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扶貧幫扶工作匯報
一、XX鄉基本情況
XX鄉位于萬州區東北部,地處鐵峰山國家級森林公園南麓,與開縣、云陽縣交界,距萬州主城區為20公里。幅員面積52.18平方公里,轄6個行政村1個農村社區,32個村民小組,3485戶13104人。土地確權面積共17802 畝,其中田 9293 畝,地8509 畝;森林5.6萬畝,森林覆蓋率達70%,最低海拔450米、最高海拔1370米。全鄉現有殘疾人318戶321人,低收入人口852戶2172人,低保戶415戶,1004人,五保戶76戶,78人。屬市級連片貧困鄉,2011年3月,榮獲了“中國綠色名鄉”的稱號。規劃到2015年,實現全口徑財政收入2000萬元,地方財政收入6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5000元,村民入住農民新村率達50%以上,實現整鄉脫貧,基本小康,低收入人口降低至500人以內,基本生活全面保障。到2015年,實現“兩業三園三心十村兩完善”。 “兩業”:煤炭洗選、經營業和農產品加工業,以建成萬州煤炭經營市場為總體目標,建成具有獨立合法資質的1個洗煤廠,2個煤炭經營公司,若干個煤炭經營分公司;建成能完成本地農產品(獼猴桃、楊梅)加工并能收購加工區內其它鄉鎮同類產品,實現全口徑財政收入2000萬元。“三園”:發展獼猴桃10000畝(主要分布在桐元、太平、樓坪、箭樓村),建成“萬畝獼猴桃生態產業園”,實現產值1.5億元,農民純收入1億元;發展楊梅(核桃、枇杷、桃子) 10000畝(主要分布在吉安、富強、箭樓村)、建成“萬畝楊梅生態觀光園”, 實現產值1.8億元, 農民純收入0.5億元;發展微型企業600戶,建成“鐵峰鄉中小微企業園”, 實現產值1億元, 農民純收入0.3億元;。“三心”:發展野雞、土雞100萬只,建成“林下野雞自養自捕中心” 實現產值0.5億元, 農民純收入0.1億元;開發周家營水庫,建成“周家營鄉村渡假休閑中心”;建成鄉敬老恤弱關愛中心,入住解決100人以上的老弱群體生活。 “十村”:建成10個農民新村(吉安民國場、富強月亮灣、中心場豐華家園、太平村雷坪寺、太平村金竹坪、桐元村埡口、桐元村犀河、樓坪村爛池子、箭樓村天元寺、箭樓村店子),讓50%以上的村民入住農民新村。“兩完善”:完善實現全鄉村村道路通暢,農業基礎設施現代化率完善50%以上。
二、扶貧開發工作的主要做法
X年以來,我鄉結合新一輪的扶貧政策,按照新的扶貧標準,圍繞“生態強鄉、精神富鄉”的總體發展思路,以“幸福鐵峰、美麗鄉村”為目標,鑄造“勤勞樸實、敢為人先”的鐵峰精神,以“大扶貧”理念為統領,以脫貧、鞏固、致富為步驟,認真落實扶貧促發展、低保保生存的扶貧方針,以整村推進為載體、以產業開發為重點,以改善貧困村的生產生活條件和新農村建設為基礎,以科技扶貧、社會幫扶等扶貧為輔助,扎實加快脫貧步伐,農民年人均純收入由X年的2711元,提高到X年的8000元,全口徑財政收入由2007年的126萬元,增加到X年的1220.3萬元。主要做了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強化責任抓扶貧。
XX是萬州邊遠貧困鄉,要實現致富奔小康,扶貧工作的好壞,是決定因素。一是健全了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由鄉長任組長,親自抓扶貧工作。由分管領導具體負責扶貧工作的實施,并在各重點村也相應成立了扶貧領導小組、項目資金理財小組和項目監督小組等各組織。各村村由駐村的鄉領導任組長,長期負責該村的扶貧工作。二是鄉里每年年初提出脫貧目標,并與各村(居)簽訂了扶貧項目實施責任狀,明細了考核標準,并將扶貧工作納入年終考核。開展干部“知民情、解民憂、包民事”活動,實行領導駐村、干部包戶制度,對所包農戶劃分出脫貧、鞏固、致富三類,分類進行幫助扶持。動員轄區區鄉兩級人大代表開展“服務民生、助推發展”活動,采取“三訪三聯三送三帶”方式,加快脫貧步伐,提升致富進度。四是同時聘請老黨員、知明人士等作為監督員共同參與扶貧工作,監督資金的使用和項目的實施,做到組織健全,人員落實,管理嚴格。
(二)強化措施抓扶貧。
