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調查報告范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報告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報告包含標題、正文、結尾等。那么,報告到底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清明節調查報告范文,歡迎大家分享。
清明節調查報告范文1
一、調查目的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作為小學生,我們更應該去深入的了解這個傳統節日,讓自己做一個有文化、有修養、有紀律,并且熱愛祖國傳統節日的少先隊員。
二、調查內容
(一)清明節的來歷
相傳在春秋時代,晉國的君主晉獻公有一個年輕美貌的妃子驪姬。她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將來繼承皇位,就用毒計害死了太子申生。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驪姬的迫害逃離了晉國,一路上受盡屈辱。有一次,重耳因為饑餓暈倒了,大臣介子推就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后捧給重耳吃。就這樣,他們顛沛流離,歷盡艱辛,終于在19年后回到了晉國,重耳后來成為歷史上很有名的晉文公。晉文公做了國君之后,對那些和他一起流亡的臣子進行了封賞。也許是大意了,他唯獨忘了介子推。后來有人提起此事,晉文公猛然想起,內心十分不安,馬上派人去請介子推。可是去了幾趟,介子推都不來,晉文公只好親自去請。可來到介子推家,卻見家門緊鎖,一問鄰居才知道,介子推已背著老母親躲進了綿山。于是,晉文公便讓士兵上山去找介子推,可找來找去也不見蹤影。這時,有人出了個餿主意:干脆放火燒山吧,火著起來,介子推就會自己走出來。于是,晉文公便下令燒山。誰也沒想到,大火燒了三天三夜,
也沒見介子推走出來。等火熄滅后,人們再次上山尋找,發現介子推和母親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名為“介山”,并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告知全國百姓,每年的這一天都要禁煙火,只吃冷飯。 第二年,晉文公和大臣們來到介山祭奠介子推,發現那棵燒焦的柳樹竟然復活了。晉文公為柳樹賜名“清明柳”,并把這一天定為清明節。
(二)清明節的習俗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蕩秋千、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煉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游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更使清明充滿了誘人的色彩。
(三)清明的詩篇、諺語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寒食》 (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清明前后怕晚霜,天晴無風要提防。 清明有雨春苗壯,小滿有雨麥頭齊。 清明前后雨紛紛,麥子一定好收成。 清明濕了烏鴉毛,今年麥子水里撈。
三、調查結論:
先人已逝,清明節祭奠以寄托思念;今人尚在,風雨過后更珍惜生活,珍惜眼前人,善待眼前人,報答眼前人!先烈用生命換來今天的美好生活,我們一定要珍惜,好好學習,不要失去之后空自后悔!
篇五:清明節調查報告
一、研究的背景:
中國的傳統節氣節日——清明節,有著悠久的歷史,傳承著優良的傳統文化,古現代文人留下了許多吟詠“清明”的優秀詩歌。但是我們發現,身邊的同學們對于這個節日的起源、習俗、文化,內涵等都不是很了解。
在我們霞峰鎮每年清明節掃墓期間,因為燒紙錢、放鞭炮、點蠟燭而引發的山林火災有很多起。國家現在提倡文明祭掃,它有什么樣的意義呢?
二、研究的目的:
了解清明節的來歷,成史及一些傳統習俗。積累并有感情地朗誦有關清明節的詩歌 學會采用多種途徑收集有關清明節的相關資料,并能對收集到的資料進行篩選,整理、分析,運用。在這次研究性學習中初步學會研究的一些方法,如調查問卷法,訪問法等等
通過探究清明節的相關活動,體會到祖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通過探究文明的掃墓方式及其意義,培養保護環境的意識。
三、研究的方法:
調查問卷法、訪問法
四、研究計劃:
1、選題
2、小組分工會議
3、借助網絡查找資料
4、進行問卷調查
5、收集分析資料,撰寫研究報告
6、成果展示
五、組員分工
1、撰寫研究報告:方媛,李安凱
2、制作問卷調查表:徐美娜
3、問卷的發放:全體成員
4、整理統計問卷:徐美娜,翁少虹
5、資料的整理分類:陳龍,李甜甜、李安凱、
六、分析
1、清明節掃墓時會燒紙錢的有28人,占93.33%。
2、清明節掃墓時會點蠟燭的有15人,占50%。
3、清明節掃墓時會放鞭炮的有18人,占60%。
4、覺得以上三種祭掃的方式對環境保護不利的人有20人,占66.67%。
5、如果國家倡導文明祭掃表示會支持的有22人,占73.33%。
通過訪問我們知道每年霞峰鎮因為掃墓時燒紙錢、放鞭炮、點蠟燭等等祭掃行為造成多起火災。現在國家已經提倡文明祭掃了。因此,我們覺得我們應該倡議人們文明祭掃,保護生態環境。 ? ? ? ?
