。
四、引導和精講上面,馮老師做到了細致入微,剛開始強調學生“除”和“除以”的區別和不同,在計算方法上,運用商不變擴大倍數和商的小數點是學生易錯的地方,馮老師標注重點,反復強調,每道題都做到了讓學生意識到這兩點內容,加強學生的注意力,課堂效果達到了很好的的效果。
對本節課意見和建議:
1、探討之處:在除數是零點幾時移動小數后,前面的零馮老師沒有讓學生劃掉,可能是為以后學習小數點前面不是零的做準備,我覺得可以劃掉,可以提示學生整數第一位數不能為零和讓學生明顯感知這個已經成了一個整數。
2、被除數擴大倍數后變成整數或補零后,可以讓學生在末尾處標出小數點,提示新小數點的位置,減少學生的錯誤。
四年級數學《小數點移動》評課稿 篇15
李老師教學的《小數的性質》一課,雖然我已經在班里講過了,但是聽了李老師的這一課后,我覺得還是給了我很多啟示:
一、注重方法滲透,先學后教,引導自主探索。
在探究小數的性質時,李老師首先出示了0.1、0.10、0.100三個小數,猜一猜他們之間的關系,,大家通過預習,很容易就看出是相等的,然后李老師又及時追問,為什么是相等的呢?從而讓大家帶著疑問自學書中的內容,這樣學生在學習時目的比較明確,而且在討論時有一定的方向,留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小組匯報時,大家的匯報很有調理,有秩序,一人匯報一點知識,可見在平時小組活動中老師對學生做到了很好的訓練。
二、及時總結方法,講練結合。
在得到小數的性質后,李老師還讓大家觀察了填上或去掉0后,小數的什么變了,什么沒有變?而且還及時給與的練習:0能去掉嗎?這些環節的設計主要是為了在學生今后的練習時遇到這樣的情況不至于出錯,顯示出了教師知識的全面性。
三、設計多樣化、多層次的練習,提高學習興趣。
例如:價格中的0可以去掉嗎?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可以去掉?還有一些基本的填空、判斷題等,都從各個角度考查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最后的思考題雖然因為時間的關系,學生不一定全都能理解,但是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學生的應變能力,還是有一部分人的潛力是巨大的。
建議:在呈現小數的性質時時間分配比較長,導致后面的`化簡和改寫小數有些倉促。
我在講這一課時是先出示了1分米、10厘米、100毫米長的線段,讓學生觀察后發現他們是相等的,接著把他們都換成用米作單位的數,再得到結論。我發現了一個不錯的設計片段,供大家借鑒。教師首先板書三個“1”,讓學生判斷,是相等的,接著在第二個1后面添寫上一個0,在第三個1的后面添寫上兩個0,板書寫成:1、10、100,提問:這三個數相等嗎?(不相等)強調“0”可不能亂添。那么你能想辦法使它們相等嗎?學生在教師的啟發下,回答可以添上長度單位“米、分米、厘米”或“分米、厘米、毫米”就相等了。板書寫成:1分米=10厘米=100毫米。然后要求換成用米作單位的數,引出0.1米、0.10米、0.100米。讓學生進行觀察比較,你發現了什么了?讓學生從左往右看,是什么情況?再從右往左看,是什么情況?發現了什么規律?引導學生找出規律: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時,小數的大小不變。
我們在講課時容易受一些課件的限制,把知識分散化,可以嘗試擺脫課件,按自己的想法讓知識簡單化一些。
【四年級數學《小數點移動》評課稿】相關文章:
四年級數學《小數點移動》評課稿10-01
四年級下冊《小數點》評課稿(精選10篇)03-23
初中數學評課稿02-19
小學數學評課稿03-01
數學評課稿(精華)10-09
數學方程評課稿07-03
數學《統計》評課稿08-16
初中數學評課稿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