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方案[精華]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能有條不紊地開展,預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是從目的、要求、方式、方法、進度等都部署具體、周密,并有很強可操作性的計劃。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方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設計方案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設計方案 篇1
教學目標 :
1.學習按一定的順序,抓住人物的神態、動作觀察圖畫,并展開想象;運用圖文結合的學習方法,抓重點句、段,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借助神態、動作描寫人物的方法。
2、學習本課生字新詞,能辨析一些近義詞,會用“欣賞”“津津有味”造句。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看圖學文,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1.運用圖文結合的學習方法,抓重點句、段,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和提高觀察、理解能力。
2.了解小守門員和觀眾的外貌、動作、神態,學習借助神態、動作描寫人物的方法。
教學課時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
1.初讀課文,通過查工具書,聯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詞。
2.借助課文明確觀察圖畫的順序和重點,借助圖畫理清課文的層次結構。
教學重點、難點:
指導學生借助課文明確觀察的順序和重點,借助圖畫理清課文的層次結構。
教學過程 :
一、揭示課題
1、談話:一天的緊張學習生活結束后,你喜歡玩什么?有人喜歡踢足球嗎?
哪些同學愛踢足球?誰說說你們是怎么比賽的?
2、今天,我們學習第一課《》。
二、初讀課文,糾正生字讀音,檢查預習情況。
1、多音字讀音:
課文中出現了四個曾學習過的多音字,教師可以借初讀課文提醒學生加以注意。
“空地”的“空”,應讀“k^ng”,不要讀成“k#ng”的音;
“要數那位大個子叔叔”的“數”,應讀“sh(”,不要讀成“sh)”的音;
“蝴蝶結”的“結”應讀“ji6”,不要讀成“ji5”的音;
“不相干”的“干”應讀“g1n”不要讀成“g4n”的音。
2、帶兒化的詞語,教師要引導學生讀正確。
如:“這兒”“兩撥兒”“小男孩兒”“小女孩兒”“快點兒”“那兒”“一塊兒”。
3、應該讀輕聲的字音。
如:“地方”“陣勢”“小弟弟”“小妹妹”“大個子”“叔叔”“那個”“身子”“眼睛”。
4、一些字的讀音容易讀錯,教師要注意糾正。
“膝蓋”的“膝”應讀“x9”,不要讀成“q9”;
“前傾”的“傾”應讀“q!ng”,不要讀成“q9ng”;
“往外”的“往”應讀“w3ng”,不要讀成“w4ng”;
“津津有味”的“津津”應讀“j9n”,不要讀成“j9ng”。
5、注意辨析以下字形:
“踢”與“惕”;“億”與“憶”;“磕”與“嗑”;“津”和“律”。
6、理解詞語:
警惕(t@):對可能發生的突然情況時刻注意著。
候補:等著替補缺額。
閉目養神:閉著眼睛,修養精神。課文中把“白狗”人格化了。
回憶(y@):回想。
精彩:(表演、展覽、言論、文章等)優美;出色。課文中指踢得緊張、好看。
欣賞:認為好;喜歡。課文里指看足球賽的大個子叔叔坐在場邊很有興致地觀看比賽。
三、指導觀察圖畫
出示圖畫:根據這幅圖的特點,我們可按什么順序來觀察呢?
(整幅圖可按從人到景的順序來觀察,而人又可按從主到次,即從守門員到觀眾的順序來觀察。)
思考:
1、圖上畫的'是什么內容?要講清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和事情,可以說明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
2、從小守門員和觀眾的神態來看,這場球賽怎樣?
(圖上畫了一群孩子在空地上踢足球,小守門員注視前方,一些小觀眾和一位叔叔在看球賽。)
四、自讀課文,初步理清課文結構。
思考:
課文有幾個自然段?都寫了些什么?
