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歷史工作計劃(通用18篇)
時光飛逝,時間在慢慢推演,我們又將迎來新的喜悅、新的收獲,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計劃了。可是到底什么樣的計劃才是適合自己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八年級歷史工作計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八年級歷史工作計劃 1
指導思想:
在教學五認真的指導下,以課程標準為指導綱要,圍繞有效教學開展形式多樣的歷史課堂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德育教育,注重教學質量的提升。加強新一輪課堂教學改進計劃:教師根據教學中的五個環節,進一步提升自己的改進目標,加強備課制度的建設,不斷提高歷史課堂的效能及教學質量。
工作目標:
1、加強教育教學理論學習,學習新課程標準及相關文章,提高理論研究水平及教學水平。
2、以教育科研為先導,以提高教育質量為根本,以課程改革、創新教育為支點,創造適合學生發展的教育,促進學生自主發展。
3、努力抓好教學常規,嚴格執行五認真,搞好學科組建設,提高學科組的師資水平,積極爭創優秀教研組。
4、今年全面啟動新課程教學,全組人員教案一律電子稿,認真體會新教材。
工作措施:
1. 認真學習歷史課程標準。組織本備課組教師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解讀課程標準中的各項內容,領會其中的各項任務、各項指標,做到心中有數。把各項指標和任務落實到本年級,落實到日常的課堂教學中,并解決好完成課程標準與減輕學生負擔之間的矛盾。 同時,我們要把新課程標準作為主要的研究課題,組織教師相互公開展示并觀摩自己的.課堂教學,通過同伴互助改進自己的課堂教學。
2. 備課組討論制訂本年級學生要達到的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態度情感目標。我們鉆研教材、課程標準以在變中求不變。雖然我們常在初一任教,雖然教材的大同小異,但是我們初二的同志從不敢掉以輕心以老眼光看待新問題。因為有時經驗也是一種束縛。我們每次都是認真閱讀教材,仔細研究大綱并且結合當前的中考形勢共同討論知識的傳授,解惑。每一章由一人主講,然后大家討論,一人作簡要記錄:
(1)課題如何引入;
(2)重點如何分析;
(3)難點如何分散;
(4)典型例題哪些;
(5)實際應用有什么;
(6)開放創新題。
在這大前提之下個人根據各班級學生的情況備出有自己特色的、自身風格的課題。我們特別注意的是那些在教材上做了變化的內容,那更是集體商量形成最新認識。
3. 認真執行教學常規,抓好自己課堂教學質量。認真落實備課規范, 作業規范及觀課記錄:教師在課件及教案設計中要落實三維一體的教學目標, 瞄準學生基礎,注重兩個結合,利用網絡資源,突出重點難點, 強調教學方法與策略,設計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 落實好教學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并不斷地進行反思與改進;各備課組根據相應的作業規范,對作業的種類,數量,批改及反饋統一要求;認真落實。
我們要求備課組教師自己出卷,把握好試卷的難易度及本單元的重難點,并在檢測后及時批改,及時反饋,認真作好質量分析。
4. 以組內隨堂課為載體,提高組內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及科研能力。本學期,我組要求組內教師根據課堂教學改進計劃相互間隨堂聽課,然后進行集體點評,提出改進方案和意見,最后,開課教師要進行反思,提出改進措施。我們將要求每一節公開課都要確定研究點,多思考,勤實踐,把自己的實踐與心得以案例的形式記載下來,使自己專業化發展的道路上不斷前進。
5. 加強有效課堂教學改進計劃的實施。教師根據教學中的五個環(備課、上課、作業、輔導、評價),進一步提升自己的改進目標,加大自我研究的力度,要根據學生的情況和自己的上一年的改進成果制訂新的改進目標、實施計劃及措施,要提高備課的針對性, 體現學生的主體性, 精心設計和選擇作業,重視作業的批改和個別輔導, 改革教學評價方式。我們要著力于過程與方法改進的研究, 上好每一堂家常課,做到目標明確,內容正確,重點突出,方法得當,效果明顯。
相信經過我們所有組員的努力,我們一定能取得優秀的成績。
八年級歷史工作計劃 2
新的一學期又開始了,為了更好地完成本學期的教學工作,配合好學校的各項工作,進一步落實貫徹好教育教學方針,制定了如下的教學計劃。
一、基本情況分析
經過上學期的學習,學生已掌握了一定的歷史知識、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但大部分學生還沒有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掌握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實,大多數學生課堂上缺少積極主動的參與意識,不注意知識點的整合,缺乏歸納分析能力,這些都是教學的不利條件,有待于進一步加強、改善。
二、教材內容分析
《歷史》八年級下冊,內容主要包括了中國現代歷史部分,歷史時空跨度大、歷史問題高度概括、具有歷史現實感和社會實踐性、滲透了較強的思想性和政治性。它承接《歷史》八年級上冊中國近代史發展線索,設置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等五個學習單元,概述了20世紀后半葉中國人民在前進道路上歷經的兩次歷史巨變,反映了新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和改革開放、走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發展過程。
三、教學任務和目標:
1、八年級下冊歷史教學,力求向學生傳授中國現代歷史基礎知識,基本線索,讓學生理解重要的歷史概念,歷史事件及涉及的重要歷史人物的歷史功績,了解現代中國基本國情,認識新中國的建國史、探索史、發展史、外交史,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開拓精神。
2、繼續傳授運用辨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分析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和歷史現象,學會歸納整合歷史知識,學會從眾多歷史事物的發展過程中揭示歷史規律,開啟聯想和想象,自主探究,從學會到會學。
3、通過中國現代愛國史實,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傳統教育,社會主義國情教育,領袖人物的開拓教育,民族團結教育,使學生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文化傳統,具有創新和開拓才能,掌握為祖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的.本領。
四、具體措施:
1、本學期繼續以打造高效課堂,提高教學效率為己任,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和增強學生素質、思想、培養能力,按質按量完成教學教育任務,使學生掌握中國現代時期的的歷史。
2、重點學習前五個單元的內容,為中考打好基礎。
3、認真鉆研課標、教材、教參;認真備課;精心設計每一個導學案,上好每一堂課;耐心輔導學生,教書育人。
4、以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核心,注重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過程和方法,使學生學會學習。鼓勵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學習歷史,培養發現歷史問題和解決歷史問題的能力,養成探究式學習的習慣。
5、積極探索多種教學途徑,組織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充分開發和利用課程教育資源。
6、積極組織開展教研活動,深入學習教學理論,搞課題研究,積極撰寫論文,提高教學理論水平和教研能力。
7、優化課堂教學。嚴抓紀律,采用多種教法,如討論、評論、閱讀、自學等方式,啟發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和學會學習和做人。
五、教學資源的開發:
利用學校圖書室、網絡及其它媒體開發教學資源,相關歷史背景資料、影片等播放給學生觀看,增強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對歷史資料的理解。
八年級歷史工作計劃 3
一、指導思想
