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全民科學素質提升方案

時間:2024-10-26 21:02:27 方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全民科學素質提升方案范文(通用8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科學有序進行,通常需要提前準備好一份方案,方案是闡明具體行動的時間,地點,目的,預期效果,預算及方法等的企劃案。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全民科學素質提升方案范文(通用8篇),歡迎大家分享。

全民科學素質提升方案范文(通用8篇)

  全民科學素質提升方案 篇1

  為進一步做好“十四五”全民科學素質提升工作,根據《國務院關于印發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的通知》(國發〔2021〕9號)(以下簡稱《科學素質綱要》)和《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安徽省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實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皖政辦秘〔2021〕121號)以及《阜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阜陽市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實施方案的通知》(阜政辦秘〔2022〕20號)要求,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主要目標

  “十四五”時期全區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年均增長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到2025年力爭達到12.5%,公民科學素質在城鄉、人群等方面存在的差異進一步縮小。科普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顯著,科普為民惠民助力基層社會治理能力進一步增強,協同推進的社會化科普格局基本形成,尊重科學、崇尚創新的社會氛圍日益濃厚,社會文明程度實現新提高。

  二、重點任務

  (一)青少年科學素質提升行動

  1.培養科技創新后備人才。將科學精神融入中小學課堂教學和課外實踐活動,大力開展科學家精神進校園活動。深入實施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提升中學生五項學科競賽水平。拓展青少年科技活動交流渠道,大力開展機器人競賽、青少年科學調查體驗活動、高校科學營等各類科技創新實踐活動,擦亮潁東區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品牌。廣泛開展科技節、科技小發明(小制作)等科學教育活動,打造一批科技創新教育優秀學校。實施館校合作行動,引導中小學充分利用科技館、博物館、創新館、科普教育基地等科普場所開展學習實踐活動,利用科普資源助推“雙減”工作。鼓勵高專(職)院校學生開展創新型實驗、創業訓練和創業實踐項目,積極參加各類科技創新創業賽事。(區教育局、區科技局、區科協、各鄉鎮街道負責)

  2.實施教師科學素質提升工程。將科學教育和創新人才培養作為重要內容,加大對科學、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通用技術、信息技術等學科教師的培訓力度,深入開展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 和“送培到基層”活動。充分發揮區科協所屬學會(協會)作用,加強科技輔導員隊伍建設,探索建立科技輔導員專業水平認證機制。(區教育局、區科協、各鄉鎮街道負責)

  (二)農民科學素質提升行動

  3.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深入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等科普宣傳教育活動。實施高素質農民培訓計劃和農村婦女素質提升計劃,培養一批經營管理型、專業生產型和技能服務型高素質農民。舉辦面向農民的技能大賽、農民科學素質網絡知識競賽等。(區委宣傳部、區科技局、區農業農村局、區婦聯、區科協、各鄉鎮街道負責)

  4.助力鄉村振興。推深做實農業領域“雙招雙引”,積極引進農業農村科技、生產經營等方面人才。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開展科技示范。引導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等社會組織開展農業科技服務,將先進適用的'品種、技術、裝備、設施導入小農戶經營,助力“兩強一增”行動。(區科技局、區農業農村局、區鄉村振興局、區科協、各鄉鎮街道負責)

  (三)產業工人科學素質提升行動

  5.實施技能創新行動。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工匠精神,開展最美職工、巾幗建功等活動。建設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統籌利用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公共實訓基地、技能大師工作室等,發現、培養高技能人才。組織開展“小發明、小創造、小革新、小設計、小建議”等群眾性技術創新活動,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區人社局、區科技局、區總工會、區婦聯、團區委負責)

  6.提升產業工人職業技能和綜合素質。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全面推行現代學徒制和企業新型學徒制。加大對農村轉移勞動力技能培訓力度,提升就業能力。(區人社局、區教育局、區科技局、各鄉鎮街道負責)

  (四)老年人科學素質提升行動

  7.開展老年人科普宣教活動。實施智慧助老行動,普及智能技術知識和技能,提升老年人信息獲取、識別和使用能力,有效預防和應對網絡謠言、電信詐騙等。開展健康大講堂、老年健康宣傳周等活動,推動老年人健康科普進社區、進鄉村、進機構、進家庭,普及合理膳食、食品安全、合理用藥、應急處置等知識,提高老年人健康素養。(區全民科學素質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各鄉鎮街道負責)

  8.實施銀齡科普行動。積極開發老科技工作者人力資源,發展老年協會、老科協等社會組織,充分發揮老專家在咨詢、智庫等方面的作用。發展壯大老年科技志愿服務組織,吸納更多優秀老專家加入科普宣講團、科普中國信息員隊伍,在社區、農村科普中發揮積極作用。(區科協、區民政局、區衛健委、各鄉鎮街道負責)

  (五)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科學素質提升行動

  9.加強科學素質教育培訓。深入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把科學素質教育納入黨校(行政學院)教學內容。充分利用“學習強國”“安徽干部教育在線”等學習平臺,打造領導干部和公務員提升科學素質的“身邊課堂”。(區委組織部、區委宣傳部、區科協負責)

  10.落實公務員考核錄用科學素質有關要求。不斷完善干部考核評價機制,在公務員錄用考試和任職考察中,強化科學思維、科學素養、創新能力等方面的要求。鼓勵領導干部和公務員帶頭參與科普活動,宣傳國家科技政策,為推動形成崇尚科學、鼓勵創新的社會文化氛圍作出積極貢獻。(區委組織部負責)

  (六)科技資源科普化工程

  11.促進科技資源向科普資源轉化。支持引導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等利用科技資源開展科普,及時普及重大科技成果。拓展科技基礎設施科普功能,推動各類創新基地面向社會開展形式多樣的科普活動。探索建立“產業+科普”模式,推動科普事業與科普產業融合發展。(區發改委、區經信局、區科技局、區教育局、區科協、各鄉鎮街道負責)

  12.強化科技工作者的社會責任。深入開展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活動、“最美科技工作者”學習宣傳活動、全國科技工作者日活動、創新爭先行動等。鼓勵各類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項目承擔單位和人員加強科普工作。落實將科普工作實績作為科技人員職稱評聘條件等要求,開展科學傳播專業技術職稱評定工作。(區科技局、區人社局、區科協、區委宣傳部、各鄉鎮街道負責)

  (七)科普信息化提升工程

  13.實施全媒體科學傳播能力提升計劃。鼓勵公共交通、戶外電子屏、樓宇電視等各類媒介增加科學傳播公益廣告內容。鼓勵團隊及個人利用自媒體平臺開展專業科學普及。加大對優秀原創科普作品的支持力度,吸引和鼓勵社會各界參與科普作品創作。(區委宣傳部、區科技局、區文旅體局、區科協、各鄉鎮街道負責)

  14.推進智慧科普建設。加強“數字科普”建設,開展科普數字化賦能,提升科普服務精準度。加快科普信息化終端設備布局,與智慧教育、智慧城區、智慧社區等深度融合。(區數據資源局、區教育局、區民政局、區科協、各鄉鎮街道負責)

  (八)科普基礎設施工程

  15.創新現代科技館體系。推進校園科技館、鄉村社區科普活動室建設,鼓勵企業、行業部門建設主題科普館。探索建立區域范圍內科技館展教資源共享機制,提升科技館服務功能。開展科普大篷車巡展活動不少于12場次。(區全民科學素質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各鄉鎮街道負責)

  16.加強科普基地建設。開展全國科普教育基地、省科普教育基地、市科普教育基地創建工作。完善科普基地動態管理機制。推進圖書館、文化館等公共設施開展科普活動,拓展科普服務功能。引導和促進公園、景區、車站、電影院等公共場所強化科普服務功能。(區全民科學素質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各鄉鎮街道負責)

  (九)基層科普能力提升工程

  17.強化基層科普服務體系。建立應急科普宣教協同機制和應急科普專家隊伍,開展傳染病防治、防災減災、應急避險等主題科普宣教活動。完善科技志愿服務體系,動員學校、醫院、企業和社會組織等組建科技志愿服務隊。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等為陣地,深入實施科技志愿服務“智惠行動”,推進科技志愿服務專業化、規范化、常態化發展,培育科技志愿服務先進典型。(區全民科學素質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各鄉鎮街道負責)

  18.夯實基層科普服務能力。加強基層科普隊伍建設,組織動員教育、醫療衛生、農技推廣等領域科技工作者開展科普工作。積極開展全國科普示范區創建工作。深入實施基層科普行動計劃,每年開展“科普為民惠民鄉村行”“智愛媽媽行動”“農村少兒愛科學”等活動不少于9場次。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全國科普日、科技活動周、防災減災日、食品安全宣傳周、公眾科學日、世界地球日等科普宣傳活動。廣泛開展碳達峰碳中和科普宣傳。(區全民科學素質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各鄉鎮街道負責)

  (十)科學素質交流合作工程

  19.助力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積極參與長三角科學素質建設區域交流,加強與長三角地區科普合作,融入區域科普共同體,推進科普資源共建共享。(區全民科學素質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各鄉鎮街道負責)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鄉鎮街道要建立完善全民科學素質工作實施協調機制,將公民科學素質建設列入年度工作計劃,落實目標管理績效考核要求,加強督促檢查。區直有關單位要根據自身職責,將《科學素質綱要》和本實施方案的重點任務列入年度工作計劃,推動工作落實。區科協要發揮綜合協調作用,會同有關部門共同推進公民科學素質建設,構建與新發展階段要求相適應的科學素質工作新格局。

  (二)保障經費投入。各鄉鎮街道要將科普經費列入同級財政預算,逐步提高科普經費投入水平。各有關部門要按照預算管理規定和現行資金渠道,統籌考慮和落實科學素質建設所需經費。大力提倡個人、企業、社會組織等采取設立科普基金、資助科普項目等方式為科學素質建設投入資金。

  (三)加強宣傳引導。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切實加強《科學素質綱要》及本實施方案的學習宣傳,大力弘揚科學精神和科學家精神,著力打造社會化協同、智慧化傳播、規范化建設的科學素質建設生態。積極宣傳在科學素質建設中涌現出來的先進人物和典型經驗,營造更加濃厚的熱愛科學、崇尚創新的社會氛圍。

  全民科學素質提升方案 篇2

  日前,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黑龍江省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實施方案(20xx—20xx年)》,對全省“十四五”期間公民科學素質建設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提出“到20xx年,我省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達到12.5%,各地、各人群科學素質發展不均衡明顯改善”的目標。

  《實施方案》提出圍繞青少年、農民、產業工人、老年人、領導干部和公務員五大重點人群開展“五項提升行動”。

  在青少年科學素質提升行動方面,將弘揚科學精神貫穿于育人全鏈條,實施科學家精神進校園行動;提升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各階段科學教育水平;實施科技創新后備人才培育計劃;建立校內外科學教育資源有效銜接機制;實施教師科學素質提升工程,每年培訓1000名科技輔導員。

  在農民科學素質提升行動方面,開展農民職業技能鑒定和技能等級認定、農村電商技能人才培訓,舉辦面向農民的技能大賽、鄉土人才創新創業大賽等,開展農民教育培訓100萬人次以上,培育農村創業創新帶頭人5000名以上;實施鄉村振興科技支撐行動,推廣科技小院、專家大院、院(校)地共建等農業科技社會化服務模式,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通過建立示范基地、田間學校等方式開展科技示范,引領現代農業發展。

  在產業工人科學素質提升行動方面,開展“中國夢·勞動美”、最美職工、巾幗建功等活動;開展多層級、多行業、多工種的勞動和技能競賽,建設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發揮“科創中國”平臺作用,探索建立企業科技創新和產業工人科學素質提升的'雙促進機制。

  在老年人科學素質提升行動方面,實施智慧助老行動;推動老年人健康科普進社區、進鄉村、進機構、進家庭,開展健康大講堂、老年健康宣傳周等活動;實施銀齡科普行動,充分發揮老專家在咨詢、智庫等方面的作用,發展壯大老年志愿者隊伍,組建老專家科普報告團,在社區、農村、青少年科普中發揮積極作用。

  在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科學素質提升行動方面,加強科學素質教育培訓,發揮“龍江發展講壇”“龍江講壇”、龍江干部教育網絡學院等黨員干部教育培訓平臺作用,提升領導干部和公務員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在公務員錄用考試和任職考察中,強化科學素質有關要求并有效落實。

  《實施方案》要求深化科普供給側改革,構建主體多元、手段多樣、供給優質、機制有效的全域、全時科學素質建設體系,實施五項重點工程。

  實施科技資源科普化工程,鼓勵科普工作指標與科技獎項評定、科技創新基地考核、科技人員職稱評聘結合,開展科普學分制試點;支持和指導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科學共同體等利用科技資源開展科普工作,及時普及重大科技成果,建設科學傳播專家工作室,拓展科技基礎設施科普功能;開展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活動,打造科學家博物館和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

  實施科普信息化提升工程,實施繁榮科普創作資助計劃,支持優秀科普原創作品,開發各類科普作品,扶持科普創作人才成長;引導主流媒體加大科技宣傳力度,大力發展新媒體科學傳播;加強“數字科普”建設,構建科學傳播網絡平臺和科學辟謠平臺,強化科普信息落地應用。

  實施科普基礎設施工程,將科普基礎設施建設納入各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完善科普基礎設施建設管理和評價標準;構建服務科學文化素質提升的現代科技館體系,推進數字科技館建設;深化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創建活動,鼓勵和支持各行業各部門建立科普教育、研學等基地,提高科普服務能力。

  實施基層科普能力提升工程,建立應急科普宣教協同機制和應急科普專家隊伍;健全基層科普服務體系;開展全國科普示范縣(市、區)創建活動,拓展各平臺科普服務功能;加強專職科普隊伍建設。

  實施科學素質國際交流合作工程,拓展國際科技人文交流渠道,開展青少年交流培育計劃;深入開展科學教育、傳播和普及雙多邊合作項目,促進科普產品交流交易;加強青少年、婦女和教育、媒體、文化等領域科技人文交流。

  全民科學素質提升方案 篇3

  為進一步提升全民科學素質,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關于科普和科學素質建設的重要部署,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和《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以下簡稱《科學素質綱要》)、《山東省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實施方案(2021—2025年)》,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落實“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沒有全民科學素質普遍提高,就難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質創新大軍,難以實現科技成果快速轉化。”這一重要指示精神,以提高全民科學素質高質量發展為目標,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根本,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科學精神為主線,以深化科普供給側改革為重點,努力提升社會文明程度,為加快實現單縣“重點突破、爭創一流”奮斗目標提供基礎支撐。

  到2025年,全縣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不低于16%。城鄉、區域人群科學素質發展不均衡明顯改善;“科學普及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機制探索取得有效進展;科普主體多元化、設施體系化、手段信息化、活動品牌化的工作體系不斷完善;科學精神在全社會廣泛弘揚,崇尚創新的社會氛圍日益濃厚;科普供給側改革成效明顯,基層科普投入逐步加大,科普公共服務能力有效提升;科學文化軟實力持續增強,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文明程度實現新提高。

  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科學精神引領。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強化對科技工作者的政治引領和對公眾的價值引領,大力弘揚科學精神和科學家精神,傳遞科學的思想觀念,培養科學的行為方式,加強創新文化建設,堅定創新自信,形成崇尚創新的社會氛圍。

  (二)堅持協同聯動。激發駐單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基層組織、社會團體等主體活力,增強全民參與主動性和積極性,密切部門間配合協作,完善科普工作全鏈條。強化組織、政策、投入保障,努力構建“黨委領導、政府推動、全民參與、社會協同、開放合作”的社會化科普工作大格局。

  (三)堅持深化供給側改革。準確把握新時代公眾科普新需求,增加科普產品和服務有效供給,推動科普供需精準對接。創新科普內容、形式和手段,提高科普的知識含量,全面提升科普公共服務水平。

  (四)堅持基層導向。充分發揮全民科學素質工作領導小組作用,統籌各方力量,改善基層科普條件,縮小城鄉科普服務水平差距,促進基層科普融合發展,推動科普公共服務均等化。