七、建議
文明祭掃同樣可以傳承中華民族兒女行孝、慎終追遠等優良的傳統,還可以保護環境,何樂而不為呢?我們提議人們在清明節祭掃時不帶紙錢,不帶鞭炮,不帶蠟燭,帶上鮮花祭拜先祖,英烈,也可以通過寫追思卡、植一棵樹,網上祭奠等等低碳環保的方式祭掃。
清明節調查報告范文2
一、問題的提出
“關于清明節的研究報告
二、調查方法
(一)上網瀏覽,了解清明節的由來;清明節的習俗
(二)通過多種渠道,知道清明節是否是固定日期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體內容
上網瀏覽
節氣清明 清明也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由于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勞動人民用它安排農事活動。《淮南子;天文訓》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則清明風至。”按《歲時百問》的說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
故有“清明前后,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著密切的關系。
書籍、報刊 清明節是哪天? 2009年清明節是4月4號。 清明節作為我國傳統節氣,是根據每年的春分點來計算的,春分點每過15天會有一個節氣,所以清明在陽歷4月4日至6日之間,5日居多。不是固定在陽歷4月5日,也不是以農歷來決定的。
清明由來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后,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后來,由于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四、研究結論
(一)清明節不是固定在哪一天,根據春分點的變化而變化。
(二)節氣清明與清明節不同。
(三)原來清明節起源與春秋戰國時代的一為忠臣和孝子——介子推。
(四)在清明節人們紀念先人,同時也要多多植樹。
五、結尾
現在的中國科技日新月異,我們不能再迷信了。不能在清明節用火,要多多植樹,在文明社會里,我們要邁向小康社會,讓文明、衛生、科技伴我們成長!
清明節調查報告范文3
一、導言
“清明”一詞作為節氣名始于漢代。《淮南子天文訓》道:“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為清明。”但此時的“清明”只是一個人們進行農業生產活動的物候劃分標志。《四民月令》載:“清明節,命蠶妾,治蠶室……”尚未蘊含與祭祖有關的民俗學意義。祭祖活動仍在二十四節氣中不固定進行。唐初,出現了在清明前一兩日的寒食節上墳拜掃、緬懷祖先的活動。《通典》卷五十二《禮十二上陵》記載唐玄宗開元二十年制曰:“寒食上墓,禮經無文,近代相傳,浸以成俗。
士庶有不合廟享,何以用展孝思?宜許上墓。”寒食節在承載祭祖職能的同時,卻要求禁火,而上墳時燒紙錢之俗在唐代已入朝廷祖典。可以重生新火的清明日逐漸代替寒食節成為祭祀祖先的日子。清明上墳要去郊外,與“三月三日天氣新”的上巳節職能重合,清明日也逐漸取代了上巳節。清明日成為以祭祀祖先為主要內容,兼帶踏青游春,包含豐富禮俗儀式的傳統節日。
“國之大事,惟祀與戎”。中國自殷周時起便有祖先崇拜的傳統,具體形式表現為對祖先亡靈敬奉的祭祖活動。祭祖心理的產生大致出于以下幾個目的:
一是避禍,唯恐不小心得罪了祖先亡靈而受到懲罰;
二是祈福,乞求祖先在天之靈保佑自己;
