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學生調查報告模板合集6篇
隨著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報告使用的次數愈發增長,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語言要準確、簡潔。那么什么樣的報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學生調查報告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學生調查報告 篇1
一、調查背景
小學生學習分化的現象一直存在,有人認為是在三年級就開始分化,有人認為四年級開始分化,還有人認為到了五年級開始分化。學生的分化現象是由眾多因素形成的。針對我校學生學習成績參差不齊的現狀,為了盡快提高教學效率,進行了此次學生學習成績分化的調查。
二、調查方法步驟
調查對象:
此次調查對象一是本校三至六年級的學生及其家長,學生、家長各60人;二是本校各科教師12人。
調查工具:
此次調查設計了三份調查問卷,分別是教師調查問卷、學生調查問卷和家長調查問卷。問卷回答可多選。
教師問卷主要從教師所教年級、學生分化主要集中在哪些年級、產生分化的原因、如何解決分化問題等方面進行調查;學生問卷主要從學生的學習態度、喜歡哪門課程、從何時開始覺得某門功課難學、學習遇到困難向誰求助、家人如何幫助自己等方面進行調查;家長問卷主要從孩子何時覺得功課難學、功課難學的原因、家長對待孩子學習的態度及做法等方面進行調查。
三、調查統計結果及結論:
1、分化集中年級:
教師認為:33.3%集中在3年級,30%集中在4年級,30%集中在五年級,20%集中在6年級。
學生認為:14.1%的學生認為3年級開始功課難學,23%的學生認為4年級開始功課難學,16.1%的學生認為5年級開始功課難學,13%的學生認為6年級開始功課難學。
家長認為:6.83%認為從二年級開始,15.2%從三年級開始,14.4%認為從四年級開始,6.80%認為從五年級開始,28.9%認為從六年級開始。
結論:從數據看,三方對分化集中的年級看法是不同的。老師認為三、四、五年級都存在分化現象,而且分布比較平均;學生比較偏向四、五年級,但三、五、六年級相差不大;家長則偏向集中在六年級,其次是三、四年級。
2、對功課的喜歡程度:16.1%的學生喜歡英語,25%的學生喜歡語文,31.3%的學生喜歡數學。
3、課程的難易度:34.9%的學生認為英語不好學,11.5%的學生認為語文不好學,20.3%的學生認為數學不好學。
第2、3兩條的結論:學生最喜歡的學是數學,其次是語文,第三是英語;認為最難學的學科是英語,其次是數學,第三是語文。
4、學習不好的原因:
教師認為:70%的教師認為是興趣方面的原因,66.7%的教師認為是家庭重視不夠
學生認為:13%的學生人功課有難度,39.6%的認為基礎沒打好,16.7%認為是缺乏克服困難的信心。
家長認為:39.4%的家長認為是孩子玩心重,沒有認真學,27.3%的認為是缺乏恒心,23%認為是基礎差,9.9%認為是不喜歡任課教師。
結論:教師認為主要是興趣和家庭的原因;家長認為是孩子沒有認真學、缺乏恒心和基礎差;學生認為主要是基礎差和缺乏信心。三方存在偏差。
四、原因及其對策: 從數據分析來看,分化集中在三、四年級。
(1)就英語學科來說原因之一:興趣對學習效果是有一定影響的。從數據分析來看,喜歡英語的學生最少,覺得英語難的學生最多,正因為不喜歡,所以覺得難;反過來,因為覺得難,因而會感到沒有興趣。一種惡性循環。原因之二:我校是農村小學,沒有學過英語,有的英語基礎差,因而一時難以跟上進度。原因之三,從數據來看,學生英語學習遇到向父母求助的人數少于數學、語文兩科,說明農村學生父母英語輔導能力有限,對學生英語學習幫助是有限的。
原因二、三都是客觀存在的而且僅靠學校的努力已經無法改變,那么改變原因一,即培養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入手是消除英語學習分化的關鍵,而且也是可行的。目前全國學習英語的氛圍很濃,人人都知道英語的重要性。可從三方面用力:充滿趣味、激勵、高效的英語課堂;對家長進行培訓,如何督促孩子在家學習英語;學校或班級有濃厚的學習英語氛圍、風氣。
(2)從語文學科來看,四分之一的學生喜歡語文,所占比例較少,認為語文難學的學生占五分之有一多。可以看出,盡管大部分學生不喜歡學習語文,但并不是因為語文難學。盡管所調查年級學生語文學習狀況有很大區別如:以前所用語文教材版本各異,家庭輔導能力不同,但學生對自己語文學習的結果還是比較滿意的。最重要的原因應該還是因為是母語的緣故的,整日沐浴其中,考試一般不會出大問題。
