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空巢老人調查報告

時間:2023-11-08 07:09:52 報告 我要投稿

空巢老人調查報告精選[15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接觸并使用報告的人越來越多,不同的報告內容同樣也是不同的。你所見過的報告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空巢老人調查報告,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空巢老人調查報告精選[15篇]

空巢老人調查報告1

  在老齡化、空巢化現象日益嚴重的這天,重視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應對空巢老人的各種問題,是加快推進居家養老服務的一項重要資料,關系到能否成功應對老齡化問題,關系到新農村建設的成敗以及和諧社會的構建,具有重要的社會好處。

  一、農村空巢老人基本狀況

  全縣老年人口76521人,占全縣總人口的13.999%,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0.179個百分點。老齡化進程逐年加快。

  調查顯示,全縣農村60歲以上空巢老人32753人,占老年人口的39.86%,其中:男性15828人,占48.3%,女性16925人,占51.6%。配偶健在18377人,占56.11%,與孫子們同住20012人,占61.1%,(主要留守照顧孫子所至),單身獨居8176人,占25.14%,失能或半失能10900人,占33.27%。(主要是80歲以上空巢老人5534人,占50.77%),務必參加勞動生產的13906人,占42.46%。既要勞動又要照顧孫子11925人,占36.41%。有經濟收入4321人,占13.1%,依靠子女帶給16887人,占51.5%。感到寂寞孤獨8340人,占25.4%,需要生活照顧7454人,占22.7%,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2690人,占3.6%,空巢老人身體健康良好的10523人,占32.13%,健康一般、較差、十分差的占大多數。

  二、農村空巢老人家庭現狀

  1、經濟狀況

  經濟支持是農村空巢老人養老安度晚年的'物質基礎。農村空巢家庭老人大多依靠田間勞動所得獲取經濟收入或依靠子女給予的生活費作為生活來源。其收入分布不勻,36.4%的老人收入在3200元以上,24.2%的老人在1200元以下,貧困的還有12925人,占39.4%。享受低保的1231人,占3.75%。因此有78.8%的農村空巢老人仍然經常參加勞動和既勞動又照看孫子。主要原因是:家庭經濟狀況差(雖然子女外出打工但其收入主要用來供養孩子上學,對家庭里日常生活開銷主要還是老人耕種所得)。

  2、健康狀況

  農村空巢老人中96.49%的老人生活能夠自理,32.13%的老人身體健康,55.8%的基本健康,12.07%為較差或十分差。當遇到疾病時,多采用簡單治療,小部人因為經濟原因放棄治療。99.3%的空巢老人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98%以上的老人對新型農村合作比較滿意,認為能解決看難問題,尤其是“復明工程”對農村白內障老人來說是福音,免費摘除白內障,普遍反映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真好。

  3、需求狀況

  從調查結果來看,農村空巢老人有權益保障要求8491人,占25.9%,感到寂寞孤單8340人,占25.4%,需要生活照顧7454人,占22.7%。從老人們的需求程度上看,主要是精神慰籍,子女常回家看看,基本醫療保障,養老金和需要人照顧,分別占52.3%、49.2%、41.3%、33.8%和22.7%。由此可見農村空巢老人最需要的就是精神慰籍,老有所養、老有所醫。

  4、閑暇狀況

  農村空巢老人因文化水平較低和經濟有限原因,絕大部分老人以串門聊天為主,家庭經濟好點的以打牌為次之。加之村級老年協會的文體活動中心、室、場地不健全,不配套等原因,老人們戶外活動只好如此。在精神層面上,76.5%的老人感覺生活有壓力,壓力主要來自經濟收入,照顧孫子,忙于種地、又怕生病等幾個方面,因為子女多在省外務工,所以子女們主要是給生活費和打電話來慰問老人,很少能親自照顧,幾乎都是一年回來一次,空巢老人中有49.2%的人期望子女能常回家看看。

  三、農村空巢老人家庭構成的原因

  空巢老人構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外出打工

  子女外出打工是全縣農村空巢老人構成的最重要的原因,全縣93.1%空巢老人子女在外打工,在家務農的只有4.2%。所以,78.8%農村空巢老人務必勞動和又要勞動又要照顧孫子,只要身體條件允許,他們都會“活到老,干到老”。

  2、自然空巢

  所謂自然空巢,就是有的老人終身未婚,有的老人雖已結婚,但未生育子女,有的生有子女,但子女已經去世,有的只一個女兒,女兒一旦出嫁之后,就是別人家的人了,回家照顧老人就有次數了,老人就成了空巢戶。全縣單身空巢老人就有8176人,占25.1%。

  3、代際差異

  當物質生活水平提高后,老少兩代人對獨立的活動空間和自由的要求會越來越強烈,傳統的大家庭居住方式已經不適應人們的這種需求,小家庭被普遍理解。一旦子女成立了小家庭或進入城市,農村的父母一般都不會與子女生活在一齊,而是選取獨自居住或留在農村老家。當然,農村老年型“空巢”家庭的產生也還有其他一些因素,例如兒子在外打工、婆媳、公媳關系的溝通缺少聯系的中介和橋梁,家庭不和、矛盾增多,迫使老人同兒媳和孫子分開住,子女贍養老人的觀念淡薄、嫌棄老人,從而使老人不得不獨守“空巢”等等。

  四、解決農村空巢老人問題推薦

  農村老年人問題是突出的民生問題,不僅僅關系到廣大老年人能否安享晚年,而且關系到千家萬戶,因為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所以,我們應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和諧云夢,幸福云夢的重要高度,用心應對,綜合治理。要遵循“黨政主導、社會參與,全民關懷”的老齡工作方針,從農村實際出發,立足當前,著眼長遠。使空巢老年人享受到黨和國家優待政策,享受到改革開放的成果。推薦如下:

  1、進一步完善農村養老保障體系。以家庭養老為主的養老模式要得到更一步補充,全面推行協議養老、簽訂《家庭贍養協議書》。同時,商業養老保險應得到推廣和發展。逐步落80歲以上高齡老人補貼,建立健全高齡補貼制度。擴大農村老年人享受低保范圍,“五保”老人全額財政供養。完善鄉級養老院設施,提高服務水平。

  2、進一步加強老齡工作網絡建設。從這次調查中看出,全縣村級老年人協會建設不足40%,老年活動中心、室、場地更少。村級老齡工作網絡建設滯后,嚴重影響老齡工作方針、政策貫徹落實。村級老年協會是關心老年人生活、體貼老年人難處,解決老年人家庭矛盾,檢查督促家庭贍養狀況的老年人自我管理組織,能直接解決農村空巢老人生活難處和實際困難。加強鄉村兩級老齡工作網絡建設,用心應對老齡化,各級黨委政府應刻不容緩地擺上議事日程。為構成縣、鄉(鎮)、村三級老齡工作格局打下堅實基礎。與此同時,加強農村精神禮貌建設投入,豐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健全村級老年活動室、活動中心,老年人圖書報刊閱覽室等,提高農村空巢老人和所有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質量。

  3、進一步開展“敬老志愿者”活動。調動各種用心因素,為農村空巢老人服務。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尊老敬老助老,營造敬老氛圍,建立長期服務機制,開展“志愿者”服務活動。縣直各部門、各單位、企事業單位,要用心組織本單位本部門在職的年輕人和社會“志愿者”,開展“敬老志愿者”活動,聯系一個空巢老人家庭長年定期開展上門服務活動,了解他們的需求與困難,幫忙他們疏通渠道,解決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同時,鄉村兩級可組織低齡“老年志愿服務隊”,就近為高齡空巢老人,特困空巢老人、病殘空巢老人帶給日常照料服務。

空巢老人調查報告2

  xx街老年人口快速增長,人口老齡化特征比較明顯。在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和全社會廣泛關心下,老齡事業得到較快發展,在健全社會養老保障體系、完善社會養老保障制度、提高社會養老保障水平、切實維護老年人的利益、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

  為進一步了解我街空巢老年人在生活、心理、精神及其他方面的需求,為市委、市政府制定關愛空巢老人的惠老政策提供科學決策依據,我街在武勝、萬年、涂家、大董、和平五個社區進行了專題調查。調查對象為年滿60周歲及以上并未與子女(晚輩)同住的老年人,由社區專職干部對老年人組織入戶調查。調查采取問卷方式,由調查員按照事先設計的調查問卷,入戶直接面對調查對象進行詢問,由調查家庭中的空巢老人當面回答有關問題,并認真記錄答案,當場回收問卷。現將我街空巢老人生活狀況分析報告如下:

  一、調查對象基本情況

  根據調查問卷數據的綜合匯總。這次調查對象總量191個。匯總結果顯示如下:

  性別分組:男性66人,占34.55%,女性125人,占65.45%。

  年齡分組:60~69歲的33人占17.28%,70~79歲的91人占47.64%,80~89歲的62人占32.46%,90歲以上的8人占4.19%。

  文化程度分組:文盲39人占20.42%,小學初中的112人占58.64%,高中中專22人占11.52%,大專及以上18人占9.42% 。

  婚姻狀況分組:未婚7人占3.67%,喪偶的107人占56.02%,配偶健在的65人占34.03%,離異的8人占4.19%,再婚的4人占2.09%。

  家庭存續時間分組:0—5年的29人占15.18%,5—XX年的42人占21.99%,10—XX年29人占15.18%,15—20年的32人占16.75%,20年以上的59人占30.89%。

  現有子女分組:有1個子女的35人占18.33%,有2個子女的45人占23.56%,有3個子女的55人占28.8%,有4個子女以上的43人占22.51%,無子女的14人占7.33%

  二、調查凸顯出的主要問題

  (一)醫療健康方面

  1、空巢老人多數具有較高的生活自理能力,但身體疾病較多。能自理的老人153人;半自理的'老人29人;不能自理的老人并一般日常生活行為需完全依賴他人的9人。調查對象的情況顯示,大多數空巢老年人身體健康有些小毛病,但患有高血壓、腦血管病、糖尿病等老年疾病的就有61人、另外還有27人患有嚴重疾病甚至癌癥。

  2、空巢老人就醫狀況不容樂觀。通過統計看每月醫藥費支出狀況的人數,每月支出100—500元錢的多達106人,500—100的有27人,1000元以上的有18人,在100元以下的僅40人。調查顯示,有155為老人認為目前最擔心的事情就是疾病,這給空巢老人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壓力。

  (二)經濟收入方面

  1、調查對象中,女性人數幾乎是男性的一倍,但有屬于自己名下的房產人數男性卻比重較大,且退休金大多數都在1000元—1500元,僅僅夠維持生活。

  2、空巢老人中基本生活開支都不大,每月開支500—1000元的112人,1000—XX元的48人,XX元以上的13人,但對于自費購買助老呼救設備,還是有150人認為無力購買,并有182老人希望政府購買。

  (三)生活安排和精神慰籍方面

  1、空巢老人文化娛樂生活比較缺乏。其中108位老人主要就是在家做家務、和鄰居聊天散步,有98人選擇看電視、聽廣播、閱讀,積極參加文體活動、唱歌、跳舞、旅游等的僅56人,沒有一個人上老年大學,甚至有23位老人沒什么事干也缺少人說話常感到空虛和寂寞。

  2、調查結果顯示,子女關心空巢老人生活狀況的有167人,但仍然有20人對老人漠不關心,并且160為老人半年之內會見面,但有9位老年人很長時間都很難和子女見面。

  3、空巢老人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老年人還是不太接受到養老院養老的方式,仍然愿意保持中國傳統的家庭養老但他們同時也希望得到社會和政府的幫助與關照。

  4、大多數空巢老人對于“愛心門鈴”、“紅飄帶”、“一鍵通”等助老呼救系統還持有保守態度僅61人表明需要,還有130命都表示不太需要。

  三、建議及對策

  (一)不斷完善城市的養老保險制度

  在基本養老保險這一塊,要切實保證老年人口的養老金的增長水平與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保持一致,使老年人口能夠共享社會經濟發展的成果,尤其要適當提高企業離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水平,在配偶遺囑補貼、社會養老補貼等方面,也要適時不斷提高這方面的待遇水平,以使那些主要依靠這些收入來源生活的老人能夠維持起碼的基本生活。

  (二)重視老年人的醫療保障及醫療服務

  老年人口的身體狀況決定了他們對醫療社會保障水平的需求要高于一般人,而與此同時,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又使得老年人口在總人口中所占比例日益增大,這就導致了老年人口的醫療需求日益增大。因此目前應繼續大力推進城市醫療衛生資源配置結構的調整,加快部分醫療衛生資源向社區的轉移,從而增加社區老年醫療衛生服務的供給能力;而社區對老年人口提供的醫療服務應是全方位的,不僅包括疾病的治療,還應包括其他方面的服務,如醫療咨詢,對疾病防治的大力宣傳、倡導健康的生活的生活方式、普及老年照料和護理知識等。

  (三)加快社區照料服務的發展

  政府應加大這方面的投入力度。對于我街這種老城區,空巢老人普遍感興趣的是政府買單的免費服務,而目前能夠享受這種免費服務的老年家庭數量極少。因此,政府應考慮到部分老年家庭的特殊情況,放寬實施免費服務的條件限制,以使更多的老年家庭獲益。同時,應加強社區照料服務的整合和宣傳工作。

  (四)關注“空巢”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首先,要大力倡導“敬老、養老、助老”的傳統美德。教育空巢老人的子女在精神慰籍方面履行贍養義務,常回家看看,多關心老人。動員和組織廣大青年和社會公眾加入到為空巢老人服務的志愿者行列中來,充分發揮志愿者在空巢老人精神慰籍方面的作用。

  其次,要加強社區文化體育設施及場所的建設,要想方設法增加社區的文體設施及場所的建設,要動用政府和社會等方方面面的力量。

  再次,社區要經常組織開展老年人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活動形式要盡可能豐富,只有這樣才能滿足更多空巢老年朋友們的需求,將更多的老人吸引到社區中來。

  最后,社區工作人員在工作中要充分發揮主動性,了解社區空巢老人的基本情況,多多關心和探望他們。尤其是經常探望那些因種。種原因不常出門活動的空巢老人,了解他們的需求并盡可能給予幫助,要特別關心獨居空巢老人。

  此次開展的城市空巢老人基本生活狀況普查時間緊、范圍廣、受眾面寬,雖然存在著一定的困難,但如果能夠為市委政府制定惠老政策提供科學依據,將來能夠使老人們從這項工作中得到了切實貼心的實惠,一切困難都是可以克服的。我們為老服務腳步不會停歇,將繼續秉承政治強、業務精、作風實、講奉獻的一貫作風,更好地為老年人服務,努力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教、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工作目標是我街全體老齡工作人員的執著追求!

