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職業教育工作調查報告
職業教育是指對受教育者實施可從事某種職業或生產勞動所必須的職業知識、技能和職業道德的教育,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職業教育工作調查報告,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職業教育工作調查報告1
根據常委會20**工作要點和委員會年初工作安排,6月7日,委員會成員在常委會副主任楊彥穎的帶領下,對我市職業教育工作情況進行了調研。
一、我市職業教育基本情況
(一)高職院校。至20**年年末全市共有高等職業院校2所,分別是淮北職業技術學院和安徽礦業職業技術學院。
淮北職業技術學院以舉辦高職教育為主,同時開展中職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職業技能培訓。高職教育現開設57個專業,現有專兼職教師918人,全日制高職在校生1.2萬人,中職在校生1000余人,電大、成教在冊生5000余人,年均社會培訓2萬多人。
安徽礦業職業技術學院屬民辦非企業單位,學院開設高職專業27個。現有在校生1828人,教職工274人。
(二)中職學校。至20**年年末,全市具有中職學歷教育資質的中等職業學校8所,圍繞我市煤電、煤化工、機械制造等“六大主導產業”和信息電子、生物制藥等新興戰略產業,開設專業主要有:機電、電工電子、計算機、數控技術、服裝、汽修、醫護、農業技術、學前教育等。目前共有教職工1209人,其中專任教師數為807人。在校學生18058人,當年招生5374人,當年畢業學生7000余人。畢業生就業率在95%以上。
二、我市職業教育創新發展基本做法
(一)貫徹落實全國職教會議精神,改革創新職業教育管理體制。在全國轄區的地級市中率先成立正縣級的淮北市職業教育管理委員會辦公室,統籌規劃、指導管理全市職業教育改革發展工作。出臺《淮北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實施意見》,對體系建設基本內容、重點工作等進行了頂層設計和全面部署。出臺《淮北市關于加強職業教育市級統籌的實施意見》,全面推進區域內職業教育的發展規劃、資源配置、條件保障和政策措施等方面的統籌管理。出臺《淮北市職業培訓市級統籌實施辦法》,把職業技能培訓納入政府崗位目標考核,在“三不變”的基礎上,按照“統籌安排,各計其功”原則,對全市各部門、各行業職業教育與職業技能培訓項目資金,實行統籌管理。淮北市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舉措被教育部寫入《全國中長期教育發展綱要》中期(中職)評估報告。
(二)加快職教資源整合,規模效應日益顯現。一是職教園區一期工程如期建成投入使用,徹底扭轉了以往我市職業教育辦學空間狹小、過于分散,辦學基礎能力薄弱的狀況。二是推動中職資源深度整合。打破隸屬關系、行業、區域和所有制不同等體制性障礙,成立淮北工業與藝術學校。三是園區二期工程扎實推進。成功申報上億元項目資金,解決了園區建設融資問題。四是加快構建大培訓工作格局。一方面通過年檢等政策措施,積極引導民辦職業培訓學校有效整合,一方面積極引導職業院校轉變辦學觀念,發揮職業院校職業培訓的主力軍作用。20**年,全市職業院校所承接的各級各類培訓達73000多人次,是省教育廳下達25800名年度培訓任務的近三倍,培訓質量顯著提升。
(三)構建現代職教體系,主攻方向更加明確。加強中高職銜接,推動屬地高等職業院校、中等職業學校開展結對聯合;推進區域內的校校、校企深度合作、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并重發展。一是推進“雙證融通”專業試點。20**年,啟動了“相城金藍領萬人行動計劃”,組隊參加《中國大能手》(第三季)節目啟動暨技工院校聯盟簽約儀式,與大能手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簽訂共建專業協議。“雙證融通”專業試點工作漸次鋪開。二是推進職普橫向融通。組織有升學意愿的`孩子參加“技能+素質”對口高考,為學生提供了多種成才的路徑選擇。濉溪縣職教中心、烈山職高等對口高考本科達線率逐年升高。三是推進全民終身教育體系建設。按照“政府推動、全民參與、提升素質、促進發展”的方針,著力加強學習型城市建設,積極助推淮北文明城市創建工作。自2012年以來,連續五年舉辦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啟動儀式,營造了“時時能學,處處能學,人人可學”的終身學習氛圍。
