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高中地理教學工作總結(通用16篇)
總結是指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加以總結和概括的書面材料,它可以使我們更有效率,不如立即行動起來寫一份總結吧。但是總結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地理教學工作總結,歡迎大家分享。
高中地理教學工作總結 篇1
高中地理教學工作總結 時間很快,一個學期就要結束了,所有工作也進入了最后階段,回首這一學期,收獲頗多,現將這學期的教學做個總結,既是對過去經驗教訓的整理,也是對未來的提醒。
本學期我擔任了6個班級的地理教學工作,任務量比較多,但課時不多,各班成績水平也不一樣,各班進度稍有不同,但各項教學活動開展井井有條,復習工作順利進行,不負學校期望。現將一學期的具體工作總結如下:
一、 增強上課技能,提高教學質量
在教學中,要做到線索清晰,層次分明,言簡意賅,深入淺出。在課堂上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松,學得愉快。時刻注意與學生生活實際聯系,幫助學生通過熟悉的現象理解所學地理知識。如氣溫在冬夏季節的分布規律,降水的`分布,天氣預報等等。讓學生知道地理知識在生活、生產和科學試驗中的廣泛應用,增強學習地理的興趣和信心。除了聯系實際以外,還通過讀圖、學生練習和課堂討論等方式培養學生應用地理知識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在討論中,教師要做必要的講解。做練習時,要求學生弄清地理事實,獨立思考,自己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并能對所得結果進行分析、判斷。
大多數學生能夠及時按質按量按時完成老師所布置的作業,但也存在個別學生作業完成不及時質量不高甚至拖沓的情況。今后應注重思想教育,加強輔導,端正部分學生的學習態度。本學期的作業分了了情感的諸多不順以及好心帶來的不少痛苦,可是我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都沒有馬虎過,我努力用醉心教學、教研和耐心細致的學生思想工作來驅逐生活的陰影,深得學生的好評。
二、勤學習、勤研究、勤工作,努力創造佳績
一年來,我在教育、教學、教研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績。
(1)文道結合、文理綜合、寬嚴相濟的教育風格深受學生好評,有利于師生的探究與合作。
(2)教研活動有新的收獲,"研究性學習"和"地理四環節"課題試驗的理論和實踐上都有新的收獲。
(3)教學成績顯著提高。地理科期中考試原來一個班沒有及格變為及格達到33人以上就是很好的證明。
教育工作常做常新、永無止境。社會在發展,時代在前進,學生的特點和問題也在不斷地變化。我愿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覺性,及時發現、研究和解決學生教育教學中的新情況、新問題,掌握其特點、發現其規律,盡職盡責地做好工作,以精益求精、再創輝煌。
高中地理教學工作總結 篇2
20xx年高中地理教學年度總結今天是20xx年的最后一天。下午最后一輪夕陽,記錄了一年美好的過往;明晨第一縷曙光,將是一個新希望的開啟。
20xx年,一樣是我打拼的一年。上半年中,擔任文復和藝復班的地理教學:在文復的二輪復習中,依據學生特點,制定了符合學生的二輪課時專題,將知識、技能、方法比較完美地融合了一起,使學生學有所獲,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也使自己在教學中有所完善、有所提升;特長班地理教學中,經過自己詳細的計劃與安排,3月初至5月中旬就完成了整體教學任務,其中穿插了一定的試題訓練與高考試題展示,時刻讓學生對學習知識得以鞏固和對高考有所了解,5月中旬至6月初的試題訓練中,穿插了一些技能和方法,后期自己又印制了每天一記的知識點小冊(共40天),確保了學生應試技能與方法。20xx高考中,在所教文復班中,最終取得了20+4(20人文化+4體育特長)的好成績,在自己所帶的藝復班中,全班共45人,上本二分數線為41人,為自己的20xx增添了一份光彩。20xx年的.下半年中,接手了高三應界文科體育班教學工作,地理教學工作基本是從零開始,自己便開始著手改變課堂策略,從最簡單、最基礎的知識點講起,逐步使學生接受、學習,在習題的講解中貫穿答題思路和解題方法,使學生學一得一,得一會一,會一用一,逐漸使學生認可課堂、接受課堂,從平時的測試來看,自己的教學已經取得初步成效。
在工作中,自己也不斷學習充實自己,不斷總結自己,提高自己。在百強名校高考地理研討群中積極參加研討、學習和各類文章撰寫活動,使自己得到了極大的提高。20xx年2月,20xx二輪復習專題《專題七、資源能源的分布調配》、20xx年6月,新課程單元卷《第一單元 地球、地圖和地球運動》、20xx年7月,20xx年高考一輪復習備考參考《第二單元 地球上的大氣》、20xx年10月,編寫高考地理原創試題《試卷6。張明(河北)按大綱版文綜模式》均刊載于《地理教學》雜志;另外,自己在地理原創試題研究中也有一定收獲,20xx年下半年,在鄧老師和魯老師的指導下,共編輯四套地理原創試題,兩套傳給教輔公司,兩套將在《地理教學》上刊載,部分試題在英才苑網上刊載,這是本年度教研中最大的收獲。
回顧20xx,我在前進中不斷發現問題,休正自己;放眼20xx,我將在發展中不斷總結經驗,完善自我。期待20xx更是一個美好、收獲的一年。
高中地理教學工作總結 篇3
本學期本人擔任高三(1)(2)的地理課程,回顧一個學期的教學過程,覺得教學工作要總結一下,以使以后的教學更上一層樓。本人主要是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提高教學質量,上好每一堂課。
為了上好課,我課前做了下面的工作:
1、堅持課前閱讀《20xx年廣東高考考試大綱(文綜)-地理》。在備課過程中認真分析教材,鉆研新課標,根據高考地理的考試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教案。
2、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3、考慮教法,解決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傳授給學生,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如何安排每節課的活動。
二、重視課堂管理。
做為一名教師,我十分清楚課堂管理的重要性。
為此,我十分重視課堂管理,在課堂上向40分鐘要質量。一般我一進課堂,就以自身飽滿的情緒影響全體學生,使學生們也能以飽滿的,高漲的情緒來上我的`課,然后抓緊學生精力最集中的時間把本節課的重點學習完,然后通過做相關練習來鞏固知識。
接下來學生的精力開始渙散了,課堂秩序有些不穩定了,這時我來個地理小故事或小幽默,改變一下課堂氣氛,待學生精力又集中時,及時把重點,難點鞏固。至于簡單易懂的知識,我一般是讓學生相互討論來完成,這樣學生的積極性很高,效果也不錯。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我期望在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同學的成績有更大的提高,師生共同取得更大的進步!
