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牧童之歌評課稿

時間:2024-07-25 22:29:04 稿件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牧童之歌評課稿2篇

牧童之歌評課稿1

  李老師這節課,運用多種方法和手段,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欲望是完成好綜合音樂活動的關鍵。而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欲望來自于教師嚴謹而周密的教學構思,尤其是精心組合教學內容,設計教學過程,選擇教學方法,讓學生象觀看一部精彩的動畫那樣津津有味地參與教學的全過程。李老師的這節課在音樂課標理念的指導下,上述特點體現得較為明顯。

  一、注重人文內涵的教學內容的重組。

  音樂課程標準非常強調對音樂教育人文內涵的挖掘。在理念上提倡學科綜合;在內容方面強調與社會生活、姊妹藝術等的聯系。吳老師的這堂課以新疆哈薩克民歌編寫的《牧童之歌》為基本教學內容,多處穿插了體現新疆風土人情的多媒體畫面:首先展示了集聲、色、象、形為一體的優美的天山風景圖;接著又展示了配有《牧童之歌》的體現新疆牧民生活習俗的載歌載舞的畫面。教學中為加深學生對新疆文化的印象,教師聲情并茂地清唱了一曲《吐魯番的葡萄熟了》;進而教師展示自制教具、引導學生手拿搖鼓頭戴新疆帽,伴隨優美旋律和“特別的”節奏,體驗了一回做新疆人的滋味,學生動得充分、學得快樂。以上內容的穿插,對學生用歡樂、輕快地聲音唱好《牧童之歌》,表現牧童在天山腳下放牧時的愉快心情起到了鋪墊作用。當學生放飛自己的想像沉浸在緊扣教材特點的意境中時,吳老師又適時引導學生聯想到自己的家鄉南通。結合家鄉“五成同創”的活動,學生欣賞了MTV《南通好家園》。學生通過說一說,看一看,跟著唱一唱等,對家鄉的真摯、熱愛之情得到了自然流露。這也是新課標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教學目標要求中所追求的。

  二、體現繼承與創新的教學方法的運用。

  《牧童之歌》這節課李老師不僅較好地繼承了傳統音樂教學中好的教學方法,如:運用模唱法引導學生準確地演唱《牧童之歌》,而吳老師在解決歌曲的重難點:直到學生把握附點十六分音符時,卻改變了傳統教學中先學唱歌,再學舞蹈,最后再邊學邊跳的教學模式。教師直接從歌曲中選擇典型的節奏型,通過嘗試學習拍打新疆手鼓,念歌詞,跟著老師學跳新疆舞的基本步伐,學生初步掌握了《牧童之歌》中節奏的難點,這為順利學好《牧童之歌》這首歌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值得一提的'是,吳老師在本課中重視學生的聽覺體驗,因為“聽覺體驗是學習音樂的基礎”。運用傳統的聽錄音的形式,并結合現代“多媒體”共安排學生聽了8遍。有開頭為引起學生對本課學習興趣和好奇的班杜拉的“大自然系列音樂”(之一);有老師范唱和磁帶里的《牧童之歌》;還有體現人文拓展因素的《吐魯番的葡萄熟了》及《南通好家園》。每次的“聽”,教師都能向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讓他們能夠結合問題有意識地完整而充分地聆聽,學生在音樂審美過程中獲得愉快的感覺和體驗,獲得了較理想的教學效果,繼而學生學會唱《牧童之歌》便水到渠成。

  三、設計的教學思路自然流暢。

  就解決本堂課難點的來說,《牧童之歌》的難點在于如何引導學生唱準附點八分音符及其后面的十六分音符。李老師首先結合生活經驗,引導學生學“知了叫”,即“知.了”;然后針對“ ”這一樂句“說(按節奏說歌詞)”并“唱”這一樂句,唱時教師尤其提醒并指導學生“馬”、“羊”唱得短而弱,“邊”、“灘”唱時字尾快點。難點解決了,學會唱就不成問題。就整堂課的框架設計來說,開始部分展示的多媒體課件,展現了遼闊草原的美麗畫卷:火紅的太陽,綠色的草原,飛奔的駿馬……幸福的牧民。將學生帶入了《牧童之歌》歌詞所描述的美妙意境。基本教學部分教師再握歌詞、旋律、節奏、音樂表現等音樂意境要素特點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猜一猜——說一說——聽一聽——動一動——再聽——學唱等,這一過程中吳老師注意把握好學生的學習心理及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系,教學環節層層遞進,由易到難。結束部分教師引導學生由“新疆”聯想到家鄉南通,在輕松和諧的美妙意境中結合南通的“五城同創”,學生們通過語言,發自內心的“跟唱”《南通好家園》,表達了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情感。這正是新課標所追求的情感教育“潤物細無聲”的的美好境界。

牧童之歌評課稿2

  《牧童之歌》是新疆哈薩克族的一首民歌,旋律歡快、活潑,表現了牧童在天山腳下遼闊大草原放牧時的喜悅心情。歌曲簡短精練,可分為四個樂句,起、承、轉、合。其中第二樂句第一小節“6”到“6”的八度跳進會形成演唱上的難點。特別是第三樂句連續四個小節附點節奏的運用,更容易形成節奏上的難點。所以,雖然這首歌非常簡短,但要唱好它并不容易,但毛老師卻抓住了重點,課堂效率較高。

  1、融入課堂,用心傾聽

  課堂主體是學生,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對課堂的反映決定著教學的成功與否。老師做為課堂的主導者,要為學生創設一個學習的環境,在《牧童之歌》教學時,毛老師用優美有新疆特色的畫面和背景音樂把學生帶進新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老師聲情并茂的講解,真正融入課堂和學生平等的對話交流,課堂氛圍才會融洽。

  2、仔細聽辨,解決音高難點

  歌曲的第二樂句第一小節,節奏拉寬,“6”到“6”的八度跳進,會給演唱帶來一定的困難,有些孩子找不準音。在這一點的教學中,毛老師先是引起學生的注意,然后運用柯爾達手勢直觀的向學生表現出音高的位置。

  3、唱動結合,演繹歌曲

  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毛老師還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為的是讓學生在感受、表現音樂的實踐活動中,在享受音樂愉悅的同時培養學生的音樂表現能力和審美能力,發展學生的表演、創造潛能。完整唱好歌曲后,引導小朋友為歌曲加入動作,以表現活潑形象的`“小牧童”。學生在歌唱、舞蹈、表演的活動中,自主地合作、探究,在互動中、情感交流中充分調動學生更深刻的情感體驗。

  兩點小建議:

  1、教學目標的設定,可以從學生學的角度出發,更加精確一些;

  2、在歌唱的過程中可以提醒學生正確的歌唱坐姿、正確的歌唱方法,面帶微笑輕聲唱,遇到高音時提醒學生靠氣息的支持把音唱上去,不能喊叫。

【牧童之歌評課稿】相關文章:

小學音樂課一年級牧童評課稿范文06-05

復習課評課稿10-11

教師是怎樣評課的及評課稿04-23

《亡羊補牢》的評課稿06-24

趙州橋的評課稿06-25

《麻雀》的評課稿08-13

景陽岡的評課稿08-24

Holidays評課稿06-05

《電壓》評課稿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