(這篇課文一共5個自然段。第2自然段是講守門員的,第3~5自然段是講觀眾的。)
五、小結
這一課是看圖學文。我們在初步觀察圖畫的基礎上,又初讀了課文。從畫面中觀察到了時間、地點、人物和一件什么事。課文先講放學以后,一群孩子在空地上賽足球,吸引了不少觀眾;接著介紹小守門員,之后重點介紹了觀眾的表現。這個寫作順序就是作者的觀察順序。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
1、仔細看圖,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
2、學習按一定的順序,抓住人物的神態、動作觀察圖畫,并展開想象;運用圖文結合的學習方法,抓住重點句、段,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借助神態、動作描寫人物的方法。
教學過程 :
一、檢查讀課文情況
1.要求音準句通。
2.說說每個自然段分別寫什么意思?
板書:守門員
觀眾
二、學習課文
1.通過看圖和初讀課文,孩子們放學后組織的這場球賽給我們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板書:激烈 精彩
2.默讀課文,思考:你從哪兒看出這場球賽非常激烈、精彩?
學習方法:先自己默讀思考,抓住文中的重點詞句和守門員、觀眾的動作、神態具體分析體會;然后在小組討論,解決獨立思考時弄不懂的問題;最后班上交流。
第1自然段:
a小弟弟、小妹妹→被吸引
大個子叔叔→欣賞
b“欣賞”在這里是什么意思?
C指名有感情地讀課文。
第2自然段:
a小守門員:神態:警惕地注視 毫不在意
動作:分腿彎腰 上身前傾
b候補守門員:顯一顯身手 撲住幾個險球
C朗讀課文。
第3、4、5自然段:
a戴紅帽的小女孩:動作:往外探著身于
神態:盯著遠處
b紅領巾:動作:伸直了脖子
C女孩:動作:站了起來
d摟著小弟弟的紅領巾:神態:全神貫注地注視“局勢的發展”
e抱洋娃娃的小女孩:動作:挺
神態:不相干
f戴風帽的小男孩:神態:挺緊張
g大個子叔叔:神態:面帶笑容 看得津津有味
有感情地朗讀3、4.5自然段。
3.圖文對照,看一看作者寫了那些觀眾,在寫觀眾時是按什么順序來寫的?都抓住觀眾的哪些方面來寫的?重點寫了哪些方面?表現了什么?(填表)
三、課文小結
1.學習了課文,你覺得從中學到了哪些知識?從基礎和寫作兩方面來談。
2.朗讀課文。
四、布置作業
1.抓住人物的穿戴、動作、神態寫出你喜歡的一場比賽,突出場上緊張、激烈的氣氛。
2.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案點評:
該教學設計示例注重基礎知識的學習,例如生字的學習,這對中年級學生來說,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學習生字的同時,抓住了本單元的教學重點,利用插圖,幫助學生很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同時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細致描寫的方法,在寫作上幫助學生有所提高。
探究活動
仿照課文的寫法,寫出你全家人或你班同學看一個“精彩小品”的動作和神態(寫一個片斷)。寫后交流,品評。
設計方案 篇2
活動目的及意義
本次特色活動定于4月1日愚人節舉行,一方面通過慶祝節日來豐富同學們的課余生活,減輕學習的負擔;另一方面增進全院同學之間的感情,此外為本學期開創一個良好的開端,營造一種輕松,歡愉的氛圍。
活動主題 :
歡樂愚人節
活動時間:
XX年4月1日
活動地點:
學校廣場
活動對象:
所有學生
活動流程:
1、怪味可樂
