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人口老齡化調查報告

時間:2024-12-13 12:23:46 詩琳 報告 我要投稿

人口老齡化調查報告(精選14篇)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報告的使用頻率呈上升趨勢,報告中涉及到專業性術語要解釋清楚。那么報告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人口老齡化調查報告,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人口老齡化調查報告(精選14篇)

  人口老齡化調查報告 1

  就人口老齡化問題,對社會的方方面面都帶來一定影響。如下是給大家整理的關于人口老齡化調查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作用。

  從人口結構看,我國已步入老齡化社會。人口老齡化將給經濟發展帶來巨大挑戰。然而,只看到老齡化的消極一面是不夠的,從老年人的消費觀念、消費能力和消費方式看,一個巨大的養老消費市場正在形成。人口老齡化對消費也有正向拉動作用。適時調整產業結構,把人口壓力轉化為發展動力,是我們面臨的新課題。

  亞夫

  按照聯合國標準,65歲及以上人口比重超過7%即是老齡化社會。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xx年底,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已達1.44億人,占總人口的10.5%,且每年以1000多萬人的速度在增加。數據表明我國已步入老齡化社會。另據有關部門預計,到20xx年,我國的老齡人口將達到峰值4.87億,約占總人口的35%。這意味著每三個中國人中就有一位老年人,人口老齡化將對中國發展帶來諸多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

  人口結構的變化尤其是人口老齡化的加快,將對經濟社會發展帶來深刻影響,對社會總消費也會產生較大影響。老年人不僅在醫療保健、食品、服裝、旅游、娛樂、養老等各方面有大量需求,而且隨著價值觀、消費觀與生活方式的不斷更新,老年人消費需求正在向高層次、高質量、個性化、多元化的方向發展,潛在需求將主要集中在養老服務、餐飲、旅游、娛樂等消費點。

  老年人的消費觀念、習慣、偏好以及消費能力和方式將改變社會消費結構,形成潛在消費市場。老齡化社會催生的銀發經濟不僅有助于解決現實的民生問題,還有可能成為調結構促增長的新亮點,并蘊藏著新的產業機會,有助于我國經濟的優化和轉型。

  目前我國產能過剩問題較為突出,而人口老齡化對醫療保健、養老服務等銀發經濟有巨大需求,為過剩產能的轉移和新的投資機會尋求到了新的出口,這有利于改善我國現有產業結構,把人口壓力轉化為經濟機會。要實施積極的老齡化戰略,大力發展老年消費產業,特別是醫療保健、休閑養生、家政服務業和社區服務業等相關服務性消費的需求。

  我國人口老齡化特征較為明顯

  1. 老年人口規模不斷擴大

  聯合國關于老齡化社會的標準是,60歲及以上人口占比超過10%,或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超過7%。20xx年,中國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達到7%,正式步入老齡化社會。截至20xx年,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占比達到14.3%,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達到9.4%。截至20xx年底,全國65歲及以上人口為14386萬人,比上年凈增加631萬人,比20xx年增加5324萬人,年均增加354.93萬人。目前我國全國65歲及以上人口數是歐盟同年齡總人口的1.4倍。

  2. 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不斷提高

  20xx年底,全國65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為10.5%,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比20xx年提高3.4個百分點。據聯合國預測,中國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將在20xx年突破20%,在20xx年突破30%;中國60歲以上和65歲以上人口占比翻倍(60歲以上人口占比從10%到20%,65歲以上人口占比從7%到14%)所需時間分別僅為26年和25年,而美國分別為78年和70年,俄羅斯分別為51年和49年,就連人口老齡化最為嚴重的日本也略慢于中國,分別為29年和25年。

  3.人口高齡化趨勢明顯

  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壽命不斷延長。1982至1990年,我國80歲以上高齡老年人口年平均增長速度達到5%,大于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增速;1990至20xx年80歲以上高齡老年人口年平均增長速度為4.1%,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和發達國家平均水平。

  據國家統計局人口抽樣數據顯示,20xx年我國80歲以上的高齡人口規模占總人口比重為1.87%。據預測,到20xx年前后,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將超過20%,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將達到14%左右,進入到深度老齡化社會。也就是說,從20xx年進入老齡化社會算起,中國僅用25年左右的時間走完西方發達國家上百年的人口老齡化路程。

  4.老年人口撫養比上升

  撫養比又稱撫養系數,是指在總人口中,非勞動年齡人口數對勞動年齡人口數之比。撫養比的高低,反映勞動力撫養負擔的輕重。20xx年末,15-59歲勞動年齡人口撫養60歲及以上人口的老年撫養系數為13.7%,比上年增加0.6個百分點,比20xx年提高3.6個百分點。

  人口老齡化對經濟的影響

  作為人口結構變量重要因素之一的人口老齡化,不僅是影響消費市場的決定因素,作為經濟增長的內生性因素,還會從供給和需求兩個方面影響各要素市場。從理論上看,人口老齡化對經濟新常態的影響是多方面、多途徑的,這些影響構成一個非常復雜的關系結構。人口結構的變化尤其是人口老齡化的進一步加快,將對經濟社會發展帶來深刻的影響,對社會總體消費也會產生較大的影響。

  1.人口老齡化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人口老齡化主要從供給方面來改變勞動力供給的格局變化,并帶來勞動力資源短缺、勞動力老化等問題,從而影響經濟增長的可持續增長;同時,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勞動力隊伍的大齡化,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技術的更新與進步。從需求方面來看,人口老齡化將可能導致未來消費需求乏力,從而影響經濟增長活力尤其是消費需求的持續增長。

  2.人口老齡化可帶動老齡產業發展,成為經濟社會發展新的增長點

  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在影響消費需求持續增長的同時,還將帶來消費結構的變化。眾所周知,老年人的消費與年輕人完全不同,他們的吃、穿、住、用、行都有自己的特點,有一定的特殊需要,這決定了將會相應帶動相關老年產業發展,被稱之為銀發產業。

  銀發產業涉及滿足老年群體特殊需求的生產、經營、服務等方面的二、三產業,一是健康產業將得到發展。包括養生、飲食、運動、保健等相關服務;二是養老服務產業會大量增加。各種專業的、社會化的托老所、敬老院、家居老人生活照料等方面的養老服務需求旺盛;三是老年用品、用具等產品的開發。養老產品和服務幾乎覆蓋所有與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領域。這些都是經濟社會發展新的增長點。

  3.人口老齡化對消費需求產生一定的抑制效應

  主要表現在人口老齡化直接改變消費需求的水平和結構。一方面由于老年人口支付能力不及勞動人口,這將對消費需求產生一定的抑制效應;另一方面,老年人口是特殊生活用品、醫療保障及護理服務的主要消費群體,將提升和改變商品消費的水平與結構,這種消費需求指向必然促使我國重新調整產業結構,向醫療衛生、社會保障與福利服務業等老年需求產業方向協調運轉,引起資本與勞動在全社會范圍內重新配置,促進我國服務業和老齡產業的發展。

  4.人口老齡化倒逼經濟結構調整,將進一步提高全社會資源配置效率

  勞動適齡人口減少,間接推高了勞動力成本,反過來倒逼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在農業領域推動加快農業良種培育和機械化進程,促進農村土地流轉加速,實現土地規模經營。在二、三產業領域,推動由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逐步轉向發展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整體上看,將進一步提高全社會資源配置效率。

  5.人口老齡化將帶來結構性勞動力短缺和競爭力弱化問題

  在人口老齡化的推動下,中國勞動力資源開始減少。與20xx年相比,20xx年勞動年齡人口(15至59歲)的絕對數減少了858萬人,所占總人口的比重由67.6%下降到66.3%,2年間降低了1.3個百分點。人口結構的變化形成了對勞動力供給的約束,隨著勞動力成本的加速攀升,低成本優勢已出現明顯逆轉,抑制了企業擴大再生產和技術研發能力。對外貿易傳統的成本與價格優勢逐漸弱化,部分出口產品市場份額被周邊低成本國家侵蝕。

  6.人口老齡化對社會保障的影響

  人口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將對我國未來養老保障提出更加嚴峻的挑戰。根據全國老齡委的相關研究報告,20xx至20xx年,我國老年人口將增加160.7%,勞動年齡人口減少24.2%,老年撫養比由19.7%上升到67.8%,養老負擔增加2.4倍。與此同時,隨著我國基本養老保險覆蓋面的擴大、保障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的養老金支出壓力不斷增加。人口的快速老齡化,將導致我國的疾病經濟負擔和醫療服務需求急劇增加,帶來巨大的醫療費用壓力,這將給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帶來巨大沖擊。

  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巨大商機

  應該看到,人口老齡化對現有的.社會保障體系提出嚴峻挑戰,人口老齡化影響勞動力供給數量及結構,制約經濟發展,家庭和政府養老負擔沉重等等。同時,人口老齡化也給社會經濟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和無限商機。

  1. 人口老齡化將進一步挖掘銀發消費品市場潛力

  老齡人口的迅速增加將會進一步擴大消費需求,主要包括物質消費和精神消費。物質消費既包括衣、食、住、用、行方面的實物消費需求,又包括醫療保健、護理服務、家政服務、健康和疾病咨詢服務等服務消費需求,而老年精神消費包括文化、藝術、體育、休閑、娛樂等方面的消費需求,可以帶動一系列行業和產業的創新發展。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老年消費能力得到很大提高。一方面,老年人收入水平隨經濟總體發展進程逐年提高,自身消費能力得以提升;另一方面,中青年的消費能力和消費觀念在孝敬老人、消費老年產品方面得以體現,消費人群和消費數量都會得到有效拓展。

  據預測,20xx年中國老年人口將達到4.8億,將成長為全球老齡產業市場潛力最大的國家。根據《中國老齡產業發展報告》,未來老齡化的人口的商品及服務市場將達到4萬億元左右,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所占的比例約為8%。老齡產業預計將于20xx年前增至106萬億元,相當于中國經濟的三分之一。老年人口比重提高預示老齡化程度繼續加深,這種年齡結構的變化趨勢對有關老人的消費品和消費服務提出更大的需求,帶來消費市場的擴大,尤其是醫療保健上支出更加明顯。

  2.人口老齡化將對消費結構產生重要影響

  隨著人口結構老齡化加深,老年人的消費傾向、消費規模和結構將對總消費和結構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總體來看,人口老齡化將減少食品和衣著消費,大幅度增加醫療保健消費,一定程度增加文化娛樂和旅游消費。從我國老年人消費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看,消費需求和消費結構的變化主要表現在:

  一是將會增加醫療保健消費。隨著社會發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對健康的態度也更加積極,觀念也在轉變,人們要小康、更要健康。尤其是年齡較高導致身體免疫能力下降,因此,老年人較易發生各類疾病,因而對于醫療、保健有較高需求。我國衛生服務總調查的結果顯示出,60歲以上老人的發病率明顯高于青少年,而且人均都患有2-3種慢性疾病,高患病率將使老年人對醫療保健消費需求大為增加。

  二是將會增加旅游服務消費。據途牛旅游網監測數據顯示,20xx年60歲及以上出游人次增速迅猛,同比20xx年增長252%。20xx年,近30%的老人平均一年出游次數超過3次,3天及3天以下行程最受老年用戶歡迎,占比超過7成,同時選擇4-6天行程的用戶占比超過2成。很多人年輕的時候忙于工作,較少外出旅游,年老了生命有限,加之有更多的閑暇時間,許多老年人選擇外出旅游,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在直接增加旅游服務消費的同時,也會帶動如餐飲、交通等相關項目的消費。尤其是隨著經濟條件的不斷改善,老年人的消費觀念也在逐漸發生改變,旅游也成了老年人提高生活質量的重要方式。

  三是將會增加文化娛樂服務消費。一直以來,年輕人都被認為是電影的消費主力,其題材選擇、內容制作與生產流程也基本上是圍繞年輕人的喜好進行。但現在越來越多的老年人,也開始嘗試選擇到電影院來體驗消費,平時抽空看電影已經開始成為不少一、二線城市老人的娛樂選擇。相比于年輕人,老年人有著更多的閑暇時間。因此,閱讀書報雜志、文娛活動成為老年人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年老體弱,他們也更愿意把時間和金錢花在老年運動和鍛煉身體上。

