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推進方案模板集錦10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安全順利進行,我們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闡明具體行動的時間,地點,目的,預期效果,預算及方法等的企劃案。優秀的方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推進方案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推進方案 篇1
一、指導思想:
本期我們語文科組根據福田區《20xx——20xx學年度第一學期小學教研工作要點》,有效落實《皇崗小學20xx——20xx學年度第一學期教研工作要點》,本著扎實推進“校本研修”工作,不斷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的原則,特制定本學期工作計劃。
二、工作重點:
1、堅持逢單周一次的業務學習,把提高教師業務素質的各項要求落到實處。力爭使每一次教研活動有主題、有實效。做好期末交流工作。
2、積極參與探索“網絡環境下的校本研修”方式。
鼓勵各位語文教師積極參與我校網絡博客(blog)系統,提倡教師在博客上發表教育教學日記、教學設計、教學反思、教學日記、教學隨筆、教育故事等,提倡建立班級、家長和學生博客,豐富我校博客的內容,提升博客的質量。
3、加強教師理論學習,提高語文教師的思想素質。
(1)落實學校工作計劃提出的“書香校園”活動,參加學校組織的'教師讀書沙龍,評比和獎勵讀書活動。強力推進“讀書富腦”活動,采取“師生同讀一本書”、“多名教師同讀一本書”等形式。
(2)組織教師開展多種形式的校本研修的理論學習。討論研究怎樣提高語文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提倡語文教師學期內讀一本教育教學專著或多本教育雜志,并開展組內學習心得交流。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和競爭力。
4、加強語文教師業務培訓,提高教師課堂教學藝術,轉變教育觀念,開闊教師的眼界。
(1)走出去:組織教師參加各級課改講演、聽課評課活動等。參加福田區校本研修現場觀摩交流活動。
(2)請進來:參加學校組織的專家、名師講學。
5、實施名師課堂開放制。
挖掘語文組名師資源。語文組校級以上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有義務承諾全天候、全方位向全體語文教師開放自己的課堂,積極傳、幫、帶青年教師,充分發揮名師的示范引領作用。
6、參加福田區教研室開展的《詩教研究》課題和學校心理課題的研究。配合做好心理課題的結題工作。
7、加強教學質量的全過程監控。
(1.)完善集體備課的內容和方法,充分發揮集體智慧,把教師的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相結合。
(2)配合學校相關部門“推門聽課”。促進日常教學工作的開展。
(3).配合教導處做好學生學業成績以及日常作業的抽查工作。
(4). 抓好“晨誦、午讀、暮省”的讀書制度,督促每生每天不少于5頁的閱讀量。提倡不動筆墨不讀書,中高年級學生堅持寫讀書筆記,于十二月舉行一次學生讀書筆記展評活動。
(5).十月下旬,小學生現場作文寫作選拔賽。
(6)、十月下旬,參加市級規劃課題、區級課題“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方式研究”結題。
(7)十一月上、中旬組織參加“深圳讀書月”系列競賽活動。舉行演講比賽。配合學校評出:演講、寫作、摘記、藏書之星和優秀讀書家庭。
(8).配合學校進行“皇崗杯”青年教師課堂教學觀摩活動優質課展示。
(9).繼續配合做好“整合與增效”課題研究工作,重點做好成姿老師參加全國信息技術整合課賽課語文課的指導和輔助工作。
注:如有變更以學校工作安排為準。
語文組 20xx年9月21日
本學期教研主題:“古詩詞教學面面觀”
一、《詩意的課堂 審美的課堂》(二年級主講)
二、《詩歌教學中的朗讀》(三年級主講)
三、《詩境》(四年級主講)
四、《古詩詞教學淺探》(五年級主講)
五、《試談小學語文課文中的詩歌教學方法 》(六年級主講)
六、《淺談小學低年級古詩教學模式》(一年級主講)
推進方案 篇2
指導思想:
認真學習《關于xx區區域性推進校本教研制度建設的實施意見》和二期課改的有關精神,積極落實“加強優質教育資源建設,加快義務教育均衡化發展”的工作目標,以開展“以校為本”的行動研究,促使教師在自己崗位上,立足于自己的教學實踐,不斷探究,不斷進取,促進教師的專業自主發展。
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xx
副組長:x
組員:xx
一、如何理解校本教研
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的進一步深入,對教師的專業素養,特別是教師培訓方式提出新的嚴峻的挑戰,建立新的教研工作機制,促進教師專業自主發展迫在眉睫,并直接影響到課程改革是否具有生機勃勃的可持續發展力。因此,建立“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制度本身就是課程改革的一個組成部分,并能促進學校和教師主動發展。
含義:從學校整體發展出發,為了學校及教師的發展,通過學校教育實踐來進行:相對于來自外部的教研要求(如各種大的課題)或孤零零的個體教師所展開的教學研究。
意義:
(1) 學校層面
強調學校的自治性和發展的自主性(如在課程發展、課程實施及教師發展規劃方面,形成自我規范、自我提升、自我創新的內在機制),使學校成為一個文化教育實體組織而非僅僅是教育行政管理的基層組織(學校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學習化機構,成為學習型社會的一個細胞)。
(2) 教師層面
持續的專業發展意識與專業發展能力:把教學研究與教師日常教學工作、在職培訓融為一體,使教學研究成為教師的一種職業生活方式;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新問題,取得新經驗、新認識。
二、校本教研研究內容
校本教研是以新課程為導向,以促進每個學生的發展為宗旨,以教師為教研主體,以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學所面臨的.各種具體問題為對象,研究和解決實際問題,建立與新課程相適應的以校為本的教研活動。建立以校為本的教研制度,即以“個人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為核心要素,采用教學反思、交流研討、協助教學、教學指導、聽課、評課、說課等形式,同時通過教學觀摩、案例交流評選等活動,為教師參與教研創造條件。
