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調研報告范文(通用13篇)
在經濟發展迅速的今天,報告的適用范圍越來越廣泛,報告具有語言陳述性的特點。你還在對寫報告感到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培訓調研報告范文(通用1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培訓調研報告 篇1
一、緒論
(一)、現狀概述
20xx年全國大學生畢業生人數將持續增長,受經濟危機影響經濟形勢不容樂觀,就業形勢依然嚴峻,大學生就業難已成為當前社會的熱點問題。
1、大學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
20xx年全國應屆畢業生有610萬余人,20xx年,預計將有630萬余人。指出:“這些年我們大學生增長很快,大學的升學率已經達到23%。我們一年安排的新就業職工最多也就是1100萬-1200萬人,通常在900萬人,而大學生就占到600多萬。所以妥善安排大學生就業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十分重要的任務。這里我還想強調,我們要盡可能地讓他們學有所用。我們特別希望大學生能夠自主創業,我們給大學生就業制定了許多優惠政策。大學生是有知識的勞動者,政府始終把大學生就業擺在重要位置。”其中除很少一部分是“隱形就業”、“自謀職業”、“出外就業”外,很大一部分學生存在就業困難。總的原因是高校畢業生總量逐年增長明顯,就業市場需求卻增長不快,導致今明兩年大學畢業生就業的前景不容樂觀,形勢嚴峻。造成近幾年大學畢業生找工作難的原因有三:一是大學畢業生就業市場的供求矛盾依然突出,畢業生人數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長,而需求的增長速度卻不大;二是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素質和學歷的要求越來越高,許多大學畢業生一時適應不了;三是在家長和社會的壓力下,大學畢業生對找工作的自我期望過高,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現象較多。(摘自人民日報)
2、大學生自主創業
由于就業嚴峻,近年來,自主創業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之一,大學生創業在全國迅速蔓延開來。20xx年,中央和地方的政府機關、稅務部門以及各個高校都對大學生自主創業提到了更高的高度,給予了很多的優惠條件,鼓勵創業帶動就業,一時起,大學生的自主創業熱情高漲,但是,真正加入自主創業行列的人卻很少。自主創業的實際人數不多,占大學生總數的比例不大,創業還僅僅處于起步階段,還需要一個過程。那么我校大學生對創業為什么有熱情沒有行動呢?我們進行了相關的調研。(摘自“新浪網—關于大學生創業的研究報告”)
(二)、研究目的及意義
高校畢業生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他們的就業是一個涉及全局的重大問題,不僅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而且直接影響到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
針對我校的情況,我們對我校學生進行就業心理特點和自主創業心態的調查研究,并提出一些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關建議。
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已經日益成為高校學生重要課題,為了解我校大學生就業創業的心理狀況,仲愷農業工程學院信息學院團總支調研部決定面向我校學生開展大學生就業創業的調研,通過本次調研及時發現大學生普遍存在的就業心理問題,幫助同學們認識當前的就業形勢,了解我校學生對創業的態度和創業現狀;著重調查大學生對自主創業的了解程度,關注程度及在自主創業遇到的困難。從而促使同學們加強自身心理素質的培養,增強自己的專業知識。同時希望能從中發現問題,從而提供高質量的信息服務。有了充分的就業信息服務,才能有效緩解學生們的焦慮。通過問卷設計以及學生對相關問題的回答來了解他們的擇業心理活動狀態及有關擇業狀況,分析影響大學生就業的相關因素,并提出校正、改善及教育措施。
二、調查的基本情況及結果分析
(一)、調研內容
1.調查目的:了解我校學生對目前就業形勢的關注程度;了解我校學生對創業的態度和創業現狀;幫助大學生盡快認識自我,學校為學生提供就業引導,使學生能謀取理想職業。
2.調研對象:仲愷農業工程學院在校本科生
3.調查內容:大學生的就業意向,了解他們對金融風暴后的.就業前景的看法,了解他們是否愿意投身于西部發展;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想法的比重及對創業所遇的困難的考慮;著重調查大學生對自主創業的了解程度,關注程度及在自主創業遇到的困難。
4.調查方法:此次調查采取抽樣調查的方法,分兩個部分進行。問卷部分:本次調研一共發放了120份問卷。回收118份有效問卷,有效率達99%,問卷涉及現在就業形勢、大學生對自己專業前景的了解、大學生的就業期望、大學生的創業動機、創業困難、創業指導、創業培訓等。訪談部分:結合對問卷的分析,邀請不同年級學生進行座談,內容主要涉及學生對目前的就業形勢的看法、影響學生就業的重要因素、學生對大學生創業的看法、學生對學校在當前相關工作的評價,以及學生對大學生創業的建議等多個問題。
(二)、問卷設計及計劃安排
就業創業方案確定后,我們部門討論這個調研要怎樣實施,討論結束后調研部成員便開始討論問卷設計要考慮的范圍和因素,我們先通過各種途徑收集資料,明確調查對象、調查方式,然后設計一份問卷做預調查,先看調查的反應和效果。不久,我們做完預調查,接著成員對預調查的結果積極討論并提出許多建議,我們一一記錄下來,并對問卷進行修改,然后拿給輔導老師批閱,批閱后我們再回去修改,我們修改完善后再次拿給張老師查看,經過討論修改確定了正式的問卷設計,接下來便是開始具體的調查,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最后才完成整個調研。
具體的研究進度及安排如下:
20xx.12.01-20xx.12.04確定調研方案包括調研對象、內容、時間以及方式等;20xx.12.05-20xx.12.14設計調查問卷,并進行小范圍測試與修改;
20xx.12.15-20xx.12.15實地調查及問卷回收;
20xx.12.16-20xx.12.xx整理資料,數據錄入及統計;
20xx.12.xx-20xx.12.25分析問題,撰寫調研報告。
培訓調研報告 篇2
校本培訓以其組織的自主性、內容的針對性、方式的靈活多樣性等特點,為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作提供了一個新的操作平臺,成為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途徑之一。我縣于年開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工作,對中小學校本培訓工作的研究、實踐與探討也同時展開。幾年來的探索實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與經驗,同時也面臨一些問題與困惑,筆者對此有一定的認識與感受。
一、做法與成效
1、加強學習,更新觀念,提高對校本培訓重要性的認識
校本培訓是以學校和教師的實際需求為出發點,以問題解決為中心,以教育教學實踐為落腳點,以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為目的的一種開放式的教師培訓方式。中小學校和教師對校本培訓擁有充分的自主權,提高中小學校長和廣大教師對校本培訓重要性的認識,充分調動他們組織、開展、參與校本培訓活動的積極性,是實施校本培訓的關鍵。為此,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首先,舉辦校本培訓專題研修班。我們先后組織全縣中小學校長及校本培訓組織管理者圍繞《校本培訓的理念與方案設計》、《校本培訓的組織與實施》、《校本培訓與教師專業成長》、《校本培訓的管理與評價》等專題進行了專題研討培訓;其次,提供校本培訓學習材料。我們為全縣中小學校推薦了《校本培訓實施指南》一書,做為各校組織學習的主要材料,同時編印《校本培訓知識問答》,圍繞廣大中小學教師關心的問題進行答疑解惑;第三,做好宣傳發動工作。我們經常在中小學校長會議、教務主任會議及參與各校教研活動等活動中,積極宣講校本培訓的意義和作用。通過廣泛深入地學習、宣傳、研討,許多中小學校長及中小學教師進一步明確了開展校本培訓是新時期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需要;是促進教師不斷提高專業化水平的需要;是提升學校競爭力的重要途徑。
2、統籌規劃,明確職責,確保校本培訓工作的落實
校本培訓工作得以持續開展的關鍵在于能否取得實效。為避免出現“轟轟烈烈搞培訓、認認真真走過場”的現象,確保我縣校本培訓工作的良好開局,在認真總結新課程教師培訓工作的經驗教訓、深入中小學全面調研的基礎上,根據《市校本培訓實施方案》的要求,縣教育局以文件形式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做好中小學校本培訓工作的通知》。該《通知》遵循“加強領導、上下互動、分工協作、形成合力”的原則,對校本培訓的目標和意義、組織與領導、實施與管理、條件與保障等方面做了的明確規定、提出了具體的要求。《通知》指出:“縣教師進修學校具體負責全縣中小學、幼兒園的校本培訓的管理和指導工作”、“各校要將培訓內容向縣教師進修學校申報”、“培訓方案須經審核同意后,方可實施”。《通知》進一步明確:各中小學校長是校本培訓工作的“第一負責人”、“各校要根據市實施方案的要求,建立相應的組織機構,并指定專人具體負責校本培訓工作,中學以校為主,各鄉鎮小學以中心校為主體開展此項工作”,要求各中小學校長要結合校情提出校本培訓的思路和構想,充分發揮校長在校本培訓中導向和引領作用。按照《通知》要求,全縣中小學校普遍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校本培訓領導小組,初步形成了我縣校本培訓工作的組織網絡。
3、立足校情,突出重點,科學確定校本培訓的內容
校本培訓的內容應與學校的校情緊密相聯,與教師的工作相伴而行。近年來針對許多教師對于如何將新課程理念應用于教學實踐,如何將新課程理念轉化為教育教學行為等仍感困惑的問題,我們確定了將“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做為校本培訓的重點內容,圍繞這一重點,許多學校通過召開師生座談會、問卷調查、課堂觀察等方式,把握培訓需求、確定培訓內容、制訂培訓計劃。如牙城中心小學以“重讀課程標準、轉變教學觀念,提高教學效率”為培訓主要內容;三沙中心小學以“新課程理念下的有效課堂教學”為培訓主題;縣一小以“教師角色轉換與建立師生互動的課堂教學關系”為培訓主題;中心小學以“復式教學如何體現課堂新理念”為培訓專題。總體上看,我縣各中小學校本培訓的內容大多以解決學校教育教學中發現的問題為重點,在關注學生素質全面發展的同時也關注教師的專業成長。
4、創新模式,研訓一體,促進校本培訓與校本教研的有機結合