(四)提升服務能力水平,產教融合逐步深化。據統計,目前我市開展校企合作的規上企業有29家,與我市職業院校具有長期合作關系的市內外知名企業有35家,合作形式多種多樣。一是啟動“現代學徒制”和“工學一體”試點工作。2015年淮北工業與藝術學校、濉溪縣職教中心、淮北煤電技師學院同步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并入選安徽省中職質量提升工程建設項目庫。二是實行“訂單”、“冠名”式培養。淮北煤電技師學院、淮北工業與藝術學校、淮北衛校先后與相邦科技復合材料、華潤金蟾藥業、淮北輝克藥業、淮北靜安養親苑、長治電子、京信電子等簽訂訂單式培養合作協議。市職教辦先后組織382名職業院校學生到安徽京信電子“工學交替”頂崗實習,既滿足了院校自身辦學需要,又及時解決了企業季節性招工難用工荒的難題。三是引企入校共建實訓基地。淮北工業與藝術學校先后將安徽金龍機電、蘇州頤高電子商務、蘇州明特佳電子等企業生產線引進校園,探索出校企共建“教學工廠式實訓基地”的新模式。四是主動服務淮北經濟社會發展。近年來,我市中職畢業生就業率保持在95%以上,其中淮北籍中職畢業生本土就業率高達80.06%,就業質量持續向好,職業院校生已成為支撐我市中小企業集聚發展、區域產業邁向中高端的生力軍。
(五)抓住關鍵環節,職業院校內涵建設不斷加強。一是加強職業院校內部治理體系建設。20**年,指導職業院校實施管理機構、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和教育教學四項改革,煥發了職業院校的辦學活力,進一步增強了其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二是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探索建立校企共建教師隊伍的有效機制,推動楊杰、方國勝等一批技工大師工作室進駐校園。三是優化專業設置。圍繞“中國碳谷綠金淮北”發展戰略,引導職業院校增設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興戰略產業急需的專業,減少或取消人才飽和、就業率低的專業。四是加強對外交流與合作。淮北工業與藝術學校先后與北京商鯤教育集團、武漢視野教育集團、上海曙光集團先后聯合開辦高鐵乘務、淘寶商務等專業。安徽礦業職業技術學院先后與北京中航天使教育集團、天路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合開辦空中乘務、機場地勤、無人機駕駛等專業。烈山職教中心和揚州生活科技學校聯合開辦“中式面點”和烹飪專業。朔里職高與廣東海洋工程職業技術學校以“專業+行業+企業”的模式達成專業聯合辦學協議。開啟中外合作。20**年4月,淮北工業與藝術學校采用“2+2+2”模式,與美中商學院達成合作辦學協議,秋季即可招生。
(六)以“三賽”為抓手,大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加強數字化校園建設,開展信息化校本培訓,用信息化改造傳統教學,促進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全面提升。2015年,淮北工業學校躋身首批“全國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建設實驗校”行列,全省僅有2所中職學校入選。參加全省、全國信息化教學比賽,連續多年披金摘銀。20**年,我市參加第十三屆全國中等職業學校“文明風采”競賽全國決賽,榮獲一等獎3個,二等獎4個,三等獎7個,優秀獎14個,獲獎率位居全省各市首位。抓職業技能競賽,建立完善市、縣(區)、校三級競賽制度,淮北工業與藝術學校成功入選安徽省教育廳省級職業技能大賽競賽點,并連續兩年成功承辦全省職業技能大賽,目前正全力爭創全國職業院校大賽基地。
三、存在問題
我市職業教育發展取得了良好成績,發展勢頭強勁,但與先進地市相比,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突出表現在:
(一)對職業教育的認識還不到位。由于傳統觀念的影響,社會上重視普通教育、學歷教育,輕視職業教育的情況依然較為普遍,一些用人單位還存在以學歷為門檻歧視職業院校畢業生現象,技術技能人才的社會地位和待遇有待提高,尚沒有形成全社會理解支持職業教育發展的良好環境。
