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科技調研的報告

時間:2022-06-08 10:38:20 報告 我要投稿

科技調研的報告(精選10篇)

  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報告對我們來說并不陌生,通常情況下,報告的內容含量大、篇幅較長。一聽到寫報告馬上頭昏腦漲?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科技調研的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科技調研的報告(精選10篇)

  科技調研的報告 篇1

  一、公司概況

  (1)、公司簡介20xx年3月28日科龍集團、中科院自動化所、美國亞利桑那大學三方聯合組建了“中美科龍智能控制聯合研發中心”,投入資金進行智能控制技術轉化和產品開發,積累經驗,招募人才,探索科龍發展高科技的模式和道路。北京恒升新創科技公司成立于20xx年6月,注冊資本3000萬人民幣,辦公面積近2300多平方米,購樓及裝修近1000萬人民幣。

  近一年的運營,基本狀況良好,科龍集團劃來466萬元,消耗265萬元,但獲取國家擴國家科技基金250萬元,基本持平,另外又有中科院項目利潤近20萬元。

  北京恒升新創科技公司作為科龍集團投資的一家高科技公司,從發展理念上確定為科龍集團創造技術,構筑技術核心能力,成為科龍集團未來十年業務發展有力支撐,因此其宗旨定為“領先科技、服務社會”。

  北京恒升新創科技公司成為科龍集團發展戰略中的四大功能:

  1、企業高科技成果產業孵化器;

  2、智能控制技術與產品的研發中心,科龍集團的超前技術研發基地;

  3、科龍集團的產業拓展投資公司;

  4、電子、智能控制產品的生產基地。

  (2)、運營模式北京恒升新創科技公司的基本運行模式是將具有創新意義的技術或產品構想轉化為成熟的產品,并以這些產品為依托創建獨立運行的公司實體。有如下特征:

  創新源管理:每一個具有創新意義的技術構想都可以通過啟動新創科技公司的一整套孵化機制進行成果化,技術構想可以是新創自己的研究成果,同時也可以是社會上任何機構或個人的成果或構想,保證了技術創新的多樣性,而技術構想和技術成果的多樣性保證了新創公司的創新源;

  產業回報:新創公司可以根據產品的不同特點采取不同的經營手段和方式,從產業化子公司直接獲取產品利潤,也可以通過推動子公司上市,以資本增值獲利、以股份形式獲利。

  項目評估:每一個進入新創的技術項目必須經過評估立項后,才能獲取資金支持和孵化幫助,減少項目風險和避免盲目。

  項目團隊管理:由于環境的不確定性,新項目能否成功實現的關鍵還在于項目團隊的能力和努力程度,挑選合適的項目經理,并確保項目經理及其成員明確的責任邊界。所有項目均實行項目經理負責制,實行項目目標管理。

  二、市場導向運營

  (1)、立項選擇,瞄準市場北京恒升新創科技公司的高科技項目來源主要是公司技術開發部自主開發和市場引進的。不論對于哪一種來源的的新科技項目,公司市場開發部都進行嚴格的項目評估和審核,遵循市場規律,瞄準市場機會,利用市場的眼光來看待每一個項目,并不因為某一個項目是公司內部自主開發的就放松標準。

  針對每一個高科技項目,公司市場開發部首先進行廣泛而深入的市場調查,力爭全面掌握相關行業市場的現狀和發展方向,同時參照國際上先進的生產情況和管理經驗,發現市場的需求點。在充分了解市場需求點的基礎上,北京恒升新創科技公司項目管理委員會就將這一個高科技項目的主要訴求點和主要功用同相關行業的市場需求點進行比較,確定兩者之間的契合程度。在計算兩者之間的契合系數之后,公司項目管理委員會就會與市場開發部、綜合管理部和技術開發部一起分析這一契合程度是否能夠產生足夠的市場效益來支撐公司預期的前期投入以及是否有強大的后期回報來為公司獲取利潤。

  經過這樣嚴格的市場化導向的立項選擇程序,北京恒升新創科技公司選定的高科技項目具有非常高的市場認同和市場潛力,為今后的項目進一步開發研究和產業化運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目標管理,把握市場

  北京恒升新創科技公司對于高科技項目的運作全程采取MBO(目標管理)的方法。一旦某一個項目得到項目管理委員會的認可立項之后,項目管理委員會就著手任命項目經理,并限期拿出項目執行計劃。項目經理來自與項目管理委員會,具有豐富的市場經驗和較高的科研水平。項目經理在接受任命之后便開始選擇項目團隊成員,并且與團隊成員一起根據市場需求和當時的市場環境設定項目總目標,制定項目完成計劃,將總目標分解到每一個項目運作階段,為MBO的實施奠定了基礎。

  在每一個項目運作過程中,北京恒升新創科技公司嚴格按照目標管理的要求行事,有階段有步驟地檢驗項目運作進程是否與項目團隊的項目計劃書所設定的階段目標相一致,并且以此為依據考核項目團隊和項目經理的經營績效,確定相應的薪酬。

  同時,北京恒升新創科技公司的項目團隊還緊跟市場形勢的變化,在項目進行過程中及時地調整計劃和目標,力求緊緊把握市場動態,使得項目的.運作緊貼市場的需求,反映市場趨勢,最終保證企業的產品獲得市場的認可。

  (3)、激勵機制,緊跟市場北京恒升新創科技公司是典型的智力型企業,其員工基本上都是具有高學歷、高水平的知識型員工。而且作為高科技項目市場化的孵化器企業,北京恒升新創科技公司的員工不僅要具有相當高的專業水平,而且必須有豐富的市場經驗和市場眼光。這樣的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在國內還是屬于稀缺資源,是市場上的熱門人才。因此如何增強企業的吸引力,留住這些高素質人才,并且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為公司的發展壯大作出應有的貢獻,則是北京恒升新創科技公司的管理層思慮的重點。

  公司將員工分為兩大類:管理、技術人員和銷售人員。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實行年薪制,其年薪總額的60-90%采用月付的形式逐月分發,剩余的10-40%年薪主要用于半年考核和年終考核之后的額外激勵。其中,半年考核的金額占這部分額外激勵的70%,而年終考核則占另外的30%。公司對于銷售人員則采取底薪+提成的激勵方式。其中提成的比例較高,一般占到各個高科技項目的4-6%左右。每一位員工的工資都是保密的,上級只知道下級的工資,甚至財務也僅僅知道工資的總額,具體每個人的工資數一無所知。公司綜合管理部每月將工資總額和下屬員工的工資數據交到銀行,而后銀行將每一位員工的薪酬劃到個人的銀行賬戶里。

  北京恒升新創科技公司認為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的薪資“加法”效果要好于“減法”,因此正在探索更加合理的薪酬制度。在他們看來,年薪制有點類似減法,感覺像是在克扣本應該屬于員工的那部分工資。

  公司對員工實行三個月試用期,采取MBO目標管理的考核方法,每月考核一次,上級考核下一級,隔級可以申訴,考核的主要指標有業績(占40%)、態度(占40%)和能力(20%)。

  (4)、組織設計,適應市場根據高科技項目孵化器的運作特點和市場對高科技項目市場化的特殊要求,北京恒升新創科技公司不僅在運行模式選擇了適應市場需求的高效高質的運行模式,而且在組織機構的設計上也嚴格按照高科技產業化市場的要求建立。北京恒升新創科技公司成立了三個部門,包括技術開發部、市場開發部和綜合管理部,各個部門的職能定位如下:

  專家咨詢委員會由科龍集團的資深專家、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和美國亞利桑那大學三方的資深教授學者組成。

  他們都具有相當深厚的學術功底和專業水平,還有許多是本行業的權威學者或者是專業的研究帶頭人。這些高水平的智力資源構成了北京恒升新創科技公司科技創新取之不竭的智力源泉。

  項目管理委員會是由總經理直接領導的,與專家咨詢委員會共同構成了北京恒升新創科技公司組織結構中的兩大支柱。這個項目管理委員會的成員都是科龍公司的高級科研專家和對市場有相當深入了解的高級經理人。項目管理委員會作出的決策直接決定了公司的運營效果和市場盈利水平。

