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市場調查報告(精選9篇)
希望知曉一個情況、一個事件時,我們常常要開展全面的分析研究,并將探尋到的規律和經驗寫進調查報告。好的調查報告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人才市場調查報告,歡迎大家分享。
人才市場調查報告 篇1
一、調查目的
人才市場有多少企業招聘,分別是寫什么企業,來找工作的是些什么類型的人才?有沒有我們企業所需求的人才
二、調查時間
20xx年5月24日上午10:30
三、調查地點
杭州市人才市場五樓
四、調查方式
觀察和應聘
此次招聘會主要是綜合性招聘會。參與的企業有服務行業、制藥業、金融保險業,教育行業,和一些技術型企業。還設有一個臨安專場招聘會。沒有房地產行業企業參加。
現場氛圍比較不錯,60%的崗位前面是有兩三個人左右在應聘,這些企業吸引人的地方我調查了下,崗位是行政類,技術類等行業。40%的企業攤位前的應聘人員聊聊無幾,這些行業主要集中于一些比較針對性強的工廠特殊崗位,要求工作經驗豐富的一些崗位和金融保險行業。金融保險或者其他主要招聘銷售客服類崗位的企業為了提高應聘人員關注,企業都有安排人員在攤位前發傳單進行游說。
來參加此次招聘會的學歷70%左右是應屆生,30%有社會工作經驗.學歷大多是大專以上,但是也有少部分是高中學歷,很少一部分是初中學歷。
崗位最多的是銷售類崗位,我以應聘者的身份去采訪了幾家銷售公司,都是對學歷沒有太大要求.但是對應變能力,溝通能力都有要求.這幾家公司有一家公司是一定要招大專以上的學歷,因為他們的'客戶群體都是年輕人且是小資以上的收入.
銷售的方式都有點相同,打電話,和跑業務.渠道銷售等等。對比下我們公司的銷售優勢是不用應酬客戶,資源可以從空白就開始做,而且提成點高,做的好的話收入也是非常不錯的。
此次人才市場的探訪,讓我對以后的招聘充滿了信心,對公司的行業也充滿了信心。
人才市場調查報告 篇2
經過對人才市場的調查及分析,當前社會比較需要以下幾種人才:
一:是具有設計才能,擅長室內設計、商標設計、廣告設計、產品設計等設計人才。他們的設計作品能為企業或公司帶來巨大財富。
二:是口頭表達能力強,具有較深的文章功底,學識全面,善于溝通,會使用電腦,具有較強的交際能力,熟諳人情世故的公關、策劃人才。
三:是熟悉掌握進出口貿易知識,善于應訴和答辯,會打官司的法律人才,特別是關于經濟糾紛的,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不可避免的,經濟上產生的糾紛也就會越來越多。
四:是具有外資經驗,擅長商貿會話,商業策劃和翻譯技巧的外語人才,在中國加入WTO以后,對于這樣的人需求量就大大增加了,因為外資企業也越來越多的進入中國。
五:是具有較強的人才資源管理能力,能為企業物色和選拔、培訓人才的“伯樂”型人才,每個企業只有首先打理好自己的內部,才有更多的精力去發展自己并強壯自己,所以說每個企業都會需要優秀的管理人才。
六:是具有一定的企業管理經驗,特別是具有企業危機管理經驗的人才。
七:是工作嚴謹負責,能吃苦耐勞,具有某一項或多項特殊技能的人才。如熟練技工、高級技術人才以及某一行業的工程師等。
八:是具有市場調查、時常預測、市場分析能力的調研人才。這類人才越來越受民營企業的青睞,未來市場競爭從一定程度上是市場信息的競爭,因此市場調研人才成為民營老板們不可缺少的助手。
而現在就對于西部地區,大多數城市是發展中城市,這些地區的企業也大多是屬于中小型的,科技相對于那些發達城市也就落后一些。所以,就目前而言,西部地區更需要管理方面的人才以及服務性質的人,相對于專業化的人才需求量就少一些。但是隨著西部大開發,西部地區對高水平的人才需求也將逐漸增加。
21世紀的社會,也挺需要創新型人才(即復合型人才)。
復合型人才就是指不僅在專業技能方面有突出的經驗,還具備較高的相關技能。比如隨著IT技術完全融入銀行、保險、證券之中,那么,通曉金融、IT兩大領域的金融業人才就是復合型人才,而這類人才將在未來幾年內十分搶手。
復合型人才就是多功能人才,其特點是多才多藝,能夠在很多領域大顯身手。復合型人才包括知識復合、能力復合、思維復合等多方面。當今社會的重大特征是學科交叉,知識融合,技術集成。這一特征決定每個人都要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個人既要拓展知識面又要不斷調整心態,變革自己的思維,成為一名“光明思維者”。
網絡新聞需要的復合型人才,首先在知識結構上應該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結合。其次,復合型的人才還體現在對人文社會科學內各學科的融會貫通。再其次,復合型的人才還體現在理論和實踐的有機結合上。
“21世紀最缺的是什么?人才!”而“21世紀什么最貴?還是人才!”《天下無賊》里的賊頭黎叔這樣說。賊都是需要有技術,而真正企業所需的人才更是需要有技術有專業知識,才能適應市場發展,經濟進步。具有一項專業技能,并在另外領域有特長的復合型人才更是市場上最缺乏,而企業又求之若渴的人才類型。市場調查顯示,各行業各地區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非常強烈,企業偏愛復合型人才,而且“錢景”喜人。
由此可見,復合型人才也挺受青睞的。
人才并不只需要技術,也需要以下幾種能力:
跨領域合作者——21世紀要求人才不僅有自己的專業技術,更要求人才跨越專業的.局限,在不同的領域不斷完善自己;
高情商合作者——有一個比較高的智商固然重要,但是21世紀需要的人才是跨國界、跨領域的合作者,一個孤僻、自傲的天才不再是最好的人才,一個高情商合作者能為他的團隊帶來巨大成功;
高效能溝通者——理解你的聽眾,用最有效率的方式、方法與他們溝通,嘗試去引導你的聽眾,而不是說教;
熱愛工作者——做自己喜愛的工作,讓自己對工作產生熱情,你會發現熱情會帶給你巨大的回報;
積極主動者——沉默不一定是金,機遇往往會偏愛那些善于把握機會、制造機會的人,21世紀需要更主動的人才,要讓別人了解你的能力和才干;
樂觀向上者——每個人在一生中總會遇到大大小小的挫折與失敗,把握挫折與失敗給你帶來的機會,從挫折與失敗中學習,做一個樂觀向上的人。
上網調查的時候,看見了以下一篇報導。
天士力集團人力資源總監張良說優秀人才具備七項職業素養。
張良總監表示,企業在選擇人才時一般基于兩個方面的考核:專業化+職業化。所謂“專業化”是指基本的專業知識和動手的實踐能力。而“職業化”是指基本的職業素養和職業技能。其中,基本的職業素養是所有企業考核人才的重中之重。剛出校門的大學生如果想得到步入企業的第一張門票,具備以下七項職業素養就顯得尤為重要。
職業素養一:做事先做人。道德品性是一個企業考核人才最為看重的一項,道德操守好的人才即使專業知識上有所欠缺也絲毫不影響他的求職。進入一個企業,一定要分清什么是企業的,什么是個人的,在企業做事,一定要有自己的道德準則,在任何時候道德的底線都不能突破。