高中地理教學工作總結 篇4
一、總思想:認清形勢,把握動態,優化復習教學
1、認真閱讀考綱
作為高三地理教師應認真學習地理教學大綱和高考考試說明,加強高考地理試題研究,把握高考命題走向,使高三地理復習有明確的導向。
2、立足課本,夯實雙基
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知識點的落實和知識網絡的構成。這也比較符合近幾年高考地理試題的特點:突出能力立意,重在考查學科的知識主干、基本原理和規律,以及地理理性思維邏輯和知識運用能力。能力是建立在夯實的基礎上的,沒有扎實、全面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很難獲得高分。
二、合理安排復習時間
高三地理復習一般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按教材的順序梳理知識,形成知識網絡,這是重點,一般在第二年的三月初完成,要“扎扎實實”,不可盲目追求進度;第二階段是專題復習,打破常規的章節,對知識進行重組,尋求聯系,側重于能力的培養,時間為兩個月左右,專題的個數不能弄得太多;第三階段為查漏補缺,調整心態,做好考試前的準備。
三、具體做法
(一)、加強知識的歸納整理,形成知識體系
教學理論的研究表明,建立完整的知識結構體系要比掌握大量具體的零散知識更具價值。在傳統的學習過程中,比較偏重于掌握知識的細節,而忽略了對知識結構整體上的理解和掌握。由此使獲得的知識難以成為今后深入探究的基礎。
在知識整理加工的過程中,伴隨一系列思維活動,如分析、判斷、歸納、演繹、比較、分類、總結、概括、推理等,可以說這個過程也是思維綜合訓練的過程。經過這一過程可以加深知識的理解、強化記憶,同時也可以發現問題、彌補漏洞、糾正錯誤。在對基本原理、規律的探究、發現、歸納和應用的過程中,還要注意多思、敢問、善問?可準備一個問題本,真正弄懂、吃透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規律,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
(二)、落實基礎,突出主干,注意與初中地理知識的有機結合
基礎和主干知識是指地理學科的基本概念、原理、規律和重要的地理事物、觀念、結論。它們分布在教材的各個部分。但總體來看,能夠體現地理學科學習功能的、能夠形成再生知識的、與生活生產緊密聯系的部分多為高考復習的重點所在。如:地圖、地球運動、大氣運動、人類活動、人地關系等。
對于基礎和主干知識的學習和掌握,不是要死記硬背,而是要深入理解和具體應用。高考試題往往通過大量引用課外知識和豐富的社會素材,形成新的問題情景,構成新的問題角度,從而考查學生的能力。但是無論如何,其考查的落腳點仍然是地理學科的基礎和主干知識。所以我們必須抓住各部分的基礎和主干知識,尋找各部分知識與其他知識的內在聯系,形成綜合的'思維方法,才能在高三地理復習中取得較好的效果。
在重點復習高中系統地理知識的同時,還要正確處理好初高中地理知識的有機結合。初高中地理知識是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只要高中地理中涉及到的初中地理知識,都應該掌握,決不能回避。要正確處理好高中系統地理與初中區域地理之間的關系,以高中系統地理為主,兼顧初中地理,當涉及到相關初中地理知識時要進行串聯復習,并落實到區域圖上。只有把具體的地理事物或現象落實到具體的區域中,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它產生的原因、特點,預測它的發展變化趨勢。如復習“地球運動”時,就應把初中的“時區和日界線”融入其中,復習“地殼運動”時應一并復習初中“地形和地形的變化”等等。
通過這樣處理,不僅使初高中地理知識緊密結合,形成一個有機整體,而且便于提高綜合分析地理知識的能力。可見,抓住多角度觀察地理事物的空間性質,綜合分析地理系統內部與外部物質、能量和信息的運動與轉化這些大問題,一方面能使地理知識學習更加透徹、完整,另一方面又能提高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力,拓展思考與解答地理問題的深度與廣度。
(三)、加強空間思維訓練,形成科學的整體觀念,不斷提高認識水平
從近幾年高考試題看,地理試題選取了能夠反映地理學科主要研究分析方法的內容為命題素材,緊緊圍繞“描述、概括、理解各種地理事物的空間結構聯系和發展變化過程”、“認識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稱和空間位置”等能力要求。試題中時差的推斷、地圖的判讀、世界和中國某個區域的特征分析、判斷等都是在考查學生的空間能力。因此,在高考地理復習中要特別注重空間思維的訓練,以促進我們的整體思維觀形成。
空間思維能力的考察主要有這幾項內容:各類地圖的判讀,地球的自轉與公轉,大氣的運動和變化,世界和中國區域(大洲、大洋、地區、國家)中的重要經線、緯線,各類重要地理分界線(自然地理界線、人文地理界限)等。培養地理學科的空間思維能力,一定要講求方法。如對空間概念和物體空間運動的理性思維分析?可選取十條重要經緯線(赤道、南北回歸線、南北極圈、本初子午線、180°經線、20W、160°E、120E),通過它們,在腦海中形成完整經緯網,并想象地球運轉起來線與線之間相互位置關系及晨昏線的動態關系。
通過有效的空間思維訓練,才能達到當給出世界上某一點或線時?在腦海中涌現的不是亂糟糟的一團,而是一系列相互關聯、相互影響的地理事物。而有了這樣的水平,無論命題角度如何,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四)、掌握基本原理,訓練解題思路,不斷提高解題能力
地理是一門“講理”的學科,明確地理原理、掌握地理規律,有利于更好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因此要注意理解重要的地理原理、規律和觀點,訓練答題思路,提高答題水平。
1、要全面思考,綜合分析解答問題。在建立完整的地理知識結構的基礎上,總結、歸納地理原理、地理規律,弄清自然地理環境的內涵?地形、氣候、水文、植被、土壤等及各要素間的相互聯系,人文地理要素的內涵(人口、資源、城市、市場、交通、勞力、技術、政治、經濟、文化等),自然環境與人文活動之間的聯系、影響等。對于容易混淆的地理概念,注意進行對比分析。可縱向對比分析,如按時間順序比較三次技術革命對工業生產、工業布局的影響,也可以進行橫向對比分析,如比較熱帶草原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的成因、氣候特征、地區分布,比較幾種農業地域類型的發展條件、主要特征等;可采取列表分析,也可以通過圖像來通過設計題目進行對比分析。認清相似問題的相似性和差異性,明確知識間的聯系,有利于掌握概念的實質內容,排除干擾因素,形成正確的認識。
2、循序漸進,加強邏輯推理,提高解題水平。近幾年高考試題的一種新趨向是,條件隱蔽,層層設障,并且沒有明顯的正誤傾向,只能依據條件去判斷、推理,挖掘題目中包含的隱含條件,各個擊破,求得正確答案。
3、要多角度訓練,促進知識正遷移。地理學習中有很多圖形、圖文之間可以不斷變化,如太陽高度角可以有旗桿影子、窗戶光線、樓房間距、地球經緯網、太陽能熱水器、變化曲線坐標圖等多種題型;晨昏線問題更是變化多端,側視圖、俯視圖、仰視圖、局部圖等。對于一些可從多角度思考的地理問題,要從整體上把握,注意發散思維的訓練。解題中注重加強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問題的研究,充分利用一題多變、一題多解,訓練解題思路,提高應變能力,研究各種可能造成知識負遷移的因素,促進知識的正遷移。如給出一組等值線圖,我們可以從多個方面變換條件,進行思維訓練:
①假定為等高線圖,判斷山脊、山谷;
②假定為等壓線圖,判斷高壓脊、低壓槽;
③假定為等溫線圖,判斷是何種洋流影響所致,或是何種地形影響所致;
④假定為等降水量線圖、等震線圖等等。
4、要聯系實際,運用地理原理、地理規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高考試題的另一大特點是注重聯系實際,把地理原理、地理規律巧妙地與當前熱點、焦點問題或區域聯系起來,以考核我們運用原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對感性材料(如西電東送、南水北調、青藏鐵路、水土流失、沙塵暴、水旱災害、火山地震等)的認識,理解和掌握許多抽象的、難以耳聞目睹的地理知識和現象。這樣不僅使地理學習在深度和廣度上得到了擴展,而且有助于運用所學知識去分析和解決問題,培養了能力,提高了整體綜合素質。
(五)抓好重點熱點的復習
從近幾年地理學科的試題內容看,考查的重點內容為:
①地理位置,最主要是經緯度位置,復習時要抓住幾條重要的經緯線,用以確定地理事物或現象的位置;
②時間計算;
③天氣與氣候;
④等值線圖;
⑤區域地理;
⑥環境問題。
社會熱點問題往往是文綜測試的聚焦點。這個熱點可能是時政熱點,也可能是焦點問題,尤其是涉及到人類發展的資源、環境、人口、可持續發展的重大問題。熱點問題考查的主要方式是把熱點地區作為空間背景,用高中地理的基本原理來解釋區域問題和分析區域發展思路,對熱點問題,教師要把握一個“度”和“量”,不能用過多的精力。
(六)做好解題方法的訓練
要提高成績,必要的練習是需要的,但不能搞題海戰術。應注重解法的指導。
1、選擇題。主要方法有比較法、排除法、圖解法、計算法、分析法、聯想法。
2、綜合題。要求在每次練習時,都必須保持卷面清楚;回答條理清晰。
高三地理復習中有法而無定法,只要我們老老實實地緊扣大綱,立足基礎,構建知識體系,形成整體觀念,加強能力培養,不斷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以地理事實材料為基礎,形成地理概念,認識地理規律和地理原理,建立完整的知識結構體系要比掌握大量具體的零散知識更有價值,抓住主干知識,注重培養邏輯推理能力,緊緊把握住區域特征認定及其出現的問題與解決措施,注重空間思維的訓練,促進空間思維能力的形成,定能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
