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教學研究報告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小學教學研究報告(精選19篇)
在人們越來越注重自身素養的今天,報告對我們來說并不陌生,報告根據用途的不同也有著不同的類型。那么什么樣的報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教學研究報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教學研究報告 1
為了深入了解小學的教學研究情況,不斷探索教學規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扎扎實實地開展有效的教學工作,我們一行八人于3月5日至4日對所有鄉鎮中心小學進行了有效的教學指導,現簡要報道如下。
一、基本信息
本次教學檢查指導調查共8所學校,分別是xx鎮中心小學和xx鄉中心小學。我參加了三次講座,對講座教師的備課、聽課、評課、布置作業、批改等進行了全覆蓋的`調查和指導。在各個學校,我都是單獨和老師交流,和學生互動,參加集體討論。
二、結果
一般來說,所有的教師都能體現出一定的新理念,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教學方法。
三、主要問題
1.教學資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
雖然現在農村小學條件不錯,配備了一些多媒體視聽設備,但是課堂教學利用率不高。大多數教師基本上只用錄音機、磁帶、卡片進行課堂教學,有的甚至錄音機不進課堂,給學生沒有直接的體驗,浪費教學資源。
2.教學理念還是不夠
雖然教師學歷不低,但大多是新人,教學經驗不足。有些教師不能準確把握課程標準,有效備課(準備課程標準,準備教材,準備學生,準備教學方法,準備資源整合,努力準備深入的教材,準備學生透徹,準備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準備教學資源,形成完整的教學設計和教案)。雖然課堂教學中有小組討論和合作學習活動,但大多是形式上的,對課堂教學的理解還停留在,也就是說,教材還在教,而不是在用教材。
3.課堂教學效率差
通過聽課發現,很多英語老師仍然采用一粉筆一張嘴一黑板一節課的教學模式。新課程標準要求以學生為主體,以訓練為主線。但是我們有些老師上課還是說的多,讓學生練的少,課堂氣氛沉悶。本次調查的課后抽查結果證明,這種教學模式下的教學效果并不理想。
小學教學研究報告 2
(一)課題的提出
我所在的學校是一所九年一貫制義務教育學校,每當學生升入初一后,老師和家長都會發現這樣一種奇怪現象:有些同學進入初中后,簡直判若兩人。在小學他們作文寫得很好,記事清楚、完整,層次還分明,經常獲得老師的贊譽;可到了初中,他們卻感覺無從下筆,寫作絲毫沒有進步,有的甚至還退步。經過仔細分析研究,我們發現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中小學作文教學不銜接,導致學生寫作學習困難、教師教學艱澀,致使整個作文教學陷入困境,這個問題已經成為困擾中小學語文教師的一個棘手問題。
怎樣指導學生的作文由小學順利過渡到初中呢?教育學、心理學的規律告訴我們:在教學活動中,明確教學目的是關鍵,是起點;要實現教學目的,就要激發學生正確的學習觀,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解決好這些問題,對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及語文成績至關重要。
。ǘ⿲嶒灥睦碚撘罁
1、早在1998年中共中央就提出了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而語文學科以它獨有的方式和不可替代的地位在素質教育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作文教學作為語文學科的重要實踐基地,其地位更是舉足輕重,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作文教學不僅能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同時,“作文先做人”,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水平,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開成良好的特別和健全的人格,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作文教學質量如何,直接影響著學生語文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的形成和提高。