  四是會減少食品消費。由于老年人身體功能減弱等一系列生理變化,導致他們對食物的總量消費出現明顯下降。另一方面,相比于年輕人食物結構的多元化和多樣化,老年人的食物消費結構呈現單一化。

  五是會適當較少衣著消費。與食品市場情況類似,相比于年輕人服裝結構的多元化和多樣化,老年人服裝結構比較單一、款式較少,不利于老年人服裝消費的增長。

  從總體上,我國老年人產品與服務的多種需求構成了一個十分龐大的市場,據測算,僅其潛在市場消費每年至少也在3000億元以上。我國離退休人員約3500萬集中在城鎮,他們的消費需求主要從收入保障、醫療保健和生活服務三個方面表現出來。而我國由老年消費市場形成的產業,包括所有滿足老年人特殊需求的生產、經營、服務業卻相對滯后。

  據有關人士預測,在未來相關產業中,第一產業將出現為老年人飲食特需的農副產品;第二產業將出現老年人專用商品;第三產業會出現照料老年人生活的特殊行業;信息產業中還會出現為老年人提供精神慰藉的服務。

  努力創建老年人敢于消費、樂于消費的市場環境

  1.要加強研究,大力發展老年消費品市場

  有關部門和企業要進一步加強對老年消費市場的研究,針對老年人的不同年齡結構劃分不同的目標人群,研究老年人消費心理、消費習慣和消費行為,細分老年市場,滿足老年人便捷化、舒適化、實惠化、實用化的消費要求。要積極引導企業開拓老年人消費市場。重點發展老年人需求集中的產業,如老年食品、服裝、旅游、文化娛樂、醫療保健、社會性養老服務制度等,大力支持尚在起步階段的老年產業。

  2.逐步完善我國社會保障體系,打消老年人消費顧慮

  要逐步建立社會化的養老服務支持體系,形成全社會合理的養老格局。重視對老年人口的健康保障,加大力度建設完善老年健康支持體系。在保證退休金、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的基礎上,重點做好農村、失獨、貧困老年群體的養老保障工作,建立起基本養老保險和商業養老保險互相補充的多元化養老保險體系。

  在醫療方面,繼續完善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和大病醫療保險制度,完善社區衛生服務,逐步建立適合不同人群特點和滿足多層次醫療需求的老年醫療保障體系,為老年人提供預防、醫療、護理、康復、咨詢等多種服務。繼續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建設,加大醫療救助、衛生支農、衛生扶貧等工作力度,確保農村老年人醫療需求得到基本滿足,從而避免養老、醫療等支出或預期支出對消費的擠出效應。

  3.大力發展老年產業,滿足老年人消費需求

  政府應大力扶植尚在起步階段的老年產業,積極引導社會和企業開拓發展老年消費市場,制定引導老年產業發展的稅收、信貸、投資等各種政策,采取稅收優惠、減免費用、信貸支持等特殊政策,規范民營機構準入和標準等法律法規,加強產業統籌協調,企業應看到老年消費市場的規模和增長潛力,以積極的態度對待和開拓老年消費市場,生產出門類齊全、品種多樣、經濟適用的老年產品。服務業在設計和理念上應更符合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對服務人員實行專門的針對性培訓,從而更好地滿足老年人的消費需求。

  人口老齡化調查報告 2

  人口老齡化問題已經成為中國乃至世界各國普遍關注的社會問題之一。根據國家統計局人口與就業統計司提供的xx年人口變動抽樣調查數據,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比例已達到8.1%,而世界平均水平約為7.0%。中國老年人口比例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預計到20xx年,65歲及以上人口比例將達到11.92%。人口老齡化仍處于快速發展階段。人口老齡化帶來了醫療保障、老年人居住和生活來源等諸多社會問題。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中國不同于發達國家,有著深厚的經濟基礎。這些問題帶來的矛盾尤為突出。

  雖然本研究報告的研究范圍僅限于我所在的xx市xx區xx社區,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人口老齡化和養老方式。報告將從整體和局部角度、社區和個人層面綜合分析我家所在的xx社區的人口老齡化和養老方式。

  社區基本情況簡介

  我家所在的xx小區位于xx省xx市xx區,周圍有xx五所學校、xx中學、xx中學、xx大學等知名學校,是xx市著名的文教區;臨街是xx區的經濟中心之一——長江街北行商圈、北行農貿大廳、錢勝百貨、北京華聯、國美蘇寧、第一大道等商場,使這里的居民消費購物非常方便;小區在一環以內,周邊公交線路四通八達,出行非常方便;廣場公園,如比唐公園和百鳥公園,為居民提供了夏天涼快和冬天散步的好地方。居民們在這樣一個安全方便的社區里舒適和平地生活著。

  xx社區是一個長期的社區。從1982年開始從低矮破舊的廣場搬遷到居民樓。三年后,居民從1985年開始遷回,之后街道辦成立,1999年成立xx社區。該社區管轄其周圍的38棟住宅樓,共有3,371戶家庭,約10,500人。

  第二,社區人口老齡化

  xx年8月17日,我來到位于xx區吳江街的xx社區辦公室詢問情況。小區王主任熱情接待了我,耐心回答了我的一些問題,并給了我很多這方面的相關數據。

  一、基本信息

  據了解,xx社區共有3371戶,其中65歲及以上老年人的xx戶以上,約占總人口的60%,老年人數量較大。可以說,我們社區的人口老齡化問題已經變得非常突出。

  (2)老年人數量多的原因

  目前xx社區老年人數量眾多的原因有很多,我總結如下:

  第一,社區建立時間長,人口密度大。

  據了解,搬遷前,這里曾是工人聚居的地方。冶煉廠、紡織廠、建筑公司等工廠的大量工人及其家庭成員居住在這里,因此這里的人口密度相對較高。另外,搬遷至今已近25年,自然老人多。

  二是周邊生活方便,消費水平低。

  xx小區位于一環路內,道路四通八達。一級公路、二級公路和許多小街巷的硬件條件,經過近幾年的改造和修繕,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以前的沙質道路變成了現在的柏油路,曾經擁堵混亂的道路,狹窄凌亂的街道變成了現在的有序干凈寬敞的道路;附近公交線路多,去xx任何地方都方便,還有直達北站xx站的公交,方便居民出行;附近的北行商業區給居民的購物消費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而且相對于xx其他區,如太原街商圈、中街商圈,北行區物價水平更低,四院等醫院離社區更近,所以大量老年人選擇在這里養老。近年來,許多老年人搬到這里居住,這也增加了老年人的比例。

  第三,房價水平低。

  雖然xx的房價比國內同城市低,但還是有一大批人看不起不斷上漲的房價。xx小區的居民樓不是近幾年新建的,而是有20多年歷史的老樓,所以房價比xx同類地區低,這也是很多老人住在這里的原因之一。

  就像我熟悉的鄰居劉爺爺說的:“到處都近,買東西也便宜。住在這里真好!”

  (3)老年人數量多造成的問題

  社區里的老人越來越多,也給社區的工作帶來了更多的挑戰。

  王主任表示,老年人數量多主要會帶來以下問題:

  首先是環境問題。說到環境問題,主要是因為老人擅自占用公共綠地,在里面種花,甚至養雞鴨鵝狗。「在禽流感流行的那一年,我們努力說服并強行沒收未經許可占用公共土地的居民的雞鴨等家禽。當時很多老人都不愿意把這些雞鴨當寵物養,不顧那些雞鴨造成的糞便污染和噪音污染。每個原本是禽流感導致的人都不敢得到這些東西。近年來,他們開始飼養這些雞、鴨和鵝。現在有人侵占公共綠地開辟菜園,隨意養雞養鴨,給環境帶來了極大的破壞。居民們也閉上了眼睛,因為他們是老人。”王主任有些無奈的對我說。

  第二,養老帶來的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大多發生在老年人和他們的子女之間,或者他們之間為了老年人的養老金問題。有些問題是孩子不打工掙錢,卻想讓老人拿錢贍養,卻不知道如何滿足貪婪導致的家庭爭吵,有些是孩子試圖為老人爭取更多養老金贍養老人導致的矛盾。此外,一些老年人既沒有子女撫養費,也沒有退休金。他們的主要生活來源是簡單工作的收入,如撿廢品和當守夜人。這些老人一旦出現健康問題,也會對社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第三、社區老年人養老研究

  在我去社區辦公室的當天,我調查了社區管轄的其中一棟居民樓的一個單元內所有65歲及以上老人的養老方式。

  (一)、社區養老模式的現狀

  在我調查的24個住戶中,有8個住戶有11名65歲或以上的老人,而這8個住戶中有3個住戶有兩名老人,另外5個住戶有一名老人。

  65歲及以上的11位老人中,只有兩位老人沒有退休金,靠子女供養,約占老年人口的18%;其余9人的主要生活來源是退休金,約占82%;有退休金的9位老人中有3位女性,6位男性,說明男女老人的主要生活來源存在明顯差異。在主要收入來源方面,女性老年人比男性更依賴其他家庭成員。

  從全國平均水平來看,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中,46%主要由其他家庭成員贍養,其次是勞動收入和退休養老金,分別占25.9%和23.6%。在主要生活來源中,城鎮老年人48.6%依靠養老,其次是其他家庭成員的`贍養和勞動收入,分別占35.6%和10.5%。我們小區的數據顯示,我們小區的老人晚年生活有保障,基本上每個老人都有固定的收入來源。

  ②、奶奶的晚年生活

  我家樓下住的莽奶奶和我們家關系很好,我就問了她每月的生活費和開銷。

  莽奶奶年輕的時候是冶煉廠工人,所以現在每個月都能拿到固定金額的養老金。莽奶奶和兒子媳婦小孫子住在一起。房子雖小,但祖輩三代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莽奶奶每個月能拿到1181元左右的養老金,不用交水電費,所以每個月只花150元左右的米粉和200元左右的錢買菜。老太太抽煙很厲害,為了省錢,只吸散裝的旱煙,所以每個月需要花15元左右,所以莽奶奶其實每個月只花400元左右。她用省下的錢給了他的小孫子上大學的學費。老人窮了一輩子,到了晚年終于可以過上富足的生活了。但是,她還是改變不了存錢的習慣。她孩子的工作雖然能賺到一定的收入,但還是要供孩子上學。所以,生活并不富裕,甚至老人的養老金有時也會花光。所以莽奶奶平時不敢多花錢。省下來的錢大部分都給了她孫子,讓他上大學。

  住在一樓的趙奶奶比莽奶奶難對付多了。

  她年輕的時候沒有固定的工作,現在老了。她只依靠自己的孩子。可惜她的孩子不好活。老人只能靠她年輕時積攢的一些微薄積蓄生活,老人把她唯一的財富之一——兩居室租出去,讓她每個月能拿到700元左右的房租。但是她的孩子不但不給趙奶奶生活費,還經常因為誰多拿房租而臉紅,甚至打架。后來孩子們把臥病在床的趙奶奶送到養老院,擅自把她的房子租出去出租。后來趙奶奶回到家,就再也沒有和孩子聯系過。她依靠每月微薄的租金收入來支撐日常開支和支付醫療費用。

  可見,同樣生活在社區的老人,晚年的養老和生活方式是不同的。有些老人有固定的養老金,有些人沒有固定的月收入來源。他們不得不依靠社會支持和個人勞動來獲得收入來源。即使是有養老金的老人,晚年也不都是幸福富裕的,其中就有很多老人生病了,看不起病,沒有人照顧,或者生活費不足以支付衣食住行和醫療用藥。

  第四,研究總結——老年人群體更需要我們的關注

  據資料顯示,中國人口老齡化有以下三個特點:

  第一,老年人口多。根據xx人口變動抽樣調查數據,我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在xx已達到1.1億,占世界老年人口的23%,亞洲老年人口的38%。

  第二,人口老齡化速度快,而且激烈。我國人口的年齡結構從成年到老年僅用了18年左右的時間。與發達國家相比,速度驚人。預計到20xx年,我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比例將達到11.92%,比xx高4.96個百分點。到那時,每八個人中就有一個年齡在65歲及以上。20xx年后,老齡化程度將繼續增加,到21世紀中葉,老年人口比例將達到25%,每四個人中就有一個老年人。