  技術開發部負責組織公司的技術管理和科研項目開發,提供公共技術平臺、技術基礎平臺和公共實驗平臺。

  市場開發部負責公司的整體市場形象推廣和公共關系管理、前瞻性項目的市場研究,提供公共市場推進平臺。

  綜合管理部負責公司的財務、人事、行政管理,提供公共管理平臺,為公司其他部門的運作和公司總體的后勤工作服務。

  為推進智能家居項目和GPS車輛監控系統兩個項目的產業化市場開發,在20xx年6月12日第一屆董事會的決議,成立北京科龍天地智能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和北京科龍時空信息系統技術有限公司,專門負責兩個項目的市場開發和業務開拓。這兩個公司的成立標志著北京恒升新創科技公司自成立以來取得了高科技項目產業化的初步成果。如果這兩個

  公司能夠在市場上成功經營并且其產品得到用戶的認可,則說明北京恒升新創科技公司的主營業務的成功。

  三、網絡運作

  (1)整合創新資源北京恒升新創科技公司的前身是由科龍集團、中科院自動化所、美國亞利桑那大學三方聯合組建了“中美科龍智能控制聯合研發中心”,投入資金進行智能控制技術轉化和產品開發,積累經驗,招募人才,探索科龍發展高科技的模式和道路。這樣的背景決定了北京恒升新創科技公司在科研實力上的不同凡響。

  北京恒升新創科技公司不僅得到了來自科龍集團、中科院自動化所、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的行業專家的技術支持,還得以從這些專家之中選擇組建了公司的專家委員會。不僅如此分別來自產業市場、科研院所和美國領先大學的科研力量還帶來了強大的外部效應和輻射作用。北京恒升新創科技公司充分利用了這些豐富的科技和智力資源,創造了國內同類企業難以匹敵的科研實力,實現了全球創新資源的高效整合。

  (2)聯結產業資源北京恒升新創科技公司由科龍公司投入資金進行智能控制技術轉化和產品開發,積累相關產業經驗,儲備創新科研人才,探索科龍發展高科技的模式和道路。因此,在北京恒升新創科技公司的經營運作中,科龍公司提供了強大的產業背景和市場力量,為北京恒升新創科技公司創造了最好的產業資源。

  科龍集團公司不僅在資金投入、專家支持、技術保障上盡可能給予了北京恒升新創科技公司最大的支持,更重要的是,科龍公司提供了北京恒升新創科技公司一個安全的、低成本的高科技產品產業化試驗基地。恒升的許多產品在正式投入市場之前都先在科龍公司進行使用試驗,經歷了科龍的先進的生產線、檢測設備和專業人才的檢驗之后才投放市場。在科龍的產業試驗中,恒升的產品經受了高科技產品市場化的第一次實踐檢驗,同時也發現了產品在設計制造中的一些問題。北京恒升新創科技公司得以將產品進行修改和提升,使之更加適應市場的實際需要。

  相比同類競爭對手,北京恒升新創科技公司擁有科龍這樣一個實力強大的產業伙伴,極大增強了它的整個經營網絡的整體實力。

  (3)、挖掘市場資源北京恒升新創科技公司自建立以來就一直堅持“領先科技、服務社會”的企業宗旨,在運營過程中一貫重視市場資源的發掘。公司提出“全員開拓市場”,要求每一個員工都不放過任何一個市場機會,不漏過任何一個合作伙伴,不忽視任何一個投資機會。

  不論是在對高科技項目的尋求、對風險投資的尋求還是對項目市場化的客戶的發掘,北京恒升新創科技公司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時,北京恒升新創科技公司還充分利用科龍公司和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的社會資源,深度開發市場資源,終于贏得了其他競爭對手不具備的強大市場力量。

  四、發展方向

  (1)增強自主性作為科龍集團公司投資組建的研發中心,北京恒升新創科技公司在享有了豐富的資源、具備了強大的網絡運作能力的同時,在企業的經營管理上受科龍公司影響比較深厚,因此也就相比其他競爭對手少了一些自主權,并且在戰略設計上受制于科龍公司。特別是今年隨著科龍集團股東層面發生較大的動蕩,管理層和八位董事相繼辭職,集團的戰略又有了新的變化,由相關多元化轉向專業化,北京恒升新創科技公司面臨關門的結局,處境極為尷尬。

  然而北京恒升新創科技公司作為一家業績優異、潛力巨大、市場看好的高科技企業,就這樣由于集團公司的戰略變化而結束未免太令人遺憾了。因此,如何在處理好與科龍公司的關系的基礎上將北京恒升新創科技公司在一定程度上獨立出去,成為公司管理層目前面臨的迫切問題。或者引入風險投資取代科龍成為第一大股東,或者實行員工持股計劃,都要求北京恒升新創科技公司高層管理充分發掘市場資源,更深層次地獲得市場的認同。

  (2)引進知識管理作為身處競爭激烈的高科技行業、由高智力員工組成的高科技企業,北京恒升新創科技公司在知識管理方面還是有相當的缺陷。知識型員工不僅僅是靠薪酬激勵就能吸引住的,他們還有更高層次的心理需求。知識型員工需要體現自身價值,需要工作的挑戰性和成就感,更重要的是,他們希望在工作的同時能夠發展自我,提升自身的素質。

  針對知識型員工的這種高層次心理需求,企業應該利用各種方式來加以滿足,只有這樣才能增強公司的吸引力,留住人才。而知識管理正是一個有效的管理途徑。通過知識管理,企業能夠使得員工的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在企業內部充分地傳播擴散,促進員工相互學習河工提高。同時,通過組織各種專門的培訓、講習和實踐練習,員工的整體水平都得到了提高,員工相互之間的關系也得到了強化,企業文化也在這樣的活動中得到了融會和宣揚。知識型員工的自我發展的需求在知識管理過程中得到了滿足,企業的管理水平和吸引力都得到了增強。

  北京恒升新創科技公司在度過了這一次生存危機之后,應該有意識、有步驟地引進先進的知識管理理念和知識管理實踐。只有這樣才能使北京恒升新創科技公司獲得更加長遠和更加健康的發展。

  科技調研的報告 篇2

  為貫徹落實省、市統計局關于扎實開展“統計質量效益年”活動得要求,全面提升統計工作水平,更好得為我區工業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服務,我區統計局高度重視,及時組織專業人員對對區內“企業一套表”科技專業年報情況進行督導調研,形成調研報告如下:

  一、科技專業年報工作現狀分析

  1、我區362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報表及時2013年2月15日前全部報完。

  2、經核實,項目表中來源于政府得項目經費與活動表中得政府資金基本匹配。

  3、企業研發項目得最主要技術經濟目標有開發全新產品、增加產品功能或提高性能、提高勞動生產率,技術經濟目標是“為啦科技原理得探索、發現以及技術原理得研究”得項目3.1%。

  4、經過多方核實排查,部分高等院校有科技活動,進入非工業名錄庫。

  二、存在問題

  1、我區研發費用主要集中在大型企業。這兩家龍頭企業占全區比重90%。

  2、中小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強。我區共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62家,其中189家企業研發經費投入不足萬元。對于大部分中小企業來說,規模小而散,研發團隊力量不足,資金短缺且使用分散,導致研究開發投入嚴重不足。

  3、企業財務報表中研發經費計算方法存在出入。會計報表中工業研發經費包括兩類:

  (1)內部研究開發投入額,其中:人員人工費、直接投入、折舊費用與長期費用攤銷、 設計費、設備調試費、無形資產攤銷、其他費用。

  (2)委托外部研究開發投入額。其中用于科技活動得折舊費用與長期費用攤銷很難界定,除大中型企業外,大部分小企業將其計入生產成本,而未計入研發經費。

  三、企業建議

  1、加大政府得資助和調控力度,營造有利于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得內外部環境,使企業真正成為技術創新得主體。

