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調研報告匯編15篇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報告,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內容的完整。在寫之前,可以先參考范文,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扶貧調研報告,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扶貧調研報告1
南城縣位于贛東中部,縣域面積1698平方公里,轄10鎮2鄉150個行政村,總人口35萬。全縣有耕地面積30萬畝,先后被評為全省第一個“噸糧田”縣和糧食高產創建縣,林地面積170萬畝,水域面積14萬畝,自古為魚米之鄉。生態環境優美,生產資源豐富,屬于一方山水能養好一方人的好地方。全縣現有農業人口26.4萬人,經精準識別貧困后,現有建檔立卡貧困戶2703戶7319人,約占農業人口的2.8%。為了確保我縣建檔立卡貧困戶與全國人民一道同步小康,縣委、縣政府把扶貧攻堅作為“一號民生工程”來抓,著眼“三年決戰同步小康”的戰略布署,瞄準貧困群眾共奔小康不掉隊的工作目標,切實擔當起讓貧困群眾共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成果的歷史責任,現就我縣如何打好精準扶貧攻堅戰情況報告如下:
一、政府兜底,保障扶貧到村到戶
按照“應保盡!痹瓌t,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低保、五保補助標準,擴大低保覆蓋面,對建檔立卡貧困戶符合農村低保條件的每個成員,民政部門都要納入低保范疇。根據我省規定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270元/月(國家規定的貧困標準是262元/月)的農業人口都可列入低保對象,我縣現有建檔立卡貧困戶2703戶7319人,全部符合列入低保對象的條件。目前我縣低保人口是8988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中約有2300人,也就是說建檔立卡貧困戶中還有5000多人未納入低保。如何解決這5000人納入低保對象。建議:一是對現有的低保戶進行核查,對不符合條件的低保對象進行清理,從中空出低保指標3000人,二是省里再追加我縣低保指標20xx人。按照現有政策低保金的資金來源由三級財政負擔,中央負擔60%,省財政負擔20%,縣財政負擔20%,補助標準是平均195元/人/月,即縣財政負擔39元/人/月。這樣全縣增加20xx人納入低保補助對象,那么中央和省里每年要追加374萬元,縣財政追加93.6萬元。
二、產業扶貧到村到戶
按照“宜農則農、宜游則游、宜商則商”的原則,結合我縣貧困戶發生率低和絕大多數貧困戶家庭無正常勞動能力的特點,在產業扶貧上我們將采取以下措施:1、加大基礎設施投入,改善貧困戶的生產生活條件,從而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對我縣尚未開展新農村建設的自然村,有計劃地分年分批實施新農村建設,全面改善村容村貌;實施貧困村飲水工程建設,解決安全飲水問題;加快推進貧困村電網升級改造,確保貧困戶用電的安全、可靠、穩定;加大村組公路建設,改造中小危橋,提高貧困村公路服務水平和防災抗災能力,解決好貧困戶的行路難問題;幫助貧困戶改善農田水利設施,解決農業生產灌溉難題;2、結合各鄉鎮產業發展的特點,重點扶持產業基地的做大做強,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努力打造以萬坊、洪門、徐家、建昌為中心的蛋雞養殖基地,對符合條件的蛋雞養殖貧困戶,利用項目資金為他們交蛋雞養殖保險費和籌建雞舍;打造以株良、沙洲、天井源為中心的畜禽養殖基地,對符合條件的養豬、養牛、養羊等特種養殖貧困戶利用項目資金籌建養殖場;打造以上唐、新豐街、龍湖、里塔為中心的果業種植基地,對符合條件的種植貧困戶利用項目資金解決灌溉設施和儲藏庫建設。3、針對性地扶持有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能力的專業合作社和農業龍頭企業的發展。對缺乏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引導他們以土地流轉、山林權租賃或入股的形式出讓給專業合作社或農業龍頭企業業主,利用項目資金扶持合作社和企業主做大做強,讓貧困戶獲得不低于項目資金的10%的受益率,從而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
三、搬遷扶貧到村到戶
按照“群眾自愿,規模適度,梯度安置”的原則,對生態條件差,不宜居住在原地的貧困自然村進行有序地引導貧困村整體向集鎮、中心村進行搬遷轉移。對于生態條件好不愿離開本土又居住在危舊土坯房中的.貧困戶進行就地搬遷安置,幫助貧困戶改善居住條件,確保全縣貧困戶居住安全。20xx年我縣根據貧困村、貧困戶的申請,全縣扶貧搬遷293戶1002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217戶642人,同步搬遷非貧困戶76戶360人。具體措施如下:①整體搬遷的兩個組共計85戶386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9戶26人,按照每個補助2萬元(省級0.8萬元/人,信貸資金補助1.2萬元)同步搬遷的非建檔立卡對象76戶360人,按照每個補助0.8萬元/人,安置地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所需資金由信貸資金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3.8萬/人進行實施。②對于不愿離鄉離土,仍居住在危舊土坯房中的,又不符合入敬老院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實行在村組建設保障性安置住房,實施交鑰匙工程,全縣共208戶616人。各村根據貧困戶的意愿,采取集中建安置房或在原址拆舊建新的兩種辦法進行安置。建房資金按2萬元/人(省級補助0.8萬元/人,信貸1.2萬元/人),對于集中安置點還可根據實際需要利用信貸資金補助一些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所需經費。
四、教育、就業扶貧到村到戶
根據精準識別后,全縣貧困戶有在校學生1046人,對此教育行政部門要落實好現有國家濟困助學政策,逐步提高貧困生資助標準,酌情減免學雜費。每所學校要對貧困學生進行摸底、造冊登記,把貧困學生全部納入義務教育“兩免一補”的重點救助范疇,同時對貧困學生寄宿生要適度提高生活補助標準,對考取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的貧困生優先給予政府資助金。引導社會各界捐資,多渠道籌集貧困生資助資金,積極推行社會力量開展“一對一”幫扶貧困學生,減少因學返貧現象發生。在幫助貧困戶就業方面,積極整合“金藍領工程”、“陽光工程”、“雨露計劃”等培訓資源,實施能人帶動工程,大力培養種養能手、致富帶頭人、農民技術員、農業合作社領軍人物,對建檔立卡貧困戶進行職業學歷教育和技能培訓;在當年資金計劃內,對凡自主自愿參加就業技能培訓并獲得技能證書(技能資格證書或技術等級證書)上,實行憑證直接補助。力爭使每戶有發展潛能的扶貧對象至少掌握一項就業技能或實用技術。積極探索政府購買或開發公益性崗位,用于扶持貧困人口就業。
五、社會保障扶貧到村到戶
在完善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同時,對全縣因病致貧的建檔立卡貧困戶1683戶,占總貧困戶的62%,衛生行政部門要實施健康扶貧工程,制訂落實醫療衛生精準扶貧實施方案。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確保縣、鄉、村有達標規范化管理的醫療衛生服務機構,方便貧困戶就近就醫。鞏固和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確保貧困群眾的參保率。完善大病保險制度和重大疾病救助制度,減輕貧困群眾醫療經濟負擔,使貧困群眾病有所醫。強化民政、殘聯、紅十字會組織慈善救助的職能,搭建政府部門救助資源、社會救助項目與貧困農戶救助需求相對接的信息平臺,鼓勵、引導、支持社會組織、企事業單位和愛心人士開展慈善救助。充分利用“四進四聯四幫”工作平臺,發揮“連心小分隊”作用,積極開展行業扶貧、社會扶貧,在開學前夕,國家扶貧日、春節前夕,開展捐贈助學、結對幫扶、走訪慰問等活動。
六、精準扶貧工作中存在問題與不足
一是精準識別難以精準。由于貧困戶存在收入多樣性、隱蔽性,加上受建檔立卡貧困對象總數控制要求,我縣貧困人口基數低,貧困對象統計工作難度大,情況復雜,而我縣的實際情況是因病因災返貧現象較多,貧困面較大,貧困原因較為復雜,出現“僧多粥少”現象,最終只能采取收入倒排模式進行評選。二是產業扶貧難以精準。由于我縣是低保戶倒掛縣,而識別出來的精準扶貧對象又多為老弱病殘,有能力通過產業扶貧的少,所以產業扶貧難以精準到建檔立卡貧困戶,只能采取由專業合作社及實體企業帶動貧困戶務工就業,從而達到貧困戶脫貧目標。三是扶貧長效機制未健全,扶貧開發工作與其他單位和部門缺乏有效銜接,工作聯系、項目對接、資金整合相互之間協調不夠。社會幫扶體系還未完全形成,部門之間合力不夠,部分行業和單位以及鄉鎮、村領導對精準扶貧的思想認識、重視程度和工作力度不夠,存在不平衡狀況,總認為扶貧工作是某個部門的工作。因病因教致貧返貧現象較為突出;重病、慢性病的報銷比例偏低;“雨露計劃”培訓資金扶持范圍不廣等。四是鄉(鎮)專門負責扶貧工作的人員偏少,兼職的多,造成對扶貧政策的宣傳力度不夠,產業扶貧項目立項不精準,特別是縣、鄉兩級缺乏項目驗收的專業技術人員,項目驗收工作滯后。
扶貧調研報告2
年初,縣委縣政府高屋建瓴、高瞻遠矚,堅持把扶貧開發作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工作來抓,制定了《關于密切聯系村民以良好作風抓好新一輪扶貧攻堅的意見》,《意見》中對全縣108個扶貧村安排了掛點縣領導和掛點單位,縣司法局被確定為掛點鄉村。接到掛點任務安排后,司法局立即成立了扶貧工作領導小組,深入實地進行調研,走村入戶,對該村當前的貧困現狀進行了全面了解和掌握。
一、基本情況
