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的調研報告(通用12篇)
在現在社會,我們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報告包含標題、正文、結尾等。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報告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經濟的調研報告,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經濟的調研報告 篇1
為進一步優化經濟發展環境,促進縣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近期,我們采取座談、問卷調查和走訪企業的方式,與6家企業和部分行政執法部門負責人進行了座談,分析當前經濟環境中存在的問題,研究解決問題的辦法。調查表明,我縣經濟發展環境經過階段性治理,取得了明顯成效。企業普遍反映,近兩年來,經濟發展的硬軟環境有了明顯改善,全社會重視環境建設的氛圍已經開始形成。但是,實行經濟發展環境的不斷優化,任務仍然十分艱巨。加強經濟發展環境建設,努力營造通暢、寬松、便利、法治的良好環境,依然是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課題。
座談中,企業負責人普遍認為,今年縣委專門成立了優化經濟發展環境辦公室,下“重錘”治理經濟發展環境,全力支持企業發展。人大、政協對經濟環境的關注程度日益增強,加強了對該項工作的領導和監督。改變了以往投訴無門、治理無人的局面。隨著政府職能逐步轉變,審批項目逐年減少,審批事項向服務中心集中,方便了企業辦事。嚴肅查處了一批損害經濟環境的.案件,行政執法人員明目張膽地“吃拿卡要”等違紀行為明顯減少,雁過拔毛的現象得到遏制。實行獎勵納稅大戶等制度,形成了親商、安商、護商的良好氛圍。
與此同時,我們必須清醒看到經濟發展環境中還存在諸多問題,一些深層次的矛盾還沒有得到徹底解決,當前的經濟環境與經濟發展還不相適應。主要表現在:
第一,發展意識不強,企業經營的政策環境仍不寬松。
座談中大家反映,傳統的官本位、權本位、利本位意識在一些部門仍然存在,有些干部發展意識不強,習慣用計劃經濟的管制手段管理企業,居高臨下,錯誤地認為管理就是收費,執法就是處罰,對企業不惜竭澤而漁。有些部門在服務企業,幫助企業跑項目、創品牌、融資等方面的措施不力,扶植企業發展的政策難以落實。座談中大家反映,盡管制定了一些優惠政策,但在土地、稅收、金融、工商等方面的政策仍不夠靈活,在服務經濟建設方面的投入還不足,企業準入的門檻還比較高,一些好的產業進不來,有的來了也留不住,難以形成規模。如南河工程老板中途撤走,亞泰和勝動合作項目黃磷尾氣發電無法履約等等。少數部門由于思想觀念難以從根本上轉變,習慣用條條框框束縛企業,在服務企業發展上支持的少,干預的多;設路標的少,設路障的多。
第二,行政審批項目過多,程序繁瑣,行政服務中心的作用發揮不夠。
座談中反映,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相對滯后。一些部門面對新一輪市場競爭,缺乏緊迫感,工作中輕服務、重收費,輕監管、重處罰,程序繁冗,服務效率不高。一是行政審批項目偏多,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發揮不夠,行政審批方式單一。二是行政審批手續繁多。有些具有審批職能的單位仍抱著部門權利不放,以種種借口搪塞,至今不進中心。有的雖然在中心設立了窗口,卻把行政服務中心當作“收發室”,實行審批職能體外循環。有的行政機關一項許可要經多個科室,涉及到幾個分管領導。有的在報批材料上做文章,不實行一次性告知,對申報材料吹毛求疵,逼著企業找關系、做工作。
第三,部分工作人員服務意識欠缺,存在不作為、慢作為的現象。
大家反映,在優化經濟發展環境、服務企業工作中,縣領導比部門領導重視,部門領導比中層干部重視,對縣領導重視企業發展,幫助企業排憂解難的作法給予高度贊揚。但也認為,有些部門政令不暢,落實縣委縣政府決策力度不夠。有些部門握有實權的科長、主任等中層干部對待上級決策、政令和要求,以種種借口頂著不辦。有些工作人員接到報批項目后,采取“擠牙膏”式的服務,不給好處不辦事,給了好處快辦事,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的現象還不同程度存在。
第四,部分單位自由裁量權過大。
有些部門主動上門服務少、宣傳政策少,但突擊檢查多、行政處罰多。在行政處罰中就高不就低,濫用自由裁量權,隨意抬高處罰額度,只要在檢查中發現一點問題就獅子大開口,等著企業去“做工作”。過大的自由裁量權也容易滋生執法中的腐敗行為。
經濟的調研報告 篇2
我們花莊村是俞垛鎮的一個偏遠村落,距離鎮里大約12公里,我村地處三縣市交界處,全村共有農業人口2358人,非農業人口104人,耕地面積4000多畝,河溝面積3000畝以上,村集體收入18萬元,三產總產值一億元,人均純收入6480元,村所在轄區私營企業6加,加油站,奶牛場各一家,主要以加工毛絨玩具、石油機械、鍛仲、家俱制造、特種養殖為主導產業。就自己近期的調查來看,有許多的因數制約我村現代農業的發展。
一、我村發展現代農業存在的突出問題
(一)農業基礎設施薄弱,難以強化現代農業發展的基礎。
我村的農業生產受物質技術裝備水平低、產業化進程慢等因素的制約,其生產仍然沒有跳出小規模、低水平、傳統粗放經營的怪圈。農業機械化作業水平低,實際機播、機電灌溉率不高。
有這樣有句話“要想富,造公路”,現在興泰公路全線通車了,但是我們村的村級公路還很不發達,村西面跟南面的許多地方現在還是磚頭路,有些地方甚至還有危橋,沒有好的交通,就沒有人來投資創業,農副產品就沒有市場競爭力。
(二)農民素質低、適應性差,難以承擔起發展現代農業的重任。
目前,我村平均受教育年限7、9年,不足初中文化水平。而在農村勞動力非農化流動過程中,出現的農民人力資本的“逆向選擇”現象:流出就業非農行業的基本是年富力強、受過較多教育的農村“精英”,留下從事農業生產的主要是人力資本含量和勞動技能較低的兒童、婦女和老人,進一步從總體上降低了從事農業生產的留守農民素質。無疑,農民作為發展現代農業的主力軍其素質偏低,難以承擔起發展現代農業的重任。
(三)落后的思想觀念仍是農戶走入市場的最大障礙。
我村的農民仍然沿續過去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習慣,思想觀念保守,在尋求項目和資金投入上多希望政府給以扶助,“等、靠、要”思想往往相當的嚴重。相當的一部分村民固守以農為本的生存觀念和溫飽型目標,小富即安,脫貧致富的心理預期不高。受固有觀念的制約,資源開發利用和經營模式停留在初級水平。
(四)經濟發展中“短視心理”造成集體實力日漸削弱,對戶營經濟的扶持存在誤區。這里的“短視心理”是指部分村干部群眾中存在的重短期利益,輕長遠利益,重個人利益,輕群眾利益,享樂主義,擺官架子的不利傾向。由于村集體經濟底子薄,加之片面地看待戶營經濟的發展,多數村干部對集體經濟發展抱的期望不大,導致近年我村集體經濟實力處于緩慢的發展趨勢。
由此看來,由于經濟基礎和自然條件因素的存在,要加快我村新農村建設的步伐,縮小鄉村致富的差距,就應該通過合理的規劃,采取有效措施解決遏制我村農民致富緩慢的勢頭。
二、多管齊下全面推進
發展現代農業,繁濟榮農村經,促進農民增收,是建設新農村的首要任務,是整個經濟社會現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為此,必須以創新農業發展理念為前提,以提升農業裝備水平為基礎,以提高農民素質為根本,以推廣科學技術為支撐,以增加投入為保障,全面推進現代農業發展,加快我村新農村建設步伐。
(一)用先進理念引領農業。
發展現代農業,首先要樹立新理念。要樹立用現代工業推動農業發展的理念。要用辦工業的方法辦農業,打破城鄉二元結構,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實行集約化經營、企業化管理、區域化布局、市場化運作,逐步實現農村工業化、農民工人化、農業現代化。要樹立按比較原則參與新一輪市場分工和合作的理念。要通過不斷比較、調整、改進、提高,著力打造具有競爭力的名牌產品,培養具有競爭力的支柱產業,做強做大農業龍頭企業,逐步形成農民跟著產業走、產業跟著“龍頭”走、“龍頭”跟著市場走的良性發展軌道。要樹立抓農業就是引導農民走向市場的理念。要通過解決農民待遇不公、信息不靈、市場把握不準等問題,引導農民進入市場,改變農民身份,促使農民從產品生產者轉變為商品生產者。
(二)用現代裝備帶動農業。
改善農業設施裝備,是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內容。明年我村公路交通條件會得到改善,我村已經得到上級部門的支持,進行土地整改,修建鄉村公路和橋梁,國家明年對經過我村的'國家V級航道魯汀河進行休整。
我村要著力推進農田水利建設,要實施沃土工程,以鼓勵農民發展綠肥、秸稈還田和施用農家肥為突破口,加快農業綜合開發步伐,切實提高耕地質量,前段時間我鎮的秸稈還田現場會在我村召開,這不僅是對于我村前段時間秸稈禁燒工作的肯定,也是對我們下一階段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以“一池三改”為突破口,全面推進“六通、六有、六化”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改善農民生存環境,帶動現代農業發展。
(三)根據村的實際,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的農業,實現農業的現代化,科技興農,這樣才能強村富民。
我村是俞垛鎮注水養殖大村,應該發揮自己的產業特色,將養殖業做大做強,聯合各養殖戶進行規模化生產銷售,成立農村經濟合作社,降低市場風險,創建品牌,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加強招商引資,今年我村已經引進了四個項目,其中有一項就是蘑菇大棚種植,在今后的生產過程中要擴大規模,創建食用菌生產基地,創建加工廠,生產、加工、銷售一條龍服務,品牌化經營,包裝出口,爭強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必須加快現代農業的發展,更多地關注農村,關心農民,支持農業,把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開創農業和農村工作的新局面。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花莊村的農村經濟一定能夠走上一個新的臺階——奔小康。
經濟的調研報告 篇3
市委九次黨代會提出了“轉型升級、跨越趕超,建設幸福石家莊”的戰略目標,我認為,要實現這一目標,經濟發展是基礎,而經濟環境建設是前提和保障。根據縣委統一安排部署,近期,圍繞優化經濟發展環境這一課題進行了深入調研并進行了認真地總結和分析。
一、我縣投資環境建設取得了長足進展
近幾年來,縣委、縣政府從戰略高度出發,始終把提高行政效率,優化發展環境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采取了一系列重大舉措,促進了我縣投資環境的改善。
1、以推進政府審批制度改革為突破口,精簡審批事項,優化辦事流程。縣政府根據《xx市第四批削減行政審批項目目錄的通知》精神,對全縣所有行政審批項目進行了梳理和精簡,對有行政審批職能的42個單位重新制定了審批事項流程,縮短審批時限,凡能夠現場辦結的,全部由授權窗口直接辦理。今年1-8月份共受理各相關行政審批事項1503項,全部按時辦結,完成率100%。
2、以安商、重商、親商為服務重點,完善獎懲制度,選樹創業典范。對原來的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考核認定辦法、考核獎懲規定和鼓勵外商投資優惠政策進行了重新修訂、完善,對在招商引資工作中涌現出來的先進個人給予大張旗鼓的表彰和獎勵。通過優惠政策和獎勵政策的落實和兌現,給投資者以鼓勵,給引資者以獎勵,形成了全縣上下議招商、想招商、積極從事招商工作的良好局面。
