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加快紡織產業發展的調查報告

時間:2022-04-18 19:22:30 報告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加快紡織產業發展的調查報告

  在人們素養不斷提高的今天,我們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報告,報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應該是準確無誤的。一起來參考報告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加快紡織產業發展的調查報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加快紡織產業發展的調查報告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大力實施“項目立縣、工業強縣”主戰略,把發展紡織產業作為縣域經濟快速發展的突破口來抓,紡織產業迅速發展成為全縣的主導支柱產業和重要經濟增長極。如何進一步做大做強紡織產業,打造全國一流紡織產業基地,是提升××縣工業化水平、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面臨的一項重大課題和緊迫任務。

  一、發展現狀

  20xx年,××縣委、縣政府敏銳地把握國內紡織產業重心從東南沿海向中西部地區轉移的有利時機,及時確立把紡織產業作為主導產業來抓的戰略決策。幾年來,紡織產業發展實現了從無到有、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總體上呈現四個特點:

  一是發展速度快。五年內先后引進了天順紡織、恒昌紡織、金源紡織、三邦實業、宏豐制衣、寶源彩紡等紡織服裝企業,總數達12家,占地面積1100多畝,總投資達15億元。

  二是產業規模大。全縣已形成75萬錠紡紗規模,占全省紡紗規模的1/3,年織布可達800萬米,年產針織服裝可達630萬件(套),初步形成了“紡紗紡線→織布→制衣”的紡織產業鏈。企業95%的設備達到了國內國際先進水平。20xx年,××縣被省經貿委授予“江西省紡織產業基地”稱號,今年8月又被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命名為“中國新興紡織產業基地”稱號。

  三是經濟效益好。盡管受金融危機的沖擊和影響,××紡織產業仍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生產總體保持穩定,平均達產達標率接近80%。上半年,園區紡織企業實現銷售收入10.7億元,同比增長113.2%,占園區工業銷售收入的27%;實現稅收3200萬元,同比增長111.3%,占園區稅收的27%。

  四是就業人數多。目前,紡織企業直接吸納了6500多名勞動力就業,占園區就業總人數的23%。以天順紡織公司為龍頭,采取“公司+農戶”的供銷一體模式,發展農村家庭紡織100多戶,引進織機近600臺,每年可幫助農戶增收1000余萬元,有效地促進了群眾增收和全民創業。

  ××縣紡織產業在發展中也存在不少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產業結構不夠優。紡織產業以紡紗為主,織布、服裝加工占的比重較小,不到總產值的15%。紡織企業的原料供應、產品銷售“兩頭”在外,企業只進行來料加工。此種經營模式不僅利潤率低,而且抗風險能力差。二是科技含量不夠高。現有紡織企業的研發能力普遍較弱,核心技術大多是從外部引入或者與外部聯合開發。企業產品主要為化纖紗、純棉紗,加工模式以粗加工為主,精深加工所占比重小,產品檔次低、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目前國際上廣泛采用的智能化轉杯紡、緊密紡、噴氣紡等新型紡紗技術在該縣紡織行業中所占比重明顯偏小。三是產業規模不夠大。目前,紡織基地化纖產能僅12萬噸,與外地產業基地相比,差距明顯。比如浙江蕭山區匯集的紡織企業達20xx多家,規模以上企業近500家,20xx年的化纖產能達404.7萬噸。

  二、發展機遇

  盡管全球金融危機對外貿依存度高、勞動力密集型產業的影響比較明顯,但從總的發展趨勢看,紡織產業發展正在逐漸好轉,再次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