  研發活動過程具有不可分割性,一個企業往往不可能獨立承擔全部得研究工作,需要政府得資助和調控,研發活動具有不確定性,研發活動不一定能取得預期得成果,存在著失敗得風險,研發活動得進行著也無法控制新技術知識得擴散,面臨著競爭者搶先占領市場得風險,這些都表明企業得研發活動需要來自政府得有力支持。政府力支持企業研發活動還是政府實現就業和經濟成長目標得投效途徑。相對小型企業,尤其加大對我區龍頭企業得資助和調控力度,這些龍頭企業研發活動成功率高,回報率也高。

  我區研發活動主要依托高新技術產業,加快高新技術產業得發展,首先,不斷完善有利于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得內外部環境,為高新技術企業提供包括政策、銷售、信息等服務,幫助高新技術企業籌措資金,提供生活設施,保護科技企業家,為他們排憂解難。認真落實國家和省市制定得扶持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得若干優惠政策,并在執行國家、省市有關科技政策和法規得同時,結合自身得特點,為高新技術企業創造更加寬松、優惠得政策環境。其次,進一步完善封閉管理、開放運作得管理模式, 通過建立具有較強聚散能力得科技市場,解決科技信息不靈、成果流通不暢得問題。大力扶持為高新技術產業提供服務得各類科技中介服務機構,加強孵化器得建設和發展,不斷完善服務功能,以促進全市技術創新鏈條得形成。鼓勵創辦并大力扶持科技咨詢機構得發展,不斷拓展科技咨詢市場,為高新技術企業和轉制中小企業得發展壯大提供科學得決策咨詢服務。進一步深化科研院所得改革,把科研工作納入到企業化、市場化、產業化得軌道上來。

  2、加快培養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人才。

  高新技術產業企業發展最重要得因素在于人才資源,沒有雄厚得人才資源作保證,就不可能有高新技術產業得大發展。應大力開發人才資源,培養造就一支能力強得現代科技企業家隊伍、造詣深得科技人才隊伍和素質高得科技產業工作隊伍。加大高新技術產業急需人才得培養、培訓、開發、引進工作力度,重點培養和引進高科技人才和高級管理人才隊伍,對"戰略性"高新技術產業學科帶頭人得培養在科技項目資金上給予重點支持。培育、造就一支具有風險決策能力和創新管理能力、既懂高新技術又通現代企業管理得科技型企業家隊伍。應結合我區人才戰略,重點引進一批歸國留學人員,通過建立海外學子創業園等途徑為歸國學子提供良好得條件,使他們從國外帶來得先進技術、科技項目、管理方法等得以運用、拓展和創新,發展高新技術和改造傳統產業必將有一個質得飛躍。

  企業得發展歸根到底只能建立在自有得技術基礎之上,引進消化吸收固然重要,但經驗表明,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是不能通過引進獲取得,引進式創新和模仿式創新可能形成對外部技術得依賴。我區工業企業目前已經擁有一定得技術基礎和相當得物質財富積累,要盡快擺脫技術依賴模式,向技術自主創新轉型,提高我區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是當務之急。

  科技調研的報告 篇3

  一、調研背景

  眾所周知,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國家,20世紀70年代末期以來,隨著中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發達國家上百年工業化過程中分階段出現的環境問題在中國集中出現,環境與發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我們周圍環境與我們的生活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就像是魚和水那樣密不可分,誰也離不開誰。因此,我們利用寒假調研寫作的機會,對我們身邊的節能環保問題開展一次調研活動。

  二、調研目的

  通過此次調研活動讓我們發現身邊存在的環境和能源浪費問題,討論出

  解決問題的對策,同時也鍛煉我們社會實踐能力,增強我們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的意識。

  三、調研內容

  通過為期一周的調查研究,走訪了我們所在社區的每個角落,讓人們填寫了《“節能環保”調查問卷》,認真聽取了他們反映的.各種情況和好的建議。

  四、調研結果

  (一)調研中顯示的問題

  1.白色污染隨處可見,一次性餐具數不勝數

  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們身邊小吃街、美食店遍地都是,人們(特別是年輕人和小孩)喜歡各種各樣的小吃,一個個五顏六色的塑料袋,一個個一次性餐具,成了必不可少的用具,人們習慣于吃后隨處就扔。

  2.水、電能源浪費嚴重

  首先是電源,很少有年輕人養成走后隨手關燈的習慣,那些一點點電能的流失,可是積累起來的能量是巨大;再次是水源,水是生命之源,沒有水的地球什么生物都無法生存。但是,多數人在洗澡的時候、洗手的時候、刷牙的時候,不知道如何節約用水,如何讓它循環使用。

  3.環保節能意識不強

  現在的我們,物質條件好了,生活便捷了,正是因為擁有容易,所以我們不再珍惜,總覺得用完還會有的,不曾真正想過,世界上的資源是有限的,那些資源總是被我們無情揮霍。

  (二)問題分析

  1.人們對環境保護重視程度不夠

  保護環境是我們每個人應盡的職責。我們這個時代重經濟、輕環保,不能

  正確認識和處理經濟與環保的關系、當前與長遠的關系、局部與全局的關系。在經濟建設中,沒有環境保護長遠規劃,不能做到保護優先、保障發展,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勢必要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彎路。另外,上級部門在環保上投入還遠不夠,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環境污染得不到有效治理。保護環境就是保障發展,只有我們每個人都高度重視,才能做到“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才能既享福當代,又造福后代。

  2.環境保護宣傳存在死角

  許多人保護環境意識薄弱,沒有從身邊小事做起,總覺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只注重經濟效益,不顧生存環境的破壞。

  (三)對策和建議

  從上面的分析來看,要解決好我們的環境問題,必須高度重視環境保護,節能減排,創新管理方式,健全體制機制。

  1.廣泛宣傳,營造氛圍

  要進一步加大環保減排宣傳力度,讓環保意識和生態文明理念走進千家萬戶、深入人心,努力在人社會營造保護環境的良好氛圍。

  2.加大投入,強化基礎

  通過國家支持和地方運作,進一步加大對環境保護的投入力度,加快推進城鄉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建設。

  五、調研心得

  呼吁與倡導是我們的一種手段,在這種意識領域下,唯獨用實踐才能行之有效,地球是浩瀚宇宙中的一顆璀璨明珠,我們不要掩住他的黯然,要讓他永無止境的照亮宇宙。今天攜手托起明天的朝陽,明天迎來美好的希望,讓我們行動起來,從現在做起,共同創造美好家園。

  科技調研的報告 篇4

  為深入打造臨空經濟示范區,發揮自貿+保稅+臨空+跨境+航權+口岸等綜合性平臺優勢,豐富區內航空產業業態格局,完善區內基礎性配套設施,現對國內主要大型航空主題科技館發展現狀進行調研分析,具體如下。

  一、現有國內主要航空科技館介紹

  (一)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館

  1、簡介

  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館的前身是北京航空館,是我國首個航空航天科學技術的綜合科技館,位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院路校區內,博物館展區面積8300平方米。是航空航天科普與文化、北航精神以及青少年愛國主義、國防教育的重要基地。

  2、展館情況

  2012年10月21日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館正式開館。博物館展區分為長空逐夢、銀鷹巡空、神舟問天、空天走廊4個展區。

  展品包含世界上僅存兩架的P-61夜間戰斗機(外號“黑寡婦”)中的一架、我國第一架輕型旅客機“北京一號”、世界上第一種垂直短距離起落飛機“鷂”式垂直起降戰斗機、二戰名機波-2轟炸機等300多件國內外公認的航空航天文物精品,以及結構機件、發動機、機載設備等珍貴實物。

  (二)西安閻良航空科技館

  1、簡介

  西安閻良航空科技館是由西安航空職業技術學院根據西安閻良國家航空高技術產業基地(以下簡稱國家航空基地)建設規劃而建的公益性項目,建筑面積4700平方米,是目前西北地區最大的航空科技館。建設航空科技館重在普及航空科技知識,展示陜西航空科技成就;重在滿足人民群眾高層次文化需求,提高公民科技素質,發展航空文化旅游產業;重在打造航空人才培訓基地,發揮人才服務功能;重在推進航空產業和區域經濟發展;重在推動航空職業教育的發展,推進校企合作、工學結合。

