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鄉村振興示范縣方案
為確保事情或工作順利開展,我們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有很強可操作性的書面計劃。方案要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鄉村振興示范縣方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鄉村振興示范縣方案1
根據縣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鄉村建設示范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精神,XX村被列為20xx年縣級示范村,為確保順利完成創建任務,結合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目標任務
通過全面加強農村道路、飲水、排污、通訊、物流、廁所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推進綠化、亮化、美化,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進一步加強基層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設,培育鄉風文明,提升公共服務基本水平,把XX村打造成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示范村,爭取利用1年時間完成創建目標。
二、創建內容
以村莊規劃為先導,充分尊重廣大群眾意愿,不搞大拆大建,結合實際確定具體建設內容,按照建設內容和標準,采取填平補齊、完善功能、打造提升的思路,確保完成目標任務。
(一)公共基礎設施
1、道路。維修XX村入村道路路面720平方米,在進村路、村內臨水、臨崖路段修建防護設施100米。
2、給排水。修建水渠500米,使生活污水排放得到有效管控,無黑臭水體。
3、供電、通信。實施電網、通信設施提升改造工程,桿線架設整齊有序,無安全隱患。
4、洗澡。動員有條件的農戶家中建設洗澡間,全村建成率超過50%。
5、取暖。積極推進煤改電和改炕,實現改炕全覆蓋。
6、小型垃圾桶。村組主干道沿線擺放垃圾桶30個。
7、柴草堆放場。革山、茂林新建柴草堆放場2處
8、危舊墻改造。實施危舊墻改造50米。
9、電商。發展電子商務,解決村民果蔬等銷售難題。
0、綠化美化。XX流域補栽樹木800余棵;對殘垣斷壁、空心院落、農村危房、村主干道、裸露墻面進行全面修繕整理,在文化廣場粉白美化墻面50米。
(二)基本公共服務
1、醫療衛生。更換村衛生室設備,保證醫療設施設備配備齊全。建立統一、規范的村民健康檔案,提供健康教育、計劃免疫、傳染病防治及婦幼保健、殘疾人保健、老年人健康管理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2、社會保障。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發放率100%,醫療保險應保盡保,農村特困人員應養盡養。建立困難群眾主動發現機制,為符合放助條件的家庭和人員提供相應教助服務。優撫對象、困難家庭、殘疾人、農村留守老人婦女兒童等群體實現常態化關愛走訪。
3、培訓就業。培養新型職業農民,年內組織不少于30人參加的職業素質和技能提升等學習培訓,收集并發布就業供求信息,為就業困難人員提供就業援助。
4、綜合服務。發揮好黨群服務中心辦公議事、教育宣傳、文體娛樂、金融服務等作用,全面落實村干部值班制度,提供為民辦事全程代理服務。
(三)鄉村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設
1、宣傳引導。XX文化廣場周邊宣傳欄3處,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充分發揮基層宣傳陣地作用,大力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農村常用法律法規,組織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法治、形勢政策等宣傳教育,村民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愛國愛家、崇德向善,精神面貌好,農村文明程度明顯提升。
2、糾紛調解。積極開展“美麗庭院”“五好家庭”“好媳婦”“好鄰居”等文明創建活動和感恩孝親奮進教育,鄰里矛盾、婆媳矛盾等問題能夠及時處理化解。
3、安全保障。社會治安良好有序,村民安全感強。防災減災措施得力,村民安全生產意識強。
4、村民自治。修訂完善村規民約,引導村民移風易俗,抵制陳規陋習,建立“民風樸實、文明和諧,崇尚科學、反對迷信,明禮誠信、尊老愛幼,勤勞節儉、奉獻社會”的鄉風民俗。
三、實施步驟
(一)安排部署。結合本村實際,制定具體工作方案,明確示范創建目標任務、年度計劃、重點內容、實施步驟、保障措施,推進鄉村建設示范行動。
(二)組織實施。充分利用有效的建設期,扎實推進村莊規劃編制、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公共服務完善提升、鄉村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設等各項工作,確保按期高質量完成創建任務。
(三)驗收評定。10月份按照創建標準組織進行自驗。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XX村創建鄉村振興示范村領導小組,落實主體責任,做好規劃編制組織實施等工作,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密切配合。
(二)加大投入保障。積極向上級部門爭取資金支持,為推進示范創建提供資金保障。
(三)廣泛宣傳動員。大力宣傳鄉村建設示范行動,動員廣大群眾投工投勞,把各方力量、各種資源匯集到鄉村建設中來。
鄉村振興示范縣方案2
根據通知要求,現將我縣美麗鄉村示范村建設情況匯報如下,不妥之處,請批評指正。
一、基本情況
1、省級“千村美麗”示范村情況。20xx年-20xx年,省上確定我縣x村為全省“千村美麗”示范村。
2、省級“萬村整潔”試點村情況。20xx年,省上確定我縣x村等10個村為省級“萬村整潔”試點村;20xx年,省上確定我縣x村等10個村為省級“萬村整潔”試點村。20xx年,省上確定我縣6個村為省級“萬村整潔”試點村。
3、市、縣級美麗鄉村示范村。按照沿路沿線和發展鄉村旅游的要求,20xx—20xx年,我縣確定x村8個村為縣級美麗鄉村示范村。
二、所做的主要工作
(一)健全組織,強化領導。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加大扶持、指導和規范工作力度,成立了由縣政府縣長任組長、縣上四大班子分管領導任副組長、17個職能部門為成員的新農村暨美麗鄉村建設領導小組;根據美麗鄉村建設有關工程項目要求,明確了各成員單位的工作職責;有關鄉鎮、村也成立了領導小組,建立了縣、鄉、村三級工作網絡,已初步建立起“政府指導,村級主導,全民參與”的美麗鄉村建設工作機制;層層簽訂了目標責任書,實行“領導包點、干部駐點”工作制度,聯點掛項、包村包戶,績效管理,全方位開展各項服務工作,為全面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同時,適時召開全縣新農村建設現場推進會,通過觀摩學習,及時發現問題,總結經驗,督查推進,確保了各項任務的落實。
(二)明晰思路,科學規劃。一是按照縣委、縣政府的總體要求,結合縣情,通過多次調查研究和會議討論,組織相關部門充分論證后,確定了美麗鄉村“555”推進計劃,即加強“五大整治”:整治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村莊道路、亂堆亂放、河道溝壩;強化“五大提升”:提升設施配套、飲水安全、農房風貌、綠化美化、鄉風文明;推進“五大建設”:規劃建設、產業發展、生態環境、社會保障、基層組織,不斷提高全縣美麗鄉村建設水平,做到點、線、面相結合,實現以點連線,以線擴面,穩步推進。二是按照規劃先行的原則,依托民族文化、自然資源等優勢,聘請有資質的專業編制單位對各美麗鄉村示范村規劃進行先期設計。規劃包括村莊布局規劃、村莊整治規劃和村民住房設計。規劃編制重點突出規劃的前瞻性、特色性和實用性,廣泛聽取基層和農牧民群眾的'意見,提高規劃的科學性、民主性和可行性,按照“生活宜居、環境優美、設施配套”的要求,細化區域內生產、生活、服務的生態功能定位,明確垃圾、污水、改廁、綠化、亮化等各類項目建設的時間與要求。同時,注重規劃的權威性,嚴格按規劃辦事,將規劃落到實處。
(三)完善機制,開拓創新。確定目標任務,明確工作措施,靠實工作職責,完善了政府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相關部門結合工作實際各司其職配合抓的工作機制,并實行縣級領導包示范村、建設部門包規劃編制、綜合部門包項目爭取實施、鄉村兩級包群眾發動的“四包”責任制。二是建立健全了縣、鄉、村三級環境衛生管理長效機制。鄉村制定了農牧村環境衛生管理制度和農牧村環境綜合整治考核制度,確保美麗鄉村示范村面貌達到村道硬化、村莊綠化、環境凈化、村莊亮化、村貌美化的“五化”標準,一般村達到村道硬化、村莊綠化、環境凈化的“三化標準”。同時,完善垃圾收集網絡體系,建造垃圾箱(池)、集中掩埋點,與農牧戶簽訂門前“包掃、包集、包整潔”的三包責任制,達到村莊整齊整潔效果。三是加大庭院整治力度。建設“美麗鄉村”農牧民群眾是主體,全民參與是關鍵,最大限度地調動廣大農牧民群眾參與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向村民發放倡議書,簽訂“門前三包”責任書,號召村民主動參與到庭院整治工作中來,積極開展評選文明示范戶等活動,對整改積極的,經驗收達標合格,采取相應獎勵措施,全面提升村莊品味,使居民生活與自然環境相協調。
(四)整合資源,形成合力。立足被省委、省政府列入全省“插花型”貧困片區扶持范圍和全省扶貧攻堅交通先行示范縣的優勢,堅持在資金整合、工作結合和力量耦合上做文章,為美麗鄉村建設提供了強大動力。一是組織召開領導小組會議,按照相關單位的責任分工,各司其職,加強聯動,整合項目,合力推進,確保各部門當年安排的涉農資金,優先考慮示范村,做到新農村建設有序推進。20xx-2015年,共籌措資金1.84億對各示范村及環境整潔村進行建設,其中,省市補助300萬元,縣財政專列610萬元,部門整合17521萬元,發動群眾籌工籌勞400多萬元,發揮了政府投資的杠桿作用,實現了項目資金效益最大化。二是把美麗鄉村建設與扶貧和“雙聯”行動深度融合,充分發揮疊加效應,既高標準完成了各項工作,又高質量推進了新農村建設。
(五)項目帶動,夯實基礎。按照“渠道不變、用途不亂,統籌安排、集中投入,各負其責、各記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則,有效整合游牧民集中定居、扶貧開發、危房改造、“一事一議”財政獎補以及農業、民宗、水務、畜牧、交通、環林等項目資金,采取“各級財政投一些、整合項目靠一些、社會捐助幫一些、金融部門貸一些、群眾自己籌一些”多條腿走路的辦法,以產業培育、設施建設、環境建設、和諧創建、機制創新為重點,有序推進全縣美麗鄉村示范村建設。20xx-2015年,在美麗鄉村示范村和定居點新增集中規模養殖示范小區12個,新建暖棚2106座22萬平方米以上,扶持細毛羊舍飼養殖大戶40戶以上;新建農牧民住宅1900套,并對部分鄉鎮農牧民住房進行民族特色風格改造、集中供暖、供水、污水處理改造和垃圾處理場建設,鋪設供暖管道5處3.3公里,架設農電線路3處3.7公里,全縣牧民集中定居率已達到70%以上;對集中定居的農牧民實行社區服務和網格化管理,在已形成規模的農牧民住宅小區,配套便民服務中心5個,新建改建文化體育廣場5個,修建集村委會辦公、村文化活動室、農家書屋、衛生室為一體的辦公場所3個;共購置小區垃圾桶140個、垃圾清運車1輛,新建垃圾處理池3處,改廁80座,清理“三堆”2.6萬方;完成種植綠化苗木8.25萬株、風景苗木5.62萬株,種植草坪21380平方米,綠化面積達到91%,全縣美麗鄉村建設形成了“以點連線、以線擴面,點線面結合、全面推進”的良好態勢。
三、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盡管我縣在美麗鄉村建設工作中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還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一是由于人居分散,農牧村基礎設施不夠完善,綜合生產能力不高,農牧村集體經濟薄弱、部分群眾思想觀念陳舊等原因,導致美麗鄉村建設工作底子薄,基礎差,資源共享不夠;二是由于實際建設投入缺口大,導致美麗鄉村建設后期管理和維護上常常顯得有心無力。三是部分群眾思想觀念陳舊,對美麗鄉村建設的認識不夠,參與熱情不高,個別建設工作有所滯后。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學習借鑒其他縣區的好做法、好經驗,進一步抓住關鍵點,對美麗鄉村建設再研究、再創新、再提升。一是突出民生優先,加強農牧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大財政投入,加強農牧村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切實改善和提高農牧民生活條件;二是推動產業發展,促進農牧民持續增收,積極推動農牧業結構升級,把傳統產業做大做強,新興產業抓實抓好;三是加強制度建設,建立長效保障機制,抓好重點項目跟蹤督查機制,步步跟蹤,節節推進,確保美麗鄉村建設取得更大成效;四是強化工作考核,嚴格按年初簽訂的目標責任書進行考核,進一步強化監督,確保順利完成年度各項工作任務。
鄉村振興示范縣方案3
為全面落實省、市關于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部署安排,發揮就業幫扶車間(原扶貧車間)就近吸納就業優勢,幫助脫貧人口實現家門口就業,助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按照“總量不減”“標準不降”“量質雙升”的原則,抓牢抓實就業幫扶車間鞏固提升,幫助人民群眾實現“崗位送到家門口,就業顧家兩不誤”的目標。一是堅持車間“總量不減”,穩步推進就業幫扶車間規范管理,實施“有進有出”動態調整,持續激發就業幫扶車間活力;二是堅持建設“標準不降”,嚴格執行就業幫扶車間建設標準,努力擴大就業幫扶車間崗位供給量,增加人民群眾就地就業機會;三是堅持既要實現就業幫扶車間吸納就業總量(含脫貧人口的提升和務工收入的穩步增加),更要幫助就業幫扶車間健康有序,高質量發展。
二、組織領導
為進一步加強就業幫扶車間建設工作的組織領導,進一步壓實工作責任,成立綏寧縣鞏固提升就業幫扶車間專項行動工作領導小組。由張晨陽同志任組長,唐伯貧、羅興、唐友柏、劉讓文、賀恩森同志任副組長,陳先念、劉本廉、李立成、秦壬娥同志和17個鄉鎮長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賀恩森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負責鞏固提升就業幫扶車間專項行動具體業務工作。
三、建設認定標準
就業幫扶車間,是指以促進脫貧勞動力就近就地實現靈活就業或居家就業為目標,從事農產品加工、手工工藝、種植養殖、來料加工等業務的生產車間或場所,主要包括廠房式幫扶車間和分散加工的居家式幫扶車間等形式。
1.開辦條件。1.縣內外具有合法資質、正常生產經營和納稅的企業、個體工商戶;2.須依法在本縣進行工商登記開工生產。
2.認定標準。1.廠房式就業幫扶車間:企業或個體工商戶在鄉鎮、村建設、購買或租用廠房從事生產加工活動建筑面在100平方米以上,能提供就業崗位15個以上,并已吸納脫貧勞動力5人以上(含)可認定為廠房式就業幫扶車間。2.居家式就業幫扶車間:企業或個體工商戶與脫貧勞動力建立產品加工承攬關系,簽訂承攬合同,并帶動5名以上(含)脫貧勞動力居家從事生產加工活動的可認定為居家式就業幫扶車間。
四、主要內容
1.新建就業幫扶車間。根據脫貧人口在100人以上的.集中安置點至少建成一家就業幫扶車間的要求,關峽鄉三板橋集中安置點、紅巖鎮紅巖村集中安置點、金屋塘鎮主溪集中安置點和寨市鄉寨市村集中安置點要按照就業幫扶車間建設標準在9月15日前完成建設任務。由縣人社局、縣鄉村振興局和縣財政局進行認定。
2.已建就業幫扶車間。做到三個不少于,一是20xx年底就業幫扶車間吸納就業總量不得少于20xx年就業幫扶車間吸納就業總人數;二是20xx年底就業幫扶車間吸納脫貧人口就業總量不得少于20xx年就業幫扶車間吸納脫貧人口就業總人數;三是就業幫扶車間務工人員收入“穩中有升”,就業幫扶車間吸納的就業人員收入增速不低于本年度該地區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的水平。
3.確保就業幫扶車間政策落實到位。按照《關于切實加強就業幫扶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的實施意見》(湘人社〔20xx〕10號)文件要求和《關于加快就業扶貧車間建設促進農村貧困勞動力就業的意見》(湘人社〔20xx〕75號)文件要求落實政策打造一批規范化管理、可持續發展的就業幫扶車間。
五、考核評估
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對專項行動推進落實情況開展兩次實地考核,實行“一月雙考核、一月雙通報”制度。具體按照《鞏固提升就業幫扶車間專項行動考核細則》組織實施。
六、工作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各部門和各鄉鎮要將鞏固提升就業幫扶車間作為一項政治任務加以組織推進,成立領導小組,實行專人專班負責,認真制定自查方案,落實落細考核指標。縣發改部門、縣人社部門和縣鄉村振興部門要協同配合、齊抓共管,共同組織開展好就業幫扶車間建設,確保形成鞏固提升就業幫扶車間穩就業、促增收、助振興的有效合力。