但喜歡語文的學生很少這一現象值得深思。筆者覺得應該從語文教學的方法上找原因,語文--母語到底如何教,才能讓學生喜歡。
(3)從數學學科來看,喜歡的學生最多,認為數學不好學的學生也很多。喜歡的原因是數學教學方法新穎,生活化,貼近學生;認為數學難學主要是因為越到高年級所學內容越抽象,對學生的思維品質的要求也越高、越全面。如果學生還停留以前單一的思維品質上,是難以學好的。
對數學學科來說,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是關鍵,如培養思維的廣度、深度、敏捷度、細致性、批判性等,其次是培養學習的興趣:第三,家庭應加強輔導。
綜觀三門學科,造成分化的原因主要有:學生學習興趣不夠、對改變自己的學習現狀缺乏信心、思維水平沒有跟上、家庭重視不夠、教師也認為改變后進學生較難。
要解決分化的問題,應該有高效的課堂,教師是關鍵,雖然分化的問題很難解決,但教師應對后進學生充滿信心,不應對學生失去信心,運用暈輪效應等多種教育理論,促進后進學生盡快提高;其次家庭的重視非常關鍵,缺少家庭關注的教育,是不完滿、不成功的教育;第三,學生自身的素質、勤奮、自信也是關鍵。造成分化的原因是多樣的,因而改變也應從多方面入手。
筆者認為分化這一現象其實從孩子開始學習就已經開始了,一個人在學習上的優劣表現是由多種因素形成的,如遺傳、個人天賦、環境、后天教育等,要消除分化似乎是不可能的,承認學生之間的差異并不等于放棄對個別學生的放棄。在實際的教學中,可以盡可能的消除后天人為造成的負面影響。其次,人的智力是多元的,教師用整齊劃一的標準要求每一個學生,是不科學,也是不現實的,在目前社會、教育的大環境下,社會、教育為一個人全面、自由的發展所能提供的條件是極其有限的,因此我們應在承認分化的同時,盡可能減少分化。
學生調查報告 篇2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的旅游市場在不斷擴大,出外旅游已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這些旅游群體當中,青年旅游者是整個旅游市場的一個重要而又獨立的組成部分。而在青年旅游者中至少有半數是青年學生(主要是大學生)。大學生作為社會的一個特殊群體,它具有一定的經濟獨立能力和自我生活能力,有相對寬松的時間,具有更多的冒險精神和追夢遐想,這些促成了大學生旅游熱。因此,青年大學生作為一支旅游生力軍的地位確實不容忽視。
調查目的:為了解廣大青年大學生旅游意向和旅游期間的消費結構之類的旅游為,對洛陽理工學院在校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以指導我們對廣大大學生的旅游為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調查方法:問卷調查
調查地區:洛陽理工學院西校區
調查對象:洛陽理工學院、經濟與工商管理系所有學生
調查時間:20xx年2月29日—20xx年3月7日
調查項目:出游意向、出游時間和地點、出游態度和偏好、出游次數、旅游方式、
調查分析:
(一)出游意向
在旅游意向上,表示很喜歡的占30% 較喜歡占43.3% 無所謂占16.7% 不喜歡的占10%,其中女生很喜歡占30.8%,較喜歡占46.2%,無所謂占15.4%不喜歡占7.7%;男生很喜歡的是29.4%,較喜歡的41.%,無所謂的17.6%,不喜歡的11.8%。
在300份調查問卷中,大學生外出旅游的目的:放松一下占60% ,尋找樂趣占46.7% ,學習、獲取知識占13.3%,追求刺激占6.7%,探親訪友占3.3% ,其他的占10%。說明大部分學生旅游的目的不止一種,其中目的主要是休閑散心(106.7%)和增長見聞(13.3%),純粹娛樂性質上的游玩、觀光、探親訪友的不大受大學生的歡迎。
(二)出游地點和時間
調查結果表明,大學生偏愛民族風俗區和風景名勝區。其中,旅游目的地選擇自然風景區的最多,占了總人數的65%,表明大學生更愿意與大自然親近;有相當一部分人選擇人文歷史古跡和民族風情區,分別占總人數的23.3%和26.7%。
在對于旅游時間段的安排上,最多人選擇的時間段是不定時間,占了總人數的36.7%,說明了大學生都喜歡把外出旅游的時間由自己自由安排,不受約束。選擇寒暑假期以及除五一、十一以外的節假日出游的人分別占總人數的18.3%和15%。原因可能是一方面寒暑假的假期長,大多數學生都喜歡留在家看電視看書而不外出旅游;而普通節假日由于時間較短,沒有充分時間做好旅游前的準備工作和旅行后的休息調整,不利于出游;另一方面,由于大學生的課業比較重,一般會利用周末進行復習或吸收新知識,還有相當部分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做兼職或參加各種活動;另外,五一、國慶黃金周是大學生旅游的另一高峰(20%),大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可以自由分配,而且還可以趁黃金周的時間休息調整。