先進的培訓理念,只有外化為具體的培訓形式,才能有所依托、落到實處。實踐經驗表明,校本培訓和校本教研上是相互滲透的有機整體,校本教研是前提和基礎,校本培訓是手段和保障。在實際工作中,只有將二者有機結合起來,做到研中有訓、訓中有研、以研代訓、以訓促研,研訓一體,才能更好地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也才能有效地開展校本培訓工作。為此,我們在校本培訓形式上不斷創新和探索。在組織實施校本培訓工作中,積極嘗試以活動為載體,以校際交流為媒介,以實踐反思為突破口,以競賽評優為動力,來充分調動教師參與的積極性,以推動校本培訓的深入開展。如沙江中心小學通過開展“朝陽工程”活動,來進一步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培養與管理,溪南中心小學通過開展“課改三星”評選活動,激發教師積極參與課改熱情;中心小學通過開展“自我研讀”活動,引導教師帶著問題學習,在學習中不斷解決問題。通過定期舉辦校際協作交流研討活動、教壇新秀評選活動、教育教學案例征集活動、課堂教學開放周等活動展示各校風采,提高培訓效益,擴大培訓成果。由于學校不同、學科不同、教師本身的特點不同,各校校本培訓的組織形式和開展方式也表現得不盡相同。如許多學校廣泛采用的基于校際協作的校本培訓形式、基于課堂觀摩的校本培訓形式、基于專題講座的校本培訓形式、基于課題引領的校本培訓形式。隨著我縣中小學教師遠程培訓工作的開展,一些學校還開展了基于網絡資源的校本培訓形式的嘗試。年初我們受市教師進修學院的委托,承辦年市校本培訓現場研討會,分別在三沙中心小學、十八中開展基于課例研討和案例分析的校本培訓的嘗試,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受到與會領導、老師的一致好評。
5、關注過程,講求實效,加強對校本培訓的管理
校本培訓是一項涉及面廣、業務性強的.復雜系統工程。要提高校本培訓的質量,必須要有一個完善、嚴格的管理制度做保障。為此,我們主要要求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建立校本培訓管理機構,在明確校長是第一責任人前提下,要求指定具體召集人,明確承辦部門。我縣各中小學普遍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教研室、教務處、骨干教師共同參與的培訓管理機構,初步建立統一領導、明確職責、分工協作的工作機制;二是建立校本培訓管理制度。根據市縣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縣實際制訂了《霞浦縣中小學教師校本培訓管理辦法》,建立了校本培訓申報審批制度、培訓管理制度、檔案管理制度及考核評估制度等。許多學校的校本培訓工作基本做到了有組織、有計劃、有措施,一些學校還制定和完善了專題講座學習制度、課題研究制度、師徒結對和名師幫帶制度、骨干教師示范制度等等,這些既為校本培訓活動的開展、增強培訓實效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時也進一步激發了每一位教師的參與和投入的積極性。
6、深入基層,加強指導,充分發揮培訓機構的作用
新課程突出強調了“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理念,在此理念的指導下,課程設置、教材選編、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策略、考試評價等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這種變化使教學實踐遇到了大量前所未有的新問題,從而使許多教師在新課程面前感到茫然和困惑,這使得中小學開展校本培訓成為必須,同時也對縣級教師培訓機構的角色轉變及作用發揮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尤其是在校本培訓中引領示范、參與合作、評價指導、服務推廣、溝通互聯等作用的發揮。為此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首先建立校本培訓試點校,我們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選擇了四所層次不同、特色各異的中小學作為市級校本培訓試點校,通過試點校校本培訓工作的開展,以點帶面,推動全縣中小學校本培訓工作。其次,通過組織研討會、深入中小學巡回輔導、幫助分析診斷校情、指導制訂計劃等方式為中小學提供幫助指導。第三,經常組織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送教下鄉”、開展校際交流活動、舉辦專題講座、參與教學研討等,努力做到培訓資源共享,培訓優勢互補。
二、問題與困惑
1、認識不足,觀念模糊
雖然從整體上看,校本培訓在一定程度上已被中小學校長和教師所接受和重視,但認識不足、觀念模糊等情況仍較普遍存在,一些學校領導對于教師培訓的認識并沒有達到應有的高度,認為教育教學是學校的中心工作,應集中精力抓考試成績、升學率的提高,而校本培訓是可有可無的,可以忽略或不必開展,存在降低要求,流于形式的現象。有的學校雖然把校本培訓工作雖然寫入了學校的工作目標,列入了年度的工作計劃,而更多的情況下是抓而不實、流于形式的。因此進一步提高對校本培訓的認識,這是做好校本培訓工作的前提條件,同時也是促進教師教育教學能力提高、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此外一些教師困于沉重的日常教育教學工作,沒能把參加培訓學習與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聯系起來,對校本培訓的意義認識不足,認為是搞形式,是增加負擔,因而對培訓存在抵觸情緒,參加培訓學習自主性不強、積極性不高。
2、內容單一,形式泛化
雖然幾乎所有的學校都在進行校本培訓,但究竟什么是校本培訓、怎樣培訓、培訓什么,許多學校還不是很清楚,缺乏對校本培訓的理性思考。一些學校把校本培訓的簡單理解為教師教學基本功訓練、教育教學經驗介紹、專題講座、聽課評課等,因此開展校本培訓工作內容陳舊、模式僵化、缺乏新意。主要表現為:第一、培訓目標缺乏科學性。一些學校在制定培訓計劃時過多考慮學校的工作安排和上級主管部門的要求,卻忽視了教師的培訓需求,缺少針對性、層次性,特別是對于不同專業發展階段的教師需求有何不同,如何在保證通識培訓需要的前提下,滿足教師的個人專業成長需要方面。有些學校前后年度的培訓計劃幾乎完全不同,毫無聯系,缺少連續性。第二、培訓內容缺乏針對性。多數學校的校本培訓內容過于集中和單一化,注重理論觀念培訓,信息技術培訓,忽視了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培訓、學科知識的拓展培訓。學校在選擇和確定培訓內容時存在想培訓什么就培訓什么。
流行什么就培訓什么的隨意性,難以保證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無法滿足不同教師的不同學習需要和個體成長需要。第三、培訓形式泛化。有的學校用常規教研代替校本培訓,認為定期舉辦一些專題講座、適時開展課堂觀摩、組織優秀論文評選等便是校本培訓,培訓缺乏層次性、互動性,形式單一,培訓低效。常常是不同學科、不同年齡、不同層次的教師同時聽一個報告、一個講座,其效果可想而知。陳舊落后的培訓方式,低劣的培訓手段,常常造成教師被動的接受培訓,自我培訓動力不足,無法取得令人滿意的培訓的效果。
3、資源不足,管理滯后
目前,我縣的校本培訓工作仍存在管理滯后的問題,配套的考核、獎懲機制仍未建立,無法評定優劣,難以激發學校組織校本培訓的積極性。同時,培訓設施落后,培訓資源缺乏,專業指導不力等現象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校本培訓的開展以及培訓質量的提高。就我縣校本培訓工作進展情況看,許多學校反映教學任務繁重,時間緊,缺乏培訓師資和學科帶頭人,加上資料、設施和經費等客觀方面的困難比較多,影響了校本培訓的開展及其效果。如培訓師資問題的解決,如果一味外聘勢必受到學校財力等多方面的影響,而一味的校內開發則一所學校中的名師畢竟有限,而且容易出現“近親繁殖”、低水平重復的現象。
4、經費短缺,研訓分離
機構設置的不合理,分工協作機制的缺乏,人為造成了研訓分離。目前就我縣來說,教師進修學校與中學教研室尚未整合,就教師進修學校內部來說,仍分設小學教研室與培訓處。其次,在師訓經費尚未到位的情況下,縣教師進修學校組織開展校本培訓,深入中小學指導推動校本培訓,以及提高研訓人員專業素質等工作動力何來,能持續多久。高質量的教師培訓需要現代化的培訓手段、良好的培訓環境,沒有一定經費投入是難以運行的。就目前的校本培訓來看,教育行政部門對校本培訓的經費投入微乎其微,大多的情況是學校自籌資金組織開展培訓活動,學校只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在力所能及的范圍之內組織培訓活動。
三、認識與感受
1、實施校本培訓,提高認識是關鍵
要使校本培訓真正落到實處,取得實效,提高廣大中小學教師尤其是中小學校長的認識是關鍵,必須強化“校長是第一責任人”的意識。中小學校長應在校本培訓工作中,努力成為學習研討的積極參與者、專業引領上的平等研究者、財力支持上的主動服務者。應從教育發展和教師專業成長的高度,重新認識和定位校本培訓工作。要充分充分認識到校本培訓工作對于提高教師實施新課程的能力、改進傳統教育教學方式、推進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等方面的重大意義,全面把握校本培訓的內涵和實質,充分認識校本培訓的特點和優勢,正確處理好校本培訓工作中近期發展和持續發展的關系、共性與個性的關系、理論與實踐的關系、規范和自由等方面的關系。
2、實施校本培訓,形成氛圍是前提
校本培訓具有針對性、靈活性、多樣性、自主性的特點,能否形成有利教師研討、交流、對話的工作氛圍;能否給教師提供民主、開放、自由的空間,為教師搭建展示自我、顯示個性的舞臺,是開展校本培訓工作的前提,只有這樣,校本培訓才能生機勃勃地持續開展起來。學校管理者要積極營造了寬松、參與、互動、整體推進的培訓環境,搭建專家、校長、教師對話、交流的平臺。校長應成為教師的合作伙伴,與教師合作探究新的教學機制與教師一道攻克難關;校長成為教師的良師益友,激勵教師教學創新和專業成長,促進教師的良好個性發展和教育反思能力的提高,為教師的成功和成長創造機會。要著力于建設注重學習、注重教師專業發展的學校文化,積極在學校建設學習型團隊,促進學校教師共同發展,建立學習工作一體化機制,把學校建設成學習型組織,形成寬松的環境和開放的氛圍,讓教師在交流與合作、溝通與對話中,共同分享、共同提高。
3、實施校本培訓,關注課堂是重點
課堂不僅是教學的時空場所,是師生對話與交流的舞臺,更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陣地。以關注教師專業成長為首要目標的校本培訓,應以關注課堂,分析課堂,優化課堂為重點。問題是教師學習與成長必經的過程,因此,校本培訓不僅不應回避問題,而且應主動地回到每一個教師的課堂中去尋找問題,在研究課堂的同時研究教師、學生,從而加以總結、提升,以此作為校本教師培訓的內容。也只有當教師的培訓回歸到真實的課堂,研究課堂教學情境下的具體問題,才能吸引和調動教師參與培訓的熱情。所以,校本培訓必須植根于學校教育教學的具體實踐,聚焦課堂教育教學實踐,貼近課程改革實際,選擇教育教學中的真實問題作為培訓內容,將教師在教育過程和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問題、產生的困惑作為培訓的起點,以問題得以解決作為培訓的歸宿,引導中小學教師立足于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不斷反思、研究和改進自身的教學行為,從而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4、實施校本培訓,制度建設是保障
