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自查報告
隨著個人的素質不斷提高,報告的使用成為日常生活的常態,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內容的完整。那么報告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信息化自查報告,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信息化自查報告1
我校根據教育局對于教育信息化的指導精神,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推進學校信息化建設,提高師生的信息素養,提高信息技術在學校教育和管理中的應用水平,全體師生能熟練應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和學習為目標,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實現信息技術教育與各類課程的整合,提高全體師生的信息素養,構建高水平、高效益的教育信息化體系。結合學校發展的工作思路,以學校信息化發展現狀為基礎,以信息化建設確定為學校管理和學校發展的主要著力點、教育現代化的突破口,并以此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促進課程改革、推動素質教育。總結我校的現代信息化教育發展狀況,自評報告如下:
一、組織管理與經費保障
1、制定可行的規劃計劃
隨著教育信息化的快速發展,學校制定了切合信息化建設的規劃,每個學期都認真制定學期計劃,提出了具體可行的目標、任務、措施和實施步驟,確保了信息技術工作順利開展,學期末總結并找出存在的問題,制定相應的切實有效的改進措施。
2、設立合理的人員機構
為加強學校教育信息化建設,我校成立教育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由校長全任組長全面負統籌責教育信息化工作,成員覆蓋到各部門,各學科,職責明確、責任到人。同時,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推進小組定期召開專題會議,會議研討教育信息化工作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案。
3、建立完善的規章制度
學校非常重視教育信息工作的制度建設,能從學校的實際出發,建立健全各項信息管理制度,制定了《辦公室教師計算機使用管理制度》、《計算機專用教室管理制度》、《普通教室電教設備管理制度》、《多媒體教室管理制度》、《信息化設備管理制度》、《校園網使用管理制度》、《安寧市和平學校網絡系統安全管理制度》、《網絡突發事件處置規定》等,使工作有章可循,保證了信息工作的順利開展。要求每位教師能積極參與上級部門、學校組織的各項培訓,鼓勵廣大教師自主性地參與社會組織的培訓,逐步建立評價、考核、獎勵機制,形成長效管理體制。把教師信息技術運用及課堂教學整合的實效作為評價教師教學業務能力的主要指標之一,信息技術運用能力納入教師晉升職務,評優的指標。
4、經費投入
我校利用有限的經費,并積極爭取其他資金,逐步使信息化設備到位,目前,已實現班班配備了電子白板,基本滿足了教育教學需求。此外,學校每年能夠根據校情,加大學校信息化建設工作,對設施設備進行更新維護,加強人員培訓力度以及添置教學資源。
二、 校園信息化環境
(一)基礎設施建設
1、我校共有計算機網絡教室一間,達到上課每生一機要求,配置能夠滿足教學要求。
2、學生在計算機網絡教室上課,基本達到國家課時標準。
3、教室教學環境:我校所有教室、會議室均已安裝多媒體設備。
4、聯網計算機達到計算機總數的90%,在專用教室、部分辦公室辦公室等設有信息接入點。
5、學校有合適的交換機、路由器。
6、校園穩定、暢通,可以隨時使用,故障排除及時,無長時間斷網停用現象。
7、學校各類信息技術設備,有專人管理,維護維修到位,確保設備運轉正常。
8、但教師用機,衛星IP接收系統,專業軟件相對缺乏。
三、教育教學運用
(一)教育教學資源
學校教師基本都能熟練利用網絡資源,滿足日常教學需求。
(二)教師信息技術培訓
學校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校內信息技術校本培訓計劃,根據不同的教師提出不同的培訓要求和目標,先后組織了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校本培訓、電子白板多媒體設備如何使用的培訓、教師辦公應用軟件操作員中級培訓、幾何畫板軟件使用培訓等。對于教育技術骨干教師,學校指派他們參加一些校外的應用技術培訓,將培訓的成果應用到各自的教學中,并且帶動一批教師參與信息技術的應用中來。
(三)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
教師能夠熟練完成電子文檔編輯、網頁瀏覽、網絡資源檢索和下載,能制作符合實際的多媒體教學課件。開展了一系列多媒體設備使用培訓,教師都能獨立使用多媒體設備。
四、主要問題與對策
問題一:教師的教育現代化的意識還需不斷加強,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理念還需不斷深化,如何把握學科教學的特點,運用計算機的多媒體技術,突破知識的重點和難點,如何運用人機對話技術精心安排問題,探究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教學模式,還需進行不斷地研究。
對策:信息化工作的'不斷推進,關鍵是人的因素,我們將進
一步加強信息技術校本培訓的力度,選派信息技術骨干教師參加專題培訓,積極引進信息技術專業人才,積極運用現有的教研平臺,結合學校教育、教學實踐,積極開展“在做中引、在引中學、在學中研、在研中思”活動,努力探索現代技術與學校工作的最佳結合點,全面促進學校工作的進一步深化。
問題二:如何為學生創設自主學習的資源平臺,引導學生通過網絡平臺自主學習,為學生的自主發展和終身學習奠基。幫助學生能夠合理有效利用信息技術去自主探索、合作學習,從而使信息技術真正成為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認識工具和情感工具。
對策:學校將在條件與經費許可的情況下,積極開發相應的資源平臺,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之余能充分運用網絡,開展各種有益的活動,創導“綠色網上行”活動,使學生更多地掌握未來社會生存與發展的技能,全面提高素質。
問題三:我校學生大部分為外來務工子女,和城區相比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現在經濟基礎相對不強,信息意識相對薄落。據初步統計:學生家庭電腦配置率低,家里即使有電腦的也只當作游戲機來使用,客觀因素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校信息化工作向縱深發展,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受到一定的制約。
對策:我們將進一步加強對家長信息技術的宣傳力度,增強家長信息化意識;學校進一步做好信息資源向社會開放,向學生開放的工作,大力提高學生信息化實踐的機會,在實踐中培養學生信息素養。
信息化自查報告2
根據上級部門要求,我局對全縣教育信息化工作進行了自查,現將自查情況簡要匯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1、全縣教育基本情況
全縣有各級各類學校 所, 所中學, 所完小, 所幼兒園( 所縣幼兒園, 所鄉村幼兒園)。縣中學在校生 人;小學在校生 人;幼兒園在園幼兒 人。全縣共有在校(園)生 人。全縣專任教師 人(中學 人,小學 人,幼兒園 人),教師學歷合格率為100%。
2、教育信息化基本情況
全縣中小學共有電教室9間,其中中學3間,8所小學中除2所村完小外(要撤并)每校1間,學生機450臺,小學生機比為7:1。全縣中小學有多媒體教室23間,電子白板教室3間,高清觸摸式教學一體機教室54間;除要撤并整合的2所村完小外,其余學校全部實現了“班班通”;接入網絡學校4所。
二、保障措施
1、提高認識,強化領導,加強制度建設。幾年來我們不斷深化提高對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認識,我們把教育信息化建設作為推動**縣教育發展的動力和源泉。為了推進全縣教
育信息化建設,建立了以主管縣長和教育局局長為組長的領導小組。每個學校都建立了教育信息化領導小組。每學期教育信息化工作都成為教育局工作總結和工作計劃的主要內容,為了推動信息化建設工作的進一步實施,領導小組每學期定期和不定期多次召開會議,專題研究信息化建設工作。為了推動提高全縣教育信息化管理服務水平,根據信息技術和農牧區教育的特點,教育局采取“垂直管理”的方式,成立電教站,配備人員整體負責全縣信息技術的管理和維護,各學校配備一名兼職電教員,負責各學校信息技術的管理、維護,縣電教站直接對接學校電教員,既減少了管理的中間環節又維護了信息技術工作的專業性和獨立性,配套出臺了等完善的工作制度,形成了管理順暢、專業性強的教育信息化管理機制,極大提升了管理效率。
2、制定并實施了教育信息化發展規劃。按照全市教育信息化發展規劃,結合本縣實際,我縣制定了《 》,確立了“科學規劃、全面推進、分步實施、適度超前、因地制宜、注重實效”的指導思想和整體發展策略。開始了我縣信息技術教育發展的第一個“三年規劃”。
3、加大投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為了推動教育信息化建設工作,我們堅持上級部門建設與政府投入相結合,互相補充,多渠道籌措經費,20xx-20xx年,我縣共投入資金811.74萬元用于教育信息化建設,努力配足配齊硬件。全縣中小學現有計算機 臺,多媒體23臺,電子白板3個等,中心小學以上學校全部實現光纖上網,其余完全小學使用ADSL等寬帶方式聯網。中小學100%開設信息技術必修課。
4、持續加強隊伍培訓。20xx-20xx年,我縣有計劃、分步驟、分層次地開始以設備應用為核心內容的大規模的教師信息技術培訓,整個隊伍的專業素質得到明顯的提高。重點抓四項內容:一是管理者培訓,使學校教育信息化建設管理到位;二是電教員培訓,使學校教育信息化建設技術保障到位;三是學科培訓,使教育信息化建設與教育教學有機結合到位;四是校本培訓。使教育信息化建設實施效果到位。多次舉辦培訓班學習,對中小學教師現代教育理念和信息技術技能兩個層面的.培訓,采用縣級培訓與校本培訓相結合,以校本培訓為主的培訓方式。幾年來,通過采取集中培訓與分散培訓相結合的方式,實施intel信息技術培訓、PPT制作培訓、電子白板使用培訓、教學一體機使用培訓等,我縣基本實現了每年對全體專任教師進行一次教育信息化專題輪訓。同時各校保障了每周拿出不低于一個小時的時間進行信息化教育的校本培訓。通過實施對教師的全員培訓,我縣100%的學科教師能夠利用現有的現代化教學設備和課件進行教學。
4、積極引導,加強推廣應用。發展教育信息應用是目的,我縣積極推行電子備課和電子學案改革,有條件的學校
教學手段信息化程度不斷提高。同時我縣強化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力度,要求教師必須會使用多媒體上課,特別在農牧區學校,通過使用多媒體將農村見不到的事物、學生無法理解的知識用多媒體技術直觀的演示出來,并進一步擴大了山區學生的知識面,一定程度上彌補了農牧區學校的缺陷,提高了農村學校教育水平。縣教研室還成立了QQ群,及時發布各種高效課堂模式和教學資源,供全縣教師借鑒,逐漸成為教師進行教學經驗交流的良好平臺。扎實開展了信息技術教育,在三年級以上全部開設信息技術教育必修課,積極開發信息技術校本課程和活動課程,不斷充實信息技術教育內涵。章多完小還成立了學生信息技術興趣小組,每周拿出專門時間開展相關活動,進一步提高了學生信息技術水平。
6、有效整合資源,推進教育信息化的進步。按照市委、政府要求和全縣教育發展規劃,我縣新建了縣中心小學,屆時將撤并現有小學至該校。以此為契機,我縣充分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充分整合各類資源,大力推進全校教育信息化進程,硬件方面,學校所有教室(54間)安裝了目前最先進的教學觸摸一體機,高標準建設了錄播教室、電子備課室(在建),建設數字廣播系統、監控系統,建設了校園局域網,并為學校接入百兆光纖;軟件方面,構建了數字化教學平臺,投資 萬元購買了數字教學資源,同時開展了對全縣小學教師的教學一體機應用培訓。中心小學投入使用后,將極大促進我縣教育信息化進程。
三、存在的問題
我縣教育信息化經過多年建設和應用,取得了一定進步,也面臨諸多挑戰。突出表現在:教育教學實踐中,開拓進取力度還不夠;部分硬件設施設備還沒到位;教學資源建設缺乏均衡性,優化不夠;學校教師技術專業水平參差不齊;信息技術的應用依然停留在教學內容簡單呈現和教育信息傳輸較淺層面,尚屬探索階段;專業人才缺乏問題依然突出;現代遠程教育的管理還有待提高,網絡環境下的學與教還沒有真正普及等。在我縣制定教育信息化發展十三五規劃中,以將切實解決這些問題列入規劃,并以此為切入點,不斷深化教育信息化發展。
四、經驗成果
