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國家法制宣傳調查報告
根據市人大常委會2015年工作安排,為配合市人大常委會聽取和審議市政府關于“五五”普法工作情況和“六五”普法啟動情況的報告,5月中旬至6月上旬,調查組在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黃德康帶領下開展了相關調查活動。調查組在聽取了市司法局等20個市直有關部門普法工作匯報的基礎上,分別對市教育局、國資委等市直部門和甌海、瑞安、永嘉等7個縣(市、區)開展了調查,同時調查組一行還進機關、赴社區、看學校、訪企業,實地察看和聽取基層干部、代表、群眾對普法工作的意見和建議,F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五五”普法工作基本情況
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市政府積極落實市人大常委會《關于在全市公民中加強法制宣傳教育的決議》,認真組織實施“五五”普法規劃,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為建設“法治溫州”營造了濃厚氛圍,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領導重視,普法工作機制進一步完善。“五五”普法作為“法治溫州”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市普法依法治理領導小組定期研究與部署普法工作,加強對市直部門和各縣(市、區)工作督導,全市普法工作規范、有序開展。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和村居建立普法工作領導小組、設立法制宣傳聯絡員,形成了系統化的普法組織網絡。組建了普法講師團、法制副校長、村(居)法律顧問等隊伍,形成了比較專業化的普法師資力量。市、縣政府將普法經費納入年度財政預算,并不斷提高標準,有關單位多方籌措資金支持普法活動,經費保障基本落實到位。市普法辦積極探索普法工作新機制,制定出臺普法工作要點、目標責任分解等相關制度性文件,加強工作考核,促進了普法工作責任落實。
(二)分類施教,普法工作覆蓋面進一步擴展。法制宣傳教育進機關、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單位活動深入開展。政府及其部門充分利用辦公會議、專題學習、黨校培訓等平臺與途徑,加強對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的法制教育,并建立實施分級法律考試等各項制度,做到以考促學、以學促用。圍繞民生問題和政府工作重點,開展“送法下鄉”活動,加強對民事糾紛、土地征用、村組織換屆選舉等法律知識的宣傳教育,引導農民依法辦事。學校將法制教育納入課程體系,注重發揮法制副校長的作用,開展預防毒品和公共安全等主題教育,注重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識。組織企業經營管理者參加法律課程學習,組織律師深入企業開展“法律體檢”,相關職能部門結合執法工作對企業員工進行法律知識培訓,增強企業管理者依法經營、依法治企的意識與能力。市、縣普法辦聯合有關部門加強對新溫州人的法制宣傳教育,建立健全工作機制,有效拓展了普法工作覆蓋面。
(三)載體創新,普法工作形式進一步多樣化。市、縣普法辦和各部門聯動開展“迎奧運、慶國慶”、“百名律師進千村”等專項法制宣傳活動,以點帶面推進普法工作。結合有關“主題宣傳月”、“宣傳周”、“宣傳日”活動,深入開展專題普法,通過懸掛橫幅標語、舉辦圖片展、發放宣傳資料、舉辦法制文藝匯演、組織法律知識競賽、舉行法律咨詢等各種形式活動,廣泛動員群眾參與,取得了較好的普法效果。充分運用科技手段,拓展普法平臺,在報刊、廣播、電視和互聯網等媒體,開設法制專欄、專題節目、網絡課堂等,廣泛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瑞安的《云江警視》、泰順的《警民橋》等一些貼近群眾、貼近生活的法制節目,受到當地群眾的普遍歡迎;甌海、瑞安等縣(市、區)司法部門還運用qq、微博、手機報等新興科技平臺,開展普法工作,活躍了普法形式。有關部門還在法院、勞教所等單位建立法制宣傳教育基地,通過組織旁聽庭審、現身說法等方式開展法制宣傳教育。蒼南、洞頭等縣(市、區)和有關部門還通過各種載體,把法制宣傳教育滲透到人民調解工作之中,融入到企業文化建設之中,深入到重點工程建設服務之中,進一步增強了普法工作的針對性與實效性。
(四)普治并舉,普法工作成效進一步提升。政府及其部門堅持法制宣傳教育與法治實踐相結合,以普法推動依法治理,以依法治理提升法治水平。特別是“五五”普法圍繞“平安溫州”、“法治溫州”建設,在各領域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和依法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各縣(市、區)大力開展“法治縣(市、區)”創建,為經濟社會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法治環境。我市各行業專項整治、重點工程建設、換屆選舉等重大活動,堅持普法先行、依法實施。有關單位緊緊抓好“民主法治村(社區)”、“學法用法示范機關(單位)”和“誠信守法企業(個體戶)”等創建活動,夯實基層法治建設基礎。總之,通過“五五”普法,人民群眾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素質不斷增強,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的法治理念和依法行政能力不斷提高,“法治溫州”建設進一步深入推進。
二、普法工作存在的困難與問題
普法工作走過了二十五年的歷程。一方面,積累了寶貴經驗,形成了優良傳統,取得了顯著成效。另一方面,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我國的法律法規不斷增加,人民群眾對法制文化的需求和普法工作的要求也不斷提高,普法工作積累的困難與問題進一步凸顯。主要表現為以下方面:
