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監管調研報告8篇
隨著人們自身素質提升,我們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報告具有語言陳述性的特點。寫起報告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食品監管調研報告,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食品監管調研報告1
鄉村旅游的根在鄉村,基礎在農民,只有讓農民真正參與到旅游進程中來,讓農民真正受益,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才有根本保障。農戶的參與既是旅游業發展空間的拓展,又是“三農”發展的延伸。如何激發我區農民參與興辦農家樂鄉村旅游的積極性,如何提升我區的農家樂鄉村旅游整體競爭力,合理引導、扶持、規范“農家樂”旅游的健康發展,帶著這些問題,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區政協港澳臺僑委在戴玉英副主席的帶領下,利用多種形式深入有關鄉鎮、村、農家樂經營戶進行了走訪和調研,研究并提出發展措施,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區農戶參與鄉村旅游發展的現狀及優勢特點
屯溪作為XX市中心城區境內生態環境優越、空氣清新、水質清澈,山、水、古村落、森林構成了綠色、生態、健康、美麗的人居環境,是發展農家樂休閑旅游業的理想場所。近年來,我區以‘觀光在黃山,休閑在屯溪’為目標,以“休閑觀光、農事體驗”為主要功能定位,因地制宜的發展觀光旅游農業,積極探索農村一、三產業“融合式”發展,在加快農旅結合,推動農業轉型升級方面做了有益嘗試,培育出一批賞花、采摘、攝影、民宿、垂釣、徽州美食等特色旅游產品,為游客提供了一個欣賞優美生態、感受徽風徽韻、體驗農家風情“享受慢生活”的鄉村休閑旅游圈。在改變城郊風貌、豐富農業業態、帶動旅游發展、增加農民收入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區以農戶為經營主體并已形成一定規模的從事“農家樂”鄉村休閑旅游有36家,其中:以經營山野菜、鄉土農家菜、徽州風味菜等特色餐飲的有13家;以經營采摘園、園地認購農事參與體驗的有8家;以觀光園、垂釣園等特色農業休閑的有15家,2013年“農家樂”接待人數16萬人次,從業人員800余人,銷售鮮活農副產品320萬元,年營業收入達 2000多萬元,已成為我區旅游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是初步形成了一定規模的景區依托型、農事參與型、文化體驗型、休閑度假型鄉村旅游產業。
借助鄉村旅游的發展平臺,充分挖掘生態、農耕、產業等資源,把大力發展“農家樂”產業作為促進農民增收,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的重要內容,引導和鼓勵農民開辦“農家樂”, 發展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可供游客和市民放松身心、回歸自然、體驗農事的休閑觀光農業產業園區,為農家樂休閑旅游發展奠定了一定基礎。如:以新江蔬菜基地、徐村蔬菜基地、新潭金星蔬菜加工廠為代表的蔬菜產業;以九龍藍莓生態園、果亭山桃李基地、新潭草莓基地為代表的水果產業;以一品有機茶業公司、屯溪實驗茶場、胡氏茶廠為代表的茶業產業;以植物大觀園、碧桂園苗木基地為代表的花卉苗木產業;以農家樂徽菜美食一條街為代表的餐飲產業;以鬲山市民開心菜園、黃山嘉順農業科技示范園為代表的農事體驗區。
二是XX市旅游業的長足發展為我區農家樂休閑旅游業開辟了快車道。
隨著XX市旅游業的迅猛發展,去年游客接待游客已達3732.6萬人次,旅游總收入314.5億元。我區鄉村旅游發展的實踐證明,農家樂休閑旅游只要從各景區引流拓源,做到與景區互相配套,就能夠取得良好的業績。很多農民都從旅游產業中得到了實惠,有的村更是走上了集體致富的道路,廣大農戶參與旅游產業的積極性高漲,對發展鄉村旅游充滿了熱情和期盼。一批鄉村觀光休閑、餐飲、農事體驗和鮮果采摘項目應運而生,應勢而上,且生意日益紅火興旺。
三是優越的區位條件為農家樂休閑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保證。
隨著XX市大交通條件的逐步改善,特別是黃山高鐵的即將建成通車,貫通南北、承東啟西的全國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已逐步形成,我區將更緊密的融入長三角旅游圈、經濟圈、城市圈,處于長三角地區人口較為密集、經濟十分活躍的城市群之中,交通便捷,客源充足。最終形成到杭州、上海、寧波、合肥、武漢、南昌和廈門等中心城市都在2到4小時之間。來自長三角地區游客比重不斷上升,特別是“黃金周”和周末,自駕車排隊已成為我區旅游旺潮的一大亮點。
四是美好鄉村建設的扎實推進為農家樂休閑旅游業發展奠定了基礎。
近兩年,我區著力在美好鄉村建設與農業休閑觀光旅游開發的合理嫁接上做文章,把鄉村旅游開發作為美好鄉村建設的一個重要的內容,在硬件建設上,要求在區域環境融入旅游意識、園林意識和環境意識,實現鄉村旅游開發與區域硬件建設一體化。圍繞美好鄉村建設中心村、百村千幢、百佳攝影點等關節點,逐步擴大油菜、蓮藕等特色作物種植面積,策劃茶葉制作、開心菜園、瓜果采摘等農事體驗活動,推出一批徽菜、山野菜、特色畜禽等農家美食,培植一批各具特色的專業村、特色村。打造農旅結合的示范點和樣板區。示范帶內首批5個中心村依托項目帶動推進美好鄉村建設,重點發展農業休閑觀光、鄉村旅游、農村服務業和特色旅游產品開發。如鳳霞的“鳳起霞飛”、三充的“醉美三充”、云村的“都市云村”、東關的“生態東關”、朱村的“綠色朱村”。
食品監管調研報告2
一、基層工商所食品市場監管的難點
(一)工商所人少事多,監管難度大。以僰望山工商所為例,全所工商干部共5人,轄區的個體工商戶總數達1500余戶,其中食品經營戶300余戶。食品經營戶主要分散在轄區鄉鎮所在的公路沿線,而且多數經營戶的經營規模較小且非常分散。尤其在農村地區,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相對較少,主要是一些小賣部、小吃店、果蔬小販、流動貨郎等,呈現分布范圍廣、駐地偏遠、交通不便等特點。
(二)經營者的能力水平和食品安全意識偏低。農村食品經營者及消費者由于文化層次偏低,接受食品安全、衛生宣傳少,大都食品安全意識欠缺,對正規食品的商標、產地、生產日期、保質日期等行業標準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分不清產品質量的好壞。當前,在農民朋友的消費過程中,消費取向主要還是“價格優先”。價格低廉、銷路較好的食品,通常會成為農村小賣店的常備商品。
(三)檢測設備性能差,導致監管手段落后檔次低監管內容較為單一。就目前工商所的人力和監管水平而言,要完全對每一戶食品經營戶都實施相當有效的監管,存在較大的難度。為了完成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任務,監管干部一般都只能對預包裝食品的保質期限、是否有霉變腐爛等明顯變質、經營戶票據索取等易見的問題進行檢查,對于散裝食品、食品內在質量等重點內容,往往由于多種原因反而疏于監管。而食品安全快速檢測,說起來容易,具體操作起來卻非常困難。雖然有上級配發的“簡易式食品檢測箱”,但受其功能單一、檢測性能差等局限,對部分假冒偽劣食品不能有效檢測。日常監管中,執法人員判斷“問題”食品大都還是用“一看、二聞、三觸摸”等傳統原始手段,加之人力、交通等因素的制約,基層工商部門對流通領域“問題”食品很難做到令其銷聲匿跡。
二、解決問題的措施對策