2、根據系統論觀點,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重中之重,作文教學是一個整體,小學、初中階段是作文教學的基礎階段,將小學高年級及初中作文教學結合,始終堅持從作文教學的整體性、相關性、層次性、有序性出發,及時靈活地調節各教學要素、各教學環節組合的方式,從整體優化的角度協調處理好兩者的銜接,使作文教學過程處于良好、有效、有體系的運行狀態,最終實現中小學作文教學協調的、連續的發展
3、著名心理學家、教育家布盧姆提出的“掌握學習理論”主張:“給學生足夠的表現自己的空間,通過他們自己的努力,應該都可以掌握學習內容”。“不同學生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去教,不同學生對不同的教學內容能持久地集中注意力”。
4、教學最優化理論:前蘇聯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的“教學最優化理論”的核心是:教學過程的最優化是選擇一種能使教師和學生在花費最少的必要時間和精力的情況下獲得最好的教學效果的教學方案并加以實施。教學中的分層評價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有效方式之一。
。ㄈ┱n題研究的原則
(1)實踐性原則
我們知道,作文與生活緊相連,作文是生活的真實反映。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教師必須為學生搭建一個實踐活動的“平臺”,在課內外和校內外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作文活動,開拓學生的視野,延伸作文的空間。通過多種形式的作文活動,引導學生從熱愛作文活動中“暗渡陳倉”,從而巧妙地讓學生熱愛作文,逐步提高特別化作文能力。
。2)開放性原則。在教學觀念上,要緊密聯系生活,在教學內容上以現行教材為載體,但又不局限于現行教材,課內與課外自然銜接;在教學模式上,不固守一種單一的模式,力求用多樣化的作文教學來滿足學生的需要;在教學方法上,堅持啟發式和討論式,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探索、發現新途徑。
。3)分類指導與全體參與原則:考慮各層次學生的實際需要,分類指導學生,盡可能地引導每一名學生參與學習過程,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學生都有信心,通過自己的努力,順利完成中小學作文銜接過渡。
。4)求實性原則。我們倡導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通過實驗,探索閱讀和寫作教學的普遍規律,追求最佳的閱讀和寫作教學效果。
。5)開放性原則。因人而異,因地制宜,廣泛吸收已有的實驗研究成果,廣泛團結有志于教學實驗與改革的同仁,求同存異,共同切磋探討。使課題研究呈現生動活潑,百花齊放的大好局面。
。ㄋ模┭芯磕繕思胺椒
目前,中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銜接出現了嚴重脫節的現象,影響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為此,探討出中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銜接的途徑和方法,使中小學作文教學銜接時少走彎路,提高作文教學效率,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語文能力。具體目標如下:
1、探討中小學作文教學要求、內容、方法和手段的差異。
2、探討出中小學作文教學的空白處,尋求突破口。
3、探討中小學作文教學的時間安排、學習方法、習慣對語文能力的影響。
4、探討中小學作文教學脫節的主要心理因素,找出與學生心理對話的途徑,在教法與學法的結合上尋求接軌點。
5、探討中小學作文教學銜接的'途徑、方法和需要解決的重點問題。
研究方法
1.調查法調查中小學作文教學方式、內容,作文模式及現狀。
2.實驗法主要是對制定的方案開展實驗。
3.統計法主要是統計學生的作文成績和課題研究資料。把大量的、零散的樣本數據,經過統計處理,分析變化規律。
4.追蹤法主要是記錄實驗班中每一個學生的階段作文測驗成績,歸納正確的實驗結論。
。ㄎ澹⿲嵤┎襟E