(二)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需求存在脫節現象。目前,職業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待進一步深化。突出表現在:對職業教育的統籌管理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強,職業院校的辦學水平參差不齊,專業結構、層次類型不夠合理,個別專業存在重復建設、學生獲得“雙證書”的渠道不夠暢通等問題,嚴重制約著我市職業教育的發展。
(三)縣區職教中心辦學定位不夠明確。縣區職業學校辦學條件普遍未達到國家辦學基本標準。目前,相山區職教中心“有名無實”,空留一塊牌子;杜集區和烈山區職教中心在校生人數不足300人,辦學定位不夠清晰,資源有待進一步整合。
(四)職業院校教師隊伍建設需進一步加強。符合職業教育特點的編制管理、收入分配制度和評價機制不夠完善,技術技能人才在學校和企業之間流動仍有障礙,“雙師型”教師總量不足、素質不高、激勵政策不夠。一是一些學校存在著結構性“缺編”,由于歷史的原因,我市職業學校普遍存在著行政人員、文化課教師等比例偏大、專業課教師嚴重短缺等結構性矛盾。二是管理人員匱乏:目前市職教辦黨組尚未成立,工業學校中層班子已近四年沒有調整,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三是淮北工業與藝術學校整合后市編辦定位為全額撥款的職業單位,但財政一直沒有兌現,一校之中人員存在著幾種不同性質的編制,不僅加大了學校運行困難,而且不利于學校發展穩定。
(五)生源減少,中職招生困難。根據安徽省人口普查資料,未來幾年全省適齡人口將迅速減少,職業教育生源將受到直接影響。20**年淮北市教育事業統計初中畢業生20763人,實際參加中考報名17314人,流失3449人,流失率16.61%。按照省教育廳規定要求,應以實際參加中考人數進行分配職普比指標。但實際上,今年普通高中計劃總數為13983人,剩余3331人,形勢異常嚴峻。有關部門出臺相關招生、就業政策時,應嚴格執行省教育廳有關職普比大體相當(4.7/5.3)的要求,促進生源向職業院校的流動,為職業教育爭取發展空間。
四、幾點建議
(一)加強宣傳引導,優化職業教育發展環境。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是“質量興國”、“質量強市”的重要基礎,大批優質職高技能人才,是轉型發展的重要人力支撐。必須進一步重視職業教育發展,加強引導,形成合力,使我市職業教育得到健康持續發展。同時,加大宣傳力度,引導社會、企業及廣大學生、家長樹立正確的用人觀和擇業觀,為職業教育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二)強化市級統籌,加快資源整合步伐。構建全市統籌、分級辦學、專業錯位設置、差異發展、資源共享的“大職教”格局。完善行業指導制度,建立教育部門與行業部門的聯動機制。依托農業、加工制造、電子信息、文化藝術、醫療衛生等行業主管部門,成立行業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加強政府部門、校企間的多邊合作。支持縣區按照“一縣(區)一特色”的原則,依托縣級職教中心,整合縣域內職業教育資源和培訓資源,做大做實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
(三)穩定中職招生規模。實施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攻堅計劃,統籌高中階段招生,嚴格執行省政府崗位目標考核職普比大體相當(4.7:5.3)的要求。
(四)強化質量保障。加快建立職業院校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制度,推動職業院校構建校內質量保證體系。全面實施中職學校學生學業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指導全市各職業院校發布年度質量報告。
(五)強化經費保障。加大財政投入,確保高職院校生均撥款水平達標。落實市、縣(區)中等職業學校財政生均撥款制度,不斷提高財政生均公用經費撥款水平。積極探索政府購買服務機制。
職業教育工作調查報告2
根據市人大常委會XX年工作要點安排,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尚玉金帶領教科文衛委員會部分成員于6月份對我市職業教育工作情況進行了調查,聽取了市政府專題工作匯報,研究了市勞動局、市財政局的書面匯報,深入到市區及阿城部分中等職業學校,召開了有職業技術學院、部分中等職業學校、市、區、縣(市)及部分企業及職業教育負責人的座談會,發出并收回覆蓋八區十一縣(市)的調查問卷60份,現將調查情況綜合報告如下:
