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社區情況調查報告

時間:2024-06-09 06:21:16 報告 我要投稿

關于社區情況調查報告(通用10篇)

  在發生了某些事情、情況后,我們需要帶著創新精神去開展調查,并將探尋到的規律和經驗寫進調查報告。但是調查報告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社區情況調查報告,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于社區情況調查報告(通用10篇)

  社區情況調查報告 篇1

  一、xx市新農村社區建設情況

  (一)立足市情,確立建設重點。

  緊密結合市情,xx確立了本地特色的新農村建設五個重點。

  一是工礦所在地新農村社區建設。

  分煤礦所在地和產業集聚區內兩種類型。煤礦所在地新農村社區建設側重于凈化、硬化、綠化、亮化、美化,創造良好的人居環境,實現企地融合發展、共建共贏。產業集聚區內的新農村社區建設,則按照“產城一體、產城融合、以產促城”的理念,與產業集聚區統籌規劃、共同建設。目前,7個煤礦所在地社區基本建成(有兩個煤礦所在地不宜建設社區)。

  二是采煤沉陷區居民安置地新農村社區建設。

  隨著煤炭的不斷開采,xx沉陷面積越來越大,目前已有9個鄉鎮53個行政村176個自然村因采煤沉陷。搞好采煤沉陷區搬遷安置工作關系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是xx迫切需要解決的一大難題,也是xx最大的民生問題。該類新農村社區建設側重于交通方便、生活便利、設施完善、管理有序、生態良好。現已建成形成規模的沉陷區安置社區6個,處在起步建設中的7個。

  三是旅游景點所在地新農村社區建設。

  結合旅游開發,將景點所在村與景點統一規劃,共同建設,實現新農村與旅游景點相協調、相配套、相融合、相促進。4個旅游景點社區正在加緊建設中。

  四是鄉鎮政府駐地新農村社區建設。

  圍繞宜商、宜業、宜居的目標,充分發揮鄉鎮政府駐地“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優勢,將周邊村納入鎮區規劃,提高鄉鎮政府駐地綜合承載能力和輻射帶動能力,承接農村勞動力轉移,建設現代化小城鎮網絡。xx市酂城、李寨、陳集、王集、高莊、太丘、黃口、順和、臥龍等一批現代化小城鎮社區建設在短期內取得了十分明顯的成效。

  五是一般村村莊整合建設中心村。

  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對一般性村莊整合并點,建成一個個交通便利、生活方便、設施完善、環境優美的中心村,推進農村社區化、城鄉一體化。順和鄉高平房社區、太丘鎮黃橋社區、臥龍鄉渾河社區等一大批中心村象雨后春筍般紛紛拔起。

  (二)著眼長遠,科學編制規劃。

  一是科學編制新農村社區布局規劃。

  在充分調研,廣泛征求廣大農民群眾意見的基礎上,依據市情,xx市委托中國對外建設總公司城市規劃設計院完成了新農村社區布局規劃,將全市現有3600多個自然村莊規劃整合為140個新農村社區(中心村)。其中,工礦所在地社區20個,采煤沉陷安置社區18個,旅游景點所在地社區4個(分別與所在政府駐地社區或中心村共同建設),鄉鎮政府駐地社區23個,一般中心村79個。

  二是科學編制新農村社區建設規劃。

  公開招標了4家高資質的規劃設計單位對確定的新農村社區實施高標準規劃。在規劃編制中,充分尊重農民意愿,采用“四議兩公開”工作法,體現農民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主體地位。目前,已完成新農村社區規劃79個,9月底所有新農村社區規劃全部完成。

  (三)創新機制,搞活建設方式。

  xx市新農村建設“五個重點”,在建設側重點上各不相同,在建設方式上也采取了靈活多樣的形式。主要有工農共建、部門幫建、民企助建、村民聯建、市場促建等五種類型。

  一是工農共建。

  工礦所在地和采煤沉陷區居民安置地的新農村建設與煤礦企業緊密相聯,xx市“五個重點”新農村建設思路得到了永煤、神火兩大集團的關注,他們認為該思路可以有效解決煤礦企業多年想干而干不了的事情,可以有效解決企業與地方群眾溝通難、沉陷區居民搬遷難等長期不解的難題。在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設施建設投資上形成了“鄉村1/3,市1/3,工礦企業1/3”的“工農共建”共識。

  二是部門幫建。

  發揮市直部門聯系面廣、門路多等優勢,深入開展新農村建設部門幫扶工作。xx市向新農村社區派駐了市直部門幫扶工作隊,發揮了很好的幫扶作用。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xx市通過部門支持新農村建設的資金累計已超過14000萬元。

  三是民企助建。

  充分發揮民營企業作用,鼓勵民營企業家為新農村建設做貢獻。目前已有60多家民營企業積極參與了新農村社區建設。如,華星集團投資50萬元支持了李寨鎮政府駐地社區道路建設,投資30多萬元為十八里鎮李窯村安裝了高桿路燈100套;小龍人教育集團投資16萬元為芒山鎮陳樓村修建了水泥路;中州棉業公司幫助酂城鎮酂東社區實施了舊房改造及基礎設施建設等。

  四是村民聯建。

  由村民民主選舉成立新農村建設理事會,由理事會具體負責工程預算、組織招標、資金籌集、質量監管等,所有程序公開透明,村民明明白白。如,城廂鄉沱濱社區,由新農村建設理事會公開招標施工企業、監督進料、監督質量等,農民按成本價住房,大家十分滿意;酂城鎮政府駐地社區建設中,通過新農村建設理事會全程參與,農民達成了一致意見,舊村拆遷和新社區建設十分順利。臥龍鄉渾河社區、太丘鎮黃橋社區、新橋鄉朱樓社區等,都是通過理事會管理實現村民聯建的好典型。

  五是市場促建。

  即通過市場化運作建設新農村。按照“群眾有利益、政府有收益、開發商有利潤、社區有形象”的原則,積極探索市場化運作方式,引入經營城市的辦法,由新農村建設理事會參與,將新農村社區建設推向市場,調動各種力量投入新農村建設。

  (四)尊重民意,制定扶持政策。

  為強力推進新農村社區建設,市委、市政府研究出臺了一系列含金量很高的扶持政策,涉及財政、土地、稅費、金融、待遇等方面。

  一是財政政策。

  市本級財政每年都安排一定比例的專項資金用于新農村社區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設施建設。今年市財政預算新農村建設專項資金2880萬元,較上年增長20%。

  二是稅費政策。

  新農村社區建設產生的稅收,地方留成部分的50%以專項撥付的形式用于社區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建設,與社區建設相關的質檢費、實驗費、避雷檢測費、主體結構檢測費、屋面防水檢測費等,相關職能部門全部免收,并積極提供優質服務;到新農村社區建房或購房的農戶,舊宅基拆除復墾成耕地后,市國土部門、房管部門免費為其辦理相關土地使用證、房產證。

  三是土地政策。

  開展農村土地綜合治理,在拆舊建新中置換出的建設用地指標除保障新農村社區建設用地外,富余指標轉讓后收益全部用于整治村新農村社區基礎設施、服務設施建設,以及對農戶的拆遷補償等。

  四是信貸政策。

  在新農村建設中符合貸款條件的,市政府協調金融部門給予小額貸款支持。今年以來,已發放新農村建設小額貸款9000多萬元。

  五是待遇政策。

  入住新農村社區的農民可登記為城鎮居民戶口,實行雙重戶口(農村戶口、城鎮戶口)政策。保留原承包土地,享受農村計劃生育政策和國家惠農政策;在養老保險、子女入學、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享受城市居民待遇等。

  (五)培植產業,促進農民增收。

  xx市把大力發展“一村一品”專業村建設作為培植經濟產業、促進生產發展的切入點。已建設現代種植小區23個,標準化養殖小區36個,發展各類專業村261個,發展規范化的農民專業合作社127個,建設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1家,省級重點龍頭企業7家。特色產業村不斷涌現,如薛湖鎮聶寨村的食用菌、馬牧鄉西董樓村的多種經營、順和鎮高平房村的板材加工、陳集鎮代井村的實木家具、王集鄉蔡各村的手工飾品、條河鄉李各村的銅件加工、太丘鎮黃橋村的.玩具加工、陳官莊鄉胡莊村的畜禽屠宰與羽毛精深加工等主導產業優勢十分明顯,為新農村建設創造了經濟支撐。

  二、存在的制約因素和問題

  在調研中發現,xx市新農村社區建設還存在一些深層次的制約因素和問題:

  (一)農戶之間的現有經濟基礎差別影響新農村社區建設進程。

  除急需建房戶外,由于戶與戶間經濟基礎差別很大,富裕的農戶搬入新農村社區熱情很高,較窮的農戶短期內很難向社區集中。

  (二)現有的大量新建樓房影響新農村社區建設進度。

  近年來,富裕起來的農民建房積極性很高,由于缺乏規劃和管理,新建房屋秩序十分混亂,同時出現了大量的沿路建房、村外建房現象,特別是在市南鄉鎮,這種現象占到50%以上,這些農戶讓他們搬遷到規劃區建房難度很大。

  (三)有限的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指標限制了新農村社區的快速發展。

  上級每年下達的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指標有限,很難滿足新農村社區快速發展的需要。

