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街道工作建議書
這里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社區街道工作建議書,想了解更多內容,請關注CN人才網建議書欄目~
根據區政府對街道工作調研提綱要求,經認真研究和思考,并廣泛征求意見,現將關于街道工作幾點建議匯報如下:
一、關于街道工作的總體目標
街道辦事處是區人民政府的派出機關,受區人民政府領導,街道辦事處依據法律、法規、規章的授權或者在區人民政府委托的職權范圍內,負責本轄區的行政管理工作。街道辦事處的工作應當服從和服務于經濟建設的中心任務,以城市管理、社會管理、社區建設管理和社區服務為重點,積極開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把轄區建設成為安定團結、秩序良好、環境整潔、生活方便、文化繁榮、經濟發達的文明城區。
二、關于街道職責任務和應具備的工作職權
近年來,街道陸續移交了環保、教育、市政監察、市政環衛管理和司法調解職能,今年又將移交開發建設職能。街道對轄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統攬能力在不斷弱化,權利不斷縮小,協調難度不斷加大。而街道所擔負的工作,卻幾乎涵蓋了一級政府所有的行政職能,責、權、利不匹配問題較為突出:
①賦予街道的部分職能和街道擁有的權力脫節。例如:區編委確定的街道辦事處職責之一是“負責轄區市容、環境衛生、綠化美化、環境保護、綜合治理等城市管理工作”,而以上工作的職權幾乎全在區級部門,街道只能協調,工作效果難以保證;
②條塊關系未完全理順。市、區職能部門過多地向街道下達工作任務,卻不給完成任務的權利、條件和經費,出了問題卻要拿街道是問。例如,拆違、廉租房調查等本屬區級部門的職能,近年來一直由街道承擔;
③街道對自身的職責和權力缺少發言權。街道的職責、權力往往是由上級的指示確定,何時放權、收權完全取決于上級,街道處于被動的地位。后果就是街道職、權、責不穩定,易造成工作缺乏積極性和一旦得到權力后的短期行為。
建議:區委、區政府結合區情,經充分調研后,制定有關街道工作的法規性文件——《××××區街道辦事處工作暫行規定》,①明確街道辦事處的性質、工作目標、工作職責(包括經濟發展、城市管理、社會管理、社區建設、社區服務等)、工作職權、工作制度以及經費渠道。
②統籌考慮街道職責和權力,實現“責、權、利”相統一。街道不但要擁有行政事務的管理權,還要有相應的統籌協調權、監督檢查權、領導指揮權、人事建議權、行政處罰權和決策權,使政策的制定和執行得以統一,使街道在地方管理事務中具有相對的權威性。同時,堅持費隨事走,不應經費劃給部門,責任落給街道。③安排區級領導分管街道工作,加大領導、協調力度。
④嚴格部門對街道下達任務的程序。街道辦事處是區政府的派出機構,而不是各職能部門的派出機構,各職能部門不能隨意向街道下達任務,應按程序報經區委、區政府批準同意,并以區委、區政府的名義安排工作。
⑤參照黔江區的做法,將街道實行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寫入工作規定。
⑥對街道增減職責和收權、放權,建議事先聽取街道辦事處的意見。
三、關于財政管理體制
我區一直保留了街道一級財政。區財政按照“劃分稅種、定收定支、結余留用、超收分成”原則,合理核定街道收支基數,一定三年不變,使街道有了聚財、理財的積極性和自主權,為街道履行城市管理、治安穩定、社會管理和社區建設職責以及機關自身建設提供了資金保障。實踐證明,保留街道一級財政,有利于充分調動街道的工作積極性,有利于推動轄區經濟社會發展,有利于發揮街道對全區的帶動和輻射作用。建議區委、區政府今后繼續保留這條行之有效的財政機制,并適當提高街道分成比例,以便統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四、關于城市經濟發展
擁有經濟發展職能,是我區街道與重慶老城區街道的不同之處。我區的街道有些有農村,有些雖無農村,但尚未完全城市化,街道仍需具備經濟發展的職能,并設立相應內設機構,招商引資,培植稅源,發展產業。但在招商引資的過程中,街道也時常面臨著難以提供優惠政策、缺乏自主權、服務水平有待提高、工作經費緊張等問題。