2.堅持問題導向。各部門和各鄉鎮要全面掌握就業幫扶車間基本情況,扎實開展自查自糾,對自查行動中發現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做到底數清、底子明,實行問題“清單制”和“銷號制”管理。堅持對標對表,狠抓問題整改銷號,對整改落實不到位的,將對相關責任人和責任單位實行問責,全力確保問題整改到位。
3.抓好提質增效。各部門和各鄉鎮按照既定目標任務,細化工作內容,強化責任落實,扎實推進各項工作。建好管好用好就業幫扶車間,充分發揮好就業幫扶車間就地就近就業優勢,確保其成為穩定脫貧人口就業、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助推鄉村振興的重要載體。
鄉村振興示范縣方案4
村振興示范村創建工作,結合我鄉工作實際情況,制定以下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認真落實省委十一屆三次、四次、五次、六次全會和全省鄉村振興大會精神,市委四屆五次、六次、七次全會和全市鄉村振興大會精神,以及縣委十四屆七次、八次、九次、十次全會決策部署,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擺在優先位置,立足XX鄉實際,把XX鄉富康村建設成縣級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高山示范村,為漢源建設成全省鄉村振興先進縣貢獻力量。
二、主要目標
深入推進特色產業、村落宜居、村風文明、村級治理、村民生活各類指標建設,積極解決農村垃圾亂堆、污水亂排、廁所不衛生等問題,努力提升農村環境質量。力爭到20xx年底,將富康村建成農業強、農村美、鄉風好、農民富縣級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高山示范村。
三、工作任務
1、公共區域的工作任務:清理富康村范圍內道路沿線的小廣告、陳年垃圾和雜草,無人居住區的廢物和墻面清潔,污水治理和堰道河道掏淤和疏通。
2、農戶庭院的'工作任務:教育引導富康村范圍內群眾房前屋后掃干凈擺整齊,清理房屋及庭院正面視線范圍內的雜物,清理窗臺及屋檐下晾曬的衣服、鞋襪等,清理堆放在外的柴火,整治排放在外的污水,清理房屋客廳至廁所亂放的物品及保潔。
鄉村振興示范縣方案5
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造鄉村振興宿松樣板。根據中央、省委、市委決策部署以及縣委《關于做好20xx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實施意見》,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打造一批符合宿松特色的鄉村振興示范鄉(鎮)村和示范區。通過先行先試、示范引領,形成一批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成果,扎實有效推進鄉村振興,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黨建統領。深入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農村工作條例》,堅持和加強黨對農村工作的全面領導,健全黨管村工作領導體制,確保黨在農村工作中始終總攬全局、協調各方,以更大力度更大舉措推進鄉村振興。
(二)堅持全民參與。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從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解決不平衡不充分發展為出發點,把廣大群眾認可和滿意度作為重要標準,切實發揮農民在鄉村振興中的主體作用,積極引導群眾參與,廣泛接受群眾監督,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三)堅持綜合創建。堅持一切從鄉村需求實際出發,整合部門資源、資金,按照“強產業、補短板、惠民生、求實效”的原則,集中力量、集中投入、集中項目,開展綜合創建,積極推進產業振興、生態振興、文化振興、人才振興、組織振興。
(四)堅持因地制宜。根據鄉村振興的總體目標,立足實際,綜合考慮全縣不同區域產業基礎和發展現狀,分類施策,突出重點,補齊短板,展現特色。
三、創建目標
按照“抓點連線成片”的`思路,著力實施“322+N”鄉村振興示范創建行動。
(一)3個示范區:重點支持孚玉大河鄉村振興休閑產業、五里怡花灣生態農業、佐壩電商小鎮等區域開展鄉村振興示范區創建,以點帶面,輻射帶動,打造鄉村振興宿松樣板。
(二)2個示范鄉鎮:洲頭鄉、趾鳳鄉為鄉村振興示范創建鄉鎮。
(三)20個示范村:在洲頭、趾鳳以外的其他20個鄉鎮各選定1個班子戰斗力強、產業基礎好、生態環境優的行政村開展示范村創建。
(四)N個鄉村振興示范鄉村(區):按照創建申報要求,分年度開展示范鄉村(區)申報。
四、資金安排
大力統籌各類資金,重點支持鄉村振興示范創建工作。根據當年財政銜接資金規模和可統籌的各部門其他涉農資金規模,由縣統籌確定當年對各示范區、示范鄉(鎮)、示范村的資金補助標準。其中20xx年從銜接資金中支持的標準為:洲頭鄉和趾鳳鄉2個示范鄉安排資金原則上不少于800萬元;20個鄉村振興示范村(除洲頭鄉和趾鳳鄉以外每個鄉鎮1個),每個示范村原則上不少于100萬元;五里怡花灣生態農業、孚玉大河鄉村振興休閑產業、佐壩電商小鎮等3個鄉村振興示范區,每個示范區安排資金原則上不少于800萬元。
五、創建內容
(一)聚焦鄉村產業,促進農村發展
1.發展特色產業。示范村充分利用資源稟賦、緊扣市場需求發展一個主導產業或建設一個產業基地。(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縣鄉村振興局、縣林業局、縣文旅體局、縣商務局、縣發改委,各鄉鎮等)示范鄉鎮積極實施158行動計劃,建設長三角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縣鄉村振興局、縣林業局,示范鄉鎮等)
2.支持主導產業。示范鄉鎮選準主導產業,加大“雙招雙引”工作力度,培育產業鏈,推進產業融合發展,吸引農民就地就近就業,創建1個主導產業現代農業產業園。積極爭創國家、省、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縣鄉村振興局、縣招商中心、縣科經局、縣市監局、縣商務局、縣文旅體局等相關縣直單位,示范鄉鎮等)
3.堅持品牌創建。在繼續鞏固以“龍成油茶、仙田米業、黃雀皈稻蝦、洲頭葡萄、宿松香芽”等品牌的基礎上,加強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大力推動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開展"三品一標"農產品認證。積極創建具有宿松特色、競爭優勢的各類綠色農業品牌。(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縣鄉村振興局、縣市監局、縣商務局,各鄉鎮等)
4.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示范村黨組織要引領發展村級集體經濟,鞏固拓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和"三變"改革成果。(責任單位:縣委組織部、縣財政局、縣農業農村局,各鄉鎮等)
5.實施“兩強一增”行動。實施好科技強農、機械強農、促進農民增收行動,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縣鄉村振興局、縣科經局、縣人社局、縣統計局等相關縣直單位,各鄉鎮等)
6.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落實“四個不摘”要求,在過渡期內保持主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建立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堅決守住防止規模性返貧底線,逐步實現脫貧攻堅向鄉村振興平穩過渡。(責任單位:縣鄉村振興局,各鄉鎮等)
(二)聚焦鄉村建設,補齊農村短板
1.推進鄉村建設規劃設計。示范鄉村(區)要立足現有基礎,凸顯村莊特色風貌,因地制宜,編制多規合一的村莊規劃。示范,鄉鎮要強化集鎮的區域中心服務功能,按照城鄉融合、工貿服務、農業產業、文旅商貿等類型推進示范鄉鎮集鎮改造全覆蓋,提升集鎮服務水平。(責任單位:縣資規局、縣住建局,各鄉鎮等)
2.推進基礎設施城鄉一體化。示范鄉村(區)要提高交通設施、供水保障、環衛工程、市場服務、數字鄉村一體化水平。加快“四好農村路”工程建設。(責任單位:縣交運局,各鄉鎮等)實施農村供水保障工程,農村自來水通村率、供水保障率、飲水達標率、水質合格率均達到100%。(責任單位:縣水利局、縣衛健委,各鄉鎮等)示范鄉村(區)農村衛生廁所基本普及,村內至少建一座標準化無障礙公廁,村莊常態保潔,建有集中或分散污水處理設施,污水處理率達到省市確定的目標以上,基本消除大面積黑臭水體。(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縣鄉村振興局、縣生態環境分局、縣住建局、縣城管局、縣文旅體局、縣衛健委,各鄉鎮等)示范鄉鎮建有標準化集貿市場,行政村建有標準化的農產品交易示范點。(責任單位:縣商務局、縣住建局、縣市監局,各鄉鎮等)示范鄉村(區)內實現千兆光網、第五代移動通信(5G)、移動物聯網全覆蓋,實現鄉村數字信息資源整合;示范村內至少有一家運行正常的益農信息社或農村淘寶網點。(責任單位:縣科經局、縣數據資源管理局、縣文旅體局、縣商務局、縣農業農村局、縣交運局,各鄉鎮等)
3.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示范鄉村(區)要推進基本公共教育、衛生、文化、養老、就業服務一體化。示范鄉鎮至少有一所公辦幼兒園,招引一批公共衛生人才、全科醫生,創建省級衛生鄉鎮,鄉村衛生院(室)標準化信息化建設100%達標。(責任單位:縣教育局、縣衛健委,示范鄉鎮等)要積極推進文化惠民工程和全民健身工程,示范鄉鎮建有體育“三個一”工程(一個1000平方米室內健身中心、1個20xx平方米健身廣場、一個多功能球類運動場),示范村建有健身場所。(責任單位:縣文旅體局,各鄉鎮等)示范鄉鎮建有標準化敬老院,示范村建有一個養老服務中心,可與殘疾人之家統籌使用。(責任單位:縣民政局、縣殘聯,各鄉鎮等)示范鄉村(區)要開發公益性崗位安置就業困難人員、脫貧人口就業,加強有培訓意愿的農村勞動力就業技能培訓。(縣人社局,各鄉鎮等)
4.推進人居環境生態宜居化。示范鄉村(區)要鞏固農村人居環境“六亂”整治成果,全面提升人居環境,達到線上有看點、點上有亮點的目標。(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縣鄉村振興局、縣城管局、縣生態環境分局、縣住建局、縣林業局、縣水利局、縣交運局等相關縣直單位,各鄉鎮等)加快農村桿線整治,有效遏制"蜘蛛網”現象。(責任單位:縣科經局、縣供電公司、有關通訊網絡公司,各鄉鎮等)加快交通沿線整治,消除交通安全隱患,交通主次干道環境干凈整潔、綠化美化有序。(責任單位:縣交運局、縣林業局、縣住建局,各鄉鎮等)按照“六有"標準,加快建立長效管護機制,確保常態保潔。(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縣鄉村振興局、縣城管局等相關縣直單位,各鄉鎮等)積極開展美麗庭院創建。(責任單位:縣婦聯,各鄉鎮等)
(三)聚焦鄉村治理,維護農村穩定
1.政治引領。示范鄉村(區)要推進黨建引領信用村擴面選點建設,加強黨組織標準化、規范化、信息化建設,設置一個黨內政治生活館,每個村至少選配一名年輕優秀后備干部擔任鄉村振興專干。開展“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宣講活動,組織宿松“好支書”評選活動。(責任單位:縣委組織部、縣委宣傳部、縣鄉村振興局,各鄉鎮等)
2.自治為基。示范鄉村(區)要建立村民議事機制,完善村民代表會議制度,發揮“一約五會”作用明顯。(責任單位:縣民政局、縣委組織部、縣委宣傳部,各鄉鎮等)
3.法治為本。示范鄉村(區)要積極開展平安鄉村創建、民主法治示范村創建,確保不發生重大刑事案件和不出現重點信訪戶,配有法律顧問,到20xx年底,每個自然村(村民小組)至少培養3名“法律明白人”。(責任單位:縣委政法委、縣司法局、縣公安局,各鄉鎮等)
4.德治為先。示范鄉村(區)要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實施文明創建工程;示范鄉鎮要積極爭創省級文明鄉鎮,示范村要爭創市級文明村莊,開展文明家庭、星級文明戶評選。進一步完善村規民約,建立文明積分制度,革除高價彩禮、人情攀比、薄養厚葬、鋪張浪費等陳規陋習。加大對農村非法宗教活動和境外滲透活動打擊力度,依法制止利用宗教干預農村公共事務。(責任單位:縣委宣傳部、縣委統戰部、縣民政局、縣公安局,各鄉鎮等)
5.智治支撐。示范鄉村(區)要加強“雪亮工程”建設,每個自然村監控探頭不少于2個,中心村不少于5個。(責任單位:縣公安局、縣數據資源管理局,各鄉鎮等)開展數字鄉村治理模式創新,整合數字信息資源,推進“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主要農產品網絡銷售額達到30%以上。(責任單位:縣商務局、縣農業農村局、縣科經局、縣數據資源管理局,各鄉鎮等)
六、示范村申報要求
(一)申報條件
1.班子戰斗力強。村(社區)兩委班子凝聚力強,群眾支持參與鄉村振興的積極性、主動性高,村(社區)內無重點信訪戶,社會風氣積極向上。
2.產業基礎較好。聚焦優勢特色產業,有明確的主導產業和一定的發展基礎,產業有較強的區域競爭力。
3.資源優勢突出。具備獨特的資源優勢,生態條件較好,農村環境優美宜居。
(二)申報程序
1.策劃申報。除洲頭、趾鳳兩個鄉鎮外,每個鄉鎮申報1個行政村作為創建示范村。
2.編制方案。對入選示范創建名單的示范區、鄉(鎮)以及村(社區),要編制示范創建年度工作方案和項目資金使用概算及子項目資金需求清單,并按時報縣鄉村振興指揮部辦公室。由縣委農辦、縣財政局、縣發改委、縣農業農村局、縣鄉村振興局組織綜合審定,報縣鄉村振興指揮部批準,正式啟動鄉村振興示范創建工作。
七、工作要求
(一)健全工作機制。縣鄉村振興指揮部統一領導鄉村振興示范創建工作,鄉村振興指揮部辦公室負責統籌協調日常創建工作。鄉村振興各專項小組成員單位要充分發揮各自職能作用,探索成立資金整合工作專班和規劃建設指導專班,全力支持示范創建工作。示范鄉村(區)要成立主要負責人親自抓的組織領導機構和工作專班,細化職責分工,狠抓創建。按照縣領導聯系鄉鎮分工建立縣領導聯系示范區工作機制;建立示范創建工作調度機制,定期召開會議,報送工作推進情況,分析短板、研究政策、解決問題。
(二)強化要素保障。加大資金統籌力度。縣統籌各類資金用于鄉村振興工作,根據各示范鄉村(區)建設進度,按照考核辦法,采取“以獎代補”方式予以獎勵;縣相關部門要整合各類涉農資金支持鄉村振興示范鄉村(區)創建工作;鄉村振興各相關部門整合相關資金投入鄉村振興示范鄉(鎮)村、示范區的比例原則上不得低于本部門上級專項資金的30%,并做到應整盡整;各部門整合相關項目資金支持鄉村振興示范創建方案,須經分管副縣長審核把關后,報常務副縣長審定方可組織實施;鳩江區、上交所幫扶資金主要用于支持鄉村振興示范鄉村(區)創建;銜接資金和地方政府新增債券資金向示范鄉村(區)傾斜;鼓勵各鄉鎮出臺具體扶持政策,吸引社會資本參與示范創建,把各方資源和力量凝聚到鄉村振興示范區創建工作中。加大用地保障力度。充分發揮國土空間規劃的引領作用,統籌安排示范鄉村(區)建設用地,保障用地空間;盤活存量土地和閑置土地,著力提升土地資源配置效率。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引導金融機構積極配置信貸資金,推進信用村鎮建設,加大對示范鄉村(區)項目儲備庫內重點項目的信貸支持;發揮開發性金融機構和政策性銀行綜合服務功能和作用,為示范鄉村(區)提供多元化融資支持。
(三)加強督查考評。各鄉鎮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擔當作為,鄉村振興示范單位必須在當年年底前取得明顯創建工作成效。鄉村振興指揮部辦公室牽頭對全縣鄉村振興示范地區創建工作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督查,掌握工作動態,通報創建工作進展。財政、審計及相關主管部門要加強財政性資金使用績效管理,確保資金發揮最大效益。資規、住建等部門要加強對村莊規劃、建設用地等方面的監督指導,壓實示范創建工作責任。要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將鄉村振興示范創建工作成效納入鄉鎮和部門年度目標績效考核。
(四)強化宣傳氛圍。各鄉鎮和鄉村振興各專項小組成員單位要創新形式,大力開展鄉村振興示范地區創建工作宣傳活動,總結推廣典型范例和經驗做法,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創建工作的良好氛圍。
鄉村振興示范縣方案6
一、總體要求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圍繞“四新”主目標和“四化”主抓手,以推動“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聚焦“建、管、養、運、融”五大目標,健全完善“網絡覆蓋、管養保障、運輸服務、制度政策、資金保障、技術標準、群眾參與、融合發展、示范引領”九大體系,將農村公路打造成為帶動發展的產業路、管護高效的平安路、服務便民的智慧路、風景優美的生態路,形成支撐交通強國貴州試點的“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模式,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開創百姓富生態美的錦屏新未來提供堅強的農村交通運輸保障。
二、發展目標
到2025年,全縣農村公路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明顯提高,農村交通出行環境進一步改善,基本建成布局合理、連接城鄉、安全暢通、服務優質、綠色經濟的農村交通運輸網絡,建管養運融可持續發展長效機制基本建立。