空巢老人調查報告3

  在老齡化、空巢化現象獨生子女日益嚴重的前兩天,重視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應對空巢的各種問題,是加快推進居家養老服務兩項的一項重要資料,關系到能否成功抵御老齡化問題,關系到新農村建設的成敗以及和諧社會的,具有重要的社會益處。

  一、農村空巢老人基本現況

  全縣老年人口76521人,占全縣總人口的13.999%,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0.179個百分點。老齡化進程逐年加快。

  調查顯示,全縣農村60歲以上空巢老人32753人,占老年人口的39.86%,其中:男性15828人,占48.3%,女性16925人,占51.6%。配偶健在18377人,占56.11%,與孫子們同住20xx年2人,占61.1%,(主要留守看護孫子所至),單身獨居8176人,占25.14%,失能或半失能10900人,占33.27%。(主要是80歲以上空巢老人5534人,占50.77%),務必參加勞動生產的13906人,占42.46%。既要勞動又要照顧孫子11925人,占36.41%。有經濟收入4321人,占13.1%,依靠子女帶給16887人,占51.5%。感到寂寞孤獨8340人,占25.4%,需要生活照顧7454人,占xx.7%,生活完全沒法自理的2690人,占3.6%,梁相斌老人身體健康良好的10523人,占32.13%,健康一般、較差、十分差的占大多數。

  二、農村空巢老人家庭亟需

  1、經濟狀況

  2、健康狀況

  農村空巢老人中96.49%的老人生活能夠自理,32.13%的老人身體健康,55.8%的基本健康,12.07%為較差或十分差。當遇到疾病時,多采用簡單治療,小部人因為經濟原因放棄治療。99.3%的歸家貧病老人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98%以上的老人對新型農村戰略合作比較滿意,認為能解決看難問題,尤其是“復明工程”對農村白內障老人畢竟來說是福音,免費摘除白內障,普遍反映黨和國家方針政策中國中央政府真聽話。

  3、需求狀況

  從調查結果來看,城鄉空巢老人合法權益有權益保障要求8491人,占25.9%,感到寂寞孤單8340人,占25.4%,需要生活照顧7454人,占xx.7%。從老人們的需求程度上看一看,主要是精神慰籍,子女常回家看看,基本醫療保障,養老金和需要人照顧,分別占52.3%、49.2%、41.3%、33.8%和xx.7%。由此可見農村空巢老人最需要的就是精神慰籍,老有所養、老有所醫。

  4、閑暇狀況

  農村空巢老人因文化水平較低和經濟有限原因,絕大部分老人以串門聊天為主,家庭經濟好點的以打牌為次之。加之全縣老年協會的文體活動中心、室、場地不健全,不配套等原因,老大家戶外活動只好如此。在精神層面上,76.5%的老人感覺生活有壓力,雙重壓力主要來自經濟收入,照顧孫子,忙于種地、又怕生病等幾個諸多方面,因為子女多在省外務工,所以子女們主要是給生活費和打電話來慰問老人,很少能親自照顧,幾乎都是一年回來一次,空巢老人中有49.2%的人能期望子女能常回家兄弟姐妹看看。

  三、農村空巢老人家庭構成的.原因

  1、外出打工

  子女外出打工是全縣農村空巢空巢老人構成的最重要的其原因,全縣93.1%空巢老人子女在外打工,在家務農的只有4.2%。所以,78.8%農村空巢老人務必勞動和又要勞動又要孫子,只要身體約束條件允許,他們都會“活到老,干到老”。

  2、自然空巢

  所謂自然空巢,就是有的老人終其一生未婚,有的老人雖已結婚,但未生育子女,有的生有子女,但子女已經去世,有的只一個女兒,女兒一旦出嫁之后,就是別人家的人則了,回家服侍老人就有次數了,老人就成了空巢戶。全區單身空巢老人就有8176人,占25.1%。

  3、代際差異

  當物質生活水平提高后,老少兩代人對獨立的活動空間和自由的要求會越來越強烈,的大家庭居住方式已經不適應人們的這種需求,小家庭被普遍認知。一旦子女成立了小家庭城市或踏進城市,農村的父母一般都不會與子女生活在一齊,而是選取獨自居住或留在農村老家。當然,農村老年型“空巢”家庭的產生也還有其他一些因素,例如姐姐在外打工、婆媳、公媳關系的溝通缺少聯系的中介和,家庭不和、矛盾增多,迫使老人同兒媳和幼子分開住,子女供養老人的觀念淡薄、嫌棄老人,從而使老人轉而獨守“空巢”等等。

  四、解決貧困地區空巢老人問題推薦

  農村老年人問題是偏重的焦點問題民生問題,不僅僅關系到廣大老年人能否安享晚年,而且關系到千家萬戶,因為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所以,我們應從應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和諧云夢,幸福云夢的重要高度,用心應對,綜合治理。要遵循“黨政主導、社會參與,全民關懷”的老齡工作方針,從農村實際出發,立足當前,著眼長遠。使空巢老年人感受黨和國家優待政策,充分享受到改革開放的成果。推薦如下:

  1、進一步完善農村養老保障體系。以家庭養老為主的養老模式要得到更獲得狠手補充,全面推行協議養老、簽訂《家庭贍養協議書》。同時,商業養老保險應得到推廣和發展。逐步落80歲以上高齡老人補貼,建立健全高齡補貼制度。擴大農村老年人享受低保范圍,“五保”老者全額財政供養。完善鄉級養老院設施,提高服務水平。

  2、進一步加強社會工作工程工作網絡建設。從這次調查中會看出,全縣村級老年人協會建設不足40%,老年活動中心、室、場地更少。村級老齡工作網絡建設推進滯后,嚴重影響老齡工作方針、政策貫徹落實。村級老年協會是關心在乎老人生活、體貼老年人難處,徹底解決老年人家庭矛盾,檢查督促家庭臨翔區贍養狀況的老年人自我管理組織,能直接解決農村空巢生活難處和實際困難。加強因特網鄉村兩級老齡工作網絡建設,用心應對老齡化,各級黨委政府應刻不容緩地擺上用須議事日程。為構成縣、鄉(鎮)、村三級老齡工作基本格局村打下堅實基礎。與此同時,加強農村精神禮貌建設投入,豐富老年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健全村級失智活動室、活動中心,老年圖書報刊閱覽室等,大幅提高農村空巢老人和所有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質量。

  3、進一步開展“敬老志愿者”活動。調動各種用心因素,為農村空巢老人提供服務。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尊老敬老助老,營造敬老氛圍,建立長期產品與服務機制,開展“志愿者”服務活動。縣直各部門、各單位、企事業單位,要用心組織本單位本部門在職的年輕人和社會“志愿者”,開展“敬老志愿者”活動,聯系一個空巢老人家年定期開展上門服務活動,了解他們的需求與困難,幫忙他們疏通渠道,解決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同時,農莊兩級可組織低齡“老年志愿服務隊”,就近為高齡空巢老人,特困空巢老人、病殘空巢老人收容帶給日常照料服務。

空巢老人調查報告4

  我國農村正經歷著人口老齡化、老年人口高齡化和老年人家庭小型化、空巢化的轉變。在這一轉變過程中,高齡老年人和老年空巢家庭比例的較快增長將直接影響到我國養老保障體系和養老服務體系的構建,以及農村老齡問題的綜合解決。為了解農村老年人家庭空巢化發展情景及其對農村家庭養老的影響,2007年,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組織實施了農村空巢、類空巢家庭老年人狀況的調查研究。現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景

  調查運用國家統計局批準,中國老齡科研中心2000年和2006年實施的兩次中國老年人口狀況調查數據,結合北京、河北、江蘇、浙江、黑龍江、江西、河南、安徽、重慶、甘肅等10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的典型調查,調查對象為農村老年空巢、類空巢家庭的老年人,即老年人無子女(包括兒媳、女婿),或有子女但不一樣吃同住者。

  老年空巢家庭包括兩類:1、獨居戶;2、夫妻戶。

  老年類空巢家庭包括三類:

  1、隔代戶(老年人與未成年孫子女或外孫子女同住,多稱“留守家庭”);

  2、兩代老人戶(老年人與父母同住);

  3、與其他人同住戶(老年人與其兄弟姐妹或照料者等同住)。

  2006年,全國農村老年空巢和類空巢家庭共3288萬戶,占農村老年人家庭總戶數的48.9%,比2000年的44.9%提高了4個百分點。空巢、類空巢家庭中的老年人共4742萬人,占全國1.08億農村老年總人口的43.9%。其中,空巢家庭老年人占38.3%,類空巢家庭老年人占5.6%。除隔代戶從2000年的4.4%下降到2006年的3.7%外,其余幾類家庭戶的比例均有所上升。獨居戶從13.3%提高到14.7%,夫妻戶從26.7%提高到27.7%,與其他人同住戶從0.5%提高到2.1%,兩代老人戶從0.4%提高到0.7%。

  空巢、類空巢家庭分布呈現較明顯的地區差異。東部和中部省份空巢比例相對較高,如山東、河北、江蘇的老年空巢、類空巢家庭的比例超過了60%,北京、河南、浙江、安徽、遼寧等也超過了50%。西部一些省份如陜西、廣西、云南不足30%。各省份內部的分布差異也較明顯。嚴重的地方,村外出青壯年比例到達90%,留在家里的幾乎都是老人和孩子。

  隨老年人年齡提高空巢、類空巢家庭比例呈減少趨勢。農村60至69歲的低齡老年人中有50.2%居住在空巢、類空巢家庭中,在80歲以上的高齡老年人中減少到40.5%。空巢、類空巢家庭老年人以有配偶同住為主占64.9%,喪偶的占28.8%。

  老年空巢、類空巢家庭內部差異明顯。約有25的老年人自愿與子女分開居住。這類家庭以夫妻戶多見,低齡老年人為主,身體狀況和生活狀況相對較好。有48.3%的老年人被迫與子女分開居住。其中,有30.7%的老年人想與子女同住,但因子女不孝,婆媳關系緊張,或子女外出發展等原因而不得不獨守空巢。有17.6%的老年人愿意入養老院,但因經濟條件不允許加之不是收住對象,或當地沒有養老機構而不能如愿。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空巢、類空巢家庭老年人生活中的問題既有作為農村老年人面臨的共性問題,也有因子女“缺位”帶來的特殊問題。

  (一)養老保障不穩定問題。

  農村空巢、類空巢家庭老年人從事生產勞動的比例比非空巢家庭老年人高近5個百分點,占47.4%,得到子女經濟幫忙的比例比非空巢家庭老年人低6.6個百分點,占59.5%。空巢、類空巢家庭老年人年人均收入2373元,約為非空巢家庭老年人的45。受自我養老本事以及子女自身經濟狀況和養老意識淡薄等影響,39.6%的空巢、類空巢家庭老年人感到經濟困難,49%的人認為經濟上缺乏保障,得到政府和團體救助的只占13.6%。

  (二)基本醫療缺乏保障問題。

  空巢、類空巢家庭老年人中健康狀況差的占27.2%,患慢性病的占65.5%。57.8%的人未享受任何形式的醫療保障,參加新型合作醫療的老年人多數反映合作醫療報銷起付線高,報銷比例低,報銷程序過于復雜,門診取藥花費多但不能報銷,住院治療又需要先墊付大筆押金。因為上述原因,有70%的空巢、類空巢家庭老年人患病后不去就醫,“拖”病現象比較普遍。

