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農林局年度工作計劃

時間:2020-10-10 14:44:14 工作計劃 我要投稿

農林局年度工作計劃范文

  下面是CN人才網小編精心為大家整理收集的農林局工作計劃,供大家閱讀參考。

農林局年度工作計劃范文

  篇一:農林局工作計劃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中央1號文件和中央、省、寧波市農村農業工作會議精神,以強產業、促增收、保穩定為主攻目標,突出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以創新強農、科技興農、生態美農、品質立農、服務為農為主題,以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為主線,以農業“兩區”建設為主抓手,穩定糧食生產,構建產業體系,創新經營機制,完善保障網絡,全面提升農業現代化建設水平。

  (一)堅持“搭臺”與“唱戲”并重,著力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加強政策扶持,進一步明確政府搭臺、企業(農戶)唱戲的角色定位,不斷優化發展環境。一是要以集約化規模化經營為主線,把“兩區”打造成現代農業發展的主戰場,重點推進濱海現代農業先導區建設,進一步完善園區農業基礎設施、提升農業公共服務、強化農技保障支撐,力爭建成現代農業示范區、特色農業精品園5個,寧波市級標準化糧食功能區2.4萬畝、濱海現代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全面投入使用,余姚創建國家級現代農業綜合區取得階段性進展。二是要把走出去與引進來相結合,積極開展農業招商推介活動,組織舉辦農博會、甲魚節、楊梅節等農事節慶活動,組織本地企業參加國內外各類展示展銷活動,不斷創新營銷手段,進一步拓展本地優質農產品的影響力。全力做好農業重大項目招商引資工作,努力使以色列-余姚高新綠色農業產業園項目等重大招商引資項目取得實質性突破。三是要深入實施政策性農業項目,根據2014年重新修訂的《余姚市農業政策管理實施辦法》,針對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現代種子種苗建設、設施農業建設、標準化生態牧場提升、規模水產養殖場建設、網絡營銷建設等建設項目,給予充分的技術指導服務和財政資金支持,進一步實現農戶增收、農業增效和轉型發展。

  (二)堅持“眼前”與“長遠”并重,著力改善農業生態環境。進一步轉變發展觀念,妥善處理經濟發展與社會、生態之間矛盾,不斷增強生態承載能力和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一是要突出農業水環境整治,結合全市五水共治工作,重點開展畜禽排泄物污染整治、農業面源污染整治和漁業“一打三整治”專項行動,爭取全市市級河道50米范圍內和鎮級河道25米范圍內畜禽養殖場全面完成關停搬遷、化肥農藥用量得到進一步下降、電捕魚現象得到明顯扼制、漁業伏休管理全面實施。二是要深化森林余姚建設。深入實施《余姚市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2012-20xx》,突出“四邊三化”重點,推進森林鎮村建設、沿海基干林帶、通道綠化、生物防火林帶等綠化造林項目建設,積極開展四明山區域森林生態修復和森林資源管護,大力發展生態公益林、產業經濟林和設施林業建設,力爭到年底,計劃完成平原綠化2000畝、營造基干林帶700畝、珍貴樹種造林2000畝、發展生物防火林帶15公里。創建寧波市級以上森林城鎮1個、森林村莊12個,森林撫育30000畝,森林城市規劃全面完成。三是要積極發展生態循環農業,深入實施《余姚市生態畜牧業布局與規劃》,全面開展全市畜禽養殖生態化治理,推進畜牧業轉型升級大行動,進一步優化畜牧業發展布局,重點實施生態畜牧業示范工程建設,積極開展“三沼”治理和綜合利用,大力推廣應用生態型、節約型、循環型技術和農牧結合、農林結合、林牧結合、農漁結合、能量循環養殖等新型種養模式,使農林牧漁各業聯系各加精密、效益得到提升。