建設實現新進步。有序推進縣城至茅坪公路等鄉鎮通三級及以上公路建設,使比例提升至65%以上,基本完成2020年底存量四、五類危橋改造,動態消除新增四、五類危橋,實施安全生命防護工程,村道急彎陡坡、臨水臨崖等高風險路段得到有效整治,農村公路工程質量耐久性、抗災能力等大幅提升。
管理達到新水平。“四好農村路”工作100%納入政府績效考核,進一步壓實鄉鎮和村級的農村公路管護責任,實現“路長制”縣鄉村三級100%覆蓋,管理養護100%納入村規民約,高質量推進信息化管理,全面構建“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共有”(以下簡稱“五共”)治理格局,行業治理能力顯著增強。
養護取得新成效。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全國試點高質量完成,農村公路列養率100%,推行農村公路預防性養護,年均養護工程比例不低于5%,養護科學決策機制加快建立,市場化養護全面推行,養護機械化、專業化、精細化水平逐年提升,開發護路員公益性崗位,吸納低收入群眾穩崗就業成效明顯,優良中等路率提升至80%以上。
運營得到新提升。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發展水平達AAAA級以上,農村客運公交化運營比例提高至15%,農村客運公益性進一步凸顯,力爭快遞服務農村地區覆蓋率達100%。
融合實現新突破。積極鞏固提升“四好農村路”省級示范縣,創建“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創建示范鄉(鎮)、示范村比例累計超過60%,打造馬頸坳至固本、款場至熬市(八受至王家榜段)、烏坡至宰大溪、皇封至擺洞、啟蒙至高賢、北門林場至樂安屯、平秋至鋪口(敦寨至湖南交界)、卦治電站至三板溪、歸朝至高座、平略至潘寨、河口至敖市、瑤里至三望坡和彥洞至新寨等美麗農村路265公里以上。鞏固提升S503錦屏至高屯、敦寨至新化、新化至隆里、啟蒙至鐘靈、平略至河口(平略至文斗段)和里郎橋至彎麻6條美麗農村路共104公里,農業“因路而興”、農民“因路而富”、鄉村“因路而美”,支撐服務“四化”建設能力顯著增強。
到2035年,農村公路治理能力全面提高,治理體系全面完善,形成體系完備、運轉高效的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機制,路況水平和路域環境根本性好轉,“美麗農村路”廣泛覆蓋,更好促進城鄉交通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農村公路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的服務支撐能力大幅提升。
三、重點任務
(一)構建廣泛覆蓋的農村公路網絡體系。以鄉鎮通三級及以上公路為重點,加快推進重點農村公路建設項目前置要件辦理,積極爭取部、省、州項目資金傾斜支持;以“美麗農村路”和品質工程為抓手,扎實推進鄉鎮通三級及以上公路、縣鄉公路路面改善提升工程及資源路、產業路、旅游路等新改建和養護工程,不斷提升農村公路服務能力;以工程質量為核心,全面落實項目建設“八公開”和農村公路信用評價制度,嚴格項目業主責任制、質量責任終身制;以安全“消危”為著力點,推進完善村道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實施危舊橋梁改造,完善交通標志、標牌、標線,有效提升路網通行安全水平。構建完善便捷高效的農村公路骨干網絡、普惠公平的農村公路基礎網絡、安全暢通的農村公路防護網絡。到2025年,實施鄉鎮通三級及以上公路15公里,新增2個鄉鎮通三級及以上公路;實施村道安全生命防護工程200公里以上、危橋改造5座以上,完成存量四、五類危橋改造,動態消除新增四、五類危橋;視資金政策情況實施一批縣鄉公路路面改善提升工程及資源路、產業路、旅游路等新改建和養護工程。(責任單位:縣交通運輸局、縣發展改革局、縣財政局、縣公安局、縣自然資源局、州生態環境局錦屏分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二)健全長效穩定的管養保障體系。全面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落實縣鄉村三級“路長制”,逐步完善“路長制”運行機制,強化督查檢查,全面推動責任落實,形成“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協同、各方參與、高效運轉”的農村公路工作格局。扎實推進全縣農村公路市場化養護項目落地見效,進一步強化養護計劃的制定和執行、養護作業的檢查和考核、養護資金的計量和撥付、養護工作的總結和創新。建立多部門聯合執法機制,落實“縣有執法員、鄉有監管員、村有護路員”的'路產路權保護隊伍。開展道路運輸安全宣傳、隱患排查整治、基礎信息收集等工作,嚴厲打擊超限超載、非法侵占破壞沿線設施等各類違法行為。制定應急管理預案,鼓勵企業參與應急搶險,提升農村公路突發公共事件響應速度,充分借鑒農村公路災毀保險“劍河模式”“凱里模式”成功經驗,建立農村公路災毀市場化運作模式,充分調動市場優質資源,推廣農村公路災毀保險制,進一步提升農村公路應急保障能力。對窄路基路段因地制宜增加錯車道,提高防災減災救災和公路通行能力。到2025年,養護市場化實現全覆蓋,逐步建立政府與市場合理分工的養護生產組織模式,養護專業化、機械化、規模化水平進一步提升。(責任單位:縣交通運輸局、縣財政局、縣公安局、縣應急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三)建立高效優質的運輸服務體系。積極推動交通運輸、郵政快遞、商貿、農業、能源等資源在農村地區融合,加快構建暢通便捷、經濟高效、便民利民的縣鄉村三級物流服務體系,加快電商、快遞進村,擴大城鄉消費和農產品出山進城,將交通運輸發展優勢轉化為農村地區發展新優勢,做強路衍經濟、樞紐經濟,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增強廣大群眾獲得感,促進鄉村振興。堅持“城鄉統籌、資源共享、路運并舉、客貨兼顧、運郵結合”的原則,積極推進農村客運線路公交化改造。補齊農村客運發展短板,建立起“以農村公交為主、定制班車和網約預約車為輔、運郵客貨互通”的農村客運服務體系,多措并舉,積極推進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發展。汲取省級“交郵融合+”建設經驗,進一步完善相關政策和措施,拓展和深化三級物流體系建設,有效促進客貨運物流市場的良性發展。到2025年,服務全縣農村生產生活的“交郵融合+”網絡體系基本建成。(責任單位:縣交通運輸局、縣工信商務局、縣供銷合作社聯合社、縣郵政公司,各鄉鎮人民政府)
(四)構建規范有效的制度政策體系。著力加強制度政策建設,進一步完善農村公路建管養運、融合發展、資金保障、績效考核等政策體系,出臺《錦屏縣全面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試點實施方案》《錦屏縣全面推行農村公路“路長制”實施方案》《錦屏縣“四好農村路”省級示范縣鞏固提升暨“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創建工作方案》。到2025年,全面建立“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1+N”政策體系,構建“黨委領導、政府主抓、權責清晰、上下聯動、運轉高效、多方參與”的農村公路發展格局。(責任單位:縣交通運輸局、縣財政局、縣農業農村局、縣鄉村振興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五)完善支持有力的資金保障體系。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引導和激勵作用,采取資金補助、以獎代補、一般債券等多種方式保障資金供給,積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農村公路建設和養護工作。農村公路日常養護按縣道10000元/年·公里、鄉道5000元/年·公里、村道3000元/年·公里、通組公路1500元/年·公里的標準執行,省州縣三級財政按5:2:3比例籌集。農村公路養護工程資金州縣兩級按4:6比例籌集且兩級合計投入資金不得低于省級投入資金的2倍。地方代養的普通省道養護資金不得低于縣道標準,州縣兩級按2:8比例籌集。探索公路冠名、廣告招商、企業領養、社會捐資等多種形式籌集農村公路養護資金。堅持農村客運公益屬性,建立健全農村客運政府購買服務機制,及時足額發放燃油補貼等農村客運補貼補助資金。優化燃油稅補貼退坡資金等使用效益,著重用于農村客運信息化發展和安全生產管理。到2025年,全面建立公共財政投入為主、多渠道籌措為輔的資金保障體系,著力提升“四好農村路”可持續發展能力。(責任單位:縣財政局、縣交通運輸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六)構建完備適用的技術標準體系。貫徹落實國家、省級行業相關技術標準和指導性文件,持續落實農村公路建設“六個同步”和“三同時”實施要求,將混凝土硬路肩、排水系統、安保工程、錯車道、公路綠化、管理養護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建設、同時驗收。因地制宜,結合公路沿線自然景觀適當打造農村公路觀景臺、休息服務區等。通過組織開展業務能力學習,開展現場實操培訓等形式,提升技術軟實力。深度應用“四好農村路”綜合管理平臺,對“規劃設計、招標投標、建設進度、督察督辦、質量驗收、資金撥付、信用評價、管理養護”等關鍵環節實施全過程數據監管,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務水平。持續開展農村公路路況檢測,建立縣、鄉、村、組四級公路全覆蓋的動態檢測機制,探索路況數據深度應用,建立完善以路況自動化檢測技術為支撐的養護科學決策機制,加強農村客貨運領域的信息化應用。到2025年,依托農村交通綜合信息服務平臺,深度整合建設、管理、養護、客運、寄遞物流等各類資源,形成以“交通運輸+農村新生活”為特色的新農村交通綜合服務開放生態平臺。(責任單位:縣交通運輸局、縣財政局、縣水務局、縣工信商務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七)發展共享共治的群眾參與體系。整合財政、人社、鄉村振興、交通運輸等部門資源,采取養護公益性崗位、以工代賑等方式,按每3-5公里開發一個農村公路護路員就業崗位,引導和吸納群眾特別是脫貧人口和低收入人群參與農村公路監督和生產,促進群眾就近就業、穩定增收及建養增效。采取統籌一定比例農村公路日常養護資金或多渠道籌集等方式,積極穩定護路員隊伍。積極宣傳和推動將愛路、護路、護安要求納入基層民主自治“村規民約”自我管理,構建“五共”農村公路工作機制。鼓勵聘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第一書記、農村黨員、寨佬、退休職工、群眾等作為義務監督員,參與農村公路工作監督。創新教育培訓模式,加大培訓力度,制定“口袋書”“微視頻”,通過新時代學習大講堂、群眾院壩會等方式,提高群眾崗位匹配度和管理水平。到2025年,新增一批公益性崗位,進一步拓寬脫貧人口和農村就業困難人員就業渠道,促進農民群眾持續增收。(責任單位:縣交通運輸局、縣發展改革局、縣財政局、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縣民政局、縣農業農村局、縣鄉村振興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八)打造創新多元的融合發展體系。以農村公路為紐帶,推進農村公路與現代農業、鄉村旅游、特色資源、體育運動等產業融合發展。結合美麗鄉村建設、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充分利用我縣優勢資源,將重要產業區、特色田園鄉村示范點、旅游景區、傳統村落、新農村等連點成線、成環成網,打造不同于省外、有別于省內其他縣(市)的美麗農村路經濟示范走廊。鼓勵農村公路和山地旅游、產業園區等經營性項目一體化開發,提升通往鄉村產業經濟節點的農村公路發展水平,拓展農村公路服務附加值。積極推動農村客運與產業融合發展,探索“一點多能、一網多用、深度融合”的鄉鎮運輸服務站發展新模式,打造集管理、養護、客運、貨運、寄遞物流、供銷網點、電商等多種服務功能為一體的新型農村服務場站,實現“資源共享、多站合一、客貨同網”。強化生態保護,依法合理選擇公路線位,避免大挖大填,結合人居環境整治改善路域環境。推廣運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加大舊路材料循環利用。到2025年,實現鄉鄉都有美麗農村路,分類打造“路旅融合”“農特產業”“紅色文化”“軍屯文化”“生態康養”等美麗農村路經濟示范走廊200公里以上。(責任單位:縣交通運輸局、縣自然資源局、州生態環境局錦屏分局、縣農業農村局、縣工信商務局、縣文體廣電旅游局、縣鄉村振興局、縣林業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九)打造全面覆蓋的示范引領體系。以“四好農村路”示范創建為抓手,加大政策和資金支持力度,全面推進“四好農村路”縣域、鄉域、村域示范創建,積極爭創“四好農村路”建設全國示范縣、省級示范縣,打造一批示范鄉(鎮)和示范村,在示范創建中補短板、強弱項、促提升,推動“四好農村路”示范創建從區域示范引領向全域達標發展轉變。到2025年,創建“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創建示范鄉(鎮)、示范村比例累計超過60%。(責任單位:縣交通運輸局、縣財政局、縣農業農村局、縣鄉村振興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四、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成立由縣人民政府縣長為組長,分管副縣長為副組長,縣政府辦公室主任、縣政府辦公室副主任、縣有關單位和各鄉(鎮)人民政府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錦屏縣“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服務鄉村振興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統籌協調和指導全縣“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服務鄉村振興工作。建立由縣人民政府分管交通工作的副縣長為召集人,縣有關單位和各鄉(鎮)人民政府分管負責同志為成員的錦屏縣“四好農村路”聯席會議制度(以下簡稱聯席會議),強化任務分解、責任落實,適時研究解決工作推進中的重大問題。各鄉(鎮)人民政府要相應成立工作領導小組及聯席會議制度,出臺貫徹落實措施,統籌推進相關工作。
(二)強化要素保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要密切配合,在農村公路用地保障、生態保護、林地許可、設計審批、用水用電、砂石材料、公路綠化、資金保障、就業崗位開發、聯合執法、路產路權、路域環境整治、應急搶險、資金審計等方面積極給予支持,及時研究制定相關措施。縣直有關部門和各鄉鎮人民政府應結合“四好農村路”建設需要,積極提供臨時砂石料場、建設用地,加強區域砂石、水泥等材料價格穩控和有效供給,降低農村公路建設養護費用。
(三)強化責任落實。將“四好農村路”工作納入對鄉(鎮)人民政府和有關單位年度績效考核,考核結果與年度考核掛鉤。按照“縣道縣管、鄉村道鄉村管”的原則,完善農村公路管理養護責任制度,明確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落實管理機構和人員。
(四)強化監督指導。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要根據各自職責,組織開展技術指導和監督檢查,跟蹤各項重點任務推進落實情況。領導小組辦公室根據各項重點任務推進落實情況定期或不定期通報,加強工作調度,確保目標任務順利完成。
(五)強化氛圍營造。充分運用電視、廣播、報刊、網絡等媒體,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提高基層干部群眾的知曉率、認同感、參與度。認真總結成功經驗、宣傳先進典型,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和監督“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的良好氛圍。
鄉村振興示范縣方案7
為全面推動我縣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接續打造全國鄉村振興樣板區,根據中央、省委農村工作會議和中央一號文件精神,縣委、縣政府決定在全縣爭創一批全國鄉村振興示范村。為強力推動示范村創建,特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創建目標
20xx年至20xx年,連續三年,每年在全縣遴選4個村或示范片區(以下統稱示范村),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體要求,因地制宜,創建成有規模、有特色,在全省全國有影響的鄉村振興示范村,通過示范引領,以點帶面,全面推動我縣鄉村振興工作一年一個新臺階。
二、創建原則
(一)黨政主導。黨委政府引導示范村立足資源稟賦,合理選擇發展方向和發展模式,不大包大攬、大拆大建,通過領導聯點、政策激勵、資金獎補等方式,全力支持示范村開展創建工作。
(二)部門主推。在派出強有力的縣直單位駐村幫扶的基礎上,縣直各責任單位對示范村按照“一村一策”和“缺什么補什么”的要求,協同制定創建工作方案、細化工作目標、強化工作措施,在產業、就業、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等方面,為示范村創建提供政策支持。
