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產業發展調研報告(通用9篇)
隨著個人素質的提升,報告不再是罕見的東西,多數報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發生后撰寫的。你還在對寫報告感到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旅游產業發展調研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旅游產業發展調研報告 篇1
一、增強機遇意識,更新發展理念
旅游產業是最符合“兩型社會”建設的優勢產業,**城市群“兩型社會”建設是**旅游產業發展的重大戰略性機遇,大力發展旅游產業是**“兩型社會”建設的重要抓手。努力使**這座工業立市的城市,逐步向科技新城、生態新城和商務花園城市發展。在旅游產業發展理念上堅持“大旅游、大好發展、大產業”,
將強化市場主體、城市營銷等新的旅游發展理念融入產業發展規劃,真正做到以國際化的視野、戰略性的思維推動旅游產業大發展。
二、強化政府主導,加快發展速度
實施政府主導的旅游發展戰略,是我國許多新興旅游城市快速崛起的成功經驗。我市是一個工業立市的城市,但發展旅游業的先天優勢和基礎條件比較好。作為我國南方的鐵路樞紐,公路四通八達,航空便捷,具有旅游可進入性強的特點。**資源豐富,品位較高。根據我市旅游產業的發展現狀,大力推進政府主導的旅游發展戰略。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快旅游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中提出的扶持政策,加強對我市旅游產業的政策驅動和資金投入,在旅游規劃、培育旅游市場主體、打造旅游產業鏈、城市形象營銷、培育旅游人才隊伍等方面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通過大力旅游產業,推進我市建設科技新城、生態新城的進程。
三、深化產品建設,促進產業升級
針對我市旅游基礎設施建設落后,缺乏具有很強吸引力的主打旅游產品和旅游精品的現狀,應抓住國家擴大內需實施的適度從寬的財政和金融政策,有選擇性地加大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和旅游產品建設。
要重點完善和提升炎帝陵、桃源洞、酒埠江風景區、大京湖旅游區旅游基礎設施和相關配套服務功能,提升這四個相對成熟景區的`品質,以創建國家等級旅游區為目標,加速景區提質上檔的進程,打造成帶動作用大的旅游精品,增強我市旅游產品的吸引力。
打造以**市城區為龍頭、以**縣和醴陵市為兩翼的**城市群休閑游憩區。加快**縣和醴陵市旅游產品的開發和提質,完善**市城區的購物、休閑、娛樂、餐飲、會展等服務功能。充分挖掘詩圣杜甫等騷人墨客在**留下的詩詞歌賦等文化,打造具有**特色的湘江風光帶文化長廊和亭臺樓閣。以空靈岸、資福寺等的宗教旅游、科普旅游、生態休閑旅游和醴陵市的書院文化旅游、山水旅游、工業旅游為吸引點,以**市城區絕對優勢的區位和交通條件,配套合理的的中國中部地區最大的服飾流通中心為游客集聚核能,建設集聚能力強、和長沙及湘潭旅游產品差異性大、產業鏈長的**城市群休閑游憩區。
請國際品牌的旅游策劃公司,策劃和包裝針對海外旅游市場的炎帝陵、神農谷探險旅游項目。
充分利用兩型社會建設中高能耗、高污染工業企業轉型的機遇,將廢棄的工業生產場地開發成以窄軌列車為景區內交通工具的、個性化的游樂園。
創新紅色旅游發展方式,引入紅色歷奇項目,將紅色文化、時尚的歷奇項目與綠色生態旅游相結合,包裝和建設好茶陵工農兵政權紀念館、紅軍標語博物館、萬壽宮等紅色旅游景區(點),打造縱貫106國道的紅色旅游精品線。
四、強化市場營銷,打造旅游目的地
**擁有國際化的旅游資源卻未能打造出國際化的旅游產品,擁有絕對的區位和交通優勢卻未能成為湖南旅游的集散中心,擁有豐富的有文化內涵的山水資源卻未能成為**生態休閑的旅游目的地,主要原因是**旅游市場營銷的缺失。**旅游迫切需要以政府主導的旅游城市公共形象的營銷,迫切需要創新旅游營銷模式,加大旅游營銷力度,打造完整的旅游目的地形象。要加強與強勢媒體的合作,加強區域合作,主動對接長沙、湘潭、衡陽等地成熟的旅游線路,借船出海。和長沙、湘潭捆綁營銷,共同打造**旅游目的地。繼續舉辦炎帝陵公祭、服飾文化節等影響深遠的節會活動,提高**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在河西舊城改造和城市美化、綠化、亮化工程中,在**火車站附近,注意增加炎帝、空靈岸等**地域文化元素和標志性符號,營造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的氛圍。
同時,**旅游產業要實現跨越式的發展,必須圍繞旅游六要素整合資源,打造完整的旅游產業鏈,擴大產業規模,提高旅游產業化水平。
旅游產業發展調研報告 篇2
剛剛閉幕的縣委全會和縣人代會提出了“20xx年是全縣的旅游突破年”,xxxx旅游業的發展再次被提上一個新的高度,這也將是今后全縣的一項重點工作。
旅游業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新興產業之一,已經和汽車業、石油業并列為世界三大產業。被譽為“永遠的朝陽產業”、“永遠的環保綠色產業”、“國民經濟提升的催化劑”。旅游業資源消耗低、帶動系數大、創造就業機會多、綜合效益好。據統計,與旅游相關的行業、部門已超過110個,旅游消費對住宿業的貢獻率超過90%,對民航和鐵路客運業的貢獻率超過80%,對文化娛樂業的貢獻率超過50%,對餐飲業和商品零售業的貢獻率超過40%。因此,很多地方將旅游業作為戰略性產業,加大了旅游產品開發的力度,國內旅游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景象,競爭愈來愈激烈。但國內旅游產業整體水平較低,正處于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新階段,可以說,要在競爭激烈的旅游市場分得“一杯羹”,機遇與挑戰并存,前景和難度同在。
一、xxx旅游業發展的有關情況
有人說:xxx東北無旅游。雖很籠統,但從全省來看,旅游業已成為全省的支柱性產業。橫向比較,昭通市的旅游業發展,與xxxx西黃金旅游地“第一軍團”相比,仍屬于“欠發達”地區,還屬于“藏在深閨無人知”。目前,xxx縣位于全市旅游產業發展的靠后位置,處于“創業”階段。
(一)xxx旅游業發展的歷史。
xxx的旅游開發思路提出較早,但起步較晚,至今尚未形成規模。1986年,國家將旅游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就曾有人提出開發xxxx旅游,受認識和經濟基礎不足的制約,未能引起重視。xxx年,云天化廠曾計劃在峰頂山建職工療養地,但因故未搭成協議,這算是xxx發展旅游的起步。1994年、1995年各鄉鎮紛紛推出自己的旅游項目,縣文體部門對xxxx坪森林資源、中嶺九老洞溶洞、銅廠三河壩瀑布等旅游資源進行了考察和論證,旅游發展成為當時xxx的`熱點話題。到1997年縣內個體戶首次對峰頂山、二十四崗進行旅游投資,開設餐旅、休閑、娛樂項目,xxx旅游業開發正式進入實質性階段。20xx年,縣委十屆二次全會提出建設“綠色經濟強縣、湖濱生態旅游縣、文明幸福小康縣”的奮斗目標,首次將旅游發展作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同年12月,成立xxx縣旅游局。xxx年,啟動xxx縣旅游規劃編制工作。眾所周知,受交通不便、移民工作等因素影響,xxx縣旅游業發展進程緩慢。
。ǘ﹛xx旅游業發展的現狀。
去年縣委十二屆七次全會提出了“1245”發展思路;剛剛閉幕的縣委全會,又將今年確定為“旅游突破年”。圍繞旅游發展戰略定位,從去年開始,全縣旅游業發展全面提速,進入了快車道,如縣城綠化亮化、公路沿線房屋量化、面山綠化等項目快速推進,圍繞旅游要素培植做了大量的工作。今年,將立足“水上游、城中看、山上玩、鄉村吃”的思路,加快旅游配套設施建設,籌辦“兩賽一節”(龍舟、垂釣兩大賽事和美食節)活動,大力發展水上娛樂項目和鄉村旅游。在今年全市旅游工作電視電話會上提出要加快推進金沙江高峽平湖旅游線建設,把水富、xxxx、永善、巧家4個縣作為串珠狀連接起來,重點打造好水富邵女坪和xxxx新城、湖心島、金山寺。積極申報金沙江高峽平湖皮劃艇、龍舟賽等“水上運動”項目,力爭打造成中國水上運動訓練基地。
(三)當前xxx旅游業面臨的一些問題。
一是旅游業的發展要素極不完善。集中表現為“游、購、娛、食、住、行”旅游六大要素處于培植階段、十分薄弱、配套滯后、結構失衡。如交通不便,旅游酒店鳳毛磷角,景點還未形成線路,等等。
二是旅游產品的品種結構過于單一。xxx旅游發展規劃曾提出了xxx十大旅游項目,即:享水上娛樂、探原始森林、賞金江奇石、走石龍老街、望長江東轉、登觀斗佛山、游馬湖遺址、品茶馬文化、觀xxx含笑、攬峽谷風光。盡管當前提出了“水上游、城中看、山上玩、鄉村吃”的思路,但總體上看,旅游產品仍以觀光型為主,結構單一,內容不夠豐富和多元。
三是旅游景區、項目對游客缺乏吸引力。目前xxx的旅游景點,既非世界自然、文化遺產等壟斷性的旅游資源,又非我有人無的獨具創意的特色旅游項目,走的大眾旅游路線,同質化嚴重,難以提升知名度,很難激發中遠程游客專程前來旅游觀光的興趣。
二、xxx旅游發展面臨的機遇
除去政府政策性支持,政府強勢主導等因素,但就旅游業發展現狀、趨勢分析,我們面臨著較多的機遇:
。ㄒ唬└偁幖ち业穆糜问袌鎏N含無限潛力
中國人口基數大,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轉變,更加追求精神生活的滿足,而旅游成了滿足精神生活的重要途徑,潛在的旅游市場巨大。雖然,國內的旅游業蛋糕越做越大,競爭也越來越強,但我國旅游業發展整體水平偏低,旅游如同走馬觀花,停留在感官體驗上,無法給游客帶來高品質精神享受,很多游客返程后都感到身心俱憊,該有的身心愉悅、心曠神怡的感覺蕩然無存。在看似繁榮、競爭激勵的旅游業發展背后,依然有著廣闊的市場潛力和發展空間。為此,國家提出旅游要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和發展步伐,云南省提出了旅游“二次創業”,這是全國全省旅游業提質增效、再上新臺階的摸索期、調整期,也是給我縣旅游發展留下的較為難得的取得突破、追趕跨越的一段黃金期。
