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游戲教育方式調查報告
教育方法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導下形成的實現其教育思想的策略性途徑。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游戲教育方式調查報告,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幼兒園游戲教育方式調查報告1
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幼兒園教學游戲化以幼兒的主動學習和主體性發展為主要特征,體現生動活潑、積極主動、興趣與能力并重的具有時代特色的教學活動范式。在調查問卷過程中,發現農村幼兒園在開展游戲化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還存在這諸多的阻力,特別是我們鄉鎮幼兒園。現將各部分內容調查情況匯總如下:
一、游戲化教學主要存在的問題
1、游戲形式化。有不少教師在觀念上仍有重上課輕游戲的傾向,沒有真正把游戲寓于一日的活動之中。有的教師嫌玩游戲麻煩,平時不玩游戲,只在有人參觀檢查時才讓幼兒玩游戲,因而幼兒游戲活動不能得到正常開展。
2、未能很好地處理好游戲與教學的關系。具體表現為:第一,在選擇游戲內容時,過多考慮游戲的教學因素,而忽視幼兒的興趣和好奇心;第二,在游戲過程中,教師過于求全,急于求成,希望每一個孩子玩游戲都能達到某一目標和水平,而幼兒的創造性、自主性被忽略了。
3、游戲自由化。有的教師沒有認識到教師適當的指導對體現幼兒游戲價值的作用,把游戲等同于自由活動,讓幼兒隨意玩。沒有教師的`參與,沒有教師的指導,游戲成了一種無目的、無計劃的活動。
4、游戲模式化。教師在游戲中“導”得過多,使得幼兒選擇游戲的自由度極小,游戲的內容也極為單調。
5、游戲組織方式不恰當,存在兩個極端傾向。一種傾向是游戲始終處于教師的高控之下,整個游戲過程中幼兒都缺乏自我探索、自主建構的經驗,難以獲得愉悅的游戲體驗。另外一種傾向則是放任幼兒的游戲,認為游戲既然是幼兒的自主活動,那就應將游戲完全交給幼兒,教師主動放棄自身的指導和教育職責,成為一個純粹的旁觀者。這樣的游戲多數無法深入,幼兒也只能獲得一種淺層次的快樂。
二、組織課堂游戲化存在的困難
1、在當今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家長更重視幼兒的成績,而忽視了幼兒人格的發展。
2、環境創設不合標準。《幼兒園工作規程》規定小班25人,中班30人,大班35人,一般大型園為10-12個班,中型園為6-9個班,小型園不超過5個班2,但是,我們周邊的幼兒園中幾乎每個班都在30人以上,使幼兒的游戲空間密度加大,老師管理難度較大,教室看起來區角擺放很豐富,實際只是教室的擺設。
3、師資隊伍的缺乏,鄉鎮教師不足。
4、游戲材料種類單一,玩具數量較少,材料利用率較低。
三、我對課堂游戲化的幾點小建議
教師的具體組織、指導游戲過程中應掌握以下技能:
1、教師應多觀察了解
通過觀察幼兒在游戲活動中的表現,教師可以了解幼兒各方面的發展水平和內心世界,為教育教學提供依據,同時也為游戲指導提供依據。
2、教師要適時的幫助指導
教師在細心觀察、分析、總結幼兒的游戲活動規律之后,應該明確在什么時候以什么樣的方式參與幼兒游戲,對哪些幼兒應該給予幫助,給予什么樣的幫助。具體做法是:
⑴隱性指導--教師作為游戲伙伴
