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編制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相關實務淺析
摘要:《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是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工作成果的體現,也是投資者進行項目最終決策的重要依據。本文介紹了《報告》的編制依據、編制內容及要求,并對相關實務尤其是項目的風險分析進行了相應闡述。
關鍵詞:《報告》;實務;風險分析
為保證研究成果的質量,在編制《報告》之前,應確定編制依據,并充分做好信息資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在此基礎上進行科學分析、比選論證,做到編制依據可靠、結構內容完整、圖文資料論證充分,同時不同階段的項目運行風險也應進行充分的預測和評估。
一、《報告》的編制依據
國家、地方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行業部門發展規劃;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政策;國家相關部門和行業頒布的工程建設方面的標準、規范和定額;項目的立項批復及項目建議書(或初步可行性研究報告);雙方簽訂的協議書或意向書;受托編制可研報告的服務委托合同;其他有關依據資料。
二、《報告》的信息資料采集與應用
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需要大量準確、可用的信息資料作為支持。項目可行性研究工作中,要對以下資料進行收集整理與分析:市場分析資料、自然資源條件資料、原材料燃料供應資料、工藝技術資料、場(廠)址條件資料、環境條件資料、財政稅收資料、金融貿易資料等方面的信息,并用科學的方法對資料進行整理和加工,要滿足充足性、可靠性、時效性的基本要求。
三、《報告》的編制內容
(一)市場分析。主要是在對市場進行充分調查的基礎上,掌握市場目前的供需狀況,并對國內外市場需求及價格的變化趨勢進行分析和預測。一方面為確定項目建設規模和產品方案提供依據,同時為項目建成后的市場開拓打下基礎。
(二)生產規模。實事求是,遵循量力而行的原則,在對生產的產品、產量、廠房設施、機器設備、職工人數和技術力量等方面進行全面分析的基礎上,確定項目的規模大小。切忌片面追求大而全,過度舉債而增加融資成本,反而引起規模效益遞減,盈虧失衡。
(三)融資決策。根據生產規模、物料供應和成本開支,計算出資金總額,并通過對擬建項目的資金來源渠道、投融資模式、融資方式、融資結構及融資成本的研究,對擬定的融資方案進行比選,確定相對更有利的融資方案。
(四)技術設備。這是形成現實生產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可行性研究的重點。對設備的選型應與選擇的項目生產規模、產品方案和工藝技術流程相適應,以滿足項目的實際需求。提高設備連續化、大型化程度,同時強調設備技術上的可靠性和成熟性,以確保生產和質量的穩定性。
(五)勞動定員。根據生產規模和經營管理的需要,研究出符合企業實際狀況的管理組織形式,明確工作職責及工作崗位,落實人員的編制,分析、預測市場及工藝技術的發展趨勢,做好相關人員的培訓工作。
(六)對新建項目廠址的自然、經濟、政治、運輸及地理位置等條件進行研究。在廠址選擇中,應符合總體規劃要求,滿足項目對原材料、能源、水和人力的供應,符合節約和效益的原則,同時應注意環境保護,以人為本,減少對生態和環境的影響。
(七)經濟效益。實現項目利潤最大化是項目建設的最終目標,在對新項目投產后銷售收入和費用支出進行估算后,根據全年凈現金流量和收益情況,推算出投資的變現能力和回收年限。在分析和論證投資效益時,也要注意對國民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的綜合評價,要處理好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的關系,并盡可能做到項目的經濟效益與社會利益協調統一。
(八)綜合評價及結論和建議。綜合評價應謀求項目方案的整體優化,不能只強調某一項或幾項的指標達到最優。同時,以咨詢者的角度對項目實施階段和運營階段應注意的有關問題和應采取的措施提出相應的建議。
四、《報告》的編制要求
(一)報告本身使用的資料數據應準確可靠。由于決策分析與評價是個動態過程,在實施過程中要注意新情況的出現,才能及時、全面、準確地獲取新的信息,從而確保決策信息的準確性。
(二)主要設備的規格、參數應能滿足預訂貨的要求并能滿足實際合同談判的需要。
(三)論證的方法科學合理,并對重大的技術、經濟方案應有兩個以上的方案進行比選。
(四)建設方案中主要工程技術數據應達到一定深度,滿足項目初步設計需要。
(五)投資估算的深度應能滿足投資控制準確度的要求。
(六)附件中應包括:評估、決策(審批)所必須的合同、協議、意向書、政府批件等。
五、《報告》的項目風險分析
在可行性研究中,對市場供需、生產規模、資金籌措、技術設備等都進行了充分的論證和比選固然很重要,但項目在真正運行時是否能夠順利進行,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可行性研究階段對項目自身的風險分析。這是因為項目可行性研究得出的技術經濟指標和結論一般都提供了項目經營管理的幾種前提假設狀態,這幾種前提假設包含以下內容:
1.項目管理機構設置科學合理;
2.項目的管理者具備應有的素質并具有豐富的管理經驗;
3.生產操作人員經過培訓后達到標準要求;
4.市場供求總量的實際情況與預測一致,產品完全具備市場競爭能力,實際價格與預測價格一致;
5.產品銷售達到了預期的市場份額;
6.企業有一套有效的質量保證體系,產品達到既定質量標準;
7.生產過程中的安全管理、勞動保護措施適當,管理到位,避免了重大不安全事故的出現;然而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能夠滿足上述前提假設的項目并不多,大多數項目都會或多或少地發生程度不等的“管理障礙”。
為了規避這種項目管理風險的出現,應在編制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時列出專門章節,說明項目實現可行性報告預期效果的經濟環境和管理條件要求,特別是要根據自己在可行性研究中結合項目本身實施的重點、難點、特點的認識,提出風險預防的處理措施和建議,使委托方對項目實施風險有一定清醒的認識,從而能夠在項目建設和經營管理過程中時時注意、節節把關,努力達到項目所必備的各種條件。或者說,將可行性研究報告隱含的“理想條件”盡量變為現實條件,達到可行性研究報告中的最大或最優的預期效益。
六、結語
在項目投資活動中,可行性研究僅僅是投資項目前期工作的一個環節,項目能否變成現實,投資能否收到效益,最主要的是項目開始實施后,是否真正按照可行性研究中的標準和要求進行細化管理,做到統籌安排、有序銜接,使項目按照預定的計劃進度建成投產,只有這樣的項目管理才能真正達到可行性報告中預計的效益指標。
【編制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相關實務淺析】相關文章:
編制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08-28
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步驟和要求07-09
IT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11-05
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02-04
學校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06-14
火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06-17
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范文07-17
駕校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范文06-18
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結構內容06-29
手機IC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