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書信,打開習作一扇門論文
關于寫作,《語文課程標準》里有明確的要求。其中,對于小學中年級的學生,要求其“留心周圍事物,樂于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像,注重表現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愿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可以說,課標中的習作,是快樂的。可我們的學生呢?絕大多數學生不“樂于書面表達”,“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就更無從提起。正如很多家長朋友發現的那樣:孩子大了,也變了。以前,作業一做完就想讓爸爸媽媽檢查;現在想檢查他還百般推諉。特別是習作,以前就是寫了一句話也想讓爸爸媽媽來看看,現在,就是想看看他的周記本,他都支支吾吾、不情不愿的。
其實,這些情況在中年級及更高年級的學生中的確存在,而且比較普遍。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變化,我想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有三點應該引起我們的注意:
1.成績影響。隨著年級的升高,孩子們習作水平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隨之受到影響的是他們的表現欲望。特別習作水平相對較差的孩子,他們運用語言的能力低,表述不清還字跡潦草。很自然的,作文課上,他們最怕老師讀自己的文章,總把頭壓得低低的,更不用說主動拿作文本給同學、老師或是家長看了。
2.不當評價。有些家長看到孩子的作文后總會抱怨:你寫得那是作文嗎?有的家長甚至直接對孩子粗語相向。于是,那些孩子變得不愿意寫作,更不愿意給爸爸媽媽看自己寫的作文,孩子的頭壓得更低了。
3.親子“代溝”。親子,在這里是指父母與孩子。四年級的孩子由于年齡關系,心理上開始發生改變,大多由好動慢慢轉變成了喜靜。而且由于孩子們接觸的各方面信息與家長的開始有所出入,便產生了“代溝”。雖說這時的孩子在與家長鬧分歧后,仍多以服從家長為主。但是,當孩子認為無法與家長溝通,自然也就不愿意與之多多溝通。長此以往,不僅父母與子女之間會產生真正的代溝,而且會大大影響孩子的學習、生活和成長。
其實,為了提高學生的習作興趣及水平,我們語文教師一直在努力。我們一直在思考:怎樣去拓寬學生的學習渠道,爭取更多的教學資源;怎樣去采用這樣那樣的形式,來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怎樣去“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更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但是,我們似乎忽視了“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我們似乎遺忘了,我們還有家庭、社會這些強大的教學力量!那么,如何去利用家庭、社會,使教師、學生及家長互動,學校、家庭、社會互動,形成教育合力,更有效、更人性化、更低姿態地去指導學生寫作呢?
四年級上冊安排的第七組課文中,第28課《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就是一篇以書信為內容的課文;在這一組的學習中,讓學生學習寫信也是其中一個教學內容。于是我就思考:借助書信的形式,讓學生喜歡上寫作。我的做法是──親子書信,打開習作一扇門。
書信,是人類自古以來主要的溝通交流途徑之一,它交流信息、溝通情感,在人類歷史文化的發展中起著不可磨滅的作用。親子書信,就是家長與子女之間的書信往來。親子書信的意義在于:
首先,學寫信是我們四上年級語文習作教學的`一個知識點,孩子們在學習了如何寫信之后,需要一個經常實踐的平臺,學以致用,才能牢固掌握這種技能;
其次,親子書信可以溝通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情感,讓孩子了解父母在想什么,也讓父母知曉孩子內心的感受;
再次,對學生來說,給父母寫信是個很新穎的方式,他們愿意嘗試,并且,他們也愿意通過文字的方式,將平時“不愿意說”、“不好說”、“說不好”的事一一付諸筆端,如此,孩子們既有了寫的興趣,也有了寫的內容和寫的過程,多寫、常寫之后帶給孩子的將是更甜的寫作“果實”。
最后,親子書信也可以讓父母知道,其實孩子們要想寫好一篇作文也并不是非常容易的,父母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來體會孩子對于作文的感受,由此,更客觀、更“柔情”地來評價自己孩子的作文。
為了更好地開展“親子書信”,我設計了一系列的活動:
一、讀書活動:親子書信的緣起