(三)出游態度和偏好
從調查中表明了,大學生出游的態度都是良好的,他們都樂意或喜歡出游,這跟他們的出游意向是完全符合的。而且大學生在準備外出旅游前,關注的問題通常是出游的費用(53.3%)、景點的吸引力大小(43.3%)、交通便利(10%)、距離遠近(16.7%)、住宿條件(16.7%)和安全問題(20%)。
(四)出游次數
被調查大學生在過去的一年中出游(超過24小時的過夜旅游)次數為:0次5%,1次為27.1%, 2次為53.6%,3次為10.7%,4次為3.6% 和5次以上為0%。
(五)旅游的方式
在調查中,大學生以往出游時,出游方式選擇與同學結伴而游的(70%)占大多數,與戀人一起的占13.3%,數字說明大學生大多數喜歡跟同年齡段的人一起外出旅游,而與家人一起(16.7%)和獨自一人出游(13.3%)也占一定比例,只有3.3%的人愿意選擇隨旅游團。
(六)旅游花費來源
調查結果表明,大學生每個月的消費水平在300-400元和400-500元各都占30%,其次是200-300元、500-600元各占16.7%和15%, 600元以上的占8.3%。除了家里提供生活費外,而已有15%的大學生每月具有兼職收入,其中平均月收入約為85元,由此看來,大學生消費水平偏低,原因其一就洛陽市整體消費水平來看相對不高,因而洛陽大學生的月消費水平不高就不足為奇了。其二,大學生絕大部分的消費都來自家庭資助,因而學生對生活費有一定的控制,這也是導致大學生消費水平偏低的重要原因。同時大學生具有兼職收入的較少,這對大學生的消費水平有一定的影響。
(七)旅游消費狀況
在以往外出旅游的花費上,景點門票占其主要,占總數的47.2%,其次是食宿占13.9%,交通占9.4%。而對旅游地的風味小吃、特色娛樂項目上,感覺一般占33.3%,喜歡占26.7%。而特別喜歡僅占13.3%。由此可見,當地的風味小吃沒有將其特色表現出來,就深入了解,許多大學生對在沒有品嘗時給予的期望值偏高,而真正品嘗之后,其期望值大打折扣,畢竟青年人對新鮮事物在感官上都會給予很高的評價,而一旦去體驗之后,沒有其想象的好時,將會大所失望,這
也許是其感覺對其旅游地的風味小吃上感覺一般的比例占較高的原因。在旅游途中,76.7%選擇購物,表明購物在大學生旅游中也占主要活動。出游時,偏向購買紀念品的占54.5%,其次為特產(36.4%),其他的(10%)為不多。
調查費用:調查問卷300份,一份0.07元,共計21元。
學生調查報告 篇3
一、問題的提出
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學生的零錢越來越多,消費水平也越來越高,學生之間的攀比現象,以及社會上的少年犯罪現象也由于這些因素隨之越來越多。中學生不同于其他的消費階層,他們無經濟收入,但因為很多中學生都是獨生子女,被家長視為“小皇帝”,因而消費水平比較高。在初中階段,初中生作為消費者,經濟來源主要是父母的血汗錢,而初中的資料費、生活雜費都是一筆很大的開銷,初中生如何合理消費、節省開銷是我們所關注的焦點。因此,了解初中生如何消費,便知他們如何理財。
二、調查報告
研究目標:
1、通過活動,調查初中生學怎樣消費,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
2、通過活動,正確認識金錢在現實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理性地思考我們當今的青少年應樹立什么樣的金錢觀。
研究內容:調查初中生的零花錢的數目、來源、用途,以及零花錢使用時的消費理念。 研究方法:主要采取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問卷設計注意科學性,遵守題目制定的準則——越簡單越好,使題目簡明扼要,層次分明,為確保信度,問卷采用集中填寫當場收交的方法,問卷上不寫姓名,問卷結果不會對各位同學產生任何不利影響,請同學們如實回答。 研究對象:對某中學初二(1)班43名同學進行了調查,收回有效答卷42份。
三、調查結果
表1. 某中學初二(1)班同學消費情況的調查統計42人
調查內容調查結果
1、你每月的零花錢是:A50元以下 B 50—100元 C 100—150元 D150元以上 A:18,42.9% B:16,38.1% C:3,7.1% D:5,11.9%
2、你每月零花錢的來源(可多項選擇)
A勤工儉學 B父母 C祖父母和外祖父母 D其他親戚 E其他來源 A:6,14.3% B:34,81.0% C:7,16.7% D:3,7.1% E:4,9.6%