鄉村位于縣西南部,距縣城32公里,共有305戶,人口1310人,10個村小組,耕地2400多畝,貧困戶有39戶,貧困人口84人,20xx年度農民純收入2500余元,農村收入仍處于較低水平。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1、高度重視,明確責任。切實加強領導,落實責任,抓緊抓牢,把扶貧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扎實開展好各項工作。一是成立了以副主任科員同志為組長的扶貧工作組,具體負責扶貧村的扶貧事宜,做到分工明確、責任落實;二是在實地調研的基礎上,對該村當前的貧困狀況進行了細致摸底;三是積極落實后盾扶貧工作責任,該局主要領導多次帶領相關人員到扶貧村了解情況、開展調研、聽取村委會工作匯報,并與當地黨委、政府開展交流座談,針對該村的情況,及時研究和解決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扶貧工作組成員多次深入田間地頭,就加強村級基礎設施、生產生活環境、農業產業發展等建設,立足村情,詳細詢問,摸清根源,獻言獻策。
2、深入調研,理清思路。村由10個自然村組成,受自然地理條件制約,全村經濟發展緩慢。為切實做好幫扶,改變該村貧困落后的面貌,工作組進駐該村后,立即投入工作,廣泛深入村民,認真傾聽民聲,全面開展扶貧工作。今年來,共召開了座談會議5次、走村入戶訪問村民100多戶、與村黨員干部和村民深入談心,摸清了村的村情、民情和基層組織建設情況,掌握了村民的所想、所急、所盼、所需。
3、盡心服務,幫扶解困。結合該村實際,駐村工作組積極創造條件,努力為村民辦好事實事。
一是積極開展職業技能培訓。發放技術資料200余份,贈送科技書籍300冊,幫助村民解決在生豬養殖、玫瑰香柑種植等農業生產方面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二是積極開展走訪慰問;I集資金20xx元,大米10袋,食用油10桶,對特困戶、貧困戶進行了走訪慰問。
通過近半年的幫扶,村的基礎設施不斷夯實,人居條件有了很大的提高,村民的經濟收入逐步增加,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
三、存在的問題
結合當前村扶貧工作特點,該村自身存在社會發育程度低、基礎設施薄弱、觀念陳舊、交通不便、信息不靈、生產生活條件差、經營管理粗放等問題,司法局扶貧工作組扶貧攻堅任務十分艱巨。
四、工作建議
通過實地調研,傾聽貧困戶的呼聲,讓我們看到了村扶貧工作的希望和潛在的動力。
1、深入宣傳動員。深入村中每戶,宣傳扶貧工作不是一個人的事,和村民一起攜起手來,充分調動村民參與扶貧工作的積極性。印制扶貧工作手冊發放到每戶村民手中,做到扶貧工作入腦、入心。
2、強化基礎設施建設。結合當前的新農村建設,爭取資金對村的基礎設施建設進行完善,特別是農田水利、道路修整、村民娛樂場所建設等關系村民切身利益的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村民的幸福指數。
3、扶植傳統優勢產業。因為村一直以來都是發展傳統糧食種植等產業,少部分散戶養殖牲畜,沒有形成規模。再加上全村本來共有勞動力870人,外出務工的勞動力就達425人,造成不少耕地荒蕪。因此,結合當前農田水利建設,提升當前傳統種植產業的規模,鼓勵村民種植井岡蜜柚、葡萄等高產產業,提高特色養殖的補助標準,統一形成規模,做強做大,進一步提高村民的收入水平。
4、開展職業技能培訓。由于全村大部分的青壯年都是外出打工,大部分村民沒有專業的職業技能,務工的工作都是靠用苦力,沒有職業技能。因此,邀請縣職教中心或專業技能專家到村里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提高村民的職業技能,并鼓勵村民就近就業,協助村民到井開區、縣園區或鎮里的企業工作,也有利于減少空巢老人、留守兒童數量,進一步促進村里的和諧穩定。
5、提供扶貧工作保障。通過向省市縣相關部門走訪,尋求項目向村傾斜,為該村的扶貧工作提供政策保障和資金保障。結合新農合、醫保、低保相關政策,鼓勵村民參與新農合、醫保、低保,為村民的生活提供保障。
扶貧調研報告3
根據《塘洲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調研工作方案》要求,我就所分管的脫貧攻堅“兩業扶貧”工作,采取入戶走訪、座談交流等方式進行了實地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ㄒ唬、產業扶貧方面
結合我縣“一村一社一基地”實施方案,我鎮對今年8個村(曾家、栗芫、上洲、新坪、東湖、洲頭、樟溪、南塘)的120萬元產業幫扶資金進行了統籌安排。投入到嘉泰稻業種植專業合作社,用于合作社土地流轉、購買農資、收購稻谷等。約定年收益率為8%,每年終由合作社將收益的款項轉入村集體賬上,各村增加了村級集體收入,解決了集體收益薄弱村的問題。
。ǘ、就業扶貧方面
我鎮有兩個就業扶貧車間:恒峰飾品廠、鴻泰飾品廠,共吸納貧困戶29人參與就業。其中恒峰7人,鴻泰22人。兩廠均為制作飾品半成品,工藝簡單,只需簡單培訓就能上崗就業;工作方式多樣,可在廠區里做工,也可把貨拿回家加工。工作時間靈活,原則上上午8點到下午6點為上班時間,但又沒有嚴格的考勤,遲到早退都不會影響到工作。在現場調研時,陸陸續續有人來上班,中途有事可以隨時離開,辦完事又可以接著回來工作,特別適合帶小孩讀書的婦女。工資待遇按計件結算,在崗人員工資1500-3000元/月,在家代工人員600-1500元/月,對農村剩余勞動力也有很大的吸引。
據扶貧車間負責人反映,目前工廠貨源充足,還需大量用工,如有意向者,可隨時應聘務工,針對貧困殘疾人,只要不影響正常工作,也可聘用或拿貨回家做。所以,各村可以大力宣傳,讓貧困戶實現家門口就業,增加收入,靠自己的雙手實現脫貧。
二、存在問題
1、目前,我鎮產業扶貧方面與上級要求還有所差距,重點在于各村沒有實實在在的扶貧產業,我鎮已注冊30多家農民專業合作社,但絕大多數是空殼社,規模小效益低,無帶動貧困戶的實力。貧困戶也未參與到合作社中去勞動。
2、扶貧車間存在散亂現象,產業扶貧車間招工難問題一直存在。
三、原因分析
1、合作社的建設只重數量不重質量。
2、政府引導作用還沒全部發揮到位。
3、扶貧車間由于實力的問題,且為勞動密集型產業。效益至上,未形成規模。
四、對策建議
1、加強合作社與農戶的協作。合作社與農戶(包括貧困戶和非貧困戶)簽訂種養協議,由合作社提供種子、化肥和技術指導,農戶利用現有的土地種植優質稻,合作社以高于市場價進行收購。為促進農戶種植好水稻,雙方約定設定個合理的限值,超過限值部分可以加價收購,未達到限值則根據差額數減價收購。這樣可以有力推動農戶的`積極性,也可以保證合作社的利益。合作社根據種植需要,聘請有完全勞動能力且有經驗的貧困勞動力到合作社務工,直接增加了貧困戶的收入。這種方式對村集體、合作社和貧困戶都有吸引力。村集體增加了村級收入,保證了資金的安全;合作社有了發展的資金,可以擴大生產,做大做強。貧困戶有了實實在在的產業,通過種植水稻和務工增加了收入。非貧困戶也參與進來享受到了政策帶來的實惠。政府的產業扶貧工作也有成效,達到了“產業扶貧” “智志雙扶”的目標。對我縣的相關產業也是個極大的推動。
2、對合作社和農戶進行適當獎勵。對合作社吸納貧困戶就業的,縣里將給予合作社進行獎勵,對扶貧事業作出積極貢獻的,還可以進行嘉獎。對貧困戶則按出售給合作社的產品數由各村安排收益資金給予鼓勵性獎勵。
3、對就業扶貧車間進行幫扶,扶貧車間用工量大,場地占用多,可引導他們進園區,協助他們招工,讓更多貧困群眾進入扶貧車間就業。
扶貧調研報告4
為貫徹落實縣委十二屆八次全會精神,準確掌握全鎮精準扶貧工作現狀,對照“六個精準”要求和“五個一批”路徑,找準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更加有效地推動扶貧攻堅工作開展,根據縣委辦公室關于做好精準扶貧專題調研工作的通知要求,近日,本人通過現場了解、走訪農戶、召開座談會等方式對全鎮精準扶貧工作開展情況進行了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ㄒ唬┴毨КF狀。東青鎮地處縣城以西13公里,轄22個村(社區),130個村民小組,7165戶,20422人,其中農業人口18361人,幅員面積62。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0927畝。全鎮以傳統糧油、核桃、花生種植和畜禽養殖為骨干產業,20xx年農民人均純純收入7435元。按照精準識別相關要求,20xx年6月,鎮黨委、政府按照“三公示一公告”的程序和“一高一低一無”的標準,組織村(社區)組篩選識別出全鎮貧困戶788戶,2574人,貧困發生率14。65%。其中貧困村5個,貧困戶197戶,660人。按貧困戶屬性分,低保戶占21。4%,其它戶占78。6%;按致貧原因分,因病、因殘、因災致貧占83。64%,因學致貧占3。43%,因缺產業、資金、技術、交通條件差致貧占12。93%。行路難、住房難、飲水難、就醫難、增收難在5個貧困村和其他非貧困村均不同程度存在。
。ǘ┲仑氃。通過調研分析,個人認為貧困村和貧困戶致貧主要有以下五方面原因:一是保障低。村民雖普遍購買了醫療、農業、小額人身意外傷害等政策性保險,但保障水平不高,因病因災致貧返貧的情況在農村尤為突出,占貧困戶戶數的80%以上;二是勞力缺。全鎮外出務工人員占總人口的48%,在家留守的基本都是老人和兒童,基本不能從事重體力勞動。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5%以上,讓其接受農業實用技術培訓就更是困難;三是產業弱。作為傳統的旱山鄉鎮,東青鎮產業結構單一,種植業以傳統的水稻、小麥、油菜、花生等糧油作物為主,養殖業以小家禽、生豬為主,增收致富門路窄,農業抗風險能力弱;四是投入少。長期以來,由于鎮本級財力有限,對各貧困村基礎和產業項目資金投入少,已遠不能滿足各村發展需要;五是基礎差。5個貧困村均是離場鎮較遠的偏遠村,坡陡溝深,不但自然條件差,水、電、路、村級活動陣地等基礎設施建設都較為滯后,群眾生產、出行時有不便,嚴重影響致富奔康的工作進度。
。ㄈp貧成效。20xx年以來,鎮黨委、政府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1號文件精神為指引,先后培育家庭農場8戶、專合社7戶、業主大戶30戶,加快了發展產業,致富奔康的步伐。借力市縣幫扶部門的真幫實扶,在完成東明、高峰兩村76戶、238人脫貧解困的同時,今年1—8月重點實施東林、東臺兩個貧困村的涉農整合扶貧項目和各戶的產業脫貧內容,脫貧人口新增84戶269人。由縣人大辦公室幫扶的東林村硬化3。2公里村組道路工程已全部完工,投入扶貧專項資金80萬元。由市扶貧移民局幫扶的東臺村村委會改造和1。5公里村道路硬化已完成初驗,投入資金30萬元。由市住建局幫扶的志愿村已完成500畝核桃產業園的新植和村級活動室的主體工程建設,投入資金60萬元。鎮黨委、政府多次召開精準扶貧工作現場會,在全鎮范圍內以現場展示、先進促后進等方式,加快各村貧困戶產業脫貧的進度,確保全年脫貧173戶541人的既定目標能順利完成。
