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實用的農業項目建議書

時間:2024-10-14 14:46:32 建議書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實用的農業項目建議書

  在現在的社會生活中,建議書在我們的視野里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建議書是面對有關部門或上級領導提建議時使用的一種書面材料,具有較強的文本性特點。為了讓您在寫建議書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實用的農業項目建議書,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實用的農業項目建議書

實用的農業項目建議書1

  1、項目區所在位置

  項目區位于xx公路以西,xx鎮內,涉及新碰、野為、征拖、七氦、周開、平垛、蔣論、南可、四還、董是、小袁11個行政村,總人口2.06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9209人,耕地總面積26427.82畝,農業總產值7874.91萬元,其中:種植業6369.32萬元,漁業896.2萬元,林牧業109.6萬元,養殖業498.7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008元。下面來看看農業項目建議書范文參考。

  2、項目區農業資源情況

  農業調查報告指出:項目擬建區屬亞熱帶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全年雨量充沛,總降雨量1000mm左右,日照充足,常年2305.6小時積溫較高,日均氣溫13-16℃,無霜期較長,達220-240天。該地區地勢高低洼不等,水網密布,河溝面積3198畝,80%左右的耕地面積地面增高1.8—2.5米,其中澇漬型低產田面積達9200畝,因此,在前幾年農業結構調整時,開發了近380畝提水養殖魚池,區域內土壤屬勤泥壤種,土壤肥沃,有機質含量高,生態環境優良,灌溉水質較好,無污染,是發展稻漁共作無公害農業的理想基地。

  3、項目區農業生產狀況

  項目區涉及5個防洪聯圩,現有聯圩基礎較好,骨干水利工程完好率40%,聯圩內有圩口閘42座,活口門15個,排灌動力蘇ⅱ泵5座,50泵5座,貫流泵2座,灌排總動力660千瓦,現有機耕路56條,機耕橋14座,基礎設施已具一定規模,設施基本配套,農田灌排率達100%,渠系水利用系數100%,有效灌溉面積2.42萬畝,這些為項目區建設奠定了良好基礎。

  項目區產業結構以稻麥連作為主,提水養殖為輔,其中稻麥種植面積近2.1萬畝,占耕地總面積的86.8%。近年來,由于市場行情的不斷變化,加之基礎設施配套不夠完全,良種推廣未能全面的種種原因,特別是今年水稻條紋葉枯病的大量發生,農民的種植效益大幅度下降,尤其是遇水災年份,形勢更是十分嚴峻。今年的武育粳三號水稻有三分之一絕收,三分之一畝產僅有200公斤左右,還有三分之一的最高產量也不過400公斤左右,另有少部分生產的稻谷為優質無公害農產品十分暢銷,由此可見,實行中低產田的改造,完善基礎設施的配套,大力推廣優良品種,確保農民增產增收,發展無公害農業勢在必行。

  4、項目區建設條件

  ——區位優勢十分明顯。交通條件非常優越,xx公路、xx河從xx鎮內腹部穿過南北長27華里,xx#公路從鎮域的中部橫穿東西長13華里,四通八達,水陸交通十分便利,而且xx鎮又是位于xx市的較東部地區的家禽養殖重鎮,東與陶破鎮相靠,南有戴跨相鄰,西與和垛接壤,北與昌還鎮交界,輻射周邊較多鄉鎮人氣,財氣比較旺盛,區位優勢十分明顯,因此xx鎮是發展優質種植業和無公害農業的有利區域。—基礎設施初具規模。項目區內2.64萬畝,雖有部分低產田和部分提水養殖,但灌、排、防等生產設施相對齊全,規范化程度較高,種植條件很好,條田方整化面積較大,十分有利于農業的綜合開發。

  項目區內有畝澇漬型和設施不夠配套有低產田,嚴重影響著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經濟效益,必須進行基礎設施的`改造和建設,從而提高這類低產田的綜合生產力和抗御片段災害的能力,提升農業質量,所以既是農業發展的需要,又是農產品市場競爭的需要,也是農民增長收入的需要,迫在眉睫,刻不容緩。