職業素養二:心態歸零。現在社會處于一個轉型期,有很多人暴富,大學期間高額的學費,導致一些大學生在擇業時心態非常浮躁,不務實,總是再想下一個要“跳槽”的地方是什么。這樣的學生即使學歷再高,企業也是不會錄用的。而一個優秀的人才心態是平和的,這樣才能做到干一行愛一行,在學習中提高自己。
職業素養三:學會傾聽。只有會傾聽的人才會不斷進步。把心打開,學會去聽取不同的意見,從不同的人身上學習優點,這樣才能使自己更快地成長。
職業素養四:積極主動。做事主動積極,不是被動完成。這樣遇到問題,才會想辦法去解決,而不是回避。領導一般都會喜歡主觀能動性強的職員。
職業素養五:敢負責任。現在的大學生很多是獨生子女,遇到事情很少有敢于承擔責任的勇氣,這是不可取的。犯錯并不可怕,失敗是成功之母,敢于在失誤面前承擔責任的職員,才是企業垂青的對象。
職業素養六:敢于承諾。這一點是考核人才的執行力。每個企業的領導都希望自己的下屬的執行力強,這樣才能更好地貫徹領導的意圖。因此,一名優秀人才就是要敢于把事情承擔下來,愿意主動地承擔下來,這樣才能更快地成長起來。
職業素養七:創新意識。每個企業的高管都希望自己的職員能在自己分配任務的基礎上做得更好,這就要求職員具有創新意識。優秀的人才就要做到在管理、技術等方面不墨守成規、不被以往的經驗所束縛。
大學生如果具備了以上七項職業素養,再掌握一些基本的職業技能,那么就能很快很順利地得到進入企業的首張入場券。
21世紀最需要的人才除了李開復先生提出的三商(智商、情商、靈商)兼高外,優秀人才還應具備其他四商:高MQ(德商)、高AQ(逆商)、高MQ(心商)和高WQ(志商)。
1、德商(MoralIntelligenceQuotient,簡寫成MQ),是指一個人的德性水平或道德人格品質。我們常說的“德智體”中是把德放在首位的,品格勝于知識。一個有高德商的人,一定會受到信任和尊敬,自然會有更多成功的機會。現實中的大量事實說明,很多人的失敗,不是能力的失敗,而是做人的失敗、道德的失敗。
2、逆商(AdversityIntelligenceQuotient,簡寫成AQ),是指面對逆境承受壓力的能力,或承受失敗和挫折的能力。心理學家認為,在智商(IQ)和情商(EQ)都跟別人相差不大的情況下,挫折商對一個人的事業成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3、心商(MentalIntelligenceQuotient,簡寫成MQ),就是維持心理健康,調試心理壓力,保持良好心理狀況和活力的能力。有的大學生雖然天資聰慧,但是心理不健康,因不堪重壓或經不起生命的一次挫折患上心理障礙,最終也難以成就自己的事業。
4、志商(WillIntelligenceQuotient,簡寫成WQ),就是意志智商,指一個人的意志品質水平,包括堅韌性、目的性、果斷性、自制力等方面。如能為學習和工作具有不怕苦和累的頑強拼搏精神,就是高志商。“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志商對一個人的智慧具有重要的影響。很多大學生在擇業路上不順利,不是因為沒有才干,而是缺乏志向和清晰的發展目標。
可見,重要的不是你自己擁有什么,而是你能給這個社會(具體地說就是你應聘的單位)提供些什么。社會需要的可能你沒有,也可能你雖然有,但你無法或不肯提供出來,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再說那些招聘者、用人者。雖然用人的情況千差萬別,但至少以下幾條是共通的:
一看形象。形象不是指俊男靚女,而是看上去讓人覺得可親可敬,信得過,靠得住。
二看信息整合能力。你跟他說了一堆話,看他能不能立即“領會精神”。
三看口頭表達能力。口頭表達反映頭腦是否邏輯清楚,邏輯清楚的人值得培養。
……
一切營銷,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要搞清楚對方的需求點是什么。求職者作為勞動力的“賣方”必須明白,同時,用人單位作為“買方”也是一樣。這就是市場經濟的規律。
由此看來,現在需要的人才不緊要有專長,也要有個人素質及職業素養。所以說,現在的大學生不僅要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也要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
人才市場調查報告 篇3
為了解柳州師專財經系大學生這一特殊群體的吸煙現狀,探索在大學教育階段對大學生進行吸煙干預的策略和方法,為學校衛生工作開展吸煙有害健康的宣傳教育提供依據,本文于xx年5月~xx年6月對大連大學學生進行了吸煙現狀調查。結果報告如下:
本次調查共印發問卷90份,回收有效問卷84份,其中男生35人,女生49人。49名女生中有19人吸煙,35名男生中有25人吸煙,女生吸煙率為39%,男生吸煙率為71%。即平均吸煙率為55%。
1、對香煙成分很了解的:男生占57%,女生占71%
2、知道抽煙對身體的傷害的:男生占60%(完全知道),女生占73%(部分知道)
3、認識的同學中有:男生占49%(5~10),女生占61%(10人以上)
4、第一次吸煙的類型中:男生選模仿型的占51%,女生選消遣型的占29%
5、在校園里抽煙同學的看法:男生選無傷大雅的占23%,女生選反感的占55%
6、不贊成女性抽煙的:男生占74%,女生占73%
7、介意戀人抽煙的:男生占63%,女生占71%
8、抽煙的年齡在1年內的平均率占37%
9、多數的同學在郁悶時抽煙占49%
10、抽煙之后不想戒的`占少數11%
11、每個月買煙的費用少數用30占17%
12、知道抽煙對精子質量不好的占多數為80%
13、知道抽煙對胎兒不好的占多數為71%
分析總結
調查結果顯示:
1、因受生活環境影響而開始吸煙的學生占大多數。
2、吸煙者對香煙的依賴性很大,難以戒掉。
3、隨著年級的升高,學習及就業的壓力越來越大,焦慮水平也越來越高,而吸煙則往往被人們認為是排憂解愁,緩解焦慮的一個很好的措施。
4、年級越高,交往的場合也越來越多,而在某些特殊場合吸煙被學生認為是成人化的標志之一。
人才市場調查報告 篇4
大學生如何才能跨好邁出校門的第一步?大學生如何成為一個成功的就職人?在如今的大學校園中,諸如此類的話題早以引起了大家眾多的關注和熱情。大學的學習生活,不僅是知識積累的過程,也是大學生社會化的第一站。因此,為了了解和熟悉人才市場的現狀,有助于畢業之后能更快、更成熟地融入社會之中,特此做出一份人才市場報告,以備將來的不時之需。