3、你的零用錢主要用途是(可多項選擇)
A買書籍 B 儲存起來 C買零食 D打游戲 E體育運動 F買衣服 G朋友聚會 H其他 A:21,50.0% B:23,54.8% C:20,47.6% D:2,4.8% E:5,11.9% F:12,28.6% G:7,16.7% H:12,28.6%
4、購買一種商品,你首先考慮的因素是
A商品的用途B價格C款式及包D是否符合時尚潮流
A:11,26.2% B:2252.4% C2:4.8% D:10,23.8%
5、你對中學生吃零食、穿名牌的看法是
A 不會因價格貴而放棄 B 在經濟條件允許下,可以考慮 C沒什么看法 D不應該 A:1,2.4% B:28,66.7% C:5,11.9% D:8,19.0%
6、你的消費理念或消費風格來自
A父母,因為他們是過來人 B兄弟姐妹,因為他們比父母更了解我需要什么
C同學或同齡的朋友們,因為他們知道什么不讓我落伍 D沒有人,我相信自己的眼光 A:10,23.8% B:10,23.8% C:6,14.3% D:16,38.1%
7、你對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看法是
A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應該大力提倡 B無所謂
C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沒必要 D反對
A:34,81.0% B:3,7.1% C:3,7.1% D:2,4.8%
8、如果當月零花錢不夠,如何解決?
A. 向父母要 B. 借 C. 不正當方式 D. 自己賺
A:22,52.4% B:5,11.9% C:4,9.5% D:11,26.2%
9、如果每月零花錢多了100元,你會如何處置?
A. 用于學習 B. 用于娛樂 C. 人際交往 D. 儲蓄 E. 其他
A:6,14.3% B:6,14.3% C:20,47.6% D:9,21.4%
四、調查結果分析
1.每月的零花錢
學生每個月的零花錢在50以下的占42.9%,在50元-100元的占38.1%,也有少部分學生的零花錢很多。順德區的生活水平、消費水平都比較高,家長給子女的零花錢也比較多。
2、每月零花錢的來源
學生的零花錢主要來源是父母,占81.0%。初中生學業重,課程緊,基本上沒什么時間參加勤工儉學。學生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年事已高,家庭的主要經濟支柱是父母,因此零花錢的主要來源是父母。
3、零用錢主要用途是
選擇儲存起來的的占54.8%,買書的占50.0%,買零食的41.6%,還有少部分同學選擇買衣服。初二(1)班是外宿班,一些生活用品之類的東西不用自己打理,因此平時的零花錢都是自己處理。平時學業忙,沒時間逛街,于是很多選擇儲存起來。學生要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要每天看一篇文章的意識很強,因此選擇買書。初中生正長身體,容易餓,加上嘴饞,因此總在課余時間去買零食。在學校都是穿校服,因此花在買衣服的錢比較少。
4、購買一種商品首先考慮的因素
考慮價格的占52.4%,考慮商品的用途的占26.2%,考慮是否符合時尚潮流的是23.8%。買商品時,首先考慮它的價格,只要喜歡、買得起,不管實不實用,都會買下。有些學生考慮的是它的用途,注重物盡其用,認為沒必要買沒用的東西回來擺,浪費金錢。中學階
段的這個年齡正是對時尚有敏銳觀察力的時候,對時尚感興趣,追求時尚正逐漸影響學生的消費理念。
5、對中學生吃零食、穿名牌的看法
認為可以考慮的占66.7%,認為不應該的占19.0%。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不再滿足于吃得飽,穿得暖,而是追求更舒適的生活,因此經濟條件允許下,可以考慮吃零食穿名牌。而有些學生認為不應該,他們認為沒必要把錢浪費在吃零食,穿名牌上,只要吃飽飯,穿著舒適就行了,沒必要追求名牌。
6、消費理念或消費風格來源
學生的消費理念和消費風格來源很廣,既有父母占23.8%,也又兄弟姐妹占23.8%,更多是自己占38.1%。在家里,平時跟父母,兄弟姐妹出去消費,或多或少收到他們的影響,久而久之也形成了自己的消費理念,不再收他們想想,而是相信自己的眼光。
7、你對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看法是
學生認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應該大力提倡的占81.0%,雖然生活水平提高了,但學生勤儉節約的意識還是很強。
8、如果當月零花錢不夠,如何解決?
