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報告十分的重要,要注意報告在寫作時具有一定的格式。你所見過的報告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歡迎閱讀與收藏。
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1
高考剛剛結束,考生及家長即將進入另一重要環節——志愿填報。哪些專業就業被看好,月收入更高?今天,麥可思研究院發布的《20xx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軟件工程、工程管理領跑本科就業率最高專業,食品藥品管理類為就業率最高的高職高專專業。
整體來看,20xx屆大學畢業生就業率總體穩定,為91.6%。其中,本科院校20xx屆畢業生半年后的就業率為91.8%;高職高專院校20xx屆畢業生半年后的就業率為91.5%。
本科生就業情況調查
軟件工程就業居首位
《報告》指出,20xx屆本科畢業生半年后就業率前3位的專業是軟件工程(96.5%)、工程管理(95.9%)、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95.8%)。20xx屆本科畢業生半年后就業率最高的學科門類是管理學(93.6%),其次是工學(93.5%);最低的是法學(84.9%)。
教育學就業滿意率最高
什么才是大學生就業滿意度最高的專業?《報告》顯示,20xx屆本科學科門類中,畢業生畢業半年后就業滿意度最高的`為教育學(70%),就業滿意度最低的為歷史學(63%)。就行業而言,20xx屆本科畢業生半年后就業滿意度最高的行業是“軟件出版業”“本科學院和大學”“各級黨政領導機構及人大、政協”(均為79%),最低的行業是“其他金屬制品制造業”(48%)。
薪資最高的是媒體及通信
關于學生和家長最關注的“月收入”,《報告》顯示,20xx屆大學畢業生月收入為3988元。其中,本科院校20xx屆畢業生月收入為4376元,20xx屆本科學科門類中,畢業生畢業半年后月收入最高的是工學(4676元),最低的是醫學(3766元),20xx屆本科畢業生半年后月收入最高的行業類為“媒體、信息及通信產業”(5174元),其次是“運輸業”(5036元)。
高職高專生就業情況
就業率最高的食品藥品管理
高職高專畢業生的就業情況如何?《報告》指出,20xx屆高職高專畢業生半年后就業率最高的專業類是食品藥品管理類(93.9%),最低的是畜牧獸醫類(89.3%)。
《報告》顯示,居就業率前3位的專業是高壓輸配電線路施工運行與維護(98.7%)、電力系統自動化技術(95.9%)、電力系統繼電保護與自動化(95.8%)。而在20xx屆高職高專專業大類中,畢業生畢業半年后就業滿意度最高的為醫藥衛生大類、農林牧漁大類(均為66%),最低的為資源開發與測繪大類(57%)。
什么行業的高職高專畢業生對自己的就業最滿意?《報告》指出,20xx屆高職高專畢業生半年后就業滿意度最高的行業是“鐵路運輸業”(82%),最低的行業是“土地規劃業”和“印刷及相關產業”(均為50%)。
薪資情況調查
高職高專院校20xx屆畢業生月收入為3599元,畢業半年后月收入最高的是電子信息大類(3939元),最低的是醫藥衛生大類(3210元)。月收入最高的行業類為“金融(銀行/保險/證券)業”(4139元),其次是“運輸業”(4113元)。
20xx屆大學畢業生總結
《報告》的相關數據顯示,與20xx屆相比,20xx屆本科畢業生就業比例增加最多的行業類為“教育業”(增加3.1%),其次是“金融(銀行/保險/證券)業”(增加2.0%)、“媒體、信息及通信產業”(增加1.8%);降低最多的行業類是“建筑業”,降低了1.6%。
20xx屆高職高專畢業生半年后就業最多的行業類是“建筑業”(12.4%),其次是“金融(銀行/保險/證券)業”和“醫療和社會護理服務業”(均為7.5%)。
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2