了解中小學作文教學的現狀,探索中小學作文教學中知識與技能的銜接。
第一階段:(20xx年2月~20xx年7月)實驗準備階段
確定實驗對象,組成課題組;查找相關資料,學習心理學、寫作學、系統論等相關理論;搞好學情調查,主要了解初中及小學高年級段作文教學現狀;編擬實驗方案。
(1)教師理論準備:學習新課標理論,把中小學作文教學目的、要求、內容進行比較,明確中小學兩個階段的差異與聯系,增強教學的目的性和針對性。學習有關教育理論,分析學情,采取時適時教學方法。
。2)做好轉變學生學習觀念的銜接:要向學生講明小學字、詞等基礎知識多,閱讀理解少,時間充足,重機械記憶,形象思維。初中由于課目增多,相應地學習語文的時間少,重理解記憶,抽象思維;老師講得少,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多,學生的主動性、自覺性應大大加強。
。3)做好學情抽樣調查,了解初中及小學高年級段作文教學現狀,編寫調查報告,并以此為依據,編擬好實驗方案。
第二階段:(20xx年9月~20xx年7月)實驗初級階段
形成研究網絡,初步形成教研常態模式;組織學習,開展活動;寫好實驗教案,搞好實驗研究;收集試驗優秀作文等。
(1)加大語文知識的積累量,做好記憶、思維的銜接。初一學生面對增多的課程和加難的課文,難免有諸多不適應,小學是記憶詩歌的黃金時期。老師要把住記憶特點--機械記憶,讓學生大量背誦古典詩歌、名言警句。二是根據思維特點,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適當重視形象思維。如充分利用電教設備的視聽效果進行直觀教學,使抽象語言形象化。用游戲、表演、比賽等方法向新生展示語文豐富多彩的廣闊天地。
。2)貫徹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做好作文習慣、作文方法的銜接。適當引導學生研究“單元學習要求”及“預習提示”,使學生有明確的學習目標。講授新課,重點不在于分析解答,而在于引導發現作文的方法,逐漸改變依賴老師的習慣,養成自己動手、動腦、動口的好習慣。
(3)展開讀寫雙翼,做好由套路作文向開放式讀寫的大語文銜接。讀寫被稱為語文的兩翼,是語文的兩支柱,但是在小學大多數學生寫的都是“套路文”。老師一讓寫好人好事,不是誰給誰補課,就是下雨了誰的傘自己舍不得用,留給別人。這種作文內容陳舊化、形式模式化,反映了部分小學語文教師教思想的封閉和僵化,學生思維靈性被扼殺。必須從這種教學模式中解放出來,把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結合起來。從閱讀或學到方法或理解內涵,再延伸到寫作,或談感受,或學技巧,把兩者結合得比小學時再緊密些,樹立讀是為了寫好,寫能更好地促進讀。
有人說:“日記很小,只容得下我一個人,日記很大,又可包羅萬象!庇捎谌沼浱厥獾镊攘Γ瑳Q定了日記提高一個人的語文能力乃至人的本領的特殊作用。記日記是小學時形成的良好習慣,中學需要鞏固好發揚好,使它成為積累素材、提高寫作能力的助推器。
第三階段:(20xx年9月~20xx年7月) 實驗中期階段
分析處理實驗數據,搞好階段性總結,針對存在問題,調整實驗方案,繼續進行實驗;收集整理好試驗教案,實驗總結,實驗報告,實驗文章,實驗作文,競賽成果等。
。1)開展實驗匯報課,課題組成員之間互相交流上階段成果。
(2)繼續抓好學生作文積累工作,完善“讀書報告會”、“觀察描寫作文訓練”模式,并在其它實驗班推廣。
。3)開展學生作文競賽,評選優秀作文,并匯編成冊。
第四階段:(20xx年9月~20xx年7月) 實驗驗收結題階段
舉辦優秀課堂教學展示活動,撰寫試驗總結;準備好結題所需各種材料,迎接結題驗收。
。1)舉辦實驗優秀課堂展示活動,評選出兩節優質公開課示范推廣。
。2)收集匯總實驗材料,并進行篩選整合,匯編成冊。
。3)進行實驗總結,撰寫結題報告。
(六)研究的主要成果與分析:
1、通過調查分析總結,發現中小學作文教學存在著以下現狀:
(1)作文的重要性沒有得到體現,師生普遍不夠重視。
調查結果顯示,88.3%的教師認為作文很重要,認為作文不重要的為0;42.3%的老師認為學生寫作文的態度是被動的,純粹為了完成作業。57.2%的學生討厭作文,61.3%的學生不愿意寫作文。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應試教育的影響,學校、教師、學生和家長普遍都認為,作文不像數理化、外語一樣,短時間內難以見成效,即使再努力,作文也就70-80分,要想得高分,難上加難。其次是考試分值的安排,作文從屬于語文學科,在語文的120分中,作文占據了50分,可謂是是重中之重。其他學科與語文地位相當,作文當然沒法比較。第三,作文教學從屬于語文教學,語文所涉及的內容眾多,作文教學是其中一部分,教師花大量的時間去講解課文,完成教學任務,沒有精力過多地光顧作文,每周一節作文課就算是很奢侈的,學校也未另行安排作文課。這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作文教學被輕視,作文的重要性只停留在表面上,沒有真正得到大家的認可,致使作文教學成低效教學。
