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時代的年終總結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新媒體時代的年終總結
這個年底,媒體的行業人寫年終總結時大部分會很沮喪,2014年基本上被定為媒體大傾頹的一年。前一年還風生水起的媒體新秀,轉眼就開始裁員或者被新媒體侵吞。而拿著計劃書出去找錢的人,已經心知肚明地將“讀者”改為“用戶”,一切“媒體”全都自動改換為“社區”或者“平臺”。
但在生物鏈的另一端,所謂的新媒體也未見多樂觀,他們同樣面臨著一份難以下筆的年終總結。在拿到投資后,除了花錢的速度不同外,少有做出令人信服的新媒體產品;新的盈利模式沒有一點出來的跡象;沒有完整的閉環;一句話,除了燒錢,別無他法。顯然,這不是一個投資人樂見的局面,更不是一個健康的模式。
同時無數的流言、悼詞和懷疑也隨之而起。傳統媒體一定該死嗎?手機閱讀時代,媒體的功能是什么?媒體的本質又是什么?
前些時候,從自媒體的微信公號開始,因為版權問題,道歉幾乎成為一種時髦。道歉成為一種推廣,成為一種姿態,成為一種向別人問責的手段,成為表明道德優越性的方式??但自媒體的公號,絕大部分內容都是“法外容情”,所以在某種畸形的時刻,道歉也可以成為一種生產力。
版權問題把這個事說小了。從表面來看,無論是新舊媒體,大家其實還是在乎生產內容。區別是,有些內容拿去印成了鉛字,有些內容發送到了手機或者PAD上,然后這兩邊再抄來抄去,再扯皮。所以有媒體人開始自我安慰:沒事,無論新媒體舊媒體,只要是媒體,就還需要內容,我們的價值就還在。
首先,媒體所代表的資訊傳遞和觀點表達的一統天下,早已不再是稀缺資源。編輯主導,在某種程度上也走下了神壇,“新聞專業主義”的威權已經因資訊的傳播方式而被動搖。另外,UGC(用戶產生內容)、微信“朋友圈廣告位”的出現??這都是過去從未有過的內容生產方式。在某種程度上,這也是一沾上新媒體能賣出大價錢的原因所在。
不過,如果只是這樣,很難想象這是一次技術引發的媒體行業革命,或者是一次革媒體命的技術變化。而整個媒體行業,也不至于震動和幻滅。竹簡、紙、印刷機、手機閱讀端??這些對閱讀的改變程度是不一樣的。時至今日,之前可能是對閱讀方式的改變,而現在,更多的是閱讀本身(甚至不只是閱讀內容)的改變。傳統意義的閱讀,現在漸漸演變成新的含義:打發時間。地鐵里的白領們拿著手機“閱讀”,和他們切換界面玩一個手機游戲,之間他的狀態是不需要任何過渡的。對這樣的事情,你無法視而不見并自圓其說地認為:只要閱讀還在,我們的價值就在。
互聯網給我們帶來了什么?直到現在還無法說清,驚喜和幻滅一直在交替出現,甚至是同一個硬幣的兩面。但至少在寫這一年的年終總結時,我們可以略微思考一下,什么是新/舊媒體,互聯網到來后的媒體又變成了什么?
一個喜歡E.B.懷特的作家說:媒體以前是資訊和觀點的提供者,而現在它的角色則更像文學,是需要你一個人耐心讀進去。而之前我們在地鐵上、咖啡館里讀報的時間和心情,現在則被手機占據和替代,用手機刷朋友圈,上facebook和微博客戶端,在那里你不是一個人,你置身于一個熱鬧的、喧囂的、虛擬的社區內——而這些,之前是當大家一起聊新聞、交換觀點和想法時才有的體驗。但現在,你再拾起一本雜志、翻開一疊報紙這樣所謂的傳統媒體時,更多的潛臺詞則是:我要暫時放下手機,讓我一個人清靜會兒!
過去,這樣的功能則是由書本化的閱讀所帶給我們的。至于在互聯網時代,書籍的命運如何,出版業又將去向何方?那則是另外一則悲傷的故事。
悲傷是無法控制的。但這一年過去,我聽過的比較豁達的一句話卻是:就算傳統媒體全部死掉,也應該有人留至最后,無論是作為陪葬人或守墓人。這和新聞一樣,有點悲壯,但我們應該有勇氣這么想,否則,又何來勇氣面對正在發生的變化?更何況,事情可能并不會那么糟糕。
【新媒體時代的年終總結】相關文章:
新媒體中心章程11-13
新媒體營銷方案08-22
新媒體營銷方案06-14
新媒體實習報告08-15
新媒體運營述職報告09-02
新媒體的工作總結09-13
新媒體工作總結11-25
新媒體工作總結06-16
新媒體-度工作總結11-11
新媒體實習報告三篇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