  1、國內國際的需求潛力是最長遠的機遇。從國內來看,我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內需市場,13億人口的紡織服裝品消費絕大部分靠國內的紡織產業來供給,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紡織服裝品的需求還將不斷增長。數據顯示,我國人均年均纖維消費量從20xx年的7.5公斤增加到目前的15公斤左右,但與發達國家人均年均纖維消費量30—40公斤相比,還有很大差距。我國內需市場也存在新的增長點,近年來廣泛應用于基礎設施建設、醫療衛生、交通運輸、特殊材料等領域的產業用紡織品需求量迅速增長,預計未來三年將每年增長80—100萬噸。這些意味著紡織產業發展還有很大有空間和潛力。從國外來看,我國已發展成為世界最大的紡織品生產國、消費國和出口國,在國際紡織行業中具有產業鏈完整、配套能力強、專業分工明確、勞動力成本低等較強競爭優勢,在全球紡織貿易市場占有1/3左右的份額。

  2、國家對紡織工業的重視是最直接的機遇。在今年2月國務院出臺的《紡織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中,紡織工業被定位為“我國國民經濟的傳統支柱產業和重要的民生產業,也是國際競爭優勢明顯的產業,在繁榮市場、擴大出口、吸納社會就業、增加農民收入、促進城鎮化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基于紡織工業的極端重要性,國家將會對對紡織工業發展越來越重視,為紡織產業發展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營造更為有利的發展環境。

  3、現有紡織產業的布局調整是最有利的機遇。目前,全國已形成廣東西樵、浙江蕭山、福建長樂等有規模的紡織產業集群110多個,其中絕大部分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僅浙江、江蘇、廣東、山東、福建五省的紡織產業集群就占總數的90%以上。受土地資源緊張、勞動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影響,沿海發達地區紡織產業中勞動密集型企業需要逐步向中西部地區轉移,同時國家鼓勵東南沿海地區重點發展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資源消耗低的紡織產業和產品,推動和引導紡織服裝加工企業向中西部轉移,鼓勵中西部地區利用資源優勢發展紡織服裝加工基地。江西在承接紡織產業梯度轉移中有著突出的優勢,如毗鄰東南沿海省份的區域位置、諸多的優惠政策及較低的資源和勞動力成本,對全省四大“紡織產業基地”之一的××來說,是一個難得的發展機遇。

  4、××紡織產業取得的發展成就是最現實的機遇。××紡織產業經過近幾年的努力,在園區平臺、交通區位、產業聚集、生產成本上具備了加快發展的優勢。平臺方面,紡織工業園區面積達4平方公里,設施完善,功能齊備,環境優美,規劃中的××紡織印染集控區目前已順利通過省環保局的環評審批;交通方面,××距離省會南昌僅50公里,距港口城市九江168公里,南昌與鄰近省會城市和主要城市均有高速公路相連,并可實現鐵海聯運,交通十分便利,已經開工建設的昌奉高速公路和規劃建設的杭南長鐵路、九長鐵路將使××的區位優勢更加凸顯;產業聚集方面,集中了以金源為龍頭的紡紗企業4家,以三邦為龍頭的紡線企業2家,以及宏豐制衣等針織服裝加工企業4家,紡織產業已初具規模。依托現有的聚集效應,可實現企業間的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形成對上、下游產業發展的輻射帶動能力;生產成本方面,紡織企業對用電和用工的要求較高,用電、用工成本分別在生產成本中占40%和20%左右的比重,××擁有220千伏變電站1座、110千伏變電站3座,為企業長遠發展提供了穩定的電力保障,而且執行的工業用電價格為全省最低,對紡織企業具有較大吸引力。此外,××有較為充足、穩定、廉價的勞動力資源,能較好地滿足企業用工需求。