6月12日上午,麥可思研究院在京發布《20xx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用數據來回答上述問題。今年是麥可思第八次發布年度報告,報告基于兩部分研究對象:畢業半年后的20xx屆大學畢業生和畢業3年后的20xx屆大學畢業生。前者調查樣本為25萬,后者為4.1萬。麥可思公司創始人王伯慶對報告部分內容進行了解讀。
經濟下行,但大學生總體就業率穩定
【核心數字】20xx屆大學生畢業半年后的就業率為91.7%。20xx屆大學生畢業半年后的就業率(91.7%)與20xx屆(92.1%)和20xx屆(91.4%)基本持平。
數據顯示,大學畢業生受雇工作比例下降,深造和創業比例持續上升。20xx屆大學生畢業半年后“受雇全職工作”的比例(77.4%)與20xx屆、20xx屆(分別為79.2%、80.6%)相比有所下降;“自主創業”的比例(3%)與20xx屆、20xx屆相比有所提升;“無工作,繼續尋找工作”的比例與20xx屆相比有所下降。
【解讀】雖然去年與今年經濟下行,但20xx屆大學生畢業半年后就業基本穩定。這是因為大學畢業生的創業和深造比例上升,減少了需就業的基數。此外,信息、教育、醫療等知識密集型產業近年來增長較快,大學畢業生在經濟結構變化中的就業適應性更好,從而就業受傳統經濟的影響較其他人群小。
自主創業比例持續上升,資金支持主要靠父母親友
【核心數字】20xx屆大學畢業生的.自主創業比例是3.0%,比20xx屆(2.9%)高出0.1個百分點,20xx屆高職高專畢業生自主創業的比例(3.9%)高于本科畢業生(2.1%)。
大學畢業生畢業3年后創業比例增長為5.7%,其中畢業時創業3年后還存活的約為1個百分點,就業后再創業的約為4.7個百分點,大學畢業生創業群體中大部分是先就業后創業。20xx屆畢業時創業的大學畢業生,3年后還在創業的比例為42.2%,20xx屆的創業3年存活率增長為47.8%,大學畢業生創業質量在提高。
大學生自主創業資金主要靠父母親友或個人積蓄。20xx屆畢業生自主創業的資金主要依靠父母/親友投資或借貸和個人積蓄(本科為78%,高職高專為75%)。
20xx屆本科畢業生自主創業的主要風險因素為缺少資金(28%),其后是市場推廣困難(26%)、缺乏企業管理經驗(24%)。20xx屆高職高專畢業生創業風險因素與本科生類似。
【解讀】創業資金主要靠父母親友或個人積蓄,而不是政府資金或商業投資。除了大學生創業需要提高項目質量,政府資助政策也需要落實。商業投資對大學生創業項目還需要更好對接,并控制投資風險。
中小微企業雇用超一半大學生,建筑制造業等需求下降
【核心數字】大學畢業生就業重心變化,民企、中小微企業、地級市及以下地區等成為主要就業去向。大學畢業生在民營企業就業的比例從20xx屆的54%上升到20xx屆的59%,與此同時,在國有企業就業的比例從20xx屆的22%下降到20xx屆的18%,在中外合資、外資、獨資企業就業的比例從20xx屆的11%下降到20xx屆的9%。
20xx—20xx屆大學畢業生在3000人以上大型用人單位就業的比例從23%下降到21%,在300人以下的中小微用人單位就業的比例從51%上升為55%。20xx—20xx屆大學畢業生在地級市及以下地區就業比例從20xx屆的52%上升到20xx屆的55%。
報告還顯示,20xx年本科就業紅牌專業包括:應用心理學、化學、音樂表演、生物技術、生物科學、美術學。比如,生物技術20xx年就業率為87.3%,低于全國平均水平,該專業20xx屆畢業生畢業3年后月收入較低(5680元),進入收入較低本科專業前10位。20xx年高職高專就業紅牌專業包括:法律事務、語文教育、工程監理、建筑工程管理、稅務。紅牌專業指的是失業量較大,就業率、薪資和就業滿意度綜合較低的專業
【解讀】超過一半的大學生就業于中小微企業,中小微企業在經濟轉型中“船小好調頭”,在當前的大學畢業生就業中越加持重。中小微企業主要是民營企業,已經成為大學生就業的主渠道。
大學畢業3年后收入漲幅遠超城市居民
【核心數字】大學畢業生半年后月收入連續上升。20xx屆大學畢業生平均月收入(3726元)比20xx屆(3487元)增長了239元,比20xx屆(3250元)增長了476元。