三、校本教研活動流程
觀摩:在本教研組內與自己水平相當的教師相互聽課討論,聽優秀教師的課,看優質課錄像,并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參加討論,提出問題。
思考: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和突破口,個人和同行共同學習、探討。
設計:根據思考和探討的結果,設計解決問題的教學課例,個人說課,同行交流經驗和進行“臨床指導”。
實踐:根據教學設計,個人進行實際操作,組員進行“臨床”觀摩。
反思:根據教研主題和要求,對自己課堂教學進行實錄,對教學的行為和結果進行反思。
再設計:組員進行課堂評價,個人根據反思的結果和同行評價對課堂教學進行重新設計,優化教學。
四、本學期工作安排
第8周:動員階段,學校擬定工作方案
第9周——第11周:啟動階段,教研組擬定本組的工作計劃
第12周——第16周:運作階段
第17周——第19周:總結階段
第20周:交流匯報
推進方案 篇3
一、指導思想。
根據市政府辦公廳批轉的市殘聯等七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本市殘疾人康復工作的意見》(*政府辦發[****]8號)中提出的到20xx年實現本市殘疾人“人人享有康復服務”的工作目標,按照市殘康辦的工作要求,堅持以政府為主導,各有關部門分工協作,社會廣泛參與的社會化工作方式,開展殘疾人“人人享有康復服務”的工作。積極探索實現殘疾人“人人享有康復服務”目標的服務內容、工作模式和評價指標體系,不斷滿足殘疾人日益增長的康復需求,保障殘疾人參與社會活動的`權利。
二、工作目標。
在對殘疾人康復需求調查摸底的基礎上,區殘聯和衛生部門共同協作,制定和實施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鎮衛生院)為服務主體,對社區內有康復需求的殘疾人提供以醫療康復、知識普及、健康教育為主要內容的康復服務計劃。服務形式為根據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與殘疾人簽定的“社區康復服務約定書”,實行每月一次上門服務,提供簡易的健康體檢和康復知識咨詢,并指導殘疾人進行生活技能、自理能力、社會適應等方面的功能康復訓練,為殘疾人康復回歸社會創造條件。
三、服務對象。
有康復需求的持證殘疾人。
四、工作步驟。
㈠、準備階段。(1月------3月)
1、開展殘疾人康復需求調查,了解和掌握全區殘疾人康復基本信息,為推進殘疾人“人人享有康復服務”工作提供依據。
2、通過二個試點鎮工作情況的分析,制定實施方案,明確服務對象、服務內容,制定工作目標、措施和方法。
㈡、實施階段。(4月------11月)
1、組織培訓,明確工作任務。
組建一支思想素質、業務素質和心理素質好的社區醫生和志愿者隊伍,對他們進行上崗培訓,使他們明確康復服務的對象、服務的內容及服務的要求。
2、簽訂協議,提供康復服務。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與殘疾人簽定康復服務協議,明確服務內容、時間、形式等,醫生和志愿者要按照協議要求進行服務,做好服務記錄。
3、制訂標準,加強督促檢查。
根據康復服務的內容,制定相應的服務標準,區衛生和殘聯等部門按標準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醫生和志愿者的服務工作進行檢查,使“人人享有康復服務”工作能正常、有序、穩步地開展。
㈢、總結階段。(12月)
對實施“人人享有康復服務”工作進行總結。進一步完善服務的內容、標準、措施和做法。
五、時間節點。
1、***年1月起***、***鎮開展試點工作。
2、***年3月--4月聽取各方面對試點工作的意見,研究起草工作方案。
3、***年4月召開區殘疾人康復工作辦公室會議,通報試點鎮情況,討論確定工作計劃。
4、***年6月份召開專題會議,在全區推開殘疾人“人人享有康復服務”工作。
5、***年12月份進行工作總結。
六、工作要求。
“人人享有康復服務”工作一項全新的工作,我們要在***區殘疾人“人人享有康復服務”工作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做到殘聯、衛生分工不分家,逐步形成區殘聯、區衛生局抓管理,基層殘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抓落實,村、居委干部、社區醫生抓實效,殘疾人協會、社會工作者、志愿者等社區各界廣泛參與的工作格局。
1、區殘聯、區衛生部門要加強協作,精心指導。一要根據上級要求和本區實際,研究起草“人人享有康復服務”工作的各類工作用表、評估驗收標準。二要發揮區殘疾人康復專家技術指導組的作用,加強對殘疾人康復需求工作的指導和康復服務醫生的業務培訓,要求區對鎮、鎮對村進行層層培訓。經過培訓,建立一支素質好、技術穩定的社區康復服務員隊伍,為殘疾人提供集預防、保健、康復、健康教育于一體的社區服務。
2、基層殘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要緊密配合,形成合力。要依托基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整合家庭資源、社區資源和社會資源,實現資源共享,為廣大殘疾人提供就近就地、經濟實用、覆蓋面廣的康復服務。
簽約前基層殘聯要對殘疾人家庭進行一次入戶康復需求調查,摸清殘疾人的家庭基本情況、健康狀況、征求是否需要康復服務。
具體實施中殘聯、衛生要做到“五個定”即一定服務對象,凡居住在本行政區域的所有殘疾人,包括三癱一截病人、精神病人及重殘人員;二定服務內容,對服務對象建立健康檔案,對有康復需求的殘疾人落實社區醫生進行康復指導;三定服務方式,采取上門服務方式,方便殘疾人;四定服務時間,按照康復服務約定書實行每月一次上門服務,特殊情況隨叫隨到;五定服務()人員,每個康復對象指定醫生負責。
3、社區醫生要有愛心,真誠服務殘疾人。康復醫生一要加強業務學習和培訓,熟練掌握康復訓練與服務的基本知識和技能;二要工作中充滿愛心、真心,耐心為殘疾人服務;三上門服務時要帶好服務記錄表并按實填寫,服務后請受助人(或監護人)簽字確認;四無法在約定的時間開展服務,應事先告知服務對象,另約時間進行康復服務;五要在服務中加強與殘疾人的溝通,增強其戰勝殘疾的信心和勇氣。