(一)以提高工商所執法人員素質為目標,全方位打造高素質的監管執法隊伍。提高工商所執法人員對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認識,重點學習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中工商部門應該履行的職責、執法人員應承擔的責任,提高對食品監管風險點的認識,進而更好地推動食品監管工作任務的落實。整合有限的人力資源,提高工作效率。同時,各基層工商所之間也應該加強交流,互相學習、借鑒、探討先進的監管理念和方式。提升執法人員的綜合素質,為食品監管工作開展奠定基礎。
(二)強化執法,嚴懲違法。近年來各類食品安全事件屢禁不止,其原因,一是利益驅使,二是法律法規的打擊效力不強。對于一般的食品經營違法行為,基層工商所一般都本著和諧執法、教育與處罰相結合的原則,基于當事人的承受能力作適當處理,但是很多經營戶在受到簡單處理后,并未真正提高自身的食品安全意識,在以后的檢查中依然會發現有過期食品銷售等違法行為。對于此類行為,應在法律法規規定的范圍內進行從重處理,不但對當事人更能對周邊的經營戶起到警示作用,切實提高經營戶的食品安全意識。
(三)提高工商部門監管技術手段。工商部門應增加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監管專業技術機構、編制和專業技術人才,同時,適當配備快速、高效、簡便的檢測設備,以改變僅靠眼看、手摸、鼻聞、詢問等手段判斷產品質量的經驗作法,使其有真正具備承擔流通領域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監管能力。
食品監管調研報告3
一、基本情況
近年來,市政府認真貫徹落實《藥品管理法》、《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及新出臺的《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精神,按照“地方政府負總責、部門分工協作、各方聯合行動”的要求,加強領導、強化措施、突出重點、狠抓落實,強化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工作,進一步規范了食品藥品市場秩序,人民群眾飲食用藥安全得到保障,有效預防了重大食品藥品安全事故的發生。
(一)加強組織領導,落實保障措施。市政府對食品藥品安全工作高度重視,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專門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等,督促食品藥品安全措施的落實。一是加強機構建設。XX年8月份,市政府成立了市食品安全委員會,由常務副市長擔任食安委主任,三位分管農業、衛生、經貿口的副市長和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局長擔任副主任,成員由市直25個相關部門和梅列、三元兩區政府分管領導組成,下設辦公室,掛靠在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并根據市領導工作分工的變化及時調整充實食安委成員。二是科學界定職責。針對食品安全監管存在多頭執法、職責不清、檢測資源重疊等問題、專門組織進行調研,召開專題協調會,進一步理順食品源頭、生產加工、流通、消費等各個環節相關部門監管職責,做到不留空檔、不留死角。三是周密部署工作。市食安委多次組織人員深入基層開展食品安全工作調研,組織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檢查,督促食品安全各項措施的落實。四是經費列入預算。為保障食品安全工作的順利開展,市財政局將食品安全經費列入預算,所有經費由食安委集中管理、專款專用。
(二)加強協調聯動,齊抓共管。一是加強日常監管。市食安委充分發揮綜合監督和組織協調職能,采取日常監督檢查與專項檢查、突擊檢查與明查暗訪、群眾舉報與點上抽查相結合的辦法,強化食品藥品監管。規模養殖場、蔬菜基地、大型超市和藥店食品藥品安全監管較到位,索證索票制度較健全。XX年以來,全市各級各部門共組織開展食品各類執法檢查11萬多次,檢查食品、加工、經營企業14.6萬戶,查處各類食品違法行為XX多起,查獲污染食品80多噸,總貨值500多萬元。二是開展聯合執法檢查。針對節假日的食品供應情況以及食品安全重點問題、群眾反映的熱點問題,組織質監、工商、衛生、農業、畜牧水產、經貿、食品藥品監管等部門執法人員,重點開展了“元旦”、“春節”、“五一”、“六一”、中秋、國慶等節日食品安全聯合檢查,以及豆制品、學校食堂、農村食品市場、迎奧運等專項食品安全聯合執法,對食品種植養殖源頭、生產加工、流通和消費四個環節的重要部位、重點單位、主要品種進行檢查,對發現的問題及時組織整改,嚴防食品安全事故發生。三是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XX年以來共辦理人大和政協有關食品安全的建議和提案24件,通過建議和提案的辦理,使食品安全方面的一些熱點難點問題得到初步解決。 (三)突出治理重點,強化專項整治。根據食品產供銷各環節的市場供給狀況和安全薄弱環節,結合我市實際,先后組織開展了多個食品安全專項整治活動。一是開展食品小作坊、小企業專項整治。XX年,對全市小作坊開展調查摸底,摸清全市現有食品生產加工小企業、小作坊的基本情況。從XX年起,每年都對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開展專項整治工作,通過“兩取締”、“一轉產”、“四個到位”等措施,把絕大多數食品生產加工小企業、小作坊納入正常監管范疇。二是開展了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XX年,按照國務院開展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的工作部署,我市成立了相應的組織機構,制定了專項整治實施方案,如期完成了10大整治工作任務,實現了30個硬性整治目標,包括省定的13個100%量化目標。三是開展了乳制品專項整治。去年九月份,“三鹿”奶粉事件曝光后,我市高度重視,認真抓好乳制品生產加工環節、流通環節、餐飲環節和奶牛養殖、奶源供應環節的清查和監管,落實嬰幼兒的免費篩查和治療措施,維護了社會穩定安定。四是開展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從去年12月份以來,我市組織各有關部門對養殖環節、食品生產加工環節、流通環節和餐飲消費環節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進行專項整治。專項整治以來,全市共出動執法人員14278人次,檢查單位25546家次,整治重點單位925個,整治重點品種153個,查處案件5起。五是全面深化藥品市場整規。市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長任組長的藥品市場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加大藥品市場整規力度,嚴厲打擊假冒偽劣藥品。幾年來,我市共組織開展了208次專項檢查,查處藥械違法案件6032件,移送司法機關處理8起,取締無證經營藥械1244起,不斷凈化藥品市場。
(四)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安全意識。一是組織開展宣傳活動。組織開展了食品藥品安全“進農村、進社區、進學校”“食品安全宣傳周”等活動,并通過加強與電視臺、廣播電臺、報社聯系,大力宣傳《食品安全法》、《藥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規。上半年,大田共計發送食品安全短信2萬條,發放《食品安全法》、《藥品管理法》單行冊5000本,宣傳單5.3萬份,增強了人民群眾的維權意識,提高了全社會對食品藥品安全的參與意識和責任意識。二是開展食品藥品安全培訓。全市各食品安全監管部門,根據各自的專業特點和監管職責,舉辦了食品安全監管人員、業主及食品從業人員等培訓班,通過培訓,提高了監管隊伍依法行政能力和監管水平,增強了業主及食品從業人員素質,從業和執法人員的法律意識、質量意識和自律意識都得到加強。三元區今年舉辦食品安全法學習培訓宣貫會2期,邀請有關專家解讀《食品安全法》,共有60多位已獲qs證的食品企業、小作坊、商場超市的負責人參加會議。