通過幾年來我縣教育信息化工作開展情況,有2點經驗可供參考。一是高度重視,局領導將推進教育信息化作為全縣教育工作的重要事項,教育局做出總體部署,教育信息化得以全面推進、有序實施;校領導重視,明確要求、積極引導教師學、用信息技術,教師才更加自覺提高自身水平,更加主動運用信息技術設備,信息技術與教學工作的融合也將更加有效,教育信息化發展的基礎和動力才更牢固、更持續。二是加大投入。信息化建設自身特點、教學理念的不斷進步決定了只有不斷加大投入,才能實現設施設備的不斷更新,
信息化自查報告3
教育信息化是二十一世紀教育發展的主旋律,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的必經之路,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有效地利用信息化教學資源,有助于新課程的實施。信息化教學資源具有傳統教學手段所不能比擬的優勢,它可以解決傳統單一教學手段難以使學生全面理解、掌握知識的缺陷,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的思維參與,促進師生互動,提高教學效率。同時,信息化教學資源有助于教師專業能力的再造,能夠促進課程的動態生長。現將學校應用情況匯報如下:
一、抓好電教的常規管理。
為了加強學校電教設備與器材的有效使用,定期對全部設備進行維修與清洗。為了使電教手段在課堂教學中真正發揮作用,促進教師使用的積極性,學校提倡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輔助教學,加強對教師電教使用情況的檢查和統計,并將其納入教學工作的考核之中。學校規定每位教師在備課時要備有電教手段的運用,同時還在各班和各專用教室建立了電教課登記表,由各班登記出教時及電教課內容、方法等。現在我校已做到在職教師人人都上電教課,人人都能參與電教活動。
二、信息化資源配備及經費投入情況。
學校做到電教設備一本帳,由總務處負責。20xx年,我校計算機數量為80臺,多媒體設備9個,投入資金共計392000元;20xx年新增加多媒體設備10臺,共計80000萬余元;20xx年,又耗資339000元購置了40臺電腦和10套多媒體設備。同時,我校開設3個計算機機房,配備100兆校園數字網,各專用教室和班級設備由專人負責,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平時認真管理好各室的電教設備,勤保養、常維護,做好記錄,從而提高了使用的效率。為了滿足教師與學生的需要,每學期都購進了適合學生素質發展需要的科技、藝術、童話等碟片和用于課件制作的一批軟件,供學生觀看和教師借閱。同時學校嚴格執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如:機房使用及管理制度、電教設備與資料的借還、使用、管理制度等。在這方面努力做到有記載、有檢查、有落實,注重實效,從而進一步推動了學校對現有電教設備與教材資料的使用,提高了對它們的管理水平。
三、重視教師信息培訓及應用。
培養和培訓一批意識超前操作技能熟練的教師隊伍是適用好教育信息資源必要前提,為此,我校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教師培訓。學校在開學初及教研活動中多次對教師開展多種形式的技術培訓、及交流活動如集體培訓、分散練習、年輕技術熟練的教師帶老教師等。在學校領導的密切關注下,我們將信息技術與各學科教研組相結合,在教學與科研并進的同時融入信息技術的理念和技術的學習研究,從而不斷提升教師的科研水平,加強教師自身素質的'鍛煉,更新觀念,提高理念,以更好的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求。我校教師參加了全國中小學“教學中的互聯網應用”教學案例評選培訓以及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帶頭人”培訓、濰坊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課題會議、全省機器人課堂教學展評和培訓研討活動等。老師們培訓回來后都寫好培訓心得并在全校范圍內做了二級培訓,從而把新的教學、教育理念帶入校園,使老師們的業務水平得到提高。
在教導處的指導下,全體教師平時能對信息技術教育教研動態及時的學習、掌握和運用,結合廣大教師的計算機水平,學校對全體教師進行計算機操作應用及技能的專項培訓,使全體教師了解計算機的有關操作與應用,也使青年教師更好地將電教媒體服務于教學,從而促進了學校現代化教育的有效開展。
四、數字教育資源覆蓋及使用情況
我校認真領會上級主管部門的文件精神,根據我校研究課題“班班通工程建設”,利用好“電子書包”。近年來學校辦學模式逐年擴大,學生人數增加到20xx多人,教師人數也增加到100多名,我校現有教學班48個,每個班級都配備電腦等多媒體設備,每個教室下載安裝了電子書包,而且認真記錄,及時填寫電子書包使用記錄表,及時反饋,實現了信息化教育資源“班班通”。
為了充分發揮信息技術設備和資源的優勢,我們把信息技術設備和資源的應用滲透到學校教育教學的各個學科,扎實推進信息化資源應用。平時都是學生們看著書本死記硬背,電子書包使知識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而是五彩的畫面,動聽的歌謠,而且用動畫的形式再現了一個個情境,形式多樣,喜聞樂見,教育效果明顯。
語文課上,學生可以在舒緩的音樂聲中欣賞到老師搜集的課文背景材料、圖片、課文朗讀、解說及疑難解析等內容;數學課上,抽象的理論已變成形象的畫面,枯燥的知識已轉化為豐富多彩、賞心而悅目的立體動態圖象,帶給學生全新的感受和不同的體驗。現在教師均能自覺使用課件或網絡資源備課、上課,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教師的自覺學習和自我發展意識明顯增強,人人會和堂堂用的比例有了較大提升,課堂教學面貌有了很大改變,整個學校教學呈現出一種新氣象。
信息化應用的最終作用點、效益點在學生,所以我們非常重視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為每班部分學生提供電子書包,供學生課后學習使用,老師也布置相關的學習任務,供學生在開放時間內查閱、上網完成,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自主學習的能力。
在各級領導與教育部門大力支持下,我校教育信息化應用扎實有效,取得一些成績,能夠真正的服務于教學。為了更好的發揮信息技術資源在我校教學中的地位,我們將一如既往的將此項工作一直開展下去,發揮其在教學中應用的作用,并逐步建立起自己的資源庫和資源服務平臺,使其更好的服務于我校的教育教學工作。
3、網絡教研與校本教研相結合
①積極組織全體教師參與每周的主題網絡教研活動。
②參與方式:集中時段利用協作組進行。
4、網絡教研與集體備課相結合
每周選擇一個年級的一個課題或單元做網上集體備課活動,并將后續反思及教學實踐實錄上傳到備課專貼中,也可以對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展開討論,注重每次研究的質量。
5、注重校際間的交流,內容以相關教學資源共享;合作備課;專題討論;經驗交流等為主。組織教師積極參與教研室組織的網絡教研活動,承擔校本教研任務和市縣交流展示活動。
6、學期末進行網絡教研成果評定活動。
信息化自查報告4
學校教育的和諧,需要規范科學的管理來保障,需要學習工作一體化的育人氛圍做支撐。師范附小在推動教育信息化的進程中,不斷探索實施信息化管理的有效策略,營造嚴謹、扎實、生動的校園文化,為學校、教師、學生的共同發展搭建了嶄新的平臺。總結我校的現代信息化教育發展狀況,自評報告如下:
一、規范組織與管理
1、設立合理的人員機構
為加強學校教育信息化建設,我校信息化教育工作由陳明超校長全面負責。根據工作需要,全校共有專職信息教師兩人。
2、制定可行的規劃計劃
隨著教育信息化的快速發展,學校在制定了切合信息化建設的三年規劃,學期初教導處認真制定學期計劃,提出了具體可行的目標、任務、措施和實施步驟,確保了信息技術工作順利開展。
3、建立完善的規章制度
多年來,學校逐步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如電腦教室、多媒體教室等設備設施的管理和使用制度,管理員崗位職責等,并制定了檢查各項規章制度落實的相應措施。為使管理規范,學校將各項規章制度上墻。在此基礎上,我們建立和完善了應用信息技術進行教育管理和教育資源建設的機制,針對學校組織的教學反思評比、教學課件評優等活動和教育資源建設、使用與管理,建立了較為完善的機制。
二、加強信息化環境建設
1、學校投資購買了路由器、百兆交換機、漏電保護器、穩壓電源等設備,教學樓安裝有避雷系統,保障了網絡設備正常使用。我校的電腦室、多媒體教室均設置了專人管理。管理員隨時檢查維修設備,清掃教室衛生,保障了設備使用率。
2、掌握了一定信息技術技能的老師,不斷嘗試探索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因此經常使用各種設備設施,多媒體教室、電腦室等專用教室使用率較高。平均每天每個教室的設備都能使用,全校任課教師70%以上經常使用進行教育教學活動。
三、注重信息技術學科教學與應用
1、豐富校級資源庫,實現資源共享
我校不斷鼓勵教師進行教學課件的開發和積累,各學科各年級教學設計電子文檔成為教師備課上課的重要參考資源。
2、不斷加強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
要求教師深入挖掘應用教材,領會編者意圖,創造性地運用信息技術促進學生實現有效學習。因此70%以上的教師能夠恰當適時地應用好媒體。學校每學期都組織一次應用信息技術的課堂評優,極大地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
四、提升隊伍素養
教師信息素養的.快速提升,使課堂教學更具生機和活力。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所上的公開課、研討課受到廣泛好評。教師自制了大量的多媒體課件,這些課件經使用實施,對于促進學生主動學習、主動發展,效果是顯著的,具有一定的推廣和共享價值。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加快學校信息化建設的步伐,以建設和發揮校園網的作用為重點,使它成為學校信息化建設的新平臺,教師交流、展示、研討的新平臺,學生學習發展的新平臺。
五、存在問題
1、加強科學管理,完善各項制度,做到責任到人,重點加強對專用教室的各項管理,進一步提高專用教室的利用率,真正讓教育信息技術手段為教育教學服務。
2、我校絕大部分教師已能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進行課堂教學,但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高,今后將繼續加強培訓,做到與時俱進。
信息化自查報告5
信息技術在學校教育教學工作中已得到廣泛運用,也給教育帶來了深遠的影響。加強教育信息技術在學校教育中的應用,努力推進學校的信息化建設,進而推進學校教育改革和新課程實施的進程,已成為學校改革和發展的必由之路。我校根據上級部門對于教育信息化的指導精神,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推進學校信息化建設,提高師生的信息素養,提高信息技術在學校教育和管理中的應用水平,學校始終堅持以現代教育技術為先導,以切實提高全體教師的現代教育水平為根本,以提高學校教育現代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為目標,注重學校現代化硬件建設、軟件建設的同時,積極開展現代技術教育科研活動,加快推進信息技術教育和學科課程的整合,不斷提高廣大教師現代化教育技術素質與學校教育技術現代化的建設水平。目前,我校共有計算機教室4間,白板教室21間,多功能錄播教室2間,班班通教室87個。現有初高中學生2790人,學生電腦345臺,生機比為8:1,教師187人,教師電腦200臺,師機比為1:1。現有52個教學班,班班通設備完好率100%。寬帶網絡覆蓋全校各教室和辦公室,現對照教育信息化工作專項督導將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開展情況匯報如下。
一、組織管理與經費保障
1、制定可行的規劃計劃
隨著教育信息化的快速發展,學校制定了切合信息化建設的規劃,每個學期都認真制定學期計劃,提出了具體可行的目標、任務、措施和實施步驟,確保了信息技術工作順利開展,學期末認真總結,找出存在的問題,制定相應的切實有效的改進措施。
2、設立合理的人員機構
為加強學校教育信息化建設,我校成立教育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由校長任組長全面負統籌責教育信息化工作,成員覆蓋到各部門,各學科,職責明確、責任到人。同時,成立專門部門信息技術處負責學校的信息化建設工作,學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推進小組定期召開專題會議,會議研討教育信息化工作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案。
3、建立完善的規章制度