以教育部《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實驗)為宏觀指導,以我校教務處本學期工作要點為思路引領,以高中歷史學科組總體教學要求為切入點,結合歷史學科的學科特點及高二年級歷史備課組現有的師資力量,進一步深化“目標——問題”引領教學模式在常規教學中的運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能力及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以本學期末的學業水平考試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務必做到課前精細備課、課堂嚴謹教學、課后及時檢查,督促學生夯實歷史基礎知識,確保學業水平考試通過率百分之百,并為文科班的高三復習打下堅實基礎。
二、工作計劃
認真學習我校“目標——問題”引領教學模式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思路,結合歷史學科的學科特色和高二年級的學生特點,精心編寫導學案,不斷完善各個教學環節,在課堂教學中堅持以學習目標為引領、以問題探究為主線、以自主學習和合作交流為主要方式,做到教材、導學案和多媒體課件的有效結合,進而實現課堂的高效。
三、積極組織集體備課活動
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本組作為一個年輕的.集體,面臨著教材生疏、經驗不足等諸多問題。為提高教師的業務素養、確保學業水平考試全員通過并為文科班的高三復習打好基礎,積極開展集體備課活動,將集體的智慧貫徹到每一章、每一節。
1、解讀教材。確定學習目標和學習重難點。
2、理清思路。優化設計教學流程,商榷突破重難點的基本方法。
3、研究習題。對于理科班,選取與會考同等難度的試題,以求鞏固基礎知識;對于文科班,可適當選取與高考難度相當的題目,以培養其歷史思維能力。
4、編寫導學案。在集體解讀教材、理清教學思路的基礎上,分工完成導學案的編寫。
通過集體備課活動,力求做到學習目標統一、教學流程統一、教學進度統一、作業任務統一。
四、嚴格規范常規教學
以xx市高中現代化達標課堂觀察六維度為基本要求,積極踐行我校“目標——問題”引領教學模式,嚴格規范常規教學。
1、明確學習目標。將每節課的三維目標以導學案和多媒體課件的形式清晰地呈現在學生面前,并提醒學生認真閱讀,使學生有的放矢。
2、強化自主學習意識。將每節課的基本教學內容以問題的形式呈現,通過設置層層深入、循序漸進的問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
3、開展合作探究活動。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針對個別難點問題,開展小組交流互助。
4、鼓勵學生積極展示自我。鼓勵學生以書面或口頭的形式展示小組探究的成果,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5、點撥重點、難點。對于學生無法自主解決的問題,教師應予以指導和講解,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突破重點、難點。
6、重視課后復習鞏固。依據學習目標,設置有梯度的課后練習,以檢驗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情況。同時結合歷史學科的特點,加強對基礎知識追蹤檢查的力度。
五、抓好學業水平考試相關工作
1、制定學業水平考試目標和任務,力爭考試通過率百分之百。
2、按照既定教學進度,順利完成必修三新授課的教學任務。
3、高度重視理科班的教學工作,加強對理科班學生的知識檢查力度。
4、利用考前40天展開對必修一、必修二教材基礎知識的復習。
5、嚴抓考前一周,強化會考真題、模擬題的訓練。
六、充分開展組內成員互相聽課、評課的活動
加強組內成員的學習與交流,力求做到每周至少聽課一節,借鑒優點,指明不足,以期共同成長、共同進步。
八年級歷史工作計劃 4
本學期我擔任八年級歷史的教學任務。現將本學期的工作做以下計劃:
學生現狀分析
八年級現有學生324人,六個教學班。六個班綜合情況是1班2班均有優秀生,并且他們的成績比較高,4、5、6班中4、5班上課較活,優秀生也很多。6班學生成績平穩,學習氣氛好。在學習方面存在以下問題:
1、部分學生對歷史學科認識不夠,學習態度不端正。
2、部分學生求知欲強,思維靈活,但學習興趣不高,學習目的不明確。
3、有些學生有偏科現象。
4、缺乏分析歸納能力,學習主動性有待加強。
5、綜合分述史實的'能力較差有待在方面提高。
針對以上幾種現象,在教學中我決定采取以下措施:
1、認真鉆研教材,課程標準認真備課,耐心輔導。
2、充分利用各種課程資源,突出每一節課的重難點,以增強直觀感。
3、通過各種手段,提高學生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4、通過課上小測驗、提問,早自習檢查背誦等多種方式進行知識的反饋和鞏固。
5、繼續實行少講多練當堂掌握的這種教學形式啟發學生動手和動口的能力,對重大歷史事件和重要人物進行重點講解。
6、每講完一單元后把本單元的內容進行歸納綜合比較,讓學生系統掌握。
7、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小字、想一想、議一儀等,增強學生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課上講到、練到,課下輔導到、檢查到不丟掉一個環節以提高成績。
另外,本學期對于歷史學科將開展講歷史故事、講歷史評人物講演、抗日救亡歌曲演唱會等活動,以達到增強學習興趣的目的。
以上計劃的實施,須各位老師和領導的大力支持,也請同志門進行監督。我想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們八年級歷史成績會取得長足的進步的。
八年級歷史工作計劃 5
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歷史遺產在現實中的展現。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在實踐活動中創造積累的文明成果,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的見證,它博大精深,為世界文化的發展做出了偉大貢獻。
學習傳統文化,傳承中華文明,弘揚民族精神,是基礎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習誦優秀傳統文化經典,了解歷史名人、名勝古跡、科技發明、藝術創造(如建筑、繪畫、書法、戲曲)和民俗風情等傳統文化內容,對少年兒童人格的陶冶和智慧的啟迪,對培養他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都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一、教材分析
(一)、課程性質
傳統文化課程是對少年兒童進行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啟蒙課程,是我省義務教育地方課程中的必修課程之一。
本課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一)典范性
本課程遵循少年兒童的認知規律,選取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具有積極意義的典范作品作為教育內容,通過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滋養,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趣味性
本課程貼近少年兒童生活,注重興趣培養,教材的呈現形式應符合少年兒童的接受心理,學習形式力求生動活潑、豐富多彩,使少年兒童感受到學習傳統文化的樂趣。
(三)啟蒙性
本課程注重對少年兒童進行傳統文化價值觀的熏陶和影響,教學內容、教學形式應符合學生年齡特征和認知水平,體現啟蒙性。
(四)開放性
本課程的學習內容涉及社會生活的許多領域,應充分利用課內外各種可利用的學習資源,組織學生走出課堂,進行參觀游覽、調查訪問、參加村鎮或社區傳統文化活動等,讓學生在感悟、體驗中接受傳統文化教育。
(二)、基本理念
(一)感受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認識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的特點
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歷史悠久、內涵豐富。通過學習,學生可以了解傳統文化的基本內容和特點,感受傳統文化豐富的思想內涵和藝術魅力,從而認識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逐步提升傳統文化素養,培養民族精神
引領學生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精髓進行學習,能夠拓寬學生的認知領域、情感領域和實踐領域,為他們的健康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逐步提高他們的人文素養。
民族精神的形成是傳統文化長期熏陶、影響的結果。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學習興趣,對于培養民族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發揮傳統文化的教育功能