當今和未來的國際國內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當前,欠發達地區人才工作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從國際上看,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人才全球化趨勢進一步增強,發達國家憑借強大的經濟和科技實力,以優厚的條件在全球范圍內加緊吸引人才,包括我國在內的很多發展中國家已成為一些發達國家爭奪人才的重要戰場,而且現在有急劇蔓延到欠發達地區的傾向,這對我們無疑是一個新的挑戰。從國內看,我國加入WTO后,人才問題引起各地普遍重視,從欠發達地區看,人才資源特別是高中級人才和專門人才的大量外流,以及現有人才的年齡老化、素質滑坡,已使傳統的人才優勢逐步喪失,而新的人才優勢尚未培育起來,人才隊伍建設和人才工作與全國平均水平相比,存在著較大的差距。作為欠發達地區,在激烈的人才爭奪戰中,如果不加大力度做好人才的培養、吸引、使用工作,那么,在當今和未來的競爭中,我們就將處處被動挨打,并對經濟社會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為此,一定要在人才問題上增強憂患意識和危機意識,充分認識人才工作形勢的嚴峻性和緊迫性,增強做好人才工作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把人才工作提高到戰略高度上來研究和部署。
長期看來,雖然中國人才資源配置市場化的進程已展開,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果,但由于諸多因素的制約,我國人才的市場化程度還不夠高,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一、戶籍制度的制約。
因為現行的戶籍制度,很多畢業的大學生考慮到落實戶口,很多人不愿意到私營企業里找自己合適的工作,尤其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落戶仍然受到嚴格限制,這些都嚴重地制約了人才的.跨地域流動,成為影響人才要素市場的重要因素。
二、人事檔案制度改革的滯后。
傳統的人事檔案管理制度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不適應之處主要表現在:單一的國有單位人事檔案管理模式不適應多種所有制經濟組織并存的新形勢;現行的“人檔分離,收費管理”的流動人員檔案管理辦法不符合建立統一開放的人才市場的需求;而且傳統人事檔案的采集利用制度也不符合“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的要求。
三、人事制度改革尚未完全到位。
但是由于全民所有制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與管理人員的辭退、辭職的暫行規定與辭職、辭退的暫行規定的不完善之處,影響了國家機關與事業單位人員的出口,造成了想出去的人出不去,不勝任的人該走卻走不了的局面,這些都導致了人才市場供需主體難以完全到位,人才市場運行機制不夠健全,市場供求、價格、競爭機制對人才資源配置的調節作用不能充分發揮。
四、人才市場管理體制沒有完全理順。
就全國范圍而言,很多地方還沒有建立起人才流動與人才市場活動的執法檢查制度,未對人才流動與人才市場活動實行日常即時性的監督管理,人才市場的就業歧視、職業安全、權益保護問題突出,影響了人才市場的健康發展。相關內容得知,我國人才總量每增長1%,拉動經濟增長1.28%,2010年專業技術人才至少缺1746萬
報告統計分析表明,人才發展與經濟發展有著高度的相關性。從年均增長速度方面考察,1978年至2003年,人才總量的增長速度年均為7.34%,實際經濟總量GDP的增長速度年均為9.38%,經濟增長對人才總量增長的彈性系數為1.28,即人才總量每增長1%,拉動經濟增長1.28%。
特別在假日期間,人才網站的招聘活動卻熱火朝天。長假正好成為那些準備跳槽者的絕好機會,不僅可以事先在網上搜尋好“東家”,還能在網上學習應聘、面試的技巧,既省卻了奔波之苦,又能獲得許多免費學習的機會。八方人才等人才網站在假期中均安排了不同類型的網上招聘活動。
此次人才市場走勢有三個特點:
一、招聘單位和人數大幅增加。
上周進場招聘單位是948個,進場人數達45868人,僅10月8日和9日平均進場人數就在萬人以上,招聘單位和進場人數分別比前周增長64·9%和40·2%。
二、招聘崗位超過1.8萬。
上周到深圳人才大市場投放的招聘位崗位有18169個,比前周增加98·8%,是市場同期投放招聘崗位較多的一周。但招聘崗位需求有所側重,各崗位需求增加的幅度也不一樣。需求量比較大的崗位是計算機技術、電子、通信工程等崗位。
三、高科技和經濟類專業受青睞。
在眾多的招聘專業中最受歡迎的專業是電子專業,占崗位需求的48%,比前一周增加22%。其次是經濟管理崗位,此崗位需求量也比較大,占崗位需求的20%。
在人才市場,你也許會聽到:“找工作,我痛苦!”的呻吟,但事事興衰沉浮,喜憂參半。作為我們大學生而言,也是如履薄冰啊,根據自己的親身社會,也結合現在金融危機影響下的是經濟形勢,我們青年要把豐富的只是武裝自己,把自己融入于社會潮流,從而鍛煉自己。
為了搞好人才隊伍建設,我們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開發人才資源。主要措施有:
一是制定了積極的人才政策。
徐州根據不同時期的發展要求,先后出臺了40多項人才政策,尤其是“九五”以來,分別制定了《徐州市“九五”期間人才工程規劃》、《徐州市1996-2010年人才資源開發規劃》和《關于進一步加強我市人才引進、培養和使用工作的若干意見》等指導性文件及一系列相關的配套政策,并建立了人才發展資金。各項人才政策的制定和實施;指導和保證了人才工作的有效開展。
二是積極搞好人才的引進和培養。
建市以來,人事部門共引進各類高層歡和急需人才5000多名,引進國外智力70余項,通過各種形式培養高中等人才4000多名,并開展了委托培養碩士研究生和出國留學工作;近年開展的各類培訓達3萬人次。
三是加強了人才市場建設。
現初步形成了以市縣(區)人事部門為主,行業和社會中介機構為輔的人才市場體系.市場的服務功能和服務水平不斷得到完善和提高,97年以來,到人才市場人數達3.3萬人次;入場招聘單位2400家次,有5000多人通過人才市場實現了就業。
四是通過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人才分類管理的格局基本形成并正在逐步完善。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選人用人機制已開始運行,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整個人才市場中,大概有一千余人吧。應屆的占60%以上,企業以中小型為主,行業醫藥,保健類需求量較大,職位以銷售為主。上午9:00——11:30算是的高峰期,各個攤位面前都有人員的擁擠。11:00以后者陸續離開了現場。作為一個觀望者,詢問了幾家公司,多數對現場招聘不滿意,反映人雜,層次低,應屆畢業生較多。而問者呢,則說知名單位太少,公司的規模較小,高不成低不就。緣份就這樣的擦肩而過。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大量的者找不到工作,而每一個發展中的單位卻在渴求人才。我想這應該和學校的教育有關,和社會整體發展有關,和我們這個城市安逸的文化氛圍有關,而重要的是個人對自我的認識有關。每個人都在高喊壓力大,競爭激烈。可誰又為能夠在這激烈的生存斗爭中做好了足夠的準備,而誰又為此付出了努力。我想能做出這些的就不會再在這個社會上不停的流浪或是停止。