學校非常重視教育信息工作的制度建設,能從學校的實際出發,建立健全各項信息管理制度,制定了《烏魯木齊市實驗學校辦公室教師計算機使用管理制度》、《烏魯木齊市實驗學校計算機專用教室管理制度》、《烏魯木齊市實驗學校普通教室電教設備管理制度》、《烏魯木齊市實驗學校遠程直播教室管理制度》、《烏魯木齊市實驗學校多媒體教室管理制度》、《烏魯木齊市實驗學校網絡服務器機房管理制度》、《烏魯木齊市實驗學校信息化設備管理制度》、《烏魯木齊市實驗學校校園網使用管理制度》、《烏魯木齊市實驗學校教師、學生郵箱管理制度》、《烏魯木齊市實驗學校網絡系統安全管理制度》、《烏魯木齊市網絡突發事件處置規定》、《烏魯木齊市實驗學校直錄播室使用規則》、《烏魯木齊市實驗學校多媒體報告廳使用規則》等,使工作有章可循,保證了信息工作的順利開展。
4、經費投入
我校20xx年至今投入信息化建設經費為420萬左右,目前,已實現教職工人人有一臺電腦,班班配備了電腦、電視、實物展臺等信息設備,滿足了教育教學需求。此外,學校每年能夠根據校情,加大學校信息化建設工作,對設施設備進行更新維護,加強人員培訓力度以及添置教學資源。
二、校園信息化環境
(一)基礎設施建設
1、加強學校寬帶網絡建設,實現了“寬帶網絡班班通”。學校寬帶網絡建設優化了各級各類學校網絡條件下的教學與學習環境,完善包括網絡設備、教師電子備課系統等在內的基礎設施。扎實推進數字校園建設,加強學校數字化終端和應用平臺建設,全面提升各級各類教育在學校管理、教學應用、學生實訓等方面的信息化水平。加強了網站建設,保證了信息公開。我們充分發揮學校網站的宣傳、交流、學習和反饋作用,開發了新板塊,增加了新功能,充實了新內容,傳遞了正能量。我們通過學校網站,以文字、圖片和視頻等多種形式,及時發布學校的各項活動和最新動態,展示了學校的育人成果和師生的時代風采,保證了學校教育教學信息的及時公開。學校各班級和教研組有主頁或博客,我校校園網頁面設立留言功能,實現教師、學生、家長的'三方網上互動。為提升校園信息化程度,以學校校園門戶網站為主,下設:除校園官網和班級網站以外,我校還建設并開通了校圖書館、電子圖書、備課系統、備課資源、選課系統、投票系統等校園網子站,初步建立了以校園網為主的能滿足學校信息化發展需求的站群系統。網站特色:資源權限分校內和校外、教師用戶和普通用戶幾類。如學校部分公告和一周安排僅限校內教師訪問。在校外教師須使用分配的用戶名和密碼方可訪問以上信息。校園電視和微課專區欄目:以學校小溪流電視臺為基礎建設的網上電視臺,學生和教師可以通過電腦訪問相關資源并可留言,其中微課專區欄目的資源也是僅限校內教師登陸后方可訪問.為提升校園信息化程度和相應上級關于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要求,完成了我校四級教育專網的建設。使我校所有班級和辦公室接入四級專網光纖,也極大的緩解了校園網速過慢的問題。同時,為完成上級關于學校視頻會議專線建設的要求,配合相關電信部門完成了學校教育視頻會議專線光纖的架設。
2、學校有合適的交換機、路由器,有基本保障網絡安全的防火墻。學校校園網絡購置網康監控硬件;有專人負責學校網絡安全和處理不良信息,由各部門負責人負責向網絡發布信息、校務公開。校園網絡穩定、暢通,可以隨時使用,故障排除及時,無長時間斷網停用現象。
3、注重了設備管理,加強了維護保養。學校各類信息技術設備臺賬齊全,有專人管理,維護維修到位,確保設備運轉正常。我們堅持定期對網絡、電腦、白板、音響、投影機、擴音機、電話機、電視機、服務器、交換機、無線路由器等設備進行了檢測、維修和保養,降低了故障率,確保了設備的正常運行,提高了設備的利用率和穩定性。
三、教育教學運用
(一)教育教學資源
1、加強優質數字資源建設,初步實現“教學資源班班通”。要基本形成豐富的各級各類優質教學資源,逐步將優質教學資源送到每一個班級,學校鏈接有烏魯木齊市教育局建立的具有服務于教育教學、滿足現行新課標需要的校本資源庫(學科門類齊全),每位老師參與建設,實現了資源共享、通過資源的上傳、積累實現了優質資源共享,為教師專業的進一步發展,開辟了又一個有效途徑。
2、加強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建設,大力推進“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學生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年級學生全員注冊烏魯木齊市學生自主學習平臺,學校教師逐步向烏魯木齊市學生自主學習平臺上發布教學資源,為學生和教師建立實名網上學習空間環境,大力開展跨區域網絡協作教研,促進技術與教學實踐的融合落實到每個教師和學生的日常教學、學習活動之中。
3、能制作學校各類活動專題片,制作課題資源。向烏魯木齊市教育遠程教育資源庫上傳教學資源。
(二)教師信息技術培訓
學校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校內信息技術校本培訓計劃,根據不同的教師提出不同的培訓要求和目標,對新進教師和外校前來交流的老師進行校園網培訓,讓他們很快熟悉學校的應用環境;對學科教師進行電子白板專題培訓,讓他們熟練掌握學校各類白板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要領;對各教研組的信息化應用骨干進行深度技術培訓,并鼓勵他們發揮示范帶頭作用,為本組教師做好技術服務和應用指導,帶動全組成員提高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能力,努力提高全校教師的教育信息化應用水平先后組織了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校本培訓、多媒體設備如何使用的培訓、教師辦公應用軟件操作培訓、教師班級設備使用培訓、微課制作、如何開展翻轉課堂等技術培訓。通過這些活動,廣大教師更加明確了信息技術運用的重要性,提高了教師信息素養,對信息技術運用要做到想用――意識的提高,能用――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會用――適度、創新,根據學生實際的選擇用,更明確了今后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努力方向。
(三)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
1、學校各學科都實現電子備課,并有電子備課的要求和管理決定。
2、教師能夠熟練完成電子文檔編輯、網頁瀏覽、網絡資源檢索和下載,能制作符合實際的多媒體教學課件。教師能熟練使用烏魯木齊市中小學教研信息平臺;開展了一系列多媒體設備使用培訓,教師都能獨立使用多媒體設備。
3、教師發表了信息技術的相關的論文,制作有關的課件,成績顯著,全體老師能夠參與信息技術資源開發與建設。
4、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烏魯木齊市實驗學校以教師信息化技術應用為推手,每學年舉辦了“烏魯木齊市實驗學校實驗杯教師信息化教學優質課大賽”,目前已舉辦了十屆實驗杯大賽課,每年參與聽課和評課的教師達95.8%,教師們在比賽中,對教學設計和多媒體應用的每個細節都進行仔細揣摩,層層推新、層層研討,促使一人參賽,全員提升,賽后學校信息處將老師們的課程全程錄制上報,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和名校網絡課堂直播實錄,有效地進行了網絡課堂推廣與延伸。
我校始終以提升教師信息化教學應用水平為基礎理念,組內研討、搖號課堂、青年練兵、三類教師展示、師徒匯報等課堂實踐活動處處體現了教師在信息化技術教學方面的成長與進步。據統計,現高、初中教師課堂教學使用信息化率達96%以上,良好率達78%,優秀率達63.14%;50歲以上的老年教師使用率達68.75%,班會課使用率達71.3%,學校組織開展了實驗杯教師信息化教學優質課大賽活動,采用說課和現場教學兩種模式進行,全員參與。與此同時學校要求近200名初高中一線教師以教研組為單位,通過自學、幫學、培訓學習等手段,要求每位老師務必掌握信息化在教學中的應用,且緊密結合新課改理念,實現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的同步改變,提高課堂效率。學校信息技術全程錄制教師的課程上報到烏魯木齊市中小學網絡研修平臺,保障了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和名校網絡課堂直播資源的及時更新。
學校多措并舉,推進教育信息化與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不斷探索,通過各級賽課、曬課活動推進了教育信息化與學科教學的深度融合,催生了課堂教學新常態。
四、教育教學運用
1、培養興趣發展個性
我們按國家課程計劃在學校開設信息技術課,開課率達100%,我們嚴抓信息技術教學質量,提高教師授課水平,并采取了靈活多樣的測試方法,要求學生獨立使用、獨立操作計算機。把學生的信息技術運用能力的培養作為學生素質能力培養的一個重要內容,在開足、開齊信息技術課程外,還利用課余時間積極組織學生開展機器人、模擬遙控飛行、遙控車模、航模、建筑模型、激光雕刻、電視節目制作、攝影知識等各類信息興趣小組,使學生更好地掌握信息技術,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學生學習興趣濃厚,信息技術水平有所提高,學校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類信息技術運用比賽,取得不菲成績。
為了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落到實處,滲透依法治校,依法執教的教育思想,形成良好的校園精神文明氛圍,學校于20xx年11月成立了學生電視臺,投入了大量的資金,現在,小溪流電視臺已擁有了一流的硬件,集演出、播音、錄課于一體的多功能廳,DV攝像機、非線性編輯設備及小溪流廣播電視專用的工作室,正是這些設施為小溪流電視臺正常的運轉奠定了基礎。
小溪流廣播電視臺每周分學段播出四期電視節目,以堅持播報身邊的人和身邊的事為主的原則,努力的將中學生行為規范、禮儀改編成生動形象的情景劇,小品,寓教于樂,同時大力的宣傳學校涌現出來的好人好事。極力的弘揚真、善、美,鞭笞假、丑、惡,配合德育處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分別制作了感動中國、道德模范人物展播、尋找最美鄉村教師、紀念九一八專題、尋找最美鄉村教師、尋找最美孝心少年等專題節目。協助學校各部門對大型活動現場直播。
管理服務
(1)信息技術應用于教育教學管理情況
學校在教務、教研、德育、學生成長、學業質量分析等教育教學管理中積極應用信息技術,做到規范化、制度化、常態化,滿足師生發展需要。
(2)信息技術應用于校務管理情況
學校在財務與資產管理、人事管理、圖書管理等校務管理中積極應用信息技術,做到規范化、制度化、常態化,管理高效、有序。
(3)信息技術應用于家校互動情況
學校在校園網上建立留言功能,學校每個班級建立班級QQ群,保障家庭的知情權、參與權,信息更新及時。
四、主要問題與對策
學校在信息技術學科整合、校園數字化建設方面,做了許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實效,對提高課堂教學效能,促進二期課改的深化,謀求社會、學校、家庭教育一體化,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為學校進一步發展與提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時我們也面臨著一些新的問題:
工作不足及改進措施
1、信息技術工作的過程中涉及到我校每一個教研組、每一個學科,如何更好的將信息技術和管理的整合,信息技術和課程的整合,信息技術專題講座和高層次的運用都要求專職人員不斷提高制作水平不斷的學習,提高業務水平。
2、加大對班班通使用培訓力度。班班通是先進的信息技術裝備,我們對其使用程度還遠遠不夠,需要更多的知識來充實全體教師。因此,還要提供更多機會,讓信息管理員參加上級培訓,為我校教師對班班通的使用提供更好的服務。
3、如何為學生創設自主學習的資源平臺,引導學生通過網絡平臺自主學習,為學生的自主發展和終身學習奠基。幫助學生能夠合理有效利用信息技術去自主探索、合作學習,從而使信息技術真正成為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認識工具和情感工具。
4、各類教學平臺類別不同,教師的同一個資源需要發布幾個平臺才能完成達到資源共享,建議平臺資源可以共享,教師只需要發布一個平臺的資源就可以達到共享的效果.今后措施:
加強學校廣電信息的宏觀管理,下學期全力支撐起學校的教學管理的軟件平臺。更大效益的發揮學校的信息技術的管理力度。不斷增進技術交流,提高制作水平,構建學校信息化管理體系。實施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的在于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推進學校的教育現代化。我們在啟動學校教育信息化工程時就明確提出“注重應用”作為工作的突破口和切入點,鼓勵教師根據教學需要,制作計算機課件,開展計算機輔助教學的改革和實驗。實踐表明,這一切入點,提高了教師應用計算機的意識和能力,提高了學生的電腦水平和能力,促進了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