這學期,我一如既往地在班里開展“同書共讀”活動。開學初,我們班的孩子有幸認識了它──《親愛的漢修先生》。《親愛的漢修先生》一書的作者是貝芙莉·克萊瑞,美國作家,曾經做過小學教師,是二十世紀美國最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之一。該書以信的方式,紀錄了發生在鮑雷伊身上的一些或開心或傷心,或幸福或痛苦的事情。有趣的是,鮑雷伊和我們的孩子們一樣,一開始不會寫作、也討厭寫作,甚至于在他給漢修先生的第一封信中只有一句話,不但書信格式錯誤,還出現錯別字。與其說是封信,不如說是張便條。但是,正是這個和我們班作文水平相對較差的孩子站在一條“起跑線”上的鮑雷伊,深深地鼓舞的孩子們,讓他們相信:我可以和鮑雷伊一樣,我也能寫好作文。
1.喜歡“信”。
在最初介紹這本書的時候,我故意用嘲弄的方式,將鮑雷伊的第一封信用大大的字打在屏幕上:
親愛的漢修先生:
我們老師給我們讀了您寫的狗的故事,很有趣。我們都很喜歡這本書。
您的明友鮑雷伊(男孩)敬上
接著,我又在屏幕上出示鮑雷伊另一封信中的一段話:過了一會兒,太陽從云間露出臉來。這時,那些小樹葉開始移動,緩緩地張開翅膀,變成數千只橙色或黑色的蝴蝶,在一棵樹上顫動個不停。然后,它們開始在陽光下的樹葉間緩緩飄浮。滿天的蝴蝶真是美極了,讓我整個人覺得好舒服。我靜靜地站在那里望著它們直到霧氣漸漸升起,所有的蝴蝶又回到樹上變成棕色的小樹葉。這讓我想起媽媽講的一個故事:灰姑娘在舞會結束后又變回了原樣。 孩子們看到“信”后,如我所想,紛紛發出“啊?這也是信啊!”的感嘆。
我告訴學生,這段話和剛才的那封信出自同一個男孩之手。同學們再次表示不敢相信。我繼續我的介紹:鮑雷伊在小學二年級時讀了一本課外讀物,他很喜歡那本書的作者漢修先生,便寫信同他保持聯系。漸漸的,鮑雷伊開始喜歡上了寫作,而他的習作水平也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就有了我們后來看到的這段話。
從學生的表情中,我看得出,他們非常羨慕這個名叫鮑雷伊的孩子,并且十分渴望認識他,最好還能和他一樣,寫寫信就能讓自己的習作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于是,我便乘機向孩子們推薦了這本《親愛的漢修先生》。事實證明,孩子們喜歡上了看這本書,也就喜歡上了“信”。
2.認識“信”。
在讀書活動進行到一半,我開始結合課本,讓孩子們掌握信件的格式。
在自由閱讀了28課《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后,我就讓孩子們自己總結說說信件的書寫格式。其實,在閱讀了大量的信件之后,信件的格式對于大多數孩子來說,早已是成竹在胸了。當然,仍然有不少細節離不開教師的及時引導,如祝愿語的格式等。
3.學寫“信”。
讀一封信,我看重的是內容;讓孩子們寫信,我看重的是鍛煉孩子們寫作的能力。而《親愛的漢修先生》一書,不僅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書信格式教育藍本,還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寫作方法的指導,而且更重要的是,它通俗易懂。
在《親愛的漢修先生》的班級讀書會上,我讓孩子們從寫作的角度,說說讀后的感受?在孩子們進行充分的交流后,我總結并再次質疑:鮑雷伊起初并不是個喜歡寫作的孩子,像你們一樣由剛開始寫得不具體,甚至還有錯別字,到后來能寫得如此具體生動優美。從他學寫作文的這個過程中看,你認為怎么才能寫好作文?今后準備怎么做?孩子們討論的結果是:鮑雷伊按照漢修先生的建議做了,即多寫、多聽、多思考、寫出自己的東西不要像別人、不能寫虛構的東西。
結合孩子們討論的結果,我有針對性地再就鮑雷伊的信,和孩子們討論該如何多寫、多聽、多思考,并也要求孩子們應該寫出自己的東西不要像別人,不能寫虛構的東西。書信應該給人一種談心、話家常的感覺,因為信就是寫給別人看的,就像兩個人面對面交流一樣。要做到這一點,就要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不要有弄虛作假的成分。我還告訴孩子們,寫信就是用筆和對方交談,不必板起面孔,端起架子,應該用自己的筆盡情表現自己的內心世界。那樣,對方就會感覺到你的真誠,交流起來也會更加順暢。
二、家校聯系:親子書信的舞臺
既然是親子書信,那么,它最為廣闊的舞臺,就在孩子、父母與教師之間。
1.以周記的形式布置“親子書信”。
每周,我布置讓孩子們給爸爸或媽媽寫一封信,并要求父母回信。孩子們從沒想過老師會布置這么一份需要和爸爸媽媽合作完成的作業,他們更沒有想到,爸爸媽媽對這封信投注的極大的熱情,這一點,連我自己也沒有想到。
鄔元山的爸爸在信中說:“山山小乖乖:收到你的信爸爸實在太意外了。爸爸愿意和交朋友。”
高佳盈的爸爸在信中說:“女兒:媽媽的過早離開對爸爸打擊很大。爸爸也知道你心里一定很難過,但爸爸太忙,忙著工作養家,忙著照顧你們,忙這個忙那個,以至于忽略了你,對不起……”
毛巧娜媽媽說:“巧娜:謝謝你的來信,媽媽看了真是高興。但是,媽媽文化水平低,沒辦法像你要求的那樣,把信寫得長長的,能原諒媽媽嗎?”