通過這次活動我們積累了經驗,獲取了各方面比較全面真實的材料,對以后的研究和教學工作提供了素材,可見選人用人機制已開始運行,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這次活動培養了我的工作能力,提高自身素質,豐富了我的社會經驗,充實假期生活。很高興能有這次社會,我可以說自己真真正正學到了社會經驗,相信這次社會將在我的人生中六下深刻的印象,也將印象我一生的足跡。
人才市場調查報告 篇5
以前,大學生們往往通過當家教、干推銷、當服務員等相對單調的打工,利用短暫的暑假體驗職場。今年,不少大學生開始依托自身優勢,開拓思路,尋找廣闊的打工空間,為暑假打工尋找更多的機會。而不少勞動密集型用人單位,節日期間不停產,員工回家過年,致使崗位大量空缺,這些單位也在廣招大學生暑假打工。
x月13日、20日、27日,鄭州市天天人才市場召開了三場專門針對大學生暑假打工的招聘會,這是該市場繼去年“首屆暑假打工專場招聘會”后,又一屆公益性的招聘活動,x月3日還有一場。目的就是把暑假期間想打工的大學生們推銷出去,為他們提供一個尋找短暫就業機會的平臺。
據主辦方相關負責人張女士介紹,已召開的前兩次招聘會,大學生約有1500多人參加,而參加招聘會的企業近百家。與以往不同,今年招聘會上除了提供業務促銷、服務員等崗位外,還多了如游戲代練、保安、家政保姆、代招員工等多種崗位。
20日上午,記者在招聘會現場看到,一些大學生將“思念”的招聘柜臺團團圍住。“我們的目的很簡單,家庭生活不寬裕,暑假不回家過年,留在鄭州靠打工掙些錢,為下學期的生活做準備。企業為我們準備的是包餃子工,工資水平雖然不算高,但管吃管住很實在。”大學生小馬向記者介紹。
“每到春節前后是餃子等速凍食品的銷售旺季,又恰遇不少來自農村的員工趕著回家過年,是普工缺口最大的時候,充分利用這些暑假打工的大學生,是個不錯的辦法。”招聘人員介紹說。
“這在原來,大學生應聘普通工人是不可能的事情,僅面子上就過不去,現在這種形勢在悄悄改變。”人才市場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家政保姆。幾年前,大學生一般不會放下架子,他們好不容易從千軍萬馬當中擠過了獨木橋,雖說是假期打工,但怎么也不能放下架子去當保姆。采訪現在的大學生,他們卻認為做家政保姆也一樣能掙到不少錢,同時,“我們也是高素質的保姆,而且做保姆也是參加社會實踐的一種,能學習不少知識,為什么不干?”短短幾年,從放不下架子到“干什么都能學到知識、都是參與社會實踐”,這也正是現在大學生轉變觀念的表現。
游戲代練。從職業角度來看,游戲代練并不是一門正式職業,但從社會客觀實踐上來說,它也有存在的土壤,而且不少大學生在暑假期間從事此職業。記者采訪了一些從事過這一職業的大學生,了解到他們的看法。“現在是電子時代,對于操作計算機,那可是大學生所必須會的,而且我們也喜歡玩游戲,借著假期從事此職業,既能免費娛樂又能掙錢,這種一舉兩得的好事,到哪兒去找啊?”大學生小胡說。還有另一種想法是,“我從事這行只不過為了暫時貼補生活,只是一種過渡,對于將來就業那是一定不會從事這職業的,而且玩游戲需要大量的精力,隨著年齡的增長也不可能長久工作下去。”大學生小杜告訴記者。專家提醒,游戲代練只可在假期期間,切不可長久下去,否則可能會迷戀于游戲而荒廢了正常學業。
保安。當保安對于短期的假期打工來說是比較合適的,能夠培養責任心和能吃苦的精神,還能借著閑暇之時,聽聽英語,以免長假期間,忘掉大量的詞匯。
食品廠普工。一些食品廠在年節前后相當長一段時間里,會有大量普通工人的缺口,此時招一些假期打工的學生,以解崗位缺人之急。大學生去食品廠當普通工人,雖然一時學不到多少技能,但也能參與社會實踐,同時也掙到了生活補貼。
代招員工。一些用人單位,特別是足療、美容、按摩等服務領域,需要大學生們通過暑假回家鄉代招一些落榜生或者想進城務工的學生,這些大學生一是好與這些人溝通,另外信息也靈通,也很讓用人方和求職方放心。所以幫助企業代招員工越來越成為大學生們放暑假打工掙錢的門路。
對于假期打工、兼職來說,大學生們都有著不同的想法。為掙錢、為參加社會實踐、為提高能力,當然,還有極少數隨大流。
目前,許多高校也積極鼓勵大學生多接觸社會、了解社會,一方面可以把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積累工作經驗,對日后的就業大有裨益。
天天人才市場的'主任認為,大學生們通過日常兼職、暑暑假打工或實習等形式,接觸社會,其主要目的應該是社會實踐,如果偏離了這個方向,就可能會誤入“歧途”。所以,大學生暑暑假打工,應該開拓思路,尋找更多的領域,更多的行業,滿足社會需要。另外打工不應影響學習,積攢經驗和社會知識,為今后的就業夯實基礎。
中原工學院負責勤工助學的老師認為,對于廣大大學生來說,首先應當刻苦學習專業知識,不斷提高綜合素質和運用知識的技能。其次大學只有短短幾年,要想將來制勝職場,大學生當然應該多多投身校園內外的各類實踐活動,提高能力。
不能否認有過打工經歷的同學,將來要比其他同學更成熟、社會適應力更強,但對于學生,社會適應力只是一方面的衡量指標,大學期間主要的任務是學業結構的搭建,即知識結構、專業結構的搭建,為了打工影響甚至放棄了專業知識的學習,結果是得不償失的。
大學生打工要為“能”而動,而不是為“利”而動。掙錢確實是不少大學生打工的目的,但這不應該是唯一目的。對大學生而言,利用打工增加社會能力,這無疑是一筆無形的財富。
大學生利用假期打工還應擦亮眼睛,提高自身素質。打工其實也具有很大的冒險性,在良莠不齊的社會大染缸里,想如所愿地打工并非易事,所以除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質,增加就業機會外,還必須有一雙洞察社會的慧眼,在思想上多一道防線,提防一些居心險惡的人。
人才市場調查報告 篇6
20xx年5月20日,我們小組針對物流管理專業的建設狀況開展了一系列的調研工作。
調研的目的:進一步了物流行業、企業對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變化趨勢,了解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質量反饋,了解兄弟院校在物流管理專業建設過程中教學體系、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改善狀況,精品專業建設的思路,了解企業與校在互利合作項目、理解學生頂崗實習、教師掛職鍛煉的意愿狀況。
調研過程:
1)林芳、周興依靠高中同學關系到了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湖南生物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湖南機電職院、對他校物流專業進行了各方面的調研。
2)喻鍾、龔方杰在網上搜索了解企業物流過程及物流從事人員學歷、人才需求狀況;
3)小組開展問卷調查,了解人才市場動態等
調研方法:
1)調查小組訪談法
2)問卷調查法
現關有關調研結果報告如下:
