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澇災害調查報告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洪澇災害調查報告
為弄清楚一個事件或一個情況,我們要通過科學的方法去研究,我們在調查結束后還需要完成調查報告。但是調查報告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洪澇災害調查報告,歡迎閱讀與收藏。
洪澇災害調查報告 1
由于受14號臺風影響,我縣從8月13日到15日連降大到暴雨,發生特大洪水,對此,我們認真準備、科學調度、全力搶險,現將雨情、水情、災情及搶險行動情況匯報如下:
一、雨情
8月13日18時至8月15日8時,全縣平均降雨231.6毫米,最大降雨點縣城城區,降雨367.9毫米。此次降雨的特點:一是強度大。全縣24小時平均降雨超過200毫米,其中,鲇魚山站14日下午2點到4點兩小時降雨77毫米。二是持續時間長。自13日18時開始到15日上午,長時間降大到暴雨,中間沒有間歇。三是洪水來勢猛。暴雨時,山洪暴發,平地起水,短時間內匯聚入陶家河、東叉河、東沙河等幾條支流,洪水漫溢。
二、汛情
截至8月15日上午8點,鲇魚山水庫已達水位107.51米(汛限水位106米),庫容5.34億立方;鐵佛寺水庫已達水位106.2米(汛限水位104米),庫容2830立方;大石橋水庫已達水位123.44米(汛限水位122.3米),庫容1013萬立方。三座大中型水庫均超出汛限水位1米以上。全縣124座小型水庫全部接近或超出汛限水位,開閘放水或從溢洪道溢水。境內的河流、塘、堰及渠道高水位、滿負荷運行。
三、災情
由于降雨強度大,持續時間長,致使受災面積廣,損失慘重。災情概括起來呈以下特點:
一是受災面大。此次受災涉及全縣22個鄉鎮,其中重災有武橋、河鳳橋、城關鎮、鲇魚山、李集、余集、吳河、上石橋等8個鄉鎮,受災人口23萬,受災行業涉及農、林、牧、漁、水利、工交運輸、城鎮、電力、通訊等行業。
二是受災點多。北部鄉鎮形成嚴重內澇。河鳳橋楠桿橋村的寨圍孜組、山坎組,武橋鄉白蛇堰村,李集鄉卜店村,豐集鄉青山村,被洪水圍困群眾1000余人,淹倒房屋700多間。城區5平方公里嚴重積水,多處交通、供電通訊中斷。城關水果批發市嘗大別山商場被洪水淹沒近1米,受災工商戶3000多戶,居民家中進水5000多戶,大批家電因遭水淹而損壞,累計損失1000多萬元。縣城6所中小學校全部進水,農村中小學校校舍損毀嚴重。南部山區鄉鎮1000多戶群眾受山體滑坡和泥石流威脅。在防汛搶險最緊急的8月14日夜晚,全縣多處告急,防汛形勢嚴峻。
三是成災嚴重。全縣農作物受災面積31萬畝,成災22萬畝,絕收4.9萬畝。死亡大牲畜1500頭,沖毀漁業養殖水面5萬畝,停產工礦企業6個,公路中斷18條,沖毀路基210公里,損壞輸電線路9條65公里,損壞通訊線路130公里,3個基站進水,導致4000門電話通訊中斷。毀壞河堤、護岸、橋涵、塘、堰等水利設施2500多處(座),倒塌房屋6000多間。
四是損失慘重。據初步統計,全縣洪澇災害累計損失折合人民幣2.5億元。其中,水利設施及防洪設施損失6700萬元,農林牧漁業損失1.21億元,工交運輸業損失4200萬元,其它方面損失xx萬元。
四、抗洪救災措施
面對災情,縣委、縣政府不等不靠,統籌安排,科學調度,采取措施,帶領全縣人民全力以赴抗洪救災。
一是強化領導,全力搶險。縣委、縣政府組織了由35個縣級領導帶隊的22個工作組分赴到各自分包的防汛責任區現場辦公,一線指揮搶險,及時排查隱患,排除險情,切實幫助鄉鎮解決受災群眾吃、注就醫問題,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縣四大機構和縣直單位組織了1200余人的'青年抗洪搶險突擊隊,組織300余名公安、武警、消防干警和官兵全力投入到抗洪救災之中,在城區維護穩定,安撫群眾,解救被洪水圍困的居民,幫助居民轉移物品;共營救轉移群眾800人,幫助轉移大件財產8000余件。