  (四)建設資金不足成為新農村社區建設的制約瓶頸。

  新農村社區建設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市財政每年預算的新農村建設專項資金十分有限,工業支持農業、城市帶動農村的能力十分有限,單純依靠農民自身建設新農村存在相當大的難度。

  (五)各部門支農項目投入機制不協調。

  近年來,國家、省不斷加大對農業、農村的投入,但這些投入是通過多個部門、多種渠道下達的,由于沒有一個正式機構進行統籌管理、協調安排,存在各自為戰、效率偏低現象。盡管xx市近年來一直在努力做好項目整合工作,由于部門利益十分嚴重,整合效果很不理想。

  三、意見和建議

  (一)樹立“短期造局,長期建設”的思想。

  短期內,新農村社區要規劃好,啟動好,著力完善規劃區內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設施,創造優越的生活條件和環境,形成強大的吸引力。新農村建設具有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的特點,要做好打長遠丈、打攻艱戰的思想準備,鼓勵具備條件的農戶率先搬進新農村社區,不搞一刀切,走典型帶動、循序漸進的路子,逐步把xx市新農村社區建設引向深入。

  (二)深入開展農村土地綜合整治工作。

  建設新農村社區,將多個行政村整合集聚到一起,用地問題是最大的瓶頸難題。要將新農村社區建設與“占一補一”的農村土地綜合整治工作緊密結合,同步推進,為新農村社區建設置換充足的用地空間。

  (三)創新新農村社區建設投融資機制。

  開展農村土地綜合整治工作,農戶拆遷、宅基地復墾等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而農戶搬遷形成的建設用地節余指標收益必須在轉讓后才能得到,市財政、鄉鎮、村集體都無力提前預付。建議依托金融部門成立新農村建設投資中心,讓投資中心參與新農村建設,由投資中心借付建設用地節余指標轉讓收益給拆舊建新村集體組織用于農戶拆遷補償、宅基地復墾、新農村社區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等,待節余指標轉讓后利用收益還貸投資中心,保障拆舊建新和新農村社區建設順利進行。

  (四)加大支農項目整合力度。

  建議由市發改委、財政局、新農村辦公室等牽頭成立支農項目整合機構,把各部門涉農項目有效整合,統籌管理,科學安排,按照新農村社區建設年度計劃,集中投放,整村推進,著力打造典型,以點帶面,推進xx市新農村社區建設快速發展。

  社區情況調查報告 篇2

  一、基本情況

  自20xx年我市啟動農民健康工程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正確領導下,市衛生主管部門會同各鎮(辦事處),本著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方便群眾、便于管理的原則,按照服務人口2000人,服務半徑0.5公里或1個村莊(自然村)設置1處服務站的要求,在保證居民步行15分鐘能夠到達的前提下,在全市科學設置了800處農村社區衛生服務站,籌資4733萬元對其中686處進行新(改)建,成立鎮村服務一體化管理辦公室,積極推進衛生服務工作開展,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服務水平明顯提高。

  實施農民健康工程以來,通過對社區衛生服務站的標準化建設和管理,全市社區衛生服務站房屋建設標準較高,鄉村醫生和醫療設備配置合理,使服務站的各項工作得以順利開展。加強對鄉村醫生的定期培訓和學歷繼續教育,豐富了鄉村醫生基礎醫學知識,提高了對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能力;同時,注重發揮鄉村醫生的中醫專業技術特長,形成了店集鎮池戈莊、青山前村等一批具有中醫特色的服務站。

  (二)管理機制日趨規范。

  通過開展“社區衛生管理年”活動和制定下發《XX市農村社區衛生服務站文件和管理制度匯編》等措施,使“三制六統一”管理體制(“三制”)服務站的鄉村醫生實行聘用制、工資補貼制和醫療責任保險制;“六統一”:對農村社區衛生服務站的規劃布局、行政、業務、財務、藥品和文書檔案實行統一管理)得到很好落實。加強對鄉村醫生的教育培訓和管理考核,規范了鄉醫的執業行為;實施全市服務站所需藥品統一招標、采購、限價銷售制度,保證了藥品質量,降低了藥品價格。建立了院、站雙向轉診制度,使患者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治。

  (三)公益性質不斷體現。

  近年來,服務站積極履行公共衛生服務職能,計劃免疫通知聯絡、高血壓和糖尿病等慢性病防治、急性的傳染病等公共衛生突發事件預防監控,以及健康教育、健康查體和計劃生育咨詢等工作,不斷得到加強和完善,推動了農村社區衛生服務工作的全面開展。

  目前,全市“十五分鐘社區衛生服務圈”初步建成,城鄉醫療服務差距逐步縮小,農民看病“小病不出村、常見病不出鎮、大病不出市”的目標初步得到實現。我市由集體籌建農村社區衛生服務站,衛生院參與服務站管理,為轄區內群眾提供公共衛生服務和基本醫療服務的衛生服務工作,贏得了社會各界和農村群眾的普遍好評,走在了XX市、山東省前列。20xx年中央電視臺曾對我市農村社區衛生服務工作情況進行報道。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調查發現,影響社區衛生服務工作深入開展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是部分服務站存在房屋設施損壞和被擠占等現象。

  近年來,雖然市鎮財政對服務站建設投入了大量資金,但缺乏穩定的投入機制,導致部分服務站房屋設施損壞。調查發現,282處服務站房屋需要修繕、18處需要重建,還有個別服務站被擠占挪用。

  二是鄉醫隊伍整體狀況不能滿足群眾的基本醫療需求。

  通過對全市800處服務站鄉醫隊伍狀況的問卷調查,全市50歲以上的'鄉醫超過總數一半,他們多數是由“赤腳醫生”延續下來的,執業(助理)醫師比例偏低,30歲以下的年輕鄉醫缺乏,男女比例差距較大,群眾對部分鄉醫的醫療水平不放心。

  三是規范化管理仍需加強。

  從3月份新農合政策對衛生院結報比例提高到70%以來,衛生院患者驟增,服務站患者驟減,鄉醫和群眾要求新農合政策進社區的呼聲較為強烈。雖然衛生部門對藥品實行統一招標、統一采購、限價銷售制度,因種種原因,服務站的藥價仍然偏高,相對增加了群眾就醫負擔。每月每村100元的公共衛生補貼和多數鄉醫的收入偏低,相對影響了鄉醫的從醫積極性,象健康教育、計生服務、康復保健等業務較難開展。調查還發現,在一些鎮村,非法行醫、站外行醫和私自進藥的現象仍然存在。

  三、工作建議

  4月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了《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目標是20xx年前建立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我市自20xx年啟動農村健康工程以來,群眾的就醫環境得到一定改善,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得到一定緩解,初步具備了與新醫療改革方案接軌的良好條件。

  為進一步把這項工作推向深入,提出以下工作建議:

  (一)進一步加強農村社區衛生服務站的基礎設施建設。

  一是及時落實18處需要重建、282處需要維修服務站的經費問題,盡快建設和維修,保證這部分服務站正常開展工作。

  二是根據醫改方案和我市實際,為農村群眾設立社區衛生補助經費,三年內達到不低于20元/人/年的國家規定標準。同時,根據近年來農村公共衛生服務工作量的增加,適當提高鄉醫的公共衛生補貼,調動鄉醫從事公共衛生服務的積極性。

  三是研究出臺相關政策,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投資服務站建設,建立政府主導,投資主體多元化、投資方式多樣化的辦站體制。

  (二)進一步提高鄉村醫生隊伍的業務素質。

  一是抓好全科醫生培訓。在認真總結近年來的教育培訓經驗基礎上,根據農村群眾急需全科醫生的實際,進一步完善全科醫生培訓計劃,采取在崗培訓、學歷教育、定向培養等方式相結合,逐步提高全科醫生和執業(助理)醫師的比例,不斷滿足群眾的基本醫療需求。

  二是發揮市醫院、中醫院等城市醫療機構和鎮衛生院的輻射帶動作用,實行循環式對口支援,加強對社區衛生服務站的聯系和指導;定期組織巡回醫療隊、專家技術人員深入農村服務站開展醫療服務、技術培訓、健康教育等工作,提高鄉醫的業務技能和服務水平。

  三是根據目前鄉醫隊伍老齡化的實際,建議與安置大中專畢業生就業相結合,對醫學專業畢業的大中專生實行統一考錄,為被錄用者提供保險和一定比例的工資保障,從體制上、政策上和勞動保障上鼓勵大中專畢業生到社區衛生服務站工作。

  (三)進一步規范農村衛生服務工作的管理監督。

  一是研究實施新農合進社區政策。借鑒XX市經驗,給予農村衛生服務站一定比例和限額的新農合結報政策,調動衛生院和服務站兩方面的積極性,調節就醫流向,方便群眾就醫。

  二是進一步完善藥品招標和直供機制。根據山東省鄉村醫生基本用藥目錄,借鑒外地先進經驗,對全市服務站所需藥品實行定期網上統一招標,保證藥品質量,進一步降低藥品價格,逐步實現零差價直供服務站,真正減輕群眾就醫負擔。