二、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一)食品藥品相關法律法規宣傳不夠深入。一是一些領導和干部對食品藥品安全的相關法律法規學習不夠,重要性認識不足,責任意識不強。三元區至今未設立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對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協調不夠有力。一些食品衛生執法人員法律意識不強,執法不嚴,監管不到位。二是一些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守法經營意識淡薄,生產加工企業設施簡陋,生產環境、衛生條件差,從業人員素質較低,從業培訓不到位,對食品衛生安全要求和常識不了解。如大田巖城啤酒廠生產環境差,從業人員存在未穿工作服,穿拖鞋現象。大田均溪小學食堂靠豬圈太近,臭味難聞,空氣質量差。三是食品藥品安全管理制度不夠完善,個別食品藥品經營單位和餐飲單位臺賬、相關記錄登記不全,流于形式。如大田七星漁業公司下藥記錄不全,明溪屠宰廠進廠豬檢驗登記不夠完整。四是為數眾多的消費者存在食品安全意識差、辨別能力低、維權意識淡薄等問題,許多消費者不知道“qs”是食品質量安全標志。
(二)食品藥品安全的隱患仍令人擔憂。一是農產品生產多以農戶為單位,缺乏標準化程度高的規模種養殖,農業投入品使用不規范,一些農民在生產中往往盲目加大施藥量和施藥次數的現象,不到安全間隔期就采收使用,農產品全過程質量監控難度大。農產品中農藥、抗生素、重金屬、瘦肉精和市區周邊眾多“泔水豬”養殖等問題仍然存在。二是食品生產單位以家庭小作坊為主,生產條件較差,食品添加劑超標。三無食品、過期霉變食品、以次充好食品仍然存在。三是食品流通終端大多為個體工商戶,經營方式和管理水平較為落后,索證登記不規范。四是餐飲業衛生狀況堪憂,有的從業人員沒有健康證,有的碗筷消毒不夠,食品品質難保證。街頭飲食攤點和夜市大排檔衛生存在“臟、亂、差”的問題。特別是餐具洗滌公司監管不到位,個別從業人員無健康證,企業工作流程不規范,包裝車間不具備無菌操作條件,洗滌、消毒原料和包裝材料索證不規范。在全市相當多中小酒店都使用這些消毒餐具的情況下,潛在著較大的食品安全問題。四是部分醫療機構未按規定進行藥品的儲存、保管和養護,藥事管理不夠有序、規范,對體外診斷試劑、醫用耗材、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器械的管理較為薄弱。藥品流通環節違規、違法行為時有發生。
(三)食品安全監管存在薄弱環節。一是相關部門分段監管銜接不緊密。7月23日省政府關于研究落實《食品安全法》有關工作的會議紀要下發后,有的部門傳達不及時,造成銜接不力,相互推諉。此外,按照《食品安全法》的有關規定,質量監督部門、工商部門、食品藥品監督部門、衛生部門之間的權限應當重新調整,但《食品安全法》沒有界定生產領域、流通領域和餐飲服務的含義,導致監管工作內容難以截然分清,存在監管缺失和交叉的問題。二是有的部門監管責任沒有到位,降低標準,放松要求。如大笨鵝酸奶廠遷移新址后,在未辦理好衛生、生產許可證的情況下,將產品供給市區居民。我市的腐竹產品的抽查合格率僅60%左右,尤溪腐竹產品已被列入全省重點整治地區及重點整治產品目錄。大三元商廈中經營冷凍水產品普遍沒有索證。三是農村食品安全監管不到位,監管手段滯后,三無食品較多。四是長效機制不夠健全。責任目標、責任考評、責任追究、日常巡查、應急管理、安全信息等制度還不完善。
(四)食品藥品安全保障措施不配套。一是監管隊伍力量薄弱。一些部門存在承擔的監管任務與配備的人員不相適應的問題,有些地方監管專業化水平不高。市質量監督局負責兩區食品質量安全監督僅2人,三元區負責協調食品安全工作僅經貿局1人。二是缺乏必要的技術裝備和手段。工商、農業、畜牧等相關監管部門普遍缺乏必要的檢測設備和配套設施,檢測技術落后且資源分散,只能做簡易的農藥殘留檢測,無法進行抗生素、重金屬等殘留檢測,依靠感觀、目測進行現場檢測的方法仍然存在。三是經費保障水平與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日益增長的需求還不相適應。一些部門檢測經費和買樣經費未列入預算。三元區蔬菜批發市場共有80多個品種蔬菜,每4天僅抽檢一次,檢測8個品種農藥殘留,難以保證上市蔬菜質量。
三、建議意見
(一)強化食品藥品安全宣傳教育。食品藥品安全關系到廣大消費者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為此,各級政府要繼續加大對《食品安全法》《藥品管理法》的宣傳力度,提高各級政府、相關部門領導的法律意識,依法依規切實加強領導,強化責任,落實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工作各項措施。要加強食品藥品制售從業人員的法律、業務培訓和社會公德教育,熟悉并掌握必要的食品藥品知識和技能,知曉本行業科學發展的動態和信息,加強自身規范化管理。要加大媒體對違法生產、教育行為的曝光力度,促進依法、誠信經營。要采取多種形式,有針對性、分期分批對不同人群進行食品藥品安全健康教育,讓食品藥品安全知識進入千家萬戶,增強廣大消費者自我保護能力,提高對假冒、偽劣食品鑒別能力,自覺抵制不安全食品藥品,積極舉報違法經營行為。形成全社會重視、關心、參與食品藥品安全工作的良好局面。 (二)強化落實食品藥品安全監管責任。一是要繼續抓好食品安全綜合協調工作。定期召開食品藥品安全監督管理聯席會議,加強溝通,統籌協調,研究解決食品藥品安全存在的相關問題。對照《食品安全法》的相關規定,進一步明確監管部門之間的權限,對監管職責進行明確的分工,各負其責,切實加強食品藥品各個環節的監管,避免出現監管空白,維護好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二是要完善和落實監管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要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增強做好工作的責任感,依法履職,嚴格監管,切實負起責任。建立健全食品藥品安全責任追究機制,對執法人員行政不作為、玩忽職守、執法犯法應嚴肅追究責任,給予必要的處分和處罰。
(三)加強食品藥品安全日常監管。要高度重視消除食品安全各個環節的安全隱患,繼續加強種植養殖源頭和食品藥品生產加工、流通、消費四個環節的安全監管,突出重點,狠抓落實,消除監管盲區。一是加強對食品藥品生產源頭的監管。積極扶持和引導農產品和食品藥品生產加工企業提升產業水平,做大做強、規范生產,通過農民專業技術協會和專業合作社統一對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等多環節的規范自律行為。要在有條件的超市建立農產品市場準入制度。二是加強對生產加工環節的監管。相關部門要嚴把好食品藥品生產、加工、經營企業準入關,不能因陋就簡,降低門檻,對不符合相關規定和違反相關程序的廠商要加大處罰力度、限期整改。要加強對食品添加劑的監管,禁止生產者采購、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三是加強對流通環節監管。要嚴格執行健全索證索票制度,加大對產品抽查檢驗力度,確保進入流通食品安全。四是加強對餐飲業的監管。要加強從業人員健康體檢,嚴格餐具消毒,加強集中式餐具消毒服務公司的規范管理。加大對夜市、攤點的整治力度。五是高度關注廣大農村食品藥品安全狀況,采取切實措施加強農村食品衛生監督力量,從源頭上控制偽劣食品藥品對農民群眾的危害。
(四)深化食品藥品安全專項整治。繼續圍繞直接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社會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針對重點產品、重點環節、重點區域、重點場所、重點對象,組織開展聯合檢查和聯合執法,深入開展食品藥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進一步加大對制售假劣食品藥品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不斷提高市場規范化程度和群眾飲食用藥安全保障程度。