一、國內省內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設置及培養狀況
1、國內省內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現狀
截至20xx年底,全國開設有物流管理專業的高職院校有215所。開設物流管理專業的高校多集中在經濟相對發達,物流量比較大的地區。湖南省開設物流管理專業或相關專業的高職院校有33所,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
經過調研,大部分院校的物流管理專業及研究方向設置十分相似,培養目標、教學計劃、課程設置等方面也大同小異,缺乏專業培養特色。只有部分院校根據自身特色和資源優勢在方向上有所側重,比如交通運輸類院校側重港口物流、國際物流、物流工程與技術等,理工院校側重物流工程與技術、物流設施與裝備等,文科類和大部分高職院校側重物流管理、國際外貿物流、流通經營等。學生招生規模不大,一般在校學生每屆200人左右。
與其他兄弟院校溝通了解到高職院校中物流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建設還處于學科體系狀態,各院校都在準備打破學科體系,建立健全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但由于受到實訓條件的約束,教學做合一難度大,校企合作還處在初級階段。
物流管理專業雖然成長很快,但都沒有建成省級精品專業,僅有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申報過省級精品專業但未能成功。
2、經過網絡調查,認識到院校與前二年的培養目標進行比較,崗位群有些變化
(1)確立物流企業基層管理崗位群
在物流企業分成運輸型、倉儲型、綜合服務型三種類型的前提下,根據對物流企業調查狀況分析,物流企業基層管理崗位群主要分為:
1)倉儲物流:貨物收發員、理貨員、商品配送員;
2)企業物流:采購員、物流規劃員、跟單員;
3)物流營銷:銷售員、客戶服務員;
4)運輸物流:運輸調度員、車輛管理員;
5)國際物流:報關員、報檢員、貨運代理。
高職物流管理人才今后的努力目標就是《物流企業分類與評估指標》中所指的中高級管理員,即成為運輸型、倉儲型、綜合服務型物流企業中的運輸組織管理主管人員、倉庫主管人員、配送中心主管人員、客戶服務主管人員等。
(2)高職物流管理人才培養的潛力體系
透過對物流業就業崗位的調查及對各大高職院校的考察,總結出高職院校物流管理人才所需的專業知識和職業素質(一級潛力:物流管理潛力、計算機操作潛力、英語應用潛力;二級潛力:倉儲配送管理潛力、企業物流管理、運輸調度管理、物流市場營銷、國際物流管理、物流信息管理、英語閱讀與書寫潛力)
高職物流管理人才培養的潛力體系表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培養掌握現代管理科學理論與方法以及物流管理專業技能;熟練掌握倉儲、運輸、配送等物流中心環節的基本知識及相關專業技能,具有在各類企業和機構從事物流經營管理的潛力和技能的應用型中高級技能人才。
3、校外實訓基地建設,各院校在物流管理專業上都存在著一些難度。
一是沒有利益共同點,
二是90%企業擔心實習人員安全與財產安全問題、80%的企業擔心經營泄密
三是90%以上企業有愿望與職院進行校企合作,但合作項目以“企業內訓”“企業流程優化”“企業信息系統開發”為主,愿意理解學生學習的企業期望政府在此問題上有一個優惠政策。
四是企業經營品種越來越多,人才需求增加快的是懂得醫藥食品物流的人才。
二、物流管理專業建設的推薦
物流管理專業建設應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1、推薦增設物流管理醫藥食品物流方向,進一步完善物流管理業務人才的培養。并針對此方向設置再開展專項調研。
2、加強課程團隊建設,開展項目教學法嘗試和開展基于物流業務流程的課程改革
在專業教師隊伍的組合上,專業教師應有經濟學、營銷學、交通運輸和信息科學等專業背景,這種多元化的師資結構搭配比較適合物流管理專業的綜合性特征。應組建課程團隊,并將教師分期、分批到企業實習,采用免費或低費為企業帶給企業所需的咨詢、培訓服務也能夠根據需要聘請一部分在企業工作的有實際經驗的工程技術和管理人員,擔任兼職教師,適當給予薪水,推薦按學生實訓期的長短計發。而隨著教學單位日漸繁重的教學和科研任務以及現代企業發展的`特點,協調好教師到企業實習與教學科研任務在時間上不沖突,是亟待解決的實際問題。
3、不斷改善教學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就應注重學生潛力的培養,強調學生綜合性、整體性的素質教育,強調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潛力,個性是實際應用知識技術的潛力和創新意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各專業課程的特征,精心設計課程教學大綱和具體的教學活動,在教學中淡化傳統的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方式,探索多種教學手段,利用案例分析、模擬訓練、多媒體等現代教育技術組織教學。
4、建立健全校內實訓基地,使我院的實訓基地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盡快完成整個實訓體系實訓項目的開發,包括實訓教材、實訓項目及實訓流程,完成同步實訓和校內外實訓項目的有機結合,防止重復建設,充分利用企業資源。
5、加強高校之間的交流
高校之間的交流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教學經驗上的交流。因為只有透過交流,才能取長補短。
人才市場調查報告 篇7
報告背景
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是各國人才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職業教育培養的人才直接服務于勞動力市場。因此,如何適應勞動力市場,如何被勞動力市場所接受,是各國職業教育研究的重點。然而,不同國家、同一國家不同時期的勞動力市場是不同的,因此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必須與時俱進,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也必須與時俱進。
目前,我國職業教育發展方興未艾,但職業教育畢業生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壓力越來越大。根據對東莞主要人才市場現狀的研究,企業很難找到合格的技術工人——招聘工人困難;來自高職院校,也反映出畢業生畢業后很難找到相應的工作——就業難。為什么會造成這種供需矛盾?