4、要建立檢查、考核制度。區衛生局要把“人人享有康復服務”工作納入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考核,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納入到對醫生的考核,年中、年終各組織一次考核。具體為區殘康辦組織衛生、教育、基層殘聯等有關人員按照評估標準進行工作考核,通過隨機抽查、入戶調查、填寫反饋表等形式,對康復服務項目、服務時間、服務質量及康復服務記錄情況進行檢查驗收,根據考核情況,下撥任務經費。
推進方案 篇4
一、指導思想
為進一步提高審計隊伍的整體素質,加強審計隊伍專業化建設,推進審計事業科學發展,根據省審計廳《關于印發新形勢下加強審計隊伍建設意見的通知》、市審計機關“審計能力提升年”活動實施方案的要求,結合我局實際,現就高級職稱“三年推進計劃”工作制定本實施方案。
二、組織領導
為保障高級職稱“三年推進計劃”實現預期目標,市局成立高級職稱“三年推進計劃”工作領導小組,組織領導各項工作,領導小組下設協調小組和指導小組,具體負責組織協調、后勤保障和業務指導等各項具體工作:
三、指導分工
四、職責分工
(一)指導小組
指導小組負責掛鉤幫扶審計人員的高級職稱考試和申報評審工作,對擬取得高級審計師、高級工程師或高級會計師等資格的審計人員對照申報條件進行模擬評審,針對不符合評審條件的薄弱環節,定期做好督促、幫扶和指導工作。
1.對照幫扶對象的“基本條件”,對擬參加高級審計師全國統一考試的審計人員在報名考試、培訓學習、備考準備、組織考試等方面在時間安排、項目安排等方面提出合理建議;
2.對照幫扶對象的“工作經歷”條件,對擬申報高級職稱人員在擔任大中型審計項目、全國性行業審計或審計調查項目、專案審計等項目的審計組長或主審的.安排等方面提出合理建議;
3.對照幫扶對象的“業績成果”條件,對擬申報高級職稱人員在爭創優秀審計項目、撰寫審計要情或專題報告、審計方法創新或先進經驗的總結推廣,執筆制定審計操作規程、審計工作制度或審計發展規劃,以及主持或承擔上級下達的審計科研課題、政策研究課題、調查研究課題等方面進行指導幫助;
4.對照幫扶對象“學術理論水平”條件,對擬申報高級職稱人員在審計或相關專業著作的撰寫出版,以及在核心類或有國際統一刊號的報紙或期刊、省一級新聞出版部門認定的有內部刊號的報紙或期刊發表論文、調查報告等,做好修改、指導或推薦工作;
5.負責幫扶已取得高級會計師、高級統計師、高級經濟師、高級工程師等高級職稱的審計人員申請轉評高級審計師工作。
(二)協調小組
主要負責參評人員的資格和申報材料初審;與省審計廳、市人事部門做好溝通協調,并做好相關的服務保障工作。
推進方案 篇5
為進一步加強信息化建設,在去年網站開發建設基礎上,全面、深入推進信息化工作開展。特制定局安全監管“E計劃”推進方案。
一、工作目標
通過完善欄目內容,改進模塊功能,不斷充實和更新信息系統數據庫,進一步提高網站運行質量,更好地發揮網站對外宣傳作用,提高安全監管信息化水平,實現安全生產動態監管,為全區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向好提供堅實的科技保障。
二、工作原則
1.體現全面性。網站應充分體現城區安全生產特點,立足于全區實際,以綜合監管的角度,全面反映全區安全生產工作。
2.把握動態性。網站應不斷完善功能,及時更新監管數據及隱患整治工作動態等信息,為安全監管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3.強化功能性。網站應充分發揮在線辦公、對外宣傳、方便群眾辦事等功能,著力將其打造成服務社會、服務群眾、服務安全監管工作的有效載體。
4.增強服務性。網站應開辟政務公開專欄,加強信息公開力度,增強工作透明度,堅持民主監督,推行依法行政、優質行政、廉潔行政,推進服務型政府建設。
三、組織領導
局成立“E計劃”推進小組,成員為:
四、工作任務
1.強化信息更新工作常態化,進一步提升信息工作的質量和水平。自20xx年11月網站建成后,各處(室)、大隊即確定了一名信息聯絡員,負責信息的采集、整理、報送及上傳工作。20xx年2月,局機關制定下發《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信息工作考核辦法》。根據信息公開和政務公開不斷向縱深發展的工作要求和客觀實際,20xx年網站信息工作要緊緊圍繞安全監管中心工作,由各處(室)、大隊信息聯絡員,通過“站信息發布后臺管理系統”,向主管版塊及時上傳并公布政務動態和文件信息,做到每月統計和通報局各處室,以及各街道、部門信息情況,切實做到網頁信息上傳與更新工作常態化,進一步提升信息工作水平。
2.強化網站運行與業務工作同步化,進一步發揮生產安全宣傳載體作用。在網站建成初期,各處(室)、大隊在局網站上公開文件、信息,以及各項業務工作的主動性、及時性、實效性等方面有待提升,為促進局網站宣傳和服務功能的發揮,今年要積極利用局網站平臺,加大安全生產宣傳力度,在“安全生產宣傳視頻”、“安全文化”等欄目,通過播放安全生產公益廣告、安全知識教育紀錄片、安全事故警示案例,開設安全生產論壇,開展安全生產微電影展示片等等,使安全生產宣傳有影有聲、有圖有文。充分利用每年6月份“安全生產月”活動,開辟專欄,實時反映并全程記錄活動開展情況,充分發揮局網站在安全生產監管工作中的.宣傳載體作用,提升社會公眾的安全意識和知識技能。
3.強化網站運行與系統開發一體化,進一步提高安全監管信息化運用水平。網站建設時,架設了兩套系統,即市安全監管信息系統和隱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統。去年底,隱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統通過了省安監局的驗收。今年,將堅持“循序漸進、以點帶面”的原則,在全區各行業和領域逐步推廣和運用該信息系統。利用相關統計信息,不斷充實企業基本信息數據庫。通過系統實時查詢企業自我管理、行業監督管理的情況,不斷推進企業主體責任和行業監管責任的落實。同時推進地圖模塊的運用,依托網站數據庫,開發瀏覽功能,以全區實際地圖為藍本,按照街道轄區范圍進行劃分,標注企業具體位置和相關信息,實現選擇不同監管對象,實時反映監管重點單位的具體位置、分布情況,指導局行政許可審批和安全生產監管工作科學規范高效開展。通過監管工作系統內涵和范圍的擴展,發揮信息化手段在安全生產監管工作中的科技支撐作用,推進科技強安之路。
五、工作要求
1.明確職責,加強組織領導。要緊密結合我局安全生產工作實際和網站建設運行工作目標要求,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職責分工,采取積極有效措施,推動局機關網站建設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2.落實舉措,認真組織實施。要落實工作舉措,認真部署實施,嚴格遵守網站建設和運行各項規章制度,加強與市安監局的溝通,借鑒先進經驗和做法,確保“E計劃”工作有序開展,整體推進。