  (三)照料服務供求矛盾突出問題。

  空巢、類空巢家庭老年人生活部分或完全不能自理的占20%,約948萬人。7.5%的老年人需要照料,其中11.3%的人得不到照料,比非空巢家庭老年人高8.4個百分點。空巢、類空巢家庭老年人的照料主要靠配偶,占52.3%,國家、團體、養老機構上門服務合計僅占2.9%。與此相對,非空巢家庭老年人的照料主要依靠子女,占64.1%。

  (四)獨居老年人面臨高生活風險問題。

  獨居老年人(包括散居“五保”老人)約1004萬人。其中,覺得經濟困難的占52.4%,需要照料但無人照料的占18.4%,經常感到孤獨的占53.6%,感到不幸福的占21.0%,有過自殺念頭的占7.5%,這些指標均顯著高于其他老年人。統計分析顯示,有60%的農村獨居老年人生活中面臨著經濟十分困難、健康狀況極差、需要照料和孤獨寂寞中的至少一種問題,近19%的獨居老年人面臨兩種以上的上述生活風險。

  (五)隔代戶和兩代戶老年人生活壓力大問題。

  子女外出務工,留下祖孫在家的“留守”老年人占農村老年總人口的3.7%,接近400萬人。他們既要從事農業生產勞動,又要照看孫子女,身心壓力很大,健康狀況也最差,54.7%的老年人認為健康狀況較前一年變差,69.3%的人患有慢性病,41.7%的人在調查前兩周處于帶病狀態,這些指標均明顯高于其他空巢、類空巢家庭。兩代戶老年人既要自養還要贍養其高齡父母,他們參與農業勞動的比例高達80%,得到子女經濟支持的只占44.3%,醫療費開支最大,年人均住院費支出到達1827元,遠高于其他空巢、類空巢家庭老年人的1068元。

  三、農村老年人家庭空巢化現象及問題成因分析

  (一)農村老年人家庭空巢化是人口、經濟、社會等多重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這種態勢仍將持續。

  造成農村老年人家庭小型化和空巢化的原因一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生育高峰人口,同時也是70年代以來實施計劃生育的獨生子女父母相繼進入老年,老齡化加快發展。二是農村人口平均預期壽命延長,高齡老年人口增長,老年人家庭空巢期延長,同時兩代老人戶也有所增加。三是工業化、城鎮化過程中很多農村勞動年齡人口向城鎮遷移,留守老年人增加。四是隨著居住條件改善以及人們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變化,兩代人愿意分開居住的家庭增多。上述因素的持續存在,必將推動農村老年人家庭空巢化的繼續發展,空巢、類空巢將成為我國農村地區老年人家庭的一種重要居住形態。

  (二)子女“缺位”削弱了家庭養老的作用。

  老年人勞動自養、夫婦互相扶養和子女贍養是傳統家庭養老的三大支柱,由于子女在家庭生活中的“缺位”,喪失了支撐家庭養老的穩定結構,影響了部分老年人的生活,突出地表現為缺乏照料者和精神慰藉,同時加重了老年人勞動自養的負擔。獨居老年人更失去了配偶的扶養,與孫輩同住的“留守”老年人加重了代撫育負擔,兩代老年人戶則是“以老養老”,困難相對更多。

  (三)農村社會保障與社會服務發展滯后導致部分老年人養老和照料服務的“真空”。

  家庭養老功能不足,老年人對社會保障和社會服務的需求增加。由于農村社會養老保障覆蓋面窄,水平低,社會福利服務基礎設施短缺,社會養老服務不發達,使老年人的養老異常是服務需求得不到保障。調查發現,空巢、類空巢家庭老年人需要上門家務服務的.占32.8%,而當地有此服務的僅占7.0%,需要上門護理的占35.4%,能供給上門護理的僅占6.3%,需要入住養老機構而不能如愿的占17.6%,離老年人的需求差距很大。

  (四)對農村老年人家庭空巢現象及其問題重視不夠,措施不力。

  主要表現為一是政策“缺位”。各地關于居家養老和老年服務體系建設的政策主要指向城市,適合農村實際情景的政策較少。二是觀念落后。一些地方的工作思路仍然停留在“家庭養老”上,對農村老年人“空巢”問題重視不夠。三是缺少有力措施。農村社會保障、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明顯落后,社會組織很不發育,解決農村老年人養老服務問題難度很大。基于以上原因,老年空巢家庭增加帶來的照料服務等問題在許多地方沒有擺上議事日程。

  (五)敬老意識和贍養觀念淡化。

  農村“重小輕老”現象比較普遍,少數子女視老年人為累贅,一些多子女家庭互相推諉贍養義務。婆媳關系緊張,“媳婦當家,養兒防不了老”。外出務工子女忽視家中老年人的生活安排,與老年人缺少聯系。還有“外嫁女兒不養娘”的傳統習俗,等等。這些因素導致部分老年人的贍養得不到落實。

  四、對策與提議

  農村老年人家庭空巢化伴隨著農村人口老齡化和高齡化,在城鎮化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等因素影響下,農村以家庭養老為主,依靠老年人勞動自養、子女贍養和土地保障的傳統養老模式受到進一步挑戰,需要從整個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和社會服務的建構上綜合研究和應對。在繼續鞏固家庭養老的基礎上,大力發展社會養老保障和公共服務,建立健全社會養老和家庭養老相結合的養老保障體系,是新時期保障包括農村空巢家庭老年人在內的廣大農村老年人基本生活和服務需求,解決農村老齡問題的必由之路。

  (一)建立健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為農村老年人生活供給制度保障。

  加快建立健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把貼合條件的老年人全部納入保障范圍,并研究老年人的特點和需求,采取措施給予優待和照顧。實施最低生活保障可對貧困老年人降低門檻,提高補助標準。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可研究免除70歲以上老年人的參合費用,并對參加合作醫療的老年人在個人賬戶計入金額及報銷比例等方面予以優惠,適當擴大老年人常見慢性疾病門診報銷的病種。醫療衛生機構應為急重病貧困老年人開辟綠色通道。進取探索建立農村老年人非繳費型養老金制度,對于不享受社會保障待遇的農村80歲以上高齡老年人可采取發放生活補貼等方式,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和基本醫療需要。

  (二)加快建立農村社會養老服務體系。

  加強農村綜合性養老服務機構建設,在服務好“三無”老人等傳統服務對象的基礎上,把服務對象擴展到高齡、病殘、獨居、生活不能自理的社會老年人。

  施院0托老年群眾i在農村社區建設綜合性養老服務活動設施,以此為依托為老年人就地就近供給生活照料、文體娛樂、法律服務和宣傳教育服務,逐步構成住養、定點與上門服務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有條件的地方政府和村團體要進取出資設立養老服務公益崗位,同時進取倡導鄰里互助、志愿者幫扶和老年人互助,以獨居戶、隔代戶、兩代老人戶異常是高齡、貧困、患病、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為重點,建立聯系和幫扶制度,制定緊急事件的有效應對辦法,照顧好他們的生活。

  (三)充分發揮家庭養老的基礎性作用。

  進一步推進農村家庭贍養協議書簽訂工作,鞏固家庭贍養,督促外出務工子女妥善安排好留守老年人的生活和生產。加強涉老法制教育和敬老道德宣傳,把敬老孝親納入禮貌家庭和禮貌村鎮的評選表彰資料,轉變不良習俗,和諧家庭關系。加強對老年人的宣傳教育,幫忙老年人加強生活安全的自我保護,掌握緊急情景下的應急處置辦法,提高老年人依法維護自身權益的意識和本事。

  (四)加強對農村老齡工作的組織領導。

  各級政府要把農村老齡問題納入農村改革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統籌研究和解決。要制定農村養老服務機構、設施發展規劃和推動農村養老服務的政策措施,將相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各級政府有關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責,將保障農村老年人基本生活,發展農村為老服務納入部門工作安排,切實承擔起為農村老年人供給基本社會保障、福利服務、醫療衛生、安全保護、權益維護、活躍老年人文化生活等方面的職責。要建立健全縣、鄉兩級老齡工作機構,保證必要的人員和經費,發揮好綜合協調和檢查督促作用。在農村基層,要普遍建立起農村老年人協會,在村委會的領導和支持下,實現自我組織、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進取調解涉老糾紛,維護老年人權益,活躍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組織老年人自助互助。

空巢老人調查報告5

親愛的爺爺奶奶:

  您們好!

  感謝您能參與本次調查活動,為此耽誤了您的時間深感抱歉!我們是北京青年政治學院的,學習老年服務與管理的學生,為了實踐研究,了解當今空巢老人需求狀況,以便于更好地服務于空巢老人需求狀況,以便于更好的服務空巢老人工作提供參考。調查結果,我們將予以保密,感謝您的參與!

  1、您的性別男()女()

  2、您的年齡

  A、60-70歲

  B、70-80歲

  C、80-90歲

  D、90歲以上

  3、您的健康狀況

  A、健康

  B、高血壓

  C、心臟病

  D、中風

  E、其他

  4、您受的教育程度

  A、小學

  B、中學

  C、大學

  D、其他

  5、您覺得社區內的.設施能滿足您的興趣愛好么?

  A、非常滿意

  B、比較滿意

  C、不太滿意

  D、非常不滿意

  6、您喜歡外出參加一些社會活動么?

  A、非常喜歡

  B、比較喜歡

  C、不太喜歡

  D、非常不喜歡

  7、您一天內從事的主要活動?

  A、家務勞動

  B、電視

  C、看書看報

  D、聽廣播

  E、到公園或廣場

  F、老年活動室

  G、其他

  8、您與鄰居的關系狀況

  A、很好

  B、較好

  C、一般

  D、較差

  E、很差

  F、其他

  9、您通常會進行什么社交活動(多選)

  A、到廣場活動

  B、飲早茶

  C、到別人家聊天

  D、在家看電視

  E、旅游

  F、打牌或麻將等

  G、探親戚

  H、其他

  10、

  11、

  12、

  13、

  14、

  15、您的身體狀況

  A、良好

  B、一般C、很差,基本不能自理

  D、較差,但能自理您的醫療費用主要由誰支付(多選題)

  A、公費醫療

  B、社會醫療保險

  C、商業您對現在生活滿意么?

  A、非常滿意

  B、比較滿意

  C、非常不滿意

  您的主要經濟來源

  A、養老金

  B、本人及配偶的勞動收入

  C、子女供給

  D、最低您平時遇到的最大的生活困難是

  A、在家料理家務困難

  B、外出購物困難

  C、參其他您認為較重要的事情

  D、自己

  E、子女

  F、親戚

  G、其他

空巢老人調查報告6

  一、引言

  1、調查背景

  當子女由于工作、學習、結婚等原因而離家后,獨守空巢的中老年夫婦因此而產生的心理失調癥狀,稱為家庭空巢綜合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老齡化問題日益突出,其中空巢老人現象尤其引人關注。了解空巢家庭老年人生活狀況及存在的問題,總結幫扶空巢家庭老年人的經驗做法,研究探討對策辦法,加強城鎮空巢家庭艱巨老年人的幫扶工作,給上級黨委研究老齡工作提供決策依據。

  2、調查目的

  透析空巢老人問題以及解決方法

  4、研究方法

  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

  二、正文

  (一)空巢老人生活現狀

  通過問卷調查,我們對空巢老人問題進行了數據統計,下面分析。

  據市統計局城調隊統計,城市居民家庭中空巢老人家庭已占到54.0%。空巢老人的養老問題,正成為一個需要迫切研究和解決的重大社會問題。今年,天津市老齡辦組織開展了對空巢老人家庭的生活狀況和養老需求的抽樣調查,昨天,調查報告正式發布。老人們通過填寫調查問卷,真實地反映了自己的經濟狀況、健康醫療情況、住房情況、生活照料情況、精神文化生活狀況、養老意愿和需求等等,同時也表達了自己的心聲。

  32.4%的空巢老人獨自居住;87.1%的空巢老人有退休金;1.8%的空巢老人生活不能自理;

  以上的數據來自天津市老齡辦最新發布的《天津市空巢老人家庭生活狀況和養老需求調查報告》。此次調查涉及了有關空巢老人生活的諸多方面,從具體的數字可以了解他們的真實需求。

  1、居住方式

  獨自一人居住的有389人,占32.4%;老夫婦倆共同居住的有811人,占67.6%。女性空巢老人中獨居的比例遠高于男性。

  2、婚姻狀況

  已婚有配偶的有817位,占68.1%;未婚的有12位,占1.0%;喪偶的有356位,占29.7%;離婚的有15位,占1.3%。1190位空巢老人(有10個空填)中,無子女的老人有35位,而子女最多的有9個,平均有子女2.75個。

  3、收入情況

  有1045位老人有退休金,占87.1%,每月平均退休金為1649.95元;有30位老人在繼續從事有收入的工作,有11位老人享受過社會救助,有192位老人接受過子女(包括孫子女和親屬)的經濟幫助,有23位老人有其他一些收入。有595位老人沒有任何理財項目,占49.58%。受訪老人對自己目前的經濟狀況評價還是比較滿意的。

  4、日常生活

  能自理,完全可以自己做的有1065人,占88.8%;半自理,需要別人幫助的有112人,占9.3%;不能自理,完全依靠別人的有21人,占1.8%。隨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呈下降趨勢。