強化朗讀、背誦傳統文化的精華,不僅能鍛煉和提高學生的記憶力,而且能培養學生對傳統文化經典的感悟能力。
充分利用當地的課程資源,加強課內外結合、校內外溝通,如參觀文化館、博物館,游覽文化古跡、文化名勝等,使學生直接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感染。
二、課程目標
(一)、總目標
1、認識傳統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傳統文化的智慧,初步感悟、了解傳統文化的精神、審美理想、審美情趣等,感受中華民族的文化魅力,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培養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道德品質,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不斷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3、初步了解傳統文化的基本內容和形式,自覺拓展學習視野,積極參與校內外的傳統文化活動。
4、培養熱愛傳統文化的情感,掌握學習傳統文化的科學方法,養成學習傳統文化的良好習慣。
5、學習傳統文明禮儀,提高個人修養。
6、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培養合作意識。
(二)、階段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背誦經典古詩文60篇(首或段),能默寫出重要的名言名句。
2、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能借助相關資料理解所學詩文的基本內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觀點態度,品味作品的語言內涵,感受作品的藝術魅力。
3、能針對所學詩文中作者的觀點進行討論,能結合現實生活談出自己的認識和體會,明確日常生活中我們應如何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精神。
4、能借助有關資料了解傳統文化的主要內容,不斷積累傳統文化知識。如《論語》、《孟子》、《老子》、《莊子》等文化經典著作,孔子、孟子、老子、莊子、墨子、孫武、孫臏等諸子百家代表人物,秦始皇、漢武帝、曹操、諸葛亮、唐太宗、魏征、唐明皇、包拯、成吉思汗、康熙、乾隆等政治方面的杰出歷史人物;屈原、張衡、王羲之、吳道子、李白、杜甫、蘇軾、辛棄疾、陸游、文天祥、李時珍、康有為等文化藝術、科學名人,長城、泰山、黃帝陵等名勝古跡,詩、詞、曲、小說等主要文學體裁。
5、能向同學介紹自己搜集到的當地某一歷史文化名人的生平事跡和主要貢獻,能談出自己對該歷史文化名人的看法;在廣泛交流的基礎上,每個同學選擇一位自己最喜歡的歷史文化名人,寫出自己喜愛的`理由并提出自己的奮斗目標。
6、能根據學習內容寫讀書筆記,能根據實地考察所得寫出考察簡報,能根據有關資料編輯班級或校內報刊等。
7、繼續學習傳統文明禮儀,規范自己的言行,提高個人修養。
8、能自主搜集名勝古跡和傳統民俗的相關資料,能向同學介紹某一名勝古跡或傳統民俗的有關知識,能結合實際體驗談出自己的認識和感受。
9、能根據所學詩文進行拓展閱讀,將自己搜集和整理的優秀作品介紹給同學;能自主開展經典詩文朗誦會、傳統文化考察、傳統文化知識競賽、書法比賽、傳統文化攝影展等活動。
10、能初步感受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培養熱愛傳統文化的感情,吸收傳統文化的智慧,養成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
三、實施措施
(一)充分發揮教師的主體作用,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傳統文化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教師應積極發揮主導作用,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
(二)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
通過傳統文化課程內容的熏陶感染,潛移默化,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
(三)注重學生學習方式的多樣性
通過活動性學習,使學生在誦讀、感悟、討論、交流的過程中不斷提高對傳統文化學習的興趣。
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學習活動,如詩歌朗誦、書法比賽、藝術節等,充分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通過參觀游覽文化古跡、尋訪歷史文化名人、參與傳統節日活動等,親身體驗傳統文化的社會意義。
(四)重視對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的培養
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水平組織學習活動,要注意培養學生對傳統文化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從小養成喜歡讀書、認真書寫、勤于思考、踴躍發言等良好的學習習慣。
(五)體現教學的層次性
教學中要根據不同年級的學生在知識能力、過程方法、情感態度等方面的不同特點,體現教學要求的層次性,使每個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喜悅和自信,在原有基礎上都能循序漸進,得以發展提高,不可盲目拔高教學要求。
(六)重視對學生的文化熏陶
學習經典重在積累感悟。通過品味經典之韻、感受志士之魂、領略山水之美、參與藝術之樂,使學生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和滋養,獲得文化積累,從而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和文化品格。
要重視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力求以情動人、以情啟智、以情養德,激發學生情感共鳴。
(七)培養學生對傳統文化初步的鑒別意識
傳統文化因歷史的局限,也存在一些不符合現代價值觀念的內容。教學中要逐步培養學生初步的辨別和鑒賞能力,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具有初步的鑒別意識。
(八)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
傳統文化是一門新課程,教師要加強對傳統文化內容的學習與研究,不斷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同時也要在教學過程中大膽探索新的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
(九)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地文化資源
要建立開放的課程資源網絡,充分利用農村、社區等本地文化教育資源,并發展校外指導教師隊伍,選擇不同的教育活動方式和類型,對學生進行教育。
(十)注意處理好本課程與其他課程的關系
本課程既有自己的獨特性,又與其他課程有一定的聯系,在實施本課程的過程中,應注意與語文、品德等學科的教學或校內外其他教育活動相結合,相互促進,實現綜合教育效益。
四、教學進度
本教材共四個單元,本學期教授前兩個單元。《論語》十三則各一課時,名人長廊中四個人物各一課時,合計共17課時。
八年級歷史工作計劃 6
本學期我任八年級歷史課,為了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現制定如下工作計劃:
一、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興趣,慢節奏,重技巧,重方法。
二、進一步學好科學理論知識,加強理論修養,使教育教學論水平再上一個臺階,以便更好的指導教學工作。
三、熟悉教材,認真備課。
要上好課,提高教學質量,作為教師,必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只有做到這一點在教學過程中才能靈活自如,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由于歷史課的特點及其經常性的.變化,對教師提出新的要求,只有備好課,才能上好課。
四、上好每一節課,向四十五分鐘要成績
提高教學質量,中心環節是抓好課堂教學,使學生在有效的時間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課堂上精講多練,對客觀性知識,要求學生準確掌握,對主觀性問題,要求學生一定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掌握分析問題的技巧和方法,以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水平。