  (三)堅持“質量”與“效益”并重,著力提升農業競爭實力。堅持質量優先、精益求精發展思路,深入實施品牌發展戰略,不斷拓展本地優質農產品的綜合競爭力。一是要狠抓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和服務。加大農產品檢驗檢測和農業執法力度,嚴厲查處違規用藥、藥殘超標等生產行為,爭取檢測樣品2000只以上。充分發揮各鄉鎮(街道)農產品免費檢測中心作用,拓展服務功能,進一步提升農產品生產經營單位和廣大消費者農產品質量安全意識。二是要深入實施農業品牌發展戰略,鼓勵發展自主品牌,積極引導同類農產品生產者聯合培育區域農產品知名品牌,重點提升“余姚榨菜”、“余姚瀑布仙茗”、“余姚楊梅”、“余姚甲魚”等公共品牌形象,加強農產品品牌宣傳和營銷,促進優質品牌農產品健康發展,全面提升我市特色農產品知名度和影響力。三是要不斷推廣應用農業標準化生產,以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無公害農產品和地理標志產品為突破口,加大培育力度,強化認證程序,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數據庫,力爭新增“三品”認證10只以上。加強農技指導服務,促進農產品標準化生產水平,通過科技下鄉、結對幫扶、蹲點服務等形式,“面對面”、“手把手、鍵對鍵”地解決廣大農民群眾遇到的生產難題,力爭開展大型科技下鄉活動5次以上,農業生產技術培訓2000人次以上,推廣新技術20項以上,引進農作物新品種100只以上。

  (四)堅持“輸血”與“造血”并重,著力增強農業發展活力。以挖掘農業自身發展潛力為目標,通過輸血與造血相結合,進一步提升農村、農民的自我發展能力。一是要創新惠農政策,積極開展農信擔保業務,加大宣傳力度、規范擔保程序,逐步解決農業融資難、種養植戶貸款難問題。進一步加強政策性農險推廣工作,不斷擴大參保品種和范圍,完善農險服務網絡,實現應保盡保,切實增強農戶防災抗災能力。二是要促進農村改革創新,在小曹娥鎮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試點基礎上,逐步在全市范圍內推進確權登記工作,進一步明晰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歸屬、強化物權登記管理,促進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增強農業農村發展活力。全面推進村經濟合作社股份制改革,理順村級集體經濟分配關系,創新村級集體經濟經濟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為重點,促進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和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收入持續增長,力爭到年底前全面完成股改工作任務。三是要進一步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不斷增強農業經營主體自我發展能力,指導做好規范社、星級社、示范社創建工作,積極探索土地、服務、技術等方面的合作和整合,探索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鼓勵種養大戶開展工商登記,積極培育發展家庭農場,培育發展市級以上示范性家庭農場20家以上。壯大農業龍頭企業和規模牧場,鼓勵通過品牌嫁接、資本運作、產業延伸等方式重組聯合,促進龍頭企業和規模牧場集群發展。加快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完善大學畢業生從事現代農業政策,力爭新引進大學畢業生50名以上。

  篇二:農林局工作計劃

  2016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全面深化農業農村改革的攻堅之年。今年,全市農業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落實各級農村工作會議、市委十三屆十次全會和市政府十五屆五次全會部署要求,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理念引領農業新發展,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推進農業結構性調整,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保障糧食安全,保障農民收入穩定增長,為推進結構性改革創造良好環境,為改革發展穩定提供有力支撐,打造特色農業、美麗農業、智慧農業、創新農業、平安農業,努力把我市建設成為高效生態農業強市、特色精品農業大市,為實現“十三五”開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撐。

  一、主要目標

  1、產業結構不斷優化。著手構建糧食、蜜蜂、茶葉、食用菌、畜禽及新興產業“5+X”產業體系。全市計劃種植糧食面積44.45萬畝,糧食總產20萬噸以上。養蜂規模保持23萬箱以上,年產蜂蜜2萬噸、蜂王漿700噸、蜂蠟300噸、蜂花粉300噸。茶園面積穩定到5萬畝,茶葉總產達2000噸。食用菌年栽培量1.5億袋,鮮菇總產量達5.8萬噸。生豬飼養量控制在100萬頭以內,家禽飼養量保持在1600萬只左右。發展以果菜、休閑農業為主的“X”產業,建成果菜基地200畝、蔬菜標準園2個,新建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5個。

  2、平臺建設綠色提升。推進農業“兩區”綠色發展,園區基礎設施設備配套更加完善,“兩區”土壤污染加重態勢得到扭轉。新建糧食生產功能區1.7萬畝,爭創智慧農業示范點1個,創建江山市級現代農業園區10個。農業有效投資進一步增長,儲備農業項目20個以上,實施建設各類農業項目50個,爭取上級各類農業項目資金1億元以上。