現在,我校教學運行機制正在悄然有序地發生改變,如:傳統的備課形式正在發生改變,教師們能攝取網絡資源進行備課,組織教學,使課堂教學內容更新穎,更富時代感,形式更生動活潑。借助于現代教學技術進行課堂教學,以提高教學效果成為老師和學生的共識。
當然,在工作中,我們也存在困惑和問題,這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斷改進。今后,我們將本著“總體規劃、分步實施、明確目標”的工作原則,為把烏魯木齊市實驗學校建設成一個現代化學校而不懈地努力。
信息化自查報告6
我校信息化工作認真貫徹落實上級教育主管部門關于學校信息化建設方面的有關精神,充分利用學校現有的信息化教學資源,積極推進以電子白板為代表的新技術,注重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切實提高課堂教學實效,切實提高學校管理、課堂教學等方面的信息化應用水平。具體工作匯報如下:
一、健全組織,落實教育信息化工作職責。
為確保信息化工作的順利開展,學校成立了教育信息化領導小組,組長由曹衛東校長親自掛帥,領導小組負責學校信息化建設工作的總體規劃,同時成立了教育信息化技術小組,負責學校信息化設備的管理、維護與使用培訓工作,制定相關的管理制度,健全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管理和運行機制,把信息化建設納入學校工作之中。配備專職管理人員,工作落實到人。對照學校三年發展規劃,制定信息化工作十二五發展規劃。
學校建有信息化教學的考評機制,將信息化教學工作納入教職工績效考核方案。
二、完善裝備,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
盡管學校經費緊張,但我們開源節流,把有限的資金用于教育技術裝備的建設與配備上。近幾年在學生計算機的配備,圖書的增添,軟件、維護、培訓等方面投入了一定比例的經費,基本上滿足了教育信息化教學的需求。學校現在已配備學生計算機房2個,電子白板教室4個,音樂室、舞蹈室各1個,美術室1個,科學實驗室2個,勞技教室1個。計算機網絡教室配備達到江蘇省信息技術裝備I類標準,基本滿足了信息學科教學與網絡環境下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需求。學校各個辦公室都有網絡接口、并配備了無線路由,基本實現了無線網絡覆蓋整個校園的要求。學校每年都能有計劃地征訂省配電教教材,歸類存放,編目后積極向學科教師推薦使用。能注意學校網站的建設,本學期有電腦老師專門負責維護。
三、共建共享,不斷豐富教學資源庫內容
1、本學期學校設立專人(戴熔熔老師)負責收集與整理教育教學資源,做好教育教學資源的分類登記與使用記載。大部分老師能夠以網頁的形式進行教學資源的檢索。
2、學校積極引導教師充分利用各級各類教育資源網站的'資源,為教育教學服務,平時語文教師大多數能經常登錄瀏覽鳳凰教育網、小學語文教學網,數學教師經常利用小學數學教學網,借鑒他人的智慧,吸取眾家之長,為各自的信息化教學所用。
3、本學期我校推廣電子備課,我們的流程是確定單元主備人、瀏覽資源、撰寫教案、個性修改,即語數外學科每個單元都由一個老師主備,主備老師根據課標、學生實際、現有條件確定備課思路,然后上網瀏覽相關的教案,教學設計、說課稿,取其精華,撰寫電子教案,其他教師在共享主備資源的時候,結合自己的特長、學生的特點和教學實際對電子備課資源予以科學合理的修改補充,甚至再創造,力求體現一種共性和個性完美的結合。
4、積極鼓勵教師將子自己制作的課件、公開課教案、教育教學論文上傳有關網站,實現資源共享。
四、加強整合,提高信息化教學應用水平
1、信息技術教學常抓不懈。
我校嚴格按照國家、省的要求,嚴格執行信息技術課程計劃,3-6年級每周安排一節信息技術課,有專職的信息技術老師,學校搬到新校區后保證了每一節課都在計算機教室進行上課。保證了學生上機操作時間,提高了信息技術的教學效果。
2、提高多媒體設備的使用效率。
目前我校只有4個教室安裝了交互式電子白板,雖然數量少,但我們還是十分重視這些多媒體設備的運用,要求有白板的教室的老師上課時根據需要靈活運用。校級公開課,研討課需要用課件的老師借有電子白板的教室進行上課。充分提高電子白板的利用效率。
在多媒體設備使用過程中,信息技術老師積極主動參加學校平時安排的教研組活動,經常指導老師現代教學設備的操作技能。研討多媒體設備的使用方法。
3、努力實現學校管理信息化。
我校在財務管理、資產管理、圖書管理、人事管理、學籍管理等管理上積極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努力實現學校管理的信息化。學校行政及中層領導干部均能熟練使用管理系統的軟件,各項管理做到規范、高效、有序。此外,學校家校通作為家校互動的主要工具。并采用多渠道方式加強學生家長和老師的緊密溝通。
4、有效開展信息化教學的研究活動。
學校鼓勵教師參與課題研究、撰寫相關論文、制作課件,參與各級各類部門組織的評比活動。每學期一次的教研組內公開課、協作區教學研討課,都是教師應用現代信息教育技術的舞臺。上半年推薦何水華老師參加的語文信息化教學比賽,獲得了區級二等獎。陳佳蓓老師參加美術信息化教學比賽獲得了區二等獎。還有部分老師參加信息化技能比賽、信息化論文比賽獲得了督導組和區裝備室不同等次的獎勵。
五、定期培訓,著力提升教師教育信息化素養
1、充分利用本校計算機教師的優勢,利用空余時間對其他教師進行專門、系統、有針對性的培訓。今年,我校組織教師進行了電子白板的使用、教育資產與信息管理、Powerpoint軟件制作幻燈片等方面的培訓,通過培訓提高了老師們對現代教育信息技術的駕馭能力,提升了他們的現代信息化教學的水平。
2、學校行政、學科教師和信息技術人員全部符合省、市教育主管部門規定的“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準”水平。每個同志都通過了教育技術能力的測試。
3、學校網絡管理人員積極參加區裝備室組織的網管員培訓,每次都獲得培訓合格證書。做到了網絡管理持證上崗。
4、積極開展以電腦制作為主的小組活動。
我校電腦制作興趣組有美術老師負責輔導,興趣小組的活動做到有計劃,有指導方案,有輔導記錄。陳佳蓓老師輔導的學生還參加了區裝備室的電腦制作比賽活動。此外我們還十分重視組織學生參加網絡讀書活動,今年我們學校為四—六年級的學生征訂了網絡讀書活動推薦閱讀的書籍,老師指導學生,指導學生寫好讀書心得。每班推薦5篇優秀作文上傳到網站。通過活動,學生的信息技術特產得到了進一步培養。
六、存在問題
1、網站建設有待進一步增強,在集成學校各種信息資源,數字化資源庫建設方面還有多下功夫。
2、電子白板的配備還不能滿足信息化教學的要求,目前學校只有4個交互白板教室,還不足班級的三分之一。很難滿足學科信息化教學的要求。
3、教師辦公用計算機數量有限,還沒有達到教師人手一臺的要求,制約了教師的信息化應用能力的發展。
4、學校資源庫的建設還要進一步整合和豐富。
信息化自查報告7
在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發展戰略中,教育信息化是推行國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礎,也是從內涵上落實教育現代化本質要求的必然選擇。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我區《靜安區教育信息化建設發展規劃》等六個文件的精神,我校根據有關專項督導的要求,認真自查,本著求真務實的原則,堅持在推進學校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作到以合理規劃、分步實施、滾動發展為指導方針,圍繞信息化環境建設、師資建設和普及信息技術教學與應用等方面,進行了一些探索,做了一定的工作,現匯報如下:
一、把握機遇,加快建設,努力營造信息化教育教學的新環境。
1.理清思路,明確目標
信息化教育是推進素質教育的一個有力武器,是培養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為核心的課程改革的趨勢所在。在學校的四年規劃中,針對學校信息化建設的現狀,我們提出要加大對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運用與開發,建立了以校長為第一責任人的信息技術工作領導小組。我們通過網管員的培訓,了解了學校網絡的建設與促進學校管理之間的關系;通過自學,初步掌握了網絡應用的基本技術,為推進學校全體教師的計算機能力提高起了培養作用。通過學習,我們認為信息化教育的重點并不是要讓師生學會使用因特網,掌握計算機技術本身,而是要通過計算機與網絡的強大功能探索新的教育體制和教學模式,培養出能適應信息時代需求的具有較強信息能力的新型人才。這才是我區大力開展信息化教育的目標所在。
2.珍惜資源,合理應用
在區有關部門的關心下,我們學校現有2間計算機房,面積為90平方米,共有計算機178臺(含庫存待處理機器),實際使用學生機88臺,教師計算機30臺,生機和師機比例分別為6:1、2:1。我們學校為了方便教師和學生教學用書和學習用書,打破借閱的常規,我們學校還在總部新建設了一個電子閱覽室。學校為上校本課程的教師人人配備了一個64MB的閃存盤,方便教師們儲存網上下載的資源,制作課件后在課堂教學中應用。今年一年級二期課改全面推廣,學校又為一年級每位語、數教師購買了教學軟件,以便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益。近年來學校對信息化建設投入的經費達上萬元(初步統計)。學校拓寬校園網的節點分布,使辦公室電腦也能作到聯網。我們建立新江寧小學的《教學資源建設管理規范》、《教學資源建設人員職責及評比辦法》、《網絡設施維護工作管理規范》、《網絡管理人員工作職責》、《電教設施管理規范》,使工作有依據,評定有標準。
3.開發資源,提高效益
網絡作為新興事物,很多教師都能迅速地接受它,利用它的資源為教學所用,但是只是較多地作為電子黑板,于是,我校網管室把“以網上下載,市場購買和自行制作”為建立學校網站教學資源信息庫的主要途徑,教師制作的優秀課件可以資源共享,學校的門戶網站也建立了許多的教育網站鏈結,方便教師瀏覽和借鑒最新的理論和觀念,使“二期課改”的理念成為全面推進教學改革的理論支撐,成為師資隊伍自培途徑的一個補充。
4.扎實培訓,優化隊伍
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關鍵在于建設一支具備現代化信息素養,與網絡信息平臺具有親和力的現代化師資隊伍。我校通過三方面的工作積極開展教師信息化技能培養的工作:第一是依托教育學院的計算機能力測試和未來因特網教育培訓;第二是工會積極開展各種基本計算機能力的校內培訓和各項比賽,優勝者進行獎勵;第三是通過區校的教學比武和區“賽馬場”活動,促使教師結合課堂教學的需要,進行網絡教學,課件制作的自我培訓。作到以課件制作驅動,以理論培訓支撐,以課程整合發展。
二、不斷探索,認真實踐,努力實現素質教育的新突破。
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最終對象是學生,因此我們認為它必須以各種形式,貫穿于素質教育的整個實施過程,促進教育的深刻變革和教學效率的有效提高。
1.學生學的轉變
在教學思想上必須實現三個轉變:教師中心向學生中心的轉變,內容設計向過程設計的轉變,單學科教學向多學科整合教學的轉變,在教學模式上向學生的自主學習、資源性學習,協作性學習轉變。這些轉變使信息化教學成為可能,而信息化教學的推進又使網絡的教學成為可能。實現了教學信息化以后的平臺不再是講臺、課本、教師,而是互聯網,跨越了時間和空間,進而實現了教學平臺的跨越。現在,我們學校的所有一年級四個教師都實現了多媒體教學,使學生的基于資源性的學習成為可能。而我們有的學生就是在老師布置的課后上網查資料,或者是在學校提供的聯網計算機上進行相關知識的搜索,對學校門戶網站和科學院特色網站的瀏覽,都使學生增進了主動學習,獨立學習和終身學習的意識。
學生在學習中,老師提供的是交互式的、自主化的學習環境,教師一方面可以示范,一方面可以借助“分組討論“、“開展學生之間的協同學習”,適時地了解學生學習中的思維和學習進程,恰當地進行學習過程的調控。
2.教師教的轉變
課程不再是老師灌輸的知識,而是教師和學生共同探討新知的過程,是課程內容持續生成和轉化的過程。比如我們學校校本課程的教學中,老師都是要求學生在課前、中、后進行相關內容的網上收集,然后按照要求作成小報、PPT等進行展示,進行知識的分享。通過教育信息化的工作逐步推進,我們學校教師對于教學的傳統觀念發生了變化:黑板不是教學板書的唯一,電腦實物投影不再是簡單的書本知識的再現,教師手中不再只依賴粉筆。教學的信息讓學生自己去搜集,獲取有用的信息,然后教師幫助他們一起去整理信息,分析信息是教師教學觀念轉變的具體體現。
教師在應用教學軟件或是課件時,將教學重點和難點問題,通過大屏幕解決,使教學內容及過程形象、直觀、生動,易于教學雙方的情感交流,生動的講授加上恰當的現代媒體的.輔助成為最受學生歡迎的教學方式。通過信息化的教育,教師可以使課堂教學和實踐環節相結合。例如在信息科技課上,老師可以一邊利用電子黑板進行示范遙控演示,一邊可以利用監控功能將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管理,還可以利用轉播功能將學生練習中的典型問題進行全班解析。這樣,將諸多的教學環節連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優化了課堂教學內容的組織形式,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3.學校管理的轉變