校本培訓的針對性、自主性的特征,對校本培訓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強校本培訓制度建設是實施校本培訓的重要保障,中小學應結合學校實際,建立一套校本培訓的計劃審批制度、培訓管理制度、考核評估制度以及學時登記制度,是校本培訓工作持續開展的重要保證。教育行政部門應高度重視校本培訓工作,把校本培訓當作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的大事來抓,及時研究制定政策,確保中小學校本培訓的順利開展;應將學校校本培訓開展情況作為年終評估檢查的一項主要內容,對校本培訓開展好的學校進行表彰獎勵,同時設立專項資金解決校本培訓經費的不足。各學校在年終考評時應將教師參加校本培訓情況納入考核的重要內容,與評優、評職、晉級掛鉤。
5、實施校本培訓,專業引領是支撐
校本培訓是以校為本的教師培訓,但要開展好校本培訓,僅僅依靠各個中小學自身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因為中小學受自身條件的制約,僅僅依靠他們自身的力量來組織校本培訓,培訓工作常常會陷入低層次、低效率、低格局的狀態。實踐表明,專業研究人員的介入是校本培訓不可缺少的因素,離開了專業人員的學術支持和專業引領,校本培訓就會處在低水平重復的狀態,所以說校本培訓要取得實質性的進步,取得可持續地發展,獲得專業人員的支持和幫助是一重要支撐。教師培訓機構應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首先、通過確定校本培訓試點校,實行教研員掛校指導,推動校本培訓工作的開展;第二、深入研究校本培訓的規律、特點以及操作層面的問題,積極開發培訓資源,定期深入基層學校,為基層學校有效開展校本培訓提供幫助和指導;第三、充分發揮教研員的作用,有計劃地培訓輔導教師隊伍,逐步建立一個逐級負責、縱向貫通、橫向輻射、協調高效的立體的培訓網絡格局。同時,培訓機構要積極引導中小學加強交流,充分利用培訓資源,要努力形成簡便靈活、形式多樣并且行之有效的協作交流機制。通過校際校內的交流,實現資源共享,物盡其力,解決各學校反映出的培訓師資不足的問題。以學校為中心挖掘培訓資源,能者為師,,讓骨干教師在培訓活動中充分展示自己,獲得價值,以更高的熱情、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培訓的學習和實踐中。
校本培訓工作剛剛起步,還處在實驗探索階段,沒有固定的模式可循,不過我們堅信只要堅持以校為本,扎實開展培訓工作,并在實踐中不斷加強改進完善,教師的教育智慧和教育潛能必將得以進一步激發,教師的業務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必將得到在進一步提高,我縣中小學的教育教學質量必將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培訓調研報告 篇3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省政府《關于促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工業又好又快發展的意見》,全面掌握XX市農機教育培訓基本情況,為不斷促進農機培訓事業發展提供決策依據,筆者對全市農機教育培訓情況進行了全面調研,現將調研情況總結如下:
一、農機教育培訓開展的基本狀況
濱州位于黃河下游、魯北平原,地處黃河三角洲尾閭,北臨渤海,東與XX市接壤,南和XX市毗鄰,西同XX市和XX市搭界,是山東的北大門。XX市自然資源豐富。擁有土地94.5萬公頃,人均占有耕地0.13公頃。XX市轄XX區、XX縣、XX縣、XX縣、XX縣、XX縣、XX縣、濱州經濟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北海新區共六縣四區。
目前,濱州各縣(區)共有農業機械化學校7所,2010年在省農機辦的正確領導與市農機局的幫助指導下,先后注冊成立7個社會化農機培訓公司,承擔農機駕駛培訓工作。XX市各縣(區)農機培訓機構教職工共49人,其中專職教師33人,理論教員31人,教練員21人,都具有大專以上學歷。
2009年全市新訓拖拉機、聯合收割機駕駛員6872人,復訓駕駛員8531人,培訓保護性耕作、農機經營維修、職業技能鑒定等農機使用技術7xx6人,在職培訓管理人員、技術人員210人。2010年全市新訓拖拉機、聯合收割機駕駛員5214人,復訓駕駛員7798人,培訓保護性耕作、農機經營維修、職業技能鑒定等農機使用技術11528人,在職培訓管理人員、技術人員2026人。2011年上半年全市新訓拖拉機、聯合收割機駕駛員2885人。
二、培訓內容與主要做法
全市農機化教育培訓以經濟作物機械化生產技術培訓、玉米機收、保護性耕作技術培訓、農機駕駛操作人員培訓為主要內容,主要做法如下:
(一)貼近實際,抓好購機補貼農民機手培訓。各縣(區)農機局利用現有的培訓資源,對購機農民機手進行系統培訓,基本實現新購機農民年內普遍接受一次培訓。通過培訓提高了新購機農民操作使用水平和對農機化新技術的接受能力,使其不僅學會使用新機具,還獲得經濟效益,促進了農機化新技術推廣應用和農民增收致富。
(二)創新形式,加強拖拉機聯合收割機駕駛培訓。全市拖拉機聯合收割機駕駛培訓以農機大戶、農機專業合作社社員和新購買農機具的農民為主,積極開展農機駕駛操作、維修保養、安全生產和經營管理知識等培訓。大力推行農機駕駛、安全監理、技術推廣、職業技能鑒定等組合式培訓,努力提高農機安全管理水平,保障農機安全生產。
(三)突出重點,組織好主要農時技術專項培訓。各縣(區)農機部門在春耕生產、三夏、三秋等農時季節到來前組織開展專項培訓活動,送技術到田間地頭,送培訓進村入戶,形式多樣,效果顯著。舉辦保護性耕作技術培訓班7期,培訓760人,組織深松作業現場演示會2場,培訓320人。
(四)積極爭取,認真實施陽光工程農機培訓。近三年來,全市共承擔陽光工程“農機使用與維修”培訓任務3200人,按照省農機辦陽光工程培訓有關要求認真做好培訓組織實施工作,并加強與專項技術培訓、駕駛員培訓、職業技能培訓、新購機農民培訓的結合,提高培訓效果,讓更多農民享受國家惠農政策。
全市農業機械化教育培訓工作,始終以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農村繁榮為目標,以機械化技術培訓為重點,以農機主管部門、農機培訓學校、農機化技術推廣、鑒定、監理機構為主體,充分利用陽光工程農機培訓政策,有效提高了各類農機從業人員的理論知識、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識,為建設現代農業和促進農村各業機械化全面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四、資金投入情況
據統計,20xx年全市農機培訓資金投入105.3萬元,其中地方財政54.1萬元,陽光培訓36.8萬元,自籌14.4萬元;20xx年農機培訓資金投入xx萬元,其中地方財政60.06萬元,陽光培訓41.4萬元,自籌15.7萬元;20xx年農機培訓資金投入86.4萬元,其中地方財政49萬元,陽光培訓33.6萬元,自籌3.8萬元,培訓資金呈現逐年減少的趨勢。農機校資金完全來源于自籌,20xx年全市農機校自籌建設資金45.7萬元,20xx年73.3萬元,20xx年15.5萬元,資金投入嚴重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機校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五、存在的問題
1、對培訓工作的認識還不足。在工作實踐中,至目前還有相當一部分同志存在著重機具推廣、輕技術培訓的認識誤區,認為機具量的增加就是農機化水平的提高,忽視了農機技術培訓對農機裝備水平、作業水平、安全水平的主導作用,造成了機具的使用效率不高、收益不豐等現象。同時,認識上的誤區也使我們的培訓工作難以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協作。
2、師資力量顯得較為匱乏。作為擔任培訓任務的主體,農機學校的師資配備已跟不上農機新技術的更新換代,有一定技術水平的師資現階段走上了其他新的領導崗位,還有少量在職教師不懂農機專業技術,不能上講臺授課,那種綜合性、專業型的農機教學人員尤其缺乏。通過聘請廠方技術服務人員或經銷商來搞培訓得不到時間上的保證,也不完全符合農民培訓的實際需要,同時,也會加大培訓的成本。
3、經費投入不足,培訓工作機制不健全。農機發展大計,教育培訓需先行。農機技術培訓是事關農民素質提升、農村經濟發展的一件大事,沒有經費投入,學校的硬件、軟件要更新成為空談,培訓工作難以正常開展。如果靠其他項目的有償服務來籌集資金或向農民收錢來促進培訓工作,將會使農機培訓走入死胡同。
六、幾點建議
(一)提高認識。上下一盤棋,真正建立尊師、重教、興機、富民的新格局;農機技術培訓是農機化事業發展的關鍵所在,是推進現代農機裝備及技術的必由之路,是發展農村經濟、提高農民素質、推動現代農業建設的基本途徑。離開了農機技術培訓,要推廣現代農機裝備及技術,就成了一句空話。
(二)強化師資隊伍建設。建議盡可能先安排一部分有一定技術基礎的教師參加農機技術培訓,更新知識,開闊眼界,并且結合農機企業的生產實際,讓他們參加一些農機具的生產過程和作業過程,提高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加大經費投入。改善農機學校基本的教學條件,增添教學設備。建議采取向給農民機具補貼一樣給學校配備拖拉機、收割機、電教設備。同時,加大對農民群眾學習農機新技術的補貼力度,解決農民群眾學技術、學業務而有經濟負擔的問題。
(四)創新農機技術培訓模式。要不拘于傳統,不流于形式,真正沉下去,實事求是,真心實意地培訓農民,農機科技培訓才有生命力,才能持續穩定地向前發展。要根據農民群眾學習農機技術的實際需求,選準農閑時節,采取開班到鄉、培訓到村、指導到人等適合農民特點的形式來開展農機培訓工作。
培訓調研報告 篇4
一、農機化教育培訓工作基本情況及成效
培訓工作取得了七個方面的實效:一是通過對基層農機管理干部和專業技術人員的培訓,使大家認清了形勢,把握了工作重點,掌握了農機化管理相關業務知識和農機化新技術,提高了服務農機化工作的本領。二是圍繞玉米收獲保護性耕作等農機化新技術的推廣,培訓了一批新型農機具操作手,使農機操作人員隊伍不斷壯大。三是通過舉辦農機化新技術培訓和新機具現場演示活動,為農機科技項目實施和各類示范點建設提供了技術支撐。四是通過對農機維修網點從業人員的崗位技能培訓及農機服務組織和農機大戶經營管理知識、農機作業標準的培訓,使農機社會化服務質量明顯改善。五是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科技宣傳和服務活動,使廣大農民對農機化促進法等法規和農機購置補貼政策、農機化新技術、新機具有進一步的了解,激發了農民購置使用農機具的熱情。六是通過開展農機維修工、電焊工等職業技能培訓,促進了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和就業。七是通過對機手開展相關法律、法規、機械常識和操作技能的培訓,使農機作業水平有了進一步提高。
二、存在問題
一是農機駕駛操作人員科技素質較低,法律意識不強,安全觀念淡薄。由于農民受教育程度較低,直接導致農民的文化科技低下,相當一部分農民駕駛操作人員,在購買了農機后,思想上產生了模糊概念,認為從事農田作業,或在個別時間上道路行駛,不需要掛牌入戶,也不愿意參加技術培訓,辦理駕駛執照。更有甚者,在農忙季節,無視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把安全問題當兒戲,看的比較簡單,置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于不顧,給農機安全生產埋下了嚴重隱患。
二是農機教育培訓經費投入不足,影響了培訓工作的正常開展。從目前我縣農機校情況看,事業經費嚴重不足,只保吃飯,培訓質量無法提檔。教學上,缺乏先進實用的電教設備和教學直觀的實物教具和教學掛圖,不能及時更新培訓新知識、新技術,嚴重影響了農機培訓工作的進展。