  5、日常生活

  問卷中列舉了9種老年慢性病,有173位老人未患有任何一種慢性病,占14.4%;85.6%的老人患有一種或幾種老年慢性病。9種老年慢性病,按患病人數多少排列,依次是高血壓、心臟病、骨關節病、高脂血癥、腦血管病、骨質疏松、糖尿病、白內障青光眼、老年癡呆和其他病。老年人對于健康狀況的自評,認為很好的僅占6.1%。

  6、健康情況

  (數據為訪問前4個月內)有47.6%的老人在訪問前看過病,住過院的比例為4.7%,平均看病次數為2.22次,人均醫藥費1501.82元。以此推算,年平均看病次數約為6.66次,年人均醫藥費支出為4505.46元。大多數老人感覺看病還是方便的,覺得非常方便的僅有2.7%,方便的有54.3%。83.0%的老人享有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其余老人享有城鄉居民醫療保險。

  7、住房情況

  54.3%的老人住的房子建筑面積在50㎡以下,32.0%老人住的房子建筑面積在50-80㎡,9.3%老人住的房子建筑面積在80-100㎡,只有4.2%的老人住的房子建筑面積在100㎡以上。絕大多數老年人對目前自己住的房子還是比較滿意的。

  8、生活照料

  空巢老人的子女和老人聯系,最多的方式是電話,占64.7%,其次為回家探望,占31.0%,其余如短信、書信和網絡的比例非常少。每周2-3次去看望老人的占47.8%。子女回家探望老人的頻率隨老人年齡的增長而增多。80歲以上老人的子女每周2-3次的占到61.54%。僅有26位老人雇保姆,28位老人雇計時工照料自己的日常生活,合計僅占4.5%。

  (二)空巢老人形成的原因

  1、惠民政策造成空巢老人。

  由于近年農村惠民政策不斷出臺,政策寬松,農民工地位明顯提升,種植物不受限制,耕地因企業占地不斷減少,被征地和失業人口不斷增多,種地與務工收入比對,形成明顯差距,加上近年來打工人員中部分人員已成為外地老板留用人才,工薪較高不愿返鄉等因素,造成空巢老人。

  2、個人原因造成空巢老人。

  一是老人自己希望過獨立生活,得到更多自由。這部分老人大多是經濟上能夠獨立,精神生活較為豐富,身體狀況較好的低齡老人。二是老人對老居住地有深厚感情,即便是子女進了城或是遷了新居,要求其到新地居住生活,但他們不愿意離開久居的環境,有山有田有房子,堅持守著老根據地。

  3、家庭原因造成空巢老人。

  一是老人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等方面存在差異,為避免與子女生活在一起產生沖突與矛盾,而選擇獨立生活。二是子女壓力大(子女的子女讀書等),無暇照顧老人,老人也不愿加重子女的負擔,而選擇獨立生活。三是受住房緊張等條件制約,無法與子女同住。四是極少數子女具備條件,但贍養老人的觀念很淡薄,嫌棄老人,從而使老人不得不獨守空巢。

  4、社會原因造成空巢老人。

  一是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和住房條件改善,許多子女婚后擁有自己的住房,與老人分開居住,造成空巢。

  二是子女在外就業就職進了城,造成空巢。

  三是因女兒婚嫁而離開家鄉異地成家,使一些只生有女兒的老人因女兒出嫁而形成空巢。

  5、自然空巢。由于有的老人終身未婚,有的老人雖已結婚,但未生育小孩,有的生育的子女死亡,造成空巢。

  (三)空巢老人的應對策略

  1、確確實實要立足于社會的發展,用社會化的方式解決問題,主要靠政府,敬老院、養老院不僅要辦多,還要辦好,讓老人們老有所養、老有所歸、老有所終。這是政府的責任。現在各個家庭要想回歸到傳統社會已經不太可能,把贍養老人的問題推回家庭也不可能,只有靠政府來挑大梁。

  2、對于家庭的責任不能放棄,政府要鼓勵,社會要提倡,同時還要有具體措施。

  3、恪盡孝道是傳統美德,對于這些子女,社會要給予表彰,這是社會的導向問題,引導子女見先思齊。與其批評壞的,還不如引導好的,要在道義上譴責做得不好的人改過自新,形成良性循環。

  4、要從文化的角度努力,必須要把傳統文化的美德和精華繼承下來。凝聚著中華民族核心的東西就是文化,就是我們的傳統美德。如果在文化上不遵從,還怎么發揚光大?我們談中華文化不要泛泛而談,應該具體到細則和每一點。只有在物質層面、文化層面和社會層面得到保障,才能把空巢老人的問題解決好。

  空巢老人的困難不僅在于生活上的孤單和經濟上的'拮據,也來自于心靈上,因為親人陸續離開的恐懼感和目送親人離去卻無能為力的失落感,以及突然缺乏可交心的對象的空虛感,因此我認為與老人交流要堅持積極引導,耐心聆聽的原則,積極主動的引導老人走入他感興趣的話題,愛心的聆聽他的語言。空巢老人問題不是一個簡單的個人問題,已經成為我國亟待破解的社會命題。早在1999國際老年人年,國際衛生組織就提出了積極老齡化的觀點,即通過倡導積極老齡化,最大限度地增加健康、參與和保障的機會,以實現盡可能延長人類健康預期壽命,提高老年期生活質量的目標。空巢老人隨著年齡的增長,生理功能逐漸衰退,對他人幫助的依賴性越來越高,心理上也就越來越脆弱,對養老服務需求也日益迫切。政府有關部門應采取有效措施積極應對和解決空巢老人問題,比如加大財政對養老事業供給,大力發展社會養老機構,加快養老服務事業發展,為空巢老人搭建安全網,建立應急求助信息系統等,為空巢老人辦一些實實在在的事。勞我以少壯,息我以衰老。是到了為空巢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心理撫慰、應急救助、健康保健、法律援助等服務的時候了,因為他們正面對或遭受心理危機的困擾。

  5、建立村級福利院。以村為單位,建立規范管理的村級福利院,降低收費標準,加大政策性扶持力度,改善養老院的居住和生活條件,減輕老年人的勞動負擔,消除老年人對將來老無所依的憂慮,降低老年人在人生的最后階段的孤獨感,豐富老年人的精神世界,使空巢老人過上健康的生活。

  6、完善農村養老保險。以家庭養老為主的養老模式要得到更一步補充,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合作醫療應得到推廣和發展,擴大農村老年人享受低保范圍,簡化保險工作流程,使好的政策在弱勢群體中積極的貫徹,提高服務水平,讓老年人更加方便的享受到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合作醫療的作用。

  7、加強老齡工作建設。空巢老人問題要放在村務工作的重要位置,村委會要成立組織、形成制度關心老年人生活、體貼老年人難處,解決老年人家庭矛盾,檢查督促家庭贍養情況,直接解決農村空巢老人生活難處和實際困難,豐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例如健全村級老年活動室、活動中心,老年人圖書報刊閱覽室、棋牌室等,提高農村空巢老人和所有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質量。

  8、開展志愿者活動。調動各種積極因素,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尊老敬老助老,營造敬老氛圍,建立長期服務機制,開展志愿者服務活動,為農村空巢老人服務。積極組織單位的年輕人和社會志愿者,聯系一個空巢老人家庭長年定期開展上門服務活動,了解他們的需求與困難,幫助他們疏通渠道,解決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五)結束語:

  老人,為社會奉獻,為家庭奉獻,是知識的寶庫,是智慧的鑰匙,不僅養育我們,還以言傳和身教向我們傳播做人的道理,雖然我們有時候感覺老人家們知識陳舊、思維方式過于正統古板,但是,老人依然是我們心靈的最后的最堅定的依托,我們在現實中碰壁之后,返璞歸真,依然會感受到老人家們傳承的是至理名言,依然會感受到屬于我們民族的內蘊的品質。空巢老人的困難不僅在于生活上的孤單和經濟上的拮據,也來自于心靈上,因為親人陸續離開的恐懼感和目送親人離去卻無能為力的失落感,以及突然缺乏可交心的對象的空虛感,因此我認為與老人交流要堅持積極引導,耐心聆聽的原則,積極主動的引導老人走入他感興趣的話題,愛心的聆聽他的語言。

空巢老人調查報告7

  核心提示:天開始冷了,忙碌中的你是否還記得家中牽掛你的老人?社會中有一個群體值得我們倍加關愛,這就是空巢老人。

  空巢老人是指沒有子女照顧、單居或夫妻雙居的老人,隨著我國社會老齡化程度的加劇,“空巢老人”越來越多。

  據全國老齡委統計和信息工作座談會公布的數字顯示,目前,我國有2340多萬65歲以上的“空巢老人”。全國城市空巢家庭已達到49.7%,個別老城區的“空巢老人”家庭已達到80%以上。據了解,我市空巢老人在常住老人中的比例也不小。近日,本報記者帶著一份關注走訪了部分“空巢老人”。

  見習記者 肖莎莎 羅誠浩

  「空巢老人」

  精神空虛大于物質匱乏

  很多空巢老人都面臨一個同樣的問題:也許不缺吃不缺穿,但是每天都覺得無所事事,要么在家靜靜守著空蕩蕩的房子,要么在養老院里等待吃飯的時間。

  在西江南路居委,已獨居生活了13年的黃伯昌老人跟其他空巢老人一樣,無法與兒女共享天倫之樂,只有閑時與社區工作人員開開玩笑逗逗樂,才是他一天最開心的事情。

  住在清寧坊的梁秀霞說,自己今年七十七歲了,退休也已二十七年了,本來可觀的退休金足以支撐日常的生活,但是兒子下崗,兒媳婦又身患重病,昂貴的治療費用致使家里生計困難,后來兒子不得不外出打工,二十年來自己獨自生活。平常打掃自己門前的街道和摘曬雞蛋花是唯一的樂趣。隨后,記者走進梁秀霞的家,粗糙的水泥地,破舊的瓦片屋頂,窄小的客廳里擺放著掉了漆的破舊的桌椅,沒有電視沒有收音機,只有瓶瓶罐罐擺放得整整齊齊。

  城西街道辦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像梁秀霞這樣的空巢老人,很少跟周圍的老人聊天,即使城區有親戚也很少走動,因為他們一個人生活慣了,沒有什么事,不愿意去麻煩“別人”。

  「生活依靠」

  熱心鄉鄰及時相幫

  由于沒有電話,梁秀霞基本上聯系不了自己的兒子,“有什么特別的事,只能去鄰居家里‘借打’。”梁秀霞說,附近的街坊人都很友善,平常有什么事情,也是鄰里互相幫助。

  鄰里的幫助也許是空巢老人解決一些困難最快捷最有效的辦法了。(范文網 )城西街道辦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我們的上班時間,許多事情居委會可以幫老人家解決,但是晚上或者周末就很難了,而且老人的病痛發作大多在夜晚,鄰里間及時的幫助是最有效的辦法。”

  而對于黃伯昌老人來說,鄰居都是些上班族,所以他只能求助于鄉里,倔強好強的他說:“認識的一個鄉里住得離我家不近,偶爾他會問我要不要幫忙,有沒有困難,但真是有困難了打電話過去,等他趕過來,恐怕也不及了。”

  「問卷調查」

  過半空巢老人孤獨感強烈

  現代生活節奏較快,許多子女忙于工作,對家中老人的關心不夠,老年人很容易感到孤獨,不良情緒找不到宣泄渠道。“作為子女的我們即使再忙,也應該抽空看望父母,多聊天,多交流感情,盡孝要及時。”市老齡辦工作人員說道。

  在記者開展的`問卷調查中發現,我市的“空巢老人”中,58.6%的老人感到孤獨或非常孤獨,精神缺乏慰籍;在與子女的交流方面,子女偶爾探望或者很少探望的為37%;在人際交流與健身娛樂參與方面,很少參加或者不參加的達50.6%。由于與子女來往交流不多以及對外互動活動參與率不高,超過半數的“空巢老人”感到孤獨,精神生活缺乏慰籍。在入戶走訪幾位“三無”空巢老人時了解到,端州區政府雇請專人每天為其提供免費上門搞衛生、買菜等服務。但是,政府提供的免費服務目前僅限于“三無”老人,絕大部分有此需求的困難“空巢老人”未能享受該項服務,居家養老服務未能全面鋪開。

  「外地游子」

  兒女不在家,健康是牽掛

  “高中時候的愿望,就是盡自己的能力考一個遠一點的大學,越遠越好。結果就在這個地方扎根了,結果遠離父母了”,2002年來到肇慶學院念書的陳女士,如今已經是孩子的媽了,來自山東的她鄉音未改,卻已經離開家鄉10年了,每逢佳節,陳女士總會在電話里給父母道一聲節日快樂,因為現在也有了固定的工作,只能是過年的時候回家看望二老,陳女士的孩子已經5歲了,可每次見到外公外婆仍感到很陌生。