3、以建設服務型政府為載體,加強城市建設,打造環境品牌。幾年來,縣委、縣政府持之以恒地狠抓路、綠、水、樓、燈、廣場等城市要素建設,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城市面貌大為改觀,城市功能、城市形象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全縣各鄉鎮和縣直各部門大力開展各種形式的招商引資、環境衛生整治、精神文明創建、社會治安治理等工作,使我縣的投資環境得到了很大改善,既為經濟的發展提供了保障,又增強了投資者的信心,促進了投資的大幅度增長。
在調查中,多數企業對我縣的城市硬件發展環境表示滿意,在企業與政府的關系上,政府工作效率和質量上,大多數企業認為有較大的改善。
二、當前投資環境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幾年,我縣以良好的基礎設施和配套的優惠政策吸引了大量外商。但我們在思想認識、服務環境、企業經營環境等諸多方面仍存在許多問題,有的問題還比較突出,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縣經濟發展的綜合競爭力。這些問題主要表現為:
1、思想觀念還不夠解放。人人都是投資環境的觀念尚未在少數政府執法部門工作人員中形成共識,上通下阻,上熱下冷的現象還時有發生。代表們反映,少數執法部門的工作人員優化投資環境的意識與縣委、縣政府的`指導思想反差比較大,政府出臺的改善投資環境的政策和措施在這些工作人員中有的貫徹執行還不到位。有的單位僅僅從部門利益出發,不能站在大局的高度和企業角度靈活制定政策、運用政策。
2、服務環境有待進一步改善。一是企業辦事難的問題并未根本解決。有的代表們在發言中談到,目前在我縣一些部門辦事,門好進、臉好看,但是事仍然難辦。投資一個項目或搞一項建設,審批周期仍比較長。二是個別行政執法部門重收費、輕管理,甚至于為收費而收費,以罰代管、罰而不管的問題時有發生。三是重招商、輕安商的問題還在一定范圍內存在。在某些情況下,安商、扶商甚至要比招商更加重要。要讓那些有意向到深澤投資興業的客商愿意來,來了以后留得住,真正為我縣的財政收入和經濟發展增加后勁。
3、經營環境還需進一步優化。從調查的情況看,大部分企業在經營環境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融資環境偏緊,企業發展缺乏資金支持。大多數中小企業很難得到銀行的貸款,融資難已成為嚴重制約企業做大做強的“瓶頸”。二是基礎性配套措施跟不上,增加了企業的經營成本。三是人才缺乏,影響企業的發展后勁。深澤是石家莊地區的邊遠小縣,人才資源相對缺乏,企業普遍感到高級人才和科技人員難招、難留。
4、人文環境仍需進一步提高。一些基層群眾的思想觀念相對比較封閉保守,沒有長遠眼光,不少村民借政府開發建設之機提出一些不合理要求,甚至少數村干部也參與其中,對于已經開工建設的項目采取堵路、阻撓施工、強買強賣等辦法,導致工程無法正常進行。
三、改善投資環境的意見和建議
當前投資環境競爭更多地體現在政府服務質量的競爭上,努力創建服務型政府已經成為投資環境改善的焦點和重心。針對調研中發現的問題,我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進一步優化政策環境,形成政策“洼地效應”。一是進一步完善現有的優惠政策。結合實際,對全縣行政執法單位所有審批項目進行再清理,力爭做到在政策的優惠程度上,決不低于周邊地區;在費用的收取標準上,決不高于周邊地區。二是進一步加大園區開發的力度,加大基礎設施先期投入,盡快形成一流的公用工程配套設施。進一步降低門檻、放寬入園條件,讓有限的資源發揮出最大效益。三是狠抓政策落實兌現。要認真制定具體的獎勵兌現措施,確保承諾得到切實、及時的兌現。
2、努力創建服務型政府,深化“效能革命”。一是進一步增強親商、安商、扶商的意識,想企業之所想,急企業之所急,真誠、主動、熱情地為企業提供服務,營造人人都是投資環境良好氛圍。二是要充分發揮縣政務中心的作用。對企業申報材料進行集中、限時審批,真正實現“一個頭受理,一條龍服務,一次性辦結”。三是要積極建立健全與企業對話的制度。充分發揮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社會各界的作用,及時收集企業對政府部門的意見和建議,支持和監督政府各部門更好地開展工作。縣招商部門要及時召開政策說明會,將應公開的政策性文件及時傳達到外來投資企業,讓企業享受到最大的“知政權”和“知情權”。
3、重視制度創新,整治執法環境。一是發揮經濟主管部門和行政監察部門的作用,認真推行檢查準入制。建議對新上建設項目推行“封閉運行”的制度,進一步減少隨意性檢查、收費現象的發生。二是健全完善行風評議監督機制。通過開展行風評議,進一步規范行政執法行為,真正在機關工作人員中形成給企業多服務、多溝通、多出主意、少找麻煩,“一切圍繞經濟轉、一切為著經濟干”的良好氛圍。三是建議推行一次投訴查實懲戒制度。企業或群眾投訴執法人員有不規范執法行為等問題,經調查屬實,被投訴人確有過錯,并造成嚴重影響的,要嚴肅處理,情節嚴重的應立即調離直至辭退。
4、重視文明創建,進一步整治人文環境。一是加大宣傳力度,在全縣上下形成人心思變、人心思富、人心思干、人心思上的生動局面。二是繼續加強城鎮建設和城市管理,大力開展環境衛生、市容整頓,認真清理亂搭亂建,抓好城市綠化、美化、凈化、亮化和污染防治,全面改善城容城貌。三是按照實現“四個深澤”的目標,努力建設一個人與自然和諧、經濟發展與城市建設和諧、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和諧的精品城市,給外來投資企業進一步創造可持續發展的投資環境。
對于影響我縣投資環境的一些重大問題,縣人大常委會將在縣委的正確領導下,繼續堅持寓支持于監督之中的做法,進一步深入調查研究、積極建言獻策,為實現轉型升級、跨越趕超,建設幸福xx作出不懈的努力。
經濟的調研報告 篇4
按照縣委辦公室的安排,縣非公辦對全縣非公經濟發展情況進行了調研,針對全縣非公經濟發展現狀、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進行了進一步了解和分析,提出了今后大力發展非公經濟的思路與對策。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縣非公經濟發展狀況與特點
(一)發展總量持續擴張。
當前,全縣共有各類非公經濟組織1980戶(其中法人企業786戶),從業人員71000人,資產總額達到18億元,法人工業企業按規模分:產值過億元企業8戶,過2000萬元企業25戶,過100萬元企業76戶,100萬元以下489戶。非公經濟以矯健的發展態勢活躍在我縣工業、農業、建筑、交通運輸、商貿流通、旅游、城鄉發展基礎設施建設七大產業領域,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主力軍。
(二)主要經濟指標穩步攀升。
20xx年,全縣非公經濟實現收入49.8億元,同比增長19.5%;實現增加值29億元,同比增長25%;完成工業產值30.5億元,同比增長23%。其它經濟指標亦以較高增速超額完成市、縣下達的非公經濟發展年度目標任務,主要經濟發展指標十一五期間年平均增長18%以上。
(三)工業經濟產銷協調,產值穩中有增。
占全縣工業主體的年產值100萬元以上非公工業企業開足馬力生產,奮力達產達效,綜合開產率達98.7%,平均達產達效率為92.2%,產銷率持續為96%,貨款回收率為87%,四項主要運行指標實施情況良好,工業經濟實現了量和質的同步提升。特別是建材、生化、冶金礦產、農產品加工、有機食品、裝備制造等工業主導產業在產量(產值)增長,效益提高方面尤為突出。水泥、機磚、化工產品、硅鈣、鐵精粉、飲料酒、大米、面粉、膨潤土、各類機械(鋼構件)等工業主導產品產銷協調、價格穩定、市場拓寬。
(四)規模企業運行態勢良好。
占工業經濟總量66%的20戶規模企業運行態勢持續良好。大秦漢、步步高升、盛華冶化、天漢科技、宏瑋魔芋、漢南化工等骨干企業產值20xx年增幅同比超過50%,工業經濟在規模企業的`拉動下產值呈平穩、快速增長態勢。
(五)重點項目建設進展不斷創新高。
(六)產業結構不斷優化。
(七)服務體系建設工作不斷強化,步入規范。
20xx年年初,結合我縣實際,非公辦制訂并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以大力發展非公經濟的創業輔導、人員培訓、技術支持、信息咨詢、融資擔保、管理咨詢、法律維權、組建專家顧問團、統計監測等10個具體工作入手,不斷予以強化,服務體系建設工作收到成效。當前,我縣中小企業非公經濟服務體系建設工作總體運行較好,與省、市進一步接軌,開創了新局面,助推了非公經濟發展。
二、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一是總量上特別是工業經濟總量與本市工業大縣(區)相比尚有差距,在全市平川縣區處于較弱態勢;二是工業產品尤其是主導產品高科技含量不是太高;三是融資依然有難度,具體表現在:銀行貸款難,擔保公司支撐作用不夠明顯,民間融資息高且風險較大;四是新辦企業項目用地環節因種種原因不夠順暢;五是大企業專業技術人才與企業發展接軌有差距,人才引進特別是高精尖人才引進環境需進一步優化。
三、加快非公經濟快速發展的建議和對策
今年一季度,我縣非公經濟發展形勢依然良好,縣委、縣政府效能提高年、工業園區建設年、設立中小企業(非公經濟)發展1000萬元專項資金3項舉措將為非公經濟快速發展創造了更為優越的環境和條件。如何把非公經濟再推向一個更高的發展臺階,提出以下建議和對策:
1、保增長,促使骨干工業企業滿負荷生產,確保工業產值持續平衡較快增長。一是協調好企業生產要素,組織好企業生產,100萬元以上骨干企業開產率達到98%以上,達產達效率達到95%以上;二是運行質量穩定提高,貨款回收率80%以上,虧損率穩定保持在零;三是積極引導企業開拓市場,挖掘潛力,提速增效;四是協調好、支持好信用擔保機構運行,確保其為中小企業緩解融資難作用。
2、蓄后勁,著力抓好項目建設。招商引資與縣內經濟發展兩輪驅動,年建設項目發展方面不斷有新進展、新亮點。
3、抓重點,突出七大工業支柱產業。農產品加工、醫藥化工、建材、冶金、礦產、食品、裝備制造業產值能力超過30億元。農產品加工產業:以雙亞糧油公司,宏瑋魔芋公司、永輝米業公為龍頭,大力發展有機農產品深加工。20xx年,農產品加工業實現產值過5億元;醫藥化工:以玉虎化工公司、天漢科技公司為龍頭,著力推進醫藥化工產值繼續攀升。20xx年,醫藥化工業實現產值過5億元;建材產業:以水泥、新型墻材為產業重點,大力發展互補型、配套型、協作型、擴散型建材產業。20xx年建材業實現產值過8億元;冶金礦產業:以鐵精粉、硅鈣為重點,精深加工與提速并舉,礦產業實現產值過8億元,20xx年有望突破性發展;食品業:以三酒為龍頭,拉動食品產業突破發展。20xx年,食品產業實現產值過3億元;裝備制造業:以步步高機械加工有限公司、泰安金屬構建公司為龍頭,進一步做大做強這個工業產業。20xx年,裝備制造業奮力完成產值過億元,與全市裝備制造產業接軌。
4、打基礎,加大縣域工業園區建設力度。以工業園區建設為契機,認真貫徹落實省、市中小企業促進局關于建設縣域工業園區的政策和安排部署,按照打基礎、擴規模、育企業、上水平的總體要求,進一步做好園區建設相關工作,打造出設施完善、產業突出、企業成長快、示范作用強的縣域工業園區。
5、擴總量,放手發展、催生中小企業。加強中小企業的孵化器建設(創業基地、工業園區)和鼓勵全民創業,持續擴張非公經濟及工業經濟總量。
6、上水平,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一是堅持正確的產業政策導向,引導工業各行各業快速、健康發展;二是實施培養發展人才計劃,開展各種層次的培訓,提高企業經營管理團隊整體素質和管理水平;三是積極開展科技創新,走產學研結合,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的路子,提升企業(產品)科技創新能力(注重引進新技術、開發新產品),不斷提高工業產值科技創新貢獻率。
7、增效益,節能減排取得更大成效。抓好縣政府節能減排目標任務的貫徹落實,廣泛深入開展節能減排全民行動,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務求取得較大成效。節能減排工作重點放在建材(節煤)、生化(節水、排污),裝備制造(節電)三個產業上,努力實現單位gdp能耗下降4.2%,排污企業達標排放率100%的目標任務。