(五)健全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長效機制。加快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體制改革步伐,調整充實食安委成員單位。通過有效整合現有監管資源和監管力量,把分散的監管集中起來,把具體的監管統一起來,切實使現有監管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和發揮,形成統一、權威、高效的監管體系。建立食品藥品安全標準體系、檢驗檢測體系、信用體系和信息體系,繼續開展食品藥品放心工程綜合評價和食品藥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完善食品藥品安全形勢分析評估和預警機制,提高對食品藥品安全風險分析和事故的快速反應能力。全面推廣藥監系統的監管臺帳制度,健全和完善各監管部門檢查、抽查臺賬和現場記錄,落實整改措施和時限,使各項監管工作常態化、規范化。探索農村食品藥品綜合監管的有效方法和措施,充分發揮食品藥品監管網絡的作用,真正實現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全覆蓋。 (六)健全和完善食品藥品監管保障機制。一是加大財政投入,將食品藥品監管專項經費納入財政預算,保證逐年增加。解決好食品藥品執法交通工具、快速檢測裝備、取證工具和信息化設備的配備,提高監管水平。要進一步整合市、縣食品藥品檢測資源,提高檢測面和檢測水平,切實使檢測到位,實現檢測常態化。二是盡快配齊配強食品藥品監督執法人員,同時要把住人員的進出關,對現有的執法人員要加強培訓和進修,不斷提高執法人員的業務素質和執法水平。人事編制部門在調研的基礎上,適當增加監管部門的執法人員和鄉村食品藥品協管員編制,以滿足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需要。
(七)大力扶持食品醫藥產業發展。通過逐步提高產業集中度,提升全市食品藥品安全水平。加強農產品標準化建設,將食品安全的管理延伸到農戶。通過政策扶持、市場引導,發展一批技術先進、標準化程度高、輻射帶動能力強的龍頭企業。一方面繼續加大對小作坊的整治力度,逐步淘汰生產條件差,技術落后又無力改造的小作坊,一方面支持技術先進、質量管理水平高的企業發展壯大,逐步提高名牌產品企業和質量認證企業的市場占有率,從源頭上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
食品監管調研報告4
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作為行政執法的政府職能部門,肩負著黨和政府賦予的歷史使命,承擔著確保人民群眾飲食用藥安全的重大責任。要實現這個工作目標,關鍵在人。因此,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強化自身建設,建設和諧藥監,成為當前基層藥監部門的重要工作。
存在的問題作為一個新組建的部門,縣局自組建以來,食品藥品監管工作有了長足進步,但是仍有許多問題阻礙著食品藥品監管事業的發展,主要表現在五重五輕:
重檢查輕管理。主要表現為,熱衷于開展各種專項檢查活動,忽視加強單位管理制度建設,以建立長效機制,難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顧此失彼。
重監督輕服務。主要表現為,注重對違反行為的查處,忽視幫助企業查找原因,制定改進措施,服務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不積極,工作不主動。
重任務輕創新。主要表現為,機械地完成上級安排的工作和下達的任務,或因循守舊,或照抄照搬,忽視技術機構建設,快檢水平原地踏步,監管能力和水平難以適應保障食品藥品安全形勢需要。
重改善輕發展。主要表現為,將可用資金用于辦公條件改善和職工生活條件改善,忽視技術機構建設,快檢水平原地踏步,監管能力和水平難以適保障食品藥品安全形勢需要。
重業務工作,輕作風建設。主要表現為,對于各項業務工作,抓得較緊,忽視干部的作風建設,工作不負責任,“懶、散、拖、浮”現象時有發生,干部的工作激情明顯衰退。
采取的措施及對策找出食品藥品監管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不難,難的是采取適當的措施和對策解決問題,結合縣局實際,我們將采取“五抓”等措施,不斷強化自身建設,打造和諧有為的基層藥監形象。
抓管理,促政務規范。強化科學管理,實現管理制度化、政務程序化、責任明細化。促進政務規范,責任明確,是解決存在問題的重要前提。一是管理制度化,不論是對企業還是對藥監部門,都要堅持制度公開,承諾執行,考核評定的原則,靠制度來規范企業和監管部門的行為,實行雙向監督,促使企業和藥監部門的管理制度化。例如,藥監部門對企業的檢查,力爭通過一次性檢查達到全面規范企業的目的,企業對藥監部門的檢查填寫滿意度調查表,提出意見和建議。二是政務程序化。藥監部門要把企業現代的、先進的質量體系管理理念應用到政務規范化中,形成藥監文化。三是建立“政府負總責,監管部門各負其責,企業是第一責任人”的責任體系,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責任網絡,形成監管合力,消除監管盲區。
抓服務,促環境創優。強化服務措施,提高服務水平,是解決存在問題的主要內涵。一是加大幫扶力度,為企業提供全方位服務,創造良好的市場發展環境。二是創新服務模式。在服務標準上堅持“三個原則”,即當地政府關注什么,藥監就介入什么;企業期盼什么,藥監就提供什么;群眾需要什么,藥監就幫什么。尤其是加大對農村食品藥品質量知識、安全知識的宣傳教育力度、提高老百姓識假辨假能力,營造食品藥品安全的消費環境。在服務制度上,堅持“首辦責任制”和“限時辦結制”。進一步完善投訴舉報制度,公開投訴舉報電話,暢通信息渠道,以專項整治成果取信于民。在服務形式上,劃分服務區域,各把一關,責任明確,嚴防服務流于形式。在服務要求上,原則做到服務有內容,建議有憑證,回訪有認定,查漏補缺,發現問題,及時整改。最終目的是力求通過抓好服務,有效提升食品藥品質量,確保人民群眾的飲食用藥安全。
食品監管調研報告5
加強農村食品藥品監管,確保農村群眾飲食用藥安全,是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的民生問題,也是近年來地方各級政府及有關職能部門積極深入探索,尋求根本解決的一個重要課題.通過調查我市農村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現狀,總結推廣經驗,找準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加強和改進我市農村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提高農村飲食用藥安全保障水平的政策建議.
(一)農村食品生產流通消費情況
由于目前農產品生產主要以農戶為單位,農業種養殖環節的污染嚴重,食品行業整體設施管理水平較低,農產品全過程質量監控難度大,食品生產企業相當一部分為家庭小作坊,特點是“小、散、亂、臟、差”,這種生產單位缺乏合格食品的基本條件,食品標準難以達到要求,食品安全難以保障.
目前,農村餐飲流通消費的主要形式有:
一是以集鎮為主的小餐飲店,主要針對場鎮居民、當地企事業單位接待和過往客人用餐.這些小餐飲店使用不合格食品,假冒偽劣和“三無”產品是其突出表現,變質的豬肉等食品大多都消費在這些地方.
二是農村“農家樂”,主要針對城市居民休閑度假用餐.居住在城市的人們周末去感受鄉村的寧靜已經是大多數城里人度假的'首選,加之政府積極鼓勵和扶持農家樂的發展,現在的農家樂經營規模較大,營業收入較高.而部分小型農家樂基礎設施落后,只有一個烹調間,拆菜、洗菜經常在院壩進行,服務人員多數為業主家里人或親戚,不具備餐飲服務人員的要求,和集鎮小餐飲店一樣,也是不合格食品,假冒偽劣和“三無”產品的重災地.