二、存在的問題
。ㄒ唬┧枷牒驼J識不到位。調研中發現,疲倦厭戰的情緒和觀望、等靠的思想在部分村組干部、貧困戶中存在。一是認識片面。部分村組干部、貧困戶對扶貧工作的認識還停留在“輸血扶貧”的老路,認為扶貧無非就是給項目、投資金,前期寄予希望值過高,看到規劃的項目并非大干快上、資金也并非動輒千萬,就認為上級對扶貧工作有敷衍之嫌;二是定位模糊。部分非貧困村的村組干部認為項目都集中在貧困村,本村只有貧困戶產業脫貧的相關內容,是貧困戶自己的事,提不起興趣、打不起精神,沉下心來思考借力扶貧發展本村特色產業;三是自立意識不強。
看到各級對扶貧工作日益重視,部分貧困戶產生了依賴思想,認為各級的幫扶理所應當,過多強調自己的困難,以缺勞力、身體差、年齡大為由,只想走“政策兜底”的`路子。甚至還有按脫貧規劃種養一季,拿到3000元產業扶貧資金就不干的應付式想法。
。ǘ┴毨糇R別不精準。20xx年6月,各村(社區)雖按程序評議出貧困戶,因對后續配套政策不了解、對可能出現的矛盾預計不足,導致部分村(社區)出現對象識別不精準的情況。一是有打平均的想法。各戶困難程度相差不大,單獨評哪一戶都難以服眾,于是由各戶推選一戶來承頭,有項目和資金安排時,各戶都平均參與分配;二是有公益集資的想法。與第一種情況類似,不同的是有資金安排時,由承頭的戶拿出國家項目資金,用于組集體內修水、筑路等公益事業;三是有還情報恩的想法。調研中發現鎮內有2個村在貧困戶評議過程中,在村民提名環節把關不嚴,把給村組捐資修路的在外務工成功人士在家的父母納入政策享受范圍。針對以上三種情況,今年8月在全縣開展“五個一批”統計時,我鎮按申請、評議、公示的步驟集中調整了貧困戶享受對象13戶,使扶貧對象更加精準。
。ㄈ┮巹澟c意愿有差別。前期在制定幫扶規劃時,雖也入戶了解群眾意愿與期待,從群眾最迫切的需求著手,在基礎設施、教育培訓、種養殖業方面優選排列其幫扶需求,但由于資金、勞動力等因素的影響,幫扶規劃與貧困戶的意愿還有一些差別。如在制定東林村一貧困戶的幫扶規劃時,最初計劃幫助其一年養殖黑豬八頭。調研過程中,貧困戶反映養殖黑豬是她的意愿,但是八頭黑豬超出了她的養殖能力,她認為可以分兩年來完成這一幫扶規劃。
(四)扶貧資金投入不足。一是項目資金安排有限。目前到位的資金和項目都集中于今年計劃要脫貧的村,其他貧困村和非貧困村的貧困戶還沒有具體的資金和項目安排,難以滿足貧困村和貧困戶脫貧幫扶的需求;二是幫扶單位整合資金難度大。雖然貧困村都有幫扶單位掛點聯系,但幫扶的形式和力度各有不同,有的幫扶單位人財物都十分有限,沒有資金投入,更難以整合其他項目資金投入貧困村,參與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開發,幫扶工作推進存在困難。
。ㄎ澹┱咧С植慌涮。一是脫貧標準不明確?h委十二屆八次全會提出到20xx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1000元,此前脫貧的貧困戶僅以略高于人均2736元純收入的標準制定了脫貧規劃,但20xx—20xx年擬脫貧的村和貧困戶分別應達到那些標準,市縣各級一直未能進行明確;二是非貧困村的貧困戶脫貧時限不明晰。截止目前,各級和各幫扶單位對全鎮的貧困村,特別是列入今年要脫貧的貧困村工作普遍較為重視,制定專項扶貧規劃、落實各類項目資金,對面廣量大的非貧困村貧困戶的政策支持也從單一的產業脫貧資金,到農房建設、光伏扶貧、小額信貸等方面逐步配套完善,但各戶以村為單位具體在那一年脫貧,時限不明晰;三是貧困戶動態管理進出不暢。受貧困戶資料系統全省統一管理的制約,面對情況的不斷變化,在年度時間內各村貧困戶條件改善的及時驗收摘帽、因病因災返貧的及時得到幫扶救助的動態管理制度未形成,影響了幫扶工作的時效性;四是舉家外出貧困戶如何實現產業扶貧資金報賬政策未出臺。全鎮788戶貧困戶中,舉家外出務工的貧困戶比例高達13。2 %。其他貧困戶在幫扶干部的幫助下均結合自身實際制定了產業脫貧規劃,并分步實施。而舉家外出務工的貧困戶雖也定有脫貧規劃,由于長期未在家,前期規劃的種養殖產業脫貧項目未能實施,對這一共性問題,亟需研究解決。
(六)工作合力尚未形成。一是缺乏有效溝通銜接。市縣業務主管部門與鄉鎮之間在制定貧困村脫貧年度、非貧困村貧困戶脫貧進度等環節缺乏溝通銜接,導致鄉鎮接受任務較為被動;二是未充分尊重基層項目規劃意見。鎮村兩級在規劃對貧困村整合的涉農項目時重點向水、路等基礎設施傾斜,方案上報后,個別縣級部門在未征詢鄉鎮意見的情況下,大幅修改項目規劃內容,造成項目作用的發揮大打折扣;三是缺乏統一的宣傳口徑和尺度。以關系貧困村和貧困戶幫扶資金的兩個數據為例:貧困村專項扶貧資金是之前宣傳的100萬還是現在規劃的上千萬?貧困戶產業扶貧的資金3000元是驗收合格由扶貧專項資金打卡到戶還是通過小額信貸自行解決?諸如此類問題,在政策文件未明確前,不宜提前宣傳,導致說法不一、解讀眾多、引發猜想。四是缺乏有力的考核追責機制。作為一項系統工程,扶貧工作需要各級各部門和社會各界的積極廣泛參與,駐村工作隊的組建、第一書記的選派、涉農項目的整合、“七進村、八到戶”所涉及單位的規劃等各環節都還存在著工作未完全到位的情況。以涉農項目的整合為例,已列為年內脫貧村規劃的項目,相關部門就不能再以十二五期間項目已規劃實施完,沒有指標沒有資金為由敷衍塞責。
三、對策建議
縣委十二屆八次全會已經發出決戰全面小康動員令,吹響了全力精準扶貧沖鋒號。通過調研,個人認為要完成好精準扶貧這一重大政治任務、民生任務、經濟發展任務,確?h委提出的“兩個率先”奮斗目標順利實現,工作應緊緊圍繞以下幾方面來開展。
。ㄒ唬┧枷胝J識需要進一步提高。首先,鎮村組各級干部要克服疲倦、厭戰的思想。其次,貧困群眾要擯棄觀望、等靠要的認識。要充分認識到實施精準扶貧既是調動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有效方法,更是貧困村組脫貧奔小康的重要抓手,絕非一項階段性的中心工作。是當前上至中央下到地方的一項全局性任務,更是三農工作的重中之重。省委十屆六次全會把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作為扶貧開發工作的主攻方向,要在20xx年率先脫貧實現小康,任務十分繁重,需要廣大干群以等不起的危機感、慢不得的緊迫感、坐不住的責任感,牢固樹立自強自立觀念,盡早甩掉貧困落后的帽子。
。ǘ┙M織建設需要進一步加強。繼續把扶貧開發與村級組織建設結合起來,以加強村級黨組織建設為重點,堅持抓黨建、打基礎、抓班子、帶隊伍,選好配強貧困村領導班子,突出抓好貧困村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選拔能很好發揮村干部的優勢和作用的同志來擔任,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維護農村穩定的堅強領導核心。
。ㄈ┗A建設需要進一步抓好。充分利用國家加大扶貧資金投入的政策機遇,集中人力、物力、財力,堅持不懈地搞好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抓好農村村道公路的改造升級,千方百計幫助貧困戶改善生產、生活、生存環境,不斷為農民群眾增收致富夯實基礎。
(四)產業扶貧需要進一步鞏固。積極引進專合社、業主大戶,增強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示范引導作用,幫助貧困戶搞好信息、技術、銷售服務,因地制宜地發展有特色的種養業,注重示范引導,為貧困戶發展生產、增加收入創造條件。
(五)技能培訓需要進一步加大。鑒于貧困戶普遍缺乏專業技能和農業種養技術的實際情況,一方面加強外出務工人員職業技能培訓力度,逐步提高業務技能和水平,增加務工收入。另一方面充分挖掘現有勞動力潛力,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對在家的貧困戶進行種養等農業實用技術培訓,不斷提高貧困戶的能力。
(六)資金用途需要進一步拓寬。對于舉家外出或家中留守老弱病殘孕等貧困戶,要用3000元補助資金發展產業難以實施,僅靠3000元脫貧也不現實,應根據貧困戶的實際家庭情況來安排3000元補助資金的用途,不局限于種養殖等產業發展,可以通過其他方式進補貼,比如參加勞動技能培訓報銷學費、為貧困戶購買醫療、商業保險等,既能增加貧困戶學習實用技術的勁頭,又能減少貧困戶因病、因災返貧的幾率。
。ㄆ撸﹦討B管理需要進一步明確 。對各類扶貧資源到村到戶、貧困村經濟社會發展、扶貧對象教育培訓就業增收情況、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等情況進行監測評估,準確反映扶貧成效,使“已脫貧者”及時退出,“真貧困者”和“返貧困者”得到最大限度的扶持和幫助,切實增強扶貧開發工作成效。
扶貧調研報告5
按照縣委、縣政府安排,今年我局與鄉村結對幫扶。一年多來,我同局班子成員認真貫徹上級建設扶貧工作的指示精神和工作要求,精心組織,周密安排,組織成立了建設扶貧工作隊,我多次帶領局主要領導、工作隊深入實地進行走訪考察,進村入戶開展調研,對該村當前的貧困現狀進行了全面了解和掌握。
一、基本情況
鄉村現轄10個村民小組,全村共有343戶,總人口1292人,黨員36人。其中農業勞動力846人,全村總耕地面積869.2畝。其中,田312.5畝,土556.7畝,全年糧食2172畝,產量782噸,經濟總收入1362萬,農民人均所得7364元。目前駐村工作組已走訪農戶300戶,占87.5%,召開群眾座談會5次,座談群眾100多人。從入戶調查情況看,絕大多數村民對開展這次民情走訪活動反響較好,普遍認為,開展這一活動不僅促進了機關干部作風的轉變,更是體現了各級黨政組織對農村、農業、農民的關注和關心。
二、主要做法
在民情走訪過程中,我們主要采取了以下“五個結合”的方法。
一是入戶走訪與宣傳惠農政策相結合。4月7日,我們由村干部帶隊,進行入戶走訪。一方面工作隊員帶著真情走進農戶家中,認真與農民交談,收集意見,做好民情記錄,發放宣傳資料;另一方面認真調查、檢查惠農政策的落實到位情況,并針對部分農民對有關惠農政策還不清楚或不理解問題做出宣傳解答和解釋工作,讓廣大農民對各項惠農政策的補貼項目及標準有了較詳盡的了解,讓每一個農戶家庭做到心中有數,有一本明白賬。