。2)中小學作文教學方法不同,造成中小學作文教學脫節。
中小學教師在作文教學中,各自根據教材編排的內容教學,沒有機會或者根本不會去想了解中小學作文銜接教學中應具有的共性,各行其事,不照顧全局,不統籌兼顧,因而教學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系統的教學方法。從調查結果來看,77.3%的小學生認為教師指導作文方法是反復講解,輔以范例,一篇文章反復寫。67.5%的小學生認為老師重點講的是語言表達,很少涉及表達技巧;41.9%的中學生認為中學教師指導作文是講解再寫作再講解再寫,51.7%的同學認為老師重點講表達技巧。調查中我們發現小學高年級作文訓練大多按照命題審題立意選材起草謄寫批改講評程序進行,教師一般結合范文或范例向學生傳授寫作知識,學生按照老師的指導,模仿范例,基本上能寫出一篇語句通順、條理清晰的文章。這種教學方法把學生置于完全被動接受的地位,學生只是一味的模仿,很少會變通,有的學生甚至干脆背篇范文,交差了事。這種教學模式忽視了對學生觀察想象能力、分析概括能力、文字表達能力等綜合能力的訓練,學生依賴性強,導致學生進入初一后,因教師不能再提供范文而不知如何下筆,學生作文水平何談提高。
(3)中小學作文教學側重點不同,評判標準不同,造成中小學作文教學難以銜接。
新課標對小學高年級作文教學的要求是:能寫簡單的紀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內容具體,感情真實。新課標更多關注學生的記敘能力,對表達方式沒有具體要求。新課標對中學作文教學的要求是: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根據表達中心,選擇恰當的表達方式。根據這個要求,中小學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指導時側重點也有所不同。調查結果表明,小學教師在進行作文指導中,有56.2%注重的是語言表達,40.1%注重結構布局;而中學教師在進行作文指導中,有40.3%的教師注重語言表達,35.5%的教師注重的是表達技巧。從這個結果可以看出,小學教師主要指導學生在自己掌握的語言、文字、詞匯、語法等基礎知識的基礎上,敘寫親身經歷或耳聞目睹的人、事、景、物,能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條理清晰地、具體、形象、生動地表述出來,有一個明確的中心,這樣的文章就是一篇好文章,就能得高分。而中學階段,教師指導學生作文時,不但語言表達比小學要求更高,更重要的是行文技巧和表達技巧的訓練,這對以前沒有經過這方面專門訓練的小學生來說,是很難達到的。因為小學作文的認知水平只停留在“寫實”這一感性認識上,知道什么就寫什么,中學則強調的是“寫意”,它涉及了表達方式、表達技巧之類的抽象思維內容,這無疑是一個質的飛躍。因而小學生升入初中,再按小學作文的模式行文,其作品就會被初中教師以“平淡、乏味、毫無文采可言”而判為劣作,這樣就導致了學生剛進入初中就對作文感到茫然而無所適從,造成作文不但沒進步,反而還不如小學水平的現象。
。4)閱讀積累的缺失,造成學生寫作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閱讀是吸收,習作是表達,材料的積累是寫好文章的關鍵。從調查數據來看,只有23.7%的學生經常閱讀課外書,有57.1%的學生偶爾讀讀,而19.2%的學生根本不讀;有15.6%的學生堅持寫日記或讀書筆記,66.3%的學生偶爾寫寫,18.1%的學生根本不寫。從這些數據來看,很多學生對課外閱讀不夠重視,比較隨意,只憑自己的興趣,沒有當做一項學習內容來對待。究其原因,是學生對閱讀的重要性認識不夠深刻,教師引導不到位。閱讀的缺失,造成寫作材料缺乏,從小學到初中反反復復就是那么幾件事,事例陳舊,老套,要寫新穎獨特的內容,學生就無話可說了,自然就不愿寫作了。
2、提出了相應的改進策略
。1)改變教學理念,提升對初中及小學高年級段作文重要性的認識。
根據新課標的“大語文觀”,作文教學也要樹立“大語文觀”,要深刻領會新課標對中小學作文的總體要求和階段目標,認識到作文教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學校、老師、學生、家長思想上都要高度重視,給作文教學以應有的地位。認清中小學作文教學的目的,要培養學生學習運用祖國語言,恰當地表達思想情感,不能就作文而作文。學校要保證作文教學時間,為作文教學的提高創造條件。