  三、提升行動

  重點圍繞“十四五”時期全民科學素質建設目標任務,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弘揚科學精神,培育理性思維,著力提高勞動、生產、創新創造的技能,重點實施5項提升行動。

  (一)青少年科學素質提升行動。

  弘揚科學精神和科學家精神,激發青少年好奇心和想象力,增強科學興趣、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讓科技工作成為青少年尊崇向往的職業;培育一大批具備科學家潛質的青少年群體,為科技自立自強夯實人才基礎。

  1.弘揚和傳承科學精神,全面提升青少年科學素養。聚焦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將科學精神和科學家精神貫穿于育人全鏈條,開展科學家精神進校園活動,把科學精神融入教學和實踐活動,激勵青少年樹立投身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遠大志向,培養學生愛國情懷、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縣委宣傳部、縣教體局、縣科技局、團縣委、縣融媒體中心、縣科協按職責分工負責)

  2.加強基礎教育階段科學教育,努力營造良好科教環境。鼓勵啟發式、探究式、開放式教學,培養青少年科學思想、科學精神和創新思維,引導學生個性化發展,努力培育更多有創新潛質的青少年。加強農村中小學科學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推進科學教育活動和資源向農村中小學傾斜。完善初、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機制,加快推進信息技術與科學教育融合發展,推行場景式、體驗式、沉浸式學習。舉辦青少年科技競賽、青少年科技節,擴大賽事、活動規模,為科技創新后備人才成長搭建廣闊平臺。(縣教體局、縣科技局、團縣委、縣科協按職責分工負責)

  3.加強科技創新后備人才培育。建立科學、多元的發現和培育機制,對熱愛科學、有科學潛質的中小學生進行個性化培養。大力開展青少年科技創新活動,為熱愛科學的中小學生搭建學習、交流和展示平臺。通過開展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青少年機器人大賽、中學生學科競賽等活動,探索科技創新后備人才培養模式,總結科技創新后備人才成長規律。(縣教體局、團縣委、縣科協按職責分工負責)

  4.強化校內外科教資源有效合作,推動學校、社會、家庭協同育人。實施科普助力“雙減”行動,推進館校合作,充分利用科技館、博物館、圖書館、文化活動中心、科普教育基地等資源,引導中小學廣泛開展科學教育和實踐活動。開展流動科技館、科普大篷車、科普巡展進校園等活動。組織科學家、科技工作者走進學校,開展科學教育活動。廣泛開展科技節、科學營、科學體驗、科技小論文(發明、制作)、科學實驗等科學教育活動。強化對家庭科學教育的指導,注重學齡前兒童科學啟蒙教育。(縣教體局、團縣委、縣科協按職責分工負責)

  5.加大培育力度,切實提升教師隊伍科學素質。將科學精神、新科技知識和技能作為教師培訓的重要內容,加大對科學、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通用技術、信息技術等學科教師的培訓力度。加強科學教師隊伍建設,擴大中小學科學教師覆蓋面。完善科技輔導員培訓制度,定期開展科技輔導員培訓。(縣教體局、縣科協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農民科學素質提升行動。

  以提升科技文化素質為重點,提高農民文明生活、科學生產、科學經營能力,培養一支適應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和產業發展要求的高素質農民隊伍,加快推進我縣鄉村全面振興。

  1.倡導科學理性的.思想觀念。深入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科技活動周、食品安全宣傳周、防災減災日、全國科普日等主題活動,圍繞保護生態環境、節約能源資源、綠色生產、文明生活、食品安全、防災減災、衛生健康、移風易俗、科學生產、技術應用等內容進行科普宣傳教育,傳播科學的生產生活理念,提高農民科學文化素養。(縣委宣傳部、縣科技局、縣自規局、縣生態環境局、縣交通局、縣水務局、縣農業農村局、縣林業局、縣文旅局、縣衛健局、縣應急局、縣市場監管局、縣民政局、縣氣象局、縣婦聯、縣融媒體中心、縣水產中心、縣地震監測中心、縣科協按職責分工負責)

  2.培育高素質農民隊伍。以技術應用普及、生產技能提高、知識素質提升為重點,分層、分類、多形式開展現代高素質農民農業全產業鏈培訓,培育高素質農民1000人次。通過開展農業首席專家評選、農村實用人才培養、農民職業技能鑒定、技能等級認定、專項職業能力考核、農村電商技能人才培訓、農民科學素質網絡競賽等活動,加強對家庭農場主、合作社帶頭人、農技協領辦人、龍頭企業骨干、社會化服務組織帶頭人等培訓,造就一批懂技術、會管理、能致富的農村實用人才隊伍。開展農村婦女技能培訓,提升其科學致富能力和科學文化素質。引導社會科普資源向偏遠農村傾斜,提升農村低收入人口職業技能,增強內生發展能力。加強廣播電視、互聯網等與農民培訓的跨界融合,積極開展信息技術培訓,推廣科普中國、云上智農等手機移動端,擴展廣播電視農科類欄目的覆蓋面,提高農民科學生活、科學生產、科學經營能力。(縣人社局、縣農業農村局、縣林業局、縣婦聯、縣融媒體中心、縣科協按職責分工負責)

  3.實施鄉村振興科技支撐行動。鼓勵引導駐單高校、職業院校、科研院所、科技企業、專業社會組織開展農業科技服務,推廣科技小院、農科驛站、專家大院、院(校)共建等農業科技社會化服務典型做法。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支持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技協、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廣泛開展科技示范,引領現代農業發展。依托基層科普行動計劃、科普示范工程,建設完善科普社區(村)、科普基地、基層農技協等陣地。開展“科技志愿服務鄉村行”等鄉村振興科普行動,推廣普及農業先進適用技術,推動農業科技成果落地應用,促進科技助力鄉村振興。(縣委宣傳部、縣教體局、縣農業農村局、縣林業局、縣水務局、縣科技局、縣氣象局、縣科協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產業工人科學素質提升行動。

  以提升技能素質為重點,提高產業工人職業技能和創新能力,打造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術會創新、敢擔當講奉獻的高素質產業工人隊伍,更好服務“重點突破,爭創一流”戰略實施和我縣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

  1.加強理想信念和職業精神宣傳教育。積極開展“中國夢勞動美”、最美職工等培優選樹活動,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使勞動最光榮的觀念深入人心。(縣委宣傳部、縣人社局、縣住建局、縣總工會、團縣委、縣融媒體中心按職責分工負責)

  2.實施技能興單行動。構建多層次技能人才培訓體系,深化職普融通、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升勞動者職業技能,增強就業創業能力。加強技工院校名優專業、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等技能人才培養載體建設,為技能人才打造成長舞臺。組織開展多層級、多行業、多工種的勞動和技能競賽、選樹等活動,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縣人社局、縣總工會、團縣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3.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在職前教育和職業培訓中突出科學素質、科技創新、安全生產等內容,構建普惠化、市場化、多元化、多樣化、規范化相統一的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通過開展科技信息推廣應用培訓、常態化線上線下職業技能培訓、一線職工“求學圓夢行動”等活動,進一步提升職工的學歷層次和技術技能水平,提高其創新研發、安全生產、職業健康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縣人社局、縣住建局、縣交通局、縣衛健局、縣發改局、縣應急局、縣總工會、團縣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4.提升產業工人科學素質。開展理想信念和職業精神宣傳教育,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充分發揮企業家在提升產業工人科學素質方面的示范引領作用。鼓勵企業積極培養使用創新型技能人才,在關鍵崗位、關鍵工序培養使用高技能人才。加大急需職業、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以及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等領域的職業技能培訓。發揮企業和社會組織作用,引導、支持開展職業能力水平評價。充分發揮“科創中國”平臺作用,探索建立企業科技創新和產業工人科學素質提升的雙促進機制。(縣委宣傳部、縣人社局、縣總工會、縣工信局、縣住建局、縣融媒體中心、縣科協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老年人科學素質提升行動。

  以提升信息素養和健康素養為重點,提高老年人適應社會發展能力,增強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實現老有所樂、老有所學、老有所為。

  1.實施智慧助老行動。發揮老科協、老年大學、養老服務機構、社區科普大學等的作用,普及智能手機應用等實用技術和技能,提升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的能力。增強老年人防詐騙意識,有效預防和應對網絡謠言、電信詐騙。(縣委宣傳部、縣公安局、縣委老干部局、縣工信局、縣民政局、縣衛健局、縣科技局、縣應急局、縣融媒體中心、縣科協按職責分工負責)

  2.開展老年人健康科普服務。推動老年人健康科普進社區、進鄉村、進機構、進家庭,組織開展科學家大講堂、健康大講堂、老年健康宣傳周等活動,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媒體,充分發揮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等陣地作用,普及科學膳食、食品安全、心理健康、體育鍛煉、合理用藥、應急處置等知識,提高老年人健康素養。實施銀齡科普行動,積極開發老齡人力資源,不斷壯大老科協、老年科技志愿者等隊伍,組織開展“夕陽紅”科普服務下基層活動。(縣委宣傳部、縣民政局、縣衛健局、縣應急局、縣市場監管局、縣教體局、縣委老干部局、縣融媒體中心、縣科協按職責分工負責)

  3.實施銀齡科普工程。鼓勵組建老專家(老科技工作者)科普報告團,充分發揮其在決策咨詢、科技創新、科學普及等方面作用。(縣委宣傳部、縣衛健局、縣民政局、縣教體局、縣科協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科學素質提升行動。

  進一步強化領導干部和公務員對科教興國、創新驅動發展等戰略的認識,提高科學決策能力,樹立科學執政理念,增強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本領。

  1.深入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切實找準將新發展理念轉化為實踐的切入點、結合點和著力點,不斷提高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科學履職水平。(縣委組織部、縣委宣傳部、縣委黨校按職責分工負責)

  2.加強科學素質教育培訓。認真貫徹落實《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公務員培訓規定》,將科學素質內容列入黨校(行政學院)教學計劃,并將科學精神、科學思想培養及增強把握科學發展規律的能力,作為領導干部和公務員教育培訓的重要內容和長期任務。利用“學習強國”“燈塔—黨建在線”等平臺,加強前沿科技知識和全球科技發展趨勢學習。(縣委組織部、縣委黨校、縣科協按職責分工負責)

  3.在公務員錄用中落實科學素質要求。不斷完善干部考核評價機制,在公務員錄用考試和任職考察中,強化科學素質有關要求并有效落實。(縣委組織部、縣人社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重點工程

  深化科普供給側改革,構建主體多元、手段多樣、供給優質、機制有效的科學素質建設體系,實施四項重點工程。

  (一)科技資源科普化工程。

  1.引導企業和社會組織建立科技資源科普化機制。結合科研任務加強科普工作,將科普工作納入相關科技創新基地考核,并在相關科技獎項評定中列入科普工作指標,科普工作實績可作為科技人員職稱評聘參考依據。加快推動科普展教、圖書、旅游、動漫等科普產業發展,形成體系化、規模化的科普品牌。(縣科技局、縣人社局、縣科協按職責分工負責)

  2.實施科技資源科普化專項行動。支持和指導駐單高校、職業院校、科研機構、企業、創新平臺等利用科技資源開展科普工作。加強大眾傳媒、科技聯盟、專業科普組織協同聯動,及時宣傳普及重大科技成果。實施學會科普品牌建設計劃,支持學會打造科普品牌活動。完善科普產業發展支持政策,激發社會多元主體參與科普的活力,積極構建政府、社會、市場等協同推進的大格局。(縣發改局、縣教體局、縣科技局、縣科協按職責分工負責)

  3.深入開展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活動。通過宣傳教育、能力培訓、榜樣示范等方式增強科技人員科普能力,針對社會熱點、焦點問題,積極回應社會關切。進一步探索培育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縣委宣傳部、縣科技局、縣科協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科普信息化提升工程。

  1.提升科普創作能力。深入開展科普創作、科普宣講等賽事活動,開發動漫、短視頻、公益廣告等多種形式科普作品,征集遴選獎勵一批優秀科普原創作品、科普宣講人才。利用科普創作多元化投入、市場化運作等方式,扶持科普創作人才成長,培養科普創作領軍人物。(縣委宣傳部、縣融媒體中心、縣科協按職責分工負責)

  2.提升全媒體科學傳播能力。加快推動“科普中國”資源落地應用,發展壯大信息員隊伍,及時分發和推送科普信息內容,進一步提升科學傳播數字化水平。推進傳統媒體與新媒體深度融合,鼓勵公益廣告增加科學傳播內容,實現科普內容多渠道全媒體傳播。主流媒體加大科技宣傳力度,增加科普內容、增設科普專欄。加強媒體從業人員科學傳播能力培訓,促進媒體與科學家、科技工作者的溝通合作,打造品牌科普欄目。(縣委宣傳部、縣融媒體中心、縣科協按職責分工負責)

  3.推薦智慧科普建設工程。強化“互聯網+科普”建設,積極打造數字科技館、網上科技館,構建層次豐富、良性循環、持續發展的科普生態。推進科普與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深度融合,促進傳播方式、組織動員、運營服務等創新升級。強化科普信息落地應用,推動與智慧教育、智慧城市、智慧社區等深度融合,實現多渠道共融、立體式傳播,推進科學傳播提質增效。(縣教體局、縣工信局、縣農業農村局、縣大數據局、縣科協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科普基礎設施建設工程。

  1.健全科普基礎設施建設管理制度,完善全縣科技館、科普教育基地、社區科普場館等場所管理規范、分級評價標準等。探索利用社會資本投入公共性科普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增強各級各類公園、景區、車站、廣場、影劇院等公共場所科普服務能力。指導支持中小學校園科技場館建設。(縣發改局、縣財政局、縣市場監管局、縣教體局、縣住建局、縣科協按職責分工負責)

  2.構建現代科技場館體系,推動科技館與博物館、文化活動中心、圖書館等融合共享。鼓勵企業、科研機構及其他社會力量建設專題科普場館并向社會公眾開放。加大社區科普館建設力度,深化科技館免費開放工作,拓展流動科技館、科普大篷車、數字科技館功能,推動科普公共服務均等化和優質化。(縣發改局、縣教體局、縣科技局、縣文旅局、縣科協按職責分工負責)

  3.積極創建國家級、省級、市級科普教育基地,完善縣級科普教育基地認定與管理辦法,構建動態管理和長效激勵機制。鼓勵各行業各部門建立科普教育、研學、實踐等基地,推動在公園、廣場、車站、旅游景點等公共場所建設戶外科普宣傳設施,支持圖書館、文化活動中心、博物館等公共設施開展科普活動。(縣發改局、縣工信局、縣自規局、縣生態環境局、縣交通局、縣水務局、縣文旅局、縣衛健局、縣應急局、縣市場監管局、縣氣象局、縣地震監測中心、縣消防大隊、縣科協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基層科普能力提升工程。

  1.加強應急科普資源庫建設,將日常宣教與應急宣傳納入各級突發事件應急工作規劃和協調機制。完善應急科普宣傳長效機制,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和應急廣播等平臺,廣泛宣傳應急科普知識。加強部門間和媒體間的溝通協作,積極開展各類應急主題科普宣教活動。建立應急科普專家隊伍,提升應急人員和媒體人員的常態化應急科普工作能力。(縣委宣傳部、縣教體局、縣科技局、縣文旅局、縣水務局、縣衛健局、縣應急局、縣總工會、縣氣象局、縣融媒體中心、縣地震監測中心、縣消防大隊、縣科協按職責分工負責)

  2.加強基層科普服務體系和專兼職科普隊伍建設,構建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黨群服務中心、社區服務中心(站)等為陣地,以志愿服務為重要手段的基層科普服務體系。完善科技志愿服務管理制度,推進科技志愿服務專業化、規范化、常態化發展。積極培育科技場館、科普基地、科研院所、科技企業、新媒體單位等領域專兼職科普人才隊伍。建立各級科普志愿者組織(協會、聯盟、服務隊),充分發揮單縣首席專家、首席創新專家等各類優秀人才示范帶動作用,廣泛吸納科技工作者、科普志愿者充實科技志愿服務隊伍。(縣委組織部、縣委宣傳部、縣教體局、縣科技局、縣民政局、縣科協按職責分工負責)