三是農村自辦或請人承辦的家宴,主要針對農村一定范圍內的村民用餐.農村的這種聚餐普遍存在食品原料采購比較隨意,食品加工、保存不符合要求.這種形式的聚餐,人員集中、數量較大,極易發生大面積的食物中毒事件,其食品安全狀況令人擔憂.
四是農村中小學食堂,主要針對學校教師和學生用餐.由于校園學生集中,消費量可觀,加之學生辨別能力差、防范心理不強,學校部分餐飲管理人員和直接服務人員的個人利益驅使和“節約”的觀念,導致使用不合格食品、過期變質食品、剩飯盛菜較多.
五是景區特色餐飲,主要針對各地游客旅游用餐.我市的劍門關、昭化等景區特色餐飲服務火爆,雖然某些食品可以說是垃圾食品,但是他們還是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食用,因為他們代表了一種特色,一種味道.這些在景區景點附近的小型餐飲店中,環境衛生較差,經營者為了圖方便,用便宜的食材和油較為突出.
(二)農村藥品生產流通消費情況
主要是以鄉鎮中心衛生院、村衛生室以及單體藥店、連鎖藥店和個體診所的形式經營藥品,由于多年來農村實施了“兩網”建設,藥品的購銷都較為規范,村衛生室的藥品均由中心醫院提供,藥品質量得到了保證.
但在部分單體藥店、連鎖藥店和個體診所,特別是在村醫中,為了追求更多利潤,不從正規渠道采購藥品,出售、使用過期失效藥品現象還是較為突出.有的村醫和藥品零售商繼續使用明令淘汰的藥品,由于經常性的監管不到位,有的存在超范圍、超方式經營,一些過期藥品沒及時清退,繼續銷售給老百姓的現象.
目前,農村群眾在藥品消費上,由于受經濟條件和文化素質的限制,大多數老百姓在就醫用藥時比較注重方便、便宜,主渠道仍以鄉、村醫療機構為主,而村級醫療機構規模偏小、品種不足,價格較高,給農村群眾用藥帶來不便.加之農民對用藥安全缺乏足夠的重視,對用藥安全知識了解不多,購藥時不看說明,不看生產日期,一些老百姓還存在到集市上的游醫藥販擺攤點購藥的現象,農村藥品安全隱患依然存在.
(一)xxxx市農村食品藥品監管取得的經驗
1、xxxx市食品藥品安全形勢總體較好,生產經營持證率不斷上升,監管頻率和監管力度不斷加強.近年來,沒有發生重特大食品藥品安全事故,切實保障了人民群眾的飲食用藥安全.
2、創新食品藥品監管體系建設,初步探索出了適合農村食品藥品監管的模式.在青川縣初步建立以縣食品藥品監管局為統領,縣食品藥品監督稽查大隊和食品藥品檢驗所、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為執法和技術支撐,基層片區食品藥品監管機構為基礎的食品藥品監管體系架構.在劍閣縣食品藥品稽查大隊原內設機構變成獨立參公事業單位后,依據全縣地理特點和市場分布,該大隊成立下寺、武連、普安、白龍、開封5個中隊.青川縣的3個鄉鎮食品藥品監管站和劍閣的5個中隊,對保證兩縣的基層食品藥品市場監管工作常態化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xxxx市農村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現狀,
1.執法人員數量已遠遠不能適應和承擔全市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工作需要
目前,我市共有各種餐飲服務單位9800余家,現有藥品、醫療器械生產企業10家,藥品經營企業及門店2098家、醫療器械經營企業168家、涉藥涉械使用單位3697家.而全市現有食品藥品監管人員300人,這300人肩負著全市310萬人的飲食用藥安全,執法人員數量已遠遠不能適應和承擔全市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工作需要.
在農村,執法人員的數量更少,食品藥品監管乏力,農村的食品藥品生產經營戶分布比較散,執法人員要把轄區內農村食品藥品生產、經營戶檢查一遍,需要很長的時間,甚至有的邊遠山區可能一
年都難去一次;還有一些農村處于兩縣或幾縣交界地段,情況復雜,往往成了監管空白.正是由于監管周期較長,對農村季節性無證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流動食品小販,邊遠山區無證食品生產、經營戶、餐飲店等到監管不到位或缺乏有效監管,導致假劣過期食品“轉戰”農村市場.
2.農村監管網絡缺失,與兄弟系統相差較大
目前,我市除青川分片區設立竹園、清溪、木魚三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所外,其他縣區未設置鄉鎮派駐機構.由于我市食品藥品監管部門人員少,監管范圍大,機構體制難以適應任務的要求.鄉(鎮)村級沒有監管機構,現有的制度對他們缺乏必要的制約力,他們對食品藥品監管工作認識不足,缺乏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加之配套政策不完善,因此實際上并不能很好的發揮作用.食品藥品監管在鄉鎮只是屬于安全生產的一個很小的部分,不受重視,甚至沒有納入大安全監管范圍,農村監管網絡嚴重缺失.
以青川縣和劍閣縣為例,青川縣工商行政管理局總編制100人,實有人數90人,在鄉鎮設置12個基層所(隊),總人數60人,平均每所(隊)5人,每所(隊)平均管轄3個鄉鎮,由省財政支付經費.青川縣食品藥監局在鄉鎮的監管能力是全市最強的一個縣,也僅有3個鄉鎮派駐機構,總人數10人,平均每個派駐機構管轄13個鄉鎮.
劍閣縣工商行政管理局在基層設有10個所,另設有1個運輸所和1個經監大隊,基層管理人員在崗為62人,每個所為6人,監管力量對比為:工商平均1個所監管約6個鄉鎮,每1人監管約1個鄉鎮,1人監管1萬余人.而劍閣縣食品藥監局沒有鄉鎮派駐機構,他們1個中隊監管至少11個鄉鎮,1人監管3.8個鄉鎮,1人監管4萬余人.劍閣縣餐飲和保化品過去的監管部門縣衛生部門,在擁有觸角延伸到村的醫療機構和較強的疾控監控系統(約70人)的情況下.其執法單位衛監所共有人員42人,是目前食藥監局總人數的135.5%.
3.食品安全配套法規立法滯后和監管體制不健全
一是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規定,食品攤販的管理要省級人大常委會制定具體辦法,至今無相關法規出臺,食品攤點無監管法律依據.保健食品的管理要國務院制定具體辦法,目前監管使用的《保健食品管理辦法》是1996年發布的,此辦法依照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而制定,而《食品安全法》出臺后,《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同時廢止,《保健食品管理辦法》顯然已不實用.
二是《食品安全法》確定的多部門分段監管體制,看似實現了從農田到餐桌的全過程監管,但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各監管部門職能交叉,職責難以明確劃分,多頭監管現象突出,常常會出現一個經營使用單位由衛生部門辦理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由衛生部門監管,由工商部門辦理營業執照.食品藥監部門對產品質量進行監管,一個單位接受多部門監管,增大了經營者的負擔.多部門分段監管的體制在運行中客觀存在監管“縫隙”.相關部門分段監管銜接不緊密,相互推諉,既形成監管盲區,又難以形成工作合力.
4.監管保障能力滯后,嚴重影響監管工作順利開展.