五、抓好知識落實,沒課完成后,對學生進行逐一過關。
六、加強課堂紀律,保證教學任務順利完成
七、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中國近代史,是一部中華民族的屈辱史,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教材知識,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教育,增強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使他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學好科學文化知識,為國家的繁榮富強做貢獻。
總之,一定要下功夫,把學生培養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八年級歷史工作計劃 7
20xx—20xx年學年度第一學期開學,我們初二歷史備課組三位老師經過集體討論和深入的研究教材,結合初二學生的學情,制定了本學期的教學工作計劃,其目的是為了本學期教學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也為了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實現歷史教學目的。其教學計劃內容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新課標教學要求的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歷史知識應用能力的提高;培養學生情感態度價值,實現歷史教學的情感目標。讓學生形成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新型人材。
二、教學任務和目標
第一,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使學生掌握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現象,理解重要的歷史概念,把握不同歷史時期的基本特征及其發展趨勢。
第二,培養學生識圖、讀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導學生學會收集、整理和運用相關的歷史學習,啟發學生對歷史事物進行想象、聯想和分析、綜合、比較、概括等認知活動。提高學生運用歷史知識能力。
第三,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以及與他人合作和參與社會活動的能力。
第四,從情感上進一步認清歷史前進的大趨勢和當代中國的基家本國情,堅定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樹立為實現共產主義而奮斗的'遠大理想,肩負起時代賦予的社會責任和崇高使命,當好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第五,進一步培養學生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各方面素養。
三、學情分析
八年級學生性格差異較大的情況,教學方法也應有所不同。大多數學生對歷史學習不感興趣,所以對歷史教學應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對歷史也稍感興趣,但學生很不踏實,對史實的記憶很差,針對這種情況,歷史教學應重在監督學生記憶。總之,希望通過努力,使歷史教學質量得到提高。
四、課標要求
掌握基本的歷史知識,包括重要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和歷史現象,以及重要的歷史概念和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
通過課堂學習和課后活動,逐步感知人類在文明演進中的艱辛歷程和巨大成就,逐步積累客觀、真實的歷史知識;通過收集資料、構建論據和獨立思考,能夠對歷史現象進行初步的歸納、比較和概括,產生對人類歷史的認同感,加深對人類歷史發展進程的理解。
逐漸了解中國國情,理解并熱愛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形成對祖國歷史與文化的認同感,初步樹立對國家、民族的歷史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培養愛國主義情感,逐步確立為祖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人類和平與進步事業做貢獻的人生理想。
五、教材分析
本教材突出特點有:一是簡化但不失主體,難易適中;二是啟發性和滋味性強,圖文并茂較為直觀;三是知識與能力的結合,既提高學生知識水平,又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提高。
本教材還貫穿一些材料閱讀,“動腦筋”等,雖然不是教材的正文,卻是教材正文的擴展,實際上是給了學生一定的思考空間,讓學生更自主的學習,有助于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拓展視野,發展學生的智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又實施了愛國主義教育,人文精神教育,因些,教學時要充分利用教材,同時讓學生分組討論,人人參與觀察、猜想、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教學活動。
六、教學方法和措施。
1、充分解讀教材和新課標要求,搜集資料豐富教學內容。把握課文重難點,設計教學方法,做到課前備好每一節課,在授課過程中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2、充分發揮備課組的集體力量和團隊協作精神,進行每節課的集體備課,形成一個統一的學案。
3、深入課堂聽課,加強聽課后的評課制度,坦誠的提出評課建議,相互學習,博采所長,同時及時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及時有效的改進教學手段。
4、布置課堂作業,認真批改,對學生在作業中反映的問題及時幫助其改正。
5、積極引導學生開展第二課堂學習,豐富學生的歷史知識面,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6、加強單元測試練習,認真分析分數反映出的問題,做出深入透徹的試卷分析。
7、積極開展網上研究學習,增進教師的學識水平和業務水平,提高教師的素質修養。
八年級歷史工作計劃 8
一、學期教材分析及教學目標和任務
為了增強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了解掌握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現象及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理解重要的歷史概念,認識不同歷史時期的基本特征及其發展趨勢。指導學生初步學會按時間順序觀察歷史的發展和變化。培養學生識圖、讀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導學生學會收集、整理和運用相關的歷史學習材料,啟發學生對歷史事物進行想象、聯想和分析、綜合、比較、概括等認知活動,對有關的歷史問題進行簡要的評述,注重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和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以及與他人合作和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能力。按計劃順利完成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的'歷史教學任務,爭取優秀率、合格率都超過上學期,能夠達標。
二、教材分析
八年級上冊總共分六個單元,共24課,由文化課和活動課兩種課型組成。講述的是從鴉片戰爭到解放戰爭的勝利,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夕的歷史,課本按學習主題編寫了“單元回眸”,梳理基本線索,小結等重要內容。書中還設計了一些開放性習題等欄目,目的在于啟發學生思維、提倡學生各抒己見,答案不求唯一,使學生充分體會到自己就是課堂的主人,刺激學生的學習思維和興趣。本冊內容政治思想性強,思想性和科學性統一;可讀性強、重點突出;圖文并茂,趣味性強;啟發性和生動性結合;注重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三、重點及難點:如何認清中國近代史的發展,了解國情,提高認識、培養歸納綜合能力。
四、學生情況分析
八年級學生,思維比較敏捷,有的學生也喜歡刨根問底,也有的學生對歷史這門學科是置之不理,提不起興趣來,學習目的不明,缺乏主動性,綜合分析能力有待提高。
