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學生調查報告(精選16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逐漸認識到報告的重要性,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內容的完整。你還在對寫報告感到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學生調查報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學生調查報告 篇1
在市場經濟的體制下,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物質生活不斷充實。初中生大都是獨生子女,是家中的小太陽,自然倍受寵愛,其中一個重要的表現就是零花錢狀況。面對日漸增長的零花錢我們究竟應如何看待呢?學生門是如何來安排他們的零花前的呢?這些零花錢又對他么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呢?這些都是十分另社會關注的問題。
問題一:零花錢的來源絕大多數的初中生零用錢來自父母
我們認為,沒有經濟來源的學生,生活開銷一般都是依賴自己的父母,少部分學生與祖輩或其他親屬同住的,也會經常收到他們給的零用錢,這也是基于長輩對幼輩的愛護。因此,他們的零用錢絕大多數來自父母。
少部分期望自食其力的學生還會通過打工或者兼職,來改善自己的生活條件,同時也接觸了社會,豐富了社會經驗。但初中生的年齡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小,能同意他們利用課余打工的家長還是不多。
問題二:零花錢的數額
初中生零用錢每月多在100元以下,高中生的消費層次更為平均
我們認為,初中生年齡尚小,平時花費不多,加之初初中生的判斷能力和行事能力都相對較弱,家長們一般不會給小孩太多錢支配,只有在一些郊游、外出時間較長的情況下才會相對更為慷慨一些,一般在平時就每次給個幾元錢,以應付日常花銷和每日車費為主。因此大多數初中生的每月零用錢金額在100元以下。相對來說,高中生各方面的開支比較多學習上的花費要明顯多于初中生,對于自己孩子在學習上的正常開銷,家長們的出手是毫不猶豫的,同時孩子們平時的生活花費和日常零用錢,也開始隨之水漲船高。
問題三:零花錢的使用情況
初中生零用錢的三大流向:購書、儲蓄、買零食
精神消費上的購書是居于首位的,但是目前國內的文化消費市場上針對青少年朋友的書籍還是非常的少,許多都是習題集和課內補習資料,可以填補青少年精神空間的書籍少的可憐,因此必須重視初中生的文化消費需求,挖掘中國式的精神消費內容,豐富青少年的業余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有近一半的初中生朋友會把未花完的零用錢進行儲蓄,而且相當多的學生儲蓄是有明確消費目的的,是一種積攢行為。這個結果表明,勤儉節約的中華美德在當代青少年的身上也得到了繼承和發揚。
孩子的儲蓄行為是個好現象,家長應對此加以鼓勵和正確引導,使其從小養成善理財的好習慣。但同時也必須關心孩子的生活習慣,對于不良習慣必須堅決糾正,這也是對孩子將來負責。
另外許多青少年學生比較喜歡吃零食,因此用于零食上的開銷也占有較大的比例。
問題四:對零花錢的態度初中生普遍缺乏理財能力
我們認為:一個人的很多習慣都養成于青少年時期,從一個學生對待零用錢的態度就能折射出將來當家理財的點點滴滴:一個人從小克勤克儉,長大后花錢自不會大手大腳:小時候要風得風要雨有雨,讓他感到錢來的很容易,長大后一不留神,就會犯下難以彌補的錯誤。
以上是對調查結果的整理。從中我們可以得到許多啟示。
新生的一代,有相當多的在年紀尚小時便已受到了金錢的強烈沖擊,正逐漸形成獨特的金錢觀。因此,金錢教育對于家庭、學校乃至全社會來說,已經是一個嚴峻的挑戰。教育者們有必要教孩子怎樣對待錢和看待錢。目前我國的中小學一般都還沒有開設專門的金錢教育課程,尚在襁褓中的素質教育體系中也沒有明確提出具體的金錢教育策略,已有一些涉及金錢教育活動大都停留在抽象的道德理念層面,且無正規體系。問題是嚴峻的。
國外許多發達國家的家長都比較注重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家庭經濟條件再好,學生打工掙錢、自食其力還是比較普遍的。國內在觀念上還是比較落后,家長總希望在自己的保護傘下為孩子營造安逸舒心的成長環境,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出人頭地,但在教育上可別大意了,拔苗助長不行,過于精心呵護更不可取!
國外成功的教育經驗表明,對中小學生進行消費、投資等方面的理財教育將有助于孩子對經濟社會的適應性和敏感性,對他們日后的理財能力有相當影響。當然,我國目前要對中小學生進行金錢教育是一個艱巨的過程。現在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家長對孩子過分寵愛,孩子要啥盡量滿足,家庭優越的條件養成了孩子好吃懶做的壞習慣。殊不知,一心想望子成龍到頭來卻是養子成蟲,身邊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教給孩子怎樣使用零花錢則是最基本的一個環節。
通過本次調查,我們得出了兩點。第一,廣大中小學生要合理安排零花錢。培養理財觀念。第二,家庭、學校和社會要加強對學生的理財教育。兩方面緊密結合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長,在這個充滿競爭的社會中取得一席之地。
學生調查報告 篇2
大學生終究會離開這個伊甸園般的校園,他們是怎么想的?他們的人生目標到底明確嗎?他們的信心是否十足?他們對社會選擇人才的認識到底有多少?為此我海鷗社會調查協會歷經2個星期展開了關于我校學生畢業走向的調查活動。并得到一定的成效,達到了我們預期的目的。本次活動很成功,現就本次活動的開展并結果作以下總結:
策劃方面:
作了兩份策劃,雖遇變化也能應付,后來果然事宜有所變化,采用了第二種方案,結果活動能夠順利進行。
安排方面:
提前一個星期做好準備,一切都為順利做好調查活動做準備。每個階段都聯系好了,在階段的端尾做好監督,階段中途讓各部自行組織和完成活動任務。包括前期準備、中期調查、后期工作。
執行方面:
好的一面:在各個階段的工作都能按時按質完成,積極性和責任性都很高,這是值得表揚的。在這此活動中有幾個部門工作表現突出,有組織部、調查部和宣傳部,現特別表揚,希望以后繼續努力加油!
不足的一面:本次活動的調查沒有真的口述調查,有的是直接填的,還有的調查的對象大一的比例大了點,應該大四或大三的比例多點,可能是沒在策劃中寫清楚,該方面沒明確所致。希望以后能更明確點。
調查方面:
組織人員,調查員20多人,調查人數239人,在兩天完成了調查任務,后來交予調查部做好了調查統計,兩天后交予組織部寫好了調查報告,最后總結,一切都能按時完成,這點非常好,值得表揚,望以后能繼續努力!
宣傳方面:
做了一個展板和16張海報,該次活動的海報直接把我們的調查結果貼出去了,讓同學們直接了解調查結果的情況,星期六宣傳部副部長劉曉丹負責制作好了一塊漂亮的展板,把我們這次活動的調查結果直接而又鮮明的宣傳出去,我們把展板放到了三個地點,每個地點放了一天,效果很佳,很多人看,還拍了照片,還有網上宣傳,將調查報告發到我們的博客和農大的bbc里和生工網,再發到校報上去。這次宣傳做的很好,值得表揚,以后望繼續努力!不足的就是宣傳照沒有拍到很多,并在準備宣傳的人數少了點。望以后能夠人數多點參加到里面來。
這次活動總的來說是非常成功的,我們都非常高興,我們班的同學看到我們協會的展板宣傳都夸我們協會的這次活動做的不錯。這次活動是一個典型的調查活動,包括調查策劃、調查活動的前期宣傳、調查組織人員、調查進行、調查結果、調查報告撰寫、調查后期宣傳,這次活動的這幾個環節都做得不錯,為以后的工作又做了奠定和范例,也為以后的影響力加了砝碼。同時這次活動又增進了部門內部的合作與感情,也同時增進部門間的了解與交流。也增強了協會會員對我協會的自信心。這次活動不僅成功,我們還從中學到了不少,包括與人合作,活動執行與管理,活動的動員,還交了更多的朋友。我也和院領導接觸多了,相互增進了了解。看到這么多人這次關注了我們的調查,我相信我們的工作是有價值的,我們的工作是值得的。我們一定會繼續努力,把海鷗社會調查協會做的更好,將每次總結當作學習成長的心得。做好原來的不足,繼續發揚積極向上的精神,為下次活動做好充分的準備。大家一起加油!