  “我不在家了,爸媽菜都少吃了幾個,炒一次菜要吃上一天”,的哥李永生是河南人,來肇慶工作有3年了,他說自己是家中獨子,父母對他的牽掛特別強烈,經常打電話要他回家,“現在父母還能自己照顧自己,我出來想多賺點錢。”李永生說他每個月都會寄錢回去給父母,讓他們生病了也能夠放心去看病,因為不能陪在老人身邊,老人健康是他工作時最大的牽掛。

  龍應臺這么比喻:“父母親,對于一個二十多歲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棟舊房子,你住在它里面,它為你擋風遮雨,給你溫暖和安全,但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會和房子去說話,去溝通,去體貼它、討好它。”記者接觸過許多在肇慶定居的外地人,他們其實是很關心家中老人近況的,可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父母與游子們的距離也許是一條河、一座山、一條路,身在外地的他們,也許因為種種原因而不能常伴父母左右,可只要聽到父母在家鄉過得健康平安,就是他們最大的安慰。

  「機制探索」

  健全制度是“老有所養”的根本

  高齡老年人口的急劇增長,人口老齡化的迅速發展,以及老人空巢化的進一步凸顯,對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將產生廣泛深遠的影響。市老齡委副主任、市民政局局長黃學武在《2010—2011年度肇慶市老齡工作目標責任考核情況匯報》中提到,如今全市總人口422萬人中,60歲以上的常住老年人口就有50.5萬人,占常住總人口的12.9%;到2015年末,60歲以上老年人將達到58萬人,約占常住總人口的13.8%;80歲以上老年人將達到6.5萬人,占常住老年人口的13.8%,空巢家庭老人已經超過30%。

  在市第十一次黨代會上,把“老齡事業”列入了“十大民生工程”之一,明確提出了“關于加強老齡工作”的要求。2011年,全市共投入老齡工作經費104萬元。全市城鄉貧困老人共有1200多人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圍,2011年全市已把年人均收入低于2200元的農村家庭納入低保救助范圍,全市城鄉人均月低保標準273元、226元;人均月補差173元、108元,能夠保障他們的基本生活。全市各級共投入老年福利事業建設資金1500多萬元,全市現有老年活動中心(站、室)151個、門球場48個、敬老院110間、星光老年之家118間、光榮院6間、老年公寓1間,新成立的市安老康復中心,設置床位有100張,對緩解城區養老床位緊缺問題起到一定的作用。

  一位從事民政工作多年的工作人員認為,建立健全關注空巢老人的制度,是實現“老有所養”的根本所在。

  「記者手記」

  在采訪中,許多老人總是說“很怕生病,怕自己走不動路,到那時一邊怕遠在外地的孩子擔心,一邊怕自己不能再兩地跑”。雖衣食無憂,但親情的別離讓他們的生活總徘徊在一句古話中:“相見時難別亦難”,這詩句在空巢老人的生活中不是形容愛情,而是作為現在生活最真實的寫照。不管兒孫身在何地,總讓老人們牽腸掛肚。其實每一位空巢老人都是這樣,心里非常渴望兒孫陪伴左右,思念的煎熬是無法言語的,在外的游子們常回家看看吧。面對這些曾經為兒女奔波辛苦的老人,我總是在想他們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如果我們今天不做好養老工作,那明天我們自己又如何養老呢?

  “勞我以少壯,息我以衰老”,如何讓更多的老年人,甚至是空巢老人得到生活照料、心理撫慰、應急救助、健康保健、法律援助等服務,將成為今后我市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大厄待解決的問題。

空巢老人調查報告8

  由于農村地區長期以來一直實行以家庭為主的養老方式,子女供養是老年人晚年生活的重要保障,但隨著承擔主要贍養義務的農村青壯年勞動力的大量外流,長期兩地分離使得外出子女無法為留守父母提供經常性的照料和關懷,家庭養老的基礎受到了動搖,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空巢老人的健康和福祉。在老齡化、空巢化現象日益嚴重的今天,重視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應對空巢老人的各種問題,是加快推進居家養老服務的一項重要內容,關系到能否成功應對老齡化問題,關系到新農村建設的成敗以及和諧社會的構建,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

  一、農村空巢老人基本情況

  全縣老年人口76521人,占全縣總人口的13.999%,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0.179個百分點。老齡化進程逐年加快。

  調查顯示,全縣農村60歲以上空巢老人32753人,占老年人口的`39.86%,其中:男性15828人,占48.3%,女性16925人,占51.6%。配偶健在18377人,占56.11%,與孫子們同住20012人,占61.1%,(主要留守照顧孫子所至),單身獨居8176人,占25.14%,失能或半失能10900人,占33.27%。(主要是80歲以上空巢老人5534人,占50.77%),必須參加勞動生產的13906人,占42.46%。既要勞動又要照顧孫子11925人,占36.41%。有經濟收入4321人,占13.1%,依靠子女提供16887人,占51.5%。感到寂寞孤獨8340人,占25.4%,需要生活照顧7454人,占22.7%,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2690人,占3.6%,空巢老人身體健康良好的10523人,占32.13%,健康一般、較差、非常差的占大多數。

  二、農村空巢老人家庭現狀

  1、經濟狀況

  經濟支持是農村空巢老人養老安度晚年的物質基礎。農村空巢家庭老人大多依靠田間勞動所得獲取經濟收入或依靠子女給予的生活費作為生活來源。其收入分布不勻,36.4%的老人收入在3200元以上,24.2%的老人在1200元以下,貧困的還有12925人,占39.4%。享受低保的1231人,占3.75%。因此有78.8%的農村空巢老人仍然經常參加勞動和既勞動又照看孫子。主要原因是:家庭經濟狀況差(雖然子女外出打工但其收入主要用來供養孩子上學,對家庭里日常生活開銷主要還是老人耕種所得)。

  2、健康狀況

  農村空巢老人中96.49%的老人生活能夠自理,32.13%的老人身體健康,55.8%的基本健康,12.07%為較差或非常差。當遇到疾病時,多采用簡單治療,小部人因為經濟原因放棄治療。99.3%的空巢老人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98%以上的老人對新型農村合作比較滿意,認為能解決看難問題,尤其是復明工程對農村白內障老人來說是福音,免費摘除白內障,普遍反映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真好。

  3、需求狀況

  從調查結果來看,農村空巢老人有權益保障要求8491人,占25.9%,感到寂寞孤單8340人,占25.4%,需要生活照顧7454人,占22.7%。從老人們的需求程度上看,主要是精神慰籍,子女常回家看看,基本醫療保障,養老金和需要人照顧,分別占52.3%、49.2%、41.3%、33.8%和22.7%。由此可見農村空巢老人最需要的就是精神慰籍,老有所養、老有所醫。

  4、閑暇狀況

  農村空巢老人因文化水平較低和經濟有限原因,絕大部分老人以串門聊天為主,家庭經濟好點的以打牌為次之。加之村級老年協會的文體活動中心、室、場地不健全,不配套等原因,老人們戶外活動只好如此。在精神層面上,76.5%的老人感覺生活有壓力,壓力主要來自經濟收入,照顧孫子,忙于種地、又怕生病等幾個方面,因為子女多在省外務工,所以子女們主要是給生活費和打電話來慰問老人,很少能親自照顧,幾乎都是一年回來一次,空巢老人中有49.2%的人希望子女能常回家看看。

  三、農村空巢老人家庭形成的原因

  空巢老人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外出打工

  子女外出打工是全縣農村空巢老人形成的最重要的原因,全縣93.1%空巢老人子女在外打工,在家務農的只有4.2%。所以,78.8%農村空巢老人必須勞動和又要勞動又要照顧孫子,只要身體條件允許,他們都會活到老,干到老。

  2、自然空巢

  所謂自然空巢,就是有的老人終身未婚,有的老人雖已結婚,但未生育子女,有的生有子女,但子女已經去世,有的只一個女兒,女兒一旦出嫁之后,就是別人家的人了,回家照顧老人就有次數了,老人就成了空巢戶。全縣單身空巢老人就有8176人,占25.1%。

  3、代際差異

  當物質生活水平提高后,老少兩代人對獨立的活動空間和自由的要求會越來越強烈,傳統的大家庭居住方式已經不適應人們的這種需求,小家庭被普遍接受。一旦子女成立了小家庭或進入城市,農村的父母一般都不會與子女生活在一起,而是選擇獨自居住或留在農村老家。當然,農村老年型空巢家庭的產生也還有其他一些因素,例如兒子在外打工、婆媳、公媳關系的溝通缺少聯系的中介和橋梁,家庭不和、矛盾增多,迫使老人同兒媳和孫子分開住,子女贍養老人的觀念淡薄、嫌棄老人,從而使老人不得不獨守空巢等等。

  四、解決農村空巢老人問題建議

  農村老年人問題是突出的民生問題,不僅關系到廣大老年人能否安享晚年,而且關系到千家萬戶,因為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所以,我們應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和諧云夢,幸福云夢的重要高度,積極應對,綜合治理。要遵循黨政主導、社會參與,全民關懷的老齡工作方針,從農村實際出發,立足當前,著眼長遠。使空巢老年人享受到黨和國家優待政策,享受到改革開放的成果。建議如下:

  1、進一步完善農村養老保障體系。

  以家庭養老為主的養老模式要得到更一步補充,全面推行協議養老、簽訂《家庭贍養協議書》。同時,商業養老保險應得到推廣和發展。逐步落80歲以上高齡老人補貼,建立健全高齡補貼制度。擴大農村老年人享受低保范圍,五保老人全額財政供養。完善鄉級養老院設施,提高服務水平。

  2、進一步加強老齡工作網絡建設。

  從這次調查中看出,全縣村級老年人協會建設不足40%,老年活動中心、室、場地更少。村級老齡工作網絡建設滯后,嚴重影響老齡工作方針、政策貫徹落實。村級老年協會是關心老年人生活、體貼老年人難處,解決老年人家庭矛盾,檢查督促家庭贍養情況的老年人自我管理組織,能直接解決農村空巢老人生活難處和實際困難。加強鄉村兩級老齡工作網絡建設,積極應對老齡化,各級黨委政府應刻不容緩地擺上議事日程。為形成縣、鄉(鎮)、村三級老齡工作格局打下堅實基礎。與此同時,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投入,豐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健全村級老年活動室、活動中心,老年人圖書報刊閱覽室、棋牌室等,提高農村空巢老人和所有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質量。

  3、進一步開展敬老志愿者活動。

  調動各種積極因素,為農村空巢老人服務。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尊老敬老助老,營造敬老氛圍,建立長期服務機制,開展志愿者服務活動。縣直各部門、各單位、企事業單位,要積極組織本單位本部門在職的年輕人和社會志愿者,開展敬老志愿者活動,聯系一個空巢老人家庭長年定期開展上門服務活動,了解他們的需求與困難,幫助他們疏通渠道,解決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同時,鄉村兩級可組織低齡老年志愿服務隊,就近為高齡空巢老人,特困空巢老人、病殘空巢老人提供日常照料服務。

空巢老人調查報告9

  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快,老年人養老問題越來越被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所重視與關注,而老年人群體中,“空巢老人”的養老問題尤為突出。在研究老齡問題時,常常把無子女或有子女但與父母分開居住,只剩父母單獨生活的這類老人喻為“空巢老人”。據不完全統計,全國這類老年人已超過老年人總數的50%。伴隨城鎮化的加快,農村中青壯年外出務工、經商、求學的人數愈來愈多,促使“空巢老人”也不斷增多。“空巢老人”群體的不斷擴大,給社會保障帶來嚴峻的挑戰。如何更加關心“空巢老人”的晚年生活,最近,我們在江西宜豐縣進行了實地調研,并形成了調查報告。

  目前,該縣有常住總人口29.15萬人,其中60周歲以上老年人39127人,占總數的13.42%,其中農村老年人28849人,占全縣老年人口的73.7%。農村“空巢老人”占農村老年人總數的57%。為準確了解該縣農村“空巢老人”的情況,我們重點調研了這類老人的.家庭生活狀況,主要是老人的基本情況、經濟狀況、醫療保障、精神生活、權益保障等五個方面進行了調查與分析。

  調研中的農村“空巢老人”專指無子女或有子女但子女不在本鄉轄區內居住的、只剩老年獨自生活的、傳統的家庭養老功能基本缺失的老年人。我們對該縣16個鄉(鎮、場)“空巢老人”的基本情況進行了摸底統計,對該縣潭山、雙峰、石花尖、新昌、石市等五個鄉(鎮、場),每個鄉(鎮、場)按二個村60周歲以上“空巢老人”進行抽樣,采取點面結合,隨機抽樣,上戶問卷調查等方法,輔以一定的座談會形式,收集有效樣本57個。現根據調查情況和我們的初步研究,就全縣農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現狀、存在的突出問題、對策建議等方面進行分析和論述。

  一、江西宜豐縣農村“空巢老人”的調研基礎情況

  (一)基本情況

  全縣“空巢老人”總戶數2554戶,總人數3538人。按年齡分類:60—69周歲1567人,70—79周歲1088人,80—89周歲728人,90周歲以上155人;按性別分類:男2235人,女1303人;按有無子女分類:無子女老人1287戶,子女未住一起1267戶;按經濟狀況分類:低保戶363戶,低保邊緣戶659戶,非困難家庭1532戶;按居住形式分類:獨居1288戶,與老伴同住1266戶。

