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世界糧食日倡議書(通用6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倡議書對我們的作用越來越大,倡議書是為倡議、發起某項活動而寫的號召性的公開提議性的專用書信。為了讓您在寫倡議書中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2年世界糧食日倡議書(通用6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世界糧食日倡議書1
親愛的同學們:
今天我又看到學校食堂的工友們收集了三大桶剩菜剩飯,這真是讓人痛心的現象!不知道你們是否有同感,是否也感到痛心,也許你并未意識到自己在浪費,也許你認為浪費一點點算不了什么。可是,你知道10月16日世界糧食日那天,全世界已經有620萬多人因饑餓而死亡。我國是人多地少的發展中國家,糧食供求將長期處于偏緊狀態 。 據測算,1公斤大米約有米粒40000個,我國13億人口,若每人每天節約1粒大米,則全國每天可節約32500公斤大米,每年可節約1200 萬公斤 大米,可養活35000人。因此,六(3)班全體師生向同學們發出倡議:
1、不攀比,以節約為榮,浪費為恥。
2、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菜剩飯。
3、看到浪費現象勇敢地起來制止,盡力減少浪費。
4、做節約宣傳員,向家人,向親戚,朋友宣傳浪費的可怕后果
伙伴們,只要我們努力,人人爭做節約小公民的`話,我們的未來會更美好,我們的國家會更富強。
世界糧食日倡議書2
老師們、同學們:
當前,全球氣候正在發生深刻變化,氣候變化導致的自然災害和環境問題日益增多,給糧食和農業領域帶諸多不利影響。同時,人口的持續穩定增長將導致糧食需求呈剛性增長態勢。我國有十三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而我國的耕地面積僅僅占世界耕地面積的7%,隨著工業化的發展,我國耕地面積仍在逐漸減少,人口仍在不斷增加,嚴峻的現實告訴我們,中國還是一個缺糧的國家,愛糧節糧是事關國計民生、社會穩定的大事,作為一位公民,愛惜糧食,節約糧食,人人有責。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飯,當思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愛糧節糧,你我責重。浪費糧食折射出奢華的思想觀念和浮華的`社會心態,沖擊的是思想大堤。勤儉節約是中華傳統美德。加強青少年愛糧節糧教育,反對講排場、擺闊氣、搞攀比,樹立節約為榮、浪費為恥的新風尚,幫助青少年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0XX年10月16日是第XX個世界糧食日,所在周是第XX個全國愛糧節糧宣傳周,倡議各中小學校以此為契機,積極行動起,凝心聚力,愛惜糧食,杜絕浪費,共創節約型社會,為建設開放明和諧的黃石貢獻力量!
世界糧食日倡議書3
親愛的大朋友、小朋友們:
糧食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愛惜糧食、節約糧食是每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在10月16日“世界糧食日”來臨之際,我們倡議:
1、家長朋友們要加強學習,加大宣傳,提高覺悟,更新觀念,給孩子們樹立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榮辱觀。
2、一年級的小朋友們珍惜糧食,文明就餐,適量點菜,理性消費,惜物惜福,倡導“光盤”離席,杜絕“舌尖上的浪費”。
3、一年級的小朋友們要飲食要均衡,不偏食,不挑食。
4、一年級的.小朋友們積極監督身邊的同學和朋友,及時制止浪費糧食的現象。
節約是一種美德,節約是一種智慧,節約更是一種責任,一種品質。讓我們從珍惜一粒米、一餐飯開始,做節約糧食的示范者、傳統美德的傳承者、社會新風的推動者,共同行動,與文明行為握手,向浪費陋習告別,讓勤儉節約在校園蔚然成風,為建設祖國更加美好的明天貢獻自己的力量。
世界糧食日倡議書4
親愛的家長、同學們:
民以食為天,糧食作為人們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尤為需要愛惜和節約。每一粒糧食都需要經過100多天的'陽光雨露和農民的辛勤汗水澆灌,才能從農田走上餐桌。常言道“滴水成河,粒米成籮”。為大力弘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值此“世界糧食日”和全國“愛糧節糧宣傳周”到來之際,xx市xx小學少先隊向全體師生及家長發出以下倡議:
一、宣傳節約傳承美德
倡議全體師生及家長在餐飲消費中牢固樹立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觀念,飯店就餐時,我們建議大家少點一份菜,吃多少點多少;家中就餐時,建議大家多次少買,新鮮時蔬買3天左右的用量即可,不要囤積,求健康、講環保,倡樹節約文明新風尚。
二、光盤行動愛惜糧食
積極倡導節約文化,爭做“光盤行動”的宣傳使者,現面向新時代學校全體師生及家長發起倡議,從每一個家庭做起,廣泛發動親朋好友參與到“光盤行動”中。向“舌尖上的浪費”說“不”,以“光盤”為榮,“剩宴”為恥,文明用餐,節儉惜福。
三、文明就餐禮儀為范
在家庭中倡導餐桌禮儀,推行“分餐制、公筷制、雙筷制”,要自覺遵守餐飲場所道德規范,不肆意大聲喧嘩。在疫情當前,倡導所有孩子及成人建立餐前洗手、餐后及時清理桌面,避免掉飯、亂扔食物殘渣和紙巾等行為,養成文明就餐的好習慣。
四、打包帶走文明消費
在餐飲消費中如果有剩余飯菜,建議大家打包帶走,每一粒糧食都來之不易,宣傳愛糧節糧的意識,建立人走桌清的好習慣,帶動周圍的人一起踐行“打包行動”。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讓我們響應黨中央號召,快速行動,凝心聚力,愛惜糧食,杜絕浪費,讓愛糧節糧在全社會蔚然成風,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貢獻力量。
世界糧食日倡議書5
親愛的家長們、同學們:
20xx年10月16日是第xx個世界糧食日,糧食作為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在當今世界人口劇增的情況下,成為一個重大的問題。饑餓在世界許多地方時有發生,糧食問題需要我們高度重視。為此,聊城市實驗中學發出如下倡議:有一種節約叫“光盤”,有一種公益叫“光盤”。當前,餐桌上浪費的糧食數量巨大,“舌尖上的浪費”觸目驚心,身邊的浪費比比皆是。我國每年浪費食物總量折合糧食約500億公斤,接近全國糧食總產量的十分之一,最少倒掉了約2億人一年的口糧。
為了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美德,在就餐時我們倡議“吃光喝凈”,一起來向“舌尖上的浪費”說“NO”!