當零花錢不夠時,很多學生選擇向父母要,占52.4%,也又少部分選擇自己賺,占26.2%。初中生還是消費者,沒有賺錢能力,所以零花錢不夠時,首先想到的還是向父母要。
9、如果每月零花錢多了100元,會如何處置?
很多學生選擇儲存起來占41.6%。這個月零花錢多了,或許下個月就不夠,為了以防萬一,很多學生就選擇存儲一起來。
五、分析后的思考
一個人的很多習慣都養成于青少年時期,從一個學生對待零用錢的態度,就能折射出將來當家理財的點點滴滴:一個從小克勤克儉的孩子,長大后花錢自不會大手大腳:小時候“要風得風,要雨有雨”,讓他感到錢來得很容易,長大后一不留神,就會犯下難以彌補的錯誤。通過這一次的研究性學習,我們深刻地理解了學生理財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自己也得到了這方面的許多知識。觀念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會在人們的行為中慢慢改變,而行為又會反過來影響人們的觀念。消費正是這樣的,它既受內在因素的影響,也受外來事物的影響,我們應該用一種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孩子的勤儉節約和儲蓄行為是個良好現象,家長應對此加以鼓勵和正確引導,使孩子從小養成善理財的好習慣。
學生調查報告 篇4
社會交往能力對大學生來說是至關重要的,良好的社會交往能力是大學生身心健康及發展的重要內容及基礎條件,它的質量對在校期間的學生、生活及終身幸福都有重要影響。大學生的人際交往素質不僅影響到當前的精神生活,而且還影響到大學生的生理及心理狀況,關系到個人前途,也關系到國家人才隊伍的質量及現代化建設的成敗。因此,為了了解大學生社會交往能力狀況,我們做了此次調查。
一、調查目的:
社會交往能力對于一名大學生來說非常重要,此次調查,我們便針對大學生的社會交往能力展開了調查與探討。
二、調查對象及方法:
1、對象:在校大學生
2、資料收集方法:采用調查問卷方法調查。
3、調查方法:這次我們做了一個對社會交往能力的問題調查。此次調查我們對34名同學進行了提問,其中包括18名女生,16名男生。而在這些同學里,我們又針對文理生進行了分開調查,34名同學中,有17名文科生,17名理科生。我們希望通過調查,分別研究男生和女生,文科生和理科生在社會交往能力上的區別。其中有10道問題,類似于“是否積極參加學生會或班級干部競選”“是否敢主動與陌生人交談”“在大學是否做過兼職”“你覺得你的社會交往能力怎樣”等。這些問題都與社會交往能力有關,做完調查后我們還進行了評分和強弱能力的分類。
三、調查內容:
性別 文或理科:
Q1:你敢主動和陌生人交談嗎?
A.敢 B.不敢
Q2:你會選擇和哪種類型的人交朋友?
A.外向型 B.內向型
Q3:當你得到新認識朋友電話,手機,QQ,或其他聯系方式后,你會不會主動聯系?
A.會 B.不會
Q4:你會主動積極地參加社團活動嗎?
A.會 B.不會
Q5.:是否會積極的參加大型的比賽或演講聯誼活動?
A.是 B.否
Q6:你是否在上臺演講或與人交流時有緊張感?
A.是 B.否
Q7:是否積極競選學生會或班級干部?
A.是 B.否
Q8:在大學期間是否做過兼職?
A.是 B.否
Q9:現在還和小學,初中,高中的同學聯系嗎?
A.經常 B.一般 C.從不
Q10:你覺得你是社會交往能力怎樣?