  (二)經濟狀況

  在上戶調查的57戶中,獨居26戶(其中無子女者8戶)、與老伴同住28戶、與智障兒子同住1戶、與孫子女同住1戶、與年邁母親同住1戶。總體看來,這些老人的經濟收入主要來源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耕種養殖收入。有21戶(年齡60—73歲之間)自己種了田,還有養了豬、牛、羊等。占上戶調查總戶數的36.8%,說明農村“空巢老人”中有相當一部分人還必須靠自己勞動來維持生存。

  二是子女給付贍養費。有29戶子女每年能按時付給老人贍養費,給付金額每年1000—6000元不等,占上戶調查總戶數中有子女戶數的59.2%。尚有40.8%的戶數子女不能按期給付贍養費,究其原因,90%為自身經濟條件差,無贍養能力,并非不孝順。數字說明,農村有能力贍養父母的子女基本上能盡贍養義務。

  三是來自政策性收入。有43戶領取了國家發給農村老人的基礎養老金,占75.5%,有14戶享受了農村低保待遇,占24.5%。

  上戶調查的57戶,認為家庭總收入能夠保障自己基本生活的有50戶,占87.7%。總體看來,除少數家庭經濟條件特別困難的戶外,農村空巢老人的經濟狀況尚可。

  (三)醫療保障

  一是身體狀況。上戶調查的57戶中,生活基本能完全自理、身體健康的21人,占37%;經常有點病的20人,占35%;體弱多病如身體較差或患有慢性病等的16人,占28%。總體看來,57戶老人雖然生活能自理,但部分老人身體狀況偏差,其勞動能力、自理能力的延續性令人擔憂。

  二是醫療保障。上戶調查的57戶中,全部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而認為就醫比較方便的有49戶,占86%;認為就醫不太方便的有8戶,占14%。而認為生病了有人護理的有38戶,占66.7%;生病了無人護理的有19戶,占33.3%。數字顯示,農村空巢老人生病就醫和護理等問題還是比較突出的。

空巢老人調查報告10

  城市空巢老人調查報告摘要:隨著中國社會老齡化程度的加劇,“空巢老人”越來越多。據民政部統計,目前我國老齡人口約有1.69億,其中40%是空巢老人,個別老城區“空巢老人”家庭已達到70%,預計XX年將達到80%以上。“空巢老人”問題已不僅僅是個人問題,而是全社會亟待解決的社會命題。因此,我們小組于近期對六安市裕安區的空巢老人情況進行了調查,并提出了解決意見。

  關鍵詞:空巢老人孤獨疾病關懷

  當我們在關注農民工問題,關注“80后”成長歷程,關注經濟發展、城市變革時,我們的目光是否錯過了他們?他們是外出打工子女的父母,是在城市中打拼的“70后”、“80后”的雙親,是數目不斷增長的龐大群體;他們在城鄉各處靜靜地生活,數著日子盼兒女回家,守著電話等兒女的問候;因為孤單,面臨著很多問題:生活無人照料、病痛不能及時妥善治療、抑郁煩悶的情緒無法排遣……空巢老人生存現狀已成為我們無法避開的社會命題。

  我們調查組從5月27日至6月9日,通過走訪附近老人,到街上發放問卷調查和實地采訪相關責任部門等方式調查裕安區空巢老人情況。

  一:基本情況:

  1、對于“空巢老人”這個概念,有80%的人表示明白了解,但仍有15%的人并不清楚,更讓人遺憾的是有5%的人群對此并不關心。

  2、在此次采訪調查中,我們也采訪了很多學生得知他們的爺爺奶奶有30%左右單獨居住,而70%左右仍與其子女居住在一起。并且那些不住在一起的有20%的子孫三四天就會去看望老人,一個星期回家的占40%,其中26.7%一個月回家一次,但仍有0.07%的子女甚至幾年都不會回家。

  3、受年齡增高、體質下降等多種因素的作用,空巢老人中有26.7%認為日常生活無人照顧是他們面臨的最大問題,而20%的老人認為是安全問題(生病時無人照顧),除此之外,心靈孤獨,日常生活無人照顧,老人獨自從事重體力勞動以及生活貧困等其他問題各占13% 。

  4、希望子女能常回家看看,并對子女們每次前來探望并能希望他們能夠陪他們聊聊天的空巢老人家庭占99.3%,僅有0.7%的老人希望子女回家時能夠幫他們做做家務或帶些禮物。

  二:空巢老人產生的原因:

  1、生活困難與當前社會競爭的加劇造成子女“遠游”,在這次調查中,有40%的老人認為現在的青年思想變化過快,不太愿意留在家里;

  2、13.3%的人群認為是由于人口結構的變化,老齡化加快;

  3、認為是由于經濟發展,工作變動而造成此現象的占據26.7%;

  4、有10%的老人自愿獨居,有的空巢老人認為,子女工作繁忙,跟他們住在一起反而會影響到他們工作和生活而拖累他們。他們認為自己還有能力照顧自己,足以解決自己的生活問題。可以說,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是由于老人的奉獻而形成的“空巢”現象。

  三:空巢老人面臨的主要問題:

  1、無人照料,安全隱患突出,特別是孤寡、獨居、與孫輩同住的空巢老人。

  據全國老齡辦統計,我國生活部分自理或者完全不能自理的老年人約占老年人總數的1/3,其中不乏眾多空巢老人。通過抽樣調查得出,近20%空巢老人感覺生活無人照料是面臨的最大困難。對他們來說,吃飯、洗澡、做簡單家務已成為生活的最大困境。70歲的吳大爺獨居在家,常常一天只能吃兩頓飯,又時早上做一鍋飯,午飯和晚飯就吃剩飯,因為他做一次飯很費事。在遭遇突發狀況甚至發生意外時,空巢老人更是無招架之力,一些獨居老人死亡多日才被發現的報道常常見諸報端。

  2、隔代教育造成老年人生理和心理負擔重。年輕父母為了工作,沒有時間照顧孩子,于是把教育孩子的.任務交給老人。但現在家庭多是獨生子女,在教育方面老人不能像教育自己兒女一樣對待孫輩,加之社會環境的影響,孩子不好教育,看護不力出現問題會遭到子女的責怪,由此加重了老人的心理和生理負擔。

  3、缺乏精神慰藉,感覺孤單寂寞。覺得在感情和心理上失去了支撐和依靠,覺得自己的存在不再具有價值。因而陷入無趣、無欲、無助的狀態,這些不良情緒還會導致一系列疾病的發生。在調查中有的老人為此而傷心、哭泣。身體機能衰退、個人價值喪失,沒有子女陪伴,都讓空巢老人倍感失落,對生活失去希望。

  對空巢老人的活動需求調查顯示:希望子女多打打電話、常回家看看成為眾多空巢老人的首要情感寄托;多組織老年公益活動、創辦老年活動室則成為空巢老人排遣孤寂生活的主要心理訴求。

  4、疾病困擾,就醫困難。通過走訪發現老人多患有各種各樣的疾病,其中超過一半的老人至少患有一種慢性疾病,常見的有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等老年疾病。有醫保或部分醫療補貼的占少數,多數要靠子女負擔醫療費用。空巢老人面對病痛常面臨三大“無助”困境:急病突發無人知曉、慢性疾病無人照料、醫療費用過高無法承擔。

  四:對“空巢老人”現象采取的措施和提出的建議:

  通過調查我們收集到以下反饋意見:

  1、有43.3%的受訪人群希望政府能夠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為老人的生活消除后顧之憂;

  2、其中30%希望完善社會志愿服務組織體系,為老年人提供健全的志愿服務;

  3、33.7%的受訪群眾希望做好空巢老人的統計注冊工作,保證每個老年人都能享受到社會關愛。

  解決“空巢老人”問題需要社會共同努力,通過調研、查資料、詢問相關責任單位,就解決我市老人問題我們有以下建議:

  (一)形成關愛“空巢老人”的社會氛圍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在進入老齡化社會的今天,光尊老是不夠的,還要幫助老齡人,尤其是特別需要幫助的“空巢老人”。我們認為,養老方式應由傳統的縱向關照向現代的橫向關照轉變。

  1.充分發揮媒體的積極作用。電視臺、電臺、報紙等媒體可開辟專欄宣傳關愛老人,尤其是關愛“空巢老人”的人和事,同時對損害老人利益、虐待老人的現象進行評說、曝光。

  2.政府設立獎項,定期表彰為老年事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家庭和個人。

  3.市委、市政府要求黨員、干部做關愛老人的模范,帶頭為老人,尤其是“空巢老人”做些實事。

  (二)將關愛落到實處,老年人更需要交流。①社區的工作人員定期、不定期上門與老人交流,幫助解決一些實際困難。②發揮志愿者作用。高校學生素質高、活潑可愛是老人們最為喜歡的,鼓勵學生們與一些“空巢老人”結成對子,除定期、不定期幫助老人做些家務外,就是談心,緩解他們孤獨,抑郁的心情。像我校有不少社團協會另外,鼓勵社區的一些志愿者與“空巢老人”談心交流。③引導“空巢老人”們相互交流,人人都有交流的欲望,鄰里之間常聯系也有助于互幫互助,但一個小區里的鄰里間普遍是“互不相認”。這就要求社區的工作人員組織一些活動,進行一些介紹工作,幫助老人們相互認識,促進交流。

  (三)為老人提供文化、娛樂等放松身心的活動。①各社區要進一步完善專供老年人活動的閱覽室、棋牌室功能,改變多數老人整天依賴電視的狀況,緩解一些老人“風吹日曬”地在小區的道路、草地上打牌、下棋的狀況。②每個社區都應建有老人們鍛煉身體的場所(可以是露天廣場)和投入運動器械。對于費用可通過財政支出和借助社會力量籌集相結合的方式解決。如慈善機構贊助,鼓勵高效益企業贊助,鼓勵企業家們贊助,民眾的捐助等,把購置物旁立上贊助者的單位、姓名,以示表彰和鼓勵。

  (四)減輕“空巢老人”疾病痛苦。這主要從兩方面入手,一是疾病預防,二是病有所醫。

  我們認為,搞好老年疾病預防工作更為重要。一是堅持每年免費為老齡人常規體檢;二是社區組織請一些老年常見性疾病方面的專家進行講課(鼓勵醫務人員參加志愿者隊伍),比如我市衛校的學生也是很重要的資源。

  病有所醫在于,“空巢老人”們能看得起病。多種慢性病的藥費是一個沉重的負擔。我們認為,一是辦好社區醫院,使社區醫院真正成為平價醫院、福利醫院、老百姓自己的醫院。二是通過“空巢老人”的信息資料,篩選出真正因病至貧、因吃不起藥而飽受病痛折磨的人群,政府給予救濟。

  對生活困難的空巢老人幫扶工作任重而道遠,需要政府采取有力的措施,社會的廣泛參與,子女的愛心與孝道,鄰里的親情,需要社會共同努力,讓我們攜起手來,為空巢老人創造一個良好的寬松的晚年生活安全網而努力。

空巢老人調查報告11

  摘要:隨著社會老齡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來越多,已經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本文通過對路口鎮實際調查走訪,分析和概述了農村空巢老人面臨的主要問題:經濟拮據,日常生活難以自理,身體健康與醫療沒有保證,情感孤獨,缺乏與子女之間的溝通,生活乏味,沒有足夠的娛樂活動,與鄰里關系也時常緊張。在調查分析的基礎上,指出農村空巢老人問題的主要成因,提出了解決農村空巢老人問題的若干建議。

  關鍵詞:農村空巢老人;生活現狀;主要原因;想法與建議

  一、調查概述

  “空巢老人”是指不與子女居住在一起的老人,其中既包括無子女的老人,也包括與子女分開居住的老人。當前,隨著我國社會經濟不斷發展、我國逐漸步入老齡化社會的行列,(據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統計全國老年人占到人口總數的10%,并將在年達到兩億。)如何安置老年群體度過晚年,引起了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老齡化成為社會工作的一項重要的內容。為了仔細了解老年人的生活和生存狀況,與老年人和諧相處,我們“愛尚崇陽”實踐隊將“空巢老人”作為社會實踐的調查主題之一。

  本次的調查目的地為湖北崇陽縣路口鎮。路口鎮位于崇陽、通山、赤壁、咸安四縣市區交界處,是崇陽縣的“東大門”。面積235平方公里,轄21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231個村民小組、12個居民小組。截止到5年總戶數為8962戶,其中農業戶為8409戶,總人口約4萬人,農業人口約3.6萬人。 4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達到5.7億元,財政收入達到800萬元,分別比3年增長17%和7%;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480元。

  路口鎮區位條件優越。106國道和省道橫路線穿境而過,與京廣鐵路相距35公里,8年建成通車的寧樟高速公路貫穿集鎮腹地,交通十分便捷,1小時可到達省會武漢。

  本次調查的對象為路口鎮地區55歲以上的老人。他們中或者子女外出務工、定居,身邊無子女共同生活;或者子女雖與自己居住在同一地區,但不與自己共同生活;或者甚至膝下無后人照料。調查的題目包括:經濟狀況、日常生活狀態、健康與醫療問題、心理狀態、娛樂活動等方面共計28個題目。調查問卷共計份,全部回收有效。問卷回收后,我們對問卷進行了系統的整理、統計和分析。