。2)加強教師作文教學,探索作文教學的新途徑。
教師作文指導水平的高低,是搞好作文教學的關鍵。要提高教師的作文專業水平,最好的方式就是要建立長效的培訓機制,加強教師的專業理論的培訓,實踐經驗的操作,可以舉辦不同形式、不同類型的培訓班或研討活動,也可以利用網絡這一先進設備,進行網上通識培訓,將好的經驗有針對性地推廣,以此來打造一批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同時,教學研究人員要深入學校,和一線教師一起,根據各學段的不同要求,編寫出專門的作文教材,明確作文教學目的、教學要求和教學方法,用以指導實踐。
。3)改變作文指導方式,注意寫作知識和寫作技巧的傳授。
當前作文教學指導,主要是以教師點撥為主,總體上是按照“教師命題教師指導學生寫作教師批改教師講評”的模式進行,教師指導時往往以范文為摹本,引導學生如何模仿,更有甚者干脆讓學生硬背范文,應付考試。這種教學模式忽略了學生的能動作用,學生處于被動狀態,被動地接受知識,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沒有發揮出來,這種單一的教學形式難以調動學生的寫作興趣。因此我們要建立一種新的作文教學機制,這個機制應是以學生為本,教師要根據學生生活的特點,選取切合學生生活的話題,這樣學生才能調動自己的生活儲備,才有話可說,有事可寫。小學高年級教師在進行作文指當時,應將眼光放遠一些,適當對學生進行一些表達方式的引導,讓學生提前站上高一級臺階,為中學打好基礎。中學教師在學生剛入初中時切不可過快地提高要求,應給學生一段磨合的時間,承續小學的教學重點,逐步轉移到中學軌道上來。然后才正式介入寫作知識與寫作技巧的指導,逐步引導學生掌握如何審題,如何構思,如何選材,如何立意,如何表達,循序漸進,日趨提高。切不可操之過急,急于求成。
。4)重視閱讀積累,豐富寫作素材。
讀寫結合,以讀促寫,這是許多作文成功的經驗。現行的學生課本中大量的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美文,教師要充分發揮教材的作用,除了讓學生學習文章內容之外,更應當讓學生理解文章的寫作特點,即要讓學生在理解作者“寫了什么”的同時,更要知道是“怎么寫的”,“為什么要這樣寫”。這樣學生在獲得閱讀體驗的同時,又獲得了寫作知識。當然,光有課本內容還是遠遠不夠的,教師還應當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要告訴學生眼光可以放高一些,可以看看名著,還可以閱讀一些精美雜志,諸如《讀者》,《少年文藝》《意林》之類,讓學生從中選取一些文質兼美的美文來閱讀,只要學生看得懂,就一定會有收獲。另外,一味地看書,不做筆記,效果特差,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進行摘抄,抄優美語句,抄哲理名言,抄自己最喜歡的語句,還可以讓學生寫寫讀書筆記,將自己閱讀所得及時記錄下來,這些都可以成為今后作文的良好素材。有了這些素材,學生寫作猶“如魚得水”,還愁寫不出好文章?
教師的業務水平有了較大提高。
由于我們以課題研究為抓手,引導教師加強理論學習,進行深入探討,大膽進行實驗,所以廣大教師在學習與實踐中逐步提高了自己的業務水平,成為學校的業務骨干。
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學習心理及精神狀態發生了顯著變化
實施三年來,學生學習內驅力顯著增強,興趣提高了。學生作文速度、寫作水平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從學生和家長的反映看,效果喜人,這在以往是從未有過的現象。
學生的精神面貌有了前所未有的變化。他們自信了、活潑了,友愛了,堅強了。學生再也不會“談寫色變”了,寫作積極性的大增,帶來了成績的提高。
。ㄆ撸┭芯拷Y果評估
通過研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突出表現在兩個方面:
1、通過對中小學作文教學內容、要求、方法、手段的差異的探討,提高了教師作文教學的針對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目的性,有效地提高了語文的教學質量。
2、作文現狀的分析對小學作文教學有借鑒、警示、指導作用,薄弱環節可以及早加強;對中學作文教學有前瞻性,避免中學的重復教學,從而全面夯實學生的作文基礎,提高作文教學效率。
(八)實驗反思
1、雖然對課題實驗研究的正確理念已進行多次學習,但將正確理念轉變為教學的行為,仍存在著差距。