五、教學方法和措施
1、認真鉆研教材和新課程教學目標和要求,備好每節課,明確重點、難點,在傳授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養。
2、加強同科類老師的合作,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使集體備課落到實處。
3、講究教學技能和教學藝術,加強課堂教學的設計,增強趣味,幽默感。要充分運用多媒體、歷史地理、圖畫、圖表,積極創造條件,以教學的直觀性,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和興趣。
4、在教學中注重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思維,使學生有舉一反三的能力;注重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發散學生的思維,注重綜合能力的培養,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思維的嚴謹性及邏輯性,在教學中提高學生的思維素質。
5、成立歷史學習小組,互出練習題,提高學生歷史認知水平。
6、進行國情教育,增強時代責任感,讓學生了解認識中國近代的屈辱史,明白落后就要受辱、弱國無外交,內外對比,樹立民族自尊、自豪、自信
7、定期或不定期引領學生閱讀歷史書籍、觀看歷史影片、參觀名勝古跡、聽老前輩講革命故事,等等。利用好課堂這一陣地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社會主義教育、國情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和民族團結教育,使學生繼承和發揚我中華民族的優秀歷史文化傳
六、教學進度
周次/內容
1、熟悉學生、教材制定可行的學期教學計劃
2、鴉片戰爭、火燒圓明園和太平軍抗擊洋槍隊(新授)
3、收復新疆和甲午風云、八國聯軍侵華(新授)
4、單元小結(復習)
5、洋務運動、戊戌變法(新授)
6、辛亥革命(新授)
7、歷史人物小傳(活動)
8、單元小結、五四愛國運動(新授)
9、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北伐戰爭和南京政府建立(新授)
10、人民軍隊和革命根據地的創建、紅軍長征(新授)
11、期中復習(復習)
12、期中檢測
13、期中講評、九一八事變和抗日救亡運動(新授)
14、全民族的抗戰、抗日戰爭時期歷史遺址、遺跡考察活動(活動)、
單元小結(活動)
15、重慶談判和人民解放戰爭轉入反攻(新授)
16、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新授)
單元小結
17、民族工業的曲折發展、中國近代社會生活的變遷(新授)
18、近代科技之星、近代思想、教育和文藝(新授)
19、期末復習(復習)
20、期末復習(復習)
21、期末檢測與評比
八年級歷史工作計劃 9
一、指導思想:
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觀,適應課改發展要求,改變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課堂學習時效,促進學生學習態度和學習方式的轉變,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教材分析
1、初二歷冊主要講述中國近代史。這段歷史以1840年中英鴉片戰爭的爆發為開端,止于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間跨度為110年,共24課時。
這一段歷史的絕對時間不算長,但卻是社會劇烈動蕩、內外矛盾斗爭極其尖銳復雜、社會變革異常快捷的一個歷史時期,歷經清朝后期、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時期、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和國民時期,新陳代謝的節律非常快。其間,充滿了侵略與反侵略、壓迫與反壓迫、變革與反變革、革命與反革命的.矛盾斗爭,歷史內涵極為豐富。
2、重點及難點:重點是中國近代史部分,難點是認清中國近現代史的發展,了解國情,提高認識、培養歸納綜合能力。
三、學情分析
初二學生具備了一定的歷史基礎知識和綜合分析能力。為教師在教學上提供了較大的空間。
我們學校的大多數學生對歷史知識的了解主要來源于課本。學生課余查閱資料的途徑不多。大部分學生主要靠課本獲取歷史知識,但是教材涉及的歷史事件較多且繁雜,而教材雖然將課程標準的內容納入其中,但是教材過于簡略,歷史事件介紹得不夠詳細完整,這就給教師的教學帶來了很大困難,同時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無法形成完整的概念。這就要求教師在教材的處理上,要合理的組織現有的教學資源,大膽取舍,補充新材料。使教學過程更加流暢,銜接更加自然。
四、工作目標
(一)基礎知識教學目標
1、對重大歷史事件和重要人物進行具體描述,講清線索。每課突出重點、基礎點讓學生掌握鞏固好。
2、經濟、文化、政治方面讓學生知道,并了解發展情況,追溯本源,充實內容,聯系當代與環保相關知識,及時教育。
3、對課文知識進行歸納、綜合,讓學生系統掌握,教會學生學法、記法,充分利用課本的思考提示、“動腦筋”等,增強學生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二)情感教育目標
1、進行愛國主義優良傳統教育。充分利用教材史實,增強學生愛國認知,學革命先烈及仁人志士的愛國事跡,為實現人類理想而奮斗。
2、初步用歷史辯證唯物主義觀教育。使學生學會科學分析評價革命時期的史實及人物,培養分析歸納能力。
3、進行國情教育,增強時代責任感,讓學生了解認識中國近代的屈辱史,內外對比,更要為國爭光,樹立民族自尊、自豪、自信。
八年級歷史工作計劃 10
一、指導思想
以提高歷史學科教學質量為中心,堅持教育創新,積極參與新課改,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著眼于學生的發展。
二、學情分析
八年級學生正處于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過渡的階段,他們雖然掌握了一定的歷史基礎知識、合作技巧以及自主探究的能力,但是大部分學生還沒有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歷史知識也不扎實。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也不太濃,特別是男同學學習自覺性較差,需要老師經常督導。特別是學生對材料閱讀能力較差,需要加強學生的閱讀能力,分析能力,解決能力。
三、教材分析
本學期所要講授的內容是中國近代史,主要講述的是中國發展的歷史,內容比較枯燥,理論性較強。本書一共分為七個單元,每個單元為一個學習主題,每個學習主題下面又分為若干課。本書由文化課和探究活動課兩部分組成,以課為單位,每課由教材、導學方案以及地圖冊三部分組成,其中教材緊扣教學大綱目標要求,可作為課堂教學應完成的基本任務,導學案和地圖冊可視情況而定。
四、教學措施
1、認真鉆研新課標,備好每一節課,明確重難點,在傳授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養。
2、認真研究教學方法,盡量使課堂教學靈活多樣,講求教學技巧,加強課堂設計。充分運用多媒體、地圖、文獻資料等,將歷史知識直觀的展現在學生面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增加課堂容量,減輕學生負擔,提高課堂效率。每上完一課就做一課的練習,講解一課的練習,讓學生在課后有充分的時間補充知識,拓展視野。
4、教會學生學習方法,拓展學生的知識面。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造性思維,使學生具有舉一反三的能力。
5、嚴抓課堂紀律,給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6、認真批改作業,指出學生的優點和不足,讓學生在有自信同時,認識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
7、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各項教研活動,認真反思教學中存在的不足,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
總而言之:今年是中國抗日戰爭勝利71周年,恰好八年級上冊(中國近代史),講述了百年遭到外敵入侵,值得一提,是日本兩次對中國的入侵,給中國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利用中國近代史的學習,教育好、培養好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八年級歷史工作計劃 11
一、教材分析