A強. B.一般 C.弱
四、調查結果分析:
在對34名同學的調查后,我們統計出結果并進行了能力強弱的區分。其中社會交往能力強的同學有23%,社會交往能力一般的同學有63%,社會交往能力較弱的有14%。由此可見,普遍大學生的社會交往能力處在一般水平。接下來,我們將會針對男女生、以及文理科的不同進行深入的分析。
1、男女差異:
根據本次調查反饋的表格中分析數據。男女抽樣調查基數為男生18人,女生16人,總人數為34人。依照比例計算得出,男生社會交際能力優秀比例占總人數的9%,占優秀人數的40%。女生社會交際能力優秀比例占總人數的13%,占優秀人數的60%。此項數據表明,社會交際能力優秀的人數女生相比男生有微弱優勢。導致這項數據結果的原因可能是我國男女比例失衡,女生相較男生人數較少等總總因素導致,女生在主動交際上有優勢,容易產生自信心。而男生人數較多,競爭壓力大,失敗幾率高,導致自信心受挫,變得不敢主動與其他人交流,導致交際能力不如女生。
社會交際能力一般的人群男女比例較為均衡,均占總人數31%,在一般人數中各為50%。男女在此方面非常相似,男女交際能力一般的人群中主要表現在不太敢在公眾場合表現自己,而在與陌生人交流上較同為社會交際能力一般的人群男性比女性優異。社會交際能力一般的女性在公眾場合表現力也沒有男性優異。但在于相熟的人交往上女性的活躍程度和能力都高于男性。產生這數據的主要原因是女性在社會交際的方式與男性有所不同,女性交往的好壞多取決于交際時間的長短和相熟程度,而男生表現欲更強,交際的好壞也多取決于感覺,感覺好的自然而然關系更好。
社會交際能力差的在總人數中占13%,且均為男性。此項數據表明,女生極少數人群會出現社會交際能力差的現象,而男生近年大多沉迷網絡游戲,出門次數減少,很少與人交流,導致回歸現實社會不敢和不會與人交流,即使主動與人交流成功幾率降低,自信心受挫,更加不敢與人交流,從而社會交際能力變得更差。
2、文理科差異:
文科
差:占文科調查總數的6%
一般:占文科調查總數的70%
優秀:占文科調查總數的24%
理科
差:占理科調差總數的40%
一般:占理科調查總數的40%
優秀:占理科調查總數的20%
1.就以上數據來看:文科生的社會交往能力要強于理科生的社會交往能力.
2.就調查結果分析:對文科大學生來說能說會寫是是對其自身的一大基本要求,他們在日常的生活學習中本身就得到了不少的鍛煉;而理科相對文科來說則更多的是思考,交流的時間相對少,加之缺乏相應的鍛煉機會,所以文科大學生普遍比理科大學生的社會交往能力強。在文科與理科中,男女之間的比例差別也很大,文科中男生偏少,所以在文科中的男生在大學生活中得到的鍛煉機會就會更多,只要自身能夠得到更多的自我認識,必定會提高社會交往能力;在生活中,文科生會組織各種活動,由此就需要自身不斷的去提高,不僅是在熟悉的人之中能夠交流,更重要的是能夠跟更多的人去交流,由于種種實踐,社會交往能力就會加強;而相對于理科生來說,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學習理論性的知識,會把大量的時間花在圖書館等各種存有大量學習資源的地方;由于學習的思維方式以及在生活中的興趣愛好所致,文科生社會交往能力會強于理科生。
3、存在差異的原因分析:
(一)從個人內在方面分析:
1、嫉妒心理:
在現實生活中,嫉妒已成為一種極端消極及狹隘的病態心理,阻礙著我們的日常交往活動從而影響我們能力的提高。如在團隊合作中怕自己才能不能得到展現,見別人比自己出眾就心懷不滿。
2、 孤獨心理:
孤獨往往表現出萎靡不振,并產生不合群的悲哀,從而影響正常的學習、交際及生活。如只愿與身邊的同學交流,不愿與其他人主動交流。
3、 自卑心理:
自卑是人際交往及社會協作的大敵。自卑的人悲觀、憂郁、孤僻、不敢和人交完,認為自己處處不如別人,性格內向,總覺得別人瞧不起自己,而深層的理解是自己看不起自己,即缺乏自信。
4、自負心理:
只關心個人的需要,強調自己的感受,在人際交往中表現為目中無人。在社會交往過程中,這種人不會得到大家的青睞,即使有能力,一般人也不會找她幫忙,這種人有一種獨立于外界的高傲,是團隊協作的大礙。因此,應該將自負化作自信,更好地融入團體、社會。表現為在團隊隊中以領導者自居,不服從團隊的安排,不能有很好的`團隊合作精神。
5、畏懼心理:
社會的人際關系復雜,這是不爭的事實。我們沒有辦法改變這一事實,只有調整我們的心態,而不應該畏懼這一事實,在完善自己的同時,我們也要把自己融入到社會當中去。這種情形表現方式是多樣的,例如,不敢在人多的地方說話,自己不同的觀點不敢表露等等。