  第三,人口老齡化先于經濟發展。在發達國家,人口老齡化出現在經濟發展時期,對老齡化有很強的承受能力。同時,由于發達國家老齡化緩慢,允許他們長時間的準備和適應。

  中國人口老齡化是由生育率急劇下降導致經濟發展,即“先老后富”,經濟基礎薄弱尚不具備供養老年人口的能力。

  目前,中國雖然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但仍處于人口老齡化的早期階段。未來中國人口類型將由輕度老齡化向深度老齡化轉變,再向重度老齡化轉變。“白銀浪潮”將成為21世紀中國的主要人口問題之一。為了緩解人口老齡化問題,我們必須繼續執行國家計劃生育政策。

  老年人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讓老年人過上穩定健康的生活是社會的責任和義務。雖然人口老齡化給發展中的中國帶來了諸多不利影響,但也需要注意的是,目前中國近50%的老年人主要依靠其他家庭成員。從65歲及以上老年人的生活來源來看,46%的老年人主要依靠其他家庭成員,其次是勞動收入和退休養老金,分別占25.9%和23.6%。老年人的生活來源并不固定和穩定,他們需要社會的更多關注。

  首先,社會應繼續加強對老年人的幫助和培養。切實落實各種老年人福利制度,如廉價乘車、免費就診等;完善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障制度,使老年人有固定收入;

  其次,加強社區醫療站、農村醫療中心等基層醫療單位的建設和完善,方便老年人就醫;完善老年人醫療保險制度,使老年人能夠負擔得起疾病,方便就醫;

  第三,社會應該對既沒有養老金也沒有子女贍養的老年人給予一定的經濟幫助,使他們至少能溫飽和健康;

  最后,社會和社區應加強各種方便老年人的基礎設施建設,如輪椅通道、適合老年人的健身設施、公園廣場、老年人活動室等。,讓老年人在晚年過上充實幸福的生活。

  老年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人生階段。要讓每一個老年人都享受到“有安全感、有安全感、有價值感、有幸福感”的老年生活,需要社會上每個人的共同努力。

  社區是社會的組成部分,是社會的縮影。雖然我的研究范圍僅限于xx社區,但我的結論有局限性,但也有代表性。從我了解和調查的數據和例子可以看出,我家所在的xx社區確實存在人口老齡化的問題,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不低,人口老齡化問題相當嚴重。同時,雖然大多數老年人的收入來源相對固定,但老年人的養老方式是不均衡的,老年生活也是不同的。在一定程度上,我們社區的這些問題和現象也反映了我國現階段老齡化問題的嚴重性以及城鄉差距和老年人的養老方式。

  人口老齡化調查報告 3

  人口老齡化是當今世界各國普遍面臨的重大社會問題,中國也不例外。20xx年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顯示:我國65歲以上人口已達8811萬人,占總人口的6.96 %;20xx年人口抽樣調查顯示:我國65歲以上人口占全國人口比重已升至8.2%。按照根據聯合國制定的標準,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7%,即為老年型人口結構類型,這意味著我國已開始邁入老年型社會

  一、本次調查涉及的主要內容

  本次調查的問題涉及我過人口現狀、老齡化的程度的實際情況以及對此的解決的方法,通過數據對比、更加清晰的分析出人口老齡化問題的程度。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首先,老齡化社會加重了勞動年齡人口對老年人的贍養負擔。據一項研究測算,20xx年,我國每100個勞動年齡人口只需負擔15.6個老年人,20xx年則要負擔48.5個老年人。專家認為,在未來50年內,前20年,我國存在一個低撫養比時期,這期間兒童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重已經下降,老年人口在總人口中比重剛剛上升,總撫養比處于從下降到上升的低谷,呈V字形。

  其次,老年人的社會保障問題尤為突出。隨著老年人口的增加和壽命的延長,因疾病、傷殘、衰老而失去生活能力的老年人的數量顯著增加,給國家、社會和家庭帶來沉重負擔,因此我國的社會保障問題亟待解決。

  另外,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問題也日益凸顯。研究表明,我國有大約1/3的老年人存在失落、孤獨、抑郁、焦慮等心理問題;城市部分老年人體重超重,農村部分老年人營養不良;個體在體力和智力上的差異被忽視,“一刀切”的退休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老年人才的喪失,使老年人過早處于被“養”起來的生活狀態。作為一個發展中的老齡化人口大國,我國還沒有正規的老年病醫療研究機構,人口老齡化需要的護理人員嚴重不足。

  另一方面,勞動年齡人口比重的下降,導致勞動力不足。勞動力是構成生產力的最基本的要素,勞動力數量的多寡及其在總人口中所占比重的大小,對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我國雖然已進入了老齡化社會,但勞動力資源卻十分豐富,在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都不會出現勞動力短缺的現象,但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發展,勞動力老化的問題將十分明顯。而實際上,退休人員所領取的養老金,是他們過去所創造的財富的一種補償。但是,由于在實際操作上表現為直接從在職人員創造的價值中支付,所以容易引起在職人員的誤解。

  三、采取建議與意見

  實現人口老齡化與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是一項涉及面很廣的系統工程,需要科學合理的規劃、必要可行的措施和多方面的配合。結合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現狀及發展趨勢,借鑒國外的成功經驗,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研究制定適中的人口政策。人口老齡化與社會經濟協調發展的前提,

  是人口與社會經濟的'協調發展。目前我們既要控制人口增長,又要防止人口老齡化速度過快和老年人口比重過高。因此,要制定一個二者兼顧的中長期人口發展規劃,在人口與社會經濟協調發展的基礎上,實現人口老齡化與社會經濟的協調發展。按照國家人口長遠戰略規劃,到本世紀五六十年代要實現人口零增長,所以,控制人口總量發展仍是當前的首要任務。針對城鄉區域性老齡化程度不平衡、雙方都是獨生子女的家庭戶等情況,應分別采取不同的對策,適當調整人口生育率,通過合理的生育政策,逐步調整人口年齡結構向穩定方向發展。

  (2)加快社會經濟發展步伐,為老齡化提供根本的經濟保證。只有提高社會勞動生產率,加速經濟發展,才是解決人口老齡化的根本保證。老年人生活條件的改善,歸根到底,有賴于社會財富的不斷增長。勞動生產率提高、生產發展、經濟繁榮,才能滿足老齡人的物質和精神需要。

  (3)發揮老年人余熱作用。老年人是社會的共同財富,也是智力庫,他們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掌握了一定的專業知識和勞動技能,相當一部分人身體健康,樂意且能夠為社會作貢獻,加之社會經濟發展和科學技術進步,推遲了人類的衰老過程,人們有更多的時間從事社會經濟活動,勞動年限延長。

  人口老齡化調查報告 4

  長沙人均預期壽命77.14歲

  國際上常用低齡(60-69歲)、中齡(70-79歲)、高齡(80歲及以上)老人比重三個指標來反映老年人口的年齡結構狀況。

  調研報告表明,進入老齡化社會后,長沙總人口年均增長約1.2%,老年人口年均增長3.5%,增長幅度是總人口增幅的近3倍。同時,老年人口年齡結構由低齡化向中高齡轉變。從增速看,20xx年長沙老年人口比1990年增長82.3%,其中低、中、高齡老人分別比1990年增長了61.5%、97.6%和203%,中高齡老人的增速明顯高于低齡老人;從占比看,1990年時低齡老人占比為62.9%,20xx年時已降至55.7%,高齡老人占比則從7.0%升至11.7%。

  ,長沙人均預期壽命為77.14歲,比20xx年提高3.38歲,高于全國平均水平0.8歲,高齡老人占比進一步提高。全市對80歲及以上老年人發放高齡津貼,全年發放金額超過4000萬元。

  九個區縣(市)中,雨花區老齡化程度最低,僅有12.7%;寧鄉縣老齡化程度最高,達到21.4%。

  二胎政策難解老齡化危機

  長沙老年撫養系數為25%,比20xx年提高6.3個百分點,這意味著20xx年時,每100個長沙勞動力需要撫養19位老人,到時,上升到需要撫養25位老人。

  在全市125萬老齡人口中,純空巢老人高達62.5萬,其中12.5萬是獨居老人;完全失能老年人2.87萬;部分失能老年人17萬;城市“三無”老人0.66萬;農村五保老人2.86萬;重點老年優撫對象3.67萬;失獨老人0.25萬。龐大的老年群體和眾多的高齡、失能、半失能等老年人不僅需要提供大規模的經濟保障,也需要不同程度的養老照料,給社會帶來巨大壓力。

  調研報告分析認為,全面二胎政策的實施,釋放了部分生育需求,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育率,但新出生人口至少要在15年后才能逐年成長為勞動力,在這期間老年人口數量仍然會繼續擴大,加上撫養孩子成本的.增加,短期內生育率不會大幅度增長,因此,長沙的老齡化危機并不能得到有效改善。

  養老產業缺口較大

  據調查,目前長沙的老齡產業仍處于起步階段,主要在衣食、居住和醫療保健方面提供低層次的服務,現代老齡產業涉及的老年人文化娛樂和精神享受方面的產品和服務沒有得到很好的開發。

  與此同時,長沙的養老服務水平與日趨嚴重的老齡化形勢也不相適應。長沙養老機構床位數的需求量在5.6萬張左右,缺口超過3萬張;全市無慢性疾病的老人僅占17.5%,老年人口對帶有配套醫療服務的養老機構需求量較大,但全市養老機構中內設醫務室的只占60%、取得醫療機構職業許可的僅30%、獲得定點醫保單位的約6%,護理型、醫養結合的養老機構十分短缺。

  收入偏低則是制約長沙老人選擇養老服務和產品的重要原因。數據顯示,長沙53.3%的老人每月固定收入低于1000元,而目前長沙收費最低的養老機構為1000元/月,因此近半數老人無法獨自負擔養老機構費用。調查中,60.6%的老人表示目前和老伴未存養老錢;96.6%的老人未從事任何理財活動。

  人口老齡化調查報告 5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有關資料顯示:人口老齡化將是中國21世紀面臨的一個重大社會問題。而早在上世紀90年代末期,我國就已經進入了老齡化社會了,而這將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帶來諸多影響。所以,從現在起我們要正確把握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規律,并積極采取相關措施,按照正確的思路和方向切實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

  一、我縣人口老齡化情況介紹

  (一)調查情況

  我縣老齡辦在全縣范圍內對老齡人口基本情況進行了一次初步調查,全縣總人口xxxx人,其中60歲以上老齡人口達xxxx人,占總人口的xx%;65歲以上xxxx人,占總人口的xx%;80歲以上xxxx人、90歲以上xx人、100歲以上x人。全縣空巢和獨居老人xxx人,占老齡人口的xx%;基本生活有保障或受到救助的老人xxx人;全縣老少人口比為xxlxx。

  (二)成因分析

  促使我縣人口老齡化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社會經濟快速發展,醫療衛生條件不斷改善,人口平均預期壽命延長;另一方面,成功開展了計劃生育工作,人口出生率不斷降低。

  改革開放以來,我縣國民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醫療衛生條件日臻完善,人口死亡率不斷下降,1965年二普時人口死亡率為15.59,1982年三普時下降到7.75左右,下降到6.04。人口平均預期壽命逐年增長,1990年為66.81歲,達到69.7歲。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四普以來的17年是我縣老年人口增長較快的時期,以近XX年發展最快。同時,1980年以來,隨著我國計劃生育工作的高度重視,我縣人口出生率下降,由1965年的45.34下降至的6.62,少兒人口逐年減少,從1990年的111491人下降至的39135人,從而更凸顯了我縣人口老齡化的局面。

  (三)發展特點

  1、人口老齡化發展速度快。從最近三次人口普查數據推測,我縣人口年齡結構從成年型向老年型轉變,用了大約XX年左右的時間。進入老年型以后,又以每年接近4%的高速發展(全國為3%,湖北省為3.73%;)。

  2、人口老齡化發展水平不均衡。受經濟發展和人口流動的影響,我縣鄉鎮之間的人口老齡化程度不平衡。老齡化程度最高的是磨坪鄉(25%),最低的是茅坪鎮(12.23%);超過全縣平均數15.99%的有6個鄉鎮(磨坪、郭家壩、周坪、屈原、歸州、梅家河),低于15%的有5個鄉鎮(茅坪、水田壩、沙鎮溪、兩河口、泄灘)。

  3、高齡老人增速較快。雖然目前我縣仍以6069歲的低齡老人為主,但8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增長速度較快,目前高齡老人已達7117人,占老齡人數的11.4%。