  3.廣泛開展社會需要、群眾喜歡、影響力大、服務面廣的系列科普活動,著力打造全國科普日、科技活動周、防災減災日、食品安全宣傳周、“兩翼”發展節等品牌。實施主題科普聯合行動,打造貫穿全年的經常化科普工作鏈條。豐富廣播電視品牌科普欄目,舉辦科學講堂、科普創作、科普宣講等重點活動,推進科普宣傳進農村、進社區、進企業、進機關、進學校、進家庭,形成全民參與科普的局面。(縣教體局、縣科技局、縣文旅局、縣衛健局、縣應急局、縣市場監管局、縣氣象局、縣融媒體中心、縣地震監測中心、縣消防大隊、縣科協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組織實施與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鄉鎮(街道)負責領導當地的《科學素質綱要》實施工作,把全民科學素質建設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并納入本級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有關部門和單位要按照全民科學素質建設的總體部署,將相應任務目標列入工作規劃和計劃,認真履行職責,密切協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縣全民科學素質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加強對《科學素質綱要》實施工作的指導,制定具體措施,定期對各鄉鎮(街道)、各部門的實施情況開展督促檢查,完善科學素質建設工作機制,協調解決實施中有關重大問題。

  (二)強化條件保障。各鄉鎮(街道)要不斷加大科普經費投入力度,加強對科普經費的管理和績效評價,確保專款專用,切實發揮資金的使用效益。要積極拓展科普資金來源渠道,探索發揮市場在科普資源配置方面的重要作用,鼓勵引導社會機構、企業、個人興辦科普事業。

  (三)健全工作機制。健全科普工作評價制度,將人均科普經費、公民科學素質水平等指標納入科技創新發展等評價體系,適時開展全縣公民科學素質測評和全民科學素質行動目標任務落實情況的監測分析、效果評估,并將監測評估結果作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依據。

  全民科學素質提升方案 篇4

  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印發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的通知》(國發〔2021〕9號)和《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云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的通知》(云政發〔2021〕4號),結合云南實際,明確“十四五”期間我省全民科學素質行動的目標和任務,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目標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主動融入和服務國家發展戰略,緊扣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以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服務高質量發展為目標,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科學精神為主線,以深化科普供給側改革為重點,著力打造社會化協同、智慧化傳播、規范化建設和國際化合作的科學素質建設生態,營造學科學、愛科學、講科學、用科學的良好氛圍,提升社會文明程度,著力推動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教興滇戰略、人才強省戰略深入實施,為云南高質量發展和建成我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譜寫好中國夢的云南篇章提供有力支撐。

  (二)原則和目標

  以突出科學精神引領、堅持協同推進、深化供給側改革和擴大開放合作為原則,到2025年,我省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達到12%,與發達地區的差距逐步縮小。全省科學素質發展不均衡狀態明顯改善,科普供給側改革成效明顯,科普資源進一步優化整合,科普組織與人才隊伍發展不斷壯大,科普工作與科研、教育、文化等事業聯合協作機制不斷完善,科普示范縣、區創建取得新成效,科普活動質量明顯提升,公民科學素質建設機制不斷創新,科學素質標準和評估體系不斷完善,科學素質建設開放合作取得新進展,“科學普及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制度安排基本形成,科學精神在全社會廣泛弘揚,崇尚創新的社會氛圍日益濃厚,社會文明程度普遍提高。

  二、提升行動

  緊緊圍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弘揚科學精神,培育理性思維,養成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科學生活方式,提高勞動、生產、創新創造技能,重點開展5項提升行動。

  (一)青少年科學素質提升行動

  完善基礎教育階段的科學教育,提高學校科學教育質量,著力提升中小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使中小學生掌握基本的科學知識與技能,體驗科學探究活動的過程,培養良好的科學態度與興趣。開展多種形式的科普活動和社會實踐,引導未成年人樹立科學意識,崇尚科學精神,養成運用科學知識和方法思考、解決問題的習慣。

  ——提升基礎教育階段科學教育水平。構建符合科學教育要求的課程體系和評價、考試制度,培育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完善初高中包括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通用技術、信息技術等學科在內的學業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制度,引導有創新潛質的學生個性化發展。深入開展科普示范學校建設工作,鼓勵學生通過參與、體驗、實踐和動手制作等方式提高科學素質。加強農村中小學科學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和配備,加大科學教育活動和資源向農村傾斜力度。推進信息技術與科學教育深度融合,推行場景式、體驗式、沉浸式學習。完善科學教育質量評價和青少年科學素質監測評估。(省教育廳牽頭,省委宣傳部、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財政廳、省廣電局、團省委、省婦聯、省科協、省社科聯、中科院昆明分院配合)

  ——推進高等教育階段科學教育和科普工作。深化高校理科教育教學改革,推進科學基礎課程建設,加強科學素質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支持在校大學生開展創新性實驗、創業訓練和創業實踐項目,大力開展各類科技創新實踐活動,強化大學科普教育。引導大學生樹立科學思想,弘揚創新精神,激發大學生創新創業熱情,提高大學生科學研究和就業創業能力。推進職業教育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將科普教育與實驗實訓緊密結合。(省教育廳牽頭,省委宣傳部、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廣電局、團省委、省科協、省社科聯配合)

  ——實施科技創新人才培育計劃。建立科學、多元的發現和培育機制,對有科學家潛質的青少年進行個性化培養。深入實施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完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體系,探索從基礎教育到高等教育的科技創新后備人才貫通式培養模式。將科學教育和創新人才培養作為重要內容,加強新科技知識和技能培訓。拓展青少年科技活動交流渠道,組織好各類全國性科技競賽選拔,繼續開展全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青少年機器人競賽等各類青少年科技創新實踐活動,提高各類科技競賽的質量。(省教育廳牽頭,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科技廳、省婦聯、省科協、省社科聯、省農科院、中科院昆明分院配合)

  ——實施提升教師科學素質行動。將科學精神納入教師培養過程,加強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切實提升教師的科學素養。推動高等師范院校和綜合性大學開設科學教育本科專業,擴大招生規模。加強中小學科學教師和科技輔導員隊伍建設,加大科學教師的培訓力度,整合各級各部門培訓資源,培訓中小學骨干教師500人,培訓25000名以上科技輔導員。(省教育廳牽頭,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科技廳、省婦聯、省科協、省社科聯、省農科院、中科院昆明分院配合)

  ——建立校內外科學教育資源有效銜接機制。實施館校合作行動,引導中小學充分利用科技館、博物館、科普教育基地、流動科技館、農村中學科技館、科普大篷車、青少年宮、兒童活動中心、青少年校外活動場所、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等資源,開展青少年科普活動。廣泛開展科技節、科學營等活動,提升學生創作科技小論文、小發明、小制作的能力和水平。加強對家庭科學教育的指導,提高家長科學教育意識和能力。加強學齡前兒童科學啟蒙教育。推動學校、社會和家庭協同育人。組織高校、科研機構、醫療衛生機構、企業等開發開放優質科學教育活動和資源。積極鼓勵基層組織、民間公益組織、社會團體等開展普及性科技活動,擴大參與面和影響力。(省教育廳牽頭,省委宣傳部、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科技廳、省自然資源廳、省生態環境廳、省農業農村廳、省文化和旅游廳、省衛生健康委、省應急廳、省國資委、省廣電局、團省委、省婦聯、省科協、省社科聯、省農科院、中科院昆明分院配合)

  (二)農民科學素質提升行動

  以提升農民科技文化素質為重點,推動農村科普資源不斷豐富,科普公共服務能力和科普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改善,提高農民文明生活、科學生產、科學經營能力,造就一支適應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要求的高素質農民隊伍,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樹立相信科學、和諧理性的思想觀念。重點圍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健康云南”行動、防災減災、移風易俗等,深入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等群眾性科普宣傳教育活動。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推動科學技術普及,培育文明鄉風,激發農民提升素質、振興鄉村的內生動力。(省委宣傳部、省科協牽頭,省委組織部、省文明辦、省委網信辦、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民族宗教委、省民政廳、省自然資源廳、省生態環境廳、省農業農村廳、省應急廳、省市場監管局、省廣電局、省林草局、省鄉村振興局、省社科聯、省農科院、省地震局、省氣象局配合)

  ——實施高素質農民培育計劃。以實施“一二三”行動、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為引領,面向構建高原特色農業產業體系、發展農村社會事業新需求,依托農廣校、農函大、農技協、涉農科研院所、涉農職業院校和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等平臺開展農民教育培訓,大力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服務農業農村現代化。開展農民職業技能鑒定和技能等級認定、農村電商技能人才培訓,舉辦面向農民的技能大賽、農民科學素質網絡競賽、鄉土人才創新創業大賽等,開展農民教育培訓50萬人次以上,培育農村創業創新帶頭人5萬名以上。實施農村婦女素質提升計劃,幫助農村婦女參與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省農業農村廳牽頭,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商務廳、省林草局、省鄉村振興局、省婦聯、省科協、省社科聯、省農科院配合)

  ——實施鄉村振興科技支撐行動。圍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鼓勵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社團開展鄉村振興智力服務,實施“干部規劃家鄉行動”、“科普惠農行動”、“科技專家下鄉助推產業提升行動”,推廣科技小院、專家大院、院(校)地共建、村會合作等農業科技社會化服務模式。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選派農村科技特派員1萬人以上、科技特派團100個以上。支持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通過建立示范基地、示范協會、田間學校等方式開展科技示范,引領現代農業發展。引導專業技術學(協)會等開展農業科技服務,將先進適用的品種、技術、裝備、設施引入農戶,引領現代農業發展。繼續實施村干部能力素質和學歷水平“雙提升”行動計劃,打造一支扎根鄉村、帶動鄉村、振興鄉村的生力軍。(省科技廳牽頭,省教育廳、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自然資源廳、省農業農村廳、省林草局、省鄉村振興局、省科協、省社科聯、省農科院、中科院昆明分院配合)

  ——提升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境地區、鄉村振興重點地區農民科技文化素質。引導社會科普資源向原深度貧困地區、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地區的農村傾斜。開展興邊富民行動、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建設、邊境邊民科普活動和科普邊疆行活動,提高邊遠地區農民科技文化素質。提升農村低收入人口職業技能,增強內生發展能力。開展“鄉賢智力服務云南”活動。繼續推進民族科普工作,在少數民族聚居的行政村、較大的自然村,以開展民族科普為抓手,積極培養少數民族雙語科普人才。創作、編印制作雙語科普作品,以點帶面開展精準科普培訓,營造國家通用語言交流使用環境,進一步提高少數民族聚居區國家通用語言的普及程度。(省民族宗教委、省科協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農業農村廳、省文化和旅游廳、省林草局、省鄉村振興局、省社科聯、省農科院、中科院昆明分院配合)

  (三)產業工人科學素質提升行動

  重點圍繞打造世界一流“三張牌”、支柱優勢產業和數字經濟發展,依托全省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工作,以提升技能素質為重點,提高產業工人職業技能和創新能力,打造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術會創新、敢擔當講奉獻的高素質產業工人隊伍,更好融入創新型云南建設,服務產業強省和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

  ——開展理想信念和職業精神宣傳教育。開展“中國夢·勞動美”、最美職工、巾幗建功等向新時代產業工人典型代表學習活動,持續開展“勞動者風采”宣傳、勞模工匠先進事跡巡回宣講等,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和勇于創新的文化氛圍。(省總工會牽頭,省委組織部、省委宣傳部、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文化和旅游廳、省國資委、省廣電局、團省委、省婦聯配合)

  ——實施職工技術創新活動。開展多層級、多行業、多工種的勞動和技能競賽,建設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統籌利用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職工創新工作室、技師工作站等,發現、培養高技能人才。組織開展“五小”等群眾性技術創新活動,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省總工會牽頭,省委組織部、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國資委、省市場監管局、省廣電局、團省委、省婦聯、省科協、省社科聯配合)

  ——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在全省職前教育和職業培訓中進一步突出科學素質、安全生產、衛生健康等內容,構建職業教育、就業培訓、技能提升相統一的.產業工人終身技能形成體系。支持建設一批高水平、專業化產教融合實訓基地,支持一批中高等職業院校、技工院校、應用型本科提升實訓能力。通過開展職業生涯規劃、基本權益保護、安全生產、健康生活常識等通識培訓和科普活動,提高職工安全健康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深入實施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計劃、求學圓夢行動等,增加進城務工人員教育培訓機會。深入推進企業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完善產業工人技能評價方式。(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牽頭,省委組織部、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教育廳、省農業農村廳、省衛生健康委、省應急廳、省林草局、省鄉村振興局、省總工會、團省委、省婦聯、省科協、省社科聯配合)

  ——發揮企業家提升產業工人科學素質的示范引領作用。弘揚企業家精神,提高企業家科學素質,引導企業家做提升產業工人科學素質的推動者。鼓勵企業積極培養使用創新型技能人才,引導、支持企業和社會組織開展職業能力水平評價。發揮“科創中國”、“學習強國—國家職業技能提升培訓服務平臺”、“技能強國—全國產業工人技能學習平臺”等平臺作用,探索建立企業科技創新和產業工人科學素質提升的雙促進機制。加強云南省產業工人隊伍建設網絡平臺建設,推動做好快遞員、網約工、互聯網營銷師等群體科學素質提升工作。(省科技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牽頭,省委組織部、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農業農村廳、省商務廳、省國資委、省林草局、省總工會、團省委、省婦聯、省科協、省社科聯配合)

  (四)老年人科學素質提升行動

  深入推進“智慧助老”和“健康云南”行動,以提升信息素養和健康素養為重點,提高老年人適應社會發展能力,增強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實施智慧助老行動。堅持傳統服務與智能創新相結合,線上服務與線下渠道相結合,優化互聯網醫療服務平臺功能,方便老年人融入智慧社會。依托云南開放大學和老年大學(學校、學習點)、養老服務機構、社區科普大學等,開設智能手機使用等相關課程,普及智能技術知識和技能,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提高應用智能技術能力,增強老年人個人信息安全保護意識,有效預防和應對網絡謠言、電信詐騙。(省發展改革委、省衛生健康委牽頭,省委組織部、省委宣傳部、省委網信辦、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公安廳、省民政廳、省司法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婦聯、省科協、省社科聯配合)

  ——加強老年人健康科普服務。依托大專院校、科研院所、老年病醫院、健康研究中心、智慧養老中心等機構,推動老年人健康科普進社區、進鄉村、進養老機構、進家庭。以各部門、各單位的老年服務機構為主體,每年組織面向老年人的健康知識講座、開展“懂健康知識、做健康老人”老年健康宣傳周等活動,利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普及合理膳食、食品安全、心理健康、體育鍛煉、合理用藥、疫情防控等健康科學知識,提高老年人健康素養。充分利用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科普園地、黨建園地等陣地為老年人提供健康科普服務。(省衛生健康委牽頭,省委宣傳部、省科技廳、省文化和旅游廳、省廣電局、省體育局、省科協、省社科聯配合)

  ——實施銀齡科普行動。制定實施銀齡科普行動云南方案,積極開發老齡人力資源,發展壯大老年科技志愿者服務組織,充分發揮老年協會、老科協等組織的作用。組織老科技工作者積極服務社會,吸納更多優秀老科技工作者加入專家科普報告團、講師團、院士專家服務站,在社區、農村、校園、企業科普中發揮積極作用。(省委老干局牽頭,省委宣傳部、省科技廳、省民政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廣電局、省科協、省社科聯配合)

  (五)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科學素質提升行動

  進一步強化領導干部和公務員對科教興國、創新驅動發展等戰略的認識,提高科學決策能力,樹立科學執政理念,深入開展“萬名黨員進黨校”活動,堅持黨員領導干部理論宣講制度,強化學習教育培訓,推動全省各級領導干部和公務員進一步增強提升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本領,更好服務黨和國家事業發展。

