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布置、批改、講評效能最大化運用研究結題報告
隨著個人的素質不斷提高,報告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其在寫作上具有一定的竅門。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對寫報告很是頭疼的,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作業布置、批改、講評效能最大化運用研究結題報告,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問題的提出
《新課程實施標準》主張以人為本,關注學生的發展是心理念的核心,在學習過程中要關注學生的“三維目標”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國家中長期改革剛要》指出:學校要把減負落實到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改進教學方法,增強課堂效果。在教學中,作業的布置與批改、講評是課堂教學的必要補充;是課堂教學的繼續和發展;是教學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學生消化及鞏固所學知識和教師反饋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近幾年來,關于學生作業負擔過重的問題和教學質量滑坡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因而作為教師要承受為學生減負和提高教學質量的雙重壓力。
另外,我校是一所農村寄宿制學校,教學條件、師資、生源均存在許多先天性不足。我們既要減輕學生的負擔,又要實現鞏固知識保證學習質量的目的。在實際教學中,布置與批改講評作業的方式也存在許多問題,教師辛苦,學生辛苦,卻收效甚微,還抑制了部分學生的發展。因此,我們有必要依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重新認識作業的意義,研究作業的布置、批改、講評的方式方法,以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生學習質量,讓作業成為孩子鞏固知識,快樂實踐,創新的園地。
二、研究現狀
目前,許多老師在作業形式、講評方式、及作業評語方面進行了大量地研究,“作業形式、講評方式、及作業評語”可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們在實施課題研究中,對作業的布置、批改、講評進行了問卷調查,發現教師、學生對作業的認同感很差。學生不愿做,老師浮于事。于是,本課題研究的主旨是:充分發揮作業在教學中的鞏固與延伸知識的功能、培養能力與發展智力的功能、反饋與矯正以及交流信息的功能。圍繞此主旨,在研究內容上,我們著力探求新形勢下作業的布置,批改、講評的內容和形式,最大化地提高作業的指導、批改和評價的實效性,轉變學生學習方法,促進學生高效率地學習。方法和目標上借鑒有關教育教學理論和其它學校相關做法和經驗,應用新課改理念,根據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教師的研究和實踐中創新一套作業布置,批改,講評的原則和作業使用的操作流程模式,探索學生作業效能最大化的有效途徑。
三、研究創新
作業是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開發智力,發展能力,培養創新意識和能力的主要陣地和形式之一。學生掌握知識需要有領會、鞏固和應用三個環節,其中知識的應用環節是非常重要的,知識是否能正確應用的標志在于能否準確地應用知識來解決問題。應用知識來解決問題的手段是通過布置作業和練習,因此作業布置、批改和講評就成為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鞏固知識、打好基礎、促進發展、提高成績的重要途徑。如何提高作業效能,在單位作業量內使學生獲得更大的發展是教師面臨的重要教學課題。在教學中,作業如何布置、批改和講評,以實現對作業環節“質的提升”和“量的把控”,追求效能最大化。在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同時,促進學生快樂學習,培養學生獨立思考,提高鉆研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創新點:
⑴首次完整地提出作業“三環節”與效能鏈接的理論。
⑵首次細致地研究作業的主客體的關系。
⑶設計并實現作業中主客體的有效對接。
四、研究目標與內容
借鑒有關教育教學理論和其它學校有關做法和經驗,應用新課改理念,根據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教師的研究和實踐中,形成一套作業布置、批改、講評的原則和作業使用的操作流程、操作“模式”,探索學生作業效能最大化的有效途徑。
1、新課程理念下作業的形成性和發展性研究,優化作業設計的功能。一是優化作業的鞏固和檢查功能,側重于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方面,目的是強化記憶和獲得反饋信息,重在對基礎知識、技能的鞏固;二是優化作業的深化和提高功能,側重于過程與方法方面,目的在于促進知識的形成和能力的發展,重在新情景和思維過程;三是優化作業的體驗和發展功能,側重于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及價值觀的整合方面,目的在于促進更全面的發展,重在體驗和實踐。
2、作業布置的新穎性和多樣性研究,激發學生作業的興趣。改變單一的作業形式為設計出源自于師生雙方的有利于全面提高學生素養的形式多樣的作業。
3、作業布置的量力性和差異性研究,突出作業的主體地位。新課程理念下,作業更多關注的是作業的質量和學生的學業負擔問題,作業在容量上要考慮量力性,作業量應遵循的不是“多多益善”原則,而是“少而有效”的原則,既不加重學生學習負擔又能盡可能發揮學生潛能;要有差異性,做到作業量分層、作業難度分層、完成作業時間分層。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完成作業不再有困難,這無疑激發了學生完成作業的樂趣,學生在完成作業的同時既感到輕松愉快,又扎實掌握了知識技能。
4、作業講評的`滲透性和交叉性研究,實現教師的作業期望值。在作業講評中,把每個學科的知識整合起來,使作業有機滲透學科的三維目標之中,有利于陶冶學生的思想情操,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5、作業批改的過程性和激勵性研究,實現作業效能的最大化。使作業的評判做到過程性和激勵性相結合,師生都是作業評判的主題,出發點是有利于學生的進一步發展。
五、研究過程
第一階段:研究準備階段(20xx年6月—20xx年9月)
討論課題“作業布置、批改、講評效能最大化運用研究”的價值意義,問卷調查目前作業布置、批改與講評中存在的普遍性問題,并進行歸納分析。
第二階段:課題研究的進行階段(20xx年9月—20xx年12月)
在課題實施過程中,我們按照課題實施方案行事,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認真探討“作業布置、批改、講評效能最大化運用研究”的方式方法。
第三階段:結題階段(20xx年1月—20xx年4月)。
整理資料,總結“作業布置、批改、講評效能最大化運用研究”的過程,及有效的操作辦法,撰寫“作業布置、批改、講評效能最大化運用研究”結題報告。
六、研究方法
1.問卷調查法:調查作業布置的現狀及學生對目前作業的滿意度;調查教師批改、講評作業的現狀,進而研究解決作業布置、批改、講評的有效途徑。調查作業布置、批改、講評方式優化后的作用。
2.文獻法:查閱相關資料,獲得相關信息,為課題研究提供參考。
3.行動研究法:教師對自己的作業布置、批改、講評方式進行思考,分析,整合,在實踐中歸納出學生滿意的作業布置、批改、講評方式,以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效果。
七、研究結果
已初步探索出作業布置、批改、講評效能最大化的有效途徑。即以作業分層設計與分時段設計,以教師批改、講評為主,學生互評互批為輔的多樣式多形式的作業布置、批改、講評模式。
八、研究結論
由于本研究屬于如何將作業與效能科學鏈接的探索性研究。對作業的設計,批改、講評的設計均作了有效得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老師們在研究中撰寫了論文、 教學反思 、案例分析,大大地提高了教學教研的能力。誠然本次課題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許多東西沒來的及整理和修改,有些做法還未成熟。在今后的教研教學中,我們應當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做到邊教學邊研究,多總結,及時反思,不斷改進,以提高業務水平。
【作業布置、批改、講評效能最大化運用研究結題報告】相關文章:
課堂教學模式可行性研究結題報告11-19
中小學作業布置細則11-25
結題申請報告(6篇)01-26
結題申請報告6篇01-26
課題結題鑒定意見11-23
競職演講評分細則范文11-27
企業效能建設工作簡報09-17
控違拆違工作講評會議總結09-12
行政效能革命動員大會簡報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