游戲規則:每組5人,分四組,每組每人隨機自行選取已加入各種調味料的可樂(糖,鹽,醋,芥末,辣椒水),比賽者須迅速喝完手中的可樂,最慢的'人將受到懲罰喝下終極怪味可樂(加入所有調味料的可樂)一杯。
2、爆破行動
擊鼓傳花,被選中者回答主持人的問題,要求2分鐘內答對8道題,失敗者要戳破自己身邊的氣球。此游戲進行5輪。
3、情侶猜猜猜
游戲規則:有4對情侶,其中有1對是真情侶,所有同學通過觀察他們的默契判別他們是否為真的情侶。(擊鼓傳花,接到花的人猜,可向情侶提問題),猜錯的人受到懲罰,根據準備好的音樂進行模仿與表演。
4、中場節目
(1)女生獨唱
(2)爵士舞秀
(3)小提琴獨奏
(4)小合唱(全體學生會成員)
(5)男聲獨唱
5、非誠勿擾
第一關,支持人選定的男女選手上場(4男20女),女生根據第一印象進行選擇,若全部滅燈,則晉級下一關,否則進入下一關。
第二關,進入此關后,女方對男選手提出問題進一步了解,進行第二次投票,規則同一。
第三關,此關為男選手反選,男聲對女生提出問題,進行最終抉擇,成功的可以獲得精美禮品。
設計方案 篇3
小區是居民的生活和工作場所,在設計過程中,首先要考慮的就是方便居民。因此,功能布局、設施配置等屬于建筑方案設計中的基本內容。除此之外,現代人越來越多的開始關注居住環境的舒適性,對小區景觀、建筑風格也提出了一定要求,這些因素也是設計中必須要考慮的。也就是說,現代小區建筑方案設計不僅要滿足居民的生活需求,還要提升品位,滿足居民的精神需求。
1小區建筑方案設計理念概述
1.1以居民為本
小區規劃與建設都是為居民服務的,建筑方案設計也是如此。因此,設計工作應圍繞居民需求展開,以便民、利民為指導思想。此項原則要求各項設計工作從居民的心理需求出發,充分考慮居民的視覺感受,在保證設施能夠滿足生活要求、功能布局科學合理的基礎上,提升小區的舒適性,營造宜居環境。
1.2節能環保
為居民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是小區建筑方案設計的目標,也是優化方案、改進設計的出發點。考慮到居民的生活質量,現代小區設計中也應堅持節能環保原則[3],在不影響小區基本功能的基礎上,盡量降低能耗,提升生態效益。在具體設計中,應善于利用原有環境條件。空間布局方面,應盡可能的保留自然景觀,使建筑與自然保持和諧,改善視覺效果。另外,小區建設時,也要盡量使用低耗、低污染的材料,防止建筑材料污染小區環境、危害居民健康。
1.3現代化
當前,科技的進步,使得人們對生活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小區建設中也開始應用一些新興的材料和技術。為了真正滿足居民對城市生活的各項要求,小區建設時,就要重視做好規劃,積極應用先進的材料和技術,提高小區的服務能力。但建筑方案設計中不能盲目求先進,更要保證可靠,爭取建成功能齊全、服務完善、風格優美的現代化小區。
1.4合理布局小區
畢竟是居民生活的場所,為改善環境,在規劃布局過程中,應確保建筑位置合理。簡單來講,就是設計方案應對建筑朝向進行合理規劃,以保證能夠滿足居民的采光要求,同時,也要適當考慮視野效果。這樣做不僅可以使居住者感受外界的優美環境,對于改善住宅的舒適性也有一定的好處。
2小區建筑方案平面設計的相關問題
對于小區建設來講,平面設計的主要任務是對出口、入口、圖底關系等進行合理布局。具體工作中,出人口范圍的劃定,應以人來的方向為依據;確定圖的形狀以及位置時,應對人進入的方向和部位進行分析。這一部分的工作是建筑設計的基礎,也是影響布局合理性的關鍵,因此,每一項工作都需要設計者慎重對待。
2.1出入口設計