  三是依照法律法規,嚴厲打擊站外行醫、非法行醫和私自進藥等現象,促進我市社區衛生服務工作的全面健康發展。

  社區情況調查報告 篇3

  為進一步加強社區衛生服務工作,我們對XX市社區衛生服務工作情況進行了調研。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XX市社區衛生服務工作始于20xx年。目前,全市城區共有平義、解放、桂花、金江4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幸福鎮公立衛生院(正轉型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總建筑面積15500平方米,床位數300張,裝備醫療衛生設備697臺(件),共有醫務人員325人,其中:正式在編職工162人,臨聘人員163人;副高職稱4人、中級職稱44人、初級職稱187人;碩士研究生學歷1人、本科學歷30人、大專學歷169人、中專及以下80人。經轉型培訓取得合格證的30人。按戶籍人口計算,從20xx年開始劃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20xx年20元/人、20xx年25元/人、20xx年28元/人、20xx年30元/人,至20xx年市財政共計補助2638.4萬元,其中:基藥補助398.83萬元,運行補助359.48萬元,公共衛生經費1980.09萬元。

  二、社區衛生服務工作開展情況

  (一)社區衛生服務網絡基本建成。

  20xx年,分別完成人民醫院原東城分院及城北分院轉型為解放、平義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工作,標志XX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網絡初步形成。通過災后重建,市、鄉(鎮)、村(社區)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全面建成,社區衛生服務體系進一步得到完善。據統計,全市共建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5個,下轄35個社區衛生服務站和14個村衛生站,服務范圍覆蓋了主城區38個社區及9個自然村,服務總人口近30萬,其中:戶籍人口19.77萬、流動人口近10萬。

  (二)健康宣傳教育廣泛開展。

  采取廣播、電視、報紙和宣傳資料等多種形式開展宣傳,通過家庭醫生服務、健康港灣、送健康進社區進家庭、開設健康宣傳欄等加強宣傳,提高了廣大居民的健康常識和自覺防病意識。20xx年以來,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含幸福鎮衛生院)共建立30支家庭醫生小分隊,開展各類宣傳活動180余場,發放各類宣傳資料30余萬份。

  (三)基層衛生管理體制逐步完善。

  健全了分級管理服務體制、機制。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負總責,對相關工作進行安排和組織協調,市公共衛生服務指導中心負責對全市基層單位公共衛生工作進行指導、考核,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負責對轄區內的社區衛生服務站進行管理和業務指導。

  (四)公共衛生服務工作全面啟動。

  共計為轄區居民建立規范化電子檔案177733份,建檔率99.85%;為16604名65歲以上老年人免費進行了健康管理;免費為7071名高血壓、3629名糖尿病、1197名重型精神病患者建立規范化健康檔案;免費開展0-6歲兒童保健1932人次,孕產婦保健7973人次;免費提供公眾健康咨詢達97622人次。

  (五)社區衛生服務補償機制初步建立。

  為減輕群眾醫療負擔,所有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都確定為社保定點醫療機構。20xx年開始,均執行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對社區常用藥品實行“零差價”銷售,政府對機構運行缺口實施補償。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實行政府購買,20xx年項目經費為30元/人,主要由中央、省、XX市和本級補助構成(其中:國家20元,省級1.78元,XX市4.22元,XX市4元)。衛生局每年對各社區的工作進行考核,按照戶籍人口和考核成績及時劃撥相關經費。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調研情況看,全市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工作取得了明顯成績。但與人民群眾醫療衛生需求和衛生事業的發展要求比,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在整體推進中還存在不小的差距。表現在:

  (一)對社區衛生服務思想認識不到位。

  一是不少群眾尤其是城鄉居民健康意識淡薄,并且受收入水平所限,“無病早預防、有病早治療”等醫療保健觀念尚未形成,小病不及時醫治,致使社區衛生資源得不到充分利用,職能得不到有效發揮。

  二是對基層衛生工作的重要地位、作用的宣傳上還不夠細致深入,加之政府對基層衛生投入不足、醫療衛生資源相對匱乏,群眾的就醫習慣和對社區衛生機構的不配合、不信任感尚未根本消除。

  據調查了解,20xx、20xx年,XX市公共衛生服務滿意度第三方測評連續兩年排名XX市末尾。

  (二)公共衛生專項經費投入不足。

  近年來,市政府逐步加大了社區衛生投入,但尚未形成穩定的投入增長機制,公共衛生服務專項經費明顯不足。此外,目前XX市開展公共衛生服務所需經費核定是按戶籍人口測算的,流動人口沒有計算在內,給本來就十分緊張的運行成本帶來不小的壓力。

  (三)醫療衛生資源配置不盡合理。

  一是市鄉村三級衛生機構之間醫療衛生資源配置不合理。盡管社區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已基本建立并不斷健全,但城鄉之間、大小醫院之間、中心(站)之間醫療資源配置差距較大,城區大醫院人滿為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門可羅雀的問題沒有根本解決,“看小病不出社區”的目標難以實現。

  二是醫療衛生資源分布不盡合理。有的社區衛生中心地理位置較偏,交通不便,如金江、桂花社區衛生中心地處城鄉結合部,由于醫療行業內部競爭的加劇和群眾就醫觀念等因素的制約,進一步擠壓了社區衛生中心的生存空間。

  三是基層衛生機構醫療條件相對落后。近年來,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硬件建設有了較大的提升和改善,但醫療設備設施簡陋、陳舊,缺少心電、B超、CR、DR等所必須的醫療儀器和設備,有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甚至連最基本的檢測設備都沒有,一些常規檢查還是停留在手工操作階段,很難對病人及時做出正確的診斷和治療。XX市大部分社區衛生服務站(室),規模小、設備簡陋、藥品種類少。

  (四)相關配套政策措施還不夠完善。

  一是社區醫療衛生機構基本用藥品種少。基藥實施后,由于受到藥品目錄限制,一些常見病、多發病無法在基層得到治療,一些特色專科因缺乏藥品支撐,業務開展受到影響。

  二是基層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滯后。目前由于社區醫療衛生機構仍然是走市場化的路子,社區衛生機構出于生存需要,片面追求經濟效益,為生存忙運轉,重醫療輕預防,重醫療服務輕公共衛生服務,以藥養醫的現狀沒有根本改變,非營利性的公共衛生服務得不到應有的重視,社區衛生機構“六位一體”(健康教育、預防、保健、康復、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和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服務)的功能難以發揮。

  (五)社區醫療衛生隊伍建設亟待加強。

  一是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人才匱乏,臨聘人員比例過高,部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臨聘人員總數超過正式職工人數,自養壓力過大。

  二是基層醫務人員專業結構不合理。在全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325名醫務人員中,中高級職稱48人、僅占15%,初級職稱、無職稱和無學歷232人、占71%。低職稱、低學歷人員,成為了XX市基層醫療衛生人才隊伍的主要工作力量。

  三是激勵機制不夠健全和完善。實行藥品零差價后,社區衛生中心收入不增反降,嚴重挫傷了醫務人員的經濟利益和工作積極性。由于收入偏低,隊伍極不穩定,自身生存和發展能力較弱。

  (六)重大疾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

  一是重大傳染性疾病防治形勢嚴峻,如性病、艾滋病等性傳播疾病呈快速上升趨勢。

  二是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威脅日益加重,如惡性腫瘤、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人數持續上升。

  三是食品安全形勢不容樂觀,交通事故、群體性傷害事件時有發生,對公共衛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幾點建議

  社區醫療衛生服務工作涉及千家萬戶,是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民生問題。大力發展社區衛生服務工作是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

  (一)進一步提高對社區衛生服務工作的認識。

  一是加強社區衛生工作的組織領導。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充分認識社區公共衛生服務的重要性,認真落實各項政策、措施,切實改善社區衛生服務環境,不斷提升市鄉村三級公共衛生服務網絡的服務能力和水平。

  二是強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功能定位。堅持公益性原則,加強領導、明確分工、強化宣傳,確保社區衛生服務各項政策落實到位。

  三是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采取各種有力措施,引導群眾合理就醫,形成全社會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促進全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二)建立穩定的社區衛生服務投入和補償機制。

  一是按照城鄉社區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的要求,將社區衛生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并隨著財力的增長逐步增加投入。

  二是建立健全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投入長效機制。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應由政府全額“買單”,單獨進行核算,以確保中央、省、XX市、XX市四級以服務人口為基數,按照3:2:2:3比例配套的補償資金落實到位。

  三是對照XX市城市社區衛生單位設備配置標準,加大對醫療衛生基本建設資金和設施、設備購置的投入力度,努力改善基層衛生機構就醫環境和就醫條件。

  四是在積極爭取專項資金的同時,鼓勵和引導社會資金參與社區衛生機構建設,努力形成投資主體多元化、投資方式多樣化的辦醫格局。

  (三)強化公共衛生資源的有效整合。

  一是按照全市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結合人口分布狀況以及城鄉發展規劃,科學制定并實施基層衛生事業發展的中長期規劃。

  二是加大城鄉統籌,優化整合、合理配置醫療衛生資源,完善醫療衛生服務功能和布局,建立多層次、全覆蓋的基本醫療衛生保障體系。

  三是建立完善雙向轉診制度。以推行社區“首診”為突破口,建立分級醫療制度,對不同的衛生機構進行分工、定位和分級治療。要健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與大醫院之間的互利合作機制,促進患者分級就醫,合理轉診,真正做到“小病在社區、大病進醫院、康復回社區”。