三是悼念先人,表達緬懷祖先的情懷;四是追念祖先的功德,激勵后人。祭祖心理早期源于原始人對死亡與自然規律的不解與恐懼,偏重于前兩個目的,直至西周時出于確立王朝正統性與鞏固宗法制血緣政治組織模式的需要,開始重視祭祖心理的后兩種目的,對祖先進行“追孝”、“享孝”,并最終發展成涵蓋社會倫理各方面的孝觀念。祭祖的前兩個目的反而與宗教結合,成為民間宗教信仰。
祭祖行為已成為以穩定農耕經濟為生產方式,以血緣宗族為社會組織形式的中國社會的顯著特征,成為中國文化千年承續的紐帶。在祭祖祖先中所獲得的孝敬意識、光宗耀祖意識更成為內睦家庭,外興邦國的源泉。祭祖活動除了辭舊迎新時的家祭外,主要以清明祭祖為主。
關中作為周公制禮作樂之地,有著豐富的民間禮俗文化。清明祭祖習俗在關中也有著悠久傳統。據民國年間《續修陜西通志稿》記載,有“三月清明節,前二日為寒食,人民祭墓燒紙及錢馬,謂之上墳”,“清明折柳枝插門取‘清明’意”,“清明前二日攜冷面祭墳”,“為秋千之戲,士女游于郊原,日跴青,即踏青也”等豐富的禮俗活動。
XX縣作為周文王豐京故地,XX縣始置于秦孝公時,均是禮樂文明,農耕文化發達之地;靠近西安城,又使其成為發展較快,工業化、城市化水平較高的縣域,不失為傳統社會轉型期的范例。XX縣與XX縣的禮俗活動狀況可以較全面地反映傳統禮俗的文化內涵及其在當地社會的.變化情況。
為了全面了解關中農村各類人群清明祭祖的主要活動及蘊涵于其中的思想意識,通過對現代關中農村喪葬禮俗(喪、葬、祭)中的孝道狀況及思想根源進行分析評估,為關中農村現有風俗提供合理化建議。本項目組以關中地區的XX縣與XX縣為例,就清明祭祖問題進行社會問卷調查。本調查采用簡單隨機抽樣方法,以年齡段作為劃分依據進行抽樣。調查資料收集方法采用自填問卷法。本調查在兩縣合計發放問卷210份,收回問卷200份,問卷有效率為95.2%。
二、問卷分析
(一)調查對象的個人信息
受訪者居住于城鎮者(城市、城郊、鄉鎮)與居住在農村者大致持平(108∶92)。性別比基本均衡(113∶87)。在年齡分布中,20- 40歲人口比例最高(32.5%),其次為20歲以下人口(28%),60歲以上人口僅占16.5%。由于歷史原因,現在40歲以下的人群普遍經歷過傳統文化的斷層階段,復蘇后的傳統民俗往往陷入有“文”無“獻”的形式化境地,他們對清明祭祖活動的認知是不拘于傳統的,這對清明祭祖活動價值取向無疑是雙刃劍。
“先認識,后實踐”,在從事清明祭祖活動時較前人的因循守舊更多了個體意識的參與,他們對清明祭祖活動的思考與實踐決定著傳統文化今日的發展方向。
受訪者的家庭內部關系既是其家庭倫理關系的反映,也會對其祭祖目的產生影響,故筆者以多項多選方式考察了受訪者的家庭結構。受訪者多處于中青年年齡段,負有贍養老人與撫育后代的雙重責任。在已婚的受訪者七成以上選擇不與父母或長輩同住,家庭結構以只有夫妻二人或兼有子女的子系核心家庭為主。
對傳統民俗文化的認知主要來源于周邊環境(如家人的思想意識,當地經濟方式、信仰狀況),但受訪者的文化程度與職業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其自身對外界事物的理性認識能力與認同度。就兩縣受訪者文化程度而言,以初中文化程度及以下為主(初中文化38%,小學及以下文化20%),高中文化程度(22%)及大學文化程度(20%)及以上者較少,農民(39.5%)、與自由職業者(11%)的比例超過五成,在客觀上也使其接觸社會主流意識形態的機會減少,對清明祭祖現象的認識不會完全與社會主流文化契合,在傳統與反傳統間具有多元性的個體意識。
鑒于家庭經濟狀況會對受訪者清明祭祖規模的支持能力產生影響,本調查分別考察兩縣受訪者的家庭年收入。兩縣受訪者家庭年收入均多集中于5000元以下區間(38%)及5000-10000元區間(6%),除生活基本支出外難以有過多財力用于禮俗消費。
(二)受訪者清明祭祖的大致狀況