高中地理教學工作總結 篇5
我國經歷了多年的應試教育,不僅深刻影響到了學生素質的提高,而且也不利于我國的人才培養和社會主義的建設。隨著國際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國家迫切需要大批高能力的人才,這就必須對教學進行改革。傳統的地理應試教育主要偏重于對地理知識的傳授,忽略了學生在創新意識和個性健康方面的發展,特別是對學生能力運用和生產實踐方面關注不足。這顯然不利于新時代對創造型人才的培養,也難以適應當今社會發展對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的需要。時代要求我們以新的社會價值觀來衡量教育效益,就是要把地理應試教育機制轉化為地理素質教育機制。
1、將課堂教學與課外教學相結合
傳統的地理教學就是課堂教學,所有的教學任務全部是在教室里完成的。這樣的教學模式使學生所學的地理知識與實踐應用嚴重脫節。因此必須將學生的學術課程學習與學生經驗、社會生活有機結合起來,將知識技能學習與個性發展融合起來。
1.1重視實踐教學
以往的教學偏重于理論,很多學生認為學習地理沒有多大作用,容易產生厭學的情緒。新的教學模式則強調地理學科的實踐,應該變閉合式課堂教學為開放式課堂教學。具體的做法有:組織學生依據所學的地理知識,觀察當地的自然與人文地理現象的.變化及特征;開展地理要素單向調查;啟發學生寫地理調查報告和小論文;指導學生收集與地理教學內容相關的資料和新聞等,探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注重學習和解決問題的過程。這些措施的實施有利于拓寬學生的地理知識技能實用性的范圍,培養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2組織學生到校外去參觀訪問
傳統的教學是一種靜態的教學,隨著經濟條件的改善,有條件的學校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地理興趣小組活動;或開辦地理小廣播、小墻報;或師生一起制作、改進地理教具等。還可結合當地實際情況進行工農業生產布局等發展地方經濟的小型辯論會,評價當地的環境質量,開展當地小流域的綜合治理。這樣放手讓學生參與地理知識應用的實踐活動,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地理知識技能,而且能有效地擴展地理教學手段。
2、重新界定課堂教學
傳統課堂教學是教師講學生被動地聽,教師講多少學生就學多少,也就是所謂填鴨式滿堂灌的方法,把學生變成了機械式的被動接受者。這樣學生很容易產生厭學情緒,實現不了教學效果,所以必須對課堂教學進行改革。
2.1教師主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
新課改之后,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要從把問題拋給學生要求學生回答,轉向讓學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例如在地理課堂教學中,必須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放手讓學生去看、去說、去做、去想。給學生以足夠的時間和空間,教師只發揮點撥作用。把傳授變為導學,充分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2.2實現師生互動。
傳統的教學也有師生互動,但是這種互動不過是簡單的問答式,教師與學生的一問一答,學生好像忙得不亦樂乎,但實際上學生的思維仍在原有水平上徘徊;一些課表面上看熱熱鬧鬧,學生能準確地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但很少有學生提出自己的見解;表面上看是師生互動,實際上是用提問的方式“灌”,直到讓學生認同教師事先設計好的答案。
如何改變這一局面呢?我認為關鍵是讓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主動參與發言,特別是提出不同的見解。比如,學生所回答的問題、提出的問題,是否建立在第一個問題的基礎之上,每一個學生的發言是否會引起其他學生的思考;學生的參與是不是主動、積極,是不是學生的自我需要;學生的交流的狀態、思維狀態如何,不能滿足于學生都在發言,而要看學生有沒有獨立的思考。”
新課程倡導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都是以學生的積極參與為前提,沒有學生的積極參與,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實踐證明,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參與的深度與廣度,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果。可見“沒有學生的主動參與,就沒有成功的課堂教學”。
2.3采用多種教學手段教學。
地理教學涉及豐富多彩的知識內容和廣闊的自然天地、人文景觀,因此,地理教學有雄厚的直觀性基礎和趣味性的知識點。在地理教學中,教師應廣泛采用現有的地理標本、掛圖、錄像、幻燈、多媒體等直觀教具輔助教學,或自行創新設計豐富多樣、切實可行的地理新教具和新模型,使地理教學手段富于變化性。采用直觀教學,易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心理上的共鳴,使學生的學習始終保持在積極、自覺、主動的良好狀態。
3、將初中地理與高中地理相結合
多年以來,我國的地理教學脫節現象較嚴重,初高中地理教學內容客觀上存在著許多重復和脫節現象。加之初中三年級不開設地理課,人為地造成地理教學內容在時間上的間斷狀況。這就容易造成初、高中地理教學上的脫節,很大程度上制約著高中地理素質教育與教學工作。這就要求在教學中努力克服脫節式教學。
初高中地理知識內容差別很大,但有許多知識上的連結點。如自然地理要素、人文地理要素、區域地理特征等都是初高中地理共有的內容。利用這些知識連結點就可以將初高中地理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
初中地理知識主要描述的是區域地理、地理景觀,而高中地理知識的系統性、理論性及地理概念的抽象性都要比初中地理內容突出。初中地理是高中地理的平臺,高中地理是初中地理的深化,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學中要注意循序漸進,滾動提高,克服學生慣性的“死記硬背”現象而造成學習方法上的不連續性。積極加強啟發式教學,引導學生積極思維,開發學生的智力,特別是傳導學生好的學習方法,使地理素質教育的連續性得以強化。
為了適應新時代的發展,我國的基礎教育改革正在實施“素質教育”的戰略決策,旨在提高全民族的素質,培養跨世紀的合格人才。在此形勢下,認識地理教學,尤其是高中地理教學在素質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尤為重要。因此,改變傳統的教學思想觀念,擺脫陳舊的教學模式的束縛,盡快適應素質教育的需要,成為中學地理教學改革面臨的一項緊迫任務。
高中地理教學工作總結 篇6
星轉斗移,轉眼一個學期又將結束,本學期我立足本校和任教班級的實際,扎扎實實地開展教育和教學工作,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理念,努力搞好復習工作,回顧本學期的工作,有成功的喜悅,也有失敗的反思,為使今后的教學工作做得更好,現總結如下:
本學期教學的是高二地理第四冊,共六個章節。如果按照正常教學速度計算,至少需要十周的時間才能完成教學。從學期伊始,我就充分思考了教學進度、學生知識的構建、課程改革及地理會考的備考等之間的關系。制定了合理的教學計劃,并有序地進行教學。最后得以按時完成新課教學任務,并取得了充裕的復習時間。
為了應對高考,切入實際的提高教學質量,因此本學期的教學要更有針對性進行。根據地理新課程標準中“必須變革學科中心知識本位”下的地方志式的地理課程,努力創設一種以區域地理和鄉土地理作為學習載體的地理課程教學中,我主要采取教材與現實生活相結合教學;化難為易、刪繁就簡;歸納框架知識,構建鏈式知識教學等,使教學更貼近生活,使知識要點更易于掌握,更利于識記。這樣,也使得大部分學生樂于學習,勤于學習,收到了意料不到效果。
地理新課程標準的理念告訴我:新課程改革下的地理教學,不再是盲目的教教材,傳授知識要點。而是要教授對學生的生活和終身發展有利的地理知識。另外,在教學中還得注意學習方法的指導和復習方法的改進。為此,本學期在教授基本地理知識的同時,更多地滲透生活中的地理常識,通過探討學習,切實地為學生發展著想,讓學生學有所用。另外,在教學中我還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使地理學習變為一種學生感興趣的.、樂于參與探究并獲取知識的活動或方式。這樣的教學即可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協作、探究精神,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對祖國、家鄉的感情,增強愛國、愛家意識。
在完成教學教材之后,即進入了緊張的高考備考和應考工作。復習過程中,我把地理復習指南作為復習重點,指導學生以強化練習作為主要手段,以練習為輔,講練結合,并抓住基礎知識和主干,通過反復指導讀圖訓練、理解與運用,實現對知識點的鞏固。結合月考,泉州質檢和晉江質檢考試中存在的問題,調整教學策略,有意識地加強學生學法指導,對知識難點進行更詳細的分析、引導,對記憶方法進行歸納整理,使學生逐漸掌握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每堂課后進行教學反思,探索更有效的復習方法和手段。