(三)屬地主責。鄉鎮(街道)黨(工)委書記、鄉鎮長(街道主任)為示范村創建第一責任人,對示范村的申報、成功創建負主責,村支部書記為示范村創建直接責任人,負責牽頭抓好示范村創建工作的落地落實。
(四)鄉賢主創。發動鄉賢在黨組織領導下,依法依規參與示范村創建,促進項目回歸、人才回鄉、資金回流、技術回援、文化回潤、公益回扶,加快補齊公共服務、產業發展等短板,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秀美村莊。
(五)群眾主體。充分發揮農村黨員在鄉村振興工作中的模范帶頭作用,通過開展“三聯一創”、成立村民理事會、編制“村規民約”,引導群眾出智出力、籌資籌勞共同參與示范村創建,確保創建后期運維管理持續有效、成果共享。
三、創建申報
(一)申報單位
鄉鎮(街道)為示范村申報單位。
(二)申報條件
示范村申報應具備“三強三好”條件,能打造成產業帶動型、文化創意型、鄉賢引領型、村企共建型、自然生態型等示范亮點和特色優勢。
1、班子配備強。村級黨建工作扎實,干部配備合理,班子凝聚力、戰斗力強。對鄉村振興思路清晰,具有較強的治理水平和開拓創新能力。村級無債務,有穩定的村級集體經濟收入。
2、產業發展強。主導產業優勢明顯,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村內有產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服務組織等經營主體,帶動村民致富效益明顯。
3、鄉賢力量強。能挖掘具有桑梓情懷、有能力、有意愿為家鄉鄉村振興作貢獻的鄉賢。鄉賢能帶頭捐資支持鄉村建設和鄉村產業發展。
4、資源稟賦好。依山傍水,有豐富的自然風光,村莊布局規范,村容村貌整潔美觀,存留有XX特色的'傳統習俗、非物質文化遺產或有可考證的歷史人文典故或紅色文化底蘊。
5、群眾基礎好。村內群眾面貌新、民風好,勤勞節儉、鄰里和睦、尊老愛幼、扶困助弱等美德蔚然成風,能主動積極籌資籌工籌產參與鄉村振興。
6、基礎設施好。交通便捷、通暢,村級組織活動中心和便民設施齊全,電視、網絡、自來水等可覆蓋。
(三)遴選程序
1、村級自愿。有意愿的村填寫申報表(附件1),并按要求準備申報材料(附件2)報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
2、鄉鎮申報。鄉鎮(街道)對提交申請的村進行評估篩選,并對申報材料的真實性、合規性、完整性進行審查,擇優推薦申報到縣爭創全國鄉村振興示范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連片創建的以牽頭村為申報主體)。每個鄉鎮(街道)原則上只能推薦1個村,申報材料、圖片等資料于3月10日前報縣爭創全國鄉村振興示范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縣鄉村振興局514室)。
3、實地核查。縣爭創全國鄉村振興示范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牽頭組織有關單位實地核查評估,3月15日前初選8個村,報縣爭創全國鄉村振興示范村工作領導小組復審。
4、現場評審。鄉鎮(街道)成立以黨(工)委書記任組長、支部書記(駐村第一書記)和鄉賢代表為成員的參選小組,利用PPT等形式進行演講(10分鐘),并現場答辯(5分鐘),通過現場評審確定4個示范村。
四、創建內容
(一)產業興旺
1、產業發展。在原有的產業基礎上,做強傳統主導產業的發展,利用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經營主體提升生產效率和質量,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農業、觀光農業、休閑農業、民宿餐飲、鄉村旅游等新型業態,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以發展產業促進村民入股分紅家門口就業增收、村級集體經濟穩定增長。(責任單位:農業農村局、鄉村振興局、林業局、文化旅游廣電體育局)
2、項目配套。推進土地綜合整治、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合理配置農田灌溉設施,堅決遏制耕地拋荒,耕地主要用于種糧食,能種雙季稻的良田必須全部栽插雙季稻,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利用空閑地、廢棄地發展設施農業,引導新發展林果業上山上坡,鼓勵利用“四荒”資源,鄉村兩級為其提供土地流轉保障,不與糧爭地。(責任單位:農業農村局、自然資源局、水利局)
3、創業扶持。支持農民創業,開展生產經營技能培訓,培育一批創業致富帶頭人和土專家,推動鄉村人才振興。對村級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等經營主體給予政策扶持,創建優質的政策和服務吸引鄉賢回鄉投資,壯大村級經濟產業。(責任單位:人社局、農業農村局、鄉村振興局、商務糧食局)
(二)環境秀美
1、村莊規劃。按照“多規合一”的方式,編制公眾參與、科學可行的村莊規劃,嚴格按照規劃進行村莊建設,完善村級基礎設施和村民生產生活條件。(責任單位:自然資源局)
2、人居環境。持續推進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對村民聚居點進行秀美屋場打造,村莊進出口有特色標志,主要路段、屋場、景觀有標識介紹,村內給排水管道,電力、電信、電視、廣播等桿線整改設置規范,農村戶廁改和聚居點人工小濕地全覆蓋,有效整治小微水體、黑臭水體,主干道路、公共區域和房前屋后適度綠化美化,村民住房整潔美觀,生活生產用品有序存放,家禽家畜圈養,推進生活垃圾源頭分類減量。(責任單位:農業農村局、交通局、水利局、生態環境局、林業局、科技和工業信息化局、城管局、供電公司、融媒體中心、移動公司、電信公司、聯通公司)
3、地域風光。因地制宜打造美麗山塘、美麗水庫、美麗河壩等自然景觀,依法依規加強對村內合法歷史古跡的修繕和保護,保持村莊特有的自然風光和古跡。(責任單位:水利局、文化旅游廣電體育局)
(三)生活便捷
1、交通物流。高水平建設“四好農村路”,落實路長制,村組道路暢通,道路安防及標識齊全,加快推進城鄉公交一體化建設,加強物流服務,設立快遞綜合收發點,加快實施“數商興農”工程,推進電子商務進村入戶。(責任單位:交通局、商務糧食局)
2、數字鄉村。推進智慧農業發展,促進信息技術與農機農藝融合發展。以數字技術賦能鄉村公共服務,加快推進千兆光纖、5G網絡全覆蓋,完善電子商務配套設施,實現“村村響”和“雪亮工程”全覆蓋,促進智能鄉村、數字鄉村建設。(責任單位:科技和工業信息化局、商務糧食局、融媒體中心、公安局)
3、便民設施。建設村級基礎教育、醫療衛生、購物金融、養老服務、防災減災應急設施等公共服務設施。(責任單位:教育局、衛健局、民政局、應急管理局、金融辦)
(四)生態和諧
1、水土養護。落實河長、林長、田長制,有效管護河道溪流,杜絕非法捕魚、非法采砂等現象,保護山林田土,杜絕非法占用耕地林地、亂砍濫伐、山體裸露的等現象。(責任單位:自然資源局、水利局、林業局、農業農村局、畜牧水產農機事務中心)
2、綠色發展。加強農業面源污染綜合治理,深入推進農業投入品減量化,加強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推進農膜科學使用回收和秸稈綜合利用。開展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建設,全面保護和修復生態環境,推廣植樹造林,因地制宜對荒山、主干道路和水系兩旁、房前屋后等地方植樹栽花。(責任單位:林業局)
3、低碳生活。扎實做好節能減排工作,大力提倡節約水電,積極發展太陽能、沼氣等清潔能源,提高生產生活的電氣化、清潔化水平,倡導取之有度、用之有節的低碳理念。(責任單位:發改局、生態環境局)
(五)鄉風文明
1、文化挖掘。挖掘歷史人文典故、傳統民俗文化,利用發展沿革、風土人情、紅色歷史、典故傳說、祖訓家規等鄉村特色文化充實村莊文化內涵,弘揚地方文化特色,推動鄉村文化繁榮興盛。(責任單位:文化旅游廣電體育局)
2、鄰里風尚。通過“移風易俗”樹立社會新風,開展“文明家庭”“五好家庭”選樹和村歌、“村晚”、廣場舞、趣味運動會等體現農耕農趣農味的文化體育活動,弘揚鄰里團結、守望相助的傳統美德,建成勤勞致富、鄰里和睦、尊老愛幼、扶困助弱等社會新風尚,杜絕農村黑惡勢力、偷盜搶劫等違法犯罪現象。(責任單位:宣傳部、政法委)
3、共建共治。打造凝聚力、戰斗力、創新力強,對鄉村振興思路清晰的支村兩委班子,吸收大學生、創業能人為支村兩委后備力量,選派駐村工作隊和第一書記。完善村級重要事項、重大問題經村黨組織研究討論機制,全面落實“四議兩公開”制度。引導鄉賢在黨組織領導下依法依規參與鄉村治理,推廣積分制等治理方式,廣泛引導群眾主動參與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監督。(責任單位:組織部)
五、創建步驟
示范村創建周期原則上為1個年度,分四個階段進行:
(一)申報遴選階段(20xx年2月28日-20xx年3月20日)。2月28日前下發實施方案,3月10日前完成示范村創建申報,3月15日前完成示范村初選,3月20日前完成示范村遴選。
(二)規劃設計階段(20xx年3月20日-20xx年4月20日)。由鄉鎮(街道)牽頭,自然資源局、農業農村局、鄉村振興局、林業局等單位協助,聘請有實力、有經驗的規劃設計公司,為示范村編制創建規劃。縣直各責任單位通過實地調研,制定與示范村創建規劃相統一的支持方案,明確支持項目、完成時限和投資規模。示范村創建規劃和縣直各責任單位的支持方案于4月20日前報縣爭創全國鄉村振興示范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審查批準。
(三)創建實施階段(20xx年4月20日-20xx年3月31日)。按照示范村創建規劃和縣直各責任單位的支持方案開展創建,確保20xx年4月中旬動工、9月底完成過半,20xx年3月底完成建設。由鄉鎮(街道)鄉村振興辦負責,每月25日向縣爭創全國鄉村振興示范村領導小組辦公室報送一次示范村創建實施進度。
(四)評價驗收階段(20xx年3月31日-20xx年4月30日)。20xx年4月底完成示范村創建工作評價和驗收,及時總結推廣成功經驗,向縣委縣政府報告和組織縣四大家在職領導現場觀摩示范村創建成果。
六、創建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成立XX縣爭創全國鄉村振興示范村工作領導小組,由縣委副書記任組長,縣人大、政府、政協分管領導任副組長,縣委辦、政府辦、組織部、宣傳部、政法委、農業農村局、鄉村振興局、發改局、財政局、自然資源局、文化旅游廣電體育局、交通局、應急管理局、城管局、人社局、商務糧食局、衛健局、教育局、民政局、林業局、水利局、公安局、科技和工業信息化局、生態環境局、供電公司、融媒體中心、金融辦、移動公司、電信公司、聯通公司等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尹佑祥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負責日常工作。
(二)強化要素保障。縣政府年度整合涉農資金20xx萬元,按照快投快補、少投少補的原則對示范村給予獎補,引導工商資本、金融資本、社會資本、鄉賢資本等積極參與。縣直各責任單位和鄉鎮(街道)對示范村創建依規給予項目和資金支持。嚴禁新增村級不良債務。堅持節約集約用地建設示范村,保障好示范村農民建房、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用地計劃指標。推動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抵押融資用于鄉村振興。推進村莊小型建設項目簡易審批,規范項目管理,提高資金績效。
鄉村振興示范縣方案8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市、縣關于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決策部署,加快促進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高質量打造一批鄉村振興示范村,引領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現結合我鎮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全面落實省委、市委、縣委農村工作總體思路,以打造鄉村振興“XX樣板”為目標,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大力實施發展壯大鄉村產業、完善基礎和公共服務設施、推進人居環境整治、探索共富共享模式等十大重點任務,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突出特色,積極探索實踐村級鄉村振興具體路徑,為奮力建設幸福美麗新XX,譜寫XX全面現代化建設新篇章奠定堅實基礎。
二、工作目標
全面實施虹橋村市級鄉村振興示范工程,有序推進峽虹沿線美麗鄉村連片示范區建設。以村委為實施主體,精心挑選一批基礎設施較好、具有規模產業村組,整合各類資金、項目、政策等,實施集中支持、精心打造、整村推進。按照“兩年創建”步驟,到20xx年全面建成虹橋村鄉村振興示范村。20xx年,鎮統籌制定具體創建方案,高標準完成鄉村振興規劃設計,全力推進示范村創建,確保十大重點建設任務落地落實。
三、重點任務
(一)科學編制鄉村振興實施規劃。堅持因地制宜、突出產業、特色鮮明和城鄉融合、多規合一理念,堅持標準化、功能化、智慧化發展方向,統籌推進鄉村的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鄉村生態保護、歷史人文資源及產業發展,結合農村宅基地改革、生活供水、污水治理、農村改廁、通信電力、數字鄉村等工程統一規劃。強化規劃引領,堅持“先地下再地上”,推進基礎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重點推進鄉村特色產業可持續發展,打造功能齊全、群眾受益、認可度高的新時代“五美”鄉村。20xx年4月底前完成示范村規劃編制或編修工作。〔責任人:XX、XX〕
(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不斷深化防返貧動態監測和“遇困即扶”工作機制,兜牢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抓實分層分類幫扶,強化鞏固提升“兩不愁三保障”水平和飲水安全、戶廁改造。各村結合自身實際,突出產業基地帶貧致富保障作用,提升產業就業增收功能,加快縮小脫貧戶、“三類人群”、低收入人口和普通農戶之間的收入差距。在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積極推廣以工代賑方式建設。〔責任人:XX、XX〕
(三)發展壯大鄉村產業。依托鄉村特色資源優勢,制定特色產業扶持政策,培育“井岡山”品牌,著力推進特色種養業提升行動,打造主導產業支撐,培育形成“一村一品”,全力用好井岡山公共區域品牌。加強龍頭產業培育和新型合作社建設,選派農業骨干技術員對接指導,發展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支持產業基地發展鄉村田間地頭倉儲冷鏈物流和村級倉儲保鮮設施建設,提高農產品附加值。持續實施消費幫扶,發展新型鄉村連鎖便利店,加快農村電商發展和物流體系建設,構建鎮、村兩級快遞服務網絡。〔責任人:XX、XX〕
(四)完善基礎和公共服務設施。加快完善通村公路、入戶巷道、排水排污設施、供水供電、公共停車場、通信網絡、互助養老、鄉村公辦幼兒園等民生工程建設,實施鄉村道路暢通工程,推進行政村雙車道四級公路升級改造和自然村(組)道路硬化,村莊主干道路面硬化率達到100%。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和管理。加快數字鄉村建設,實現示范村“雙千兆”網絡覆蓋率達100%,優先安排美麗鄉村建設點,確保兩年全覆蓋。大力提升義務教育、衛生健康、弱勢人群、鄉村養老等服務水平,優化義務教育學校網點布局,推進健康鄉村建設。〔責任人:XX、XX〕
(五)推進人居環境整治。接續推進農村殯葬改革、村莊生活垃圾、農村污水、廁所改造、管線下地、農村空心房和村容村貌整治提升。加快推進廁所革命,農村衛生廁所全部普及;在村委會或公共活動場所建1座無害化公廁且管護到位。統籌廁所改造與污水治理,推進農村垃圾第三方治理。注重水系治理,對村莊周邊的水圳、水塘、水陂等進行修復,提升水環境質量。建立長效管護運行機制,優先開展村莊整治建設,探索建立村莊環境長效管護機制,示范創建美麗庭院、美麗村莊。〔責任人:XX、XX〕
(六)深化農業農村改革。穩慎推進農村宅基地改革,嚴格落實“一戶一宅”制度。開展耕地拋荒專項整治,擴大農村承包地經營權“地押云貸”試點。深化農村普惠金融制度改革,繼續開展支持小農戶發展特色農業價格(收入)保險試點。加強鄉村人才建設,大力發掘鄉賢和行業領軍人才,實施高素質農民提升工程,統籌開展“一村一名大學生”“新時代贛鄱鄉村好青年”“雨露計劃”等培育項目,引導大學畢業生、退伍軍人、返鄉農民工等各類人才返鄉創業。嚴格落實生態保護紅線、生態空間管控等制度,暢通生態價值轉化通道。〔責任人:XX、XX〕
(七)探索共富共享模式。貫徹落實共富共享美好生活實踐區精神,緊密利益聯結,增強產業帶農功能,大力推廣“公司+合作社(集體經濟組織)+家庭農場+農戶”的聯農富農聯結模式,發展農業產業化聯合體,推動鄉村產業從單一種養向一二三產業融合,帶動當地更多農戶發展特色產業。采取各種有效辦法,推進村民更加充分高質量就業,穩步提高收入水平。加強關愛服務,高質量辦好頤養之家等互助養老服務設施。推進慈善、捐贈等公益事業更多向弱勢人群傾斜,讓特殊群體得到更好照護。推行示范村+普通村、創業致富帶頭人+農村低收人口的“1+1”結對幫扶模式,探索先富幫后富、區域共同富的.路子。〔責任人:XX、XX、XX〕
(八)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選準配強村集體經濟發展帶頭人和經營管理人員,結合自身資源稟賦發展產業。將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工作列入鎮、村兩級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責任清單,與中心工作同步部署、落實、考核。推行資源開發、產業發展等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模式,充分盤活集體資產資源,創新集體經濟實現形式,到20xx年實現村級集體經濟年經營性收入達到30萬元以上。〔責任人:XX、XX〕