3.創新思路,確保工作實效。要圍繞安全監管工作實際,結合安全生產網格化監管、標準化創建、可視化管理、日常執法檢查等業務工作,推進信息資源綜合開發利用,注重統籌規劃,體現時代特征、部門特色,在地圖導航以及安全管理系統等模塊有創新有突破,確保網站建設整體工作取得實效。
推進方案 篇6
為深入學習借鑒“嘗試教育”理論,進一步推進我校課堂教學模式改革,實現“以先進教育思想引領學生全面成長”的教育目標。按照市教育局有關要求,從本學期開始,我校將學習引進“嘗試教學法”等先進的課堂教學模式,通過學習借鑒,實驗探索,構建適合xx學生發展的特色課堂教學模式。經學校班子研究決定,制定《xx中學“嘗試教育”課堂教學模式改革推進方案》,具體安排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理念為統領,以“嘗試教育”理論為指導,以轉變教師傳統的教學方式為前提,以培養學生“主動自主學習,互助合作探究”良好學習習慣為目標,深入挖掘我校課改經驗和優勢學科,以先進的教育理念、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引領和促進師生共同成長。
二、推進目標。
深入學習“嘗試教育”理論,借鑒先進課堂教學模式,帶動廣大教師通過理論學習、參觀聽課、強化備課、課例研究、帶題教研、帶題授課、重點實驗、示范引領、構建模式等形式,初步構建具有xx特色的多元化課堂教學模式。
三、推進措施。
1、學習感悟階段(20xx年xx月——xx月):
通過講座、印發學習資料、上示范課、自主學習和測試、專家引領培訓、到兄弟學校聽課、教研組和備課組集體研討、確定帶題教研課題等形式,激發教師轉變思想觀念,自覺接受“嘗試教學”模式,主動實驗探索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實驗探索階段(20xx年xx月——xx月中旬):
以學科教研組和備課組為單位,確定首批實驗教師,召開動員大會;啟動嘗試教學課例研究;探索開發“嘗試教學”導學案;啟動教師帶題授課計劃;組建課改指導小組,深入課堂指導實驗教師研究課和課例,進一步規范導學案制定;有重點地在初一、初二學年和部分學科、部分教師中開展重點實驗研究。
3、展示交流階段(20xx年xx月中旬——xx月中末):
經過前期至少兩次課例實驗和研討,在學校領導、專家和教研組研討基礎上,確定重點學科和教師面向全校展示,組織全校教師觀摩研討,形成初級模式。
4、強化學習階段(20xx年xx月中旬——xx月末):
利用暑假和開學前后時間,組織教師專題學習“嘗試教學”和其它教育教學理論,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邀請專家前來指導講學,組織教師外出參觀學習。同時,假前為教師安排好學習內容和思考提綱,引導教師利用假期自主學習,開學后組織理論測試和讀書交流。
5、建模打樣階段(20xx年xx月——xx月末):
組織實驗教師和有關專家,研究制定我校課堂教學改革總體模式框架,在全校教師中開展論證和征求意見;各學科教研組根據學校總的模式框架,構建符合各自學科特點的課堂教學模式;利用兩周時間,組織實驗教師上示范課和樣板課,為全校教師打樣示范。
6、全員推進階段(20xx年xx月——xx月中旬):
根據學校總的模式框架和各學科特色課堂教學模式,開展全員性教學研評活動,采取人人過關的形式,每人上一節課改課,教研組和指導小組評價、指導,符合課程模式標準的教師視為合格,通過考核評價。凡不符合課程模式標準的,視為不合格,要在教研組和指導小組的幫助下盡快修正問題,進行第二次、第三次試講,直至合格。同時,對教師日常課堂教學進行跟蹤問效,確保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按照新模式授課,避免反彈。
7、總結評估階段(20xx年xx月中旬——20xx年xx月):
對一年來學校課程改革情況做系統評估和總結,一是邀請市教育局領導、市教育學院專家、兄弟學校領導和教師對我校課堂教學模式進行評估,指出問題,提出修正意見;二是對教研組織“帶題教研”課題和教師“帶題授課”進行總結展示,對課題研究成果進行表彰和展示;三是開展優秀課改實驗教師、課改新秀等評比活動,大張旗鼓地表彰在本次課堂教學模式改革中涌現出的先進教師。
四、保障措施。
1、成立xx中學課堂教學模式改革推進領導小組:
(1)組長:xx。
(2)副組長:xx。
(3)成員:xx、xx、xx。
下設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xx,(兼)副主任:xx。
2、確定實驗教師。
按照上述推進計劃,各教研組織要在充分考察的基礎上,確定實驗教師,其中語文、數學、外語每科至少三人(要求每學年至少有一人),其它學科至少一人。學校將在學習、參觀、考察、聽課等方面為實驗教師提供更多便利條件,實驗教師要認真鉆研、勤于思考、勇于探究、大膽實驗,力爭以最短時間、最高效課堂模式為全校教師樹立榜樣。對在實驗過程中勇于創新、不斷進取、成效顯著的教師,學校將予以重獎,并在評優、晉級等方面予以優先考慮。
3、成立課改推進指導辦公室。
在時機成熟時,抽調精兵強將,成立專門指導推進機構,負責對下一步課堂教學模式的全校性推進,全員性督導評價、集體備課、教研和導學案編制、嘗試練習題庫和相關檔案管理等。同時,還要組織好相關教學研究和展示交流、研討等活動。
五、推進原則。
1、全員探索與重點實驗相結合原則。
要全面動員和調動廣大教師參與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的積極性,鼓勵教師主動學習和嘗試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引導廣大教師學習新理念、轉變舊觀念,接受新模式、摒棄舊傳統。同時,抓住主要矛盾,采取一部分人先行先試的辦法,組織精干力量,開展課改實驗,取得經驗后全校推廣。
2、積極推進與穩步實施相結合原則。
在推廣和學習新的課堂教學模式的過程中,要切忌操之過急,急于求成,即要積極推進,又要穩步實施,確保在改革實踐過程中使廣大教師和學生有個適應過程,逐步接受新的教學和學習方法,同時,做好學生家長和社會各方面解釋、溝通工作,取得各方面理解和支持。
3、深化課改與確保質量相結合原則。
改革的.目的是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因此,我們必須本著“千教萬教,教會學生學習;千改萬改,保證教學質量”的原則,努力探索適應當代學生身心和智能發展的多元化課堂教學模式,實現課堂教學改革和教學質量雙豐收。
4、主動探索和借鑒學習相結合原則。