我充分利用課余時間,認真學習地理教學有關的知識,拓寬知識面,豐富自己的理論水平,學習有關法律、法規,加強師德修養,做到依法執教,以愛心關懷學生。深入到學生中,多了解學生的學習困難,爭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增強后進生的學習信心,激勵他們不斷進步。
誠然教學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處,如:有部分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學習成績難以提高、學生探究學習意識不顯著等,這些現狀都值得在今后的很長時間里去不斷完善和提高。但是,相信只要有不懈努力的恒心和毅力,今后的教學定會取得更好的成效。
高中地理教學工作總結 篇7
今天是xxxx年的最后一天。下午最后一輪夕陽,記錄了一年美好的過往;明晨第一縷曙光,將是一個新希望的開啟。
xxxx年,一樣是我打拼的一年。上半年中,擔任文復和藝復班的地理教學:在文復的二輪復習中,依據學生特點,制定了符合學生的二輪課時專題,將知識、技能、方法比較完美地融合了一起,使學生學有所獲,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也使自己在教學中有所完善、有所提升;特長班地理教學中,經過自己詳細的計劃與安排,3月初至5月中旬就完成了整體教學任務,其中穿插了一定的.試題訓練與高考試題展示,時刻讓學生對學習知識得以鞏固和對高考有所了解,5月中旬至6月初的試題訓練中,穿插了一些技能和方法,后期自己又印制了每天一記的知識點小冊(共40天),確保了學生應試技能與方法。xxxx高考中,在所教文復班中,最終取得了20+4(20人文化+4體育特長)的好成績,在自己所帶的藝復班中,全班共45人,上本二分數線為41人,為自己的xxxx增添了一份光彩。xxxx年的下半年中,接手了高三應界文科體育班教學工作,地理教學工作基本是從零開始,自己便開始著手改變課堂策略,從最簡單、最基礎的知識點講起,逐步使學生接受、學習,在習題的講解中貫穿答題思路和解題方法,使學生學一得一,得一會一,會一用一,逐漸使學生認可課堂、接受課堂,從平時的測試來看,自己的教學已經取得初步成效。
在工作中,自己也不斷學習充實自己,不斷總結自己,提高自己。在百強名校高考地理研討群中積極參加研討、學習和各類文章撰寫活動,使自己得到了極大的提高。xxxx年2月,xxxx二輪復習專題《專題七、資源能源的分布調配》、xxxx年6月,新課程單元卷《第一單元 地球、地圖和地球運動》、xxxx年7月,20xx年高考一輪復習備考參考《第二單元 地球上的大氣》、xxxx年10月,編寫高考地理原創試題《試卷6.張明(河北)按大綱版文綜模式》均刊載于《地理教學》雜志;另外,自己在地理原創試題研究中也有一定收獲,xxxx年下半年,在鄧老師和魯老師的指導下,共編輯四套地理原創試題,兩套傳給教輔公司,兩套將在《地理教學》上刊載,部分試題在英才苑網上刊載,這是本年度教研中最大的收獲。
回顧xxxx,我在前進中不斷發現問題,休正自己;放眼20xx,我將在發展中不斷總結經驗,完善自我。期待20xx更是一個美好、收獲的一年。
高中地理教學工作總結 篇8
隨著學生高考的結束和成績的公布,2021年高三教學工作已經結束。本學年本人擔任高三三班、四班地理課教學工作,一學年下來,我在工作中,堅持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水平和教學業務能力,認真探索和實踐新課程體系和教學理念。新課程的高考,對我們教師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豐富知識面,結合本校的實際條件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使教學工作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地開展。現對近一年來教學工作作出總結,以便未來更好的教學:
1、堅持認真備課。
備課中我不僅備學生而且備教材備教法,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類型,擬定采用的教學方法,并對教學過程的'程序及時間安排都作了詳細的記錄,認真寫好教案。課后及時對該課作出總結,寫好教學后記,并認真搜集每課書的知識要點,歸納成集。
2、努力增強我的上課技能,提高教學質量。
使講解清晰化,條理化,準確化,條理化,準確化,情感化,生動化,做到線索清晰,層次分明,言簡意賅,深入淺出。高三的課堂尤其是注重效率,在課堂上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松,學得愉快;注意精講精練,在課堂上老師講得盡量少,學生動口動手動腦盡量多;同時在每一堂課上都充分考慮每一個層次的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學習能力,讓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
3、做好集體備課、聽課。
與同事交流,虛心請教師傅。在教學上,有疑問及時解決。在各個章節的學習上都積極地參與集體備課,向本組其它老師學習,平時經常聽組內其它教師的課,學習別人的優點,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請其他老師來聽課指導,征求他們的意見,改進工作。
4、完善作業批改:布置作業做到精讀精練。
有針對性,有層次性。為了做到這點,我常常到各大書店去搜集資料,對各種輔助資料進行篩選,力求每一次練習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時對學生的作業批改及時、認真,分析并記錄學生的作業情況,將他們在作業過程出現的問題作出分類總結,進行透切的評講,并針對有關情況及時改進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5、做好課后輔導工作。
我覺得課后輔導更重要的是學習思想的輔導,要提高生的學成績,首先要解決他們心結,讓他們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對學習萌發興趣。
6、認真研究高考考綱。
根據地理學科特色和高考命題特點、重視地理圖表的歸類和復習。注重自主探究式學習方式,研究性學習方式的培養與訓練,注重地理特有的思維方式的訓練。
高中地理教學工作總結 篇9
這學期一直在高三xx班和xx班教地理。我一直在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水平和教學專業能力。新時期,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也提出了新的改革。新課程的實施對我們的教師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從各方面對自己都有嚴格的要求,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豐富自己的知識,并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勤奮工作。我可以按“教學大綱”要認真研究教材,研究兩個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借鑒國外的思想,確定更合適的教學方法,認真備課,認真批改作業,順利完成教學任務。主要工作總結如下:
首先,認真學習教學大綱
認真學習地理教學新大綱和高考講解,分析比較大綱的變化,研究近幾年高考地理試題,把握高考命題的走向,使高三地理復習有一個明確的定位。在教學中,可以強調最基礎的知識要求,尤其是對一些后進生,幫助他們把基礎知識講清楚。以教材為基礎,鞏固近幾年地理試題的突出能力,重點考查學科的知識主干、基本原理和規律,以及地理理性思維邏輯和知識應用能力。能力是建立在堅實的基礎上的。沒有扎實全面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很難拿高分。
第一輪復習,要穩扎穩打,注重課本,夯實基礎。我在教學中幾乎每節課都有聽寫,及時糾正,下節課給學生反饋。這樣可以讓學生及時復習,知道哪些知識是基礎的、必要的。復習時要突出主要知識,注重圖表解讀分析等基本功的掌握,地理語言的運用,使學生形成更完整的知識網絡。第一輪復習花了很長時間,尤其是自然地理,主要是知識本身比較難懂,教的學生都是害怕學自然地理的文科生。
至于區域地理的部分,高考的講解雖然沒有要求,但我不敢復習,因為地域性是地理的一個重要特征。所以我花了一些時間去翻區域地理,時間比高二的時候少了很多。這個階段的練習主要是階段性練習,沒有特別的客觀或主觀訓練。從考試成績反映來看,學生對分階段練習感覺不錯,但綜合練習一旦做好,水平也不會提高。以后也需要有意識的做一些綜合練習,在現階段復習的時候訓練一些客觀題。
第二,堅持認真備課,集體做好備課和聽課
在備課中,我不僅為學生準備教材,也為教學方法準備教材。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設計了班級的類型,制定了要采用的教學方法,并詳細記錄了教學過程和進度,認真編寫了教學計劃。每節課都要這樣做。準備好”每節課課前都做好充分的準備,各種收益