(九)完善鄉村治理體系。筑牢村級黨組織戰斗堡壘,增強組織凝聚力、隊伍戰斗力、黨建帶動力,鍛造務實擔當干部隊伍,基層黨建標準化、規范化、信息化“三化”實現全覆蓋。全面實施村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培養計劃,開展“鄉村振興模范黨組織”創建活動。提高村級綜合服務能力,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建立完善集黨務、村務、政務和社會服務于一體的村級綜合服務平臺。加快村綜治中心實體化建設,深化網格化管理,探索鄉村善治有效實現形式,為構建“三治融合”的現代鄉村治理體系提供支撐,形成鄉村治理長效機制。積極開展民主法治村、平安村創建活動,強化誠信體系建設。健全完善黨組織領導的村級事務運行機制,嚴格落實“四議兩公開”等民主決策制度,健全村務監督機制,全面落實黨務村務財務公開,開展村干部經濟責任審計,推動村級事務在陽光下運行。發揮各級鄉賢聯誼組織作用,吸引支持企業家、五老人員、道德模范、專技人才等回饋故里,服務鄉村。成立示范村建設理事會。〔責任人:XX、XX〕
(十)推進鄉風文明建設。強化紅色基因傳承,保護紅色革命遺址,用好紅色資源,做好紅色文化傳播,講好紅色故事,上好“紅色黨課”。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深入開展文明村鎮、文明家庭創建活動和文化保護與傳承發展,推動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同步振興。強化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設,大力實施“推進移風易俗、建設鄉風文明”行動,整治大操大辦、厚葬薄養、天價彩禮等不良風氣,推行善行義舉愛心積分制和志愿服務激勵機制。開展好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豐富農民群眾精神生活。〔責任人:XX〕
四、工作保障
(一)強化組織領導。成立XX鎮創建鄉村振興示范村工作領導小組,由鎮黨委書記任組長,鎮長任常務副組長,相關分管工作同志任副組長,駐點虹橋村委和鎮鄉村振興辦同志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鎮鄉村振興辦,負責組織推進、統籌協調和督查指導工作。
(二)強化要素支撐。積極向上爭資立項,強化鎮級統籌,整合涉農項目向示范村傾斜,鼓勵引導城市工商資本下鄉,參與示范村開發建設,優先保障鄉村用地需要和重點項目用地需求。大力實施“萬企興萬村”行動,通過宣傳表彰等方式引導鼓勵非公企業結對幫扶示范村。
(三)強化統籌發展。鼓勵示范村先行先試,大力培育各具特色、不同類型樣板,可在“五大振興”上各美其美,也可創建五大振興融合示范村。統籌示范村建設與美麗鄉村、文明村鎮、平安村(社區)、新鄉賢工作示范區建設。將改革創新貫穿示范村創建全過程,把示范村作為政策設計、制度創新、試點推進的集成地,探索實踐形成一批特色亮點和經驗典型。
(四)強化考核激勵。示范村建設要統一協調發展,不搞面子工程,不“堆盆景”,不搞“一刀切”,不建大廣場、大雕塑,避免過度建設。建立常態化調度機制,對重點項目建設實行一月一調度,確保如期完成建設任務。示范村創建工作納入全鎮綜合績效目標管理考核,實行量化考核。
鄉村振興示范縣方案9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小城鎮建設取得明顯進展,特別是一些城市周邊的中心鎮快速發展,有力推動了新型城鎮化和城鄉融合發展,在鄉村振興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受經濟發展、自然條件、資源稟賦以及政策等因素影響,多數小城鎮還存在著綜合承載能力不強、產業聚集能力較弱、基礎設施配套不完善、公共服務能力不足、組織機構不健全等問題和短板。為進一步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聚焦問題、補齊短板,加快城鄉融合發展,完善小城鎮基礎設施,提升公共服務能力,發揮小城鎮連接城市、服務鄉村作用,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以推進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滿足城鄉群眾美好生活需要為目的,全面實施“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順應城鄉發展規律,加快推進鄉村建設行動,補齊小城鎮建設短板,形成以鎮帶村、以建促產、以產富民、以治促管的新局面,助力新時代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
二、基本原則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充分發揮各級黨委領導作用,將脫貧攻堅中形成的有效做法運用到推進鄉村振興中,將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落實到示范鎮建設上,形成黨政齊抓共管、上下協調貫通、精準施策推進的工作格局。
堅持規劃先行。提升規劃的科學性和前瞻性,樹牢全域規劃理念,突出國土空間規劃統籌,把市政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等納入國土空間規劃統籌考慮,推進“多規合一”,堅持先規劃后建設,強化國土空間用途管制。
堅持突出重點。突出長春都市圈、其他城市周邊和省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以補齊基礎設施短板為突破口,立足不同資源稟賦,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游則游,因地制宜、穩步協調開展示范。
堅持“三生”融合。尊重群眾意愿,以完善提升為主,不搞大拆大建,保留古樹、歷史建筑,嚴禁搞破壞性建設,堅定不移走綠色發展之路,有序推進海綿城鎮、節水型城鎮、園林城鎮建設,努力營造安全宜居宜業的生產、生活、生態環境。
堅持建管并重。構建精細化、科學化、標準化的長效管理機制,鼓勵群眾參與小城鎮建設管理,打造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的幸福家園。
三、工作目標
從2022年開始,在全省遴選30個產業基礎良好、發展空間較大、人口聚集力強的建制鎮,建設以增強產業支撐能力、補齊基礎設施短板、治理鎮村人居環境、強化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公共服務品質為主要內容的鄉村振興示范鎮(以下簡稱示范鎮)。力爭到“十四五”末,示范鎮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環境質量明顯改善,服務鄉村功能持續增強,管理水平顯著提高,鎮容鎮貌大為改觀,鄉風民風更加文明,成為促進全省鄉村振興的建制鎮示范樣板。
四、主要任務
(一)推動產業項目建設,提升造血能力
1.完善園區基礎設施。推進園區與鎮區基礎設施共建共享,推動產城一體、鎮園融合。拓展園區發展空間,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不斷壯大園區發展規模。大力發展商貿物流、鄉村旅游、新電商等服務業,鼓勵大型流通企業在具備條件的建制鎮建設商貿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
2.加快產業服務平臺建設。持續推進簡政放權,優化政府服務,為企業投資提供良好營商環境。吸引人才、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向示范鎮聚集,加快二、三產業發展。做大做強“吉林大米”“長白山人參”“吉林梅花鹿”等“吉字號”品牌,依托秸稈變肉工程,著力培育和形成“一鎮一業”特色產業,搭建園區中小企業服務平臺。
(二)推動市政設施建設,提升承載能力
3.推進生活服務設施建設。尊重居民意愿,采取多種方式保障困難家庭的住房安全,鎮區住宅以低層為宜,應具有完善的配套服務設施。推動老舊住房改造,完善水電氣熱信等配套基礎設施。更新改造老舊破損供水管網,保證供水水質。有條件的小城鎮推動電網和通信網架空線入地改造。因地制宜開展鄉鎮燃氣工程建設,積極拓展鄉鎮燃氣覆蓋范圍。推進集中供熱,改造提升老舊供熱設施,確保供熱質量安全。推動小城鎮市政基礎設施向周邊村屯延伸。示范鎮政府可按照市場機制和“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制定市政公用設施有償使用辦法,鼓勵民間資本以個人獨資、合資等方式建設經營供水、供氣、供熱、污水處理、垃圾治理、商業等基礎設施。加強市政公用設施養護和管理。
4.推進道路交通設施建設。推進鎮區與縣城、村莊交通設施互聯互通,鼓勵對公路、鄉鎮客運站等設施升級改造,提升客運服務水平,增強交通保障能力。打通斷頭路、暢通微循環,完善路燈及信號燈、人行道鋪裝及鎮區道路硬化、亮化、綠化,改善群眾出行條件。
5.推進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注重應用海綿城市理念,尊重原有地形地貌,構建源頭減排、雨水蓄排、排澇除險的排水防澇系統,推進雨污分流排水管網改造升級。完善鎮區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提升示范鎮垃圾轉運能力。推進秸稈能源化利用,發展清潔能源供暖。堅持以城帶鎮,加快示范鎮生活污水及工業廢水收集處理設施建設,實現專業化管理和穩定運行。
(三)推動公共事業建設,提升服務水平
6.提升養老育幼能力。健全與村級建制相協調、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養老育幼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推進適老、適幼化改造。引導社會力量興辦普惠性功能型養老服務機構,建立農村留守老人“巡訪+互助”養老模式,提升農村養老照護能力。鼓勵利用閑置公房、校舍等存量資源建立嬰幼兒看護中心,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創辦托育服務機構,發展多元化托育服務體系。
7.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以接納農村轉移人口較多的城鎮為重點,探索建立城鄉統籌的教育、就業服務、保障性住房、醫療衛生和社會保障體系,推動城鄉公共服務協調發展。
(四)推動人居環境建設,提升宜居水平
8.強化設計引導和風貌管控。在符合鄉鎮國土空間規劃的前提下,積極推進鄉鎮城市設計,實現全域全要素空間管控。著力加強小城鎮出入口、步行街巷、街頭廣場等重要街區、地段和節點的整治項目設計,不斷提升空間環境品質。堅持應留盡留,不隨意遷移、拆除不可移動文物、歷史建筑和具有保護價值的老建筑,嚴禁砍伐和擅自遷移古樹名木。保護修繕老建筑,保留傳統風貌,有機更新現存的傳統街區、傳統民居和老廠房,努力形成有記憶的街區、有故事的小鎮,展示濃郁的東北民俗風情和地方特色。
9.加大環境衛生保潔力度。全面整治主次干道、背街小巷、鎮村接合部、集貿市場、居住小區、公園廣場、建筑工地和學校周邊等區域的環境衛生,做到垃圾日產日清。以無積冰、無殘雪、露出地面為標準,及時清雪除冰,有條件的鎮可購置機械化清雪設備,減少人工作業和融雪劑的使用。強化公共水域綜合整治,加強河流、湖泊、池塘、溝渠等各類水域保潔,保持水體清潔。
10.規范鎮區生產生活秩序。推行縣級綜合執法力量下沉,在示范鎮派出分支機構和工作人員,依法履行管理職責。整頓道路交通秩序,合理劃定停車場,規范機動車通行和貨車停放,治理占道停車。合理劃定街道攤販設置點,整治亂擺攤點攤位,規范經營秩序。加大違法建筑查處和整治力度,治理私搭亂建。規范戶外纜線架設,做到入管入盒、標識清晰、牢固安全、整齊有序,治理線網亂拉。加強沿街立面整治,保持沿街及兩側立面整潔美觀。
11.整治提升農村人居環境。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健全農村生活垃圾清掃保潔和收運處置體系,推進農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體治理,提升村容村貌,因地制宜推進農村“廁所革命”。納入千村示范創建范圍的示范村,要全部達到“九有六無”標準,并確保驗收通過。
(五)推動體制機制建設,提升治理能力
12.建立資金投入機制。市、縣兩級財政要加大對示范鎮建設的投入,撬動社會資金,賦能鄉村振興。市級財政統籌使用現有渠道資金支持示范鎮建設,縣級財政將示范鎮建設項目資金列入年度預算。
13.建立人才培養機制。選派規劃建設專業人才到省級示范鎮掛職或任職,加強對鎮區規劃建設技術指導,對作用發揮明顯、表現突出、綜合考評優秀的,按照干部管理權限,同等條件下優先提拔使用。建立設計方案相關行業部門聯審聯批機制,做到有項目必規劃、無設計不動工。
14.建立長效幫扶機制。省直部門要堅持重心下移,充分發揮對示范鎮的政策支持、業務指導和幫扶作用。國有企業要充分發揮自身在產業、管理、營銷等方面的優勢,通過聯手經營和產業扶持,盤活線上線下資源。大專院校要通過校地人才合作,引導專家、教授送技下鄉,定期開展技術指導和服務,促進產業致富。引導建筑師、設計師和優秀團隊下鄉,發揮好鄉村能工巧匠作用,提升鄉村建設水平。
15.建立基層網格化治理機制。推進“網格化+信息化”“網格員+信息員”基層社會治理模式,統籌網格內社會保障、綜合治理、應急管理、社會救助、疫情防控等工作。鼓勵引導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共建共治,提高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五、實施步驟
(一)確定示范鎮。突出長春都市圈和其他城市周邊,圍繞國土空間規劃中確定的'重要節點鎮、省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邊境地區,選定打造一批示范鎮,每個市(州)至少2個省級示范鎮,全省確定省級示范鎮30個;每個市(州)至少2個市級示范鎮,全省確定市級示范鎮40個以上;每個縣(市、區)至少1個縣級示范鎮,全省確定縣級示范鎮50個以上。由市(州)組織各縣(市、區)上報候選示范鎮基本情況、“十四五”期間建設工作計劃和實施方案。2022年4月底前,綜合考慮規劃布局、資源稟賦、基礎條件等因素,選定產業比較興旺、人口相對集聚、地理位置優越、道路交通便利、具有發展潛力和區域帶動作用的示范鎮。
(二)組織實施建設。落實上位規劃提出的戰略引導、指標約束、底線管控等要求,加快示范鎮國土空間規劃編制,推進產業園區配套設施建設,補齊基礎設施短板,治理鎮區人居環境,增強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公共服務品質。
(三)開展總結交流。尊重首創精神,及時總結示范鎮建設經驗和發展模式,每年9月份召開現場會,在全省推廣示范鎮建設成功經驗。2025年,全面總結“十四五”期間示范鎮建設工作成效亮點,推廣、復制成功經驗。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由省政府分管領導同志任總召集人,省政府有關副秘書長、省住房城鄉建設廳主要負責同志任召集人,相關省直部門分管負責同志為成員的省級議事協調機制,組織協調和推進示范鎮建設。省級議事協調機制辦公室設在省住房城鄉建設廳,負責示范鎮建設日常工作,按照清單化管理、圖表化推進、手冊化操作、機制化落實、模板化運行方式,落實各項工作任務。堅持省負總責、市級督導、縣抓落實、鎮級實施的工作機制。市(州)黨委、政府要切實履行監督管理職責,加強工作調度。縣(市、區)黨委、政府要落實主體責任,建立相應的工作機制,明確部門職責分工,制定實施方案,統籌協調解決實施中出現的各類問題。
(二)強化政策支持。2022—2025年,市、縣政府和相關部門指導示范鎮謀劃一批鎮區市政公用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改造以及環境治理領域的高質量項目。市、縣在下達的新增債務限額內,優先安排省級示范鎮公益性建設項目。對省級示范鎮申報的符合條件的公益性建設項目,且單項工程投資規模超過500萬元,省級予以重點支持。其中,沒有收益的公益性項目,省級通過一般債券予以安排;對符合國家規定的專項債券投向領域,且收益能夠覆蓋本息的公益性項目,省級通過專項債券予以安排。示范鎮享受省級有權決定的相關政策,省發展改革委、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自然資源廳、省農業農村廳、省民政廳、省交通運輸廳、省水利廳、省教育廳、省衛生健康委等相關部門要加大對示范鎮的對口支持力度,制定具體實施政策,建立“1+N”政策體系。積極協調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結合各自職能定位和業務范圍,依法合規加大對示范鎮建設的信貸支持力度。支持金融機構在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前提下,依法合規對示范鎮建設的企業和項目提供信貸支持。支持省級示范鎮開展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優先保障公共服務設施、基礎設施及產業發展項目用地,重點支持區域城鄉統籌發展和農村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用地。
(三)嚴格考核考評。建立示范鎮建設評價指標體系,定期調度示范鎮建設進展情況,每年按照標準嚴格督導考核,對綜合考核前5名的省級示范鎮通報表揚,對排名靠后的省級示范鎮通報批評,并約談相關負責同志,對連續兩年考核靠后的予以淘汰,由考核優秀的市級示范鎮遞補。
(四)做好宣傳引導。市、縣政府要廣泛利用報刊、電視、廣播、簡報等傳統手段和微信、抖音、快手等現代傳播方式,大力宣傳示范鎮的先進做法,形成良好輿論環境。主動釋放正面信息,及時回應社會關切。