20xx屆大學生畢業3年后平均月收入為5696元(本科為6371元,高職高專為5020元),與其畢業時相比漲幅比例為87%。其中,本科漲幅比例為89%,高職高專漲幅比例為84%,超過城市居民同期平均薪資漲幅(15.7%),大學教育的中期回報是明顯的,讀大學比不讀大學在收入的中期提升中有較大優勢。
從事IT類職業的本科畢業生收入較高,醫學本科畢業生起薪低但后勁足。20xx屆大學畢業生的工作與專業相關度為66%。在20xx屆本科學科門類中,專業相關度最高的是醫學(95%),其次是工學和教育學(均為71%),最低的是農學(55%)。在20xx屆高職高專專業大類中,專業相關度最高的是醫藥衛生大類(89%),其次是材料與能源大類(74%),最低的是公共事業大類和輕紡食品大類(均為51%)。
在20xx屆本科學科門類中,醫學半年內離職率最低(12%),文學和農學半年內離職率最高(均為31%)。在20xx屆高職高專專業大類中,醫藥衛生大類半年內離職率最低(22%),藝術設計傳媒大類的半年內離職率最高(54%)。
【解讀】大學生畢業3年后的薪資增幅**超過城鎮員工3年同期增長,說明教育的回報是需要時間的,而且教育的回報是明顯的。讀大學的回報不是看畢業時,而是看畢業后的中長期回報。
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3
麥可思研究院昨日發布的《20xx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建筑學無疑是20xx屆大學生最幸福的專業,無論是就業滿意度、就業率還是畢業生月收入均排名第一,當之無愧地成為今年大學生就業的第一綠牌專業。
另外,從大學生連續三屆就業的城市類型分布上來看,仍然集中在泛長江三角洲區域、泛渤海灣區域、泛珠江三角洲區域,超過7成的本科畢業生集中在上述三個區域就業。
看就業 本科學建筑最好找工作
調查顯示,就業率較高的前50個專業,就業率均超過了全國本科平均91。8%的就業水平。建筑學以98。3%的就業率高居榜首。排名前五位的建筑學、安全工程、地質工程、機械電子工程、護理學專業,都是理科專業。
就業率較低的前10個本科專業就業率均低于90%,這些專業以基礎學科居多。物理學專業以85。3%的就業率排名最低。值得注意的是,前些年被炒得火熱的法學、動畫學以及藝術類的音樂表演專業,此次都入圍了就業率最低的10大本科專業。
就業率最高的前5個高職專業,有三個和軌道交通有關。第一名是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畢業半年后就業率高達97。6%。排在第三名、第四名的電氣化鐵道技術和鐵道工程技術,畢業半年后就業率也都超過了96%。就業率最低的十大高職專業中,法律事務上榜。
看收入 學建筑和軟件掙錢最多
20xx屆平均月收入最高的50個主要本科專業中,建筑學以畢業后半年平均月收入4757元高居榜首。其次是金融學、軟件工程、城市規劃等專業,它們都超過了4000元。全國本科生畢業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為3560元。而收入最低的10大專業中,學前教育以2673元排名最末。
畢業三年后,軟件工程專業的'學生平均月收入可達8275元,排名第一。排名前十的專業有8個是理科背景,只有第七名和第八名的金融學和日語會招文科生。排名最低的10大專業中,體育教育以4413元平均月收入排名最低,這個收入遠低于5962元的全國平均水平。
在薪資漲幅方面,從畢業后半年到畢業后三年,薪資漲幅最大的是土木建筑類專業學生,從2988元的平均月收入上漲到7038元,漲幅比例高達136%。同樣,漲幅最快的10個本科專業中,有9個是理科背景。
看加薪 從事環保月薪漲幅最大
金融學成為高薪職業最不可或缺的專業。在排名前10的高薪職業中,出納員、金融服務銷售商、新賬戶辦事員、信貸面談員和辦事員等四個專業都有金融學專業的需求。
大學生畢業三年以后,薪資最高的前10大職業以計算機、金融、銷售等職業為主。互聯網開發師這一職業以高達9446元的平均月收入高居榜首。
調查顯示,或許受到近年來公眾對環保的極大關注,環境保護類職業的20xx屆畢業生比大他們一屆的師兄師姐,平均月收入從2931元增加到3361元,多了14。7%,漲幅最大。