2、課堂教學是課題實驗應該關注的重點。觀念的轉變,師生關系的正確定位,有待進一步解決。目前的課堂教學效率不高的現狀仍然在一定程度的存在著。
3、課題實驗的諸多問題還有待解決。如超前性與統一性;實驗性與常規性;指導性與研究性;機械性與靈活性;研究性與發展性;模式化與特別化;試驗研究與理論思考。
小學教學研究報告 3
人類是群居生物,每個人都免不了與他人的人際交往,一個人可以沒有什么工作技巧,但卻不能不會交際,而人際交往技巧往往體現在小學語文的教育中,良好的小學口語教育會給孩子將來與他人的交流技巧打下基礎,因此需要在小學階段的教育中加強此方面的工作,從小培養出孩子的交際能力,這對孩子的終身發展都有莫大的好處,在以后孩子們長大成人踏入社會后這些技巧都會成為他們的敲門磚。
一、口語交際教學的意義
1、我國國情的需求:
我國人才市場目前處于供大于求的尷尬局面,許多家庭和學校大多都只注重將學生的理論課成績提高卻忽略了他們實踐能力的提升,這就導致許多求職者在面臨求職或者已經在職的工作者往往有著大量的專業知識卻無法表述出來,從而無法創造自己該有的社會價值,因此必須加強在這方面的培養與思想教育工作。
2、日常生活的需求:
人們互相表述信息用的方式大多是用說話來實現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免不了要接觸到各種形式的口語交際,而與他人的交流成功與否決定了我們的人際交往圈的大小,在小學階段就開始這方面的培養可以說已經是刻不容緩的決策。
3、從國外的口語教學科學地看待口語訓練:
在英美德等西方國家都對自己國家的學生口語水平方面的教育十分重視,各國母語教學的重點工作都逐步加重了口語訓練的比例,比如:
在美國的一些心理生理專家曾搜集了大量信息進行統計分析,表明了人類腦部管理預言天賦的部分是在左腦,左腦同時也管理著邏輯能力,并且一般人們都不會在小時候注重此方面的發展,因此左腦的發展是滿于右腦的,在高效提高孩子口語水平需要從科學的角度來分析并制定左腦開發工作,腦部發育一般在小學階段是最快的。
神經學家也通過大量研究發現孩子在小學階段能夠穩定地說出話時就開始完善自己的獨特語法庫,而這個完善的過程大多都在十年左右,在孩子十歲前后是口語發展的最佳階段。低年級的某些口語教育很可能決定孩子一生中對語法的理解。
二、口語技巧的訓練
1、日常生活中的練習:
孩子在完善自己的語法庫的時候借鑒的經驗大多來自于自己生活中接觸到的人,比如父母朋友和老師等,因此父母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多和孩子進行交流,比如給孩子講一些童話故事,然后和孩子一起念,教他們應該怎么正確地念出每一句話,然后再由童話故事引入生活,在生活中如果孩子的某句話說錯了也要及時糾正過來,并且在隔一段時間后繼續問這一句話的念法,直到真正改過來。孩童時期的教育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家長要以身作則,自己也不能經常說方言式口語,從而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孩子的口語技巧。
2、教師的積極引導
。1)活躍課堂氣氛,增加互動內容:口語的訓練不僅在國語課可以進行,在所有課中都可以加入互動內容,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在開心的心情下更容易學習知識,并且還能在對于問題的討論過程中加深對說話技巧的熟悉度,在無時無刻的練習中真正地理解自己母語的說話技巧。比如:
在數學課上老師教同學們加減法的時候可以將學生叫起來朗讀題目,然后逐字分析其中的已知條件,而數學題目中有許多條件是隱含在字里行間需要讓學生自行揣摩的,因此數學老師也是非常需要教導學生學習口語知識的,例如在:“( )除以6=20……( )這個算式中要使得余數最大,被除數是( )?余數是( )”這道算術題中為什么問的是被除數而不是除數,應該如何從題目中提取正確的信息,省略不必要的多余條件,還有各種詞匯的理解都需要口語訓練的`加強才可以讓學生理解。
。2)分析人物心理活動:口語是一門深奧的學問,它不僅是指說話的技巧,還是指個體與個體之間的信息交互,是一個多元化的交流過程,尤其漢語博大精深,在說一句話的時候還可能隱含了許多隱性含義,因此在我國的口語訓練中應該包含語言、心理以及文化內涵等多個方面。比如:
《小苗與大叔的對話》一文,其中有許多口語對話都可以仔細分析人物的心理活動并給學生們講解,比如季羨林說:“桌上擺的,都是正課!币约啊翱刹皇亲屇阋惶毂诚聛韱!边@兩句時候為什么會笑,還有苗苗在采訪的過程中問季羨林的問題的順序是不是有什么規律,具體是什么?如果更改的話整個采訪的過程會不會有什么變化等等問題。從對這些文章的分析來解析人物心理,從而真正讓孩子們掌握口語技巧,達到正確的、高效的口語訓練效果。