一、我市職業教育工作基本情況
(一)我市職業教育資源基本情況。
目前,在哈中高等職業技術培訓機構共有227所,其中中職類204所,分別為職業高中47所(其中城市25所、農村22所),中專119所,技工學校44所,在哈高職院校23所。從城鄉分布情況看,城市200所,農村27所。從辦學主體看,屬于政府興辦的47所,行業興辦的146所,企業興辦的27所,社會力量興辦的7所。我市中高等職業技術培養培訓機構設置的專業共有116個,其中中等專業90個;高等專業26個。
(二)我市職業教育工作情況。
幾年來,市政府認真執行《職業教育法》、《省職業教育條例》和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精神,不斷深化職業教育改革,相繼出臺了春秋季招生、注冊制、學分制、彈性學制等新的招生制度,有力地促進了我市職業教育健康、有序的發展。近年來,市本級財政加大了對職業教育資金投入,XX年—XX年市本級共投入職業教育資金27414萬元,XX年市本級專項資金由以前的每年80萬元增加到780萬元,在市財政的大力支持下,我市各區的職業高中都有了較大的發展。道里區在XX年新建第十二職高后,今年又將第十三職高列入改造規劃,擬新建一座3000平方米的教學樓;道外區第一職高XX年建設一座5000平方米的實驗樓后,今年又進行了新的規劃,并制定了全區職教資源整合方案,擬定下半年組建區域性職教集團;動力區依托第十五職高成立了“藍領學院”;南崗區第二職高去年新建的3萬5千平方米的教學樓投入使用,成為教學環境一流、教學設置優良的示范性學校;香坊區將郊區學校151中并入該區職教中心,建成對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基地。這一切都為全市職業教育大發展、快發展奠定了基礎。
黨的xx大做出了東北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的重大戰略決策,對我市職業教育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政府從XX年初開始組織力量,對我市職業教育如何更好地為振興我市經濟發展服務進行了廣泛的調研,聽取了各方面相關人員的意見和建議,同時,還組織有關人員赴沈陽、大連、長春進行實地考察,摸清了我市職業教育基本情況、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了對策。今年4月20日,召開了全市職業教育工作會議,《哈爾濱市關于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即將出臺。總的看,我市職業教育正面臨大發展的趨勢。
二、我市職業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是重視職業教育的社會氛圍不濃。
調查表明,有95.2%的人認為,由于當前社會人們普遍認為上大學尤其是上名牌大學才是成才的最好出路,特別是高校擴招引發的“普高熱”以及“精英”教育的觀念,導致了社會人才觀和擇業觀的偏頗,從而造成了社會、家長、學生對職業教育的輕視。一些單位用人標準的唯學歷傾向以及不嚴格執行勞動就業準入制度,企業急功近利的短期行為和擔心培訓后技術工人“跳槽”、“雁南飛”、“為人做嫁衣裳”的顧慮,致使一些企業不愿意在培訓技術工人上花錢。另外,主流媒體對職業教育的宣傳乏力,也直接影響了全社會對職業教育的重視程度。
二是職業教育多頭管理、缺乏統籌。當前,我市職業技術教育。
從管理主體看,存在教育部門、勞動部門和其他20多個行業管理部門。從管理層級看,主管職業教育的既有市、縣(縣、市)級部門,也有省級部門。由于多頭管理,難以形成發展職業技術教育牟全市一盤棋。職業教育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存在不同程度的閑置,未能發揮最大辦學效益。
三是職教經費投入不足,辦學條件落后。