出入口的設計過程中應考慮的因素包括布局是否美觀、與城市規劃、消防規范和交通規范的相關要求是否相符等。一般來講,出入口最好布局在項目內、外可緊密連結處,同時,還應堅持人車分流原則。這樣做可以在確保基本需要得到滿足的同時保證安全,符合以居民為本的設計要求。如果項目規模較大,設計時可另設垃圾出口,以免垃圾運輸影響居民生活或者污染小區環境。另外,設計時最好使內外道路通過出入口實現連接,并且,設計的道路應保證可以滿足小區居民以及一般車輛的通行要求,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盡量避免曲折。此種做法有兩個目的.,一為方便出行,二為節省用地。節省下來的地可用來種植花草,美化小區環境。(應改為:設計道路應分人行道和車行道兩部分,人行道滿足小區居民出行方便。車行道應滿足消防車輛的通行要求,道路可以通而不暢,這樣能夠降低車速,確保居民行走安全,因此可以有目的做些曲折,更加豐富了平面的景觀效果。)
2.2圖底關系
這部分工作中,可以先將建筑的全部房間、室外人群活動區、車輛停放區分別視為三個要素,之后再進行設計,就會比較簡單。在這樣的情況下,設計中需要考慮的因素只有三項,矛盾得到了簡化,主要矛盾得以凸顯出來。但要注意的是,此種分析應結合實際進行,過程中也要以外界環境以及出入口方位為參照,以確保分析的針對性和目的性。這一階段的分析,是確定“圖”形以及具體位置的基礎。
2.3豎向設計
這部分的設計,應重視對場地坡度進行控制。如果現有地形屬于坡地,則要對場地設計進行適當優化。設計過程中,應充分利用高差關系,盡可能的降低土方量,節省成本。一般項目應科學設置相應的排水設施,確保路面積水和地面雨水能夠及時排走。如果小區地處沿海區域,還要注意參照相應的防洪要求。總平面圖設計不僅包括出入口設計、交通組織設計,還應重視依照防火要求以及相關規定,對建筑與周圍建筑、道路的距離進行控制。另外,合理布局建筑類型、有效改造小區氣候,也是這部分設計中要考慮的內容。
3案例分析
當前,小區建筑方案設計中,設計者普遍將建筑風格與立面效果作為考慮重點。甚至部分小區設計時,將立面效果作為了唯一關注重點,導致建筑美觀有余、實用不足。這樣就增大了施工設計的難度,給施工圖設計帶去很大困擾。以某工程為例,在設計過程中,設計者將關注重點放在了立體效果上。為了凸顯效果,該工程中包含兩處大型構架:①第一處建筑使用了架空樓板。②第二處為斜跨拱形。并且,第一處的單體跨長、跨寬分別為47m、9m。在這樣的情況下,出于穩固性考慮,工程施工時若采用鋼筋砼結構,就要適當加大柱和梁。這樣做能夠保證建筑安全,但是,構件卻會因此變得笨重,設計預期的立體效果受到了影響。因此,建筑設計時不僅要考慮外觀與視覺效果,還要對建筑的實用性和施工的可行性進行考慮,確保方案的有效性。設計者需要明確的是,能夠保證基本生活是小區建筑方案設計的首要要求。“華而不實”的設計方案不僅會導致施工困難,還會影響到居民的生活質量,并不可取。因此,設計時如何兼顧實用與美觀是每一位設計者都要重視的問題。但現實中,依舊還有很多小區的建筑方案設計工作沒有得到相應的重視,設計過程中由于對影響因素的考慮不夠周全,造成小區建成后居民生活和出行存在諸多不便,這些都是設計者應該反思的問題。
小區是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關系到居民的生活質量。小區建筑方案設計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其中需要對單體建筑、出入口、停車區域、交通組織等多項要素進行考慮,設計的復雜性非常突出。因此,為了保證方案設計的合理性與科學性,負責此項工作的人不僅要重視知識積累,還要學會總結經驗、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的職業素質。建筑設計實際上就是一個創造與優化的過程,除卻遵守相關規定之外,還需要設計者充分發揮創造性,而這一點卻經常被人們忽視。
設計方案 篇4
【教材分析】