以幼兒游戲的伙伴,而不是以教師的身份出現在游戲活動中。教師作為游戲伙伴參與到幼兒的游戲活動中,往往更能夠吸引幼兒,使幼兒玩得更有興致,在整個過程中,教師始終不能忘記自己的角色地位、參與游戲的目的,隨機指導要把握好時機和分寸,以不干擾幼兒游戲為前提。
⑵顯性指導--教師直接點撥
游戲中有時會出現一些不能預料的偶發事件,會影響幼兒游戲活動的正常進行。在這種情況下,教師需要介入游戲進行有目的的指導。
游戲中幼兒出現過激的行為,有不安全傾向時,教師必須加以指導。
當幼兒在游戲中有所求助時,教師要予以幫助。此時,教師或提供相應材料,或提供方法,或啟發引導,使游戲能順利進行下去。
3、評價要合理、自然。
游戲結束時,對幼兒游戲活動的評價要合理、自然。教師切忌以成人的思維定勢,用統一的標準來衡量、評價幼兒游戲,而應關注每個幼兒自身能力的縱向發展。評價不要面面俱到,更不能變成一種說教,應該集中討論有價值的問題;也不必每次游戲后都有評價活動。
幼兒園游戲教育方式調查報告2
班級: 姓名: 學號:
調查目的:了解幼兒園游戲活動的現狀,分析其影響因素
調查時間:年 月 日~ 月 日
調查地點:
調查對象:全園教師
調查方法:訪問法、談話法
調查人:
游戲是兒童主要的活動,能給幼兒帶來愉悅的情緒體驗,可以促進兒童身體、認知、社會性、情緒情感等各方面的發展,對兒童健康、和諧成長具有重要的影響。
我們都知道游戲是幼兒最基本的活動方式,是獲得發展的最佳途徑,也是幼兒學習的基本方式。教育家羅素曾經說過:“熱愛游戲是幼小動物—不論是人類還是其他動物最顯著的易于識別的特征。對于兒童來說,這種愛好是與通過裝扮而帶來的無窮樂趣形影相隨的,游戲與裝扮在兒童時期乃是生命攸關的需要,若要孩子幸福、健康,就必須為他提供玩耍和裝扮的機會。
通過對幼兒園老師進行調查,了解到幼兒園游戲的現狀和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 班級兒童最喜歡的游戲:
體育游戲、角色游戲、建構游戲、音樂游戲、小型結構游戲。
二、 幼兒園游戲中存在的問題:
1、 游戲內容比較單一,不夠豐富;
2、 材料投放不夠豐富,不注重游戲環境的創設;
3、 游戲時間少,有匆匆收場的感覺;
4、 游戲的安排上過于死板,沒有給老師靈活安排的機會;
5、 在游戲活動中重表演輕游戲;
6、 兒童比較多,老師關注不夠;
7、 游戲應該是孩子自發感受到樂趣的行為,但現在許多幼兒園游戲是按成人的意愿在玩;
8、 游戲目標的定位上,老師會定位在單純的模仿練習動作上,而忽略兒童本身的游戲的興趣點;
9、 游戲活動組織方面,出現兩種現象,一種是太自由化,常把游戲活動等同于自由活動,教師指導和觀察不到位,使游戲成為一種無目的的活動,而另一種是不能讓兒童體會真正的游戲的快樂。
三、 組織游戲方面存在的困難:
1、 在區域活動中,由于要關注整個班級兒童參與的情況,所以對于在區域活動中要觀察、傾聽、有效指導等都不能較好的得到落實,以致區域活動中兒童的參與游戲的目的性不強;
2、 如在戶外游戲活動時兒童的注意力很難集中、易分散;
3、 要考慮游戲與主題的匹配,又要考慮所選游戲的年齡階段的要求,有時就會顧此失彼。
四、幼兒園游戲中較好的方面:
1、 在游戲活動上教師都表現出積極的態度,沒有教師不喜歡組織游戲活動;
2、 在游戲價值理解上大部分教師都能認識的游戲對兒童發展的重要性,知道游戲是促進兒童德、智、體、美、勞各方面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和方法;
3、大部分教師在游戲活動前都有計劃有安排,不是隨心所欲地安排游戲活動;
4、在活動上教師都能給兒童在評價活動中的話語權,認識到兒童有能力評價自己的活動。