二是入戶走訪與幫扶相結合。根據走訪了解到的情況,我們與村支部共同排查,研究確定了重點幫扶困難戶。局機關拿出10000元作為幫扶資金送到該村,幫助解決貧困戶村耕生產資金緊缺問題。9月24日,我同班子成員一起到村給群眾宣講扶貧政策,慰問貧困戶,共向貧困戶贈送了320只雞苗,并邀請養殖能手現場講解養殖技術;另外,還結合司法局工作特點,對該村移民低保戶望運富進行法律援助,指派律師免收代理費,幫其維權。
三是入戶走訪與法制宣傳教育相結合。入戶走訪中,我們針對農村社會治安、民事糾紛等實際情況到戶宣傳一些法律知識,教育農民自覺遵紀守法,增強法律意識。同時還組織召開村民代表大會,請法制宣傳員上法制教育課。
四是內引外聯相結合。一是積極與縣國土、農業、水利、財政等部門聯系匯報,為2社、6社、7社、10社爭取到了高標準農田、堰塘和溝渠整治項目,8社社道路建設項目,該項目已進駐施工;二是向衛計局匯報溝通,爭取項目支持,新建了村衛生室;三是尋求項目支撐。11月30日,陪同縣新生態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進入村實地考察,為種養殖業的`發展開拓市場。
五是扶貧與化解民憂相結合。針對群眾提出的困難,與群眾面談,傾聽心聲和訴求,從思想上做工作,從政策上講思路,以行動贏得群眾回報,3社鄧茂義年老體弱,家境困難,妻子殘疾,欲辦殘疾證,我積極與殘聯協調,設法為其快速有效辦理。
三、入戶調查反應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措施
通過一段時間的入戶走訪,我們共收集到各種意見100多條,歸結起來,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村干部年齡老化,后備干部不足。基層組織建設離不開好干部,可是由于目前村干部工資待遇相對較低,導致有些村干部不能一心留在村里工作,有些年輕力壯文化程度較高的農村人才大量外流,不愿留下來在村里任職。
二是村集體經濟薄弱。順和村除了土地之外,沒有其他資源優勢,村集體經濟非常薄弱,目前除了應付日常開支之外,基本沒有什么結余。沒有經濟保障,村集體公益事業舉步維艱。開展修路、維修水利等公益事業,只能向上爭取項目資金,因此想為村民辦好公益性事業非常困難。村級活動陣地辦公條件簡陋,配套設施不完善。
三是農田排水問題。近幾年,由于農民種地全局意識不強,種地各顧各,將一些田間地頭排水溝堵塞,特別是村與村交界處水溝更是無人管,導致下雨時水排不出,天旱時水放不進,嚴重影響農民種田。
四是村內“一事一議”很難開展。自農村稅費改革后,村內幾乎沒有開展“一事一議”活動,也就無力做諸如興修水利之類的公益事業。即便是需要辦一點事情,還得靠村干部外出求援,靠相關單位支持一點。存在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是村民的觀點很難統一。尤其是需要農民出力出工出錢的事情更難統一。同時,干部也怕麻煩,不愿操心。
針對上述問題,我和黨組成員協同村黨支部和村委會,采取以下措施,逐步加以解決。
首先,繼續開展入戶走訪活動。做到百分之百入戶,尤其是要采取多種措施,對外出務工不在家的農戶進行聯系,使之入戶走訪。
其二,與村兩委班子商討、制定近期和長期發展規劃,對村所存在的突出問題,分期分批逐步加以解決。
其三,加強村級組織建設,幫助提高村黨支部戰斗力和村委行政執行力及公信力。
其四,強化技能培訓。幫助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的剩余勞動力參加技能培訓,并轉移就業,逐家逐戶上門發動群眾互助互帶外出務工。
扶貧調研報告6
一、基本情況
井龍村位于玉林市福綿區成均鎮,坐落在六萬山腳下,是自治區“十三五”規劃扶持貧困村。全村轄11個自然村,40個村民小組,有耕地3880畝,有1854戶農戶,共有6546人,其中貧困戶111戶338人,貧困發生率為5.16%。村民以種植水稻、甘蔗、香蕉、中草藥,養殖豬、雞、鴨、白鴿和外出務工為主要經濟來源。自開展精準扶貧以來,福綿區通過調查研究找準“貧根”,因地制宜制訂幫扶規劃,初步探索出了一條符合井龍村實際,能增加農民收入、增強貧困村造血功能和經濟發展后勁的精準扶貧新路子。
二、主要做法
井龍村“兩委”引進玉林市大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井龍村建設無公害蔬菜種植、觀光、采摘核心示范基地項目。項目以公司投資為主、區產業扶貧資金為輔,充分利用公司的收入作為發展精準扶貧現代農業產業的資金支撐平臺,與深圳海吉星農批市場建立戰略合作伙伴,搭建“肥料一種植一銷售”一條龍產業鏈,摸索創建新型現代農業種植模式,助力精準扶貧,真正起到了造血功能。20xx年,通過這種模式,帶動了井龍村61戶貧困戶增收,實現戶均增收1000多元。
三、主要亮點
一是開展跨區服務。發揮公司與外地農批市場的'聯合作用,提髙貧困戶及村集體經濟收益,調動了貧困戶的積極性,使其思想由“要我脫貧”轉變到“我要脫貧”上來。二是扶貧方式發生了明顯變化,F代農業產業精準扶貧以資本為紐帶,以產業做帶動,讓企業和貧困戶成為真正的市場主體,通過利益將公司和貧困戶緊緊連在一起。
扶貧調研報告7
為切實抓好精準扶貧工作,摸清貧困家庭及人口底數,根據市主要領導指示精神,**鄉組織鄉村兩級干部入戶走訪“拉網式”摸排,對全鄉貧困家庭基本情況、致貧原因、脫貧意愿等進行了詳細了解,初步理清了**鄉貧困家庭的.致貧原因、存在問題等,并據此提出了開展下一步精準扶貧工作的意見建議,供決策參考,F將調研結果報告如下:
**鄉地處**市西北部,東鄰**縣**鎮,南接本市**鎮,北連**賴村鎮,西毗鄰**縣**鄉,離市區82公里,全鄉總面積5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9391畝、山地面積65730畝,丘陵6109畝,河流水庫4100畝;全鄉共有**、**、**、**、**、**等6個行政村,81個村小組,756個自然村,農業總人口12755人。主要產業為水稻、煙葉、生豬、土雞土雞蛋等,村民主要收入為外出務工收入。近年來,在各級各部門的關心、支持和幫助下,整合扶貧開發、新農村建設、“三送”工作、土坯房改造等政策資源,積極發展烤煙等特色農業產業,村民生產生活條件有了一定改善。截止目前,全鄉通村組公路達85%,新農保參保率57%,新農合參合率98%,共有1223戶土坯房改造戶已完成改造。但限于村民自身文化素質和農業產業抵御各類風險的局限性,仍有部分村民因各種原因無法脫貧或返貧。到目前為止,全鄉仍有低保戶117戶440人,五保戶73戶117人,扶貧戶489戶2170人,扶貧低保戶42戶178人。
扶貧調研報告8
XX村座落在206國道邊,尋全高速公路進出口處,與XX村相鄰。有耕地面積720畝,全村共有7個村民小組395戶,1670人,全村人均純收入3000元左右。貧困貧戶118戶,300人,其中扶貧戶66戶210人,扶貧低保戶6戶17人,低保戶44戶70人,五保戶2戶3人。
二、村主要致貧原因分析
柑桔臍橙為主要產業,產業結構單一、規模不統一。生產水平低、生產成本高、產效益低下、增收門路單一,現又遭遇黃龍病的危害,加之農民觀念落后、又因交通不便,活動場所困難,因災、因病返窮較多,是該村貧困現狀的集中體現。
三、扶貧目標及扶貧規劃
針對XX村貧困現狀,我村兩委班子和扶貧工作人員通過進村入戶調查摸底,并與村兩委會多次商討,初步擬定了扶貧發展規劃,力爭在兩年內,通過項目拉動、產業帶動、包戶促動、整體推動的方式,把XX村村打造成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綠色宜人、生態空間山清水秀、文化事業興旺繁榮、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一是完成村小學至上江通組公路的硬化。力爭在20xx年上半年完成,水泥路長1.6公里面寬3.5米厚0.18米的要求,并搞好路間及排水溝建設和綠化帶建設,形成綠化景觀帶。
二是建設獨具風格的鄉村農居。結合農村危房改造和新農村建設要求,實行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風格、統一施工的辦法,對現有農戶庭院進行改造升級,把居住比較差、交通不便的農戶和土坯房、“干打壘”房屋進行搬遷和重建,達到整齊劃
一、特色明顯、出行方便、環境優美的要求。
三是整合項目,建設XX村綜合服務大樓。積極爭取上級支持,力爭在20xx年向上級部門爭取啟動建設加層辦公室、服務室、圖書室、活動室、村文化活動室于一體的綜合服務大樓。
四、扶貧攻堅措施及思路
1、幾點措施
為確保扶貧
對策和目標的落實,盡快改變XX村的貧困現狀,必須強化以下三項措施:
第一,成立柑橘黃龍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分片群防群控,把分散的農戶組織起來實行連片統一打藥,徹底解決“木虱滿天飛”的問題,帶動貧困戶發展產業、增加收入。
第二,實行土地流轉。把土地向種田能手和產業能手,農民通過培訓到外面打工,實現由農民向產業工人的轉變,通過土地流轉收入、打工收入和產業分紅,提高農民收入。
第三,落實工作責任。村兩委班子實行分片包干,全面負責XX村的`扶貧工作,力爭今年扶貧項目資金的爭取和足額支付,建設綠化新農村建設點各項工作。
2、幾點思路
一是村兩委班子要高度重視,切實把精準扶貧納入重要工作日程,做到心中有目標、工作有計劃、行動有措施、考核有內容。
二是為扶貧攻堅提供強有力的政策和資金支持。各級政府應出臺優惠政策,助推扶貧攻堅,用政策調動企業扶貧的積極性,并對農民發展產業、生產經營予以鼓勵和支持。同時,要積極協調金融、扶貧等部門為扶貧融資予以大力支持,在政策允許的情況下,更多的提供一些低息或無息貸款以及專項資金撥付。這樣,既可以減輕農民業的負擔和壓力,又能確保扶貧目標的實現。
三是在項目上給予支持。項目扶貧、項目拉動,是農村扶貧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各級政府應在各貧困村爭取項目上給予足夠的重視和支持,使他們通過項目的實施和拉動,增加收入,實現脫貧致富的目標。
四是建好班子,提升農民素質。貧困村能否脫貧,村支部、村委會和村民的素質是關鍵。必須把那些有開拓精神、有經濟頭腦、善于為百姓辦事、敢于負責擔當的能人重用上來,建設一支永不走的扶貧工作隊。同時,要抓住要害,突出重點,加強對村民的專業技術培訓,達到扶志(志氣)、扶知(知識)、扶智(智慧)的有機統一,為農村實現整體脫貧奠定基礎。
扶貧調研報告9
XX鎮村位于縣西南部,距縣城70公里,距集鎮7公里,屬省級貧困村。幾年來,在縣委政府和鎮黨委政府的領導和關心下,暖棚、牧道、危房改造、安全飲水等工程陸續實施,牧民群眾的生產條件、生活水平、人均收入等都有了較大的改善,但貧困落后的面貌依然沒有得到徹底改變,扶貧攻堅任重道遠,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現狀分析