由于建立了學校的門戶網站,從學校的管理機構來說,資料的上傳、下載,教師的學習疑難的解答,網上教研的開展和監控等,都成為學校管理的有利途徑。
信息了解的適時性:
教師能通過學校的門戶網站了解學校一周工作安排,通過與教育局網站的鏈結,了解教研和學習的信息,避免中間環節的拖延,防止遺漏重要信息;而教導處等部門就可以利用網管的優勢了解教師平時瀏覽的網站內容,幫助學校了解老師的所思、所需,提供今后工作開展的思路。
資料上傳的及時性:
由于我校各個組口都建立了表格下載和上傳的窗口,因此每月老師需要上交的資料,有的就可以通過電子表格直接傳送給有關部門,不僅可以方面教師,同時可以使管理部門工作效率得以提高;
論壇應用的親和性:
在學校建立的交互式的網上論壇,不僅可以方便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教師和家長、教師和教師之間的交流,還可以為領導和教師之間的交流提供一個很好的平臺。學校的管理層可以通過點擊瀏覽教師之間的學習討論的內容,還可以參與談論,及時地解答教師的疑惑,不僅方便,還由于可以使用“昵稱”屏蔽自己的真實身份,讓領導真正地走入群眾的心中,讓學校管理更具人性;
4.課程整合的轉變
課程整合是信息技術從學習對象轉到學習工具的一種階段發展理念,而不是專門講授計算機的程序設計,是將計算機結合到我們的課程中去。整合的研究探索最終不是教師單向傳授知識的演示工具,是把外部世界引入課堂,為學生直接獲取大量信息提供幫助,把計算機作為認知工具,以各學科的學習作為載體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是將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提高為目的的新的課程。
首先我們要求教師作到把信息技術與教學內容的關系如同教師使用粉筆黑板一樣地有機融合。但是不排除傳統媒體,該用什么,就用什么。
其次我們要求教師關注學生基于計算機文化的智能知識結構的形成,也就是說要有意識地將學生在學科學習中通過任務驅動方式學習信息技術,在學校的校本課程中,我們老師都要求學生學會質疑一個小問題,解決一個小問題的課題小研究開展學習,這種學習需要學生搜集大量的資料,學會歸納和整理,組合應用作品來展示自己的認知過程和學習結果的。在這一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的信息素養、動手實踐、創新意識隨著課程的開展而不斷地發展。
另外,教師創設虛擬情景,培養學生觀察和思維能力,借助媒體的多元呈現,培養學生自主發現和探索的學習能力,借助論壇和多形式的作業讓學生運用語言文表述自己的思想,形成個性化的觀點和知識結構,提供給學生反饋的機會,調整老師的教學策略和學生學習起點及路徑。
最后,充分發揮網絡在校本培訓中的作用。我們注意到,網絡教學注重網上學習和交流,而校園網絡是校本培訓的一個主渠道。為此,我們在“校校通”工程建成開通后,馬上建設開通我校的校園網站。教師學習、培訓后能夠在我校的校園網上進行相互學習,交流教學設計。教師們的體會是:“信息化教育給我們一種全新的理念,網絡時代讓我們擁有無限的空間。時代變了,對教師的要求也變了。我們的教師不能像以前所描述的那樣“燃盡自己,照亮別人”,而應是“掛在互聯網上的明燈,不斷充電,永放光芒”。
5.教師培訓的轉變
以前的培訓知識依托于教育學院,現在學院給了我們更多的自主,于是我們積極開展教師計算機培訓活動活動,形成一套比較完整的措施:
首先,由骨干教師先行培訓,協同年輕計算機教師一同摸索成功的經驗。在主講教師的引導下,老師們就學習方法、內容、資源、技術、教案、作品設計進行交流、切磋,為日后的全員培訓開了一個好頭。
第二,加強日常研討,不斷進行反思,使培訓效果更趨完善。培訓前,我們強調充分的集體備課,著重解決觀念轉變和技術支持的問題;培訓中教師們尊重主講教師,充分發揚民主,充分討論,主講教師針對各個教師的不同特點,因勢利導,切實解決實際問題。我們認為參加培訓的教師之間進行交流與溝通是十分必要的,它有利于教師們在教育教學實踐的過程中不斷地反思,有利于教師本身觀念的不斷更新。因此,在培訓結束后,參加培訓的教師都要進行一次“回顧與展望”的研討活動。研討活動都以研究為主,有理念的學習,有個案的分析,有決策的探討。教師們事先進行認真的準備,暢談學習過程中的體會以及遇到一些問題。
第三,舉行競賽、小結及經驗交流活動。我們采取聚餐沙龍、座談會等相對寬松形式,通過交流和研討,使教師們的教學經驗、反思心得都能以成果的形式得到收獲和交流。讓好的老師的作品啟發其他的教師,對教師進行技術和思路上的幫助。
我們覺得,單純的教育理論、教育技術培訓難于直接與教師學科教學融合,在教師培訓中往往有隔靴撓癢之感。通過教育信息化的培訓,并不是直接通過教育理論、教育技術的學習,而是學習者在思想上產生震撼,從而主動探索出一條將現代教育技術應用于教學實踐的途徑,在不自覺中實現了現代教育技術和學科課程的整合。
我們立足計算機培訓通過啟發式、互動式等“大腦風暴”手段,使接受培訓的教師通過學習,既熟練地掌握了計算機操作方法,又提高了信息技術在學科教學中的應用能力,實實在在地收到了成效。
三、完善建設,服務師生,推進信息化教育建設
1.我校推進信息化工作建設的成果
教學環境得到了優化:
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不僅牽扯到老師的培訓工作,使教師的觀念得到一個質的跨越,另外學校還要建立一個整合程度比較高的計算機化教學環境,讓科學技術成為學校提高教學質量的第一生產力。學校配備了計算機房,不僅對學生開放,更歡迎老師來使用,同時學校辦公室的計算機進行聯網,教師可以隨時上網查閱資料,上傳和下載;教師里配備了實物投影儀、手提式計算機、投影儀等,讓教師教學時隨時使用;學生在上課的時候,可以根據需要,通過瀏覽查閱資料,豐富知識。由于信息化學習的特點決定了很多信息具有獲取的隨意性,因此我們還開展了有關“網絡安全”的教育,讓學生學會抵制不良網站,學校網管室還進行了有害信息的技術屏蔽,保障學生的安全。現在,學校的校園網成為了交流的平臺,為師生提供信息化處理的多樣化的學習材料和學習對象資源,逐步開始實現信息顯示多媒體化、信息傳輸網絡化、信息處理智能化。
信息化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培養老師和學生的信息化能力不僅僅體現在老師和學生操作能力上,而是對信息的處理和應用,具有融入信息社會的態度和能力。從學校的課程設置來說,既有地方性課程--《小學信息科技》和《IT》課,又有學校性課程—研究所的校本課程,這些課程的開設都牽扯到信息能力的應用、收集和處理的問題,學生從會上網,會收集,到會應用,到最后從信息中自主發現學習和合作探討學習、實踐創造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這一過程正逐漸地在我們學校的學生生上體現出來。就拿今年的信息科技的測試來說,我們學生的合格率達93%多,高于區的2個百分比。學生制作電腦小報、個人網頁,教師制作課件和個人網頁的質量和數量正在穩步上升。
課堂的教學手段得到了豐富:
學校參與因特爾未來教育培訓率達到100%,學校工會和行政舉辦了的課件評比,十余位教師獲獎。參與區的課件評比和信息技術整合,五位教師、兩名學生獲得了等弟獎。學校網站也曾被評為區優秀網站。上學期,教育局組織的“賽馬場”活動,學校幾乎每門學科都有教師參加。
我們常說:學以致用。教師運用現代教育理念,學習了多媒體的技術,就是要在教學中體現出來,我們知道把現代教育技術和學科整合后的教學產生的效果,和那種教師在臺上演示電腦,學生在下面認真聽的所謂多媒體輔助教學是不一樣的,孰優孰劣一目了然。于是我們就提倡真正的多媒體教學是互動的,學生能參與現場演示和應用的。于是在課堂上,我們的老師就自己設計了課件,用FLASH PHOTOSHOP等技術為語文、數學、音樂、美術等學科的教學服務,呈現出一種數化的情景,讓學生不在是簡單地看黑板老師進行演示,而是參與設計、填色、作曲,嘗試參與和成功的喜悅。
交流的平臺得到了拓展:
電話、家訪是老師和家長聯絡的主要形式;和學生坐下來談心更是老師常見的交流方式,隨著社會的發展,這些手段是需要繼承和發揚的,但是教育信息化也包含了交流的“與時俱進”,還“網上論壇”進行交流不受形式、時間、人數的限制,真正可以在遵守社會公德的情況下暢所欲言。在學校門戶網站的建設上我們設置了師生、生生、家校交流的平臺,還做了教學資源網站的聯結,同時學校的管理也能有效地通過網絡進行實施。
2.今后推進信息化工作建設的思考
信息化教育能適合各種學科并滿足終身教育、全民教育的需求。如何結合現有的教育情況,以超前的膽略和創新的精神大力開展信息化教育,急需我們教育工作者思考、實踐、探索和總結 。
(1)加強師資培訓是開展信息化教育的基礎
在教師培訓上,使教師能夠熟練地使用計算機,真正把計算機當作自己備課、授課、組織學生活動的工具;還要加強教師的學科修養,幫助教師更進一步地把握學科教育的目的和本質;更要增強教師應用現代教育手段的意識,找到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點,從而為學生信息能力的培養開辟道路。
(2)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合是今后開展信息化教育的核心
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是指信息技術與指導學生學習的教學過程的結合。課程整合是教學改革的一個方向,同時也是一項艱難的工作。我們與其把整合稱為是一門技術,還不如說是一種態度。因為技術與課程的整合除了需要時間和精力外,還要求教師以一種嶄新的觀念來看待所教的課程,并不斷地注意是否有某種技術能更好地幫助學生進行學習。教師要明確課程的目標,了解技術在這方面的能力。要建立每一個教室都有一個整合程度極高的計算機化教學環境,為教師開展整合教學提供環境。如:在教室里配置計算機、大屏幕投影機、實物展示臺等設備,方便各學科教師隨時使用;學校配備計算機房,使學生能非常方便地使用計算機,通過與計算機對話實施個別化學習;在教室里、走廊上布置計算機角,學生根據學科教學的目標要求,通過瀏覽查閱資料、豐富知識。最后要找到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點,有效地實施教學,實現技術學習與學科教學目標雙達成。
(3)提高學生的信息能力的收集和分析能力
我校積極開展的紅領巾科學院校本課程中需要學生利用因特網搜集和分析處理信息,但是由于條件的限制,很多學生只能利用學校的計算機進行,學生的應用能力還是在老師的指導下不能獨立進行,而開展信息化教育的最終目標信息的獲取、分析、處理,讓學生學會資源利用,主題探究與合作學習還是需要一些時日的。
(4)對外交流的平臺要擴展
學校的網站盡管有家長的參與,師生的交流,但是由于很多家長受到經濟和文化水平的限制,不能參與交流,只是在論壇中作為旁觀者或是根本無法獨立開機,點擊瀏覽,我們只能通過學校提供資源教會家長初步和網絡接觸,同時我們認為網絡是世界的,是屬于外部的開放世界,要積極和社區進行互動,互相交流,這是我們下一階段要做的。
信息化自查報告8
20xx年信息辦嚴格按照公司五個體系管理辦法開展各項管理提升工作。加強信息化建設,推進信息化應用,公司信息辦工作取得了較好成績。
一、信息化日常工作
1、增加兼職人員4名,外聘一名大學生。對各事業部要求設置信息化兼職人員崗位,加強了信息辦力量,明確了責任。
2、公司網絡設備全年運行正常,無重大網絡故障。
3、公司辦公網絡覆蓋率達100%,全年纖架設7次,新建辦公室網絡(改造),涉及單位一鑄管、二鑄管部、總降、鑄造部、動控部、運輸部。
4、為加強公司網絡管理提高辦公效率,對公司外網使用人員、崗位進行全面清理,規范了公司外部網使用行為,提高了外網絡辦公效率。
二、信息化項目建設
生產系統:
生產系統結合了,生產計劃、產品產量、成品庫存、運輸發運一體化系統,生產系統基礎框架已經搭建完成,由于要配合貿易系統新增項目要求,所以生產系統要做一些的修改(如股份公司要求統一產品編碼,生產計劃模塊和運輸模塊需要重新開發)。
物料管理系統:
由于舊物料管理系統已經無法滿足公司發展的需要。信息辦組織開發了新的物料管理系統,新物料系統于12月25日正式上線運行。物料系統是及采購計劃、采購合同審批、庫存管理,領料計劃,領料出庫,的一體化程序。新物料系統細化物資采購和庫存管理,提高了采購,領料的數據傳遞減少了紙質報告和申請,節約了時間和成本。設備維檢系統:
設備維檢系統的系統基礎制作已經完成,處于交付前測試運行和完善的階段。設備維檢系統包括了設備臺帳、備品備件、修舊利廢、檢修計劃、點巡檢、潤滑保養、維修管理、運行情況等八個板塊。為設備管理的可追溯性和設備臺賬的存檔提供了有效的手段,規范了設備管理流程。
經過20xx年的公司信息化工作已經接近尾聲,20xx年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發現了信息辦工作還有許多不足之處。
1、信息辦人員專業技能和協調能力還比較薄弱,經驗的不足,使我們在編制程序時走了很多彎路。
整改措施:
狠抓學習培訓,努力提高員工的信息化系統操作技能信息化建設的發展,人是關鍵,讓我們的隊伍成為即熟悉分管的業務,又熟悉計算機的人才。
2、信息化制度不夠完善。
整改措施:
細化公司信息化管理制度,建立明確的責任制度、考核機制。建立信息化的例會制度,每個月開一次信息化例會,要求各單位有固定的負責信息化的人員;有計劃、有進度的匯報每個月的`落實情況。
