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數和因數評課稿4篇
倍數和因數評課稿1
《因數和倍數》這一堂課在各個版本中的內容和學習目標都存在著差異。今天聽了《因數和倍數》的不同上法,結合自己先前對教材的認識與設計,現在比較著來談談聽完課后的一些感想。
1、新舊鏈接,揭示概念。
支老師在充分估計學生思維能力的基礎上,運用已有的數學知識,讓學生建立了“因數與倍數”的概念。如:課的開始,支老師從操作活動把12個小正方形擺成不同的長方形引入,同時訓練孩子的空間思維能力,在不動手操作的情況下,用一個簡單的算式表達自己的思維過程。讓學生說出不同的乘法算式,從而導出倍數和因數的概念。在概念的揭示過程中。讓學生自主體驗數與形的結合,進而形成因數與倍數的意義。如當得出2×6=12時,引導學生充分練說,“12是6的倍數,12也是2的倍數,6和2都是12的因數”,讓學生讀讀、想想這幾句話的意思,初步感受倍數和因數的意義是與乘法有聯系的,表達的是自然數之間的'關系;接著要求學生根據12×1=12、3×4=12說說哪一個數是哪一個數的倍數(或因數),在遷移中進一步認識倍數和因數的意義。其中12是12的因數、1是12的因數,12是12的倍數等特例,為后面的教學掃除難點。這一環節借助有意義的操作和想象活動,由形到數,再由數到形,學生自主體驗其中的因倍關系,為倍數因數概念的引入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數形結合的思想得到了較好的體現。
2、找準機會,滲透方法。
在新知教學中,支老師注重學生的探究,滲透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發展思維。本節課中找一個數的倍數和因數,都有比較好的方法。如何通過學生的探究找到方法,成了教學的亮點。如“找36的因數”,應該說,找出36的幾個因數并不難,難就難在找出36的所有因數。36有9個因數,如何有序地一個不漏地找出36的因數,我覺得對于剛剛認識因數概念的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教學中,支老師并沒有急切地認定結果,也沒有把方法簡單地告訴學生,而是讓學生獨立探究,在作業紙上獨立寫出36的所有因數,教師則及時巡視并請學生將各種情況反饋在投影上。有用乘法找的,(有用除法找的,)有有序找的,也有無序找而有遺漏的。教師引導學生對(有序和無序找的)各種方法作了比較,學生在比較、交流中感悟到有序思考的必要性和科學性。這是本節課新知探究階段的思維交流。既是不斷深化理解因數與倍數知識的過程,又是培養學生良好思維品質的過程。給學生獨立思考的空間,提出了各自的解法或見解,是思維獨創性的培養;引導學生一對一對有序的找,或從1開始,用除法一個個去試,是思維條理性的培養;既有遷移于擺方塊的形象思維,又有直接運用除法算式的抽象思維,或乘除法口訣的綜合運用等,在感受解法多樣性中,培養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在這里教師繼續提問學生“找到什么時候停?”讓學生自然得出:找到兩個因數非常接近時就不用再找了。這樣一來對學生又是一個知識層面上的提高。
倍數和因數評課稿2
《因數和倍數》整節課簡明清晰,教師語言精練,始終為學生創造寬松的學習氛圍。課前交流滲透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親切,有效,讓學生先在腦海中留下“相互依存”這種印象。為后面教學因數和倍數的概念,不能單獨存在埋下伏筆。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觀察除法算式,放手讓學生根據計算結果,按一定的標準給算式分類,在此基礎上引出概念;結合算式,讓學生說一說每個算式中誰是誰的因數,誰是誰的倍數,讓學生在交流中掌握概念,進一步體會“因數與倍數是相互依存的”,突破了重難點。接著通過引導學生用一個式子來表示這樣的除法算式,進而用字母陳述概念,幫助學生理解因數與倍數的本質意義,體會數學語言簡單明了、高度概括的特點。