一是執法裝備嚴重不足.各縣區執法車輛和裝備都是嚴重超負荷使用,不能同時滿足分片和快速應急處置,加大了執法監管周期,制約了監管工作的開展,日常監管、專項整治的有效性相對減弱.由于經費少,檢測手段比較簡單,有的甚至連檢測設備都沒有,僅憑眼觀、手摸,對于簡單的食品藥品標志不清、不齊,未標注名稱、廠名、廠址,沒有生產日期或保質期,以及相關證照不全或無證等還能檢查識別,但對于食品添加劑是否符合規定、食品藥品的成分含量是否符合要求,衛生指標是否合格等卻沒有辦法檢測,極大削弱食品藥品監管效果.
二是監管隊伍建設亟需加強.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成立時間短,亟需加強執法隊伍的培訓;垂管前,食品藥品監管部門人、財、物不受地方管理,監管處罰力度較大,打假制劣威懾力較強,取消垂管方后,地方干撓,說情等現象增多,有處罰過輕或放松處罰的現象.
(一)落實鄉鎮政府食品藥品安全責任.按照“地方政府負總責、監管部門各負其責、企業是第一責任人”的食品藥品安全責任體系要求,強化鄉鎮政府對轄區內食品藥品安全負總責的意識,全面擔負起對本行政區域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工作統一負責、領導、組織、協調的職責.強化第一責任人的責任,要讓鄉鎮真正把食品藥品監管作為安全生產的一項重點工作來抓.
(二)設立鄉鎮監管機構.根據“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要求“強化基層食品安全管理工作體系,推進食品安全工作重心下移、力量配置下移,強化基層食品安全管理責任”.急需建立一套從上到下的監管網絡體系,使日常管理常態化,實時開展隱患排查,違法案件舉報和科教宣傳等.借鑒青川縣的模式,在鄉鎮分片區成立食品藥品監管工作站,或者在鄉鎮限額內加掛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站牌子,也可依托鄉鎮安全生產辦公室增設食品藥品安全監管職能,增設食品藥品監管員人員編制1—2名.每個行政村要至少聘用食品藥品監督信息員1名,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全方位覆蓋的食品藥品監管體系,切實保障廣大群眾身體健康,實現發展成果全民共享.
(三)加強監管技術能力建設.按照填平補齊、適用適宜的原則,為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部門配備必需的檢驗檢測技術裝備、執法執勤裝備,提升基層快檢能力.加強重大節慶活動食品藥品安全指揮、監測和快速檢測裝備水平.加快監管部門信息化建設,加快實現食品藥品安全遠程監管、移動監管.
(四)保障經費投入.要進一步加大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經費投入力度,逐年提高經費保障水平.要把食品藥品安全保障的投入和經費列入當地財政預算,確保食品藥品安全監管能力建設和執法辦案等執法工作所需經費落實到位.
食品監管調研報告6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健康意識不斷增強,對保健食品的需求和品質要求越來越高,保健食品市場逐步走向活躍,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關注的焦點,這就對保健食品的監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我們對保健食品監管進行了專題調研。
一、目前保健食品市場監管現狀
(一)保健食品違法違規行為時有發生
在保健食品安全方面,近年來就發生過樹膠冒充蜂膠、螺旋藻重金屬超標、牛皮下腳料等劣質材料冒充驢皮制作偽劣阿膠等事件,更存在減肥、睡眠等功能保健食品中添加藥品的違法行為。除此之外,當前保健食品市場還存在另一個嚴重問題,就是虛假夸大宣傳,宣傳保健食品具有治療作用,故意混淆與藥品的界限,誘導消費者購買其產品。
(二)法規體系與監管工作不相匹配
當前,我國保健食品市場發展還不成熟,消費者對保健食品的相關知識了解有限,而市面上保健食品種類繁多,廣告宣傳四處可見,誤導消費者的宣傳更是屢見不鮮,這種情況下,政有必要對一些不規范的市場行為進行干預。但保健食品監管相應的法律法規卻存在很多不完善之處,缺乏系統的監管法律制度,20xx年出臺的《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一條規定,保健食品的具體管理辦法由國務院制定,但《保健食品監督管理條例》至今仍未出臺,造成政監管、行政執法法律依據的缺失,監管部門對違法違規行為打擊難以到位,懲戒威懾作用不強。
(三)保健食品企業“多、小、散、低”,監管難度大
我區現有各類保健食品經營企業一千多家,大多規模小,分布散,購進銷售缺乏科學管理,而且經營者的責任意識、質量意識和法律意識普遍較弱,大多數保健食品從業人員素質較低,分不清保健食品批準文號、產品批號、衛生許可證號等,不了解經營保健食品如何進行索證索票、如何進行進貨驗收記錄等,也不清楚國產和進口保健食品如何區分,對監管部門的要求也不當回事。
(四)監管力量薄弱
保健食品原來是由衛生部門監管,在實際工作中,衛生部門只注重保健食品準入的許可,把保健食品按照普通食品進行監管,而未注重對保健食品的專項監督,致使保健食品監管基礎薄弱。通過機構改革,保健食品監管這塊職能劃到藥監部門,雖然藥監部門設立了專門的保健食品監管職能科室,但保健食品經營單位數量眾多,且大多數在農村,點多面廣,單憑科室里兩三個人很難起到有效的監管。另一方面,監管人員對部分經營保健食品的單位提出諸如索證索票、建立臺賬等工作要求時,經營者往往敷衍了事。
二、各地對保健食品監管的探索
針對上述問題,各地藥監部門積極探索,扎實推進,在健全制度、創新思路、強化整治、完善體系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也取得了顯著成效,我們通過查閱資料和外出調研,發現有一些對做法對我們的工作有很好的借鑒作用。
(一)“天安行動”,蘇州重拳保障食品安全
蘇州開展的“天安行動”,由蘇州市紀委和蘇州食品安全委員會牽頭,是繼前幾年蘇州一系列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之后,集中開展的、各地各部門同時進行的一場食品安全綜合治理,參與部門有市衛生局、監察局、公安局、農委、食藥局、質監局、工商局等。“天安行動”的整頓重點是十大類產品和六個環節,該項行動開展以來,曝光了一批大案要案,形成了執法高壓新態勢;公布了一批監測結果,形成了企業自律新氣象;總結了一批先進經驗,形成了工作聯動新格局;探索了一批攻關項目,形成了科學監管新局面。蘇州市“天安行動”的特點是:紀委強勢牽頭,營造了良好的外部執法氛圍,藥監局的執法壓力和風險明顯減小。
(二)推進保健食品遠程電子監管
贛榆、紹興等地為進一步做好保健食品經營環節監督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能,積極探索了保健食品遠程電子監管工作,利用現有藥品電子監管綜合平臺,將電子遠程監管平臺延伸到保健食品流通領域日常監管中,動態掌握各保健食品經營企業的基本情況和實時數據,有效加強保健食品經營企業的監管及問題保健食品的掌控,在保健食品市場監管規范工作上作了有益探索,有效規范了保健食品經營市場秩序,保障了保健食品安全。