1、培育主導產業,做實脫貧基礎。要脫貧,讓群眾有固定的產業收入是根本。一是明確目標定方向,結合實際制定了《鐵峰鄉2011—2015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明確了扶貧開發的目標和任務。二是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近年來,投入產業扶貧資金437萬元,引導農民自籌資金1200多萬元、引進業主投入資金500多萬元,發展種植業15000畝,其中:獼猴桃6000畝,楊梅3000畝,山胡椒3000畝,花椒500畝,西瓜500畝,核桃1000畝、李子1000畝,養殖野雞、土雞、山羊、肉牛等15萬只。三是突出村域特色,“吉安楊梅”、“富強核桃”、“太平山胡椒”、“桐元獼猴桃”、“箭樓李子”、“樓坪花椒”的一村一品的格局已基本形成,為脫貧做實基礎。
2、改善生存環境,提高生活質量。要脫貧,改善其生活環境是重點。近年來,全鄉以生態移民、易地扶貧移民為主結合農民新村建設,強力實施高山移民扶貧。通過積極動員和引導高山邊遠農戶,分別在桐元村、太平村、吉安村和中心場居委會建成了犀河新村、加油站居民點、友誼場新村和白鶴居民點、豐華家園新村,共投入扶貧資金325萬元,引入社會資金2200萬元,扶貧搬遷集中安置360戶1688人,改善了農民的生產生活環境,提高了生活質量。
3、加強技能培訓,提升脫貧本領。要脫貧,掌握致富本領是核心。根據鄉里實際,針對村里發展特色,農民個人特點,用足用活上級扶貧培訓政策,通過組織外出農民積極參加市、區兩級組織的勞動技能、法律知識等培訓,邀請專家到鄉、村授課,合作社社員互相交流學習,收看“12371”平臺,組織鄉農技人員到戶現場指導等方式,對農戶進行農業實用技術等培訓,提高了他們的農業生產的技能,近三年來,共培訓農民1500余人次,有效轉變了農民的思想觀念,切實提升了脫貧本領。
4、加強基礎建設,鞏固脫貧成果。要鞏固,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是關鍵。產業起來了,生活環境改善了,致富本領掌握了,但農村農業生產靠天吃飯的問題不解決,一遇自然災害,又將返貧。近三年來,共投入扶貧資金420萬元,整合各類項目資金680萬元,修建生產生活便道38公里,整修硬化村級公路22公里,整治河堤808米,新修蓄水池28口,新增蓄水量3.5萬方,改善了生產生活條件,提高了抗災能力,鞏固了脫貧成果。
5、引資鼓勵創業,邁向致富目標。要致富,轉變發展方式是途徑。農村的資源是有限的,農村的市場也是有限的,僅產業的收入不能滿足人民群眾的致富需求,必須改變發展方式。通過走出去引進來的方式進行轉變。一是引導農民外出務工,成立了勞務輸出領導小組,提供勞務用工信息,建立外出勞務人員檔案,加強務工人員的跟蹤服務,找外面的錢,每年鄉外出務工收入近5000萬元。二是激勵返鄉農民工回鄉創業,利用微型企業扶持、農戶增收等政策,兩年來,發展種、養、加工等微型企業272戶,提高生產加工能力,農產品的收益。三是引入企業雙贏致富。如2010年引入萬州大山公司在桐元村建設了千噸級的冷調庫并對全鄉的獼猴桃進行統收統銷,解決了獼猴桃的貯藏和市場問題,保證農戶持續增收。同年,引進了重慶天之峰農業有限公司在吉安村流轉土地3000畝種植浙江仙居楊梅,農民通過收租金和務工增加收入,引導農民邁向致富目標。
(三)強化創新抓扶貧。
1、轉變扶貧方式。積極轉變扶貧方式,由政府主導式扶貧向群眾自覺式扶貧轉變,由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轉變。一是通過宣傳教育,積極引導群眾參與,讓他們親自選、親自參與項目,確保扶貧項目的準確性。二是對積極想通過自己生產發展項目的農戶重點支持、重點幫助,變“要我脫貧”為“我要脫貧”。
2、細化扶貧方案。對全鄉扶貧戶進行調查、分類,通過多種渠道,采取免費提供場所、免費提供種苗、免費提供生產資料、勞力入干股和群眾自主移民等多種方式,對有能力脫貧的扶貧戶先行采取“點活脫貧”措施,有針對性的對其低收入扶貧戶進行幫扶,使其盡快擺脫貧困,從而為農戶增收注入生機、增強活力。
3、分類扶貧幫扶。對全鄉各村(居)按照整村脫貧和鞏固脫貧、致富小康分類幫扶。實現達到脫貧不返貧、逐步能致富的目標。
X年X月X日
【扶貧幫扶工作匯報】相關文章:
扶貧工作匯報02-02
農村扶貧工作匯報02-02
學校扶貧工作匯報02-18
個人扶貧幫扶工作計劃03-08
幫扶單位扶貧工作總結02-02
扶貧捐贈結對幫扶活動簡報02-21
縣扶貧攻堅工作匯報01-12
駐村扶貧工作匯報02-02
扶貧教育工作匯報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