3、孩子本身的性格:
語言的訓練從來都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尤其是漢語這樣博大精深的語言,更是晦澀難懂其中的含義,這就需要學習者十年如一日的練習,語言的學習并非需要什么天賦,而是積累的過程,而練習的程度往往決定于孩子與他人的交流,如果孩子性格開朗,可以多與他人交流就可以達到訓練的效果,但如果孩子是特別格內向的人,那么可能一天也跟別人沒說幾句話,進而口語水平低下,從而一開口就鬧笑話然后更加不敢開口,這樣將會造成惡性循環。因此家長與教師應該在孩子生活中積極引導他們主動自主地與他人交流從而達到訓練口語和開朗性格的雙重效果。
口語教學作為小學階段新課改的重要內容,也是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其能力的培養不僅是語言水平的提高,因為語言是代表了一個國家的文化底蘊,語言是歷史前輩傳承給我們的巨大財富,因此口語能力的提升也是對自己國家的了解逐漸加深的過程,所以口語的推廣也是對于國家文化的傳播和繼承,承載了巨大的責任,因此教師和家長在孩子的口語學習過程中必須做好應有的監督工作,引導孩子積極主動地學習和訓練,從而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同時做好口語交際的學習工作,學生們將在學習的過程中健康快樂的成長。
小學教學研究報告 4
一、問題的提出及課題的研究現狀
近年來,隨著課改的深入進行,語文教學的改革對教師和學生都是一種巨大的挑戰,翻閱我們學生的習作不難發現,無論是從選材上,還是文筆上,作文水平一般,有的還有跑題現象。由此看來,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培養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一環。通過作文教學研究對學生進行提高語文綜合素養的研究。
二、課題界定及其研究目標
。ㄒ唬┱n題界定: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研究
(二)課題研究的目標
培養學生觀察生活,認識生活的能力。教學生在貌似不變的學習生活中,做個有心人,找到需要表達的內容,認識生活的精彩紛呈!
提高學生從生活中調查研究、收集資料、整合有利信息,以及分析整改的能力。能充分運用這些信息。提高寫作能力,以寫作呈現生活。學生通過對生活的充分認識,做到有話可說,有文可寫,并且能夠寫的精彩。
三、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ㄒ唬┱n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1、理論意義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己,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因此,寫作是促進學生發展的重要渠道,是走向社會的“介紹信”,寫作是更好擁有生活的需要。
總之,《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內涵和建構主義理論是開展小學作文教學研究的理論基礎。
2、實踐意義
通過開展此項課題研究,進一步更新作文教學觀念,轉變教與學的方式,改革作文課堂教學方法,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作文課堂教學效果。同時,激發學生寫作文的興趣,使作文成為學生學習和生活的需要,改變學生作文存在“抄、套、編,假、大、空”現象,引導學生在作文中說真話,說實話,說心理話,表達自己真實的看法,抒發自己真實的情感。
四、研究內容
1、語文學習是與生活分不開的,因此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入手,探索研究如何將作文訓練內容向生活延伸。
2、如何在指導學生作文時創設寬松環境,激發興趣。
3、如何在講評作文時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異;如何在批改作文時實施多元化評價,讓學生品嘗習作樂趣,使學生真正成為寫作的主人。
4、如何引導學生留心觀察身邊事物,對生活的獨特視角和見解,有特別地表達。如何讓學生真正做到說真話,寫真話,表真情。
五、課題研究的策略
。ㄒ唬、加強理論學習,更新觀念
扎實有效地進行理論學習,使研究的參與者樹立正確的觀念是開展課題研究的基礎與前提。因此,我們始終把更新教學理念作為首要任務來抓。
1、自主學習,深化理論素養