XX年,《xx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的決定》要求完成“普九”任務的地區,教育費附加的20%應當用于職業教育,按此規定,我市尚有較大差距。《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對“企業應當承擔職業教育經費”有明確規定,按此規定,以XX年為例,全市企業用于職教的支出經費應該是1,824億元,而實際支出是7900萬元,尚有1個多億的教育經費沒有落實。在調查中,有些單位反映,職業學校學費收入的15%被截留用于地方政府的整體規劃,違背了《省職業技術教育條例》的規定,由于投入不足,各職業學校實訓基地數量不足,條件落后。職業高中大多數沒有象樣的實訓基地。中專、技工學校雖有實訓基地,設施設備也十分陳舊落后,75%的實驗實習設備是企業淘汰的,多是六七十年代的設備。
四是職業學校辦學理念、辦學模式陳舊,專業設置不合理。
一些職業教育機構不能做到學校圍繞市場轉,按需培訓,而是學校有什么條件就開什么專業,專業設置重復,辦學模式陳舊,第三產業的專業設置比重過高。以XX年為例,我市中職學校招生1.7萬人,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專業招生比為1:5;社會培訓機構培訓1萬人,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專業招生比為1:20;高職院校招生1.3萬人,第二產業與第三產業的招生比為1:5.5。近百個專業中,具有競爭優勢的僅有18個,職業技術學校專業設置和市場需求銜接不緊密,有限的畢業生中,還有一部分不能取得就業崗位。這就表明,我市培養的職業技術類人才在數量、類別和質量上遠遠滿足不了需求。
五是教師隊伍素質偏低,“雙師型”教師匱乏。
職業教育教師有50%以上都是從原普教崗位上轉移過來的,絕大多數教師缺少專業技術知識。由于近年來職業技術院校不景氣,學校沒有能力吸引優秀專業人才到學校任教,加之一些優秀人才被經濟發達地區“挖”走,導致職教師資隊伍不能適應實際需要。
六是農村職業教育薄弱。
調查顯示,有92%的人士認為職業教育為“三農”服務,與農村義務教育相結合,互相促進方面大有文章可作。
三、幾點建議
今后幾年是我市職業教育面對哈爾濱老工業基地振興迫切需要而加快改革和發展的重要時期。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進一步提高認識,增強加快發展職業教育的緊迫感。
利用各種新聞媒體和其他多種有效方式,加大對職業教育的宣傳力度。首先要使全市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領導充分認識到,抓職教就是抓經濟,抓職教就是抓小康,抓職教就是抓素質,抓職教就是抓效益,抓職教就是抓社會穩定。要向社會宣傳我市乃至全國人才市場緊缺技能型人才的實際情況,要宣傳我市實施老工業基地振興和產業結構調整過程中急需職業技術人才的實際情況,宣傳職教畢業生就業有路、致富有方、升學有望、創業成才的典型事跡,宣傳和表彰發展職業教育中涌現出來的先進單位和個人。抓住每年高中升學高峰特別是在每年中考、高考前的機遇,對社會、家長和學生進行正確的教育觀、人才觀、擇業觀的引導,使他們了解職業教育并產生興趣,使他們認識到職業教育是青年走向成功的高速路,是實現其人生價值的光明大道。要通過宣傳,使全社會認識到,職業教育是培養高素質專門人才的教育,是推動振興老工業基地的.教育,是促進農村教育更好地為“三農”服務的教育,是實施“科教興市”戰略的教育。從而使全社會形成一個支持、鼓勵、參與職業教育發展的良好~氛圍。
(二)切實加強領導,把促進職業教育快速發展的各項措施落到實處。
我市已經召開了職業教育工作會議,職業教育資源整合等工作正在進行中。建議政府趁熱打鐵,繼續加大統籌力度,盡快出臺《關于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實實在在解決職業教育改革發展中的的具體問題。應明確職業教育方向,以堅持為振興我市老工業基地、為解決“三農”問題,促進全市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的辦學方向為根本,以建設高素質師資隊伍,設置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專業,提高教育質量,使畢業生有搶手出路為關鍵,以加大統籌力度并用改革的思路去解決職教資源和基本保障條件問題,促進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方略。真正統籌解決辦什么學校和怎么辦的問題,解決職教主管部門和職業學校對社會職業教育需求變化信息不暢問題。建議市教育行政部門真正對全市中等職業教育專業設置、教學改革等實際問題進行統籌,制定切實可行的人才預測規劃,特別是要切實發揮市職業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的統管作用,責任落實到人,按目標考核獎懲。