學生調查報告 篇3
普遍存在職前經驗憂慮京津滬成實習熱點區域
每年的春季是高校應屆畢業生的求職旺季,但近期紛紛有媒體報道,現在很多高校的人才招聘會上,卻出現了大二、大三學生忙于求職的身影。他們對于即將到來的職業生涯存在極大的憂慮感。這究竟是杞人憂天還是未雨綢繆?近日,在全國范圍內,對大學生職前狀態進行了調查。在收回的1200份有效問卷中顯示,63%的大二、大三學生人急于在暑假就開始尋找企業實習崗位,實習地點集中在北京、天津、上海、深圳等經濟發達地區,其中七成學生暑假想到北京的企業實習。
實習經驗是就業的保障
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在職前有較為普遍的“經驗憂慮”。91%的調查者表示,盡早進入企業實習,是為了增加工作經驗,在畢業前的企業招聘中多加一道保障。“這也和企業對于員工培養不夠重視有很大的關系。”對此,分析,“沒有工作經驗的畢業生與需要工作經驗的用人單位之間出現了斷層。解決這個斷層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學生在畢業前進入企業實習,獲得工作經驗。通過我們對企業客戶的調查了解到,在人才選拔中,有實習經驗的畢業生錄取的比例非常大,尤其是曾在有實力的企業中工作過的畢業生。”
零工資實習也能接受
在調查中,75%的學生反饋,在實習期間可以接受企業不提供任何薪酬。鄭州大學工商管理專業大三的學生小張表示,“本來實習也不是沖著掙錢去的。如果工作機會十分適合的話,我甚至愿意倒貼路費住宿費,花錢也無所謂。”他表示,在大二的時候他曾經到北京的一家外資企業實習過,暑假一個月下來,從公司的企業文化到打印機的使用,他都有了切身的體會,對于以后的職業定位也有了明確的目標。“這都是在餐廳打工或者發傳單換不來的財富。”
到北京去實習
“聽上一屆的人說,學校也會給一些專業安排本地的實習崗位,但實習單位一般都規模小,事務不多,能力得不到鍛煉,留任的機會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我們更想自己去找理想中的企業。”在參與調查的省會城市各大學中,71%的學生表示想去北京實習,這些學生中也有80%的人同時選擇了天津。“北京、天津人才吸附能力強大,電子信息、生物工程、自動化技術、計算機軟件、互聯網、保險業等熱門行業對人才的需求量很大。”李楠表示,在大部分學生未成型的職業規劃中,工作地點是一個很重要的考慮因素。“我們在做北京名企實習的推廣活動時,除了企業與崗位,學生們最關注的問題是在北京的吃住行,在確定有全程生活服務后,他們都對此表示了極大的興趣,認為到北京實習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當實習和飯碗掛鉤
在問卷調查過程中,還在各高校舉行了溝通會。見面會上,職業規劃專家與學生面對面進行溝通,專家做了職業生涯規劃及個人定位的專題演講,并進行了初級的職前培訓,讓學生們對于職前實習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時,學生們也向專家咨詢問題。“其實學校并不要求我們在大二、大三就開始實習。但是現在畢業生就業這么困難,如果我們不從現在開始就為自己打算,恐怕真的就會在畢業的時候失業。”在渤海大學見面會現場,一名女生面有憂色地說。
“不是我們不愿意用應屆畢業生,以前也面向高校招聘過,但進來的人在實際操作、工作態度方面存在很多問題。”北京星河印象文化發展公司總經理周逗逗女士稱,“在招聘新人時,我們更重視的應聘者的工作經驗。”對于大學生如今的“實習熱潮”,周女士的態度則代表了大多數企業:“在校學生的實習,不僅成本低,而且也許能為企業提供新的想法。但我們不可能對實習生也進行面對面的選拔。所以我們我們在全國各高校中選拔優秀的人才,在當地就按照我們的要求進行篩選。這樣選拔并經過培訓的實習生,到了公司就能很快進入工作狀態,更有利于我們人才儲備的工作。”
職前培訓與企業實習崗位推廣打破求職斷層
“學生從小到大接受的應試教育逐漸露出弊端,大部分高校畢業生不能適應企業需要應用型人才的要求。”總經理何歡表示,針對目前大學生就業及職前實習需求,他們將整合企業資源,在企業與學生之間形成溝通關系。“我們對在校大學生進行職業培訓與規劃,并把他們送到理想的崗位上去進行實習。這樣既給學生提供了實習機會,也讓企業免去人才選拔和培養的過程。”這項活動已經在河南、河北、遼寧、山東等高校進行推廣,學生與企業的反響十分良好。“這也許會成為中國大學畢業生就業局面的一個新突破。”
學生調查報告 篇4
調查目的:
在我國,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大學生的消費支出逐年增加,且增幅越來越大,大學生已成為不容忽視的特殊消費群體。本次調查主要是了解目前我校大學生消費狀況及消費心理,分析學生的消費構成,引導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
調查對象:
在校大學生
調查內容:
學生收支情況,學習支出情況,一是消費情況,電子通訊情況,電子通訊消費情況,消費觀念。
調查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形式,針對在校大學生可能出現的消費現象設計問卷調查內容,并對調查的結果進行分析。
調查結果與分析:
1、 月消費總額有一定的差距。目前在校大學生大多來自農村,城市占比重較小,大學生總體的月消費額主要集中在400元~500元和500元~800元這一幅度,少于400元或多于1200元的兩極分化現象比較少。而備案貧困生的消費額基本是少于400元。貧困生的生活標準與消費能力與普通學生差距較大。
2、 飲食方面開銷大。飲食開支在消費總額中占了絕大部分,這是符合健康的消費構成的。調查發現,大學生中還興起一股外出聚餐和請同學吃飯的熱潮,這方面的開支雖然不算大,但也是造成大學生消費高的一個原因,這說明大學生已經逐漸有了社會交際方面的消費。
3、 平常購買學習資料的錢。在校大學生每學期購買學習資料的錢,10元以下的占41.5%,10元~50元占49.5%,50元~100元占6%,100元以上占3%。可見大學生平時買書的并不多,除了一部分考研、考各種資格證的學生外,一般不買教科書以外的書。
4、 通訊網絡費用過高。被調查人群中,對手機的擁有率為100%,MP3使用率70%以上,調查發現,大部分同學每月的手機費用集中在30元~80元,也有 14%的同學每月的手機費用高達100元以上。電腦的普及率在學校中也是較高大概在30%左右,按照學校網費預算,每月收取網費20元,沒有電腦的同學每月的上網費用也差不多20元以上。
5、 當手中有余錢時最愿意選擇的消費項目。吃喝,旅游,穿著打扮占比重最大, 30%選擇儲蓄,5%選擇買書,1%選擇其他。可見民以食為天,吃喝還是主流。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大學生們也重視自己的穿著打扮,追求時尚成為部分學生的副業。女生中購買化妝品衣服的比重較大,男生用在交際娛樂方面占比重偏高些。
6、 在校大學生在購買衣物,生活用品方面,品牌意識有所增強,更多的學生愿意購買品牌較好的用品,特別是女生對衣飾化妝品方面。這也表明大學生的消費水平整體上有所提高。品牌雖然很重要,但是不能盲目的只相信品牌,我們要結合自身的情況,以自身的需求為主,以質量為主。
7、 日常資金來源和家庭收入。調查發現,大學生主要的經濟來源是家里提供。其中勤工儉學的人數比普通學生多出十個百分點。而有些學生對于外出兼職比普通學生有更熱切的期望,也會付出更多的努力。家庭月收入方面,大學生家庭月收入整體上以1000元~4000元居多,而有些同學的家庭月收入以800元~2000元居多,有8%還是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
分析結果:調查發現目前大學生消費情況呈現出這樣兩個主要特征:一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帶動了大學生消費水平的提高,表現為數量和結構兩方面的變化;二是大學生群體內部的消費情況存在明顯差異。
大學生的消費構成跟與社會發展逐漸接軌。從調查中可至,大學生外出聚餐、請朋友吃飯、外出旅游、通訊網絡方面的費用較多,儼然大學生圈子也成了一個小社會,大學生更多地意識到了要提早接觸社會上的一些新的生活消費方式,進而提早融入社會。而銀行卡、信用卡等消費方式逐步得到認可和接受,可見,大學生作為社會上一個活躍的群體,雖然在經濟實力上未能跟上社會,但消費意識上卻早已和社會發展同步。
理性消費仍為消費主流。大學生的絕大部分支出是用于飲食方面,而娛樂方面的支出不算多。由此可見,大學生還是清楚知道自身的使命還是以學習知識為主,而不會沉迷于玩樂。由于消費能力有限,大學生消費時都會較為謹慎,盡量精挑細選,不會一味求貴,或者只注重便宜的價格而不注重質量。所以較為理性的消費是大學生消費的主流。
消費呈現向多元化發展。大學生在實現溫飽的同時,也在服飾裝扮這一方面明顯消費。而作為飽讀圣賢書的天之驕子們,學習之余也會不忘逛逛學習用品店和書店,為取得各類證書的補課充電也成了大學生的一個消費熱點。可見,大學生的消費取向逐漸向多元化發展。
合理理財和儲蓄觀念仍十分淡薄。調查中,極少數的大學生會有規劃自己的消費組成的意識。他們大多會在不知不覺中地追隨了流行于校園中的消費大潮,而缺乏了一定的規劃。調查中發現,大多數大學生都感覺錢不夠花,有許多的東西需要購買,只有少數的學生能夠有一定的積蓄。
對策與建議
針對大學生中存在的不合理消費,提出如下建議:.合理規劃自身消費構成,增強理財意識。做好開支計劃,控制自己的消費,養成節儉的好習慣。注意克服攀比心理,不要盲目追求高消費。正視自身消費現狀,養成良好的消費心態,注重精神消費,養成健康習慣。把握消費時機,學會利用很多大商場換季時衣服的低折扣銷售。生活費由父母按月給,不至于開學第一月就成為“月光族”。
如果自己是控制不住花錢欲的人,出門前最好根據當天需購品的大致價格帶定量的錢。理性消費意識需加強,學會合理利用銀行卡,相對限制住自己的盲目消費。不要盲目追求所謂的“高品位”,這會引起高消費,不適合學生的實際。
學生調查報告 篇5
眼睛是心靈的窗口,能讓咱們看到國際的彩色和艷麗。但現在許多小學生就早早地戴上了厚厚的眼鏡片。那么是什么原因才讓他們患上了近視?近視又給他們帶來怎樣的煩惱?所以,我和其她兩位同學就我校的近視狀況展開了查詢。
查詢
20xx年3月23日,咱們一行三人組成了查詢小組,對我校,三年級、四年級、五年級、六年級的近視狀況進行了一次查詢。咱們運用查詢問卷的辦法,檢查部分學生。首要針對家庭成員中有無近視?每天的看電視及上網時刻?是否準時做眼保健操?是否請醫師進行視力糾正?等問題進行了查詢。用客觀的辦法,搜集到了實在牢靠的原始數據。
查詢結果與剖析
查詢學生人數共40人。近視人群有18位。占總比的45%。400度以上的有3人,占7.5%。300度——400度的有2人,占5%。200—300度的為11人,占27.5%。其間,讀寫姿態不正確的為7人。看電視、玩游戲的有3人。看課外書用眼過度的為4人。其它狀況的為4人。在近視的這類人群中,也有一些學生的爸爸媽媽都為近視。
定論
一、從查詢結果表明,形成學生近視首要原因有:
1.每天看電視,玩電腦,用眼時刻太長,形成眼部疲憊。
2.沒有堅持做眼保健操,或許做眼保健操姿態不正確,不仔細。
3.有些同學遭到爸爸媽媽近視的遺傳,自己又用眼過度,形成近視。
4.其它原因。(包含睡覺、養分方面等)
二、患上近視的同學紛紛表示,在日子中有許多不方便之處,總結如下:
1.上體育課,活動不方便。
2.在平常的日子中,洗臉、睡覺,常常要把眼鏡摘掉,找眼鏡很費事。
3.眼睛常常有不舒服的現象,常常要用手去揉眼睛。
主張
1.用眼時刻不宜過長,每隔45—60分鐘要歇息10分鐘,歇息時要多看看窗外的綠色植物,使眼球能得到充沛的歇息。
2.在讀寫時,光線要適中。
3.靜間隔用眼,要有正確的用眼姿態。離筆尖一寸,眼睛離書本一尺,胸離一拳,不要躺在看書。
4.看電視,玩電腦時刻不宜太長,眼睛要間隔電視屏幕2米以外。
5.每天仔細,正確的做好眼保健操。
6.患上近視后,要當即去醫院就診,挑選適宜的眼鏡或許配合做一些矯正視力的辦法。努力使眼睛恢復健康。
經過,此次查詢,我知道到了近視的煩惱,為了咱們能有一雙亮堂的眼睛。咱們應該糾正自己不良的用眼習氣。同學們為了咱們心靈的窗戶愈加美麗,就讓咱們一同行動起來吧。
學生調查報告 篇6
小學生的升學問題一直以來都是父母與學校最關注的問題。雖然它不及中考,高考那樣正式,那么受社會關注。但由于現如今幾乎每個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固然會對孩子未來走的每一步路都會非常重視。而家長往往認為小學升初中就是孩子要走的第一步隨著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量給學校造成的壓力越來越大。家長對這一形勢的認知也比較清楚。大部分家長都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為了清楚的了解到作為小學生自己對這一現象的態度與看法,我做了如下這一調查,情況如下:
一、調查目的:
為了了解小學升學這一情況。
二、調查對象:
六年級三班全體學生
三、調查時間:
20xx年4月17日
四、調查方式:
問卷調查
五、調查項目與結果:
1、你認為自己是:
A優等生B中上等生C中下等生D差等生
選A人數:占
選B人數:占
選C人數:占
選D人數:占
2、小學升初中你會選擇:
A重點中學B普通中學C無所謂
選A人數:占選B人數:占
選C人數:占
3、如果你選擇重點中學,是因為:
A師資深厚B學習環境好C給別人說起來有面子
選A人數:占選B人數:占
選C人數:占
4、你覺得上一個好中學重要嗎?