6、異性交往易遭受非議:
本來是很正常的社交活動,但是也是一個一直令大學生棘手的社會障礙。異性之間的關系很難猜透,也容易遭受非議,為了避免非議,異性之間就會保持一定的距離。這個就是一種大環境所致。要改變這種大環境,形成一種健康的環境,需要我們改變對異性交往的不正確的認識。
(二)社會外在方面原因分析
1、社會結構的變化:家庭結構及居住環境等社會因素變化的影響 隨著經濟全球呼影響及國家政策獨生子女的變化的影響,以及家庭規模越來越小,獨生子女越來越多的影響,大多數養成自私任性、依賴性較強、不懂得關心尊重他人的性格。
2、市場經濟的發展對大學生的人際關系的影響 市場經濟的發展,部分大學生受其負面影響,由此產生的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對大學生的價值觀產生負作用,并進一步影響大學生的社會交往能力,導致在一些團隊合作中,只顧個人私利,不管團體利益的現象發生。
3、互聯網絡的普及的消極影響 大學生成為互聯網最頻繁的使用者之一,使其沉溺于網絡交往而忽略現實人際交往。大多時間用于上網交流,而在現實生活中與人交流時間少,最終導致大學生與人交往的能力受到影響,不能很好與人交流,更不利于團隊合作。
五、當代大學生社會交往能力過程中的問題解決措施
良好的社會交往能力十分重要,當代大學生的社會交往能力的現狀及問題,讓我們迫切需要找出相應的對策去提高大學生社會交往能力。我們在社會交往過程中不但要遵守平等、誠信、寬容、信任、禮儀、慎獨六個原則,而且對于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溝通策略。對于死板的人,要有熱情耐心;對于傲慢的人,要適當反擊;對于好勝的人,要適可而止;對于性急的人,要避免爭吵;對于老練圓滑的人,要多加防范;對于口服蜜餞的人,要敬而遠之;對于刁鉆刻薄的人,要保持距離。
(一)針對大學生自身方面的原因針對性的提出以下解決方案
1、要注意語言的魅力,減少嫉妒心理。
2、減少孤寂感,勤加澆灌,經常聯系。
3、抑制自卑心理,培養開朗、活潑的個性。
4、防止自負,心懷感恩,勇于承擔責任。
5、要有激情,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克服畏懼心理。
6、不忘幽默,正確看待異性交往問題。
(二)對于社會外在方面的原因,我們做以下探討
1、家庭結構及居住環境等社會因素變化對大學生社會交往影響的解決措施:
對于獨生子女而言,首先,記住別人的姓名,主動及人打招呼,稱呼要得體,讓別人覺得禮貌相待、備受重視,給人以平易近人的印象,這有利于改正起自私自利不關心他人的缺點;其次,注重理解及領會能力的培養,要聽得快,聽得準,記得牢。只有清楚領會他人的意圖才能理解他人的立場,從而和諧融洽人際關系。
2、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防止市場經濟的發張對大學生的負面影響
市場經濟的發展對大學生確實有一些負面影響,因此作為當代大學生,要正確看待市場經濟的發展中的一些問題。首先,大學生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要克服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及利己主義思想,對金錢利益形成正確認識思想認識。其次,子啊實際生活中要踐行自己所信奉的正確的價值觀,正確取得金錢,合理使用,不攀比吃穿。
3、重視學習作用,提高學習能力,減少對網絡的依戀
網絡的快速發展,對當代大學生的影響甚大,不利影響主要表現為沉溺虛幻網絡,耽誤學業。作為大學生,主要任務時學習,因此要重視學習作用,提高學習能力,從此減少對虛幻網絡的迷戀。增強自我控制能力,學習時應該保持高昂的情緒狀態,絕不把消極負面的情緒帶到學習中,影響學習;自我控制能力的增強有利于控制自己少上網,減少對網絡的依賴,更好的學習。
六、總結