二是強化責任,狠抓落實。認真落實防汛預案,嚴格落實領導責任制,各級防汛責任人一律到崗到位,靠前指揮;嚴格落實水庫防汛責任制,對縣轄區內的2座中型水庫和124座小型水庫嚴格按照調度計劃和防汛方案調度運作,有效錯開鐵佛寺水庫泄洪和城關東叉河之間的洪峰,緩解了洪水對縣城的威脅。對病險水庫限制水位或空庫運行;嚴格落實泥石流、山體滑坡造成事故責任制,實行縣領導包鄉、鄉領導包村、村干部包組、逐戶排查隱患,對受到泥石流、山體滑坡威脅的群眾,一律轉移到安全地方度汛;嚴格落實交通安全責任制,做到安全第一,暢通第二;嚴格落實防汛責任追究制,對工作不力或玩忽職守的黨員干部,嚴格按有關規定進行查處,絕不姑息遷就。
三是眾志成城,全力救災。災情發生后,縣委、縣政府采取緊急搶險措施,降低災害損失。縣四大機構領導深入搶險一線,與基層干部群眾一道搶險救災。調度救災物資,緊急調撥救災資金10萬元,已發放救災帳蓬60頂,方便面3000箱、礦泉水5000瓶、面粉1000余斤,大米x余斤,捐贈衣物1000余件,藥品100余份,確保災民有飯吃、有衣穿、有房祝加強治安防范,確保抗洪搶險期間全縣社會穩定。
四是核實災情,降低損失。災情發生后,縣委、縣政府緊急抽調230余名干部、組成22個工作組,于今天早晨6點奔赴各鄉鎮,深入災區,開展抗災救災工作,對已成災的,進行準確調查登記,對已發生險情,尚未成災的,立即排險。具體災情正在進一步核實之中。目前,災區群眾情緒穩定,社會大局穩定。
五、請求解決的問題
鑒于受災面廣,災情嚴重,受災人口多,需要大量的資金、物資、糧食、藥品等,請求上級給予解決。
洪澇災害調查報告 2
20xx年6月3日以來,百年一遇的強降水給我縣林業帶來了巨大的損失,全縣林業干部職工正與林農、造林大戶及各綠化公司積極投入生產自救。現將林業受災情況及生產自救情況匯報如下。
一、受災基本情況
全縣造林及育苗受災面積15.66萬畝,損壞房屋多間,水毀林區公路、輸電線路、給水管線等多處,受災損失4898.81萬元。
1、“一大四小”工程受災情況:“一大四小”工程總損失3004萬元。其中,通道綠化新造林水毀苗木260萬株,受災損失1282萬元;通道綠化林苗一體化受災面積580畝,受災損失226萬元;大田育苗受災面積400畝,受災損失1200萬元;灘涂地新造林受災面積1000畝,受災損失40萬元;荒山造林受災面積3900畝,受災損失256萬元。
2、油茶受災情況:大田育苗受災面積72畝,水毀270萬株,損失505.5萬元;油茶林受災面積3200畝,水毀苗木16萬株,損失420萬元。受災總損失925.5萬元。
3、雷竹受災情況:雷竹受災面積1200畝(不含“一大四小”工程雷竹造林),株數59萬株,損失480萬元。
4、其他造林受災情況:受災面積8.2萬畝,株數24.6萬株,損失469萬元。
5、基礎設施受災情況統計:水毀林區公路31處,里程11.9公里,損失11.9萬元;輸電線路3處,長度1.5公里,損失0.15萬元;給水管線26處,長度10.8公里,損失10.8萬元;房屋損壞35間,經濟損失37.5萬元,總計損失60.35萬元。
二、今后打算
1、加強管護
①、立即修復苗天排水溝。對被洪水沖毀和損壞的排水溝立即組織修復,要求各造林主體立即行動起來,集中時間、集中勞力,在7月上旬所有被沖毀和損失的排水溝全面完成修復任務。
②、清理死苗和補植。對被洪水淹沒的死苗在三天之內清理完畢,并在一周內完成補植任務。
③、及時扶苗定植。對被風雨刮倒的樹苗及時扶正、培土扶蔸,大苗進行打樁固定,防止發生再倒扶現象。
④、實行稻草覆蓋。確保補植苗木的成活率。對補植的苗木和重點地段的苗木進行培土扶蔸,稻草覆蓋。一方面可防止雜草滋生;另一方面可保濕恒溫,以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⑤、加強病蟲害防治。目前已進入高溫季節,是苗木病蟲害高峰期。縣森防站全力以赴,加強林木病蟲害的宣傳和
技術指導。一方面開展病蟲害防治培訓班,將病蟲害防治知識傳授給造林主體,另一方面深入田頭地塊,開展病蟲害測驗和滅蟲治病工作,從而,將苗木的災害降低到最低限度。
2、全面開展“一大四小”工程自查工作,迎接全市秋季檢查驗收。
3、搞好災害損失統計,積極向上爭取救助。
洪澇災害出現后,我們立即組織人員深入災區了解災情,收集有關災害數據和影像資料,在第一時間向省、市報送,行文請求省廳解決救災資金200萬元,請求市局解決救災資金100萬元。
洪澇災害調查報告 3