職業門檻最高的前三個職業都出現在醫護領域,注冊護士和有從業許可證的執業護士,工作與專業相關度為100%,內科醫生的相關度為98%。而社會及社區服務經理,工作和專業相關度只有20%。
就業滿意度最高的前五大職業類別中,公檢法職業以60%的滿意度排名第一。
看轉行 外語專業學生轉行最多
調查顯示,動畫學專業以40%的半年內離職率成為最容易離職的本科專業。而從畢業三年內轉換職業的職業轉換率來看,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的學生最愛轉行,職業轉換率高達45%。
職業晉升方面,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在畢業三年內職位晉升的比例最高,70%的學生都得到了晉升。排名前10的專業中,管理類專業就占到了6個,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工商管理等專業紛紛上榜。
工作與所學專業相關度排名前50的專業大部分都是理工科專業,前五名甚至全部為理工科專業。建筑學以99%的相關度排名第一。而在職業期待吻合度方面,建筑學以70%的吻合度排名第一,城市規劃以61%的職業期待吻合度排名第二。
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4
近日,東北師范大學發布了《中國大學生就業創業發展報告·20xx-20xx》。報告全面反映了大學生就業創業的整體情況,對推進新時代大學生就業創業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報告由一個主報告和兩個分報告構成,兼顧采用“全景式”與“主題式”相結合的.寫作方法。《分報告一:大學生就業發展報告》的調研對象涵蓋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13個學科門類不同學歷的20xx屆大學畢業生,從就業率、就業去向、就業質量等9個維度詳細分析了中國大學生就業發展狀況和特點。《分報告二:大學生創業發展報告》調研對象為在校創業者與畢業五年內創業者,調研覆蓋我國八大經濟區,涵蓋985高校、211高校、省屬本科高校、民辦高校與高職高專院校等學校類型,并兼顧不同學歷層次與學科門類。從創業率、創業觀、創業者等9個維度詳細分析中國大學生創業發展狀況和特點。
報告顯示,在就業方面,選擇信息、制造和金融行業就業的畢業生人數位列前三。畢業生對國家促進大學生就業創業政策認知度高,就業選擇更加理性,最看重“發展前景”“薪酬待遇”“興趣愛好”“工作穩定”“工作地點”等因素;在創業方面,大學生創業者多數為綜合素質較為優秀的學生,九成以上的大學生創業者有社會實踐經歷,八成以上大學生創業者有學生干部經歷,相比去年比例有所提升。20xx屆畢業生主要集中在信息服務、教育和文化體育領域創業。同時,高校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呈現逐步完善趨勢。
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5
5月28日,團市委下屬的北京青年壓力管理服務中心發布《中國大學生就業壓力調查報告》。報告顯示,今年的就業壓力總體回升,大學生平均期望月薪相比20xx年上漲了1830元,達到5510元,但幸福感有所下降。同時,今年的就業壓力感受平均數為18.39,明顯高于20xx年。
繼20xx年高校畢業生人數突破700萬之后,今年的畢業生人數達到749萬之多。
調查顯示,相比20xx年的期望月薪平均值3680元,今年大學生平均期望月薪增長了近20xx元(1830元)而達到了5510元。
今年,期望月薪首度有了大幅提高。北京青年壓力管理服務中心主任熊漢忠表示,物價和職場總體工資上漲,求職者期望月薪也水漲船高,“但這種過大的增幅也從另外一個側面加大了求職者的就業壓力。”調查也顯示,期望月薪隨著學歷的增高而增高。
本次調查中,近半數(48.8%)的被調查者表示希望去省會城市及計劃單列市這樣的二線城市工作,僅有14%的人表示希望去直轄市。