8、強服務,搭建政府保障平臺。全力打造政策法規、產業引導、全民創業、生產經營、資金扶持、企業融資、信息報務、維權保障等8個涉及工業企業健康、協調發展方面的服務平臺,搞好非公經濟發展外部環境,推動非公經濟發展不斷取得新突破。
經濟的調研報告 篇5
積極營造有利于安遠縣企業發展壯大的良好環境,是當前實現“蘇區振興發展、提升大產業”題中應有之義。為積極推進安遠“構建大交通,打造大旅游,提升大產業,發展大教育,優化大環境”,進一步優化經濟發展環境,促進財源建設轉型發展,擺脫安遠農業大縣、工業小縣、財政窮縣的帽子,推動安遠加快發展、轉型發展、跨越發展,安遠縣財政部門進行了深入調研,為優化安遠企業發展環境積極建言獻策,形成本調研報告。
一、安遠縣企業發展環境總體情況
良好的環境是促進地區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和條件,目前安遠縣企業發展總體環境呈現以下特點:
(一)經濟投資發展環境日益改善。
1、“項目帶動戰略”深入人心、深得民意,趕超發展的氛圍日漸濃厚。安遠縣確立“工業強縣”理念,以礦產品和農產品深加工、信息電子、旅游資源及產品開發以發展新型礦業、生物制藥業、食品加工業、旅游產品加工業為重點,大力推進工業園區建設,加快招商引資步伐,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城市面貌蔚然改觀,“三百山”城市功能、城市形象、城市影響力和美譽度得到了顯著提升,這些都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2、突出重點抓建設,企業投資硬件資源更上臺階。良好的基礎設施是吸引外來投資的首要條件。在城市建設上,安遠縣堅持資金向工業園區傾斜投入,在縣財力十分緊張的情況下,全力確保園區建設的資金需要,在縣城南高標準打造九龍工業園小區,累計投入5400多萬元進行水、電、路、通訊等配套設施建設,為滿足產業園區建設發展需求,在版石鎮建設了6700余畝的工業小區,投入1.44億元完善園區基礎設施和建設標準廠房,還全新規劃建設了占地面積7000畝的城北工業園,縣工業園呈現“一區三園”(即九龍工業園、版石工業園和城北工業園)發展布局,入園企業累計60余家。
(二)招商融資優惠政策日趨成熟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出臺了一系列優化投資、發展環境和扶持企業發展的具體措施,為加快經濟發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撐。2013年安遠縣財政共安排了近五百萬元企業扶持資金,發揮財政的綜合作用,有效推動了營業稅盈利點上調、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營改增稅制改革、支持贛南蘇區振興發展稅收優惠政策、享受西部大開發稅收優惠政策等。
2、通過引導信貸投入、設立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做優企業發展平臺等舉措,企業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2013年安遠縣實施了“小微信貸通”試點工作,該政策的實施為安遠縣的企業解決了近1億元的銀行融資貸款,有效緩解了小微融資難、融資貴的矛盾。
(三)政務服務建設綜合提高
1、機關效能建設嚴治實督、齊抓共管,服務企業作風進一步強化。通過抓好違法用地和違法建筑的整治工作,開展“四城同創”,治理“三亂”,清理規范市場中介組織,打擊非法集資,整治“四風”,治理“收紅包”,“送政策、送溫暖、送服務”活動以及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等相關工作,創造性地開展了財政系統“理財精細實,為政忠公能”主題活動,提升政府工作效率,轉變機關工作作風,加強市場秩序整治,有效減少了對企業生產經營的干擾,經營環境進一步優化。
2、提供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優質服務,扶持企業意識進一步提升。政府部門及社會組織積極為企業提供相應服務項目,將企業的重大技術研發項目納入地方科技發展計劃,積極組織對企業員工的管理與技能培訓,提供必要的資助;并為中小企業提供法律、會計、審計、資產評估、產權交易、營銷策劃等方面的中介服務。
二、安遠縣企業發展環境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這些年來,安遠縣的經濟發展環境雖然有了較大改善,但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看到不少亟待改進和提高的問題,既有政策上的限制,也有市場方的影響,更有安遠自身發展的因素,應當引起足夠的重視。
(一)投資軟環境有待進一步改善。
1、政務環境需要進一步改善,行政審批效率有待進一步提高。思想不解放、觀念陳舊依然是困擾安遠縣發展軟環境改善的突出問題。雖然目前正在開展效能建設,但辦事效率與跨越式發展的要求相比還有差距,上面政策雖好,下面落實很難,拖沓麻痹、懶散庸冷的機關作風“頑疾”仍沒有去根,導致在建項目審批過程過長等。
2、企業激勵政策細化程度不足,企業貢獻率還不夠強。涉企優惠扶持政策力度與周邊縣區相比情況,本縣對現行各類促進工業企業激勵扶持政策引導有待細化,在企業上臺階、納稅貢獻、入規及對優秀企業家的獎勵上存在資源分配機制不夠細化,協調性不強,難以形成整體發展合力。扶持重點不夠突出,目前財政扶持的專項資金名目較多,資金分散化明顯,難以有效發揮引導和帶動重點工業投資的作用。
3、信息溝通渠道不暢。目前政企信息互通常規機制尚未完全建立,政府的有關發展規劃和各項扶持政策不能及時傳達到企業。
(二)投資硬件要素保障有待加強。交通基礎設施落后。安遠縣是贛南唯一一個不通高速、不通鐵路、不通國道的縣,交通的不便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企業綜合運營成本增加;融資方面,受國家宏觀經濟下行、增速放緩影響,資金鏈緊張,加上房地產市場低迷、整治非法開采稀土行為以及果業黃龍病等影響,生產經營壓力加大,安遠縣45家重點稅源企業2013年生活總值、銷售收入及上繳稅金與上年同期都有輕微下滑;用地方面,規劃地上拆遷不到位,導致簽約項目無法落地,部分產業轉型項目、基礎設施項目等待落地,用地需求存在缺口。用工方面,“普通工人難招,技術工人難留,科技人才難求,管理人才少有”,成為企業用工的共性問題,尤其是季節性、結構性用工矛盾突出。
三、優化安遠縣經濟發展環境的對策建議
良好的投資、發展環境是發展的第一推動力,是實現經濟跨越式發展的關鍵所在。當前,優化經濟發展環境,是推動招商引資、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保證。結合調查了解的情況和各方面的意見,我們提出以下幾點建議,僅供參考。
(一)采取有力措施,改善企業投資和發展軟環境。
1、進一步營造便捷高效的行政服務環境,全面促進政府工作提速增效。一是把機關效能建設活動引向深入。抓實開展企業發展環境和行業不正之風突出問題集中整治工作,加快以網上政府為主要載體的政務信息系統建設,開展綠色通道建設行動,以此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提高服務發展能力水平。二是梳理匯編優化發展環境政策規定。梳理、公示各部門的執法依據和法定職責,對涉及多部門職能確需共同辦理的事項,應明確主協辦關系限時辦理,避免職能交叉、多頭管理、相互推諉扯皮及效能低下。統籌考慮引進項目效益、本縣可優惠的承載度、周邊地區優惠力度等因素,制定較為平衡的優惠政策。三是改革行政審批制度。繼續加強行政服務中心和招投標中心建設,強化投訴受理中心建設。優化行政審批流程,逐步建立覆蓋各部門行政審批事項的網上辦理系統和監察系統。探索“一表制”審批、“一費制”收費。根據需求適時調整完善重大產業項目等綠色通道審批制度。界定中介機構與政府部門關系,督促中介機構規范開展業務。
2、強化扶持獎勵政策,增強企業投資信心。
要緊緊抓住贛南蘇區振興發展,特別是國家交通運輸部、供銷合作總社對口支援安遠的歷史機遇,加大與相關央企、國企的對接力度,爭取在培育狀大主導產業、推進轉型升級等方面取得實質性突破,以夯實財政體制保障,提供優惠的政策環境。一是要發揮資源的優勢,要對現有的扶持工業企業發展的政策和措施進行一次系統的清理,能兌現的要繼續實施,不能兌現的應該進行調整或廢止。要制定扶持和激勵政策,有選擇地運用加速折舊和稅收手段,引導和刺激企業的科研開發和技改熱情,同時,要放寬非公有制經濟進行經濟領域的限制,發展多元化的投資格局。研究出臺稀土廢棄物利用稅收優惠政策,通過落戶獎勵、稅收優惠、納稅獎勵、財政補貼等措施,吸引總部企業或區域總部入駐我縣。二是要整合資金,使有限的財政資金發揮更大的'作用。扶持資金列入明年的年度預算,運用財政資金和政策兩大手段,推動融資方式創新,針對重點發展的行業項目,完善稅收返還和稅率優惠等政策,支持優勢產業與小微企業加快發展。結合實際,認真分析我縣現有優惠政策與周邊其他城市的差距,進一步調整、完善已有的政策措施,力爭做到在政策的優惠程度上,不低于其他城市;在費用的收取標準上,不高于其他城市。三是狠抓政策落實兌現。要認真制定具體的獎勵兌現措施,確保承諾得到切實、及時的兌現。
3、多管齊下,優化政企溝通。一是是做好與企業的牽橋搭線服務工作。嚴格落實對客商的優惠承諾,要切實落實重大項目推進跟蹤服務制度,成立專門機構,對重點項目實行跟蹤服務,為企業提供信息咨詢服務,及時發現、協調、解決項目推進過程中出現各種問題,協調各方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外部環境,使投資商放心投資、安心建設,真正使投資商“進得來、留得住、發展得好”。二是落實服務監管制度。要落實責任。完善工業企業幫扶工作機制,對于部分企業困難和問題,會議逐一進行了研究,明確了具體幫扶措施、牽頭單位、責任部門和辦結時限,有關鄉鎮和各部門單位工作要落實到位,問題解決到位,按時保質保量完成工作任務。三是強化監督問責制度。探索設立企業投訴中心,堅持鐵面執紀加大督查力度,以“釘釘子”的精神,建立定期調度,定期跟蹤,定期通報制度,把工業企業幫扶和工作落實情況列入機關效能督查范疇。通過走企業,走單位,走人員等方式加強對部門單位幫扶工業企業的跟蹤,強化實際效果。
(二)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優化支撐工業經濟發展的硬件環境。
一是加大對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投入的力度。建議以“大建設”為契機,加快道路建設,改造老城區路網,加快濂江河河道整治和堤防建設、尋全高速(安遠段)等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做好對現有工業園區基礎設施的完善配套,實施工業園區升級改造。做到規劃先行,科學編制,高標準實施,大力推進重點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的建設,進一步改善投資硬環境。二是化解融資難題。出臺優惠政策引進大型金融機構入駐安遠,積極爭取中央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引導資金,創新銀企合作模式,組建擔保機構多層次風險分擔機制,幫助企業緩解資金壓力。三是化解用地難題。實施園區再造工程,充分利用廢棄廠房建設小微企業創業園。加強對批而未供土地指標的督查,對未按要求整改到位的項目試行剝離用地指標再分配,提高利用效率。三是化解用工難題。利用安遠職校、職業技術應用學校等培育技術學工的優勢,有針對性地引導、參與企業招工協作,解決季節性、結構性缺工問題。
總之,相關部門和鄉鎮要主動擔責、主動作為,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推進安遠縣企業發展環境優化,進一步加強配合,齊心協力,鼓足干動,集中解決阻礙企業發展的熱難點問題,以寬廣的胸懷,為廣招“天下客”奉上精致的菜肴和貼心的服務,真正讓企業家舒心、放心投資,推動招商引資工作的良性循環,努力形成思想放開、政策放寬、干部放膽、企業安心的經濟發展環境,促進安遠經濟社會的大發展、大跨越,以發展最新成果造福全縣百姓。
經濟的調研報告 篇6