  2、展館情況

  航空科技館分為世界航空發展史和中國航空發展史兩個專題館。在室外展區,觀眾可以近距離觀看各類實體飛機。在館內大廳,殲5、運5等三架珍貴的實物飛機在展館的中心區形成三角矩陣。

  除了具備參觀體驗功能,航空科技館內還設置有航空類專業實訓實習基地,主要完成飛機發動機拆裝實訓、飛機維修實習及航空服務類專業實習實踐教學。

  通過與國家航空產業基地培訓學院合作,為航空企業員工進行航空技術培訓和相關技能鑒定。這項工作的開展,將進一步完善我省航空產業鏈,推進各類航空人才的培訓與教育。同時,航空館還將為學生及社會航空愛好者提供科技創新活動的場所,定期舉辦航空創新科技大賽。

  (三)湖南省航空館

  1、簡介

  湖南省航空館位于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是中國中部地區第一個航空科普主題的博物館。航空館將利用收藏的上百架各種型號的飛機、導彈等航空武器向公眾尤其是青少年展示近代以來中國航空科技的發展歷程。

  2、展廳情況

  整個展館由主館、文物飛機陳列館和航空裝備展示坪三個部分組成。

  主館占地面積是七千五百二十六平方米,一共包含著三層,第一層為“鷹擊長空”軍用航空展區,展品包含中國軍用航空、世界軍用航空等相關知識;第二層為“云端之上”民用航空展區,展品包含民用航空、通用航空、湖南航空等相關知識;第三層為“使命與夢想”航空產教融合展區,展品包含學院校史、航空職業教育與技術協同創新中心、百年航空趣事展區等相關內容。

  文物飛機陳列館包含展品有二架功勛戰機,杜-2轟炸機和烏米格-15教練飛機。

  航空裝備展示坪展品主要有十七種三十六架飛機,包含有戰斗機、轟炸機、運輸機、強擊機、教練機、無人機、客機、高炮、雷達和導彈。

  (四)海口航空科技館

  1、簡介

  海口航空科技館位于美蘭機場海口航空旅游城三層西側,是一個以航空科技、航空文化、航空游樂為核心,集航空科普、實景體驗、寓教于樂為一體的科技體驗館。

  2、展廳情況

  主要分為航空文化展示區和航天文化展示區兩大部分,館內共設飛天緣起、碧空硝煙、沖上云霄、自由飛翔、宇宙探索等十一個展廳,從飛機起源與發展到航空航天事跡,依次在每一個展廳展現。館內還設置了專業的互動飛行模擬器、體感互動游戲、大型客機逃生裝置、360°穹幕影院等娛樂設施,使航空科普教育更具趣味性與娛樂性。

  其中,飛行模擬器引進塞斯納172飛機和波音737飛機模擬駕駛區,體驗者在此處區域可以模擬體驗真實的駕駛操作。此外,大型客機逃生裝置中還配備了1:1的'波音747飛機機頭及部分艙體真實空間、真實座椅及艙內設施,旨在讓體驗者能在真實可控的空間內模擬飛機緊急逃生,潛移默化中學習逃生知識,以親身體驗增強記憶效果。

  (五)上海航空科普館

  1、簡介

  位于上海市閔行區滬閔路7900號,是全國、上海市和閔行區科普教育基地、中國大型客機項目宣傳基地,專門從事航空航天科技知識的宣傳普及工作。

  2、展廳情況

  外場展區大約10000平方米,擁有殲-8、DC-8等十余架不同類型的實物飛行器。

  四個室內展廳共2000平方米,并有一個3D環幕影視廳和數臺飛行模擬器等互動展品。

  二、區內發展科技館的必要性

  (一)國民教育基礎配套

  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提高國民的科學文化素質已成為各級政府的重要大計。學校教育是普及科學知識的主要場所,目前我區內已經規劃建設一系列學校,除此以外,對于廣大民眾來說,科技館已成為他們學習科普知識的重要陣地。

  (二)完善臨空經濟區域配套

  空港新城旨在發展臨空經濟,打造國際化航空城市,因此完善區內配套設施,豐富區域內經濟業態對于區域未來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航空科技館不僅可以作為航空產業配套的延伸,同時也可豐富區域內的基礎配套,對于城市的全面發展起到不可獲取的作用。

  (三)帶動旅游經濟發展

  打造具有名片效應的文化旅游景點,可帶動周邊經濟的騰飛,帶來更多的人流量,產生流量效應,為區域內的旅游經濟發展提供助力。

  三、國內發展科技館面臨的問題

  我國的科技館建設事業具有起步晚、發展快的特點。目前加強社會公益性科技建設已受到各界普遍關注,主要存在如下典型問題。

  (一)資金緊張

  我國現在多數科技館都存在運營資金短缺的問題。科技館不是一個營利性機構,但它的日常維護和對展品的更新等等無一不和金錢有關系。門票價格過高會讓普通百姓望而卻步,科技館的存在就沒有了意義;價格低又無法滿足政策經營。資金問題會導致管內展品的更新速度率第,直接造成參觀人數下降,對科技館的政策運營更是雪上加霜。

  (二)參觀對象單一

  理論上講,科技館的對象應該是全體民眾,參觀者無論年齡及學歷差距,都能夠在館內接受適合自己的科技知識。但是,目前國內參觀對象主要以青少年為主,并且多數都是由學校集體組織的參觀活動,主動參觀的人數較少。

  (三)受多元化娛樂方式影響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以及人們休閑娛樂方式的多樣化發展,人們更多去選擇影院、酒吧、商場購物等大眾化的娛樂方式。很多民眾目前還不了解科技館的發展,甚至有很多人不了解科技館的存在和意義,科技館的概念并未深入人心。

  四、科技館未來特點和發展趨勢

  為順應市場發展潮流趨勢,應對未來挑戰,科技館需打造新的商業增長點。

  (一)創建旅游新城市名片

  設法把科技館打造成一個旅游新城市名片已是各地科技館未來發展的趨勢和發現。當前文化旅游收到愈來愈多的歡迎,如何打造有特色文化底蘊的景點成為未來的思考方向。科技館在宣傳科技展品的同時,也應該發掘具有文化價值和紀念意義的周邊產品,打造自己的文化圈層,同時也能增加輔營收入,一舉兩得。

  (二)積極借鑒國外的成功經驗

  1、資金來源

  目前,我國科技館的運營資金主要由政府承擔,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科普意識的增強,政府資助、社會捐款及自身創收等多種手段籌集資金的方式將是科技館必然的發展趨勢。

  2、運營模式

  科技館的運營不再局限于室內,可延展至戶外進行。例如組織野外考察,品牌合作等新的模式,不斷為科技館的發展注入新活力,打造過硬的品牌。

  五、結語

  航空科技館作為城市的基本配套,可完善區域的發展。但鑒于目前市場現存的科技館發展模式較為單一等一系列問題,未來如果要發展區內的航空科技館,需要從資金方面、運營模式等方面進行新的思考和嘗試,如何打造具有強烈品牌效應的旅游名片以及如何在新的金融模式下維持企業的良性運營值得進一步探討。鑒于國內科技館大多屬于政府工程,需采用ppp模式進行建設,這方面可與我園區內的金融服務板塊進行結合,尋找最佳投建模式。

  科技調研的報告 篇5

  最近,筆者就如何加強農業科技服務體系建設的問題在桃江縣進行了調查研究,從中得到幾點啟示:

  農業發展必須有一個健全的農業服務體系:

  一、健全農業科技服務體系,可以推進農業技術進步,使農業科研成果盡快轉化為生產力。

  現實情況表明,農業科技成果的推廣、運用,離不開健全完善的科技服務體系,否則科技成果和適用技術就不能被廣大群眾所掌握,就不能得到很好地轉化。現階段農業先進縣并不是缺少技術、缺少科技成果,而是有技術,缺乏推廣途徑和手段,技術干部大都停留在上面,作用沒有得到很好的發揮。只有建立健全科技服務體系,才能把科技成果送到千家萬戶和各個生產環節,使科技成果的研制者、傳播者、接受者能夠融為一體。