市(州)要參照本實施方案開展市、縣兩級示范鎮建設工作。要建立本地區示范鎮名錄,擇優申報省級示范鎮,通過省、市、縣三級聯動,以點帶面,全面推進我省示范鎮建設。
鄉村振興示范縣方案10
為全面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深入貫徹落實好中央、省、市、縣委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體部署,鎮黨委、政府確立了“鄉村振興先行鎮”發展目標。為確保我鎮鳴鹿村創建示范村按要求、分步驟、分階段扎實推進,特制定“鄉村振興先行鎮”建設實施方案。
一、“鄉村振興示范村創建”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XXX
副組長:XXX
成員:XXX、XXX、XXX、XXX、XXX、XXX、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鎮民政辦。
二、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緊緊圍繞縣委創建示范縣目標,牢牢把握富泉鎮的目標定位,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不斷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統籌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加快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三、基本原則
實施鄉村振興先行鎮戰略,以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產業興旺為關鍵,鄉風文明為保障,治理有效為基礎,生活富裕為根本,走符合寶城實際、具有富泉鎮特色的鄉村振興道路。堅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循序漸進,扎實推進。
四、工作重點
1、實施沿湖風貌塑造工作。抓住蘭家灣大橋建設機遇,逐漸改善鳴鹿村現有沿湖觀湖岸風貌,使鳴鹿村旅游資源提檔升級。
2、加強環境綜合整治。大力實施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項目,積極推進農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處理,在全村范圍內居住點和公路沿線均完善垃圾收集點的建設,完善“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機制。各畜禽養殖點,禁止直排直放,對排放物必須進行達標處理,實行達標排放,嚴禁亂排亂放,倡導進行循環綠色利用。全面深化河長制,深入開展“河暢、水清、岸綠”專項行動,扎實開展河道綜合整治工程,建立完善水源地和“禁養區”生態保護長效機制。
3、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繼續加大實施農村戶戶通工程,確保鳴鹿村每一個主要聚集點都有公路直達,進一步拓展鄉村道路生命安防工程,加大易發生交通事故的危險路段、路口警示裝置、波形護欄安裝力度,提升交通安全保障水平。
鄉村振興示范縣方案11
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幫扶下,紅安縣率先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試點,深入貫徹落實《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在城鄉人居環境和整治中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的指導意見》(建村〔20xx〕19號),工作成效明顯,成為脫貧攻堅階段全國共同締造活動的典型經驗樣板。為落實黨中央關于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部署,持續深入推進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工作,助力鄉村振興,結合當前工作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會議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幫扶下,繼續發動群眾“共謀、共建、共管、共評、共享”,努力打造鄉村振興階段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升級版,力爭成為全省鄉村振興新樣板。
二、工作目標
2022-2023年,開展紅安縣鄉村振興階段打造共同締造升級版示范村建設,探索形成可復制的共同締造成功經驗向全縣行政村及省內外推廣,力爭在部分領域成為湖北省鄉村振興階段村莊發展的標桿。到2025年,建成一批鄉村振興階段打造共同締造升級版示范村,形成可復制的共同締造成功經驗向省內外推廣,成為湖北省鄉村振興階段村莊發展的樣板。到2035年左右,通過共同締造活動和美麗鄉村建設,全縣美麗鄉村建設水平與實現農業現代化水平相匹配,實現全縣鄉村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城鄉差距進一步縮小,在促進全縣人民共同富裕上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三、重點任務
(一)確定實施載體。在鄉村振興階段,將鄉村建設從盆景式打造轉為“示范片區+重點村莊+分類引導”的發展方式,結合紅安縣鄉村振興示范片區打造共同締造升級版示范村。根據發展條件、工作基礎及創建意愿,將七里坪鎮鹽店河村、柏林寺村、七家畈村、張家灣村、八一村、觀音閣村,城關鎮曹家畈村、小豐山村,杏花鄉兩道橋村、龍潭寺村,高橋鎮程河村、六家邊村、長豐村,永佳河鎮馬埠頭村、葉河村、椿樹店村、喻畈村,華家河鎮陽臺山村,八里灣鎮劉明秋村,太平橋鎮回龍寨村等20個村莊作為鄉村振興階段打造共同締造升級版第一批示范村。根據村莊發展基礎、條件及意愿,每年遴選增加一批鄉村振興階段打造共同締造升級版示范村。
(二)編制規劃方案。在打造共同締造升級版的示范村,按照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及鄉村振興有關要求,編制共同締造與鄉村振興規劃提升方案,內容包括資源基礎、村莊現狀、存在問題、發展前景、目標定位、人居環境改善、基礎設施配套、產業發展引導、配套提升工程、實施保障機制等。
(三)改善人居環境。通過座談走訪、入戶調研,了解村民需求,發動群眾廣泛參與,共同研究解決方案,妥善化解共同締造活動開展中的矛盾和困難,激發村民參與本村人居環境建設和整治工作的熱情,使群眾從“要我干”轉變為“我要干”。組織協調各方面力量共同參與人居環境建設,扎實推進共同締造村的村容村貌整治、廁所革命、農村污水治理、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村莊綠化美化等工作。
(四)建設基礎設施。按照各村共同締造與鄉村振興規劃提升方案,進一步完善和提升農村飲水保障、電力供應、交通設施、清潔能源、網絡信息、公共服務等基礎設施建設水平;通過統籌推進農村危房改造、農民建房管理、農民宅基地管理,不斷改善農民住房條件;全面推進公共空間建設和改造、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共建完善村莊設施,營造村莊美好環境。
(五)產業分類引導。堅持把產業振興放在首位,根據各村自然條件、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群眾意愿等,按照農特產業推動型、紅色旅游帶動型、農旅融合發展型、企業投資拉動型等模式進行分類引導,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發展。
(六)實施配套工程。在打造共同締造升級版的示范村,結合村莊實際需要,實施“十二個一”鄉村振興配套提升工程,即配套一條旅游道路(風景道、綠道與步道)、一個生態停車場、一套標識系統、一套旅游設施體系、一套主題裝備雕塑、一個展陳場館、一處文化傳習場所、一家旅游商店、一家主題餐飲、一家精品民宿、一處旅游景區(點)、一處特色農業基地。
四、工作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紅安縣鄉村振興階段打造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升級版工作領導小組,胡廣同志任組長,高偉、楊俊、余品祥、丁洪建同志任副組長,政府辦、發改局、財政局、住建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鄉村振興局、文旅局、農業農村局主要負責同志及各鄉鎮(場)長、天臺山黨委書記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政府辦,陳晏斌同志兼職辦公室主任,彭鋒、何春芳、施停同志兼任辦公室副主任,負責共同締造工作的組織協調、情況綜合、業務指導、定期調度、進度督導及建設驗收等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實行席位制,如有人事變動,按照續位替補原則執行,不再另行通知。
(二)強化學習培訓。建立住建部(紅安)共同締造與鄉村振興大講堂,每年有計劃邀請相關領導、專家和學者來紅安開講授課,開展基層干部與人才培訓。每年組織相關鎮村干部外出考察學習,開闊視野、開拓思路,進一步提高干部群眾推進共同締造、鄉村振興的能力和水平。
(三)提高規劃水平。建立住建部(紅安)共同締造與鄉村振興設計工作坊,邀請國內具有共同締造、鄉村振興經驗有關設計單位技術人員,來紅安組建設計團隊,采取共謀、共建、共評、共享的方式,提高設計成果的質量與效果,形成可推廣的'鄉村振興設計經驗。
(四)廣泛發動群眾。在打造共同締造升級版工作中,要始終堅持群眾主體地位,發動群眾、引導群眾、服務群眾。各部門、各鄉鎮(場、處)要充分利用微信、網絡平臺、“村村響”廣播、宣傳車等加大對共同締造工作的宣傳力度,讓“五共”理念深入人心。
(五)多方籌措資金。整合多方資金,與傳統村落保護利用、美麗鄉村、人居環境改善、鄉村振興示范片區等項目資金形成合力,引導企業參與投資,共同打造共同締造升級版、鄉村振興新樣板。
(六)強化激勵機制。列入鄉村振興階段打造共同締造升級版的示范村,第一筆撥付資金預算額度的30%-40%作為啟動資金,第二筆根據核算工程量與資金預算額度的比值排名,排名靠前的村莊適當獎勵,排名靠后的村莊核減資金,撥付資金預算額度的60%-70%作為竣工結算資金。
(七)加強監督督導。推進打造共同締造升級版示范村的規劃方案編制,強化過程監管、技術監管、質量監管、工程核算、資金監督,確保共同締造工作依法依規、有序高效。
(八)加大宣傳引導。要及時發現、大力宣傳在打造共同締造升級版工作中的典型事跡、先進人物,形成可學習、可借鑒、可推廣的經驗作法,營造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
鄉村振興示范縣方案12
一、方案起草的背景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決策部署,著力抓好鄉村振興示范創建工作,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工作方案。
二、方案出臺的目標任務
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產業強、城鄉美、百姓富、風氣正”目標,以圩鎮建設為龍頭,以示范村創建為重點,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為抓手,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和區域布局,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創建鄉村振興示范村,通過以點帶面、點面結合,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三、方案的'主要內容
1、推動產業興旺。各鄉鎮示范村應立足本地資源,因地制宜培育1個以上特色明顯、規模較大和效益顯著的優勢主導產業,帶動群眾增收致富。壯大產業規模。落實惠民政策,調整產業結構,發展壯大“五黃一白”特色產業,穩步推進油茶、白蓮、煙葉、生豬等種養業發展壯大。推進產業融合發展。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大力開展農業招商,推進XX黃雞、生豬等畜禽現代化屠宰加工和果蔬精深加工項目建設,提升農產品價值鏈和高端產品、終端產品比重,增加農業產業效益;大力發展休閑農業、觀光農業和鄉村旅游業,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拓展產品供銷渠道。加大品牌宣傳,打響富硒農產品品牌,組織參加農產品產銷對接活動;推動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確保農產品能產能銷,取得較好效益。
2、建設宜居家園。按照精心規劃、精致建設、精細管理、精美呈現的“四精”理念,著力打造鄉村振興示范村,從項目建設資金中統籌安排資金用于做好村莊管護、設施維護、基礎設施建設等工作,示范帶動全縣村容村貌提升。
3、實現鄉風文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開展農村不良風氣專項整治,引導農民增強文明誠信意識,弘揚尊老愛幼、助人為樂、文明禮貌、愛護環境等美德。
4、壯大集體經濟。充分發揮村級資源和區位優勢,因地制宜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積極引導村級靈活運用土地、政策、資源、資金等農業發展項目要素,充分利用好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開展或帶動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進行專業化生產、規模化經營,添置固定資產、入股分紅等模式,不斷增強村集體經濟自身的“造血”功能和綜合實力。
5、創新鄉村治理。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核心地位,發揮農村網格管理作用,推進農村治理現代化。
四、工作要求
1、加強組織領導。縣主攻鄉村振興領導小組辦公室抽調人員集中辦公,縣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要發揮牽頭抓總作用,成員單位按照責任分工,各司其職,協調聯動,合力推進。2。加大宣傳力度。充分運用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作用,加大鄉村振興行動宣傳推介力度,有計劃地宣傳報道一批先進典型和經驗做法,形成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工作的濃厚氛圍。3。確保創建質量。高起點規劃,以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為契機,做到產業興旺,百姓宜居。高標準設計,突出重點和特色,量入為出、量力而行,規定動作做到位,自選動作有特色。4。強化資金保障。建立“政府主導、部門支持、鄉鎮自籌、社會捐助”多元投入機制,強化資金保障支撐。
5、嚴格督導考核。各鄉鎮要將工程項目名稱、建設單位、施工單位、建設內容和規模等相關內容全面公示,主動接受群眾監督。各行業主管部門要深入一線加強督導,強化項目施工監管。
五、方案的實施時間
《方案》從印發之日起施行。
鄉村振興示范縣方案13
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xx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關于農村工作會議相關決策部署,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結合XX實際,決定在全市開展鄉村振興示范村(市級)創建工作,抓點帶面推進鄉村振興全面開展,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把示范村創建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上臺階、鄉村振興開新局的重要抓手,突出年度性任務、針對性舉措、實效性導向,著力打造一批鄉村振興的XX樣板,助力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全市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二、創建目標
堅持以美麗鄉村建設為基礎,統籌規劃,分步實施,以點帶面,壓茬推進,穩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20xx年全市創建鄉村振興示范村數量為100個,其中每個縣市區創建1個數字鄉村建設示范村,采取先創建后認定的方式,實行當年規劃、當年實施、當年建成。鄉村振興示范村創建工作以行政村為單位,抓重點、抓示范、抓模式,補短板、強弱項,探索不同區域鄉村振興的路子。著力推動鄉村產業、生態、文化、組織、人才等方面全面振興,因地制宜發展一批優質、高效、特色產業,大力推進主導產業轉型升級,壯大村集體經濟,綜合整治鄉村人居環境,補齊基礎設施短板,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弘揚地方特色文化,建立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拓寬持續穩定的增收渠道,著力創建一批具有XX特色的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鄉村振興示范村。
三、工作原則