A重要B不重要
選A人數:占選B人數:占
5、父母對你上什么樣的中學很在意嗎?
A是B不是
選A人數:占選B人數:占
6、你覺得奧數,奧語對升學有沒有起到很大的作用?
A有B沒有
選A人數:占選B人數:占
7、即使你學習不是很好,父母也愿意為你交很多錢,讓你上一所重點中學嗎?
A是B不是
選A人數:占選B人數:占
經調查表明:大部分的中等生都認為上一所好中學是很重要的。而無論是否考得上重點中學,大部分的家長也都會選擇用金錢讓孩子上一所重點中學。對于現如今中學都會選用奧數,奧語,甚至初中知識的英語來考核小學生這一問題,小學生也大都持默認態度。
我對這一現象的看法卻不同于學生與父母。因為作為小學生來說他們只不過是幼小的孩子,本應是好好享受童年的時候,但卻要讓這些可愛又天真的孩子承受如此大的壓力。對于一般孩子的思維,其實是無法承受如奧數這般思維抽象的知識。但現如今社會已形成這種不合理的趨勢。縱然有學生,有家長不想跟隨這樣的趨勢。最后的結果便只會是孩子受到傷害。但我覺得無論怎樣,家長都要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擇校。如果孩子的水平不夠上重點中學,就應該給孩子選擇一個合適的學校。或許在普通中學的孩子最后的成績卻不亞于在重點中學的孩子。因為普通中學的孩子都處在同一種環境下。這樣,那些心理素質較差的學生才不會受到傷害,這樣也有助于提高孩子的成績。
所以,我覺得要想使家長合理的為孩子選擇中學,國家首先要使用一些方法把社會上這一不好的現象制止住,如不再設有重點與普通學校之分,不要讓孩子學習他們無法承受的知識。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更好地發揮他們的潛能,才更有可能成為國家的有用之才。
在前不久舉行的一場畢業生雙選會上,某單位的招聘臺前一下子擠來了個人,但其中只有人是求職者,另外人都是“參謀”——求職者的爺爺、奶奶和父母。對于類似現象,有社會學家指出,中國的第一批獨生子女正大規模地步入社會,他們的就業體現出不同的特點,應該引起高校和社會的重視。
我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多年來,獨生子女的數量與日俱增,逐漸成為一個龐大的社會群體。由于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備受寵愛,心理較脆弱,承受職場挫折與失敗壓力的能力相對較弱,在初次步入職場時,很多人感到無所適從。
楊強是南寧某高校屆畢業生,是家中的獨苗。從今年月開始,為了幫助楊強找工作,他的父親特地從江西趕到南寧,在學校附近租了一間房子住下,準備打一場“就業持久戰”。對于這樣做的理由,楊強父親的解釋是“兒子還小,面對五花八門的招聘單位,不懂如何辨別真偽”。
月下旬,廣西人才市場專門舉辦了一場南博人才交流會。筆者看到,楊強的父親邊看邊講,儼然一位解說員,每走到一個招聘單位前,他都要先對該單位的崗位、薪金水平和發展前景進行一番深入的分析,再決定是否同意楊強投遞簡歷。當看到楊強遞過簡歷后老半天支支吾吾、不善言辭時,楊強的父親連忙“挺身而出”,協助兒子……
在今年廣西全區首屆人才交流會上,筆者看到這樣“動人”的一幕:一名女生的父母分開在房地產公司的招聘臺前同時排隊,而女兒卻悠閑地坐在后面一條長凳上無所事事,待快輪到遞送簡歷時,女兒才有些不耐煩地將其父母替換下來,嘴里還嘟噥著“真麻煩!”。
當筆者詢問“為什么不讓女兒自己排隊?”時,女孩的母親不以為然:“女兒辛辛苦苦讀了十幾年書,畢業找工作還要飽受折磨之苦,做父母的理所應當替她分擔。”
這樣的現象在招聘會場上并不鮮見。一家長對記者說,之所以要跟著孩子來招聘會,是因為怕孩子“稀里糊涂,一不小心就明珠暗投”,父母親自上陣“心里會踏實許多”。對于要選擇哪一家單位,一般會全家人反復推敲,他們討論的內容包括單位的工作地點、工作的穩定性、工資待遇及發展空間等等。
心態:對未來霧里看花
那么,獨生子女的就業心態如何呢?請看廣西大學學生會的一項調查:多名獨生子女中,有近七成的人對前途存在不同程度的擔憂,普遍認為用人單位對于工作經驗、學歷的要求過于苛刻,并且薪水達不到自己的預期設想;相當一部分學生希望找一個離家近、工作相對穩定的單位;在調查中,幾乎沒有獨生子女有自己獨立創業的想法。
調查顯示,獨生子女普遍不能準確客觀地為自己定位,大多數學生對自己的氣質、性格、興趣以及職業能力并不了解,自我評價偏高。另外,他們對職業和社會的了解存在很大局限性和片面性,把就業前景想象得過于美好或過于艱難,直接導致期望過高或畏縮不前。而且,他們比較注重經濟利益,擇業時往往把經濟收入因素放在首位。
調查還反映出獨生子女就業的一些矛盾心理。許多學生對自我缺乏正確的分析,不考慮所選單位是否適合,而是盲目攀比,還有的同學想找一份“比較好聽的工作”。不少獨生子女寄希望于父母長輩的社會關系,眼高手低,“這山望著那山高”。還有的獨生子女因專業技能、專業知識不扎實等種種原因,沒有信心向用人單位展現自己。
值得注意的是,在采訪中我們發現,即將踏入社會的獨生子女普遍有一種危機感,他們認為社會競爭太激烈,人際關系太復雜,自己難以適應。許多人選擇讀研或出國留學以爭取一個緩沖期,有的甚至不愿意卷入激烈的競爭中,寧可選擇成為一族。
針對獨生子女群體的職業心態,廣西大學招生就業辦負責人說,作為大學生的獨生子女,一直囿于校園生活,經歷簡單,沒有經受過挫折考驗,所以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調節能力較差,一旦遭遇挫折,則感到失落、悲觀、失望,對未來失去信心。近年來,學校一直致力于學生的就業指導,從信息來源、聯系工作、出面調節到心理輔導等等,方方面面都做了周到細致的工作,以便獨生子女在畢業找工作時即使遇到挫折也一樣可以充滿自信,甚至越挫越勇。但是面臨擇業就業,還是有一部分學生有極大的心理壓力,表現出茫然、不自信以及很強的依賴性。
我從四歲開始就戴上了眼鏡,因為我的眼睛患了弱視和散光,從此,電視、電腦就與我劃清了界限。即便如此,我在七歲時還是患上了近視。我的周圍,患近視的同學很多,因此我很想弄明白他們又是為何患上近視的。于是,我對小學生近視原因進行了調查。
六、調查方法
1、我上網查閱資料,了解一般人是怎樣患近視的。
2、我打電話給患近視的同學和朋友,問他們是怎樣近視的。
3、我到綿陽市眼科醫院咨詢趙定中院長,小學生患近視的原因。
七、分析
我在調查中發現,近視在12~18歲為高速發展期。小學生近視眼發病率為22.78%,中學生為55.22%,高中生為70.34%。每年,患近視的人數呈遞增趨勢,而且近視度數大增,上千度的近視眼都不是少數。學齡前兒童用眼不多,但患近視的比例也大為增加。
八、結論
1、學齡前兒童患近視主要是因為先天性眼球發育不健康導致,如弱視、斜視、散光等眼部疾病都很容易導致近視產生。
2、小學生近視主要是因為看電視和電腦時間過長;讀書、寫字時不注意距離與姿勢,不注意光線與照明;不認真做眼保健操等因素導致眼部疲勞,而導致近視產生或加重。
3、中學生近視除了上述原因外,還因為學習任務重,壓力大,功課多,戶外活動少,導致用眼過度,加重近視。
4、遺傳因素、環境污染和攝入營養成分的失衡也是患近視的重要原因。
5、患近視后未及時治療或不戴眼鏡,加重近視程度。
九、建議
為有效預防近視等眼病:
1、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合理飲食,不偏食,多吃含維生素c和維生素a,d的食物。
2、要糾正不良習慣,養成良好的用眼衛生,看書、寫字時姿勢要端正,光線要充足,堅持做眼保健操。
3、要盡可能少上網或看其他輻射性強的東西,不讓眼睛長期處于疲勞狀態。
4、要定期到眼科醫院做檢查,及時發現眼病,及時治療,聽從醫師的指導,逐步矯正視力或防止近視度加深。
學生調查報告 篇7
一、調查背景
在長期教學小學語文實踐中發現:學生的學習習慣較差,要讓學生“養成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良好習慣”,“學會使用常用的語文工具書”是一件困難的事。《新華字典》是小學生最基本的工具書,它是咬文識字的基礎,但是現在學生們的書包中即使有字典,在遇到問題時,也不愿拿出來查找,自己解決問題。
而是尋求最直接的方法,求助于老師或同學,他們認為翻字典是十分麻煩的事,費腦筋。同時小學低年級語文課標要求:能借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檢字法報告,學習獨立識字。由于在教學過程中遇到這兩條迫切需要“勤報告,規范用字”的問題,所以教者決定從“大處著手,小處著眼”細致研究,如何才能真正培養好學生勤報告的習慣。還記得著名教師高林生,在談學生“習慣篇”培養的文章中說:“有的東西看起來并不起眼,但它卻一輩子有用;有的東西一時有用,但它卻一輩子無用。諸如‘勤報告’、‘主動識字’之類的習慣大概都屬于前者。” 所以更應該深入研究。
現代科技發達,對小孩獲取各種各樣知識的渠道越來越多,這也是把“雙刃劍”,渠道寬了,細心鉆研的習慣自然就沒有了,現在的學生依賴心強,求知欲弱,自然對報告這個習慣不以為然,心態浮躁。歸納起來,現在小學生在報告等使用工具書方面存在不懂、不會、不用的“三不”現象,所以我準備首先調動了他們的興趣后再著手教授一些報告的技巧,再在平時的教學生活中長期的貫徹實施,形成自然常態后,對學生的動手能力,思維和記憶的能力都會有所提升,讓他們能夠靜下心來去認識理解一個字,對他們在語文方面的組詞造句和作文寫作方面都有很好的幫助。
二、調查內容
調查我校二至三年級學生報告習慣的現狀。
三、調查方法
1、問卷調查法
(1)設計《低年級學生報告習慣現狀的調查問卷(學生篇前期)》,對我校二至三年級40名學生進行調查。
(2)設計《學生報告現狀的調查問卷(教師篇前期)》,對我校11名(包括我)語文教師進行了問卷調查。
四、調查結果與分析
1、學生對字典這個工具書興趣很大,但是使用的很少。
問卷調查顯示100%的學生都有字典,但是能帶到學校來的只有45%。85%的學生“喜歡報告”,25%的學生遇到不認識的字時,是愿意問家長、老師和同學或是自己猜。而語文教師發現遇到不認識的字時,自己猜的或問別人的占了70%。班上學生會使用字典的占了70%。我們從這些數據中可以看出小學生對字典有著濃厚的興趣,都想把字典學好用好,但是能真正使用它的卻很少。
2、學生對報告的方法的掌握比較單一
調查顯示52%的學生只掌握了音序檢字法,47%的學生只掌握了部首檢字法,只有12%的學生能夠做到兩種檢字法都能掌握。 0%的學生能掌握數筆畫檢字法。從我們現場抽查情況來看,絕大多數學生掌握報告的方法單一。