  二、健全農業科技服務體系,可以緩解農業生產比較效益低的矛盾,提高農民經營農業的積極性。

  從桃江農業發展實踐看,科技在農業增產增收中所起作用表現得越來越大。去年全縣通過配方施肥技術,擴大雜交水稻、“雙底”油菜優良品種的種植面積,推廣免耕農作制度,推廣畜禽、魚配套飼養技術等科技措施,增加經濟效益約5200萬元。據18個科技推廣較好的村調查,每工日的純收入由過去的15元提高到現在的30元,務農的純收入能高于從事二、三產業的收入,這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農業生產比較效益低的矛盾,穩定農戶科學種田、科學經營的積極性。

  三、健全農業科技服務體系,可以逐步完善在“戶為基礎”的條件下發展適度規模經營,為改革傳統農業提供示范。

  如何在家庭聯產承包形式不變的條件下,把科技網絡向村、組、戶延伸,這是生產力發展對生產關系提出的要求。倘若我們以科技服務為橋梁,把以“戶為基礎”的生產單位同社會化生產聯系起來,大面積推廣科研試驗總結出來的成功經驗,實行產前、產中、產后一條龍服務,既可以改革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又可以為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創造條件。

  農業科技服務在糧食高產區處于滯后狀態:

  一、雖有體系,但機構配置本末倒置。主要是“兩個不順”:

  一是體制設置沒有理順。縣一級成立的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目前無法協調四站(糧油站、經作站、土肥站、植保站)、一所(農科所)、一校(農校)之間的關系。教育、科研、推廣、生產體系之間各網一面,缺乏配套性協作。

  二是人員配置沒有理順。全縣縣鄉兩級共有各類農業科技人員254人,其中縣一級農技人員占70.3%,鄉鎮一級占29.7%。村沒有配備農技員,技術推廣工作則由村級班子負責傳遞。這種倒寶塔型人員配置結構,既與農技推廣相脫節,又與網絡延伸相抵觸。這“兩個不順”使科技傳遞出現“斷層”,網絡分布出現“斷面”,專業指導出現“斷線”等服務滯后現象。

  二、雖然運轉,但措施配套脫節錯位。

  一是少數地方搞農技推廣,各自為陣,單項技術之間缺乏有機結合。有的科研人員熱衷于室內研究,不愿從事大田試驗。科研成果被閑置的情況也很突出。二是技術與投入脫節。近幾年農技部門經費不足的困難比較突出,有的正常農技活動也被壓縮。

  三、雖有服務,但層次很低囿于表面。

  一是服務項目缺乏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的系列化服務;

  二是服務質最缺乏高效、低耗、優質的規范化服務;

  三是服務方式缺乏技農貿一體化的多樣化服務;

  四是服務體系缺乏技術、資金、物資三配套的標準化服務。這種低層次的服務,往往形成星與點之間的輻射盲區,放棄了內圍死角;少數農技推廣單位甚至把主要力量放在不是搞技術推廣,而是搞經營上,即使搞了些科技推廣項目,也是高價收費,超出了農民的承受能力,給科技成果轉化、推廣工作帶來了一定消極作用。

  建設縣級農業科技服務體系的現實途徑:

  一、針對多成份、多門類的農業經濟格局,調整農業科技服務體系,把科技服務的主攻點放在村一級。

  根據桃江縣實際,縣級農業科技服務體系應當建成頭輕(縣一級)、腰硬(鄉一級)、腿粗(村一級)、腳大(科技示范戶)的寶塔型結構。這是近期內要解決好的重要問題。筆者的思路是:

  第一,調整縣級,重點是“減肥”。理順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與站、所、校之間的關系,使掛帥的有實權,充分發揮其指揮協同職能;對功能相同,職能相近的重疊機構,可以作適當調整和合并,把富余的科技人員下派到鄉鎮去;采取“三不變”輪換制的辦法,鼓勵科技人員下基層搞示范、搞承包,對出類拔萃的農技人員可直接分配到鄉鎮擔任農技推廣的領導工作。

  第二,充實鄉一級,重點是補齊。鄉鎮農技服務要采取“兩條腿”走路的方針,技術人員的配備原則上要保持在50%以上,在科技力量調配上要注意向邊遠地區傾斜;農技服務內容可由生產過程中的服務逐步向產前、產后全過程方面發展。不能一步到位的可分階段按規劃實施。經濟實力不足的,宜走多渠道籌措資金的辦法,不宜向農民攤派抽薪。

  第三,強化村一級,重點是完善。組織上要健全村農技綜合服務隊,配齊農技員,也可根據本村特點,配置畜技員、魚技員等。為減輕群眾負擔,有技術的村干部可以交叉任職。在技術指導上以面對面、手把手的輔導為主,也可用示范戶的辦法,一戶帶十戶,十戶帶全村。

  二、針對多層次、多內容的農業技術工作機構,分解職能,從實處起步,把服務的立足點放在科技成果轉化、推廣上。

  縣一級農業職能機構有數十個,若加上鄉(鎮)一級,機構更多,如何搞好各部門分工,很值得研究。有計劃地分解,避免不必要的重復,防止無效勞動,很有必要。筆者設想科研機構的`主戰場,就在引進科研成果、試驗科研成果、比較科研成果等方面做文章,研究課題可分解到人,完成時間也可一并落實。農技工作部門則把工作的重點放在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推廣上。可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抓住能啟動全縣農業生產大踏步發展的帶有全局性、關鍵性的重大科技項目進行重點突破、推廣;也可選擇投資少、見效快、周期短、效益高,并與現有重大科技成果相結合的項目進行推廣,促進科技推廣向廣度和深度發展。

  三、針對低素質的農業勞動力結構,改進農業科技指導方法,把科技培訓的著力點放在田間示范傳遞上。

  由于歷史的原因,目前農業勞動力普遍存在低文化、低素質的問題,難以適應傳統的農業向現代農業、自然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的要求。如何提高科技在農村的接受程度,現階段除了加強農村勞力的培訓、教育外,

  比較現實的途徑是要把科技培訓著力點放在田間示范傳遞上。一是進一步發展壯大農村科技示范戶、專業戶隊伍,使之遍及全縣所有村組。二是農技人員要與農民實行面對面的技術指導。用田頭講座、田頭診斷、田頭示范等形式,把技術直接送到千家萬戶。縣農業技術學校,應把培訓重點優先放在村農技員和“兩戶”隊伍上,并逐年輪換,以從根本上提高勞動者的素質。四、針對多機制、多功能的農村經濟服務實體,把經營的出發點放在無償或低償服務上。農村經濟服務組織,應端正指導思想,處理好服務與經營的關系,立足“圍繞服務搞經營、辦好實體促服務”,強化為農服務意識。對常規、普及技術實行無償服務,開方配藥、適用技術實行低償服務,高難技術實行有償服務。同時,鄉(鎮)一級要合理配置好服務與經濟的力量,在自食有余的情況下,力爭使多數民辦技術人員從事農技服務、推廣工作。

  科技調研的報告 篇6

  一、基本情況

  一年來,全市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按照中央及省委、市委戰略決策部署,強化科技創新工作,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站在“十四五”新起點,大力實施“開放+創新”,深耕“科創+產業”,不斷集聚創新要素,深化協同創新,優化創新環境,科技創新工作取得了新進展新成效。

  一是創新實力不斷提升。緊緊圍繞“科技興農”做文章,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98%,尤其是把茶產業作為山區發展的特色支柱產業,全市茶葉年綜合產值達150億;工業企業效益穩步增長,上半年來,全市工業投資、技改投資、企業吸納技術合同成交額、技術輸出合同成交額、規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增長速度較快;高新技術產業集聚效應初顯,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62.4%。全市現有國家火炬XX軟包裝新材料特色產業基地1家,省高新技術產業基地4家,全社會研發經費同比增長46.9%,增幅居全省前列,有8個項目獲省科技進步獎,不斷提升了科技創新綜合實力,今年6月,XX市榮獲省政府“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自主創新和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成效明顯的市”表彰。