  二、我縣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預測

  我縣人口老齡化程度,將會在21世紀繼續發展。理由有三:其一,我縣少兒人口比重逐年下降,按前XX年的速度推算,到XX年將下降至9%。其二,老年人口呈階段性增長。目前至XX年,我縣老齡人口年增長速度仍保持在4%左右,60歲以上的老年人總數將達到7.4萬,占總人口的19.2%;65歲以上人口將達到4.3萬,占總人口的11.2%。由于我縣5060年代有過兩次人口出生高峰,XX年至20xx年,5060年代出生的人口開始進入老年期,年增長速度將突破6%,60歲以上老年人口將達到8萬多,占總人口的21%;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將達到5.04萬,占總人口的13.3%;20xx年至20xx年老年人口將達到高峰,以后逐漸下降。其三,老年人口內部的高齡化發展較快。目前至20xx年,我縣老年人中仍以6069歲的低齡老人為主,20xx年以后的20年,80歲以上高齡老人的比例將逐年增大,逐漸達到20%。

  三、人口老齡化帶來的挑戰

  人口老齡化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結果,同時也對我縣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種種挑戰,目前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撫養體系發生變化,地方負擔加重

  人口普查數據表明:三普時我縣的總撫養比為56.27%,其中少兒撫養比為47.94%、老年撫養比為8.33%;四普時總撫養比為48.64%,其中少兒撫養比為39.39%、老年撫養比為9.25%;五普時總撫養比為41.27%,其中少兒撫養比為28.4%、老年撫養比為12.87%。雖然從總撫養比和少兒撫養比看,都在下降,但老年撫養比卻在逐步上升,而且到一定的時間,少兒人口相對穩定,其撫養比不會再下降,而老年撫養比仍將在較長的時間內快速增長,勢必加重國家或地方的負擔。

  (二)家庭功能弱化,老人贍養問題突出

  隨著高齡老人的不斷增多及老齡人口自身健康狀況的變化,老人自我料理生活的能力不斷減弱,而現代家庭不斷小型化,老年人與其子女分家現象極為普遍,加之勞務經濟的興起使得大部分青壯年外出務工,留守老人、空巢老人大量存在,這些老齡人口難以得到較好的生活照料或無法得到照料,主要靠老年配偶之間的相互照顧或自我照顧。尤其是一、二十年以后,社會上將大量出現四二一家庭,即一對夫妻要照料四位老人和一個子女,屆時家庭養老的模式將受到嚴重挑戰,子女即使在主觀上有十分孝敬

  老人的愿望,客觀上卻無照料老人的條件和能力。

  (三)老齡人口看病受限,福利設施無法滿足需求

  老齡人口大多患有與年齡相關的疾病,且三分之一以上的老年人需要自己或配偶支付醫藥費。據統計,我縣農村老年人患病率為60.42%,而目前我縣農村醫療網點設施落后、醫治水平不高,加之近幾年醫藥費上漲幅度較大,許多老年人因醫療條件或自身能力的限制,無法得到較好的治療。我縣現有城鄉福利機構21家,共有床位1600張,容量十分有限。同時,老年精神文化生活匱乏,目前能供養老年人活動的場所較少,已有的活動場所由于活動器具少、無人組織、內容枯燥等而無法較好地開展,仍以打麻將、看電視為主的老年生活單調而無味。

  (四)老年商品稀缺,供需矛盾突出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老齡人口的購買能力不斷增強,對具有老年特色的商品(如拐杖、助聽器等)需求量越來越大,但目前我縣范圍內適合老年人的商品不多,需遠遠大于供,直接給老齡人口的生活造成諸多不便。同時由于老齡產品的缺失,從某種意義上縮小或削弱了我縣社會消費。

  四、迎接挑戰的基本途徑

  早在,中共中央、國務院在《關于加強老齡工作的決定》中對加強老齡工作、發展老齡事業提出了一系列原則,我們應進一步強化認識、高度重視,正確認識我縣人口老齡化現狀,及早做好各項必要的準備工作,積極迎接我縣人口老齡化高潮的到來。

  (一)切實加強對老齡工作的領導

  建議縣委、縣政府每年集體聽取一次全縣老齡工作情況匯報,對全縣的老齡工作提出任務和要求,幫助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困難和問題。盡快理順我縣老齡工作機構,明確其任務和工作職責,配強工作人員,積極開展調查研究、綜合協調、督促檢查等工作。鄉鎮、街道一級配備老齡工作專職干部,村一級設老年協會,確保老齡工作任務落實到基層。對農村老齡人口、貧困老齡人口,在工作力度和財力支持上給予適當傾斜。

  (二)將老齡事業列入全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

  人口老齡化是一個社會問題,時間跨度大,既要解決現實問題,又要考慮長遠計劃,應將老齡事業列入縣、鄉(鎮)、村三級長期發展規劃,在資金安排、市政設施建設等方面予以充分考慮,使老齡工作與其它社會事業同步發展。發展規劃的制定應盡可能符合本縣經濟社會發展的水平,目標明確具體,便于操作。并將老齡事業的發展規劃分解到各相關部門,年終進行檢查考核,避免計劃落空。

  (三)不斷健全社會養老保障制度

  堅持家庭養老與社會養老相結合,按照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相結合的要求,建立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鼓勵各村在大力發展集體經濟的基礎上,逐步對現有的老年人實行集體所能承受的養老生活補助,努力讓農村老齡人口老有所養、老有所依。加快實施城鎮養老金社會統籌步伐,不斷擴大養老保險收繳面,改變養老金現收現付,甚至入不敷出的局面,真正實現社會統籌積累儲備的功能,確保養老保險廣覆蓋、養老金正常發放。

  (四)著力完善基層、社區老年服務體系

  努力加快村(居)老年服務設施和為老服務組織建設,一方面將老年生活、活動設施納入城鄉建設發展規劃,逐步做到每個村(居)都有活動室、醫療室、托老所和老年教育點;另一方面成立一批老年服務隊伍(包括志愿者),為老年人開展低償或無償的醫療、娛樂、生活照料等服務。

  (五)加強教育,促進健康老齡化

  對各年齡階段的人群開展各種健康知識宣傳,為健康進入老年期、延長老年健康期奠定良好的基礎。加強敬老養老道德教育,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大力普及老年保健知識,鼓勵老年人加強身體鍛煉,提高自身修養,確保身心健康,促進社會實現健康老齡化。

  (六)合理開發老齡產業,擴大社會消費。充分考慮老齡人口的各種現實需求和供應缺口,將大力開發老齡產業轉到積極調整老齡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上來,既解決老齡人口之所需所急,又有效拉動社會消費。政府應加強產業引導,為相關企業提供老年消費需求信息,提供商品開發、產品生產的政策支持;同時引導老齡人口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幫助老年人合理消費,愉快生活。

  人口老齡化調查報告 6

  一、社會實踐情況

  人口老齡化問題已經成為現今中國甚至世界各國廣泛關注的社會性問題之一。據國家統計局人口和就業統計司2007年全國人口變動情況抽樣調查數據顯示,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占全國總人口比重已經達到8.1%,而世界平均水平約為7.0%,我國的老年人口所占總人口的比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據估計,到2020年,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將達到11.92%。人口老齡化仍處于快速發展階段。人口老齡化帶來諸多社會問題,如醫療保障,老年人居住以及生活來源等養老問題。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不同于發達國家,有深厚的經濟基礎,這些問題所帶來的矛盾尤為突出。

  本次調查報告調研范圍雖然僅限于達州市通川區社區,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現今我國的人口老齡化情況和老年人養老方式情況。報告將從整體和部分角度,社區和個體層次來全面分析xx社區人口老齡化及其養老方式情況。

  2012年7月17日,我來到位于通川區的社區辦事處咨詢情況。社區的張主任主任熱情地接待了我,并且很耐心的解答了我的一些問題,給予我很多這方面的相關數據。

  (一)基本情況

  據了解,社區共有3371戶居民,其中有65歲及以上老年人的家庭有2000多戶,占總人口比重約為60%,老年人口比較多,可以說我們社區人口老齡化問題已經很突出了。

  (二)老年人口較多的原因

  現階段社區老年人口較多的原因有很多,我總結為以下幾點:

  1、社區建立時間較長,人口密度較大。據了解,動遷之前這里原來就是工人聚居的地1

  方,大量冶煉廠,紡織廠,建筑公司等工廠的工人及其家庭成員在這里居住,因此這里原本人口密度就較大,加之從回遷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將近二十五年的時間,自然老年人較多。

  2、周邊生活方便,消費水平較低。社區道路四通八達,一級馬路、二級馬路和眾多小街小巷在經過近幾年的改造修繕后硬件條件大有改觀,以前的沙土路變成了現在的柏油馬路,曾經擁堵混亂,狹窄臟亂的街路變成了現在秩序井然,干凈整潔的寬闊的大馬路;附近公交線路眾多,去任何地方都很方便,方便居民出行;給居民的購物消費生活帶來極大方便,而且,北行地區較其他地區,物價水平較低,加上第四人民醫院等醫院距離社區較近,因此大量老年人選擇這里來度過他們的晚年,近年來更是有不少老年人搬到這里生活,這也加大了老年人的比重。

  3、房價水平低。社區的房價雖然和全國同等城市相比較低,但還是有很大一部分人對著日益增長的房價望洋興嘆。社區的居民樓不是最近幾年新蓋成的,而是有著二十多年歷史的老舊樓,因此房價相較同類地區偏低,這也是很多老年人居住在此的原因之一。

  (三)老年人口較多帶來的問題

  社區的老年人口較多,這也給社區的工作帶來了更多挑戰。張主任說,老年人口多主要會帶來以下一些問題:

  1、環境問題。說到環境問題,主要還是老年人擅自圈占公共綠地,在里面種地養花,甚至還有放養雞鴨鵝狗的。雞鴨帶來的糞便污染和噪聲污染及侵占公用綠地開辟菜園,這些都給環境帶來很大破壞,居民們也都因為他們是老人就對他們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了。”張主任有些無奈的對我說。

  2、養老帶來的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中很大部分是老人和子女或是子女之間為了老人的養老金而產生的。有些問題是子女不工作賺錢反而要年邁的老人拿錢養活他們,而他們卻不知滿足貪得無厭引發的家庭爭吵,有些是子女間為爭取更多的老人的養老金假借贍養老人而引發的矛盾。另外,有些老人既沒有子女贍養,也沒有離退休金養老金,他們的生活來源主要是撿拾廢品,打更等簡單工作得來的收入,這些老年人一旦出現健康等問題,也會給社區帶來很大影響。

  (四)社區老年人養老方式調查

  在去社區辦事處的同一天,我對社區所轄居民樓其中的一棟中的一個單元中的所有65歲及以上老人的養老方式進行了調研。

  1、社區老年人養老方式現狀

  在我所調研的24戶居民中,有8戶家中有65歲及以上老人,共11人,而這8戶中有3戶家中有兩名老人,其余5戶家中有一名老人。而在這11名65歲及以上老年人中,只有兩名老年人沒有離退休金養老金,靠兒女贍養,占老年人口的比重約為18%;其余9人的生活來源主要是離退休金養老金,所占比重約為82%;有離退休金養老金的9名老人中,女性有3人,男性有6人,可見男性與女性老年人的主要生活來源也存在明顯差別。在主要生活來源方面,女性老年人比男性更多的依賴家庭其他成員供養。

  從全國的平均水平來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的生活來源,46%的老年人主要靠家庭其他成員供養,其次是靠勞動收入和離退休金養老金生活,分別占25.9%和23.6%。在主要生活來源上,城鎮中48.6%的老年人靠離退休金養老金來生活,其次是家庭其他成員供養和勞動收入,分別占35.6%和10.5%。我們社區的數據表明我們社區的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是比較有保障的,基本每個老人都有固定的生活來源。

  可見,同樣是居住在社區里的老年人,晚年的養老方式及生活方式也不盡相同,有的老年人有固定的養老金,而有些則沒有每月固定的生活來源,他們要靠社會的資助和他們個人的勞動獲得生活來源。而即使是有養老金的老年人,他們的晚年生活也并不全是安樂富足的,其中不乏生病看不起病或者身邊沒有人照看或是生活費不足以負擔吃穿用行和就醫用藥所要花費的費用的老年人。