(一)堅持規劃先行。樹立系統觀念,先規劃后建設,通盤考慮村莊分類和發展需求,在優先完成“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基礎上,統籌協調一體化推進。
(二)堅持因地制宜。遵循鄉村發展規律,充分考慮資源稟賦、社會經濟文化、基礎條件等,科學把握差異和特點,注重地域特色,探索適合當地實際的振興路徑,堅決防止“一刀切”。
(三)堅持農民主體。樹牢“鄉村振興為農民而興、鄉村建設為農民而建”的理念,充分調動農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讓鄉村振興示范村創建與鄉村文明建設相得益彰,通過實施示范村創建項目,促進農民群眾增收。
(四)堅持依法合規。把依法合規貫穿于示范村項目創建的全過程,執行相關法律法規,落實項目法人制、招標投標制、工程監理制、合同管理制等規定,依法取得土地使用、規劃、施工等許可文件,為示范村創建提供堅強的法治保障。
(五)堅持穩中求進。立足現有村莊基礎,堅持敬畏歷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態,堅持數量服從質量、進度服從實效、求好不求快,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堅決杜絕大拆大建。
(六)堅持注重特色。要突出地域特點,體現鄉土風情,注重鄉土味道,保留鄉村風貌。聚焦當地優勢特色產業,發展鄉村產業。以農村人居環境“三大革命”為重點,打造不同類型的特色示范村,帶動引領創建工作。
四、步驟安排
(一)做實規劃設計。鄉村振興示范村創建多規合一實用性規劃,是村莊發展和鄉村振興真正的藍圖。各縣市區要聘請熟知三農、有鄉村規劃落地經驗、懂農村產業規劃的有資質專業機構,編制示范村創建多規合一實用性規劃。編制規劃要把握“紅線是規劃底線、多規合一是基本原則、產業興旺是首要任務、確保落地是實際需求、人居環境是基礎條件、風貌提升是亮點特色、規劃留白是戰略思維、深入調研和尊重農民”等要點。4月30日前將示范村創建多規合一實用性規劃以縣為單位報市鄉村振興局。
(二)安排項目資金。根據示范村創建多規合一實用性規劃,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科學選擇和規劃項目。各縣市區要在依法合規的前提下,通過聯席會議、集體辦公、限時辦結等方式,建立工程項目審批綠色通道,5月25日前辦結前期手續和項目立項工作。創建省級的20個示范村按省規定補助標準執行,其余80個示范村在市級銜接資金中每村補助100萬元,各縣市區要按照不低于1:1的比例落實縣本級財政配套資金,資金支出繼續實施負面清單管理,部門資金優先安排鄉村振興示范村創建項目。鄉村振興部門要嚴格項目入庫,項目名稱后用括號按照鄉村振興示范村項目進行標注。例如:清新縣-太平鎮-產業項目-太和村玉米種植項目(XX市鄉村振興示范村項目),5月底前完成創建項目入庫工作。
(三)項目開工建設。各縣市區黨委、政府主要領導要全程跟進示范村創建工作,一線指揮,協調解決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定期組織召開示范村創建工作研判推進會議。工程建設進度安排:8月底完成總工程量的60%,9月底完成80%,10月底力爭全面完成,12月上旬完成項目工程驗收等相關工作。12月底市級組織對鄉村振興示范村創建進行評估驗收認定、公示、掛牌等。所有示范村創建項目務于5月底全部開工建設。
(四)建立管護機制。鄉村振興示范村創建要先建機制、再建工程。先明確創建工程項目的產權歸屬、管護主體、責任單位和后續經費的保障落實,健全完善財政補助與農戶付費合力分擔機制,切實建立起有制度、有標準、有隊伍、有經費、有監督的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管護體系,確保項目長期發揮效益。各縣市區投入資金要力爭形成經營類資產,確保資產保值增值。6月底前,各縣市區需建立示范村管護機制。
五、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各縣市區委、政府要統籌做好省級示范創建和市級示范創建工作,一并安排部署,高起點謀劃、高標準規劃、高質量打造,全面壓實縣、鄉、村三級責任,多措并舉扎實推進示范村創建工作。每個縣抽調專人組成創建工作專班,負責全縣的市級創建工作。示范村創建實行縣級領導包聯制,原則上示范村所在鄉鎮的包鄉鎮縣級領導為包聯領導,鄉鎮黨委書記為第一責任人。包聯縣級領導負責督促創建進度、協調解決創建過程中的問題或困難,鄉鎮黨委書記負責創建的具體事宜。
(二)強化政策支持。重點學習《關于村莊建設項目施行簡易審批的指導意見》(發改農經〔20xx〕1337號)、《關于印發<省級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晉財農〔20xx〕45號)、《關于繼續支持脫貧縣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工作的通知》(晉財農〔20xx〕56號)、《山西省鄉村振興局轉發國家鄉村振興局關于做好縣級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項目庫建設管理的通知》(晉鄉振發(計)字〔20xx〕1號)、《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方案(20xx—20xx)》(廳字〔20xx〕44號)等。
(三)強化調度推進。一是實行掛圖作戰。各縣市區要建立示范村創建項目建設清單,所有項目任務上墻、倒排工期、對標推進,一張圖呈現,同時要對照項目建設清單,建立工作臺賬。二是建立推進機制。5月份開始,市級將實行示范村創建雙周調度、月通報、月排隊推進機制。根據各縣市區示范村創建情況,適時召開現場推進會等。三是包點跟蹤督導。將全市100個鄉村振興示范村創建納入鄉村振興督導范圍,市級6個鄉村振興督導組按照包縣劃片,深入實地開展點對點跟蹤督導。市鄉村振興局根據調度情況,適時組織人員跟進督促示范村創建進度。
(四)強化氛圍營造。各縣市區要重視示范村創建檔案資料收集整理工作,做到全程收集管理。以縣為單位,在收集整理的基礎上,制作一部5-10分鐘鄉村振興示范村創建專題宣傳片。通過多種宣傳方式和途徑,讓廣大群眾認識到鄉村振興示范村創建的現實意義,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發揮群眾主體作用,鼓勵和引導群眾投工投勞和籌資,積極參與創建工作建設美好家園。
聯系人:XXX、XXX
報送郵箱:XXX、
郵寄地址:XX國投財經中心D座15層1514室
附件:1、20xx年全市100個鄉村振興示范村創建名單
2、XX市鄉村振興示范村創建主要參照指標
鄉村振興示范縣方案14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礎。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的指導意見》《江西省人民政府關于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的實施意見》和《吉安市推進鄉村產業振興工作方案》精神,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推動鄉村產業振興,實現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結合我縣實際,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和中央、省、市農村工作會議精神,聚焦五個“作示范、創一流”的目標定位,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綠色興農、品牌興農、科技強農、數智強農,以實施“七大行動”為抓手,按照鄉村產業“規模化、標準化、生態化、品牌化”發展要求,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做強農業特色品牌,提高現代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推動我縣從農業大縣向農業強縣邁進,在全省農業農村現代化中走前列、拔頭籌。
(二)發展目標
到2025年,全縣農業總產值達到62億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力爭達到2.85萬元。培育產值百億元產業1個(泰和烏雞),產值超10億元產業4個(稻蝦、井岡蜜柚、大品種蔬菜、肉牛),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綠色有機農產品供應基地。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給能力更加鞏固,農業產業結構和區域布局明顯優化,現代鄉村產業體系基本形成,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和農業機械化水平大幅提升,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顯著增強,農民增收渠道持續拓寬,農業現代化步伐明顯加快。
二、主要任務
(一)實施規模拓展行動,做大農業生產總量。
1.保障糧食等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要求,嚴守耕地紅線,健全耕地拋荒整治長效機制,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持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到2025年全縣建成或提標改造高標準農田60萬畝,積極推行項目區“田長制”管護模式,引導項目區耕地規范有序流轉,培育壯大糧食經營主體,支持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發展適度規模經營。用足用活產糧大縣獎補、稻谷價格補貼、農機購置補貼等惠農政策,大力推行水稻政策性保險。積極實施糧食綠色高效技術示范,深入實施優質糧食工程,加大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的推廣力度,確保到2025年全縣糧食播面穩定在130萬畝以上,總產穩定在10億斤以上,其中優質率達80%以上,鞏固糧食主產區地位。貫徹落實國家糧食收儲政策,加快推進縣級糧食儲備庫建設,抓好糧庫智能化升級改造,加強地方儲備糧油管理,落實地方政府糧油儲備規模,健全糧食應急保障體系。鞏固提升生豬產業、落實用地、環保、貸款和保險等長效性支持政策,抓好非洲豬瘟常態化防控,建立生豬生產調控機制,引導生豬生態循環養殖小區合理安排產能,發展現代化屠宰加工,到2025年全縣生豬存欄達到60萬頭,母豬存欄8萬頭、商品豬出欄75萬頭。大力發展設施蔬菜,抓好城郊蔬菜基地建設,到2025年新增設施蔬菜15000畝,新建城郊蔬菜基地2500畝,蔬菜播面達到26萬畝,總產40萬噸,蔬菜自給率穩定在80%以上。加快推進肉牛和水產綠色健康養殖,力爭到2025年全縣肉牛出欄達到18萬頭,水產品產量達到2.8萬噸(特種水產達1.23萬噸)。〔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縣自然資源局、縣財政局,各鄉鎮場〕
2.打造百億泰和烏雞產業。立足泰和烏雞資源、品牌和產業基礎等優勢,圍繞“抓兩頭、帶中間、延鏈條,深研發、建標準、樹品牌”的發展思路,以泰和烏雞保種場為主體,依托中科院、浙大、江西農大、江西農科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加大泰和烏雞選育力度,開展泰和烏雞提純復壯、“兩白”凈化等工作,加快傲昕公司24萬羽泰和烏雞一級擴繁場繁育基地建設。在澄江、塘洲、冠朝、馬市、沿溪等重點鄉鎮建立泰和烏雞標準化養殖示范基地,發展林下生態養殖,加快推進傲昕馬市西洲、西昌鳳翔冠朝儒社、一方凈土等泰和烏雞養殖示范園建設,引導泰和烏雞養殖由傳統型向工廠化、智能化轉型升級。啟動泰和烏雞科技產業園建設,精準對接國家級龍頭企業,打好產業招商攻堅戰,鼓勵縣外代理加工泰和烏雞系列產品的企業落戶園區,扶持半邊天藥業、白鳳酒業、汪陂途等縣內重點泰和烏雞加工企業做優做強;加快推進浙江大學泰和烏雞產業技術聯合研究中心平臺建設,鼓勵加工龍頭企業與江西中醫藥健康產業研究院等科研院校合作,研發泰和烏雞“食”字號、“健”字號、“藥”字號系列新產品。緊緊圍繞“吃住游購娛養”等領域需求,推進泰和烏雞與旅游、康養產業融合發展,建設一批特色鮮明的泰和烏雞元素主題餐廳、特色民宿等,培育一批網紅產品和網紅打卡點,鞏固發展連鎖經營、直營、加盟等營銷模式。力爭到2025年全縣泰和烏雞種雞飼養規模達100萬羽以上,培育萬羽以上養殖企業50家,培育年銷售額超億元的省級以上泰和烏雞龍頭企業6家以上,年加工轉化率達到80%以上,實現泰和烏雞產值100億元,將泰和烏雞打造成為真正強縣富民的支柱產業。〔責任單位:縣烏雞產業發展中心、縣高新區、縣工信局、縣商務局、各鄉鎮場〕
3.培育壯大富民產業。實施富民產業和“一村一品、一鄉一業”提質增效行動,深入實施井岡蜜柚(橘)高質量發展工程,抓好井岡蜜柚(橘)標準園建設,低產桔園改造,蜜橘品種更新和品質提升,強化果后商品化處理生產線和貯藏保鮮庫建設,提高優質果、商品果比例。在泰墾、蘇溪、馬市、塘洲等低產桔園進行提升,從2022年起每年低產改造0.2-0.3萬畝,到2025年全縣井岡蜜柚(橘)新增種植面積2.36萬畝(總種植面積達到9萬畝),總產達到10萬噸,產值8億元以上。持續推進特色蔬菜“大品種”戰略,重點打造“縣域系列”(泰和竹篙薯)和吉安系列(泰和蘿卜)兩大系列品牌蔬菜,鞏固提升萬合竹篙薯標準園建設,引進龍頭企業做好竹篙薯包裝、貯藏、保鮮、速凍工作,加快系列產品開發;大力發展蘿卜加工,扶持“泰和醬菜”做大做強。力爭到2025年全縣竹篙薯、蘿卜種植面積分別達到1萬畝和1.5萬畝。加快推進標準茶園建設,培育茶葉產業領軍企業,力爭到2025年有機茶葉種植面積達到1萬畝。推進中藥材規模化、規范化種植,創建一批道地藥材種植基地,力爭到2025年中藥材種植面積達到2萬畝。大力發展以毛竹低改、油茶產業、楠木種植為主的特色竹木產業,推動竹木產業轉型升級,力爭到2025年全縣完成毛竹低改3萬畝、油茶低改3萬畝,新增高產油茶面積1.5萬畝。做大做強稻蝦產業,2022年新增稻蝦平養3000畝,到2025年稻漁綜合種養面積擴大到2.6萬畝。〔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縣林業局、縣鄉村振興局、縣商務局,各鄉鎮場〕
(二)實施品質提升行動,厚植產品質量優勢。
4.推進現代種業發展。全面完成縣域內農業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工作,建立全縣農業種質資源數據庫和保護名錄,健全種質資源鑒定評價體系,加大泰和烏雞保種育種和產業開發利用力度,完善提升泰和烏雞國家級保種場,引進龍頭企業利用省廳“泰和烏雞種質資源保護和提升”項目啟動國家級烏雞保種備份場建設,重點在武山墾殖場建設烏雞種質資源生態保護區。加強良種繁育基地、畜禽良種繁育體系建設,加快縣域內特色良種資源的繁殖擴種、提純復壯和選育改良,爭創國家級種業產業園(泰和烏雞、生豬),規劃建立3個面積在500畝以上井岡軟粘、泰和竹篙薯、井岡蜜柚等良種繁育基地和2-3家水產良種繁殖場,與浙江大學農業與生物技術學院、江西農大合作開展竹篙薯脫毒繁育、提純復壯等技術攻關。加大常規種子的提純復壯及新品種試驗示范力度,加快種質資源推廣應用步伐。加大對種業企業用地、信貸等支持力度,培育一批“育繁推一體化”骨干企業,推動地方特色品種商業化、產業化開發。加強種業執法監管,規范品種培育、審定和生產經營行為。〔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縣科技局、縣財政局,各鄉鎮場〕
5.建立農業標準化生產體系。圍繞水稻、果蔬、畜禽、水產等主要農產品,制訂完善生產技術規程,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控制體系和質量安全追溯體系,抓好省部共建綠色有機農產品基地創建工作,打造綠色有機農產品產業鏈,穩步擴大綠色有機農產品生產基地規模。加強綠色、有機農產品和地理標志農產品認證管理,力爭到2025年全縣“兩品一標”農產品總數由2021年的33個增加到50個以上(其中有機產品達23個)。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全面推行承諾達標合格證制度,加強農產品質量檢測體系建設,全縣農產品監測合格率穩定在98%以上。〔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縣林業局、縣市場監督局,各鄉鎮場〕
6.改善優化農業產地環境。加強農業投入品規范化管理,持續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和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加強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廣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統防統治及綠色防控技術,建立一批綠色防控示范區,加快推進傲農有機肥廠項目建設,建成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全省一流示范基地。加快發展生態循環農業,推行種養結合、農牧結合、林牧結合的生態立體農業循環養殖模式,推進稻蝦(魚)綜合種養,修復和完善生態廊道,恢復田間生物群落和生態鏈,建立健康穩定的田園生態系統。扎實推進千煙洲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試驗區加快成型,抓好受污染耕地治理修復,加強耕地土壤環境質量分類管理,建立耕地質量監測體系,提升耕地質量。到2025年,全縣農作物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覆蓋率達到90%以上,農作物綠色防控覆蓋率達到50%以上,秸稈綜合利用率穩定在95%以上,受污染耕地治理修復達到國家質量標準。〔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縣生態環境局,各鄉鎮場〕