  二是政策支撐不斷加強。持續優化科技創新環境,制定了《關于貫徹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加快建設創新型XX》《XX市支持科技創新若干政策》等創新激勵政策,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激發科技人員科技創新積極性。由市發改委牽頭制定《XX市加快建設技術和產業創新體系工作方案》《XX市加快建設平臺和企業創新體系工作方案》等文件,建立完善推進創新工作機制和創新政策體系。

  三是創新主體不斷壯大。高新技術企業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載體,是培育新興產業的重要主體。今年,第一批推薦申報高新技術企業116家,其中新申報69家,全市擁有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166家;凈增戰新企業22家,戰新企業總數達195家。深入實施農業產業化“826”行動計劃,擁有市級以上龍頭企業193家,其中國家級、省級龍頭企業41家;組建農業產業化聯合體56家(其中省級聯合體34家),農民專業合作社2202家(其中省部級示范合作社58家)。

  四是創新平臺不斷完善。引導企業與高校院所合作共建技術創新平臺,強化技術創新,全市共有國家地方聯合實驗室2家,省級及以上企業技術中心38家、院士工作站2個、工程研究中心(實驗室)7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5家、博士后工作站17家,引進省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9家。XX高新區開展國家級高新區爭創工作,強化“以升促建”帶動地方經濟發展輻射作用,著力打造區域創新驅動發展示范區、高質量發展先行區。

  二、存在問題

  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創新型城市是一項艱巨繁重的系統任務,科技創新內容豐富,在工作推進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和困難。

  1、企業創新能力有待提升。一些企業科技創新意識不濃,自主研發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全市企業以中小企業為主,創新平臺功能不強,企業產品不少處于中低端,優質科技項目不多,牽動性大的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缺少。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1.04%,低于全省2.03%的平均水平,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的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布局不夠、投入不足,尤其是原創性、前沿性、引領性創新突破較少。

  2、創新鏈產業鏈不夠完善。科技成果轉化率不高,產學研用鏈接不暢通,科技服務機構不健全,多元化、較靈活的'創新協作模式尚未完全形成,創新鏈較弱,對產業鏈支撐力度不夠,創新體系和創新服務機構有待健全。

  3、科技創新資源不足。企業科技創新離不開高校的智力支持,我市高校大院大所數量也屈指可數,缺乏國家級大院大所和“雙一流”高校,現有的研發平臺規模小、能極低,高水平創新平臺缺乏,省級以上科研機構、研發平臺數量較少,一些企業技術革新、產學研合作,需要尋求市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產業科技領軍人才和高端、高層次創新人才團隊比較匱乏。

  三、工作建議

  1、要進一步增強加快科技創新的意識。要深入學習貫徹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大力實施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開放+創新”、“科創+產業”的戰略決策部署,加快我市“十四五”科技創新規劃和創新型城市(試點)建設方案編制,啟動創新型城市建設。要充分調動“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兩個方面的積極性,進一步加大科技創新政策宣傳培訓力度,幫助企業充分了解掌握政府各項扶持政策,用足用好用活政策,助推我市實體經濟發展。要營造崇尚創新的濃厚氛圍,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在全社會形成尊重知識、尊重創造、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圍。

  2、要進一步增強科技創新總體實力。要建設高層次科技創新載體,積極推進企業、社會及校地合作創新平臺、技術創新中心等高水平科技創新體系建設。要加快推動科技成果轉化量質齊升,深入學習實施《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安徽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制定完善適合本地實際的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優惠政策,強化技術、資本、人才、服務等創新資源的深度融合和優化配置,建立符合科技創新規律和市場經濟規律的科技成果轉化體系,大力扶持包括科技成果轉化機構在內的科技中介服務機構建設,吸引技術、知識產權、市場營銷、金融投資等多方面人才,推動建立專業化、社會化、規范化的科技中介服務體系,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要建立健全科技創新服務保障機制,設立風險投資基金、產業發展基金、做好資本運營文章,加速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要進一步增強企業創新能力,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加快將創新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引導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聚集,促進企業成為技術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成果應用的主體,以最大限度釋放全社會創意創新創業創造動能。要深入實施高企倍增計劃,建立高新技術企業穩增長機制,逐步建立“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的科技創新創業全鏈條孵化體系,培育催生更多的創新主體成長壯大。要支持行業領軍企業聯合高校院所及上下游企業聯合開展重點研發活動,突破一批“卡鏈”“斷鏈”及“卡脖子”關鍵技術,強化科技賦能,著力促進創新鏈和產業鏈融合。要強化科技創新和產業鏈供應鏈韌性,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揮科技創新對我市高質量發展戰略支撐作用。

  3、要進一步深化科技創新協同合作。要深化協同創新,堅持開放創新,強化創新資源開放共享,著力融入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加強與G60科創走廊、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對接協作,不斷深化與上海市和杭州都市圈等地區域戰略合作以及與中科大、合工大、安大、XX學院等高校開展產學研全面合作。要繼續加大“雙招雙引”力度,以開放集聚創新資源和產業資源。要積極創造條件加強國際科技創新合作,健全開放共享合作機制,開辟多元化科技交流合作渠道。要不斷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形成科技創新合力,為重點產業發展提供科技支撐。要通過“揭榜掛帥”、“科研飛地”等模式,吸引一批“候鳥專家”、“飛行博士”,集聚高水平科技創新人才,支持科技成果轉化。

  4、要進一步發展新興產業集聚地。要根據省委省政府《關于大力發展十大新興產業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新興產業集聚地的意見》要求,圍繞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打造我市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新興產業聚集地。要將科創與文旅產業結合起來,發展文化旅游產業集聚發展基地,緊扣全域旅游發展戰略,著力打造景觀工業、景觀農業,積極打造高質量國家級高新區、農業科技園區,大力發展“科創+旅游”產業。要深入挖掘文化資源,比如,將茶文化和新安醫學與非遺傳承創新結合起來,充分發揮中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行業龍頭企業的領頭羊作用,推進生物醫藥與大健康產業鏈高質量發展,實現健康養老、健康旅游、健康食品、健康體育、健康管理服務等產業協同發展,培育醫藥領域新的增長點,打造生命健康產業集群。

  科技調研的報告 篇7

  農業作為全區的基礎產業,在農民增收、農村穩定和促進其他各業發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農業生產的發展關鍵之一,就是要發揮農業科技人員的作用。對此,本人就農業科技推廣體系和有效發揮科技人員作用,進行了一次深入調研,其主要情況如下:

  一、我區農業科技隊伍的現狀

  我區的農業科技隊伍在農業的發展、改革和創新,以及農業科技推廣服務中均發揮了重要作用。在為農服務體系上,以區農業科技、農技推廣中心為龍頭,形成了區、鎮兩級服務體系,涵蓋了農業科技推廣的各個方面。在為農服務上,參與制定和組織農業科技推廣計劃,確定推廣農業技術的試驗和示范點。分工、協調、有序深入基層農業技術服務工作,并精心指導。在農業增收上,積極服務農業結構調整,逐步調整糧經比例,發展高效農業,促進農業增效,為增加農民收入以及社會各項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這支隊伍的主流是好的。

  二、當前農業科技隊伍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當前,我區農業科技隊伍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可從以下兩個方面加以分析:

  (一)從數據上分析

  一是農村專業人員比例偏低,人員分布不協調。區、鎮兩級農業部門實有人數566人,共有各類農業科技人員412人(其中,區一級農業科技人員占52%,鎮一級農業科技人員占48%)。在鎮一級農業科技人員密度較低,各鎮農業科技推廣服務實有人數255人(其中,在崗不在編的有26人,占10%;在編不在崗的有33人,占13%)。區一級農業部門事業單位編制數372人,實有人數322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有213人。具有高級職稱的有26人,占8%;中級職稱的有66人,占20%;初級職稱的有120人,占37%)。

  二是第一線科技人員職稱比例偏低,學歷層次不高,人員結構不合理。高級人才偏少,在鎮一級農業科技人員中,大學本科的有17人,占6%;大專的有47人,占18%;中專以下的有191人,占75%;高級技術職稱的有1人,中級技術職稱的有40人,占15%。隨著種植業結構調整,目前科技人員結構不適應現有種植技術需要,原來從事糧、棉、油、麥栽培和植保,現種植結構調整為蔬、果、瓜,使原來從事糧棉油的科技人員閑置,而蔬果瓜的技術人員較缺乏。