  四是加強社區衛生服務的標準化信息化建設,進一步發揮中醫藥在社區衛生服務中的優勢作用。

  (四)加強社區衛生服務隊伍建設。

  一是認真執行并落實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按每萬名居民配備2—3名全科醫生、1名公共衛生醫生。全科醫生與護士的比例按1:1的標準配備,其他人員不超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編制總數的5%的政策規定。

  二是強化在職醫護人員的業務培訓和后續教育。借助大醫院、醫大和中醫藥大學等平臺,有計劃、有步驟選派人員到上級單位學習、進修,不斷提高在崗人員的素質和專業技術水平。

  三是制定吸引人才到社區衛生機構工作的有關政策。積極鼓勵中高級醫護人員、衛生志愿者隊伍以及大中專院校畢業生,到基層衛生機構參與服務,并按照有關文件要求,認真兌現其在職稱評定等相關方面的政策。完善績效考核評價機制,切實提高社區衛生服務人員的福利待遇。

  (五)創新大醫院領辦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工作機制。

  要積極探索大醫院領辦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試點,充分發揮大醫院的醫療技術優勢,不斷滿足群眾的基本衛生服務需求。要加大財政投入,基本醫療部分應實行差額補助,公共衛生經費應由市財政全額“買單”,讓廣大群眾真正享受醫療改革成果,實現基本醫療的均等化和公共衛生的同質化。

  (六)高度重視公共衛生工作。

  近年來,XX市重大疾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但威脅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因素仍然存在。對此,市政府及衛生部門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繼續強化公共衛生無小事的理念,筑牢衛生防疫的第一道防線,工作中絕不能出半點差錯和紕漏。加強對廣大人民群眾衛生防疫知識的普及、宣傳和教育,繼續加大對重點人群、重點場所的監控,做好傳染病疫情的監測和報告,有效預防和杜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

  社區情況調查報告 篇4

  近年來,社區社會組織在我國城市社區建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培育社區社會組織是建立新型社會管理體制的有益嘗試.但是,由于歷史、經濟和社會等方面的原因,我國一些地區如貴州省,依舊發展緩慢,社區發展落后的現象仍然很突出。

  進入21世紀,我國社區社會組織發展面臨著新的困難。解決少數貧困地區社區社會組織發展滯后的問題,改善貧困落后地區人民的社區生活條件,成為迫切而又亟待解決的問題。

  因此,為了了解xx地區目前的社區社會組織發展情況,我校經濟學院20xx級公共管理專業的學生專程來到xx縣進行了一次社會調查。

  一、調查的背景和目的

  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社區問題就在我國受到極大的重視,政府倡導的社區服務在全國普遍展開。而社區社會組織在社區建設中占據著很大的比重,培育和發展社區社會組織,是加強社會建設、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也是保障改善民生、提供公共服務、加強社會管理、完善社區自治的重要保證。最近20年間,我國的許多地區在社區建設尤其是在社區社會組織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在一些相對偏遠的地區也存在著社區發展滯后的問題。在這樣的背景下,為了了解貴州省社區社會組織的真實發展情況,以便于及時發現問題,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法,更好更快地建設綠色社區和諧社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快速提高貴州人民的生活質量和水平,我校經濟學院10級公事班特地來到貴州省xx縣進行了為期一天的社會調查。

  二、調查的對象,地點及方式

  我們這次選擇的調查對象是目前居住在xx縣的各個階層的群體,主要是普通的生活狀況還比較良好的的xx縣居民,此外為了更全面了解情況,我們也調查了一小部分社會高層人員。我們調查的地點主要是在xx縣城。調查的方式是采取問卷的形式,由我們將問卷發放給我們的受訪者,由他們仔細閱讀后填上答案,他們邊填寫問卷我們邊進行適當的訪問,然后我們將問卷回收,分析,總結。這次我一共向我的訪問對象發放了20份問卷,實回收20份,其中有效問卷20份。

  三、調查內容及調查結果

  第1部分:個人基本信息

  在這次的調查中,受訪者的性別結構接近1:1,大多數的受訪者都是20歲到50歲的青壯年男女,文化水平大多在中學及以下,還有25%的受訪者是剛剛放暑假回家探親的大學(含中專)生,最后,我們訪問了一位xx縣財政部的高級工作人員,他的文化程度為研究生。在這些受訪者中,以共青團員和群眾居多,有45%為中國共青團員,群眾占30%,還有20%為中國共產黨員,只有一位受訪者自稱其為民主黨派人士。治愈職業,受訪者中有20%為農、林、牧、漁、水利業生產人員,他們從事普通的農業生產和養魚,果樹栽培等。

  有15%的受訪者為企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他們是xx縣某些事業單位的資料員,有15%的受訪者為商業、服務業人員,他們從事餐廳經營和一般服務業,還有15%的受訪者為生產、運輸設備操作人員及相關人員,還有10%為暫無固定職業、失業、待業人員,這些人目前也沒有固定的居住地點,他們對社區以及社區社會組織的概念比較模糊甚至陌生。

  另外5%為黨政機關、企事業一般工作人員,最后,還有20%為剛剛放假回家的年輕學生,他們因為在校接受的教育,對社區的理解都比較清晰,有自己的獨立見解。所有的這些受訪者中大多數人的戶口所在地是農村,占了75%,其余25%為城市戶口。他們目前的居住地則多為鄉鎮,占45%,其余30為城市,而這些居住地為城市的受訪者則大多是跟隨自己的兒女去城里定居,只有某些特殊的節假日才回家鄉和鄰里短暫的相聚。剩下的25%的受訪者目前居住在農村,關于社區社會組織,他們也只是聽兒女或孫子孫女們說起,自己并不曾真正體驗過。

  第2部分:社區社會組織居民認知度

  1、根據此次的調查結果,有一半的人不贊同或是不知道社區社會組織是政府機關的一部分,他們認為社區社會組織應該是民間自發的組織,在被問及社區社會組織是否是做公益事業的時,有45%的受訪者表示贊同,有50%的人表示不贊同,他們認為任何社區組織只要不是慈善團體,就絕不會是單純的為做公益事業而存在的,還有20%的人說自己不清楚情況。至于社區社會組織要到要到政府部門登記造冊,有60%的人表示贊同,其余的受訪者表示他們不太清楚,這說明在xx縣,還有很大一部分人法制意識很淡薄。

  2、對社區社會組織的評價,有70的人認為社區社會組織可以更好地幫助有困難的人,幫助政府把事兒做得更好。但也有70%的人認為社區社會組織沒有能力推動社會公平,此外,通過此次調查還發現,xx縣居民的社區社會組織參與度比較低,有75%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從沒有參加過社區社會組織的志愿者活動。對于他們所在街道社會組織為社區居民提供的服務大多集中在為老服務、托幼服務、衛生保健服務上。當被問及有相關需求是否會向社區社會組織尋求幫助時,有60%的人表示不會求助于社區社會組織,原因首先是沒聽說過或不了解這類組織,其次是擔心服務質量不高,再次就是擔心收費不合理,也有少部分人擔心暴露自己的隱私。

  3、關于社區社會組織的服務效果,35%的人表示不太滿意,40%的人表示比較滿意,剩下25%的人表示一般,他們將繼續持觀望態度。此外,xx縣居民認為,社區社會組織的作用沒有很好地發揮的原因首先是資金、場地的缺乏,其次是社區社會組織本身缺乏吸引力和缺乏政策支持,最后是社區的管理不當。

  四、分析和總結

  1、xx縣社區社會組織發展情況

  社區社會組織,一般是指由社區單位或個人舉辦的、在社區范圍內開展活動、滿足社區居民不同需求的社會組織,主要包括在民政部門登記的.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和部分群眾活動團隊。社區社會組織除具有非政治性、非營利性、民間性、自治性和志愿性。

  xx縣面積約為2470平方公里,總人口40萬,下轄8鎮17鄉。目前,xx縣打造了為老、助殘、托幼、法律援助、醫療服務、文化生活、青少年心理咨詢與輔導等一批社區社會組織品牌,如社區托兒所、社區托老所與敬老院、藝術活動組、社區法律援助中心、社區婦女兒童保護協會、計劃生育協會、老年協會等一系列社會組織,首先,促進了社會和諧:社區社會組織作為居民自愿成立的組織,一方面其公正的立場極易被社區居民認可,說服力更強。另一方面可以通過組織的優勢把分散的個人訴求以集中、理性的方式向政府及時反饋。

  因此,社區社會組織在參與城市管理、化解社會矛盾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其次,增強了社會自治功能:xx縣社區社會組織作為政治社會化的主體之一,其自愿性特征和追求公共利益的價值優勢,使得社區社會組織成員較為團結,勇于奉獻,促進了社會成員對社區公共事務的參與,在提升公民意識、推進社會自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再次,完善了社會服務體系:xx縣社區社會組織承接政府職能轉移、積極開展社區服務,不斷拓展服務領域、服務項目,很好地緩解了居民日益增長的服務需求與社區服務供給不足的矛盾,引領社區服務向規范化、專業化方向發展。最后,整合了社會資源。