(三)實施主體扶強行動,激發創新創業活力。
7.培育壯大農業龍頭企業。堅持“項目為王”理念,加大農業招大引強力度,深化與粵港澳大灣區、京津冀、長三角、海西經濟區等重點區域對接交流,聚焦農產品精深加工、智慧農業、冷鏈物流等短板弱項,深入推進“三企入泰”、“三請三回”活動,吸引國內500強企業、行業領軍企業和國家重點龍頭企業投資我縣農業領域。建立健全農業龍頭企業分級培育、動態監測機制,積極幫助企業解決融資、用工、用地等問題,重點發展一批領軍型龍頭企業、壯大一批成長型龍頭型企業、培育一批雛鷹型龍頭企業。支持龍頭企業積極參與“鄱陽湖稻米”優勢特色產業集群、現代農業示范園、中心鎮等項目建設。以綠色食品大健康產業鏈發展為著力點,加強優質大米、肉牛、生豬、泰和烏雞等產品加工的龍頭企業集群建設,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建設種養基地。到2025年,培育省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0家以上,其中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2家以上。〔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縣商務局,縣委統戰部、縣工信局各鄉鎮場〕
8.壯大農業新型經營主體。大力開展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工作,開展“空殼社”常態化清理,加強示范社評選、認定和監測,創建一批運行規范、帶動力強的國家級、省級示范社;實施家庭農場培育計劃,健全名錄管理制度,完善政策支持體系,強化指導服務,創建一批省級示范家庭農場,抓好家庭農場聯合會鞏固提升工作,完善運行機制,實現由“單打獨斗”到“抱團發展”;支持專業大戶通過土地流轉等方式,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引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小農戶之間建立委托生產、訂單農業、入股分紅、利潤返還等長期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積極鼓勵新鄉賢回報家鄉、振興家鄉,參與鄉村產業發展。到2025年,培育國家級農民合作社示范社5家以上,省級示范社10家以上;省級示范家庭農場20家以上。〔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縣林業局、縣鄉村振興局、縣委統戰部,各鄉鎮場〕
9.培育高素質鄉村人才。持續推進現代農民教育培訓和“一村一名大學生工程”招生工作,聚焦農業產業發展,開展“我為家鄉代言”農產品電商直播帶貨等系列活動,分類分層分模塊開展培訓,培育一批職業農民帶頭人、種養業發展帶頭人、農業社會化服務帶頭人、農村電商創業帶頭人、鄉村旅游致富帶頭人。持續鞏固提升“田教授”品牌,常態化開展“田教授”技術服務,推動“田教授”和“洋教授”精準對接,運用好“田教授”智慧云APP,持續完善農技人才在線服務、積分管理、考核激勵機制,促進產才融合、高層次人才與農村實用人才融合。優化鄉村創業環境,支持農民工、大學生、退役軍人以及離退休人員、專業人員等到鄉村創辦企業、家庭農場或專業合作組織。〔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縣商務局、縣委組織部、縣人社局、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各鄉鎮場〕
10.健全社會化服務體系。按照“主體多元、功能互補、競爭充分、融合發展”的原則,加強動物防疫和農作物病蟲害防治體系建設,持續深化與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等地產銷合作,推進農產品“兩上三進”“進京入深”,開展“農超對接、農市對接、農校對接”行動,大力發展農產品電商。允許農技人員進入家庭農場、合作社、農業企業提供技術增值服務并合理取酬。鼓勵“田教授”“土專家”等農業農村實用人才參與農業新品種、新技術試驗示范推廣工作。擴大農業生產全程社會化服務創新試點范圍,因地制宜推廣嘉農惠農機合作社代耕代種、土地托管、烘干收儲等服務模式。圍繞糧食主產區建立一批工廠化育秧和綜合農事服務中心,推進水稻全程機械化。到2025年,其中稻谷機械化烘干廠由2021年的50多家增加到100家以上,實現鄉鎮全覆蓋,建成省級綜合農事服務中心5家以上。〔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縣供銷社,各鄉鎮場〕
(四)實施動能提升行動,強化農業科技支撐。
11.加快數字農業發展。深入推進省提出的數字經濟做優做強“一號發展工程”,強化數字賦能,促進農業轉型升級。實施數字鄉村試點、數字農業創新應用建設工程,加快種植業、畜牧業、漁業、種業、農機數字化建設,打造一批數字大田、數字果園、數字牧場、數字加工車間。以農業龍頭企業、現代農業示范園區為重點,大力推廣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對接好“大北農集團”數字農業項目(此項目將打造品牌化、標準化、科學化、生態化四化數智新農村,構建智慧農業云平臺,優質農產品全溯源的中國農業4.0),帶動汪陂途都市農場、西昌禽業有限公司、萬合火爆專業合作社,建設一批省級農業物聯網示范基地。實施區塊鏈應用發展三年計劃,針對泰和烏雞、有機茶油、有機茶葉等特色農產品,加快推進“區塊鏈+農特產品”應用試點,推進“電子商務進萬村工程”。推進12316服務、農業社會化服務、土地流轉、職業農民培訓在線化,促進農村社會化服務數字化升級。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等鄉村治理工作中使用“萬村碼上通”5G長效管護平臺,實現村村全覆蓋,治理能力顯著提升。〔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縣委網信中心,各鄉鎮場〕
12.強化農業科技創新。完善農業農村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信息進村入戶工程。依托江西省“1+2”智慧農業系統,開展農產品質量溯源試點,建設泰和烏雞等特色農產品質量安全溯源監管中心,實現農產品質量安全“一網追溯”,爭創“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縣”。培育符合現代農業發展要求的科技創新主體,鼓勵農業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社圍繞良種選育、農機智能裝備、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農業資源高效利用、農產品精深加工等領域開展核心關鍵技術重點攻關,形成自主知識產權。加強與中科院、浙江大學等科研院校對接合作,建立農業科技研發平臺,推動實施一批農業科技重大專項。主動對接國家和省級重大人才工程,積極引進農業技術人才和創新團隊,加快建設農業創新性人才隊伍。大力推行科技特派員和農技指導員制度,積極推廣“專家+農業技術人員+科技示范戶+輻射帶動戶”的技術服務模式,提升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率。力爭到2025年,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5%以上。〔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縣委編辦、縣人社局、縣科技局、縣委組織部、縣工信局,各鄉鎮場〕
(五)實施產業集聚行動,增強示范帶動效應。
13.做強園區平臺。加強資金、土地、人才等要素保障,大力推進武山現代農業示范園、螺溪鑫潤榮省級現代農業示范園和螺溪瑞泰現代農業(蔬菜)產業園申報創建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和國家級畜禽種業現代農業產業園,統籌提升生產、加工、研發、示范、服務等功能板塊,推動科技研發、加工物流、營銷服務等市場主體向園區集中,將其打造成集“科技集成示范、綠色智能生產、田園山水休閑、E商互聯互通”有特色、高水平的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引領現代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縣科技局、縣工信局、縣財政局,各鄉鎮場〕
14.打造特色產業集群。依托本縣資源稟賦,按照“因地制宜、科學布局”的原則,在全縣設立四個產業振興示范區,即環井岡山機場示范區(包括螺溪鎮、禾市鎮、南溪鄉,以打造螺溪蔬菜產業園、螺溪萬畝稻蝦基地、綠色巨農禾市生豬養殖小區、傲農南溪生豬養殖小區為主),蘇馬線示范區(包括蘇溪鎮、馬市鎮、武山養殖場,以打造原種泰和烏雞、佳和肉牛養殖、蜀口生態旅游、蘇溪百合、蘇溪牧歌灘尾等農旅產業為主),沿澄線示范區(包括澄江鎮、沿溪鎮、泰和墾殖場、萬合鎮、塘洲鎮,以打造竹篙薯、綠色蔬菜、有機果茶為主),泰興線示范區(包括冠朝鎮、上模鄉、沙村鎮、老營盤鎮,以打造綠色大米、生豬生態養殖、生態果園為主)。同時,按照“一村一品”的發展思路,鞏固提升“一村一社一基地”建設,形成串珠成線、連塊成帶、集群成鏈的區域性優勢特色產業集群。〔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縣林業局,各鄉鎮場〕
(六)實施三產融合行動,拓展鄉村產業新業態。
15.大力發展精深加工。聚焦泰和烏雞、稻米、果蔬茶、油茶、肉牛、生豬、水產等綠色食品產業鏈,按照“高大上”“鏈群配”的思路,引進培育一批“高精特新”農業龍頭企業。落實省廳“強鏈爭先”文件精神,到2025年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實現“質優、量增、鏈全”。積極鼓勵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與國內乃至世界知名企業開展資源、資本、技術、人才合作,推廣運用新工藝、新技術、新裝備,淘汰落后產能,提高集成化、自動化、智能化裝備水平,開發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的.產業品牌。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和專業大戶發展清洗分揀、烘干儲藏、殺菌消毒、產品包裝等延時類初加工,以及干制、腌制、熟制等食品類初加工,打造一批家庭工廠、手工作坊、鄉村車間。優先在中心鎮布局建設一批農產品加工項目,打造一批農產品流轉加工中心,實現加工在鎮、基地在村、增收在戶。到2025年,全縣主要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75%以上。〔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縣工信局,各鄉鎮場〕
16.推進冷鏈物流體系建設。鼓勵龍頭企業建設產后預冷、貯藏保鮮、分級包裝等冷鏈設施,支持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和農戶建設蔬菜、水果田間地頭倉儲保鮮冷鏈設施,從源頭加快解決農產品出村進城“最初一公里”問題。大力推廣“互聯網+第四方物流”高效集中配送模式。利用好世行貸款等項目資金,加快推進泰和農產品綜合交易中心建設,在交易中心建設現代化農產品集散平臺,配套完善農產品冷鏈、倉儲、運輸設施和農產品集散電子信息系統,以糧食、蔬菜、水果、泰和烏雞、肉牛、生豬等系列加工產品為主打產品,將其打造成農產品產地、銷售綜合性的農產品集散中心。〔責任單位:農業農村局、縣商務局、縣供銷社,各鄉鎮場〕
17.做優鄉村休閑旅游業。深入挖掘農村特色資源,拓展農業生態、休閑、文化等多種功能;開發鄉宿、鄉游、鄉食、鄉購、鄉娛等綜合體驗項目,大力發展創意農業、體驗農業。加快實施春浮園田園綜合體、蜀口生態島、畝基島等旅游項目,引導春浮園、蜀口生態島創建國家級、省級田園綜合體品牌,重點打造石山晨海鄉村游、上圯鄉村田園綜合體(石田村)、老營盤高垅坑植物園、水槎西陽山畬鄉民宿及天湖山旅游景區、蘇溪八一八康養項目,培育一批美麗休閑鄉村、推介一批鄉村休閑旅游精品景點線路,構建“點線面”結合的鄉村旅游發展格局。〔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縣文廣新旅局,各鄉鎮場〕
18.積極培育新型業態。大力發展批發零售、養老托幼、法律咨詢、信息中介等鄉村新型服務業,推動傳統服務業升級改造,提升農業資源附加值。加強傳統工藝和“非遺”手藝的保護與傳承,培育傳統產品制造、手工業基地,壯大鄉村文創產業。加快農村電商發展,引導生產基地、農產品加工企業、農資配送企業、物流企業應用電子商務,積極培育直播電商、生鮮電商等新業態。推進“快遞進村”工程,支持郵政快遞企業延伸鄉村物流網絡,改造提升農村寄遞物流基礎設施,推動農產品進城、工業品下鄉雙向流通。瞄準富民產業、農產品加工、休閑農業等領域,大力開展農業招大引強,到2025年引進農業知名領軍企業2家以上。〔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縣商務局、縣供銷社、縣郵政分公司,各鄉鎮場〕
(七)實施品牌創建行動,提高特色農產品競爭力。
19.創優“井岡山”區域公用品牌。緊抓江西鄱陽湖稻米產業集群建設項目實施的契機,大力推進“井岡山”稻米區域公用品牌和白鳳品牌建設,加強稻花香種業與白鳳米業、江南香米業等企業自主品牌建設,促進品種與品牌相結合,發展“井岡軟粘”、“井岡蝦稻”、“井岡香稻”三大產品。同時發展特色果業(井岡蜜柚、井岡蜜橘)、大品種蔬菜(泰和竹篙薯、泰和蘿卜)以及井岡茶葉等特色優勢產業,建立健全“井岡山”區域公用品牌標準體系、認證體系、營銷體系,實現統一商標使用、統一質量管理、統一市場營銷,著力將“井岡山”區域公用品牌打造成國內知名品牌。到2025年,納入“井岡山”區域公用品牌農產品種類達到10個以上,認證授權經營主體30家以上,實現品牌價值30億元以上。〔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縣商務局、縣市監局,各鄉鎮場〕
20.加強產銷對接。主動對接“生態鄱陽湖、綠色農產品”品牌發展戰略,積極融入“贛鄱正品”“湘贛紅”產品宣傳,推動優質農產品進園區、進景區、進社區,擴大泰和農產品影響力,力爭到2025年創建贛鄱正品8個(到2021年全縣已創建泰和烏雞、半邊天、嘉泰3個)。持續深化與粵港澳大灣區、京津冀、長三角等地產銷合作,推動農業經營主體與省內外批發市場、電商企業、大型超市、果蔬連鎖品牌等農產品流通企業有效對接,暢通農產品流通渠道。鼓勵農業龍頭企業申報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到2025年全縣入圍大灣區“菜籃子”生產企業由2021年的1家增加到5家以上。〔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縣商務局、縣市監局,各鄉鎮場〕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統籌協調。堅持把鄉村產業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建立農業農村部門牽頭抓總、各有關部門協同配合、社會力量積極支持、農民群眾廣泛參與的推進機制。加強對鄉村產業發展的組織、調度、督導,形成縣、鄉、村三級齊抓共推的強大合力。〔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縣鄉村振興局、縣林業局,各鄉鎮場〕
(二)完善政策措施。縣財政要在農業產業化經費中安排鄉村產業發展專項資金,主要用于基地建設、產品加工、品牌建設、產業保險等方面。落實農業企業、農民合作社稅收優惠政策。強化金融服務,充分利用“財政惠農信貸通”、“地押云貸”、“白鳳貸”、“烏雞保”等融資渠道,加大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支持力度。大力推廣農村承包土地的經菅權抵押貸款。落實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用地優惠政策,在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和農產品加工、倉儲保鮮、農機庫棚、休閑農業等設施農業建設用地上給子優先保障。〔責任單位:縣財政局、縣稅務局、人民銀行泰和支行、縣自然資源局、縣林業局、縣農業農村局,各鄉鎮場〕
(三)強化責任落實。強化分類指導,梳理并解決制約鄉村產業發展的瓶頸問題,促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農戶利益共享,提升產業競爭力。將鄉村產業發展納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和高質量發展績效考核,強化考核成果運用,將考核結果與鄉村產業發展相關項目資金安排掛鉤。〔責任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縣鄉村振興局、縣林業局,各鄉鎮場〕
(四)注重宣傳引導。及時挖掘鄉村產業發展的經驗做法和發展模式,宣傳推廣一批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村創新創業等典型案例,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我縣鄉村產業發展成效,營造社會參與崇尚創新的鄉村產業發展良好氛圍。〔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縣鄉村振興局、縣林業局,各鄉鎮場〕
【鄉村振興示范縣方案】相關文章:
鄉村治理示范縣創建方案04-03
鄉村振興試點方案04-04
鄉村治理示范縣創建方案12篇04-03
鄉村振興建設方案03-14
鄉村振興調研活動方案范文02-24
鄉村振興試點方案10篇04-04
鄉村振興示范鄉鎮創建方案04-03
鄉村振興調研報告04-29
振興鄉村情況報告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