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勞動課題開題報告
一段充實而忙碌的大學生活即將結束,大學生們都開始做畢業設計了,在我們做畢業設計前指導老師都會要求先寫開題報告,開題報告我們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勞動課題開題報告,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勞動課題開題報告1
《小學勞動與技術學科教學評價研究》是我校承擔的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重點課題《基于素質教育的勞動技術教育實踐深化研究》子課題(編號BHA06003)。課題針對的是“傳統的評價方法單一,過分強調甄別和選拔的功能,評價主體單一,忽視評價多元、多向的價值”的狀況。江蘇省勞動與技術新課程綱要的實施,為進行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的小學勞動與技術學科教學評價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和機會。課題從立項至今已經過了三年多的時間,期間的研究大致可分為落實研究舉措、展開實踐和理論層面的研討、編制有關量表、回顧總結四個階段,現已完成課題研究的預設目標。
一、課題的提出
(一)是新課程改革的需要
新課程改革體現了教育價值觀的根本轉向。勞動與技術教育是我國基礎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對增益學生的勞動觀念、磨練意志品質、樹立艱苦創業的精神以及促進學生技術素養的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勞動與技術學科,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除更新教育觀念外,對于學校來說,意味著重建規則,改革時空管理,重建物質文化,重組教育資源等。根據我們現在收集到的有關“教學評價”的資料,去粗存精,對照勞動與技術課程綱要精神,嘗試開展與之相適應的“小學勞動與技術學科教學評價的研究”,終極目的是調控勞技教師的教學行為,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的發展,提高全體學生的整體技術素質。
(二)是提出更適合勞技教學評價的需要
傳統的勞動與技術評價中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1.評價目標模糊,缺乏導向性
2.評價內容繁雜,操作性不強
3.評價主體與手段仍有不足
本子課題期待能形成與勞技新綱要相適應的評價標準,旨在引領師生共同成長。
二、概念的界定
在新課程理念的旗幟下,整合傳統評價方式中的合理因素,重新構建評價目標多元、評價方法多樣的評價體系,尤其是小學勞動與技術學科教學的評價標準。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的發展,提高全體學生的全面素質。
本課題提出的“評價”限定在對小學勞動與技術學科教學中師生行為的評價。力圖以“科學性”、“導向性”和“人本性”為原則,把握新課程理念下小學勞動與技術學科教學的價值取向,對師生的教學過程實施評價。強調發展教師的課程意識和課程生成能力,使整個教育教學的組織形式更趨于自主和開放,從而發揮評價促進學生發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構建評價目標多元、評價方法多樣的小學勞動與技術學科教學評價方法,使之更具可操作性,建立起體現新課程改革理念的科學的、全面的小學勞動與技術學科教學評價標準,使小學勞動與技術學科教學更好地實現素質教育的總目標。
三、研究目標
通過研究,更新教師的評價觀念,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和小學勞動與技術學科教學的評價能力。探索一條行之有效的、可操作的小學勞動與技術學科教學的途徑,為我校更好地進行小學勞動與技術學科教學評價改革提出比較具體的指導性和規范性的要求。
四、課題研究的方法與步驟
(一)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調查法、經驗總結法和文獻法。在整個研究過程中,課題組組織相關教師編制問卷,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并結合實踐撰寫了大量的經驗總結。
(二)研究步驟
1.準備階段:主要工作是學習理論,統一思想,設計方案,申請課題立項等。