。ㄒ唬┗厩闆r:全村共167戶,755人,4個聯牧小組,低保戶70戶144人,單親家庭18戶,殘疾人8名,五保戶8人,黨員10名,草場面積12.12萬畝,2015年牲畜年末存欄數為23085混合頭,其中牛17320頭、羊5162只、馬603匹。2009年實施的牧民定居行動計劃,參加牧民定居行動計劃104戶,因該村毗鄰黃河九曲第一灣4a及旅游景區,2010年被定為州首批“旅游精品村”。
。ǘ┴毨КF狀:該村現有絕對貧困戶27戶,占總戶數的16.1%,絕對貧困人口112人,占總人數的14.8%。在鎮“六村一社”中,村人均草場面積最小、人均牲口擁有數量最少、人均收入最低,身背債務無償還能力人員較多、無房戶數較多、無從業技能閑散青年較多、“等、靠、要”思想嚴重得過且過戶主較多,且是鎮轄區唯一一個無集體經濟村。
二、致貧原因分析
。ㄒ唬┥a資料嚴重匱乏。村人均草場擁有量為90畝左右,為藏哇、汾甲等草場較小村人均草場擁有量的一半,較嘎爾瑪、索格藏等畜牧大村更是相差甚遠,這對以養殖業為支柱產業的村是致命的,屬典型的先天性營養不良。
(二)公共基礎設施薄弱。主要體現在3個方面:一是牧道需求量依然巨大,很多地方、很多時候牧場搬遷、產品輸出依然是人背馬馱,生產效益大打折扣;二是僅有16.3%的'家庭擁有暖棚,三類畜越冬問題依然棘手;三是定居點基礎設施陳舊,成為發展鄉村旅游的一大障礙。因缺乏有效管理和后續維護資金缺乏,村安全飲水、電力保障、村內道路、公共廁所等公共基礎服務設施亟待改善,“精品旅游村”并沒有能夠成為村增收致富的法寶。
(三)歷史淵源造成觀念守舊落后。一是長期區域性落后,使村習慣于當“老幺”,對脫貧摘帽動力不足、信心不足;二是習慣于對省級貧困村長期的扶持,“等、靠、要”的思想嚴重,自力更生、勤勞致富家庭寥寥無幾,扣緊貧困帽,不愿脫帽大有人在;三是文化素質普遍偏低,無長遠發展計劃、無專業就業技能,對外出務工挑三揀四,往往高不成低不就;
。ㄋ模┮驗囊虿≈仑毞地。一是部分家庭經濟基礎薄弱,若遇雪、疫情等自然災害,抵御和承受風險能力偏弱;造成貧困或是返貧可能性極大;二是突遇重病,致使勞動力減少,高昂的醫療費用使牧民債臺高筑。
三、貧困戶意愿訴求
在走訪中,貧困戶提出了較多愿望,其中最主要、最懇切、最具代表性的愿望有3個。按照期望值高低進行排序,如下:
1.首要愿望是解決住房問題。貧困戶中無定居房家庭較多,即使是冬房也往往破敗不堪,他們最希望得到的幫助就是解決住房問題。
2.次要愿望是得到醫療救助。貧困戶中病重或因病舉債家庭較多,最希望在醫療方面得到關懷和幫助。
3.然后是生產就業方面的幫助。所有貧困戶家庭都存在生產就業方面的困難和問題,希望得到幫助。特別是無牲畜、缺少生產資料的家庭希望在就業方面給予支持,希望多創造就業崗位,解決就業難問題。
四、下步工作打算
按照“精準扶貧、不落一人”的總要求,針對貧困情況、致貧原因、貧困戶愿望,結合實際,作如下打算:
。ㄒ唬┮劳袇^域優勢,大力發展旅游產業,拓寬增收致富渠道,壯大集體經濟。村緊鄰黃河九曲第一灣4a級旅游景區核心區,又緊挨景區公路,是觀“晨光幻影九曲夕照”、體驗藏家風情體驗的理想之地,區域優勢明顯。村民發展旅游產業、興辦合作社、壯大集體經濟愿望強烈,F規劃建設民俗風情體驗寨,預計投資300萬元,其中,縣民宗局鄉村旅游發展資金100萬元,幸福美麗家園鞏固提升工程資金30萬元,村集體預投資20萬元,村民預籌資60萬元,資金缺口90萬元。
(二)積極爭取各類項目,提高公共服務基礎設施。根據民情意愿收集情況,實施牧道、暖棚、安全飲水、危房改造等工程,大力提高牧民群眾生產生活條件。
。ㄈ┓鲐毾确鲋,治窮先治愚。針對貧困戶存在的“等、靠、要”、守土安貧和悲觀失望等思想觀念,有針對性地解決思想觀念上的問題。使貧困戶開闊了視野,增強自立意識和脫貧信心,激活了他們的內在動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征途中充分發揮牧民群眾的主觀能動性。
。ㄋ模┡囵B技能,提供崗位,解決閑散青年就業。草場小,牲畜少致使村閑散青年較多,這部分人,就業技能欠缺,不善于學習,就業無門。對此,針對實際情況,安排各種就業技能培訓,提高就業技能,同時,通過結對轄區大型企業,擴大公益性崗位編制,爭取就業崗位。
。ㄎ澹┙鉀Q村文化場所問題。興建文體活動室、文體活動廣場、農家文化大院和農家書屋,慢慢實現通訊、網絡覆蓋。
扶貧調研報告10
一、村基本概況
村位于縣城東南面,距縣城約20公里,全村耕地面積1800畝,其中田地面積1400畝,土地面積400畝,山地500畝,水面200畝。村有9個村小組,總戶數738戶,總人口2456人,總勞力1300人,人均耕地面積0.73畝,農業生產主要以從事水稻種植為主,年村人均純收入3000左右。
二、村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
。ㄒ唬┤司孛娣e較少是導致村民經濟發展滯后的重要原因。村地少人多,人均耕地面積0.73畝,制約農業產生化和養殖業規;l展。
(二)產業單一,規模不大,帶動致富能力不強。特色產業只有大棚蔬菜100畝,花卉苗木200畝,養殖業只有1戶養牛、8戶養雞,屬于小規模養殖,所占的比例小,規模不大,其中大棚蔬菜和花卉苗木承包給了專業合作社經營,無法形成穩固的后勁帶動群眾致富。
。ㄈ┺r民增收渠道不寬,發展經濟步伐緩慢。受自然環境制約,全村僅有耕地面積1800畝,且大部分為旱地。目前,只能種植水水稻等農作物,傳統農作物車前子本來算一大特色,但因無法解決病蟲災害難以發展,而特色產業又難以規模和產業化,因此,除了靠種糧食收入外,村民主要是以外出打工收入來維持日常生活運轉,而且外出務工基本上是以打零工為主,存在諸多不穩定因素。
。ㄋ模┐迕袼枷胗^念滯后,勞動力素質不高,是導致村民貧困的根本原因。全村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特別是文盲和半文盲占了相當的比例,村民思想因循守舊、故步自封,傳統思想還沒有根除,思變圖新、敢闖敢干的新風尚還沒有全面形成。全村1300人勞動力中,外出務工人員有近700人,占53%,他們沒有經過專門技術培訓就外出務工,技能水平低,且缺乏組織性,就業途徑少,門路窄,適應工作環境不快,收入水平不高。
三、村扶貧開發工作思路及措施
村的發展面臨著自然條件、社會歷史和村民落后思想觀念等因素的制約,要把落后的村發展成為富裕和諧文明新農村,必須緊緊依靠村兩委班子的正確領導和科學引導,必須從村的地理環境、區位優勢、資源優勢進行全面分析和綜合考慮,制定科學合理的發展規劃,采取有效措施積極推進新農村各項建設。作為扶貧幫扶單位,在今后的扶貧開發工作中,將著重引導村兩委和村民圍繞村民增收奔小康目標,協助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環境衛生建設。村在上級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近幾年的基礎設施建設突飛猛進,但在垃圾處理這一塊卻明顯滯后,村前層后能看到大片垃圾,給群眾生活造成一定的影響,作為城市環境衛生管理主管部門,下一步,我局將著重在環衛基礎設施上對村進行幫扶。
。ǘ⿵娀萍寂嘤,培養科技能人。配合有關專業部門,進一步加大對農民群眾種植和養殖技術的培訓力度,對科技致富能人給予政策扶持;對村民進行實用技術培訓年內不少于2次,并著重呼吁有關部門建立長期的培訓機制,通過科技普及培訓提高農民種植和養殖水平,不斷增加農民收入。
。ㄈ┨岣邉趧召|量,不斷壯大勞務輸出隊伍。村人口眾多,勞動力資源極為豐富,每年外出務工人員不斷增加,但輸出質量不高。如何正確引導,積極鼓勵外出務工,幫助貧困農民增加收入,顯得十分迫切。為此,一是要重點抓好對該村富余勞動力的培訓和轉移就業工作,利用遠程教育和人事部門、扶貧部門的年度培訓特點,定期派出務工人員參加各類技能培訓班,把好勞務輸出前的質量關。二是加強與外界信息的交流,鼓勵群眾走出去就業創業,有計劃地組織引導富余勞動力外出務工,提高農民工資性收入。
扶貧調研報告11
為掌握農村教育工作實情,提高教育扶貧實效,今年來,鐘鳴鎮就教育精準脫貧開展了調研,調研情況如下:
一、鎮情概況
鐘鳴鎮位于彝良縣西北部,有國土面積106.794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積24106.3畝,林地面積74398.76畝,轄鐘鳴、扯爐、麻窩、木龍、廟林、山河6個行政村139個村民小組,20xx年全鎮有農戶6069戶20257人。6個貧困村156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5498人。全鎮因學致貧的貧困家庭750戶,在校貧困學生931人,其中在校大中專學生102人。在扶貧工作上,我鎮按照“基礎先行,產業支撐,素質提升”的扶貧工作思路,率先做實脫貧攻堅規劃,以規劃指導脫貧攻堅工作。在基礎先行上,重點抓好集鎮片區引水工程,解決1萬余人飲水困難;實施2條出境建制村公路建設,抓實96公里村組公路硬化或改擴建,解決出行暢通問題;實施1000戶危房改造工程,解決群眾安居問題。產業支撐上,短期靠畜牧,中期靠林果,長期靠硅產業開發。在素質提升上,一是提升文化素質。穩定提升現有教育水平,著力扶持貧困家庭學生教育,關心關愛留守兒童教育;二是提升技能素質。通過整合培訓資源、強化技能宣傳、發揮農家書屋陣地作用,加強勞動力技能培訓;三是提升文明素質。依托“婦聯+”模式,充分調動鎮村兩級婦女干部、農村女黨員、女能人積極參加到文明新風進千家活動,從操家理務,講文明、講禮貌,尊老愛幼,一點一點抓起,逐步提升文明鄉風素質。著力實現20xx年脫貧目標。即易地搬遷脫貧276戶931人,發展生產脫貧728戶2834人,教育扶持及技能培訓脫貧350戶1194人,實施生態補償脫貧97戶326人,社會兜底133戶213人。
二、全鎮教育發展基本情況
目前全鎮共有中學1所,小學6所(其中:完小5所,教學點1個),幼兒園1所,學前班5個,在校(園)生共計2420人,其中:初中生599人(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學生280人),小學生1571人(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學生474人),幼兒園學生250人(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學生75人)。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學生人數約占全鎮學生總數的34.2%。
三、全鎮教育精準扶貧工作主要做法
近年來,全鎮教育扶貧工作緊緊圍繞全縣脫貧攻堅大局,強化措施,加大力度,聚焦重點,聚力推進,教育脫貧工作力度持續推進。