今年以來,隨著中央和各級政府出臺的一系列擴大內需、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政策措施的貫徹落實,我市經濟運行出現了一些積極變化,1-2月全市部分經濟指標完成情況好于預期。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主要指標完成情況
1-2月全市完成工業總產值474.6億元,同比下降10.5%。其中規上工業423.8億元,下降9.1%。規上工業增加值96.1億元,下降0.6%。地方一般預算收入15.4億元,下降7.5%,全口徑財政收入38.6億元,下降12.3%。出口7.9億美元,下降36.3%。
二、工業經濟運行特點
1.生產逐漸回暖,開臺率不斷上升。從工業用電看,我市1-2月工業用電量為26.7億瓩時,同比下降5.03%,增幅比上月回升了8.3個百分點。2月當月用電比1月增長3.4%,同比增長6.6%。3月上旬全市工業用電同比增長8%。從企業開工和設備利用情況看,全市重點監測的33家工業企業中,至3月上旬有19家企業生產(設備)綜合能力發揮正常,有13家企業生產(設備)能力利用率在80%以上,均比上月有所增加。
2.價格低位運行,生產量升產值降。從我市33家重點監測的工業企業產量情況看,沙鋼集團和永鋼集團螺紋鋼產量比上月增長6%,東海糧油食用植物油產量比上月增長15%,華昌集團復合肥產量比上月增長5%,攀華集團彩涂板的產量比上月翻番,33家企業中僅張銅集團、其元集團和三林法蘭3家企業產量比上月下降。由于受價格波動的影響,我市重點工業生產保持穩定但產值卻持續走低,在全市工業經濟總量中占接近半成份額的冶金行業中,沙鋼集團螺紋鋼2月均價為3100元/噸,比1月均價下跌200元/噸,3月又下跌250元/噸;板材2月均價為3300元/噸,比1月均價下跌200元/噸,3月又下跌200-300元/噸,比去年同期價格下跌25%左右。同時由于鋼材是我市機械裝備制造業的主要原材料,鋼材價格的下跌也直接影響了企業成品設備的價格,我市機械制造企業(馬尼托瓦克起重機械有限公司、愛博納集團等企業)2月產值和銷售只有同期的一半。
3.銷售基本穩定,效益未明顯提高。前2個月銷售生產基本同步,產銷率達98.5%。由于市場需求仍較疲弱,大部分產品價格仍處低位,企業盈利能力未有明顯好轉。1-2月,實現利稅24.71億元,同比下降42.2 %;實現利潤10.89億元,同比下降58.6%。
4.貨幣政策顯現,流動資金較寬裕。在國際金融危機進一步擴散蔓延的情況下,金融機構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1-2月,全市金融機構貸款余額931.4億元,比年初增加143.5億元,超過去年全年74.6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占據份額最大,占全部貸款余額的52.7%,存貸比由年初的`70.6%提升至74.4%。從我市33家重點監測的工業企業產量情況看,流動資金基本正常和充裕的有23家,占70%,比上月提高5個百分點。
三、重點行業運行情況
沙鋼集團:整體運行較為正常。1-2月份共生產鐵185.07萬噸,粗鋼236.92萬噸,成品鋼材244.28萬噸,除粗鋼產量略有下降外,鐵和鋼材產量比去年同期分別增長1.3%和4.1%。本月礦石、廢鋼等原燃料價格出現小幅回落,而隨著節后鋼材市場庫存的上升,下游需求卻未明顯放大,鋼材產品價格在2月份由以前的小幅上升而出現回落,至月末,部分產品如螺紋鋼、熱卷板的價格已跌至去年末水平,不含稅價低于3000元/噸。預計后期產品價格仍將處于低位波動。由于市場形勢相當嚴峻,部分產品國內外價格已出現倒掛,企業計劃于3月10日對熱卷板實施停產大修,而大盤卷生產線亦將進行換品種改造。當前,產品出口形勢仍較嚴峻,新增出口訂單較少。2月份出口交貨值不到1億,比1月份減少2億多,1-2月累計比去年同期下降56.3%。
永鋼集團:生產運行正常,2月螺紋鋼產銷量高于上月,線材產銷量略低于上月,總體鋼材產銷量基本與上月相當,由于鋼材市場繼續低迷,產品銷售價格比上月有所降低,但因前期的高價原材料已消化,產品仍保持一定的利潤空間。
聯合銅業:企業原料采購依然緊張,2條生產線繼續停產,剩余3條生產線基本開足,而電解銅價格至月末仍在28000元/噸左右的低位波動,因此,2月份企業的產銷基本保持1月份水平。由于電解銅價格同比大幅下降,產銷同比仍有較大幅度下降。
攀華集團:運行良好,生產線基本發揮正常,彩涂板、冷軋板的產銷量都超過了去年同期,鍍鋅卷板的銷售亦好于去年。因此雖然產品價格同比有所下降,但企業產銷同比保持了較好增長。
東海糧油:生產經營較為正常,目前已基本開足,精煉油價格比一月份略有回落,本月銷售基本保持上月水平,由于目前油價與去年同期相比差距較大,因此銷售收入出現較大脫幅。
華芳集團:2月4日企業正式上班,當天開臺率超過90%,目前基本已開足,尤其是棉紡,由于銷售形勢較好,機臺都已開足,因此2月份產銷情況明顯好于一月份,而產品價格未有大的變動,因此二月份實現銷售7.2個億,比上月增加了2.6億。
駿馬集團:生產較為正常,簾子布及鋼簾線產出逐步提高,節后設備基本開足,至3月份,簾子布月產出將達8500噸左右,鋼簾線在3500噸左右。2月份簾子布產品平均價格與1月份相比有所下降,產銷額也低于上月水平。
華昌集團:二月份生產形勢較好,基本全部開足,產出量亦較高,1-2月份純堿、氯化銨、尿素、復合肥等主要產品產量都超過了去年同期。由于生產天數減少,加上產品價格未有大的變動,仍然處于低位,本月產出基本與上月相當,銷售有所上升。受價格因素影響,產銷總量同比略有脫幅,盈利能力下降。
四、當前企業運行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矛盾
1.價格低位波動,企業盈利能力無法提高。去年四季度后不斷惡化的全球經濟形勢,至今未有大的改變,主要產品鋼材、食油等的價格在上月略有回升的情況下,由于市場需求依然低迷,本月再次下跌,繼續維持著較低價位。如沙鋼集團的螺紋鋼、熱卷板等產品,月末價格已不到3000元/噸(不含稅),低于年初水平,產品利潤空間大大減小。浦項的不銹鋼產品,從前年下半年開始下跌后,基本處于下跌通道,目前價格僅為去年同期的一半,企業銷售和利潤增長持續回落。化工行業的華昌集團,其主要產品純堿1-2月平均價格為919元/噸,去年同期達到1585元/噸,而生產成本卻有一定上升,致使企業盈利能力無法提高。
2.產品價格下跌,影響全市經濟總量提高。隨著去年四季度產品價格的大幅下跌,今年以來鋼材、精煉食用油等主要產品的價格基本處于低位,如鋼材,今年1-2月沙鋼的鋼材(不含浦項)平均價格為3425元/噸,而去年同期為4015元/噸,噸鋼均價下跌590元,同比下降14.7%;永鋼鋼材價格下降更大,螺紋鋼噸鋼均價同比下降717元,線材下降957元/噸,僅沙鋼本部(不含浦項)和永鋼兩個企業的鋼材銷售,因價格下跌因素,將影響全市工業銷售增幅 3.34個百分點;還有食用油,平均價格下跌4000元/噸左右,也將影響全市銷售增幅近1個百分點。另外,純堿、硫酸等化工產品、玻璃等建材產品的價格也出現下跌,而且同比都有一定跌幅,這都將影響全市工業總量的增長。
3.市場需求依然疲軟,外貿出口拉動作用減弱。自去年9月份以來,我市自營出口額逐月下降,從去年8月份的12.7億美元,下降至1月份的4.7億美元、2月的3.2億美元,對工業經濟的拉動作用不斷減弱。如順德電子,主要承接外貿業務,受市場需求影響,業務訂單減少,文具和電子都開臺不足,企業員工輪流上班,預計此種情況下半年或有可能好轉。
4.經濟增長下滑明顯,企業開臺不足訂單少。受全球經濟增長繼續明顯下滑影響,春節過后,部分企業雖已開工,但開臺不足,如AAA軸承,因配套企業業務減少而致訂單不足,企業只得按排有業務車間上班,其余休息;而圣達因也因去年下半年訂單業務減少而今年生產開臺率不到80%;再如海陸鍋爐,因客戶原因,延緩或取消的業務就有1個多億,雖然目前業務充足,但下半年競標合同已明顯減少。富瑞鍋爐,由于需求降低,5000萬左右業務訂單已取消,1.5億合同暫緩執行,超低溫閥門、低溫氣瓶的訂單下降至原來的一半,對企業今年的運行帶來較大影響。
隨著中央與十大產業調整振興規劃相關的行業生產和投資形勢向好,投資和消費的拉動,財政收入降幅趨緩,民生和支農投入繼續增加,存貸款快速增長,消費價格繼續回落,企業生產成本壓力將有所減輕。但總體經濟形勢仍然嚴峻,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繼續加深加大,經濟止跌回升的特征尚不十分明顯,一季度工業生產同比持平存有一定難度。
經濟的調研報告 篇7
循環經濟產業是我市重點發展的三大支柱產業之一,是實現我市“1331”工程的重要支撐,對促進老河口市產業結構優化調整、推進產業生態化轉型,壯大支柱產業規模,提升縣域經濟綜合實力,實現全市經濟社會科學發展、跨越式發展意義深遠。循環經濟產業園是我市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抓手,是打造循環經濟產業的重要基地,我市循環經濟主要企業都聚集于此。為此,我們以循環經濟產業園為重點開展了調研。
一、基本情況
整個循環經濟產業園規劃控制面積11.5平方公里,基礎設施總投資23億元,有效提供工業用地15000畝。規劃區范圍西起梨花大道,東至外環路,北起經濟開發區交界,南止漢十高速公路。
按照園區產業發展規劃,老河口循環經濟產業園將重點發展汽車拆解、廢舊電子回收、廢鋼再利用、廢舊輪胎再利用等再生貴金屬、再生纖維等再生資源深加工產業,以及汽車發動機及零部件再制造、工程機械再制造、輪胎翻新等再制造產業。橫向延伸發展資源利用及節能環保領域的裝備、材料、藥劑及產品制造等產業,太陽能電池及組件、生活太陽能熱水器、發電機組設備生產新能源產業。配套發展物流、金融、環保、科研、信息等生產性服務業。
循環經濟產業園項目建設以湖北楚凱冶金有限公司為龍頭,截至目前已有楚凱冶金有限公司投資3.5億元,占地140畝的“年處理20萬噸廢舊鉛酸蓄電池再利用項目”;襄陽楚德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投資1.2億元,占地100畝的“年處理200萬臺廢舊家電及電子產品再利用項目”;湖北業茂再生資料有限公司投資3.6億元,占地150畝的“年回收30萬噸廢鋼再利用及500萬臺(套)汽車輪轂制造項目”;湖北銘航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資2億元,占地100畝的“水地熱能源利用項目”等10家企業12個項目入駐發展,經營形勢喜人。2012年,循環經濟產業園被湖北省商務廳認定為國家區域性大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基地,園區項目建設將得到國家政策、資金方面的大力扶持。
二、問題及思考
發展循環經濟是現代社會中推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建立符合資源節約型與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重要舉措,十八大報告把綠色、低碳、循環經濟取得較大發展作為中國現代化建設中的一項重要指標。在當前和今后一個長時期內,一個地方能否跨越式發展、健康發展、科學發展關鍵就在于能否搶抓機遇、構建起既能促進經濟短期快速發展,又能保持長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經濟體系、產業結構。
循環經濟相關產業作為一個新興產業,各地方發展的時間不長,它的資源、環境約束甚至投資規模要求都不十分強,對老河口這樣一個具有一定工業基礎、水、電較為豐富,而且公鐵水空交通運輸條件十分便利的城市,發展循環經濟相關產業比發展傳統經濟產業有更明顯的優勢。新一屆市委把循環經濟產業列為我市重要支柱產業之一,是審時度勢作出的重要戰略舉措。
但在循環經濟發展中,有幾個重要認識問題需要引起我們思考一是整個產業現有企業數量不多、規模較小。發展循環經濟并不單純是一、二個企業的事情,而是必須要有一批同業共同發展。當然,在起步的初期,必須要有幾個支柱式的企業起帶動、示范作用,但后續的發展必須要有一批企業的跟進。在這方面,老河口已經有了幾個重點骨干企業,如老河口的湖北楚凱冶金20萬噸廢舊鉛酸蓄電池再利用、襄陽楚德200萬臺廢舊家電及電子產品再利用項目、湖北業茂30萬噸廢鋼再利用及500萬臺(套)汽車輪轂制造項目、湖北銘航水地熱能源利用項目。但企業數量還比較少,生產環節比較單一,生產規模還不大,還沒有能夠何使企業集群起來發展,形成專業化分工的格局,使其上下游生產企業成為完整的生產鏈條。