  二、社區調查單位情況

  社區位于四川省達州市通川區,周圍有四川文理學院知名學校,達州有名的風景區蓮花湖;沃爾瑪,國美蘇寧,摩爾百貨等商場購物中心使得這里的居民消費購物生活很是方便;周圍公交線路四通八達,出行非常方便;鹿鼎寨公園、翠湖公園等廣場公園更是為居民提供了夏日消暑冬日散步的好去處。居民們在這樣一個安全方便的社區生活都很舒心祥和。

  社區是個年頭較久的社區,從低矮破舊的平方動遷改建成居民樓開始于1982年,三年后的1985年居民開始回遷,之后就建立了街道辦事處,1999成立通川區社區。社區管轄著3

  周圍38棟居民樓,共3371戶居民,約10500人。

  三、社會實踐體會

  (一)調查總結

  老年群體更需要我們的關注,據資料顯示,中國的人口老齡化具有以下三個特點:

  1、老年人口數量大。據2008年人口變動情況抽樣調查資料顯示,2007年我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達1.1億,占世界老年人口的23%,占亞洲的.38%。

  2、人口老齡化的速度快、來勢猛。我國人口年齡結構從成年型進入老年型僅用了18年左右的時間,與發達國家相比,速度十分驚人。據預測,到2020年,我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重將達到11.92%,比2000年提高4.96個百分點,屆時每8個人中就有一個65歲及以上老年人。2020年以后老齡化程度繼續提高,到21世紀中葉,老年人口比重將達到25%,每4個人中就有一個老年人。

  3、人口老齡化超前于經濟發展。發達國家的人口老齡化是在經濟發達時期出現的,對老齡化的承受力強。同時,由于發達國家的老齡化速度較慢,允許其有一段較長時間的準備和適應。

  中國人口老齡化是由于生育率急劇下降造成的,老齡化超前于經濟發展,即“未富先老”,薄弱的經濟基礎尚不具備供養老年人口的能力。

  目前,中國雖已步入老年型社會,但尚處于人口老齡化的早期,未來中國人口類型將從輕度老齡化轉變成深度老齡化,進而轉化成重度老齡化,“銀發的浪潮”將成為21世紀我國主要的人口問題之一。要減輕人口老齡化問題,還要繼續實行計劃生育國策。

  (二)調查的不足與局限性

  社區是社會的組成部分,是社會的縮影。雖然我調研的范圍僅限于通川區社區,因此得出的結論有其局限性,但也有相應的代表性。從我了解和調研的數據、例子來看,通川區社區確實存在著人口老齡化問題,而且老年人口所占總人口的比重不低,人口老齡化問題比較嚴重。同時,盡管大多數老年人有較固定的生活來源,但老年人的養老方式參差不齊,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也不盡相同。這些在我們社區出現的問題和現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現階段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嚴重性以及城鄉、地區老年人養老方式存在的差距。 4

  (三)應該怎樣采取怎樣的措施使老年人生活得更好

  老年人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使得老年人生活穩定健康是社會的責任和義務。雖然人口老齡化給發展中的中國帶來了很多不利影響,但還應該看到現階段我國近五成老年人主要靠家庭其他成員供養,從65歲及以上老年人的生活來源看,46%的老年人主要靠家庭其他成員供養,其次是靠勞動收入和離退休金養老金生活,分別占25.9%和23.6%。老年人的生活來源并不固定和穩定,他們還需要社會給予更多關注。

  首先,社會應繼續加強對老年人的幫助扶植力度。切實實行各種針對老年人的福利制度,如廉價乘車,免費參觀等制度;完善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障制度,讓老年人有固定的收入;其次,加強社區醫療站,鄉村醫療所等基礎醫療單位的建設和完善,方便老年人的就醫;完善老年人的醫療保險制度,讓老年人生病看得起病,方便就醫;

  再次,社會應對那些既無養老金有沒有兒女供養的老人給予一定的經濟上的幫助,使他們能有起碼的溫飽和健康;

  最后,社會和社區應該加強各種方便老年人生活的基礎設施的建設,如輪椅專用道,適合老年人的健身設施,公園廣場,老年人活動室建設等,讓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充實幸福。老年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人生階段,要讓每個老年人都能享受到“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晚年生活,需要社會每個人的共同努力。

  人口老齡化調查報告 7

  根據國家統計局20xx年4月28日公布的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統計數據,這些數據是寶貴的一手資料,從中揭示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

  一、老齡化社會的標準:

  根據國際通行的判斷標準,通常把60歲以上的人口占總人口比例達到10%,或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達到7%作為國家或地區進入老齡化社會的標準。

  二、我國人口老齡化現狀:

  從我國第六次普查數據可以看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為1.78億,占13.26%,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1.19億,占8.87%,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更確切地說,我國早在第五次人口普查時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老齡化加劇。

  三、老齡化社會的形成原因:

  目前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主要是由于醫療衛生事業的進步和出生率的下降引起的。

  四、老齡化社會的'應對方法:

  1、建立和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尤其是農村的醫療和養老體系,將是我國未來一段時期內需要解決的社會問題。因此,我國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將仍舊以家庭養老為主,社會養老為輔,并通過健全社會保障體系,逐步過渡到以社會養老為主,家庭養老為輔。

  2、建立和健全關于老年人權益保護的法律和法規是我國司法部門將要面對的問題。另外,我們也應該加強社會道德宣傳,重拾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全社會共同關愛老年人。

  3、重視“銀發產業”的開發和發展,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物質生活需要。

  4、注重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在醫療保障中,不僅要有身體保障,還應有精神保障。

  5、充分利用老年人多樣的人生歷練、豐富的社會經驗、積極平和的心態,讓一部分有能力、也愿意為社會發揮余熱的老年人,在社區建設、文化交流方面占據一席之地。

  人口老齡化調查報告 8

  21世紀是人口老齡化的時代。目前,世界上所有發達國家都已經進入老齡社會,許多發展中國家正在或即將進入老齡社會。1999年,中國也進入了老齡社會,是較早進入老齡社會的發展中國家之一。中國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占全球老年人口總量的五分之一,中國的人口老齡化不僅是中國自身的問題,而且關系到全球人口老齡化的進程,備受世界關注。為了摸清中國老年人口及老齡化發展的基本態勢,掌握未來中國老齡問題的基本國情,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對中國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趨勢進行了專題預測研究,基本情況如下。

  一、中國人口老齡化的壓力已經開始顯現

  目前,中國已有21個省(區、市)成為人口老年型地區。自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到20xx年的22年間,中國老年人口平均每年增加xx萬,年平均增長速度為2.85%,高于1.17%的總人口增長速度。20xx年底,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到1.43億,占總人口的10.97%。老齡化水平超過全國平均值的有上海(18.48%)、天津(13.75%)、江蘇(13.75%)、北京(13.66%)、浙江(13.18%)、重慶(12.84%)、遼寧(12.59%)、山東(12.31%)、四川(11.59%)、湖南(11.xx%)和安徽(11.18%)等11個省市。

  人口老齡化給中國的經濟、社會、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發展帶來了深刻影響,龐大老年群體的養老、醫療、社會服務等方面需求的壓力也越來越大。

  養老保障的負擔正日益沉重。20xx年,中國基本養老保險的支出總額達到3xx2億元,比20xx年增加了65.5%,中央財政對基本養老保險的補貼支出攀升到522億元。離休、退休、退職費用也呈現連年猛增的趨勢。政府、企業、社會都已經感到養老保障方面的壓力正在顯著加大。

  老年人醫療衛生消費支出的壓力越來越大。據測算,老年人消費的醫療衛生資源一般是其他人群的3-5倍。20xx年,中國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出達862億元,占基金收入的75.5%,比上年增長31.6%,增長速度比基金收入增長快3.5個百分點。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出之所以高速增長,人口迅速老齡化是重要原因之一。

  為老社會服務的需求迅速膨脹。目前,由于社會轉型、政府職能轉變、家庭養老功能弱化,為老服務業發展嚴重滯后,難以滿足龐大老年人群,特別是迅速增長的空巢、高齡和帶病老年人的服務需求。以養老機構和床位數為例,目前,中國共有各類老年社會福利機構3.8萬個,養老床位120.5萬張,平均每千名老人占有床位僅有8.6張,與發達國家平均每千名老人占有養老床位數xx-70張的水平相差甚遠。其他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許多為老服務也都存在發展緩慢的問題,不能滿足老年人群日益增長的需求。

  與城市相比,農村老齡問題的壓力更大。20xx年,農村老年人口為8557萬人,占老年人口總數的65.82%,農村老齡化程度比城鎮高1.24個百分點。同時,農村絕大部分地區尚未建立社會養老保險制度,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制度目前還處在試點階段,農民的養老、醫療都缺乏必要的社會保障。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農村的養老、醫療等方面的壓力相對城鎮將更加突出,西部和貧困地區尤為嚴峻。

  中國正處在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各項改革進入攻堅階段,許多制度尚待建立和完善,養老、醫療、社會服務等方面的壓力早就潛伏生長,人口老齡化只是凸顯了這些壓力。目前,這些壓力還只是初現端倪,隨著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這些壓力的影響將會更加深刻、更加普遍。

  二、21世紀中國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

  21世紀的中國將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老齡社會。從20xx年2100年,中國的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20xx年到20xx年是快速老齡化階段。這一階段,中國將平均每年增加596萬老年人口,年均增長速度達到3.28%,大大超過總人口年均0.66%的增長速度,人口老齡化進程明顯加快。到20xx年,老年人口將達到2.48億,老齡化水平將達到17.17%,其中,8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達到xx67萬人,占老年人口的12.37%。

  第二階段,從20xx年到20xx年是加速老齡化階段。伴隨著20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的新中國成立后第二次生育高峰人群進入老年,中國老年人口數量開始加速增長,平均每年增加620萬人。同時,由于總人口逐漸實現零增長并開始負增長,人口老齡化將進一步加速。到20xx年,老年人口數量將增加到2.7億,與0-14歲少兒人口數量相等。到20xx年,老年人口總量將超過4億,老齡化水平推進到xx%以上,其中,8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達到9448萬,占老年人口的21.78%。

  第三階段,從20xx年到2100年是穩定的重度老齡化階段。20xx年,中國老年人口規模將達到峰值4.37億,約為少兒人口數量的2倍。這一階段,老年人口規模將穩定在3-4億,老齡化水平基本穩定在31%左右,80歲及以上高齡老人占老年總人口的比重將保持在25-xx%,進入一個高度老齡化的平臺期。

  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的人口老齡化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一是老年人口規模巨大。

  20xx年底,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為1.43億,20xx年將達到2億,2xx6年將達到3億,2037年超過4億,20xx年達到最大值,之后一直維持在3-4億的規模。根據聯合國預測,21世紀上半葉,中國一直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占世界老年人口總量的五分之一,21世紀下半葉,中國也還是僅次于印度的第二老年人口大國。

  二是老齡化發展迅速。

  65歲以上老年人占總人口的`比例從7%提升到14%,發達國家大多用了45年以上的時間,其中,法國1xx年,瑞典85年,澳大利亞和美國79年左右。中國只用27年就可以完成這個歷程,并且在今后一個很長的時期內都保持著很高的遞增速度,屬于老齡化速度最快國家之列。

  三是地區發展不平衡。

  中國人口老齡化發展具有明顯的由東向西的區域梯次特征,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明顯快于西部經濟欠發達地區,以最早進入人口老年型行列的上海(1979年)和最遲進入人口老年型行列的寧夏(20xx年)比較,時間跨度長達xx年。

  四是城鄉倒置顯著。

  發達國家人口老齡化的歷程表明,城市人口老齡化水平一般高于農村,中國的情況則不同。目前,農村的老齡化水平高于城鎮1.24個百分點,這種城鄉倒置的狀況將一直持續到20xx年。到21世紀后半葉,城鎮的老齡化水平才將超過農村,并逐漸拉開差距。這是中國人口老齡化不同于發達國家的重要特征之一。

  五是女性老年人口數量多于男性。

  目前,老年人口中女性比男性多出464萬人,2049年將達到峰值,多出2645萬人。21世紀下半葉,多出的女性老年人口基本穩定在1700-1900萬人。需要指出的是,多出的女性老年人口中xx-70%都是80歲及以上年齡段的高齡女性人口。

