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6年中國流動人口調查報告
每6個中國人中就有1個在“流動”、新生代占比過半、超7成流動人口集中在東部……19日,國家衛生計生委發布《中國流動人口發展報告2016》,一組組數據的背后是中國城鎮化快速發展給普通人生活帶來的巨大改變。
全國有多少流動人口?
——每6個中國人中有1個在“流動”
《報告》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流動人口規模達2.47億,占總人數18%,相當于每六個人中有一個是流動人口。
《報告》分析稱,未來一二十年,中國仍處于城鎮化快速發展階段,按照《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的進程,2020年中國仍有2億以上的流動人口。
“十三五”時期,人口繼續向沿江、沿海、沿主要交通線地區聚集,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人口持續增長,中部和西部地區省內流動農民工比重明顯增加。
誰是流動人口“主力”?
——新生代占比過半
《報告》指出,新生代流動人口占比持續提高,流動人口的平均年齡明顯上升。2013年調查的務工經商的勞動年齡流動人口中,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占48.8%,其中“90后”占11.2%。
2015年相應勞動年齡的流動人口中,新生代的比例已經超過一半,為51.1%,“90后”相應比例為12.3%。
與此同時,流動人口的平均年齡呈上升趨勢,且老化速度快于全國人口。2013年流動人口的平均年齡為27.9歲,2015年為29.3歲,增加了1.4歲。
另外,2015年流動人口動態監測數據顯示,流動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為9.3年,“80后”流動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為9.8年。相比2013年(流動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為9.2年,“80后”受教育年限為9.6年),中國流動人口整體受教育程度有所提高。
流動人口流向哪?
——超7成流動人口在東部
從流動人口的區域分布看,2013年,東部地區流動人口占全國流動人口的比例為75.7%,西部地區為14.9%;2015年的相應比例分別為74.7%、16.6%。東部地區依然是流動人口最集中的地方,但占比有所下降,而西部地區占比有所增長。
東部地區的流動人口以跨省流動為主,2013年東部地區跨省流動人口的比例為88.2%,2015年相應的比例有所降低,但仍達到87.7%。
流動人口在外“漂”多久?
——平均4.4年
《報告》稱,2013年數據顯示,流動人口平均在外流動時間為4.36年,2015年相應數據則為4.40年。
《報告》分析稱,就流動時間而言,流動人口依舊保持著流動的穩定性,同時因2013年與2015年的數據相差甚微,或可說明流動人口群體也在持續進行著內部成員的更替,不斷有新的人口加入流動、現有的流動人口結束流動。
3月16日,新疆昌吉市舉辦“春風行動”啟動儀式,全疆同步開展“春風行動”,為農民工提供專場服務,提供就業崗位,解決當前就業難現狀。當天為求職者提供5000多個崗位,場面異;鸨,6000余求職者“擠爆”現場。 王小軍 攝資料圖 王小軍 攝
流動人口收入如何?
——平均月收入超4500元
數據顯示,2015年流動人口平均月收入4598元,相比2013年、2014年同期分別增長34.0%和19.0%。
雇員平均月收入為4031元,較2013年的3133元有明顯增長。其中,男性雇員平均月收入為4504元,女性為3441元;農業戶口雇員平均月收入為3705元,非農業為5697元。
另外,流動人口的收入主要集中在2000~5000元范圍,占比為65.40%,其中,3000~5000元收入范圍內的流動人口比例最高,為34.93%。而收入分布在8000元以上范圍人口比例僅為5.38%。
值得一提的是,人口流出對家庭經濟收入的貢獻較為明顯。《報告》分析稱,有成員外出家庭的人均年收入為18414元,比無人外出家庭高4998元。
12月3日,在廣西柳江縣土博鎮二中,老人正在照看孩子。在廣西農村,很多農村教學點因學生數量不足等原因被撤并,孩子需到鄉鎮中心學校接受學前和義務教育,但因年齡小、離家遠,27名家長在教育部門安排的免費住宿點照顧41個學生的起居。因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陪讀家長多為孩子的母親或爺爺奶奶。這一農村陪讀現象也出現在廣西桂林市靈川縣三街鎮、南寧市隆安縣布泉鄉、河池市都安瑤族自治縣龍灣鄉等地。
人口流出造成啥問題?
——農村留守兒童、留守老人普遍存在
人口流出帶來的一大社會問題就是留守兒童與留守老人普遍存在。2015年12月~2016年1月,國家衛生計生委在河北、遼寧、吉林、黑龍江、江蘇、浙江、安徽、河南、廣東和四川等10個典型省份開展了流動人口衛生計生服務流出地監測調查。
結果顯示,留守兒童(由于外出打工等原因,父親或母親至少一方跨縣外出的0~17歲居住在戶籍地的兒童)占農村兒童總體的35.6%。其中安徽、河南、四川跨省流出集中地區留守兒童比例較高,達到了43.8%。另外,青壯年勞動力的外出也導致留守老人的出現,留守老人占老人總體數量的31.8%。
——加劇農村的婚姻擠壓
“人口外出改變了適婚人口的構成,特別是大齡未婚現象突出。”《報告》稱,農村35歲及以上未婚比例為2%,且性別差異明顯,男女未婚比例分別為3.9%和0.2%。
報告分析稱,由于女性擇偶的向上選擇傾向和婚姻成本日益增高,農村大齡未婚男性比其他男性更容易被排除在婚姻之外。
此外,出生性別比失衡累計效果造成同齡適婚女性短缺,條件較差的農村男性往往成為婚姻梯度擠壓的最終承擔者,導致部分農村地區一些大齡男性因擇偶困難,被迫未婚甚至終身不婚。
——存在土地撂荒現象
調查顯示,農村整戶外出家庭住房處理以閑置為主,占75.2%,親屬看管或居住的占17.9%,4.2%的住房已經坍塌,出租占1.9%。這其中,東北地區房屋閑置比例最高,為82.2%,安徽、河南、四川等跨省流出集中地區為72.9%。
另外,42.9%的整戶外出家庭承包地是親朋耕種,轉租給私人的占24.0%,而撂荒的占到8.6%。(完)
【中國流動人口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中國流動人口發展報告201603-21
2020農村流動人口調查報告范文10-27
關于城市流動人口管理的調查報告06-29
關于城市流動人口管理的調查報告范文08-26
中國霧霾調查報告06-20
中國移動調查報告08-28
中國青少年上網調查報告10-15
中國消費者調查報告08-09
中國農村調查報告09-26
中國互聯網調查報告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