三是近年來分配的農機專業院校畢業生少,高學歷、高技能師資缺乏,教師隊伍有待進一步強化壯大。
三、建議
1、廣開生源,適應形勢。生源是農機培訓機構賴以生存的基礎,沒有生源,其它工作就無從談起。生源不足是困擾農機培訓機構發展的關鍵因素,因此要采取切實措施增加生源。一要注意改善農業機械化發展環境,農機化有了大的.發展,對農機培訓的需求自然會大大增加。二要農機監理部門加強田檢路查,杜絕無證駕駛現象。三要廣開辦學門路,拓寬培訓領域,充分利用現有的場地、師資、設備,最大限度地發揮其作用。四要在保證培訓質量的前提下,盡量壓縮培訓時間,使機手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真正學會實用的操作、維修等技術,切實增強學校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2、創造社會重視的濃厚氛圍。有計劃地定期對農機培訓先進單位和先進工作者進行表彰,提升其行業榮譽感。
3、加大資金投入和扶持力度。參加職業技能培訓和鑒定的從業人員大多來自于農村,經濟條件較差。同時,基層工作站也受到經費的制約,培訓時間和教學內容不能達到培訓的最終目的。因此,建議要積極爭取財政的支持,讓財政每年安排一定的培訓和鑒定經費,保障農機職業技能鑒定工作的順利開展。
4、發揮整體效能,創建平安農機。搞好拖拉機、聯合收割機駕駛員培訓,是農機教育培訓部門的重要職責,是從源頭上保障平安農機建設的重要措施。要正確處理好培訓與監理的關系、切實解決好重管理輕培訓的問題,堅決杜絕只收費不培訓的現象。農機監理部門要加強監督,凡未經培訓或培訓不合格的,一律不予發放駕駛證件,確保農機安全生產。農機培訓和農機監理、農機推廣等部門要做到相互配合,密切協作,充分發揮各自作用。
5、注重提高教師隊伍的素質和水平。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農機以及工業機械新技術也將得到充分推廣和利用。在培訓中,教學質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師資力量的強弱。這就要求教師集理論教育和技能教育為一體,在教學中打破理論試驗實習的界限,把其合為一體,做到講、練、做同時進行。學校要通過多種途徑,有計劃地安排教師參加學習進修,不斷補充新的知識,來提高教師素質,使其成為既是講師又是工程師的優秀人才。
培訓調研報告 篇5
xx市名師大篷車培訓活動在我縣開展已經有兩年了,總體講,該項活動形式新穎,指導性和引領性強,在全縣教師中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帶動了教師的教改熱情,不少學校開展了學名師,爭做名師的熱潮按照市教科所要求,為更好地開展下一次的培訓活動,我們對教師的今后培訓需求作了調查
一、調研的基本情況
本次調研,我們針對全縣中小學(幼兒園),采取隨機的抽樣方法,對從幼兒園到初中的不同參訓對象開展培訓需求調查。發放調研問卷100份,回收有效問卷91份,其中:初中份、小學2份、幼兒園24份。
在提交問卷的91名培訓對象中,這些人基本上都參加過這兩年的培訓,他們的意見應該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適性。
二、對調研問卷的數據分析
1、關于培訓內容大家覺得對自己最有幫助的是“如何上好"的引領;其次是才是“如何備好”對那些與堂教學直接關聯的,對教學實踐具有指導意義的,操作性相對較強的`培訓內容較為感興趣,培訓內容也可細化,如”在堂上怎樣長時間吸引學生的眼球?”就可以作為一個培訓點
2、關于培訓模式認為效果最好的培訓模式選項中,“名師授,觀摩引領"以最大優勢排在首位,占4票,“集中培訓”和“集中與校本結合”的模式分別以22票和19票緊隨其后,“校本培訓”分別為16票,而“遠程培訓”也高達18票(掙學分較容易)。說明目前"大篷車"能夠得到大家的一致認可。
3、培訓的方式上,大家認為最有效的是“名師帶教”和“觀摩考察”,分別占6%和8%,例研討”占20%,選擇“經驗交流”、“專題講座”方式的均不到10%。相對集中在實踐性、指導性、可操作性較強的幾種方式上,很明顯,老師們需要更多的是面對面的直接指導和借鑒。
三、對下次培訓的需求
1、時間安排上,有7%的人希望在“學期中”組織培訓,21%的人愿意在“暑假”接受培訓,愿意在“雙休日”和“寒假”接受培訓的僅各占1%。老師們繁重的工作負擔和家庭負擔還是值得考慮的,僅有的休息時間(尤其是雙休日)是需要休息調整的如在本次活動中就有10多名老師存在請假現象
2、培訓內容上,“教學實踐與教學新技能”以4%的得票率位列各項之首,“專業發展與教科研能力”以26%居第二“理論與學科新知識”得票數占18%。老師們還是迫切希望得到“教學實踐、教學技能”等堂教學操作能力方面的培訓,對“專業發展與教科研能力”、“教學理論”等涉及個人發展方面的知識和能力也是有一定需求的。
3、培訓教師方面,“名師”、“專家”、“骨干教師”分別以4、2、18票位列前三,說明老師們希望得到既有豐富教學實踐經驗又能將實踐上升到一定理論高度的“名師、專家和骨干教師”的培訓引領如去年馬俊華老師的講座與指導受捧率就很高
4、在考核方式上,過程性考核和終結性考核相結合29票;實踐考核17票;作業22票;實踐技能測試9票;統一筆試9票。說明大部分教師接受“過程性考核和終結性考核相結合”這個大的考評原則的同時,對注重實踐的“考核評價”方式也認可,對提交“作業”的方式進行考核相當一部分老師也持贊同意見,有這樣一句話:教科所老師就是”高”,先給你講做什麼,怎樣做,再叫名師教你一步一步做,最后在再布置個作業讓你鞏固鞏固。
四、對下次培訓的思考
1、希望建立健全教師培訓工作的激勵獎懲制度,更多的運用各種方法去調動教師參加培訓的積極性以及主動性,要讓老師們在參加培訓的過程中得到更多的精神鼓勵和實惠;比如給學分就不錯,但是好像有點少,能否參加培訓了給幾分,作業做完交了給幾分,評了優秀學員給幾分,即分階段否賦分
2、要真正從教師的現實需要出發,設計培訓內容。老師們最喜歡向培訓者提的一個要求就是“請你告訴我該怎么做?”需求很具體,就是要“怎么辦”我縣堂教學改革如火如荼,正在向“有效”、“高效”的方向發展,教師如何轉變自己的角色,引導、指導學生自主學習,成為廣泛關注的焦點,這也是廣大一線教師最普遍、最迫切的需求,才能改變過去培訓中的“聽了激動,回去不動”的現象,培訓才有實效。
3、要創新培訓的模式。集中培訓是開展中小學教師全員培訓的主要途徑,如名師講學、例觀摩、送教上門等教師們喜聞樂見的培訓方式,要要作為常用的方式應用于教師培訓市改辦近幾年開展的優質送教下鄉活動就備受歡迎,參加活動的教師對此一致評價很好。
4、要根據不同對象開展分層、分類培訓。如農村教師,體音美教師以及農村私立幼兒園老師這個群體的特殊需求等大篷車活動這兩年培訓科目交叉進行,著實讓我們不少老師受益匪淺希望以后的培訓要緊密聯系當前的堂教學,理論要于實踐相結合,可操作性要強,不但能提高我們教師的堂教學能力,而且能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培訓調研報告 篇6
根據省、市陽光工程培訓今年申報調研工作要求,我局高度重視,始終把陽光培訓工作列入整個農業工作重要組成部分。局分管領導帶隊,組成了以局科教站牽頭,由相關站室以及畜牧水產、農機等單位為成員,深入全縣鄉鎮,充分聽取鄉鎮基層農技綜合站意見,各方互動,充分醞釀,征求各方建議,最后根據我縣具體情況,農業產業特點,從業勞動者培訓意愿,當前我縣農業技術力量實際需求等綜合因素,形成以下調研報告。
一、基本情況
縣是歷年全國優質商品糧基地縣,省29個糧食生產大縣之一,全國蔬菜勞務大縣,中國麻雞之鄉,農業機械化大縣。全縣現有耕地面積46萬畝,其中糧食作物面積63萬畝。全縣人口36萬,農業人口占八成,農村勞動力近13萬。在農村勞動力中,高中以上達6%,初中文化占80%。通過幾年陽光培訓的實施,我縣農村勞動力文化、科技、市場等綜合素質得到普遍提高。現有的文化層次和學歷結構為我縣繼續大力實施陽光培訓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陽光培訓工作,通過多年的實施、實踐與摸索,我縣積累了較為豐富的工作經驗,具備承辦相應的陽光培訓能力。在硬件建設上,有相應的設備,特別是隨著基層體系建設加強,上級對基層的農科教設備進一步充實完備,裝備更加優越。各類農業產業實習基地,我縣有近20個。在軟件建設上,有一批優秀的農業科教老師隊伍,經過幾年來的錘煉,師資整體素質相對較高,教學經驗愈加豐富。總體看,學的會學,教的能教,整個培訓體系上下都對辦好今年陽光培訓充滿信心。從全面來看,承辦20xx年陽光培訓事業的條件是成熟的。
二、基本思路
地方自主性招生計劃,我們緊緊圍繞實現糧食“十連增”,農民收入“十連豐”目標,決不放松糧油生產,積極充分發揮各地方區域農業產業特色優勢。在農業職業技能培訓方面,我局站在全縣面上的角度抓重點,例如著重病蟲專業防治員,因為這是糧食生產關鍵環節,是農業科技牛鼻子,這項關鍵技術動態性、科學性、辯證性較強。我們在這方面還是重點培訓村組干部,部分科技示范戶和種田大戶,充分發揮這一群體的影響力和輻射力。我們倡導村組干部要帶頭學科技,我們農業部門對村組干部灌輸一個理念,就是不帶頭學農業科技的干部不是一個合格的干部。
另外在基層村專項技術培訓方面,我局站在全縣點上的角度,也是原則上咬定糧油生產,例如郭圩糧倉,又是超級稻基地;航埠鎮我縣油菜基地;許坊鄉的雜交水稻制種基地;相山鎮山區無公害優質米基地等。在穩定糧油專項培訓的基礎上,我們也因地制宜,充分進行地方區域特色的專項培訓,例如城關鄉鎮的巴山、郭圩和石莊的蔬菜瓜果產業培訓;河上鎮紅壤旱地花生產業培訓;白路和禮陂的`優質水果產業培訓;桃源鄉畬族民族村陽光幫扶特色培訓等等。
在實施陽光培訓過程中,我局把培訓與完善基層鄉站工作有機結合起來,把陽光培訓作為基層農技工作的一個重要平臺,成為農技干部與農民朋友深入交流溝通的渠道,基層農技工作一個重要抓手。促進基層農技站人員形成凝聚力,戰斗力的重要手段,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
三、申報專業與實際需求
申報專業共9個,申報培訓學員數共2500名,其中農業職業培訓1000名,與去年持平。專項培訓1500名。申報數符合客觀實際,整體上有利農業事業均衡發展。申報指標中,專業技術培訓我們分配給每個鄉站均100名。總結去年的經驗,這有利于調動全縣基層站的全部積極性,能最大限度發揮基層人員的正能量。充分發揮各鄉鎮區域專項培訓特色,在抓好糧油生產的同時,有利于一鄉一業的發展,形成各具特色的鄉村個性農業。作為縣局也有利于產業效益綜合分析、對比、示范。
申報農業職業技能培訓方面,除了病蟲防治員400名外。
1、種子代銷員和農藥經銷員各80名。種子是一年水稻收成的關鍵,我縣現有種子代銷員和農藥經銷員近400名戶,增強他們合法、守法經營意識非常重要。
2、農民專業合作社骨干人員80名。今年中央一號文件著重強調農村經營體制管理。作為在農民專業合作社體制建設中,以麻雞特色為主的農業產業化發展現階段都有一定的位置。繼續鞏固和完善現有成果,提高合作社骨干人員管理水平顯得非常及時。
3、蔬菜園藝工80名。是全國性蔬菜勞務輸出地,是我縣農民致富的一個重要產業。我縣近幾年來,以群惠和馬安蔬菜基地為龍頭的蔬菜業,在各方努力下,蔬菜產業得到突飛猛進發展,位列全市前茅。
4、沼氣工80名。沼氣能源工作,經過幾十年發展,也和兄弟縣一樣得到進步,隨著新農村建設,秀美鄉村事業發展,要改造好農村環境,沼氣能源建設首當其充。
培訓調研報告 篇7
為了提升運城市廣大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管理水平,運城市安監局針對行業特點,分批組織各單位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管理人員開展了XXXX年度企業安全管理資格培訓工作。通過這次安全教育培訓,大大提高了廣大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的安全生產知識、技能和整體素質。現就我所參與培訓的主要情況匯報如下:
一、通過安全培訓交流企業安全管理經驗