  2、xx縣社區社會組織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政策法規依據不全,政府扶持力度不大

  《社會團體管理登記條例》和《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相關章節內容已經和社區社會組織的迅速發展不相適應。xx縣對社會組織的登記管理,特別是對社區社會組織,存在著立法“盲點”,對社會組織的稅收優惠政策也暫未制定出臺。

  (2)社區社會組織獨立性較弱。

  當前,xx縣官辦色彩過濃的“準政府”性社會組織大量存在,即使沒有官辦色彩的,也受到政府行政權力的過度干預,使組織的民間性大打折扣,失去其獨立發展的條件,造成“非官非民,官民不分”這種尷尬的狀況。據了解,此類社會團體或協會大多由國家工作人員兼職。

  (3)組織自身發展能力不強。

  xx縣社區社會組織大多數規模小,職能內容比較單一,且經營成本較高,無法爭取到社會捐助,導致組織的發展舉步維艱。組織只好采取以會養會的辦法,收取培訓費、咨詢費等維持生存,造成工作無法正常開展,作用也無從體現。同時,社區社會組織的很多成員管理能力缺乏,組織又沒有固定的人才獲取渠道,無法吸引專業管理人才。此外,部分社區社會組織還存在著內部制度建設不健全,社會公信力不高。

  (4)社會公眾認知度不足。

  一方面由于xx縣社區社會組織尚未找到在社區建設中的位置,其社會作用相當有限。另一方面政府對社區社會組織缺乏系統性的宣傳教育,造成社會各界對社區社會組織服務的認知不足,社會支持和關懷缺位的遺憾局面。在調研中發現,除部分組織通過互聯網有簡單的服務介紹外,xx縣大部分社區社會組織基本沒有向外界宣傳。

  五、對于xx縣存在的問題提出的建議

  1、將社區社會組織納入政府主導的工作體系

  xx縣必須對各個社區社會組織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引導和管理,明確街道辦事處及社區居委會對社區社會組織管理與服務的主體責任,結合實際,積極穩妥地開展工作。政府相關職能部門要統一認識,達成共識,努力形成工作合力;當前階段,尤其是要在備案、登記等環節采取明確措施,制定、完善、細化具體操作辦法,對不具備登記條件的,要明確鼓勵。支持、幫助其積極備案。

  2、實施分類管理,建立評估機制。

  首先對區內全部社會組織進行一次全面的調查,對轄區內已登記合法的社會組織和未登記開展活動的組織進行全面摸底,了解掌握基本情況,包括社會組織的名稱、性質、規模、人員結構、活動場地以及存在的問題等,使分類管理上更有針對性。對萌芽期和初創期的社區社會組織,提供包括辦公場地、辦公設備、能力建設、小額補貼和注冊協助等資源和平臺,扶助其樹立公益理念,完善機構建設和制度建設,提高項目運作能力。如對社會服務類社區社會組織,在稅收、貸款、項目補助等方面給予資金和政策支持;對文體娛樂活動類社區社會組織,在活動場地、經費方面給予適當支持;對慈善救助類社區社會組織,提供政策、資金等方面的支持。而且,還可以把社區社會組織資源進行有效整合,節省管理成本,降低服務收費,以促進服務水平提高。此外,積極探索建立社區社會組織績效評估指標體系,根據社區社會組織評估等級,授予政府購買和委托服務資格。

  3、對社區社會組織的長效扶持政策和工作機制

  適當放寬社區社會組織的登記條件,降低準入門檻,簡化登記手續,及時辦理備案登記手續,給予業務指導和政策扶持,以引導和培育那些尚不具備社會組織注冊登記條件,但社區建設需要并有發展潛力的準社區社會組織;恢復區體育總會、區文化藝術聯誼會等文體社團組織,整合區域資源,抓好公共文化體育陣地建設,定期組織開展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豐富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營造文明和諧、健康向上的社會氛圍。

  4、自我提升,積極爭取社會關注和支持,提升公眾認知度

  首先,社區社會組織要隨時自我提升,提高自身吸引力,創建愛民利民的特色社會組織,加大宣傳,一是可以借助媒體力量進行宣傳動員。報紙、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要開辟專版專欄,刊登、播放社會工作公益廣告,宣傳相關服務項目和服務成效;二是充分挖掘調動社區資源,吸收廣大社區志愿者積極參與社區社會組織的活動。組織志愿者之間的聯誼和交流,加強志愿者的培訓和管理,促進志愿者服務的經常化、制度化;三是社區社會組織應該充分利用自己的自身優勢,有計劃地開展公益宣傳活動,以宣傳引起政府與社會的關注,從而獲得支持。

  5、社區社會組織與居民之間實現和諧共贏

  在社會工作者的助人過程中,融入專業方法、運用社會工作的專業的視角有效率地解決人們在物質生活、社會生活及精神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在服務過程中讓受助者接受并共同尋找合理解決的方法,并在客觀上促進社會穩定與和諧。

  六、小結

  在公共服務供給多元化變革中,引入社區社會組織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務的質量和效率,滿足人們日益發展的個性需求,有利于實現社會公平,促進社會和諧。盡管目前xx縣的社區社會組織在參與公共服務方面依然面臨著很多困境,但是我堅信隨之而來的政府體制改革和職能轉變、法律政策環境的改善以及社區社會組織內在潛能的提升將會使得xx縣各個社區社會組織充分發揮出其積極的作用,xx人民將會過上綠色和諧的社區生活!

  社區情況調查報告 篇5

  一、本次調查的目的和意義

  社區是社會的基礎,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石。隨著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社區服務的需求越來越多,社區服務受到空前關注。隨著我國經濟體制和政治體制改革的進行,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舊的一些社會組織、治理體制已經不能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社區問題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而城市社區是一種非簡單地等同于行政區劃的概念,它超脫了行政轄區的范圍。

  如今的社會里,越來越多的用到社區這個概念,也越來越涉及到了城市社區民主治理的問題,為了深入了解我國社區的狀況及社區的治理模式。通過對城市社區管理的調查,有助于了解城市社區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為促進城市社區管理提供參考依據。

  二、調查活動簡介

  (一)調查時間:

  20xx年9月1日至10月15日

  (二)調查地點:

  榆林市一些社區

  (三)調查對象:

  社區居民和社區基層管理人員

  (四)調查方法:

  問卷調查法、實地走訪法、文獻調研

  (五)調查內容:

  當前居委會社區管理存在的問題

  本次調查是通過實地走訪榆林部分社區并對社區居委會成員、社區居民進行隨機調查,發送問卷和詢問其基層管理方面的一些工作,發現我市社區在不斷發展中還存在著許多問題。調查城市社區現狀和主要問題如下:

  1、社區工作職能錯位,社會管理精力不足。

  社區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與政府職能轉變密切相關。隨著政府工作重心下移,政府各職能部門都在社區設立機構,將原本由本部門承擔的工作轉嫁給社區。“社區是個筐,啥都往里裝”是目前社區承載量的真實寫照。社區成為地方政府及其職能部門工作的承受層,操作面和落實層,疲于應付、不堪重負,影響了管理社區、服務居民、開發就業等重要職能的發揮。而地方政府和部門沒有做到“權隨責走,費隨事轉”,大量義務勞動擠占了社區工作人員的時間和精力,增加了社區經濟上的負擔。

  2、社區服務功能缺位,社會管理工作不細。

  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城市居民對社區服務的需求量越來越大,,依賴度越來越高。就榆林地區情況看,相當數量的社區服務規模、內容、檔次不能適應社區居民的需求。主要問題在于:一方面對社區服務認識上存在誤區,把社區服務完全“市場化”,將社區服務看做發展街道福利的財源經濟;另一方面,形同小“政府”的社區存在著“衣食住行無力管,升級達標使勁抓”的缺位、越位現象。

  3、社區隊伍素質偏低,社會管理能力不強。

  社區工作者隊伍雖然已經得到不斷充實和加強,但從調查的所有社區干部看,初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一半以上。素質機構不夠合理,居委“老大媽”式的人員占相當比例;有的.社區工作者缺乏社區社會工作知識和自治能力;社區工作人員工資待遇仍然偏低,難以吸引專業人才的加盟。這些因素的存在,影響著社區工作者的隊伍綜合素質的提高。

  三、調查結果分析

  產生問題原因的分析:

  (一)客觀原因。

  隨著城市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一方面企業深化改革,轉換經營機制,企業的離退職工、下崗職工越來越多,同時大量農村人口涌入城市,流動人口增加。政府把更多的職能回歸社區,越來越多的社會事務下沉到社會基層部門,考驗著社區居委會的承接能力。

  (二)對社區居委會認識模糊。

  由于實際工作中,政府職能部門各級干部對社區居委會的性質、職能、作用認識模糊,而對居民來說,居委會承擔著大量的政府和行政性事務,很容易讓他們混淆居委會角色地位,因此許多居民都不了解居委會的工作。

  (三)社區居委會和政府部門關系理論與現實的錯位。

  現實中在政府與居委會之間沒有行政上的隸屬關系,但是居委會的行政性傾向特別明顯,政府對居委會工作事務的干預包括了從人員配備等重要事務到居委會日常瑣碎的寬廣范圍。

  (四)工作超標超限,浮于表面。

  各級政府部門的檢查接連不斷,一些社區居委會天天忙于迎來送往,介紹經驗。而各政府部門有時把工作進社區當作工作創新、上臺階的突破口,對社區居委會自身的承受能力估計過高,使社區居委會超標準超負荷工作。