調查分析
本次調查對東莞最大的人才市場的信息進行了調查了解,對近百家制造企業的人力資源經理進行了調查了解,得出了分析結果。
1.在大環境的影響下,企業對人才的選擇更有針對性
在金融風暴的影響下,東莞大多數企業通過裁員來規避風險,同時在招聘人才方面也更加謹慎。調查顯示,超過60%的企業具有集中的、針對性很強的選人條件,對人才的要求更高。導致招聘效果不理想,專業技術人才是很難找到的'有針對性的人才。
2.制造企業有更多的階段性人才選擇
隨著東莞的產業轉型和金融風暴后許多工廠/企業的遷移或關閉,人才的選擇出現了新的變化。在本次調查中,超過50%的制造加工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更加階段性,尤其是一些外貿工廠對普通人才的需求在假期前的一段時間大幅增加,但到今年年底,對一些中高級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增加了很多。
3.目前,社會上的大多數人才不能滿足企業的需求
在談及當今社會的人才狀況時,很多企業的hr人員都表示:社會上流動的所謂人才還處于底層操作層面,稍高的技術崗位很難滿足。而且社會上的流動學生占據主流,由于缺乏實際操作,停留在一些純粹的理論基礎上,更難以滿足企業的技術要求。
4.大多數企業對定向人才的培養感興趣
對于企業所需人才的定向培養,絕大多數企業代表都表示了極大的興趣。根據企業需要培養固定的技術人才,可以更好地滿足工廠特殊崗位的人才需求。但很多企業覺得短期內并不適合企業的需求,因為人才要求在短時間內到位,培訓需要時間和成本。只有部分大型企業表示愿意接受人才定向培養,前提是自身人才需求規劃提前完善,有完整的人才梯隊。
5.社會企業對傳統職業教育中的人才培養缺乏興趣
談到社會常規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有一半的企業代表表現平平。最大的原因是大多數高職院校培養的學生缺乏實踐能力,很難在短時間內適應工作要求。而且部分畢業生學習內容已經滯后,不符合工廠最新需求。
結論分析
根據從人才市場獲得的信息,結合目前一些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相關模式的比較,從專業、師資、內容等方面得出一些結論。
1.高職院校專業設置滯后,難以滿足社會企業的人才需求
大多數高職院校的專業都是多年前設置的,長期以來沒有及時更新升級,使得專業落后,與當今社會企業的最新需求錯位,直接導致培養出來的人才與企業的需求錯位,無法滿足企業的需求。
因此,應加強職業學校與企業的溝通,進一步調和對接雙方的需求,使職業學校能夠深入了解社會需求,及時調整專業方向,滿足企業的人才需求。
2.高職院校師資力量單一,與企業需求的契合度不理想
從了解的過程中發現,大部分高職院校的教師都比較單一,基本沒有雙師型講師,更多的側重于理論教學,缺乏實際的技術操作,即使所謂“運營經驗”也停留在多年前的經驗上,所以缺少符合社會實際需要的講師。
雙師型講師的培養已成為制約東莞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核心問題。為此,我們應該加強雙方的溝通和交流。比如教師如果可行,可以定期去工廠培訓深造,及時了解企業的需求,從而更好的培養社會適用的技能型人才。
3.大多數高職院校更注重商業運作,對社會關注較少
當今的高職院校在成立之初就以商業利潤為目標,因此招生已經成為所有高職院校的重中之重。因此,在專業設置、課程更新、講師培訓等方面的努力相對不足。,所以大多數職業學校在整體人才培養效果上相對不足。
因此,要結合社會企業的需求,激勵和引導職業學校從政策導向的角度加大人才培養力度,提高講師素質,提高專業內容,要與相關企業建立合作關系,及時向講師收費,給學生實踐機會,增強培養人才的社會實用性。
后記:中國是制造業大國,東莞是中國制造業之都,技術人才是支撐整個制造業發展的核心動力。因此,要建立完整的技術人才培養機制,促進東莞制造業的順利發展,任重而道遠。
人才市場調查報告 篇8
近期,我部組成專題調研組,對xx年以來全市31家規模以上企業人才隊伍情況進行了調研。調研采取個別座談、問卷調查、數據統計等方法進行。通過多層次、多角度調研,基本掌握了規模企業人才隊伍情況,對如何加強全市企業人才工作,為“工業強市”提供人才支撐進行了一些思考。
一、人才現狀
1、引進人才呈上升趨勢,人才總量有所增加。xx年國有企業改制時,全市人才總量一度呈下滑趨勢,隨著各企業逐步走上正軌,企業人才也穩步上升。截至目前,全市31家規模企業人才總量由xx年底的841人增至908人,增加了67人,人才比達到17%,增長了1.4個百分點。調查表明,發展來勢足、效益好的企業引才力度較大,人才總量大幅上升。如中意糖果、鴻鷹祥、金湘豬鬃、鑫源缸套等企業近兩年分別引進人才15人、8人、12人、10人,受調查的64名人才中,對單位人才引進情況滿意和比較滿意的占68.8%。從引進人才的方式來看,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主要通過在大專院校畢業生中招聘,一般專業技術人才則通過人才市場招聘。如自來水公司從益陽城建學院引進了一名給排水專業的大學生,鴻鷹祥從湘潭大學引進一名外貿英語專業的大學生。
2、人才培養力度加大,培養措施得到增強。問卷表明,一部分企業對人才培養的經費投入明顯加大。如湘澧鹽礦用于人才培養的年均費用達20萬元,金湘豬鬃去年投入15萬元加強企業人才的培養,另有7家企業人才培養費用在1萬元以上。石化儀還對單位干部職工參加學歷教育的費用實行全額報銷。人才培養的措施明顯增強。問卷表明,各企業培訓人才的方式主要有外聘專家授課、企業內部專長員工授課、選派外出進修、播放光碟、訂閱專業書籍等。如湘澧鹽礦依托機電學院請湖南省干部教育管理學院教授定期給中層以上管理人才上課,金湘豬鬃與長沙集成人才培訓公司達成協議,分期分批將全體中層以上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才送到長沙進行系統培訓,效果比較明顯。受調問卷表明,認為企業培訓活動開展得較多的占51.6%。
3、人才收入穩步增長,分配機制有所改善。調查表明,目前規模企業的分配標準與人才的市場價位及其工作實績逐步靠攏,為了吸引和留住人才,一些企業在分配制度改革方面進行了嘗試,實行了中高層管理人才年薪制、技術人才崗位工資制,并大幅提高新引進人才的待遇。如湘澧鹽礦對去年新引進的大學生實行提前定級,其工資標準按正式職工同等待遇執行。調查數據顯示,全市規模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年均收入均在1萬元以上,其中年薪2.5萬元至3萬元的有雪麗造紙、石化儀、鑫源缸套、嘉誠氣配、湘澧鹽礦等5家企業,年薪5萬元的有幫樂公司,其收入居全市規模企業之首。
二、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1、企業人才隊伍總體水平有待提高。