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課后及時做一個課堂總結,寫一個教學后記,把每本課本本的知識點認真總結成一套。與同事交流,虛心請教其他老師。在教學中,任何疑惑都要及時解決。在每一章的學習中,我們都積極參與集體備課,向我們組的其他老師學習。我們經常聽取小組其他老師的意見,學習別人的優點,克服自己的缺點,經常邀請其他老師來聽課,征求他們的意見來改進我們的工作。認真備課。平時認真研讀教材,查閱各種資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準確把握難點。在制定教學目標時,要非常注意學生的實際情況。教案認真寫,經驗教訓不斷總結。堅持參與校內外的教研活動,不斷借鑒他人的寶貴經驗,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經常找有經驗的老師請教,一起討論教學問題。聽了很多遍公開課,我自己教的公開課。特別是這學期,我教的公開課得到了學校領導和老師的肯定。同時也提出了很多有價值的建議,讓我明確了以后講課的方向,以及以后地理課怎么教,怎么講。
第三,努力提高我的課堂技能
提高教學質量,做到講解清晰、有條理、準確、有條理、準確、情緒化、生動形象,線索清晰、層次分明、簡明扼要。高三,特別注重效率,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輕松、輕松、愉快地學習;注意準確簡潔,老師上課盡量少說話。
學生盡量用嘴用腦;同時,每節課都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各層次的學習能力,使各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提高。現在學生普遍報喜歡地理課,甚至以前討厭地理的學生也樂于上課。注重課堂教學效果。根據學生特點,以愉快教學為主,不要滿堂灌,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學為主線,注重教學與實踐相結合。教學中注意抓住重點,突破難點
第四,做好課后輔導,提高作業批改
我認為課后輔導對學生的學習思想更重要。要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首先要解決他們的問題,讓他們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讓他們產生學習的興趣。我們要通過各種渠道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和上進心,處處鼓勵,讓他們增強信心,獲得成就感,體會到學習充滿樂趣。從而有意識地把身心投入學習。他們會學得很輕松,進步很快,對知識的興趣和渴求也會相應增加。布置作業要集約簡潔。針對性和層次性。為了做到這一點,我經常去各大書店搜集資料,篩選各種輔助資料,讓每次練習的效果最大化。同時,要及時認真地對學生作業進行批改,并對學生作業進行分析和記錄。作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要分類總結,根據相關情況及時改進教學方法。在批改作業時,要認真及時,力求做到滿批。
5.積極推進素質教育
新課程改革提到提高學生素質教育應該是主導思想。為此,我不僅傳授知識,而且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將傳授知識和技能與發展智力和能力相結合,將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注入知識層面,發揮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讓學生的各種素質得到有效的發展和培養。
高中地理教學工作總結 篇10
1.加強對教學形式分析,優化教學過程
通過對當前線上教學形式分析,主要有三種是比較常用的。第一,直播授課。這種教學方式與面對面教學模式有異曲同工之妙,只不過教學的載體是智能產品。在直播教學中,教師為主導,學生則是根據教師講解及自己理解,提出一些問題,實現動態教學管理。由于這種教學方式對設備技術要求較高,部分教師無法靈活操作技術,因此可以自愿選擇是否采用該形式開展教學。第二,學生自主學習。這種線上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中課堂自習非常像,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根據教學資源內容與自己學習基礎,針對性的學習地理知識,可以有效提高自學能力。第三,課堂直播與自主學習結合。兩種教學模式的結合,可以展示學生主體地位,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提高線上教學效果,深化對地理知識的理解。
以《農業區位的選擇》為例,為了提高線上教學質量,教師可以提前將教學資源分享給學生,讓學生在家自主學習,了解農業區位相關的知識。課堂上利用自主直播平臺釘釘進行課堂活動。為了提高線上教學效果,教師可以與學生在釘釘中視頻電話會議功能與學生互動,了解學生自主學習情況。通過互動,發現學生對影響農業選擇的區位因素與農業區位因素變化對農業生產的影響理解不是十分透徹。直播教學時,教師可以將此作為重點,進行詳細講解,讓學生了解影響農業區位的因素、對農業生產的影響。通過師生互動,提高線上學習質量,促使學生地理學習能力提升。
2.加強對教學資源的應用,提高地理學習效果
線上教學中,教學資源主要有兩部分,第一部分來源于線上教育平臺。隨著疫情的發展,我國所有的高中學校都改變教學模式,采用線上教育平臺的方式進行教學活動。學校不同,采用教育平臺也就不同,如直播平臺、點播平臺等等,這些教育平臺中擁有非常豐富的教學資源,是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重要載體[3]。第二部分教育資源來源于線上教學素材資源,如中小學網絡云平臺,微信公眾號等等。地理線上教學時,應該充分利用線上教學資源,為學生呈現更加直觀、豐富的教學資源。地理知識與其他學科不同,具有較強的人文氣息,需要學生將知識與實踐充分結合,才能體會地理學科中描述的內容。線上教學中,加強與學生互動,在互動中了解學生內心的需求,并為學生提供針對性的學習資料,以此提高線上教學效果,實現教育的意義。
例如,《中國的可持續發展實踐》內容時,在線上教學中,教師可以在學習的平臺中尋找與中國可持續發展有關的信息,如生態環境保護、資源發展等等,將此呈現在線上教學中,讓學生意識到可持續發展與群眾利益有十分密切的關系,并認同這一可持續發展實踐行為,形成可持續發展的意識。通過教學資源的應用,提高線上教學質量,深化學生學習理解。
3.做好線上教學準備,保證教學順利開展
線上教學中,需要教師、家長做好相關的準備,保證教學活動順利實施。在課前,教師需要選擇與教材內容有關的課件、教案、練習題等內容,理清教學思路,以便在線上教學中靈活應用地理知識。國家中小學網絡云平臺是教師進行教學準備的重要載體,課前,教師利用該平臺中教學資源充實自身教育結構,并在課堂教學中應用。此外,教師應對學生線上學習情況與學習基礎進行調查,了解學生學習中不足與問題,利用課前準備活動彌補學生學習中存在問題,為學生高效學習奠定基礎。通過課前準備工作,消除對線上教學模式的不適應,提升自身教學水平,為學生地理學習能力與自主學習意識培養打下堅實基礎。
高中地理教學工作總結 篇11
時間過的真快,轉眼本學期又要結束了。回顧本學期的工作,有得也有失。為了更好的搞好以后的教學工作,現對本學期工作做如下總結:
一、教育教學任務完成情況
1、教學成績
本學期在我和全體學生的合作和努力下比較圓滿的完成了教育教學任務。我所教的高二18、21、22三個班的地理成績不斷取得進步,學生對與區域地理的學習方法和學習過程有了明顯的提高。對地理的學習觀念有所轉變,一部分學生有了突破性進展。
2、教改專題完成情況
在地理教學中要組織學生開展有效的學習活動,需要考慮很多因素。重要的一點必須遵循: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只有學生處于積極主動狀態,經過認真的分析、思考,才能體會教材中蘊含的知識,產生探索地理世界的興趣,理解所學的地理知識,獲得相應的能力。在本學期的教學中我注重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愿望,鼓勵他們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指導他們學會適宜的學習方法,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教學時盡量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方法來激發學生興趣,落實本學期“激趣導學”的教改專題。
3、課堂教學狀況
本學期教學中重視學生的心理特征研究,了解他們的知識、能力基礎,從實際出發進行教育,因生施教,并且根據他們的反應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安排。同時注意因材施教,針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對學習困難的學生,針對他們的具體情況給予了耐心幫助,鼓勵他們通過一系列的探索活動去發現結論,如地理名稱、概念、事實、原理等,使他們基本達到教學要求。對學有余力的學生,采取研究性學習等多種方式,培養他們的創造和探索能力。如涉及學生解決地理問題的技能、方法策略的形成,即地理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過程等,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4、學生素質發展情況