而孩子們對于親子書信的熱情也出乎我的意料。很多孩子都在信里希望能和爸爸媽媽成為朋友,還有的甚至還對爸爸媽媽的回信做了字數、內容等種種要求。這對家長而言,似乎難度更大了。但我覺得,卻是越發的充滿趣味、充滿挑戰了。
2.用“一周要聞”書寫“親子書信”。
關于書信的內容,我就鼓勵學生用“一周要聞”來擬定話題,比如學校里舉行的某個比賽或過關,班級里發生的某個突發事件。當然,也可以是和某個小朋友吵架了,成朋友了;甚至可以是某一個晚上做的夢,某一個偶得的奇思妙想……總之,讓學生有話可說,有話可寫。
3.用《家校聯系單》宣傳“親子書信”。
當然,也并不是每個家長都支持我這么做。其中就有一個孩子媽媽在第二次的親子書信中對我提出,能不能一月一封,或者也可以讓孩子與老師通信;也有位爸爸干脆就直接打電話說,這樣的“親子書信”變成了老師給家長布置的“作業”,不知老師這么做是否欠妥。面對這些,我并沒有氣餒,而是通過《家校聯系單》宣傳“親子書信”。
首先,我將“親子書信”這樣活動的目的及意義一一告知家長。然后,我也對個別家長向我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做了認真回復。并且我建議個別家長,可以采取家長口述、孩子執筆的方式來完成回信。
三、以心交心:“親子書信”的高潮
當然,在開展這項活動時,我也會遇到阻力,最主要的還是來自于家長。但是,我想,我的真誠,我的用心,家長們能感受得到。以我認真教育孩子的真心,定能換取孩子家長全意支持我的真情。所以,在每次閱讀“親子書信”時,我都是懷著一顆真誠的心來細細品味。尤其是在閱讀父母的回信時,我總會在最后真誠地寫上一句:謝謝XX爸爸(媽媽)。
同時,在“親子書信”如火如荼開展的同時,我也在想著如何借助孩子們的力量來給家長的回信熱情推波助瀾。《表揚信》在這時發揮了它的作用。
我專門挑選了一節班隊課,就一個月來我們班開展的“親子書信”活動作總結,并且點名表揚了幾位家長,陳述他們受到表揚的理由。最后,我還鄭重其事地將《表揚信》發給孩子們,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表揚信》表揚的對象,是孩子們的爸爸媽媽。對于孩子來說,這又是一個驚喜,他們欣喜若狂地接過《表揚信》,緊緊地貼在胸口。最后,我還要求孩子們,回家后挑選一個全家人都在場的時候,舉行一個簡單而隆重的“頒獎儀式”。
結果可想而知,受到表揚的爸爸媽媽都在那次的“親子書信”中,紛紛表示將“繼續認真地回信”;而沒有受到表揚的爸爸媽媽也并沒灰心,而是表示愿意和孩子一起加油,爭取下次贏得老師的“表揚”!
親子書信,不僅打開了習作的一扇門,也打開了親情的一扇門。相信,親情不會有終點,“親子書信”也不會有終點。雖說通過親子書信來幫助學生寫作還處于實踐的摸索期,但又有誰能說,在我們的活動中,不會產生另一封《傅雷家書》呢?
【親子書信,打開習作一扇門論文】相關文章:
書信建議書12-12
習作指導課評課稿01-20
致姑爺-書信800字01-10
親子活動的通知01-18
家庭親子閱讀活動簡報04-27
親子唱歌比賽活動方案01-17
家長給老師的建議書信12-13
六一親子活動通知-通知01-04
親子植樹節活動方案03-13
戶外親子活動總結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