一是人才比例偏小。受經濟環境、區位條件、資源配置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加之我市企業經營規模偏小,經濟效益較差,直接導致全市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和生產技能人才的缺乏。據統計,全市規模企業職工總人數7108人,而其中各類企業人才僅有1257人,占比重還不到17%,比全市企業人才比例低7個百分點。
二是人才構成失衡。全市企業人才中,初級工498人,中級工332人,高級工6人,其人才梯次構成比為83:55:1,與合理的金字塔型比6:3:1有較大差距。高級技術人才的嚴重不足,影響了人才隊伍的幫扶提升能力與企業的創新發展能力。另外人才的老齡化也應引起足夠重視,作為我市三大工業板塊之一的汽車制造業技術人才就表現出了年齡老化的趨勢,如嘉城汽部所有技術人才均為湖橋返聘人員,雖能滿足現在生產需要,但基本沒有新產品開發能力。
三是人才分布不均。全市規模企業人才行業、崗位分布不均。從崗位分布看,企業人才大多數集中在行政管理、財會、簡單手工技術等方面,如雪麗造紙115名企業人才中,有63名在行政管理崗位。從行業分布看,企業人才多集中在汽車制造、鹽化工、造紙等行業,其它發展中的企業高新科技人才和信息管理人才嚴重缺乏。
2、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理念尚需改進。
一是企業“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理念缺乏。這在一些生產規模較小的私營企業中尤為突出。多數企業管理層沒有培養職業經理人及新產品研發帶頭人的想法和措施,對人才的使用只看眼前,不重長遠,能用一時則用一時,不愿花錢培養人才,而且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特別是有競爭力的薪酬激勵機制。理念的缺失導致了人才環境的不優。調查中,64%的企業人才認為企業主對人才的重視和關心情況是“一般”,69%的企業人才對自己目前的薪金感覺“一般”或“不滿意”。
二是企業用人“近親繁殖”現象普遍。民營企業大多采取的是家族式的管理和族群式的人才聚集,特別是企業管理層基本是“自己人”,對外聘技術人才也是顧慮重重,不敢放手使用,怕他們跳槽或者自己辦公司,成為潛在的競爭對手。這就導致部分企業人才沒有歸屬感而一走了之,長此以往,企業缺乏人才支撐,缺乏發展后勁。
三是企業用人存在“急功近利”思想。一些企業雖然也表現出了對某些崗位人才的渴求,但也存在急功近利思想,表現在對人才的“只用不養”或“重用輕養”,只把人才當“蠟燭”,而不是“可充電電池”,不少企業都認為人才就要來即能用,企業可以不承擔人才培養和培訓義務。如邦樂公司負責人就表示他們的技術人員全部來自汽車改造行業人才隊伍比較成熟的株州,基本不用公司培訓。對企業培訓情況的調查結果也表明,大多數企業雖然也對員工開展比較經常的培訓,但多是一些基本的公司章程或操作流程等應知應會教育,少有涉及提升員工綜合素質或專業技能的培訓,對崗位技能培訓采取最為廣泛的形式就是“師傅傳帶式”,少有正式的理論培訓班或產品研發班。調查中,54.9%的企業人才認為企業近兩年“培訓活動開展較多”、60%的企業人才反映企業培訓員工的主要方式是“企業內部專長員工授課”、65.5%的企業人才認為企業目前比較注重“一線生產技能培訓”。
3、企業人才隊伍建設機制亟待健全。
一是企業人才人事管理不規范。有的企業與員工簽訂的聘用合同不鑒證,不實行人事代理,不為專業技術人員申報職稱,導致有的`專業技術人員連續多年沒有晉升專業技術職務,現有職稱還是從原來的公有制單位帶進去的;大部分企業人才引進后沒有人事檔案、養老保險、勞動保障,各類應由企業負擔的保險都沒有;“個體戶式”經營與“家庭式”管理對企業人才只有月薪或年薪,沒有正常的薪酬激勵機制,“干好干壞一個樣”等。種。種管理上的不規范,導致了本地企業人才引力的缺乏。雪麗造紙年初準備從長沙電力學校引進兩個大專生,上午確定的初步意向下午就收到了辭呈。石化儀近兩年從機電學院引進的6名大中專生也只留下了2個。
二是企業人才市場發育不完善。全市沒有形成統一的企業人才市場發展規劃,對企業人才市場(如針對本市一些支柱產業)的現狀、未來和對策缺乏系統的研究,特別是在發展方向上還沒有形成統一的思想認識;人才市場管理混亂,操作欠規范,目前還沒有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機制,人才市場管理較混亂,出現了無序競爭、主管部門不明確等問題;人才市場中介服務整體水平不高,人才開發服務與人員就業服務混淆在一起,人才市場僅停留在介紹人員就業的“職業介紹”層次上;缺少企業經營管理人才資源庫,由于人才市場體系不完善,本就數量有限的經營管理人才又難以整合,企業往往只能盲目分散地自尋人才,因此,用一用,看一看,今天用,明天走的情況時有發生。
三是企業人才社會服務體系不健全。在原來國有管理模式下,企業人才的管理全由企業負擔,包括企業人才的各種后勤保障服務,有人曾笑談像湘澧鹽礦這樣的企業,除了“火葬廠”外,其它食堂、學校、醫院、市場一應俱全。企業改制后,各種后勤保障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逐步走向社會化,企業不再負擔職工的“生老病死”,員工與企業間只存在最基本的用工關系。在企業“一步到位”甩開包袱的同時,社會化的服務卻未跟進,必然導致企業人才的利益喪失。我們調查的很多規模企業連職工宿舍、食堂等最基本的物質條件都不具備,又怎能談及引才留才。
三、對策及建議
津市實行“工業強市”,需要有一支能夠為之提供智力支持的人才隊伍。而企業人才隊伍建設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決定這一目標能否實現。當前,建設適應津市工業又快又好發展的企業人才隊伍,應是各級各部門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1、大力強化企業主人才意識
做好企業人才工作,關鍵要提高企業主素質,強化人才強企意識。首先,要加強對企業主的教育培訓。要通過黨校調訓、建立企業主協會開展活動、企業主論壇等方式,幫助他們確立“企業要騰飛,必須靠人才”的理念,走出經濟工作是硬指示,人才工作是軟指標的誤區,提高企業主重視人才、尊重人才的意識。其次,要將引導與提高結合起來,在引導中提高企業主素質。如實行市級領導與企業主結對幫扶、定期走訪等制度。要明確規定,凡是今后市級領導外出從事與經濟工作相關的參觀考察、招商引資時,要帶領企業主一道外出,讓他們身臨其境地感受,在感受中更新觀念,提高素質。第三,要將工商聯納入到人才工作職能部門中來,充分發揮其團結、幫助、引導、教育作用。
2、大力推動企業引進人才
一方面,要鼓勵企業引進人才。實行人才引進零門檻制度,凡是企業引進的人才,在落戶、子女入學等方面一律與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同等待遇。設立“人才突出貢獻獎”和“企業引進人才獎”,由政府拿出一定的資金建立人才引進和獎勵基金,對年度內引進人才最多,且人才簽署勞動合同年限在2年以上的企業,由政府給予該企業5千至1萬元的專項獎勵。另一方面,要協助企業招賢納才。要充分發揮人才交流中心的中介作用,采取組團參加各類人才招聘會,政府網頁、黨建網、電視臺代為發布招聘信息等措施,幫助企業引進各類人才。此外,要更新人才引進的思維,實行企業顧問制度,與一些高校、研究院所的專家教授長期掛鉤聯系,聘請他們擔任企業的技術顧問,或建立產品研發中心。采取每月發一定數額的報酬,平時不到企業上班,只在企業生產經營中的技術攻關或遇到難題的關鍵時刻請他們來解決問題。實行借“智”生“才”,讓相關專家來企業進行階段性的強化培訓,手把手地幫、教、帶,讓企業員工學會學精關鍵技術,從而培育出本企業既熟練掌握關鍵技術又擁有豐富實踐經驗的人才。