  三、項目規劃設計

  ㈠設計標準

  ①項目區農業生產基本條件和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抵御自然災害能力明顯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得到較大提高,通過項目建設,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增加農民收入,加快項目區農業現代化進程。②項目區有明顯區域范圍,按流域或灌區統一規劃,并符合本地區農業發展的總體規劃,采取綜合措施,集中整治,連片開發。

  ③項目區達到田成方,林成網,渠相通,路相連,旱能灌,澇能排,漬能降,實現園田化。

  ㈡水利措施

  ①灌溉工程:灌溉系統科學規劃,田間灌溉設施、橋、涵、閘等建筑物配套齊全,性能與經濟指標達到有關規劃標準要求。

  渠為基準形成格田。

  ②田間道路:做到布局(規劃)合理,循環暢通,機耕路建設分干道、支路兩級,干道要與鄉村公路連接,滿足中型以上的農業機械的通行,寬度為5m以上,支路能保證農機通行,晴雨天暢通,并配套橋、涵和農機下田(地)設施,便于農機進出田間作業和農產品運輸,寬度3.5m以上。③土壤改良:通過農家肥的施用,秸稈還田等土壤改良措施,土壤耕作層有機質含量提高0.1個百分點以上。

  ④良種繁育與推廣:項目區農作物的良種覆蓋率在100%,在有條件而又需要的項目區建立優質良種繁育基地,修建種子晾曬場和侖儲設施,配備必要的種子加工檢測設備。

  ⑤農業機械化:做到積極推廣農業機械化作業,主要作業環節基本實現機械化。

  ㈣林業措施

實用的農業項目建議書2

  一、項目基本情況:

  1、項目區所在位置

  王坡鄉下觀村地處平山縣東北部山區,天臺山南麓,距平山縣城22公里,總面積1.5平方公里,是下觀水庫移民村。全村轄2個村民組,28戶,110人。共有丘陵地1600畝,耕地200畝。農民人均純收入1250元,村集體沒有固定收入,是平山縣較為貧困村之一。

  項目區地處下觀水庫北岸下觀村二隊自然莊,現有丘陵地900畝,多年來,由于缺乏資金投入不足,項目區至今尚沒有通水泥路和動力電,豐富的丘陵資源一直沒有得到開發利用。本項目旨在通過農業綜合開發,發展核桃生產和散養雞養殖,增加群眾收入,加快發展步伐。

  2、項目區農業資源情況

  項目區地質由于歷經多次的地殼運行和長期的剝蝕堆積,形成了南鄰水庫,東西北三面,北高南低簸萁狀的地貌輪廓。地貌屬山地類型,低山、丘陵、海拔500-600米的低山區,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季節性強,光照充足,降水量偏少,夏暑冬寒,溫差較大。受大氣環流分布的制約表現為春暖夏熱秋爽冬寒。年平均氣溫12.7度。年平均降水量560毫米,分布不均,7--9月份降雨占全年降雨量70%.年平均日照時數2600—2750小時,日照率為60%,全年無霜期130—190天。項目區地處滹沱河流域南甸河支流,現有下觀水庫一座,水資源以地下水、降雨和庫存水為主,較為豐富。項目區植被豐富,沒有工礦企業,生態環境優良,適合核桃生長發育和散養雞養殖,是綠色食品的`理想生產基地。

  3、項目區農業生產狀況

  項目區農業基礎設施較差,主要表現在:一是交通條件較差。通往項目區的道路由天臺山旅游路桃林村南向東,途徑二隊自然莊,止于東嶺,全長4.5km,仍然是泥土路,寬2至4米不等,蜿蜒曲折,坎坷不平,拖拉機都難以通行,特別是每年三伏多雨季節,更是無法通行,經常斷交。只有拓寬硬化,才能為立體農業建設奠定基礎。二是電力較差。由于資金困難,項目區僅有照明電,沒有動力電。只有架設動力電,才能為澆地、飼料加工等提供廉價動力。