(一)抓救助,著力扶持貧困家庭學生教育。以建檔立卡農村貧困學生為重點,加大資助力度,完善了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資助體系,全面兌現“兩免一補”政策和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20xx年至20xx年度,全鎮落實寄宿制小學生每生每學年1000元生活補助,寄宿制中學生每生每年1250元生活補助,惠及學生1722人187.1萬元;落實營養餐補助每人每天4元標準,惠及學生2170人173.6萬元;兌現雨露計劃補助資金12萬元,惠及學生40人;發放建檔立卡貧困生十四年免費教育補助資金共計37.035萬元,惠及6所幼兒園(學前班)學生117人;發放學前教育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國家助學金2.5萬元,惠及學生167人。同時積極擴大教育資助渠道,鼓勵引導社會愛心人士捐贈資助,構建政府投入與社會資助、短期助困和長期幫扶并重的教育扶貧格局。
(二)抓基礎,著力改善辦學條件。積極爭取項目資金投入,著力改善辦學條件,近年來,先后投入教育建設資金3000余萬元,新建了鐘鳴中心小學、麻窩小學,改擴建了鐘鳴中學,配套完善了學校的綠化、圍墻、操場、大門、排污溝等附屬工程設施,新增了一批桌椅、電腦、實驗器材、電子白板等教學設備,對教室內外進行粉刷、美化,完成了夢想教室、鄉村少年宮等項目建設,校園文化建設日趨完善,辦學條件不斷提升,這些設施的不斷完善,原來廟林小學、蔡家坡小學、發杜小學、田壩小學、牛角小學6個教學點的240余名學生已完全轉到中心小學就讀,浩林小學10余名師生并入麻窩小學新建校園,改善了貧困地區學生的就學條件,讓他們能享受到公平的教育,得到了家長、社會的一致好評。抓好學校教育的同時,切實強化村級文化建設,近年以來,鐘鳴鎮投入資金300余萬元,在村級建文化活動場所8個,配套籃球場、活動室、健身器材、農家書屋等設施,加強村級文化陣地建設,讓群眾有活動場所,有活動形式,著力從兒童教育抓起,切實提升鄉村文化素質,讓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協同共進。
(三)抓輟學,著力鞏固適齡學生入學。堅持多形式、多層次、全方位深入宣傳《義務教育法》、《教師法》等教育政策法規,使學校、家長和社會進一步深入了解入學鞏固率問題,營造良好社會氛圍;建立鎮村與學校聯動包戶機制,嚴格落實控輟保學目標管理責任制,將控輟保學目標責任落實到學校、村委會,每學期對未按時報道入學的學生列出清單,由鎮人民政府將勸反通知形成材料由鎮村干部送達學生家長或監護人,并弄清學生流失的原因及去向,督促其送子女或被監護人返校就讀,今年,小學入學率達99.77%,不存在輟學現象;初中階段本學期開學輟學39名,通過鎮村干部及老師認真做工作后,勸返21名初中輟學生繼續讀書,因家長思想觀念落后及厭學原因輟學18名,已全部外出務工,初中輟學率達3%。同時認真堅持建立貧困生救助機制,落實“兩免一補”等各項救助措施,確保“不讓一名學生因貧困而輟學”。對留守兒童家庭,實行鎮村組干部與教師共同幫扶,包戶到人,從學習、教育、生活行為、品行樹造上“一對一”幫助。全鎮494名留守兒童全部在校讀書。
(四)抓隊伍,著力加強師資建設。全鎮有教師154人,其中中學52人(專任教師51人,工人1名,大專以上學歷51人,學歷合格率98%,高級職稱19人,中級職稱15人,平均年齡35歲),小學102人(其中本科學歷64人,副高級教師7人,縣級名師3人),在師資配備上堅持均衡教育,實行人性化管理,強力推進鎮村教師交流輪崗,送教下鄉,大力改造育人環境;一是強化培訓。創新鎮村教師培養模式,對貧困村青年教師進行全面培養,建立中心校優秀教師與農村青年教師“一對一”、“一對多”幫扶機制,開展“送教下鄉”全覆蓋活動,帶動一批農村青年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提升綜合素質,中心校每學年對貧困村教師教育教學工作開展考核評價,根據考核結果,由鎮黨委政府表彰一批先進個人,并給以一定的.資金獎勵,鼓勵教師以更高的熱情投入教學工作。二是強化教師品質教育。創新師德教育方式,引進多元開放活潑的德育素材,提高師德教育實效,建立師德師風問責制,加強師德師風的社會監督,全面提升貧困村教師能力素質;同時施行集體備課、集中學習,既確保了教師的備、批、改的有效時間,又培養教師良好的學習習慣,期末學校結合德能勤績對教師進行公正合理的評價,從而在發展黨員、提拔干部,在晉職、評優、績效工資的分配等方面優先考慮貢獻卓越的教師,從而有效地鞭策了后進、激勵了先進,大大激發了教師愛崗敬業的熱情。三是強化激勵提品質。鎮政府每年拿出一定經費,凡是中小學的學生能考取到水富中學、昭一中、昭通實驗中學的,將對班主任和科任教師進行單獨獎勵,激發教師積極性,著力提高教育水平,切實打造鐘鳴教育品牌。
(五)抓扶持,樹造優等生獎勵導向。對考取本科及以上的大學生,鎮政府建立了扶持基金,主要通過干部職工和社會捐贈款額,對考入一本院校和二本院校的建檔立卡戶子女,在縣級獲得每生每年5000元獎勵資金的基礎上,鎮上對其實行就讀路費扶助。讓愛心溫暖他們,記住家鄉,當畢業的時候,為家鄉發展貢獻一份力量,推動家鄉更好發展。
三、目前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資源配套不足。鎮村學,F代化教學設備不全,教師經費、校舍面積、實驗設備、圖書資料、計算機等硬件設備還需加強,目前無法滿足逐漸擴大的教學規模。
(二)基礎設施有待完善。鐘鳴中心小學學生住宿非常擁擠,2-3人睡一張小床,幼兒園活動房、休息室、衛生間等功能用房需重新改建。鐘鳴中學附屬設施建設缺乏資金。
(三)師資力量有待提升。全鎮教師多數年齡老化,近年來新招聘進來的年輕教師外地較多,人員流動頻繁,隊伍不夠穩定,幼兒園、體音美、英語、信息技術、學前教育等學科教師緊缺。
(四)幼兒園建設需加快。目前,只有一所幼兒園,其余5個貧困村都沒有幼兒園,只有學前班。
四、對策建議
(一)強化教育建設項目及補助資金統籌。按照“雪中送炭、缺啥補啥”的辦法,由教育部門牽頭,將教育、民政、扶貧、團委、工會、婦聯等資助項目資金進行有效整合、統籌安排,對家庭貧困的大學生實施統籌資助、精準資助和重點資助;對項目資金重點支持貧困鎮村學校優化布局、學生住房、教師住房等設施建設,健全貧困鎮村學校辦學設施,改善辦學條件,使貧困鎮村孩子有學上、上好學。目前,鐘鳴只有集鎮村辦了幼兒園,其余村都沒有條件辦幼兒園,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還需要加強。
(二)適當增加貧困鎮村師資編制及補貼。由于受教師編制限制,鎮村條件落后,因各種原因教師流動頻繁,當前鎮村教師還有很多是一個教師一個班,要負責教育、安全等管理工作,工作任務重、責任大,建議適當增加貧困鎮村學校編制,進步一擴大邊遠山區教師生活補貼標準,使貧困鎮村教師教得好、留得住。
(三)加大職業教育辦學廣度。把職業技能教育辦到鎮,針對學習不好的部分學生,根據所需技能需求,采取讀夜校、周末班等形式,切實強化技能教育,解決貧困家庭學生出路問題。
扶貧調研報告12
扶貧開發工作是促進農業增產,加快農村改革,實現農民致富的有效途徑,為進一步掌握扶貧開發工作進展情況,了解扶貧開發工作中的難點和問題,緊緊瞄準貧困人口,以“減少貧困、縮小差距、增加收入、構建和諧”為目標,以“整村推進、連片扶貧開發”為抓手,以改善貧困地區的生產生活條件為中心,以增加貧困群眾收入為重點,積極拓寬扶貧資金籌集渠道,不斷加大扶貧開發工作力度和投入力度,創新扶貧開發機制,提高扶貧開發水平,增強貧困對象的自我發展能力,探索與xx縣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扶貧工作新模式,扎實推進創新創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現就對全縣扶貧開發進行的調研情況形成報告如下。
xx縣地處xx邊界,下轄十個鄉鎮,總面積728平方公里,境內以山地丘陵為主,約占總面積的80%,全縣總人口52萬,其中:農村人口46萬多人,占總人口的88.5%,有19個貧困村,全縣現有人均收入低于2763元貧困戶12264人,通過調查分析,致貧的原因:
1、因家庭勞動力缺少致貧的3820人;
2、因遭受嚴重自然災害致貧的1160人;
3、因孤寡殘、五保需社會保障致貧4225人;
4、其他原因致貧3059人。
今年是產業扶持第一年開始,上級下達產業扶持資金380萬元,我縣19個扶貧村以主導產業建設和貧困戶增收幫扶工作作為重點,力求通過整村推進,使各村級主導產業有較大發展,大部分貧困戶都能具備脫貧的能力。通過反復調查,深入研究,結合各村實際,幫助全縣19個貧困村制定主導產業基地建設目標任務計劃,使19個貧困村在整村推進中進一步突出重點、明確建設任務,同時,也解決了以往各重點村在整村推進中發展主導產業項目建設的難題。
扶貧移民搬遷工作是一項民生工程,涉及面廣,必須由政府主導,組織各方面力量參與實施。因此,縣委縣政府專題研究了扶貧移民搬遷工作,要求有關鄉鎮及部門要明確任務、加強領導、強化措施,找準工作著力點,同時要求縣級相應資金配套到位,確保全縣扶貧移民搬遷工作強力推進,并以縣政府名義下發了扶貧移民搬遷工作方案,成立了以縣政府分管領導為組長的領導組。
20xx年省下達我縣扶貧移民搬遷任務598人,通過鄉、村、組層層把關摸底,在充分尊重移民對象的意愿下,全部進行集中安置,移民集中安置點建設堅持“五統一分”。即: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基礎設施建設、統一資金管理、統一竣工驗收,確定在長平鄉淡塘村“工業園安置點”,安置點主體工程已封頂,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已經全面起動,全縣108戶598人已簽訂協議搬遷入住。
以貧困村村屯道路,人飲、通電、貧困戶住房改造等工程建設為重點,幫助貧困群眾解決“行路難、飲水難、用電難、生存難”等實際問題,為消除貧困地區自然條件障礙,奠定發展基礎創造出良好條件。
我縣扶貧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績,但離摘掉國家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村的帽子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新形勢下,扶貧開發面臨以下問題和困難:
面對困難和問題,今后要加快扶貧開發進程,我們必須理清思路,創新工作方法,完善工作管理機制,努力提高扶貧資金使用效益對今后扶貧開發工作提出以下意見和建議:
(一)繼續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