在畢業生的就業選擇中,57%的人認為應該找工作就業,有創業想法的人數占到23%,明顯超過今年選擇考研的人數。20xx年選擇“考研”的比例較前一年有明顯下降,僅占到13.2%。
調查顯示,今年大學生就業壓力感受平均數為18.39,明顯高于20xx年的壓力水平(16.91)。而在“幸福感”這一調查內容中,近4年就業大學生的幸福感均值以20xx年為最低,20xx年僅達到3.08,明顯低于20xx年的3.39。
調查還發現,國家政策成為影響大學生就業的最主要因素,占到37.9%,其次是房價與物價因素,分別占到30.7%和25.1%。
北京中考志愿填報5月26日順利結束,記者27日從北京市教育考試院獲悉,今年中考報考人數為8.45萬人,其中具有升學資格的考生為7.35萬人,比去年增加3000人。三個“市級統籌”計劃備受考生和家長的認可,總體報錄比接近6:1。
據北京市中招辦統計的志愿填報數據顯示:三個“市級統籌”計劃共計招生2242人,報考總人數為12479人,總體報錄比為5.6:1。其中,“統籌一”計劃招生數為368人,報考人數為5656人,報錄比高達15:1;“統籌二”計劃招生數為1464人,報考人數為6981人,報錄比接近5:1;“統籌三”計劃招生數為410人,報考人數為3316人,報錄比為8:1。
據了解,三個“市級統籌”計劃是北京市教委今年推出的中招新政,參與“統籌一”招生的學校包括四中、人大附中等10所優質高中,10所優質高中將把招生計劃分配到除東城、西城、海淀三個區之外的各區縣所有初中,每所初中可得到一個名額。“統籌二”是指部分優質高中新建或擴建校區或城鄉一體化學校的招生計劃。參加該類招生的為有寄宿條件的,如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實驗華夏女中等11所優質高中校的分校。這些優質高中新校區招收部分學生由學校與藝術院校進行聯合培養,高中畢業后藝術素養考核合格者,經高考可以申請進入市屬高校的雙培及外培計劃。“統籌三”是由優質普通高中拿出部分計劃與藝術院校合作,進行零起點藝術教育,學生在高中本校上課,經過3年藝術素養學習后,畢業后經高考可進入“雙培”及“外培”計劃。
此外,記者還了解到,今年北京市中考各學科在命題上將以“課程標準”為命題依據,進一步降低難度,剔除0.2以下難度過大的試題。市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雖然考試的難度系數降低了,但中考命題上將側重考查對學生終身發展有用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觀點,試題的取材范圍將更寬更廣。
高考移民,除了基于地域的不公外,背后還有身份、地位帶來的不公。高考制度的改革,不僅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更需要全局視野內的系統性優化。
高考制度與戶籍制度合謀,誕下一個怪胎——高考移民。近日,內蒙古有關部門發布消息稱,對此要“毫不動搖地治理”,去年以來當地已有1465名空掛學籍的高考移民被清退。
這種向教育欠發達地區的高考移民,制造了“雙重不公”。以河北向內蒙古的“人往低處走”為例,河北相對而言有著更高的教育質量、更好的教育資源。掛空籍去內蒙古考試,意味著接受了更好的教育,卻只是參與資源相對薄弱地區的考試競爭,對于當地考生的不公顯而易見。
另一方面,那些能通過種種渠道采取非正常手段遷移戶口,或者有能力通過購房等方式入籍者,權力與財富,至少需占其一。在內蒙古查出的高考移民中,家長大多為公職人員,許多還是領導干部,正說明了這一點。這也意味著,除了基于地域的不公外,背后還有身份、地位帶來的不公。
而在高考移民中,還往往形成“合謀”。“移民”們增加了升學的可能性,學校和地方教育部門獲得了更高的升學率。在這條利益鏈上,當地考生,以及那些無法“移民”的寒門子弟,處于最末端。這讓受損的遠不只是個人,更是公平的教育理念,是憲法賦予每個公民的平等的.發展權。
去年高考前夕,安徽毛坦廠中學“萬人送考”的新聞照片也直觀地呈現出,這樣一次考試,承載著多少家庭的希望與未來。應試教育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也幾乎沒有人不承認,高考是目前來看最公平的教育資源分配方式之一,也是改變個人和家庭命運的重要途徑。在很大程度上,高考其實維系著整個教育體制乃至整個社會的“底線正義”。