練習設計體現了基礎性、層次性和發展性。既鞏固了對因數和倍數概念的理解,又把“倍數”與“幾倍”,“因數”與乘法各部分名稱的'區別進行了辨析,很好地理解和鞏固了概念。
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老師適時進行有效的評價,對小學生知識技能掌握和情感態度的發展有積極影響。整節課缺乏教師的即時性評價,對學生的行為表現沒有給予及時的鼓勵、調控和引導,特別是在學生回答出因數和倍數的相互依存關系,用“被除數÷除數=商”和“a÷b=c”表示這一類除法算式時,教師如果能適時地點撥激勵,對于學生深入思考、增強自信心、激發學習興趣將產生積極作用,而這些心理因素對學生取得新的進步又能起到推動作用,從而使學生進入一個不斷發展的良性循環之中。
倍數和因數評課稿3
《因數和倍數》這一堂課在各個版本中的內容和學習目標都存在著差異。今天聽了《因數和倍數》的不同上法,結合自己先前對教材的認識與設計,現在比較著來談談聽完課后的一些感想。
首先我說說這兩堂課教學內容上的差異。第一堂課安排的教學內容有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認識因數和倍數,指導學生正確描述因數和倍數。其次安排的教學內容是找一個數的因數和倍數。第三部分是了解因數和倍數以及一個數的最大因數和最小倍數的特性。第二堂課先建立了整除的概念,理清除盡和整除之間的關系,然后在整除的基礎上認識因數和倍數,最后讓學生學會描述因數和倍數。(即4句話:誰能被誰整除,誰能整除誰,誰是誰的倍數,誰是誰的約數。)
接著我來說說自己的想法。
第一堂課的上法比較嚴謹,通過教師的傳授和學生的練習,相信大多數學生都能認識因數和倍數并能正確描述,同時也會找一個數的因數和倍數,能根據因數和倍數的特性解決問題。完成了本課的技能目標。在課中,教師讓學生說得很充分,并有針對性的進行了練習,使學生扎實地掌握了知識,為后續的學習打下了結實的基礎。
在這一課的導入中,教師用乘算式,讓學生先說一說各部分的`名稱,然后對7×3=21給出描述性的語句“我們說7是21的因數,3也是21的因數;21是7的倍數,21也是3的倍數。”這個導入,除了在乘法里出現了因數這個詞和本課內容有關聯外,其他關系并不大,用這樣的練習作為切入點,它的用處并沒有體現。
其次,教師對學生提醒:“我們說的因數和倍數一般指的是整數,不包括0”,在這里,我覺得教師給出的定義一定要準確“我們說的因數和倍數都是指“0”以外的自然數。”說到這個0是否除外的問題,人教論壇上還有爭議,因此對這個問題暫不考慮。在判斷是否能說倍數和因數的練習題中,對于加和減題是否能說倍數和因數的判斷,我覺得沒有存在的必要。在這里教師設計的題“判斷8÷4=2,4和2是8的因數,8是4和2的倍數這句話的對錯”很有價值,讓學生感悟到不管是根據乘法還是除法算式都可以找到因數和倍數。
第三,在找36的因數中,教師對找的方法進行了指導,要一對一對有序地找。在這里教師可以繼續提問學生“找到什么時候停?”讓學生自然得出:找到兩個因數非常接近時就不用再找了。這樣一來對學生又是一個知識層面上的提高。
第四,在最后的鞏固練習中,有一題講到一個數的最大因數和最小倍數的和是20,問學生這個數是多少。這題是學生對因數和倍數特性的反饋,在這題完成后,我想到了一個練習題“一個數最小的倍數是18,找出這個數的其他因數”,這樣整合特性和找一個數的因數這兩個知識點。還有一題在數軸上面標出3的倍數,在數軸下面標出4的倍數,這里出現共同的點,這樣的話能否對公倍數適當地提點一下呢?讓學生留點疑問結束課堂教學,為后一課的學習埋下伏筆。
第二堂課的開始教師比較開放,讓學生想一個除法算式,然后把這些出發算式歸類,分類出除不盡和除盡,在除盡里再分出整除。這里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學的素材來源于學生自己,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對除盡的區分中,教師讓學生用語言來描述除盡,我覺得對學生來說只要會辨別就行了,不需要要準確的語言去定義概念。教師給出的整除的概念不夠嚴密,既然沒有向學生說明整除所說的數都不包括0,那么在定義給出時,應向學生說明除0以外的自然數。