  三是年齡普遍偏大。鎮一級50歲以上接近退休人員的有133人,占52%;41歲至50歲的有78人,占31%;31歲至40歲的有41人,占16%;30歲以下只有3人,占1%。

  四是農技人員使用不夠充分。一方面,有許多大中專畢業生無法到專業對口的單位就業;另一方面,大批的.非專業人員拼命地涌向一些從事專業技術工作的單位,甚至還出現了農業科技中心“在崗不在編、在編不在崗”現象,致使學非所用、無學而用的現象同時存在,造成了人才資源的隱性浪費。

  (二)從原因上分析

  一是用人體制不夠健全,機制不靈活。存在這一原因,主要有兩大因素,即機構設置和產業發展不適應。沒有按產業建設需要對口設置機構;還有管理體制不順。鎮農技推廣機構以鎮管理為主,上級業務部門沒有選人用人的自主權。一方面,大量非專業人員擠占專業編制和專業崗位,造成專業技術部門缺乏專業技術人員。目前,農業技術推廣體系中的人員定編都是1993年后確定的。十幾年來,機構和人員都發生了變化,年齡也隨之老化,知識陳舊,但對機構沒有做出相應的調整和落實,致使一些農技中心人員“在編不在崗、在崗不在編”,形成農技隊伍青黃不接,后繼乏人。

  雖然,區委、區政府大力提倡重視科技人才,但少數單位領導對農業科技人員仍重視不夠,更談不上采取激勵措施,甚至出現對科技成果的評定中斷時間長達五年,嚴重挫傷了科技人員的積極性。在人才的使用上,采取急功近利的短期行為,忽視了科研成果產生的時間性和科技工作的艱苦性。同時,對系統內科技人才隊伍的建設和培養上,缺乏緊迫感和責任感。加上近年由于放松了對科技人員的思想政治工作,造成少數科技人員無私奉獻精神逐漸淡化。

  科技調研的報告 篇8

  一、企業管理水平有待于進一步提高

  兩年來,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迅猛,截止到2016年底達3.5萬家,比2016年增加2.2萬家,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發展質量還不夠高,特別是企業內部管理水平有待于進一步提高。

  通過對部分企業的調研,對于科技型中小企業特別是處于初創期的企業而言,制約企業進一步發展壯大的瓶頸不是資金問題,而是企業內部管理水平,管理水平的提高直接關系到科技型中小企業未來在市場上能夠走多遠。

  許多企業沒有明確的戰略目標。戰略目標是企業的導航燈,對于企業發展的作用不言而喻。某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負責人直言,“我們對于外來的資金有著強烈的恐懼心理”,這種恐懼心理的根源就是企業沒有系統化的戰略目標和戰略規劃,有了外部投資以后企業怎么發展,反而心里沒底。

  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創辦人大多是科技人員,管理團隊主要是由同學、師生等人員構成,裙帶關系明顯,職業經理人缺位,有的科技型中小企業甚至都是清一色的科技人員,這種人員結構在公司文化上具有較高的認同感,但是嚴重制約了企業科學管理水平的提高。

  就企業內部管理而言,組織架構設計不合理是其主要問題之一。有的企業部門職能重疊,有的企業崗位職責模糊,有的企業甚至缺乏最基本的職能部門,沒有研發部。沒有專門的營銷隊伍,甚至有的企業老總就是公司唯一的銷售人員,公司80%訂單都由總經理獲得。

  缺乏有效的的薪酬激勵機制是當前科技型中小企業管理中又一重要問題。科技型中小企業與一般的加工制造企業有所不同,員工大多屬于知識型崗位,必須設計出符合企業特點的員工考核評價機制,才能調動每個人的積極性,才能留住人才,招來高端人才。

  二、市場機制有待于進一步完善

  通過兩年的建設與發展,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發展環境明顯改善,去年市政府下發《關于進一步促進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津政發[XX]22 號),全方位、多渠道鼓勵、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創立與發展,各級政府紛紛加大資金的投入,全市上下已經形成鼓勵創新創業的良好氛圍。但是,從企業發展的長期來看,市場化機制還有待于進一步完善。

  兩年來,通過市區縣財政投入直接為企業融資200余億元,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科技型中小企業投融資保障體系月應該成為今后努力的方向,努力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積極推動全市各商業銀行建立面向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科技金融專營機構;積極引進各類商業性創業投資基,從根本上探索解決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新模式,同時也能倒逼科技型中小企業科學化管理水平的提高。

  科技人力資源是科技型中小企業最重要的'資源,兩年來在各級政府的領導下,高校科研院所先后派出千名科技人員到科技型中小企業作為“科技特派員”,對于解決企業實際問題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如何建立企業、科技人員及其所在單位三者之間責、權、利的統一,從而充分調動多方面的積極性,是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特別是科技人員及其所在單位的積極性,要按照市場的規律,保證科技人員在成果轉化過程中所獲的收益。必須充分實現產學研的結合,加大協同創新的力度,才能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殺手锏”產品,從而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行業內居于領導地位。

  科技調研的報告 篇9

  當前農業現代化的特出問題之一是農業和農村的快速發展與人才隊伍的相對滯后。基層和農業部門反應很大,進一步強化農業服務體系建設、強化人才隊伍建設刻不容緩。根據這次主任會議議題,我局進行了專題調研,召集部分鄉鎮分管領導、相關職能部門分管領導和基層農業服務單位同志進行座談,并赴x學習先進經驗,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我市農業科技推廣工作經過多年摸索、多年努力,逐步形成了公益性、經營性和幫扶性三種推廣模式,較好地發揮了政府的主導作用,強化了農技推廣的針對性,也兼顧了新技術應用的導向作用。通過積極開展宣傳發動、技術培訓、試驗示范等活動,推廣了適用于我市的農業主導品種、主推技術,在水稻新品種及其機插高產載培技術、精確定量栽培技術、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在蔬菜新品種及其無公害優質栽培技術、穴盤育苗技術、設施蔬菜連作障礙綜合防治技術,在畜禽、水產新品種及其集約化飼養技術、健康生態養殖技術等方面收到良好成效,奠定了我市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基礎。這其中,農業部門和農業科技推廣人員付出了辛勤勞動,通過包村聯戶、“一村一品”,技術培訓等扎實工作,有效推進了農業技術進步,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二、存在問題

  應該看到,農業人才隊伍建設仍然是我市農業農村工作的一項薄弱之處,從市、鎮、村,農技人員呈倒金字塔形,基層農技人員嚴重缺乏。一是鎮(街道)農技人員編制偏少,同時,非農專業人員占編超編情況較為普遍。二是基層農技人員隊伍不穩,存在隨意抽調農技人員從事其它工作,事實上忽視了農技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專業性。三是基層農技人員逐步老化,年齡老化,知識老化,

  結構老化,約XX%農技人員超過45歲。四是農技推廣經費得不到保障,基層農技單位要兼顧經營創收,人心不穩,精力不夠集中。五是農技推廣機制也不夠完善和靈活,難以適應實際需要。

  三、幾點建議

  1.定編

  定崗,定責,職責到位,貫徹執行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從人員落實開始,人員不落實,一切都是空談。一是人員落實,定編定崗。疏理一下各鎮(街道)農技人員編制情況,盡快恢復和落實到位,做到定編定崗、在編在崗,落實到位后,人員崗位上墻公示。做到這一點,首先市里要有明確意見,明確要求,其次各鎮(街道)要有明確態度,明確觀念。人員落實是檢驗各級政府是否真正重視農業的一桿標尺。

  二是明確職責,職責到位。農技人員崗位職責一定要明確,崗位的技能要求一定要明確,做到人員精干,服務優質,運行規范,有效履行職能。

  三是明確服務內容,強化績效考核。明確崗位農技員的服務責任區域、服務對象、服務內容和服務時間,并量化考核指標,將考核結果與獎金分配、職務晉升、職稱評聘、崗位續聘等掛鉤,有效激發農技人員積極性。