本學期教學中,在課堂教學方面下了很多功夫,注重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積極創設學生的求知情境,要求所有的學生都參加學習過程,并且注意將知識內化為不同的層次,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取得成功。同時,鼓勵學生自由想象,提出各種假設和預見,充分尊重他們的思想觀點,使學生敢想敢干,富有創新精神。高中地理教學要以讀圖、分析為基礎。引導學生聯系身邊的實際進行分析,能夠使學生對地理事實獲得具體的、明確的認識。通過一學期教學,使學生的各方面素質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思考能力、識圖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方面提高迅速。
5、作業完成情況
大多數學生能夠及時按質按量按時完成老師所布置的作業,但也存在個別學生作業完成不及時質量不高甚至拖沓的情況。今后應注重思想教育,加強輔導,端正部分學生的學習態度。本學期的作業分了好幾部分:填圖、繪圖、課堂作業、同步練習以及訓練卷的形式給學生增加做題方法和技巧。
6、日常考核
本學期學生考核除進行單元檢測外,也注重了新課標要求下的形成性評價的實施,從多個方面考查學生,而不是只盯在學生的成績上。
7、教材使用分析
本學期在教學中充分利用了教材內容,做到了充分發揮教材的功能。同時也注重對學生進行教材知識的拓展和深化。
8、參加教研情況
本學期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動一直按時參加無一次遲到早退或缺席現象。另外還參加區縣級教研活動,并積極總結經驗,寫出匯報材料。
二、主要成功教學經驗和教訓
1、在知識爆炸的今天掌握知識的多少已經不是最重要的,而如何掌握知識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教學中注重方法的傳授。地理概念和規律是地理知識的核心內容,培養學生關注地理現象,引導其從現象的觀察、分析中形成地理概念,學習地理規律。既而對規律的發現過程產生興趣,避免靠單純機械記憶的方式學習地理,在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對重點的概念和規律要使學生學的更好一些,并且充分發揮他們在發展智力、培養能力方面的作用。但是,知識的理解、能力的培養都需要一個過程,不可要求其過高過急。
2、重視地理知識的應用
教學中應注意與學生生活實際聯系。幫助學生通過熟悉的現象理解所學地理知識。如氣溫在冬夏季節的分布規律,降水的分布,天氣預報等等。讓學生知道地理知識在生活、生產和科學試驗中的廣泛應用,增強學習地理的興趣和信心。
3、應通過讀圖、學生練習和課堂討論等方式培養學生應用地理知識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在討論中,教師要做必要的講解。做練習時,要求學生弄清地理事實,獨立思考,自己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并能對所得結果進行分析、判斷。
4、考核是教學中不可缺少的環節,是檢查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能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在重視考試的同時也要形成對學生多方面的評價而不是僅停留在成績上。
三、存在問題及改進方法措施
當然,在教學中,也存在著不足之處,如學習困難生的轉化工作,一節課下來,總覺得原來會的還會,不會的還不會。另外,并不是所有的地理知識都教的有新意,有時內容講解不靈活,沒有吸引力,致使學生產生厭煩情緒。在以后的教學中,努力做到:
1、以學生為主體,注意基礎知識教學,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2、加強教學改革,引入新的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3、重視地理概念和規律的教學方法
4、重視地理知識的應用
5、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注重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
總之,我要不斷改進工作方法,更好的完成地理教學工作。總結經驗,查找不足,爭取在新的一年,取得好成績。
高中地理教學工作總結 篇12
本學期我在高一年級從事四個班級的地理教學,此刻已經圓滿完成教學任務,完成兩個模塊的教學任務和三個模塊的復習,面臨學業水平考試的過關,現就一年來的工作總結如下:
第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
情境教育實是在充分尊重學生的基礎上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運用生活化的情景引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將學習目標達成的從而更好地將學生引上自主學習的軌道,全面發展學生的本事。地理教學中必修一側重于自然地理的學習,研究地理事物、地理現象、地理環境及其發展變化規律的一門科學,與人類活動和社會生活密切相關。必修二側重人文地理的學習,相對來說比較容易一些。必修三側重于以區域可持續發展為主題,以案例教學為手段,最容易實現情景教學。新的地理課程標準倡導“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學習對終生發展有用的地理”這兩個基本理念,新版本注重“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個性發展,充分發揮夏荷生與生俱來的探究欲和好奇心,盡量選貼近生活的事例,讓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學地理,從中體驗歡樂。
比如在講必修一第二章中《天氣系統》時,對于冷鋒的講解,讓學生自我進行感悟昌吉秋天的天氣特征,“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要穿棉”,利用前后幾天的一次天氣變化來感受降水過程和氣溫變化來進行鋒面知識的學習,因為學生有自我的親身體驗,所以教學效果還不錯。這樣,不但鞏固了地理知識,并且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地理事物的本事。
還有,在講必修一第四章的“營造地表形態的力量”中的外力作用時,我將外出旅游的額爾齊斯河旅游景點的一些圖片展示給學生,之后提出教師和學生都要用“地理眼”來看問題,觀察河流上游、中游以及下游,教師提示學生看十塊的大小,水流速的急緩,河道的寬窄,河道兩岸的陡峭程度等,經過形象感知內外力作用,經過歸納總結在應用中深化知識,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凸顯學生學習生活化地理的新課程理念。
第二,利用實物、圖片、身邊的所有能用的物品,來刺激學生的各種“感官”。
比如我們學習背斜成山、向斜成谷的原因,我用衛生筷子來演示,我用書籍演示巖層向上拱起和向斜彎曲。用衛生筷子演示背斜成谷的原因時,筷子不但能彎曲,并且還有可能折斷,得出結論:背斜頂部受張力容易侵蝕成谷地。逆推向斜槽部受擠壓,巖石性質堅硬,不易被侵蝕,反而構成山嶺。
又如,人文地理側重于方法的探究,教材中的案例離我們學生的實際生活有的太遠,所以,我就拿學生身邊比較熟悉的案例來替代,同時配以小組合作學習、自主學習等方法到達新課標的要求的目的。在講農業區位選擇時,我用身邊的案例鷹嘴豆,學生對此比較熟悉。
這樣即培養了學生的閱讀本事,并且也提高了學生在材料中讀取信息的能量,一舉兩得,目前的高考就是考學生的綜合本事,就是要考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行為表現、內心感受和困惑。新課標中要求學生關于教學目標的描述,最重要的過程性目標,因為過程性目標具有多元化的價值。如果學生有了過程,就有了學習這部分知識的本事生成;有了過程,就有了舉一反三的本事;有了過程,就有了情感態度。
第三,必須精準教學,讓學生構成“先入為主”的最早認知。
教學講究科學、精準,切不可疏忽大意讓錯誤根植于學生大腦中,難以糾正,在知識的梳理、問題分析、習題剖析等發面注意做到語言精煉、條理清晰、思考全面、表述科學,讓科學思想和科學智慧“先入為主”,有利于學生科學智慧的動態生成。
比如,在講必修一第二章《第一節大氣的.受熱過程》時,學生對于這部分抽象的地理知識難以理解。我就用西北地區和青藏高原為例,青藏高原地區的特征是高寒,影響因素是高海拔的地形地勢,這些抽象的難懂的語言,經過一張圖片就能夠簡便搞定,一張藏民和懷中抱著的小孩的照片,兩張臉有著截然不一樣的顏色,媽媽爸爸的臉膛發紅,小孩子的小臉膚色是白,我問:“父母與孩子的膚色差別如此之大,為什么?”生答:“曬得。”也有答:“紫外線強”的緣故。我之后問:“這說明什么”?生答:“青藏高原太陽光照強烈”。我又追問:“為什么”?學生:“海拔高,空氣稀薄,降水少,多晴朗天氣,大氣的削弱作用弱”。繼續追問:“我們昌吉地處準格爾盆地,海拔低,為什么我們那里夏季太陽輻射也很強?”生答:“夏季白天長”。學生結合第一章的資料回答問題。
我又繼續問:“我們當中有同學家住鄉村,那你說說看,昌吉市和郊區或鄉村比較,地面的建筑物、綠色植物有無差別?有。那么與其所在地的溫度又有何關系”?經過學生的思考、討論,得出結論:市區的溫度高與郊區。“那又是為什么呢”?“市區的交通工具多,說明排放的尾氣多”。“此外市區高樓大廈多,硬化的路面多,吸熱快導致升溫也快,所以氣溫高”。“氣溫高氣流會出現怎樣的運動”?“上升”?“結果呢”?“會成云致雨”;所以我們能夠把昌吉市叫“干島”或“熱島”,“雨島”或“濕島”,還可叫“煙霾島。我之后問:“昌吉市區夏季天氣悶熱時,我們常常盼望能下一場大雨,就能緩解酷暑,這是為什么呢?”“因為陰雨天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強烈,尤其是云層的反射作用”。此外,還有其他因素嗎?學生們又開始議論,昌吉市區與二宮鄉比較,哪里的空氣更清新?當然是二宮鄉了。這說明什么因素的影響?
