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實踐醫患關系調查報告
“52.5%的醫護人員對于短時間內改善醫患關系感到不樂觀;44.69%醫學生認為醫患關系會不斷改善,35.8%醫學生對醫患關系的發展前景看好。”
2014年5月開始,臺州學院醫學院13級臨床大二班學生蒙秋珍、章嫻平、常玨、鄭丹丹進行了長達半年多的調研,編寫了一份“醫患關系視角下醫學生素質教育研究”的社會調研報告。試圖把脈醫患關系,想看看在目前的醫患關系狀況下,醫學院學生該怎么做,將來才能處理好醫患關系。
意外事件觸動學生開展醫患關系課題調研
2013年,蒙秋珍考入臺州學院醫學院,入學不久就發生了溫嶺傷醫事件,“我頓時就明白了身為醫生的叔叔為什么會反對自己的孩子去學醫。”
跟同學一樣,醫學院新生蒙秋珍第一次意識到醫患關系和自己密切相關。
第二學期,學校組織申報研究課題時,在指導老師提議下,蒙秋珍一組四人決定選擇“醫患關系”為切入點,“想搞清楚當前醫患關系的情況怎樣,問題出在哪里,特別是將來要成為醫生和護士我們應該怎樣積極應對,才能處理好醫患關系?”
這個立足于“積極應對”姿態的課題獲得了學校大力支持。臺州學院醫學院統計學老師王福彥認為,對這類研究應予以積極支持與弘揚。認識問題才能良好解決處理問題,在校教育期間就使學生認識“醫患關系的重要性”,能讓學生有充分思想準備,在未來的工作中正確應對這類問題。
2014年暑期,學院特意分配了幾位同學幫他們分發問卷。這份調研包含四份不同的問卷,分別用于調研患者和群眾,在校大一、大二、大三醫學生,在校大四醫學生和在崗醫護工作者。
2014年5月開始,蒙秋珍一組四人共對216名患者和群眾、本學院330名在校大學生,以及臺州市立醫院、臺州市中心醫院的30名臨床醫生進行了調查。
大部分受調查者認為醫患關系較和諧
調查結果顯示,無論病人還是醫生,大部分人認為醫患關系比較和諧,選擇“非常和諧、和諧、一般”的患者和群眾占了近九成,醫生也高達六成以上。
在“醫患關系能否改善”這個問題上,絕大部分的患者和群眾對“未來一段時間里醫患關系的改善”表示樂觀,三成以上醫生持樂觀態度,半數醫生對短時間內醫患關系的改善表示悲觀。
醫生們認為,媒體的報道、雙方的信任缺乏、患者相對知識的匱乏、人性脆弱、當前醫療體制問題,社會整體道德素質下降都是影響醫患關系的因素。
八成患者和群眾則認為,能不能得到滿意的醫療服務和醫院里有沒有熟人,這兩者之間關系很大或有一定關系。
問及“如何改善醫患關系”時,九成以上的醫生認為,醫生應有精湛的醫術、豐富的經驗、富有責任心、良好的態度和較好的溝通技巧。近半數醫生提出了醫護人員在平時工作中可以多一個微笑,多一句問候,而患者對醫生要多一份信任和理解。
蒙秋珍和同學們在調研后認為,醫生與患者之間增加溝通會大大改善醫患關系。“溝通不暢在很多時候是矛盾的.起點。”
他們還給學校和在校醫學生提出了增強醫學生醫患關系處理能力的建議:醫學生在校階段,學校應加強有關醫患關系方面的知識講座,多安排醫護工作實踐,增強醫學生的醫患關系處理能力。
近半醫學生心態未受偶發事件影響
這份調查有一項內容也引起記者注意,對于“您希望自己的子女以后繼續從事醫療工作嗎”的問題,三成醫生“比較反對”,另有三成以上醫生“堅決反對”。
在校醫學院學生卻對堅守這個職業表現出了熱誠。絕大多數的醫學生都認為醫患關系十分重要,半數以上認為這是醫患雙方的共同責任。
接近一半的醫學生仍然保持著非常樂觀積極的心態,認為緊張的醫患關系不僅沒有給他們帶來負面影響,反而讓他們獲得了更多動力,更加堅定了醫學這條道路的決心。
蒙秋珍說了一個事情,她在臺州市中心醫院調研時,跟隨一位頗有名望的醫生一上午,看著他從早上忙到中午,連廁所都沒能上。
午休時間,這位醫生一邊吃盒飯一邊幫她回答問卷,勾到“您希望自己的子女以后繼續從事醫療工作嗎”,醫生苦笑一聲,選了個“堅決反對”。盒飯沒扒完,一臺手術又把醫生叫走了。
回來后,蒙秋珍在調研本子上記了幾句話。“他們不贊同自己的孩子學醫。但就是這些人,日復一日堅守在崗位上救死扶傷。”
【大學生實踐醫患關系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醫患關系報告01-21
關于醫患關系調查報告(精選5篇)12-30
醫患關系報告(13篇)01-21
醫患關系報告13篇01-21
醫患關系報告集錦13篇01-21
醫患關系報告合集13篇01-21
醫患糾紛報告01-30
公共關系調查報告01-29
大學生社會實踐調查報告寒假12-13
醫患表揚信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