在發展企業集群方面,谷城的作法很值得學習。他們以湖北金洋冶金股份有限公司、駱駝集團為龍頭,網羅銘鴻、盛旺等企業,推動鉛資源循環利用。目前,金洋公司每年“吃”進5500萬只廢舊蓄電池,“吐”出25萬噸鉛合金,相當于節約250萬噸原生鉛礦。他們以金洋公司、美亞達公司為龍頭,網羅縣外2家企業,推動鋁資源循環利用。他們以湖北三環車橋、三環鍛造公司為龍頭,網羅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100多家,推動鋼鐵資源循環利用。正是由于產業內相關企業的共同發展,使相關產業形成了規模經濟,促進產業發展上了臺階。谷城2012年,再生資源產業實現產值325億元,占全縣工業總產值的70%以上。
既然市委把發展循環經濟做為我們的一個支柱產業來發展,我們就應當從產業發展的整體來規劃,努力推動循環經濟產業的物資供應、生產加工與市場銷售體系的盡快形成。在河谷組群中,工作目標也就更為明確,引進相關商家無論是為老河口還是為谷城企業發展服務,我們都應當積極支持,促其盡快形成規模、產生效益、帶動發展。
二是產業發展類型太少,覆蓋的行業太窄。發展循環經濟并不單純是某些行業的工作,而是應當在整個經濟體系中大力推廣運用的。目前發展循環經濟似乎成了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再制造等有限的幾個工業部門的專利。當然在發展的初期這些是基礎性的'工作,必須要做好。但循環經濟的實質是3R原則,也就是資源較少的投入、產品的重復使用以及物品能夠成為新的資源加以利用,只要符合這些原則的生產都是循環經濟生產。
從這個角度出發,我們可以發現,我們老河口的一些原有基礎較好的產業,比如裝備制造和汽車零部件產業、農產品加工業、化工行業、建材行業等等,都可以運用循環經濟的理念加以改造,或用循環經濟的理念打造出新的發展機遇。比如化工、建材行業中的廢水、廢氣、廢渣的零排放、無害化處理及重復利用都還在非常低級的階段,還大有可為的地方,比如葛洲壩(老河口)水泥利用余熱發電項目,進行余熱發電技術改造,將排放的廢氣余熱回收并轉換為電能再用于水泥生產。年發電7000萬度,是一個具有利廢(充分利用廢氣余熱)、環保(大量減排CO2)、節能(進一步降低水泥生產電耗)三重效果的項目,可有效降低水泥生產的成本、實現產值3000萬元。再比如農產品加工業中,老河口勁旺油脂公司通過科技創新,從以往大米加工后的廢物米皮里榨出了營養豐富的食用油,同時,在提煉稻米油的過程中,分離出近10種副產品,傳統的稻谷在這里真正做到了“吃干榨盡”,原來被當作了豬飼料的廢物卻從中摳出了“黃金”。現在年銷售收入已超過了6億多元。
項目背景
湖北老河口循環經濟產業園作為全國區域性大型再生資源利用基地,在全國建立了5000余家廢舊物質回收網點,園區內建有亞洲最大廢舊鉛酸蓄電池處理生產線和華中地區最大的廢舊家電處理生產線,園區內初步形成了廢鉛、廢鋼、廢舊電子等處理循環再利用產業,亟待建設再生資源交易市場來整合規范再生資源交易,支撐園區可持續發展,而我市及鄂西北周邊目前還沒有一個規范的大型再生資源交易市場,廢舊物資的回收基本上都是民間個體單位和社會閑散人員回收,分散無序、環境污染、安全隱患等問題突出,加工利用手段落后。通過政府規劃和政策引導,發展規范的再生資源交易市場,有利于整合市場資源,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也便于企業和行業執業人員操作,使得再生資源交易市場健康持續發展。
市場分析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城鄉居民收入和消費水平不斷提高,報廢汽車、廢舊五金、廢舊電器電子產品、廢紙廢塑料、廢輪胎廢橡膠等廢舊物資迅速增加,再生資源呈現出回收量大,增長速度快的特點,再生資源交易市場建設前景廣闊。
項目規模及內容新征建設用地500畝,建設廢鋼回收交易市場、廢銅回收交易市場、廢鉛酸電池回收交易市場、廢塑料交易市場、廢舊輪胎交易市場等五大交易市場。
投資估算
項目總投資5億元
合作方式
政府規劃引導,招商引資建設。
效益預測
年交易廢鋼50萬噸、廢銅15萬噸、廢鉛酸電池30萬噸、廢舊輪胎40萬條,廢舊塑料5萬噸,交易經營額150億元以上,交易稅3億元。
年處理30萬條廢舊輪胎、橡膠粉末再制造項目
項目背景
我國是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橡膠類制品原材料消費進口國,初步測算我國年橡膠消耗量為280萬噸,已超過美國,列世界第一位。據業內人士介紹,目前我國的自行車胎年產量為1.5億條,膠鞋年產量為13億雙,均高居世界第一位。輪胎產量也已超過1.3億條,躍居世界第二位。伴隨經濟的高速增長,國內汽車、公路、建筑行業也隨之迅猛發展,使汽車輪胎、公路瀝青、建筑防水等橡膠類制品的需求量將持續攀升。
市場分析
廢舊輪胎的主要成分為橡膠、鋼絲、纖維絲,再生利用方法是將廢舊輪胎通過各種技術將內部的鋼絲、纖維分離出來并將膠塊研磨成膠粉。其優勢在于可使廢輪胎的利用率達到100%,可以循環利用,且生產過程中沒有二次污染,通過回收利用廢舊輪胎生產橡膠粉末,是集環保與資源再利用于一體的環保發展模式。膠粉的用途十分廣泛,幾乎涵蓋了各行業,可替代塑料、PVC等原料;可替代天然膠再加工制造成汽車輪胎;可應用到體育跑道;制作成鞋底材料,作為改性瀝青運用到高速公路、飛機跑道以及制作成第三代鐵路枕木——橡膠枕木等,市場前景廣闊。
項目規模及內容
本項目擬建設一個利用廢舊輪胎生產超精細膠粉、再生膠、橡膠制品、橡膠粉改性瀝青及SBS改性瀝青的生產廠區,達到年處理廢舊輪胎30萬條,年產超精細膠粉(中間產品)8000噸、再生膠3000噸、橡膠制品2000噸、橡膠改性瀝青50000噸、SBS改性瀝青50000噸的建設規模。
投資估算
項目總投資2.4億元
合作方式
獨資、合資均可
效益預測年產值10億元,利稅8000萬元。
經濟的調研報告 篇8
一、基本情況,自然概況
鎮位于鄭州市南35公里,緊鄰新鄭市區,東距京廣鐵路、京珠高速公路5公里,距鄭州新鄭國際機場8公里,107國道、鄭新公路、新密鐵路及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從鎮區穿境而過,擁有獨特的交通區位優勢。全鎮總面積74平方公里,下轄24個行政村,159個村民組,鎮域人口萬人。鎮區規劃面積10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平方公里。經濟社會發展概況近年來,我鎮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全鎮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較好地完成了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各項目標任務,全鎮的社會生產力、綜合經濟實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有了較大提高。
1、農業生產穩步發展。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建設高標準農田16000畝,養殖業健康發展,奶牛、肉牛、生豬生產呈現良好勢頭,農業結構調整帶動了其它各業的發展,花卉種植業和家庭養殖業的悄然興起,已成為農業結構調整的新特點,為建設生態型農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工業經濟持續攀升。工業生產總值達億元,財政收入達到1404萬元,工業企業數量達到136家,初步形成了以醫藥化工、生物制品、輪胎制造、食品加工、鋼鐵建材等行業為基礎的產業格局,確立了醫藥化工產業集群區,為招商引資創造了條件。個體、私營企業的發展已經成為我鎮經濟發展的新生力量。
3、第三產業發展迅速。完成了商貿園區建設工程,形成了商貿、餐飲、娛樂、美容、健身、浴池的服務體系,為群眾提供了較完善的消費場所。
4、城鎮建設步伐加快,鎮容鎮貌明顯改觀。確立了鎮區新的建設規劃,集中供熱、供水、排水、供電、電話、有線電視實現配套,完成了大道、中興大道、裴李崗路、華瑞路的拓寬改造及西氣東輸鎮區段工程,通過了省重點鎮、省衛生鎮的考核驗收。
5、實施科教興鎮戰略,推動了經濟和社會發展。制定了《科教興鎮意見》,“普九”成果不斷鞏固,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現已形成了從小學到大學完整的教育體系。
6、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精神文明建設取得豐碩成果。衛生事業發展迅速,鎮衛生院醫療條件得到進一步改善,人民的醫療衛生防疫和健康水平不斷提高,農村合作醫療順利推進,計劃生育工作完成各項指標,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民主法制建設、精神文明建設都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二、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經濟結構不盡合理,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有待轉變目前,經濟發展正處于工業污染較為突出的時期。一些污染較重的行業,如水泥、紡織、化工等,在很長時間內還將保持主要產業的地位,生產規模仍將擴大,導致資源浪費和污染物排放總量增加,環境的`壓力不斷加大。資源供需矛盾突出,資源利用效率不高能源自給率低,所需的煤炭等一次性能源要從外地運入,煤、水、電等能源消耗總量逐年遞增。環境容量有限,生態環境形勢依然嚴峻受生活污水影響,鎮域內黃水河污染較嚴重。受水泥廠影響,鎮區空氣質量一直不高。城鎮固體廢物以及生活垃圾急劇增加,但處理設施滯后,集中處理能力低下,嚴重影響城鎮環境。土壤污染較為突出農業生產過量使用化肥、農藥等造成耕地質量下降,土壤污染日趨嚴重。
三、循環經濟規劃設想
要解決以上問題,就要我們進一步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提高資源、能源利用效率和保護生態環境,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逐步建立具有我鎮特色的循環經濟體系,構建資源節約型社會,實現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現結合我鎮實際,提出如下規劃:
指導思想
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可持續發展理論和循環經濟理念為指導,以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為主線,以科技創新為動力,遵循市場經濟規律與生態規律,將資源利用和環境保護融入經濟發展和社會建設之中,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努力構建發展集約型、資源節約型、生態保護型社會。
發展目標
初步形成循環經濟發展的推進機制,建成一批循環經濟建設的示范工程。資源消耗、污染物排放水平要有明顯下降,資源利用效率明顯提高。產業結構趨向合理,經濟增長方式實現戰略性轉變,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顯著提高。
發展重點
1、發展循環型農業,建設生態化的新農村
一是建立立體種植、養殖模式。大田作物主要進行輪作復種或間套作,并與養殖業結合,通過過腹還田、直接還田、沼氣發酵等途徑,提高秸稈的綜合利用效率,完成農業生態系統內的物質循環利用,減少化肥、農藥的使用量,杜絕秸稈焚燒,控制面源污染。
二是建立種養加一體化與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模式。以種養結合為基礎,種養加一體化開發為重點,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為紐帶,實現系統內物質循環利用,全程防控,減少污染,提高效益。三是建立有機農業開發模式。積極發展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的生產,建立生產基地,有效減少化肥、農藥等農用物質使用量和使用強度,降低土壤重金屬和有害、有毒物質的污染程度,改善種植業生態環境,提高農產品安全質量。