  3、經營活力穩步增強。農民增收渠道不斷拓展,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9%。農業主體逐步壯大,培育規模糧食生產經營主體170個,百畝以上種糧大戶達115戶,爭創省級示范性家庭農場5家、衢州市級9家、江山市級15家,力爭培育省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1個、衢州市級2個、江山市級5個。農業農村改革不斷深化,基本完成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

  二、重點工作

  圍繞今年農業工作總體要求及主要目標,重點抓好以下五個方面工作:

  1、打造特色農業。在保障糧食安全的'前提下,實施傳統產業振興行動計劃,振興發展茶葉、蜜蜂、白菇、白毛烏骨雞、白鵝等傳統產業,促進產業特色化、精品化發展。

  一是保障糧食生產安全。把保障糧食安全作為重要戰略任務,大力擴種早稻面積,努力實現糧食播種面積和總產量不滑坡。加快糧食生產功能區建設進度,鞏固和提升糧食產能,抓好千億斤糧食增產工程、水稻產業提升、標準農田質量提升等項目建設,在鳳林、大橋等鄉鎮23個田畈建設糧食生產功能區1.7萬畝。開展糧食高產創建和綠色增產活動,加強病蟲害監測預報,推廣優質高產品種和先進適用技術。

  二是提升億元綠色產業。加快茶葉、蜜蜂、食用菌、畜禽等億元綠色產業轉型發展。抓好茶產業生產全程社會化服務試點,構建茶產業生產全程社會化服務體系,社會化服務面積1.5萬畝。積極開展茶樹良種選育推廣,新發展無性系良種茶園800畝,優化改造老茶園3500畝,實施標準化茶廠改造1家,新增綠色或無公害認證企業1家。加大茶產業品牌建設力度,提升我市茶產業知名度。深入實施蜂產業振興計劃,積極推廣機械化養蜂設備,努力發展土蜂和定地養蜂,推廣蜜蜂授粉技術,開展蜂產品功能因子開發,延長蜂產業鏈。培育中蜂養殖龍頭主體3個,建設專業授粉蜂繁育蜂場及蜜蜂授粉示范基地5個,建設標準化示范蜂場14個。食用菌產業探索走多品種、多元化發展道路,重點發展工廠化白菇、工廠化秀珍菇及“水稻—黑木耳”稻菌輪作生產,提高食用菌工廠化、資源化發展水平。推進禽類養殖區域調整和結構調整,穩定溫氏肉雞養殖規模,培育振興江山白毛烏骨雞、江山白鵝等傳統特色養殖,積極發展白毛烏骨雞、江山白鵝等土法養殖基地,創建美麗生態生豬養殖示范場20家。

  三是加強特色良種保護。加強江山白毛烏骨雞、江山白耳黃雞、江山白鵝、江山白菇等地方種質資源和良種的保護。重點提升江山白毛烏骨雞、中華蜜蜂等保種場建設與管理水平,抓好育種保種。著手完善食用菌菌種生產經營機制,培育食用菌母種生產企業1家。

  2、打造美麗農業。發揮特色產業優勢、生態資源優勢,推進農業園區綠色提升,不斷拓展農業功能,加快“三產融合”,把農業建設成為美麗產業。

  一是推進園區綠色提升。依托現代農業園區建設,謀劃構建生態特色農業集聚區和農業特色小鎮“一區一鎮”發展格局。推進現代農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江山市級現代農業園區創建,在園區內謀劃建設智慧農業孵化園(示范園、示范點),把農業園區建成生態特色農業集聚區。推進現代農業園區景區化建設,發揮蜜蜂、獼猴桃等特色產業基礎優勢,謀劃建設農業特色小鎮。