然而,對高考的公平期待,也屢屢遭到侵蝕。雖然大部分已被取消,但加分亂象至今仍未能根除。去年遼寧本溪體優生的加分,就爆出“足球4萬,游泳7萬到8萬”的丑聞。高考制度需要改革,高校招生也需要改革,但不管怎樣改,公平的底線是無論如何需要守護好的。
高考移民再次被曝光,也進一步提出這樣的問題:高考制度的改革,不僅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更需要全局視野內的系統性優化。現階段,全國統一高考、統一錄取,還無法實現。但從長遠看,需要的是以政策杠桿、財政杠桿,逐步變高考分數線上的“優惠政策”為增加欠發達地區教育投入,讓教育資源分配更合理。如日本,早在1954年就制定了《偏僻地方教育振興法》,規定了國家和地方為振興偏僻地方的教育必須實施的各種措施,并制定了施行令和施行規則保障法律的實施。
“考過高富帥,戰勝官二代”,雖然這樣的高考標語被認為有價值觀問題,但背后卻是強烈的公平訴求。對個人和家庭,或許要破除“高考神話”;對社會管理者,卻不能不重視這樣的聲音。
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6
本次參與調查的人群期望月薪主要集中分布在3000~5000元范圍內,并且,期望月薪隨著學歷的增高而增高,其中,專科生期望月薪接近3000元;本科生期望月薪為3500元;碩士生接近5000元;博士生超過7000元。
與20xx年相比,此次參與調查人群的期望月薪略有回落,除去物價上漲因素,今年的期望月薪更為現實。專科生、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的期望月薪依次為(單位:元):2890、3480、4840、7160。顯然,今年的期望月薪也更為合理了。
工作地點二線城市更受青睞
在工作地點的選擇上,以一線城市(直轄市)作為首選的人群比例進一步下降(20xx年20.5%,20xx年14.4%),而以二線城市(省會城市及計劃單列市)作為首選的人群比例在上升,并超過一半(20xx年46.8%,20xx年55.0%)。因此,本次調查不僅沒有發現逃回北上廣的趨勢,反而發現了更為明顯的逃離現象。進一步分析發現,半數以上(54.0%)的被調查者以個人發展機會作為選擇工作地點的主要標準。
考研不熱創業不冷
對于畢業選擇:超過半數(51.3%)的人認為應該直接就業,這一點并不奇怪,因為一直以來大學生畢業后直接就業都是主流選擇;而贊成考研與自主創業的人都在兩成左右(考研20.8%;創業17.9%),這種意愿性的調查結果,與考研以及創業的`實際情形正好形成了明顯的反差:實際考研人數近年來都在30-50%甚至更高的比例,因此,想考研的人遠少于實際考研的人數,這樣一對比就會讓人覺得考研并不是真的熱;而近年來大學生畢業后自主創業的實際比例一直都沒有超過2%!這樣一對比自然會讓人覺得大學生對于自主創業的心其實并不冷,可能只是因為各種條件不具備而暫時限制了大學生畢業后的創業夢想。
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7
近年來大學生“就業難”問題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大學畢業生的起薪有多高,就業狀況究竟如何,他們在勞動力市場處于怎樣的地位?調查顯示,20xx年高校應屆畢業生求職成功率為72%;平均起薪為每月2153元;中部和東北地區大學畢業生工資低于東部和西部;大學畢業生最想進入政府和國企;自主創業比例僅達4%;英語成績、綜合素質對提高工資作用明顯。家庭背景對大學生就業非常重要,名牌大學畢業生優勢明顯。