五、常見的游戲與其教育意義:
1、過家家
幼兒常玩的過家家游戲除了具有幫助幼兒了解、熟悉現實世界、認識不同社會角色的作用之外,還能因幼兒將自己的經歷、感情、生活中的重要他人或幻想中的人物投射到玩具等物品上,幫助幼兒通過認同某一個角色,從而達到心理狀態的平衡。例如玩“在醫院里”的游戲,有助于害怕上醫院看病的孩子表達出對醫生、醫療器械、疾病與死亡的恐懼。在游戲治療中,我們讓幼兒扮演醫生,而由教師(或家長、玩偶)代表看病的孩子,表現出孩子的害怕與需求。比如在幼兒扮演醫生不停地給洋娃娃打針時,教師可在旁邊替洋娃娃說:“哎喲,好痛啊,你把我弄痛了,我不要來這里,我要走!我要回家!”在這個游戲里,孩子被賦予醫生的力量,并在成人的協助下把作為患者的弱勢角色投射到洋娃娃身上,獲得控制感。這類游戲不僅能重現幼兒的經歷,而且可以釋放他們的恐懼,在一個安全的氛圍下實現玩伴間的相互認同、支持。
教師還可利用各種玩偶和房間模型,和幼兒一起玩“家庭劇”的游戲,一方面通過幼兒擺放房間物品的格局,了解幼兒的心理世界,了解他對家庭的認識,一方面在下一步的游戲中引導幼兒(或象征幼兒的那個玩偶)在房間內經歷某些事情,實現心理成長。
幼兒通常很早就會在生活中表現出對電話的濃厚興趣,每當家里的電話鈴聲響起,他們往往會搶著去接聽。接打電話,對孩子來說,意味著能像成人一樣做事。幼兒在游戲中使用玩具電話,可以模擬出假想情境下與另一個幻想角色的對話,幼兒既可以作他自己,也可以模擬生活中的某一角色,如媽媽、醫生、朋友、已離開(包括去世)的親友。這時,教師或家長可以配合幼兒的想象,扮演他想像的那個人與之對話。在電話中,幼兒往往會和自己生活中重要的人說話,從而表露出自己的情緒體驗、生活經歷。在使用電話時,幼兒會獲得這樣的體驗:當我不想講話時,我只要把電話聽筒放下就行了——我是可以控制與人交互的活動的。這是一種對幼兒的心理健康非常有意義的控制感。幼兒利用各種材料制作的美術作品,以其天真浪漫的反傳統的不拘一格的表現手法,展示了他們善于思維、樂于創造的一面。
2、幼兒手工
現代繪畫大師亨利。馬蒂斯曾經說過:“畫家畢生都應善于用兒童的眼睛觀察世界,因為喪失這種能力對畫家來說,意味著喪失一切獨創性。”于是一些現代畫家紛紛從孩子的繪畫或手工中,吸取靈感。由此幼兒美工制作的重要性可見一斑。幼兒的認知水平低,知識經驗相對缺乏,教師應當幫助幼兒選擇一些他們熟悉的、感興趣的內容為主題。比如玩具,動物、娃娃等。在教師的指導下,他們有可能充分利用現有的材料,制作出許多不同形態的動物、娃娃等,有的孩子甚至能將玩具內部的構造通過想象制作出來。孩子在不能流利地說話,不能順暢地用文字表達自己的情感時,需要另一種表現形式,手工就是其中的一種方式。它可使幼兒在宣泄中得到滿足感,感受到愉悅情緒的體驗,從而產生成就感。幼兒可以通過各種手工制作,表達自己的各種的情緒,以及表現色彩的不同性質和象征的意義。在對幼兒進行手工制作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要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特別是通過手工的制作,表現他們所喜歡的事物。比如,為了讓孩子制作“狗”,我們可以讓孩子看狗的圖片、照片和錄像片。并可吩咐他們的父母親,帶小孩上街時,有意識地多觀察狗的外在形象,使他們對制作物有了初步的感知,因此在制作時,就有了更貼近的印象。手工制作欣賞活動,是手工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幼兒的審美偏重于外表的直觀,即制作物的名稱與外在形象,而忽略了去探索它的制作方法。因此老師在引導他們欣賞時,要將視線引向制作的方法上,使幼兒對成品中的點、線、形、色有個整體的感受,而這些正是制作的關鍵和魅力所在。現實生活中的許多廢舊物品和看似不起眼的東西,都可以是幼兒進行手工制作的材料。比如蛋殼座、毛鐵線、毛線、快餐具、衛生紙筒、扁竹片、羽毛、吸管、貝殼、竹篩子、蛋殼、橡皮泥、棉花、蛋糕紙、扇子等等。