(三)部分地區對保健食品進行“最嚴格”監管
“治亂必用重典”,部分地區針對當地保健食品市場混亂的現狀,實行了“最嚴格”的監管。比如浙江某地藥監部門在檢查中查獲總貨值700多元的過期保健食品,當地藥監部門依據《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要求,對該經營單位處于罰款五萬的處罰,且已執行到位。
(四)以示范創建推動市場規范
寶應、建湖等地在目前保健食品法律法規不完善的情況下,以保健食品示范店創建為平臺,加大對保健食品經營單位的培訓和指導,規范企業經營行為,提高企業法律意識和誠實守信意識,凈化了保健食品經營市場秩序。建湖等地在建設保健食品示范店的同時,借鑒餐飲監管的成功經驗,推出了動態監管,在被監管企業張貼“笑臉、平臉、哭臉”三種檢查結果,讓廣大消費者清楚了解經營單位的被檢查情況。
三、我們在保健食品監管中的做法與思考
通過學習和思考,我們結合本地實際,明確了“打基礎、抓重點、創特色、出亮點”的保健食品監管工作方針,通過誠信建設、示范引領、科學監管等手段,使我區保健食品生產經營秩序進一步好轉,人民群眾對保健食品安全更加放心滿意,具體做法為:
(一)摸清基礎,掌握底數
保健食品經營單位規模小、變化快,為此我們在原有數據庫的基礎上,多措并舉開展保健食品經營單位摸底調查,一是利用各鎮協管員對本鎮情況相對熟悉的特點,發動各鎮協管員開展調查,并對相關工作提出明確要求;二是在報紙和電視上發出公告,要求相關經營企業主動進行申報備案;三是要求各監管組結合專項整治工作,做好保化經營企業的調查摸底。摸底調查的對象包括保健食品專營店、化妝品專營店、經營保健食品化妝品的超市(其中大型超市指面積在600㎡以上的,中型超市指面積在300㎡至600㎡之間的,300㎡以下的為普通超市)、大中型美容店、大中型美發店。在調查摸底的基礎上,做到保健食品生產企業、保健食品批發企業、保健食品專營店一企一檔,規范管理。
(二)加大宣傳,營造氛圍
保健食品、化妝品監管需要社會各界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廣泛參與和大力支持,為此我們加大宣傳力度,一是通過廣播、橫幅、培訓等多種形式,普及監管法律法規和安全知識,增強公眾科學理性消費意識和對風險防范能力。二是利用藥監之聲、藥監開放日、老年大學宣傳講課等方式開展針對中老年等特定人群的宣傳,宣傳保健食品基本知識,告知中老年人警惕以會議銷售、上門推銷、電話推銷、免費體檢、免費試用等方式進行的保健食品銷售騙術。三是積極開展面向保健食品、化妝品經營者和從業人員的宣傳,宣傳保健食品、化妝品生產經營企業“八不準”,與相關企業簽訂質量安全承諾書,實行企業負責人約談制度,強化企業負責人為質量安全第一責任人的意識,提高企業質量管理水平,促進經營者及從業人員自覺守法經營,維護和穩定市場經營秩序。
(三)樹立示范,規范引領
在目前保健食品監管法律法規不健全的情況下,我們積極探索保健食品經營示范店的建設,以起到引導保健食品經營單位規范經營,發揮示范的輻射和帶動效應。該項工作我們堅持政推動與企業爭創相結合、分類指導與分級聯創相結合、逐步推進與滾動發展相結合、突出重點與全面統籌相結合,在全區建設一批示范單位,樹立一批先進典型,推廣一批先進經驗,提升保健食品質量安全水平,為我區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創造良好環境。
(四)勇于創新,科學監管
一是開展保健食品遠程電子監管。為建立健全保健食品科學監管機制,增強常態監管的科技化手段,規范保健食品經營行為,我們在藥品、醫療器械遠程電子監管工作的基礎上,推行保健食品遠程電子監管工作。此項工作是利用網絡信息化監管手段,加強對轄區保健食品生產、經營企業以及相關品種的監督管理,動態掌握各企業生產經營的基本情況和實時數據,為保健食品監管的連續性、完整性、科學性等方面提供更加科學的保障。保健食品遠程電子監管工作采用逐步遞進推行的方式開展,第一批先在保健食品經營示范店等條件較好的保健食品經營單位開展遠程監管,實施保健食品數據上傳,然后逐步推廣到藥品零售企業、保健食品專營店、有條件的大中型超市等保健食品經營單位。
二是加強與相關部門的聯動。在保健食品監管法律法規尚不完善的情況下,開展保健食品監管離不開與相關部門的聯動。比如目前開展的保健食品“打四非”專項整治行動,其中保健食品非法經營行為的第一條是:“未經食品流通許可或保健食品流通許可經營保健食品的”,食品流通許可是工商部門發放的,保健食品流通許可是由藥監部門出具“保健食品流通許可審核意見書”,再由工商部門發放許可證,在縣一級機構改革沒有到位的情況下,如果我們發現某經營單位存在上述非法經營行為,就離不開與工商部門的聯動。此次保健食品“打四非”專項行動是由國家藥監總局獨家發起的,有關法律依據、執法標準等都需要及時通報法制、法院、公安等相關部門,爭取他們的支持,形成執法合力。此外,當前在法律法規不完善的情況下,我們也可結合“三聯防工程”這個平臺,與紀委、法院、法制辦、檢察院加強溝通聯系,共同商定相應保健食品違法行為適用的法律條款,盡可能減少復議、訴訟帶來的的執法風險,積極避免在法律法規不健全情況下不作為、難作為所帶來的瀆職風險。
食品監管調研報告7
食品質量安全,事關百姓生命和健康。食品生產加工小企業小作坊監管工作,是質監部門的重要職責;做好食品生產加工小企業小作坊監管工作是構筑食品安全放心工程的關鍵。在質監部門來說,承擔食品生產加工小企業小作坊監管工作責任主體是縣級質監部門。為了做好食品生產加工小企業小作坊監管工作,筆者對xx縣食品生產加工小企業小作坊監管工作進行了調查,在調查中感到自明確規定由質檢部門負責食品生產加工環節的監管職責以來,xx縣質量技術監督局做了大量扎實有效工作,但他們對目前小企業小作坊監管工作是否有效感到擔憂。這些問題長此下去,必將形成縣級質監部門靠自身努力不可愈越的監管障礙,應引起各個方面的重視。
xx縣有食品生產小企業和作坊720家,取得生產許可證的企業10家,有工商、衛生“兩證”的335家,無證375家。其中:茶場類加工46家,糧油加工461家,調味品6家、酒坊酒廠98家、豆制品加工86家、純凈水4家、其它19家。
從調查中得知,xx縣食品生產企業現狀令人擔憂。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現有生產企業,除10家的生產設備、工藝流程、產品標準、檢驗設備與能力、環境條件、儲運、包裝等條件符合市場準入外,其它均未能達到市場準入條件。
二是有工商、衛生“兩證”的335家,無證375家小企業和作坊仍在無證生產和銷售產品,其產品出廠未經檢驗仍在流入市場。
三是這些小企業和作坊中僅有154家進行了標準注冊登記,尚有566家屬無標生產。
目前食品生產加工監管工作,實行的是“統一管理、分類監管、重心下移、層級負責”的監管機制,并出臺了一系列制度和規定。縱觀這些制度,對國家和省發證的企業起到了強有力的監管作用,而對生產加工小企業小作坊的監管確顯得無力,食品生產加工小企業小作坊已成為質監部門監管軟肋。
就xx情況來看,目前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小企業是農村農、牧、漁、特產品加工的主要去處,盡管它們遠達不到市場準入要求,由于它有方便群眾、消化當地農副產品、增加農民收入的優勢,決定了它們存在的基礎,其具有工藝簡單、經營靈活、成本低,使作坊遍地開花。這一特點決定了關閉取締它的難度與不可行。同時由于大多數作坊收入不穩定、設備投入小,它們大多數并不具備辦證資格而且也難以承擔辦證費用。同時,95以上的食品生產加工小企業小作坊嚴格按市場準入要求均應取締。