(一)部分領導干部對普法工作的認識有待深化。對普法工作認識不到位、重視不夠,使得個別地區、部門(單位)普法工作開展力度不大,應付思想、形式主義仍一定程度存在。有的基層領導干部認為普法工作只是 “法治溫州”建設的一個環節,沒有進行專題研究和系統規劃,工作主要由司法行政部門、法制處室承擔,工作局面難以打開。個別領導干部對普法工作產生了厭倦情緒,認為這項工作沒有堅持的必要,影響了普法工作的深入開展。有的基層領導干部自覺學法用法的積極性不高,依法行政的理念不強,普法工作說起來重要,做起來不要。個別人有法不依、違法行政,甚至目無法紀、貪贓枉法,嚴重影響了普法效果。調查座談中,基層干部和群眾普遍認為,“領導干部依法辦事,是最有效的普法;違法行政是對法治的最大破壞”。
(二)普法工作開展不平衡現象有待改變。普法工作在地區之間、部門之間、重點對象之間,開展不平衡的情況仍一定程度存在。各縣(市、區)在普法經費支出、力量配備、活動開展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如,2015年,洞頭縣普法經費以人均1.5元納入財政預算,而有的縣(市、區)普法經費仍不足人均0.4元。有的縣(市、區)和市直部門普法工作已經實現了常態化并不斷創新載體開展活動,而有的縣(市、區)和市直部門僅在相關宣傳日開展口號式宣傳,難以使法律入腦入心。部門(單位)對普法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平衡,承擔執法任務、同群眾聯系較密切的部門和工、青、婦等群團組織,普法力度相對較大,而有的決策型、管理型部門沒有將依法行政和法制宣傳教育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對公務員的法制教育往往依賴于政府法制部門和黨校培訓。在普法對象上,公務員接受法制教育的機會較多,而領導干部學法的時間不多,農民、青少年、企業管理者和流動人口的法制宣傳教育機會相對較少,為此突出重點不斷擴大普法覆蓋面仍是一項緊迫任務。
(三)普法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有待增強。有的地區、部門沒有認真把握服務大局、服務群眾的要求,沒能夠抓住重大活動契機宣傳法律精神和政府的法治理念,沒有及時向群眾普及所需的法律知識和解答有關法律問題。一些部門重執法行動而輕法制教育,重政策處理而輕法律宣傳。同時,法制宣傳教育內容乏味、形式呆板、互動不足等問題仍一定程度存在。在內容上,有的部門注重學習宣傳與工作職責緊密相關的法律法規,不注意學習宣傳憲法和基本法律,在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引導群眾依法行使權利等方面做得還不夠。在形式上,有的部門在普法工作中“照本宣科”,沒有將法言法語轉化為生動的群眾語言,在普法中擅于貼標語、喊口號,不擅于設計群眾喜聞樂見的普法方式。有基層干部反映,農村普法花錢請人講課,還要花錢請人聽課。在成效上,沒有將提高法治實踐水平作為衡量普法成績的基本標準,一些部門重臺帳制作,“臺帳一大筐,什么東西都往里裝”,工作形式化,針對性不強,實效不明顯。
(四)普法工作體制機制建設有待加強。一是仍需重視普法工作領導體制建設。一些部門(單位)認為,市、縣普法辦的組織、協調、指導、監督職能有待加強,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的普法職責要進一步明確、作用要進一步發揮,大普法工作格局需要加快形成。部分基層干部和學校、企業代表認為,市、縣普法辦需要加強對基層工作的指導,切實抓好普法講師團、法制副校長、普法志愿者隊伍建設,為基層提供優質的法律服務。二是仍需加強普法工作保障機制建設。當前,市本級人均普法經費僅為0.15元,各縣(市、區)大多為人均0.4元納入財政預算。多數部門反映,基層普法成本較高,一些普法資源又難以實現共享,普法經費捉襟見肘,制約了活動的開展。在人員保障方面,市、縣普法辦力量較為薄弱,有的市直部門仍未設立法制處室,法律專業人員從事普法工作比較缺乏。多數學校缺乏專業的師資力量和普法資料,法制副校長工作由于缺乏制度性規定,作用發揮也相對有限;參加座談的老師認為,在應試教育體制背景下,法律沒有納入必修課程,學校法制教育就難以實行常態化。三是仍需健全普法工作監督體系。普法考核評估指標體系和考核激勵機制還不夠完善,考評標準不夠科學,責任落實與追究制度還沒有真正建立,導致普法工作“失之于軟”,務虛而不務實。
三、開展“六五”普法工作的意見與建議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實施。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的時代背景下,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任務更為突出、更加緊迫,對加強法制宣傳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為更好地實施“六五”普法工作,現提出如下意見與建議:
(一)堅持服務大局,為“十二五”經濟社會發展營造良好法治環境。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是“六五”普法工作的基本原則。要按照“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切實推進法治實踐活動。服務黨和國家重大決策部署的貫徹實施,深入學習宣傳國家基本經濟制度、改革開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規,著力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服務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深入學習宣傳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統籌城鄉發展、規劃建設管理、環境和生態保護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圍繞“六城聯創”等載體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將普法與法治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嚴厲打擊各種違法行為,優化執法環境,著力推進經濟、社會、政府轉型,依法科學建設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的現代化國際性大都市。同時,普法教育工作要服務于人民群眾,深入學習宣傳勞動保護、社會保障、權益維護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