  六是老齡化超前于現代化。

  發達國家是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條件下進入老齡社會的,屬于先富后老或富老同步,而中國則是在尚未實現現代化,經濟尚不發達的情況下提前進入老齡社會的,屬于未富先老。發達國家進入老齡社會時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一般都在五千到一萬美元以上,而中國目前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才剛剛超過一千美元,仍屬于中等偏低收入國家行列,應對人口老齡化的經濟實力還比較薄弱。

  根據此次中國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的預測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一)中國人口老齡化將伴隨21世紀始終。

  自1999年中國進入老齡社會開始,老年人口數量不斷增加,老齡化程度持續加深,直到2100年,老年人口總量仍然高達3.18億,占總人口的31.09%,人口老齡化將伴隨21世紀始終。

  (二)20xx年到20xx年是中國人口老齡化最嚴峻的時期。

  一方面,這一階段,老年人口數量和老齡化水平都將迅速增長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并迎來老年人口規模的高峰。另一方面,20xx年以后,人口總撫養比將隨著老年撫養比的迅速提高而大幅度攀升,并最終超過xx%,有利于發展經濟的低撫養比的人口黃金時期將于20xx年結束。總的來看,20xx到20xx年,中國人口總撫養比和老年人口撫養比將分別保持在60-70%和40-xx%,是人口老齡化形勢最嚴峻的時期。

  (三)重度人口老齡化和高齡化將日益突出。

  經過xx年左右的快速增長,到21世紀下半葉,中國老年人口規模、老齡化程度以及高齡化程度都將在較高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老年人口總量雖有所下降,但仍然保持在3億以上,老齡化程度為31%左右,80歲及以上高齡老年人口規模將保持在8000-9000萬,高齡化水平為25-xx%,重度老齡化和高齡化問題將顯得越來越突出。

  (四)中國將面臨人口老齡化和人口總量過多的雙重壓力。

  總人口過多是中國的基本國情,由于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總人口增長勢頭得到了有效控制,但目前人口總規模仍然高達13億,預計到20xx年達到最大人口規模14.65億,總人口過多的壓力將長期存在。與此同時,中國已經進入老齡社會,這是一個新的重要國情。人口老齡化壓力已經開始顯現,并將隨著老齡化的發展而不斷加重。整個21世紀,這兩方面壓力將始終交織在一起,給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嚴峻的挑戰。

  三、問題和建議

  世界人口老齡化發展的歷史表明,人口老齡化對人類生活的所有方面都會產生重大的影響。在經濟領域,人口老齡化將對經濟增長、儲蓄、投資與消費、勞動力市場、養老金、稅收等產生沖擊。在社會方面,人口老齡化將影響社會福利、醫療制度、家庭構成以及生活安排、住房和遷移。在政治和文化方面,人口老齡化也會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目前尚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均收入水平屬于中等偏下國家的行列,城鄉二元結構尚未得到根本扭轉,經濟發展水平和綜合國力還相對落后,實現現代化還有許多重大問題需要解決。在這種基本國情下,人口老齡化必將帶來一些新的矛盾和壓力,對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提出新的挑戰:在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社會保障制度方面,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障的壓力巨大;在建立滿足龐大老年人群需求的為老社會服務體系方面,加快社會資源合理配置,增加為老服務設施,健全為老服務網絡的壓力巨大;在處理代際關系方面,解決龐大老年人群和勞動年齡人群利益沖突的壓力巨大;在協調城鄉和諧發展方面,解決農村老齡問題,特別是中西部和老少邊窮地區老齡問題的壓力巨大。同時,中國政府和社會還必須付出巨大成本來調整消費結構、產業結構、社會管理體制等,以適應人口年齡結構的巨大變化。

  21世紀,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戰略目標是在20xx年實現全面小康,在20xx年基本實現現代化,20xx年以后進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要實現這一宏偉目標,就必須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迅速發展的嚴峻挑戰。20xx年,2.48億老年人能否同步進入全面小康,目前還有許多矛盾和問題需要解決;20xx年,中國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同時,能否承載4億多老年人群各種需求的巨大壓力,更是一個嚴峻的課題。總之,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嚴峻挑戰,關系著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現代化能否順利實現,關系著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進程。

  鑒于人口老齡化對人類生活全方位的深刻影響,自1982年第一屆世界老齡大會以來,國際社會高度關注老齡問題,并提出了一系列應對的戰略和對策。20xx年,聯合國召開第二屆世界老齡大會,敦促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政府,必須從現在開始,采取強有力的應對戰略和對策,否則,將會喪失戰略機遇,付出巨大代價。

  中國人口老齡化挑戰愈來愈嚴峻,并將很快進入20xx年到20xx年的最嚴峻時期。從時間表上看,留給我們的準備時間只有短短的25年。正如聯合國和有關國際組織警示的:人口現象是一個長周期事件,解決人口問題必須要有足夠的提前量。目前,中國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思想、物質、制度等各種準備還不足。在未來的25年時間里,要全方位地做好應對人口老齡化高峰的準備,不僅時間十分緊迫,而且壓力十分巨大。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提出的建議是:

  1、要把老齡社會作為21世紀中國的一個重要國情認真對待。

  中國已經進入并將長期處于老齡社會,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及全社會必須充分認識人口老齡化挑戰的嚴峻性,樹立老齡意識,增強應對人口老齡化和老齡社會挑戰的緊迫性和自覺性。在研究制定經濟社會發展戰略時,要切實從老齡社會這一基本國情出發,把應對老齡社會的挑戰列入未來中國的發展戰略。

  2、要充分利用25年戰略機遇期做好應對老齡社會的各項準備。

  從現在開始的未來25年,是應對老齡社會的關鍵準備期,也是僅有的戰略機遇期,十一五時期尤為重要。各級政府要充分認識和把握老齡社會的挑戰和機遇,把解決老齡社會的各種矛盾和問題納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體發展戰略,制定發展規劃,完善法律法規,調整社會經濟政策,做好應對老齡社會的各項準備。要制定應對老齡社會挑戰的中長遠戰略規劃。要立足當前,在完善政策、加大投入、加快發展老齡事業的同時,健全和完善適應世界老年人口第一大國這一國情的老齡工作機制。

  3、加快老年社會保障體系建設。

  建設完善的老年社會保障體系,是從根本上解決老齡社會日益突出的養老醫療問題的制度安排。要在健全和完善城市社會養老保險、醫療保險體系的同時,大力推廣城鄉困難群眾的醫療救助制度。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新形勢下,努力完善農村五保供養制度,普遍實行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制度,并在有條件的地方建立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試點推行社會養老保險制度。20xx年人口老齡化最嚴峻時期到來以前,在全國城鄉基本建立起符合我國國情、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的老年社會保障體系,確保城鄉老年人養老、醫療問題的妥善解決。

  4、大力發展老齡產業。

  發展老齡產業是應對老齡社會、滿足龐大老年人群需求、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重要內容。要制定老年服務業發展規劃,實施國家對老年服務業的扶持保護政策,建立老年服務業發展管理體制。立足城鄉社區發展為老服務業,培育老年服務中介組織,培養專業化的為老社會服務隊伍,在20xx年以前,使老年服務業有較大的發展。同時,大力研制開發老年消費品,培育老年用品市場。

  人口老齡化調查報告 9

  一、必要性

  針對當代大學生的能力鍛煉,使我們能更好的了解整個社會,更好的關注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覺得有必要做關于中國人口老齡化的調查報告

  二、概況

  在中學時老師就提到過我國的人口老齡化問題,當時沒怎么在意這個問題,隨著知識水平的進一步提高,讓我重新認識了這個問題.通過網絡.查閱圖書.實際調查等進行了全面的調研。

  三、人口老齡化現狀

  我國現在的人口已經超過了13億,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國,也是人口老齡化嚴重的國家之一,據人口預測中心表明,目前我國老齡人口迅速上升。

  由上表可知,目前我國人口老齡化現狀是:人口老齡化速度加快,在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的老齡化進程加快,65歲以上人口由6299萬增加到8811萬,占總人口的百分比由1990年的5.57%上升到20xx年6.96%,就我國目前的人口老齡化現狀,有幾點預測:

  1)、65歲老齡人口比例將超過20%

  2)、老年人口將高齡化

  3)、80歲以上人口以每年5%的速度增長

  四、養老體制

  1、老年人健康狀況的自我評估

  2、老年人收支情況及養老保障覆蓋率

  (1)、老年人領取退休金(養老金)的比率

  城市老年人為78.0%,農村為4.8%。城市享受退休(養老)金的老年人平均月退休金為990元;農村684元。

  (2)、老年人平均年收入和支出情況

  城市老年人平均年收入為11963元,支出為10028元,其中由自己承擔的醫藥費平均885元;農村老年人平均年現金收入為2722元,支出為2691元,其中由自己承擔的.醫藥費平均287元。

  由上可知,城鄉的養老體制存在著差異,這會在很大的程度上讓農村的老人感到不公平,覺得自己過得不幸福,因此,必須完善養老保障體制,讓老人覺得老有所養,老友所依。

  五、社會保障體制

  1、醫療保障覆蓋率

  城市老年人享受各類醫療保障的占74.1%,不能享受任何醫療保障的為25.9%。農村老年人享受各類醫療保障的有44.7%,不能享受任何醫療保障的為55.3%。可見農村老年人缺醫少藥、看病難、看不起病的現象還很嚴重。

  2、養老保障和收入水平提高,基本生活有保障

  城市老年人享受退休金(養老金)的比例由20xx年的69.1%上升到20xx年的78.0%,年平均收入從7392元提高到11963

  元,增長了61.8%;同期老年人年收入低于當地最低生活保障線的比例由20xx年的4.9%下降到20xx年的3.5%;認為自己經濟有保障的比例由74.7%上升到80.5%;

  農村老年人享受退休金(養老金)的比例由20xx年的3.3%上升到20xx年的4.8%,年平均收入同期從1651元提高到2722元,增長了64.9%。同期老年人年收入低于當地救助標準的比例同期由31.9%下降到23.9%。絕大多數老年人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六、人口老齡化的地區差異

  據20xx年人口抽樣調查,65歲及以上全國人口比重平均為

  8.2%比20xx年人口普查7%高1.2個百分點,按地區分:

  此表顯示出這樣一個特點,經濟越發達地區,老齡化程度越高

  我國西部地區區域遼闊,人口密度比東部地區低,但全國267.4萬平方公里沙漠和荒蕪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區

  人口老齡化調查報告 10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xx年,我國60歲以上人口升至2.2億,已占總人口的16.1%,已步入老年型國家。人口老齡化是當前與今后很長一個時期我國社會的一個重要特征,能否有效加以應對已經成為關系我國未來發展的一個重大問題。牙克石市的人口規模銳減、老齡化嚴重的問題,已給我市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發展帶來深刻影響。面對日益凸顯的老齡化問題,牙克石市人大常委會把對我市老年人權益保障和養老產業發展情況作為重要工作,成立了專題調研組,制定調研方案,并通過實地察看和座談交流,全面了解了我市應對人口老齡化積極發展養老事業的現狀。

  一、基本情況

  截止20xx年底,牙克石市有60歲以上老年人63261人,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全市總人口的14.7%,已步入老齡化社會。其中70歲以上xx人,80歲以上xx人,90歲以上648人,100歲以上10人,空巢老人6973人。

  近年來,牙克石市政府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以下簡稱《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始終堅持黨政主導、社會參與、全民關懷的老齡工作方針,緊緊圍繞六個老有(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教、老有所樂)目標,不斷加大政策保障力度,逐漸形成了全市敬老、愛老、助老的社會風尚,使老年人合法權益得到切實保障,老年人的物質文化生活質量明顯提升。

  1.老齡工作體制不斷完善。市政府于20xx年成立牙克石市老齡工作委員會,設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各鎮(便民服務中心)、各街道辦事處老齡辦設在各地民政辦。60歲以上老年人由自治區、盟市、旗市區按照每人每年2:4:6的比例安排老齡事業經費,于20xx年納入財政預算。基本做到了老齡工作組織網絡健全,活動經費到位。