  (五)工作方法不夠科學。

  現在社區居委會簡單重復的工作多、手工操作多、社區居委會人員大部分時間忙于填寫報表、資料匯總等簡單事務性工作,工作量雖然大效率卻很低。有的居委會配備了多臺電腦,但是會操作使用的只有2-3人,造成了辦公資源的浪費,知識居委會的工作經常處于兩難的窘境。

  (六)社區居委會業務經費不足。

  目前的社區居委會經費由街道辦事處統籌安排,但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社區居委會工作的進一步發展,使得居委會受到資金不足的限制和制約,因此必須采取多渠道保證居委會業務經費。

  四、建議和意見

  (一)社區治理社會化

  社區治理就其本質而言,是一種具有自治性的社會治理活動,它體現了社區成員的意識,反映他們的需要,照顧他們的利益,并最終依靠他們的力量。多渠道解決社區居委會業務經費。

  一是社區居委會建立單獨賬戶并全面安排;

  二是要動員發動轄區單位資源共享、共建共駐;

  三是社區居委會采取多種形式拓寬社區服務領域,建立自身的便民利民社區服務組織;

  四是政府要加大社區業務經費的投入力度;

  五是努力提高社區專職工作者的待遇。

  (二)社區治理專業化

  社區治理作為一種綜合性治理,包括各種社會服務工作,具有較廣的行業覆蓋面。許多的業務操作需要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專業化治理將是社區治理的一大趨勢。目前,許多街道正在探索社區治理專業化。如社區的“便民服務隊”缺乏專業技術人員,碰到一些服務項目解決不了,社區干部的計算機操作達不到專業化,給辦公自動化設置了障礙。針對這些情況,他們相應采取了一些政策,組織20多名社區干部參加大學學習,提高其文化程度,對社區干部進行了計算機培訓,招聘專業技術人員等等。這些措施和方法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三)社區治理法制化

  社區治理涉及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治理者與被治理者存在著一系列的法律關系,要搞好社區治理,必須以法律為準繩,明確各方面的責、權、利,嚴格依法治理,才能體現社區治理的權威性,保持社區工作的協調性,這是社區治理的最基本手段。在日常工作中,他們堅持以社區內部入手,制定完善了一系列的治理制度,為社區工作的規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礎,但是就目前而言,社區干部的職責,社區與物業,物業與業主,社區與居民的一些制度規范不完善,社區治理的法制化治理缺乏法律依據,造成一些工作的扯皮、推諉,這些都是今后社區需要解決的。

  (四)加強協調性

  社區作為社會發展的基本單元,是滿足居民日益增加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載體,必須具備“利民”“便民”“樂民”等多項功能和與此相應的組織機構,形成一個完整的“結構—功能”體系,保證社區的組織機構和組織功能的協調發展。這也是社區組織治理的基本原則。通過調查學習,使我對社區也有了更深刻的熟悉,同時也熟悉到社區在社區穩定、環境改造、為民服務中所起的作用越來越大。

  五、本次調查的結論

  社區是城市的基本組成部分,加快社區建設是提升城市化水平的必然選擇。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化,社區的地位和功能發生了重大變化,其管理、服務和自治的任務日益繁重,現有的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已明顯不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深化社區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的改革,創新社區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已成為構建和諧社區的迫切需要。城市社區自治程度的提高,社區工作對各行業、各專業人才結構應該向著專業化、知識化、年輕化的方向發展,不僅具有較高的文化水平,還要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管理組織能力,只有這樣的隊伍才能為群眾提供更滿意、更優質的服務。

  社區建設的目標之一,是要建設一個基于中國優秀傳統之上的守望相助、尊老護幼、知理立德的現代文明社會,成為一個守望相助的共同體。從目前社區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來分析,要做到這一點,不僅要加強對社區的管理,而且還要確定社區管理的目標定位并使之成為現實,使社區變成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新型社區。因此,應在實行自我管理的前提下,以社區居委會為依托,以發展社區服務為龍頭,以提高居民整體素質和生活質量為宗旨,不斷強化社區的組織、協調、凝聚職能,將社區建設成居民自治、管理工作有序、服務功能配套、治安狀況良好、社區環境優美、居民和諧相處的新型社區。

  社區情況調查報告 篇6

  調查人:xx

  調查時間:XXXX年-5-13

  調查背景:

  由于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中國家庭氣氛多以嚴厲氣氛表現出來。然而融洽的親子關系是家庭和諧關系的前提,如果沒有融洽的親子關系,家庭和諧便無從談起。當兒童成長到孩子時期很多的家庭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親子關系問題:孩子不理解父母的苦心,父母覺得孩子不聽話,孩子覺得父母過于關注自己的工作,父母的親情陪伴不夠,等許多親子問題,這種關系如果得不到緩解,進而發展出孩子與父母頂嘴,親子間的冷戰,甚至離家出走。

  同輩群體又稱同齡群體,是由一些年齡、興趣、愛好、態度、價值觀、社會地位等方面較為接近的人所組成的一種非正式初級群體。現在的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被送進托兒所、幼兒園,接著又進入學前班、小學,他們與同輩群體之間的接觸機會大大增加。這些早期的群體活動,對兒童的發展非常重要,孩子可以學習社會交往技巧與結交新朋友的技巧。同輩群體在兒童中普遍存在,他們交往頻繁,時常聚集,彼此間有著很大的影響。同輩群體是一個人成長發展的一個重要的環境因素,尤其是在兒童時期,同輩群體的影響日趨重要,甚至有可能超過父母和教師的影響。兒童從家庭逐步走向社會,首先面對的就是如何進入同輩群體,并在群體生活中實現某種社會需要。

  調查目的:此次社區調查主要目的是了解xxxx社區一些基本情況,還有開展我們實習活動的可行性調查。只有掌握了基本情況才可能做出切實可行的項目計劃。

  調查所采用的方法:實地考察法當中的無結構訪談法。

  調查步驟:

  小組討論:XXXX年5月10日小組第一次會議討論,確立了此次調查的主題,分工,進程安排,具體步驟,實地調查和隨機訪問時涉及的題目。

  實地調查

  (1)XXXX年5月13日,我們第一次前往xxxx社區進行第一次實地調查,首先來到了xxxx居委會,通過和居委會負責人的對話,我們對該社區的基本信息做了大致了解,包括社區的居民的年齡結構,居民社會成份,我們又進一步和居委會負責人溝通說明此次調查的目的,自己接下來的活動構想。接著我們前往社區活動廣場對小區的室外環境進行了實地考察,選擇適合的活動場地。

  (2)XXXX年5月20日我們前往小區做了第二次調查,此次調查目的主要是對活動構想做進一步可行性分析調查,包括對活動對象基本信息,家庭信息狀況的訪問和調查。對于我們訪談的對象我們也進一步向他們說明了我們進行訪問調查的目的以及接下來會策劃舉辦的活動等其他相關問題。

  調查內容:

  一、問題設置:

  關于家庭中親子關系調查我們所設置的問題有:

  (1)你覺得你和爸爸媽媽的關系親近嗎?

  (2)日常生活中如果你遇到煩心和心情不好的事時,通常你會跟父母交談嗎!如果沒有交談可以說說原因嗎?

  (3)你覺得父母平常對你管的多嗎,他們一般會在那些方面關注較多?

  (4)你覺得父母工作是不是很忙,是不是常常會有讓父母帶出去游玩的`愿望?

  (5)想不想和父母玩游戲?

  你在家里會幫爸爸媽媽做家務嗎通常會做那些家務活?

  針對孩子家長設置的問題有:

  (1)平常跟孩子談論的情況多嗎?

  (2)生活中你最關注孩子的那方面成長?

  (3)你會常常鼓勵你的孩子嗎?

  (4)4你覺的你的孩子理解你們嗎?

  針對孩子同輩交往情況我們設計的訪談問題有:

  (1)你最好的朋友有幾個他們是否跟你居住在同一個小區?

  (2)你覺得在小區里是否很容易找到一些玩伴,并且好不拘矜?

  (3)如果和你一起的朋友在一起你們最愛討論什么問題關于學習還是游戲?

  (4)如果你遇到不開心或心煩意亂時會找你的朋友訴說嗎?

  (5)你對朋友或者你身邊的同伴是怎么看的會不會覺得他們對你很重要?