  2.特點、特色、特出,統籌服務。

  由于農業的多樣性,基層農技服務機構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因此可以實行各鎮(街道)特出重點,彰顯特色,統籌服務。一是各鎮(街道)根據自有農技人才專業特長和本地農業產業特點,特出一至兩個農業技術重點,強化服務能力,提高服務水平,形成農技服務特色。二是統籌農技服務資源,實現跨區域農技服務。市級統籌協調,各鎮(街道)農技服務面向全市,提高服務能力,綜合服務資源,提高服務效能。三是形成政府主導的農技推廣體系。按照“提高市一級、強化鎮一級、發展村一級、延伸戶一級”的總體思路,通過理順管理體制、優化服務條件、完善運行機制、暢通技術渠道、強化隊伍建設等措施,建立起市級主導、鎮級主體,村級配合,戶級參與的“四級聯動”農技推廣體系。

  3.政府主導與市場化相結合,構建社會化服務體系。

  堅持以政府構建為主體,以強化公益職能為主導,以開展多元化服務為宗旨的新型農技推廣服務體系。

  一是不斷提高和完善上述“四級聯動”農技推廣服務體系的能力與水平,強化政府的主導作用。

  二是充分發揮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家庭農場、生產大戶和農業龍頭企業的農業技術優勢,通過政府補貼、購買服務等方式,引導專業生產組織進行農業技術的專業化、社會化服務,倡導成立合作聯社、產業聯盟、公司+農戶等聯合聯營的'生產組織方式,實現專業生產組織的社會化技術服務,可以極大完善、覆蓋和提高農業技術服務水平,促進農業技術進步。

  第三是推進示范園區和標準化建設。通過科技示范園區以點帶面,推進農業技術進步,通過農業標準化,推進農業創新和實現高品質、高效益、生態循環和可持續農業發展。

  4.強化人才政策保障,為農業科技進步奠定堅實基礎。

  拓寬思路,完善政策,營造良好氛圍,讓農業人才引得進,留得住一是鎮(街道)農技推廣部門運行經費全部納入當地財政預算,保證農技人員工資、福利和辦公設施,實現基層農技人貝留得住。用得上,穩得住,做到愛崗敬業,經費落實是檢驗各統政府是否真心重視農業的塊試金石。

  5.務實創新,以信息化促進農業現代化。

  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要強化農業科技創新驅動作用。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著力點很多,科技創新是重要一環,其中,互聯網+時代的農業信息化對于農業技術推廣尤為重要。充分利用各級政府和農業組織的互聯網信息平臺、各種服務于農業農村的電子商務平臺,對于提高農業的組織化、專業化、集約化水平十分重要,對于全面推廣農業技術、提升農業發展水平、擴大農產品銷售和增強

  農業核心競爭能力都十分重要。要善于開發新技術、應用新技術,實現新型經營主體與農業社會化服務有機結合,形成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理想格局,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偉大目標。

  科技調研的報告 篇10

  為貫徹落實省、市統計局關于扎實開展“統計質量效益年”活動的要求,全面提升統計工作水平,更好的為我區工業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服務,我區統計局高度重視,及時組織專業人員對對區內“企業一套表”科技專業年報情況進行督導調研,形成調研報告如下:

  一、科技專業年報工作現狀分析。

  1、我區362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報表及時20xx年xx月xx日前全部報完。

  2、經核實,項目表中來源于政府的項目經費與活動表中的政府資金基本匹配。

  3、企業研發項目的最主要技術經濟目標有開發全新產品、增加產品功能或提高性能、提高勞動生產率,技術經濟目標是“為了科技原理的探索、發現以及技術原理的研究”的項目3。1%。

  4、經過多方核實排查,部分高等院校有科技活動,進入非工業名錄庫。

  二、存在問題。

  1、我區研發費用主要集中在大型企業。這兩家龍頭企業占全區比重90%。

  2、中小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強。我區共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62家,其中189家企業研發經費投入不足萬元。對于大部分中小企業來說,規模小而散,研發團隊力量不足,資金短缺且使用分散,導致研究開發投入嚴重不足。

  3、企業財務報表中研發經費計算方法存在出入。會計報表中工業研發經費包括兩類:

  (1)內部研究開發投入額,其中:人員人工費、直接投入、折舊費用與長期費用攤銷、 設計費、設備調試費、無形資產攤銷、其他費用。

  (2)委托外部研究開發投入額。其中用于科技活動的折舊費用與長期費用攤銷很難界定,除大中型企業外,大部分小企業將其計入生產成本,而未計入研發經費。

  三、企業建議。

  1、加大政府的資助和調控力度,營造有利于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的內外部環境,使企業真正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

  研發活動過程具有不可分割性,一個企業往往不可能獨立承擔全部的研究工作,需要政府的資助和調控,研發活動具有不確定性,研發活動不一定能取得預期的成果,存在著失敗的風險,研發活動的進行著也無法控制新技術知識的擴散,面臨著競爭者搶先占領市場的風險,這些都表明企業的研發活動需要來自政府的有力支持。政府力支持企業研發活動還是政府實現就業和經濟成長目標的投效途徑。相對小型企業,尤其加大對我區龍頭企業的資助和調控力度,這些龍頭企業研發活動成功率高,回報率也高。

  我區研發活動主要依托高新技術產業,加快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首先,不斷完善有利于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的內外部環境,為高新技術企業提供包括政策、銷售、信息等服務,幫助高新技術企業籌措資金,提供生活設施,保護科技企業家,為他們排憂解難。認真落實國家和省市制定的扶持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若干優惠政策,并在執行國家、省市有關科技政策和法規的同時,結合自身的特點,為高新技術企業創造更加寬松、優惠的政策環境。其次,進一步完善封閉管理、開放運作的管理模式, 通過建立具有較強聚散能力的科技市場,解決科技信息不靈、成果流通不暢的問題。大力扶持為高新技術產業提供服務的各類科技中介服務機構,加強孵化器的建設和發展,不斷完善服務功能,以促進全市技術創新鏈條的形成。鼓勵創辦并大力扶持科技咨詢機構的發展,不斷拓展科技咨詢市場,為高新技術企業和轉制中小企業的發展壯大提供科學的決策咨詢服務。進一步深化科研院所的改革,把科研工作納入到企業化、市場化、產業化的軌道上來。

  2、加快培養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人才。

  高新技術產業企業發展最重要的因素在于人才資源,沒有雄厚的人才資源作保證,就不可能有高新技術產業的`大發展。應大力開發人才資源,培養造就一支能力強的現代科技企業家隊伍、造詣深的科技人才隊伍和素質高的科技產業工作隊伍。加大高新技術產業急需人才的培養、培訓、開發、引進工作力度,重點培養和引進高科技人才和高級管理人才隊伍,對"戰略性"高新技術產業學科帶頭人的培養在科技項目資金上給予重點支持。培育、造就一支具有風險決策能力和創新管理能力、既懂高新技術又通現代企業管理的科技型企業家隊伍。應結合我區人才戰略,重點引進一批歸國留學人員,通過建立海外學子創業園等途徑為歸國學子提供良好的條件,使他們從國外帶來的先進技術、科技項目、管理方法等得以運用、拓展和創新,發展高新技術和改造傳統產業必將有一個質的飛躍。

  企業的發展歸根到底只能建立在自有的技術基礎之上,引進消化吸收固然重要,但經驗表明,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是不能通過引進獲取的,引進式創新和模仿式創新可能形成對外部技術的依賴。我區工業企業目前已經擁有一定的技術基礎和相當的物質財富積累,要盡快擺脫技術依賴模式,向技術自主創新轉型,提高我區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是當務之急。

【科技調研的報告】相關文章:

華天科技調研報告12-26

科技公司調研報告01-14

科技公司的調研報告05-30

科技文獻調研報告范文04-07

中藥材科技發展調研報告02-08

科技工作者建議調研報告12-03

農業科技推廣應用狀況調研報告11-02

制藥企業調研報告-調研報告02-23

關于現代農業科技創新情況的調研報告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