。ǘ┬蓍e旅游已成為旅游業發展新趨勢。
休閑旅游,簡而言之,是以休閑為目的的旅游。不僅是游山玩水,簡單地“放松放松”,與傳統旅游相比,一動一靜,一行一居,一累一閑,對傳統的旅游概念從內涵到外延都做了新的延伸,更多的是建立在旅游基礎上的行為情趣,以達到豐富人生、實現人生價值的目的,滿足實現人類普遍存在的求知、求樂、求健、求美心理。休閑旅游是傳統旅游的升級版。xxx具有良好的生態環境、湖濱新城及慢節奏的生活方式,具有發展休閑旅游的潛力和條件。加之,縣委政府提出了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湖濱生態園林城,抓住了旅游發展的新趨勢。當前生態游方心未艾,若能揚長避短、避開競爭激烈的觀光旅游市場,將目標定位于休閑旅游,將xxx打造成為休閑旅游的終點站、目的地,而不是觀光旅游的“中轉站”,完全可以在休閑旅游上大做文章,并將大有可為。
。ㄈ┲T多旅游資源整合和開發帶來的效益不可估量。
旅游業發展必然經歷“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過程,也是艱難的創業過程。xxx旅游資源不具有先天優勢、也具有壟斷性,更不具備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的資源,因此,必須要走一條新路,經過科學合理的資源整合和開發,精心的包裝以及有效的推廣,使其成為標志性產品進入市場并形成品牌。從內生資源來看,有峽谷風光、萬里平湖、魅力新城,有原始森林、良好生態;有歷史遺址、人文景觀等;從地理條件上看,處于川xxx黔大旅游格局的規劃區、兩個電站的中心區、蜀南竹海等熱點旅游的輻射區。從外地發展經驗來看,依靠培植旅游資源,形成的特色旅游地的經驗值得借鑒,如蜀南竹海。從發展要素上看,科技的元素投入使用,及文化與科級的對接等模式,已成為旅游業發展的新趨勢,也是新興旅游地發展項目的選擇之一。
旅游產業發展調研報告 篇3
按照縣委“走基層、轉作風、促工作”主題調研活動要求,以承辦旅發大會為契機,推進我縣全域旅游實現跨越發展,我們抽調部分人大代表組成調研組,先后聽取了縣旅游局的情況匯報,組織旅游企業及重點鄉鎮座談,深入重點景區和在建旅游項目,對我縣旅游業發展進行專題調研,F將有關調研情況匯報如下:
一、我縣旅游產業的基本情況
1、我縣旅游產業發展的現狀。我縣地處太行山東麓,總面積797平方公里,全縣總人口20、1萬人。境內旅游資源豐富,集山、水、洞、林、文物遺址遺存及生態觀光農業等資源于一體,具有發展旅游業得天獨厚的優勢。以1990年崆山白云洞的對外開放為標志,拉開了全縣旅游發展序幕,現已開發開放景區景點7個:崆山白云洞、天臺山、蝎子溝、岐山湖、普利寺塔、豐樂園、綠嶺核桃基地。先后獲得了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等九項國家級榮譽。全縣有各類賓館飯店以及農家樂200多家,旅行社和營業部6家,旅游從業人員5000余人。全年接待能力達50萬人,客源市場以三小時經濟圈為主,輻射到京、津兩市及河北、山東、山西、河南四省的13個地市。22年來,先后接待各地游客近千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8500萬元,帶動社會效益5億多元。今年十一黃金周和中秋節期間,全縣共接待游客 6.7萬人次,同比增長69.7%,再創歷史新高。
2、主要工作成效和措施
。ㄒ唬┲匾曇巹澗幹,指導科學發展?h政府投資70萬元聘請浙江遠見旅游規劃設計研究院編制完成了《臨城縣旅游發展總體規劃》。該規劃是我縣歷史上第一個旅游發展總體規劃,為全縣旅游開發建設提供科學指導和法律依據。
。ǘ┒喾綘幦≠Y金,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一是自籌資金688萬元完成崆山溶洞景區生態停車場和天臺山旅游專線硬化工程及后續工程,溶洞景區新停車場占地30000平方米,天臺山旅游專線總長5、3公里。已于“五一”小長假期間投入使用。二是在縣城主干道和景區內增設指示牌和說明牌38塊,在崆山溶洞景區投資40萬元新建四星級廁所一座。三是爭取國家發改委“崆山白云洞自然遺產地保護工程專項資金”600萬元,爭取國家地質公園專項保護資金430萬元。與石家莊客商徐子林簽訂投資4000萬元的天臺山合作開發協議,并參加省旅游局組織的深圳旅游招商發布會,對投資3800萬元的邢窯文化博覽園項目進行發布。四是對天臺山景區步游路改造,新建步游路2507米。五是在景區周圍栽植柏樹、雪松、國槐、楊樹、火炬等樹木3406棵,栽植花卉3030株,在天臺山旅游專線兩側栽植楊樹10000棵。
(三)加強宣傳促銷,提升臨城品牌知名度。一是每年春節期間開展“臨城人游臨城”惠民活動,臨城人憑身份證游溶洞20元。通過電視宣傳、張貼海報、馬戲演出等方式進行宣傳推介,擴大我縣景區知名度。二是在省臺天氣預報節目投放景區廣告,繼續在省內七個重點地市的28家縣級電視臺開展常年宣傳,同時在河北電視臺、農民頻道、移動電視開展為期一個月的春季宣傳。三是廣泛與省內外206家旅行社合作,制定專項獎勵政策,鞏固和拓展市場。四是開展中秋、國慶雙節促銷。實施景區與超市互動,圍繞景區周邊半徑200公里,聯合河北、河南、山東等省的41個縣市區大型超市,通過超市海報、購物贈票等形式發放優惠門票50000張,推出“50元游遍臨城”優惠促銷活動。
二、影響制約我縣旅游產業發展的主要問題
1、旅游開發缺少拳頭產品,核心競爭力有待形成。
目前,我縣旅游資源開發檔次不高、規模偏小且分布散亂,旅游資源優勢挖掘不夠。岐山湖旅游度假區的“核心”作用尚須進一步發揮,基本上還是以觀光游覽為主,深層次的特色產品很少,沒有形成具有轟動效應的拳頭產品和具有較強吸引力的精品旅游線路。在鄉村休閑游方面,由于鄉村旅游同質化的問題突出,景區景點開發建設和旅游線路沒有吸引力,加上受季節等因素影響,特色不夠鮮明,消費鏈條短,很難吸引游客的眼球,往往是“過路客多、過夜客少”。
2、旅游產品業態單一,旅游配套有待完善。
目前,我縣旅游資源開發仍以景區景點開發為主,基礎設施還不完備,旅游產品業態較為單一,區域發展不平衡性和旅游產業鏈不發達等狀況突出存在。在“住”的方面,沒有一家國際知名的品牌酒店或大型集團式旅游飯店,個體飯店接待能力有限,吃、住主要靠縣內消費為主;在“行”的方面,尚未開通城際及境內特色旅游公交專線,景區內沒有專門的旅游車輛,不利于游客游覽觀光;在“游”的方面,旅游人才短缺,導游、講解員學歷偏低,業務水平不高,涉外導游目前還是空白,同時,旅游交通引導標識設置不規范,沒有形成覆蓋全縣的旅游交通引導和標識系統;在“購”的方面,旅游紀念品等配套開發尚未形成規模,缺少能為散客提供咨詢、報名、購物、旅游等一條龍服務的旅游集散中心;在“娛”的方面,旅游娛樂項目還比較薄弱,缺少能夠反映特色的代表性文娛節目及其與旅游景點相銜接的演出場所,難以滿足游客視聽需求,與旅游目的地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
3、旅游產業要素制約有待突破。
旅游管理體制有待健全。目前,我縣旅游景點投資主體多且各自為政,旅游建設、管理的職責不夠清晰,投融資能力相對較弱,與城區資源融合不夠充分,沒有形成統籌全縣旅游資源、合力推進旅游產業發展的工作機制,難以統籌全縣旅游資源的開發和管理。受經濟下行形勢影響,政府無論是在旅游項目的投入上,在旅游發展的政策扶持上,在完善公共基礎設施和形象包裝、宣傳促銷上,還是在旅游人才培訓上,與其他地區相比,都處于較低水平,土地、資金等要素對我縣旅游產業健康快速發展的制約較為明顯。
4、旅游資源與文化的`融合有待挖掘。
文化資源本應是我縣發展旅游產業的優勢所在,我縣歷史悠久,西漢初年置縣,唐天寶元年改稱臨城縣,有5000年的文明史和2200多年的建縣史,文化積淀深厚,但目前,我縣的旅游景區對文化內涵挖掘不夠,未能將歷史人物、歷史遺跡和獨特的文化有機融合和利用起來,旅游發展重資源輕內涵的現象比較普遍,文化內涵挖掘不深,缺乏有效的載體支撐。古跡資源較多,稟賦條件較好,但沒有很好的開發與保護,可視性不強,有文而少景,有景而少物,沒有很好的開發為旅游產品。
三、幾點建議
1、實施規劃引領。
規劃是先導。旅游業發展必須以規劃為引領,隨著形勢與情況的不斷變化,要對現有的旅游發展規劃布局進一步修編優化。規劃修編要聘請有成功案例經驗、市場嗅覺靈敏、實力雄厚的旅游規劃專家和團隊,在充分調查了解我縣旅游資源稟賦,在確立“旅游目的地”發展大方向的前提下,突出比較優勢,高起點、高標準,提煉出切合實際、個性鮮明、能引領我縣旅游產業發展,促進旅游產業迅速成長的品牌主題,編制具有科學性、特色性、實用性的旅游發展規劃。規劃要明確旅游產業發展定位,著重突出留住游客的功能,完善山上游和住地游客娛樂要素,全力破解我縣景區內游客滯留時間過短和季節性旅游難題。
2、發展產業聯動。
要進一步創新旅游發展理念,跳出旅游來發展旅游,充分利用工業、農業和服務業等其他行業中蘊藏的豐富資源,通過發展工業旅游、城市旅游、商貿旅游、鄉村旅游,最大限度地把相關產業的資源有效轉化成為特色旅游產品,積極推動旅游業與一、二、三產形成聯合發展的格局,與城鄉建設、環境整治互動促進,拓展旅游發展空間,豐富旅游產品供給,推動我縣旅游以文化觀光旅游為主的單一領域向文化、休閑、生態、運動、體驗等多領域旅游轉變。要推進現代農業園區的景區化改造,發展農業觀光旅游。
3、配套完善戰略。
圍繞旅游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加快完善旅游配套設施。一要加快旅游集散中心建設。二要大力發展旅游交通。加強旅游交通與區域交通干線、交通站場的對接,開通城際及境內特色旅游公交專線,優化旅游公共交通系統,不斷優化完善旅游交通網絡,以及重點景區配套的主要道路建設。加快建設、改造、提升主要旅游景區之間的道路、快速公交、交通標識、停車場和自駕車營地等。三要培育壯大旅游經營主體。積極培育高品質旅行社,引進品牌酒店管理公司,創建一批星級飯店和特色主題酒店,扶持一批經濟型商務酒店。
4、打造品牌拉動。