經過步步設問,影響光照的影響因素是:太陽輻射、白晝長短、天氣狀況、海拔高度、大氣的污染狀況,這樣能夠給學生呈現清晰的思路。僅有把生活引入地理課堂,把“是什么”的教師講授式的稱述地理知識變為“為什么”的探究式的策略研究地理知識,鼓勵學生用自我所學的地理知識來解釋或解決現實生活中實際問題,就能夠把機械式的學習轉變為趣味的、探究式的研究性學習當中,僅有這樣的教學才是成功的。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自信心,縮小了學生之間的差距,改善了教學效果,培養了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本事,為學生終身學習打下了基礎。
我們在教學時,設計的問題僅有貼合學生現有的認知水平,學生才求職的欲望,也就是遵循維果茨基所說的:僅有跑在發展前面的教學才是好的教學,這就是要求地理教師布置教學任務時,盡量使教學任務的難度處于中等水平,依靠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不能獨立解決,可是在教師和同伴的幫忙下就能夠順利完成學習任務。教師在最終的探究結論上,必須給學生出示言簡意賅的答案。不然學生對知識到底怎樣描述、怎樣表述模糊不清,那么這種教學還是無效的。
第四,歸納分析、構建知識體系。
我們的教學最終的結果就是讓學生對本節資料、或者本章資料、乃至一本書的資料都有一個清晰的、完整的知識體系,必須將零散的知識點用一條線構筑起來,僅有構成學生自我的知識體系,那在做題時才會游刃有余。那么學生自我當然是不具備建立知識體系的本事,此時必須借助教師的幫忙,每學完一節資料,我都會在黑板上板書本節資料的框圖,一章甚至一本書的資料學完后,我會在黑板上把本章資料在進行一次知識體系的框圖,把知識之間的因果關系、內在聯系再次梳理,給學生一個完整、全面的框圖展示,讓學生腦海中構成清晰、完整的知識體系,這樣在綜合運用知識時就能迅速調動運用地理知識。
最終,歸納分析、構建知識體系。
我們的教學最終的結果就是讓學生對本節資料、或者本章資料、乃至一本書的資料都有一個清晰的、完整的知識體系,必須將零散的知識點用一條線構筑起來,僅有構成學生自我的知識體系,那在做題時才會游刃有余。那么學生自我當然是不具備建立知識體系的本事,此時必須借助教師的幫忙,每學完一節資料,我都會在黑板上板書本節資料的框圖,一章資料學完后,我會在黑板上把本章資料在進行一次知識體系的框圖,把知識之間的因果關系、內在聯系再次梳理,甚至上完一本書之后,我也要把一本書的主題資料給學生在黑板上完整的板書框圖,讓學生腦海中構成清晰、完整的知識體系,這樣在綜合運用知識時就能迅速調動運用地理知識。
高中地理教學工作總結 篇13
時間匆匆而過,回顧本學期的高一地理教學工作,本人認真備課、上課、聽課、評課,及時批改作業、講評作業,做好課后輔導工作,廣泛涉獵各種知識,從而不斷提高自我的教學水平和思想覺悟,并順利完成教育教學任務,使自我在教學中得到很大的收益。現將這學期的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提高教學質量,重點抓好四個環節。
1、認真鉆研教材,對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話、每個字都弄清楚,盡量了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能運用自如,明白應補充哪些資料,怎樣才能教好。
2、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3、研究教法,解決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傳授給學生,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如何安排每節課的活動。異常是學校推廣了洋思中學“先學后教”的教學思想,經過思考,結合自我學生的情景,發現以前上課時講的還是有點過多。以后能夠少講多練。
4、組織好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注意信息反饋,調動學生的有意注意,使其堅持相對穩定性,同時,激發學生的情感,使他們產生愉悅的心境,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語言簡潔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復的毛病,課堂提問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引發學生學地理的興趣,課堂上講練結合。
二、提高學生素質,力抓課后輔導工作。
此刻的中學生還是愛動、好玩,缺乏自控本事,常在學習上不能按時完成作業,有的學生抄襲作業,針對這種問題,我在抓好學生的思想教育上狠下功夫,并使這一工作貫徹到對學生的學習指導中去。首先是做好對學生學習的輔導和幫忙工作,尤其在后進生的轉化上,對后進生努力做到從友善開始,從贊美著手,激發學生對中國的地理環境、風土人情等認識、理解。故此,還進一步抓住學生的心理狀態,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教學,激發學生的進取性及學習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識基礎,引導學生思考課文中提出的問題和現象,并自行設計或補充一些學生較熟悉和感興趣的地理問題和事象,以展示地理課資料的`豐富多彩和智力價值,增強學生的求知欲。
三、提高工作效率,用先進的教學方法出成績。
在自我總結教育工作的同時,積極參與聽課、評課,虛心向同行學習教學方法,博采眾長,提高教學水平。
首先,在我帶的地理課上,將“人地關系”作為學習地理知識的主要線索,注重列舉的問題和地理事物,盡可能啟發學生運用身邊的“人地關系”材料,使學生實實在在認識掌握地理知識的重要性。另外,還從地理學科中與其它學科相互聯系,相互滲透的角度舉例,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掌握地理基礎知識與學好其它學科的關系,從而改善了教學方法,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閱讀課文,分析歸納出“看書、聽講、用圖、動手、動腦”等方法和要求,并可利用“地理學習”圖向學生介紹地理學習的形式。針對初中學生的特點,要求應簡明具體而又切實可行。并經常督促檢查,養成學生很好的學習習慣。
再次,認真組織開展復習、測驗、考試組織課外活動等。側重于教會學生了解自然地理知識與人類社會的關系,主要體此刻地球環境、大氣、水、地表形態的塑造及其陸地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方面。在掌握好地理知識的同時,將地理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進行學習,如:培養學生多種興趣愛好,多閱讀課外書籍,多關注身邊的地理知識,不斷擴寬知識面,為教學資料注入新鮮血液。
盡管在一年的教學工作中取得了必須的成績,可是與現代教學質量的要求還有不小的距離,自身尚存在必須的不足,如:在教學工作中課堂語言尚存在平緩,平時考試較少,語言不夠生動等問題,這些問題尚需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不斷改善和完善。
高中地理教學工作總結 篇14
1.地理教學語言的準確性
地理教學語言的準確性要求,首先體此刻音準上。對地理教師的音準要求,除了與其他學科一樣,要求用普通話教學,力爭做到讀音準確、標準外,還應十分注意地名讀音的準確。許多字的地名讀音不一樣于常用讀音,我們應當勤查字典,千萬不能想當然,以至于喪失自我的威信。
地理教學語言的準確性要求,還體此刻一詞一字用法的貼切上。例如:講天氣現象中的鋒時,暖鋒是暖氣團“爬升”到冷氣團之上,顯示出暖氣團是主動的一方;冷鋒是暖氣團被“抬升”到冷氣團之上,顯示暖氣團是被動的一方。這種用詞的講究,正是地理學科科學性的體現,尤其地理概念、地理原理需要地理教師用精確的語言進行表述,讓學生獲得準確的信息。
2.地理教學語言的科學性要求
地理教學語言要有嚴密的科學性,主要體此刻地理性上。
教師講課中要盡量使用本學科的術語。例如:地理課教學,總離不開講方位,在表述方位時,教師必須用標準的方位術語“上北、下南,左西、右東”,而不能用不規范的生活用語“上邊、下邊、往左、往右”代替。
地理教學語言的科學性,還體此刻要求教師能運用地理知識結構教學,即有系統、條理分明的層次,教學語言要有序化。如講一個區域的地理位置,應先分析緯度位置,再分析海陸位置;分析一個區域經濟特征,先講經濟水平,再講部門結構,最終才講布局。從而教給學生分析地理問題的思路和趨勢。
3.地理教學語言的針對性要求
地理教學語言所要求的'科學性是針對中學地理水平而言的,不能都像大學地理那么嚴謹,科學性的程度要顧及學生的年齡特征,也就是因教學對象的程度不一樣,初中、高中所用語言不能互相替代,要有針對性。新教師常犯的錯誤是“拔高”,用大學語言代替高中語言,用高中語言代替初中語言,自以為科學性強,但實際上脫離學生年齡特征和中學的教學要求。例如:高初中教學大綱上均有褶皺的概念,針對高中學生的年齡特征,應給學生比較明確的定義,“巖層受力而發生彎曲,叫做褶曲,如果發生一系列褶曲就叫褶皺”。而針對初中學生的年齡特征,則只能告訴學生褶皺的中心思想:“巖石受擠壓發生彎曲變形叫褶皺”。雖然初中的說法不如高中嚴密,但鑒于學生年齡特征,只能這么說,否則揠苗助長,學生反而不能理解。
4.地理教學語言的口語化要求
地理教學語言是相對于地理書面語言而言的。地理書面語言是視角語言,以教材作為依托,學生能夠反復感知,所以,能夠使用較長的、較復雜的句型;句子之間的關系也能夠錯綜復雜。而地理教學語言則是依靠聽覺來感知的,難以重復感知,所以,地理教學語言必須設計得短,必須設計成短小句子,句子之間關系簡單明了,將書面語言表達的大問題化解成口頭語言表達的一個個小問題,逐一解決,盡量不留后患。例如:五帶的構成,教材使用綜合概括的寫法,“在地球自轉過程中,由于地軸與公轉軌道面斜交成6634夾角,所以,一年之內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地帶移動。”轉換成口語教學,就至少應當化解成“地球公轉—軌道面—地軸傾斜—北極星指向不變—兩分兩至太陽直射點所在—兩分兩至之間太陽直射點移動”等一系列小問題逐個講清。可是口語化不等于俗語化,如將熱帶雨林說成“熱雨”,熱帶沙漠說成“熱沙”等都不是正確的口語化,那將既違背了科學性又會遺患無窮。