2、發展循環型工業,營造清潔生產環境
以產品結構的綠色化為核心,推動制造業優化升級。以化工、建材、紡織、鋼鐵等行業的主導產品為重點,大力開展產品的生態設計與研制開發,通過產品的綠色升級換代,提升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推進具有循環型工業特點的零排放工業園區建設;以冶金、建材等產業為載體,大力發展具有廢物吸納作用的環境無害化、資源再生與循環利用產業,重點扶持有益于社會廢棄物回收利用的產業建設,改善提升工業生產的生態功能。依靠科技進步,提高工業生產的資源利用效率。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緊密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大力扶持技術信息平臺建設,促進科技成果的有效轉化;著力研制開發清潔生產技術,清潔能源與可再生能源技術,節能節水技術,無廢少廢工藝,廢物再生循環利用技術以及先進的管理技術,全面推廣工業企業的清潔化生產。
3、構建資源節約型社會,建設健康城鎮
加快城鎮化進程,促進資源集約利用。引導人口和產業集聚,優化城鎮布局,集中建設基礎設施,減輕環境壓力,逐步形成大中小配套、布局合理、功能互補的生態城鎮體系。建設資源節約型住宅。住宅的設計以及建材的選擇應充分考慮采暖、保溫以及節約資源的需要,禁止使用實心粘土磚,推廣粉煤灰、建筑垃圾等廢棄物生產的再生磚。
推廣新型能源。大力提倡使用太陽能,新建住宅要實施太陽能熱水器與住宅屋頂的一體化設計與施工,并預留熱水器管道。配套設施門窗要盡可能地適合自然光照明,減少電力照明。
經濟的調研報告 篇9
山東阜豐發酵有限公司是一家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的外資企業,坐落于山東省臨沂市莒南縣經濟開發區,下轄味精、黃原膠、動力、玉米油、雞精五個車間和一個污水處理廠。現有資產總值2億元,員工1000余人,形成年產黃原膠1萬噸、味精7萬噸的生產能力。主導產品谷氨酸、味精、黃原膠銷往全國三十多個省市,并出口到世界四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公司先后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OHSAS1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和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證。銀行信譽等級為AAA級。是山東省高新技術企業、實施清潔生產企業和山東省資源綜合利用先進企業。
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節約能源的基本國策,我們公司在完善規章、制度加強領導的同時,認真實施清潔生產,淘汰落后產能,實施循環經濟,提高中水利用率,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1、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在污水處理廠建設300m3沼氣柜一座,用于回收污水厭氧發酵過程中產生的副產物沼氣,既解決了污染大氣的問題,又滿足了家屬院職工生活做飯之用,富裕的沼氣通往動力車間作為鍋爐的燃料,年節約煤炭1600多噸,可謂一舉三得。
2、充分利用生產過程中的余熱。味精濃縮工段余熱利用及冷凝水回收項目為可行的中/高費方案。味精濃縮鍋內味精長成后,通入壓力0.33MPa溫度280℃蒸汽對料夜間接加熱,加熱后的蒸汽冷凝水溫度在88℃左右。原先這部分冷凝水直接同碳柱水一同送往污水處理廠,既增加了污水處理廠的負擔,又造成了巨大的浪費。我們通過實施清潔生產充分利用了這一塊余熱和冷凝水。用濃縮鍋出來的冷凝水通過板式換熱器來預熱進入濃縮鍋的料液,料液可由45℃可增至65℃。換熱后的冷凝水降至65℃左右,這一部分冷凝水全部回收利用,其中一大部分直接進入濃縮鍋,另一部分進入中和罐。該項目總投資28.6萬元,項目實施后,每年可減少標煤消耗量544噸,去除其消耗支出后,預計年創造效益42萬元。
3、合理科學處置固體廢物。我公司的生活垃圾由環衛所全部運往垃圾處理廠作無害處理。對生產過程中的固體廢棄物,作了如下處理:厭氧及好氧過程中生產的污泥進入沉降池進行沉淀,再通過專用泵通過專用管道輸送至板框壓濾機,由壓濾機擠壓出含有豐富有機物的泥餅,再將泥餅運動力車間焚燒,部分對外出售用作肥料。鍋爐燃燒后的爐渣經圓盤除渣機出渣,再由出渣皮帶機運往渣場,爐渣、煤灰全部出售,用于制造水泥或建筑材料。黃原膠的副產物豆渣,全部出售,用作豬飼料。公司固體廢棄物處置率達100%。
4、積極實施清潔生產工作。山東公司自去年5月份開始實施清潔生產工作,首輪清潔生產共計投資43.5萬元,實施的無/低費方案共計44個,中/高費方案一個,共取得經濟效益158.39萬元。2009年6月X日,順利通過清潔生產工作驗收。專家組對山東公司的清潔生產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山東阜豐發酵有限公司本輪審核工作符合《山東省清潔生產審核驗收暫行辦法》,被專家組評定為優秀。我公司通過工藝技術改造、設備維護更新、企業內部挖潛、中水回收利用,年節標煤1100噸,減少廢水排放118800m3同時,實施清潔生產后,大大減少廢水及廢氣排放量,具有明顯的環境效益。現在正在實施下一輪清潔生產計劃。
5、加大治污投入,實施中水回用工程,減少排放總量。為實施清潔生產,再造藍天碧水工程,我公著手實施中水回用工程,先后多次對環境治理項目進行了設備、工藝等技術改造和擴建。陸續上馬污水處理設施及其它輔助設施,擁有6000立方米的厭氧罐3臺,3000立方米的酸化池一座,標準沉降池2座。目前,有日處理低濃度廢水能力達4000m3的總容積為17000m3的好氧池兩座,日處理高濃度廢水能力達3000m3的總容積為4700m3的厭氧發酵罐5個;廢水處理能力、設施配置均超出了生產過程中實際產生的容量,能夠對黃原膠、味精廢水進行深度處理。2009年2月25日,臨沂市環境保護局以臨環函〖2009〗108號對我公司黃原膠廢水中水回用工程項目環境影響報告進行了批復。2009年3月12日,臨沂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以臨發改政務〖2009〗93號文對我公司黃原膠廢水中水回用項目進行批復立項。經過環境監測站的多次取樣監測及專家組的現場驗收,實現了生產過程中所有廢水全部達標排放。2009年8月15日,臨沂市環境保護局以臨環驗〖2009〗32號進行了驗收。本中水回用工程爭取項目資金¥500萬元。
目前,處理后的污水化學氧需求量CODCr小于50mg/L;氨氮NH3-N小于5mg/L,PH值在6.5~7.5之間,符合《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A標準,達到中水回用指標。我們將這種水用泵打回用水單位用于一般冷卻,2008年我們公司中水利用率達到了51%以上,用于系統冷卻、沖罐及生產生活區沖廁,收到了較好的效果。今后,隨著公司輸水管網的逐步完善,我們的回用率將逐步提高,最終達到零排放的理想目標。
6、抓好源頭控制,減輕污水處理負荷。通過改進和優化生產工藝,最大限度地減少原材料的消耗及污染物的.產生,對生產的各個環節進行全過程控制,各生產車間的廢水排放處皆安裝流量表,以便準確計量排放的數量,作為獎罰的依據。這樣一來,使廢水污染物總量及廢水排放量大幅度減少,減輕了污水處理的減量化。
7、鍋爐加裝除塵和脫硫裝置。動力車間鍋爐在原來水膜除塵基礎上增設脫硫塔對煙氣脫硫,這一方案確定后,投入500萬元資金對公司現有的3臺35t/h、1臺75t/h鍋爐進行脫硫除塵及一系列設備及工藝改造。本脫硫工程共改造脫硫塔2臺,新增脫硫塔2臺。項目完成后,除塵效率達95%以上,煙氣中的SO2控制在400mg/m3以下,煙塵控制在50mg/m3以下。同時,根據環保部門的要求,安裝在線監測裝置一臺套,隨時接受各級環保部門及社會的監督,實現二氧化硫及煙塵的達標排放,每年可減少SO2排放量1200噸。
經濟的調研報告 篇10
加快建立節約型社會,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原則,以資源綜合開發、有效配置、循環利用和永續發展為目標,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是促進烏蘇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一項長遠戰略方針。近期,根據塔城地區發展計劃委員會的部署,烏蘇市組織力量,對全市有關部門和企業,就發展循環經濟進行了專題調研。
一、經濟發展現狀
全市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探索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新路子,著力培育循環型企業、循環型產業和循環型城市,初步奠定了發展循環經濟的良好基礎。2005年實現生產總值27.11億元,比上年增長15.5%。第一產業10.17億元,增長7.97%;第二產業9.72億元,增長26.2%。其中工業增加值5.24億元,增長29.5%;第三產業7.22億元,增長12.7%。
烏蘇地處新疆主電網覆蓋范圍之內,電力總裝機容量3.16萬千瓦。其中水電站3座,熱電廠1座,為全市的經濟發展提供了較為穩定的電力保證。全市煤炭探明地質儲量近5億噸,是自治區重要的煤炭生產基地。水資源豐富,總量為16.84億立方米。境內有三條主要河流,年徑流量12.5億立方米,地下水可開采量4.34億立方米。2005年,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完成投資9219萬元,環境污染治理投資750萬元。工業固體廢水綜合利用率達100%,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為100%。
二、循環經濟基本情況及典型簡介
(一)發展循環經濟的基本情況
1、初步形成了煤電產業循環經濟
利用充足的煤炭資源,2005年全市生產原煤124萬噸,其中四棵樹煤炭有限公司生產原煤99萬噸,實現產值9817萬元。消耗電能649萬千瓦小時,消耗標準煤0.24萬噸。5號井、7號井回采率分別為78.7%和82%。近三年,年均排放爐渣950噸、煤矸石1850噸,全部集中堆放掩埋。
為節約資源,減少資源浪費,降低綜合能耗,在煤炭產業發展上,將大力發展煤電聯產項目,并且按照自治區煤炭產業發展規劃,關閉不符合自治區產業政策的礦井,積極推廣先進的綜采技術,使全市煤炭回采率達到85%以上。
2、初步形成了污水處理循環經濟
市污水處理廠距城區5公里,建設用地3萬平方米,總投資5835萬元。近期污水處理設計規模3.0萬噸/日,遠期5萬噸/日。采用中國市政工程東北設計院“八五”科技攻關成果,絕氧--好氧活性污泥法除磷技術,中水達到國家一級排放標準。2005年10月投入正常運行,中水排放量平均5300噸/日。
3、初步形成了集中供熱循環經濟
為節約能源,減少污染,保護大氣環境,積極推進集中供熱進程。集中供熱項目工程概算總投資6764萬元。建設新增3臺29MW供熱鍋爐及相應配套設施,1個熱源站,12個熱交換站,10.6公里集中供熱一級管網鋪設和10.2公里集中供熱二級管網建設改造。市區供熱采暖面積130萬平方米,經過近2年集中供熱市場開發,已完成集中供熱面積85萬平方米。集中供熱水循環系統采用封閉式重復循環無排放運行,生產運行廢水進行微孔陶瓷過濾重復使用,無生產廢水排放,年水資源循環利用總量達4.32萬噸,每小時循環處理利用量80噸。
4、初步形成了循環型城市基本框架
市建成區面積15平方公里,建成了街心公園、園林公園、兒童公園,城區綠化覆蓋率達31.3%。實現了城市集中供熱、供氣,集中供熱率達85%,燃氣普及率達70.7%。城市污水處理廠已開工生產,設立了廢舊物品回收點,開工建設了垃圾處理廠。
(二)發展循環經濟典型簡介
1、工業企業發展循環經濟典型
