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學生不愿發言的心理因素及策略調研報告
隨著人們自身素質提升,報告的使用成為日常生活的常態,報告具有雙向溝通性的特點。其實寫報告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難,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學生不愿發言的心理因素及策略調研報告,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畏懼心理
在前期調查問卷中有83%的被調查的學生認為課堂上自己比較緊張,更害怕被老師提問。特別是當老師提問時這種感覺越發強烈,甚至會影響學生的發言。這種情況在不同的學生等級和性格上都有所表現,發言時多出現語塞的現象,本該回答出來的問題,也想不起來,或是閉口不答。
解決策略:針對此種現象在下一階段的研究中我打算努力營造敢于創新的課堂氛圍,讓學生舒緩壓力,消除學生由于周圍環境而造成的心理負擔。讓學生可以在一種更放松的狀態下學習。
二、自卑心理
這部分學生在班級中占得比率大概是23%,性格特點多為性格內向,氣質類型則屬于抑郁質,相當于神經活動弱型,興奮和抑郁過程都弱。這種氣質的人沉靜,深沉,易相處,人緣好;但比較敏感,易受挫折,孤僻、寡斷。這類學生會因為成績不優秀、長相不出眾、家庭不顯赫等多方面原因,自我感覺低人一等,并由此慚愧、羞怯、畏縮,閉口不言。教師的一個異樣的眼神,同學一句無意的話語,都會深深地傷害他們。
解決策略:對這個特殊群體我們就需要讓他們重新認識自己、敢于正視失敗、定出適合自己的理想目標。對于他們我打算在課堂提問上適當降低問題的難度,使問題層層遞進,步步深入,將一些簡單問題的發言權留給他們。讓他們可以順利的回答出問題,并及時予以不同形式的表揚和獎勵,逐步幫助他們恢復自信,敢于在課堂上發表自己的見解。
三、從眾心理
這部分學生總不愿去主動思考問題,經常在課堂上看別人的表現。別人不發言,他也不發言,別人說什么,他就跟著說什么,人云亦云,毫無自己的觀點。課堂表現不積極。這種學生在課堂中占得比率較大一些,多為中等生和后進生,站全班比率的43%。
解決策略:針對這部分學生激發他們的興趣就成了關鍵性的問題。在下一階段的研究中我打算通過創設不同的問題情景,來激發學生發言欲望。另外課堂組織盡量做到多樣化,通過合作、探討、分角色朗讀、表演、演講等活動形式,使學生能得到充分的表現、表演、鍛煉、思考、學生能力得到鍛煉與培養。
四、等待心理
這部分學生在優等生、中等生、后進生中都占有較大的比率,是一個比較龐大的人群。課堂表現為,聽講認真或較認真,他們遇到疑難問題不主動思考,就等老師的答案,記上完事。這種現象的產生主要是因為老師過于“勤快”“事必躬行”。當學生的思維碰到障礙時,教師多怕影響課堂進度,而沒有給予學生更多獨立思考的時間、合作學習的時間、討論交流的時間。總以自己的講解代替學生的思考,教師統得太多,放得太少。久而久之學生就放棄了自己思考,養成了一種依賴感,產生了等待心理,等著老師說答案。
解決策略:課堂上留夠讓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針對一個較難理解的問題,多給學生合作學習的機會,討論交流的時間,激起他們思維碰撞的火花,盡量讓他們在爭議中化解難題。學生在回答問題時,只要能夠“沾邊”,就多鼓勵、多引導、多啟發。放開手,扶著走,讓學生嘗試獨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事,養成自立的習慣,做出自己的決定,說出自己的想法。
五、惰性心理
這部分學生由等待心理逐步演變成了惰性心理,他們感到創造性思維太煩太累,不愿多動腦筋思考問題,表達不同意見,惰于創新性發言。課堂表現為:討論時漠不關心,質疑時事不關己;該想的不去想,該說的不去說,該動的也懶于動手,回答問題時人云亦云,照搬照抄,全盤接受。
解決策略:針對這種現象我引入了小組積分競爭機制,將各組的發言情況進行評比及時獎勵,以調動這部分孩子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主動發言。
【學生不愿發言的心理因素及策略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小學生調研報告10-30
大學生調研報告03-01
基層城管調研報告_調研報告07-08
服務發展調研報告_調研報告03-21
營銷策略報告07-13
醫學生調研報告模板01-28
小學生環保調研報告02-26
關于大學生的調研報告02-22
大學生調研報告范文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