3、創新人才培育管理措施
一是同等規格培訓育人才。要實行企業人才與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在各種培訓上享受同等待遇,要將企業人才培訓納入到市委黨校主體班培訓規劃,每年至少舉辦2期。同時,通過培訓,及時了解企業人才需求狀況和通報省市有關人才培訓信息,引導企業不定期的安排人才外出培訓。二是拓展黨建功能育人才。大力尋求企業黨建工作與企業人才工作的鏈接點,在企業中廣泛開展以“把共產黨員培養成企業人才、把企業人才培養成共產黨員”為主要內容的“雙培”工程。同時,實行企業人才工作聯絡員制度,由企業黨建工作指導員或聯絡員兼任企業人才工作的聯絡員,這樣既可以強化企業人才工作力度,又可以節約人力資源。三是制定規劃育人才。勞動、人事部門要分別根據企業人才特點制定人才培養工作規劃,適時進行培養,并幫助人才與省相關院校專業的教授之間牽線搭橋,建立聯系,促進成長。
4、大力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一要強化服務。對企業人才服務上要始終做到兩個優先,即對企業人才人事代理優先,由人才交流中心專人負責,全程跟蹤指導辦理企業引進人才的人事調動、檔案代管等手續;職評優先,企業人才的職稱評定要與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同等對待,對優秀企業人才的職稱評定不限指標、不按年齡排隊、不規定身份。同時,充分發揮辦事處、居委會的作用,為轄區企業人才提供低廉租住房和家政服務;鼓勵社會人員參與企業后勤保障服務,解決企業人才后顧之憂。二要落實待遇。人事、勞動部門要定期免費向企業人才提供政策宣傳和咨詢服務,并督促強制企業為人才及時辦理養老、失業、醫療等6類保險。三要強化激勵。實行企業高層次人才市管制度,對企業主和企業高層次優秀人才由市委組織部、人事局和用人單位共同管理,幫助解決他們的生活、工作、政治待遇問題對在全市經濟發展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人才,可聘為市委、政府經濟顧問,推薦成為人大代表、政協委員。
人才市場調查報告 篇9
一、研究目的: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中學生的口袋也在一天天的鼓起來。面對市場上越來越多,而且越來越新的玩意兒的誘惑,中學生們能抵擋得住嗎?家長們給了他們錢,他們會怎么處理,而且這樣處理合理嗎?況且,他們對維護自己的消費權益的知識知道多少,知不知道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都是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我們作為中學生,作為教育的直接參與者,對此也感到十分好奇,很想知道與我們同齡的朋友們的想法、做法。因此,我們決定對中學生的消費情況做一次調查。
二、研究結果:
首先,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消費的概念。消費,是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是人與生俱來的本能行為。消費是人類社會經濟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們本次的課題調查,采用的是調查分析法。我們通過對72名中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然后對答卷進行統計和綜合分析,并得出以下結論。
從統計所得數據中,我們將結論大致分為下列5條:
1、中學生的家長們對子女過度寵愛,所給零用錢比較多;
2、中學生的消費觀念還不成熟;
3、中學生的消費開支在“吃喝玩樂”方面比較大;
4、同學之間互相攀比零用錢的不良現象時有發生;
5、學校、家庭對中學生無正規地進行理財、消費教育。
中學生的這種消費是怎樣形成的?改革開放的大好形勢給每一個家庭帶來了經濟收入的增長,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學生,就是改革開放的最大受益者。“再苦也不能苦孩子”、“要富先富孩子”是不少家長的共同心愿。家長對孩子的物質和精神投入往往超過自身。在這樣的優越條件下長大的孩子,吃要精美,穿要名牌,用要新奇,似乎成為理所當然的`要求。于是,不知不覺,校園刮起了超前消費之風,而同學間的互相攀比更助長了“風”勢。
那么,中學生應有怎樣的消費觀念呢?
首先應樹立適度消費觀。適度,就是適家庭經濟條件之度,適中學生正常需求之度。父母辛苦工作撫育孩子本已不易,怎么能以自己可花可不花的消費要求加重他們的負擔呢?提倡同學們在為了自己成長方面該花的錢還要花,但在享樂方面不應該過分追求。
其次,中學生要防止盲目消費。盲目目消費表現在不管有無好處,有無必要,是否適合自己,而一味地追時髦,趕潮流。中學生應該提高自己的審美水平,接受科學的消費咨詢,多聽家長、老師的意見,多思考消費的目的和效果,防止盲目消費。
第三,中學生要抵制不利于健康的消費內容。抵制不良消費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中學生是否樹立了正確的審美標準與良好的生活方式。中學生應在修身、礪志、促學、健體上下功夫,這樣才是一個正派而有風采的青少年。
消費方式反映著人的文明程度。中學生的消費方式應當是合乎社會的文明風貌、健康有益、發展性的。例如,訂購有益的書刊,學習電腦,參加促進身心健康的文體活動。對有害的消費要時時保持警戒,防止在某種誘惑下誤入歧途。中學生仍要提倡勤勞儉樸的生活觀,從消費行為上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三、研究心得
在經濟發展突飛猛進的今天,我們看到了消費舒暢的一面,也應注意不當的消費所造成的危害。尤其對于我們這青年一代,更應該樹立正確的消費觀,適度消費,使物質消費與精神消費達成統一,相互促進,改變落后的生活習慣,提高消費的科學性。這次研究性學習的成果是巨大的。我們深深的體會到我們時刻與消費同行,我們要永遠記住這次的研究學習體會,因為它對我們終生有益!
【人才市場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人才市場調查報告10-16
大學生人才市場狀況調查報告06-12
人才市場調研報告08-20
人才市場調研報告優秀06-16
樹的調查報告09-05
對工作調查報告10-14
犯罪調查報告10-10
水質調查報告06-30
擔保調查報告10-17
兼職調查報告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