一、基本概況
榮邦鄉位于白沙縣西北部,距離縣城70公里,與某縣、昌江兩個市縣接壤,毗鄰國營大嶺、邦溪、芙蓉田和某紅嶺分場,是個邊遠的鄉鎮。全鄉總面積82.2平方公里,可利用面積5.6萬畝,其中耕地面積13620畝,轄5個行政村,19個自然村,31個村民小組,總人口6819人,共1271戶,其中農業人口6457人。2014年全鄉社會生產總值實現5562.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465元。
二、遭受洪澇災害情況
今年入汛以來,我鄉先后遭受多輪強降雨襲擊,特別是今年第17號臺風“納沙”和第19號臺風“尼格”襲擊我鄉,使我鄉遭受重大損失,受災人口6413人,農作物受災面積16901畝,其中水稻成災面積1350畝,甘蔗受災面積7250畝,木薯受災面積2105畝,橡膠受災面積2546畝,香蕉受災面積2115畝,瓜菜受災面積318畝,其他作物1217畝。水產養殖受災面積300畝。房屋受災1600戶,其中倒塌房屋21間,損壞房屋140間;沖毀鄉村和村組公路路基4000米、橋涵毀壞5座;損壞橋涵渠道16500米,沖毀塘壩6宗,損壞橋涵3座,損壞渡槽1座,沖毀水閘1座。全鎮洪澇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達2689萬元。
三、抗風救災情況
災情發生前和期間,接到縣委、縣政府臺風暴雨天氣通知后,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防汛工作,迅速召開單位部門負責人,鄉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會議,部署抗洪搶險工作,啟動搶險救災預案
一是成立抗洪搶險指揮部和防洪搶險工作組,負責指揮全鄉防洪搶險工作,鄉長任副指揮長,其他黨委成員和駐鄉各單位、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抗洪搶險指揮部,并明確了相關部門的工作職責。
二是加強各類水利工程的安全檢查和防汛物資的檢查落實。各村對山塘水庫常檢查,做到雨天有人看守,晴天有人檢查,確保防汛物資儲備到位。
三是加強水庫調度管理,嚴明防汛紀律。各類水庫山塘,特別是危及村莊、交通干線安全的'山塘、水庫,按照規定落實檢查觀測制度,嚴格執行度汛方案,不得超蓄。四是組織駐村干部下村轉移危房戶,確保群眾生命財產安生。五是鄉政府機關干部堅守崗位,嚴陣以待。鄉防汛抗旱辦公室在汛期要堅持24小時領導帶班的值班制度,國慶節期間不放假,晚上要求干部全部在鄉住宿,確保了不出現大的汛情災害。災害發生期間,原縣長王應才、縣人大副主任王志錚、符英蘭多次下鄉指導我鄉抗風救災工作。
四、災害下步工作
臺風過后,我鄉開展了各種形式的抗災救災工作,全力開展生產自救。下派鄉干部到田頭地塊,受災農戶家中,一家一戶進行核實。同時動員群眾開展生產自救,積極采取補救措施,對農作物進行洗苗、扶苗、補種,積極幫助群眾解決困難,度過難關,以挽回災害造成的損失。并發過救災款20萬元,保障重點受災群眾的基本生活。
洪澇災害調查報告 4
入汛以來,我市出現了五次強降水,特別是9月5日以來,全市范圍出現一次持續連陰雨過程,局地降大暴雨或特大暴雨,部分縣區遭受洪澇災害,鎮巴、南鄭等縣受災較重,現將防汛救災工作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雨情汛情災情
(一)雨情。9月5日20時至11日16時,全市505個測站降水,其中50—100毫米的122站次,100毫米以上的252站次,點累計最大降雨量為鎮巴永樂520.4毫米,南鄭紅春林和鎮巴三溪、紅魚累計降雨量超過400毫米;南鄭碑壩、廣家,西鄉駱家壩和鎮巴青水、向家坪、大池、簡池累計降雨量超過300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鎮巴大部和南鄭、西鄉局部,尤其以9—10日兩天降雨較大,9日鎮巴永樂降雨量高達291.9毫米,為特大暴雨;10日西鄉駱家壩142.6毫米,屬大暴雨量級。