  ——深入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結合省情特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切實找準將新發展理念轉化為實踐的切入點、結合點和著力點,提高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科學履職水平、構建新發展格局能力,強化對科學素質建設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積極開展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科普工作,并強化科普評估,增強科普活動成效。(省委組織部牽頭,省委宣傳部、省科技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配合)

  ——加強科學素質教育培訓。圍繞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建設目標,認真貫徹落實《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公務員培訓規定》,充分利用學習強國云南學習平臺、云嶺先鋒、云南省干部在線學習學院等平臺開設科學素質課程,打造領導干部和公務員提升科學素質的“身邊課堂”。在各級黨校、行政學院、干部學院培訓課程設計中,常態化加強前沿科技知識和全球科技發展趨勢學習,突出科學精神、科學思想培養,增強把握科學發展規律的能力。大力開展面向基層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特別是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境地區、鄉村振興重點地區干部的科學素質培訓工作。(省委組織部牽頭,省委宣傳部、省科技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科協、省社科聯配合)

  ——在公務員錄用中落實科學素質要求。完善公務員錄取考核指標體系,將科學信息、重大科技新成果等內容納入考核錄取體系。不斷完善干部考核評價機制,在公務員錄用考試和任職考察中,強化科學素質、科學思維等要求并有效落實。(省委組織部牽頭,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配合)

  三、重點工程

  圍繞云南高質量發展要求,深化科普供給側改革,提高供給效能,著力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構建主體多元、手段多樣、供給優質、機制有效的全域、全時科學素質建設體系,實施5項重點工程。

  (一)科技資源科普化工程

  建立完善科技資源科普化機制,不斷增強科技創新主體科普責任意識,充分發揮科技設施科普功能,提升科技工作者科普能力。

  ——建立完善科技資源科普化機制。鼓勵國家、省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項目承擔單位和人員,結合科研任務加強科普工作。推動將科普工作實績作為科技人員職稱評聘條件,將科普工作納入相關科技創新基地考核。開展科技創新主體、科技創新成果科普服務評價,引導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和社會組織建立有效的科技資源科普化機制,推動科普事業與科普產業發展,創新發展科普產研載體,組建各類科普產業研究院(所),以“企業+院所”、“基地+人才”等多種模式搭建科普產業新平臺。制訂出臺科普產業發展規劃。(省科技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教育廳、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國資委、省科協、省社科聯、中科院昆明分院配合)

  ——實施科技資源科普化專項行動。支持和指導高校、科研機構、企業、創新聯盟等開發科普資源、開展科普工作,加強與傳媒、專業科普組織合作,及時普及重大科技成果。在有關大學及科研院所中建設一批科學傳播專家工作室,分類制訂科技資源科普化工作指南。拓展科技基礎設施科普功能,鼓勵科研院所、大專院校、企業等開發大型科學儀器設備的科普功能,鼓勵科研院所、高校實驗室等創新基地面向社會開展多種形式的科普活動,鼓勵企業設立向公眾開放的科普場館或設施。(省科技廳、省教育廳牽頭,省委宣傳部、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廣電局、省科協、省社科聯、中科院昆明分院配合)

  ——強化科技工作者的社會責任。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開展在滇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舉辦“我身邊的科學家”等宣傳推廣活動。支持有條件的院士專家工作站、科普教育基地等機構打造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展示科技界優秀典型、生動實踐和成就經驗,激發社會創新熱情和創造活力。加強科研誠信和科技倫理建設,實施“科學大師名校宣傳工程”,深入開展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活動,引導廣大科技工作者堅守社會責任、自立自強、建功立業,成為踐行科學家精神的表率。增強科技人員科普能力,針對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科技創新方面熱點焦點問題,主動、及時、準確發聲。組建科普專家庫,引導鼓勵廣大科學家、科技工作者發揮自身專業優勢,面向社會開展科普創作和科技傳播。支持科研工作者將最新研究成果轉化為科普產品。鼓勵科學家擔任科普導師、傳媒科學顧問等,參與科技創新教育與科技傳播工作。(省科協牽頭,省委組織部、省委宣傳部、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衛生健康委、省廣電局、省社科聯、省農科院、中科院昆明分院配合)

  (二)科普信息化提升工程

  提升優質科普內容資源創作和傳播能力,推進科普信息化與“數字云南”建設、“一部手機”系列產品等深度融合,建設即時、泛在、精準的信息化全媒體傳播網絡,服務數字經濟、數字政府、數字社會和數字城市建設。

  ——實施繁榮科普創作資助計劃。建立健全科普資源共建共享機制,以征集評選等方式加大對優秀原創科普作品的扶持、獎勵力度。支持面向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等重大題材開展科普創作。立足我省民族文化大省、旅游文化大省、全球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等優勢,大力開發動漫、短視頻、游戲等多種形式科普作品,支持科幻作品創作。扶持科普創作人才成長,培養科普創作領軍人物。(省科協牽頭,省委組織部、省委宣傳部、省委網信辦、省科技廳、省民族宗教委、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文化和旅游廳、省社科聯配合)

  ——實施全媒體科學傳播能力提升計劃。加強對傳統媒體和新媒體融合發展的研究及相關科技成果轉化,鼓勵在戶外電子屏、公共交通、樓宇電視、景區景點等各類媒介增加科學傳播公益廣告內容,實現科普內容多渠道全媒體傳播。引導主流媒體等加大科技宣傳力度,增加科普內容,增設科普專欄。大力發展新媒體科學傳播。加強媒體從業人員科學傳播能力培訓。促進媒體與大學及科研院所的溝通合作,增強科學傳播的專業性和權威性。(省委宣傳部牽頭,省科技廳、省文化和旅游廳、省廣電局、省科協、省社科聯配合)

  ——實施智慧科普建設工程。加強“科普云南”建設,推進科普與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深度融合,強化需求感知、用戶分層、情景應用理念,推動傳播方式、組織動員、運營服務等創新升級,充分利用現有資源構建省級科學傳播網絡平臺和科學辟謠平臺。推動科普中國優質資源落地應用,完善電子科普櫥窗、農村e站、社區e站、校園e站等科普信息化載體建設,與智慧教育、智慧城市、智慧社區等深度融合。推動科普信息員隊伍建設,強化科普信息精準推送服務,依托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手段,采集和挖掘公眾需求數據,強化科普需求跟蹤分析,做好科普知識定向傳播。推動優質科普資源向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境地區、鄉村振興重點地區傾斜。(省科協牽頭,省委宣傳部、省委網信辦、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民族宗教委、省財政廳、省農業農村廳、省廣電局、省林草局、省社科聯、中科院昆明分院配合)

  (三)科普基礎設施工程

  加強科普基礎設施建設,建立政府引導、多渠道投入機制,實現科普資源合理配置和服務均衡化、廣覆蓋。

  ——加強對科普基礎設施建設的統籌規劃。將科普基礎設施建設納入各地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完善科技館、科普基地、科普e站等科普基礎設施建設管理的規范和標準,建立健全分級評價制度。推行科技館登記注冊制度和年報制度。鼓勵社會資金投入科普基礎設施建設。探索多元主體參與科普基礎設施建設的運行機制和模式,構建科普基地動態管理和長效激勵機制,提高科普服務質量和能力。推進符合條件的科技館免費開放。(省發展改革委、省科協牽頭,省科技廳、省財政廳配合)

  ——完善現代科技館體系。推動科技館與博物館、文化館等融合共享,構建服務科學文化素質提升的現代科技館體系。完成云南省新科技館建設,優化州市級科技館建設布局,加強對沿邊和人口密集縣、市、區科技館建設的支持,逐步實現縣級以上實體科技館全覆蓋。建設以實體科技館為依托和基礎,流動科技館、科普大篷車、農村中學科技館、鄉村科普館、數字科技館為拓展和延伸,輻射基層科普設施的現代科技館體系。對已有的科技類博物館和大型戶外科普場所按照規劃分級、分批提升原則進行改造。支持各級科技館開展科普展教品創新研發,打造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前沿科技體驗基地、公共安全健康教育基地和科學教育資源匯集的數字化科普平臺。(省科協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財政廳、省農業農村廳、省文化和旅游廳、省林草局、省農科院、中科院昆明分院配合)

  ——大力加強科普基地建設。深化全國和省級科普教育基地創建工作,對已有的省級科普基地進行分類提升或淘汰,推動有條件的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因地制宜建設一批具有產業或學科特色的專題科普基地,鼓勵和支持各有關行業和部門建立科普研學實踐基地。開發利用有條件的工業遺產和閑置淘汰生產設施,建設科技博物館、工業博物館、安全體驗場館和科普創意園。開發和充實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地質公園、動植物園、主題公園等場所的科普內容。支持和推動有條件的科研機構、科研設施、高等學校、企業和各級各類科普基地(場館)向公眾免費開放。(省科技廳、省科協牽頭,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教育廳、省財政廳、省文化和旅游廳、省應急廳、省社科聯、省農科院、中科院昆明分院配合)

  (四)基層科普能力提升工程

  建立健全應急科普協調聯動機制,顯著提升基層科普工作能力,基本建成平戰結合應急科普體系。

  ——建立應急科普宣教協同機制。完善云南省應急管理綜合應用平臺等設施的應急科普宣教功能,組建專家委員會。推動各級政府建立應急科普部門協同機制,堅持日常宣教與應急宣傳相統一,納入各級突發事件應急工作整體規劃和協調機制。儲備和傳播優質應急科普內容資源,常態化開展傳染病防治、自然災害應急避險、自采誤食有毒野生菌、食用毒性中藥材的科學預防和應急處置等主題科普宣教活動。建立應急科普專家隊伍,提升應急管理人員和媒體人員的應急科普能力。突發事件狀態下,各地各部門密切協作,統籌力量直達基層開展應急科普,及時做好政策解讀、知識普及和輿情引導等工作。(省委宣傳部牽頭,省委網信辦、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農業農村廳、省衛生健康委、省應急廳、省市場監管局、省廣電局、省林草局、省科協、省社科聯、省地震局、省氣象局配合)

  ——健全基層科普服務體系。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黨群社區服務中心(站)、農村科技活動室、中小學科技實驗室等為陣地,以基層科協“三長”隊伍為骨干力量,以志愿服務為重要手段,構建省級統籌政策機制、州市組建資源集散中心、縣級組織落實的基層科普服務體系。完善科技志愿服務管理制度,推動學校、醫院、科研院所、企業和社會組織等組建科技志愿服務隊,推進科技志愿服務專業化、規范化、常態化發展。建立完善跨區域科普合作和共享機制,鼓勵有條件的地區開展全領域行動、全地域覆蓋、全媒體傳播、全民參與共享的全域科普行動。大力發展科普旅游,在旅游景點景區宣傳中增加科普內容。把科普宣傳融入民族節慶活動。深入實施基層科普行動計劃,大力開展全國和省級科普示范縣、市、區創建活動,持續推進科普示范社區、社區科普大學建設,探索建立基層科普展覽展示資源共享機制。(省科協牽頭,省委組織部、省委宣傳部、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農業農村廳、省文化和旅游廳、省衛生健康委、省應急廳、省廣電局、省林草局、省總工會、團省委、省婦聯、省社科聯、省農科院、中科院昆明分院配合)

  ——深入開展重點科普活動。廣泛開展世界一流“三張牌”、生物多樣性、碳達峰碳中和等知識宣傳普及,積極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愛國衛生“7個專項行動”、科技活動周、雙創活動周、食品安全宣傳周、全國科普日、防災減災日、公眾科學日等活動。不斷創新科普活動形式、內容和載體,兼顧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運用多種文化樣式和表現形式,注入現代氣息和時尚元素,推出更多接地氣、有人氣的科普活動。增進公眾對科技發展的了解和支持。(省委宣傳部、省科技廳、省科協牽頭,省委組織部、省委網信辦、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教育廳、省民族宗教委、省公安廳、省民政廳、省司法廳、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自然資源廳、省生態環境廳、省農業農村廳、省商務廳、省文化和旅游廳、省衛生健康委、省應急廳、省市場監管局、省廣電局、省林草局、省體育局、省鄉村振興局、省總工會、團省委、省婦聯、省社科聯、省農科院、省地震局、省氣象局、中科院昆明分院配合)

  ——加強科普隊伍建設。推進建立科普人才培養、使用和評價機制,鼓勵支持符合條件的科普專業人才申報相應職稱評審。大力發展科普場館、科普基地、科技出版、新媒體科普、科普研究等領域專職科普人才隊伍。推動高校設立科普專業,鼓勵科研機構、企業設立科普崗位。支持年富力強、實踐經驗豐富的科技人才從事科普工作,打造一支科普兼職隊伍。(省科技廳、省科協牽頭,省委宣傳部、省委網信辦、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教育廳、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社科聯、中科院昆明分院配合)

  (五)科學素質交流合作工程

  拓展科學素質建設交流渠道,搭建開放合作平臺,豐富交流合作內容,提升開放交流水平。

  ——加強對內合作交流。深入推進與國內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交流合作,打造科技科普入滇升級版。拓展科學素質建設交流渠道,積極申報承辦國家部委重大科普活動和國內科技人文交流活動。加強青少年、婦女和教育、媒體、文化等領域科技人文交流。開展科學教育、傳播、普及省際合作,促進科普產品交流交易。(省科技廳、省科協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教育廳、省民族宗教委、省民政廳、省自然資源廳、省生態環境廳、省農業農村廳、省商務廳、省文化和旅游廳、省衛生健康委、省應急廳、省市場監管局、省社科聯、省地震局、省氣象局、中科院昆明分院配合)

  ——加強對外合作開放。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主動服務和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充分發揮面向南亞東南亞和環印度洋地區科技創新輻射帶動作用,深化公共衛生、綠色發展、科技教育等領域科普交流合作,打造高水平、國際化科普品牌。圍繞提升科學素質、促進可持續發展,推動高校院所、企業、社會組織等,聚焦未來發展、糧食安全、能源安全、人類健康、災害風險、氣候變化等重大課題,充分開展科學傳播國際交流。(省科技廳、省商務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教育廳、省民族宗教委、省公安廳、省民政廳、省自然資源廳、省生態環境廳、省農業農村廳、省文化和旅游廳、省衛生健康委、省應急廳、省市場監管局、省科協、省社科聯、省地震局、省氣象局、中科院昆明分院配合)

  四、組織實施

  (一)組織保障

  省人民政府負責領導《云南省全民科學素質行動實施方案(2021—2025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落實工作,將公民科學素質發展目標納入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加強《實施方案》實施工作的督促檢查。有關部門和單位將《實施方案》有關任務納入有關規劃和計劃,充分履行工作職責。省科協發揮綜合協調作用,做好溝通聯絡,會同有關方面共同推進全省科學素質建設工作。

  各級政府負責領導當地《實施方案》落實工作,把科學素質建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重要任務,納入本地總體規劃,列入年度工作計劃,納入目標管理考核。各級科協牽頭推進《實施方案》落實工作,完善科學素質建設工作機制,會同有關部門和單位全面推進本地科學素質建設工作。

  (二)機制保障

  完善目標責任機制。省人民政府與各州、市人民政府簽訂科學素質建設目標責任書,形成逐級負責、層層落實的工作局面。

  完善表彰獎勵機制。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對在科學素質建設中作出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加大“云南省科學技術普及獎”表彰力度。

  完善監測評估體系。組織開展年度檢查,確保工作任務和目標落實。適時開展公民科學素質監測評估,及時掌握各州、市科學素質建設工作情況。

  (三)條件保障

  加強政策支撐。研究科普專業技術職稱評定工作,探索將科普人才列入各級各類人才獎勵和資助計劃。

  加強理論研究。圍繞新科技新應用帶來的科技倫理、科技安全、科學謠言等方面,開展科學素質建設理論與實踐研究。加強科學素質統計分析,深入開展科普對象、手段和方法等研究,打造科學素質建設高端智庫。