應加快職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重點解決從事職業教育的教師知識老化問題,充分發揮我市地緣優勢,采取廣泛吸引和鼓勵企事業單位工程、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員到職業學校擔任專兼職教師,提高專業技術職務資格教師比例等辦法,培養高素質、專業化的職教“雙師型”師資,建設一支德才兼備的,高水平的教師隊伍。加大對職業教育的投入,逐步解決資金短缺問題,真正確保城市教育費附加的20%用于職業教育的發展,應當加大對職業教育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每年安排專項資金用于實踐、實訓基地建設和增加教學設備設施,企業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規定,按職工總額的1.5%足額提取教育經費,對于不按照規定實施職業教育的,政府要收取其應當承擔的職業教育經費,用于本地區的職業教育。深化企業用工制度改革切實落實勞動準入制度。各級政府應當嚴格執行勞動者就業或上崗前必須接受職業培訓制度。勞動部門應監督企業用工情況,要求用人企業必須按規定接納職業學校畢業生。農村鄉鎮干部的選拔和任用必須經過職業學校的培訓,建議政府支持教育和勞動部門試辦一個高素質合格人才的勞務市場,吸引企業招聘專業技術合格人員,以提高社會各行業勞動者的素質。增加在城市舉辦普通高中教育與職業教育相互融通的綜合高中的數量,并積極推進城市、農村聯合招生合作辦學,鼓勵、支持民辦職業教育發展,充分調動企業、社會用人單位參與職業教育的積極性,探索跨地區、跨國度合作辦學路子。
(三)從實際出發,把加快農村職教發展擺上重要位置。
《xx關于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確定:“農村和西部地區職業教育是今后一段時期職業教育發展的重點”。從實際情況看,我市一方面是老工業基地、工業大市,另一方面農村人口有500多萬,也是國家商品糧基地、農業大市。我們高興地看到,在為振興我市老工業基地服務,發展城市職業教育方面,政府已經研究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對策。建議政府在抓好城市職業教育同時也要把快速發展農村職業教育擺上日程。圍繞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全面提高農村勞動者素質,每年培訓農村勞動人員20萬人次以上,重點培訓農村鄉(鎮)、村基層干部,培養具有綠色證書、職業資格證書的農業技術骨干和新農村經紀人、信息員、營銷員。每年培訓新增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2萬人。在農村中學加大推進“綠色證書”教育,強化學生職業意識和技能培養。搞好縣農業技術推廣部門、農業科學研究所與縣職業中心學校的聯合與協作,鄉(鎮)政府在現有教育資源基礎上,辦好集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為一體的綜合中學,與鄉(鎮)農業綜合服務站實現資源共享,建立一批農科教結合示范基地。以縣鄉農科教結合示范基地為幅射點,以村和農戶為幅射面,以信息網絡服務站為紐帶,在縣、鄉、村、戶之間構建信息傳播、科技培訓、生產示范、項目推廣的立體交叉網絡體系。在農村中學從初一或初二起就增設職業教育課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吸引輟學生返校,提高農村義務教育質量,實現農村職業教育與義務教育的相互促進,使職業教育和義務教育增加為“三農”服務的生機和活力,加快全市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步伐。
【職業教育工作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職業教育工作的調查報告04-17
職業調查報告03-27
職業禮儀的調查報告04-07
職業發展的調查報告02-06
預就業職業調查報告10-27
職業調查報告15篇02-07
秘書職業倦怠的調查報告04-07
大學生職業調查報告04-20
職業道德調查報告范文11-27
教師職業的調查報告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