(二)汛情。受此次強降雨影響,全市江河支流共發生起報流量以上洪水31場次,警戒流量以上洪水7場次,其中較大的有湑水河9月11日7時升仙村站最大流量1080立方米/秒(警戒流量1000立方米/秒),9月10日13時涇洋河堰口站最大流量1008立方米/秒(警戒流量1000立方米/秒)。
(三)災情。截止9月11日16時,9月5日以來的暴雨洪水造成南鄭、鎮巴、佛坪、略陽、西鄉等縣64257人受災,緊急轉移安置2759人,因災倒房134戶288間,嚴重受損房屋280戶589間,一般受損房屋643戶1438間,農作物受災面積3154公頃、成災2030公頃,絕收470公頃,初步統計災害已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01億元。
鎮巴、南鄭兩縣受災較為嚴重。鎮巴縣26876人受災,直接經濟損失4089.6萬元,緊急轉移安置948人,因災倒房109戶238間,嚴重受損房屋196戶351間,一般受損房屋366戶739間,農作物受災面積1367公頃,縣內多處道路被毀,三溪、簡池集鎮房屋、街道積水嚴重,廣場、學校均不同程度進水被淹;簡池鎮暴發的山洪沖斷了一煤礦礦區兩座水泥橋,兩輛運煤車被沖進河里,無人員傷亡。南鄭縣5052人受災,直接經濟損失1835.4萬元,緊急轉移安置1434人,因災倒房9戶18間,嚴重受損房屋24戶57間,一般受損房屋86戶176間,農作物受災面積147.97公頃,造成縣內多條縣鄉道路水毀嚴重,前往福成、碑壩的交通中斷。
入汛以來,我市先后遭受了“5.9”、“7.8”、“8.6”、“8.29”和“9.6”五次較大的暴雨洪澇災害,全市6縣區7.99萬人不同程度受災,農作物被淹,民房倒塌,水利交通等基礎設施受損嚴重,給群眾財產安全帶來巨大損失,全市累計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19億元。
二、防汛救災工作情況
在防抗暴雨洪災工作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快速反應,果斷處置,科學指揮,采取有效措施,有力有序組織廣大干部群眾奮力抗洪救災,努力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
一是領導重視,快速反應。接到氣象降雨預報和省防總防抗降雨工作安排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市委書記魏增軍、市長王建軍及市委、市政府分管領導多次到市防汛辦了解降雨情況、河道水情、天氣演變趨勢等,要求各級各部門要把人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加強重點區域、重點部位防汛值守,及時啟動防汛應急預案,嚴防持續陰雨裹加暴雨引發山洪、崩塌、滑坡等次生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9月11日,增軍、建軍同志冒雨趕赴南鄭、鎮巴受災最重的鄉鎮,察看災情,看望慰問受災群眾和在一線領導救災的基層干部。市政府召開常務會議專門聽取防汛和救災情況匯報,研究安排下一步工作措施。聯系縣區的市級領導和市直部門第一時間趕赴縣區檢查指導防汛救災工作,督導落實防抗措施。9月9日,雨勢增強,市防汛指揮部發出《關于切實做好近日強降雨防范工作的緊急通知》,作出了具體安排。市、縣、鎮三級防汛責任人全部上崗到位,強降雨期間各縣區,特別是南鄭、鎮巴、寧強等縣都有一名黨政主要領導坐鎮防汛辦指揮,協調、督導、落實各項防御措施。
二是加強應急值守,及時研判預警。市、縣(區)、鎮政府加強領導帶班值班和應急值守力量,嚴格24小時值班,一小時降雨達到20毫米報警閥值時,及時預警提醒到縣區、鎮村。市防汛辦根據監控指標,及時向鎮巴和南鄭降雨較大的鎮進行電話提醒,指導督促落實防御措施,防止發生人員傷亡。9月5日以來,市氣象部門每天做好滾動預報,及時發布暴雨預警;水文部門加密測報河道流量,根據上游降雨和水情,及時預測預報河道來水,觀測河道水情流量,給基層撤離轉移人員提供決策依據。同時加大對水庫、水電站、尾礦壩、山洪地質災害、滑坡點、校舍以及城鎮低洼易澇區等危險地段巡查。