  加強經費保障。各級政府要將科普經費按照標準納入財政預算。有關部門和單位要統籌考慮和落實科普經費。提倡個人、企業、社會組織等設立科普基金,資助科普項目,開展科普服務。

  五、工作進度

  啟動實施。各地、有關部門和單位要做好《實施方案》的宣傳、落實工作。

  全面實施。2021—2024年,加強組織領導,加大投入力度,抓好監測評估,針對薄弱環節,解決突出問題,著力推進各項重點任務全面完成。

  總結評估。2025年,組織開展終期檢查,對“十四五”期間科學素質建設工作進行全面總結和評估。

  全民科學素質提升方案 篇5

  為認真落實《關于實施全民素質提升工程的活動方案》(巴文明委發﹝2015﹞5號)的各項工作任務,全面提升市民素質和城市文明形象,結合全縣“六城”同創工作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統領,大力開展公民道德實踐活動,著力提升全民素質,為建設“綠色巴東、文化巴東、富裕巴東、和諧巴東”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和文明有序的良好環境。

  二、工作任務

  1、公益廣告宣傳

  加強“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夢”、“巴東精神”、精神文明建設、公民道德建設、“六城”同創、法治文化等內容的公益廣告宣傳。

  縣廣播電視臺、楚天視訊巴東公司長期在黃金時段播放公益廣告,廣播電臺每日公益廣告播出數量不少于2條(次),電視臺每套節目每日公益廣告不少于10條(次),微信公眾號播放的每條微信后面增加一條公益廣告;長江巴東網在首頁固定位置宣傳展示公益廣告。

  縣文明辦組織各級文明單位在工作、生活區醒目位置用宣傳欄、宣傳牌、文化墻、電子顯示屏做好公益廣告宣傳;縣城管局選點建設公益性形象廣告,公交站臺公益廣告數量不低于廣告總量的20%;縣工商局負責城區企業、商戶電子顯示屏滾動播放公益廣告。

  縣交通運輸局在做好公交公司、出租車公司流動公益廣告宣傳的同時,12月底前進一步組織好車站、碼頭、維修企業、駕校等單位(企業)開展公益廣告宣傳;縣住建局負責施工企業和業主利用建筑圍欄書寫宣傳標語、繪制公益廣告畫;縣旅游局負責星級賓館、游客中心、景區、售票窗口、旅游碼頭、游船等設施及場所的公益廣告宣傳。

  縣教育局全面開展“十項”活動。

  電信巴東公司、移動巴東公司、聯通巴東公司從即日起開通公益短信,讓用戶進出巴東城區都能收到關于“巴東精神”、“六城”同創等信息。

  各鄉鎮要安排好單位和村在辦公樓等場所設置宣傳欄、張貼宣傳掛圖或標語,并保持及時更新。

  2、市民學校培訓活動

  開設市民學校,分別由縣委宣傳部(文明辦)、信陵鎮、縣交通運輸局、縣國稅局、官渡口鎮、縣教育局、縣工商局、縣直機關工委、縣地稅局、東瀼口鎮、縣旅游局、縣食藥監局等部門和鄉鎮牽頭組織,每月培訓一次。培訓內容為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六城”同創、文明禮儀和文明勸導等。12月底,縣委宣傳部(文明辦)組織第一次培訓。其他縣直部門和各鄉鎮自定時間培訓。

  3、“道德講堂”活動

  省級、州級文明單位在12月底前按照自我反省、唱道德歌曲、學模范、誦經典、發善心、送吉祥、向“德”字鞠躬、做善事等環節開展一次“道德講堂”活動。縣級文明單位積極開展這項活動,人員較少的單位可以聯合開展活動。從2016年起,國家級、省級文明單位全年開展活動四次(每季度一次),州級文明單位全年開展活動二次(上、下半年各一次),縣級文明單位全年開展活動一次以上,每次活動必須將影像文字資料報送到縣文明辦。“道德講堂”要邀請縣內涌現出的“中國好人”、“湖北好人”、“荊楚楷模”、“恩施楷模”、“道德模范”現身說法,邀請專業人士宣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夢”、中華傳統美德、“巴東精神”和文明禮儀、文明勸導等內容,引導大家見賢思齊,講道德、做好人、提素質,形成“崇德尚善”氛圍,爭做公民道德建設的實踐表率。

  4、開展窗口單位“優質服務·便民利民”主題實踐活動

  常態化開展窗口單位“優質服務·便民利民”主題實踐活動。各行業管理部門和“窗口”單位要建立和完善文明優質服務長效機制,促進窗口行業的服務環境進一步改善、服務秩序進一步規范,服務質量進一步優化,從業人員素質和行業文明程度進一步提高。

  2015年窗口單位評選“最美崗位能手”、“最美導游”、“最美的哥的`姐”、“最美公交司機”活動必須在12月底前完成,并將評選結果報縣文明辦。

  5、文明勸導活動

  各鄉鎮、各單位按照《關于開展城鄉文明勸導活動的實施方案》(巴文創發〔2015〕2號)要求,落實文明出行、文明駕駛、文明乘車、文明生活、文明經營、文明健身娛樂等勸導活動,使之成為常態化工作。

  縣文明辦結合文明勸導工作實際,開展文明勸導培訓。12月下旬,組織城區106個單位分管機關的領導以及鄉鎮宣傳委員集中培訓一次,再由參訓人員分單位、鄉鎮培訓文明勸導員。

  6、志愿服務活動

  團縣委牽頭,在12月下旬至2016年1月間,組織縣志愿者協會換屆工作;邀請專業人士對志愿者代表進行志愿服務培訓,培育巴東志愿服務品牌。

  縣民政局、團縣委、縣文明辦密切配合,按照《湖北省志愿服務條例》要求,做好志愿者注冊工作。

  目前已成立的“紅領巾”、 老年、青年等志愿服務隊要在“六城”同創等活動中發揮積極作用,關注、參與“六城”同創。

  7、文明細胞創建活動

  全縣各單位在創建2015—2016屆縣級、州級文明單位、村鎮和2015—20xx屆省級、全國文明單位、村鎮活動中,要認真開展“十星”系列文明創建、文明細胞創建工作。

  “十星”系列創建的工作重點是開展13個類別的創建活動,即:“十星級文明鄉鎮”、“十星級文明村”、“十星級文明戶(家庭)”、“十星級文明社區(小區)”、“十星級文明樓棟”、“十星級文明窗口”、“十星級文明服務標兵”、“十星級文明市場”、“十星級文明企業(工商戶)”、“十星級文明風景旅游區(點)”、“十星級文明學校(班級)”、“十星級文明青少年”、“十星級文明快遞員”。

  8、“掃干凈·擺整齊·講規矩”活動

  長江巴東網、巴東電視臺進一步辦好“周一曝光臺”、“周二大整改”專題專欄。記者要走進城區背街小巷、鄉鎮街道、景區景點,曝光各種不文明行為,確保這項工作不流于形式。

  鼓勵市民對各種不文明行為進行勸導、制止、舉報、“隨手拍”。

  縣愛衛辦、縣文明辦、縣城管局、各鄉鎮要對“全民衛生日”、“門前五包”等工作檢查評比、通報督辦,形成長效機制。

  9、開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活動

  縣教育局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為主題,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進學校,小學由少先隊輔導員、中學由專職政教副校長具體抓。

  持續開展“十個一”活動,助力“六城”同創和全民素質提升工程。

  開展好“我們的節日”活動,把握重要時間節點,清明節開展“網上祭英烈”、“ 祭掃烈士陵園”活動;兒童節開展“學習和爭做美德少年”、“童心向黨”活動;國慶節開展“向國旗敬禮”活動等。

  開展暑期集中行動,凈化未成年人成長的社會文化環境。

  10、開展“好人”、“楷模”評選、推薦活動

  各鄉鎮、各單位每年要給縣文明辦推薦身邊好人2人以上,縣文明辦每年要成功推薦“恩施楷模”1人、“湖北好人”3人以上。

  11、 “文明村”和“十星級文明戶”創建活動

  各鄉鎮、各扶貧單位、州級以上文明單位要指導全縣行政村、社區和所有住戶開展“文明村”、“十星級文明戶”創建活動,并形成長效機制。

  各鄉鎮要建立村級公益志愿服務隊,開展志愿服務活動。

  縣文明辦12月底完成“鄉賢理事會”建設指導手冊的編印工作。

  12、網絡文明傳播活動

  各級文明單位要進一步抓好網絡文明傳播工作,廣泛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干凈自強”巴東精神,精神文明建設、“六城”同創工作動態、創建成果、先進典型事跡等,并形成長效機制。

  三、工作要求

  1、強化思想認識。各鄉鎮、各單位要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把提升全民素質活動擺在重要位置,明確任務、把握節點,以解決文明禮儀、文明勸導、公共秩序、社會服務、城鄉環境等方面的突出問題為重點,扎實有效地開展工作。

  2、認真履行職責。各鄉鎮、各單位要認真履行職責職能,嚴格按照本方案要求,結合各鄉鎮各單位實際,進一步細化工作方案,把全民素質提升任務清單落到實處,達到持續推進的目的。

  3、嚴格檢查督辦。縣全民素質提升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將會同縣“六城”同創辦,不定期檢查督辦全民素質提升工程實施情況,對未完成工作目標任務的責任單位予以通報,并納入“六城”同創和文明創建的主要內容進行考評。

  全民科學素質提升方案 篇6

  為全面提升各族群眾的思想道德素質、社會公德意識和綜合文明素質,發動和引導全縣干部群眾積極參與文明城市創建活動,推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深入開展,結合實際,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主線,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堅持“全民創建、利民惠民”理念,突出文明行為養成和弘揚良好道德風尚兩個重點,切實提高公民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形象,為建設“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青藏高原旅游名縣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和良好環境。

  二、活動主題

  創建文明城市 提升全民素質

  三、目標任務

  以城市形象和市民素質“雙提升”為目標,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努力規范公民個人言行,教育引導群眾積極參與文明城市創建,爭做文明行為引領人,自覺維護公共秩序,共建美好家園。

  四、活動時間

  20xx年8月至20xx年8月

  五、工作步驟

  按照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要求,全民素質提升活動分三個階段實施。

  第一階段:宣傳發動階段(20xx年8月-20xx年9月)。各新聞媒體和網站開辟專欄專題,全方位、多層次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明公約、文明守則,為全民素質提升活動各項工作扎實開展營造良好的氛圍。

  第二階段:全面實施階段(20xx年9月-2019年12月)。各責任單位嚴格按照工作任務和目標要求,組織精干力量,細化任務,明確責任,集中時間、人力、財力逐項實施,確保活動全面開展。各鄉鎮、各部門、各單位層層召開會議,安排部署本鄉鎮、本部門、本單位全民素質提升活動工作任務,層層壓實責任,抓好各項工作落實,努力在全社會形成踐行、遵守文明禮儀的良好氛圍。

  第三階段:鞏固提升階段(20xx年1月-20xx年8月)。在全面完成工作目標任務的基礎上,各責任單位嚴格對照任務分解方案,進一步查漏補缺、集中攻堅、重點突破,為在20xx年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奠定堅實基礎。

  六、活動內容

  根據《貴德縣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實施方案》的要求,結合我縣實際,扎實開展一系列主題教育實踐活動,著力提升廣大人民群眾文明素質,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

  (一)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1.抓好貫徹落實。貫徹落實好《貴德縣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行動方案》,建立健全各項工作機制,在融入貫穿結合上下功夫,在落細落實上見成效,確保貫徹活動取得成效。將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納入考核評價體系,作為衡量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工作績效的重要依據,定期開展督查指導,推動貫徹活動深入開展取得成效。

  責任單位:各鄉鎮、各部門、各單位

  2.開展系列宣教活動。各新聞媒體要開設宣傳專欄,利用更多時間和版面,用新穎靈活的方式開展宣傳活動,深入闡釋核心價值觀,普及12個主題詞;推出更多適應短信、微信等新媒體傳播的作品,讓公益廣告“動起來”“活起來”;以“出口、路口、窗口、村口”為重點,繼續在公共場所和公共設施刊登刊播“圖說我們的價值觀”“講文明樹新風”等公益廣告;積極運用花兒、道情、青海平弦、舞蹈等文藝形式傳播核心價值觀;充分依托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等基層宣傳文化陣地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在全縣廣泛開展文明公約、村規民約、寺規僧約、學生守則、行業規范、職業規則、團體章程等規范守則宣傳教育活動,把核心價值觀融入家風、校訓和鄉賢文化中;充分利用升國旗儀式、成人儀式、入黨入團入隊儀式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責任單位:各鄉鎮、各部門、各單位

  (二)開展文明行為宣傳教育活動。

  1.開展公益廣告宣傳。全縣新聞媒體要在重要版面、黃金時段持續刊播公益廣告,縣電視臺要制作公益廣告視頻,在重要時段播放;加大戶外宣傳力度,在建筑圍擋、交通要道、出租車頂燈、LED電子顯示屏、戶外廣告牌、社區等各類公共場所廣泛設置公益廣告,公共場所公益廣告數量要達到廣告總數的30%;在全縣賓館、酒店、餐館、沿街商鋪門店LED顯示屏播放核心價值觀公益廣告,每屏每日刊載量要達到廣告總量的30%;電信、移動、聯通等通訊單位通過短信、微信傳播公益廣告;各級文明單位要在辦公樓等公共區域張貼公益廣告;窗口服務單位利用服務大廳電子屏滾動播放文明禮儀提示語。

  責任單位:縣文明辦、各鄉鎮、縣旅游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縣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局、縣交通運輸局、縣直其他相關單位,移動公司、聯通公司、電信公司

  2.開展文明禮儀教育。以政務禮儀、商務禮儀、日常生活禮儀為重點內容,在機關、學校、社區廣泛開展文明禮儀知識培訓、講座等活動,并在醒目位置張貼文明禮儀標識;以賓館、酒店、農家院、餐館以及企事業單位食堂等為主陣地開展好文明餐桌活動,宣傳科學文明的就餐方式,設置文明用餐提示;深化文明交通行動,加強出租車行業管理和從業人員教育,引導廣大市民做文明交通的參與者,在全社會形成文明出行良好風尚;充分利用春節、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傳統節日,通過開展民俗展示、文藝活動、體育健身、書法棋藝、美術攝影等豐富多彩的文化體育活動,加強文明禮儀宣傳教育。

  責任單位:各鄉鎮、縣文明辦、縣旅游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縣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局、縣教育局、縣交通運輸局、縣直其他相關單位

  (三)開展先進典型評選活動。

  1.開展“貴德好人”“五星級文明戶”評選活動。弘揚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在全縣范圍內評選社會公認、群眾信服、學為榜樣、做為標桿的道德模范,發揮先進典型示范帶動作用,教育引導干部群眾見賢思齊、擇善而從,形成知榮辱、講正氣、做奉獻、促和諧的良好社會風尚。通過基層推薦、社會投票、組委會評審等形式,每兩年開展1次“貴德好人”評選,每年開展1次“五星級文明戶”評選,并給予表彰獎勵。

  責任單位:縣文明辦,各鄉鎮、各部門、各單位

  2.開展“最美公務員”“窗口服務明星”評選活動。把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與政風行風建設、機關效能建設、窗口形象建設相結合,全面提升文明服務水平。采取分類評議與群眾滿意度測評相結合的辦法,每兩年在全縣窗口單位中評選“最美公務員”“窗口服務明星”若干名,并給予表彰獎勵。

  責任單位:縣委組織部、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3.開展“最美勞動者”“最美志愿者”評選活動。及時發現立足崗位、扎實工作、無私奉獻、服務群眾的普通勞動者和志愿者先進典型,按照民主推薦、事跡評定、投票選舉相結合的方式,每兩年在全縣范圍內評選“最美勞動者”“最美志愿者”若干名,并給予表彰獎勵。