本課選自蘇少版美術教科書七年級下冊第六課,屬于“設計.應用”領域范疇。美好的色彩能煥發人們的情感,能描述人們的思想。本課力求通過生活中的色彩變化向學生展示大自然的“美”無處不在,引導學生從色彩的角度去了解和發現其在繪畫和設計中的“語言”狀態,以及色彩的變化所帶來的審美感悟。本課以點帶面使學生全面學習色彩的基礎知識,感受色彩的無窮魅力,并運用色彩知
識去創造、表現自己的藝術作品。本科的學習,不僅為今后的“設計.應用”的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而且也為“造型.表現”中色彩語言的運用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學情對象分析】
七年級下半學期的學生們,在美術方面的基礎有所加強,并且保持著對美術的濃厚興趣。雖可以利用色彩做簡單的美術創作,但是對色彩知識的了解不全面、不系統。這個階段教師應引導學生了解藝術與生活間的聯系,提高他們的欣賞能力的同時,激發藝術想象力和創造的潛力。讓學生通過觀察、分析、探究和協作練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大膽創新。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掌握色彩的基礎知識,認識色彩的基本屬性和變化規律。
2、技能目標:學習色彩的知識、色彩的調和方法及應用法則;
能夠主動使用色彩進行創意設計、美化生活。
3、情感目標:通過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色彩的基礎知識、基本要色和應用法則。
難點:理解色彩的變化規律和情感表達特性。
【教學方法】
多媒體演示和現場演示、直觀教學法等教學方法。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彩色圖片、繪畫工具。
2、繪畫工具、彩色顏料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欣賞圖片,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找一找圖片中的顏色。多媒體展示圖片:色彩絢麗的自然風景和生活用品。
2、生回答:樹是綠色的也有黃色的,山是藍色的也有點發紫…………
3、師總結:色彩給了我們視覺上的享受,我們生活在一個繽紛的色彩世界里。我們感受著色彩的美麗多姿與變幻莫測,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多變的色彩”。
4、導出課題:多變的色彩
(設計意圖:通過欣賞圖片,找一找圖片中的顏色,使學生認識到生活中到處都是充滿色彩的,有了“美”的感受從而調動學生
參與色彩學習的積極性。)
二、新授:
(一)三原色、三間色
1、老師這里有個小謎語,請同學們來猜一猜?
出示謎語:紅橙黃綠藍靛紫,凌空南北架彩橋。尋常事日看不見,雨后偶爾露妖嬈。
生回答:是彩虹。(展示彩虹圖片)
師提問:彩虹好美啊,為什么彩虹會出現這么多的顏色呢?
2、師簡單介紹牛頓的實驗
展示三棱鏡折射光譜的圖像。感嘆光的神奇。
展示牛頓色環。(多媒體展示)
請同學們找出三原色:紅、黃、藍
三原色:是色彩王國忠最元老級別的顏色,其他的顏色都來自于他們三個。
3、通過他們兩兩調和我們就可以得到三間色,請同學來演示一下。(用事先準備好的顏料請學生上臺)
師:我們得出的三種顏色也就是“三間色“是哪三種?生回答:橙、綠、紫。
(設計意圖:謎語的設置用以調動課堂的氣氛,拉近師生距離,為下一步開展專業的色彩知識學習進行鋪墊,學生動手演示使學生體會調色的趣味性。)
(二)三要素,色相、明度、純度
1、師:我們了解了三原色和三間色的知識,知道通過他們我們還可以調出成千上萬的.顏色,在著名的牛頓色環中就包含12種漂亮的顏色,你們都能說出他們的名字嗎?
