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作業教學教師個人工作總結
一、充實、豐富作業的內容,優化學生完成作業的方式,應遵循新課程的理念。
首先不能全都是單一的書寫作業,而應該嘗試布置給學生一些實踐性強、有思維難度的作業;而這些作業的完成往往都需要與人合作,所以我們平時也應該按照新課程的要求,培養訓練學生與他人合作的意識與能力,在我們布置給學生的作業中也應該體現訓練與他人合作;作業完成的方式不應該只是局限于用統一的書寫紙或作業本書寫作業。
二、把握控制好作業的度。
①難度。我們布置給學生的'作業難易程度,不能以我們的主觀臆斷為依據,必須以我們自己所教的學生的實際水平為根本出發點,同時還應該預測學生所能夠完成本項作業的程度。這里也就是必須體現新課程所提出的“以學生為中心”的基本理念。
②量度。我覺得每天的作業量不超過30分鐘為宜,寧精毋濫。課業負擔過重弊大于利。首先,重量不重質。學生機械地寫,動手不動腦,腦子昏昏沉沉,收效不大,得不償失。其次,對學生智力發展不利。整天做一些沒有思維難度的作業,大腦會產生抑制,養成不動腦的習慣。最好多給學生留下時間,讓學生讀讀課外書籍,多接觸了解書本以外的東西,成熟思想和情感。我想這對學生的未來成長是有益的。
三、作業與課本內容的關系。
作業在完成對課本內容熟悉訓練目的的同時,應側重訓練學生將課本知識與日常生活結合起來,挖掘、實踐課本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應用。
四、作業的完成時間應該因“生”而異,體現學生的個體之間的差異。
不同的學生完成同樣作業的時間是不可能一樣,所以我們讓學生同一時間全部把作業交齊,本身就不是科學的做法。我以為比較科學的方法就是,將交作業的時間由原來的某一個時間點改變為某一個時間段。應該允許和提倡,一部分程度較好效率較高的同學早一些時間交作業,同時也應該對晚交作業但是作業質量并不差、而且是經過一番努力完成作業的學生進行鼓勵和贊揚,應該承認、允許由于人與人之間個體性的差異,而導致的完成同一件事所需時間不同這一客觀事實。
五、作業的檢查方式及評判標準也應進一步改善。
比如,作文批改,可以面批自批相結合。我們傳統在評判一份學生的作業時,除了看其書寫的整齊與否以外,作業的正確率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那么隨著作業內容和形式的不斷豐富,我們應該結合學生的個人差異,注重看學生在作業中創新的東西,也應該關注學生完成作業的過程。
總之,作業的布置是教學中重要的環節之一,相信只要我們在以后的作業布置上多下一些功夫,以學生為中心,我們的教學成績也一定會上一個新的臺階!
【優化作業教學教師個人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教師個人教研工作總結01-14
大學教師工作總結個人01-06
物理教師個人工作總結范文-教師工作總結12-31
教師教學水平提升工作總結01-19
專業教師個人工作總結01-19
學校教師個人工作總結01-06
教師個人學習工作總結01-23
中小學作業教學的指導意見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