一要突出生態品牌。生態旅游資源不可再生、不可復制,是我縣旅游業發展的“家底”和“金字招牌”,必須保護好、利用好、發展好、發揮好。首先,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在旅游開發建設過程中遵循“嚴格保護,統一管理,合理開發,永續利用”的原則,自始至終把保持良好的生態環境放在首位,要盡快研究制定“保護政策”,加大對生態景區、古建筑、古民居、古樹木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力度。特別是對目前開發規劃未敲定、開發條件不具備的,一定要先保護起來不被破壞,確保我縣生態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其次,要按照縣平原綠化的要求,大力開展植樹造林活動,切實加強林地的管理保護,不斷提升森林覆蓋率,下大力氣從嚴控制工業污染,切實保護好“藍天、碧水、青山”這一寶貴資源。二要打造文化品牌。文化是旅游之魂,旅游有了文化,就有了靈氣,就有了品位,就有了競爭力。在旅游發展過程中,要把我縣獨特的山水文化、邢窯文化、紅色文化文化、民俗文化、古代歷史文化融入到旅游產品中去,增強對游客的吸引力。要突出文化唯一性和差異性,深度挖掘民俗風情、地方戲曲、民間手工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整理民間傳說,凸顯富有我縣特色的文化元素。對于旅游項目,要主動注入文化內涵,整合各種旅游資源,設計合理的旅游線路,推出以文化特色為主的購物游、休閑度假游、紅色文化游、康體運動健身游等多種線路,聯合綠嶺核桃、旅游美食節等大型主題活動,培育出一批具有較強市場影響力的核心吸引物和精品工程。
5、加強政策扶持。
縣政府要進一步健全完善加快旅游業發展的相關政策措施,切實保障并逐步增加旅游發展專項資金,加大獎勵扶持力度。同時每年應安排一定的用地指標,專項用于休閑旅游項目建設,并通過土地流轉等形式,重點支持“大、好、高”項目。要創新投融資機制。要按照市場化模式進行投融資運作,按照“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支持本地企業參與旅游開發,積極引進國內外的戰略投資者、知名的旅游投資公司或品牌經營公司參與我縣旅游開發,多元化、多方面促進旅游產業可持續發展,形成“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多元投入,市場運作”的旅游經濟發展機制,合力建好旅游投融資平臺,為我縣旅游產業發展注入源頭活水。
旅游產業發展調研報告 篇4
近年來,隨著國家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加速了以旅游業為主的第三產業迅速發展,旅游業已逐漸發展成為第三產業龍頭。目前,國家已明確把大力發展旅游業作為發展現代服務業,擴大內需,增加就業的一項重要工作積極推進,針對鎮黨委、政府以“南山竹!睘橹行暮妄堫^培育旅游支柱產業建設華東知名旅游休閑觀光區的決定,全鎮堅持“生態立鎮,旅游興鎮”戰略,按照“開發中保護,保護中開發”原則,大力發展生態旅游產業,逐步形成特色生態旅游新格局,而激烈的市場競爭和游客越來越新、越來越奇、越來越高的欣賞品位,讓我們這一新興的旅游鎮不得不立足鎮情,正確分析旅游業現狀,從而一步一步走好開發路,走上品牌路,這樣才能逐步培育壯大旅游產業,為全鎮經濟發展作出應有貢獻。
一、發展旅游業優劣勢分析
。ㄒ唬﹥瀯莘治
1、地理位置優越
xx鎮位于蘇、浙、皖三省交界處,是溧陽南部丘林山區開發特色鎮,全鎮區域面積85平方公里,山林面積10萬畝,轄10個行政村,1。8萬人口。交通便利,距市區30公里,距寧杭高速入口20公里,境內戴橫公路(xx—xx)和平橫公路(xx—xx)貫穿南北。雖身處深山,但便捷的交通使其對接于各大城市旅游黃金通道網絡之中。
2、氣候適宜
xx鎮隸屬天目山脈,屬丘林山區,大小山嶺17座,吳越第一峰海拔541米。境內四季分明,水源充沛,光照充足,氣候溫濕,季節特征明顯,年平均氣溫15。4℃,年降雨1200—1300毫米,無霜期為235天。土壤為黃棕壤,呈微酸性,植被豐富,有常綠闊葉林、落葉林、常綠針葉林、毛竹林等廣泛分布。自然條件適宜,形成發展生態旅游獨特優勢。
3、自然資源富足
作為xx南部丘陵山區開發特色鎮,茶、桑、栗、果、竹五大優勢產業成為我鎮特色農業支柱與主導,在占全鎮總面積70的山林中,共分布著4萬余畝翠竹、3萬余畝板栗、1萬余畝桑園、1萬余畝茶園、5千余畝果園,正在建設的南山農業生態觀光示范園更是前景喜人。
3、旅游資源豐富
境內有國家4A級天目湖——南山竹海旅游度假區,風光秀麗,景色怡人,憑借2萬余畝翠竹這一自然景觀,該景區被外界稱為“天然養吧”,其他還有古松園、南山壽泉、古兵營遺址、古石橋等20余處特色自然景點,與此同時,結合李家園中心村建設,投資6000萬元的'田園風光區和投資8000萬元的鄉村旅游區的規劃工作正式啟動,以“農家樂”的形式,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經濟,成為不斷提升xx旅游檔次和內涵的重要內容。
4、旅游商品開發潛力大
境內有野竹筍和板栗等真空包裝食品系列,有李子、櫻桃、水晶梨、柿子等四季鮮果系列,有香峰壽眉、南山壽眉、南山黃茶、珍稀白茶等茶葉系列,有土雞、竹雞、野鴨、野山羊等野味火鍋系列,有竹席、竹簾、竹雕、竹鞋等竹制品系列,這些農副產品及特色食品已逐步成為各地游客購物和餐飲的首選,隨著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加大,竹木業、珍稀花卉苗木、新品瓜果、畜牧業、蠶桑業等壯大發展,將為旅游食品、紀念品開發提供很好的原材料市場。
5、政策優惠
國家已經采取一系列刺激消費、拉動內需政策措施,對旅游業升溫具有極大促進作用。我市多次召開旅游工作會議,詳細研究全市旅游產業發展規劃,一系列鼓勵和支持旅游產業發展的優惠政策相應出臺。我鎮全力以赴以生態旅游和鄉村旅游為主要項目廣泛招商引資。這些都為我鎮旅游業發展奠定基礎。
6、旅游投資熱潮高漲
憑借20xx年初南山竹海風景區與天目湖旅游公司的成功聯營,為全鎮旅游產業開發注入了新的活力,到目前為止全鎮旅游產業開發累計投資近億元,國內外許多客商紛沓而至,積極加入旅游業及相關產業投資開發,推動了xx旅游業快速發展。
。ǘ、劣勢淺析
1、旅游軟環境亟待改善
一是景區所在地群眾和景區經營者之間在土地、山林征用及工程項目承建方面矛盾突出;二是旅游從業人員觀念較為落后,對旅游業的認識還未能真正到位,服務意識不強,服務質量不高;三是旅游經營、管理人才缺乏,不能滿足旅游業日益發展的需要;四是全鎮群眾普遍對旅游產業開發特別是以“農家樂”為主的鄉村旅游開發信心不足,旅游經營意識較差,這已成為制約我鎮旅游業發展重要因素。
2、旅游硬環境較差
一是對現有景點完善開發投資力度不足,資金投入不到位;二是仍有多處鮮為人知的自然景點景觀尚未開發;三是通往景區公路等級、通訊等基礎設施比較差,部分景區(點)未通公路或通訊不暢;四是配套設施如賓館、飯店少且檔低次。
3、旅游資源開發遲緩,很難形成整體優勢
我鎮境內除南山竹海等少許景點具有接待能力外,其他如古松園、宋朝古兵營遺址、唐代古石橋、清風山等一大批自然、人文景觀景點由于種種原因至今還未得到充分開發,尚不具備接待能力,旅游文化內涵還未得到充分發揮,形成橫澗旅游業“資源富集、但亮點少”的格局。
4、旅游宣傳力度不夠
目前旅游業宣傳形式較為單一,缺乏地方特色,宣傳廣度、深度不夠,缺乏創新意識。
5、旅游商品開發不力。旅游商品、紀念品開發經營比較落后,缺乏新、特、奇等地方特色,缺乏集中的旅游商品經營店和購物區域。
6、資金投入不夠
xx鎮是常州市級貧困鄉鎮,財政收入往往只能解決全鎮機關干部生活和一些小投入的公益事業,而無力拿出更多資金用于旅游業投入,這也是制約橫澗旅游業發展的又一重要因素。
二、對策建議
圍繞“生態立鎮、旅游興鎮”的戰略目標,以生態旅游為龍頭,形成“政府推動、部門聯動、企業主動、項目帶動、整體推動”的生態旅游新機制,高起點做好xx旅游發展總體規劃工作,并認真按照xx鎮旅游產業開發總體規劃的要求,認真進行旅游資源綜合開發和景點建設工作,加大對全鎮群眾的旅游產業開發意識的宣傳教育,逐步形成人人盼望旅游資源開發,個個愿意開發旅游資源的良好氛圍,努力把橫澗鎮建成華東線上生態、文化、休閑、度假旅游新亮點。
1、提高認識,加強發展
旅游業是一個涵蓋一、二、三產業的綜合性產業,具有拉動投資和消費雙重效應,能夠刺激經濟增長,解決社會就業等社會問題,是發展生態經濟、富民強鎮的最直接、最有效的產業突破口和結合點,同時,旅游業又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社會各部門、各行業大力配合支持,因此我們要加強旅游宣傳和引導,從而形成全社會都支持配合旅游業發展的良好氛圍,推動旅游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2、加強領導,建立健全旅游管理機制
建立一個既適應市場經濟要求,又兼備宏觀調控手段,并有利于對旅游產業開發實行統一領導、統一規劃,又利于旅游業向大規模、深層次方向發展,符合鎮情的旅游管理體制,是加快旅游業發展的關鍵。為此,針對橫澗鎮情,成立專門旅游產業開發管理機構,負責對全鎮旅游工作實行宏觀管理,制定旅游發展戰略并監督其實施,制定旅游開發規劃并審批實施,同時,協調處理旅游工作中出現的各種重大問題,并監督有關部門執行。
3、加大政策傾斜力度
政府應制定專門政策,從資金、人才等方面加大對旅游業扶持。如安排一定財力用于旅游基礎設施改善和旅游宣傳工作等,推動旅游業快速發展。
4、深挖旅游文化內涵,提高旅游產品競爭力
文化在旅游業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決定著旅游業發展方向和興衰。沒有文化的旅游就是沒有靈魂的旅游。我鎮旅游資源文化底蘊十分深厚,挖掘潛力很大。因此,必須加強旅游文化內涵發掘、提煉、利用,提高旅游文化內涵,形成橫澗旅游獨特亮點,滿足不同層次游客需求,從而提高xx旅游的檔次及市場占有份額。
5、加快旅游環境建設,提高橫澗旅游業整體形象
一是加快以公路、通訊、電力為主的基礎設施建設;二是加快以賓館、飯店、旅行社為龍頭的旅游配套服務設施建設;三是加強旅游人才引進和現有從業人員培訓工作,為旅游發展提供人才保證;四是加強旅游宣傳工作,提高xx旅游知名度。
6、大力開發旅游商品
一個地區旅游商品開發與狀況,代表一個地區旅游業發展興衰。結合我鎮實際,目前應重點抓好特色農副產品等旅游食品深度開發。同時,立足橫澗資源優勢,開發具有地方特色旅游紀念品,提高旅游商品競爭力和吸引力。
7、加強行業管理,堅持依法治旅