2.探索階段:主要工作是改革課堂教學和評價方式,收集資料,分析研究,編制具有我校特色的“勞動與技術課堂教學評價表”和“學生綜合素質發展評價手冊”;進行中期總結,完成中期研究報告,調整研究方案。
3.總結階段:實驗結果的調查分析,整理資料,撰寫實驗報告,進行結題活動。
五、課題研究的主要措施及成果
(一)更新教師觀念,樹立新課程理念
在新課程中,已有的勞技課程在形態和名稱上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勞動與技術”的名稱與以前的“勞動技術”名稱相比中間加了一個“與”字,這一方面表明了“勞動”與“技術”二者的聯系,另一方面又表明“勞動”與“技術”二者的區別,同時,“勞動與技術”作為一個整體出現,又體現了綜合的特征,是一種課程內部的“小綜合”。這種區分,有助于我們正確認識和有效實施作為我國基礎教育優秀傳統的勞動教育和日益受到世界各國青睞的技術教育。我們應充分認識到:小學勞技課堂教學的過程應該是一個提升生命質量的過程,同時是學生不斷完善自我的過程。
1.加強理論學習,提升教師符合時代要求的專業素養。圍繞本課題的重要內容,我們組織全體教師認真學習了當代國內外“教學評價”研究的主要成果、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以及《江蘇省九年義務教育勞動與技術課程綱要》。通過學習,我校教師加深了對課題研究精神實質的把握,掌握了一定的研究方法。
2.開展勞技“好課”標準大討論,引領教師擔當起構建課堂教學新標準的重任。勞動與技術教育以學生親歷實踐、親手操作、手腦并用為基本特征,操作性強。學生通過人對物的程序性、技能性運作,通過人與人的互動獲得豐富的體驗,實施操作性學習。但勞動與技術教育的主旨不能僅僅停留在一般的操作層面上,除了重視操作技能的訓練,還應注重操作活動中學生技術意識的形成、技術思維的培養和技術能力的發展,以及學生良好的勞動習慣與技術能力的培養等。尤其重要的是必須重視在技能訓練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力求技能掌握、態度養成、能力發展的有機統一。
為了構建新的勞技課堂教學標準,我們利用整整一個學期的時間,組織教師邊實踐邊研究,探討勞技新課程綱要背景下“怎樣的小學勞技課才算是成功的課,是好的課”?我們對此歸納為:總體上,一堂好的勞技課課應該是:實踐的、生成的、拓展的;具體來講,一堂好的勞技課應該滿足以下要求:
3.新的理念產生新的行動,對好課標準的新認識,為我們構建新的小學勞技課堂教學評價標準提供了理論保證。課題組人員主動探索、主動構建課堂教學評價標準,自覺總結、自覺實踐課堂教學評價的意識和能力逐漸得到加強。徐勇老師2007年在蘇州市勞技課評課選優中榮獲二等獎,被評為區學科帶頭人,2008年在蘇州市勞技教師基本功競賽中榮獲一等獎,史秋英老師在2009年10月榮獲吳中區勞技課評課選優一等獎。
(二)構建新的小學勞技評價量表,推進課堂教學改革
有人說過,勞動與技術也屬于"做中學"和"學中做"的課程,的確如此。在勞動與技術教學的過程中,存在著一種較為普遍的現象,教師往往重視教學的設計和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而忽視對小學勞動與技術項目學習評價方法的優化。教師往往以一個統一的標準,“優秀、良好、及格”等形式,簡單劃一地評價所有學生,沒能很好地體現出培養學生多方面的素質要求和學生在勞動與技術學習中各方面素質的形成水平。對學生的勞動與技術學習欠缺全面與客觀的評價判定,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片面性,壓抑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積極性。要提高勞動與技術教學活動質量、保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思想的落實,就離不開構建新的小學勞技評價量表。
1.規范教師的評價行為:課堂評價應該重點關注哪些方面?
我們不能要求教師在每一堂課上對每一個學生進行全面性的評價,但至少在總體上對學生整體應該有所把握,盡量做到“五個關注”:
關注參與狀態:學生是否全員參與整個教學過程。
關注思維狀態:學生是否積極進行思考,具有獨到見解。
關注交往狀態:是否有一定質量、多邊、多樣的師生和生生之間的交往。 關注情緒狀態:學生在課堂上是否表現得既緊張又輕松,既有質疑又有和諧。
關注生成狀態:知識的掌握、能力的提高、學習的效果。
同時我們提出一個觀點,如果教師很難在一堂課上對全體學生都做出評價,那么完全可以選擇部分學生作為評價的對象,評價這一部分學生的重點應該放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展方面,并做到“三個統一”:
知識評價與能力評價的統一:知識的評價是看它的生成與建構水平,能力的評價是看學會自我建構知識的水平。