對企業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的教育培訓應當貼合實際,除了相關安全法規知識以外,介紹先進的管理模式,探討、交流工作經驗也是很重要的。在我的培訓材料中主要講解本企業在安全方面所實施的的幾種方法:
1、積極倡導本質安全。即通過設計等手段使生產設備或生產系統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誤操作或發生故障的情況下也不會造成事故。強調企業在安全問題上要舍得花錢,一是為員工創造無風險環境。改善員工作業環境,提高操作的機械化水平,努力實現本質安全。二是關懷員工的職業健康。確保勞動防護用品的質量,實施職業危害因素控制措施,讓員工在舒適的環境中工作。
這不僅是管理者的責任使然,在經濟上也是合算的。因為,一個重大事故,就有可能給企業帶來滅頂之災。只有努力推行本質安全,使企業負責人擺正安全與生產、安全與效益、安全與發展、安全與穩定的關系,認真履行職責,對員工負責、對自己負責,對家庭負責,對公司負責,對社會負責,才能真正實現安全生產。
2、發動全員開展6S現場管理。推行6S管理是企業實現本質安全、提升管理水平、促進全面標準化管理、推進企業持續、協調發展的需要。
作為一種現代化的管理方法,在安全管理方面效果尤為突出,一是工作場所的寬敞明亮使物流一目了然,人車分流,道路通暢,減少事故。二是危險操作警示明確,員工能正確地使用保護器具,不會違規作業。三是所有的設備都進行清潔、檢修、預防、發現存在的問題,消除了安全隱患。消防設施的齊備,滅火器放置定位,逃生路線明確,萬一發生火災或者地震,員工的生命安全必然會有所保障。
3、大力推進班組安全標準化建設。班組是企業的基層組織,是加強企業管理,搞好安全生產的基礎。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法規、條例等最終都要在班組里落實。企業生產管理中的一系列安全措施、控制措施,都要依靠班組長組織員工具體實施。設備設施都要由班組員工去正確操作和維護。班組是控制事故的前沿陣地,是企業安全管理的基本環節,加強班組安全建設是企業加強安全生產管理的關鍵,也是減少傷亡事故和各類災害事故最切實、最有效的辦法。
(1)做好班組安全建設首先要確保安全目標管理的實施。
年初,企業首先根據上級部門指示和本單位特點及安全工作狀況,確定本年安全工作實現總目標。然后自上而下地將總目標分解為車間、班組和個人目標,并層層提出實現各自目標的保證措施或對策。年末,對企業各級目標責任者實現目標進行考核評比和獎懲兌現。至此,這一管理周期結束,下一個安全目標管理周期開始。
(2)班組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是車間、班組安全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保證車間、班組生產安全和不發生違章違紀現象的依據。車間、班組安全方面的管理制度是血的教訓、前人的經驗總結,它是科學管理的需要,特別是生產第一線的人員,要認真理解、熟悉、掌握和貫徹這些管理制度。為此,要經常將自己的行為與管理制度進行對照,找出問題,不斷改進,并提高自己遵章守紀的自覺性。
(3)班組日常安全工作的內容
班前會是班組長根據當天的工作任務,聯系本班組的人員、物力和現場條件、工作環境等,在工作前召開的班組會。在班前會上先進行安全宣誓,使員工上崗前就上緊安全這根琴。再突出“三交”(交任務、交安全、交措施)和“三查”(查工作著裝、查精神狀態、查個人安全用具),并根據當天生產任務的特點、設備運行狀況、作業環境等,有針對性地提出安全注意事項。
班后會在總結、檢查生產任務的同時,總結、檢查安全工作,并進行交通安全宣誓,使員工在回家途中注意交通安全。
二、對安全教育培訓工作的兩點認識
1、安全培訓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防范安全生產事故的重要舉措。
“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本質內容。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把人作為安全生產工作的著眼點和立足點。人對安全生產的重視程度、管理水平、操作技能等,直接影響安全生產。而重視程度、管理水平和操作技能的提高,主要來源于培訓教育。因此,切實抓好此項活動,實現企業全員安全意識的強化,安全技能的提高,是在安全生產領域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舉措,把安全生產建立在提高人的素質上來。
2、安全培訓是實現安全生產的有效途徑。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先進設備和先進技術在不斷的'引進和提高。與此同時,對安全工作的要求也相應提高,安全管理也越來越專業化、系統化,企業全員的安全知識和安全管理水平也要與高速發展的經濟同步提高。從本質上說,安全事故都是技術風險,是可以預防和避免的。加大培訓力度,努力提高安全素質和安全管理水平,對于預防各類事故的發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對安全教育培訓工作的幾點建議
1、要根據不同行業、不同特點、不同內容,因地制宜,因人施教,以實用管用為標準,堅持普及培訓與重點培訓相結合。充分利用電視、多媒體等手段,采取情景模擬、案例分析、雙向交流等靈活多樣的形式傳授安全知識,強化實踐教學,更多的采用實物、現場參觀、案例分析、現身說法等生動形象和直觀的教育方法,增強培訓效果。
2、安全思想認識水平是安全生產重要性在頭腦中反應的程度,人的行為是由他的思想意識支配的,只要從思想上重視安全,才有行為安全;只有行為安全,才能保證安全制度、安全責任落到實處。從很多事故發生的原因分析看,人對安全生產的認識和態度與事故發生率之間存在著密切關系,從一些單位來看,重視安全工作的單位其事故發生率就低,不重視的單位事故發生率就高。因此,切實重視和提高安全思想教育培訓,是提高安全素質的核心。
綜上所述,安全教育培訓是確保安全生產的前提,是強化安全管理的基礎工程,是啟發、引導和規范安全生產的關鍵,是科學技術管理轉化為生產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只有把握好安全教育培訓的特點,才能不斷開創安全生產的新局面,促進安全形勢持續、穩產、和諧的發展。
培訓調研報告 篇8
近年來,我縣職業技能培訓工作在縣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有了很大發展,在提高勞動者素質、促進創業就業方面收到了明顯成效。但由于職業培訓組織、資金渠道不統一,職業培訓資源分散,未能發揮職業培訓的最大效益和培訓資金使用效力,勞動者的整體素質不高的狀況并沒有得到根本改變,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仍遇到了不少困難和問題。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對職業技能培訓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部分人員思想觀念比較陳舊落后,視野 較窄,缺乏長遠性和開拓性,他們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認識不到提高技能對于個人就業、提高經濟收入的重要性,不愿參加職業技能培訓。也有部分人員認為,種地是他們生活的根本,參加技能培訓純屬浪費時間,沒有從長遠的角度看到培訓給他們帶來的效益。在農產品的粗加工、商業飲食業、服務業、建筑業等技術含量不高的勞動行業,他們覺得沒有必要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接受培訓。因此,沒有時間參加職業培訓或者培訓時間較短效果不明顯,這也是制約他們參加職業培訓的一個重要因素。例如:20xx年內蒙古自治區技能大賽我縣僅有5人參賽,僅一人獲三等獎。
(二)職業技能培訓內容針對性不夠強,培訓質量不高。一是理論教學與實際操作脫節的現象。重理論輕實訓的教學方法難以吸引勞動者參與。二是教學模式單一,師資力量薄弱,缺乏師生互動。培訓教師容易忽略學員對所學知識和技能的接受能力,不能周全的考慮學員的知識水平、接受能力的差異,對不同文化程度的學員培訓往往進行統一教學,教學效果不夠理想。三是培訓科目設置比較單調,實用性不強,不能實質性的解決就業問題,無法完全適應學員的要求。
(三)各類培訓政出多門,整合優質培訓資源,形成合力,迫在眉睫。目前,人社、教育、農牧、殘聯、科技、工會、婦聯等部門都從各自的業務出發,開展了有針對性的實用技術培訓和職業技能培訓,在一定程度上對勞動者轉移就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但各部門之間條塊分割,缺乏必要的統一、協調和銜接,沒有充分整合資源優勢,不能形成合力,培訓資源短缺結果使參訓學員學不到真正的知識和技能。
(四)職業技能培訓的投資不足。部分民辦職業培訓學校只注重收益,不注重投資。大多數培訓機構沒有足夠實習實訓設備,實訓基地和實訓場地條件落后,實訓設備簡陋,不利于培訓工作順利開展。
二、對策及建議
(一)通過電視、報紙、宣傳冊、微信等媒體廣泛宣傳職業技能培訓對就業的重要性,宣傳優秀技能人才和高素質勞動者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貢獻,努力提高全社會對大力發展職業培訓重要性的認識,積極營造全社會進一步關心、重視和支持職業培訓的良好氛圍。在培訓中,進行法律知識、社會風尚、職業道德和基本權益保護等教育,既能使其遵紀守法,安居樂業,融入城市,又能提升薪酬待遇,穩定就業。加大對培訓的宣傳引導和組織力度,想方設法調動勞動者主動參與培訓的積極性,改“要我培訓”為“我要培訓”。
(二)今年我縣加大了對民辦職業培訓學校的整頓力度,取消了兩家的辦學資格,暫停一家民辦職業培訓學校的辦學。鼓勵民辦職業培訓學校“真辦學、真投資”,樹立服務社會服務民生解決就業的理念,實實在在的培訓、真真且且的就業,取得合理的報酬。鼓勵民辦職業培訓學校嚴把聘用教師關,堅決杜絕聘用資質不合格的教師,優先聘用實際操作能力強的教師。鼓勵建設民辦職業培訓學校的管理人員高素質專業化隊伍,多聘用“內行”管理學校。
(三)加強招生培訓環節的監督檢查。嚴格按要求招生,對不符合培訓要求的學員一律不準享受國家培訓補貼資金,一經發現堅決取消其辦學資格,并追究其責任。監督環節實行“無縫對接”,利用螢石視頻全程多方位實時監督。
(四)進一步強化培訓的針對性。對城鎮失業人員、退伍軍人要結合全縣重點拓展的就業領域,重點開發面向社區就業的`服務類技能培訓項目;對參加失業登記的大中專畢業生,要結合其專業背景,重點開展創業培訓和技能培訓;對返鄉農民工要根據其轉移就業要求和勞務輸出意愿,結合本縣產業發展和新開工建設項目的需求,重點開展實用技能培訓;對有技術和資金,并有創業意愿的農民工,組織開展創業培訓;對未能繼續升學的城鎮和農村需進城務工的人員,組織開展實用技術培訓。職業技能培訓在加強理論培訓的同時更要著重通過現場演示、實地操作等實訓方式,提高學員的實際動手能力,切實提高學員的生產技能和自身綜合素質。
(五)按照張建光縣長提出的“政府為主、渠道不變、統籌規劃、各記其功、突出就業”的原則,對全縣職業培訓資源進行整合。根據勞動者素質技能及市場需求,統一制定培訓規劃,統一下達年度計劃,對各級財政分別從人社、農業、扶貧等口下達的職業技能培訓、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貧困地區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資金,在總體培訓計劃的指導下,按照各塊資金的規定用途,統籌安排使用。推行職業培訓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建立規范有序的職業培訓管理體系,將培訓補貼的發放與培訓合格率、職業資格鑒定合格率、就業率掛鉤,使職業培訓工作發揮出更大更好的社會效應。