倍數和因數評課稿4
這是一節概念課,關于“倍數和因數”教材中沒有寫出具體的數學意義,只是借助乘法算式加以說明,進而讓學生探究尋找一個數的倍數和因數。
聽了xx老師執教的《倍數和因數》,總體感覺本節課的教學中規中矩,目標基本達成、重點突出、難點突破、教法靈活、學法指導較到位、小組活動有效,在“因數和倍數”概念的學習過程中,重視師生情感的交流,注重每個學生的發展,較好地體現了“教師有效引導下學生自主探索”這一教學策略,遺憾的是教學時間分配不夠合理。
1、意義教學引導學生自主構建
在多次的實踐教學中,發現用12個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拼出一個長方形。對于四年級的學生來說非常容易。教材這樣安排的目的,在于幫助學生有意識地感受1和12、2和6、3和4這幾組數之間的有機聯系。
本課中,倍數和因數的意義教學分三個層次:
①借助三個問題讓學生通過實踐操作,想像及大屏幕的直觀演示,引導學生得出三道乘法算式,同時介紹倍數和因數的含義。
②通過除法算式找因倍關系。
③滲透倍數和因數的相互依存性。
2、尋找一個數的因數和倍數的方法讓學生自己生成
在尋找一個數的因數和倍數的過程中。教師將學生推向發現與探索的前臺,尋找一個數的倍數和因數,方法不是惟一的。教師在肯定各種方法合理性的同時,及時引導學生進行溝通,尋找它們的共同點和聯系,進而比較各種方法之間的優劣,遴選最優方法,提升思維效率。
3、合理組織教材
尋找一個數的因數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學生往往滿足于答案的尋找,而忽視尋找過程中的思考策略及思維方法。
教學中,教師獨具匠心,采用列表的方法找2、3、5的倍數,讓學生概括一個數倍數的特征,并在此基礎上學習一個數因數的特征,這樣的改變,既達到預定目的,又為學習找因數做了鋪墊,引發了學生尋找36的因數的濃厚興趣。在匯報時,重點解決如何有序、不重復、不遺漏地找出一個數的因數。這樣安排既留足了自主探究的空間,又在方法上有所引導,避免了學生的盲目猜測。在引導學生自主探索一個數的因數的特征時,教師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觀察討論:每一個非零自然數的因數的個數是有限的還是無限的?一個非零自然數的最大因數是幾?一個非零自然數的最小因數是幾?以上安排,降低了學生的學習難度。
4、增強游戲中數學思維的含量
本節課以“有效引導下自主探索”為教學策略。以三道乘法算式為線索,以教材文本為依托,以有梯度的活動展開對知識的`深化鞏固,并適時、適量引入多媒體輔助教學,將諸多細小的認知活動歸整在一個探究性的課堂自主研究活動中。通過自主觀察、交流發現、共同分享,引領學生經歷“研究與發現”的真實過程。課尾游戲的運用,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以愉快的心情和良好的體驗融入學習活動中,培養了學生用數學眼光看待游戲的意識,大大降低了學生對數學概念學習的枯燥體驗,讓知識在游戲中深化,在挑戰中升華。
兩點建議:
1、要精心設計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練習促進理解,鞏固新知,發展思維。由于時間分配不夠合理,未能體現出練習的層次性。
2、反饋渠道要暢通。要注重課堂反饋,找2和5的倍數反饋時不少學生只停留在乘法算式層面,說明教學找3的倍數時學法指導還不夠到位。
【倍數和因數評課稿】相關文章:
《因數和倍數》評課稿06-15
《因數和倍數》評課稿10-13
倍數與因數的評課稿06-05
因數和倍數評課稿(精選5篇)06-16
倍數和因數評課稿(精選18篇)09-26
倍數和因數評課稿(精選13篇)03-26
因數與倍數的優秀評課稿(通用10篇)08-21
《最大公因數》評課稿10-16
最大公因數評課稿07-06
《公倍數與最小公倍數》評課稿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