3、學生不能把自報告運用到閱讀和習題中去
調查10語文教師發現班上的學生在字詞句方面的積累認為積累的不多的為40%,認為一般般,還算過得去的為60%,認為積累的很多的為0%。平時的習題和習作方面的錯別字很多的班級占了60%,認為一般般,過得去的占40%,認為錯別字很好的班級占0%。調查中還發現70%的語文教師對學生不會使用字典或者不用字典這種學習方式困擾過,亟待解決。
五、應對策略
1、在學生當中提高對報告價值的認識
在學生中,有將近一半的學生不喜歡字典,或者是遇到不認識的字,會求助家長老師或者同學。這時教師應強化這方面的訓練,教給學生報告的方法和技巧,并通過習題和習作方面讓學生意識到報告的重要性和好處;利用每天早自習或者課前預習的時間讓學生對當天要學習生字,通過查閱字典進行自主的理解,然后逐漸形成習慣。每天堅持使用翻閱字典,一旦形成習慣,會使學生受益一生。同時,學生也做到了充分的心理準備,用認真的態度去學習和練習報告,使學生能樹立遇到不認識的字就能自主的報告的意識,而不是僅僅流于形式。
2、擴寬學生的報告技巧和水平、并在班級測試中體現出來
小學低年級語文課標要求:能借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檢字法報告。其實另外還有數筆畫檢字法,通過調查發現,很大一部分學生對報告的方法的掌握比較單一,一年級時教師就在教學生使用音序查字法了,到了二年級,部首檢字法和數筆畫檢字法應該都要能掌握。所以就需要語文教師來教導學生多學些報告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他們使用字典的效率,自然他們就會覺得字典很方便實用。后面通過每個班的報告測試,就可以提現出他們學習的水平和效果。
3、營造良好的班級報告氛圍,引導學生互幫互學
4、開張豐富多彩的語文活動,提高學生對報告的興趣
采用班級內的作業展示、“小小查字手”比賽活動等方法激勵學生,提高書寫能力,加深對字典的實用功能的理解;開展報告測試,通過一系列的活動,激發對報告的興趣,提高字典運用水平。
學生調查報告 篇8
從表面上看,消費是個人行為,但從更深層的意義上說,消費心理、消費意向、消費意識、消費嗜好是一種精神文化現象。從這一意義上說,校園里出現的不良消費所造成的消極影響是不容忽視的。它不僅加重了學生家長的經濟負擔,影響了家長和學生的感情;還在某種程度上扭曲了校園人際關系,影響了正常的教學秩序;對學生個人來說,這一時期形成的道德觀念可能會影響他一生的消費行為,并且與其人生觀、價值觀、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密切相關。所以,中國當代大學生消費問題值得重視,而且刻不容緩!
本調查旨在分析大學生特別是貧困生大學生的消費行為,了解他們目前的消費情況,以期挖掘潛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有效的改善措施,促進大學生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樹立科學合理的消費觀。
一、對象與方法。
1、對象。
筆者對華南理工大學、暨南大學、華南師范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華南農業大學、汕頭大學、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廣東商學院、廣東工業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珠海校區等面向全國招生的普通高等院校的大學生進行隨機性匿名問卷調查和訪談。接受調查共320人,平均年齡20.8歲,平均年級為2.1年級。
2、方法。
一是采用問卷調查法。問卷內容是根據大學生消費的相關情況自行設計,經預試、反復修改后形成,問卷題型主要采用選擇題的形式。本次調查共收回問卷發145份,有效問卷138份。
二是網絡問卷調查,通過QQ、EMAIL、留言板等方式讓各大高校的部分學生網上答卷。填寫網上調查問卷的人數110人,問卷做到了隨機發放。
三是一對一談話或座談會等形式獲取信息,進一步了解被調查者的消費心理和價值取向。訪談的方式隨機選擇了愿意接受訪問的65人。三種形式形成互補,相互促進,使我們的研究更具客觀性。
3、資料處理。
全部原始數據采用EXCEL進行分析和統計。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1、月消費總額貧富差距大。
大學生總體的月消費額主要集中在350元——500元和500元——800元這一幅度,少于350元或多于1200元的兩極分化現象比較少。而備案貧困生的消費額基本是少于350元。貧困生的生活標準與消費能力與普通學生差距相當大。
2、飲食方面開銷大。
無論是否貧困生,飲食開支在消費總額中占了絕大部分,這是符合健康的消費構成的。調查發現,大學生中還興起一股外出聚餐和請同學吃飯的熱潮,這方面的開支雖然不算大,但也是造成大學生消費高的一個原因,這說明大學生已經逐漸有了社會交際方面的消費。
3、通訊網絡費用過高。
被調查人群中,對手機的擁有率為92%,其中70%的貧困生也擁有手機。調查發現,大部分同學每月的手機費用集中在50元——100元,貧困生的手機費用一般能控制在50元以下。也有14%的同學每月的手機費用高達150元以上。
4、“游玩費”、“戀愛費”逐漸增長。
隨著旅游的概念進入現代消費,大學生也逐漸有了這方面的花費。據了解,大學生平均一年內會出游兩次,跟集體出游或是與三兩好友同游。另外,調查中占30%的大學生在談戀愛,他們每月用于戀愛的費用都是200元~350元之高。這是當代大學生中出現的一種不甚合理的消費。學生思想活躍,對新事物有強烈的求知欲,喜歡追求新潮,消費的趨附性強,娛樂消費占全部消費額的比重很大。
5、先進的消費方式悄然成風。
大部分學生購物都喜歡現金消費,三分之一左右的同學喜歡銀行卡信用卡消費方式。可見,一些比較先進的消費方式已經進入了大學生的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校園卡、銀行借記卡會成為大學生錢包里的必備品。學生使用信用卡也逐漸悄然成風。
6、男女生間的消費差異。
調查結果顯示:現代的大學生中,男女方戀愛支出基本成持平趨勢,部分女生戀愛支出還甚至超過了男生。在建立和培養自己人際關系方面,男生的開銷遠比女生大,而在形象包裝方面,女生又會略勝一酬。在對于是否會計劃月生活費的這一項調查中,選擇有計劃的女同學僅為28.4%,男同學則為37.1%。
7、日常資金來源和家庭收入。
調查發現,大學生主要的經濟來源是家里提供。其中貧困生勤工儉學的人數比普通學生多出十個百分點。而貧困生對于外出兼職比普通學生有更熱切的期望,也會付出更多的努力。可見,貧困生有著更迫切地鍛煉自己、早日投入社會的意識。家庭月收入方面,大學生家庭月收入整體上以1000元~2000元居多,而貧困生的家庭月收入以500元~1500元居多,有25%還是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特困戶。
8、大學生對自身消費現狀的看法。
無論貧困生還是非貧困生,對于自身的消費現狀,三分之一的人表示是覺得剛剛好的,一成的貧困生覺得自身消費現狀偏低。而剩下的大部分,都是認為自身的消費現狀是偏高的,同學們普遍都有在不知不覺中花了錢的體驗,但大多數的同學都沒有切實地想過要如何去正視自身消費過高的問題以及想出應對措施,可見,大學生還未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和成熟的消費觀。
三、結論與討論。
1、結論。
(1)大學生的消費構成跟上社會發展的潮流,與社會接軌。
從調查中可以看出,大學生外出聚餐、請朋友吃飯、外出旅游、通訊網絡方面的費用較多,儼然大學生圈子也成了一個小社會,大學生更多地意識到了要提早接觸社會上的一些新的生活消費方式,進而提早融入社會。而銀行卡、信用卡等消費方式也受到大學生們歡迎,可見,大學生作為社會上一個活躍的群體,雖然在經濟實力上未能跟上社會,但消費意識上卻早已和社會發展同步。
(2)理性消費仍為消費主流。
大學生的絕大部分支出是用于飲食方面,而玩樂方面的支出不算多。由此可見,大學生還是清楚知道自身的使命還是以學習知識為主,而不會沉迷于玩樂。由于消費能力有限,大學生消費時都會較為謹慎,盡量精挑細選,不會一味求貴,或者只注重便宜的價格而不注重質量。所以較為理性的消費是大學生消費的主流。
(3)消費呈現向多元化發展。
大學生在實現溫飽的同時,也在服飾裝扮這一方面明顯消費。而作為飽讀圣賢書的天之驕子們,學習之余也會不忘逛逛學習用品店和書店,為取得各類證書的補課充電也成了大學生的一個消費熱點。部分手頭寬余的學生還手頭上還會擁有一些如照相機、MP3等數碼產品。可見,大學生的消費取向逐漸向多元化發展。
(4)戀愛費用支出過高。
大學生剛開始戀愛為穩固戀情和討戀人歡心所付出的“戀愛費”比較高,這是大學生消費中很不合理的一部分支出,因談戀愛而每月的生活費入不敷出的大學生大有人在。這種不合理的消費也會導致一種錯誤價值觀的形成,容易讓大學生們認為愛情是建立在金錢之上的。所以,戀愛支出過高的現象應制止。
(5)貧困生的消費水平雖然偏低,但消費構成比較合理。
貧困生因為消費能力有限,他們日用的資金來源除了家里提供之外,還有國家、社會資助和勤工儉學等途徑。正因為他們的錢得來不易,故他們會對生活的各種開支精打細算。他們主要的花費在于飲食、生活用品和學習充電方面。另外,由于對接觸社會的要求更為強烈,他們能夠把握到社會一定的消費動向,而能否擇優地去跟隨。
(6)合理理財和儲蓄觀念仍十分淡薄。
調查中,大部分的大學生都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消費組成不很合理,但極少數的大學生會有規劃自己的消費組成的意識。他們大多會在不知不覺中盲目地追隨了流行于校園中的消費大潮,而缺乏了自我判斷和自主意識。調查中發現,大多數大學生每月的生活費用都超出了預計,只有極少數的學生能夠在銀行帳號上擁有自己的一筆積蓄。
2、大學生消費構成不合理的因素分析。
大學生本身的心理素質還不成熟,人生觀、價值觀還沒成熟。容易被一些錯誤的價值觀如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迷惑。但筆者認為,當前大學生中出現的這種種消費不合理現象,不僅僅與大學生本身這個特殊的消費群體的特性有關,還與家庭、學校、社會等多方面的因素影響密不可分。