  項目區資源豐富。一是丘陵地資源豐富。現有丘陵地900畝,沙土壤土質,有機質豐富,適合核桃樹等果樹生長。二是水資源豐富。項目區緊鄰下觀中型水庫,該水庫流域囊括天臺山,面積達50平方公里,四季有水。只要修建揚水設施,就可以實現引水上嶺,增產增收,造福于民。

  項目區產業結構以小麥玉米養豬等等傳統種養業為主,收入較低,僅處于溫飽狀態。近年來,由于農業產業結構不合理、農產品行情相對底下、基礎設施較差等諸多原因影響,農業效益大幅度下降。由此可見,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實行農業綜合開發,建設立體農業,確保農民增產增收勢在必行。

  4、項目區建設條件

  (1)區位優勢十分明顯。交通條件非常優越,項目區距平山縣縣城22公里,距王坡鄉政府所在地東王坡1公里,背靠天臺山景區和藤龍山景區,有天臺山旅游路、藤龍山旅游路和孟王出縣路繞行,只要把項目區內道路寬開硬化,與上述公路對接,項目區就四通八達,交通十分便利,而且所在王坡鄉又是林業大鄉、養殖大鄉,東與靈壽縣相靠,南有南甸、東王坡集貿市場相鄰,西與西柏坡接壤,北與天臺山藤龍山交界,輻射周邊較多鄉鎮,人氣、財氣比較旺盛,區位優勢十分明顯,因此項目區是建設立體農業發展優質種植業的有利區域。

  (2)自然資源豐富。項目區內有丘陵地900畝,沙土壤質,土地肥沃,只要加以開發利用,就可以成為抗旱防澇良田。同時,水資源豐富。項目區緊鄰下觀中型水庫,四季有水。可為農業綜合開發提供足夠水源

  ——生態環境較好。項目區地處滹沱河流域南甸支流,無工業污染和環境污染,水質清淅,空氣清潔,是農業綜合開發生產綠色食品的理想區域。

  ——科技力量較為雄厚。有豐富的農業種植、養殖和果樹管理的多年歷史經驗,廣大人民群眾在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種植、養殖的新技術。下觀村是移民村,王坡鄉對該村發展非常重視,明確了林業站、畜牧站、水利站等涉農部門支持該村的目標任務時間要求,已經形成了支持該村發展強大的農業科技隊伍。

  二、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1、建設的依據

  進行農業綜合開發,發展循環經濟是國家重點農業開發項目,也是平山縣縣政府工作重點,農業的模式是農業資源開發利用的新亮點,開發丘陵地,強化設施配套,發展林業養殖業循環經濟,對推動當地農業經濟結構調整,提升農業質量,加速產業化進程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2、建設的必要性

  項目區內的丘陵地,是一筆巨大的財富。但是由于交通、電力,資金等多方制約,一直沒有得到開發利用,這不能不說是嚴重的浪費。加快移民村科學發展步伐,就必須要依托資源優勢。開發丘陵地無疑是下觀村發展的強大動力。所以,加大投入,盡快開發丘陵地,造福于民,既是下觀村科學發展的重要抓手,也是黨和政府關心移民群眾的具體表現。開發改造勢在必行,迫在眉睫,刻不容緩。

實用的農業項目建議書3

  一、項目基本情況:

  1、項目區所在位置

  項目區位于xx公路以西,xx鎮內,涉及新碰、野為、征拖、七氦、周開、平垛、蔣論、南可、四還、董是、小袁11個行政村,總人口2.06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9209人,耕地總面積26427.82畝,20年農業總產值7874.91萬元,其中:種植業6369.32萬元,漁業896.2萬元,林牧業109.6萬元,養殖業498.7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008元。