三是及時啟動預案,積極搶險救災。暴雨洪災發生后,市縣黨委、政府立即進入實戰狀態,落實防、搶、撤方案,組織轉移受災群眾。市、縣民政部門及時派出了多個工作組趕赴受災鎮村,指導安排受災群眾生活,鎮巴、南鄭已緊急下撥棉被200床及部分食品、飲用水等基本生活物資,用于受災群眾緊急轉移安置及生活救助。交通、電力、電信部門派出搶險技術人員分赴受災縣區緊急搶修道路、通訊、供電設施。鎮巴、南鄭、西鄉及時啟動全縣或鎮村防汛應急預案,將受威脅的群眾轉移到安全地帶。鎮巴撤離轉移9個鎮群眾497人,南鄭轉移撤離福成、碑壩兩鎮群眾450人。9月11日19時,市減災委辦公室啟動了自然災害救助四級應急響應,各級各部門迅速響應,采取有效措施,強化安全教育,全力確保防汛救災人員安全,防止次生災害、衍生災害發生。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據氣象部門預報,本次降雨將持續至15日,期間仍將會發生局部暴雨。這次降雨是我市今年汛期降雨持續時間最長、范圍最廣、局部強度最大、災情相對嚴重的一次。由于前期降雨偏少,加之我市歷史上發生秋汛洪澇災害較多,由秋汛引發泥石流、崩塌、滑坡等次生災害的形勢嚴峻。下一步,我們將按照省政府和省防總的要求,高度戒備,進一步落實防汛責任,狠抓措施落實,全力做好防汛救災工作。重點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強化防汛值班,保持信息靈通。市、縣(區)、鎮(街道辦)政府和承擔防汛責任的`部門立刻轉入實戰狀態,取消休假。各級防汛責任人全員上崗到位,重大雨汛過程所涉及區域的各級黨政主要領導堅持在降雨時段內全程在崗值班,堅決杜絕擅離職守,密切監視雨水情,確保信息、指令暢通,主動防范應對可能發生的災害。
(二)加密研判會商,及時啟動預警。市、縣防汛指揮部進一步加強對雨情、水情、汛情的綜合研判,重點關注局地、高強度暴雨過程,強化監測預警,按規定及時報告聯系縣區防汛的市級領導和市直部門,適時啟動相應等級的應急響應。
(三)加大隱患排查,防范次生災害。迅速組織相關職能部門分組到點對各防汛重點部位進行全面排查。對河道險段、病險水庫進行拉網式巡查,做到“天下雨、人上堤(庫)”,確保險情早發現、早搶護、早治理;對中小河流沿河村莊、集鎮人員、大鯢養殖戶等進行重點排查,禁止任何河道內作業和相關人員滯留河道;對中心城區易發生內澇的低洼區、危舊房屋等重點部位進行逐街道逐點檢查,保持道路排水通暢;對全市2090處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嚴密監測,進一步夯實山洪、地質災害防御群防群策責任,細化撤離避險措施,一旦超過降雨預警量級,及時啟動應急預案,確保防、搶、撤工作到位。堅決防止決堤、潰壩、內澇、滑坡等次生災害的發生,確保不出現人員傷亡。
(四)加強救災查災工作,妥善安排群眾生活。妥善解決好受災群眾的轉移安置和生活救助工作,準確掌握受災群眾缺衣、缺被、缺糧等基本情況,及時安排和撥付救災資金及物資,確保受災地區“四通”——通路、通電、通訊、通水,確保受災群眾“四有”——有飯吃、有衣穿、有臨時住所、有潔凈水喝,保證災區社會穩定、人心安定。
(五)堅持靠前指揮,嚴明防汛紀律。進一步夯實行政首長負責制、災情統一報告制、領導聯系重點區域等工作制度。一旦發生險情、災情,聯系縣區的市級領導和包抓部門的負責同志在第一時間趕赴聯系點現場靠前指揮,實地檢查了解災情,深入一線督促指導防汛救災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災害損失。對違反防汛紀律的單位和人員,堅決嚴查嚴處,確保防汛政令暢通。
【洪澇災害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幼兒園防洪澇災害應急預案(通用13篇)04-07
調查報告作文 寫調查報告作文11-10
專業知識調查報告-調查報告08-08
農村高中教育的調查報告-調查報告08-08
“白色污染”調查報告_調查報告08-11
噪聲污染調查報告-調查報告08-08
調查報告書寫要求及范文-調查報告08-08
調查報告作文調查報告語文作文11-14
購物調查報告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