(1)社會不良消費風氣影響。
首先,學生的高消費很大部分原因是因為社會整體消費結構不合理。目前,社會上重視高消費,這種導向錯誤的助長了學生之間的攀比風。另外,現今社會上流行著透支的消費方式,大學生是對社會潮流有敏銳觸角的群體,加之相對缺乏自主判斷力,若沒有得到適當的引導,很容易就會從此走進了消費的誤區。
(2)校園錯誤消費氛圍的催化。
學校也是一個消費習慣與方式迅速傳播的一個介體。大學里面一般都是同齡群體,對大學生有較強的吸引力。它的群體規模和價值往往被大學生作為個人行為的重要參考系。一旦攀比之風,追求名牌之風,請客之風在同學之中有了苗頭,大學生們就會竟相效仿。加之高校教育中普遍缺乏對樹立大學生正確消費觀的教育。就算有類似的教育,但一般都是深度不夠或教育意義不強。
(3)家長不當消費觀念的延伸。
家庭在培養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普遍對正確消費觀念的教育不足。傳統的家庭教育首先注重的是孩子德育的培養,現代的家庭教育注重的是德,智,體多方面的培養,但一直以來,家庭教育中一個比較薄弱的環節是對孩子消費的培養。另外,許多家長自身沒有一個健康的消費觀念。家長們怕比別人差,寧可自己省吃儉用,也要讓孩子與其他孩子一樣穿好,吃好,玩好,從而助長了孩子大手大腳的消費習慣。
四、對策與建議。
1、合理規劃自身消費構成,增強理財意識。
要在社會的激烈競爭中站穩腳跟,學生們對自身的消費現狀需要有更理性的思考,在大學生活中就要注重養成健康的消費心理和良好的消費習慣。要強調“合理和適度”消費,提倡“量入為出”有計劃的消費。注意發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自覺抵制不良消費風氣影響。
2、注意克服攀比心理,不要盲目追求高消費。
大學生沒有獨立的經濟來源,所以在消費的過程中要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要選擇適合大學生群體的消費標準,而不能因為攀比而一味追求名牌和高標準、高消費。要克服這種心理,大學生們就應樹立適應時代潮流的、正確的、科學的價值觀,逐漸確立正確的人生準則,給自己理性的定位。
3、貧困生應正視自身消費現狀,養成良好的消費心態。
貧困生們作為大學生中一個特殊的群體,消費能力是相對落后的,但是他們的消費欲望并沒有衰減。所以,貧困生更要注重正視自身的實際情況。調查中一位貧困生說過這樣一句話:“在清掃校道時,我會對走過的每個人微笑,因為我知道,靠自己雙手掙的錢是最光榮的”。這是一種很好的心態,貧困生應積極地面對自身情況,按切身實際分配消費。
4、注重精神消費,養成健康習慣。
對于尚未有固定經濟來源的大學生而言,精神消費不但能彌補物質生活上的不足,還能讓大學生有更深的精神內涵和更豐富的精神生活。所以,大學生應通過各種教育和文化活動,把娛樂和知識攝取結合進行,以陶冶性情,獲取知識。另外,要注意強調綠色消費,反對不利于保護生態環境的消費行為。
5、大學校園應形成更好的消費氛圍。
學校氛圍的影響對大學生形成良好的消費習慣至關重要。但是,針對大學生年齡和消費行為的特點,在校內開展消費道德教育不應是單純的說教,而應該通過靈活多樣的形式,加以引導。所以,我們在此呼吁學校方面應注重對大學生消費方面的引導和教育,同時可以把勤儉節約這項中國的傳統美德加以發揚,能夠在校規、校訓上加以體現。這樣的措施不僅能使大學生們重新樹立正確的消費觀,還能從大學生良好的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抓起,從而使廣大學生有良好的生活習慣,進而形成良好的學風、校風。
學生調查報告 篇9
本次調查涉及大學生的整個課外活動,調查結果表明:大學生的課外活動興趣豐富多彩,范圍廣泛,種類繁多。當代大學生最喜歡的課外活動按次序排列分別為:體育運動(49%)、閱讀(21%)、文娛活動(12%)、聊天聚會(11%)、逛街旅游(5%)、其他(2%)。本次調查大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范圍是書籍、報紙和雜志,調查表明大學生最喜歡的課外活動就是閱讀,排序僅次于體育活動,位列第二。
(一)大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狀況
目前大學生最喜歡閱讀的課外書籍按次序排列為:文學類(41%),社會法制類(23%)、歷史人物類(9%),英語計算機類(7%),經濟類(6%),專業輔導類(3%),生活類(2%),科技類(1%),軍事類(1%),其他(7%)。目前大學生最喜歡閱讀的報紙分別是《參考消息》(32%),《中國青年報》(17%),《光明日報》(12%),《日報》(11%),本專業類報紙(9%),體育類(7%),晚報類(5%),文摘(3%),其他4%。目前大學生最喜歡閱讀的雜志分別是:文摘類的《讀者》和《青年文摘》等(38%),青年類的《中國青年》、《大學生》等(21%),專業類(12%),體育、婚姻、家庭、生活類(11%),社會法律類(8%),影視類(5%),其他5%。
(二)大學生課外閱讀興趣差異
從年級看,低年級大學生比較喜歡娛樂性、消遣性的課外讀物;高年級大學生比較喜歡知識性、專業性和學術性的課外讀物。例如,低年級大學生最喜歡言情、武俠類小學的人數為24%,而相對高年級只有7%(p0.01)。高年級大學生閱讀與自己專業有關的書籍、報刊的人數為16%,而低年級相對只有4%(p0.01)。從性別看,女大學生比較喜歡輕松、娛樂性、消遣性的文學類、生活類、言情類課外讀物,男大學生比較喜歡嚴肅性、理論性、專業性的社會、經濟、法律、歷史、科技等方面的課外讀物(p0.01)。
(三)大學生課外閱讀興趣分析
課外閱讀興趣,是當代大學生最主要的課外活動興趣之一,僅次于課外體育活動興趣,占總人數的21%,這也是大學生作為知識文化群體的主要特征。調查發現,文學書籍(主要是小說)依然是當代大學生課外閱讀興趣中最主要的讀物,這與文學自身的特色與優勢有關。《參考消息》作為大學生最喜愛閱讀的報紙,反映了當代大學生最關心的仍是現實社會和時事,他們特別喜歡迅速客觀的報道和中肯的評論分析,而這正是《參考消息》的辦報宗旨,也反映了當代大學生渴求更多了解中國、了解世界的思想狀況。《讀者》(原《讀者文摘》)是大學生最喜歡閱讀的雜志,在緊張而又枯燥的專業學習之余,大學生們希望閱讀一些高質量的休閑、娛樂類讀物,而《讀者》所追求的雋永、和諧、親情、人性等風格,非常適合大學生的閱讀心理(也適合更多的大眾),因此成為了大學生首選的閱讀刊物。造成大學生低年級和高年級閱讀興趣差異的主要原因是低年級大學生的理論素養比較差,學術水準較低,專業理想尚未完全形成,沒有良好的課外閱讀方法,因而對專業性、理論性、學術性的課外讀物難以產生興趣,只能把閱讀興趣主要放在消遣、娛樂性的讀物上。特別是許多女大學生對嚴肅的邏輯性強的社會、經濟、歷史、法律、科技等方面的讀物興趣更少,而對活潑、輕松、娛樂性的文學類、生活類、言情類讀物甚感興趣,這主要和女大學生的重形象思維,情感豐富細膩,社會親和性強等特有的性別心理有關。
學生調查報告 篇10
調查時間:
寒假期間
調查地點:
鋼城區
調查內容:
環境變化對生活的影響
放假期間,我對小區的垃圾清理情況及居民的生活垃圾的排放進行了觀察,發現大多數人都不分類,直接扔到垃圾桶里,有一些人扔到垃圾桶外面,更有甚者直接放置在樓道門口或家門口,給人們的出行帶來很大不便,使樓道中變得臭氣熏天,也不美觀。通過調查發現,人們對于垃圾的處理并不是很正確,也是因為如此,環境日益惡化,這是許多居民做的,也是所有居民都不愿看到的,維護環境衛生,特別是垃圾的正確放置和排放是我們每個公民應該做到的,正確地輿論引導宣傳廣而告之,可以約束大家的行為,由此可見,垃圾對于環境的影響還是很大的。
遇到好天氣時,人們都會不約而同低出門散步,我也不例外。我在南湖公園做了一次觀察,發現沿河路上沒有多少車,空氣質量較好,上游湖中幾乎沒有多少漂浮物,湖中沒有排放污水,湖水比較清澈,下游湖中漂浮物較多,生活污水排放較大,特別是沿河洗衣服的人很多,湖水下的泥土都是黑色的,寸草不生。通過調查發現,人們對于污水的處理不是很正確,特別是沿河的居民直接把帶有洗滌劑的洗菜水和洗衣服水倒入湖中。據統計,我國百分之八十的人因淡水被污染而找不到可飲用水資源,全國六百多個城市中,有一半以上城市不同程度缺水。水是生命之源,如果沒有淡水,人們就會遭遇幾乎是滅頂之災。
一些上班族或是圖省事的人們早飯時一般都會選擇小區門口的那些賣拉面、餛飩的鋪子,我也會經常光顧。就在我居住的小區門口,我發現那些鋪子普遍會用一次性筷子,而且在盛拉面的碗上還套上一個塑料袋,等到收拾時就直接把塑料袋和一次性筷子丟在地上也不清理,使馬路不能保持清潔,嚴重危害了城市面貌和出行安全。通過觀察發現,人們對于一次性筷子和白色垃圾的危害性還是認識不足。據統計,我國森林采伐量大于可采伐量的百分之四十三,森林更新面積只有采伐量的百分之五十六點五,照比下去,我們的森林將會在二十年內被吃光,而森林又是抵御沙塵的防線,可想而知沒有森林的后果有多嚴重。
霧霾,這是近來討論得最多的話題,是霧和霾的組合詞。霧霾是常出現于城市的一種災害性天氣,統稱為霧霾天氣,近年來,由于空氣質量惡化,霧霾現象出現增多且危害加重,放鞭炮、工廠廢氣、汽車尾氣是嚴重的原因。據統計,二零一三年一月,四次霧霾籠罩了三十個省區,在北京,僅有五天不是霧霾天。中國最大的五十個城市中,只有不到百分之一個城市達到了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空氣質量標準,與此同時,世界上污染最嚴重的十個城市有七個在中國。這種霧霾天氣會造成出行不便,引發呼吸道疾病等重要安全隱患,人們對于這種現象還未引起足夠的重視,這是非常可怕的,我們要通過多看新聞等途徑了解霧霾天氣,防患于未然。
現今,大多數人的生活離不開電腦、電視、手機、電吹風等帶電的物品,還有去醫院做影像檢查,它們都帶有較強的輻射,但輻射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人們在使用這些物品或進行檢查時,往往會忽略了輻射對人體的危害。據統計,暴露在輻射環境下的人進入深度睡眠需要更長時間,而且睡眠時間也縮短了。所以,人們在使用帶輻射的電器時要做好一定的防范,電腦、電視不得同時打開,每天打開時間不得超過六小時,電話在接通的那一瞬間,距離耳朵超過九厘米等。