  二、調查結果

  走訪調查中,我們小組選擇了路口鎮市老人作為調查對象,通過采訪交談和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的老人對現在的生活狀況比較滿意。通過我們與老年人的交流得知,他們認為滿意的原因,主要是因為隨著經濟收入、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不

  再因為吃喝問題而發愁。多數老人期待和兒女一起生活,他們認為和家人一起生活是最好的生活方式,而對生活水平的`要求比較低。但由于住房、代溝或者不愿意給子女麻煩等種.種原因未能夠與子女一起生活。

  我們調查對象年齡在60~80歲,其中60~70歲的老人占57.10%,71~80歲的老人占42.90%;另外,男女比例各占50%。

  “空巢老人”外出務工的子女由于忙于生計,有的一年難得回家一次,甚至幾年沒回過一次家,有的一個月甚至幾個月不與老人通一次電話,讓老人陷入孤寂之中。有些老人的子女并未外出,住得也不太遠,但由于“代溝”等問題,共同語言少,也就自然而然相互疏遠,甚至逢年過節都是兩家分開度過。老人們只能圍著自己的“空巢”打轉轉,生活在封閉的狹小空間里,情感得不到傾訴和釋放,整天郁郁寡歡。除了天倫之樂的缺失,農村“空巢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和日常社交也十分貧乏。受經濟發展水平低的限制,路口鎮沒有活動室,沒有圖書室,更沒有健身、康復的器材設備。在我們調查的對象中35.7%的老人獨自在家感到孤獨,30%左右的農村困難“空巢老人”享受了農村低保,大多每人每月30元,加上子女提供的少量供養金,一般每人每月100元左右,這點錢用于買油、買鹽、穿衣、治病等都很緊張,更不要說其他方面了。這些六七十歲乃至七八十歲的“空巢老人”,如不下地種糧、種菜生活將更加艱難。

  而85.80%的老人經濟主要是農耕,自給自足;而14.20%是靠低保或者子女的贍養;57.10%的老人生活基本得到保障,但是仍有35.80%是沒有保障的。

  三、現狀分析

  (一)健康問題——人老了,病痛自然多。

  關于老年人健康問題,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身體狀況比較健康,而有42.90%的老人多病纏身。令人難過的是,有一位老爺爺凄涼地表示老人一生病就沒有人愿意照顧了。雖然農村老人絕大多數參加了新農合,可由于自費部分難以承擔,門診費用又不能報銷,針對老年人的就醫保障或者醫療保險,雖然組織一再頒布各項優惠政策,解決農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仍舊有34.80%沒有享受到任何的就醫優惠。

  (二)娛樂活動—— “老有所樂”是絕大多數老年人的共同心聲。在我們進入福利院進行文藝表演的時候,爺爺奶奶們都看得很認真,也看得很開心。我想這樣的文藝表演雖然簡單,但是對于他們來說卻是一天中的亮點,一天中的美好回憶。像路口鎮這樣的小鄉村,老年人的娛樂文化比較單調且落后,不像城市那樣有專門的老年人文化中心或者俱樂部。但是,經濟條件較好的老人也有自己娛樂的小圈,打麻將,下象棋,釣魚,看話劇等等,在空巢老人中,也存在著兩極分化。

  在我們調查的尾聲,老人們提出的意見和希望:社會保障制度落到實處;多組織適合老年人參與的活動,豐富老年人生活;在農村給年輕人提供工作機會,從而可以保障家庭經濟收入,從而能夠保障他們能與子女生活在一起。

  四、建議

  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老齡化的問題已經席卷全球。西方發達早就面臨著老齡化問題,因此,在解決“空巢老人”的問題上,發達比我們更有經驗。例如,德國通常會安排一些大學生同“空巢老人”一同居住,平時幫助老人洗衣、做飯等,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不用繳納房租。這樣,即節約了大學宿舍,還能保證“空巢老人”的生活質量。在日本,為更好的關愛“空巢老人”,防止老人發生意外情況,甚至出現在家中死亡而無人知曉的狀況,日本會把“空巢老人”家庭進行統計,并將老人每月的用水量,用電量等基本生活信息通知其子女,使子女能夠及時了解老人的生活狀況。這些措施可以給我國解決“空巢老人”問題帶來啟迪我覺得這些做法值得借鑒推廣,對解決人口老齡化,“空巢老人”問題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五、后記

  通過崇陽實踐的調查,我們與老年人有了一次親密接觸,對所調查區域內的老年人生活、心理、健康等狀況有了比較全面的了解。當前正值我國社會老齡化的進程不斷加快,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需要我們

  去理解、關愛。我們有責任、全社會也有責任找到與老年人溝通的契合點,在全社會形成一股“尊老、敬老、愛老”的風氣,使老年人感到社會的溫暖,安度晚年。

空巢老人調查報告12

  實踐單位:濰坊市高密市

  實踐時間:2011年7月20日

  實踐目的:體察民情,增長才干

  實踐形式:深入農村,與村民攀談,做問卷調查,建立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檔案

  活動組織者:河北工程大學社會科學部

  活動參與者:河北工程大學農學院10級食品劉毅

  社會實踐是知識創新的源泉,是檢驗真理的標準。今年5月3日,胡錦濤 書記在紀念北京大學建校110周年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鼓勵大學生“要在提高實踐本領上狠下功夫,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向人民群眾學習,磨煉意志,增長才干,切實提高創造能力和創業能力,為今后走上社會、成就實基礎。”因此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引導大學生在專業實踐及社會調研活動中,不斷提高對國情民生的了解與認識,提高專業文化技能和思想政治素質,提高造福群眾、奉獻社會的能力和本領;大力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服務奧運盛會,關注改革發展,關心地震災區,在實踐中成長成才,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貢獻。

  投身廣闊的農村,觸摸腳下每一寸土地的溫度,在農村大舞臺上奏響青春之歌,是當代大學生的責任。我們要想盡快成為現代化建設

  的有用人才,適應社會的需要,就要在學習之余,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認識社會,明確自己的歷史使命,激發自己的學習熱情,調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戰勝各種困難和挫折,鍛煉意志和毅力,為以后步入社會做準備。珍惜每次機會參與各種形式的暑期"三下鄉"活動,對于引導我們按照江 澤民同志得出的"四個統一"的要求,把學習書本知識與投身于社會實踐統一起來,自覺走與實踐相結合、與人民群眾相結合的道路,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最需要的地方去見世面,長才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實施啟動“大學生赴基層(農村)掛職鍛煉工程” ,開展大學生“三下鄉”活動,我們班十幾名同學利用假期時間來到位于聊城城郊的四甲李村對本村的空巢老人及留守兒童做調研。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于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民走出鄉村進入城市,農民工為城市的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黨和國家向來重視農民工問題,這是社會進步的表現,我們是否還想到,在千百萬農民工的背后,還有無數的空巢孩子,他們過早遠離正常的家庭氛圍,他們缺乏父母的關愛和監督,他們當中有很多孩子的行為品行正在經歷著可怕的變化。在越來越壯觀的民工潮的背后,我們付出的是一代空巢兒童的前途和未來的沉重代價,關注空巢兒童的狀況,刻不容緩。

  由于實踐時間非常有限,盡管那天雨下的很大,我們依然按照原計劃進行了實踐。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后,我們終于來到了目的地。由于連續幾天下雨,路很泥濘,可大家誰也沒有怨言。走了一段后,小官莊村慢慢進入了我們的視野。小官莊是隸屬于高密市的.一個小村子,大約有250戶人家,1000多人口。住房占地約200畝,耕地1500畝左右,人均月收入約500元。據調查,村里大約有30%的人受過初等教育,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不足10%。有50%的孩子九歲才開始上學,有些甚至不受教育。生活上,村民的糧食蔬菜大都自給,只買些油鹽,肉制品,因此大部分家庭每月生活費在200元以下。通過村長對村中情況的大體說明,我們得知,由于附近有幾家小工廠,村里大部分勞動力都留在附近工作,幾乎沒有人外出打工。我們了解這一情況后,決定分成四個小組,分頭展開調查。

  經過幾番周折,我們仍未找到符合條件的調查對象。絕大多數的農民寧愿在離家不遠的地方工作,外出打工雖然賺錢更多一些,但承擔的風險也相對較大。于是我們臨時決定改變調查方向,對農村孩子的受教育狀況進行調查。教育,是個沉重的話題。改革開放以來,農村經濟雖然飛速發展,但離發達地區還有很大一段距離,而且經濟發展阻礙了教育發展速度,。在我看來盲目地給老少邊窮地區扣上"不重視教育"、"教育意識淡薄"之類的帽子是過于武斷的。在我們調查的家庭中有80%的家庭的三分之二家庭收入用于孩子的教育,絕大部分的家長非常希望孩子能上到大學.我依然清楚地記得鄉親們樸實的話語,搞調查時,當問及孩子們的學習情況時,他們總說:其實我們這么辛苦,啥也不圖,就希望他們多學點東西,找一條好的出路.。記得有個老漢對我們說:俺孩子能上到哪,我供到哪,就算砸鍋賣鐵也得上.一個地區是否重視教育能單憑入學率或人口文化水平來衡量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對于農村來說,判斷人們重視教育程度的標

  準應是他們用于教育的開支所占家庭收入的比重。雖然農村地區經濟落后,但也正因為落后,他們比城里人更渴望受到教育。

空巢老人調查報告13

  xx州府社區位于凱里市西北面,東以文化路為界,鄰洗馬河街道,南以北京路為界,鄰年夜十字街道,西以市府路為界,鄰城西街道,北以營盤東西路為界,鄰本街道的年夜閣社區和梁子巷社區。面積約0.24平方公里。轄區內駐有州、市黨政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共66個,總人口人,其中60歲以上老人1072人,占總人口的9.8%,空巢老人24人,占老齡人口的2.24%,特困空巢老人6人,占空巢老人總數的25%。依據凱里市老齡工作委員會《關于開放城鎮空巢老人生活狀況調查的通知》精神及西門街道的相關要求,州府社區居委認真組織人員開放調查工作,現將調查狀況匯報如下:

  一、調查對象

  居住在本社區的空巢家庭老年人。

  二、調研目的

  調查了解空巢家庭老年人生活狀況及存在的問題,總結幫扶空巢家庭老年人的閱歷做法,爭辯探討對策方法,加強城鎮空巢家庭困難老年人的幫扶工作,給上級黨委爭辯老齡工作供應決策依據。

  三、調研方法

  對轄區空巢家庭老年人進行了問卷和入戶調查。

  四、調查成就

  (1)空巢老人中女性多于男性,70歲以上的占多數。本次調查對象24人,男性9人,占被調查對象的37.5%,女性15人,占被調查對象的62.5%;60—69歲7人,占被調查對象的29.2%,70歲以上17人,占被調查對象的70.8%,其中80歲以上的6人,占被調查對象的25%。

  (2)大部分是有工作單位的,生活來源靠退休金的占多數。在被調查的空巢老人中,有工作單位的20人,占83.3%,無工作單位的4人,占16.7%;以領取退休金為生活來源的20人,占83.3%,靠社會救助的2人,占8.3%,靠其它生活來源的2人,占8.3%。無一人靠子女資助。

  (3)學校及腫恣文化程度占絕大多數。在被調查中,文盲1人,僅占4.2%,學校11人,占45.8%,學校6人,占25%,高中5人,占20.8%,大專1人,占4.2%。

  (4)身體狀況及生活力量。在被調查的24位老人中,身體健康的有15人,占62.5%,一般的5人,占20.8%,兩項合計20人,占83.3%,身體差的4人,占16.7%;生活能自理的19人,占79.2%,身體不好的5人,占20.8%,其中有兩位的眼睛殘疾,視力相當低,生活難自理;

  (5)子女狀況及導致老人空巢的緣由:子女狀況不好的5人,占20.8%,一般的7人,占29.2%,精良的10人,占41.7%。無子女的2人,占8.3%。在有子女的空巢老人中,子女住在別處的17人,占70.8%,其它的5人,占20.8%。可見,“空巢”老人家庭形成的主要緣由是子女學習工作繁忙無暇顧及老人或子女長期在外地。

  (6)空巢老人的愿望:

  1、日常生活的掛念:在被問及空巢老人中,79.2%的老人認為無急需解決的問題,有20.8%的老人,急需解決生活、就醫等各種問題。

  2、出于生活習慣、飲食習慣等方面的考慮,在被及的.空巢老人中有80%的不愿與兒女同住,82%的表示情愿到敬老院過集體生活。

  五、調查反映的主要問題

  空巢老人缺乏照料是本次調查反映出的主要問題。這種照料應當來自兩方面。一是家庭成員照料,二是組織照料。調查中,有17人的子女不在身邊,加上有5人的子女因其它緣由沒有與老人住在一起,在有子女的老人中,幾乎都沒有得到本人子女的照料;另一方面,由于組織機構、設施、人員等因素,導致關照服務的社會化程度低。組織照料還做得不夠。如何通過軌制化的支配,建立有效的服務機制,不只是空巢老人的熱切期盼,也是很多老齡工和城鎮基層工深化思考、樂觀探究的問題。