一是加強旅游產業開發制度建設,促使我鎮旅游業走“開發中保護、保護中開發”這一健康、可持續發展道路;二是依照有關政策法律法規妥善處理和協調旅游產業投資經營者和景點所在地群眾之間的矛盾;三是做好旅游市場整頓和規范工作,嚴厲打擊欺客宰客等違法行為,創好旅游業發展良好外部環境;四是加強涉旅安全工作,強化安全意識,落實旅游企事業單位安全生產責任制,營造良好的旅游安全氛圍,促進旅游業健康發展。
8、加強旅游資源整合力度,實現優勢互補
加快與天目湖旅游區、平橋石壩、蓄能電站等景點串成一線的速度,實現資源優勢互補,從而吸引更多的游客來本地旅游觀光,使我鎮成為集旅游、度假、娛樂、休閑為一體的華東知名旅游勝地。
旅游產業發展調研報告 篇5
為促進我縣旅游產業快速發展,xx月xx日,縣政協經濟委員會組織部分委員,采取實地考察、聽取匯報、座談討論等方式,對我縣旅游產業發展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縣旅游產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縣上下緊緊圍繞“山水休閑勝地”的目標定位,堅持“政府主導,市場運作,企業主體,社會參與”的發展模式,大力發展生態休閑旅游,全縣旅游業呈現出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態勢。
1、旅游基礎設施初具規模。目前,我縣已建成了aa級景區皖東烈士陵園和aaaa級景區白鷺島生態旅游區等2個旅游景點,打造了林橋苗木花卉生態園、景華農業生態園、金斗農業生態園等3個農業生態園。通往各主要景區、景點的路網基本建成,景區內的水、電、路、通訊、網絡等基礎設施齊全,功能配套,能夠基本滿足游客對旅游基礎設施的要求,促進了旅游資源優勢向旅游經濟優勢的轉化。
2、旅游服務體系日趨完善。目前,我縣已入駐了旅行社4家;發展了星級旅游飯店1家、星級農家樂8家、星級旅游餐館3家、旅游定點餐館3家;培育了旅游商品定點生產企業6家;興建了一批旅游娛樂和購物場所,形成了功能較為齊全的旅游服務體系,具備了一定的旅游接待能力。
3、旅游拉動作用逐漸增強。據統計,我縣共接待國內外游客129.6萬人次,同比增長32%;實現旅游收入2.7億元,同比增長33%。旅游業的發展帶動了我縣餐飲、住宿、商貿、交通、娛樂、通信、種植和養殖業等相關產業的發展,推動了城鄉的統籌發展。
二、我縣旅游產業發展的主要做法
我縣旅游業發展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速度較快,主要得益于縣委、政府采取的多項措施,積累了許多有益經驗。
一是堅持政府主導。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旅游產業發展,組建了來安縣旅游業攻堅指揮部,加強對全縣旅游業的宏觀管理、指導和協調,為培育和發展來安旅游產業提供了組織保障。對投資萬元以上的重點旅游項目實行“五個一”的工作機制;堅持每周一調度、每月一督查的制度,及時研究解決旅游項目推進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為旅游項目建設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二是堅持規劃先行。結合我縣實際,重金聘請專家高標準編制了《旅游發展總體規劃》,推出了十大旅游精品項目,為培育和發展旅游產業提供了科學指導,為“五色兩核三帶四區”旅游發展布局的實施,提供了科學的建設依據。
三是堅持項目推動。通過加大旅游項目的招商和幫辦力度,推動和促進了一批重大旅游項目的成功落地和順利實施,帶動全縣旅游產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據統計,,我縣規劃實施的旅游項目多達35個,其中續建項目12個,新建項目23個。目前,黃大圩濕地公園、龍窩寺森林公園、蓮花湖旅游開發等5個項目正在籌建當中。
四是堅持品牌帶動。根據xx獨特的資源優勢,堅持打造“xx”旅游品牌。充分利用報紙、電視、網絡等新聞媒體,以生態休閑旅游為主題,常年在《xx日報》、《xx晚報》和xx電視臺對我縣xxxx生態旅游度假村進行宣傳,使xxxx的游客每年都保持遞增16%以上。多次在xx、xx、xx、xx、xx等地舉辦旅游推介會,有效地推動和激活了客源市場,使來安的'知名度不斷提升、吸引力進一步增強。今年x月成功舉辦的中國“第x屆xxxx生態文化旅游節”,充分展現了“xxxx,xx”的新形象,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與好評。
五是堅持資金投入。近年來,縣政府投資xxx萬元實施了xx烈士陵園改造工程,對陵園廣場、紀念館等基礎設施進行改建,豐富了景點內涵,提高了服務檔次。縣交通、民宗、文體、水利等部門政府性投資xxxx萬元,用于改善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引導社會資本投資x億元開發了一批鄉村旅游、休閑旅游、城市快捷酒店等多元化旅游新產業。今年以來,縣財政還先后撥付旅游業發展專項資金總計xxx萬元,用于獎勵和開展旅游景區創建和農家樂創建、第x屆xxxx生態文化旅游節。
三、我縣旅游產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困難
通過近幾年來的努力,我縣旅游產業有了長足的發展,但與周邊發達地區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
1、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有待加強。目前,通往部分景區、景點的道路大多等級低,尚處于路窄彎多不平坦的狀況,車輛進出不便,存在潛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2、旅游產業要素制約依然存在。在項目引進和推進中,因土地指標緊缺,導致一些重大旅游項目建設艱難;因資金和相關手續辦理等原因,致使部分項目進展緩慢,嚴重制約著旅游業健康快速發展。
3、旅游資源與文化融合有待挖掘。部分旅游景區項目內容過于單調,停留在觀光層次,對文化內涵挖掘不夠,文化含量明顯不足;以歷史人物、歷史古跡、歷史遺跡等一批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人文景觀特色沒有得到很好的挖掘,對人文歷史文化資源的開發利用不夠。
4、旅游產業化整體水平有待提高。旅游產業鏈尚未形成,滿足不同類型、不同規模游客需求的接待能力較差;旅游商品研發深度不夠,旅游商品市場不成規模。
5、旅游行政執法開展困難。我縣還沒有成立旅游執法和監管機構,旅游行政執法、旅游服務質量監督檢查、旅游投訴案件處理等工作無法開展。
四、推進我縣旅游產業發展的意見與建議
豐富獨特的旅游資源,快速增長的經濟總量,為我縣旅游業發展積蓄了后勁;省政府去年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快發展旅游業的實施意見》,更為我縣旅游業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政策機遇。我們一定要抓住這些有利時機,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實現旅游產業的快速發展。
1、進一步提高認識,充分認識發展旅游產業的重要意義?h政府要把旅游產業提升到支柱產業的重要位置來抓,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細化各項措施,確保旅游產業實現科學發展;要強化旅游部門的職責,使旅游管理部門在旅游資源的保護、利用、開發和管理中充分發揮主導作用,推進各項工作全面落實;要建立健全旅游產業發展工作協調聯動機制和激勵機制,嚴格考核兌現,實行重獎重罰,充分發揮各地各部門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強力推進旅游產業發展,真正形成部門聯動、齊抓共建、合力發展的良好局面。
2、進一步解放思想,切實優化旅游產業發展投融資環境。認真研究制定稅收、土地、產業扶持等方面的優惠政策,以最優惠的政策,最優越的條件,吸引有實力的客商到我縣投資開發旅游產業。強化主體意識,用產業化的思維和市場化的運作手段,大膽引進民間資本、社會資本參與旅游產業發展,加強旅游基礎設施建設。
3、進一步加強規劃,統籌謀劃好旅游產業的持續發展。
堅持先規劃后建設原則,根據《來安縣旅游發展總體規劃》,制定旅游項目專項規劃,對各類景點、服務設施進行科學布局;積極探索旅游項目與農業項目捆綁,緩解土地指標壓力的新形式,切實加強對旅游項目規劃、建設的深層次管理。堅持開發和保護并重,對各景區實行分級管理、分級開發、分級保護,避免生態資源遭到破壞。切實保護生態環境,實行旅游資源分段分批開發,避免一哄而上、低效開發、浪費資源,確保資源與環境的永續利用。
4、進一步加大投入,切實增加旅游產業政策性投入。通過加強旅游項目編制上報工作,積極爭取國家、省市更多的旅游項目資金;緊緊圍繞重點景區、田園風光線路,加緊編制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發展項目,積極爭取各級項目資金,確保鄉村旅游基礎設施得到根本改善;縣財政每年都要列支旅游發展專項資金,并根據財力增長情況逐年增加,以充分發揮政府主導產業建設的積極作用。林業、農業、交通、發改、水利、建設等部門要把天然林保護、農業綜合開發、鄉村公路、農村能源、水利建設等專項資金的安排使用與發展旅游業結合起來,有效整合建設資金,切實推進旅游產品的開發建設。
5、進一步突出重點,切實提升旅游產業發展的層次。完善xxxx生態旅游區和xx烈士陵園接待設施和游樂功能,整合旅游資源,實現綠色旅游與紅色旅游有機緊密結合。督促指導白鷺島大酒店、金太陽大酒店和來城新區大酒店等高星級旅游飯店加快建設和申報評星工作,提升我縣旅游接待檔次。加快舞彩國際生態旅游項目推進步伐,打造“休閑度假的高端產品”。要注重加強與周邊地區的旅游區域合作,形成旅游精品線路。此外,還應采取集中培訓、委托培養、外出參觀等多種形式,加強旅游從業人員的業務培訓,提升服務技能和水平。
6、進一步挖掘潛力,拓展豐富旅游產業發展文化內涵。堅持舉辦xxxx生態文化旅游節、旅游項目推介會,充分利用新聞媒體加大對外宣傳力度,展示來安的發展魅力、城市品味,文化底蘊。加強旅游商品的開發,著力培育旅游商品生產企業、流通企業和專業市場,開發一批具有來安特色、市場前景廣闊的旅游商品。推進參與式文化旅游項目,鼓勵開展民風民俗民樂展示,促進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的有機融合。