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絕不能閉門造車,也不能因循守舊,更不能故步自封,拒絕接受新事物,正確的態度是主動學習、轉變觀念、積極探索、有所作為。因此,要求全校教師要積極行動起來,主動探索實踐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同時,向書本學、向名校學、向專家學、向同伴學,只要是符合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理念的課堂教學模式,都要去嘗試、去探究,并與自身課堂實際相結合,努力探索出適合我們自己的課堂教學模式來。
推進方案 篇7
為了落實市縣教學工作會議精神,全面推進“建構式生態課堂”的實施,通過提高課堂效益促進我校教學質量的再提升,特制定《溝陡中學“建構式生態課堂”推進方案》。
一、“建構式生態課堂”的理念
“建構式生態課堂”是推進“三案?六環節”教學模式、實施“‘六模塊’建構式課堂”的延續。其核心理念:“先學后教、以學定教、以學促教、能學不教”。
二、“建構式生態課堂”的概念
“建構式生態課堂”是指:根據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依據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思想,教學起點符合學生實際,教學目標明確、具體、適切,教學方法與教學資源運用恰當,學習活動設計合理,學生在師生共同營造的適宜的課堂生態環境中,自主學習、互教互學、質疑釋疑、共同建構、遷移應用等,獲得知識、能力與情感協同發展的課堂。在這樣的課堂中,師生關系民主、和諧,課堂各要素相互促進,協調統一,學生在基于自主學習基礎上進行互教互學、質疑釋疑、共同建構、遷移應用等,課堂圍繞學生的學習活動展開,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在探究中生成,在互動交流中共享,在教師點撥中明晰疑惑與知識結構,在遷移應用中鞏固知識和發展能力,在選擇性學習中發展個性特長,實現學生全面發展和個性成長。
三、課堂教學要求
1.民主與平等: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平等地對待學生,用對待生命的態度做教育。要耐心地了解學生,熱愛學生。要及時地鼓勵與激勵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要讓教學問題首先來自學生,讓問題解決首先問計于學生,讓學生成為評價的主體。
2.自然與和諧:課堂各要素要各顯其用,各彰其能,讓課堂教學中的師生關系、師生與環境、師生與資源、師生與手段、師生與方法等關系和諧。
3.自主與合作:要突出學生的'自主學習,突出基于自主學習基礎上的合作學習,特別是互教互學。要在基于自主學習的互教互學的基礎上不斷完善知識建構,并通過引導遷移運用,不斷促進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
4.探究與生成:要給學生搭建實驗探究、實踐探究、模擬探究的學習階梯,給予學生必要的方法指導。要讓實驗探究、實踐探究、模擬探究成為落實知行統一教育原則的重要途徑。要利用我市年內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的優勢,在引導、組織學生探究,引發學生生成中,充分發揮現代教育媒體、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現代實驗技術手段的重要作用。要創造條件激發生成,要適時關注和處理生成,讓課堂預見性生成和非預見性生成成為激活學生思維、落實學思結合教育原則的重要途徑。
5.開放與選擇:要強調資源、方法、學習問題的開放性與選擇性,保證以學生發展為本教育思想和因材施教教學原則的落實。要使學生通過對學習內容的選擇、對學習方法的選取,對學習過程的反思、內化、體驗與生成等獲得綜合素質的提升,獲得潛能的發展。
6.質疑釋疑與遷移應用:要通過質疑釋疑與遷移應用等,進一步促進學思結合、知行統一,形成學生的問題意識,培養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良好思維方式和思維習慣。
7.以人為本與因材施教:尊重學生的差異,把學生的差異當作一種教育教學資源開發利用,讓具有不同特點、具有不同潛能的學生獲得應用的發展。
8.多元評價與個性發展:強調多幾把尺子量學生,以開放的心態、容人的胸懷、伯樂的智慧,促進學生各顯所能、各展所長,讓學生在課堂上打好知識的基礎、能力的基礎、做人的基礎,為將來的學習深造和奉獻社會奠基,為學生從課堂走向遠方明晰方向。
四、實施原則
1.科學化原則。在推廣市“建構式生態課堂”的框架下,以教學中的“問題”引領課堂教學內容的分類與定位,以“探究(或體驗)”引領課堂活動的自主性與豐富性,以“交流”引領課堂評價的多元化與激勵性,著力打造遵循學生學習天性、適合學生全程參與、以學生有所得為主要目標的課堂生態。
2.全員性原則。課堂改革要求所有學校、所有教師、所有學生全體參與,不留盲區,不留邊角。本學年完成“百節好課”工程,實現由點到面的推開。
3.校本化原則。課堂改革以學校為主體,以校本教研為主要推進渠道,以校情學情為建模基礎,以學校自查為主要評價方式,使課堂改革工作立足學校、適應學情、服務教學。
五、組織領導
為加強對課堂教學改革的領導,保證課堂教學改革活動順利、有序、有效地開展,特成立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z
副組長:z
成員:zz教研組長備課組長
六、具體措施
1.修訂課堂教學評價標準,及利用好縣教育局開展的建構式生態課堂規歸評比,完善學校適用的評價量規。用課堂評價標準引導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落實“建構式生態課堂”的主要教學理念和操作要點,并逐步在課堂教學中加以落實。
2.大力提升校本教研質量。將課題研究的思想、方法與主題教研結合起來。
(1)以課標修訂、建構式生態課堂為主線,學科組組織教師開展系列化課題研究,切實解決學校學科教學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遇到的新問題。
(2)每學期要將各學科組每次活動的主題匯總后上報校長室。
3.提高備課的實效性。強化對集體備課工作的管理,重點解決備課組活動形式化問題,通過提高備課質量提升課堂教學效益。
(1)以“問題分類定位”式備課作為備課組活動的主要方式。
(2)以《集體備課“三位一體”問題產生表》作為備課組活動過程的引領,扎實開展集體備課工作。每次備課組活動要求備課組活動有主題、有方法、有過程、有結論,形成課堂設計方案,使備課真正服務于課堂教學。
(3)在教學常規檢查中重點檢查《“三位一體”問題產生表》的使用情況、集體備課后的二次備課情況。
4.開展優質課工程。通過樹立典型教師、典型課例,以點帶面,全面推進“建構式生態課堂”。