《中國歷史》八年級下冊敘述了我國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今的歷史,是中國歷史現代史部分。教科書由單元和課組成。每一個單元為一個學習主題,每一個學習主題下分若干課。本冊共七個單元,共二十五課,由21課文化課和4課活動課組成,以課為單位。每課課文由提示、正文、閱讀課文、圖、表、資料、注釋、以及課文中思考題和課后練習,活動建議等組成。其中正文緊扣課程目標要求,可作為課堂教學應完成的基本任務。其余內容,可根據學生具體情況,提出不同的教學目標與要求。
二、學情分析:
我教八年級1至3班三個教學班的歷史學習,學生共139人,整體學習狀態良好,已掌握了一定的歷史基礎知識、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能依據《同步探究》自主完成基礎知識的學習。但我發現大部分學生還沒有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掌握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實。學生對歷史雖有一定的興趣,但學習的自覺性較差,學習上還存在以下問題①部分學生對歷史學科認識不夠,學習態度不端正。②部分學生求知欲強,思維靈活,但學習興趣不高,學習目的不明確。③綜合分述史實的'能力較差,有待在各方面提高。
三、教學目標
繼續增強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掌握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現象,理解重要的歷史概念,把握不同歷史時期的基本特征及其發展趨勢。培養學生識圖、讀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導學生學會收集、整理和運用相關的歷史學習材料,啟發學生對歷史事物進行想象、聯想和分析、綜合、比較、概括等認知活動。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以及與他人合作和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能力。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情感,弘揚世界各民族的優秀文化。
四、教學重點、教學難點
1、教學重點: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與鞏固;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與外交成就
2、教學難點:如何讓學生理解新中國的建立以及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艱難歷程以及新中國的曲折的外交歷程。
五、教學措施:
1、歷史課時一定要得到保證,不能敷衍塞責更不能誤課。
2、精心備課,既要深入又要淺出。
3、認真組織課堂教學,拔尖優生,帶動中層學生,開發學習困難生的潛力。
4、要深入學習歷史新課程標準,進一步加深理解,積極開展對新教材的學習與研究,為新課程的深入推進作一分貢獻。
5、切實加強課堂教學改革,努力提高教學的民主性和開放性。推進師生互動,使學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
6、積極開展聽課評課活動,相互學習,取長補短,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比武和論文競賽要作為常規要求落到實處。
7、提倡教學形式的多樣化,重視歷史活動課的教學研究,充分利用本地人文景觀和歷史遺跡,積極開發地方校本歷史課程。
8、積極推進教學方法和手段的現代化。積極運用掛圖、幻燈、投影、錄音、錄象、影片、模型、多媒體、網絡等進行輔助教學。
9、注重歷史學科與政治、地理等學科的相互滲透,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八年級歷史工作計劃 12
一、指導思想:
著眼于學生的發展,注重弘揚中國和世界各民族的優秀文化,重視學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養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注意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實踐活動,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
二、教學目標:
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現象及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理解重要的歷史概念,引導學生學會收集、整理和運用相關的歷史學習材料,啟發學生對歷史事物進行想象、聯想和分析、綜合、比較、概括等認知活動。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以及與他人合作和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能力。進一步認清歷史前進的大趨勢和當代中國的基本國情,堅定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樹立為實現共產主義而奮斗的遠大理想,肩負起時代賦予的社會責任和崇高使命,當好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進一步培養學生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各方面素養。
三、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八年級學生處在長身體、長知識的階段,每天都接觸社會,他們的一些想法是對社會現實的反映,而他們受到年齡與知識的限制,社會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雖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會影響其行為。教師有責任幫助他們正確認識社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端正學習態度,應經常了解、分析學生的心理與思想狀況,以便做到心中有數。其次要切實了解學生的知識結構,認真分析其學習狀況,發現其長短處,在此基礎上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案,從大多數同學的實際情況出發,同時也要兼顧兩頭。
四、教材分析:
本學期所授的內容是中國歷史近代史部分,由文化課和活動課兩種課型組成,以課為單位。課本按歷史時期或學習主題編寫了“單元回眸”,梳理基本線索,小結重要內容。書中還設計了一些開放性習題以及“動腦筋”等欄目,旨在啟發思維,提倡各抒己見,答案不求唯一。
五、教學措施:
1、注重學科間知識的融合與滲透。
在把握教材時,教師應從總體上突破原有學科之間的界限,使學生能在多學科的背景下掌握教學內容。在宏觀上,應保持合理的綜合結構;在微觀上,更要注重各人文學科知識間的合理滲透、相互融合和必要聯系。
2、注重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倡導真正立足于學生發展的新的學習方式,即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在教學中,通過那些能夠帶給學生理智挑戰的教學;通過那些在教學內容上能夠切入并豐富學生經驗系統的'教學;通過那些能夠使學生獲得積極的、深層次的體驗的教學;通過那些給學生足夠自主的空間、足夠活動的機會的教學,真正做到“以參與求體驗,以創新求發展”的教學,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
3、突出能力目標的主導。
即強調學生思考能力、創造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以能力目標為主導,教師在教學中要以平等、理解、信任的態度,創造融洽的教學環境,給學生足夠的空間,促使學生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在教學中,始終圍繞能力目標的實現,努力探討用能力目標主導教學的途徑和方式,真正地把知識、能力和人格培養有機結合起來。
八年級歷史工作計劃 13
一、指導思想:
以學校教學計劃、歷史備課組工作計劃為指導,按照新課程目標的要求,以提高課堂效率為切入點,達到掌握基本歷史知識,形成豐富的歷史想象力和知識遷移能力,逐步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初步了解人類社會是從低級向高級不斷發展的、歷史發展是有規律的等學科的歷史觀,學習客觀地認識和評價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和歷史現象的目的。
二、學情分析;