新疆天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從原料檢驗進廠開始,嚴格質量檢驗和計量,逐級進行質量和計量考核,并與崗位工資掛鉤。在電能消耗上,設備選型匹配,進行了電能消耗考核。在水資源使用上,投資97萬元建設4個儲水沉淀罐,對回收的水再循環利用,年節約用水17萬噸。
四棵樹煤炭有限公司采用先進的`綜采技術,提高煤炭回采率,從而節約了煤炭資源。先后投資2520萬元,改造了5號井、7號井和2號井,使四棵樹煤炭有限公司煤炭回采率比其它小煤礦高出40多個百分點。
宏光玻璃有限公司投資500萬元,新建一條年產20萬標準箱平板玻璃生產線,改造后的生產線比原生產線單位能耗下降50%。在生產中回收利用廢舊玻璃,2005年使用回收廢舊玻璃3111噸,占主要原料的87%。從而節約了資源,減少了對周邊環境的污染,降低了產品成本。
2、農業發展循環經濟典型
棉花滴灌農業節水循環經濟模式:生產季節農用水資源短缺已是限制農業發展的突出問題,選擇膜下滴灌技術,進行高標準植棉節水技術示范,進一步提高棉花單產,節約用水和勞動用工,從而增加植棉效益,有利于引導和推動農民發展節水農業,維護區域生態環境。滴灌節水較常規地面灌溉節水30%―50%,提高土地利用率5%―7%,并具有明顯的節本增效作用。近年來,累計建成高標準節水滴灌面積6.5萬畝。
糧油—畜牧—果菜農業循環經濟模式:積極推進農業產業鏈條向前、向后兩個方向延伸,向前與畜牧業對接,向后拉動果品蔬菜業,形成了糧油生產―畜牧業―果品蔬菜的循環經濟鏈條。2005年全市無公害綠色蔬菜面積2.17萬畝,葡萄面積0.23萬畝,枸杞面積1.11萬畝。
3、工業園區層面發展循環經濟典型
工業園區總規劃面積59.2平方公里,其中東工業區19.2平方公里,石化工業園區30平方公里,建材工業園區10平方公里。2005年東工業園區消耗水219萬噸,水資源循環利用量為36萬噸,企業用電量3519萬千瓦小時,使用原煤15萬噸。一是堅持循環經濟理念,在對新上項目設計、建設、生產全過程中,引導項目和原有企業充分利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的節能、節水、綜合利用等技術。二是通過產業、企業間的協調合作,形成產品和廢物加工鏈。三是推行清潔生產工程,提高企業資源利用率。
三、發展循環經濟的總體思路和擬建項目
1、總體思路:以科學發展觀和“減量化、資源化、再利用”的循環經濟理念為指導,以優化資源利用方式為核心,以提高資源利用率和減少廢棄物排放為目標,按照“整體規劃、梯度推進、產業聯動、循環開發”的原則,著力推進資源循環式利用、產業循環式組合、區域循環式開發,把烏蘇市建成為三次產業互為促進、生產生活生態聯動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循環經濟示范區。
2、擬建循環經濟項目
(1)農作物秸桿發電項目:計劃投資12500萬元,新建30MW發電廠一座。項目建成后,年消耗35萬噸秸桿,相當解決70萬畝農田秸桿回收利用問題,農民每畝增加收入20元。
(2)生活垃圾分類處理項目:計劃投資450萬元,新建分類回收處理房及配套分類設備。項目建成后,年處理生活垃圾5.3萬噸,創產值80萬元。
(3)污水處理改擴建工程:計劃投資15841萬元,新增規模為3萬立方米/日,完善城區排水管網64公里,增加污水回用系統,其中庫容536萬立方米,增建污泥處理與利用設施。工程建成后,使污水處理率達85%,管網覆蓋率80%,再生水利用率60%,污泥利用率100%。
(4)爐渣綜合利用項目:計劃投資100萬元,新建年產1萬立方米爐渣磚或200萬塊免燒磚。項目建成后,年處理工業廢渣7000立方米。
(5)新疆天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污水處理站建設項目:計劃投資306萬元,新建日處理300立方米的污水站。項目建成后,使企業污水全部達標排放。
四、開展循環經濟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烏蘇市的循環經濟建設目前仍處于探索、起步階段,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一是循環經濟的理念有待進一步宣傳,全社會共同關注的氛圍尚需加強;二是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體制和機制還不完善,在政府大力推進、市場有效驅動、公眾自覺參與等方面還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三是企業、產業間的關聯度不夠高,互為補充、互相利用的能力不強,調整產業結構和布局的任務相當繁重。
五、發展循環經濟對策建議
(一)加大宣傳力度。主要從宣傳、培訓、教育入手,在全市上下形成有利于循環經濟發展的良好氛圍,使各級干部牢固樹立循環經濟理念,進一步提高自覺性和責任感,提高社會公眾的參與意識和參與能力。
(二)加強組織領導。一是成立市循環經濟發展領導機構,加強對推進循環經濟建設的領導,對重大事項進行綜合決策、統一部署、統一協調。二是明確相關單位職責,建立有效的工作機制。三是積極建立循環經濟的評價體系。建立一套包括經濟增長、資源消耗、環境質量、群眾福利和健康狀況的綜合評價指標體系,以反映烏蘇循環經濟的建設實效。
(三)搞好發展規劃。以循環經濟理念為指導,著手編制全市循環經濟總體規劃和節水、節能、節材、資源綜合利用專項規劃。
(四)強化政策保障。一是積極尋求上級有關部門的政策支持。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建議出臺全市發展循環經濟的實施意見,積極調整財政扶持方向,建立循環經濟發展資金,對一些循環經濟重大項目進行直接投資或資金補助、貸款貼息,引導各類金融機構對有利于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重點項目給予貸款支持。
(五)推進招商引資。在招商引資中,提出進入園區的項目在土地、能源、水資源利用及污染物排放等方面的綜合要求,并以此為招商基本依據。大力加強產業招商,推出一批旅游、物流、環保基礎設施項目開展對外招商,不斷拓寬招商領域。
(六)完善基礎設施配套。繼續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加快區域內交通網絡建設,進一步建設城市基礎設施,使供水、集中供熱、污水處理設施更加完備。
經濟的調研報告 篇11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按照《關于開展循環經濟立法調研的通知》(魯經信函字[2011]132號)以及市經信委《關于做好循環經濟立法調研的通知》通知要求,廣饒縣就循環經濟立法進行了專題調研。
一、循環經濟發展現狀
近年來,我縣高度重視循環經濟理念的推廣和應用,始終堅持以實施《循環經濟促進法》為契機,以調結構、轉方式為目標,以優化資源利用方式和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為核心,以制度創新和技術創新為動力,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深入實施循環經濟“1115”工程,重點培育8大循環經濟產業鏈條,突出抓好減量化,加快發展再制造、資源化、環保、新資源四大產業,促進資源循環式利用、企業循環式生產、產業循環式組合、社會循環式消費,努力壯大循環經濟規模,構建循環型產業體系,逐步形成了循環經濟發展的基本模式,有力促進了我縣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一)引導企業試點,加快構建小循環。
按照“以點帶面,整體推進”的工作思路,我縣全力推進循環經濟“1115”工程,著力培育1個循環經濟鄉鎮、1個循環經濟園區、15個循環經濟企業,這些企業已基本實現了企業內部的物質能量小循環,其中華泰集團有限公司、正和集團有限公司、山東大海集團有限公司、山東金嶺集團、山東華星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被列為市級循環經濟試點企業。金嶺集團是我縣致力發展循環經濟的典型企業之一,靠技術創新贏得主動,上優勢項目占得先機,橫向拓寬產業面,縱向延伸產業鏈。該企業推行的熱電聯產→電解原鹽→氯堿產品→氯堿產品深加工→高附加值的甲烷氯化物、環氧丙烷、苯胺、有機硅,熱電聯產的粉煤灰、爐渣→新型建材產品循環經濟鏈條,年可節能0.65萬噸標準煤,產品深加工增加直接經濟效益達1500萬元。
(二)延伸產業鏈條,推進產業中循環。
近幾年,我縣重點培育了石油化工循環鏈條、造紙循環鏈條、鹽化工循環鏈條、橡膠輪胎循環鏈條、海水利用循環鏈條、發電循環鏈條、紡織循環鏈條、農林廢棄物循環鏈條等8大循環經濟產業鏈。圍繞8大循環經濟鏈條,我縣組織上報了一批循環經濟項目,其中有10個列入市重點培育的'循環經濟項目,目前已有9個項目建成投產,年可節標準煤24.8萬噸,取得了良好的節能效果。
(三)統籌規劃,完善區域大循環。
廣饒縣經濟開發區作為我縣循環經濟試點園區,在入園項目選擇上,堅持凡是上下游企業能夠形成產業鏈的項目,優先批辦和進園,努力引導企業引進具有“補鏈”作用的項目,拉長園區產業鏈和物質循環鏈,實現園區內企業共生耦合、資源共享的代謝生態鏈。縣經濟開發區針對鏈條中的缺失環節,抓綠色招商,按照“大項目-產業鏈-產業集群-產業基地”的模式,重點抓好輪胎、紡織、新型建材、精細化工、機械制造等產業鏈,發展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汽車、電子信息、太陽能等高新技術企業,初步形成了相互吃配、多產品多鏈條的生態工業“食物鏈”。
(四)生產和消費有機結合,努力建設循環型社會。
在循環型企業和經濟園區建設基礎上,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原則,積極推廣產業間的循環技術鏈接,大力促進一、二、三產業間的生產循環,積極促成搬遷企業與工業園區內企業相銜接,形成新的產業鏈網,促進產業合理布局。大力發展生態循環型農業,推廣種植、養殖、能源三位一體的模式及可再生能源利用。目前,全縣共有2萬農戶建設了8立方米戶用沼氣池,并配套改造了廚房、廁所和圈舍;88處養殖小區建設了50立方米中型沼氣池;6處規模化養殖場建設了1000立方米以上的大型沼氣工程。工業方面扎實開展節能、節水、節地、節材、節約礦產資源,大力提升全社會循環經濟水平。
二、開展循環經濟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是循環經濟的理念有待進一步宣傳,全社會共同關注的氛圍尚需加強;二是經信部門和環保部門在職能分工上不夠明確,工作中容易出現職能交叉。
三、關于對循環經濟立法的對策建議
(一)加大支持和宣傳力度。《循環經濟促進法》中指出“國家鼓勵和支持開展循環經濟科學技術的研究、開發和推廣,鼓勵開展循環經濟宣傳、教育、科學知識普及和國際合作。”建議將循環經濟宣傳納入教育體系,從宣傳、培訓、教育入手,將循環經濟宣傳在全市上下形成有利于循環經濟發展的良好氛圍,使各級干部牢固樹立循環經濟理念,進一步提高自覺性和責任感,提高社會公眾的參與意識和參與能力。
(二)明確責任分工。一是成立市循環經濟發展領導機構,加強對推進循環經濟建設的領導,對重大事項進行綜合決策、統一部署、統一協調。二是明確相關單位職責,建立有效的工作機制。避免循環經濟工作在經信、環保部門出現職能交叉,主管部門不明確的情況。
(三)搞好發展規劃。以循環經濟理念為指導,著手編制全省、市循環經濟總體規劃和節水、節能、節材、資源綜合利用專項規劃。
(四)強化政策保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積極調整財政扶持方向,建立循環經濟發展資金,對一些循環經濟重大項目進行直接投資或資金補助、貸款貼息,引導各類金融機構對有利于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重點項目給予貸款支持。