(1)先派人通過到外校觀摩學習、同課異構、交流研討等形式,促進教學觀念和教學行為的轉變。
(2)以《建構式生態課堂教學評價標準》為確定依據,
(3)凡在縣、校舉辦的建構式生態課堂活動中上課、備課、說課、二次備課等取得成績的,在績效工資、評優評模中優先。
6.開展課堂教學人人過關工程。兩年內文化科目教師課堂教學全部達到“建構式生態課堂”標準的要求。
(1)發現典型,分階段組織校內考核。
(2)考核過程要嚴格規范,除了實地考查課堂教學外,教師本人要填寫《課堂教學自我鑒定表》,從不同層面填寫對該教師教學情況的鑒定書,學生填寫教師教學情況調查問卷。
(3)對考核不合格的教師,學校要組織校內培訓、校外學習,年度考核不得評為優秀級。
推進方案 篇8
為深入實踐科學發展觀,突出縣委、政府提出的“建設區域強縣”的主題,縣種植業管理局堅以持科技創新促進糧棉油等大宗農作物的穩定持續發展,堅持以實踐科學發展觀統領種植業管理工作全局。入春以來,該局圍繞農民持續增收和農業可持續發展這一中心任務,從創新科技體制、推進農業科技化水平入手,切實提高集成創新、指導服務、推廣應用、和諧發展四種能力,突出抓好7項重點工作,促進我縣種植業結構調整和農村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
一是積極開展高產創建活動。縣種植業管理局把糧、棉、油高產創建活動放在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高度,充分認識活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去冬以來,承擔的農業部油菜萬畝高產創建示范片和省10萬畝油菜高產創建核心示范區建設任務,五月中旬經省專家組測產驗收,單產獲安慶市第一,居全省一類;篩選良種,在破涼、佐壩等11個鄉鎮落實水稻產業提升行動核心示范區建設面積10萬畝;制訂方案,在復興鎮梁公、中棚村建立部級優質棉花高產創建萬畝示范片。通過高產創建樹立典型,示范展示,輻射帶動,全面提升我縣糧、棉、油綜合生產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
二是適時開展糧棉油生產情況調研。針對國際金融危機對農產品造成的影響,入春以來,先后組織農技人員百余人,開展了春耕備耕、農民種植意向、在田作物生長情況、油菜產銷形勢、糧食產業化經營現狀、棉花生產情況及山區茶葉生產情況等調研活動20余場次;并就積極發展水稻生產確保糧食安全、穩定棉花生產和振興油菜生產提出相關建議10余條;同時積極配合農委搞好良種補貼政策的技術服務工作。
三是強化新型農民培訓工作。3月底以來,縣種植業管理局為積極配合農委搞好新型農民培訓工作,成立了以局長為組長,各股站長為成員的培訓領導小組,為項目實施奠定了基礎。截止目前,共組織農技人員20余人次分赴到8個鄉鎮10個行政村舉辦培訓班22場次,聽授人員達1000余人次,發放技術資料20xx余份。為了提高培訓實效,制訂培訓方案,根據農時農事和關鍵季節,縣局和有關鄉鎮農技人員一道,采取集中培訓與分戶指導、田間地頭手把手與面對面的技術指導相結合的形式培訓新型農民568人。
四是加強科技宣傳。該局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為契機,利用廣播電視、手機短信、發放技術資料、農技熱線電話等方式廣泛普及免耕栽培、配方施肥、化學除草、病蟲綜合防治、安全用藥等適用技術。目前為止,全縣農技推廣系統共開展廣播電視宣傳5場次,發送手機短信15條,印發技術資料5萬余份,召開現場觀摩會議4場次,3次聘請省市農業專家授課,接群眾來電、來人來訪咨詢達2萬人次以上。同時,建立縣種植業網站,進一步擴大農技服務面。
五是全力爭取項目建設。為努力實現我縣由農業大縣向農業強縣轉變,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種植業生產條件,該局堅持跑部、省、市業務部門積極爭取項目支持。年初以來,先后完成了“宿松縣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建設”、“宿松縣優質棉花示范基地建設”、“宿松縣農技人員服務能力培訓”、“宿松縣優質油菜免耕示范基地建設”、“宿松縣農技推廣體系創新”等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6個,其中5項通過了省部級專家評審。
六是加快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該局以鄉鎮農技站“三權”回收為契機,分組調研,出臺了“鄉鎮農技站管理辦法”和“鄉鎮農技站崗位目標考核辦法”。創新管理模式,建立健全“以條為主、條塊結合”的農技推廣體系管理制度,對全縣農技人員實行聘用制度,完善考評制度,改革分配制度,完善技術職務評聘制度。創新服務方式,建立基層農技人員包村聯戶制度,形成農技人員抓科技示范戶、科技示范戶帶廣大農戶的科技入戶機制,篩選出26項主推適用技術,細化分解到人。
七是完善規章制度,強化內部管理。內強素質,外樹形象,完善了財務、考勤、接待等6項工作制度,加強局機關效能建設。
推進方案 篇9
南京都市圈是我省規劃建設的三大都市圈之一。隨著南京都市圈發展機制不斷完善、合作進程加快推進,同城化建設被市委、市政府列為重要戰略,并明確支持、盱眙、洪澤三縣對接南京江北區域,在規劃銜接、設施共建、服務共享、環境共治、安全共保等方面加強合作。為順應同城化、一體化發展趨勢,加快落實我縣融入南京都市圈戰略,就重點推進縣對接南京江北新區,加快同城化先行區建設,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認識同城化先行區建設工作意義
(一)工作上有良好基礎。近年來,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產業特色化、集聚化、集群化明顯提升,城鄉融合、產城融合、城區與園區融合步伐加快,人均主要經濟指標保持蘇北前列。特別是縣委、縣政府大力推動城鄉布局優化,以打造提升一個精品主城區、繁榮發展四個輔助中心為基本路徑,明確拉開“一主四輔”新型城鎮化發展架構,強化改革創新,調整行政區劃,狠抓設施配套,縣域發展空間不斷拓展,城鎮功能逐步增強,城鄉環境持續優化,在推進新型城鎮化方面邁出堅實步伐。
(二)發展上有緊迫需求。人文底蘊深厚,是堯帝出生地,擁有一批名勝古跡;生態環境絕佳,水域面積達到2/3,被命名為中國荷文化之鄉、首家“中國氣候宜人之鄉”,是蘇北首個國家級生態縣。在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條件下,隨著長期制約發展的交通瓶頸不斷破除,的獨特資源進一步凸顯其后發優勢。把人文、生態、自然資源等方面潛力發揮出來,把隱性優勢轉化為顯性生產力,是打造同城化關鍵節點的內涵和要義,另一方面,賦予同城化先行區建設機遇,將為加快崛起提供重要抓手和強力支點。