培訓調研報告 篇9
(一)要加快建立適應市場經濟發展需要的職工教育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
按照市場經濟要求,盡快形成職工培訓、技術比賽、技能鑒定、資格認證等“一條龍”工作格局。一是由勞動部門前頭,工會積極參與,積極推進勞動預備制和職業資格證書制。對至今尚未執行“持證上崗”制度的企業,由勞動部門加大執法監督力度,工會加大檢查、建議力度,督促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和措施,有計劃地分期、分批落實到位。二是拓寬職工技能鑒定的覆蓋面,凡是納入全市勞動競賽范圍內的比賽工種,無論是通用工種還是行業工種,只要基本符合勞動部門申報條件,都可以通過比賽免試直接參加技能鑒定,使更多的工種能夠參加技能鑒定。有關方面要及時建立完善職工技術技能培訓制度和等級評定標準,依法維護和保障職工享有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三是完善職業技能考核鑒定和晉升制度,進一步加大崗前培訓、在崗培訓、轉崗培訓、以賽促訓工作力度,使職工學以致用。實現培訓內容、形式和方式方法的創新,培訓工作要從適應型向提高儲備型轉變,從注重積累數量向提高質量轉變,從注重學歷培訓向復合型人才培訓轉變。四是拓寬職工教育陣地。進一步規范職工學校,建立以市職業技術學院、市高等技工學校等為職工技能培訓基地。廣泛利用社會教育資源,為提高職工文化技術素質提供便利、快捷、優質的服務,實現資源共享,互惠互利。五是完善技師和高級技師的工資指導價標準,確認技術工人的價值,鼓勵技能人才勞動價值市場化。使高級技工勞動價值真正走向市場,得到社會公認。六是繼續實行市人才工作會議確定的優秀技能人才獎勵辦法,同時擴大數量和覆蓋面,利用政府宏觀調控職能拓展職工技能人才成長渠道,鼓勵企業培養職工技能人才,留住職工技能人才。
(二)要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技能人才培養、使用的政策措施和激勵措施。
第一要企業建章立制。企業經營者要提高認識,把“職工技能素質提高工程”擺上議事日程。逐步建立起職工培訓、競賽、鑒定、使用、待遇“五位一體”的有效運行機制。切實制定職工技能登高計劃,把培育和造就一批技術技能型、復合技能型和知識技能型高技能人才,納入企業經營發展總規劃之中。要通過評選“首席員工”等形式為廣大職工學技術、練本領創造條件、搭建平臺。對技能人才的使用和享受的待遇要有機結合起來,拉開技術工種、技術等級之間的待遇差距。對技術帶頭人、技術創新有較大貢獻的高級技能人才要實行獎勵制度并與工資掛鉤。做到工人以技定級、以崗定酬、崗變薪更,鼓勵工人一專多能。激勵更多職工自學成才、崗位成才,使更多的職工真正成為市場經濟需要、企業歡迎的一專多能的復合型技能人才。
第二要社會營造氛圍。大力宣傳技能型人才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營造一個重視技術人才、愛惜技術人才的社會氛圍尤為重要。進一步強化社會各界對提高勞動者素質、加快科技向生產力轉化的意識,強化優秀的技術工人與科技人才一樣都是企業寶貴財富的`意識。克服“重科技、輕技能”的錯誤觀念,在全社會逐步形成重視、培養、關心高素質技能人才的新局面。每年通過全市職工技能競賽,表彰一批技術能手、創新能手,選樹一批優秀技術工人典型,命名一批先進操作法,對有貢獻突出的技術工人,積極推薦享受政府津貼,并破格晉級,授予“五一勞動獎章”榮譽稱號,提高他們的社會政治地位。
(三)要建立和完善職工教育經費征繳、提存、使用、管理制度。
建議政府有關方面要強化監管措施,督促企業按照法律規定足額提取教育經費,承擔起職工培訓、技能鑒定的責任。一是要不斷建立和完善職工教育經費投入制度,確保企業工資總額2.5%左右的經費用于職工教育和培訓工作。二是要在培訓經費上,拓寬職業教育和職工培訓的經費來源。一方面政府主管部門采取統籌的辦法,可依法征繳企業職工教育培訓經費,另一方面政府每年也應劃撥一定數額的資金作為職工培訓專項經費。實行政府、企業和職工共同負擔的辦法,健全“培訓、練兵、競賽、晉級”四位一體機制。為防止人才流失,可明確規定受益職工對企業的服務期限,違約賠償。盡快實現職工職業培訓的良性循環。
(四)要建立和完善工會組織提高職工技能素質的網絡體系。
發揮自身優勢,突出維護職能。全市各級工會組織要加強領導,依法建立健全職工教育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和各項規章制度。從源頭參與、源頭維護人手,運用法律武器保障職工接受教育和培訓的合法權益,逐步建立健全工會組織培養高職工技能素質的網絡體系。將技能培訓、崗位練兵、優秀技能人才培養、職工教育培訓經費使用等內容,納入工資協商和集體合同的簽訂范疇,通過職代會、廠務公開、職工代表巡視等有效制度進行監督檢查。同時,各級工會要加強職工技協工作,充分發揮基層技協組織的職能作用。積極主動督促、配合有關部門,建立優秀技能人才庫,為培養優秀技能人才搭建平臺。與企業資源共享,發揮工會教育職能作用,利用企業現有的文化教育陣地,對職工進行多形式、多層面的技術技能培訓。凝聚能工巧匠和技術骨干。通過開展崗位練兵、技能比賽、技術培訓、拜師學藝等活動,加快培養企業急需的技術技能型、復合技能型和知識技能型人才,加快高技能人才培養,促進職工技術素質的全面提高。
立足共建共享全局,狠抓工作落實。全面貫徹落實市委工會工作會議和市工會四次代表會議提出的“深入開展以經濟技術創新為主要內容的建功立業活動。以“建功十一五、和諧促共贏”為主題,創新載體,塑造品牌,激勵職工在本職崗位上創造一流業績“奮斗目標。積極探索新形勢下開展勞動競賽、合理化建議、技術革新和發明創造等職工技能提高新途徑,緊緊圍繞重點工程、重點項目和重點工種,開展帶有示范性的勞動競賽和技術比武活動。深入扎實推行首席員工制度,為崗位工種樹立先進帶頭人;積極推進爭創“工人先鋒號”活動,為行業系統樹立先進群體。廣泛開展“我為節約做貢獻”活動,引導職工在發展循環經濟、開展節能降耗、保護生態環境方面貢獻力量。不斷完善經濟技術創新活動的保障和激勵機制,激勵廣大職工立足本職,學趕先進,爭創一流,多做貢獻。積極探索有效形式和途徑,不斷深化主題,加大力度,創新載體,完善機制,為廣大職工建功立業搭建平臺。
培訓調研報告 篇10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朋友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徐徐清風伴我行》。
古往今來,有多少清正廉潔、務實為民的清官廉吏受到百姓的崇敬與愛戴,他們的形象深入人心、他們的品質代代弘揚、他們的故事久久傳頌。這說明,無論歷史如何變遷,無論社會怎樣發展,風清氣正永遠是時代的呼喚、廉潔從政永遠是人民的期盼、反腐倡廉永遠是社會的需要!
提到“廉潔”和“正氣”,我們不難想起大公無私的包拯、兩袖清風的于謙……我們更會想到一代先賢諸葛亮,他“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他“秉公執法,廉潔奉公”,他“一身正氣,勤政愛民”,他用盡一生忠誠踐行廉潔正氣的宗旨,成為萬世仰慕的楷模,千秋傳誦的典范。
廉潔如高山流水一樣,處處可敬。今天,在我們的周圍也涌現出一批批令人肅然起敬的優秀楷模。遠有楊善洲、任長霞,近有蔣寶生、吳朝義,他們都被群眾譽為“活著的孔繁森”。他們對黨忠誠,一心為民,淡薄名利,用實際行動彰顯著人民公仆的風采。
廉者,可敬。記得剛剛工作時,我的一位領導就常常告戒我,不貪不占,并不等于廉潔。要敬畏人民、敬畏歷史、敬畏法紀,要心中裝著群眾,忠誠于黨,敬業愛崗,要珍惜為黨工作、為人民服務的機會,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留懷念于民心、留清白于后人!
正是有這樣一代一代的傳承,正是有這樣一批批的干部,正是有他們默默無聞的奉獻和矢志不渝的堅守,才筑牢了我們共和國大廈的堅實基石。
在我的身邊,有這樣一位同志,他,并非XX縣本土人,但卻把根深深的扎在這方平實而厚重的土地上。80年代初作為“第三梯隊”后備干部被省委組織部選調來到XX縣工作,在多個不同崗位任職,任勞任怨,默默奉獻,這一干就是25年。他平易近人,熱心幫助他人,是干部和群眾的貼心人。他認真工作,以身作則,帶頭加班加點地工作,像老黃牛一樣,從不叫苦叫累。長期的勞累使他患上了腸胃炎、腰脊勞損、高血壓等多種疾病,可他為了不貽誤工作,常常帶病堅持開展工作。無論肩上的擔子有多重、壓力有多大,他從不懈怠,從來沒有降低過對工作標準和要求。在工作和生活中,他時時刻刻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和家人,廉潔律己,克己奉公,時時刻刻展示著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應具備的思想覺悟和優秀品格。他在多個重要崗位擔任領導職務以來,從未為自己和家人謀取過私利,妻子單位破產,成為下崗職工,他也始終沒有向組織提出過非分要求,依舊保持旺盛的斗志和良好的精神狀態戰斗在工作一線。
在我們周圍像他這樣的同志,還很多很多,他們僅僅是我們共和國大廈的一粒沙,他們身處平凡崗位,但他們的事跡震撼人心,可歌可泣,他們堅定鮮明的政治品格,為民謀利的.執著追求,無私無畏的高尚情操,展示著共產黨人的光輝形象。
如今,我國經濟建設有了巨大的成就,人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人們的思想水平也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在當今社會中出現了有一些不和諧的音符:一個個腐敗大案浮出水面,一個個貪污的官員紛紛落馬,一個個慘痛的教訓訴說著反腐工作的嚴峻形勢。這充分說明了反腐倡廉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反映了廣大人民群眾對廉潔從政的真情呼喚和迫切要求!
大家應該記得“土地奶奶”、“許三多”這些腐敗典型吧!他們無不過著燈紅酒綠、紙醉金迷的生活。他們干工作像猴子一樣,公款消費像餓狼一樣,遇到困難則像兔子一樣溜之大吉;他們喝茅臺一斤兩斤不醉,下舞池三步四步都會,打麻將五夜六夜不睡,收禮物,那可是成千上萬不退啊!
這些問題雖然只是領導干部隊伍中的個別現象,但是嚴重損害了我們黨和政府的形象,割裂了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影響著我們經濟社會的和諧發展。一直以來,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面臨的最大威脅就是腐敗,我們的黨面臨的最大威脅還是腐敗。反腐倡廉任重道遠,刻不容緩!它關系著國家的強盛,民族的振興,關系到我們黨的民心得失和興衰存亡啊!
同志們,也許你會說,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公務員,沒有貪污的條件;也許你會說,我只有一丁點兒的權力,沒有腐敗的途徑。但是,一位哲人說過,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腐敗這枚癌細胞其實潛伏在每一個人身上,只要稍不留神,放松警惕,它就可能蠢蠢欲動,興風作浪!所以我們每一個人應經常對照“八榮八恥”,時時警惕,刻刻反思,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要經受得住權力、金錢、美色的誘惑,永葆共產黨人和人民公仆的革命本色,在勤政廉潔的道路上走得更踏實、更穩健,對得起黨,對得起人民,對得起家人和自己。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而這反腐倡廉的活水就是我們在座的每一位,讓我們一同用公正之劍,斬斷貪念,用嚴明之氣,蕩滌腐朽,讓清風正氣,化為甘霖,潤澤我們的神州大地。
謝謝大家!