7、進一步規范秩序,切實加強對旅游產業的行政執法。成立專門機構,配齊、配強旅游行政執法人員,落實執法經費、配備交通工具,為旅游行政執法提供人員、資金上的保障。健全旅游市場綜合治理機制,定期會同公安、工商、衛生等部門對旅游市場進行專項治理整頓。加強對景區(點)的監管力度,完善旅游安全應急預案,加強旅游誠信體系建設,凈化旅游市場。
旅游產業發展調研報告 篇6
東至旅游產業發展情況是縣委、縣政府、縣政協今年確定的重點民主協商活動之一。縣政協組織專題調研組于8月下旬至9月中旬,先后召開多次座談會,聽取縣直相關部門、涉旅企業等各方意見,全面了解東至旅游產業發展狀況。同時,赴省內XX縣、XX市、XX縣、XX區太平湖管委會及江西XX縣學習考察,借鑒經驗,F形成調研報告如下:
一、旅游工作開展情況
近年來,東至旅游產業搶抓“三區建設”機遇,積極推進“旅游XX縣”戰略目標,夯實基礎,蓄勢發力。目前,我縣擁有a級旅游景區5家,其中4a級1家,3a級2家;國家工農業旅游示范點3處;安徽省旅游鄉鎮5個;省級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點1處;星級農家樂28家,其中五星級2家,四星級5家;星級旅游飯店2家;四星級旅游餐館1家;旅行社(門市部)4家,旅游車隊1家,旅游商品定點企業7家。
一是景區建設初見成效。九天仙寓成功創建國家4a級旅游景區,實現4a級景區零突破;歷山景區探索創新管理機制;南溪古寨依托《南溪古寨歷史文化發掘與開發研究》成果,已完成規劃初稿,正在積極開展征地、河道整修、游步道建設等基礎工作,啟動4a景區創建;金雞窠漂流整修后重新開業。
二是項目建設穩步推進。西海溫泉度假村、環升金湖張家灘鄉村旅游示范點等項目建設積極推進,印象東流大酒店投入試營業,大渡口國際假日大酒店已完成主體工程建設,仙寓山莊改造等項目也在緊張建設中,今年又新引進堯渡河景區開發建設項目,正待開工建設,已先期啟動漂流項目。
三是環升金湖旅游開始起步。以環升金湖鄉村旅游發展為破題,堅持先行先試,規劃建設張家灘鄉村旅游示范點和升金湖科普旅游接待中心;大渡口龍源旅游度假村(江南農業科技園)在成功創建省級五星級農家樂、省級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點基礎上,正積極申報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點。
四是鄉村旅游蓄勢待發?h城及周邊形成以金字牌森林公園、西山天坑云石、梅山生態旅游、歷橋上謝生態休閑旅游、錦源生態園、小黃泥湖生態農莊等環城生態休閑旅游帶,配以青水湖畔生態農莊、梅山農家樂、黃泥農家樂等為主體的農家樂群;東流鎮規劃建設陶公文化旅游區,啟動東流老街重點古建筑、雙塔和陶公祠的修繕及省級農業示范區旅游觀光項目。縣域東南部的源口生態休閑游,官港、洋湖等地的生態休閑農業等一批鄉村休閑旅游項目蓬勃興起。
二、推進旅游產業發展優勢
東至是一個以山為景、以水為靈的山區縣,獨特的地域風貌與多樣的文化傳承,織就了較為豐富的旅游資源,有著發展文化旅游產業的潛在優勢。
一是政策支撐優勢。近年來,國家為推動旅游業的發展制定了系列措施。一是頒布實施旅游法,以法律形式為旅游業的發展提供權威保障;二是出臺政策支持旅游發展。特別是國務院今年出臺的《關于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從五個方面對支持旅游業的發展提供了明確要求;三是專項規劃推進區域發展。年初,國務院批復實施《皖南國際文化旅游示范區建設發展規劃綱要》,東至既處在示范區的核心區,又處于“三山三湖”山水觀光旅游發展帶和皖江城市文化旅游發展帶的交匯處,發展旅游機遇難得。
二是生態宜居優勢。“生態優良,資源豐富,點多面廣”是東至旅游資源特色。境內生態系統完整,自然環境優美,山、丘、圩、湖種類齊全,人居環境宜居宜游。有“中國鶴湖”“鴻雁之鄉”——國際重要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升金湖,有國家4a級旅游景區九天仙寓、國家3a級旅游景區歷山、龍源旅游度假村、國家2a級旅游區東流古文化區、省級森林公園天臺山;還有被譽為攝影家天堂的堯渡河景區,及西山天坑、許世英故居、周氏家族遺址等自然景觀和名勝古跡。
三是人文厚重優勢。東至歷史悠久,人文遺跡眾多,文化底蘊深厚,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23處,非物質文化遺產數目86項。其中東流老街、陶公祠、雙塔、許世英故居、金宗祠等10處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東至花燈”、“福主廟會”等6個項目位列國家和省級非遺保護項目。另外,東至還擁有國家一級文物——宋代關子鈔版,是我國目前為止所發現的最完整、可信性最高的宋代鈔版,堪稱我國貨幣寶庫中的一大瑰寶。
三、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是旅游發展的氛圍不濃。對旅游XX縣戰略的地位認識不到位,旅游發展理念還未牢固樹立,思維方式、行為習慣未根本轉變。相關部門工作開展不能主動服務和服從于旅游產業發展,也很少為進一步推動旅游產業發展主動出招。社會各界包括一些旅游從業者對旅游產業的認識不到位,缺乏有志于旅游創業且持之以恒的仁人志士。
二是主題定位不能有效統一!皥蛩粗l,靈山秀水”“堯舜之鄉,魄力東至”“堯舜之鄉,休閑港灣”“堯舜東至,山水升金”……等等,至今未形成一個全縣統一的對外宣傳定位,也沒有統一的、叫得響、令人過目不忘的營銷宣傳主題。
三是燈下黑愈發凸顯。東至是皖南國際文化旅游示范區核心區組成部分,東有九華山、黃山、西遞宏村,南有婺源,西有廬山,北有天柱山,5a級景區環繞四周。在這樣一個旅游資源高端云集的集合區中,我縣至今尚未形成一個功能齊全、運營規范,稱得上真正景區的旅游產品。縣內景點與周邊地區景點沒有形成互連互通,沒有一處納入周邊旅游線路的景點,游人寥寥,甚至縣內也沒有一條可供游客選擇的成熟線路,客源市場單一。
四是景區可進入性依然較差。沿國、省道旅游交通指示牌設置不完善,數量及配置不能為游客出行提供便利;縣城至九天仙寓等旅游景區公交車輛班次少、運行不暢;升金湖通湖道路僅小路嘴跨湖大橋一段及科普中心(保護局所在地)路況好一些,其余都是泥濘小路;龍源旅游度假村(江南科技園)、青水湖畔生態農莊等通行道路不暢;堯渡河漂流景區以砂石路為主,伴以泥濘小道;東流古文化區內也是輾轉艱難……,這些地方大都是我縣游人首選之地,由于可進入性差,慕名而來的游客大多掃興而歸。
五是縣城主城區建設不能順應現代旅游的發展要求。城市建設、交通、土地使用等規劃未能與旅游規劃有效銜接。在推進主城區建設中,忽視了城旅融合互促功能。城市布局存在著文化品位上展現不高、建筑風格不明、地域特色彰顯不足等問題。加之城市公園、市民活動廣場等文體場所硬件環境不足,服務配套跟不上,難以讓游客逗留。
六是文化旅游融合不足。文化與旅游缺乏統一規劃和管理,部門各自為政,合作領域不寬,機制不暢。各類文化旅游項目建設布局零散,規劃難以統一,特色挖掘不夠。各類文化展現方式單一,各類文物深藏閨中,沒有打造成旅游產品,難以為游客服務。
七是旅游企業層次較低。九天仙寓雖然創建了國家4a級,但配套設施、服務水平、宣傳促銷等名不符實。3家旅行社1個門市部,僅停留在編排縣外旅游線路,組織游客外出旅游,縣內的線路編排、外來業務承辦等功能服務基本沒有,賓館、飯店整體接待能力有限,四星級以上旅游飯店仍是空白。
四、推動我縣旅游產業發展的建議
。ㄒ唬┨岣哒J識,為加快融入皖南國際文化旅游示范區提供保障。
1、強化政府主導。政府應是旅游產業發展的主導力量。調研組考察的XX縣,確立了“旅游與工業并重”的發展思路,對全縣所有鄉鎮按工業類和旅游類進行分類考核,建立旅游考核臺帳,旅游鄉鎮考核以旅游為主;XX區政府主導力度更大,綜合目標考核100分,旅游占了10分;XX縣委、縣政府自2010年開始連續出臺三個推動旅游發展的措施(旅游產業發展意見、鄉村旅游發展意見、旅游發展資金使用管理辦法),為當地旅游產業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
“旅游XX縣”是東至發展的五大戰略之一,應充分發揮旅游工作指導委員會的協調作用,形成促進旅游產業發展的合力。要完善旅游產業發展目標分類考核機制,按照年度發展目標,將旅游產業發展列入綜合目標責任考核的重要內容,考核權重可區別對待,實行分類考核。
2、加強部門協作。旅游“六要素”產業涉及交通、農業、林業、經信、文化及商務等諸多部門,謀劃旅游產業的發展必須用大產業的觀念來共同推進。要加大應用考核獎懲機制,發揮各相關部門主動性和積極性,增強責任意識,切實加強協作配合,發揮應有作用,用實際行動推進我縣旅游產業的跨越式發展。
3、提供政策保障。旅游產業是一個投資大、見效慢的長線朝陽產業,離不開政府的支持和政策的保障。要拿出切實的措施,出臺剛性政策,吸引客商投資旅游產業,帶動社會融資,促進產業做強。XX縣人口規模、財政收入、發展模式和我縣相類似,該縣為加快推進旅游產業發展,每年拿出上千萬的發展資金,對景區創a、賓館創星、鄉鎮創優等采取以獎代補方式促進旅游產業升級,對投資旅游產業的企業,除享受各項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外,重點突出了優先保障旅游企業的用地需求,不同項目,土地出讓金按照不同比例返還,支持項目建設。
(二)規劃引領,為加快融入皖南國際文化旅游示范區繪好發展藍圖。
為搶抓機遇,對接皖南文化旅游示范區建設《規劃綱要》的實施,各類專項規劃需立即著手編制。
1、旅游產業發展專項規劃應力求科學嚴謹。規劃編制應緊扣皖南示范區《規劃綱要》,編制中既要聘請高規格的專家組保證規劃的科學性與前瞻性,又要邀請一些有識之士參與其中,征求各界意見,確保規劃的實事求是和可操作性。規劃一旦實施,必須一以貫之執行。
以XX區太平湖為例,發展之初也有很多迷惑。2002年,太平湖管委會在當年門票收入不足50萬的情況下,拿出100多萬元,邀請日本水域規劃專家進行專項規劃的編制,對太平湖水域開發進行整體布局,規劃評審由省旅游局組織。規劃實施10余年,一直體現著時代發展要求。管委會領導班子一任接著一任,嚴格按照規劃布局,扎實推進項目建設。太平湖現已成為國際著名的旅游目的地。