我們倡議:樹立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思想,厲行節約,反對浪費。
我們倡議:家庭餐桌上,倡議根據營養學合理搭配葷素菜比例,按需買菜、煮菜,以每頓飯家庭成員剛好吃完、吃飽為準。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飯剩菜。吃光碗里的'最后一粒米、盤中的最后一棵菜。
我們倡議:以“光盤”為榮,“剩宴”為恥。就餐點菜時,適度適量,吃飽為好。實在吃不了,記得兜著走。剩飯要打包,減少奢侈浪費,不攀比,以節約為榮,浪費為恥。
我們倡議:既要做“光盤行動”的實踐者,也要做“光盤行動”的推動者。讓更多的人了解“光盤行動”,參與“光盤行動”,用省下來的錢,多做好事,多做公益。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各位家長和同學們,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大力開展“文明餐桌、光盤行動”,從自身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彼此相互影響與督促,同“光盤”,共“節儉”!
世界糧食日倡議書6
親愛的全體師生、家長:
浪費現象在生活中隨處可見。也許你意識不到自己在浪費,也許你覺得浪費一點點算不了什么,你們可曾想過,如果每個人每月浪費500克糧食,一年就會浪費掉650萬噸,這是一個多么驚人的數字。“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可見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的重要性。糧食作為人們賴以生存必不可少的物資,更需要倍加珍惜。
20xx年世界糧食日主題是:“XXXX”。10月16日所在周是我國糧食安全周,20xx年全國糧食安全宣傳周主題是:“XXX”。我們向全校師生和家長發出如下倡議:
一、爭做愛糧節糧的倡導者。
在日常生活中,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以節約為榮、浪費為恥,珍惜糧食、適量定餐,制止浪費現象,避免剩餐,減少浪費,弘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樹立愛糧節糧的新風尚。
二、爭做愛糧節糧的示范者。
養成節儉用餐習慣,踐行綠色生活方式,按需點餐,定量拿取,理性消費。一日三餐吃飽吃好,適量購買飯菜,避免剩余、杜絕浪費,以“光盤”為榮,以“剩飯”為恥,樹立科學飲食新理念,摒棄不良飲食陋習。
三、爭做愛糧節糧的踐行者。
愛糧節糧既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也是對勞動者的一份尊重,更是每個人應盡的`責任和義務。我們要知行合一,認真實踐。告別“愛面子、講排場、比闊氣”消費陋習,向“舌尖上的浪費”說“不”。到飯店就餐,提倡打包剩余飯菜,積極參與文明餐桌行動,營造健康用餐、節儉用餐的良好風氣。
四、爭做愛糧節糧的宣傳者。
“光盤行動”是我們社會進步的表現,對糧食的浪費就是對資源的最大的浪費,節約糧食就是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我們要向親朋好友、身邊群眾積極宣傳“愛糧節糧”知識,培養勤儉節約的社會美德,增強節約意識,共同營造節儉氛圍。
同學們,節約是一種美德,節約是一種品質,節約更是一種責任。“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古人尚知糧食的來之不易,作為新時代的公民,我們更要積極帶頭愛惜糧食、節約糧食,倡導“光盤行動”,牢固樹立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意識,用實際行動遏制“舌尖上的浪費”。
【世界糧食日倡議書】相關文章:
世界糧食日活動倡議書02-19
世界糧食日策劃方案10-24
小學世界糧食日簡報09-16
世界糧食日活動方案10-17
世界糧食日倡議書800字(通用13篇)11-21
“世界糧食日”宣傳活動方案10-29
世界糧食日活動方案范文08-09
世界糧食日活動宣傳簡報09-23
世界糧食日宣傳活動簡報11-20
世界糧食日主題活動方案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