培訓調研報告 篇11
一、背景
教育信息化發展至今,已經經歷了教育信息化硬件環境建設和信息技術教育教學應用的階段,各地區教育信息化建設工作的重心轉移到結合新技術的教育管理創新及教學模式應用的探索上,隨著移動互聯網及云平臺等新的信息技術支撐平臺及數字化學習環境的日益普及,教育信息化對教育工作者的信息化管理與教學支撐服務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教育信息化培訓的現狀
基于教育信息化對教育系統各類人員的能力要求,我們對目前各級各類學校開展的教育信息化相關培訓的現狀做了一次調研。
1、調研目的
(1)了解近幾年教育信息化培訓的現狀。對國內電大系統、中高職院校及部分高等院校以及企業等其他機構組織的與教育信息化培訓相關的活動進行較大范圍的調研,獲得近三年教育信息化培訓開展情況的真實信息。
(2)挖掘培訓的真實需求。期望通過對這次調研結果的統計分析,發現培訓對象結構、培訓內容及培訓方式上存在的問題與不合理之處,并從中挖掘出教育信息化培訓的真實需求。
2、調研對象
有全國43家電大院校系統提供的教師及教學管理人員教育信息化相關培訓、100家高職院校提供的教師教育技術培訓、100家中職院校提供的教師教育技術培訓、20多家教育服務類機構和企業開展的有關教育信息化培訓活動。
3、調研方式
通過對調查對象公開網站發布的教育信息化培訓信息、招生簡章、通告通知以及學員公開發表的培訓心得等進行搜集和整理,統計出全國44家電大院校、200所中高職院校以及多家教育服務類機構近三年來開展過各種級別和類型與教育信息化相關的培訓情況,并對調查結果進行進一步的歸類分析。
4、調研內容
調研信息內容涉及培訓的主辦單位、培訓規模、培訓對象、培訓時長、培訓方式以及全部能了解到的具體培訓課程內容。
5、調研結果
此次調研涉及了43所電大院校、200所中高職院校及部分師范院校,另外一個重要部分是調研了20多家教育服務類企業,獲得與教育信息化有關的培訓共153期,其中以師范院校和電大開辦為主,高職院校有不定期的內部培訓活動,而中職院校一般是外派型培訓。
(1)在開辦規模上,根據培訓班類別的不同會有兩種較大的差別,一種是對外的招生培訓,影響力較大。一般由電大和部分師范院校舉辦,諸如面向全省或全市的集體培訓,也有定期和不定期兩種形式,但規模都相對較大。另一種是對內的培訓,影響面也較窄。主要是面向校內的教師或教學管理和輔助人員,培訓規模基本在幾十人以內。
(2)在培訓方式上,除了湖北廣播電視大學、河南廣播電視大學及寧波廣播電視大學開展過為數不多的在線學習及視頻會議方式的培訓之外,其他院校和機構進行的均是線下的課堂面授培訓,并且一般是一至兩天的短期培訓。
(3)在培訓對象上,主體可以分為學科教師、管理人員及技術人員三類。這里培訓對象是按照培訓機構開設課程針對的目標人群進行的分類,其中,管理人員針對的是各院校校長、教務處領導及其他教學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包括教務教學系統管理人員、信息中心技術人員、圖書管理員等,還有其他教育信息化相關工作人員、社會上信息技術愛好者。在此次調研獲得的153期培訓中,針對學科教師的培訓有88期,面向技術人員的有63期,而面向管理人員的只有7期。
(4)在培訓課程內容上,根據培訓對象的不同,培訓內容也會呈現明顯的偏向性,但總體可以分為三類――理論理念類培訓、技能類培訓及應用類培訓。就目前的開展情況來說,以教學信息技術的應用技能培訓居多,面向技術人員的專業技能培訓以及面向管理人員的統籌規劃與實踐應用類的培訓還比較少。
(5)對于培訓內容的發展趨勢,可以通過培訓課程內容的三個分類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進行調整,并得到近三年教育信息化培訓關注熱點的轉移情況。
A.理論理念類培訓
從20xx年到20xx年,教育信息化培訓課程經歷了一個較為快速的發展和轉變,從一開始對信息化教育教學的認知到信息化管理、信息化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理念和思考,僅僅一年后的2013年在教師教育信息化培訓行業便開始關注到信息化與課堂教學創新、信息化管理的反思與改進、信息化教學設計與原則的研究、信息化學習方式的探討以及在線學習、終身教育等構建學習型社會的知識領域。
B.技能類培訓
技能類的培訓也經歷了從計算機基礎、網絡軟硬件知識、多媒體制作技術、教育管理及教學信息化平臺操作、網站設計與開發培訓轉向課程開發技術、互聯網資源的高效獲取與利用技能、課件制作與課程建設技術、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智能交互教學方式、移動互聯網開發技術等更加精細化、智能化的培訓內容。
C.應用類培訓
應用類的培訓主要集中在信息化教育教學管理平臺的培訓以及信息技術在教師和教育工作者的信息技術能力的提升,從統計結果來看,平臺的應用和管理培訓較多,而教育教學工作者的信息化能力提升上的培訓還比較欠缺。
6.調研的不足之處
此次調研主要以網絡調查的形式展開,沒有進行培訓主體的直接探訪。只對公開發表的信息進行了系統的統計,對于沒有在網站或其他公共渠道上發布消息的培訓并未作統計,因此所搜集到的信息也可能是不完全的。但這只作為我們對教育信息化培訓現狀總體上的把握,而各院校培訓開展的情況和總體趨勢是基本一致的。 三、調研結論與存在的問題
通過對調研結果的總結分析,我們發現目前的教育信息化培訓呈現以下特點:
1.培訓項目缺乏長期穩定性
由目前的調研結果來看,短期的培訓課程較多,定期的培訓項目較少,缺少能夠提供長期穩定培訓的機構和組織。各級各類院校舉辦培訓活動的'隨意性較大,外派培訓對于參訓人員的選擇上也存在很大隨機性,不能滿足廣大教育工作者提升信息化教育教學能力的需求。
2.培訓覆蓋面較窄
教育信息化培訓的對象主要有三類人員――學科教師、技術人員及教學管理人員,目前的培訓活動主要是面向學科教師,針對管理人員和教學服務技術人員的培訓目前還比較欠缺。
3.培訓內容單一缺乏系統性
在調研得到的培訓信息中發現,現階段的教育信息化培訓課程集中在網絡化信息化軟硬件的操作使用等新技能的培訓上,缺乏涉及學校信息化統籌規劃與設計實踐能力的培訓。
4.缺乏科學的培訓教材
縱觀歷年來的教育信息化培訓,學院學習的教材大都來自培訓講師個人制作的PPT,沒有經過專家多方論證的統一學習資料,在內容的科學性、權威性和全面性上難以得到保證。
5.培訓方式沒能與時俱進
雖然現在網絡學習已經成為成人教育的主流發展趨勢,但從調研中發現現階段的培訓絕大部分是短期的面授課程,很少有通過線上學習的形式進行培訓課程的引申和延續。
四、對教育信息化培訓的建議
不管是國家教育部對教育信息化發展的規劃與部署,還是時代科技進步對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的能力要求,教師及教育管理和輔助人員對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都呈現出極大的需求,根據對提高教育技術能力的方式調研得知,受教育工作者歡迎的提升教育信息化能力的學習方式依次是參加培訓(59.61%)、團體協作(16.94%)、專家講座(13.68%),這與實際方式自學(56.68%)形成很大反差。因此,形成長期性、穩定性和有效性兼備的教育信息化培訓渠道已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切身需求。
1.形成長期穩定的培訓體系
教育信息化發展到現在,規模龐大,所需求的教育管理、教學指導與應用能力已經遠遠超出了教育工作者當時所接受教育的能力范疇。應急性、零散的隨機培訓已經不能滿足教育工作者提升自身教育信息化能力的需求。因此,對于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這一長期性的需求,必須建造能夠滿足教育工作人員需要的規范性培訓體系,不僅要有傳統的面授課堂培訓,還應有與面授課程相關聯的在線學習資源做培訓的引申和后續應用及反饋,教育信息化培訓現階段亟需專門性的培訓渠道來提供長期穩定的培訓服務。
2.開發針對具體崗位和人員的專門性培訓教材
教育信息化能力需求與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具有很高的一致性,但由于各個地區經濟發展狀況的差異,教育信息化程度也有較大的差別,同時,不同工作崗位對于教育信息化能力的職責和要求也不盡相同。要保證教育信息化培訓的有效性,就需要開發具有針對性的培訓教材,不光要考慮地域和發展階段的差異性,同時也要將職業教育信息化自身的特點納入到培訓內容之中。另外,在教材審核上,應將能否適應具體工作崗位的需求作為衡量標準,同時,由于科技更新速度的加快,培訓內容也要跟上持續更新的節奏。
3.線上與線下結合
目前來說,市場上具有良好學習體驗的線上與線下結合的培訓還沒有較為典型的案例。教育信息化學習人員需要的不僅僅是門戶網站上的招生通告和報名表,他們更多關注的是培訓內容是不是所需要的知識,能不能找到相關的學習資料進行個人的預修,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沒有一個圈子方便共同討論困惑的難題,以及培訓結束后在實際應用過程中的經驗總結,能不能依托線上的學習通道反饋給講師和更多的學院,進行持續性的討論研究,共同進步。因此,在籌備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培訓之初,就將培訓的延續性作為設計的最重要原則。
4.培訓資源共享
培訓的課程資源開發與建設是極其耗時耗力的事情,但大部分培訓班在面授課程結束后便束之高閣,利用率與開發成本嚴重不相符,由于知識更新的加速,課程本身被再次利用的機會也比較小,也造成了培訓費用昂貴的現狀。在網絡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學歷教育如網易公開課等已經開始引進各種優秀資源,充分發揮學習平臺的作用為學習者服務,作為教育信息化本身內容的培訓工作也應該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通過線上的網絡渠道將開發的課程通過免費或收費的方式進行有效傳播,同時也將培訓課程本身曝露于公眾的審核與評判之下,大浪淘沙,優質的內容能夠得到更多的肯定與推廣,更有可能被應用于工作實踐當中,進而獲得更多的反饋和關注。
培訓調研報告 篇12
為切實加強和職工技能、技術、文化教育,加速工人階級知識化進程,充分發揮新時期工人階級主力軍作用。在開展我市第二屆職工技術運動會后,市總工會生產部與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職業技能科聯合組織了全市職工隊伍技能素質狀況調研。通過調研了解,我市職工隊伍整體技能素質呈平穩上升趨勢,但總體水平仍然偏低.需要把職工技能素質提升工作擺上一個十分重要位置,采取切實措施,不斷提升職工隊伍的整體素質。
一、我市職工隊伍整體技能素質基本情況和存在問題
1、我市職工隊伍基本組成情況。據市勞動部門統計,我市目前各類企業近9000家,職工總數近14萬人,技術工種從業人員近7萬人;其中持證職工人數近1。3萬人,技師和高級技師不足1000人,高級工不足2000人,中級工近6000人,初級工近4000人,分別僅占持證職工總數的0。8%、14。2%、42%和43%。與上海、山東等發達地區的15%相比差距較大,與我市經濟快速發展環境不相適應;經濟收入方面,高級工人、技師和高級技師年收入在8000-20000元(包括檔案工資、獎金、各類補貼的總和)和發達地區(以上海、山東為例)的年均32000-57000元相比差距不小。這種狀況務必引起各級各部門的高度重視。