  二、調查所表現出來的問題有:

  家庭中親子關系所存在的問題:

  從親子溝通的時間上看,我國兒童普遍與父母溝通的時間較少,每周最少的還不足4小時。同時,與母子溝通相比,父子溝通的時間更少。

  兒童親子關系的問題變化主要表現在:

  (1)兒童與父母在一起的時間逐漸減少,親子依戀的行為特征發生了變化,對父母的情感表露及對自己私密的袒露減少,但親子間早年所形成的情感依戀仍會持續到兒童時期,并不因兒童追求獨立自主而中斷。

  (2)在性別差上,女孩子與父母比男孩子與父母更為親近,也有更多的溝通。

  社區情況調查報告 篇7

  一.實踐背景

  全國文明城市稱號是由中央文明委授予一個城市的綜合性榮譽稱號,它包含了國家衛生城市、環保模范城市和園林城市的一些基本指標和基本特征,體現的是一個城市的整體文明程度,是最具價值的無形資產和城市品牌。想要贏得全國文明城市稱號有2個條件:一硬件指標的問題,除與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環保模范城市相關聯的問題外,還有城市公共設施投入、城市綜合管理等;二是軟件指標方面,如社會風尚、市民素質、黨政機關和窗口行業的服務水平。

  20xx年,我們又有了新的志愿者活動,,在學校的積極推動下,我和同學又展開新一輪的攻勢,來完成我們應盡得義務,完成新一輪的挑戰。

  1.實踐地點:芷蘭社區

  2.活動時間:20xx-2-25至20xx-2-28

  3.實踐人:張XX宋XX

  4.實踐內容:社區保潔活動,社區護綠活動

  二.社區的總體狀況及實踐、分析

  (一)總體來說,近幾年來,隨著國家對城市衛生管理的力度加強,一系列活動的開展,讓社區的人們對保潔、護綠重視的力度不斷加大,社區的空氣也一片清新,就我觀察的范圍來說,當前的情況基本良好,但也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1.按年齡來看

  從我近幾天觀察的情況來看,有個別年齡層的居民沒有遵守社區所規定的原則去做的。

  亂扔垃圾的大約各個年齡都有;破壞花草、亂折樹枝只有一二年級的小學生;隨地吐痰年紀在50~60歲,在公共場所吸煙的人在25~60歲。

  2.按不同人群來看

  接收教育多得人,文明禮儀的條條框框也就會自覺去遵守,自覺履行自己該盡的義務,對于年紀小或是年長的人,他們接受的教育知識比較淺顯,有的陋習已經成為了貫性,不容易改正,他們是最容易出亂子的。

  這是我們在實踐過程中所看見的社會現實狀況的一個縮影。

  (二)實踐

  社區工作人員告訴我,從去年8月份開始,社區就成立了清潔隊,幫助居民清理雜物。芷蘭社區居委會對小區環境進行了綜合整治,社區面貌有得越來越好了。清潔隊對街區進行監督管理,發現臟亂差,及時匯報、及時清掃:環保工作的逐漸深入不僅使社區環境更加干凈、整潔了,最重要的是增強了社區居民的環境意識。這一行動也正好讓我們的.行動更加方便,便宜。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采取了團隊實踐和個體實踐相結合的方式

  20xx-2-25

  今天早上,我們一行人早早的在社區門口集合,前一天我們已經跟社區管理清潔衛生工作人員說明我們的來意,他就欣然的答應我們和他們一起參與社區保潔、護綠等工作。在社區大廳中,他們給我們每人分發了帆布手套和口罩,讓我們帶上。整裝完畢后,我們分組進入社區各街巷,清掃垃圾。當我們搞完了衛生,環境有了改觀。

  20xx-2-26

  第二天,帶上裝備,我們繼續深入到社區小街小巷內對街道進行“兩掃”“兩保”;9點后,我們就到了綠化帶對樹木進行維護和修整。

  20xx-2-27

  第三天,我們一行人來到街道,看到綠化帶中有建筑垃圾,把建筑垃圾“消滅”后,繼續清掃街道。

  20xx-2-28

  第四天,我們跟隨清潔隊一同檢查社區的衛生,并跟居民挨家挨戶給居民打招呼,希望居民愛護環境衛生,不要隨手亂丟垃圾,雖然都是臟活累活,但我們仍然沒有掉隊,跟上他們的步伐,將環境整理得井井有條。

  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每個時候,一個小小的習慣,發揮的效益就能讓我們超乎想象;逐漸的,那些不好的行為都會逐漸被我們擯除.如果我們平時不注意,認為有時候隨手亂扔沒什么大不了的,那么它就會惡性循環,成為自身的一種習慣。不僅僅是在實踐期間,我們要在檢查保護環境,搞好衛生,在平時,我們更要重視環境。

  短期的社會實踐,一晃而過,確然我從中領悟到很多東西,豐富了我們的實踐經驗,提高了我們的團隊合作能力,使我們通過這次實踐更加了解社會,這次實踐活動意義深遠,這些東西讓我終生受用,社會實踐拉近了我與社會的距離,引導我們走出校門、步入社會、并投身社會,也讓自己開拓了視野,增長了才干,經一步明確了我們青年學生的成才之路與肩負的歷史使命,希望有更多的機會然我從中得到鍛煉,樹立遠大的理想,明確自己的目標,為祖國的發展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社區情況調查報告 篇8

  近年來,東站社區圍繞建設“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區”的目標和方向,大力實施黨員“安家工程”,社區黨建有特色;盡力滿足居民群眾需求,社區服務有亮點;豐富活動載體,社區文化有活力;大力開展文明創建活動,社區文明上臺階。社區面貌煥然一新,廣大居民的認同感極大增強。同時,也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現在:一是社區經濟發展“短腿”,二是“同駐共建”氛圍不濃,三是社區“行政化”傾向嚴重,四是社區服務亟需“上檔升級”,五是社區干部普遍存在著“知識儲備不夠”。“窺一斑知全豹”。東站社區的個性問題折射出當前城市社區的共性差距,反映出建設和諧社區仍然任重道遠。尤其要圍繞構筑和諧社區,突出抓好五點。

  一、立足建設實力型社區,大力實施強居工程

  在發展社區經濟上,社區居委會要跳出自辦經濟的小圈子,確立稅源經濟的發展方向,致力優化經濟發展環境,為各種經濟成分和經濟組織提供全方位的優質服務。作為政府來講,當前要加快探索建立一種既有利于促進社區經濟發展,又有利于形成穩定的社區財力來源的新機制。可大力開展招商引資,發展多種所有制經濟,豐富社區稅源,把來自社區的財政收入“蛋糕”做大,在此基礎上運用財政轉移支付的辦法,解決社區組織的經費來源,并形成一種良性的基層財力機制。同時,引導街居組織搞好自辦企業改制,發展個體私營經濟和各類社區經濟,不斷夯實社區的財力基礎。

  二、立足建設自治型社區,大力實施共建工程

  積極適應社會轉型、管理體制變更的新形勢,按照“政府依法行政、社區依法自治”的要求,進一步創新城市社會管理體制,建立社區管理新模式。城市基層政府要切實轉變職能,加強和改進對社區居委會工作的指導,用民主、法治、引導的方式方法取代過去簡單的行政命令。屬于政府及有關部門自身應完成的`行政性任務,不得硬性攤派到社區;不屬于社區任務,但社區做起來有優勢的行政事務性工作,可采取“權隨責走,費隨事轉”的辦法解決。社區居委會要完善自治功能,在建立健全社區黨組織、社區居民自治組織的同時,不斷培育壯大各類協會和中介服務組織,承接起大量與居民相關的社會公共管理事務和公益事業。要健全社區成員代表會議制度,完善居務公開的各項制度,暢通居民參與管理的渠道。

  三、立足建設服務型社區,大力實施便民工程

  要立足于滿足社區居民的不同層次的需求,尤其要滿足社區居民最為迫切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逐步建立起門類齊全、功能完備的社區服務體系。要強化社區服務功能,既要注重社區服務的福利性、公益性,又要走社會化、市場化、產業化的路子,以盈利養福利,以有償補無償,通過多種形式興辦社區服務項目,形成多渠道的社區建設投入機制,在社區內逐漸形成社會福利服務、社會互動服務和市場有償服務相結合的社區服務網絡。

  四、立足建設人文型社區,大力實施素質工程

  東站社區的實踐證明,社區文化建設開展得紅紅火火,就會形成一種大氛圍,成為一種“文化社區”。要通過挖掘文體骨干、培育文體團隊、組織文體活動等,在各社區形成有自己特點的文化隊伍和活動項目。要充分發揮社區文化資源和文體人才的優勢,建立社區學校,并可在街道和居民小區建立文化站和文化活動室,為居民群眾提供陶冶情操、學習知識、人際交往、豐富生活的便利。要以青少年教育、社會公德、家庭美德、法制教育為重點,搞好社區教育;進一步加強社區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和黨組織班子建設,充分發揮社區各級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和戰斗堡壘作用,為構建和諧社區提供政治保證。

  五、立足建設安全型社區,大力實施平安工程

  有效化解各類矛盾,確保社區的安全和穩定,是創建和諧社區的前提條件。要結合社區特點,抓好以基層黨支部為核心、政法基層單位為骨干、群眾自治組織為基礎、群防群治為依靠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發揮好社區維護社會穩定“第一道防線”的作用。要根據新形勢下各類社會矛盾逐漸凸現的實際,建立健全糾紛排查、矛盾調處、突發事件預警、困難群體幫扶、責任追究等工作機制,努力把矛盾解決在社區、化解在內部、消除在萌芽狀態。要建立由社區居委會協助公安部門統一管理居民戶口的制度,單位管理的居民戶口全部移交社區管理;城市社區普遍建立社區警務室,并按照社區地理、人口規模、治安狀況等,靈活實行一居一警、一居兩警、一居多警等多種配置模式,為社區提供安全保證。