社會交往,簡稱“社交”,是指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人與人之間相互往來,進行物質、精神交流的社會活動。從不同的角度,把社會交往劃分為:個人交往與群體交往;直接交往與間接交往;競爭、合作、沖突、調適等。社會交往有利于個人成長,是文化傳播的手段,是社會構成與發展的基礎。對于一名大學生來講,更是一門大學必修課,我們必須在大學里培養社會交往能力,這對我們能力的提升,對我們的人際交往以及日后的就業都有很大的幫助。在大學,社會交往能力包括與同學老師交流的能力,擔任干部處理班級事務的能力,積極參加各項活動和比賽的能力。社會交往能力的提升是大學生整體能力提升的表現,因為它包括許多個方面,它是人際交往能力,適應社會和集體能力的體現。進入大學,我們常會遇到這些問題,與寢室同學或班級同學相處出現問題,不敢競選學生會或班級干部,上臺發表演講或講話會感到緊張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都提醒我們,在大學,我們要好好培養我們的社會交往能力。
學生調查報告 篇5
1、電腦、網絡普及程度非常高
有39.7%的同學配有電腦,35.7%的同學天天一般花1—2小時在電腦上,有42.6%的同學為3—4小時。從上網同學的比率可以看出,網絡已經成為當代大學生的日常工具之一。基本上所有的同學都感受到網絡的存在對現代社會生活的影響以及在日常和工作上的重要性。從各年級的分布來看,并不象一般認為的:大一同學因為對計算機本身的了解中國范例及使用比較生疏,因此決定了對網絡的應用率也比較低。事實上,計算機的使用已經低齡化,很多同學在高中已經接觸到了計算機,雖然對軟件、語言等并沒有熟悉的應用,但一提到上網,大多數同學還是非常熟悉的。大二、大三經常接觸網絡的同學比較固定。也就是說,不常上網的有一部分,經常上網的也總是保持著一定的數量。分析原因在于有些同學由于自己沒有電腦,或是專注于學習,有其它事情纏身如打工、談戀愛等,所以沒有時間涉足于網絡;而有些同學則因為擁有個人電腦,用起來非凡方便,或是時間較為寬松,所以有較多時間留駐于網絡。總體而言,經常上網的學生是比較固定的,占全體同學的40%左右,同學總是與網絡保持著比較密切的關系,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同學已經迷上了網絡。
2、大學生中對網絡的價值利用率不高
網絡的應用對于學生而言,主要應放在查找資料、開闊視野等層面上,一些大一的學生也承認,在沒有接觸到網絡之前,在他們的意識中,網絡應該是學習的輔助。但是事實上,真正使用網絡來查找資料幫助專業學習的同學非常少,即使有也是偶然寫論文,甚至是直到交作業時,才到網上找找。調查表明,上網聊天的占34%,上網玩游戲的占28%,上網查資料的占38%。也就是說,有62%的學生在網絡里從事與學習工作無關的活動。提及聊天,必然要提qq,在調查的200個學生當中,全部都至少有一個qq號。
學生調查報告 篇6
我從小開始就戴上了眼鏡,因為我的眼睛患了弱視和散光,從此,電視、電腦就與我劃清了界限。即便如此,我在七歲時還是患上了近視。我的周圍,患近視的同學很多,因此我很想弄明白他們又是為何患上近視的。于是,我對小學生近視原因進行了調查。
調查
1、我上網查閱資料,了解一般人是怎樣患近視的。
2、我打電話給患近視的同學和朋友,問他們是怎樣近視的。
3、我到綿陽市眼科醫院咨詢趙定中院長,小學生患近視的原因。
分析結論
1、學齡前兒童患近視主要是因為先天性眼球發育不健康導致,如弱視、斜視、散光等眼部疾病都很容易導致近視產生。
2、小學生近視主要是因為看電視和電腦時間過長;讀書、寫字時不注意距離與姿勢,不注意光線與照明;不認真做眼保健操等因素導致眼部疲勞,而導致近視產生或加重。
3、中學生近視除了上述原因外,還因為學習任務重,壓力大,功課多,戶外活動少,導致用眼過度,加重近視。
4、遺傳因素、環境污染和攝入營養成分的失衡也是患近視的重要原因。
5、患近視后未及時治療或不戴眼鏡,加重近視程度。
建議
為有效預防近視等眼病:
1、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合理飲食,不偏食,多吃含維生素c和維生素a,d的食物。
2、要糾正不良習慣,養成良好的用眼衛生,看書、寫字時姿勢要端正,光線要充足,堅持做眼保健操。
3、要盡可能少上網或看其他輻射性強的東西,不讓眼睛長期處于疲勞狀態。
4、要定期到眼科醫院做檢查,及時發現眼病,及時治療,聽從醫師的指導,逐步矯正視力或防止近視度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