  二是推進產業融合發展。深入實施我市“兩輪驅動”發展戰略,豐富“農業+”產業,推進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發展。發展“農業+旅游”產業,完善休閑農業示范點評定辦法,利用油菜、彩色稻等農作創意,打造美麗田園,創建休閑農業示范點,謀劃休閑農業景觀帶,爭取創建休閑農業示范點5個、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星級示范園區(企業)1個。發展“農業+文化”產業,推廣江山市休閑農業統一標識,弘揚茶文化、蜜蜂文化、菌菇文化、農耕文化,積極謀劃舉辦各類農業節會,建成恒亮蜜蜂博物館,謀劃菌菇博館建設,繼續舉辦綠牡丹開茶節、三省四縣農產品展銷會等農業節會。

  三是推進生態農業建設。繼續推進整建制現代生態循環農業創建活動,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控制農業用水量,減少農藥、化肥使用量,畜禽排泄物及死亡動物、農業投入品廢棄包裝物及農膜、農作物秸稈基本實現資源化利用。規范生豬養殖管理,嚴防生豬養殖復養反彈,做好養殖排泄物資源化治理,大力推廣養殖排泄物“零排放”生態循環治理技術模式。啟動農業“兩區”土壤污染防治。推廣高效適用農作技術和模式,推廣測土配方施肥面積55萬畝次以上,病蟲害統防統治面積10萬畝以上,推廣使用以本地豬糞為原料的商品有機肥1萬噸以上,實施沼液綜合利用示范工程6個,降低化學農藥和化肥使用量。切實開展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與焚燒控制工作,秸稈綜合利用率達88%以上。

  3、打造智慧農業。加快互聯網、物聯網等現代化信息技術在農業領域應用,通過智能化、信息化發展手段,發展智慧型農業,加快補齊農業現代化短板。

  一是引導電商化發展。鼓勵農業生產經營主體應用“互聯網+”技術,借助第三方電商平臺提升經營管理水平,積極發展農業電子商務。抓住騰訊公司、農村淘寶等與我市合作契機,發揮地域性農產品特色,鼓勵發展蜂產品、茶葉、土雞蛋、獼猴桃等特色農產品為主的電商化主體。指導村級電子商務服務點建設。努力促進蜂蜜產品在渤海商品交易所上市交易。

  二是提高農機化水平。扎實推進農業“機器換人”,促進農機農藝融合。加大油菜直播、糧食機播、機耕、機收和烘干、“無人機”植保、秸稈粉碎等先進適用農機推廣應用,提升油菜、水稻等生產機械化程度。推進農業遙感技術和物聯網在農業生產上的配套,應用自動控溫控濕、智能化施肥、立體栽培、微蓄微灌等農機設施設備,謀劃打造智慧農業示范點。

  三是加強信息化服務。加快發展農業信息技術,提升江山農業信息網建設,完善江山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信息網、江山畜牧科技信息平臺、江山農業微信公眾平臺等建設,推廣農民信箱APP,拓展農民信箱綜合服務功能。實施萬村聯網工程,提高農村信息化水平。做好基層農技人員及相關農業主體信息化培訓。加強農業氣象災害、動植物防疫、農作物病蟲害等信息化預警。

  4、打造創新農業。把創新作為激發發展活力的重要抓手,從農村土地、金融服務、農業科技等方面著手,積極探索農業農村經濟新的增長點。

  一是推進農村土地改革。抓好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改革,做好確權登記頒證工作試點。嚴格按照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以農村土地二輪承包為基礎,以農民為主體,以確權確地為重點,基本實現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地到戶,達到確權精準、權屬合法、登記完整、權證適用、信息管理等目標,努力在6月底前,基本完成全市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年底前通過省市考核驗收。積極引導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促進農民分享改革紅利。

  二是推進支農機制創新。優化金融支農服務,積極破解農業主體融資難題。逐步完善糧食補貼政策體系,整合省以上糧食補貼資金,側重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和糧食適度規模經營補貼,引導組建糧食生產專業合作社聯合社,強化糧農互助服務。不斷完善農業保險工作機制創新,努力擴大農業保險覆蓋面和受益面。指導推進恒亮、天蓬、人爾、秀地等農業主體加快上市進程,引導農業企業規范開展股權交易和融資。發展一批示范性家庭農場,培育壯大農業龍頭企業。深入推進我市農業對外合作,推進四川華樸獼猴桃基地建設進度,爭取引進雙匯集團來我市投資。