3、使用單位基本是被動使用,不能積極就系統功能和管理流程提出自己的問題和思路。信息辦無法全部和徹底的了解事業部管理思路。各部門對信息化需求不清晰,導致調研不夠充分,系統編制過程中反復修改。
整改措施:
加大對基層人員的信息化宣傳、和教育。讓大家看到信息化發展過程中對我們帶來的好處和效益。信息辦根據每個單位的信息化工作情況排名次,檢查結果和排名情況發布到公司首頁。
20xx年是公司信息化建設的發展之年,一年之內建設多套系統,采購物料管理、生產成本、設備管理、質量管理、諸多程序中還有很多不完善之處,那么20xx年信息辦的工作重點就是夯實基礎,穩固創新,提高人員素質,責任感,確保各項程序及公司辦公網絡穩步運行。
信息化自查報告9
我校根據教育局對于教育信息化的指導精神,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推進學校信息化建設,提高師生的信息素養,提高信息技術在學校教育和管理中的應用水平,全體師生能熟練應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和學習為目標,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實現信息技術教育與各類課程的整合,提高全體師生的信息素養,構建高水平、高效益的教育信息化體系。特對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自查報告如下:
一、組織管理
1、制定可行的規劃計劃
隨著教育信息化的快速發展,學校制定了切合信息化建設的規劃,每個學期都認真制定學期計劃,提出了具體可行的目標、任務、措施和實施步驟,確保了信息技術工作順利開展,學期末認真總結,找出存在的問題,制定相應的切實有效的改進措施。
2、設立合理的人員機構
為加強學校教育信息化建設,我校成立教育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由校長全任組長全面負統籌責教育信息化工作,成員覆蓋到各部門,各學科,職責明確、責任到人。同時,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推進小組定期召開專題會議,會議研討教育信息化工作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案。
3、建立完善的規章制度
學校非常重視教育信息工作的制度建設,能從學校的.實際出發,建立健全各項信息管理制度,制定了《隨州市金太陽學校辦公室教師計算機使用管理制度》、《隨州市金太陽學校計算機專用教室管理制度》、《隨州市金太陽學校普通教室電教設備管理制度》、《隨州市金太陽學校多媒體教室管理制度》、《隨州市金太陽學校信息化設備管理制度》、《隨州市金太陽學校網絡系統安全管理制度》等,使工作有章可循,保證了信息工作的順利開展。
4、設備投入狀況
我校信息化設備逐漸到位,目前,正努力實現教職工人人有一臺電腦,班班配備了電子白板,滿足教育教學需求。此外,學校每年能夠根據校情,加大學校信息化建設工作,對設施設備進行更新維護,加強人員培訓力度以及添置教學資源。
二、 校園信息化環境
(一)基礎設施建設
1、我校共有三間計算機網絡教室,達到上課每生一機要求,配置能夠滿足教學要求。
2、學生在計算機網絡教室上課,每天使用率已達到5課時。
3、教室教學環境:我校大部分教室、會議室已安裝多媒體設備。
4、聯網計算機達到計算機總數的90%,在教室、辦公室等教學、辦公用房均布設有信息接入點。
5、學校有合適的交換機、路由器,有基本保障網絡安全的防火墻。
6、校園穩定、暢通,可以隨時使用,故障排除及時,無長時間斷網停用現象。
三、教育教學運用
(一)教育教學資源
1、學校準備建立具有服務于教育教學、滿足現行新課標需要的校本資源庫(學科門類齊全),每位老師參與建設,實現了資源共享、共用,通過資源的上傳、積累實現了優質資源共享,為教師專業的進一步發展,開辟了又一個有效途徑。
2、能不定期向中國現代教育網教育資源庫上傳教學資源。
(二)教師信息技術培訓
學校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校內信息技術校本培訓計劃,根據不同的教師提出不同的培訓要求和目標,先后組織了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校本培訓、電子白板多媒體設備如何使用的培訓、教師辦公應用軟件操作員中級培訓、教師筆記本使用培訓等。對于一部分教育技術骨干教師,學校指派他們參加一些校外的應用技術培訓,將培訓的成果應用到各自的教學中,并且帶動一批教師參與信息技術的應用中來。
四、存在的主要問題
學校在信息技術學科整合、校園數字化建設方面,做了許多工作,
取得了一定的實效,同時我們也面臨著一些新的問題:
問題一:我校屬民辦學校,在信息化教育投入資金上缺口較大,信息化網絡教室不足,諸多因素制約了我校信息化工作發展,望各級領導關注民辦教育,稍微加大對我校教育經費的投入。
問題二:如何為學生創設自主學習的資源平臺,引導學生通過網絡平臺自主學習,為學生的自主發展和終身學習奠基。幫助學生能夠合理有效利用信息技術去自主探索、合作學習,從而使信息技術真正成為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認識工具和情感工具。
問題三:我校學生大部分為外來務工子女,和城區相比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現在經濟基礎相對不強,信息意識相對薄落。據初步統計:學生家庭電腦配置率低,家里即使有電腦的也只當作游戲機來使用,客觀因素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校信息化工作向縱深發展,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受到一定的制約。
問題四:教師的教育現代化的意識還需不斷加強,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理念還需不斷深化,如何把握學科教學的特點,運用計算機的多媒體技術,突破知識的重點和難點,如何運用人機對話技術精心安排問題,探究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教學模式,還需進行不斷地研究。
信息化自查報告10
根據密山市教育信息化工作考核細則、密山市義務教育學校信息技術裝備使用管理辦法,學校積極開展教育信息化工作,大力推進現代信息技術應用,用學科教學促進信息技術發展,讓信息技術有效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經過全體教師努力,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步入新臺階。現就學校教育信息化工作自查情況,匯報如下:
一、設立機構,明確要求,更新教育理念
學校成立了教育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信息裝備使用管理領導小組、信息寫作領導小組等,組織教師學習教育信息化工作要求,明確了任務。校長為總負責人,由副校長分管,一名教師為信息化工作管理員,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培訓有學習筆記,工作有詳細記錄,小組有會議記錄,加深了全校教師對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認識,促進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開展。
二、健全制度,分工明確,提供有利保障
學校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工作各項規章制度,制定信息化工作規劃,認真落實方案。做到了工作有計劃、有分工,目標明確,責任到人。建立信息技術設備臺賬,有編號、有登記,有使用記錄,名專用室制度粘貼上墻,為教育信息化工作提供了有利保障。
三、完善設備,加強管理,提升環境建設
1、接入光纖保證網絡暢通。學校在20xx年11月接入互聯網,保證了網絡全天暢通。在20xx年省標準化基礎上,我校對信息裝備各室加大投入力度,更新完善各信息室。計算機室、光盤播放室、衛星接收室基本達標,并投入使用。多媒體室及電子備課室,電腦陣舊,僅供教師存儲電子教案及個人資料,兩室功能使用率低。
2、加強信息化工作管理。設立領導小組,制定職責。領導班子定期召開小組會議,對教育信息裝備進行督導、檢查。查看設備管理、使用、維護等情況,有登記、有記錄,表冊齊全,做到了信息技術設備使用安全有保障。
四、提高應用,學科融合,提高教學質量
1、各室具體使用情況
1近年來學校大量投入信息設備并組建各信息室,在20xx年通過了省標準化驗收。今年光纖網接入校園,使校園信息網絡全天暢通。各室網絡分配科學,做到了安全網絡進校園,有利地保障了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開展。計算機室,128平方米,40臺液晶電腦已投入使用。光盤播放室、衛星接收室基本達標,已投入使用。多功能教室、電子備課室、電子圖書閱覽室電腦陳舊,但已投入使用。教師充分利用陳舊電腦存儲了大量的電子備課教案和個人學習資料;學生通過網上交流、學習,開闊了眼界,提高了視野,有效地提高了網上資源的充分利用。
2、學科教研與科研
開足開齊信息技術課程,保障課時。制定了學科中運用信息技術教學計劃,組織教師參加信息技術培訓,如:辦公自動化軟件培訓,演示文稿制作,動畫制作,課件制作,現代教育技術培訓,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培訓等,向教師明確了教育信息化總要求。教師通過培訓學習,能夠更熟練的運用信息技術軟件,人人都有自制或修改的電子課件,每個月選優質課件一個,上交學校存檔驗收,促進了教師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創新教學。教師人人有電子課件,有文本教案,使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有了顯著提高。積極組織教師參加網絡教研活動,通過網絡交流,來提教師自身能力素養。為了使信息技術更深更廣的應用于教學,我校還確立了信息技術科研課題,立項、研討,并進行交流總結,提升了教育信息技術的深度應用。
本學期,我校對班班通重點進行培訓學習。管理員孫旭艷老師精心準備培訓內容,從白板的正確使用、到白板與學科教學的深度應用、白板技術與課堂教學有效整合,都分期分批分學科地對教師進行培訓。現在我校教師都能充分利用班班通進行教學,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全面提高了教育教學質量。同時班班通培訓、學習內容作為信息技術校本材料,更加有利于教師學習和應用。
3、信息網站及信息報送工作
學校在本年度11月份正式接入了光纖,保證了網絡全天暢通,為學校網絡提供了有利保障。信息技術管理員負責信息報送工作,能及時接收上級文件和傳達學校各項活動,保證了學校各項工作與上級文件一致。目前報送密山市級信息稿件11 篇,雞西市級稿件1 篇。
4、利用信息技術開展活動
學生通過課程學習,掌握了運用信息技術的基本能力,并能在團隊活動中、主題教育的.資料收集中,個人網上交流學習中運用已有的技能來開展活動。例如在“創新性學習”活動中,學生通過收集網上資料,制作幻燈片進行演示,取得了良好效果;在“班級板報評比、主題班團、隊”等活動中,電子小報、電子背景、電子動畫的運用,為活動的成功舉辦奠定了良好基礎,提高了信息科技的應用;在“弘揚民族精神”、“法制教育”等主題活動中,上網、電腦小報、成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正是由于學校立足了信息技術課程,使學生的信息科技能力有了不斷地提高。
五、工作不足及改進措施
1、個別信息室及設備不達標。光盤播放室及衛星接收室面積稍小,設備有些陳舊;多功能教室設備老化,使用率低;電子備課室、電子圖書閱覽室電腦陳舊;今后會加大投入力度,努力改建,為全校師生創設更優越的學習、生活環境。
2、信息技術創新實踐活動少。本學期信息技術創新實踐活動多應用于“主題班團、隊活動、板報查閱資料、電子小報、簡單電子資料等”。今后還要制定詳細信息技術實踐活動計劃,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讓實踐活動與信息技術知識緊密結合,提升教育信息技術的實踐應用水平。
3、加大對班班通使用培訓力度。班班通是先進的信息技術裝備,我們對其使用程度還遠遠不夠,需要更多的知識來充實全體教師。因此,還要提供更多機會,讓信息管理員參加上級培訓,為我校教師對班班通的使用提供更好的服務。
本學期通過全體教師共同努力,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為學校課程教學改革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今后,還將進一步加強教育信息化工作管理,及時更新、投入教育信息設備,加大信息技術培訓力度,深入學習,大膽實踐,全面提高教育信息技術的應用水平,讓教育信息化工作步入更深層面。
信息化自查報告11