2、我市職工技能水平基本情況。今年10月份,按照省總安排,我市8個通用工種第一名參加了在安陽、濟源兩地舉行的全省第二屆職工技術運動會,我市共參加選手18名,,其中計算機、汽修工、車工、鋼筋工獲得第23、24、25、26、名,焊工、車工、鉗工、天車工排名在后10位,綜合排名18,較去年比賽略有進步,但與濟源、洛陽相比差距較大,通過比賽也反映出一些問題。一是部分工種技術水平比較高的尖子人才比較少,技術水平不太高。二是從參賽選手的比賽情況看,部分職工理論知識比較薄弱,個別參賽選手實際操作水平較差。三是整體發展不平衡。有的單位培訓基礎工作做得扎實,對比賽也比較重視,比賽成績比較好。有的單位對選手培訓工作目標不夠明確,活動開展不夠經常,對比賽也有應付的傾向,比賽成績停滯不前。這些現象必須引起高度重視,面對差距找不足,面對問題找辦法,切實把職工培訓工作放到突出位置,采取有效措施,抓出實效。
3、我市企業為提高職工技能素質開展活動情況。大部分市直、縣區大企業能結合自己特點,圍繞職工素質提高開展豐富多彩的經濟技術創新和勞動競賽活動。在職工中開展“首席員工”評選、技術革新、技術攻關、技術改造、創先進操作法《工作法》、提合理化建議等活動;圍繞職工集體素質提升,在車間、班組、科室開展創新示范崗,創新型班組以及群眾性安全生產監督調查、創建“工人先鋒號”等活動方面成效明顯,但按照市政府和市總工會有關文件精神制訂出臺企業群眾性技術創新和勞動競賽管理辦法的企業總量較少。相當一部分民營企業和小企業開展職工經濟技術創新和勞動競賽活動難度很大,部分企業在開展這項活動中存在政策執行和認識上有不足之處。造成企業吸引力不夠強,企業招進技術工人難,留住更難,由于人才的流失致使企業發展速度更慢,后勁更乏,技術工人、技術人才流失現象不容忽視,應當引起重視。
二、我市提升職工隊伍技能素質狀況的好的經驗和做法:
為了提高我市職工隊伍整體技術素質,多年來我市各級組織,特別是工會組織作了大量工作,尤其是今年,市總工會與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等單位以史無前例的力度,聯合開展市第二屆職工技術運動會,歷時半年時間,全市3000名選手同臺競技,一展風采,進行了42個工種的比賽。不僅為廣大職工切磋技術,展露才能提供了廣闊的舞臺,而且也為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為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人才和智力支持。通過比賽,有42名選手獲得參賽工種第一名,按照《活動方案》要求,授予市五一勞動獎章,每個工種的前3名授予“技術能手”稱號,漯河卷煙廠、漯河高級技工學校等單位組織得力,被授予“第二屆職工技術運動會優秀組織單位”。
與以往相比,本屆競賽組織更加周密,整個比賽緊張有序,高潮迭起,亮點頻閃,成效顯著,水平有了較大提高。綜合這次活動和平時工作,我市提高我市職工隊伍整體技術素質工作有一下特點:
一是領導重視,各方配合,形成了齊抓共促的格局。幾年來,市委、市政府、市總工會黨組都高度重視提升職工隊伍技能素質工作,市勞動競賽委員會、市總工會每年專門召開動員大會進行安排部署;市委書記靳克文對我市提高職工技能的“五小”活動做出批示,要求工會組織要堅持不懈做實、做好,真正讓職工政治上得榮譽,經濟上得實惠;市長祁金立多次對職工技術創新工作進行調研;市委副書記張社魁,市委常委、副市長曹存正對此項工作非常關注和支持,只要有時間就參加我們組織的活動,要求對涌現出來的職工技術能手進行大張旗鼓的表彰和獎勵,努力營造勞動光榮、崇尚技能的濃重氛圍。呈現出人才培養有新進展、人才引進有新突破、機制創新有新舉措、人才作用發揮有新成果四大亮點,在11月8號上午召開的全市人才工作會議上,田京衛、徐建立等來自不同行業,不同崗位的二十位的一線技術工人榮獲優秀高技能人才稱號,并受到各獎2000元現金的隆重獎勵。
二是開展活動主題鮮明,重點突出,為提升我市職工素質水平搭建很好平臺。比如這次職工運動會確立了“崗位成才促進富強漯河發展,賽場爭雄彰顯時代工人風采”的'競賽主題,以層層組織開展“大培訓、大練兵、大比武”活動為載體,堅持群眾性與競技性相結合,融培訓、練兵、比武為一體,將傳統技術的提高和創新開發能力的應用貫穿于大賽的全過程,大賽設置了42個競賽工種(項目),既有車工、鉗工、焊工等傳統機械項目,又有計算機、數控車床等體現新興產業的項目,不僅為我市廣大職工學技術、學知識提供了良好的機會,而且還為廣大職工改變知識結構和擴充學習內容指明了方向,同時也從整體上提高了我市勞動競賽的水平。
三是堅持以賽促訓,以賽促練,以提高職工素質為前提,最大限度吸引職工參加競賽。據統計,全市直接參加“大培訓、大練兵、大比武”活動的職工達10萬人,充分體現了本屆技術大賽前所未有的廣泛性和代表性。四是精心策劃,將創新與發展貫穿于工作的各個環節,著力打造我是新時期新階段職工經濟技術工作的優質品牌;市各行業廣泛掀起了以“比節約、比革新、比創造、比奉獻”為內容、以提升職工素質為目的的勞動競賽高潮。活動開展以來,我市很多單位緊密聯系自身實際,從身邊的事做起,通過技術革新,加強現場管理,明確節約目標,尋找突破重點,堅持獎罰兌現等措施,調動了職工們的積極性,使活動收到了實實在在的效果。五是爭先創優,著力培養企事業單位急需的技術明星。以這次大賽為例,各參賽代表隊,本著“重在參與,旨在提高”的原則,精心組隊,積極參賽。廣大參賽選手勇于上陣,敢于競爭,奮力拼搏,爭創佳績,賽出了風格,賽出了水平,賽出了友誼,一大批技術明星脫穎而出,市技工學校選拔出了40多人參賽選手,選手中有教師也有學生,經過賽前“大培訓、大練兵、大比武”的歷練,以強大的陣容參加了5個工種(項目)的比賽,囊括了3個通用工種的第一名,銀鴿集團在車間、班組層層選拔的基礎上,派出精干力量參加比賽,獲得兩個工種的第一名,充分顯示了雄厚的技術實力。這些好的做法和經驗為我市下一步提高職工技能水平打下了堅實基礎。
培訓調研報告 篇13
一、調查的原因及目的
百年大計,以人為本。企業的發展說到底是人的發展。企業競爭歸根到底也是人才的競爭。當代社會,面對日新月異的發展和進步,學習速度和培訓速度也是提升人才速度的重要參數。培訓則常常是提供信息、知識及相關技能的重要途徑,有時甚至是唯一途徑。在當今市場上,立于不敗之地的企業必定是那些能夠使其員工充分發揮自己全部潛能的企業。這意味著,企業員工必須接受培訓作為繼續學習的一種手段,員工培訓在幫助公司迎接競爭性挑戰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員工培訓可以有效地幫助公司創造價值或贏得競爭優勢,重視員工培訓工作的公司會比他們的競爭對手表現出更好的經營業績,更有信心迎接競爭性挑戰。培訓不僅通過員工自覺性、積極性、創造性的提高而增加企業產出的效率和價值使企業受益,而且增強員工本人的素質和能力,使員工受益。故有人說,培訓是企業送給員工的最佳禮物。培訓是管理的前提、培訓是管理的手段。培訓不僅為管理創造了條件,其本身就是一種管理的手段,即培訓通過滿足員工高層次的精神文化需求來激發員工的干勁和熱情。企業同時應把培訓作為管理的機會和途徑,以及完成任務的方法和手段,圍繞企業的任務和目標來實施培訓,并通過培訓溝通上下級的聯系,掌握工作進展狀況,達成相互理解與支持,共同不斷提高工作績效。
為了充分了解公司員工思想現狀,了解公司對員工培訓要求和規劃,建了解統化、結構化的公司內部培訓體系。本人在xx制藥有限公司范圍內采取問卷的方式進行了一次培訓需求調研,共發出問卷36份,回收問卷35份,其中有效問卷34份,中層管理人員問卷4份,主管級及員工級30份,現簡要對問卷結果加以統計與分析。
二、調查時間、地點、方法
1.調查時間:20xx.08.
2、調查地點:xx制藥有限公司
3、調查方法:采取問卷式調查
三、調查內容及分析
xx制藥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產抗腫瘤藥物為主的制劑生產廠家,藥品的生產質量和管理直接關系到人民用藥的安全問題,對于加強職工的質量意識的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加強員工的培訓工作十分必要。
(一)公司發展理念與文化
1、 企業發展方向較為明晰。根據調查資料顯示,約有95%左右的員工認為,自己對本公司的發展戰略表示了解或十分了解,這主要是與公司目前的業務重點和工作目標有關,但剩余的5%左右員工表示了困惑,這必然會造成實際工作缺乏目標,或者人力資源的較大浪費。
2、 將近九成員工熟知企業的精神和價值取向。產品質量是企業的生命,它直接關系到人民的用藥安全和身體健康。因而“不斷進取,永臻完美”的管理思想幾乎感染了公司的所有員工,可見企業文化對員工的敬業度和忠誠度起到了較大的凝聚作用。
3、 企業在制度建立及文化建設方面仍需進一步加強。調查數據顯示,認可公司有一個非常健康文化的比例達到85%,而15%左右員工則認為一般,沒有員工對此表示反對。 此外,僅有45%的員工認為公司的制度體系非常完備,而認為不完備的人數達15%。
(二)組織結構與崗位設置
1、 近九成員工對公司現行組織結構認同,并表示與部門業績息息相關。公司現有員工中,九成員工對現有機構設置表示贊同,認為現行設置方式在實際工作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2、 現行職能職責、業務流程與實際工作銜接較好。依據調查結果,80%員工認為目前的.崗位職能配置、工作業務流程有效,而認為其在實際中有指導性、參考性作用的僅占35%左右。
(三) 人才管理與技能
1、 在人才使用上,中高層管理者獲得了較高的支持率。部門負責人作為xx制藥有限公司的中堅力量,肩負著不斷創新、發展企業的重任,從統計數字發現,在工作任務分安排方面,80%左右的員工認為,中高層管理人員做到了用人所長,但仍有20%人員認為存在不公平現象。
2、 部門內部溝通基本順暢,但部門間急需加強。多數員工普遍反映,在實際工作中,上級對其的工作支持力度較強,并就工作內容進行溝通,但從后續問題的調查顯示,部門內溝通并沒有達到預期要求;也有一部分員工反映,部門間的工作銜接并不十分理想,很多時候只是員工自己溝通和聯系,而部門負責人溝通比例也僅占55%。對于部門內部的員工間溝通,調查者則在三個方面表現較為均衡:自己協調、詢問同事、求助領導。
3、 中級管理人員急需提升的方面。根據調查數據顯示,多數員工認為,在以后的工作中,中級管理人員需在以下幾個方面提升個人素質,依次為:責任心、上下級溝通、領導藝術、團隊文化、公平性、業務能力、思想意識、員工激勵、成就動機。而據中級管理人員的調查顯示,則依次為:責任心、上下級溝通、團隊文化、領導藝術、公平性、業務能力,思想意識、員工激勵、成就動機。
(四) 團隊精神狀況和素質
1、 除少數員工外,團隊士氣良好。在實際調研中,28%的員工認為我們團隊的精神非常高昂,60%認為我們團隊是一個充滿關愛、團結一致的集體,但12%的員工認為團隊現處在低迷的時期。針對團隊的特定成員進行調查時發現,約有35%員工反映某些員工沒有與整個團隊融合起來,表現出例外或特例的行為。
【培訓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培訓調研報告02-18
培訓需求調研報告02-18
英語培訓調研報告(通用10篇)06-15
教師培訓需求調研報告07-22
制藥企業調研報告-調研報告09-04
服務發展調研報告_調研報告03-21
新型農民培訓調研報告(通用5篇)07-22
人群調研報告2篇-調研報告08-08
衛生院調研報告-調研報告08-08
關于電商的調研報告-調研報告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