結果評價與過程評價的統一:結果評價是一種靜態的評價,是對與錯、優與劣的評價;過程評價是一種動態的評價,是對結果評價的必要補充。如果說結果評價屬于“剛性評價”的話,那么過程評價就屬于“彈性評價”。
教師評價與學生評價的統一:我們認為現代課堂教學評價的主體是“雙主體”,不但需要教師的客觀評價,更需要學生對自己的評價(學生主體意識的覺醒和作用)、對同伴的評價。
小學勞動課題開題報告2
當代的學生都生活在二十一世紀信息瞬息萬變的網絡的時代,知識面廣,獲得知識和信息的渠道多,但他們上交的勞動“答卷”卻一直令人擔、憂,青少年勞動意識淡薄,勞動能力差、甚至不勞而獲的現象隨處可見。通過對這些現象的分析,可以清楚的意識到勞動能力低下給孩子們帶來的不便及留下的隱患,并希望通過這樣的深刻認識來培養孩子的勞動意識和勞動能力,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關鍵詞:勞動能力低下,家庭因素,培養,健康人格
網絡時代的社會信息多元化,評價多元化,社會分工逐漸細化,社會競爭日趨激烈,望子成龍,盼女成鳳的父母們帶給孩子的愛也越來越多。在這各父母要求多,社會需求多的情形下,孩子們要學習的內容也種類繁多,沒有時間勞動,不愿勞動,逐漸遠離勞動,日漸形成勞動力低下的現象。如:近些年陜西澄城某高中學校錄取的新生中,有60%以上的人不會自己掛帳子,許多高中生在入學前沒有親手洗過一件衣服。一個班50名學生的調查,有49名不會縫補衣服,不會釘扣子。該縣對所重點中學初一年紀的學生作過一次調查測試,結果表明,從沒有洗過一件襯衫的占79%,不能煮好一鍋白米飯的占84%,不會和不敢使用電飯鍋、液化汽爐的占67%。對某小學一個班的調查,謬論班44名學生中,家長每天給整理書包的占39%,家長給洗手絹的占66%,家長給洗腳的占52.3%,家長給穿衣服的占59%。由此可見,勞動這種人類生存的基本素質,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正在由于某些因素的影響而被淡漠,被弱化,被遺忘。這種勞動觀念淡漠,勞動能力低下的不正常現象影響著孩子們的健康成長。
“勞動創造世界,勞動創造人類,勞動是人類的第一需要,不勞動者不得食。”這些觀點反映了客觀真理。要做一個真正的人,就必須愛勞動。愛勞動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為什么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差,勞動意識和勞動能力每況愈下?究竟是什么原因?該如何繼承弘揚中華民族的美德?筆者對這些問題做了深刻的思考,以供探討。
一、青少年勞動能力的現狀
1、在家里:現在的青少年,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在家里被嬌慣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懶骨頭,在家里很少干家務活或不干家務活。飯前不知道整理餐桌,拿碗筷,飯后更不知道收拾餐桌及刷鍋洗碗,房間臟了不掃,油瓶倒了不扶。甚至自己的一些自理性勞動都推給父母。
2、在學校:爺爺,奶奶接送心愛的孫子孫女,還有一些爺爺奶奶弓著腰在教室里替孩子們打掃衛生,或給孩子們記作業。到了中學最令班主任頭疼的是班里的衛生,不會做值日,不知做什么,該干什么活,做值日逃跑等問題;還有很多學生記不住老師布置的作業,不做作業,抄作業,甚至花錢雇同學來寫作業。
二、導致青少年勞動能力低下的原因:
1、家庭因素:
(1)家庭勞動啟蒙教育不恰當;
(2)孩子小,怕添麻煩。一如:跟著洗衣服,跟著擇菜,跟著搟餃子皮,跟著拿筷子端碗等,這時家長都會說:“快去自己好好玩去,別弄臟了手和衣服,等長大了再學,這是爸爸、媽媽做的事。”父母這種認為孩子太小不適合參與勞動的意識,在孩子遠離勞動的行為中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
(3)孩子學習忙,怕耽誤時間;
(4)心疼孩子,不讓勞動。一有一份關于各國中小學生每日勞動時間的統計顯示:美國72分鐘,泰國66分鐘,韓國42分鐘,法國36分鐘,英國30分鐘,中國只有12分鐘。中國城鎮的中小學生大約有50%不參加或每天只參加10分鐘的家務勞動。德國法律明確規定:孩子必須幫助父母做家務,其中6—10歲的孩子要幫助父母洗餐具,給全家人擦皮鞋;14—16歲要負責擦汽車和菜園翻地;16—18歲要完成每周一次的房間大掃除。
(5)生活富裕,沒必要勞動;
(6)用勞動懲罰孩子;
(7)工種用貴賤來區分;
(8)家長養育觀念的狹隘性;
(9)家長沒有起到榜樣作用;
(10)家長勞動教育沒有持續性