我校根據教育局對于教育信息化的指導精神,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推進學校信息化建設,提高師生的信息素養,提高信息技術在學校教育和管理中的應用水平,全體師生能熟練應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和學習為目標,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實現信息技術教育與各類課程的整合,提高全體師生的信息素養,構建高水平、高效益的教育信息化體系。結合學校發展的工作思路,以學校信息化發展現狀為基礎,以信息化建設確定為學校管理和學校發展的主要著力點、教育現代化的突破口,并以此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促進課程改革、推動素質教育。在實施素質教育過程中,學校始終堅持以現代教育技術為先導,以切實提高全體教師的現代教育水平為根本,以提高學校教育現代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為目標,注重學校現代化硬件建設、軟件建設的同時,積極開展現代技術教育科研活動,加快推進信息技術教育和學科課程的整合,不斷提高廣大教師現代化教育技術素質與學校教育技術現代化的建設水平。總結我校的現代信息化教育發展狀況,自評報告如下:
一、組織管理與經費保障
1、制定可行的規劃計劃
隨著教育信息化的快速發展,學校制定了切合信息化建設的規劃,每個學期都認真制定學期計劃,提出了具體可行的目標、任務、措施和實施步驟,確保了信息技術工作順利開展,學期末認真總結,找出存在的問題,制定相應的切實有效的改進措施。
2、設立合理的人員機構
為加強學校教育信息化建設,我校成立教育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由校長全任組長全面負統籌責教育信息化工作,成員覆蓋到各部門,各學科,職責明確、責任到人。同時,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推進小組定期召開專題會議,會議研討教育信息化工作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案。
3、建立完善的規章制度
學校非常重視教育信息工作的制度建設,能從學校的實際出發,建立健全各項信息管理制度,制定了《安寧市和平學校辦公室教師計算機使用管理制度》、《安寧市和平學校計算機專用教室管理制度》、《安寧市和平學校普通教室電教設備管理制度》、《安寧市和平學校遠程教室管理制度》、《安寧市和平學校多媒體教室管理制度》、《安寧市和平學校服務器房管理制度》、《安寧市和平學校信息化設備管理制度》、《安寧市和平學校校園網使用管理制度》、《安寧市和平學校教師、學生郵箱管理制度》、《安寧市和平學校網絡系統安全管理制度》、《安寧市和平學校網絡突發事件處置規定》、《安寧市和平學校教育信息技術應用獎懲制度(修訂)》、《安寧市和平學校直錄播室使用規則》、《安寧市和平學校多媒體報告廳使用規則》等,使工作有章可循,保證了信息工作的順利開展。要求每位教師能積極參與上級部門、學校組織的各項培訓,鼓勵廣大教師自主性地參與社會組織的培訓,兩年組織一次教師信息技術運用經驗交流與論文評比,逐步建立評價、考核、獎勵機制,形成長效管理體制。把教師信息技術運用及課堂教學整合的實效作為評價教師教學業務能力的主要指標之一,信息技術運用能力納入教師晉升職務,評優的指標。
4、經費投入
我校異地新建,信息化設備逐漸到位,目前,已實現教職工人人有一臺電腦,班班配備了電子白板,滿足了教育教學需求。此外,學校每年能夠根據校情,加大學校信息化建設工作,對設施設備進行更新維護,加強人員培訓力度以及添置教學資源。
二、校園信息化環境
(一)基礎設施建設
1、我校共有四間計算機網絡教室,達到上課每生一機要求,配置能夠滿足教學要求。
2、學生在計算機網絡教室上課,每天使用率已達到4課時。
3、教師用機:師機比超過1:1
4、教室教學環境:我校所有教室、會議室均已安裝多媒體設備。
5、衛星IP接收系統:衛星教育節目接收系統的硬件能夠保障遠程教育資源的正常接收。每年的遠程教育資源接收完整。通過網站方式接收資源。
6、聯網計算機達到計算機總數的85%,在教室、辦公室等教學、辦公用房均布設有信息接入點。
7、學校有合適的交換機、路由器,有基本保障網絡安全的防火墻。
8、校園穩定、暢通,可以隨時使用,故障排除及時,無長時間斷網停用現象。
9、學校所有計算機都安裝了過濾軟件;有專人負責學校網絡安全和處理不良信息,由各部門負責人負責向網絡發布信息、校務公開。
10、學校各類信息技術設備臺賬齊全,有專人管理,維護維修到位,確保設備運轉正常。
三、教育教學運用
(一)教育教學資源
1、學校準備建立具有服務于教育教學、滿足現行新課標需要的校本資源庫(學科門類齊全),每位老師參與建設,實現了資源共享、共用,通過資源的上傳、積累實現了優質資源共享,為教師專業的進一步發展,開辟了又一個有效途徑。
2、能不定期向安寧市教育資源庫上傳教學資源。
(二)教師信息技術培訓學校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校內信息技術校本培訓計劃,根據不同的教師提出不同的培訓要求和目標,先后組織了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校本培訓、電子白板多媒體設備如何使用的培訓、教師辦公應用軟件操作員中級培訓、教師筆記本使用培訓等。對于一部分教育技術骨干教師,學校指派他們參加一些校外的應用技術培訓,將培訓的成果應用到各自的教學中,并且帶動一批教師參與信息技術的應用中來。通過這些活動,廣大教師更加明確了信息技術運用的重要性,提高了教師信息素養,對信息技術運用要做到想用――意識的提高,能用――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會用――適度、創新,根據學生實際的選擇用,更明確了今后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努力方向。
(三)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
1、學校各學科都實現電子備課,并有電子備課的要求和管理決定。
2、教師能夠熟練完成電子文檔編輯、網頁瀏覽、網絡資源檢索和下載,能制作符合實際的多媒體教學課件。教師使用綜合信息平臺每學期不得少于8次;開展了一系列多媒體設備使用培訓,教師都能獨立使用多媒體設備。
3、教師有一系列信息技術的相關課題,并發表了相應的論文,制作有關的課件,成績顯著,全體老師能夠參與信息技術資源開發與建設。
四、教育教學運用
1、培養興趣
發展個性
信息化社會對學校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課題,學校根據人才的發展要求,把學生的信息技術運用能力的培養作為學生素質能力培養的一個重要內容,在開足、開好相應的課程外,開設能供學生上網學習、查閱資料的學生電子閱覽室,利用課余時間積極組織學生的各類電腦興趣小組,使學生更好地掌握電腦運用技術,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學生學習電腦興趣濃厚,制作PowerPoint及網頁水平有所提高,學校積極組織學生參加類信息技術運用比賽。
2、管理服務
(1)信息技術應用于教育教學管理情況
學校在教務、科研、德育、學生成長、學業質量分析等教育教學管理中積極應用信息技術,做到規范化、制度化、常態化,滿足師生發展需要。
(2)信息技術應用于校務管理情況
學校在財務與資產管理、人事管理、圖書管理等校務管理中積極應用信息技術,做到規范化、制度化、常態化,管理高效、有序。
(3)信息技術應用于家校互動情況學校充分發揮家校互動平臺作用,保障家庭的知情權、參與權,信息更新及時。
3、實踐研究
提高效能
學校十分重視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實踐研究活動,在進行校本培訓的基礎上,強化與課堂教學優化整合的實踐研討,充分運用現有的技術設備,開展平時教學、教研組級、年段級、校級半日教學活動等各種研究實踐課。各學科教研組在教研組長的帶領下,加強集體備課,平時上課有選擇的運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教研組開課,執教老師能將信息技術與本學科整合,科學組織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每學年教研組開課約80節左右,100%教師能運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
五、主要問題與對策
學校在信息技術學科整合、校園數字化建設方面,做了許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實效,對提高課堂教學效能,促進二期課改的深化,謀求社會、學校、家庭教育一體化,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為學校進一步發展與提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時我們也面臨著一些新的問題:
問題一:教師的教育現代化的意識還需不斷加強,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理念還需不斷深化,如何把握學科教學的特點,運用計算機的多媒體技術,突破知識的重點和難點,如何運用人機對話技術精心安排問題,探究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教學模式,還需進行不斷地研究。
對策:
信息化工作的不斷推進,關鍵是人的因素,我們將進一步加強信息技術校本培訓的力度,選派信息技術骨干教師參加專題培訓,積極引進信息技術專業人才,積極運用現有的教研平臺,結合學校教育、教學實踐,積極開展“在做中引、在引中學、在學中研、在研中思”活動,努力探索現代技術與學校工作的最佳結合點,全面促進學校工作的進一步深化。
問題二:如何為學生創設自主學習的資源平臺,引導學生通過網絡平臺自主學習,為學生的自主發展和終身學習奠基。幫助學生能夠合理有效利用信息技術去自主探索、合作學習,從而使信息技術真正成為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認識工具和情感工具。
對策:
學校將在條件與經費許可的情況下,積極開發相應的資源平臺,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之余能充分運用網絡,開展各種有益的活動,創導“綠色網上行”活動,使學生更多地掌握未來社會生存與發展的技能,全面提高素質。
問題三:我校學生大部分為外來務工子女,和城區相比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現在經濟基礎相對不強,信息意識相對薄落。據初步統計:學生家庭電腦配置率低,家里即使有電腦的也只當作游戲機來使用,客觀因素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校信息化工作向縱深發展,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受到一定的制約。
對策:
我們將進一步加強對家長信息技術的宣傳力度,增強家長信息化意識;學校進一步做好信息資源向社會開放,向學生開放的工作,大力提高學生信息化實踐的機會,在實踐中培養學生信息素養。
信息化自查報告12
20xx年,我局根據xxx市審計局關于全市審計信息化工作的總體部署,按照市局全市審計信息化工作目標和任務,以保證審計質量、提高審計效率為目的,把扎實推進審計信息化建設作為工作重點,狠抓落實,取得良好成效。現對照《xxx市審計機關信息化工作考核表》,就我局今年審計信息化工作的開展情況進行自查,自查得分100分,報告如下:
一、 計算機審計推廣應用情況
(一)計算機審計成果。(20分)
20xx年,我局共撰寫并提交計算機審計成果5篇。其中:《財政決算審計AO實例》、《xxx市石化項目衛生防護區居民搬遷安置事項補償、獎勵標準不統一審計AO實例》、《xxx市xxx鎮20xx年度財政決算審計AO實例》、《政府投資項目財務決算審計AO實例》等審計實例4篇,《計劃生育獎勵扶助特別扶助專項資金計算機審計方法》1篇。通過計算機審計查出了有人同時申報國家獎扶資金和特別扶助資金、特別扶助資金申報人員不符合文件規定的基本條件、財政專戶管理資金賬上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未及時解繳、某鎮對54戶多次拆遷的農戶,獎勵和搬家費發放標準不一致等問題。
(二)OA運用情況。(10分)
20xx年,我局充分運用OA系統的公文起草、公文收取、公文閱辦等功能,提高了工作效率,減少了紙張浪費。除固定資產投資竣工結算審計項目外,其余項目在項目管理過程中充分運用了OA系統建立項目、分解項目、上傳審計工作底稿等審計現場資料、數據回傳及與AO的交互等功能。
(三)審計會商運用情況。(10分)
按照市局的統一部署,我局今年成功安裝了審計會商系統。在系統的運用過程中,根據要求,在每次會前聯調都做到了及時上線,沒有發生遲滯開機或離崗等情況,在開會時也沒有出現因故障影響會議效果的情況。
二、信息化人才隊伍的建設和培養情況
(一)AO認證通過率(10分)
截止20xx年底,我局共有24人通過AO認證考試,達到了單位總人數的80%。
(二)計算機審計中級人員通過率。(10分)
今年,我局有一名同志參加省廳組織的計算機審計中級培訓,并順利通過考試,年度通過率增加超過了2%。截止目前,我局共有2人通過審計署計算機審計中級考試,5人通過xxx省審計廳計算機審計中級考試。