為了對全國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狀況有清晰的認識,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社會數據中心和教育研究院于20xx年啟動了中國大學生就業追蹤調查。問卷的設計匯集了來自經濟學、社會學、教育學等眾多領域專家的意見。問卷中不僅涉及學生的基本信息和家庭背景,還包括了高考成績,大學期間的活動以及就業信息等。問卷詳細詢問了大學畢業生所獲錄用通知中最好工作的相關信息,這使得我們能夠獲得大學生畢業的就業數據,從而清晰地了解目前中國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狀況。
本報告的分析主要基于中國大學生就業追蹤調查數據。本報告主要圍繞六個方面展開:首先,本報告對大學畢業生的起薪進行細致的描述,以此對中國大學生的畢業起薪給出客觀評價。
其次,根據就業地區、行業、部門,我們對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去向進行分解,以此了解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傾向和起薪差異。
第三,我們從大學生的在校表現出發,考察大學期間積累的人力資本對畢業生起薪的影響。
第四,圍繞家庭背景對初始工資的影響展開分析。
第五,大學質量對工資的影響,尤其關注名牌大學與普通大學的起薪差異。
最后,針對大學生就業狀況,提出對策建議。
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8
6月9日上午,由麥可思研究院撰寫、社科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大學生就業藍皮書——《20xx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在京發布。藍皮書顯示,20xx屆本科畢業生讀研比例為9.5%,比20xx屆(6.7%)高2.8個百分點。
在20xx屆本科學科門類中,畢業生讀研比例最高的是醫學,為15.6%;讀研比例最低的是管理學,為5.9%。
在20xx屆本科畢業后就讀研的畢業生中,有28%轉換了專業。其中,讀研轉換專業比例最高的學科門類是管理學,有46%的讀研學生轉換了專業;讀研轉換專業比例最低的是醫學和工學,均為18%。
20xx屆本科畢業生讀研最主要的動機是職業發展需要(34%)和就業前景好(24%),有5%的人因為就業難暫時讀研。讀研人群選擇研究生院校時最關注的因素是所學專業的聲譽(35%)和學校的牌子(24%)。
20xx屆高職高專生畢業后有3.3%選擇了專升本,專升本比例最高的高職高專專業大類是農林牧漁大類(7.0%),其次為文化教育大類(6.2%)。20xx屆高職高專畢業生選擇讀本科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就業前景好和職業發展需要(均為27%)。
20xx屆本科畢業生三年后正在讀研究生和已讀完研究生的比例為16.4%,20xx屆高職高專畢業生三年后正在讀本科和已經讀完本科的比例為29.7%。
全班32人,16人考上了研究生,成為常州大學史上的“最牛考研班”;
專科—本科—研究生,16個人成功實現學歷的三級跳;
日前,常州大學懷德學院化工096班一半的學生如愿考上研究生的消息,成了該校師生廣泛談論的話題。
懷德學院是常州大學下屬的獨立民辦三本院校。 “最牛考研班”化工096班,在懷德學院是一個相對特殊的存在,全班32名同學,全部是由專科學校升至三本的。
自知底子薄,基礎差,在剛進校園時,他們就感覺到了自己的“先天不足”。上進心強不甘落后的他們,便將本一、本二學生視為趕超對象,暗中較上了勁。逐漸,班級里面形成了一種抱團向上的學習氛圍。正是這種良好的學習氛圍,為他們今天的“最牛考研班”稱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在考研的復習中,他們扎堆備考。雖然大家所報考的院校與專業各不相同,但為了相互促進,他們每天吃飯、自習都習慣性地聚在一起,而且經常會討論一下各自在學習上的得失經驗,還會將自己手中的資源拿出來大家一起共享。20xx年暑期開學前夕,學校開放考研教室,同學們凌晨兩點半就帶著桌子、椅子、熱水瓶一起去搶座位的經歷,已經成了大家共同的美好回憶。
面試遭拒,成就“榜眼”。