要抓住編制“十三五”規劃的有利契機,以道路、供水、環境整治等為主要內容,按照長遠規劃,分步實施,適度超前的思路高起點做貧困村扶貧開發整體規劃,統籌安排教育、衛生、文化等農村公共設施建設,這就需要各部門通力配合,利用本地優勢資源,想盡千方百計向上爭取資金,通過整合各部門資金來加大力度,重點解決好貧困村行路、飲水、衛生、移民等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基礎性建設,切實改善群眾的生產和生活條件。
(二)進一步開發壯大特色產業。
要充分利用本地優勢,堅持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寓生態建設于資源開發中,大力發展內容豐富的綠色產業。加大力度招商引資,積極樹立“要我做為我要做,給物不如給項目”的理念,變救濟式扶貧為開放式扶貧。以“筑巢引鳳”的開放心態,把企業引進來,把扶貧戶、扶貧資金與企業有機地結合起來,制定更加優惠的政策激勵措施,讓企業得以突破發展,最終實現“特色產業做大、優勢產業做強、貧困群眾致富”的目標。
(三)積極創新扶貧開發機制。
在具體工作中要創新并做到七個方面的結合:一是扶貧項目的確定要與貧困群眾的利益相結合;二是選定貧困對象要與低保政策相結合;三是整村推進要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四是政府引導與群眾積極參與相結合;五是項目整合與資金整合相結合;六是項目建設與職能部門和社會監督相結合。
扶貧調研報告13
一、概況:
江蘇贛榆塔山鎮20xx年1月由土城鎮和徐山鄉合并而成。因境內有塔山和小塔山水庫,且歷史上曾稱為塔山人民公社故得名塔山鎮。全鎮總面積82、6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0、45萬公頃。轄30個行政村,241個村民小組,總人口6萬余人。姚葛埠村位于贛榆縣塔山鎮最西部大徐山腳下,屬丘陵山區。西、北、南三面環山,東南與新葛埠接壤,全村453戶,1685口人,耕地面積1670畝,其中丘陵地1520畝無法灌溉。村民的生活水平低下。由于該村土地貧瘠,山嶺連綿,境內有4座山頭,人多地少。交通閉塞,全村只有一條出村的生產路,農業生產以種糧為主,農田水利設施不配套。全村沒有一分水稻田,農業經濟無業源。屬于貧困村。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徹底改善農村生產條件,促進該村經濟發展,提高人民水生活水平,全村干部群眾積極要求上級部門給予支持,對姚葛布村的路、橋、電灌站進行規劃新建,修好村內的防滲渠,對山荒進行開發整治,防止水土流失,保護耕地,使其發揮更好的效益。是我們扶貧的重點村。08年3月,在省、市委的號召下,有姜宏遠、孟昭友等同志牽頭,對贛榆貧困村進行了調研,我負責塔山鎮姚葛埠村,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1、工作穩步推進。村里都能嚴格按照工作規劃,加強了村支兩委班子建設,村級班子基本做到團結務實,凝聚力和戰斗力較強。都加強了黨員隊伍和村級干部后備人才隊伍建設,村里有黨員37人。其中村送培了入黨積極分子4人,發展了預備黨員2人,另外,高中文化的村級干部擔任主要干部。
2、扶貧工作總體進展緩慢,資金到位不理想。村里項目落實和資金到位難度大。具體情況為:村年初制定了修3公里的村級公路、搞好農網改造、配套水利、荒山開發、灌電站幾大項目,預計投入扶貧資金和實際資金有出入。
3、計生、財稅、穩定、抗旱等經常性工作落到實處。村里到目前止,均無違法生育情況,財稅任務的完成都居所在鄉鎮前列。穩定工作無異常情況。另外,村今年計生和財稅工作在扶貧工作的帶動促進下很有起色:①計生工作,組建了村計生協會,開展“八上門”服務;已開展了生殖健康查治活動,舉辦計生保健知識培訓班3期;村計生協成功地勸回了2對外躲夫婦回鄉參加婦檢,并落實了節育措施,該村期內婦檢到位率和節育措施到位率均為100%。②財稅工作,實現了由上門催交向主動納稅的轉變,現全村98%的村民主動送交了財稅任務,全村稅收完成均到位。村里建立了圖書室和活動室;钴S了村民的業余生活。提高了村民文化水平。
4、工作人員能主動地為村里出謀劃策,積極聯系領導和后盾單位爭取資金,反映良好。
二、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1、扶貧內容的片面性影響了扶貧的整體效果。所調查的村只有實施了經濟開發項目,整理土地1000余畝,種植花生。大量栽種金銀花,并有專門廠家收購。扶貧思路和力量只專注于基礎設施建設,忽略了提高村民發展經濟的思想水平和技能水平,發展路子仍模糊不清,如此,搞好了基礎設施建設也只不過是搭好了舞臺唱不好戲,群眾脫貧致富進程依舊緩慢。
2、資金到位難是阻礙扶貧工作順利進行的關鍵。資金難以到位原因有:第一、后盾單位領導對扶貧工作重視程度還不夠,認為這項工作是多余的負擔。第二、單位經濟狀況非常差,連正常的辦公經費都不夠。無法完成出資任務。第三、無過硬的約束機制,后盾單位出資多出少出一個樣,出與不出一個樣,挫傷了單位的出資積極性。
3、群眾思想意識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扶貧工作順利開展。部分村民認為爭取到了扶貧,有國家扶助,期望值相當大,從而削減了自力更生的思想,滋長了等靠要的意識,使幫扶變成了應扶,造成項目難以落實。如修座橋需15多萬元,村民不肯自籌小部分資金,造成后盾單位面對巨大的數額產生畏難松勁情緒,使工程遲遲無法實施。
針對如上問題,建議如下:
一、建立健全對扶貧后盾單位的約束管理機制,對扶貧資金出與不出、出多出少問題納入制度化管理,改變出資的隨意性。
二、加強對工作隊員責任意識教育,建立嚴格科學的工作業績考評制度,杜絕不給錢不辦事、給了錢辦不好事的不良習氣。
三、加大對村民思想意識的扶貧。要使村民樹立起搶抓扶貧機遇、自力更生、發展經濟的思想觀念,而不是停留在等靠要和散懶窮上,影響扶貧工作的開展。
四、完善扶貧內容,五管齊下,增強對貧困村經濟發展的推動。積極拓寬扶貧開發渠道,千方百計增加貧困人口收入。如何幫助和引導貧困戶開展生產,發揮自我動力,增產增收,擺脫貧困,是扶貧工作的難點所在。實施“庭院經濟開發建設工程”為突破口,提高貧困戶勞動技能,增加人均收入,改善生活條件,使貧困戶在擺脫貧困的進程中邁出了第一步。一是對貧困戶所住危房進行改造,整修院落,使其有圍墻,有院門,修建牲畜棚圈和禽舍。二是每家養1頭牛、10只羊、100只雞(或50只鵝、50只鴨),有后方單位協議的養10頭驢。三是每家種果樹,每家挖菜窖、每家的口糧田,60%種小麥,40%種高產農作物,小麥作口糧,玉米和桔桿喂養禽畜。四是幫助貧困戶學手藝,制作花氈、地毯、花帽、刺繡等。五是幫助、引導貧困戶建立合理的家庭成員結構,使每戶都有一名會經營的明白人,一名外出打工的創收人,一名上學有成的讀書人,家庭成員都是家庭養殖、種植的勤快人。從而使貧困戶在初級起步階段,就能夠實現在家門口勞動,開展家庭種植業、家庭養殖業和家庭手工業,積累生產實踐經驗,成為最現實、最直接的增收方式。堅持“扶貧扶志、扶勤扶能”的原則,建立運作激勵機制。在扶貧工作中堅持“扶貧扶志、扶勤扶能”的原則,在政策、步驟、批此上區分不同情況,分類扶持,不搞“大鍋飯”。對于有強烈脫貧愿望和具備一定勞動技能的貧困戶,要集中力量優先扶持,讓這一部分貧困戶先脫貧致富。對于無勞動能力、因殘疾、因疾病致貧的,要納入社會民政救濟體系中去。對于有勞動能力,但好逸惡勞、坐等靠要、懶惰酗酒致貧的,進行耐心教育和引導,經教育不改的,采取緩扶或不扶的措施。以此激發、激活貧困戶依靠自己的頭腦和雙手,通過勤奮勞動,自我脫貧,走向富裕的內在動力和機制,從而最大限度調動貧困戶的生產積極性,使貧困戶把壓力變為動力,把動力變為活力,帶來了貧困戶從精神狀態、思想觀念、勞動能力、生產方式到收入水平的一系列變化。
扶貧調研報告14
扶貧開發,消除貧困,脫貧致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是事關鞏固黨的執政基礎,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大局。深入推進扶貧開發,促進貧困地區社會經濟發展,最終要進行全社會動員,集中全社會的力量,以社會大扶貧打贏新一輪扶貧攻堅戰。
一、新一輪扶貧開發工作的目標要求和面臨的困難
長期以來,從中央到地方,始終堅持把扶貧開發工作作為重要工作長抓不懈。特別是在“xx”期間,扶貧工作取得巨大成就:一是貧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二是貧困地區農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三是扶貧事業教育培訓效果明顯,培訓轉移就業率大幅度提高;四是各項社會事業明顯進步,保障貧困人口義務教育、醫療保險、住房等進一步鞏固。面對新的十年扶貧開發工作,中央和自治區分別制定并出臺了《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xx年穩步實現扶貧對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貧困標準調高至年人均純收入2300元,到xx年重點縣的貧困村民年人均收入要達到5000元,最終要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和發展差距?梢,新時期的扶貧開發工作任務更加繁重,使命更加光榮。
然而,新一輪扶貧開發工作是在面臨黨中央高度重視、國家財力日益強大、社會物質財富日益豐富、扶貧基礎日益牢固等空前的機遇下,也同時面臨諸多的困難:一是經濟社會發展總體水平不高,制約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發展的深層次矛盾依然存在,農村貧困人口依然多,發展差距依然大;二是貧困人口多處于山區或大石山區,自然條件惡劣,人地矛盾突出,生態環境脆弱,項目建設及生產投入成本相對較高;三是貧困地區勞動力綜合素質較低,自我發展能力較弱,產業化發展滯后,帶動能力差,貧困人口參與產業化項目不易;四是返貧問題突出,鞏固脫貧成果難度大;五是地方扶貧機構有弱化趨勢,部門及社會參與扶貧意識淡薄。貧困地區經濟發展長期滯后,人民生活群困難局面難以改善,有自然生產、生存環境條件因素,人本身自然因素外,還有社會因素,他們分享改革發展的.成果較少,得到社會的支持和關心較少。因此,脫貧工作任重道遠,加快脫貧致富必須找準切入點。
二、可借鑒的扶貧開發成功典范