2、學校因素:學校勞動教育的、缺失,也造成了孩子重學習,輕勞動的態度。學校在應試教育的壓力下,過多的追求了成績,忽視了勞動教育,課程安排很滿,沒有時間安排勞動課,鍛煉課,沒有大面積的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公益勞動,勞動最多也就是做值日和大掃除,由于人生安全問題,學生還沒有擦玻璃的經驗,技能及樂趣。
3、社會因素:
(1)社會片面的成才觀和用人觀對青少年勞動能力低下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2)社會主流觀念的陳舊,不認同勞動最光榮。
三、培養孩子勞動能力的途徑與方法:
勞動能力的培養重在家庭教育中,主要可從以下幾方面培養孩子熱愛勞動的品質。
1、及早的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嬰兒剛出生經常有不會吮吸母親的乳汁而餓哭的現象,為了生存嬰兒每天學習吮吸媽媽的乳汁,所以勞動是人的本能。家長應盡量滿足孩子的需要,讓他盡早的參加家務勞動,這種做法并不單純是為了幫助大人減輕家務負擔,而重要的是通過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來培養孩子的`責任感,獨立自主能力這些都是塑造健康人格所必需的保障。
2、家長要起到勞動教育的示范作用。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在勞動教育方面家長首先要為孩子做表率。父母主動承擔家務勞動的精神會感染孩子,在這各好的家庭氛圍的熏陶下,孩子會逐步從父母身上學到為他人著想,熱愛勞動的美好品質。
3、家長要鼓勵孩子進行自理性勞動。
4、家長隨時樹立孩子的勞動自信心。
5、家長多帶孩子參加公益勞動。
讓孩子能明辨是非,全面看問題,知道不是所有的勞動都有報酬,勞動的價值不僅僅體現在金錢上,從而正確的引導孩子健康成長。
6、重視勞動實踐
四、勞動教育對孩子健康人格的影響
1、勞動有助于孩子的發展
2、勞動能促進孩子智力發展
從生物學角度講,適當勞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過程,調節大腦疲勞,有利于大腦發育。長期的勞動過程還可以培養孩子對事物的觀察、分析和判斷能力。
3、勞動易于培養孩子的創新品質
一切的創新能力和技能與勞動實踐者是密不可分的,沒有經過動手和實踐,思維和想像往往不夠深刻,不夠深遠。即使科學家的發現和發明,都是在動手的實踐活動中產生的。
4、勞動促使關系和諧
5、勞動能更好的孝敬老人,給國家減免。
勞動是人類的第一需要,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最基本條件。馬克思說過:“任何一個民族,如果停止勞動,不用說一年,就是幾個星期也要滅亡。”勞動可以創造一切,純真質樸的中華民族用勞動創造了華夏上下五千年的燦爛歷史文化,創造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勞動是每一個人必備的基本素質或行為習慣,是獲得幸福的首要條件。勞動的作用從古至今從未泯滅,忽視勞動的惡果日益凸顯,在高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缺乏勞動教育的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者是不成功的教育。勞動教育要從小抓起,首先應該成為家庭教育的不容忽視的教育內容。家長應該為孩子積極創造勞動機會和勞動崗位,鼓勵孩子積極參加勞動,為孩子創造各種提升自我的機會,從而體驗到勞動的必要性,感受到勞動的樂趣和光榮,深刻感受到勞動的樂趣和光榮,深刻感受“勞動創造財富,勞動創造世界”的深刻道理。
小學勞動課題開題報告3
主題詞:勞動意識、勞動技能
調查組:四川省西昌市川興小學農村小學勞動教育調查組
組長:高立祥
副組長:趙廷榮 劉文國
成員:六年級學生
分工:趙廷榮負總責,劉文國負責發放回收調查問卷、分析調查結果,高立祥負責匯總,整理成文。
執筆:四川省西昌市川興小學 高立祥
調查時間:2015年9月5日--11月25日
調查地點:四川省西昌市川興小學
調查對象:川興小學學前班至六年級學生、學校部分教師、部分學生家長
調查方法:問卷法、訪問法、觀察法、文獻法相結合
調查結論:百分之八十的同學勞動意識淡漠,百分之六十五的同學缺乏起碼的勞動技能
一、 前言:為了了解現在農村小學勞動教育的的真實狀況,西昌市川興小學農村小學勞動教育調查組在學校從學前班到六年級隨機抽樣調查了120名同學,走訪了32名學生家長,和學校12名老師交換了意見。此次調查主要包含兩方面的內容:
一、勞動意識;
二、勞動技能。結果讓調查組觸目驚心,百分之八十的同學勞動意識淡漠,百分之六十五的同學缺乏起碼的勞動技能。
二、調查過程:
(一)、發放調查問卷進行調查
調查問卷分學生、家長兩種。
1、學生調查問卷
題目如下:
(1)、是否掌握洗衣服、掃地、做飯等家務勞動的技能?