(三)全局上有示范效應。區位優勢明顯,位于、揚州、安徽滁州兩省三市交界處,距南京、揚州、均100公里左右,處于全省地理中心位置,具有承南啟北、聯東帶西的地理優勢。縣已被列為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縣,其中圍繞“創新城市群區域協調發展機制”努力打造同城化關鍵節點是縣試點任務之一,將通過體制機制創新,深入挖掘都市圈一體化建設這一最大紅利,提升縣域發展能級和水平,在南京都市圈北部形成新的增長點,對于蘇北等欠發達地區高質量推進新型城鎮化、促進全省區域協調發展,具有典型示范作用。
二、總體目標及預期成果
按照“擴量提質、充分發展”總要求,以融入名城為抓手,以特色發展為根本,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促進區域轉型與承接產業轉移有機結合為重點,在融合發展中重塑縣域發展動力體系,努力實現跨越發展、加快崛起,進一步提升綜合實力,進一步彰顯發展特色,進一步融入南京都市圈,20xx年初步建成“具有人文荷都特質的南京衛星城”,成為同城化建設的先行區、示范區。工作上,重點突出“三動三融”:一是主動融入。從規劃對接、機制銜接、市場一體等多角度多層次入手,排出計劃、排出項目、排出力量,加大謀劃力度、推進力度、宣傳力度,從能做的事先做起來,廣泛調動各方面積極性主動性,形成全縣上下主動融入南京都市圈的新格局。二是互動融會。積極呼應南京等城市功能調整和產業更新,抓住用好溢出效應,對準大城市新的需求方向精準發力,融入中心城市生產生活和產業分工體系,發現和放大與中心城市利益平衡點,形成互利共贏、互補發展新機制。三是聯動融通。著眼于構建更加開放的`大市場,打破行政區劃界限,加強與周邊市縣橫向聯合,推進要素、市場、產業、政策、機制等一體化,形成次區域共同發展新模式。
主要形成以下預期成果:一是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強協調與南京等城市在交通、信息等基礎設施建設,20xx年基本實現與都市圈軌道網絡、無線寬帶的互聯互通、共建共享。重點構建貫通南北、連接東西的交通大通道,加速形成與南京、、揚州等中心城市的1小時交通經濟圈。全面啟動“寬帶都市圈”工程建設,加快實現百兆家庭寬帶接入能力全覆蓋,實現4G/3G/WiFi互為補充的無線寬帶區域全覆蓋。二是產業發展互補互促。遵從梯度發展規律和優勢互補原則,發揮產業基礎和資源特色,融入都市圈產業分工體系。圍繞都市圈產業規劃和南京產業轉型轉移方向,承接引入關聯度高的產業企業,到20xx年形成2-3個特色產業集群。保持現代農業發展優勢,提高競爭力和附加值,讓更多的元素融入到都市圈內,使成為南京都市圈知名的“菜籃子”和“米袋子”。以旅游業為重點,融入南京旅游市場和旅游路線,成為寧、淮、揚三角旅游市場重點節點城市。三是公共服務共建共享。積極參與都市圈內各類大型跨區域服務設施的建設,融入功能完善的都市圈現代服務體系,包括金融服務體系、科技信息咨詢、商貿合作等。全面開展公共服務和社會事業交流合作,到20xx年,基本建成區域統一的就業服務平臺,20xx年實現基本保險關系無障礙轉移,基礎教育和基本醫療衛生體系的均衡發展,形成有序對接的跨區域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提升圈內城市之間的公共資源配置效率。四是資源要素對接對流。依據南京都市圈和江北新區發展規劃,積極參考建立統一的資本、消費品、技術、勞動力、產權和旅游市場。構筑多元化的投融資體系,擴大資金來源和渠道,加大直接融資力度。加強融入以南京為中心的科研和技術協作網絡,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尤其是機電一體化技術等領域的聯合與協作。融入區域內勞動力供求信息網絡,制訂優惠政策吸引高層次人才,或者相互聯合培養和輸送急需的各類專業人才,實現高層次人才資源的對流。
三、主要舉措
(一)推動產業發展擴量提質。以存量帶動增量,培育壯大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車、線纜儀表、新型材料等縣域主導產業,重抓科技創新,聚焦政策資源做強優勢產業、重點企業,培育新興產業和智力密集型產業集群,努力建成長三角重要的高新技術產業與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融入都市圈產業循環體系。推動“兩化”融合,提升工業經濟整體素質。積極發展特色都市型農業,加快建立現代農業產業化體系,推進農業科技進步與創新,提高農業基礎設施與裝備水平,逐步優化農業布局,重點發展特色水生蔬菜種植和水產品養殖,建成服務大都市的高效現代農業基地。
(二)有效承接中心城市輻射帶動。以經濟開發區、開發新區建設為載體,瞄準承接適宜資源稟賦、產業關聯度高的轉移項目,在南京轉型發展中尋找機遇,爭取更多南京的分解功能、外遷產業及相關要素落戶,加快融入都市圈產業分工。推進政府、園區、企業等多層面進行對接,積極推進園區共建,打造產城一體的新城區。匯聚創新資源,優化高層次創業創新人才引進和使用環境,加強與駐寧高校院所對接,深化產學研合作,多渠道承接南京科教人才溢出效應,增強經濟發展創新優勢和智力支撐。
(三)做強做特休閑旅游產業。圍繞做響“堯帝故里、中國荷都”品牌,統籌特色資源開發,與南京各方開展多種形式共建合作,促進形成生態景觀、歷史文化、休閑娛樂、美食品嘗融合發展格局,短期內把建為南京都市圈周末度假區、生態旅游重要集散地,融入南京旅游市場和旅游路線。一方面,在內涵上集中力量做顯特色“名片”,即:萬畝荷蕩、萬畝原生態蘆葦蕩、萬畝水杉林、萬畝灘涂濕地、堯帝文化、湖鮮美食。另一方面,在載體上著力建設生態慢生活城鎮,突出綠色發展,構建河流水系、生態綠地和城市空間有機連接的生態格局,規劃建設健康產業園區,倡導實行綠色出行方式。
(四)推進“一主四輔”布局。優化縣域整體開發格局,堅定不移實施“一主四輔”發展規劃,突出精致縣城建設,打造新型城市化與城鄉發展一體化試點示范,以產業集聚帶動居住集中、人口集聚,呼應南京城市轉型發展,構建融入南京發展的主體架構,樹立“南京衛星城”首位標識。優化基礎設施格局,借鑒句容和滁州融入南京的開發模式,加強與江北新區全方位合作,建立基礎設施共建共享機制,突破交通瓶頸,縮短融入南京都市圈的時間與空間,通過改善基礎設施條件促進城鄉發展一體化,促進城與鄉全面融入都市圈發展格局,為縣域湖、河、林、濕地等資源開發創造更好條件。優化生產力布局,做好南京都市圈規劃的江北生態屏障規劃區文章,嚴格落實主體功能區規劃,將重點開發區域做優、限制開發區域做特、禁止開發區域做綠。