按照目前的監管要求,
一是對有證有照但生產條件差、達不到準入要求,而當地人民群眾日常生活離不開,且正規企業產品不能正常供應,地處偏遠地區的食品生產加工小企業小作坊,在地方政府允許的前提下,可以允許其有條件地存在,采用專項監管措施,進行嚴密監管。
二是強化引導幫扶,促進小企業小作坊發展壯大。
三是強化實行食品安全承諾制和食品安全責任制。對地處偏遠地區允許其有條件地存在的食品生產加工小企業小作坊要簽訂《食品質量安全承諾書》,承擔食品質量安全責任,要承諾其產品的銷售地域范圍。原則上,其產品只能在本鄉鎮、本村及周邊地區銷售。
四是強化開業歇業申報制。對季節性、臨時性食品生產加工小企業小作坊,實施開業歇業申報制度。在其開業或歇業時,應向協管員或監管員報告,協管員和監管員要及時向縣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和鄉鎮政府報告。在小企業小作坊開業前,縣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應會同技術人員、協管員和監管員對小企業小作坊衛生狀況、生產條件和質量安全控制措施進行核查,符合要求的方可準許開業。
按照上述要求監管,就出現以下倍感困惑的問題;一是如果可以允許無證小企業小作坊存在并允許其生產,就嚴重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條例》第一章第五條、第二章第九條、第六十九條的規定,尤其是《條例》第六十九條明確規定:個體工商戶生產或者銷售列入目錄產品的,依照條例的規定執行。由此可見這種允許是違法的,也就是說縣級監管部門監管工作起步之日起就應負《條例》第六章第六十二條所規定的法律責任。這種允許導致食品生產加工小企業小作坊在違法情況下運行,一旦出現任何安全事故責任追究的唯一指向的是縣級監管部門,同時承擔無限責任。二是關于強化開業歇業申報制的問題。縣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對小企業小作坊開業前沒有任何前置審批,小企業小作坊開業歇業申報與不申報均不違法,對不申報開業歇業事項無法規依據去處罰。可以說目前對小企業小作坊的監管主要問題,是缺乏硬措施和有效的約束方法,更多地把小企業小作坊質量安全寄望于業主的道德的自覺;把監管行為是否到位寄望于監管人員的道德責任感,導致了監管工作無奈和責任模糊,使基層監管部門對誰負責出現錯亂。
由于監管處于違法狀態,上級監管部門又沒出臺有法律依據的小企業小作坊監管辦法,讓基層局處于“管違法,不管的失職”的兩難地位,基層局作為、不作為都要承擔無限責任。筆者認為,如其用這種表面積極、實質被動的監管辦法,倒不如用主動積極的辦法去監管。
一是國家局應盡快出臺小作坊管理辦法。小企業小作坊取締不了,就應合法化。
二是如果允許小企業小作坊存在,也應用工商、衛生部門的辦法,對小企業小作坊食品實行縣級生產許可證管理。這個證可由縣級局按小企業小作坊食品生產許可證條件對其審查,在對小企業小作坊食品生產許可時,可對其產品銷售區域作出限定,對停歇業報告提出要求。縣級生產許可證一年年審一次,辦證及年審只收公告費和工本費及產品檢驗費。凡達不到小企業小作坊食品生產許可證條件的依法查處,對拒不辦證的依法取締。凡縣級局在小企業小作坊食品生產許可證辦證前審查不嚴、辦證后不加強監管的,依法追究縣局責任。這樣才能使監管合法,責任明確,監管有抓手,分類監管、銷售區域限定、停歇業報告的措施才能落到實處。(xx縣質監局局長)
食品監管調研報告8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不僅關系到人的生存和身體健康,而且關系到民族的素質與興衰。近年來多起惡性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讓消費者對身邊食品安全提出了更廣更高的要求。黨和政府對食品安全問題高度重視,加大了對食品安全問題防患于未然的監督力度。針對__食品安全存在的癥結,要做到科學管理,需結合轄區各項實際,相關職能部門、企業各盡其責,以達到全程控制。
一、影響食品質量安全的典型癥結
一是食品企業的小、散、亂造成了食品質量標準的不統一和工藝標準的混亂及生產方式的落后;二是食品生產原料多數來向農村,因而難于控制微生物污染、農藥、獸藥、飼料、化肥的超標準使用和污染等狀況;三是濫用添加劑,甚至使用非食品用的化工原料和不符合食品衛生要求的容器、包裝材料、工具設備等;四是部分食品生產企業,尤其是作坊式的小型企業,由于食品生產的必備條件不符合國家標準規定要求,因而在生產全程的運輸、包裝、倉儲等過程中,對食品造成不同程度的反復污染;五是交叉監管式或分段監管都有可能出現某種真空,從而給假冒偽劣的產品和假冒偽劣的原料輔料、包裝物、工具設備等以可乘之機,直接影響到食品質量的安全。
二、實現食品生產全程質量控制的對策建議
1、建立企業質量文化,把質量文化融入企業文化之中,形成具有企業自身特色的質量文化。通過大力開展質量文化建設和全員質量培訓,營造全員關注質量、全員參與質量的良好氛圍,把質量最終落實到每個員工中去,自覺形成把“要我搞好質量”轉變成“我要搞好質量”,真正體現質量是企業的生命。
2、嚴格執行標準,包括質量標準和工藝標準,產品質量標準既是衡量產品質量的準繩,又是識別假冒偽劣的“照妖鏡”,還是維護企業權益的“護身符”,而工藝標準是生產合格產品的“指南針”,嚴格按照工藝標準進行生產全程控制,則是生產合格產品的“必由之路”。
3、嚴格選擇原料供應源。食品生產同其它行業相比,更有其自身的特殊要求,不論原料供應源是農村還是其它生產企業,都要有符合國家要求的環境條件論證,無公害論證,對化肥、農藥、獸藥、添加劑、飼料等的使用都必須符合國家的法律法規,還必須有技術和管理方面專業人員,有完整的生產和銷售檔案。
4、嚴格實行生產加工過程中的全程控制。有了標準,有了合格的原料,不等于就有了合格的產品,企業還必須建立健全全面質量管理體系,從產品研發、原料精選、生產操作、產品驗收、包裝運輸、終端管理到產品出廠,以及信息反饋都要有嚴格的質量管理規則。
5、嚴格執行國家對使用添加劑等食品輔助原料的規定,杜絕使用非食用的化工原料和不符合食品衛生要求的其它物資,使每個環節都成為食品安全的保障。
6、嚴格企業的監督管理體系,建立縱橫交錯的監管制度。一是要以企業自身的質量管理體系為保障;二是要自覺接受政府執法部門的監管;三是要嚴把原料、輔料、包裝物、容器、工具等物資的質量關和產品銷售過程的儲存關及運輸關。
7、建立有效的應急[文秘站:]反應機制:有了這樣的機制,企業就能有效預防,積極應對,及時控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保障公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食品監管調研報告8篇】相關文章:
05-06
食品監管評估制工作匯報12-07
03-06
監管局調研指導工作簡報06-26
食品安全監管新聞發布會簡報06-30
03-06
河北調研報告12-25
農村貸款調研報告12-22
兒童家具調研報告12-22
土地征收調研報告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