  2、項目區農業資源情況

  項目擬建區屬亞熱帶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全年雨量充沛,總降雨量1000mm左右,日照充足,常年2305.6小時積溫較高,日均氣溫13-16℃,無霜期較長,達220-240天。該地區地勢高低洼不等,水網密布,河溝面積3198畝,80%左右的耕地面積地面增高1.8—2.5米,其中澇漬型低產田面積達9200畝,因此,在前幾年農業結構調整時,開發了近380畝提水養殖魚池,區域內土壤屬勤泥壤種,土壤肥沃,有機質含量高,生態環境優良,灌溉水質較好,無污染,是發展稻漁共作無公害農業的理想基地。

  3、項目區農業生產狀況

  項目區涉及5個防洪聯圩,現有聯圩基礎較好,骨干水利工程完好率40%,聯圩內有圩口閘42座,活口門15個,排灌動力蘇Ⅱ泵5座,50泵5座,貫流泵2座,灌排總動力660千瓦,現有機耕路56條,機耕橋14座,基礎設施已具一定規模,設施基本配套,農田灌排率達100%,渠系水利用系數100%,有效灌溉面積2.42萬畝,這些為項目區建設奠定了良好基礎。

  項目區產業結構以稻麥連作為主,提水養殖為輔,其中稻麥種植面積近2.1萬畝,占耕地總面積的86.8%。近年來,由于市場行情的不斷變化,加之基礎設施配套不夠完全,良種推廣未能全面的種種原因,特別是今年水稻條紋葉枯病的大量發生,農民的種植效益大幅度下降,尤其是遇水災年份,形勢更是十分嚴峻。今年的武育粳三號水稻有三分之一絕收,三分之一畝產僅有200公斤左右,還有三分之一的最高產量也不過400公斤左右,另有少部分生產的稻谷為優質無公害農產品十分暢銷,由此可見,實行中低產田的改造,完善基礎設施的配套,大力推廣優良品種,確保農民增產增收,發展無公害農業勢在必行。

  4、項目區建設條件

  ——區位優勢十分明顯。交通條件非常優越,xx公路、xx河從xx鎮內腹部穿過南北長27華里,xx#公路從鎮域的中部橫穿東西長13華里,四通八達,水陸交通十分便利,而且xx鎮又是位于xx市的較東部地區的家禽養殖重鎮,東與陶破鎮相靠,南有戴跨相鄰,西與和垛接壤,北與昌還鎮交界,輻射周邊較多鄉鎮人氣,財氣比較旺盛,區位優勢十分明顯,因此xx鎮是發展優質種植業和無公害農業的有利區域。

  ——基礎設施初具規模。項目區內2.64萬畝,雖有部分低產田和部分提水養殖,但灌、排、防等生產設施相對齊全,規范化程度較高,種植條件很好,條田方整化面積較大,十分有利于農業的綜合開發。

  ——生態環境較好。項目區無工業污染和環境污染,東臨靖鹽河,南靠蚌蜒河,西近唐港河,北有車路河,中有梓辛河、界河,水系條件十分優越,水質清淅,空氣清潔,是發展稻魚共作和農業綜合開發的理想區域。

  ——科技力量較為雄厚。有豐富的農業種植、提水養殖,包括家禽養殖的多年歷史經驗,廣大人民群眾在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種植、養殖的新技術,有強大的農業科技隊伍,農技、農機、水產、水務等主導職能部門均在項目區內。今年省下達實施的優質弱筋小麥項目建設就在該項目區內,并正在進行無公害農產品基地認定整體推進工作。全省水稻機插秧的試點工作就在我鎮進行,省長xx#親自來我鎮視察和指導,插秧機達50臺套,實施機插秧面積達1萬畝以上。

  二、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建設的依據

  土地治理、低產田改造是國家重點農業開發項目,xx市是個農業大市,在全省及至全國都有較高的.知名度,是典型的“魚米之鄉”,農業的模式是農業資源開發利用的新亮點,改造產田,強化設施配套,推廣新品種、新技術,對推動我市農業經濟結構調整,提升農業質量,加速產業化進程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建設的必要性