  六、對策建議

  空巢老人家庭的消滅,是社會進步的表現,是人們價值觀轉變的成就,是社會進展的必定規律,這個特殊群體的生活狀況及其帶來的社會問題讓人憂心,亟待我們通過調查爭辯提出解決對策建議。

  (一)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建立保障機制。首先應建立健全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軌制。其次,建立健全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制度和醫療救助制度。在調查中,有6位空巢老人的生活、身體特殊不好,他們沒有生活來源,只靠低保維持生活,且身體不好,視力差,他們格外期望政府、社會組織的關懷,所以,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建立保障機制可以適度緩解了老年人生活和就醫壓力。

  (二)處理好居家養老及社會養老的關系。面臨人口老齡化的挑戰,養老方式是現在急需探究和解決的問題。由于我國特有的經濟進展狀況及幾千年文化習俗的影響,目前我們應當推崇以居家養老為主,社會養老為輔的養老方式。要加強“孝道”文化宣揚,提高民眾家庭養老意識。要大力提倡敬老養老之風,弘揚傳統美德,贊譽敬老養老先進,責怪不盡孝道行為,讓“家家有老人,人人都要老”理念深化人心,使子女應擔當的贍養和照料老人的義務落到實處。制訂優待政策,鼓舞子女與老人同住,如建房時首先要考慮支配好老人的住房,給照料老年父母的子女每年增加休假期等。在社會養老方面,除了政府加強主導作用,建立健全保障機制和加大硬件設施建設的力度外,還要做一些有益的探究,比如構建空巢老人關愛服務體系。一是建立空巢老人數據庫。將社區60歲以上空巢老人建立信息齊全、資料齊備、一人一檔的數據庫。二是建筑空巢老人關愛服務網絡。通過組建空巢老人關愛服務隊、開放“空巢老人關愛結對”活動,互助服務活動、抓好日常生活服務工作等,矯捷開放關愛服務工作。三是完善幫困救助體系。整合各種幫困資源,為生活困難的空巢老人供應人力、物力和財力等方面的掛念,堅持做到“重大節日面上幫、特困對象重點幫、突發大事準時幫”。四是健全應急預案機制。建立健全空巢老人結對關愛管理制度、上門察看制度、電話慰問制度、突發大事應急制度等,以保盡早發覺和準時處理老年人的特殊困難,避開意外狀況發生。

  (三)加強基層組織建設,豐富老年人文化生活。在街道、社區各級黨政領導支持下,調整充實社區老年組織機構,實行就地、小型、分散的原則,組織老年人開放消遣、健身、讀報、看電視、上老年電大、短途旅游等內容的各項活動,特殊要鼓舞、引導“空巢老人”走出家門,參與室內外各種活動。充分發揮老年活動中心的作用。轉變過去單一搓麻將現象,設置電視、談天、健身等多種活動項目,組織老年人學習政治時事,開展各種趣味性的文化消遣活動,吸引“空巢老人”融入其中,參與社會活動,消退孤獨孤獨感。

  (四)加強家庭監護,確保“空巢老人”平安。“空巢老人”家庭的消滅,常使老人處于無人照看,突發疾病搶救不準時,生命受到威逼狀況,這是“空巢老人”面臨的平安問題。社區要分工專人負責“空巢老人”家庭管理,調查摸清轄區內“空巢老人”家庭的基本狀況,并建立家庭檔案。組織社會閑散人員、下崗失業人員定點、定人為“空巢老人”供應買菜煮飯、購物、打掃衛生等低償家政服務;組織志愿者、身體健康的低齡老人等成立愛心互助隊伍,實行結對幫扶方法,對高齡、體弱動作不便且經濟拮據的“空巢老人”供應無償服務,解決“空巢老人”的生活照料問題。

空巢老人調查報告14

  空巢老人是指無子女或子女不在身邊,獨自生活的老年人,包括長期帶未成年的孫輩一起生活的老人。近年來,隨著農村外出務工人員的不斷增多,農村的空巢老人越來越普遍,給社會保障帶來了嚴峻的挑戰與考驗。國家統計局重慶調查總隊對萬州區四個村進行了典型調查,發現空巢老人生活狀況令人擔憂,急需得到各界關懷。

  一、農村空巢老人現象普遍

  調查涉及萬州區高梁鎮新店村、新田鎮譚紹村、分水鎮郎咀村和長嶺鎮涼水村四個村4759戶農戶,共有1902戶空巢老人,比重高達40.0%。也就是說,四個村莊中高達四成的農戶,家中常住成人只有老人。

  空巢老人戶基本可以分為無人贍養、自愿獨居和子女外出務工三類。調查的空巢老人戶中4.6%戶的空巢老人無子女或沒有得到子女或親屬的贍養,新店村712戶空巢老人中有5戶的后人已離家,開始時還能打個電話、寄點錢,到后來不寄錢贍養老人,甚至都失去消息幾年了。有34.6%戶的空巢老人自愿獨居,他們多數夫妻健在,身體比較健康、生活能夠自理。他們認為單獨居住,生活更加自在,并能夠減少各種原因帶來的家庭矛盾。譚紹村320戶空巢老人戶中有40戶就屬于這種情況,老人不愿和子女住在一起,兒子結婚后就分家,各自獨立生活。剩下的60.8%戶的空巢老人,希望能與子女一起生活,但子女為了生活離家外出務工,將老人留在家中,有的還將年幼的子女留在家中交由老人照看。如郎咀村558戶空巢老人戶中有405戶空巢老人戶是由子女外出務工造成。

  二、農村空巢老人存在的生活困境

  通過調查發現,農村空巢老人主要存在以下六方面的困境:

  (一)生產能力差。空巢老人年老體弱,從事生產勞動的能力低下。調查顯示,空巢老人絕大多數都只是從事農業生產,沒有能力從事較重的生產勞動和外出務工。

  (二)收入水平低。根據萬州區460戶農村住戶調查資料顯示:空巢老人一年人均總收入只有2200元左右,比全區農村人均總收入少3700元。收入主要來自于第一產業和轉移性收入。新店村空巢老人劉允興,兒子外出務工已10年,目前音信全無。自己的收入一共只有2264元,但全年生活費用已達2200元,如果不是得到了1000元的.無償救助,春節就沒辦法過。

  (三)生活質量差。少數空巢老人還居住在土墻房屋中,家里電器除電燈外只有一臺破舊的黑白電視機,而且還接收不到清晰的節目頻道。新店村有20戶空巢老人還居住在土墻房屋。農村空巢老人特別是無人贍養的空巢老人生活十分拮據,飲食主要靠自產的糧食和蔬菜,肉類食品很少涉及,幾年難買一件新衣服,更別說其它方面的消費。即使手里有一些錢,也過得十分節儉。根據萬州區460戶農村住戶調查資料顯示:空巢老人一年人均生活消費支出只有1700元左右,比全區農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少1900元。

  (四)負擔較重。一是空巢老人“隔代教育”負擔重。因子女長期外出務工,自己承擔了留守孫輩的養育責任,即使條件較好的家庭,老人們對自己也十分節約,把好的全部留給了孫輩。二是人情負擔重。農村用于紅白喜事、新居搬遷、壽辰等的人情花銷越來越大,戶均一年的禮金花費多達數百甚至上千元。這給收入不高的空巢老人們帶來了很大的支出負擔。三是醫療負擔重。空巢老人最怕生病,即使合作醫療能補貼一部分醫療費用,但剩余部分仍難以承擔,并且病后農田無人耕作,留守孫輩無人照看。

  (五)擔憂自身的養老保障。雖然各項扶持政策不斷落實,農村低保、農村養老保險和合作醫療等政策能夠讓空巢老人維持基本生活,但他們仍然擔憂自己的生活無法得到有效保障、生病時無人過問、完全失去勞動能力時無人伺候等。

  (六)存在心理健康問題。農村空巢老人大多物質生活條件較差、年老力衰、體弱多病、與外界的接觸很少,生活的困境嚴重影響了他們的身心健康。據調查,大多數空巢老人都不同程度地患有“家庭空巢綜合癥”,沒有子女陪伴讓空巢老人很孤獨失落,部分老人認為自己身體不好、沒有用處。特別是沒有配偶的空巢老人,甚至對生活失去了希望。

空巢老人調查報告15

  隨著社會人口老齡化的日益加重,中國的老年人所占人口比例也越來越高,20xx年我國老年人口比重達13.7% 。全國老齡委辦公室稱,20xx年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將突破2億,未來20年我國老年人口將進入快速增長期。“空巢家庭”指無子女或雖有子女,但子女長大成人后離開老人另立門戶,剩下老人獨自居住的老年家庭。

  ①空巢老人分為三種情況:一是無兒無女無老伴的孤寡老人,一是有子女但與其分開單住的老人,還有一種就是兒女遠在外地,不得已寂守空巢的老人。隨著我國城市的不斷擴張和經濟發展的需要,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離開自己的家鄉和親人,選擇到適合自身發展需要的地方工作、生活,這就導致了空巢老人的現象愈演愈烈,由此引發的“空巢老人綜合癥”愈發嚴重。空巢老人綜合征通常表現為心情沮喪、郁悶失眠、食欲減退甚至流淚哭泣。有的會認為自己有對不起子女的地方,沒有盡到父母責任;有的也會責備子女,認為他們對自己不好,只考慮自己的利益而忽視父母的感受。有數據顯示,空巢老人存在心理問題的'比例達到60%,而達到疾病程度,需要醫學關注、心理干預的空巢老人,比例占到10%~20%。預計到20xx年,我國臨終無子女的老年人將達到7900萬左右,獨居和空巢老年人將占54%以上。

  ②空巢老人的養老問題也再次引發關注,而城市老年人面臨的問題尤為嚴重。年輕子女思想開放、個性張揚,他們喜歡獨立自主,嘗試新鮮事物,大多數子女要么外地工作,要么離開父母另立門戶,剩下老年父母相互扶持。長時間下去,城市老年人面臨著生活、疾病、經濟和心理等多方面的壓力,生活質量下降,主觀幸福感降低。目前老年人空巢問題的社會支持系統尚未完善健全,針對我國當前社會經濟發展現狀,空巢老人現象還將持續相當長一段時間,因此社會關懷和社會支持顯得尤為重要。

  在社會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相互支持對維系正常的社會生活是必不可少的,而人們生活中所遇到的許多問題往往也是由于缺乏必要的社會支持造成的。社會支持在社會學、心理學、人口學等方面都有不同的概念界定,但大體含義分為兩類:一類是將社會各個網絡資源所提供的支持統稱為社會支持;還有一類是社會成員運用一定的物質和精神手段對社會弱勢群體進行無償幫助行為的總和。本文的社會支持是指城市空巢老人從社會網絡資源所獲得的各種社會支持。按照功能劃分,社會支持可分為經濟支持、生活支持和精神支持。經濟支持包括生活消耗以及生存消費方面的支持,生活支持包括日常生活照顧等方面的支持,精神支持包括幸福歸屬感、心理調節等方面的支持;按照支持者的不同,社會支持可分為正式支持和非正式支持。正式支持包括政府、單位和社會的支持,非正式支持包括親朋好友的支持。本文利用筆者近期對唐山市116名空巢老人所做的問卷調查結果為依據,從支持者的角度出發,從經濟支持、生活支持和精神支持三方面對空巢老人進行闡述和分析。

  城市空巢老人社會支持研究與分析。

  經濟支持。經濟支持分為貨幣和實物支持。貨幣支持包括離退休金、醫療保險等,實物支持包括食品、衣物等。調查發現,城市老人多有退休金或社區補助,子女平時多多少少也會給老人一些贍養費。另外,城市老人多有醫療保險,保證他們在醫院就醫時能夠承擔大額的醫藥費用。從表1和表2中可以看出,大多數空巢老人的經濟來源主要依靠于離退休金,占總人數的64%,而依靠配偶和子女分別僅為9%和22%,這說明社會支持中正式支持占了主要地位。另外,國有企業和事業單位的退休金相對較高,而私有企業退休金相對較低。有的老年人由于企業退休福利待遇不好,或是已經停產關閉,靠社區救濟養老,每月不到1000元,這對于體弱多病的空巢老人來說很難維持生活。調查還發現,受社會經濟結構發展的影響,年輕人喜歡離開父母重新建立自己的家庭,這就需要在房產、生活中投入大筆資金,而子女剛進入社會無法承擔高額的購房款,有相當一部分老年人就承擔起了這筆費用,也為老年人的生活增加了負擔。

【空巢老人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空巢老人調查報告03-08

空巢老人調查報告優秀02-15

空巢老人調查報告范本12-25

空巢老人關于調查報告07-24

空巢老人調查報告范文05-30

關于社區空巢老人調查報告06-07

關于城市空巢老人調查報告06-07

空巢老人調查報告(15篇)03-09

空巢老人調查報告(精選20篇)09-26

空巢老人調查報告15篇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