(三)信息化專業人員。(5分)
我局現在計算機專業背景2人從事計算機技術保障工作(其中聘用1人),人員占比超過了全局人員的4%。
三、信息化安全(15分)
20xx年,我局未發生失泄密和違反安全保密規定事件,未受到市局通報批評,未受到上級保密部門通報批評的,按要求進行安全自查,有信息安全制度。
四、其他
(一)審計專網運行狀況(10分)
20xx年,我局充分保障了審計專網的通暢運行,對出現的.臨時故障及時聯系有關部門進行協調處理,沒有發生因故障影響工作開展的情況。
(二)信息化工作(10分)
20xx年我局共撰寫上報市局《基層審計機關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計算機審計技術助推審計顯成效》、《計算機審計在財政預算執行中的運用》、《xxx市審計局采取三項措施推進審計信息化建設》等有關計算機審計信息化的文章、簡報共4篇。完成了全年審計信息化工作動態目標任務的200%。
xxx市審計局
20xx年xx月xx日
信息化自查報告13
(一)資源建設
1.基礎配置
錦洲小學依托信息技術為學校管理和教育教學服務,學校非常重視教育信息化硬件環境的建設。在政府不斷增加專項投入及學校的共同努力下,學校已建成了校園網,網絡光纖鋪設覆蓋所有專用教室,充分保障了全校師生的正常使用。
目前學校基礎設施配置完善、功能齊備,有1個電腦房、1個多媒體專用教室、12個班級全部配備多媒體設備。在學校完成整體改造期間,學校添置了交換器,為所有班級和辦公室增設了網點,確保教學、辦公所需的電腦都能上網,也為學校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創設了必備的條件。
2.信息資源 學校基本信息數據完備,符合教育部“學校管理信息化標準”要求。學校已建成了的校園網,網絡光纖鋪設覆蓋所有專用教室樓,學校基礎設施配置完善、功能齊備。
3.人力資源
學校領導重視信息技術在學校管理與教學中的應用,積極參加各類信息化培訓,能熟練應用計算機及網絡。
目前學校有以分管教學校長為組長,以各教研組長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和專職的網管員,他們負責學校網絡的安全運行,并負責各專用教室及教育信息化設施的維護和保養工作。如遇不能解決的問題,能借助與網絡專業維護機構簽定的協議,及時得到處理。
(二)管理機制
1.組織規劃
學校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以各部門主要負責人及信息技術組組長為成員的學校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成立了以分管信息化工作的校長為組長,各學科教研組長、各年級組長及各班信息員組成的學校信息化工作推進小組,明確各自的職責,在推進學校信息化工作中發揮示范和引領作用。
2.制度建設
學校非常重視教育信息工作的制度建設,能從學校的實際出發,建立健全各項現代教育技術管理制度。 學校建立有教育信息化工作相關的激勵機制,每學期對發表相關的論文、案例或推進信息化工作有突出成績的`老師給予獎勵。
3.投入經費
學校加大對信息化建設資金的投入,滿足教育教學日益發展的需要。校園網電教設備設施逐步升級改造,近幾年年為相關為中層干部配置了U盤。
近三年來已在教育信息化工作中投入經費,這些經費的投入,使用合理,用到點上,發揮了良好的經濟效益,最大限度地滿足了學校在管理、教育、教學等信息建設中經費使用的需要,確保了學校教育信息化建設得以順利實施。
4.維護情況
為了及時排除網絡故障、維修信息技術設備,我校設有“電腦故障記錄本”、接報后能及時到場檢修,一般性的故障都能做到當場修復或當天修復,不超過24小時。為了保證計算機和網絡安全,我校聯網計算機都安裝了殺毒軟件,并能及時更新。為了維護網絡控制室、教室等設備的安全,我校有安全使用措施,有防火防盜設施,能夠及時維修和保養。。目前,我校信息技術設備能正常使用,確保了網絡安全暢通,有效防御了計算機病毒的侵襲,保證了教育教學工作的正常開展。
(三)應用水平
1.課程實施
學校嚴格執行信息科技課程計劃,在預備年級開設每班每周1課時的信息科技課。全面落實信息科技課程標準,培養學生的信息技能,提升學生整體信息素養。在基礎型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教師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庫收集、管理和使用學科網絡資源,開展信息技術與基礎型課程的有效整合,使信息技術成為教與學的有效教學手段。
2.管理服務 學校在教育教學管理中積極應用信息技術。學校所有課表采用電腦軟件排課,合理安排課程。大部分教師的教學資料采用電子文檔。對于教師在教學中使用信息技術制定相應的考核指標,以及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實施安排,做到規范化、制度化和常態化,每學期進行考核,適應教師與學生發展的需要。
積極應用校園網絡發布信息,確保及時更新學校網站信息,使日常管理工作通過校園網更方便地實現實效化、規范化、科學化,使學校教學管理工作有序高效。
財務與資產管理、人事管理、圖書管理等能積極應用信息技術管理,使各方面的工作及時準確的記載,保證落實得有序 。 我校在注重學生信息素養培養的同時,也比較關注學生網絡文明規范意識的培養。不僅在各種學生活動中進行宣傳和教育,而且強調在學科教學和班級管理中合理滲透,將網絡文明規范意識的培養滲透在教育教學的方方面面。
3.應用特色
我校立足以課程為核心的學校教育信息化應用模式,突出信息技術為教學服務的宗旨,重點探索網絡環境下的學生參與、教師引領、教學互動、溝通交流、學習評價、資源建設與共享等課題,初步形成以開源系統建立信息化教學應用平臺的學校信息化應用特色。
增強信息技術教學力度,提高學生信息技術素養。學校加強信息技術的基礎性課程,引導學生將信息化平臺作為學習工具、資料來源,積極探索信息化環境下的新型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和適應未來社會所需要的學習能力。
加強校本信息化培訓,提升教師信息技術應用水平。對全校45歲以下教師,進行信心花培訓。
xx小學
20xx年10月23日
信息化自查報告14
xx縣城關第一小學是我縣的龍頭學校,主體長方形的四合院,分別設立三座教學樓。校園內綠草如茵,樓前路旁綠
樹林立,花園內四季草常綠,花兒怒放,環境優美迷人,校園面貌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城關一小擁有網絡平臺,在上級領導部門的主管下,我校大力改變了辦學條件和設施,除建立了網校外,多媒體教室、會議室、音樂室、美術室、圖書室、儀器室、實驗室等各部室外,校園進行硬化、綠化、軟化。
學生宿舍樓也進行維修,學生生活有專職保教老師全天24小時管理。學校寄宿制管理井井有序v,學校教室、辦公室及宿舍樓用天然氣熱水爐供暖。優越的條件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學校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業務素質經過專業培訓,有一部分都是教學能手和校教一級以上職稱為主的優秀教師隊伍。其中大專以上學歷教師總數的96%,全校共有近百名教師,都是大專以上學歷,全體教師年齡在30歲以上至40多歲的中青年教師,是一支朝氣蓬勃又富有教學經驗的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城關一小依靠外國語專修學院雄厚的管理實力和濃厚的科技文化氛圍,建立了與過內外名校間的交流關系,我校確定了與外國語學院實踐基地。著重強化外語教學和信息技術教育。學校從一年級起就開設英語課,并注重英語實踐,采用中外籍教師相結合,教學與生活相結合的方式,西安外國語大學的學生暑期來我校為學生進行上課,提高業務水平,培養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小學階段具備基本的英語交際能力。計算機教學讓學生在掌握基本操作、計算機繪畫、網上瀏覽、并進入網校了解、查閱資料,軟件應用的基礎上達到利用計算機自主學習、簡單操作,打字的目的。
城關一小素質教育的模式是一成功教育為基礎,以創新教育為特色、以學生的終身受益為目的、以先進的多媒體教學網絡系統的意,以超前的英語教學改革為龍頭。培養“合格+特色”的現代化新新型人才。
城關一小建校一來,在學校管理,教育教學等法方面,取得了累累碩果。被西安外國語專修學院確定為“為國語學院實踐基地”。多年來,城關一小的教師論文,課堂實錄,被陜西省教育學會舉行的各級各類競賽中獲獎老師多不勝數。被陜西省教科所獲獎的老師顯著的辦學業績贏得了社會各界及家長的認可和好評,充分樹立了城關一小教育的品牌形象。
信息化自查報告15
我校根據教育體育局對于教育信息化的指導精神,結合學校發展的工作思路,以學校信息化發展現狀為基礎,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促進課程改革、推動素質教育、加快學校教育現代化進程。現對照《寶雞市教育現代化先進縣評估指標》細則對我校教育現代化水平進行了認真的自查,自查情況匯報如下:
學校在信息技術學科整合、校園數字化建設方面,做了許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實效,對提高課堂教學效能,促進課改的深化,謀求社會、學校、家庭教育一體化,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為學校進一步發展與提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時我們也面臨著一些新的問題:
問題一:學校文化建設主題不夠鮮明,文化氛圍不夠濃厚;校本課程開發進程有待提高,缺少校本教材。
對策:
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營造鮮明濃厚的校園文化主題,促使校園文化在學校教育過程中的作用提升;著力開展教研活動,積極組織業務能力強的教師領頭,帶領青年教師結合學校教育教學特色對校本教材的進行深入的研究與開發。
問題二:電腦配備還不能滿足日常教育需求;部分教室電子白板設備陳舊,故障頻繁,無法滿足正常教學使用;另教師的'教育現代化的意識還需不斷加強,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理念還需不斷深化。
對策:
積極爭取上級部門經費支持,增添教學辦公電腦數量,更換陳舊設備;學校信息化工作的不斷推進,關鍵是人的因素,我們將進一步加強信息技術校本培訓的力度,選派信息技術骨干教師參加專題培訓,積極引進信息技術專業人才,積極運用現有的教研平臺,結合學校教育、教學實踐,積極開展“在做中引、在引中學、在學中研、在研中思”活動,努力探索現代技術與學校工作的最佳結合點,全面促進學校工作的進一步深化。
問題三:由于教學樓改造工程剛剛結束,部室建設還不夠齊全,現有設施設備也較為陳舊;且部室使用記錄也不夠齊全。
對策:
對缺少部室合理規劃位置,加快建設進程,對現有部室及時更換設備。強化部室管理,細化部室職責與職能,做到一室一人的專人管理模式。
問題四:師資配備不足,教師學科不均衡,體音美等學科教師還有欠缺。
對策:
制定多勞多得的鼓勵政策,讓有水平有能力的教師多兼課;面向社會高新聘請兼職師資;積極向上級有關部門爭取,以滿足學校教學要求。
問題五:隨著農村城鎮化發展進程的加快,進城務工人員的逐年遞增,以及廣大家長對優質教育資源的迫切需求,加之我校的地理位置和教育教學水平較為領先,大量的適齡兒童進入學校就學,促使我校大班額現象消除難度增大。
對策:
一是加大宣傳力度,做好輿論導向。通過大力宣傳“大班額”的不良影響,營造全社會共同關心、支持、參與化解大班額的良好氛圍;二是嚴格規范辦學行為。按照“就近入學”的原則,嚴格招生管理;積極聯系當地戶籍部門,及時掌握適齡兒童信息,統籌規劃,適時打算,做好一切應對措施;按照學籍管理的相關規定,加強義務教育學籍信息化管理;規范轉學行為,防止隨意轉學插班;因病休學必須有縣級以上醫療機構出具的診斷書、病歷以及必要的住院票據;化解已有“大班額”,防止新“大班額”的出現;三是學校狠抓學生學籍管理,規范班額行為。通過學區校對,學校負責,班主任把關,落實新生建檔、轉學變檔的學籍管理辦法;
四是建立健全治理“大班額”的長效監督機制。防止“大班額”現象的“死灰復燃”。
總之,在實施素質教育過程中,學校將始終堅持以現代教育技術為先導,以切實提高全體教師的現代教育水平為根本,以提高學校教育現代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為目標,在注重學校現代化硬件建設、軟件建設的同時,還將積極開展現代技術教育科研活動,加快推進信息技術教育和學科課程的整合,不斷提高廣大教師現代化教育技術素質與學校教育技術現代化的建設水平。
【信息化自查報告】相關文章:
學校信息化自查報告04-17
信息化工作自查報告03-31
學校信息化建設自查報告03-31
2023年信息化工作自查報告05-23
信息化工作自查報告(精選11篇)02-21
學校教育信息化自檢自查報告03-31
學校教育信息化工作自查報告04-12
2022學校教育信息化工作自檢自查報告(精選10篇)06-08
信息化建設方案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