  項目區內有

  畝澇漬型和設施不夠配套有低產田,嚴重影響著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經濟效益,必須進行基礎設施的改造和建設,從而提高這類低產田的綜合生產力和抗御片段災害的能力,提升農業質量,所以既是農業發展的需要,又是農產品市場競爭爭的需要,也是農民增長收入的需要,迫在眉睫,刻不容緩。

  三、項目規劃設計

  ㈠設計標準

  ①項目區農業生產基本條件和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抵御自然災害能力明顯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得到較大提高,通過項目建設,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增加農民收入,加快項目區農業現代化進程。

  ②項目區有明顯區域范圍,按流域或灌區統一規劃,并符合本地區農業發展的總體規劃,采取綜合措施,集中整治,連片開發。

  ③項目區達到田成方,林成網,渠相通,路相連,旱能灌,澇能排,漬能降,實現園田化。

  ㈡水利措施

  ①灌溉工程:灌溉系統科學規劃,田間灌溉設施、橋、涵、閘等建筑物配套齊全,性能與經濟指標達到有關規劃標準要求。

  ②排水工程:做到排水系統健全,排水出路暢通,渠系、橋、涵、閘等設計合理,建筑配套。

  ㈢農業措施

  ①農田工程:做到田(地)塊要按有利于農業機械化和田間管理要求格田化,以有林道路或較大溝渠為基準形成格田。

  ②田間道路:做到布局(規劃)合理,循環暢通,機耕路建設分干道、支路兩級,干道要與鄉村公路連接,滿足中型以上的農業機械的通行,寬度為5m以上,支路能保證農機通行,晴雨天暢通,并配套橋、涵和農機下田(地)設施,便于農機進出田間作業和農產品運輸,寬度3.5m以上。

  ③土壤改良:通過農家肥的施用,秸稈還田等土壤改良措施,土壤耕作層有機質含量提高0.1個百分點以上。

  ④良種繁育與推廣:項目區農作物的良種覆蓋率在100%,在有條件而又需要的項目區建立優質良種繁育基地,修建種子晾曬場和侖儲設施,配備必要的種子加工檢測設備。

  ⑤農業機械化:做到積極推廣農業機械化作業,主要作業環節基本實現機械化。

  ㈣林業措施

  ①項目區內主要道路、溝渠、河流兩側,要適時適樹進行植樹造林。

  ②人工造林苗林要達到二級以上的標準,造林當年成活率和三年后保存率要達到85%以上,林相整齊,結構合理。

  ③農田防護林建設,要達到林業部門規定的標準。

  ㈤科技措施

  ①農技服務體系:做到配備必要的儀器設備,完善項目區農業服務體系和質量檢測、檢驗體系,強化科技服務功能。

  ②技術推廣:在項目建設期間,推廣一定的先進適用技術,大力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化生產等方面的技術的引進、示范和推廣,項目區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與非項目相比,至少提高3個百分點。

  ③技術培訓:做到在項目建設期間,對項目區基層干部、農民技術是和科技示范戶先進適用技術培訓,做到每個行政村有3—5名農業科技骨干,每10戶有1戶科技示范戶。

  ㈥建設目標

  項目建設堅持以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原則,通過實施農田基礎設施建設來改造低產田,提高農田綜合生產力和抗御自然災害能力,通過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和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實現高產高效,充分發揮區域資源優勢和形成地方特色,促進發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

  ①加強農田基礎設施建設,通過田間建設實現農田標準化、方整化改造低產田,通過路、橋、渠、站、電及小型建筑物的配套來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提高機械化作業水平。

  ②培植支柱型農業產業,改善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開發適銷對路的定型產品推向市場,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支柱型生態農業產業,并帶動有關產業的發展。

  ③發展科技型龍頭企業。項目建設過程中,將培植和建立一批與相適應的科技型龍頭企業,并建立“企業+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機制,實行訂單生產、標準化生產,統一品牌,統一銷售。