  責任單位:縣總工會、團縣委

  4.開展“好媳婦”“好婆婆”“最美家庭”評選活動。弘揚中華民族家庭美德,用身邊的典型感召人,每兩年在全縣開展“好媳婦”“好婆婆”“最美家庭”評選活動,評選尊老愛幼、脫貧致富、促進鄰里和睦等方面表現突出的優秀婦女若干名,并給予表彰獎勵。

  責任單位:縣婦聯

  5.開展“最美警察(交警)”評選活動。挖掘一批扎根基層、服務群眾,具有鮮明時代特征、擁有廣泛群眾基礎、具有強烈感召力的人民警察先進典型,每兩年在全縣評選忠于職守、親民愛民、規范執法的基層一線民警若干名,并給予表彰獎勵。

  責任單位:縣公安局

  6.開展“最美的哥的姐”評選活動。出租車是城市的流動窗口,駕駛員的一言一行都展示著貴德的精神風貌。每兩年評選文明行車、禮貌待客、微笑服務、助人為樂、拾金不昧、見義勇為、品德高尚的出租車司機若干名,并給予表彰獎勵。

  責任單位:縣交通運輸局

  7.開展道德模范巡回宣講活動。每年組織道德模范和先進人物進社區、機關、學校、村鎮開展宣講活動,讓道德模范與廣大干部群眾面對面交流,使干部群眾在與道德模范的交流中受到教育,增強道德自律意識,提高自身道德素養。

  責任單位:縣文明辦,各鄉鎮、各部門、各單位

  8.開展“道德講堂”活動。將“道德講堂”作為提高社會文明程度和公民道德素質的有效載體,在文明單位中廣泛開展“道德講堂”活動,積極邀請縣內涌現出的“最美海南人”“貴德好人”等道德模范現身說法,深入宣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夢”、中華傳統美德、精神文明建設,教育引導廣大干部見賢思齊,爭做公民道德建設的表率,在全社會形成“崇德尚善”的良好氛圍。省級文明單位每年至少開展4次道德講堂”活動,州級文明單位每年至少開展2次“道德講堂”活動,縣級文明單位每年至少開展1次“道德講堂”活動,人員較少的文明單位可以聯合開展活動。

  責任單位:全縣各級文明單位

  9.開展尋找“好家風好家訓”活動。深入開展尋找“好家風好家訓”活動,積極宣傳長幼有序、上慈下孝的優良家風,推動形成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的社會共識。

  責任單位:縣文明辦、縣電視臺、縣文聯、各鄉鎮

  10.開展“書香伴我行”活動。以提高全縣廣大干部群眾和青少年思想道德修養和科學文化素質為目的,積極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組織開展各類閱讀活動,激發干部群眾和青少年的閱讀熱情,滿足干部群眾和青少年閱讀需求,在全社會形成“多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良好氛圍,為全縣經濟社會健康發展提供價值引導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動力。

  責任單位:縣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局

  (四)開展“我與誠信同行”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努力倡導誠實守信價值準則,大力弘揚重信踐諾傳統美德,教育引導各類主體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誠實做事、本分做人,夯實社會道德根基。

  1.開展誠信主題討論。以“學道德模范,作誠信公民”為主題,組織干部群眾深入學習誠實守信道德模范先進事跡,并圍繞踐行誠信、提高全社會誠信水平等方面進行討論交流,推動形成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的社會共識,營造誠實守信的社會氛圍。

  責任單位:各鄉鎮、各部門、各單位

  2.開展系列誠信主題創建活動。在窗口行業開展“人民滿意”主題創建活動,在商務領域深入開展“餐飲服務誠信示范店”“無假貨示范街(店)”“誠信生產企業”“誠信經營示范店”“誠信市場”“誠信商會組織”“誠信之星”等系列創建評比活動,推動創建活動覆蓋各個層面,誠實守信理念深入人心。

  責任單位: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縣衛生和計劃生育局、縣經濟商務和科技信息化局、縣旅游局,各行業主管部門

  3.開展誠信“紅黑榜”發布活動。按照“褒揚守信、懲戒失信”的要求,制定全縣誠信“紅黑榜”發布制度,進一步完善“紅黑榜”信息發布形式,在全縣主要媒體、網站和戶外LED電子屏定期發布誠信“紅黑榜”,對各類失信主體進行公開曝光,讓失信者寸步難行。

  責任單位:縣文明辦、縣人民法院、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縣經濟商務和科技信息化局、縣發展和改革局、各金融單位

  (五)開展陋習整治系列活動。

  1.開展“不文明行為隨手拍”活動。鼓勵引導廣大干部群眾積極參與“不文明行為隨手拍”活動,對亂穿馬路、亂闖紅燈、亂倒污水、公共場所吸煙、損壞花草樹木、亂停亂放車輛、打架斗毆等不文明行為進行拍攝,并將視頻資料發送到縣文明辦,由縣文明辦審核把關后進行曝光。

  責任單位:縣文明辦、縣電視臺

  2.設置曝光臺接受群眾監督。加大不文明行為曝光力度,設立不文明行為監督舉報電話和曝光臺,多渠道征集不文明行為圖片,通過縣電視臺、陽光政務微短信平臺、今日貴德網站等媒體對不文明行為進行曝光,形成人人監督不文明行為、人人抵制不文明行為的良好氛圍。

  責任單位:縣文明辦、縣電視臺

  3.開展文明巡查活動。加強道路及公共場所巡查,對違反相關規定的不文明行為加大處罰力度,提升廣大群眾文明自律意識。

  責任單位:縣公安局、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縣交通運輸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縣衛生和計劃生育局

  4.開展文明勸導活動。組建“文明勸導員”隊伍,對占道經營、亂擺亂設攤點、隨意穿行馬路、亂停亂靠車輛、亂扔亂丟垃圾等陋習及時進行勸導糾正。

  責任單位:縣文明辦、各鄉鎮、團縣委

  (六)開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活動。

  1.開展中華經典誦讀活動。以學校為主陣地,充分發動廣大師生,深入開展中華經典誦讀活動,營造人人能吟誦、班班讀經典、校校有比賽的良好誦讀氛圍。

  責任單位:縣教育局

  2.開展“核心價值觀·中國夢”主題教育活動。利用班會、團日、少先隊主題隊日、校園文化藝術節,組織中小學生開展講故事、演講、歌詠、文藝表演等活動,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提升少年兒童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夢”的認知水平。建好用好鄉村學校少年宮,積極開展“爭做美德少年”“童心向黨”歌詠比賽、“網上祭英烈”“向國旗敬禮”等活動,教育引導未成年人樹立愛國、誠信、勤儉、孝敬的道德觀念。

  責任單位:縣教育局、團縣委

  3.開展一系列文化市場凈化活動。加大文化市場整治力度,創建良好的文化市場環境。組織文化、公安等相關部門力量,集中開展文化市場專項整治行動,對網吧、影像出版物經營門店進行嚴格監管,凈化文化市場環境;開展校園周邊環境整治行動,確保中小學校園周邊200米內無網吧、游戲廳、彩票投注點等場所;及時查處在校園周邊銷售“三無”食品、劣質玩具、非法出版物等違法行為,為廣大青少年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責任單位:縣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局、縣公安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縣教育局、各鄉鎮

  (七)開展志愿服務活動。

  1.開展志愿服務進基層活動。各鄉鎮、各部門、各單位要結合實際情況,以“關愛他人、關愛社會、關愛自然”為主題,廣泛開展“崗位學雷鋒”、關愛留守兒童、關愛空巢老人、關愛殘疾人、敬老志愿服務、環境保護、愛心助學、法律援助、結對幫扶等志愿服務活動,把志愿服務做到基層、做到服務窗口、做進社區、做進家庭。

  責任單位:各鄉鎮、各部門、各單位

  2.建立長效機制。健全志愿服務機制,打造志愿服務品牌,推動志愿服務活動經常化、規范化。壯大志愿者隊伍,開展各類志愿者教育培訓活動,不斷提升志愿者服務水平。

  責任單位:縣文明辦、團縣委、縣婦聯、縣工會、各鄉鎮、縣直其他相關單位

  (八)開展市容環境整治活動。

  結合國家衛生城鎮創建工作,堅持集中整治與經常性執法管理相結合,以清理衛生死角、整治衛生“臟亂差”現象為重點,突出抓好農貿市場、公共場所、廣場綠地、旅游景點、建設工地和城鄉結合部等重點部位的保潔工作;嚴格落實沿街商鋪門店門前“三包”責任制,完善日常保潔制度,加大力量投入,提升縣城衛生水平;加大執法管理力度,拆除各類違章建筑,徹底杜絕亂堆亂放、亂搭亂建、亂貼亂畫等不文明行為;嚴格落實機關環境衛生責任區制度,組織單位干部職工定期開展環境衛生清掃活動,消除環境衛生死角;組建環境衛生監督隊伍,對在公共場所隨地吐痰、亂扔垃圾、亂停亂放等不文明行為進行監督管理;加大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力度,努力創建公共基礎服務設施完善、市容市貌整潔美觀的人居環境。

  責任單位:各鄉鎮、縣衛生和計劃生育局、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縣公安局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鄉鎮、各部門、各單位要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自覺把全民素質提升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方案,明確工作措施和責任人,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各鄉鎮、各部門、各單位實施方案及年度工作計劃于8月底報縣文明辦。

  (二)狠抓工作落實。各責任單位要根據工作分工要求,各負其責、相互配合,抓住重點、突破難點,扎實推進全民素質提升各項工作。各鄉鎮、各部門、各單位要結合工作實際,建立工作臺帳,細化工作任務,明確責任目標和完成時限,有序推進本鄉鎮、本部門、本單位全民素質提升工作。

  (三)強化宣傳引導。縣委宣傳部要大力宣傳報道全民素質提升活動取得的成效,以及活動中涌現出的先進典型和先進事例,推廣活動中的好經驗、好做法,引導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參與活動,進一步增強活動成效。各鄉鎮、各部門、各單位活動開展情況要及時以簡報形式報送縣文明辦。

  (四)嚴格督查考核。建立健全考核機制,由縣文明辦負責定期對各鄉鎮、各部門、各單位全民素質提升工作實施情況進行督查考核,并將督查考核結果作為各單位年度目標責任考核及文明單位申報的重要依據,形成全社會齊心協力推進全民素質提升工作、共建文明城市的良好工作格局。

  全民科學素質提升方案 篇7

  根據《恩施州“六城”同創、精細化建設管理、人性化服務活動實施方案》精神,結合巴東縣“六城”同創工作要求,特制定實施全民素質提升工程活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統領,大力開展公民道德實踐活動,著力提升全民素質,為建設“綠色巴東、文化巴東、富裕巴東、和諧巴東”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和文明有序的良好環境。

  二、具體活動

  1、開展公益廣告宣傳活動

  加強“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夢”、“巴東精神”、精神文明建設、公民道德建設、“六城同創”、法治文化等內容的公益廣告宣傳。

  ⑴縣廣播電視臺、楚天視訊巴東公司、長江巴東網在黃金時段和首頁及微信平臺刊播公益廣告;

  ⑵縣廣播電視臺、縣人社局負責,分別在巫峽廣場、寇公廣場LED大屏幕滾動播放公益廣告;

  ⑶縣城管局在城區選點建設公益性形象廣告,公交站臺公益廣告數量不低于廣告總量的20%;

  ⑷縣直機關工委、縣機關事務管理局負責城區各單位電子顯示屏滾動播放公益廣告;

  ⑸縣工商局負責城區企業、商戶電子顯示屏滾動播放公益廣告;

  ⑹縣交通運輸局負責各車站、公交公司、出租車公司、維修企業、駕校以及營運車輛電子顯示屏滾動播出公益廣告;

  ⑺縣住建局負責施工企業和業主利用建筑圍擋書寫宣傳標語、繪制公益廣告畫;

  ⑻縣教育局負責全縣學校設立展牌、張貼宣傳掛圖,有電子顯示屏的要滾動播放公益廣告;

  ⑼縣旅游局負責游客中心利用電子顯示屏滾動播放公益廣告并張貼宣傳掛圖,同時指導各景區在景點、售票窗口、旅游碼頭、游船等設施及場所張貼宣傳掛圖;

  ⑽電信巴東公司、移動巴東公司、聯通巴東公司積極向用戶發送公益短信;

  ⑾縣文明辦負責組織各級文明單位設立宣傳欄、宣傳牌,做好公益廣告宣傳;

  ⑿各鄉鎮人民政府負責,選點建設公益性形象廣告,組織轄區所有電子顯示屏滾動播放公益廣告、各單位和村在辦公樓等適宜場所設置宣傳欄、張貼宣傳掛圖或標語。

  2、開展“道德講堂”活動

  在文明單位中開展“道德講堂”活動。“道德講堂”是提高社會文明程度和公民道德素質的有效載體,國家級、省級文明單位全年開展活動四次,州級文明單位全年開展活動二次以上,縣級文明單位全年開展活動一次以上。人員較少的單位可以聯合開展活動。“道德講堂”邀請縣內涌現出的“中國好人”、“湖北好人”、“荊楚楷模”、“恩施楷模”、“道德模范”現身說法,邀請專業人士宣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夢”、中華傳統美德、精神文明建設、巴東精神,引導大家見賢思齊,講道德、做好人、提素質,形成“崇德尚善”氛圍,爭做公民道德建設的實踐表率。(責任單位:縣文明辦、各文明單位)

  3、開展窗口行業“優質服務·便民利民”主題實踐活動,評選“最美崗位能手”、“最美導游”、“最美的哥的姐”、 “最美公交司機”。

  ⑴公交、出租車、導游等窗口行業建立和完善文明優質服務的長效機制,促進窗口行業的服務環境進一步改善、服務秩序進一步規范,服務質量進一步優化,從業人員素質和行業文明程度進一步提高。(責任單位:縣政務服務中心管理辦公室、衛計局、商務局、工商局、食藥監局、交通運輸局、人行巴東支行、建行巴東支行、農行巴東支行、工行巴東支行、中行巴東支行、農發行、農商銀行、郵儲銀行、村鎮銀行、郵政局、經信局、電信巴東公司、移動巴東公司、聯通巴東公司、楚天視訊巴東公司、旅游局、城管局、供電巴東公司、住建局、民政局、自來水公司、國稅局、地稅局、公安局)

  ⑵評選“最美崗位能手”。10月前,各窗口行業評選表彰不低于窗口服務人員20%的“最美崗位能手”。(責任單位:各行業分管部門、縣政務服務中心管理辦公室、工商聯、衛計局、商務局、工商局、食藥監局、交通運輸局、人行巴東支行、建行巴東支行、農行巴東支行、工行巴東支行、中行巴東支行、農發行、農商銀行、郵儲銀行、村鎮銀行、郵政局、經信局、電信巴東公司、移動巴東公司、聯通巴東公司、楚天視訊巴東公司、旅游局、城管局、供電巴東公司、住建局、民政局、自來水公司、國稅局、地稅局、公安局)

  ⑶評選“最美導游”。11月前,評選表彰10名“最美導游”。(責任單位:旅游局、文明辦)

  ⑷評選“最美的哥的姐”、 “最美公交司機”。12月前,評選表彰10名“最美的哥的姐” 、 “最美公交司機”。(責任單位:交通運輸局、文明辦)

  4、開展志愿服務活動

  在“紅領巾”文明志愿服務活動正式啟動的基礎上,成立黨員、青年、老年、巾幗、工會、農村公益等綜合志愿服務隊和衛生、文體、科技、法律、環保等專業志愿服務隊并開展活動。切實發揮志愿服務在“六城同創”中的積極作用,形成“人人關注‘六城’同創、個個參與‘六城’同創”的全民共建共創格局。(責任單位:文明辦、民政局、團縣委、婦聯、工會、機關工委、人社局、衛計局、文新廣局、科協、教育局、殘聯、司法局、環保局、公安局、交通運輸局、各鄉鎮)

  5、開展文明安全出行活動

  ⑴向市民發出“安全文明出行·抵制交通陋習”倡議。倡導文明出行風尚,培育文明交通意識,強化市民文明素質,養成良好交通習慣,提升城市文明程度,達到“開文明車、行文明路、做文明人、建文明城”目的。