學生思想上存在有副科不重要,不愿意進行深入的研究,不愿意花時間進行背誦,再加上甲流的影響,使大部分學生基礎知識不扎實,更有部分學生基本只做選擇題,不做問答題。從上學期期末的調研考試的情況來看,盡管學生的成績普遍不行,但我們也發現有些學生對歷史學科興趣較差,加上上學期慶國慶、防甲流的影響,學生對歷史沒有形成整體的清晰的認識,夾生飯較多,這對以后的教育教學工作提出了挑戰,也對交教師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較短的、有限的時間內,提高學生對歷史學科的興趣,而且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既掌握好新學的知識,又能降以前所落下的'知識彌補上來,這都曾加了課堂教學的難度。
三、工作目標:
1、做好學生思想工作,讓他們真正了解歷史學科在中考中的地位,使我校歷史教育教學達到全區乃至全市一流水平。爭取保住全區總評前三名的位次。
2、搞好常規教學,向45分鐘要質量,提高課堂效率。
3、全方面研究中考探討歷史復習模式,努力提高歷史復習效率。
4、指導學生學會答題應試,提高考試成績。
四、具體工作:
1、加強集體備課,充分發揮集體優勢,搞好中考復習。時間:每周一上午8:30--10:00
2、組織好兩次模擬考試,認真閱卷、登統、講評及分析試卷。
3、積極參加各級各類教研活動,了解中考信息,學習他人長處為自己服務。
4、加強中考研究,篩選各種資料,處理各種信息,指導中考。
5、抓好臨界生,培養特優生,為五中取得好成績做貢獻。
6、堅持備課組長簽字制度,每周五集體備課,時間為上午8:10—9:10
7、支持學校搞好2月23日的評估工作,準備好各種資料。做好做課工作。
8、全面探討復習課新模式,提高課堂效率。
9、參與班級管理,配合班主任搞好班級管理和學生思想工作,使學生盡快適應初三學習生活,并保持昂揚的學習熱情。
10、搞好主題研究和說、講、評工作努力提高自身教育水平。
11、聽課,不少于30節。
12、搞好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和常態教學的主題研究。
13、參加質量月活動,搞好講、評工作。
五、復習階段:
第一階段:依托課標和《考試說明》回歸課本,夯實基礎,使學生學會積累知識,運用知識,拓展知識。
第二階段:打破教材體系,強化專題復習,落實主體知識,構建知識網絡。
第三階段:模擬訓練,查漏補缺,進行適當的學習方法,解題方法的指導。
八年級歷史工作計劃 14
一、指導思想
實施《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四有新人、這學期的八年級歷史不僅教授基礎知識,還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增強環境意識,培養環保能力、
二、教學任務和目標
增強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使學生掌握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和歷史現象,理解重要的歷史概念,掌握不同歷史時期的基本特征和發展趨勢、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以及與他人合作和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能力,努力提高教學質量、本文來源于優秀的教育資源網飛飛,課程園和提升學生素質,培養學生能力,按質按量完成第一課到第二十二課的教學和教育任務,讓學生掌握從鴉片戰爭到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歷史、
三、教材分析
八年級上冊共分七個單元24節課,由文化課和活動課兩個班組成、它講述了從鴉片戰爭到解放戰爭勝利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的歷史、教材按照學習主題編寫了《單元復習》梳理了基本線索,總結了重要內容、書中設計了一些開放式練習和其他欄目,旨在啟發思考,倡導不求解答的表達觀點、
1、特點:政治性和思想性強,思想性和科學性統一;可讀性和重點;圖文并茂,有趣;靈感與生動的結合;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2、內容:講述從鴉片戰爭到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歷史,包括22節課和地方教科書的教學、
3、重點和難點:重點是中國近代史部分,難點是認識中國近代史的發展,了解國情,提高認識,培養歸納綜合能力、
四、學生的特點
八年級學生求知欲強,思維靈活,但學習興趣不高,學習目的不明確,偏科,缺乏分析歸納能力,學習主動性有待加強、
五、教學措施
(一)做好常規教育
1、認真學習教材、教參、教學大綱;認真備課;教好每一節課;認真批改作業;耐心輔導學生,教書育人、
2、積極參與教研活動,吸收歷史上有經驗的教師的教學方法,深入學習教學理論,積極撰寫論文,提高教學理論水平和教研能力、
3、優化課堂教學、紀律嚴明,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如討論、評論、閱讀、自學等、啟發學生說話、練習和學會學習。
(二)基礎知識教學
1、對重大歷史事件和重要人物進行詳細描述,線索清晰、突出每節課的重點和基本點,讓學生掌握和鞏固、
2、讓學生了解經濟、文化、政治方面,了解發展情況,溯源,豐富內容,接觸當代環保相關知識,及時教育、
3、總結和綜合課文知識,讓學生系統掌握,教學生學習和記憶方法,充分利用課本中的思維提示和“思考”,提高學生的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三)教學過程在道德教育方面:
1、開展愛國主義優良傳統教育、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史實,增強學生的愛國意識,學習革命先烈和志士仁人的愛國事跡,爭取重新。
2、培養優秀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中國古代有無數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科學家、文學家、藝術家、工匠,他們都體現了高尚的情操和優秀的'品德,值得發揚光大。
3、開展國情教育,增強時代責任感,讓學生了解近代中國屈辱的歷史,并與他人比較,為國家爭光,樹立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自信心。
(四)培養優秀、彌補不足的措施、優生培訓措施:
1、與學生交談,提醒學生制定學習計劃、學習目標,激發他們對未來的斗志。
2、進一步加強學習目的和動機教育,培養和增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自覺性。
3、從各方面收集數據,指導優生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4、課堂分層教學對優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課后輔導是用來組織學生進行輔導訓練的。
5、與學生溝通好,及時給出信息反饋。
(五)針對學習困難學生的輔導措施:
1、學生說話,幫助他們找到自己的優勢,樹立學習的信心。
2、充分了解貧困學生目前的學習方法,給予正確的指導,向正確的方向發展,保證貧困學生改善目前的貧困學習狀況,提高學習成績、
3、采用激勵機制,肯定差生的每一次進步,鼓勵他們不斷進步,在優秀學生中樹立榜樣,給他們展示的機會,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和成功感、
4、用尖子生帶動差生,以優促差,實現“培優”、“補差”。
5、適當布置作業,定期檢查,讓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八年級歷史工作計劃 15
一、指導思想:
堅持教育創新,積極參與課程改革,探索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著眼于學生的發展。
二、學情分析
通過一個學期的教學,我所任教的八5班大部分學生的歷史成績有所提高,消滅了低分生,但是存在以下問題:
①有些學生有偏科思想,對歷史學科認識不夠,學習態度不端正。
②部分學生求知欲不強,思維不靈活,學習興趣不高,學習目的不明確。
③有些學生學習主動性差。
④有些學生綜合分析歸納史實的能力低。
三、教學目標
繼續加強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的培養,使學生理解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現象和歷史概念,把握不同歷史時期的基本特征及其發展趨勢。培養學生識圖、讀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導學生學會收集、整理和運用相關的歷史學習材料,啟發學生對歷史事物進行想象、聯想和分析、綜合、比較、概括等認知活動。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以及與他人合作和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能力。完成中國歷史八年級下冊的歷史教學任務,爭取平均分、優秀率、合格率都超過上學期。
四、教材分析