六、幼兒游戲的作用:
幼兒喜愛游戲,這一方面反映了游戲的特點,另一方面也體現了游戲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的需要,使幼兒在游戲中學習并獲得發展。游戲對幼兒的教育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游戲促進幼兒身體的發展
在游戲中,幼兒身體各個器官處于積極的活動狀態。由于游戲不同,則活動量大小和身體活動的部位就不同。這些活動不僅促進了幼兒的神經、呼吸、消化、骨骼、心臟等的發育,而且發展了幼兒的基本動作,增強了動作的協調性與靈活性,有利于幼兒身體的健康發展。幼兒做游戲時總是歡樂的,他們的情緒處在積極的狀態,這種輕松愉快的心情,對身心健康的發展也具有積極的作用。
2、游戲鞏固和豐富幼兒的知識,促進幼兒智力和言語的發展
游戲是幼兒對現實生活的反映。在游戲中,幼兒廣泛地運用著已有的知識經驗,這有助于鞏固加深幼兒的知識。幼兒在游戲中要使用多種多樣的玩具和材料,并進行探索性試驗,從而認識和掌握各種物體的性能和用途,了解事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和因果關系,獲得初步的自然科技常識。
運用實物和動作的游戲,可發展幼兒的感知覺,這對幼兒有重要的意義。在游戲中,可以發展幼兒的思維和語言,如當幼兒確定游戲的名稱時,就已經把游戲過程中反映的那些內容和特點,以及自身獲得的印象和觀念概括在游戲的名稱中。在游戲中,幼兒要運用語言來表現游戲的情節和內容,交流思想,商討各種辦法,因而能促進語言的發展。游戲對想象力的發展有特殊的作用。在游戲中,幼兒要想象出游戲的情節,發展和補充游戲的內容,創造性地反映所感興趣的部分,以游戲材料、甚至以想象來代替真實物品。游戲是在想象的狀態中進行的,沒有想象就沒有游戲的創造性。因此,游戲有力地促進了想象力的發展。在游戲中,還發展了注意力和記憶力。
總之,以學習知識、技能、發展能力為目的專門性游戲活動是發展幼兒的智力、加深和豐富幼兒知識的有力手段。
3、游戲促進幼兒良好的行為品質的形成
首先,幼兒通過扮演角色,學習著各種角色的優良行為。幼兒常喜歡扮演的角色有媽媽、老師、醫生、警察、售貨員等。扮演角色本身就包含著行為的'榜樣。幼兒要模仿這些角色的勞動態度、言行、相互間的關系,體驗他們的思想感情,并要根據角色的行為來調節自己的行為,從而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其次,游戲有助于培養幼兒的意志、性格。游戲大都是集體的、有規則的。在游戲中,幼兒為了達到游戲目的,就要約束自己、克服困難、堅持工作,這有利于培養幼兒積極主動、勇于克服困難的優良品質,鍛煉控制自己的能力,促進自我調節與隨意性行為的發展。通過游戲,還可以針對幼兒性格的特點,進行個別教育。游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在游戲中可以調動幼兒的積極性。
七、教師在游戲過程中的作用:
1、創設游戲的環境。環境會影響兒童的游戲和發展,所以必須認真對待幼兒園游戲環境規劃。針對現階段幼兒園游戲環境存在的問題,根據室內外環境不同的特點,盡可能做到安全性、參與性、豐富多樣性、兒童化,并注意空間密度適宜;