生回答:有紅色,橙色、紫色、綠色等等。
可以說每種色彩都有自己的樣子,這就是色彩的一個要素——色相,也就是色彩本身的相貌。
2、色彩還有兩個要素叫做明度與純度,老師帶著同學們一起來研究一下。
明度:指色彩的明暗程度。純度:指色彩的純凈程度。不參雜其他顏色的。
3、同學們請看大屏幕:明度漸變圖片。
當我們把一個顏色(如藍色)加入白色進行調和,隨著我們加入白色的量的增加,藍色的純度下降但明度提高,當我們加入黑色進行調和的時候,藍色的純度和明度同時都下降了。
(三)色彩的冷暖、情感特性。
今天同學們學到了很多色彩的專業知識,認識了三原色、三間色;了解了色彩的三屬性;然而色彩還有具備的其他特點,我們繼續來認識一下:
大屏幕播放藍色系和紅色系作品,提問,這兩幅圖的主色調是什么?給同學們帶來了什么樣的感覺呢?同學們小組討論一下。
師總結:不同的色彩會產生不同的色彩氣氛,給我們觀賞的
人帶來不同的影響和情感體驗,這幅藍色的我們覺得清涼舒適,紅色的這幅我們覺得溫暖熾烈。這就是色彩的冷暖特性和對我們的情感情緒的表達。同學們只要在生活中用心的去觀察,一定會有所收獲。
(設計意圖:直觀的演示加欣賞體驗讓學生記住色彩的基礎知識。色彩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帶給我們美的體驗。)
三、設計實踐
(一)回顧展示彩色生活物品圖片、風景圖片、繪畫作品。
我們生活中不可以沒有色彩,在座的同學們你們應該也都有自己喜愛的顏色吧。是不是也想自己動動手去裝飾呢?下面我們就來動動手,拿出課前老師讓你們帶來的飲料瓶子、酸奶盒子、或是一次性杯子。用今天學習的色彩知識來把他們裝扮一下。(師巡回輔導)
要求:1、同學之間可以合作創作同一作品。
2、設計裝扮時注意從色相、明度、純度入手。
(設計意圖:酸奶盒、紙杯等都是生活中做常見的材料,對其進行裝扮學生更易入手,且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
四、交流評價
1、學生闡述設計意圖,自我評價。
2、學生互評,找出不足與閃光點。
3、師總結點評。對于好的做法給予表揚。
五、課堂小結
設計方案 篇5
教學目的
一、了解人們的主觀認識必須隨著時代的變化而有所改變,制定法令、制度必須注重“察今”即從當前的實際情況出發。
二、學習古漢語知識,積累一定的文言實詞、虛詞和句式方面的知識。
三、了解并學習本文運用的舉例論證和比喻論證的方法,了解本文用寓言故事說理的特點。
教學設想
1.這是一篇文言議論文,教學重點應是分析文章的論點、論據和論證,要求學生要切實掌握論點,并了解作者是怎樣論證論點的,運用了哪些論據,使用了哪些論證方法,要弄清作者的思路,理清文章的層次。
2.積累一定的實詞、虛詞,熟悉主要的句式特點,能講會譯,是閱讀分析課文的必備條件,教師應當重視這一教學環節,給以足夠的時間保證。教師可以根據大綱和教材的要求給學生明確具體任務。
教學時數 兩至三教時
用一教時指導預習,作為起始課,以疏通文句為主。用一至二教時研習新課,以分析課文為主。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指導預習
本教時完成以下任務:
1.了解有關《呂氏春秋》及其編著者的知識。
2.能講解,會翻譯,疏通文句。
3.初步了解課文的內容和寫作方法。
4.明確學習本文的目的、要求。
教學步驟
一、簡介《呂氏春秋》和呂不韋
教師可指導學生看“預習提示”和有關注解,要求學生知道《呂氏春秋》是怎樣一部書,知道是呂不韋請人編寫的,可不再補充其他內容。
二、疏通文句,指導學生試講、翻譯
指導方法:可以讓學生邊讀邊講,教師給以指導;也可通過練習形式給以指導,教師出示檢測練習題,學生解答,教師講評;也可以由學生自學、質疑,教師在答疑過程中再適當擴展內容,給以指導,等等。
指導重點:
1.讀準字音
弗(fú)損益 要(yào )于時
一脟(luán)肉 一鑊(hu)之味
一鼎之調(tiáo) 澭(yōng)水