2、相關規劃應與旅游相互融合。即將編制的全縣十三五規劃以及全縣建設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文化產業規劃以及各鄉鎮發展規劃,都應兼顧旅游發展,為相關旅游項目用地需求留足發展空間。同時,要以當前創建國家生態縣為契機,規劃好城市道路與旅游設施標識系統、城市電子信息系統、信息咨詢與市場監管服務系統、游客中心及集散點服務系統等。通過高度統一相互融合的各項規劃的引領,著力打造和構建特色鮮明、融會貫通的旅游發展新格局。
。ㄈ┲攸c突破,為加快融入皖南國際文化旅游示范區打造亮點。
東至作為安徽省西南門戶,要在高端旅游景區環繞的現實中找準自己的發展定位,必須依托豐富的鄉村旅游資源,走觀光休閑可持續發展之路,抓重點,重點抓,著力構建“一湖、一山、一帶” 產業發展格局。
1、擦亮升金湖這塊金字招牌。升金湖的候鳥資源是獨特和無可比擬的,打好升金湖牌應是我們旅游XX縣的重頭戲。一要挖掘升金湖生態科考旅游文化。重點發揮升金湖濕地生態科考中心旅游功能,通過標本展示、文字介紹、科教影片等方式,把升金湖鳥類、濕地等資源的獨特魅力展現給游人。二要規劃建設環湖旅游公路。升金湖是《皖南國際旅游文化示范區》里明確的“三山三湖”山水觀光旅游發展帶的重要節點。要堅持保護優先的原則,合理規劃路網走向,建設環湖公路。三要打造生態旅游度假區。切實推進市生態文明建設重點工程“升金湖生態旅游度假區”建設,規范發展環升金湖生態旅游和鄉村旅游,爭創省級旅游度假區,努力提升升金湖整體資源品位。
要整合湖區資源,切實轉變湖區現有管理方式,規范湖區及環湖生產經營行為,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形成推進升金湖旅游發展的合力。把升金湖打造成為池州乃至皖南旅游的重要節點,引領東至旅游的振興與發展。
2、推進仙寓山-南溪古寨成品牌景區。一是將牌子打出來。以“葛洪煉丹”地為突破口,突出九天仙寓養生文化;以皖南最大的瀑布群,展現九天仙寓完整的生態系統;以大山里最后一個匈奴部落,再現南溪古寨匈奴文化的印記。通過完善基礎設施,提升檔次,宣傳推廣,力爭把仙寓山——南溪古寨建成皖西南獨具特色的著名景點。二是讓外地人留下來。景區要圍繞提升接待水平練內功,重點是完善景區內路、水、管、網、電等基礎設施,提升游客服務中心、度假山莊服務功能,著力在硬件投入和軟環境配套上有個由量到質的全面提升。
3、構建堯東旅游觀光帶。一要推進縣城區旅游資源整合。東堯一體化正在推進,應加快推進東流老街、陶公古祠、歷山、天臺山、堯渡河及東流省級農業示范區旅游觀光園等旅游資源整合,打造城區旅游休閑觀光帶。重點推進歷山等較為成熟的景區建設,完善景區配套設施,豐富景區活動內容,將歷山建設成為供廣大市民休憩、健身的城市公園。二要增強縣城區服務功能。要加快賓館酒店、娛樂休閑中心、購物休閑廣場、文化體驗休閑場所等旅游基礎設施建設。適應不同層次游客需求,不斷提高主城區旅游承載能力。三要增強縣城區文化品位。城市建設應融入 “東至花燈”“文南詞”“平安草龍燈”、“福主廟會”等地方文化元素;市民公園、休閑廣場等公共設施應發揮文化展現作用,讓廣大市民和游客在休閑娛樂中感受東至的風土人情和傳統文化。四要加大縣城區文化設施建設。調研的幾個縣區,青陽、XX區、潛山、桐城等地均建有博物館,供本地市民及游客參觀。應著手布局博物館或相關文化設施建設,將其作為宣傳展示東至歷史文化和當代文明建設的`重要窗口。
4、突出鄉村旅游這個生力軍。一要整理挖掘鄉村飲食文化。“食”是旅游一個重要環節,東至食材豐富,葛公豆腐、東至米餃、升金湖青蝦、麥魚蒸蛋、糟魚蒸肉……尤具特色,對這些東至美食的挖掘整理,宣傳推廣,前景廣闊。二要推進文化長入旅游。以周氏家族文化和許世英故居串聯與潤色堯渡、官港和花園的景區景點,以匈奴風情打造南溪古寨,以堯舜文化彰顯歷山特色,以葛洪養生文化包裝仙寓山景區,以陶公田園文化豐富東流古鎮品牌。三要改善鄉村環境。結合生態縣和美好鄉村建設,加強鄉村旅游點的交通、通訊、水電等基礎設施建設,使休閑和旅游成為生態文明和美好鄉村建設的重要產業支撐和有效載體;結合“三線三邊”綜合整治,推動景區景點周邊形象提升。四要提升鄉村休閑度假品位。重點是推進龍泉西海溫泉度假區建設,使其如同投資江西永修的廬山西海溫泉度假村一樣,成為我縣新型鄉村休閑度假的龍頭企業。
。ㄋ模┒啻氩⑴e,為加快融入皖南國際文化旅游示范區創造優良環境。
一是解決好“最后一公里”。重點是解決好境內較為成熟旅游景區與國省道的旅游公路的接軌,縣域大交通格局已經形成,各地、各部門應拿出切實措施,切實改善通往各景區(點)旅游交通條件,為旅游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二是選商引資開發旅游。針對景區資源的不可再生性,旅游項目的招商,應適當設置進入門檻,選擇具有一定實力,且有著較為成熟經營機制和經營理念的法人實體投資旅游開發。三是加快專業人才隊伍建設。要盡快建成一批熱愛旅游、熟悉旅游、鉆研旅游的工作者隊伍。同時,要加強對旅游從業人員隊伍培訓,重點是“農家樂”從業人員,結合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提高從業人員素質,提升的旅游接待能力和水平。四是統一區域對外形象定位。品牌是一個區域對外展現的標志。調研的幾個縣區,都有著自身的形象宣傳定位。青陽“禮佛上九華,修身在青陽”;桐城“城邀天下客,桐續山水詩”;潛山“生態潛山、養生天柱”。 借鑒外地好的做法,我縣可依托自身資源優勢,通過網絡、報刊、媒體,在全國范圍內征集東至形象展示的口號,給東至以形象定位。五是精心設計旅游線路,著力開發旅游市場。整合升金湖、九天仙寓、南溪古寨、東流古文化、堯渡河、歷山等地資源,強化縣內旅游線路設計和創意。充分利用各類網絡和新媒體平臺,積極參與省市組織的各類旅游營銷活動,做到旅游發展與營銷宣傳的有機統一,實現我縣景點與周邊地區景點的互連互通。
旅游產業發展調研報告 篇7
根據區委、區政府關于打造全區文化旅游產業的會議要求,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結合本鄉實際,緊扣調研內容,立即組織相關人員開展文化旅游產業調研活動。
一、樂居鄉發展文化旅游產業的優勢
一是產業優勢。蘋果、水稻田園風光獨具特色,為發展農業休閑觀光旅游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二是基礎設施優勢。全鄉水利化程度高,三面光溝渠縱橫交錯,抗旱水窖遍布地塊,為發展農村文化旅游業創造了條件,提供了保障。
三是區位優勢。昭大公路貫穿南北,漁洞水庫專用線途徑樂居、上街兩個村,灑漁河煙柳與樂居、上街兩個村遙遙相望。區位優勢十分突出,容易進入過往游客的視線。
四是干部優勢。有兩支好的干部隊伍,一支是靠得住、有本事、能干事的村級干部隊伍,一支是作風硬、吃得苦、能力強的鄉級干部隊伍,為宣傳樂居和服務游客提供了強大的智力支持。
五是群眾優勢。廣大純樸、勤勞、善良的樂居人民,為發展文化旅游產業樹立了良好的形象。
二、樂居文化旅游產業的定位
根據樂居現狀以及歷史文化發展特點,認為樂居的文化旅游產業可定位于:
一是發展休閑觀光農業旅游。休閑觀光農業旅游集農業產銷、農產品加工、農業旅游服務等三種產業于一體,順應了人們向往自然、崇尚自然、親近自然的心理需求,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1、發展種植業觀光旅游。可以依托科技示范園,組織青少年開展“農村科技夏令營”活動,普及農村科技文化知識。可以結合昭大公路沿線引導群眾發展庭院果園種植,根據節令適時開展春季賞美景、夏秋季摘果子活動,推動農村旅游經濟,帶動農村文化產業的發展。
2、發展水面養殖業觀光旅游。可以充分利用周家口子水庫、桃樹井水庫從事水產養殖,還可以在水庫周圍添置一些必要的設施,方便游客垂釣和打撈。還可以設置餐廳,讓游客自己品嘗勞動成果,享受成功的喜悅。
二是發展地方民俗風情體驗旅游。樂居人文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非常迎合城市人到農村的體驗需求。
1、民俗民風旅游。一年一度的新觀音廟會,四面八方的男女老少都會自發聚集到這個地方。老的燒香拜佛,年輕的唱歌嬉戲、自娛自樂。這些民俗民風帶有明顯地方特色,有著深厚的傳統文化背景,對游客具有強烈的吸引力。
2、農村節慶旅游。進一步挖掘、整合本地農村節慶風俗,以農村老年協會為載體,不斷豐富群眾文藝生活,體現獨特的地方文化特色,打造獨具魅力的地方文化品牌。
3、農村飲食文化旅游。品嘗風味餐飲是旅游不可缺少的內容,具有農家地方特色的食文化應該成為吸引游客的旅游資源。農村之“食”關鍵在于“土”和“特”,樂居的野菜、豆干、臘肉遠近聞名,對過往游客具有強烈的誘惑力。
三是發展生態旅游業。以樂居大河土地整理項目為契機,順河綠化,打造“樂居煙柳”風姿,使之與綠油油的稻田相依為伴,真正構成一幅充滿詩情畫意的田園風光美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來觀光旅游。
三、發展文化旅游業的建議:
1、要在政策上給與積極扶持。發展農村文化旅游是一個全新的`領域,需要各級政府、部門相互協調、全力投入。首先,要在區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會同區直有關部門,制定出臺鼓勵農村文化旅游的扶持政策,在資金投入、道路通訊等方面向農村文化旅游項目傾斜。同時,要組織專門人員幫助挖掘有較深文化內涵的旅游文化資源。
2、要加大對農村文化旅游基礎設施的投入。實施相關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合理開發旅游資源,強化文化旅游功能。
3、注重抓好農村文化旅游品的開發。一是要篩選出能顯示地方特色、文化底蘊深厚的文化旅游品。二是要在保留其古色古裝的基礎上,按照旅游品的要求對一些民間藝術品或古建筑物要進行重新設計、包裝。三是要加強農村文化旅游產業的包裝宣傳和市場開發工作,充分激發消費潛力。
4、要注重文化旅游隊伍的培養。要充分發揮鄉文化站的職能作用,千方百計吸引旅游管理人才,努力造就一支素質高的農村旅游從業人員隊伍,為推進文化產業發展提供保障和智力支持。
旅游產業發展調研報告 篇8