  三是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強化農業科技創新驅動作用,以實施農業科技項目為抓手,推進農業科技創新,重視農技隊伍建設,完善首席農技推廣專家制度,積極發揮產業技術創新和科技服務團隊作用。注重農業科技人才培養,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鼓勵農業企業與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建立科技合作關系。引進先進適用技術和農作模式,充分發揮省級農作物區試驗站的功能,規范新品種試驗示范管理,主推優質農產品品種,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積極開發特色蜂產品,持續研發“江山萬年紅”紅茶。

  5、打造平安農業。共同推進生產發展和平安建設工作,突出抓好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動植物疫情防控、農業生產安全、農村“三資”管理、農民負擔監督,促進農業農村和諧發展。

  一是嚴抓農業安全。抓好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加大抽檢覆蓋面,全年計劃完成畜產品速測2萬個批次、農產品速測7500個批次、定量檢測400個批次。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探索建立考核評價機制,完善監管追溯平臺,提高追溯體系運行質量和覆蓋面。建成集現代農業、特色農產品展示和質量追溯查詢于一體的多功能江山農業展示中心。繼續強化農產品質量品牌建設,引導農業主體開展無公害、綠色、有機“三品”認證,培育認證有機農產品5個。抓好動植物疫病防控,確保不發生重大動植物疫情。抓好農業生產安全、農機安全監理、消防安全等安全生產工作。

  二是嚴格農業執法。突出重點行業、重點區域、重要節點的執法檢查力度,推進執法檢查常態化,規范畜禽屠宰、農資銷售等經營行為。扎實推進農業行政執法工作規范化建設,實行網上辦案,行政處罰結果信息公開,做到執法檢查現場處置率、限期改正復查率、投訴舉報交辦率、農產品案件查處率、涉嫌犯罪移送率、案卷質量合格率達到100%。扎實做好扎實做好農業生產事故、涉農糾紛的調處和信訪維穩工作。

  三是嚴管農村“三資”。完善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制度,健全村級財務代理會計隊伍,加強基層農經員、村級財務代理會計業務培訓。開展“三資”管理監督檢查,強化村級財務審計。強化農民負擔監督,保護農民合法權益。努力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推進扶持經濟薄弱村發展集體經濟項目、村級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建設。

  三、保障措施

  1、強化項目支撐。樹立工作項目化理念,把項目建設作為推進農業轉型、擴大農業有效投資的重要抓手。加大農業招商力度,積極謀劃儲備農業大項目,依托我市特色產業資源招商、依托龍頭農企招商,努力引進一批符合產業布局、質量效益好的農業項目,培育一批帶動力強的農業主體。規范項目管理,統籌資源要素,不斷優化投資結構和投入方式,財政支農資金重點向農業“兩區”、特色產業、龍頭企業等傾斜,實現精準化扶持。

  2、優化涉農服務。按照我市“四張清單一張網”要求,加快政務服務網平臺應用建設,推進涉農審批流程再造,公布部門權力清單,提高審批效率,規范權力運行。建立健全服務企業長效機制,對重大農業項目成立專業招商組,開展“店小二”項目服務。積極與財政部門對接,爭取整合出臺簡便實用的惠農政策。推進法治部門建設,強化法制教育,健全民主決策機制,做到“法無授權不可為,法定職責必須為”,提高農業系統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3、深化作風建設。深入踐行“三嚴三實”,強化干部隊伍建設,以更嚴的標準和更實的作風做好各項工作。強化擔當意識,堅決杜絕庸懶散,責任面前不推諉,培養“敢于負責、樂于負責、善于負責”的農業干部。強化廉政建設,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一崗雙責”,嚴肅工作紀律,建立健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長效機制。強化執行力度,嚴格制度落實,堅決杜絕中梗阻,集中精力抓落實,確保各項重點中心工作執行到位。用嚴和實的作風提升農業部門形象。

【農林局年度工作計劃范文】相關文章:

年度消防安全工作計劃范文01-21

培訓部年度工作計劃范文01-18

采購部門年度工作計劃范文精選01-21

年度工作計劃書范文15篇01-20

年度銷售計劃書范文_銷售工作計劃12-08

年度倉庫工作計劃01-29

年度部門工作計劃01-29

年度保潔工作計劃01-27

年度質量工作計劃01-26

年度柜員工作計劃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