悖(bèi)亂 殤(shāng)子
鏌(m)铘(yé) 驥(jì)驁(ào)
遽(jù)契(qì) 時已徙(xǐ)矣
2.確切理解詞義(包括實詞和虛詞)
對文中一些重要詞語,教師應指導學生閱讀并掌握書上的注釋,再適當作些補充。
法先王之法:效法、取法;法令制度。前一個是動詞,后一個是名詞。
人或益之:有的、有的人。代詞。人或益之,意思是說,人們有的益補它。
雖人弗損益:虛詞“雖”有雖然、即使兩種解釋,根據上下句關系選擇恰當的解釋。這里的“雖”應講成即使,有假設存在某種情況的意思。
凡先王之法:凡是,表示概括。
先王之成法:已成的。成法,已成的法令制度。
察己、察今:明察。
古今一也:一致,一樣。
以近知遠:形容詞用作名詞,近處的、遠處的。
以所見知所不見:“所+動詞”的固定結構,相當于名詞,即見到的,沒有見到的。
堂下之陰:陰影,影子。指日月的影子。
日月之行:運行。
先表澭水:標志,標準,名詞作動詞,設標志。
循表而夜涉:標志,標準,名詞。
千有余人:相當于“又”。
益多矣:增加。益多,指河水漲了許多。和“益之”、“暴益”不同。
所以敗也:……原因。所以敗,失敗的原因。
有似于此:類似,像。似于此,像這種情況,或,和這種情況相類似。
守法而弗變:遵守、遵循,這里有貶義,即墨守、保守。
向之壽民:先前;長壽者。即本來可以長壽的人。
因時而化:根據、依照;變化。即根據時代的'變化而變化。
是故:因此。
非務相反:要求得到、追求。務相反,一定要有所不同。
時勢異也:時代,形勢。時勢異,時代和形勢不同了。
以故法:用;舊。用舊有的法令制度。
為其國:治理。
時已徙:變遷。
人問其故:原因,緣故。
其父雖善游:雖然。
三、自讀課文,熟悉文章內容和寫作方法
學生自讀課文,教師出示思考題: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怎樣論證的?
2.本文講了荊人夜涉澭水、楚人刻舟求劍、有人欲引嬰投江三個故事,這三個故事分別說明了什么道理?可推斷出怎樣的結論?
3.本文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用這些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
四、教師小結本節課的內容,明確提出學習這篇課文的目的任務,布置預習作業,為下節課分析課文作準備:按上面三個自學思考題閱讀課文。
第二教時
研習新課
本課時完成以下任務:
1.理清文章層次。
2.把握中心論點,并理解這一觀點的進步意義。
3.會分析主要論證方法。
教學步驟
一、分析中心論點
教師提問:學習議論文要把握中心論點,學習文言議論文也是如此。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教師可作提示:有些議論文的標題可以作為中心論點,這篇文章的題目行不行?有些議論文可以從文中選出恰當的句子作為中心論點,這篇文章里有沒有這樣的句子?如果有,選哪一句合適?
學生討論后教師小結:本文的題目揭示了中心論點。“察今”,即明察當今實際情況。本文針對當時有些人鼓吹效法先王反對變革的錯誤思想,提出了應當隨著時代的改變來制定法令制度的主張,即“世易時移,變法宜矣”。
教師提問:本文的基本觀點就是制定法令制度應當從當今的實際情況出發,對這一觀點我們應當怎樣評價?
學生討論后教師小結:這一觀點是有進步意義的,因為作者反對的“法先王之法”的頑固守舊的思想,提倡的是變法革新從實際出發的主張,這對于推動時代,社會的向前發展,無疑起積極進步的作用。但是作者說“先王之所以為法者,人也”,主張以人為依據,從人出發,來制定法令制度,這就掩蓋了統治階級制定法令制度的階級實質。在階級社會里,一切法令制度都是為一定階級服務,不可能有、也從未有過為所有“人”服務的法令制度。這是作者認識上的階級和時代的局限性。
二、分析文章的層次
教師提問:閱讀議論文,要能理清層次。怎樣分析這篇文章的層次?