文化旅游產業是新形勢下的朝陽產業,是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支點和產業XX縣的強大引擎。推動文化旅游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已成為實現全縣經濟轉型跨越發展的必然要求。為深入了解全縣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狀況,近期,縣政協組織調研組深入旅游景點和文化經營場所,通過現場查看、走訪了解、召開座談會等方式,對全縣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情況進行了調研,F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全縣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以建設特色文化縣、發展旅游重點縣為目標,以提高城鄉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增強文化旅游產業整體實力為落腳點,根據省、市文化產業發展規劃和甘肅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要求,結合全縣文化資源稟賦,充分挖掘人文、自然、生態等方面的優勢,著力加強“一區兩園”(華夏文明河西走廊自然人文傳承創新區、丹霞文化產業園、大沙河生態文化產業園)建設,努力構建具有臨澤地域特色的文化產業體系,傾力打造“中國棗鄉·七彩丹霞·戈壁水鄉·紅色圣地”旅游名片,全力推進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文化旅游產業步入發展快車道。至目前,全縣共有文化產業經營單位93家。省級文化產業園——丹霞文化產業園按照“三大板塊兩環五區”(即:核心地質游覽板塊、絲路文化體驗板塊、民俗風情板塊,丹霞地質游覽環、絲路文化體驗環,丹霞地質觀光區、入口門景區、文化體驗區、運動娛樂區、民俗體驗區)的總體格局,各項建設正在穩步推進;依托昭武古城、西游傳說遺跡、丹霞山、丹霞廣場和紅西路軍梨園口戰役紀念館,以保護生態環境、塑造城市景觀、培育特色文化產業為目標,以紅色圣地、田園風光、生態休閑、健身娛樂、國防教育和塞上江南風情于一體的縣級文化產業園——大沙河生態文化產業園,各項基礎設施已全面啟動。同時,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文化產業發展氛圍進一步濃厚。自2010年以來,成功舉辦“激情廣場愛國歌曲大家唱臨澤篇”演出;連續三年舉辦“中國棗鄉·魅力臨澤”旅游文化藝術節,組織開展了“紅旗飄飄”紅歌傳唱、“親近大沙河,感受生態美”萬人休閑健身跑步活動、“棗鄉情”民族交響音樂會、“生態臨澤”書畫攝影展等文化藝術活動,在繁榮城鄉文化生活的同時,提升了臨澤的文化軟實力,促進了文化產業的發展,2012年實現文化產業增加值3780萬元,占全縣國內生產總值的1.05%。建成大沙河生態旅游景區、七彩丹霞旅游景區、梨園口戰役紀念館、雙泉湖景區、香古寺景區等一批省內外知名旅游景區,其中,丹霞景區被命名為國家地質公園、國家4a級旅游景區和省級風景名勝區,梨園口戰役紀念館被批準為全國革命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和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雙泉湖、香古寺景區被命名為國家2a級旅游景區,雙泉湖、黑河煙林被命名為國家水利風景區;建成星級旅游飯店4家,發展特色“農家樂”85家。2012年,全縣接待游客73.5萬人次,比上年增長68.9%,實現旅游綜合收入2.57億元,比上年增長88.5%。
二、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1.文化旅游規劃相對滯后。
近年來,全縣文化旅游產業雖然有了較大發展,但還缺少一個統一的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總體規劃,旅游與文化及相關產業融合度不高,文化帶旅游、旅游促文化的發展機制還未形成,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的重點領域、重點目標、結構框架還不甚清晰,文化旅游產業結構不合理,文化旅游資源優勢、產業優勢沒有顯現出來。
2.規模偏小缺乏項目支持。
文化企業數量、規模、經營呈現“小、散、亂”的狀態,經濟效益不夠理想;文化產業在招商引資、基礎建設方面還沒有大的項目和資金支撐,發展只停留在“小打小鬧”上。旅游資源開發遲、開發程度低,旅游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設施不完善,旅游產業開發仍處于起步開發、夯實基礎、加強培育的階段。
3.市場主體不強要素不健全。
文化產業市場發育不健全,以個體經營居多,傳統項目比重大,上檔次的綜合性經營場所少, 經營管理水平不高。旅游資源分屬于條塊多頭管理,主管部門、鄉鎮自身投資能力弱,融資渠道相對較窄,一些旅游資源開發建設進展緩慢;旅游六大產業要素還不夠匹配,旅游接待能力和水平已不能滿足旅游發展的需求,“過境游”與“過夜游”比例失調,旅游對相關行業的拉動作用還不明顯。
4.文化旅游骨干人才嚴重短缺。
全縣文化旅游從業人員數量少,業務素質較低,全縣最大的文化經營企業丹霞旅游公司,經營管理人才嚴重不足;文化旅游產業高端人才如文化創意、市場營銷、投融資、企業管理等人才嚴重缺乏,制約了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
三、加快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的對策和建議
緊緊抓住全省華夏文明保護傳承創新區建設的機遇,突出宜居宜游首位產業,著力建設具有自然人文特色的'文化產業園區和知名旅游景區,培育一批骨干文化旅游企業,打造一批知名文化旅游產品品牌,加快推進文化旅游融合發展,使文化旅游產業成為縣域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
。ㄒ唬┛茖W編制規劃,為文化旅游融合發展提供依據
立足現有自然資源稟賦、歷史文化底蘊和地域人文景觀,堅持前瞻性、科學性、指導性和可操作性原則,科學編制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規劃,明確全縣未來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的指導方針、戰略目標、發展重點和保障措施。在全面落實政府批準的《張掖丹霞地質公園七彩丹霞景區規劃》的基礎上,精心做好華夏文明河西走廊自然人文傳承創新區、丹霞文化產業園、大沙河生態文化產業園修建性詳細規劃編制工作,并將其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使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有規可依,有章可循,避免盲目和重復建設,努力實現文化旅游產業的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互惠互利。
(二)拓寬融資渠道,加快實施一批重大產業項目
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需要一批影響力大、帶動性強、綜合效益好的項目作為示范和支撐。要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依托地方獨有或特有資源,以“蘭洽會”、深圳“文博會”、“敦煌行·絲綢之路國際旅游節”為平臺,積極實行“走出去,引進來”戰略,實施重點招商,精確招商,吸引具實力、有品牌的企業投資文化產業。要放寬旅游市場準入,按照所有權、管理權、經營權“三權分離”和“誰投資,誰開發,誰受益”的原則,采取旅游資源入股、轉讓、租賃、承包等多種經營方式,構建多元化旅游開發投入機制,加大各類信用擔保機構對旅游企業和旅游項目的擔保力度,鼓勵引導國家、集體、個人、外商等多種經濟成份投資開發旅游景區基礎設施、服務配套設施和經營性旅游項目。加快啟動XX縣丹霞文化產業開發有限公司市場化運營,整合文化旅游資源,搭建投融資平臺。爭取實施河西走廊自然人文保護傳承創新國家級綜合示范區項目,精心做好丹霞文化產業園、大沙河生態文化產業園建設,加快推進縣文化館擴建、XX縣數字放映廳等項目建設,為文化產業加快發展搭建平臺。開通七彩丹霞至大沙河景區旅游快速通道,建設丹霞旅游小鎮,以七彩丹霞、大沙河景區、黑河濕地為支撐,精心培育丹霞奇觀、綠洲風貌、生態景觀、紅色圣地為主的精品旅游線,完善XX縣城游客集散中心服務功能,開發雙泉湖休閑旅游度假基地,完善旅游服務要素市場,延伸旅游產業鏈條,培育臨澤新的經濟增長極。
。ㄈ┥钊胪诰蛸Y源,積極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品牌
發掘歷史文化旅游資源,深入研究“塞上江南”、“絲路明珠”中國第三階梯才能看到的南國景觀、七彩丹霞、綠洲、濕地、戈壁、沙漠等多彩的生態文化、河西走廊地域文化、絲綢之路歷史文化和中國棗鄉品牌文化,并加以挖掘運用,著力打造以“中國棗鄉---魅力臨澤”旅游文化藝術節、“四月八”廟會為主的節會文化品牌;以七彩丹霞、西游遺跡、峽谷奇觀為主的旅游文化品牌;以戈壁水鄉、黑河濕地為主的生態文化品牌;以精品玉米制種、現代設施農業為主的農耕文化品牌;以梨園口戰役紀念館、汪家墩戰斗遺址為主的紅色文化品牌。實施“棗鄉·丹霞”宜居宜游宣傳文化工程,積極組織開展新聞采訪交流、文藝創作采風等多種形式的文化交流傳播活動,促進“中國棗鄉”文化品牌形象的傳播,使旅游者充分體驗和感受臨澤所具有的深厚的文化底蘊和鮮亮的文化形象,充分體驗多彩的民俗風情,充分感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康體養生和驚險快樂之美。
。ㄋ模⿵娀麄鳡I銷,以旅游業推進文化深度交流