  2.老年法規政策體系不斷健全。我市于20xx年在呼倫貝爾市率先制訂《牙克石市老年人優惠政策的若干規定》并予以施行,同年發放《牙克石市老年人優待證》2萬冊。20xx年,呼倫貝爾市出臺《呼倫貝爾市老年人優待辦法》,市政府按此優待辦法,要求有條件的醫院開設了老年病門診,在窗口設置老年人優先標志,免收掛號費;在火車站、汽車站設置老年人優先購票標志,候車室設置老人席,老年人乘坐上述公共交通工具時可優先進站、檢票、上下車。按照《內蒙古自治區80歲以上低收入老年人高齡津貼發放管理辦法》,從20xx年起為我市80周歲及以上低收入老年人每人每月發放高齡津貼提高到100元,100周歲及以上每人每月發放津貼提高到xx元。

  3.老年人社會保障水平逐步提高。我市全面建立了以基本養老、基本醫療、最低生活保障和醫療救助等相結合的老年人社會保障體系。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覆蓋面進一步擴大,養老保障水平不斷提高;推進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建設,并實現全覆蓋。同時,對城鎮三無老人實行分散和集中供養,其中分散供養費為每人每月560元,集中供養費為每人每月780元。

  4.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穩步推進。我市初步形成了老年服務事業投資主體多元化、服務對象公眾化、服務方式多樣化、服務隊伍專業化的良好局面。目前,我市有社會福利機構11個,敬老院1個,床位數達到1170張。爭取上級民政部門投入的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項目5個,1個已初步建成。

  5.敬老愛老活動深入開展。一是加強敬老愛老宣傳工作。市政府積極對新修訂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進行學習宣傳和貫徹落實,在電視臺、廣播電臺的重要時段播出《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發放《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讀本千余冊,有效地提高了社會對涉老工作的關注。二是廣泛開展敬老月活動。活動期間走訪慰問特困、高齡、空巢老年人和社會福利機構。在每年老人節期間,各鎮(便民服務中心)、各街道辦事處都廣泛開展了老年人文藝演出、運動會、乒乓球賽、門球賽及老年人書法、繪畫競賽等文體活動。我市老年大學開設了繪畫、書法、聲樂、樂器、微機五個專業,極大豐富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三是認真組織開展愛老助老主題教育活動。市政府把開展敬老愛老助老主題教育活動作為重要抓手,通過開展敬老孝星評選表彰活動,評選出了一批孝親敬老楷模,以點帶面,擴大社會影響,促進社會敬老愛老風氣的進一步形成。

  6.老年人合法權益得到較好維護。市政府依法打擊侵害老年人合法權益的違法犯罪活動,保障老年人的人身和財產安全。兩年來,市法院共受理各類涉老案件39件,其中刑事案件18件,涉及贍養民事案件21件,判決2件,調解9件,撤訴10件。老齡工作機構和涉老部門及時受理和協調解決老年人的信訪投訴,有效地維護了老年人的合法權益。

  7.老年人參與社會渠道不斷拓寬。市政府堅持從政治上和生活上關心老年人,為他們參與經濟社會發展創造條件。歷屆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中均有一定數量的老年人參政議政,許多退休老黨員積極投身到助老志愿者和關心下一代教育服務中,為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余熱,營造了全社會支持老有所為的濃厚氛圍。

  二、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人口老齡化是未來影響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長期性重大問題。我國受計劃生育政策、生育意愿下降等多種因素影響,人口老齡化速度大為加快。據國家老齡委的預測,到20xx年前后,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將超過20%,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將達到14%左右,進入到深度老齡化社會。近年來,我市的老年人權益保障工作和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雖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如何應對好日益嚴重的人口老齡化,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困難和問題:

  1.傳統的養老模式不適應時代發展。日益龐大的群體特別是隨著家庭小型化,空巢老人逐年增多,對養老、醫療、社會服務等方面產生了巨大的需求。家庭養老的模式不適應時代發展了,子女即使在主觀上有十分孝敬老人的愿望,客觀上卻無照料老人的條件和能力。

  2.養老服務體系不完善。一是各部門在推進養老服務工作上沒有形成合力;二是養老服務隊伍缺乏,護理人員專業水平、業務能力、服務質量非常有限,根本無法滿足老年人養老需求。由于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總體不高、投入有限、社會參與不足、缺乏有效的激勵扶持政策,導致老年護理人員嚴重不足;三是社區養老亟待發展。有的社區即使有老年人活動場所,但僅停留在為老年人提供活動場地,離主動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醫療服務、精神慰藉、文化教育等全方位的養老服務還有較大的差距;四是公辦養老機構床位有限,供需矛盾仍比較突出。同時,民辦養老機構規模小、起點低、投入不足,處于微利經營狀態,提升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難度較大。

  3.老年人權益保障工作有待加強。社會各方面重視程度不夠,傷老、棄老、虐老等情況還存在;同時,市場化也對老年人權益保障提出了挑戰,加之基礎設施不完善,諸如老年人就醫、保健、康復、娛樂、文體等方面還有許多不足,缺少老年人活動場所,文化體育設施建設也遠遠不能滿足老年人的實際需求,使老齡工作面臨巨大的壓力。

  4.養老服務業相關政策還需加快落實。近兩年來,國務院、自治區和呼倫貝爾市政府分別出臺了《關于扶持發展養老服務業的實施意見》、《關于加快養老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和《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有諸如土地出讓金和稅費減免、一次性建設補貼、床位補貼、信貸支持等多項優惠政策。自政策出臺以后,多家企業和個人有意向建設大規模、上檔次的養老機構。但是由于這些政策的具體措施正在制定中,存在有關鼓勵、扶持、優惠政策滯后等問題,還有大量的民間資本不能有效引導到養老服務機構建設上。

  三、對策及建議

  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大力發展老齡服務事業和產業。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加快建立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和發展老年服務產業。十三五規劃綱要強調,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加強頂層設計,構建以人口戰略、生育政策、就業制度、養老服務、社保體系、健康保障、人才培養、環境支持、社會參與等為支撐的人口老齡化應對體系。

  1.進一步加大《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的宣傳貫徹力度。各級政府要重視并加強《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的宣傳工作,將其列入年度普法教育,開辟宣傳專欄,積極營造敬老、養老、助老的良好社會氛圍;因地制宜地組織開展敬老孝星敬老模范等形式多樣的評比宣傳活動,大力弘揚尊老敬老民族傳統,積極倡導孝道文化;同時,加大為老年人提供志愿服務的組織和個人的宣傳力度,在全市形成尊重、關心、幫助老年人的社會新風尚。

  2.加快建立完善老年醫療保障體系。要充分利用現有衛生資源,開設老年專科或病房。要大力整合和發展社區老年衛生服務體系。切實加強老年人健康教育和預防保健知識傳授。落實老年人就醫優先、優惠的政策,建立起為老年人提供預防、保健、醫療、護理、康復、上門醫療、家庭病床、保健咨詢和醫療救助等便捷的一體化服務體系。逐步實現醫養結合,積極探索醫療機構與養老機構合作新模式,促進醫療衛生資源進入養老機構、社區和家庭,加快推進面向養老機構的遠程醫療服務試點。還要進一步完善貧困老人醫療救助制度。

  3.要大力發展老年照料服務產業。應按照中央提出的建設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的目標要求,加大對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的場所以及適老化設施的建設和改造投入,建立并完善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的服務支持系統,提高居家養老服務水平。要適應勞動力流動加劇、孤寡老人、獨居老人、空巢老人不斷增多的新形勢,把對老年人集中照料、分散照料、家政服務和精神慰籍等照料服務業作為第三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大投入,加快發展。在強化家庭養老的基礎上,加大以公辦養老為示范、社會力量建院為骨干、社區服務為依托的.養老服務體系。積極開展托老、上門照料等為老服務業務,拓展社會化養老服務功能。要大力發展社區養老服務組織和志愿者隊伍建設,在每個社區建立起一支專兼職和志愿者相結合的經常侍奉老人的工作隊伍。逐漸形成以設施服務、定點服務和上門服務為手段的老年照料志愿服務體系。

  4.加快老年群眾性組織建設。要把建立老齡協會等老年群眾性組織作為黨和政府聯系老年人的橋梁和紐帶,作為活躍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載體給予高度重視。大力發展老年人行業協會(如老年教育工作者協會、老年醫務工作者協會、老年文藝工作者協會、老年科技工作者協會等等)和市、鎮(街道)、社區老齡協會。疏通老年人向黨委、政府反映訴求、諫言獻策的渠道,加強老年群眾活動陣地建設,加大對老年群體組織的資金扶持。

  5.進一步加大對老齡事業的投入。要從我市實際出發,把老齡工作納入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之中。按自治區政府規定落實老齡工作經費,及時補充養老、醫療保險、城鄉居民低保救助資金以及老年福利服務設施建設、老年教育資金等,支持老齡事業發展,特別是加大對基層老齡工作經費投入。同時,要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建立多元化的老齡事業投入機制,多利用信息技術整合資源,加快智能化養老發展。

  6.積極探索福利機構運行規范管理。十三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通過購買服務、股權合作等方式支持各類市場主體增加養老服務和產品供給,這無疑為企業開發和提供養老服務和產品提供了巨大的發展機遇,從事健康養老的企業大有可為。我市要研究制定公辦民營、民辦公助等促進老齡產業發展的相關政策措施,消除體制障礙,吸引社會力量進入養老服務產業。對已經取得養老機構設立許可的養老服務機構進行等級評定,加強全市社會養老服務機構的規范化管理,促進我市養老服務行業健康有序發展。要加強各類福利機構工作人員上崗培訓,不斷增強工作人員為老服務意識,提高他們的服務技能,并探索實行資格認證、持證上崗制度。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更是應對老齡化制度體系建設的重要窗口期。我們必須認真貫徹落實好牙克石市十四次黨代會提出的理性發展、力爭上游的工作指導思想,大力發展養老事業,努力構建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以積極應對和解決好人口老齡化問題,為牙克石市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奠定堅實的基礎。

  人口老齡化調查報告 11

  一、調查時間

  xx年3月7日和8日

  二、調查地點

  重慶市北碚區歇馬鎮

  三、調查的必要性

  針對當代大學生的能力鍛煉,使我們能更好的了解整個社會,更好的關注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覺得有必要做關于中國人口老齡化的調查報告

  四、概況

  在中學時老師就提到過我國的人口老齡化問題,當時沒怎么在意這個問題,隨著知識水平的進一步提高,讓我重新認識了這個問題.通過網絡.查閱圖書.實際調查等進行了全面的調研。

  五、調查數據人口老齡化調查報告

  總調查人數:300人其中城市人口183人農村117人

  六、調查數據分析

  從調查數據可以看出,我們的人口比例中最大的是青年,但是老年人的所占比例已達到30%,這是個驚人的數字,因為它已經和青年人的比例持平了。且少年的比例只有僅僅的15%,也就是說我們所調查的這個地方已經進入老齡化。

  七、產生人口老齡化的原因

  1、生活水平的提高,老齡人得到了保障,以及醫學水平的進步,使得人口平均年齡大幅度的提高。

  2、由于計劃生育及生育時間推后,造成出生率的降低。

  3、人口遷移造成的地區性人口老齡化。

  八、本地養老體制

  1、老年人健康狀況的自我評估

  2、老年人收支情況及養老保障覆蓋率

  (1)老年人領取退休金(養老金)的比率城市老年人為78.0%,農村為4.8%。城市享受退休(養老)金的老年人平均月退休金為990元;農村684元。

  (2)老年人平均年收入和支出情況

  城市老年人平均年收入為11963元,支出為10028元,其中由自己承擔的.醫藥費平均885元;農村老年人平均年現金收入為2722元,支出為2691元,其中由自己承擔的醫藥費平均287元。

  由上可知,城鄉的養老體制存在著差異,這會在很大的程度上讓農村的老人感到不公平,覺得自己過得不幸福,因此,必須完善養老保障體制,讓老人覺得老有所養,老友所依。

  九、中國老齡化所帶來的問題

  第一、人口老齡化深深的影響著我國經濟生活和經濟發展,它會引起勞動力資源,勞動力就業,勞動力生產率,消費品構成等方面,影響社會經濟的運行。

  1.人口老齡化意味著社會要用更少的勞動力來[人口老齡化調查報告]人口老齡化調查報告(三篇)撫養更多的人口,即社會總撫養比上升;

  2.勞動力人口相對減少,甚至可能出現勞動力不足;

  3.人口老齡化會影響國家競爭力,甚至關系到民族存亡;

