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物理《弦振動》實驗報告
(報告內(nèi)容:目的、儀器裝置、簡單原理、數(shù)據(jù)記錄及結果分析等)
一.實驗目的
1.觀察弦上形成的駐波
2.學習用雙蹤示波器觀察弦振動的波形
3.驗證弦振動的共振頻率與弦長、張力、線密度及波腹數(shù)的關系
二.實驗儀器
XY弦音計、雙蹤示波器、水平尺
三 實驗原理
當弦上某一小段受到外力撥動時便向橫向移動,這時弦上的張力將使這小段恢復到平衡位置,但是弦上每一小段由于都具有慣性,所以到達平衡位置時并不立即停止運動,而是繼續(xù)向相反方向運動,然后由于弦的張力和慣性使這一小段又向原來的方向移動,這樣循環(huán)下去,此小段便作橫向振動,這振動又以一定的速度沿整條弦傳播而形成橫波。 理論和實驗證明,波在弦上傳播的速度可由下式表示:
=
ρ
1
------------------------------------------------------- ①
另外一方面,波的傳播速度v和波長λ及頻率γ之間的關系是:
v=λγ-------------------------------------------------------- ②
將②代入①中得 γ
=λ1
-------------------------------------------------------③ ρ1
又有L=n*λ/2 或λ=2*L/n代入③得 γ
n=2L
------------------------------------------------------ ④ ρ1
四 實驗內(nèi)容和步驟
1.研究γ和n的關系
①選擇5根弦中的一根并將其有黃銅定位柱的一端置于張力杠桿的槽內(nèi),另一端固定在張力杠桿水平調(diào)節(jié)旋鈕的螺釘上。
②設置兩個弦碼間的距離為60.00cm,置驅(qū)動線圈距離一個弦碼大約5.00cm的位置上,將接受線圈放在兩弦碼中間。將弦音計信號發(fā)生器和驅(qū)動線圈及示波器相連接,將接受線圈和示波器相連接。
③將1kg砝碼懸掛于張力杠桿第一個槽內(nèi),調(diào)節(jié)張力杠桿水平調(diào)節(jié)旋鈕是張力杠桿水平(張力杠桿水平是根據(jù)懸掛物的質(zhì)量精確確定,弦的張力的必要條件,如果在張力杠桿的第一個槽內(nèi)掛質(zhì)量為m的砝碼,則弦的張力T=mg,這里g是重力加速度;若砝碼掛在第二個槽,則T=2mg;若砝碼掛在第三個槽,則T=3mg…….) ④置示波器各個開關及旋鈕于適當位置,由信號發(fā)生器的信號出發(fā)示波器,在示波器上同時顯示接收器接受的'信號及驅(qū)動信號兩個波形,緩慢的增加驅(qū)動頻率,邊聽弦音計的聲音邊觀察示波器上探測信號幅度的增大,當接近共振時信號波形振幅突然增大,達到共振時示波器現(xiàn)實的波形是清晰穩(wěn)定的振幅最大的正弦波,這時應看到弦的震動并聽到弦振動引發(fā)的聲音最大,若看不到弦的振動或者聽不到聲音,可以稍增大驅(qū)動的振幅(調(diào)節(jié)“輸出調(diào)節(jié)”按鈕)或改變接受線圈的位置再試,若波形失真,可稍減少驅(qū)動信號的振幅,測定記錄n=1時的共振頻率,繼續(xù)增大驅(qū)動信號頻率,測定并記錄n=2,3,4,5時的共振頻率,做γn圖線,導出γ和n的關系。
2.研究γ和T的關系 保持L=60.00cm,ρ
1保持不變,將1kg的砝碼依次掛在第1、2、3、4、5槽內(nèi),測出n=1
時的各共振頻率。計算lg r 和lgT,以lg2為縱軸,lgT為橫軸作圖,由此導出r和T的關系。
3.驗證駐波公式
根據(jù)上述實驗結果寫出弦振動的共振頻率γ與張力T、線密度ρ關系,驗證駐波公式。
1、弦長l1、波腹數(shù)n的
五 數(shù)據(jù)記錄及處理
1.實驗內(nèi)容1-2 數(shù)據(jù) T=1mg ρ1=5.972 kg/m
數(shù)據(jù)處理:
由matlab求得平均數(shù)以及標準差 1.平均數(shù) x1=117.5600 2.標準差 σx=63.8474
最小二乘法擬合結果: Linear model Poly1:f(x) = p1*x + p2
Coefficients (with 95% confidence bounds): p1 = 40.38 (39.97, 40.79) p2 = -3.58 (-4.953, -2.207)
Goodness of fit:SSE: 0.508R-square: 1
Adjusted R-square: 1RMSE: 0.4115
此結果中R-square: 1 Adjusted R-square: 1說明,此次數(shù)據(jù)沒有異常點,并且這次實驗數(shù)據(jù)n與γ關系非常接近線性關系,并可以得出結論:n與γ呈正比。
2.實驗內(nèi)容 3.4數(shù)據(jù)
1.平均數(shù) x1= 62.2000 2.標準差 σx=308.2850
最小二乘法擬合結果: Linear model Poly1:f(x) = p1*x + p2
Coefficients (with 95% confidence bounds): p1 =0.4902 (0.4467, 0.5336) p2 = 1.574 (1.553, 1.595) Goodness of fit:SSE: 0.0001705R-square: 0.9977
Adjusted R-square: 0.9969RMSE: 0.007539
由分析可知,此次數(shù)據(jù)中并沒有異常點,并且進行線性擬合后R-square: 0.9977 Adjusted R-square: 0.9969,因為都極其接近1,所以說此次擬合進行的非常成功,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相應的結論:lgT與lgγ是線性關系。
六.結論
驗證了弦振動的共振頻率與張力是線性關系
也驗證了弦振動的共振頻率與波腹數(shù)是線性關系。
七.誤差分析
在γ和n關系的實驗中,判斷是否接近共振時,會有一些誤差,而且因為有外界風力等不可避免因素,所以可能會有較小誤差。
在γ與T實驗中,由于摩擦力,弦不是處于完全水平等可能產(chǎn)生較小的誤差。
附錄(Matlab代碼)
%%實驗1 %一
A=[1 37.2 2 76.9 3 117.1 4 158.1 5 198.5];
p1=mean(A(:,2)); %平均數(shù) q1=sqrt(var(A(:,2))); %標準差
figure
plot(A(:,1),A(:,2),'o') hold on lsline
xlabel('n 波腹數(shù)');
ylabel('γ(Hz) 頻率');title('γ和n的關系');
[k b]=polyfit(A(:,1),A(:,2),1);%擬合直線
%二
% T(kg) LgT(kg) γ(Hz) Lgγ(Hz) B=[1 0.00 37.2 1.57 2 0.3 53.6 1.73 3 0.48 65.0 1.81 4 0.60 72.5 1.86 5 0.70 82.7 1.92];
x=B(:,1); y=B(:,3);
figure
loglog(x,y) %x,y 都為對數(shù)坐標 plot(B(:,2),B(:,4),'o') hold on lsline
xlabel('T 拉力');
ylabel('γ(Hz) 頻率'); title('γ和T的關系')
【大學物理《弦振動》實驗報告】相關文章:
振動篩租賃合同01-15
實驗報告范文01-20
倉儲實踐實驗報告01-13
實驗報告范文(15篇)01-20
實驗報告范文15篇01-20
實驗報告范文(集錦15篇)01-20
《血染的實驗報告》讀后感01-20
民間文學課題實驗報告01-20
《血染的實驗報告》讀后感3篇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