建議:①保留并強化街道的城市經濟發展職能。
②區里出臺覆蓋面較廣的、較為系統和配套的優惠政策,并授予街道必要的自主權,增強街道招商引資的“底氣”。
③一個項目的引進涉及多個部門,應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有約束力的為企業服務的機制,使多個部門形成合力,杜絕“腸梗阻”,提升為企業服務的效率和水平。
④為進一步調動街道的積極性,建議區里在招商工作經費上給與支持,并對效益明顯、發展潛力大、具有戰略意義的.重點項目,采取“一事一議”的辦法,單獨確定區、街稅收分成的比例。
五、關于社區建設和管理
民政部門是社區建設的主管部門,但社區建設內容復雜,涉及公安、衛生、市政、規劃、工商、稅務等多個部門。民政部門在實際工作中一旦缺少其他部門的支持配合,往往難以順利開展工作。街道的社區服務中心的職責定位模糊,缺乏可操作性,也沒有相應的區級部門領導和指導,未能發揮有效作用,甚至有被“邊緣化”的趨勢。社區陣地建設受用地、城市規劃等條件制約,難度較大。社區工作者待遇偏低。
建議:①區里切實加強對社區工作的領導,象抓經濟發展那樣抓社區建設工作。盡快籌建由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參加的、具有權威性的、專門的社區建設領導機構,制定社區建設和發展的規劃、政策和措施,將社區建設與經濟發展、城市建設同步考慮;組織協調督促有關職能部門,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動社區建設工作。特別是要落實好市、區現有的社區建設政策,如督促開發商按規定提供社區管理用房,或折算管理用房資金,用以選購社區管理用房。
②調整街道內設機構,撤銷社區服務中心,成立社區建設科,專職負責社區建設、社區管理和社區服務工作。
③社區陣地建設問題希望得到規劃、國土部門的支持,建設資金建議納入財政體制解決或由新組建的開發機構負責。
六、關于城市管理
開發建設職能移交后,街道城市建設管理科應作相應的更名和職能調整,工作重點轉向城市管理。而按現行體制,所有的市政管理職權均在區級部門,街道僅有“協調權”。按理說,轄區存在的城市管理問題,街道最清楚,群眾的呼聲和要求,街道也最了解,群眾的要求也應及時處理和答復。例如,占道經營、暴露垃圾、道路坑凸、污水橫流等問題,街道看得見,想管,但經費、人員都由區有關部門管理,街道無權調配,只能轉告、協調。往往造成有些問題拖而不決,引發群眾不滿,而這種不滿卻又主要是針對街道的。此外,開發建設職能移交后,街道對轄區市政設施和公共項目建設的發言權將大大削弱,難以就項目實施后可能造成的社會問題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例如,垃圾站和公廁的建設就極易引發投訴和上訪。
建議:①區市政委通過委托和授權,使街道對市政監察隊伍擁有指揮調度權,實行雙重管理。在人事任命、考核等方面事先征求街道意見。
②環衛部門清掃保潔、化糞池管理延伸至無物業管理的居民小區,特別是安置房小區,增加的經費支出納入區財政預算。
③對轄區內的市政設施、公共項目和新建居住區配套設施,街道應參與規劃、選址及驗收。
七、關于街道與區級派出機構的關系
街道對區級部門派出機構的統籌管理能力過弱,按照《××市街道辦事處工作暫行規定》,“有關部門對派出機構負責人或專職人員進行任免、調動、獎懲前,必須征求街道辦事處意見”。但事實上,街道在派出機構負責人的任免上難有發言權。
建議:①按照“一街一站(所)”的原則和實際工作需要,設置區級部門派駐街道的機構,理順工作關系。特別是工商、稅務、公安、司法、國土等事關經濟發展和治安穩定的部門,應盡早完成一街一站(所)設置。
②對區級部門派出機構實行雙重管理。派出機構的黨團關系交街道負責。參照駐區市直部門負責人的管理辦法,相關區級部門對派出機構負責人的任免、調動,應征求街道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