  ④發揮項目區示范帶動功能。把項目區建成高產、高效生態農業的示范樣板,為xx及全省的農業發展提供經驗。有效地帶動區域性經濟發展。

  四、建設內容

  ㈠水利措施:

  ①新建機耕橋12座;

  ②新建小電灌站25座;

  ③新建蘇Ⅱ灌站4座;

  ④新建硬質渠0.48 km;

  ⑤新配套小溝建筑特186個;

  ⑥架設電力線路14 km;

  ⑦新增100KV變壓器4臺套。

  ㈡農業措施

  ①全面條田方整化實現農田標準化0畝;

  ②新筑機耕路砂石路面5.5 km;

  ③新增農業機械收割機10臺,插秧機100臺。

  ④新建種子倉庫800平方米。

  ㈢林業措施:栽植防護林意楊10萬株。

  ㈣培訓措施:項目區根據季節特點,農事需要及時組織相關培訓。

  五、投資概算及籌資措施

  1、投資概算:

  本項目計劃總投資850萬元。

  其中:水利措施655.35萬元;

  農業措施160.1萬元;

  林業措施30萬元;

  科技推廣3.25萬元;

  前期工作費1.3萬元。

  2、資金籌措:

  申請中央財政480萬元;省、市地方財政配套160萬元,群眾籌資210萬元(約需投工10萬個,折幣200萬元,群眾自籌10萬元,合計210萬元)。

  六、預期效益

  1、經濟效益:

  通過土地治理,項目區建成后,2.64萬畝,產量產值將有顯著提高。

  ①通過低產田改造,畝凈增小麥100公斤,畝增收入75元,計增收198萬元;

  ②通過低產田改造,畝凈增稻谷150公斤,畝增收入120元,計增收316萬元;

  ③項目建成后,每畝可節約成本55元,計節本145萬元;

  ④項目實施后,合計可增收659萬元,畝平249元,人均319元。

  2、社會效益:

  ①項目實施后,可年產弱筋小麥600萬公斤;

  ②項目實施后,可年產優質稻谷950萬公斤;

  ③項目實施后,主體高新技術普及率將達100%,有利于發揮資源優勢,有利于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率;

  ④項目實施后,將促進我地無公害綠色農業迅猛發展,有利于人民的健康。

  ⑤項目實施后,能帶動我地科技型龍頭企業的建立與發展,起到深化農業結構調整,提高土地集約化經營水平,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帶動其他產業發展。

  ⑥項目實施后,由于農田基礎設施的建設與改造,健全了水系排灌功能,避免一家一戶灌水機械的重復投資,節約發能耗,節約用水,降低農本。砂石路面的建設,改善了交通條件,提高農副產品的運流速度,增加了效益。

  3、生態效益:

  項目實施后,由于地面整治,改造低產田,強化設施配套,推廣新品種、新措施、新技術,規范農業投入品質量,改善土壤使肥、供水狀況。減少農業污染,保護生態環境,有利于保護、提高土壤肥力,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增加農民收入,促進我鎮農業產業化持續健康發展。

  七、保障措施

  1、組織機構:

  為確保項目的順利實施,成立20年度土地治理項目領導小組,由xx市開發局,xx鎮政府及項目實施的相關村、單位的主要負責人組成,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日常事務工作。

  項目技術指導小組名單(略)

  2、監督機制:

  項目實施中,實行項目管理和資金管理分離,單獨建賬,獨立核算,建立項目內部相互監督機制,確保項目和資金管理正常運轉。

  3、保障措施:

  由項目管理部門與項目實施單位簽訂目標責任書,分解細化建設目標、內容、標準,強化項目管理、工程招投標、工程質量監理,確保工程按時完成。

【實用的農業項目建議書】相關文章:

農業項目建議書10-05

設施農業項目建議書06-10

2023農業項目建議書范文11-04

農業項目建議書(精選11篇)07-13

2023年農業項目建議書范文08-04

光伏農業大棚項目建議書(精選6篇)11-19

農業項目述職報告08-12

農業項目計劃書09-22

(實用)項目建議書12篇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