2、指導和促進游戲的開展。教師是幼兒園游戲活動的組織者、觀察者、指導者、評價者,在兒童游戲中發揮重要作用。但是要想充分發揮教師在游戲活動中的作用,教師還需要認真探究對兒童游戲的指導策略。
3、觀察和評估游戲活動。觀察是理解兒童游戲行為的關鍵,是有效指導幼兒游戲的前提。觀察為評價游戲提供了翔實可靠的依據,為預設游戲提供了可參考的資料。
八、教師要注意指導的策略:
1、角色游戲的指導:
(1)為開展角色游戲做好準備工作;
(2)豐富的現實生活經驗是發展角色游戲的基礎;
(3)場所、設備、玩具和游戲材料,在發展角色游戲中起重要作用;
(4)在角色游戲中,兒童是游戲的主人,教師是支持者和參謀,而不是指揮者;
(5)以間接的指導方法為主,幫助幼兒開展組織游戲。
2、表演游戲的指導:
(1)選擇合適的童話故事(要求健康活潑的思想內容,要有表演性、起伏的情節、角色的對話易于用動作表演);
(2)幫助兒童掌握作品的內容、情節和人物形象特點;
(3)幫助兒童組織游戲;
(4)始終關心和支持兒童的游戲。
3、結構游戲的指導:
(1)逐步投放多樣化的、可塑性強的結構游戲材料;
(2)引導兒童逐步掌握結構游戲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3)處理好主導和主體的關系;
(4)重視結構游戲的過程,而不僅僅是游戲的成品或結果;
(5)培養兒童正確對待游戲材料,教給兒童收放材料的方法,養成良好的整理習慣。
4、幼兒玩具的投放和指導:
(1)玩具的選擇應具有教育性;
(2)玩具選擇應符合兒童身心發展水平;
(3)玩具要符合衛生要求:無毒、色彩鮮艷、不易脫落、不易損壞;
(4)游戲材料應由幼兒自己選擇。
在《綱要》中指出教師要做合作者,支持者,引導者。所以要求教師的指導應更隱蔽、更策略、更具科學性。可以通過隱性和顯性兩種途徑進行; 將目標從有形轉化為無形 ,做到“心中有目標”。 采用師生互動的策略。積極地促進幼兒在游戲中個性的充分展露、智慧能力的充分體現,讓幼兒在游戲中享受自我實現的歡樂。
游戲幫助幼兒擺脫自我中心。游戲對幼兒的誘惑,會使他們控制自己的行為而遵守規則,也讓幼兒從新的角度看問題。例如:游戲“網魚”,它的規則是,每個幼兒邊念兒歌邊一個一個從“漁網”下鉆過。但是,頑皮的幼兒難以遵守,老師請幼兒講講游戲的規則。頑皮的孩子為了能再次參加游戲而只能遵守游戲規則。游戲的興趣使幼兒愉快的服從游戲規則,約束自己。使幼兒在游戲中學會與人交往、協商、謙讓、解決糾紛、 遵守規則等社會行為,可以彌補獨生子女家庭中缺少同齡伙伴的不足。
在游戲的實踐過程中,我們發現幼兒在游戲中相互交往,他們逐漸懂得了什么是正確的,什么是錯誤的,什么是丑惡的,什么是美好的。幼兒在游戲中,與同伴交往,幼兒才能真正體會到自己是集體中的一員,學會站在他人立場上看自己,意識到自己和他人的關系,逐漸學會服從人們之間關系的準則,而克服自我中心,以形成適應社會需要的社會性行為。
【幼兒園游戲教育方式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幼兒園組織教育游戲方案03-07
游戲調查報告03-27
幼兒園教育調查報告03-09
白芨的形態及生活方式調查報告06-24
關于游戲調查報告03-06
關于游戲的調查報告04-21
網絡游戲調查報告07-05
幼兒園學前教育調查報告05-12
幼兒園教育調查報告(15篇)03-26
幼兒園學前教育調查報告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