地理教學語言的追求和提煉是永無止境的,僅有鉆研地理教學語言的特征,精于思考,勤于推敲,才能不斷升華,以至到達爐火純青、自成一格的境地。
高中地理教學工作總結 篇15
本學期我擔任高一年級3個班的地理課。教學中發現了很多問題。現總結如下由于升中考時不考地理,學生的地理基礎較差,把地理自作是副科、次科,對地理學習缺乏興趣,不重視。導致學習在課堂上不認真,練習作業應付了事。所以在學期初始階段,反復多次,從高中為會考、高中綜合科等方面,教育學生轉變觀念,學好所有科目,全面發展,指導學生如何學好地理,提出高中地理學習的要求。應當說,經過說服教育,取得了必須的成效,學生學習地理的進取性有所提高。
由于高中地理,尤其是高一第一學期資料強調對地理事物原理的分析,重在說“理”,教材較初中難度加大。所以,我在備課前,會將課本、教學大綱,會考說明認真鉆研,做到心中有數。收集一些相關的事實材料,如“赤潮”,油輪泄漏,神舟五號成功回到,地震(近一、二年)事件等;結合往屆學生某些知識點掌握的難易程度或易出現的錯誤,結合我校學生的實際水平;結合本地的自然環境和經濟提議成就;把握好每節教材的重點、難點,認真備好每一節課,寫出較好完整而詳細的教案。
在備好課的基礎上,講好每一節課,提高課堂45分鐘的教學效果,是提高地理教學成績的關鍵。在課堂上準確無誤的向學生傳授教材知識,經常啟發學生思維,注重教學語言的生動性、趣味性,分析問題深入淺出,列舉學生喜聞樂見的事例剖析難點,創設寬松的課堂氣氛,師生互動,極大的提高了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性,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掛圖,圖片,標本,有時借助多媒體展示地理事物的構成過程,如冷鐸,暖鐸的構成。讓學生增強了感性認識,加深對教材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又培養了學生的購圖本事,課堂效率有較大提高。第三,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有關章節資料,對全體學生進行環境保護方面的教育,培養學生的環境意識,如大氣污染,海洋環境,自然資源利用與生態破壞等。第四,精心編寫單元練習,力求每一份單元練習能覆蓋該單元的全部重點資料,有較大份量的讀圖分析題,亦增加一些反映當前最新的.科技,經濟,環境動態的'題目。嚴格要求學生認真完成,全部收回批改。評講練習時,不是單純告訴學生正確答案,而是對題目所體現的知識點進行一次交流復習,辯析錯誤所在,適當變換練習的提問角度,啟發學生思維。教育學生學會如何審題,如抓住“題干”(關鍵詞)等,以及如何更規范,體現地理學科特色的表述來回答問題,提高學生和文字表達本事是近一、二年,著重考察的方面,所以,練習中適當讓學生練習此類題目。讓學生的所學知識得到鞏固、提高,這是提高學生成績的重要方面。
另外,在地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是我們的學生難以承受高中八科的學習,加之部分科任實行“題海戰術”,導致學生在課余時間學習地理,即使是單元練習,也有不少學生抄襲,以應付撿查。但這又不是一個學科的教師能解決的。當然,亦難的找到時間輔導學生,晚修時間根本無學生看地理書。
總之,一學期的教學工作,有許多好的方面,也有必須的不足,為使自我的工作做的更好,我將繼續努力工作。
高中地理教學工作總結 篇16
我國古代的大教學家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那里的好之、樂之,其實指的就是興趣了。那么怎樣才能在地理課堂上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到達學生愛學的目的呢?在這一個學期的高一地理教學中,我是從以下幾方面來進行探索的。
一、認真上好第一節課,這是點燃學生學習興趣的第一束火花。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師在講每一章節的第一節課時,教師首先要抓住這個教學中的有利條件,講好第一節課,這是學生對該章地理資料是否有興趣的第一束火花。教師可有的放矢地提出一些趣味性強易引起學生思考與聯想的問題。從而引起學生對新課的興趣。我在講高一新教材的第一節課時,我是讓學生假設他們自我是城鎮規劃師,讓他們規劃一個小鎮的道路、橋梁、工業區以及居住區等。并讓學生來講解自我為什么這樣布局,并讓同學討論并展開辯論。這樣為學習后面的資料打下了必要的基礎,同時這些現象就發生在學生身邊,是學生有興趣并渴望明白的東西,因而能使學生覺得學習地理能增長見識,真切有用。
二、設計好每一節課的引言,適當制造懸念,引發學生的好奇心。
在每一節課的開始要異常注意新課的引入。可采用歌謠法、地理故事、地理游戲等趣味較強的教學方法導入新課,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誘發學習動機,激發學習興趣。
在講世界氣候的季風氣候之前,我引用諸葛亮借東風的故事,提出諸葛亮為什么有先見之明,明白火燒連營是“萬事具備,只欠東風呢?”懸念一出,學生精神為之一振,之后就討論開來,好奇心一來,學習的興趣就被調動起來了。后面的東西就好講多了。
三、靈活運用各種趣味語言。
語言是傳授地理知識,完成教學任務的重要工具。地理教師教學本事強弱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語言水平的高低。在地理課堂教學中表達準確,精練通俗的語言固然重要,但如果再適當運用一些趣味語言,那么就能夠使地理課堂教學妙趣橫生,滿堂生輝。
1、諺語的妙用:
諺語是人們對自然環境長期觀察體會的智慧結晶,具有必須的哲理且易生趣,在教學中運用諺語,可幫忙學生深刻理解地理知識。如我講大陸性氣候時,我引用“早穿棉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來說明大陸性氣候溫差大的特點,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講鋒面雨時我用“一場春雨一場暖,一場秋雨一場寒”來描述鋒面雨,這樣比枯燥地講授教材要好的多。
2、巧借古詩文教學
把古詩名句中優美的詩情畫意,結合地理知識的資料在課堂上講解,大有使人耳目一新,引人入勝之感,由此創設聽課的最佳境界,為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打下良好的基礎.如我在講地形對氣候的影響時,我用“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來講述隨著地勢的'升高,氣溫的下降,因而山上的氣候比山下的氣候遲了一個月。這些詩歌猶如“味精”,使學生回味無窮,也使地理課增添了一番風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歌曲的借用
在課堂中適時引入歌曲能夠引起學生學習學習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同時也引起學生的思考。
除直接播放歌曲外,我間接引用了一些大家都十分熟悉的通俗歌曲,如田震的《黃土高坡》“不管是西北風還是東南風,都是我的歌,我的歌”之后我就問:“黃土高坡上是否有西北風、東南風?分別盛行于哪個季節?為什么會有這些風?”所以很自然地把季風引進來講了。
四、穿插趣味故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學生大多是喜歡聽故事的,尤其是初中學生。在地理教學中,能夠穿插一些相關的趣味小故事,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學生又能夠從中獲得必須的知識。例如,在講氣候對人們生活的影響時,我講了粵菜與湘菜在不一樣地域不一樣氣候條件的影響下構成清淡與辛辣的特點。學生聽得津津有味。經過小故事也使學生明白了氣候與人們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從而堅定了他們學好氣候這一章的信心。
五、不拘一格,讓學生動手,搞好雙邊教學
為了活躍課堂氣氛,在教學中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現身說法,突破教學難點,例如:我講到高中課陸地環境的地域差異時,我就例舉東西南北四個區域,讓去過這些區域的學生,把自我感受到的自然、人文特點說出來,學生講到北京、海南、新疆時頭頭是道,幾位講得好的學生,受到了教師的表揚,興趣不斷加深。課堂上沒有來得及講的學生,課后還繪聲繪色的給同學們講述他們對當地環境的親身感受。這種方法,猶如“一石擊破千層浪”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地理的進取性。
課堂小游戲,小競賽,寓樂于教,有助于學生興趣的發展。這樣讓學生能眼腦并用,在競爭中學知識,在競爭中掌握知識,趣味無窮。
六、形象直觀的課堂教學,鼓動學生求知欲
教育家約翰·洛克曾說過:“教師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地堅持學生的注意。”所以,要使學生始終精神奕奕,教師就要針對中學生有強烈的好奇心的心理特征,上課要多利用形象直觀的掛圖、模型、板畫等引起學生的興趣。
首先,要多運用電化教育手段。學生理性思維本事還不夠強,運用電化教學手段,能使抽象的地理概念,地理知識趣味化,形象化、具體化,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的興趣。
【高中地理教學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高中地理教學的工作總結11-07
關于高中地理教學的工作總結08-28
2022高中地理教學工作總結07-31
高中地理教學工作總結(精選14篇)09-29
高中地理教學工作總結2022年10-20
高中地理教師教學工作總結10-12
2022年高中地理教學工作總結10-19
高中地理教研組工作總結09-04
高中地理老師工作總結05-23
高中地理說課稿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