學生討論后教師小結:總的說文章可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1、2兩段)提出“察今”的論點,即制定法令制度要明察當今的實際。第二部分(3─6段)進一步論證論點,提出“世易時移,變法宜矣”的主張。
第一部分
開頭用設問句提出了先王之法不可效法的觀點。為什么先王之法不可法呢?兩個原因。一是“先王之法,經乎上世而來”,在漫長的年代里,“人或益之,人或損之”,已非本來面貌,所以不可效法。二是“先王之法,有要于時”,既“有要于時”,那么,“時不與法俱在”,就要隨著時代的變化來制定適應現實的法令制度了,而不可效法先王之成法。分析了這兩個原因之后,作者提出了“釋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為法”的主張,以“先王之所以為法者,人也,而己亦人也”為依據,提出了“察今”的中心論點,就是說,制定法令制度,要明察當今的實際。
第二部分
以“世易時移,變法宜矣”為核心,從多方面論證中心論點。這一部分里,作者講寓言故事、打比方,反復強調先王之法與現實情況已經不適應了,墨守先王之成法是行不通的,要治理好國家,就要改變先王之成法;“世易時移,變法宜矣”。這就進一步證明,明察當今的實際情況,制定適宜的法令制度對治國是十分重要的。
三、分析論證方法
教師提問:關于本文的論證方法,“預習提示”作了簡要說明,我們依據提示的內容研究幾個問題。舉例論證的方法。文中舉了什么例子,論證了什么問題?
學生討論后教師小結:第2段提出了“察今”的觀點,列舉了日常生活中常見易懂的三個例子:“審堂下之陰,而知日月之行,陰陽之變;見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魚鱉之藏也。嘗一脟肉,而知一鑊之味,一鼎之調。”這幾個例子說明了“以近知遠,以今知古,以所見知所不見”的道理,從而論證了“察己則可以知人,察今則可以知古”的觀點,治理國家不可效法先王之成法,而應當在“察今”上下功夫。
教師提問:下面研究比喻論證的方法。文中什么地方用了這種方法?論證了什么道理?
學生討論后教師小結:第4段在提出了“世易時移,變法宜矣”的觀點之后,以良醫治病為喻進行論證。由“病萬變,藥亦萬變。病變而藥不變,向之壽民,今為殤子矣”,講到治國的道理:“凡舉事必循法以動,變法者因時而化”,“因時而化”就是要察今、變法,從而論證中心論點。
教師提問:“預習提示”講到運用寓言故事進行論證的方法,并要求了解寓言的含義以及跟論點的關系。課后練習也有這方面的題目。本文講了哪幾個寓言?各說明了什么道理?(各包含著怎樣的寓義)根據這三個故事可以推斷出怎樣的結論?
學生討論后教師小結:本文講了三則寓言,各有不同的寓義。荊人襲宋夜渡澭水的故事,諷刺了不顧時間條件的不同而死守古法的人,旨在說明時間不同了條件就應有所變化,做事就應從具體的時間條件出發,而不能因循守舊。楚人刻舟求劍的故事,諷刺了不顧地點條件的不同而死守古法的人,旨在說明地點不同了,條件就有變化,做事就應當從具體的地點條件出發,而不能因循守舊。引嬰兒欲投江中的故事,諷刺了不顧人的條件不同而死守古法的人,旨在說明人不同了,條件就有變化,做事就應當從具體的人的條件出發,而不能因循守舊。這三則寓言是從時、地、人三個不同的角度論證了“察今”的重要性,“世易時移,變法宜矣”。
教師提問:上面研究了比喻論證和用寓言故事論證這兩種方法,運用這兩種方法論證事理有什么作用?
學生討論后教師小結:主要作用是把比較抽象、復雜的道理講得形象具體、淺顯易懂。同時,也能使文章內容更豐富多采,更吸引讀者。
完成上面幾項任務,教師小結本教時內容,提出具體要求:1.把握全文的中心論點;2.理清全文的層次;3.分析主要的論證方法。
布置作業
完成課后“思考和練習”三、四、五。
【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設計方案05-15
(經典)設計方案02-24
設計方案【經典】02-03
設計方案【精選】10-17
設計方案09-09
教學設計方案07-04
薪酬設計方案05-15
設計方案格式06-24
薪酬設計方案03-15
實用設計方案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