瘦瘦高高的司舒童,是當天接受采訪學生中顯眼的代表。在今年報考常州大學化工專業研究生的考試中,他以總分416分在所有考生中名列第二,被大家戲稱為“榜眼”。
要知道,“榜眼”的成績并不是一直優異的,高考那年,成績不理想,只能走進專科院校,在專轉本的考試中,分數又只是剛剛過線,然而在這次的考研中,他卻以416的高分完成了華麗的逆襲。
司舒童考研的念頭,直接緣起于一次失敗的面試經歷。在一次校園招聘中,當他鼓起勇氣,走向南京的一家企業投遞簡歷時,卻被用人單位直白的拒絕了:我們不收三本學生。
“三本不好找工作”,使他堅定了考研的決心。大學四年,勉強通過四級英語考試,面對難度更大的考研英語,司舒童將整個人都投入到考研的備戰之中:早晨8:00左右到教室看書,12:00下樓吃飯,吃完飯回座位上趴著午睡一會,接著看書,晚上10:00回宿舍休息,這樣的生活持續了大半年,幾乎日復一日從不間斷。“辛苦是一定的,要想取得理想學歷,就要付出的比別人更多。” 司舒童說:“現在想想,以前付出的都是值得的。”
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胡翼青在觀察了考上南京大學研究生的同學的一些狀況后曾在微博上這樣感慨:以前常常感到奇怪為什么本校和其他名校的學生考不上南大研究生,考上的常常是些名不見經傳學校的學生。現在看來,原因只有一個,名校學生太多機會,常常一心多用。所以非名校的學生出路少,他們只有破釜沉舟而不能有一點猶豫。所以毅力和決心是決定考上研究生的最重要因素。”
這番話是對同學努力的最佳注解。采訪中,記者了解到, 096化工班考取研究生的大部分同學都來自于徐州、鹽城、沭陽、南通等蘇北地區。也許地區差異,家庭環境的不足,使得他們輸在了起跑線上。但是,他們身上,有著強烈的上進心強,有著不服輸的拼勁,讓他們能夠在考研的這個戰斗中脫穎而出。常州大學“最牛考研班”決勝的秘訣,也就在于沒有退路而勇往直前的.更大決心。
暑期原本是學生們放松玩樂的時間,然而對于一些已經保送上研究生的大學生來說,他們的研究生生活已經提前開始,跟著導師做項目、忙科研成為這個暑期的主題。
保送研究生的大學生不用為工作奔波,也不用為考研起早貪黑,在大學最后幾個月的時間里過起了“吃了睡,睡了吃”的生活。但是在這個暑期,不少保送研究生都要結束這種生活,打起精神跟著導師做項目、搞科研,提前開始研究生生活。
寧夏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農林經濟專業的楊柳被保送本專業研究生。暑期她要跟著導師一起做寧夏財政廳農業評估項目。楊柳對記者說:“我們負責評估的項目在寧夏南部山區農村,原本計劃的旅行也泡湯了,雖然很辛苦,但是能利用暑假做一些實踐項目,不僅能充實專業知識,還能提前適應研究生生活。”
保研一族在暑假期間做項目、搞科研多數都有更實際的考慮,就是為研究生期間的科研打基礎,以期能夠順利畢業。陳春宜今年已經順利獲得武漢大學工學碩士,她說:“當時申請保研成功后我就一直跟著導師做實驗,暑期時就基本確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實驗內容,現在來看,暑期打下的基礎對順利畢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據了解,導師之所以“剝奪”學生的暑期實為無奈之舉。一些導師認為,近年來研究生的學制不斷縮短,3年變兩年半,甚至兩年就畢業,而且就業壓力不斷增大,學生幾乎無法安心科研。為了確保教學科研的質量,只好把暑期利用起來。
【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相關文章:
《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04-25
大學生就業情況報告02-22
大學生就業調研報告06-04
大學生就業形勢調研報告03-10
大學生就業問題調研報告03-13
大學生畢業就業調查報告03-26
大學生就業調查報告10-13
大學生就業情況的調查報告02-04
大學生就業情況調查報告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