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用水水源地污染源調查報告
為強化飲用水水源地環境監管,確保人民群眾飲水用水安全,根據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南水北調等飲用水水源地環境風險防范工作的通知》要求,我縣近期在全縣范圍內開展了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周邊污染源調查與整治工作。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近年來,縣政府把水源地保護工作擺在重要位置,采取得力措施,不斷加大執法力度,積極抓好水污染治理,較好地保護了水源地及其周邊生態環境。
一是各級重視,保障有力。縣政府高度重視水源地保護工作,加強水資源保護管理。利用多種形式開展法律宣傳教育,積極營造保護好水源地的良好氛圍。各職能部門積極履行監管職責,積極配合,認真抓好各自轄區內的污染治理,促進了水源地保護工作的開展。
二是強化措施,監管力度不斷加大。圍繞縣城飲用水安全這一目標,縣政府采取多項措施,切實加強水源地保護工作。堅持日常監察與開展專項行動相結合,不斷加大執法力度,嚴厲打擊偷排偷放污水、使用劇毒農藥等違法行為,污染隱患得到有效控制;嚴格新上項目審批,要求符合條件的新上項目必須實行“三同時”制度,有效控制了新污染源的產生;加強水資源管理,嚴把新增取水許可審批關口,嚴格禁止在保護區內新設入河排污口,有效保障了水生態安全。對供水系統實行規范化管理,不斷提高監測技術和水平,強化對水源水、出廠水的水質監測,促使供水企業規范運營,全力保障水質安全達標。
三是開展專項整治活動,效果明顯。近期縣政府組織水務系統對我縣飲用水源井周邊污染源情況進行了一次認真調查,調查結果為:
1、縣城區。共有8眼水源井,井深450—500米,水質優良,在水源地設立了明顯的保護區標志,周圍100米以內均無污染源。縣自來水公司制定了《突發水污染事件應急預案》,主管領導為水務局黨總支書記、副局長,具體負責人為縣自來水公司經理。
2、鎮區。共有3眼水源井,井深450—500米,水質優良,周圍100米以內均無污染源。自來水公司制定了《供水應急預案》,主管領導為水務局黨總支書記、副局長劉鳳軍,具體負責人為自來水公司經理李宗力。
3、縣鄉村供水管理站。共有18眼固定水源井,井深410—500米,水質優良,各供水站及水源井周圍200米以內均無污染源。縣鄉村供水管理站制定了《安全生產應急預案》,主管領導為水務局正科級干部,具體負責人為縣鄉村供水管理站站長。
二、存在的問題
(一)水源地周邊污染問題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調查發現,在我縣水廠周邊200米內有一養雞場,對水源地造成了嚴重污染,建議縣政府能協調解決此問題,盡快將養雞場搬離,以切實做好飲用水水源地環境風險防范工作,確保我縣重點區域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安全。
(二)尚未建立齊抓共管的長效機制。水源地保護工作涉及面廣、參與部門多,各個部門之間缺乏協調配合意識,甚至有的部門(單位)職能交叉,責任不清,水源地保護工作尚未形成合力。
三、幾點建議
水是生命之源。縣城飲用水安全是保證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的大事,也是全縣人民高度關注的大事。縣政府及各級各部門都應高度重視,采取切實措施,確保群眾安全用水。
(一)進一步抓好宣傳教育,營造全社會理解支持、積極參與的良好氛圍。要積極采取多種形式,抓好對《水污染防治法》、《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污染防治管理規定》等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同時按照要求在水源地設立明顯的'保護區標志和嚴禁事項告示牌等,進一步明確我縣水源地保護的范圍、保護措施和禁止事項等,使廣大干部群眾切實認識到破壞水環境的危害及后果和保護好水源地的迫切性。要加強對水源地保護區內企業法人、居民的宣傳,增強他們的守法意識和自律意識,引導農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形成共同參與、積極行動、自覺保護水源地的良好氛圍。
(二)進一步加大對污染源的治理。一是加大對企業污染源的治理。要不斷加大執法力度,對水源地保護區內的水污染企業進行分類處理,徹底整治。對于還沒有建設治污設施的,要立即停產整頓,督促其建設治污設施并經驗收合格后才能進行生產,難以達標的,限期搬遷;對有治污設施的,要加強日常監督檢查,保證正常運轉,達標排放。對新上項目,要嚴格堅持環評制度,堅決杜絕在水源地保護區內新上污染項目。二是加大對生活污染源的治理。要增加投入,加強基礎設施配套建設,深入持久地開展好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活動,積極探索實施農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處理體系和運行長效機制,切實抓好沿河村莊和河道內垃圾的清運管理和污水處理工作。三是加大對農業污染源的治理。要加強對水源地周邊農村農業發展的統一規劃,加強政策扶持和物資支持,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和綠色養殖業,組織和引導農民科學使用農藥和化肥,最大限度地減少農業面源污染。
(三)進一步建立健全水質監測和預警體系。要加大對供水企業的監管力度,強化日常監督檢查,督促供水企業根據水質變化趨勢完善配套設施,改進工藝流程,保證規范化、科學化運營。要進一步整合資源,對監測資源進行統一規劃與協調,盡快形成分工有序、能力互補、分析及時的監測機制,實現信息互動與共享,提高全縣飲用水水質檢測能力。要加快建立水質監測網絡和監測信息發布制度,盡早實現對水源水、出廠水等水質狀況的實時在線監測,并將監測結果報送縣級領導班子及相關部門,同時逐步向社會公開,自覺接受社會監督。同時,要加快完善供水應急預案及水污染處理應急預案,增強應急事故處置保障能力。
【飲用水水源地污染源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12-08
06-05
06-05
06-05
學校飲用水衛生管理人員制度(精選6篇)11-17
12-08
村飲用水工程農村自來水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12-14
留守兒童調查報告 調查報告01-17
安裝調查報告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