以打造“中國棗鄉·七彩丹霞·戈壁水鄉·紅色圣地”四張名片、提升臨澤整體旅游形象為目標,采取“政企聯手、部門聯合、區域聯動”的手段,整合資源和資金,加大旅游宣傳營銷力度。一是強化主流媒體宣傳。運用網絡、電視等現代媒體傳播速度快、覆蓋面大、影響力高的特點,加大在央視、甘肅衛視、旅游專業網站的廣告宣傳力度;做好臨澤旅游網及a級景區和星級賓館旅游網與旅游專業網站聯網對接,積極開展聯網營銷。二是強化戶外宣傳。繼續做好國內重點城市機場、車站及高速公路、國道、省道的張掖丹霞及臨澤旅游宣傳廣告,積極協調在高速公路臨澤出入口及國道、省道XX縣鄉公路沿線設置完善旅游景區交通導覽指示牌;在高速公路臨澤出入口等處設置游客咨詢服務臺,旅游旺季免費發放《臨澤旅游指南》明白卡。三是強化節會宣傳。精心設計制作一本《臨澤風光》畫冊、一張《臨澤自駕游地圖》和一張《臨澤旅游指南》明白卡,參加國內“旅交會”、經貿洽談會等宣傳推介活動,努力拓展對外宣傳空間;堅持每2-3年承辦一次高規格、有一定影響力的旅游文化節會或重大活動,提升臨澤整體形象,擴大對外知名度。四是加強區域合作。組織重點旅游經營單位主動到周邊及重點客源地搞宣傳促銷、搞區域合作,加強與周邊省區市和市內外旅行社的聯系溝通,聯手宣傳促銷、聯合開發市場,構建資源共享、市場共推、優勢互補的旅游發展新格局,實現區域旅游發展合作共贏。
(五)重視人才培養,提高文化旅游隊伍整體素質
加強文化旅游經營人才、企業家隊伍建設,培養造就懂文化、會經營、善管理的復合型人才隊伍。建立健全文化旅游人才培養引進機制,通過“送出去學、請進來教”等方式,提升現有文化旅游產業管理和經營人員的素質,依托全國知名高校委托培養一批高素質、專業化文化旅游管理人才和經營人才;穩定和加強基層文化管理隊伍,壯大民間文化演藝隊伍,培育一支文化資源研究隊伍。實行靈活寬松的引進政策,重點引進創新團隊、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鼓勵社會人才投身文化旅游建設,深化職稱評審改革,實現非公有制文化旅游企業人員在評定職稱、參與培訓、申報項目、表彰獎勵等方面同等對待。
。┙⒒訖C制,促進文化旅游產業跨越發展
圍繞省、市建設河西走廊自然人文保護傳承和創新發展示范基地“核心區”的目標,建立旅游與文化及相關產業的融合機制,推進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融合發展,形成 “規劃上統籌編制、政策上統一扶持、項目開發上統一打造、市場開拓上統一推介、人才培養上統一培訓”的文化帶旅游、旅游促文化的良性循環。圍繞絲綢之路文化和臨澤鮮明的地域文化資源,把文化元素貫穿到旅游景區項目設計、建設、管理、營銷、服務的各個環節,把提升文化內涵貫穿于“食、住、行、游、購、娛”等旅游要素之中,用文化包裝旅游項目,增強旅游的魅力、活力、吸引力,提升旅游的內涵和核心競爭力;發揮旅游傳播、傳承文化的載體作用,為實現文化產品價值創造消費市場。編排地方特色演藝劇目,搭建演藝平臺;扶持開發刺繡、烙畫、剪紙、面塑、葫蘆雕刻等地方文化特色旅游商品及小包裝便攜式地方土特產品,提高旅游產品的文化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加快推進旅游與體育、農業等相關產業的融合,豐富旅游內容,增加旅游產品,延伸旅游產業鏈條。
旅游產業發展調研報告 篇9
旅游產業具有資源消耗低、帶動系數大、就業機會多、綜合效益好的產業特質。加快發展旅游產業是加快發展方式轉變和加快經濟結構調整的必然要求。2009年,國務院出臺了《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近期,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旅游發展大會,并出臺了《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提出把旅游業培育成為國民經濟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的宏偉目標,并就新時期旅游業發展進行了全面部署。面對前所未有的歷史政策機遇,全縣旅游產業的發展現狀如何,存在哪些問題,如何形成產業和經濟優勢,是推動縣域經濟轉型發展的重大課題。
一、發展旅游產業的基礎條件優越
境內旅游資源豐富多樣,區位優勢明顯,隨著經濟綜合實力不斷增強,為發展旅游產業提供了堅實的經濟基礎、良好的政策環境,發展旅游產業具備了良好的資源、政策和工作基礎。
第一,在資源稟賦方面?h歷史悠久,民風淳樸,環境優美,旅游資源比較豐富。境內有古人類遺址、古墓葬群、古動物化石點106處,館藏珍貴文物30余件,有野狐峽、仙姑山、生態園等10多個旅游景點。據考證,地處在關山深處的是秦漢皇帝祭祀炎黃二帝的`上、下畤遺址。根雕、剪紙、刺繡、罐罐茶、洋芋攪團、核桃包子等民間工藝品和風味食品,都有著濃郁的民俗風情和地方特色。
第三,在工作基礎方面。歷屆縣委、縣政府非常重視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特別是近兩年來,縣上把旅游產業作為推動轉型發展的重點產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先后委托中國社會科學院、省林業調查規劃院編制完成了《縣旅游業開發策劃綱要》,《縣人文生態旅游區總體規劃及近期建設項目修建性詳細規劃》和《人文生態旅游區開發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成立了省隴山()歷史文化暨旅游開發研究會。編輯出版了《歷史文化研究文集》、《縣覽勝》、《詩話》等系列叢書。按照加快建設宜居宜商宜游區域中心小城市的思路,先后建成了人民廣場、河風情線、公園,完成了景區一、二期建設工程,開工建設了雷神山生態園,建成國家3A級景區生態園、2A級景區公園,景區先后被省政府批準為省級森林公園和省級風景名勝區,建成三星級賓館2座,二星級1座,旅游接待能力大幅提升,全縣旅游產業綜合經濟收入有了明顯提高。
二、旅游產業發展現狀及問題
總之,我縣旅游產業的發展優勢比較明顯,基礎條件比較優越,開發前景十分廣闊。但是,旅游產業是一個投資回報周期較長的產業,要經歷起步期、發展期、成熟期三個階段,而我縣旅游產業剛剛起步,還處在起步期向發展期過渡的階段,景區(景點)規模普遍偏小,交通、住宿、餐飲等配套服務設施建設滯后,對外知名度不高,吸引力不強,綜合效益和帶動發展優勢尚未凸顯,加快發展的任務還相當艱巨。
三、加快旅游產業發展的措施與建議
1、科學制定規劃。要結合“十二五”規劃編制,按照“理念超前、要素齊全、符合縣情、便于操作”的原則,在整合全縣各種資源的基礎上,科學制定全縣旅游業發展總體規劃和重點景區修建性控制詳細規劃,尤其是在加強與交通、文化、農業、林業等專項規劃有機銜接的同時,重點做好關山旅游經濟區和、玄峰山等重點景區(景點)建設規劃。通過規劃來提高景區開發質量,增強景區吸引力和競爭力。要強化旅游規劃的權威性,嚴格執行“沒有規劃不準上項目,規劃不通過審批不準實施,項目未經審查不準動工”的原則,切實加大旅游規劃的實施和監督力度,防止盲目開發,充分發揮規劃對旅游資源和產品開發的統領和指導作用。
2、拓寬融資渠道。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設立旅游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有側重的整合資金主攻旅游產業大項目。建立扶持和鼓勵旅游業發展的政策機制、工作機制和投融資機制,重點在旅游資源開發、項目建設用地、招商引資等方面加快制定一系列帶有突破性的政策措施,組建旅游開發公司,搭建融資平臺。積極開展銀企對接,對重大旅游項目實施政府貼息,鼓勵支持金融機構擴大對旅游項目的貸款規模,鼓勵私營企業、民間資本投資經營旅游產業,興辦旅游項目,推進投資主體多元化。
3、推進項目建設。按照彰顯特色,強化功能,豐富內涵,完善服務,優化環境的思路,重點實施一批對旅游線路具有支撐作用的重點項目,促進全縣旅游產業快速發展。一是加快景區基礎建設。重點抓好關山生態休閑旅游經濟區、汭河旅游觀光長廊、基礎設施建設、關山旅游區游客服務中心建設等8個過億元項目,將、、、等景區有機連接起來,初步形成設施完善、特色鮮明的西部生態休閑旅游目的地。二是加快道路通訊建設。把完善交通條件作為發展旅游業的基礎工作和首要任務,重點實施、、三條旅游道路,加快建設各主要景區的停車場,組建旅游客運公司,配套建設通訊基站、公用電話和電子觸摸屏等通訊設施。三是加快旅游標識建設。按照景區標識建設規范化的要求,突出文化特色和人性化服務特點,緊密與各景區游客服務中心、主干道路相銜接,規范設置景區標識指示牌和導覽牌,方便游客通行。
4、完善服務設施。重點解決接待能力不足,服務質量不高等問題,全面提高旅游綜合接待能力。一是積極發展住宿餐飲娛樂。大力發展星級旅游飯店、經濟型賓館和“農家賓館”,形成以星級賓館為龍頭,旅游環線經濟賓館為主要組成部分,景區周邊“農家樂”為補充的旅游住宿接待體系。積極挖掘關山地方特色飲食文化,建立、、三個特色飲食區,開發核桃包子、洋芋攪團、麻腐、山野菜等特色系列食品。依托藝術團,積極實施避暑養生、休閑娛樂、民俗演繹和游客體驗等參與和互動較強的旅游項目,不斷豐富和完善旅游活動的文化特色。二是大力開發旅游商品。突出地方特色,挖掘民俗工藝品和綠色原生態特有產品,深度開發旅游商品。在民俗文化商品開發上,重點開發工藝陶瓷、書畫、掛歷、臺歷、社火臉譜、刺繡、荷包、皮影以及民間獨具特色的手工藝品;在特有紀念品開發上,主要是依托藥材種植園區和藥材種植產業協會的主導作用,開發核桃、蕨菜、黑木耳、沙棘、藥材等各種旅游商品,逐步形成產業連市場、引游客、增收入的良性發展格局。
5、強化宣傳促銷。實施市場開發戰略,以提升旅游整體形象為目標,加強旅游宣傳品制作,加強營銷策劃,實現宣傳的聚合效應、整體效應和放大效應。一是加強節會宣傳。通過舉辦、參展各類旅游節會,開展主題宣傳活動,提煉鮮明的主題口號,積極參展促銷。二是開展主要客源地推介活動。通過走出去參展促銷,請進來考察踩線等方式,重點開發西安、寶雞等一級客源市場,還要積極培育開發二級客源市場,加大與大型旅游企業,特別是旅行社的合作,招攬游客。三要積極開展旅游網絡營銷活動。加大旅游電子工程建設,完善網絡平臺,加大網絡內容的充實和更新,制作一批反映旅游特色的旅游風光片,依托大臺、大報、大刊、大網等主要媒體,組織開展宣傳促銷活動,積極培育旅游消費群體。
【旅游產業發展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旅游產業發展調研報告10-31
關于旅游產業發展的調研報告06-22
旅游產業發展調研報告(精選18篇)11-04
旅游產業發展調研報告(精選19篇)08-14
產業發展調研報告09-28
香蕉產業發展調研報告11-29
生豬產業發展調研報告12-18
林業產業發展調研報告范文07-28
新能源產業發展調研報告06-30
脫水菜產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