(2)、是否掌握最基本的農業種植、養殖技能?
(3)、是否主動或在父母安排指導下進行家務勞動和簡單的農業生產勞動?
(4)、在學校是否自覺參加并完成自己的勞動任務?
2、家長調查問卷
題目如下:
(1)、是否安排子女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和簡單的農業生產勞動?
(2)、是否教給子女必要的勞動技能?
調查結果: 此次發放學生調查問卷325份,收回有效調查問卷317份;發放家長調查問卷100份,收回有效調查問卷95份。結果,263名學生表示從未想到主動參加勞動,190名學生表示不會做家務勞動,沒有掌握農業生產的相關技能。90名學生家長表示從未安排子女做家務勞動,更不會安排子女參加農業生產,也沒有傳授相關的勞動技能給子女。
(二)、調查走訪
調查組從學前班到六年級隨機抽樣調查了120名同學,走訪了32名學生家長,和學校12名老師交換了意見,情況也不容樂觀,與調查問卷的結果驚人的相似。
(三)、網上查詢
調查組怕以偏概全,上網搜查,發現我國現階段勞動教育地位低下,處于可有可無的狀態,學校、學生、家長都自覺或不自覺地忽視勞動、輕視勞動,從而導致學生勞動意識淡漠,缺乏起碼的勞動技能。
三、成因分析
按理說,對孩子進行勞動教育是天經地義的事。因為勞動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眾所周知,人之所以成為“人”,正是勞動進化的結果。如果沒有勞動,就不會有人類。正是基于上述樸素的唯物史觀,古今中外的眾多有識之士都高度關注對下一代進行勞動教育,視培養下一代的勞動技能,把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勞動意識視為己任。高爾基說:“我們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都是由勞動,由人的聰明的手創造出來的”;“沒有勞動就不可能有正常人的生活”(盧梭語);“勞動永遠是人類生活的基礎”(馬卡連柯語)……由此不難看出,勞動教育是馬克思主義教育思想的基本點,是黨和政府始終堅持不懈的教育方針。《中國教育和發展綱要》明確指出:加強勞動觀點和勞動技能教育,是實現學校培養目標的重要途徑和內容。各級各類學校都要把勞動教育列入教學計劃,逐步做到制度化、系統化。
客觀公正地說,黨和政府對勞動教育是高度重視的。我國的勞動教育,理應不是目前呈現在世人面前的如此令人不容樂觀的現狀。追根溯源,筆者認為制約勞動教育的因素是應試教育、校園安全和家庭教育。我們現在的教育,主要就是看學生的考試分數,只要考試分數高的學生,就是優生,就是人才;學校怕學生發生安全事故,不敢也不愿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更不敢組織學生進行勞動;還有不得不說的是,由于實行計劃生育,每個家庭只有一至二個孩子,家長極易產生溺愛情節,視子女為“小公主”、“小皇帝”。
正是由于學校、社會、家庭都不同程度地漠視對學生的勞動教育,才造成了下一代勞動意識的嚴重扭曲和勞動技能的嚴重匱乏。但是,作為一個社會的“人”,沒有正確的勞動意識,未能掌握基本的勞動技能,勢必會被社會淘汰。推而廣之,如果我們的下一代都是如此無能,作為成人社會的我們必定會感到臉紅心跳,失去希望。
四、解決方法、對策
基于上述原因,調查組一致認為,家長、學校應該齊心協力,家校聯動,讓孩子從小樹立勞動意識,掌握基本的勞動技能。
怎樣才能實現上述目的呢?