  ⑵組織文明交通志愿服務隊開展文明交通勸導、文明禮讓活動。大力倡導機動車禮讓斑馬線和行人、機動車按序排隊通行、機動車有序停放、文明使用車燈、行人和非機動車各行其道、行人和非機動車過街遵守信號等文明交通行為;自覺告別機動車隨意變更車道、占用應急車道、開車打電話、不系安全帶、駕乘摩托車不戴頭盔等交通陋習;堅決抵制酒后駕駛、超速行駛、疲勞駕駛、闖紅燈、強行超車、超員超載等危險駕駛行為。(責任單位:交通運輸局、公安局、文明辦)

  6、開展文明旅游活動

  ⑴大力宣傳州委宣傳部、州文明辦、州旅游委員會發出的“文明旅游”倡議,引導旅游企業、從業人員及市民和游客自覺遵守社會公德、維護生態環境和市場秩序,形成文明和諧的旅游環境。(責任單位:縣委宣傳部、旅游局、文明辦)

  ⑵組織旅游企業進社區,發放《中國公民國內旅游文明行為公約》、《中國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為指南》等文明旅游宣傳資料,普及文明旅游知識,提升市民文明旅游知曉率。(責任單位:縣旅游局)

  ⑶圍繞文明創建活動,開展“文明景區”創建工作。今年內,要把神農溪纖夫文化旅游區創建為省級文明風景旅游區。(責任單位:旅游局、文明辦)

  7、開展文明細胞創建活動

  文明細胞建設是提高全員素質,激發文明城市、村鎮、單位創建活力的`主要措施和手段。

  ⑴文明家庭。以文明家庭創建為載體,引導干部職工及其家庭成員以德治家、文明立家、平安保家、勤儉持家、和諧興家。(責任單位:各單位)

  ⑵文明樓棟、文明宿舍。塑造健康文明、積極向上的樓棟、宿舍文化氛圍,營造“平安、健康、文明、和諧”的樓棟、宿舍環境。(責任單位:各單位)

  ⑶文明餐廳、文明餐桌。在餐飲服務、消費過程中,經營誠信、管理科學、服務優質、賓客文明;“文明用餐、節儉惜福”,將儉以養德、儉以養性、儉以養身的理念變成自覺行動,營造文明用餐、安全用餐、健康用餐、節儉用餐的餐桌文化。(責任單位:縣食藥監局)

  ⑷文明科室、文明職工。(責任單位:各單位)

  ⑸文明班級、文明學生。(責任單位:縣教育局)

  ⑹文明購物場所。商場、門店環境好、質量好、服務好。(責任單位:縣商務局、縣工商局、縣食藥監局)

  ⑺文明文化娛樂場所。牢固樹立安全經營、依法經營、文明經營意識,嚴格遵守各項法律法規、杜絕在場內發生各種違法活動。(責任單位:縣文新廣局、縣工商局、縣公安局)

  ⑻文明廁所。提高人們文明如廁意識,養成文明如廁良好習慣。禁止在廁所里亂扔紙屑等廢棄物,禁止在廁所的墻壁、隔板亂涂亂畫。大小便池要隨時沖洗,并及時清查廁所內紙簍垃圾。保持洗手池、地面大小便池的清潔干凈,做到無積水、無污物、無異味。(責任單位:縣城管局、各單位、各鄉鎮)

  8、開展網絡文明傳播活動

  建立完善文明單位網絡文明傳播隊伍(每個文明單位3—5人),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方面的典型事例,傳播“干凈自強”巴東精神,傳播精神文明建設、“六城”同創工作動態、創建成果、先進典型事跡等。(責任單位:縣文明辦、各級文明單位)

  9、開展“掃干凈·擺整齊·講規矩”活動

  圍繞“打造長江邊最美麗縣城”目標,持之以恒地開展“掃干凈·擺整齊·講規矩”活動。長江巴東網、巴東電視臺進一步辦好“周一曝光臺”、“周二大整改”專題專欄,曝光亂吐亂丟、亂穿馬路、亂闖紅燈、亂倒污水、損壞花草樹木、散養寵物、公共場所吸煙、高空(車外)拋物等各種不文明行為,達到徹底整改的目的,確保“門前五包”責任制的落實;鼓勵市民對不文明行為進行譴責、制止、舉報、“隨手拍”,讓不文明行為成為“過街老鼠”,形成“人人喊打”之勢。(責任單位:縣新聞中心、縣廣播電視臺、各單位、各鄉鎮)

  10、開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活動

  加強師德建設和學生德育工作,強化校園文化建設,增強服務育人效果,形成全員育人、環境育人的氛圍。加強德育教師培訓,提升德育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提高德育教育水平。開展“學雷鋒”、“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美德少年”等主題活動,推進對學生的文明禮儀教育。加強學校周邊環境綜合治理,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學生健康、和諧、全面發展。建立科學合理的德育評價體系,積極開展德育科研,將德育融于課程改革過程中,加強德育工作在各學科教學中的滲透力度。(責任單位:教育局)

  11、開展優秀家訓家規、村規民約和行業精神征集、宣傳推廣活動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全社會建設積極向上的家庭文化、行業文化和鄉風文明,健全各行各業規章制度,完善家規家訓、村規民約、行業精神等行為準則。縣委宣傳部、縣文明辦在全縣范圍內開展優秀家訓家規、村規民約、行業精神征集活動,通過長江巴東網、縣廣播電視臺宣傳推廣。(責任單位:縣委宣傳部、文明辦、縣新聞中心、縣廣播電視臺、各單位、各鄉鎮)

  12、開展“文明新村”和“十星級文明戶”創建活動

  ⑴在全縣所有行政村、社區(居)和所有農戶中開展“文明新村”、“十星級文明戶”創建活動。各鄉鎮達到創建標準的“文明新村”數不低于行政村、社區(居)總數的30%,達到創建標準的“十星級文明戶”數不低于農戶總數的10%。被評為“文明新村”的,由縣文明委授予獎牌,各鄉鎮分別表彰10%的鄉鎮級“文明新村示范村”,縣文明委表彰獎勵20個縣級“文明新村示范村”;被評為“八星”以上文明戶的,由縣文明委授予獎牌,各鄉鎮分別表彰獎勵50戶“十星級文明示范戶”,縣文明委表彰獎勵100戶“十星級文明示范戶”。(責任單位:縣委宣傳部、縣文明辦、各扶貧單位、州級以上文明單位、各鄉鎮)

  ⑵在“文明新村”創建工作中,建立農村公益志愿服務隊,開展志愿服務活動。(責任單位:各鄉鎮)

  ⑶在“文明新村”創建工作中,發展“鄉賢”隊伍,弘揚鄉賢文化。“鄉賢”是本鄉本土有德行、有才能、有聲望而深被本地民眾所尊重的賢人,是榜樣人物,是人力資源與寶貴財富,也是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承載地方文化習俗的重要依靠力量。弘揚鄉賢文化,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體現,為社會傳播正能量提供了載體。要繼承和弘揚有益于當代的鄉賢文化,發揮“新鄉賢”的示范引領作用,用他們的嘉言懿行垂范鄉里,涵育文明鄉風,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鄉村深深扎根。(責任單位:各鄉鎮)

  三、工作要求

  1、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由縣委常委、縣委宣傳部部長、統戰部部長陳平財任組長,縣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黃本槐任常務副組長,副部長鄒天毅、譚明福任副組長,相關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實施全民素質提升工程活動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縣委宣傳部辦公。

  2、認真履行職責。各責任單位嚴格按照職責分工,認真細化方案,把工作落到實處。每天工作進展情況報縣委宣傳部“全民素質提升工程”辦公室。(聯系人:譚夢玲,QQ號,xx,手機號:xx)。

  3、加大督辦力度。領導小組不定期檢查督辦各責任單位的工作開展情況,對未完成既定工作目標任務的責任單位進行通報,并納入“六城”同創和文明單位考評。

  全民科學素質提升方案 篇8

  為全面落實區委三屆四次全會關于全民素質培育工程的工作部署,提升全民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推動文明城市常態化、長效化創建,促進豐南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跨越發展,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以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為根本,大力弘揚“厚德、博愛、開放、創新”的新時代豐南精神,緊緊依托全民素質培育工程大講堂和文明創建兩大平臺,扎實推進全民素質培育工作,為把豐南建設成為繁榮和諧的魅力之城、活力之城、幸福之城提供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二、工作目標

  通過大力開展系列教育培訓、主題實踐和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全區廣大干部群眾的政治理論素質、勞動技能素質、思想道德素質、民主法制素質和身心健康素質得到全面提高;以社會風氣、公共秩序、生活環境、服務水平為標志的城鄉文明程度得到有效提升。

  三、具體措施

  深入實施“356”工程(即實施“三化”管理,突出“五種”教育、打造“六大”文化),全面提升社會整體創造力和文明程度。

  (一)實施“三化”管理

  1.大力推進全民素質培育工程大講堂網格化建設

  充分整合利用現有資源,在全區建立區、鎮(鄉、街道)、村(居)三級橫向講堂網絡和區直部門及下屬站(所、校、企)兩級縱向講堂網絡,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講堂建設格局。區級大講堂主要負責組織開展全區性教育培訓活動,并對鎮(鄉、街道、區直部門)級講堂建設和活動開展情況進行檢查指導、考核評估,同時通過網絡、電視、報紙等媒體加強典型宣傳,注重輿論引導;鎮(鄉、街道、區直部門)級講堂主要負責組織本單位、本系統廣大干部職工的教育培訓活動,同時負責對村(居、站、所、校、企)級講堂建設和活動開展情況進行檢查指導、考核評估;村(居、站、所、校、企)級講堂主要負責組織村民、居民、基層工作人員、學生、企業職工教育培訓活動。各講堂要做到十個“有”,即有統一規范的名稱(全民素質培育工程大講堂),有高標準的室內室外活動場所(一個多功能廳和一個文化活動廣場,多功能廳原則上按照0.5平方米/人的標準建設,規模較小的村莊可與鄰村聯建),有健全的組織領導機構,有專兼職結合的講師團(講師團成員可以是外聘專業人員,也可以是業務骨干,還可以是退休老干部、老教師和先進典型人物),有系列化的教材,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有詳細的活動計劃、總結和具體安排,有完整的檔案資料(紙質檔案、電子檔案、活動照片、視頻等),有及時的信息反饋,有對下級講堂的檢查考核。(牽頭單位:區文明辦,責任單位:區直有關單位、各鄉鎮、胥各莊街道)

  2.繼續實行全民素質培育活動項目化管理

  按照《唐山市豐南區全民素質培育工程項目化管理辦法(試行)》(豐南辦字〔20xx〕74號)要求,全區涉及全民素質培育工程的任務性工作、臨時性工作、創新性工作、基礎設施建設和宣傳教育培訓都要實行項目化管理,嚴格落實項目申報、立項、實施、指導、驗收、推廣六個環節,推動全民素質培育工程制度化、規范化運作。各地、各單位要結合實際,認真謀劃活動項目,精心組織實施,按照時間節點高質量的組織開展相關活動;活動開展前要向區素質辦進行申請,活動結束后要及時反饋信息。(牽頭單位:區文明辦,責任單位:各園區、區直有關單位、各鄉鎮、胥各莊街道)

  3.建立教育活動和典型選樹常態化運行機制

  一是教育培訓活動常態化。要根據五大講堂內容,每年組織全區性大型活動不少于5次。各地、各單位要充分發揮全民素質培育工程大講堂作用,針對不同群體、不同層面、不同需求,有針對性的組織開展經常性素質教育培訓和主題實踐活動,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工作方案,按照時間節點認真抓好落實。二是典型推舉常態化。深入開展文明單位、文明行業、文明服務窗口、文明服務標兵、道德模范評選、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月評學雷鋒十佳事跡、星級文明家庭、好兒媳評選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通過挖掘身邊的典型事例和凡人善舉,形成自下而上、層層推薦的典型選樹長效機制。充分發揮區廣播電視臺《德風化雨》專題欄目和《豐南新聞》“德耀豐南”專欄作用,廣泛宣傳先進典型事跡,使廣大干部群眾心中有標桿、學習有榜樣,引領廣大干部群眾積極投身道德實踐,營造學習模范、崇尚文明的社會氛圍。年底,對第三屆豐南區道德模范進行表彰。(牽頭單位:區文明辦、區廣播電視臺、《今日豐南》報社,責任單位:區直有關單位、各鄉鎮、胥各莊街道)

  (二)突出“五種”教育

  1.突出抓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要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習教育,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凝聚社會共識。要廣泛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廣大人民團結凝聚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之下。要深入開展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要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年內組織全區教育活動不少于2場次5000人次;鎮(鄉、街道、區直部門)級教育活動不少于50場次2萬人次。(責任單位:區委宣傳部、區直有關單位、各鄉鎮、胥各莊街道)

  2.突出抓好社會道德教育

  一是著重抓好干部群眾“孝德”教育。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傳統“孝德”文化,采取“聽、看、講、議、選、做”等方式,引導全區干部群眾聽國學經典、講鄰里故事、評身邊人物、議道德現象、學典型事跡、行孝德善舉,不斷提高思想道德素質,提升精神文明建設水平。同時,鼓勵有條件的鄉鎮(街道)建立孝德文化長廊(櫥窗)和孝德園,作為發展孝德文化的有力載體。二是繼續加強機關干部勤政廉政教育。深入開展機關作風建設,進一步加強黨風黨性、勤政廉政、黨紀國法和厲行節儉教育,增強公仆意識,提高機關效能,優化發展環境。三是不斷強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嚴格落實《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測評體系》各項工作任務和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的“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的要求,在育人為先、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方面不斷取得新的進展。大力開展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和感恩教育活動,引導青少年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提高社會公德意識,培養個人品德修養,規范社會行為,弘揚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傳播文明新風。(責任單位:區紀委、區文明辦、區教育局、區婦聯、團區委、各鄉鎮、胥各莊街道)

  3.突出抓好勞動技能教育

  通過組織教育培訓、學習考察、技能比武、成果展示等活動,不斷加強農民勤勞致富能力教育和勞動技能培訓,形成創業受尊、致富光榮的鮮明導向,引導群眾自主創業,迅速形成全民創業的強大洪流。各鄉鎮、區直各有關單位要結合本地實際和自身職能特點,有針對性的組織開展各類教育培訓活動。區教育局要以農中、鄉鎮成人學校和職業技術學校為依托,開展農村勞動力綜合技能培訓,年內培訓不少于8萬人次;區農牧局要組織開展農村勞動力實用技術培訓,年內培訓不少于3萬人次;區婦聯要開展農村婦女培訓,年內培訓不少于2萬人次;團區委要開展青年職工職業技能培訓,年內培訓不少于5000人次;區安監局要開展農村特種作業人員安全培訓,年內培訓不少于4000人次;區就業局要組織開展就業技術培訓,年內培訓不少于500人次;區科技局、科協要組織實施科學素質提升“四個一”工程,每年培訓10名科協工作者、100名科普基地帶頭人、1000名科技工作者、10000名農民;區農廣校要繼續實施“金鑰匙”工程,年內招收農村干部網絡教育大專班學員不少于200人。(責任單位:區農牧局、區教育局、區就業局、區科技局、區安監局、區科協、區農廣校、團區委、區婦聯、各鄉鎮)