(五)促進發展宜居宜業。聯合開發利用生態優勢資源,盡快實現全縣“無化工”,彰顯生態宜居品質,打造江北新城生態功能拓展區和長壽之鄉、“巴馬”的品牌形象。激發創新創業活力,把政府服務、政策導向重心轉向招才引智,集中精力引進創新創業意愿強烈的人群,如南京高校畢業生、或籍創業新秀,以人才集聚資本、帶動新興產業,筑牢縣域經濟“班底”。促進公共服務交流交融,鼓勵南京優質教育、醫院資源通過與教育、醫療機構對接開展技術合作、合作辦校(院)、設立分校(院)、組建教育/醫療集團等形式,實現跨區域合作發展,逐步實現居民不出縣即能享受高質量的南京資源。深入加強兩地文化合作交流,推進同城化公交、“寬帶都市圈”工程、養老服務等方面共建共享。
(六)探索聯動發展樣板。加強整體對接,抓住共同關注的交通、環保、公共服務等問題,共同協商解決辦法,逐步建立共建共享機制和長效化、常態化合作機制。充分發揮與南京的歷史文脈、人員交往關系的情感作用,吸納以市場配置為主的人流、物流、資金流,大力吸引南京的企業家與資本到投資興辦實業。突出體制機制創新,從重點市場、重點產業做起,實現與南京產業、人才、資金、信息、技術的有效銜接,在建設蘇北重要中心城市戰略中選準切入點和工作平臺載體,與周邊縣區在具體項目上開展實質性合作,盡快發揮承接蘇南輻射、引領蘇北發展、服務拱衛中心城市的多重功能,在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中形成示范效應。
同時,成立縣區域經濟合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縣發改委,其職責之一為具體督辦督查、協調推進同城化先行區建設工作。按照以上重點工作任務方向,先以20xx-2017年兩個年度進行立項分工(詳見附件)。各牽頭單位要會同配合單位切實承擔起實施方案重點工作任務,確保20xx年提出可檢驗的成果,并按要求將階段推進落實情況報縣發改委。
推進方案 篇10
為全面貫徹落實全省精準脫貧暨雙聯行動考核表彰大會及省市雙聯行動和精準扶貧工作會議精神,按照縣委雙聯行動協調推進領導小組《關于建立行業系統雙聯工作推進機制的通知》(臨聯領發〔20xx〕6號)和全縣“1+20”精準扶貧方案要求,結合全縣殘疾人工作實際,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目標任務
(一)求真務實抓好雙聯村新華鎮明泉村精準扶貧工作
1.發展特色農業。穩步擴大洋蔥、西紅柿、黑枸杞、制種西瓜等經濟作物生產規模,充分利用明泉村周邊牧場飼草豐富的資源優勢,發展肉羊養殖產業,扶持貧困戶養羊40戶,建立科技示范戶20戶,開展科技培訓5場(次)。
2.增加勞務收入。在做好勞動力技能培訓的同時,認真配合鎮、村兩級抓好勞動力輸轉工作,促進剩余勞動力向城鎮轉移,增加工資性收入。
3.爭取資金投入。協助鎮村兩級組織和群眾申請農業、科技、扶貧等部門的扶持資金、項目,多方面助力發展特色優勢主導產業。
4.改進聯戶干部進村入戶方式。所有聯戶干部都要進村入戶,感受群眾疾苦,每年進村入戶不少于4次、15天,當好農村政策的宣傳員、鄉情民意的調查員、增收致富的辦事員、和諧穩定的信息員、強基固本的指導員、經驗典型的推廣員。
5.完善雙聯工作檔案。繼續做好駐村聯系點、聯戶干部工作臺帳的填制與上報工作,健全完善聯系村、聯系戶紙質檔案,做到資料完整、填寫規范、數據真實、程序完備。
(二)統籌聯動推動全縣殘疾人精準扶貧工作
1.認真做好殘疾人“兩項補貼”(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和困難殘疾人發放生活補貼)發放工作。積極配合民政局,嚴格審核把關,為持有第二代《殘疾人證》殘疾程度為一級的智力、精神、肢體、視力(含最重類別為以上四種的多重)殘疾人和殘疾程度為二級的智力、精神(含最重類別為智力、精神的多重)的殘疾人每人每月發放100元的護理補貼,為持有第二代《殘疾人證》生活困難的殘疾人每人每月發放100元的.生活補貼,減輕重度殘疾人及基家庭的經濟負擔,改善特困殘疾人的生活狀況。
2.為殘疾老人發放生活補助。為70周歲一級殘疾老人和75周歲以上特困殘疾老人每人每月發放100元的生活補助,提高殘疾老人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
3.為考入高校的殘疾學生發放助學補助。為當年考入高等院校的殘疾學生每人發放2000元的助學金,幫助他們完成學業。
4.為殘疾人發放機動車燃油補助。為下肢殘疾乘坐機動輪椅車出行的殘疾人發放機動輪椅車燃油車補貼,解決他們的出行困難。
5.爭取項目開展愛心助殘捐贈活動。充分利用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省殘聯、省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的傾斜支持我縣殘疾人事業的有利時機,爭取助殘項目,為殘疾人募集服裝、電動輪椅、兒童輪椅、普通輪椅、助聽器等助殘物資,解決殘疾人實際困難。
二、完成時限
20xx年10月份完成殘疾人“兩項補貼”發放工作;11月份完成殘疾老人生活補助、考入高校殘疾學生助學補助、殘疾人機動車燃油補助發放工作;11月完成助殘物資捐贈活動;12月完成雙聯行動確定的目標任務。
三、工作措施
1.強化組織領導。緊扣“重在聯、貴在為、深在制”的要領,圍繞全面落實“六大任務”、精心打造“三大工程”,按照雙聯行動助推精準脫貧的要求,形成理事長負總責、副理事長具體負責、工作人員全員參與的推進工作機制,確保幫扶計劃落到實處。
2.開展政策培訓。圍繞雙聯行動目標任務、精準脫貧政策和農村工作方法,特別是“1+20”精準扶貧方案、“853”掛圖作業等主要內容,采取舉辦培訓班、座談會等多種形式的培訓活動,不斷提升聯戶干部的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
3.打造示范樣板。率先把聯系村新華鎮明泉村打造成雙聯工作樣板,領導干部爭取把各自的聯系戶培育成脫貧致富的先進典型,幫助和支持把駐村幫扶工作隊打造成落實精準扶貧的標桿,示范引領雙聯工作。及時挖掘在雙聯行動助推精準扶貧、駐村幫扶工作隊落實精準扶貧、聯戶干部履行幫扶責任方面的成功經驗做法,定期向縣委雙聯辦報送雙聯工作進展和先進典型,積極銜接新聞媒體,采取多種方式進行宣傳報道,營造良好輿論氛圍。同時,拓展工作思路,著力培育創新更多更為有效的工作載體,深化拓展雙聯行動內涵層次,打造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響力的雙聯工作品牌。
【推進方案】相關文章:
推進的方案07-15
推進方案11-20
推進方案模板09-27
有關推進方案10-09
現場管理推進方案06-04
項目推進會會議方案10-27
現場管理推進方案(精選10篇)08-04
精選推進方案模板集錦六篇07-30
農村推進污水治理措施方案10-24
有關推進方案合集5篇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