《中國歷史》八年級下冊敘述了我國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今的歷史,是中國歷史現代史部分。本冊共七個單元,共二十一課。可根據學生具體情況,提出不同的教學目標與要求。
1、教學重點: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與鞏固;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國防的建設與外交成就。
2、教學難點:
如何讓學生理解新中國的建立以及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艱難歷程以及新中國的曲折的外交歷程。
五、本期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1、認真鉆研教材,課程標準認真備課,耐心輔導。
2、充分利用各種課程資源,突出每一節課的重難點,以增強直觀感。
3、通過各種手段,切實提高學生學習歷史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4、對重大歷史事件和重要人物進行重點講解。
5、每單元的內容進行歸納綜合比較,并以單元檢測讓學生系統掌握。
六、教研教改課題和活動:
如何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八年級歷史工作計劃 16
為了適應新課改的要求,落實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完成教學任務,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特制定計劃如下:
一、學生基本情況
八年級193、194班的學生年齡在14——15歲之間。我所教的2個班的學生,基本素質較好,有一定的發展潛力,男女比例相當。學習態度端正,理解記憶的能力比較強,但個別同學心理素質較差,要提高他們的抗挫折力,能使學生健康成長。大多數學生在目標明確,思想上積極進取、熱愛班級體,形成了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能積極參加各種活動。
二、本學期教學任務及要求
通過對歷史學科的教學,對學生進行國情教育,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并讓學生正確的認識自己,全面的評價自己。在教學的過程中,使學生具備一定的自學能力,使之由“學會”變為“會學”,并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的過程中,注意鍛煉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使學生能夠理解教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三、教材分析
本教材共24課,教學中心是中國現代史,重點是教會學生愛國。因此教師必須深入研究教材,抓住重點,突破難點,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尤其八年級學生注重能力的培養。
四、教學方法、措施
1、作為教師,首先要認真學習,研究并深刻領會思想歷史教學大綱,吃透教材,抓住重點,突破難點。在教材中,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2、精心備課,做到既備教材,又備學生,對教學的各個環節精心設計,不斷提高課堂效率。
3、講究恰當的學習方法,精講多練,采用多種方式,鞏固練習。
4、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優化課堂結構,做到在愉快和和諧的氣氛中完成教學任務。
5、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開拓視野,激發學習興趣。
6、分期搞好單元測驗。以使對學生基本情況有所了解。
八年級歷史工作計劃 17
新學期我八年級歷史備課組,將牢牢圍繞學校工作計劃開展各項工作:以優化課堂教學為中心,以進步教育教學質量為目標,充分發揮備課組成員的個人上風與特長,以集體備課、說課、研課、聽課、評課為載體,在具體的課改和教研活動中,團結協作,取長補短,共同探討,相互促進,不斷發展自身思想素質及業務素質。現擬定本學期工作計劃如下:
1、于學期初,傳達學校、教務處、教研室、教研組等相關工作布置,要求各成員認真做實、做細,及時完成學校各相關部分分配的任務。
2、及時組織組內各成員學習新課程標準,統籌安排本學期的教學進度。同時,及時認真地輔導和組織學生參加各級各類競賽。
3、本著個人備課與集體備課相結合的原則,定每周周四集體備課時間。
4、強化教學常規工作的落實,要求各成員認真備好每一節課,及時寫好每一個教案,并有教學反思。在教學中,應有周反思、月反思及期中、期末教學反思與小結。
5、每學期至少舉行一次歷史知識愛好小組活動,如組織學生參觀歷史文物古跡,舉辦歷史知識競賽,歷史故事演講,歷史專題講座,歷史知識墻報、板報、手抄報等豐富多彩的活動,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愛好,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拓寬學生視野,并達到培優扶差的目的。
6、積極開展教研活動,一學期至少聽10節。堅持互聽、互評,取長補短,共同探討,相互促進,努力爭取在原有的基礎上再做新的'突破。
7、根據學校工作安排,認真組織組內成員參加兄弟學校之間的校際教研和課改活動等。
8、堅持備課、研課常態化,做到“四定”:定時間、定地點、定專題、定發言人,認真研討教學重點難點、日常備課及試卷新題型等。
9、積極配合教務處做好迎接每一次的質量監控,并及時完成相關的質量分析工作。
八年級歷史工作計劃 18
本學期教學總目標知識與技能
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中國近代時期的歷史發展,從外國殖民者的入侵到民族自救再到抗日戰爭爆發直至南京國民政府的垮臺,這一時期的重大歷史事件、重要的歷史人物、歷史現象及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理解重要的歷史概念。
過程與方法
組織學生收集、整理歷史知識,并能夠對歷史現象進行初步的歸納、比較和概括,形成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初步培養愛國主義情感,面對壓迫勇于斗爭、勇于探索的精神。樹立對國家、民族發展而奮斗的歷史使命感。
教學資源分析教材基本結構
這學期主要是進行的是中國近代史的教學,它概述了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南京國民政府垮臺的100多年的歷史,主要包括兩條線索,一是外國勢力的.入侵以及中國人民的反抗;二是近代化的過程。
重點、難點分析
1、不同歷史時期之間歷史事件的聯系。
2、分析重要歷史人物對中國近代歷史發展的推動作用。
3、合理分析、歸納問題的能力。
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經過初一一年的學習,大部分學生已經有了自己的學習方法,對于歷史問題的解答也比較熟練,語言恰當、準確,具備了一定的分析能力。但還是有些學生分析問題容易偏,成績不是很理想,課堂上也不是很踴躍。因此,這學期將把教學重心放到這部分學生的身上,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鞏固基礎,提高學生的成績。
教學方法設計
1、采取合作、探究學習的方式,使學生掌握基礎的歷史知識,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以及學生的主體作用。
2、采取階段測試形式,檢驗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和運用能力,及時調整教學方案。
教學評價方案
通過分析測試卷的重難點、題型變化、易錯點等相關情況,了解每一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查缺補漏。注重提高學生對歷史問題的分析能力。
提高教學質量主要措施(含對后1/3的幫扶措施)
1、認真備好每一節課。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地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同時加強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
【八年級歷史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八年級歷史工作計劃03-22
八年級歷史工作計劃15篇03-25
八年級歷史工作計劃精選15篇03-29
八年級歷史工作計劃(精選15篇)03-29
八年級歷史教學工作計劃02-07
八年級歷史工作計劃匯編15篇03-28
八年級歷史上冊工作計劃03-29
八年級歷史工作計劃(合集15篇)03-27
八年級歷史工作計劃(集合15篇)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