學生調查報告 篇11
前言
臨近畢業之即,許多大學生對日后畢業方向一片茫然,不知所措,難以抉擇。大學三年過去,安逸久了,對于以后,該何去何從,如何選擇呢?這是目前大多數同學苦惱的。不知道自己適合什么,該做什么,更不知道到哪里去發展,去創業。就在校的大學生,我們做了相應的一些調查,全面了解大學生心里所想,并通過對在校大學生就業分析,為日后大學生就業方向做相關的指導與幫助。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目標,可是永遠都是在心里想象,無法付出行動,因為沒有方向,沒有計劃,只是彷徨。為增強大學生就業方向指導,附有良好的就業心態,進一步加強學校對大學生的就業方向指導教育,因此我們進行深入的了解與調查。
一、調查目的
1.全面了解大學生就業去向,以及相關方面心里的想法等各種情況,為調查做一個周全的計劃。
2.了解大學生就業意向,針對現在考研族、創業族和打工族所占比例以及以后事業發展方向,以便指導大學生合理選擇以后方向。
3.弄清大學生對自己就業方向的觀點、看法,以及發展規劃。
通過對大學生就業方向全方面的調查,了解大學生的心里動態以及就業方向的相關要求,展現出他們的就業價值取向。
二、調查對象與內容
為了深入調查與研究,我們在學校對在校大學生做一些訪問,通過他們的回答來了解他們的就業意向。
1.大學生對今后就業意向的要求
適合自己發展的,上升空間大,可以學到專業知識。
為今后生活帶來動力,可以提供給自己努力的方向。
2.就業方向的選擇
要去哪里,為什么去哪,去哪干什么。
今后發展目標。
3.大學生關于就業去向個人的一些觀點
如何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發展的城市。
怎樣適應城市的發展步調,影響自己選擇的因素。
三、調查方法與方式
1.抽樣方法
為準確得出調查結果與提高調查效率,對在校大學生進行隨機抽樣調查。男女宿舍每層各選幾間。
2.進行問答以及問卷的方式進行。
四、調查程序以及時間安排
1.對即將要去調查的人員做一些本次調查的相關主要目的與要求的講解,做到調查的真實、合理。
2.針對性調查,以即將畢業的大三大四學生進行調查,使調查更有效。
3.做好調查前安排,準備好調查資料,相關文件,以及要提問的問題。安排好那些人員調查那幾間宿舍,不要重復調查,在調查工業中,可以記錄相關信息。
4.談話人員要做好主導方向,把握調查重點。
5.調查人員到寢室進行調查要文明,講禮貌。向宿舍人員說明用意,不愿接受調查的不要勉強,對被接受調查的人員要有耐心。
6.調查工作完后,要求被調查人寫上自己姓名,手機號,宿舍號,以便以后問卷復核。
7.調查卷按時收回,整理好,使調查工作更好的進行。
8.盡量選擇學生們空閑時間期間進行調查,比如中飯,晚飯后,合理利用好時間,也可提高調查效率。
9.最后,也可以通過網上資料查詢,使調查更豐富。
五、調查結果與分析
1.一部分同學選擇往沿海城市發展,因為經濟發展的影響,沿海地區經濟發達發展快,機會大,發展空間也大,有利于自己發展。
2.大部分同學把未來的發展方向想得太過于美好,不切實際,出發點是好的,有點虛化。
3.還有一部分同學,太過于茫然,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往哪里發展,沒有計劃。
4.也有同學安于現狀,在自己熟悉的城市發展,即使是小城市,也有自己努力發展的空間。像廣州、深圳、上海、北京等一些城市是好,但競爭激烈,壓力大,怕自己適應不過來。等自己有一定經驗再去闖也是可以的。
5.小部分同學決定自己創業,從事自己喜歡的是最重要的,即使再辛苦再努力也是值得的。
分析:每個人都有一個夢,每個夢都是美好的,當你覺得為之付出的時候就是最幸福的時候。不管怎么選擇,只要是自己喜歡的就好。
其實,沒有那么多的選擇,也沒有必要茫然于未來之中,就業的方向自己尋找,按照心的方向走,總會找到屬于自己成功的彼岸。
最后,就業方向可以聽取一些學長,前輩們的建議,前車之鑒,供自己參考。找到一個對的方向,對的地點,對的人,去做對的事。
六、結論與建議
調查完成,此次調查深刻掌握了大學生們的心里思維,以及對就業方向的認識,看法。對學生可以有一個更好的就業方向指導,為大學生提供好的發展方向。即使大學生活再無趣,讓自己變的再墮落,當踏入社會的那一刻,每個人都會想很多的,心中都會有個藍圖,在心里去想象。我覺得學校可以安排一些活動,做更多的調查,走進學生的心里,給學生更好的指導、教育。這樣更利用激發學生的斗志,為日后就業方向提供完美的指導,讓每個學生都不再迷茫,不再彷徨,在畢業之即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方向。
學生調查報告 篇12
隨著時代的發展,中國與西方國家的交流日趨頻繁,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也漸漸統一化,這就造成很多人淡化了中國傳統節日文化而注重外來節日,像2月14日的“西方情人節”、4月1日的“愚人節”、12月25日的“圣誕節”等西方國家節日在中國變得相當流行,而中國傳統的節日像“端午”等節日卻被我們中國人淡化了。就此問題,我對部分中學生做了關于中國傳統民族節日意識的調查,現就調查結果做以下分析報告。
一、當代中學生對中國傳統節日的了解和重視程度
大部分中學生認為中國傳統節日是具有深遠意義的,是值得倡導并隆重舉行的,比如說“端午節”是紀念我們偉大的愛國英雄——屈原的;還有部分大學生認為對中國傳統節日的了解程度不是很高,不明白部分節日的意義,所以表示不是很提倡,有的人甚至表示對中國傳統節日都不是很了解,在調查中我發現很多人不能完全說出中國傳統節日有哪些,有些竟然表示不知道“端午節“這個節日。
二、當代大學生對西方國家節日的了解及重視程度
部分大學生認為要與西方國家“接軌”,要學習西方的先進科技及文化,就必須接受西方國家的文化及節日傳統;大多數人表示對于西方國家的節日既不能說完全摒棄,也不能說是完全不接受,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并不代表是否定某一方,而是兩者的融合,對于節日這一問題而言,他們表示可以接受,但不會去隆重慶祝,畢竟那是別人的節日。
三、中學生熱衷外國節日的主要原因
由于對我國文化、民族傳統知識的欠缺以及盲目從眾崇洋媚外的心理導致部分中學生對外國節日表現出“狂熱”的態度,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而當代中學生從小就被社會定位為為了考試而拼命學習的一類人,大部分時間都用來“鉆研”那些課本知識以應付考試,忽視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知識的了解,錯誤的認為科技、經濟等某方面優于中國的部分西方國家就是自己的偶像,從而導致崇洋媚外,熱衷于外國的文化教育及服飾等各種東西,當然西方國家的節日也成為他們青睞的對象。
四、調查中出現的令人“匪夷所思”的問題
在調查時與部分中學生的交流中,發現了極少部分中學生的一些令人無奈又“匪夷所思”的觀點。
1.建議給中國傳統節日重新“易名”
極少部分大學生由于對西方國家的過度崇拜,竟然給部分中國傳統節日加上一個類似于西方節日名字的名字,比如“中國情人節”,更令人無語的是有人建議將“清明節”改名為“中國鬼節”。
2.部分人表示“不承認”中國有些傳統節日
部分人認為當“節日”的概念被“假日”替換以后,是節日就應該有假期,可是中國的很多節日都沒有放假時間,這樣一來,他們覺得這些節日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節日,從而忽視甚至不承認那是中國傳統節日。他們表示這樣的節日猶如“食而無味”,所以不愿接受。
五、保護中國傳統節日文化遺產刻不容緩
在調查中,少量中學生對韓國申報端午祭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成功這一事件表示義憤填膺,他們認為中國人民應注重保護自己的文化遺產,對于2005年韓國申報中國的“端午節”為他們的節日這一事件,我們應該予以重視,對于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每個中國人都應該去重視,保護中國傳統節日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刻不容緩。
六、結論與建議
通過該調查發現,當代中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傳統節日的重視程度較為欠缺,這是由于對我國文化知識及傳統觀念的缺乏而導致的。我希望當代在校中學生能加強對我國傳統文化的學習了解,樹立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用行動去證明自己的愛國熱情。
學生調查報告 篇13
本次調查報告,我主要從調查的基本情況、調查結果以及對現在的小學生正確使用零花錢的建議三部分來具體敘述。
一、 調查的基本情況
現在生活條件越來越好,現在的小學生幾乎都有零花錢。即使當地經濟仍較緊張,但都能看到我周圍的學生每天都在用零花錢。放學前后,校門口及附近的小店總是擠滿了買東西的同學。他們有的買零食,有的買玩具,還有的買本子……那他們的零花錢是從哪里來的?又是怎么支配的?使用得是否合理?為此,我對本班34位同學進行了調查,主要從以下四方面說明:
1、調查目標:了解現在的小學生零花錢的來源;了解現在的小學生對零花錢的支配;以及了解家長對現在的小學生使用零花錢的看法,方便學校對現在的小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引導學生正確、有效地使用零花錢。
2、調查內容:在當今社會中,物質顯得愈加重要。而現在的小學生也同樣作為一個消費者,他們也不例外。為了更清楚地了解他們對零花錢的使用情況,我主要是調查了他們的零花錢的來源、零花錢的用途以及家長對學生擁有、使用零花錢的看法等。
3、調查對象:實驗小學六年級1班的34名學生,5位家長和學校里的4位教師。
4、調查方法:為了更好的進行此次的調查,我主要是使用文獻資料法了解我班學生家庭的基本情況,確定留守學生數量;同時還使用了觀察法,利用課前課后對他們使用零花錢情況進行調查;最后還通過問卷調查法,采訪了個別家長和教師。
二、調查結果
