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友善班會方案
誠實守信,是我們做人的根本。如今,在教育引導學生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還要提高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加強學生對“誠信”教育的認識了解。讓每一位同學都能真正了解、體會什么是誠信、怎么樣才算是做到了誠信等等。讓學生在師生之間的交往中樹立誠信意識,把誠信教育更好得融入到學生們的學習和生活中去,讓誠信的主題進一步在校園間得到升華。
活動目標:
1、知道誠實守信的基本含義.懂得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現代社會更需要誠實守信。
2、愿意做誠實守信的人,鄙視虛假和不守信用的行為,對自己不誠實和不守信用的行為感到不安和歉疚。希望通過此次活動,能糾正同學們的錯誤行為,做一個誠信的小公民。
3、 增強學生自信,使學生努力做到說話做事事實在在、表里如一。,做一個誠信的小公民。
活動要點:
1、講故事。
2.聯系實際,指導行動。
3、總結,糾正同學的錯誤行為,增強學生誠信意識,深化活動主題。
活動過程:
首先通過故事《狼來了》,來體現說謊造成的危害。之后通過總結同學們的發言,解釋什么是誠信——誠信,既是誠實,又是守信用,是最根本的道德品質。每個人都必須具備這個品質,才是一個純粹的人。
接著,舉出一些體現中學生一些缺乏誠信的問題——不按時完成作業,而后抄襲他人作業、撒謊等等惡習。讓同學們對此發表議論,“應該怎樣克服這種壞習慣,是否能改正”,“如果是別的同學向你借去‘參考’,你該怎樣做?”,針對有這一情況的同學進行提問,讓他們深刻了解自己所犯的錯誤,以及下定改正的決心。 由此引入班會主題“誠信”,開始活動步驟:
(一)、講故事:
《曾參殺豬取信》
曾參是孔子的得意門生。一天他妻子要上集市買東西,兒子哭鬧著不讓去,曾妻為擺脫兒子的糾纏,便哄騙他說:“你在家好好玩,你爹回家讓他殺豬給你煮肉吃。”等曾妻趕集回來一看,家里那只黑豬已變成一堆白肉。“怎么把豬殺了?”曾參答道:“你既然已答應孩子了,就應該算數。今天你在孩子面前言而無信,明天孩子就會像你那樣去哄騙別人。一口豬殺了是小事,教育孩子從小知道做人的.根本,可是關系他一輩子的大事。”
《司馬光誠對買馬人》
宋神宗時司馬光聲言閉門著書,吩咐家人將他的坐騎賣掉。家人與一位老者談妥五十錢,第二天成交。司馬光聽了家人的匯報后說:“這馬有病,我怎么忘了交待?明天你要對買主說清楚,這馬有肺病。”家人說:“做買賣,哪有全說實話了?”司馬光道:“話可不能這么說,讓人家用一匹好馬的錢買一匹病馬,這不是騙人是什么?這樣的事咱不能干。”左鄰右舍知道這件事后,紛紛稱贊司馬光為人誠實。
(二)、聯系實際,指導行動。
(1)議一議:實際生活中你遇到此類事情怎么辦?
事例1:周兵和宋杰是好朋友,他們曾經許諾,不管誰遇到困難,一定要互相幫助。這天周兵想抄宋杰的作業,宋杰沒同意,他生氣的說:“這點忙都不幫,真不講信用。”
討論:你對這件事怎么看?
事例2:王娟的爸爸參加了援 藏醫療隊。最近,她媽媽得了重病住進了醫院。爸爸來信問到家里的情況,王娟不知道該不該把媽媽生病的事如實地告訴爸爸。 討論:她應該怎么辦?
事例3:李三看見同學花錢大方,他很羨慕,。有一天,他趁他的同桌不注意,便拿了同學的10元錢。張老師調查時,他怎么也不承認。后來,張老師說:“如果你信任我,就把真相告訴我,我保證不對任何人說。”聽了張老師的話,他很快就把事情告訴了張老師。
討論:你知道為什么嗎?
班主任小結:怎樣才能作到誠實守信呢?以上的事例要求我們,要養成誠信的優良品質,我們應該從小就開始培養誠實守信的好品質,平時就要嚴格要求自己,做到表里如一,言而有信。
四:班主任總結:
當代少年身系國家未來,肩負歷史的使命。我們的國家能否發達,能否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關鍵在于我們這一代有沒有崇高的理想,有沒有有誠信。當我們揚起知識的風帆,蕩起勤奮的雙槳,就要啟航向人生之海時,經驗豐富的老船長告訴我們:“一定要用誠信去導航!”希望通過這次主題班會,我們班的同學都
能做到:守信如節,言而有信。同學們不僅對同學守信,對家長守信,對老師守信,也對自己守信!。最后希望通過這次班會,同學們能自覺保持誠信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