  社區情況調查報告 篇9

  一、被調查社區的基本情況

  1、自然情況:被調查社區共有71棟居民樓,5047戶居民17875人,其中有困難戶262戶,158名在籍黨員。

  2、社區組織建設情況:按照2018年3月13日中國共產黨南關區委、南關區政府關于《南關區社區居委會組織建設工作實施方案》要求,分別在兩個社區成立了社區組織,分別設立主任一名,副主任五名。工資統一由街道辦事處發放。見附表四。

  3、現階段社區服務網點分布情況。至20**年共有各類便民服務網點91處,主要類型:食雜店、小吃部、超市、美發店、自行車修理、糧油經營、藥店、衛生所、養老院、自行車停車場、農貿市場、網吧等。見附表五

  二、調查結果反映的基本問題

  以兩個社區調查數據看,反映的情況基本上是一致的。

  (一)較好的方面

  1、經過幾年來的工作,全社會上下特別是各級政府部門對搞好社區建設的重要性、必要性認識上有了進一步提高,可以看出在搞好社區建設上達成了共識,同時,增強了抓好社區建設的緊迫感。

  2、自96年提出搞好社區建設以來,特別是市區兩級政府出臺有關政策(制定工作方案)以來,社區組織載體得到了落實,社區工作者的工資相對穩定,同時穩定了隊伍。

  3、吸收了一部分新人充實到社區工作者隊伍中,社區干部的年齡結構得到了改善,文化程度有了進一步提高。因此適應新形勢新任務要求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二)存在的問題

  1、社區中各類設施和場所仍處于初級化、簡單化階段,且數量少、種類少,缺項較多,尤其是缺少群眾歡迎的文化活動設施和場所。

  2、社區主任缺少社區工作實踐經驗,各類組織載體缺乏,作用發揮較差,就如何開展社區工作缺乏理論上的指導。

  3、功能弱化,依附性強:從目前社區居委會工作上看依舊沿襲老的傳統,承擔著區街各部門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社區居委會很大程度上成為各級政府部門工作的承受層、落實層,理論上社區自治功能很難體現。

  4、目前社區組織載體模式仍舊沿襲自上而下的方式。仿政府機構設置,很難適應社區功能的實際需要。主要表現在一是社區主要工作集中在承擔政府指派任務;二是社區自我生存、自我發展能力不足;三是上情下達容易,下情上達意圖無法實現;四是目前社區工作者承擔的工作任務和所得報酬不成比例,在一定程度上挫傷了社區工作者的積極性。

  (三)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分析

  1、在社區建設的方向問題上仍然存在著認識偏差一些部門同志不能把握社區建設的實際內容,存在社區建設就是加強硬件投入,沒有認識到體制創新的問題。

  2、責、權、利不統一。目前按照長南辦發5號文件規定各社區居民委員會主要職責有九項,包括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發展社區文化、教育、體育事業,搞好社區環境衛生,搞好綜合治理,發展社區服務,促進社區經濟發展等。可是明確社區的權力范圍確沒有一個具體的規定,更無從談起利益問題,這種責、權、利不統一導致社區工作走入誤區,成為各級部門工作的落實者。

  3、社區資源問題:由于地域不同導致社區在經濟、人文、環境等諸多方面的差異,是必導致社區可利用資源的差異,相應增加資源少社區工作的難度工作的難度。

  4、發展社區的政策明顯滯后,目前如何發展,給社區以什么樣的政策,社區發展的方向許多問題只是停留在理論上,在實踐上由于各種權力機構的設置及認識不到位很大程度上制約了社區的自我壯大。

  三、幾點建議

  建議市區政府盡快了臺政策,主要內容:

  1、明確社區建設的方向。

  2、明確社區組織在社區建設中的地位,比如杭州等地明確社區服務中心就是一個管理部門,統一管理社區各類服務中介實體。

  3、明確社區組織和相關職能部門的關系,包括水、電、氣、物業等管理部門及駐區單位等,特別是監督及制約機制的建立。

  4、加大對社區扶持力度,一是費隨事轉,增加時社區組織的經濟投入;二是權隨責走,各級行政部門(工商、稅務、城管等)加大對社區的政策扶持力度。

  社區情況調查報告 篇10

  “社區”無論是作為一個學術概念理解,還是作為一個區劃來解釋,都有其道理。目前全國上下都在就如何搞好社區建設進行進取的嘗試和有益的探索。那么我區的社區建設情景如何呢帶著這樣的問題我們桃源政協地區組組織了張建德、張占明、于海濤、杜建4名委員對桃源街道的長源社區、濱河社區進行了調查,并構成如下調研報告。

  一、被調查社區的基本情景

  1、自然情景:被調查社區共有71棟居民樓,5047戶居民17875人,其中有困難戶262戶,158名在籍黨員,兩個社區20xx年經濟總收入為5萬元,20xx年為1.4萬元,20xx年為0。呈遞減趨勢,兩社區共發生治安案件20xx年為33起,20xx年28起,呈下降趨勢。

  2、社區組織建設情景:按照20xx年3月13日中共南關區委、南關區政府關于《南關區社區居委會組織建設工作實施方案》要求,分別在兩個社區成立了社區組織,分別設立主任一名,副主任五名。工資統一由街道辦事處發放。

  3、現階段社區服務網點分布情景。至20xx年共有各類便民服務網點91處,主要類型:食雜店、小吃部、超市、美發店、自行車修理、糧油經營、藥店、衛生所、養老院、自行車停車場、農貿市場、網吧等。

  二、調查結果反映的基本問題

  以兩個社區調查數據看,反映的情景基本上是一致的。

  (一)較好的方面

  1、經過幾年來的工作,全社會上下異常是各級政府部門對搞好社區建設的重要性、必要性認識上有了進一步提高,能夠看出在搞好社區建設上達成了共識,同時,增強了抓好社區建設的緊迫感。

  2、自96年總書記提出搞好社區建設以來,異常是市區兩級政府出臺有關政策(制定工作方案)以來,社區組織載體得到了落實,社區工作者的工資相對穩定,同時穩定了隊伍。

  3、吸收了一部分新人充實到社區工作者隊伍中,社區干部的年齡結構得到了改善,文化程度有了進一步提高。所以適應新形勢新任務要求的本事得到了提高。

  (二)存在的問題

  1、社區中各類設施和場所仍處于初級化、簡單化階段,且數量少、種類少,缺項較多,尤其是缺少群眾歡迎的文化活動設施和場所。

  2、社區主任缺少社區工作實踐經驗,各類組織載體缺乏,作用發揮較差,就如何開展社區工作缺乏理論上的指導。

  3、功能弱化,依附性強:從目前社區居委會工作上看依舊沿襲老的.傳統,承擔著區街各部門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社區居委會很大程度上成為各級政府部門工作的承受層、落實層,理論上社區自治功能很難體現。

  4、目前社區組織載體模式仍舊沿襲自上而下的方式。仿政府機構設置,很難適應社區功能的實際需要。主要表此刻一是社區主要工作集中在承擔政府指派任務;二是社區自我生存、自我發展本事不足;三是上情下達容易,下情上達意圖無法實現;四是目前社區工作者承擔的工作任務和所得報酬不成比例,在必須程度上挫傷了社區工作者的進取性。

  (三)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分析

  1、在社區建設的方向問題上仍然存在著認識偏差一些部門同志不能把握社區建設的實際資料,存在社區建設就是加強硬件投入,沒有認識到體制創新的問題。

  2、責、權、利不統一。目前按照長南辦發[2001]5號文件規定各社區居民委員會主要職責有九項,包括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發展社區文化、教育、體育事業,搞好社區環境衛生,搞好綜合治理,發展社區服務,促進社區經濟發展等。可是明確社區的權力范圍確沒有一個具體的規定,更無從談起利益問題,這種責、權、利不統一導致社區工作走入誤區,成為各級部門工作的落實者。

  3、社區資源問題:由于地域不一樣導致社區在經濟、人文、環境等諸多方面的差異,是必導致社區可利用資源的差異,相應增加資源少社區工作的難度工作的難度。

  4、發展社區的政策明顯滯后,目前如何發展,給社區以什么樣的政策,社區發展的方向許多問題只是停留在理論上,在實踐上由于各種權力機構的設置及認識不到位很大程度上制約了社區的自我壯大。

  三、幾點提議

  提議市區政府盡快了臺政策,

  主要資料

  1、明確社區建設的方向。

  2、明確社區組織在社區建設中的地位,比如杭州等地明確社區服務中心就是一個管理部門,統一管理社區各類服務中介實體。

  3、明確社區組織和相關職能部門的關系,包括水、電、氣、物業等管理部門及駐區單位等,異常是監督及制約機制的建立。

  4、加大對社區扶持力度,一是費隨事轉,增加時社區組織的經濟投入;二是權隨責走,各級行政部門(工商、稅務、城管等)加大對社區的政策扶持力度。

【社區情況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社區生活情況調查報告07-07

社區管理情況調查報告(通用11篇)07-23

加強社區建設工作進展情況調查報告08-14

社區就業情況調研報告09-25

社區未成年人教育情況調查報告10-13

情況調查報告07-03

社區調查報告07-29

手機情況調查報告10-18

閱讀情況調查報告08-12

消費情況調查報告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