(二)弘揚法治精神,深入學習宣傳以憲法為統帥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要深刻認識和深入宣傳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重要意義、基本經驗及其基本構成、基本特征。突出抓好憲法的學習宣傳,深入學習宣傳憲法確立的我國的國體政體、根本制度、根本任務、公民的權利和義務等主要內容和精神,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進一步增強公民的憲法意識和社會主義民主法治觀念,形成崇尚憲法、遵守憲法、維護憲法權威的良好氛圍。深入學習宣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基本法律和促進經濟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強社會管理、反腐倡廉相關法律法規。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必須突出培育和樹立法治理念這一核心,更加注重培育公民法治意識、建設法治文化,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形成人人自覺學法守法用法和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社會環境。
(三)突出重點教育,切實增強法制宣傳教育的針對性與實效性。要重點加強對領導干部、公務員、青少年、企事業經營管理人員、農民和外來務工人員的法制宣傳教育,把領導干部和青少年作為重中之中。要以加強領導干部的法制學習教育來帶動公務員隊伍學法用法活動的開展,切實抓好學法用法制度落實,強化法治理念教育,帶頭學習憲法和法律,不斷增強依法決策、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能力。要樹立“法制教育從娃娃抓起”的理念,將學生的法律教育納入必修課程體系,根據青少年的身心特點和接受能力,有針對性地加強法制宣傳教育,努力培養青少年遵紀守法的行為習慣。要根據企業經營管理人員、事業單位和新經濟、新社會組織管理人員的法律需求,宣傳有關方面的法律法規,增強誠信守法、依法管理、依法經營的觀念。要進一步加強農民和新溫州人的法制宣傳教育,做到“誰執法,誰普法”、“群眾需要什么,法制教育宣傳什么”,引導群眾依法維護權益、表達訴求、化解糾紛。
(四)推進載體創新,不斷增強法制宣傳教育的吸引力和滲透力。要以“法律六進”為總載體和主抓手,深化“送法下鄉”等各項主題活動,深入群眾、深入基層,開展生動活潑、通俗易懂、為群眾所喜聞樂見的普法活動,力戒形式主義。充分運用“12.4” 全國法制宣傳日、浙江法制宣傳月等重要時點,開展集中法制宣傳教育活動,形成浩大的普法工作聲勢,增強普法工作的影響力。要加強法制宣傳教育陣地建設,推進各類法制宣傳欄、圖書室、普法基地和法治文化廣場建設,實現普法工作常態化;充分發揮報刊、廣播、電視等各類媒體的作用,打造一批法制宣傳品牌欄目,增強普法工作的吸引力;進一步發揮互聯網、移動通信等新興媒體的特點和優勢,增強法制宣傳教育的生動性,擴大普法工作的覆蓋面。
(五)加強要素保障,有效保證“六五”普法工作順利開展。要增強對普法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引導各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各類組織積極開展本部門、本單位以及面向社會的法制宣傳教育。完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執法主體的普法責任,加強各部門間的協調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加強普法經費保障,參照人口、物價等因素提高經費標準。要注重加強普法講師團、法制副校長、普法志愿者、村(居)法律顧問等專業隊伍建設,制定相關制度加強隊伍管理,保證這些隊伍成員有足夠的時間參與普法活動。普法牽頭部門要進一步整合工作資源,加強指導與服務,編輯和制作各類符合重點普法對象需求、反映身邊現實案例的書籍、影像、掛圖等宣傳資料,送法進機關、進校園、進企業、進村居。要進一步健全普法工作責任制,探索建立科學的普法工作考核評價辦法,加強工作督導與檢查,切實以法治實踐水平來檢驗普法的成效。同時,市、縣兩級人大及其常委會要充分運用執法檢查、聽取和審議工作報告以及組織代表視察、專題調查等形式,加強對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監督檢查,督促“一府兩院”持之以恒、長抓不懈地抓好普法工作。
【國家法制宣傳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法制宣傳方案04-03
村法制宣傳方案11-09
法制宣傳活動簡報11-26
法制宣傳講座簡報11-15
學校法制宣傳方案04-08
法制宣傳活動方案03-04
國家開放大學行政管理專業社會調查報告06-28
12.4法制宣傳方案范文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