  4.突出抓好民主法治教育

  結合“六五”普法,按照“13348”的思路(即圍繞一條主線、組建三支師資隊伍、搭建三個平臺、明確四類重點人群、開展“法律八進”),扎實推進依法治區進程。一是圍繞“建設平安豐南”這一主線,營造濃厚法制宣傳氛圍。在“兩節”“兩會”“五一”“十一”等重大節假日和社會敏感期,組織律師、法律工作者及普法骨干,深入到各鄉鎮和重點社區開展法制宣傳活動,重點宣傳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在全區營造濃厚的法制氛圍。二是組建三支法制宣講隊伍,保障法制宣講持續深入開展。在大專院校聘請專家教授30名,組建區級法制宣講團,每季度開展一次全區性法制宣講活動,重點對新頒布及修訂的法律法規進行解讀;在區內選拔律師、法律工作者30名,組建鎮(鄉、街道、區直部門)級法制宣講團,每月舉辦一次法制講座或開展一次法律咨詢解答活動,教育引導人民群眾依法維權,提高學法、守法、用法意識;從政法干警中選調40人,組成日常法制宣講骨干,以村(居)等基層一線為重點,在全區范圍內組織開展日常性法律宣傳活動。三是建立三個宣傳平臺,進一步鞏固完善宣傳陣地。依托機關、事業單位法制大講堂構建干部職工學法平臺,重點學習涉及本部門工作領域的法律、法規;依托村民中心(社區)搭建村(居)民學法平臺,積極組織、引導村(居)民學法;依托中小學校打造倡導法治文化的平臺,豐富校園法制文化建設形式與內容。四是明確四類重點人群,確保法制宣傳教育有的放矢。本著“因人制宜、因時制宜、因地制宜”,易于開展法制教育的原則,以機關干部、企業工人、村(居)民、學生四類人群為重點,充分利用有效的工作時間、工作場所,針對工作、學習內容,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工作。五是深化“法律八進”,創新法制宣傳活動內容與形式。年內確保20%的村設立普法長廊,10%的農戶達到“法律進家庭”示范戶標準,組織全區性鄉科級干部法制講座不少于2場次,建成法律進社區示范點不少于4個,聯合省冀東監獄、省第一勞教所舉辦中小學“現身說法報告會”不少于8場次,組織普法講師團深入有關單位、企業開展普法宣傳不少于20場次。(責任單位:區司法局、區直有關單位、各鄉鎮、胥各莊街道)

  5.突出抓好衛生健康教育

  通過開展全民衛生健康教育,普及健康知識,增強健康意識,提升健康素質,引導公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提高人民群眾健康水平和幸福指數。一是要加強健康教育陣地建設。各鄉鎮(街道)要建設一條健康教育宣傳街,各村(社區)要建設一個健康教育宣傳欄或宣傳櫥窗,大力宣傳健康知識和健康理念,擴大健康教育覆蓋面。二是要積極開展健康教育活動。面向社會和基層,組織開展健康知識答題、健康論壇等活動,向全區群眾發放《居民健康知識手冊》,提高群眾健康知識知曉率和普及率。組建區健康講師團,開展“健康大講堂”活動,組織醫務骨干和專家,深入機關、學校、企業、社區、農村,有針對性地開展健康宣教活動。依托區政府門戶網站,繼續辦好健康教育欄目,開設“就醫指南”“專家訪談”“健康飲食”等專欄,定期上傳健康知識,使網絡成為廣大群眾學習健康知識、交流健康心得、提高健康水平的重要平臺。在區廣播電視臺、《今日豐南》報開設健康教育專欄,引導廣大群眾踐行健康的生活理念,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三是要繼續開展健康體檢活動。對全區45歲以上農村居民和城鎮無業居民中的“三高”人員實施免費健康體檢,建立健康檔案,制定健康計劃,體檢率達到95%以上。認真做好慢性病的干預管理工作,對慢性病患者進行有效地干預管理,建立和完善慢性病分類、分層、分級的健康管理體系。(責任單位:區健康辦、區衛生局、區廣播電視臺、《今日豐南》報社、各鄉鎮、胥各莊街道)

  (三)打造“六大”文化

  1.實施鄉村文化建設工程

  以推進農村文化設施建設、隊伍建設和群眾性文化活動為重點,實現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全覆蓋,形成文體隊伍不斷壯大、活動內容健康向上、活動形式豐富多彩、群眾參與蔚然成風、農村文化蓬勃發展的良好局面,使廣大農民群眾充分享受文化發展成果。一是要加強農村文化設施建設。鄉鎮文化設施建設要做到“五個有”,即有符合標準的文體中心、有理論教育培訓陣地、有文化宣傳長廊、有圖書閱覽室、有室外文體活動場所。村文化設施以建設集大講堂、文體活動室、會議室、紅白事服務場所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多功能廳為主,同時還要有宣傳櫥窗、圖書閱覽室和室外文體活動場所。二是要加強農村文化隊伍建設。采取注冊、培訓等方式,規范提高農村民間演出隊伍,使之成為宣傳先進文化的主力軍。同時,因村制宜、突出特色,建設村級群眾文化隊伍,發揮農村文藝骨干和文化熱心人的作用,使之成為村級群眾文化隊伍的組織者和領頭人。三是要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各鄉鎮要積極組建鎮、村兩級文化活動隊伍,利用節假日、農閑時間開展各類文體活動和志愿服務活動,豐富農民群眾的文化生活,提升廣大農村干部群眾的整體素質。四是要廣泛開展送文化下鄉活動。積極探索送文化下鄉的長效機制,鼓勵更多的文藝團體、群眾團體和企事業單位把更多的文化服務和文化設施送到農村。(牽頭單位:區委農工委,責任單位:區文廣新局、區農牧局、區婦聯、區農廣校、區科技局、區教育局、各鄉鎮)

  2.實施社區文化建設工程

  大力推進社區文化建設,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改善社區居民的生活質量。一是要抓好社區文化隊伍建設。建設一支以業余骨干為主、專業人員為輔的社區文化輔導員隊伍,深入實際、深入生活、深入群眾,負責組織、指導社區文化活動,增強社區文化建設的生機與活力。二是要推動社區文化服務創新。要堅持貼近社區實際、貼近社區居民生活,開展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社區文化活動,充分考慮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鄉土文化與外來文化、通俗文化與高雅文化的結合,滿足不同層次社區居民的文化需求。要依托社區區位、駐區單位、社區居民的文化優勢,舉辦有特色的文化活動,開展特色文化社區創建活動,創建各種有品位、有特色的歷史文化社區、美德社區、科普社區、生態社區等。三是要發展社區文化志愿服務。大力發展社區文化志愿者隊伍,充分發揮共青團、行業協會、民間組織的作用,加強社區文化志愿者隊伍的招募選拔、組織管理、教育培訓,開展針對城市低收入居民、老年人、農民工、殘疾人等城市弱勢群體的志愿服務活動和對市民在公共場所隨地吐痰、亂扔垃圾、踐踏綠地、交通路口闖紅燈、翻越隔離護欄、損毀公共設施等不文明行為的勸阻活動,不斷提高社區居民文明素質和志愿者隊伍服務社區文化建設的能力和水平。(責任單位:區文廣新局、區婦聯、區民政局、區科技局、區教育局、團區委、豐南鎮、黃各莊鎮、黑沿子鎮、胥各莊街道)

  3.實施機關文化建設工程

  圍繞“建一流隊伍,干一流工作,創一流業績”的目標,建設具有系統性、實踐性、高品位、符合部門特點的機關文化,樹立良好的機關形象和工作作風。一要提煉機關文化理念。發動干部職工廣泛參與,征集提煉形成具有指導意義、積極向上、全體認同的價值觀念、工作宗旨、行業精神,以及學習、工作、服務等方面的理念。二要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建立和完善干部職工學習考勤、目標考核、廉政建設等規章制度,規范干部職工的思想和言行。三要選樹機關文化典型。通過樹立典型人物、典型窗口、典型經驗,把無形的機關文化形象化、典型化、人格化,促進機關人員對機關文化的理解和貫徹,進而轉化為機關人員學先進、趕先進的自覺活動。四要樹立良好機關形象。大力開展“創微笑服務品牌、建文明和諧豐南”主題活動,積極打造環境優秀、服務優質、作風優良的文明服務窗口,塑造員工服務熱心、言語文明、謙和友善的精神風貌,樹立機關良好的社會形象。(責任單位:各園區、區直各單位、各鄉鎮、胥各莊街道)

  4.實施校園文化建設工程

  以建成具有豐南特色和時代特征的文化校園為目標,以理念生根、文化落地為著力點,以德育工作、課堂教學、校本課程、課外活動、師生管理、校園環境等六個方面為重點,全方位整體推進校園文化建設。一要核心理念引領,推進德育文化建設。確定符合實際的德育工作理念,深入開展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共同理想的理想信念教育、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教育以及文明行為養成教育、誠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形勢政策教育等,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和共同價值觀的形成。二要打造高效課堂,推進課堂文化建設。全面落實新課程理念,推動自主探究型高效課堂,著力滲透學科思想,提升學生的.科學、人文、信仰、審美等文化素養。三要凸顯主題文化,推進校本課程文化建設。圍繞學校主題文化開發校本教材, 促進學生認知、情感、行為的協調發展, 采取學生實際操作、評論創作、調查研究、問題探究和社會服務等靈活多樣的學習方式,為學生的個性特長提供充分的發展空間。四要彰顯特色內涵,推進活動文化建設。通過文體活動、科技活動、學科活動、節假日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等形式,不斷強化主題文化建設,打造文化活動品牌。文化活動的開展要做到有計劃、有檢查、有評比、有總結,活動檔案管理要做到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真正形成文化活動有思想、有落實、有積淀的生動局面。五要體現個性辦學,推進制度文化建設。制度建設要充分體現學校的主題文化和核心理念,推行情感管理、民主管理、自主管理,形成上下一條心、綜合一盤棋,既有意志統一、又有個性發展的生動活潑的制度環境,逐步把規章制度的有形約束轉化為師生的無形自律,增強制度的執行力,激勵師生不斷成長。六要圍繞主題文化,推進環境文化建設。學校建筑、文化設施、景觀小品以及學校綠化等自然環境和基礎設施等硬件設施建設要融入主題文化,同時環境文化形式上要精心謀劃,突出藝術性,創設濃郁的主題文化氛圍。(責任單位:區教育局、各鄉鎮)

  5.實施企業文化建設工程

  以增強企業凝聚力為核心,大力加強企業文化建設,通過組織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職工文化活動,在職工中形成認同企業、熱愛企業、歸屬企業、奉獻企業的價值取向。一要充分發揮企業家的主導和表率作用。加強對企業家的培訓和引導,提高綜合素質,樹立正確導向,開展理念革命,激發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的積極性,確立“企業文化”。二要充分發揮企業黨組織和企業工會組織的作用。引導企業黨組織、工會組織切實發揮好政治核心、團結凝聚、溝通協調、文化引領和戰斗堡壘作用,為創建企業文化保駕護航。引導企業黨員塑樹先鋒形象,帶頭提高自身素質、帶頭為企業分憂、帶頭苦干實干,做創建企業文化的開路先鋒。三要充分發揮企業職工的主體作用。堅持“以人為本”,充分挖掘調動企業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培養員工樹立遵守紀律、誠摯謙虛、團結合作、廉潔自律、優質服務的敬業精神。四是要加強企業干部職工“四德”教育。積極聘請有關專家到企業進行授課培訓,加強企業干部職工“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教育,不斷提高企業員工的思想道德素質。(責任單位:各園區、區發改局、區工信局、區總工會、各鄉鎮)

  6.實施廉政文化建設工程

  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核心,搭建反腐倡廉理論學習宣傳平臺,突出重點,全面深化,為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提供堅強保證。一要圍繞學習踐行黨的十八大精神,開展主題宣傳活動。充分發揮《今日豐南》“清豐和韻”專欄等宣傳陣地的作用,強化新聞宣傳;同時,組織開展廉政漫畫巡回展、廉政公益廣告展播、廉政使者宣傳月等活動,深入基層宣傳廉政文化。二要以構建分層分類施教機制為重點,加強反腐倡廉教育。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重點抓好任前廉政教育和崗位廉政教育,舉辦廉政培訓班,以“現場教學+基地參觀”的形式,對年度內所有新提任領導干部開展任前廉政教育;同時,從活躍教育形式、創新教育載體兩個方面,強化崗位廉政教育,進一步提升黨員干部廉潔從政意識。三要縱深推進廉政文化“六進”工作,提升建設水平。從挖掘內涵、均衡發展上做文章,打造廉政文化示范區;對現有廉政文化示范點進行規范化管理,建立臺賬,實行月聯系、季匯報的定期調度制度,保障原有廉政文化示范點良性運轉。(牽頭單位:區紀委,責任單位:各園區、區直各單位、各鄉鎮、胥各莊街道)

  四、組織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全民素質培育工程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各地各單位要把全民素質培育工程納入社會事業發展總體規劃,作為當前乃至今后一段時期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提到重要議事日程,切實抓緊抓好。根據工作需要,對區全民素質培育工程領導小組進行調整,成立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素質辦),由相關單位抽調精干力量集中辦公,具體負責全民素質培育工程的組織協調和日常工作。建立工作例會制度,每月由素質辦牽頭組織各責任單位主要領導參加例會,及時通報工作進展情況,研究部署下步工作。各園區、各鄉鎮、胥各莊街道、區直各單位也要成立相應機構,完善領導機制,切實做到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確保所確定的任務和目標按質保量完成。各責任部門要按照責任分工,制定具體的工作規劃,各司其職,各負其責,互相配合,齊抓共管。

  (二)加強宣傳引導。區廣播電視臺、《今日豐南》報社等新聞媒體要積極發揮在全民素質培育工程中的導向作用,按照區委的統一部署,制定專項報道計劃,精心組織,積極、全面、深入、準確地做好宣傳工作。堅持以正面宣傳為主,創新宣傳形式、宣傳手段與宣傳內容,要利用群眾喜愛的欄目,加強對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的引導,多用群眾身邊生動的事例,增強吸引力、說服力和感染力。要精心策劃、組織一批新的專欄、專題,刊發一批有說服力的理論文章、一批有份量的評論、一批生動感人的通訊報道,全面總結推廣人民群眾在推進全民素質培育工程中創造的好經驗、好做法。各鄉鎮、胥各莊街道要在主要街道設立公益廣告、宣傳櫥窗和宣傳欄,做好先進典型的宣傳工作,引導人們自覺遵守社會公德,維護社會公共秩序,增強文明意識,養成文明行為。

  (三)創新活動載體。要緊緊圍繞全民素質培育工程主要工作任務,結合全區實際,組織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精心設計載體,豐富活動內容,突出思想內涵。要把全民素質培育工程的各項工作任務寓于具體活動中,積極探索新形勢下提升全民素質的新途徑、新辦法,在創新活動中提升全民素質。

  (四)完善各項機制。各地各單位在組織開展全民素質教育活動的同時,要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完善各項機制,做到用制度規范人們的日常行為,用機制引導和激勵干部群眾,使全民素質培育工程逐步走向規范化、制度化。各地各單位要積極培養、選樹一批全民素質培育方面的先進典型,并加大宣傳力度。

  (五)強化監督管理。區委、區政府將把各地各單位開展全民素質培育工作的情況列入目標考核,同時作為文明單位、文明鄉鎮、文明社區、文明村評選表彰的重要依據。區素質辦作為主抓此項工作的牽頭部門,要經常深入基層,調查研究,了解情況,分析問題,及時發現、總結和推廣新經驗,探索全民素質培育的新模式,改進方式方法,指導各地各單位開展工作;要定期對各地各單位工作落實情況進行督導檢查,通過明查暗訪,及時發現并解決存在的問題。與此同時,要成立市民素質巡訪團,對在城市主要街道、公共場所開展道德實踐活動的效果和窗口單位文明服務的狀況進行巡訪,量化評估,并公布檢查結果,接受群眾監督。各相關責任單位要定期深入基層進行督查和指導,及時總結經驗,培樹典型。各地各單位也要充分學習借鑒其它地區全民素質培育工作的好做法、好經驗,及時改進工作中的不足,確保我區全民素質培育工程扎實推進。

【全民科學素質提升方案】相關文章:

全民素質提升方案07-22

全民素質提升方案05-19

全民素質提升方案(精選15篇)05-12

全民科學素質工作計劃08-19

職工素質提升方案10-11

全員素質提升方案09-19

素質能力提升方案09-22

小學綜合素質提升方案09-24

公司人才素質提升方案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