1.我通過對五位家長進行問卷調查分析之后,發現大多數家長是在當孩子需要的時候給孩子零花錢,少數家長以孩子的優勢及獎勵的形式給孩子零花錢,并且家長希望他們的孩子把錢用在學習上,不允許孩子亂花錢行為。
2.我通過對四位老師進行問卷調查分析后,老師認為給孩子零花錢是必要的,但要限量。給他們零花錢既可以培養他們的理財觀,又可以豐富他們的業余生活。
3.通過對我班現在的小學生的調查,我了解到:這個班級的34人中,留守兒童占總數的34%;有零花錢的學生占總數的90%。其中30%的學生是父母主動給零花錢的;10.2%的學生是通過自己勞動賺來的;
9.3%的學生是親戚朋友給的;6%的學生是家長以學生的優勢及獎勵的形式給的。而在零花錢的支配上,14%的學生把零花錢交給父母儲存;30%的學生用零花錢買學習用品;15%的學生把零花錢用在網吧和娛樂;35%的學生用于買零食和玩具等。
由此可看出,只有30%的學生對自己零花錢的使用是比較有規劃的。造成這種現象,通過我調查分析,得出以下幾點:
1.現在學生家庭基本條件都不錯,家長每天給孩子幾塊錢的零花錢根本不在意。同時一些留守兒童由于家長出遠門謀生,加上父母出于對孩子的愛,都會給一些零花錢。
2.得到的錢太容易,同學們就不會去想怎么花錢,平時花錢時,沒有計劃,甚至大手大腳,大部分浪費在不該花的地方。
3.家長太溺愛,太相信自己的孩子,只管給錢,不問怎么花錢,導致學生缺乏理財概念,消費隨意,未能更有效地使用零花錢。
4.學校對學生也缺少相應的勤儉節約,艱苦奮斗方面的教育。
三、通過這次調查,我認為對現在的小學生合理使用零花錢有以下建議:
1、家長應控制給孩子的零花錢的數目。即使家里經濟很寬松,也不能多給。家長應讓孩子明確:零花錢也應該用在刀口上,如買學習用品、乘車,或在肚子餓、口渴時買些充饑解渴的食物等。
2、家長應該經常了解孩子零花錢的使用情況。從以上的調查情況看,家長沒有對孩子零花錢的使用情況進行追蹤,這是導致孩子亂花錢的'主要原因。平時對孩子多家管教,如果發現孩子亂花錢多花錢,應及時制止,并講一些節儉花錢的好處,理財小竅門等等,讓孩子有“家長掙錢不容易,我不能隨便花錢”的意識。
3、家長可讓孩子體會賺錢的艱辛,從小養成勤儉的好習慣。父母可利用寒、暑假等時間鼓勵孩子進行勞動實踐,如幫媽媽當一天家、幫親戚做一天生意、跟著爸爸上一天班,年紀較長的學生可讓他去打打暑假工或寒假工,讓他們在社會上親自實踐,孩子自然會領悟到許多
書本上所沒有的道理,用零花錢時當然就會多想一想了。這也能較快地鍛煉孩子,增長他們生活的見識和本領。
4、培養孩子一定的理財觀念。如使用之前可以先制定開銷計劃:今天你需要多少零花錢?分別用來干什么?等等。這樣可讓孩子及早養成計劃用錢的習慣。當然父母有時還得“旁敲側擊”地“調查”孩子的錢是否如他自己計劃的那樣去用了,避免孩子為多領零花錢而撒謊,預防、杜絕一些孩子從小在外隨意借錢的問題。
5、鼓勵學生自己存錢,給自己交學費,買學習用品,這樣既能減輕父母的負擔,也能讓孩子更有效得使用零花錢。
6、老師可利用班會,召開主題班會,以引導學生認識錢來之不易和學會正確理財。
結語:
通過調查和討論,我認為對現在的小學生進行節儉教育,限制現在的小學生的不良消費行為是十分必要的。孩子如何正確使用零花錢,需要家長、學校聯合起來,正確的引導,讓孩子養成不能鋪張浪費的毛病,讓他們知道金錢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從小養成勤儉節約、艱苦奮斗好習慣
學生調查報告 篇14
當代大學生基本上是在80年以后出生的,由于受到社會、學校、家庭和自我等多方面的影響,部分大學生存在明顯的人際交往困難,從而引發一系列的不良校園問題,偶爾也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之一。本文就大學生的交往問題找出原因及其解決辦法。大學生交往問題原因建議:
一、大學生交往障礙種種
大學生以專業分班級、以學科分院系,班級和院系是他們生活的團體,一個單純的高中學生上大學后,若不小心被別人鄙視或被拒絕于團體活動之外,而他又不善于交往,不在改變中得到提高的話,就有可能進入孤獨、壓抑的境界,從而可能困擾大學四年的生活,甚至影響未來的行為。大學生由于閱歷較淺,一般都缺乏處理人與人關系的經驗。大學生的交際困難主要表現為他們一方面在本能狀態驅動下渴望融入集體,另一方面他們又習慣于后天養成的惟我的行為模式,有時他們適應不了,接受不了,理解不了同齡人之間那種平等的爭吵、合理的沖撞和正常的磨合的自然法則,因此客觀上群體包容不了他們;主觀上自己也容納不下群體。主要癥狀:
①自我封閉:生活在自己的世界,對外界的事物不適應或不感興趣,不愿與他人交往。
②容易沖動:對于身邊發生的一點點小事常會以過激的行為去解決。
大學生在校期間人際關系處理得好壞直接影響他們的學習、生活和工作。融洽的人際關系可以使人身心愉快,從而促進學習,提高工作效率。但是,現在有相當數量的大學生處在冷漠、疏遠的人際關系中,他們心情不愉快,有時還產生敵對、憎惡的態度,從而導致攻擊性行為,有損身心健康。
二、大學生交往障礙的原因影響大學生交際問題的原因很多
綜合起來大概有以下幾點:
1、社會人口政策發展及家庭生活的影響。
新人口政策下的家庭生活往往使孩子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行為模式,這些孩子聚在一個集體里,會出現中國特色的人口問題。上世紀80年代以前,中國的家庭不僅存在縱向"關系,而且還存在"橫向"關系。"橫向"關系體現為每個家庭基本有兩個孩子以上,鄰里之間的孩子相互串門。小伙伴在嬉笑玩耍中避免不了受傷掛彩,吵嘴哭鼻子,但是孩子們在做游戲的過程中學會了競爭與合作,形成人際觀念。自從我國實施"一對夫妻一個孩子"的計劃生育政策以后,中國的家庭多為獨生子女,"橫向"關系沒有了,孩子享受的是"縱向"血親爺奶、父母帶來的呵護甚至溺愛,從小缺乏集體環境而導致缺乏集體榮譽感與合作精神;家長的過分包辦使獨生子女上大學后缺乏最起碼的獨立生活及為人處世的能力;缺乏坦誠的心態和理解偏激等等。小伍上大學了,沒過多久,他覺得宿舍太窄,班級無聊,獨自在校外租房,又把一個來自西北的女學生招來同居,他免費供她吃住,她則每天洗衣做飯,陪他睡覺,說不清是小兩口兒還是主仆關系。這消息傳到了小伍的家鄉,母親覺得孩子鬧騰得太過分,于是打來長途電話興師問罪。沒想到孩子挺著脖頸蠻有理:"你們從小對我嬌生慣養,我又不會洗衣做飯,一個人怎么生存?"。"一葉知秋",從小伍的家庭可以看出當代校園的新問題。
2、校園環境的影響。
大學具有比較開放的學習環境,生活在其中的學生吸納多方面的思想觀念、行為方式,處理不當就會產生矛盾。與中學比,大學的管理模式較為松散,強調的是個人的興趣與發展。中學時期住宿比較集中或居家,每天的安排有固定的規律,班主任也一任數年,天天相見。熟悉的面孔、相似的語言、習俗,構成自己熟悉的生活環境。跨進大學,周圍的人來自不同地區,素昧平生,語言、習俗各不相同,要靠自己的交往能力來適應這個環境。大學是走向社會的橋梁,大學生可以與社會人員交往,可以自由上網吧甚至在宿舍中直接上互聯網。
3、大學生自身因素。
大學是人的一生中心理變化最激烈、最明顯的時期之一,若不能正確評價自己和他人、不能正確地自我選擇和自我發展,就會影響一生。大學生在校園里具有較大的自主空間。大學生可以鉆研浩瀚的專業知識,也可以在廣闊虛擬的Internet空間里漫游。糟糕的是迷戀游戲的同學,在"反恐"、"傳奇"等界面中不能自拔,忽視同學、朋友、老師之間的人際活動,因為實際的遠不如虛擬的精彩。這樣的大學生如果自控能力弱小,就會覺得自己不順,甚至對別人出手。另外,不注意人際關系培養的大學生,在激烈競爭社會中喜歡單打獨干,易于自我封閉,不善與人交流合作,以防止自我暴露和競爭力的喪失。小靈是個文靜內向的學生,以較高分數從鄉下考入大學,剛開始滿懷激情,但不久后發現自己不知道怎樣與別人交流,看著別人開開心心地談天說地,高高興興地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她感到心理極其緊張和不安,甚至不愿意在人多的地方出現,曾有不如回家算了的念頭。從認知心理學方面理解,人際交往的認知意象來自經歷與感受。與他人交往的經歷就像輸入大腦的信息,交往時所產生的感受好像一個軟件包,經過當時的加工處理與實施則組合成文件。像小靈及那些常一個人在家里的孩子們,中學時期以學習為主要任務平時極少與他人接觸,他們在成長過程中缺少與人交往的客觀環境,缺乏與人語言交流的能力,所以形成不了與人交往的經歷和與人交往的現實感受,因此也就無從形成人際交往的認知意象。這就使得他們在大學校園相對豐富多彩的生活中感到手足無措和缺乏信心。
三、提高大學生交際能力的建議
根據內因主導外因的辯證思想,要提高大學生的交際能力,首先要設立必修課程,以求改變他們的思想;然后,發展針對個體的信息咨詢活動,做到"點、面"結合。
1、設立交際與心理的專業必修課,進行公開的正面宣傳教育。
每個人都有發現別人內心秘密的欲望,一般來說只有敞開自己的心扉,才可能走進別人的心里,主動向別人示好是取得思想上的溝通、感情上融洽的第一步。交往的過程中遇到意見不一致的時候,通過角色置換來看待問題,也許你會得到前所未有的理解。同時要明白每個人都有保留自己意見和按照自己意愿去生活的權利,不要強制改變別人,尊重他人,不過高要求別人,以豁達心胸與他人合作。室友的好友來訪,熱情接待,休息時間,切勿大聲喧嘩,良好的人際關系是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開始的。
2、發展心理咨詢服務,提高心理咨詢的作用。
學校心理咨詢是增進學生心理健康、優化心理素質的重要途徑,也是心理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生性格日趨成熟與穩定,其價值觀,世界觀基本成型,在很多問題上都表現出自己獨特的觀點,但也可能易趨固執、鉆牛角尖。一些學生雖然平時不愿意與身邊的同學交流,但對心理咨詢卻有一定的需求,他們可能從學校心理咨詢老師那里得到解釋和慰藉。在目前"校校通"和"舍舍通"的條件下,建議學校在計算機網絡上設立采用"不見面、不記名"的文字、語音同步咨詢服務,以便能使該項工作能得到廣大學生的喜愛,成為學校的現代教育品牌之一。
3、加強學校與家庭的溝通,形成學生、家長與老師的教育合力。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在一個人的教育經歷中顯得尤為重要,孩子的情感、認識及價值觀很大程度上受家庭教育的影響。大學生是以寄宿為主,對于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家長并不能及時了解,學校和家庭應通過多種途徑加強溝通,互相配合對孩子進行心理疏導,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學生調查報告 篇15