54%的受訪者都選擇清明節“一定會”祭祖,幾乎沒有人選擇“從來不會”(1.5%),這反映了清明節祭祖民俗的廣泛性與持久性。與此同時,也有不少受訪者選擇“大部分時候會”(26%)及“偶爾會”(18.5%),生活節奏的加快與人口流動性的增加使人們因生計忙碌難以返回故里,清明節祭祖隨之無法按時,有可能會造成人們精神信仰的缺失與孝道觀念的淡漠。
一般認為祭祖方式主要為墓祭,我們的調查也證明了這一觀點。70.5%的受訪者都選擇墓祭方式,墳墓是亡者的魂魄合一之處,“祭在如神在”,視故去者為親密家庭分子的觀念仍占主導,不同于完全地將死者神靈化、虛無化的宗教祭祀,反映中國人傳統的重實際、重倫理的觀念。此外有15.5%的受訪者選擇在家祭祖,也各有少量受訪者選擇“在風景優美處祭奠”(8%)及“在網上祭奠”(6%),這種既與近些年盛行的環保風尚有關,也是儒家傳統“心喪”的文化的延續。
清明節調查報告范文4
一、導言
“清明〞一詞作為節氣名始于漢代。《淮南子天文訓》道:“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為清明。〞但此時的“清明〞只是一個人們進行農業生產活動的物候劃分標志。《四民月令》載:“清明節,命蠶妾,治蠶室〞尚未蘊含與祭祖有關的民俗學意義。祭祖活動仍在二十四節氣中不固定進行。唐初,出現了在清明前一兩日的寒食節上墳拜掃、緬懷祖先的活動。《通典》卷五十二《禮十二上陵》記載唐玄宗開元二十年制曰:“寒食上墓,禮經無文,近代相傳,浸以成俗。士庶有不合廟享,何以用展孝思?宜許上墓。〞寒食節在承載祭祖職能的同時,卻要求禁火,而上墳時燒紙錢之俗在唐代已入朝廷祖典。可以重生新火的清明日逐漸代替寒食節成為祭祀祖先的日子。清明上墳要去郊外,與“三月三日天氣新〞的上巳節職能重合,清明日也逐漸取代了上巳節。清明日成為以祭祀祖先為主要內容,兼帶踏青游春,包含豐富禮俗儀式的傳統節日。
“國之大事,惟祀與戎〞。中國自殷周時起便有祖先崇拜的傳統,具體形式表現為對祖先亡靈敬奉的祭祖活動。祭祖心理的產生大致出于以下幾個目的:一是避禍,唯恐不小心得罪了祖先亡靈而受到懲罰;二是祈福,乞求祖先在天之靈保佑自己;三是悼念先人,表達緬懷祖先的情懷;四是追念祖先的功德,鼓勵后人。
祭祖心理早期源于原始人對死亡與自然規律的不解與恐懼,偏重于前兩個目的,直至西周時出于確立王朝正統性與穩固宗法制血緣政治組織模式的需要,開始重視祭祖心理的后兩種目的,對祖先進行“追孝〞、“享孝〞,并最終開展成涵蓋社會倫理各方面的孝觀念。祭祖的前兩個目的反而與宗教結合,成為民間宗教信仰。祭祖行為已成為以穩定農耕經濟為生產方式,以血緣宗族為社會組織形式的中國社會的顯著特征,成為中國文化千年承續的紐帶。在祭祖祖先中所獲得的孝8 / 11
敬意識、光宗耀祖意識更成為內睦家庭,外興邦國的源泉。祭祖活動除了辭舊迎新時的家祭外,主要以清明祭祖為主。
關中作為周公制禮作樂之地,有著豐富的民間禮俗文化。清明祭祖習俗在關中也有著悠久傳統。據民國年間《續修陜西通志稿》記載,有“三月清明節,前二日為寒食,人民祭墓燒紙及錢馬,謂之上墳〞,“清明折柳枝插門取清明意〞,“清明前二日攜冷面祭墳〞,“為秋千之戲,士女游于郊原,日跴青,即踏青也〞等豐富的禮俗活動。 XX縣作為周文王豐京故地,XX縣始置于秦孝公時,均是禮樂文明,農耕文化興旺之地;靠近西安城,又使其成為開展較快,工業化、城市化水平較高的縣域,不失為傳統社會轉型期的范例。XX縣與XX縣的禮俗活動狀況可以較全面地反映傳統禮俗的文化內涵及其在當地社會的變化情況。
為了全面了解關中農村各類人群清明祭祖的主要活動及蘊涵于其中的思想意識,通過對現代關中農村喪葬禮俗(喪、葬、祭)中的孝道狀況及思想根源進行分析評估,為關中農村現有風俗提供合理化建議。本工程組以關中地區的XX縣與XX縣為例,就清明祭祖問題進行社會問卷調查。本調查采用簡單隨機抽樣方法,以年齡段作為劃分依據進行抽樣。調查資料收集方法采用自填問卷法。本調查在兩縣合計發放問卷210份,收回問卷200份,問卷有效率為95。2%。