市的扶貧集團---社會大扶貧的方式開展扶貧工作可以借鑒。市是中央的直轄市,渝中是經濟發達區,渝東南、渝東北為集中連地貧困地區,面積占全市23,人口占全市的44%,全市有個貧困村處于500-米海拔地區。市的扶貧開發以扶貧集團方式進行,所有市直單位和實力雄厚的企業組成 8個扶貧集團對口幫扶 8個貧困縣,集團領導由市委市政府領導親自掛帥,具體的做法是:一是市委市政府出臺有關扶貧工作文件,成立領導機構,組建扶貧集團;二是每個市直成員單位下派干部指導工作,集團每年開兩次工作會議;三是每個扶貧集團制定年度工作計劃,明確幫扶內容,定點到村、到戶、到人。
市人大扶貧集團,由市人大常委會牽頭,有市水利廳、西南大學及民營企業等 9個成員單位,對口幫扶忠 0縣。扶貧集團下設辦公室,每年召開聯席會議、聯絡員會議,開展各種慰問活動和檢查督促活動等。扶貧集團主要是從發揮資金優勢、物能優勢、科技優勢、智力優勢等,采用九種模式,開展扶貧。九種模式:一是教育扶貧,建立助學金,送書、送電腦、培訓師資等;二是醫療扶貧,幫助鄉鎮、村改善醫療衛生條件院條件,組織市醫院醫生義務診療;三是文化扶貧,送戲、送圖書、送致富脫貧典型進村入戶;四是科技扶貧,發揮大學優勢傳授技術;五是水利扶貧,水利建設項目安排上傾斜,優先人飲、灌溉;六是產業扶貧,引導發展生產,增強造血功能;七是交通扶貧,改善貧困地區的交通設施;八是勞務扶貧,對貧困戶進行建卡,組織勞務輸出創收,每個貧困家庭有 人以上轉移就業;九是旅游扶貧,引導農民挖掘優勢發展農家樂,市政府出臺政策引導市民、干部到農家樂旅游促貧困農民增收。
扶貧調研報告15
調研團隊:
小組成員
文博 : 工商管理學院06級5班2006054526
張海勇 :工商管理學院06級5班2006054527
田野 : 工商管理學院06級5班2006054523
汪紀良 :工商管理學院06級5班2006054524
王超 : 工商管理學院06級5班2006054525
巴貢次仁:工商管理學院06級5班 2006054515
次仁德吉:工商管理學院06級5班 2006054504
關鍵詞:新農村建設 農村經濟發展 和諧發展 成就問題
內容提要:
農業、農村、農民這一問題是政府關心的重點,是學者研究的焦點。中國的改革第一步源起于“三農”,中國未來的成敗,也必將取決于“三農”,這是顯而易見的。泱泱大國,農為根本,只有“根本”的問題解決好,才是最徹底的,最有價值的,最革命的。
新農村建設是農村第二次飛躍式發展的基礎和關鍵。新農村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統籌城鄉經濟與社會發展,推進農村全面小康。農業的弱質性,人口的眾多性,農村地域的廣闊性是中國"三農"問題的根本特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實現新農村建設關鍵在農村和諧,難點在農民增收。近年來在市委、政府及上級各部門的關心和支持下,農村經濟在糧煙支柱的推動下,基本實現了長足、快速、穩步發展,農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高,但制約農村經濟發展的瓶頸以及影響農村穩定和持續繁榮的因素依然很多,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還有許多新的問題和情況亟待解決,新農村建設任重而道遠。
我們小組就是基于這一歷史大背景,在深入了解新農村建設政策以及建設現狀的基礎上,從中發現問題,分析、總結、解決問題。通過我們對新農村的教育、人口結構、收入、生產、就業及培訓、道路交通、社會治安福利和醫療、娛樂、黨支部和干部隊伍的建設等多方面的調查和分析,我國的新農村建設取得了短期的,階段性的成功,現在的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教育、醫療福利、收入、民主建設、道路交通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我國建設新農村的道路仍然任重道遠,我們的壓力仍然很大,因為我國的農村人口仍然巨大,許多根本制度上的問題還需要長時間的改進,各種不良現象還需要長時間的引導和糾正。
正文
調研時間:20xx年1月23---27日
調研地點:山東省郯城縣花園鄉
湖南省永州市嵐角山鎮
河南省南陽市宛城區漢冢鄉
陜西省咸陽市叱干鎮
調研對象:各小組成員所在地的農村
調研的目的: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們黨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全局出發作出的重大決策,是我國當前的重大歷史任務,但由于各地情況不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不會有統一的模式。我們希望通過對農村的實地調查,總結出農村不同類型的人對于新農村建設及發展狀況的認識特點,以供我們參考,及時發現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了解百姓的心聲,為扎實做好新農村建設工作、全國各地積極借鑒典型的新農村建設的經驗 、全力推進新農村建設和全面發展提出建設性意見。
調研的方法:
我們團隊采用最成熟、有效的“調查問卷”的方法,附加以最真實的“走訪鄉村”、“實地考察”等手段,將最真實的新農村現狀展現出來。
我們調查的人群非常廣泛,包括:農民、鄉政府、個體戶、小企業主、飼養業、外出務工人員等。
我們盡量將調查內容涵蓋新農村建設的方方面面,并對新農村建設的重點工程進行了特別關注。(下附調查問卷)
方法論證:
通過“統計學”,“抽樣檢查”,“概率分析”等數學手段對收集上來的問卷進行整理、分析、匯總、歸納,將最直觀的數據用文字呈現出來,以求最直接、真實的反映新農村建設的實際。
調研的過程:
我們的調研持續了五天時間,各地由于具體情況不同,時間上的差異再所難免,但我們基本上還是按照計劃好的步驟一步步實施著。
第一天,我們主要是對各自調研地的新農村建設政策作一個初步的了解,并搜集了一些國家關于新農村建設的相關政策,為作調查問卷打下基礎。
第二天,我們就前一天的勞動成果,進行問卷的設計,盡可能讓問卷能覆蓋新農村建設的各個方面,解決我們所有的疑問,為發現問題全面查找不足,尋找途徑和方法。
第三天, 進行問卷調查。請不同年齡段、不同家庭生活環境、不同知識背景的農民填寫調查問卷,并向他們講解有疑問的地方,詢問一些關于新農村建設的問題。
第四天,收集真理前一天發下的問卷,并作初步分析,從中挑出比較有代表性的住戶,進行進一步的訪問,并進行相關數據的統計。
第五天,整理、分析調查問卷,歸納、統計數字,撰寫各自的調查報告的初稿,以便匯總,發現問題并及時進行再次采訪。
調研結果:
本次共發放統一制定的調查問卷200份,收回150份調查問卷,其中有效的問卷為120份,有效率為80%。
下面就調查問卷的內容進行分析:
第一部分:
本次調查的人群中有10%沒有上過學,25%只上過小學,30%上過初中,17%上過高中,10%上過中專,其中有8%上過大專及以上。
這樣的數據能說明一定的情況:
1. 我國施行義務教育以來,國民的知識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文盲率有了很大的降低,農民的素質明顯提高。上面10%的沒上過學的主要集中在大齡婦女和老人。
要強國先要強民,強民要讓教育先行,只有加大教育方面的投入,才能保證我國的`現代化建設和社會主義建設。我國的素質教育之路還很遠。
2. 調查人年齡區間在[17,80]之間,平均年齡為41歲,主要集中在中年人群上。在經濟比較落后的地區,一般青年勞動力都外出打工了,在農村里的一般都是中老年人,還有就是小孩,這也造成了我們調查對象的年齡偏大。
調查對象的家庭成員平均為4.8人,家庭人員還是偏多的,雖然我國的計劃生育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是在農村重男輕女的觀念還是比較深,有許多人在生了女孩后還一定要生一個男孩才行。所以,在建設新農村上,我們不僅要改善硬件,更需要提高人們的思想認識,改變人們的傳統觀念中落后的一面。
第二部分:參與新農村建設有關情況
1.在“農村收入”這一項,傳統的種糧食和飼養家禽家畜仍然占到主導地位,在所有收入里面的比例為40%,新興起來的收入項目主要集中在種植苗木,個體經營和企業上班、企業業主,這四項比例為36%,其他像種其他經濟作物,家庭手工業等為24%。
上面這組數據說明了,新農村的產業結構仍然需要改善,從事傳統農業的勞動力還偏多,用科技致富,用知識賺錢在農村還是剛起步。新農村建設需要更多有文化,懂技術的人才帶動大家共同致富。
2.在“生產中最缺什么”這一項中,八成以上的人都選擇了缺資金和缺技術。其余的都選擇了缺銷售信息和缺致富的項目。
這個調查結果在我們的意料當中,“科學技術致富”—農民最缺的是技術,并且,只有具備了足夠的資金才能更好地支持生產。
3.在“是否參加過政府組織的就業或技能培訓”中,有75%的人選擇了“否”。只有25%的人選擇了是,根據我們的走訪情況來看,主要是政府組織的有效果的就業和技能培訓次數太少,政府官員對這塊還是不夠重視。
4.“你是否會參加免費的培訓”這個問題,其實是緊跟第三個問題的,因為政府舉行的培訓數量不過,或者宣傳不夠,所以農民參加的機會就不多。但是在答卷中反映出來是,新時代的農民們渴望知識,渴望技術,有近九成的人選擇了會去參加政府舉辦的免費培訓。
5.在“改變面貌最缺什么”這一項上,主要體現在2個方面:軟件和硬件。這二個方面的百分比都接近50%。國家也在這些方面出臺了很多政策,比如說“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送技術送知識下鄉”等。
6.在“新農村建設能帶來什么”方面,有78%的人選擇了更多的致富渠道和豐富的文化生活。這2個方面也代表著人們在物質和精神生活上的需求。
7.有63%的調查者認為新農村建設首要解決的問題是:加強對農民的技術指導和加強基層干部隊伍建設。
8.有近五成的調查者認為農村富裕的標準是享受優質、便宜的醫療衛生服務和享受便捷的交通。
9.在社會主義新農民形象上,更多的人選擇了:有工作目標和尊老愛幼。前者是現代社會對職業的基本要求,后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五千年的歷史讓我們這個民族戴上了這個標
【扶貧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精準扶貧的調研報告08-09
扶貧工作調研報告10-21
村精準扶貧調研報告06-14
村精準扶貧的調研報告09-01
衛生院健康扶貧調研報告05-19
2015關于開展扶貧工作的調研報告10-29
扶貧攻堅工作調研報告(通用10篇)08-23
農村殘疾人扶貧基地建設調研報告范文05-24
大學扶貧報告10-06
基層城管調研報告_調研報告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