一、調查目標:
1.了解學生的理想
2.了解學校指導的實際情況和理想教育現狀
二、調查的方法:
問卷調查(學生問卷詳細調查)、學生當面了解、采訪學校教師和領導
三、調查結果分析:
從15到20歲的左右的六年里,現在的孩子一般都要從中學里走過。六年的漫長時間,可以改變一個人很多的東西,甚至所獲得的改變可以左右一個人一生的道路。特別是人在中學階段的當口。人的身體,人的大腦每分每秒都在發生著奇異而深刻的變化。一點點,人從一個稚氣未脫的少年成長為一個青年。這個過程中所接受的每一種思想,所做出的每一個決定,都是一個開始,而在這個階段確立人的理想就是人生最緊要的第一步。
人的理想可以分為三個層次:生活理想、社會理想、職業理想。生活理想是基礎,是人生理、心理的基本要求,應予以合理的滿足;社會理想是人理智上的最高追求,包括國家的,民族的,人類的。而職業理想是生活理想和和社會理想之間必要的過渡階段和中介環節。換句話說:生活理想應提升到職業理想的高度上去,社會理想應落實到職業理想的實際中來。
在人一生的活動中職業生涯既是一個人謀生的手段,實現自身價值的必需,又是服務社會、造福人類的人生實踐。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就是中學生實現生活理想與社會理想的最佳結合點。
然而,當代中學生的職業理想現狀如何呢?對此,筆者對一所普通高中的高一、高二兩個年級進行了一系列的調查,從中發現了不少的問題。
問卷顯示,雖然經過了初中三年的成長,到了高一高二仍有近16%的學生認為:理想與職業理想的概念是一樣的。這充分說明一個問題:這部分學生連職業理想最基本的概念都沒有,更不用談自己樹立什么職業理想了。自然的,問卷相關顯示:有的學生未曾考慮過自己未來的職業。那么,在其余近84%的學生中,他們對于職業理想就一定有比較清晰的認識嗎?根據我對一些學生和老師的近距離了解,多數學生對職業理想的問題是比較混沌的,或者說是沒有責任型的,職業理想對他們來說并沒有起點或者目標的意義。有的學生曾想過有關職業的問題,實際上,也僅僅是一種對未來美好的想象,對于他們來說,最眼前的學業才是他們所應該關注的。
在問卷的主觀題中,有很多學生明確地寫出:理想就是考上一所好的大學。那么考上好的大學是為了什么呢?為了以后有更好的生活和工作!但是,這種好生活好工作對他們來說是極其抽象的,并沒有清晰的想法和設想。他們實際上把考上大學看成了終極目的了。考上大學之后呢?再說吧!正因為有這樣的思想,大學生中才會有這樣的情況:學中文的不喜歡中文專業,學外語的轉學法律,有的甚至放棄了學業。
在問及“是否關于職業理想的問題以后再考慮會更好一些?現在主要是學習?”時,62%的學生選擇了“是”,還有近7%的學生選擇了“其他”。我不禁想起了資深顧問式培訓專家倪砥的《我不是在教訓你》這本書中的一句話:錯就錯在不知要到那里去。為了說明這個問題他舉了一個例子:1962年克林頓作為阿肯色州的學生代表,到華盛頓出席了全國青少年代表大會。他們參觀了白宮,受到了肯尼迪總統的接見。而年僅16歲的比爾在當時就做了一個決定,他要當美國總統,成為影響世界的人。這以后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為了走進白宮,幾乎沒有走什么彎路,在他46歲那年如愿以償。
用三十年的時間哪一種合理的目標達不到呢,怕就怕南轅北轍。我們的學生,他們中很多人都腳踏實地沒錯,眼朝地下,背負著學習的鐵犁向某一所大學開墾著,而這所大學所學的東西真正是他自己想要的嗎?只要看看下面的問卷結果就可想而知了:對于已分科的高二年級,有近50%的學生所選的班科與自己的職業理想不一致或不知道是否一致。連最眼前的分科都沒法保障是學生自己所需要的,大學就可想而知了。這顯示出學生學習的盲目性,這種盲目性要持續多久,而我們的學生究竟要往哪里去?
撇開上面“有沒有”的問題,我們來看看“是什么”的問題。首先,要交代的是:我調查的是一所設于小鎮上的普通高中,吸收的學生大多是來自周遍地區農村的孩子,有一定區域局限性。
對于“我的職業理想是什么”這個主觀題,我仔細翻閱了完整的四個班級的問卷,(其中兩個高一班,兩個高二班)我驚異的發現這四個班分別是全班45人中有18人,58人中有13人,67人中有18人,73人中有20人的職業理想是教師。另外,比較多的是醫生,每個班里也都有10人左右,此外較多的就是警察、律師。當然也有其他種類的,但這種分布狀況實在是不平衡。四、調查反思
是什么左右了我們學生的選擇?是選擇的范圍!又是什么規定了選擇的范圍?是周圍社會所給予學生們有關的職業信息!學生在社會、家庭、學校的重重圍困以及學業的重壓下,他們的眼睛所能觸及并能夠比較了解的也只能是這些。更何況,學生大多來自農村和小鎮,視野更加狹窄,也就更加需要有關這方面的系統的指導和教育。
然而,令人擔憂的也正是目前的傳統教育,升學率是學校日程的重中之重,而忽視了學生發展的長遠需要。現代社會的現狀是高度信息化、科技化、多元化,社會發展一日千里,傳統的三百六十行其實早已被打破。據統計,全國現有一萬多種職業,新職業仍在不斷涌現。閉目塞聽就不可能得到發展的機會。中學階段是學生吸收外在信息,定下生長基點的緊要時期,在新的形勢下,非常緊要的是讓學生了解社會發展狀況,了解世界形勢,開拓視野,這樣學生才會有較高的人生起點和更高的人生標準。而對于學生職業理想教育更是起著目標性的啟示作用。
1994年9月原國家教育委員會基礎教育司頒布了《普通中學職業指導綱要》之中,明確表示,職業指導是普通中學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它的任務是:幫助和引導學生了解社會;了解職業和專業;了解自己的生理、心理、興趣、才能和體質等特點;教育學生正確處理國家、社會需要和個人志愿之間的關系;增強職業意識和對未來職業的適應能力,使學生能夠正確地選擇符合社會需要及其身心特點的職業或專業方向。
而且明確規定:職業指導的教學課時,在初中階段不低于15課時(一般在初二設置為宜),在高中階段不低于20課時(一般在高一設置為宜)。職業指導的目標和內容,分初中和高中兩階段分別加以說明,并說明了職業指導的途徑和方法。
然而,職業指導在學校的現狀如何呢?據我了解,類似的指導往往集中在學生畢業前填報志愿時進行。其實進行的指導只是升學指導中的一部分。一般教師也往往根據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行指導。重要依據即是高校歷年招生的分數線,主要是注意學生的專業限制和錄取可能。雖然減少了一些填報志愿的盲目性,但這顯然比較忽視學生的興趣,身心素質,學習潛能和個人理想,也忽視了行業的發展和社會的需求。再則職業指導的內容并不是單純的最后選擇,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了解自己,提高素質,發展潛質,使學生達到自我發現,自我分析,自我教育,自我發展,自我決策的高度。這些都需要從入學到畢業全過程的系統啟蒙與引導,需要學生在平時就有一種對職業與專業信息較廣泛的耳濡目染以及對自身的科學的觀察與分析。顯而易見,在現行的指導下,要求學生在倉促的時間里決定自己的命運,似乎可能違背問卷里顯示的的人所支持的一個美好的少年愿望——“會努力使職業理想成為現實選擇”!顯然這樣的指導已不符合學生發展的需求,離人的全面發展、自由發展、充分發展的目標更遠。
中學生正值富于幻想,樹立理想,建立人生基點的最佳時期,職業理想教育更成為當代中學生潛在的強烈需求。學校的職業理想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必定任重道遠,只有不斷完善不斷創新和落實到位才能夠適應當代學生的需求和社會發展對人才的召喚。
學生調查報告 篇16
1、調查背景
(1)公司的物流承運合同在五月初相繼到期,另隨著油價的不斷攀升和各地區的計重收費,控制物流成本的壓力不斷增大。
(2)20xx年公司6個億的銷售目標確立,產銷量的成倍增長,對公司的物流體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標。
2、調查目的
為了保證物流暢通,有效控制物流成本,及時、安全的滿足市場需求,以有力保障20xx年6個億的銷售目標的順利實現。
3、調查對象
部分冷鏈物流公司
4、調查項目
我公司所發貨區域的物流情況和運費報價
5、調查地點
鄭州北環水產大世界
6、調查內容
鄭州的冷鏈物流主要集中在北環附近,其依托鄭州水產大世界、思念、三全等在長興路附近集中了十幾家專業服務冷藏產品的物流公司,其經營模式大致相同:有幾輛自有車輛,通過有效整合和利用社會上的閑散車輛,然后為客戶提供有效的物流運輸,所以就企業規模、服務質量、運力的保障和貨物的安全保障而言并無太大的差異,故對該類型的物流承運商其物流價格就成了選擇和評估該供應商的最主要條件。
4月份客服部通過對物流公司信息的收集,有針對性的有幾家物流公司進行了調查和溝通,并讓個別物流公司提供了報價單,通過報價單客服部又進一步的與之進行合作談判,以確定和得到最真實市場價格,以便選擇和確定合適的物流承運商。以下是個別物流公司的價格確定表:
(1)眾榮物流
(2)鴻亮物流
(3)金城物流
(4)廣源物流
通過本次的調查結果,經過認真對比、評估和篩選,決定繼續與鴻亮和金城物流共同合作,有其兩家物流公司共同承運我公司的貨物,為了保證貨物運輸的及時、安全,特要求其兩家物流公司各向公司繳納25萬的保證金,且與之簽訂運輸合同以約束和規范雙方的行為,明確雙方的權利和責任。
通過本次對物流市場的考察、調研、對比、評估、篩選和確定,有效的控制了物流費用的上漲,同時通過與承運商的談判,明確告知了公司明年的規劃,對其明年的物流服務提出了明確的要求,為順利實現產銷6個億提供有力保障。
【學生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學生調查報告08-23
學生近視調查報告11-27
學生上網調查報告12-04
學生近視的調查報告11-12
學生實踐調查報告12-25
學生的調查報告范文01-08
學生寢室調查報告04-14
課堂學生調查報告04-18
學生近視調查報告05-09
學生寫作調查報告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