二、問卷分析
(一)調查對象的個人信息
受訪者居住于城鎮者(城市、城郊、鄉鎮)與居住在農村者大致持平(108∶92)。性別比根本均衡(113∶87)。在年齡分布中,20- 40歲人口比例最高(32。5%),其次為20歲以下人口(28%),60歲以上人口僅占16。5%。由于歷史原因,現在40歲以下的人群普遍經歷過傳統文化的斷層階段,復蘇后的傳統民俗往往陷入有“文〞無“獻〞的形式化境地,他們對清明祭祖活動的認知是不拘于傳統的,這對清明祭祖活動價值取向無疑是雙刃劍。“先認識,后實踐〞,在從事清明祭祖活動時較前人的.因循守舊更多了個體意識的參與,他們對清明祭祖活動的思考與實踐決定著傳統文化今日的開展方向。
受訪者的家庭內部關系既是其家庭倫理關系的反映,也會對其祭祖目的產生影響,故筆者以多項多項選擇方式考察了受訪者的家庭結構。受訪者多處于中青年年齡段,負有贍養老人與撫育后代的雙重責任。在已婚的受訪者七成以上選擇不與父母或長輩同住,家庭結構以只有夫妻二人或兼有子女的子系核心家庭為主。
對傳統民俗文化的認知主要來源于周邊環境(如家人的思想意識,當地經濟方式、信仰狀況),但受訪者的文化程度與職業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其自身對外界事物的理性認識能力與認同度。就兩縣受訪者文化程度而言,以初中文化程度及以下為主(初中文化38%,小學及以下文化20%),高中文化程度(22%)及大學文化程度(20%)及以上者較少,農民(39。5%)、與自由職業者(11%)的比例超過五成,在客觀上也使其接觸社會主流意識形態的時機減少,對清明祭祖現象的認識不會完全與社會主流文化契合,在傳統與反傳統間具有多元性的個體意識。
鑒于家庭經濟狀況會對受訪者清明祭祖規模的支持能力產生影響,本調查分別考察兩縣受訪者的家庭年收入。兩縣受訪者家庭年收入均多集中于5000元以下區間(38%)及5000-10000元區間(6%),除生活根本支出外難以有過多財力用于禮俗消費。
(二)受訪者清明祭祖的大致狀況
54%的受訪者都選擇清明節“一定會〞祭祖,幾乎沒有人選擇“從來不會〞(1。5%),這反映了清明節祭祖民俗的廣泛性與持久性。與此同時,也有不少受訪者選擇“大局部時候會〞(26%)及“偶爾會〞(18。5%),生活節奏的加快與人口流動性的增加使人們因生計忙碌難以返回故里,清明節祭祖隨之無法按時,有可能會造成人們精神信仰的缺失與孝道觀念的冷淡。
一般認為祭祖方式主要為墓祭,我們的調查也證明了這一觀點。70。5%的受訪者都選擇墓祭方式,墳墓是亡者的魂魄合一之處,“祭在如神在〞,視故去者為親密家庭分子的觀念仍占主導,不同于完全地將死者神靈化、虛無化的宗教祭祀,反映中國人傳統的重實際、重倫理的觀念。此外有15.5%的受訪者選擇在家祭祖,也各有少量受訪者選擇“在風景優美處祭奠〞(8%)及“在網上祭奠〞(6%),這種既與近些年盛行的環保風氣有關,也是儒家傳統“心喪〞文化的延續。
【清明節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走進清明節》調查報告04-22
清明節調查報告(精選10篇)04-08
關于清明節調查報告(精選11篇)04-03
清明節與愚人節節日意識的調查報告04-18
噪聲污染調查報告-調查報告08-08
專業知識調查報告-調查報告08-08
農村高中教育的調查報告-調查報告08-08
調查報告作文 寫調查報告作文11-10
“白色污染”調查報告_調查報告08-11
調查報告作文調查報告語文作文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