廣饒縣作為全市第一批重點培育的循環經濟試點縣,下一步將以本次調研為契機,嚴格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原則,繼續實施循環經濟發展的新模式,建立完善循環經濟評價指標體系,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促進全縣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經濟的調研報告 篇12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深化農村改革的一個重點,是鞏固和加強村級基層組織建設的重要措施,也是實現農村農業現代化的基本條件。為了促進村級集體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了解掌握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工作的現實狀況,以及在貫徹執行會計制度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一步抓好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會計工作。近日內蒙古額爾古納市農牧業經營管理站對我市的村財務會計工作進行了調研,現將調研情況總結匯報如下:
一、基本運行情況
額爾古納市轄行政村4個,從XX年開始實行了“村財民理鄉代管”為內容的村財務管理機制,并且制定了配套的具體管理辦法。各鄉鎮辦事處經管站的負責人,基本上是鄉鎮辦事處的會計人員,負責“村賬鄉管”的日常工作和會計核算工作。實行黨政一把手負責制,分管領導親自抓,并將此項工作列入各級領導實績考核內容。村會計員(實為報賬員)實行按月辦公制度,每季度向群眾張榜公布一次財務收支情況。同時,鄉鎮辦事處與各村村委會明確各自的職責。市農牧業經營管理站年終審核,建立財務管理制度和民主理財制度,統一規范管理。經過幾年來的運行,收效很大。既加大了從源頭上治理腐敗的力度,消除了滋生腐敗的條件和土壤,又推動了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管理和財務監督向經常化、制度化、規范化發展。
XX年財政部出臺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會計制度》已于XX年1月1日起正式執行。為了便于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會計人員理解執行,市農牧業經營管理站統一安排步署,于XX年底對新頒布的《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會計制度》進行了學習培訓。在全面貫徹執行《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會計制度》的基礎上,各鄉鎮辦事處統一了會計賬薄,統一了記賬憑證,統一了記賬方法,統一了會計檔案,規范了票據,規范了會計科目,會計管理職能真正延伸到村一級,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會計人員起到了一定的當家理財作用。與此同時,市農牧業經營管理站具體制定了財務管理制度、現金管理制度、村務公開制度,一事一議籌資籌勞制度、村干部任期和離任審計制度等等,起到了一定的約束機制作用。
二、調研中發現的問題
(一)資產管理不規范。一是應收賬款增多導致資金沉淀,資產被個別村民無償占用導致集體利益受損。二是有的村民往來帳采取重復記息,導致不良債務增多,村級債務化解難。三是開支大手大腳。
(三)報銷審批不規范。一是審批不夠規范。二是賬款結報不及時。三是報銷憑證不夠規范。
(四)會計賬務處理不規范。一是會計賬薄、會計科目設置不規范;二是鄉鎮辦事處會計與村會計員自行記賬,對賬不及時,憑證傳遞方法不規范,會計檔案管理不善;三是有些村辦公條件差,實行村賬鄉管前的會計憑證自行保管,因保管不善難免遺失;有的會計人員調整后,移交檔案不全,甚至拒不移交賬冊憑證。
(五)財務公開不規范。一是鄉鎮辦事處代理記賬的審核問題。由于農經人員不熟悉村務,業務素質較弱,原則性和責任心不強等原因,存在著重記賬輕監管,只審憑證,不審開支合理、合法,使違反財務制度的票據憑證得以入賬。二是在公開的內容方面存在著欠細欠具體的問題,對于基本建設等重大支出項目沒有專項公開、公布,無關緊要的公開,實質性內容公開不細。
(六)村級會計人員的隊伍不穩定。由于《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規定,村委會成員每三年選舉一次,全體村民“海選”產生。每產生一屆村委會,就更換一屆會計人員,造成村級會計人員隊伍極不穩定,從而貫徹執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會計制度》阻力巨大。而且,會計人員沒有《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現象普遍存在。
(七)財務不公開,管理不民主。有的村財務有章不循,有法不依,有令不行,村主要干部一人說了算,收入不進賬,支出無票據。有的村坐收坐支十分嚴重,村賬鄉管是個空架子。有的村新一屆領導不與上一屆領導辦理工作交接,舊的不交賬,新的不接受,合同協議都沒有,債權債務不清理。
三、問題形成的原因分析
上述問題的存在,其形成原因,一是法制、政策宣傳不到位,村干部法制觀念不強。二是管理體制不順暢,管理機制不健全。三是法規制度不融合,執行過程阻力大。四是農村市場主體不完備,造成會計人員零核算。五是領導干部認識模糊,重視不夠。由于領導干部自己發展意識不強,仍然存在等、靠、要的習慣心里。
四、建議
(一)建立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農村經濟載體,完善農村市場主體。黨的十五屆三中全會《決定》指出:“以家庭社會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經營制度”是黨在農村最基本的制度。20多年來農村改革發展的實踐證明,它符合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符合經濟發展的規律,符合我國農村的實際,應當長期堅持下去。統分結合的經營制度,“統”的一層主要是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實現,增強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實力,為生產農戶提供配套服務,逐步形成鏈條式發展模式,促使農民發揮特長,專業化經營。這樣一來,既可形成產業優勢,又可避免農戶在混合性經營中顧此失彼的弊端,還能夠提高市場經濟運作能力。會計核算有了對象,《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方可實施。
(二)建立村級財務會計服務中心,制定“五統一”管理機制。一是統一鄉鎮辦事處統管資金帳戶。全鄉鎮辦事處各村所有資金收入,存入財務會計服務中心帳戶,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各村只設一個支出帳戶,使用資金時向財務會計中心提出申請,由統管帳戶拔入支出帳戶。二是統一報帳日。每月30日為統一報帳日,村報帳員攜帶本期收款、付款發票、現金日記帳,收款憑證存根,現金結報單到財務會計中心報帳。三是統一實行收付款憑證領用登記制度。各村統一使用額爾古納市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收付款憑證。四是統一實行開支審批制度。五是統一財務公開。各村理財小組每季度監督財務收支、債權債務等情況并予以公布。同時,每年進行一次村級民主理財,直接接受村民的監督。
(三)建立和培養一支業務精、素質高、會管理、較穩定的村級會計人員隊伍。村級會計人員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工作的具體操作者,所以應當采用“專職選聘,培訓考核,持證上崗,雙重領導”的管理辦法,培養一支頂得住,站得穩、懂法規、履職能、業務精、品質好、會管理較穩定的村級會計人員隊伍。從而保證《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的順利貫徹執行。
(四)建立和健全財務管理制度、制定系列化村級內部控制制度。一是財務公開和村民查帳制度;二是財務開支審批制度;三是現金和銀行存款管理制度;四是“村賬鄉管”操作規程辦法。五是民主理財制度;六是財務審計制度;七是政務公開制度;八是鄉鎮經營管理職責;九是會計資料檔案管理制度;十是收益分配管理制度等等。
(五)建立和健全村級財務審計監督機制。建立和健全村級財務審計監督機制,是深化農村改革,加強宏觀調控,克服村集體財務混亂,根除前清后亂,嚴肅財經紀律,提高經濟效益,發展農村經濟的有效措施。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強化農村審計力度,才能有力地遏制農村經濟領域中的違法行為,才能維護農村經濟的健康發展。
(六)腳踏實地的落實村級會計人員的培訓工作。每年都要定期、不定期地對村級會計人員進行業務培訓或輪訓,采取崗前培訓,在崗培訓,專題培訓,長短期培訓,案例分析等多種形式,結合農村的工作實際通俗化授課,以提高會計人員的專業業務水平,經濟管理能力、政治思想素質、職業道德水準。
(七)積極開拓、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的有效途徑。首先,牢固樹立政府和各部門的扶農思想,提高誠心服務意識。其次,加強村領導班子建設,加強對農村干部的培訓,努力建設一支政治素質好,政策水平高,工作能力強,具有奉獻精神,具有管理和發展集體經濟能力的農村基層干部隊伍。再次加大農村集體資產管理體制的實施力度,充分發揮現有的`管理制度,管好、用好現有的村集體資產。最后,積極穩妥地推進農村集體經濟產權制度改革。在現行體制下,資產的產權不明晰,導致監督約束機制不健全,集體資產權益往往被隨意侵犯,成為引發當前農村干群矛盾的一個焦點。因此,積極穩妥地推進農村集體經濟產權制度改革,最終形成“產權明晰,三權分離,管理規范”的農村集體資產運營機制,已是當務之急。
(八)要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堅持從實際出發,重農民意愿,護農民利益,增農民福祉,扎實穩步推進新農村建設。一方面,加大對農業、農村和農民的扶持。堅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各級政府對農業和農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的范圍,強化政府對農村的公共服務,建立以上促農、以城帶鄉的長效機制,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另一方面,加大固本力度,培育農業良性發展、農村自己造血、農民適應市場的自立機制、自主能力。這關鍵是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提高農民的整體素質,通過農民辛勤勞動和國家政策扶持,明顯改善廣大農村的生產生活條件和整體面貌。
總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是一個特殊的組織。搞好農村財務會計工作,不僅是一個經濟問題而且是一個政治問題,關系到基層政權的鞏固和農村社會的穩定。因此,必須切實加強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會計工作的領導,促進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認真貫徹落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會計制度》。為農村經濟環境的治理,基層組織的廉政建設,雙層經營管理體制的完善,農村經濟穩步快速、健康的發展發揮更大的作用。
【經濟的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網絡經濟調研報告10-15
經濟發展調研報告08-12
經濟轉型發展調研報告范文05-13
發展林地經濟考察調研報告05-18
樓宇經濟調研報告(通用13篇)10-25
農村經濟調研報告(精選6篇)10-09
有關市政府經濟產業現狀調研報告02-13
金融支持民營經濟發展調研報告范文09-26
鄉鎮工業經濟發展的調研報告09-24
鄉鎮經濟發展調研報告(精選15篇)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