  三、思考對策

  1、著力延伸紡織產業鏈條。按照“做大中間,做深兩頭”的思路,壯大紡紗生產規模,積極延伸上、下游產業鏈。上游產業要著力引進原料生產企業,下游產業要著力引進織布、印染、服裝加工企業。一是突出產業特色。重點抓好原料、織造、印染三大基礎項目,原料項目重點發展滌綸短纖和再生滌綸短纖生產項目,力爭引進年產20—30萬噸滌綸短纖維生產線,滿足××紡織原材料需求;織造項目以配套本地原材料產品為主,發揮技術裝備優勢,提升織造能力和水平,重點生產高、中檔服裝面料;印染項目盡快啟動紡織印染集控區的建設,抓好印染、水洗、整理企業的合理布局,做到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為吸引相關企業落戶創造有利條件。二是狠抓產業招商。抓住國內紡織產業轉移的歷史機遇,積極開展產業招商,重點瞄準國內紡織產業原料生產、織造、印染、服裝加工行業的百強企業,積極引進和培育龍頭企業,帶動××紡織產業鏈各個環節的同步發展,增強產業鏈的緊密度和穩定性。三是搞好政府引導。立足長遠發展,注重培植紡織器材生產、物流倉儲外包、印染污水處理等關聯配套產業,并引導建立相應的行業協會和服務機構。根據××紡織產業發展目標,合理確定配套產業的種類和規模,有針對性地鼓勵本地私營企業和外來企業的發展,做到“及早規劃、政府引導、逐步形成、滾動發展”。

  2、大力提升產品科技含量。一是鼓勵企業加強產品研發和技術改造。積極向上爭取科研項目和技術改造資金,鼓勵較大的企業建立技術開發中心,或與科研機構、大專院校建立合作關系,不斷增強企業產品研發能力,提升技術裝備水平。棉紡織行業重點實施以提高“三無一精”(無卷、無接頭紗、無梭布、精梳紗)比重為主的技術改造;印染后整理重點加強針對新型纖維與天然纖維的混紡、交織產品的印染后整理技術研究;化纖行業重點開發具有優異性能的功能性纖維、高性能纖維、差別化纖維及復合型纖維,注重開發引進竹碳纖維、原竹纖維等新型紡織材料。二是加強紡織人才培養引進。積極爭取建立紡織技術學校,設立紡織行業技術研發中心,為紡織產業發展提供人才和技術支持;充分發揮××職業技術學校和職業培訓機構的作用,根據企業需求,抓好紡織一線生產工人、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培訓;制訂優惠政策和創造良好的用人環境,千方百計吸引外地紡織行業生產、管理、設計、營銷等各類人才到××就業發展。三是加大品牌建設力度。實施名牌發展戰略,堅持培育地方品牌和引進知名品牌并舉,提高品牌貢獻率。大力鼓勵支持本地紡織服裝企業申報國家、省級名牌產品,加大對優勢企業、優勢品牌的宣傳力度,努力培育一批在國內外同類產品中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名牌產品,同時著力引進知名品牌企業或促進本地企業與外地知名企業的合作。

  3、努力營造良好發展空間。一是建好產業基地平臺。緊跟全國紡織產業發展趨勢,積極爭取省委、省政府的重視,做好紡織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高標準謀劃產業布局,著力推進萬畝產業基地建設,進一步增強產業承載能力。依據產業鏈分步建設原料區塊、織造區塊、印染區塊,著力完善各個區塊的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為實現紡織產業集群化發展打好基礎。提高產業基地的土地利用效率,加強環境保護,防止低水平重復建設和落后企業的引進。二是完善硬件基礎設施。加快昌奉高速、天然氣管網、園區11萬伏變電站、3萬噸印染污水處理廠等設施建設,為產業發展提供良好的承載空間。三是優化政府配套服務。進一步提高行政效能,轉變服務理念,簡化審批手續,減少辦事環節,為企業提供優質、便捷、滿意的服務;充分發揮紡織基地辦公室、紡織產業協調辦公室兩個專職機構的作用,在項目配置、公共服務、市場監管、信息收集、融資服務、員工培訓招聘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大力推進民生工程進園區,完善園區職工公寓、學校、醫院、超市、銀行等生活配套設施,落實好外來務工和進城務工者享有城市居民同等待遇的政策,增強園區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