  4.人口老齡化會影響社會的投資結構和消費結構。

  第二.社會資源分配和供給矛盾重重,人口老化指在總人口中,老齡人口的比例不斷提高,而其他年齡人口的比例不斷下降的動態過程給社會經濟帶來調整問題。對家庭而言,老人主要照顧者為家庭成員,照料年限之長,每天花費時間之多,都是很難想象的。顯然,單獨依靠家庭來解決大面積,曠日持久的老人照顧是不可能的。

  第三.人口老齡化會引發新的老年貧困人口的出現。我國人口老齡化分布是:農村大于城市,漢族地區大于少數民族地區;西部地區大于東部地區。這樣的分布可引發一下問題:

  1.對這些地區的經濟發展具有滯后作用;

  2.使這些地區教育得不到較快發展;

  3.使這些地區老年人口性別比例失衡;女性老年人口在晚年成為寡婦或獨居的可能隨著年齡增長不斷增加,高齡老年女性人口成為一個特殊的人口群,他們的晚年的晚年處在極度悲慘的境地。

  總之,人口老齡化將帶來越嚴重的問題,我們只有重視這一問題,從建立合理的年齡結構開始,才能最終解決我國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系列問題。并使我國朝著更合理,更健全,更快速的經濟發展方向和社會發展方向。

  十、人口老齡化的對策

  1、進一步發展經濟,增強經濟承受力,這是解決人口老齡化的根本出路。

  2、完善社會保障制度,進一步建立符合中國國情的保障體系。

  3、積極推進老年立法,建立老年法規,維護老年人的合法權益。(xx年我國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4、大力發展老年人力資源。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機會,為有貢獻的老年人鼓勵,刺激更多的老年人為社會貢獻。

  5、放寬計劃生育的政策,及時且有效的推行二胎政策,從而提高出生率。

  十一、結語

  人口老齡化是我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的一個重大問題,它深深地影響著人類的經濟生活與發展,社會總撫養比上升,勞動力供不應求,國家競爭力下降。人口老齡化雖然是個問題,但是它在不久的將來會變成昔日凋謝的玫瑰;老齡人口也是我們群體中的一員,我們應盡最大的努力去幫助他們,這也是我們當代大學生的義務與權力。

  人口老齡化調查報告 12

  一、調查對象與方法。

  1、調查對象:

  本次調查分別選取以山鎮黃皿旺村的留守老人作為本次調查的個案。

  吾山鎮隸屬于山東濰坊安丘市,位于安丘市西南部,西與臨朐交界,南與沂水接壤,面積113平方公里,該鎮有10886戶,人口3.7萬,耕地面積5.6萬畝。下轄店子村,亭子村,小洼村,卜家莊村,河西村,小吾山村,黃皿旺村,閉門山村等68個村會。

  山鎮是典型的以農業經濟發展為主的偏僻鄉鎮,產業結構單一,剩余勞動力量外流,空巢家庭比例逐年上升。

  黃皿旺村位于山鎮的東北方向,距離山鎮中心位置較近,附近村民平日可以在集市上做些小買賣,是典型的農村自足型發展方式。由于地方經濟發展的停滯青壯勞動力流失顯現存在上升趨勢,留守家庭在全鎮具有代表意義。

  2、調查方法:

  20xx年6月,中新網公布了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數據統計結果,結果顯示了全國人口老齡化持續增加的態勢。不同于部分學者將調查方向聚焦在城市老年保障體系的研究上,本調研團深入基層,親身觸及農村養老機制的方方面面。本次調查主要是采取走、問卷調查、查閱文獻及入戶典型調查的方法,而且也向鎮醫院的院長、鎮政府秘書長、鎮敬老院的院長做了相關的了解。調查涉及農村空巢老人生活狀況、醫療及社保、留守老人生活負擔及“老有所養”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思考等。在入戶典型調查中,從農村老年人的生活狀況、醫療保障、養老現狀和精神文化生活四個方面采用結構式談的方法,入戶典型問了20戶老人。

  二、留守老人面臨的困難與問題分析。

  (一)家庭氛圍缺失、精神生活單調。

  隨著子女紛紛外出務工,一旦家庭“空巢化”后,家庭養老功能就被弱化,老年人需要親情的尉籍和生活照料。據研究表明,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各種身體器官的衰弱,老人在某些方面趨于孩童化,更需要子女的照顧。因此子女在老年人心目中有不可替代的位置。但通過對空巢老人的調查問卷的分析,只有34.8%的外出務工子女經常給父母打電話。子女外出后,電話成了老人與子女的交流溝通的主要方式和精神慰藉。有時甚至連這些基本的`精神慰藉都沒有,老人多過著“出門一孤影,進門一盞燈”的寂寞生活。

  (二)留守老人仍需要勞動,但經濟收入低、生活質量差。

  通過我們的問卷調查,部分空巢老人從事體力勞動,仍然要承擔農業生產的重擔。由于目前絕部分農村老年人沒有社會養老保障,老人的經濟來源主要依靠自己勞動所得和子女微薄的補貼。老人的勞動主要是種地,由于子女不在身邊,許多農活要請人,成本高,收入低。一般子女在外一年中也掙錢不多,還要承擔自己的家庭開支,能給予老人的只有很少的一部分。

  (三)生活缺乏照顧、孫輩撫養負擔重。

  由于子女不在身邊,日常生活的一些小事,諸如提個水,有些農村留守老人而言都比較困難。尤其是老人生病,需要子女陪同上醫院治療時,子女不在身邊,更顯得孤無助。例如,我們團隊調查的一個張爺爺,早上下著蒙蒙細雨,他自一人拄著拐杖提著折疊椅,走了近兩個小時的路來鎮上輸水,而正常人只需半小時,老人的行路艱難卻沒有子女照料,讓人心酸。在農村留守老人中,諸如此類的情況普遍存在,老人們沒有子女在身邊,只有靠老兩口互相扶持。而如果老人喪偶,日子就過得更加艱難。

  (四)就醫難、醫療費用不足問題突出。

  目前留守老人的健康狀況整體較差,通過我們對外來務工子女調研的結果顯示84.6%的留守老人身體不佳,其中患慢性病的比例較高,很多老人處于亞健康狀態。留守老人最擔心的就是生病,生病幾乎可以導致一切困難:經濟拮據,缺少照料,心理負擔加重等等。目前我國針對農村人口的醫療保障制度主要是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但是由于現階段我國財政投入水平的限制、相關法律法規的不完善以及基層實施環節中人為因素的影響,使得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還未發揮出應有的作用。由于合作醫療按比例報銷和封頂制度的制約,使得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對患病的老年人的實質助非常有限。

  人口老齡化調查報告 13

  人口老齡化是當今世界各國普遍面臨的重大社會問題,中國也不例外。2000年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顯示:我國65歲以上人口已達8811萬人,占總人口的6.96 %;2002年人口抽樣調查顯示:我國65歲以上人口占全國人口比重已升至8.2%。按照根據聯合國制定的標準,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7%,即為老年型人口結構類型,這意味著我國已開始邁入老年型社會

  一、本次調查涉及的主要內容

  本次調查的問題涉及我過人口現狀、老齡化的程度的實際情況以及對此的解決的方法,通過數據對比、更加清晰的分析出人口老齡化問題的程度。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首先,老齡化社會加重了勞動年齡人口對老年人的贍養負擔。據一項研究測算,2000年,我國每100個勞動年齡人口只需負擔15.6個老年人,2050年則要負擔48.5個老年人。專家認為,在未來50年內,前20年,我國存在一個低撫養比時期,這期間兒童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重已經下降,老年人口在總人口中比重剛剛上升,總撫養比處于從下降到上升的低谷,呈V字形。

  其次,老年人的社會保障問題尤為突出。隨著老年人口的增加和壽命的延長,因疾病、傷殘、衰老而失去生活能力的老年人的數量顯著增加,給國家、社會和家庭帶來沉重負擔,因此我國的社會保障問題亟待解決。

  另外,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問題也日益凸顯。研究表明,我國有大約1/3的老年人存在失落、孤獨、抑郁、焦慮等心理問題;城市部分老年人體重超重,農村部分老年人營養不良;個體在體力和智力上的差異被忽視,“一刀切”的退休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老年人才的喪失,使老年人過早處于被“養”起來的生活狀態。作為一個發展中的老齡化人口大國,我國還沒有正規的老年病醫療研究機構,人口老齡化需要的護理人員嚴重不足。

  另一方面,勞動年齡人口比重的下降,導致勞動力不足。勞動力是構成生產力的最基本的要素,勞動力數量的多寡及其在總人口中所占比重的大小,對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我國雖然已進入了老齡化社會,但勞動力資源卻十分豐富,在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都不會出現勞動力短缺的現象,但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發展,勞動力老化的問題將十分明顯。而實際上,退休人員所領取的養老金,是他們過去所創造的財富的一種補償。但是,由于在實際操作上表現為直接從在職人員創造的價值中支付,所以容易引起在職人員的誤解。

  三、采取建議與意見

  實現人口老齡化與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是一項涉及面很廣的系統工程,需要科學合理的規劃、必要可行的措施和多方面的配合。結合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現狀及發展趨勢,借鑒國外的成功經驗,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研究制定適中的人口政策。人口老齡化與社會經濟協調發展的前提,

  是人口與社會經濟的協調發展。目前我們既要控制人口增長,又要防止人口老齡化速度過快和老年人口比重過高。因此,要制定一個二者兼顧的'中長期人口發展規劃,在人口與社會經濟協調發展的基礎上,實現人口老齡化與社會經濟的協調發展。按照國家人口長遠戰略規劃,到本世紀五六十年代要實現人口零增長,所以,控制人口總量發展仍是當前的首要任務。針對城鄉區域性老齡化程度不平衡、雙方都是獨生子女的家庭戶等情況,應分別采取不同的對策,適當調整人口生育率,通過合理的生育政策,逐步調整人口年齡結構向穩定方向發展。

  (2)加快社會經濟發展步伐,為老齡化提供根本的經濟保證。只有提高社會勞動生產率,加速經濟發展,才是解決人口老齡化的根本保證。老年人生活條件的改善,歸根到底,有賴于社會財富的不斷增長。勞動生產率提高、生產發展、經濟繁榮,才能滿足老齡人的物質和精神需要。

  (3)發揮老年人余熱作用。老年人是社會的共同財富,也是智力庫,他們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掌握了一定的專業知識和勞動技能,相當一部分人身體健康,樂意且能夠為社會作貢獻,加之社會經濟發展和科學技術進步,推遲了人類的衰老過程,人們有更多的時間從事社會經濟活動,勞動年限延長。

  人口老齡化調查報告 14

  根據國家統計局20XX年4月28日公布的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統計數據,這些數據是寶貴的一手資料,從中揭示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

  一、老齡化社會的標準:

  根據國際通行的判斷標準,通常把60歲以上的人口占總人口比例達到10%,或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達到7%作為國家或地區進入老齡化社會的標準。

  二、我國人口老齡化現狀:

  從我國第六次普查數據可以看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為億,占%,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億,占%,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更確切地說,我國早在第五次人口普查時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老齡化加劇。

  三、老齡化社會的形成原因:

  目前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主要是由于醫療衛生事業的進步和出生率的.下降引起的。

  四、老齡化社會的應對方法:

  1、建立和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尤其是農村的醫療和養老體系,將是我國未來一段時期內需要解決的社會問題。因此,我國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將仍舊以家庭養老為主,社會養老為輔,并通過健全社會保障體系,逐步過渡到以社會養老為主,家庭養老為輔。

  2、建立和健全關于老年人權益保護的法律和法規是我國司法部門將要面對的問題。另外,我們也應該加強社會道德宣傳,重拾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全社會共同關愛老年人。

  3、重視“銀發產業”的開發和發展,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物質生活需要。

  4、注重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在醫療保障中,不僅要有身體保障,還應有精神保障。

  5、充分利用老年人多樣的人生歷練、豐富的社會經驗、積極平和的心態,讓一部分有能力、也愿意為社會發揮余熱的老年人,在社區建設、文化交流方面占據一席之地。

【人口老齡化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人口老齡化的調查報告09-23

人口老齡化調查報告10-16

關于人口老齡化調查報告10-11

關于人口老齡化的調查報告09-07

人口老齡化的調查報告范文07-23

人口老齡化調查報告8篇09-10

人口老齡化調查報告(8篇)09-10

人口老齡化調查報告「薦讀」09-07

人口老齡化調查報告集錦8篇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