(一)、從學校層面來說,應該做好如下工作:
1、讓學生從小樹立勞動意識
學校要利用班隊會、升旗儀式等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讓勞動最光榮的理念深入人心。
2 、建立合理的勞動技術課程體系
開展勞動技術教育,在課程結構的安排上要根據當地的生產情況和從學校實踐基地出發,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愛好和興趣,形成合理的勞技課程體系,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勞動技術教育。
3、從實際出發建設實踐基地
勞動技術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要求學生要有一定時間從事勞動實踐活動,這就要求各學校要根據所開設的勞技課程,按標準建設配套的'勞動技術專用實驗室和勞技教育實踐基地。
4、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
建立一支學科齊全,素質較高,一專多能,相對穩定的專兼職的勞技課師資隊伍,是提高勞技課教學質量的關鍵。師資隊伍的來源,一是讓一部分具有一定專長的文化課教師專教勞技課,二是選派部分老師參加課相關科目的培訓學習后,兼職擔任勞技課程。只有加強勞技課的師資隊伍建設,才能保證勞技課的教學質量。
5、加強勞技教學管理工作
要提高勞技課的教學質量,學校必須形成完善的管理體制,做到行政上有人抓,業務上有人管,主要要提高勞技老師的思想認識水平。勞技老師必須杜絕沒有安排實踐課的“紙上談兵”的教學方法,在實踐課中要改變單純的“老師講,學生聽”和“老師做,學生看”的教學模式。為保證勞技課的教學效果,要形成行之有效的勞技教育考核手段,考核的內容要包括勞動觀點、勞動習慣、基礎知識、基本操作技能四個方面的考核,同時要注重平時表現、動手能力、掌握基礎內容作為考核的原則。
(二)從家長層面來說,應該做好如下工作:
1、家長要重視勞動教育
家長要以身作則,重視對孩子進行勞動教育,讓孩子從小樹立勞動意識。千萬不能溺愛孩子,一定要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要以社會生活實際、社會發展歷史、家庭社會實例等告訴孩子勞動的重要性,讓孩子從思想上認識到勞動的光榮,勞動的偉大,不愛勞動的人是沒有出息的。
2、教給孩子一些勞動技能
勞動也需要一定的技能,家長要教給孩子一些勞動的程序、操作要領、方法和技巧。家長在孩子勞動的過程中要給予指導,在孩子取得進步時,哪怕這個進步是非常微小的,家長也要給予鼓勵,讓孩子從勞動中體驗到快樂和幸福。
3、注重實踐鍛煉
對孩子進行勞動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而應通過勞動實踐來進行。如果家長平時沒有參加具體的勞動,那么,孩子是不可能愛好勞動的。因此,家長一定要讓孩子參加勞動實踐,千萬不能心疼孩子。當然,勞動的內容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決定,從簡單到復雜逐漸過渡,切不可一開始就讓孩子做難度比較大的勞動,挫傷孩子的勞動積極性。
4、尊重孩子的勞動
培養孩子愛勞動的習慣,需要家長進行一定的強化。但是,家長必須注意不要單純地把孩子當作勞動力來使喚,不要把勞動當作懲罰孩子的手段,也不要過分用物質和金錢來強化孩子的勞動,而是應通過表揚、鼓勵等方法來強化;在孩子勞動的過程中多做具體的指導,多鼓勵,尊重孩子的勞動成果,讓孩子從勞動中得到快樂,從而讓孩子牢固樹立勞動意識,強化孩子愛勞動的習慣。
5、利用方法,“強迫”孩子勞動
當孩子不愿意勞動時,家長決不能姑息遷就,一定要想方設法讓孩子參加勞動。家長應該明白,不管孩子愿不愿意,都必須勞動。一個不會勞動的人,會不斷萎縮,直到失去自 我,這樣的孩子注定是不會幸福的。
綜上所述,調查組認為:我們只有堅持家校聯動,切實踐行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才能最大化地讓孩子從小樹立勞動意識,掌握基本的勞動技能,我們的社會才會有希望。
【小學勞動課題開題報告】相關文章:
開題報告課題03-06
課題開題報告09-01
小學音樂小課題開題報告02-16
課題研究開題報告08-16
中學課題開題報告01-03
關于課題的開題報告02-21
德育課題開題報告01-02
美術課題開題報告07-21
科研課題開題報告04-23
高中課題研究開題報告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