課題組要求每一位課題成員訂閱一份教學雜志,不斷充實、更新實驗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使其在交流中不斷吸取“營養”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為更好地進行有效的作文教學研究奠定了基礎。并定期做好閱讀摘抄。
2、專題培訓,奠定課題研究基礎
每兩周開展一次課題研討活動;做到有計劃、有過程、有分析、有總結。通過學習培訓,使課題組教師對“作文教學研究”的意義有了更深一步的認識,明確了作文教學就是讓學生能“我手寫我心、我口表我意”,自主地寫作,寫真實的文章,寫有創意的文章。實驗教師的認識不斷提高,為深入課題研究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圍繞課堂教學,深入研究
開展本課題以來,我們致力于作文教學方法的探尋,以自主作文的基本方式進行教學。每學期開展兩次課題研究課的設計、教學實施、反思活動,促進課題實驗的.開展。
(三)、優化教學過程,促進發展
開展課題研究,貴在探索,重在實踐。為此,實驗教師把開展作文課堂教學作為有效的作文教學的突破口,致力于引導學生說真話、抒真情、表真感、述真意,努力寫出有真實內容、有獨特感受、有特別思想的文章。
六、課題研究的不足
本次課題研究極大地提高了教師研究教學的積極性,雖是“摸著石頭過河”,但通過課題研究增強了教師的自信心。課題研究組成員在課題的研究中得到了成長。然而,對于我們偏遠的農村孩子來說,寫作文往往成為他們的難題。
1、學生的作文內容空洞,語言匱乏
農村的師資配置不夠,很少有體育和音樂教師,還有資金的短缺,所以,校內活動也很少開展。生活的單一,見識面的狹窄,加上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沒有做到讀寫結合,不注意引導學生大量地閱讀和背誦。大部分學校又沒有圖書室,學生閱讀面狹窄,語言能力缺乏,不能充分表達內心感受。
2、作文題材雷同,千篇一律
農村大多遠離城市,村里人們生活很單一,見識較少。學生在學校里每天都是在上課、下課的循環中度過。課外及節假日也只能在孩子們的嬉鬧中打發。加上鄉村一些教師把學生習作定位在一些優秀作文選上,一上作文指導課就讀范文,或者不厭其煩地指導,甚至如何開頭,怎樣結尾,中間又怎樣寫具體都反復強調,學生的思維被限定得死死的。本來學生就沒多少內容可寫,教師這么一限制,寫出的文章理所當然雷同甚至千篇一律?傊覀儗⒃谶@一階段的基礎上,圍繞新課題改革的實際,緊密聯系實際汲取成功經驗,克服研究中的不足,必須利用現有的條件,把握住有利的時機,認真琢磨科學的指導方法,給學生營造起適合其樂于表達的作文平臺,讓他們以正常的心態,愉悅的情感,足夠的勇氣與信心,步入人生書面作文表達的第一道門檻,使研究工作再上新臺階,讓我校教師在課題研究工作上再上一個新的臺階!
小學教學研究報告 5
一、研究背景
1.深遠的社會背景。邁入信息時代的今天,享受著物質文明的當代人同時對物質需求激發了不盡的欲望,大大滋長了急功近利的“市場性格”;在文化同時受到商業化、時尚化的影響下,精神層面的生活遭遇了不應該有的困頓和壓制。物極必反,人們終于意識到,面臨新的挑戰,我們必須呼喚生命意識的回歸,呼喚生活中詩性的回歸!應當說,在新課程引導下的語文教學對詩情的渴望和詩意的追尋,正是時代之光的一種投射。
2.語文教學的現狀。從語文教學的歷史積疾來考察,在應試教育魔棒的指揮下,我們的語文教學過分強調了思想性,文本中彌漫著的人性、詩性的光輝熟視無睹。在應試教育的羈絆中,教師的工作受束縛,貼標簽似的說教、支離破碎的分析,陳陳相因的教學模式屢見不鮮,導致學生課堂沒有吸引力。教育的人文價值,精神內涵卻被消解、異化了。應試教育將樹人、育人的基礎教育淪為一種高度工具化、技術化的訓練,充滿人性之美,富有情性之趣的語文變成了枯燥乏味的技藝之學、知識之學,乃至應試之學,這種畸變在一個曾經有千年“詩教”歷程的國度里,是一道“尷尬的風景”。在科學和人文之間尋求平衡,在理性和感性之間尋求歸路,這就是“詩意語文”存在的最大理由,也是“詩意語文”在今天課改中呈現的最大價值。
3.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新的課程標準特別強調對作品的審美意識、審美情趣、審美感受和審美創造的把握,把創設審美意境、讓課堂充滿詩情畫意放在了一個突出的位置。實質上是努力讓學生在課堂上接受美的熏陶,而這種熏陶不僅有利于學習本身,還有利于學生心靈與人格的健康發展。因此,語文課應該給人以美的愉悅、美的享受。而且新教材的選文及其文本語言突顯了人文性這一特點,詩意人生與詩化語言成為課堂教學中師生共同感受和體悟的主體,教與學就是在對人生的詩意感悟和對文本的詩化語言的解讀體味中,得到情感的共鳴、感應與升華。
4.孩子天性的召喚。好說、好動、好問、好想、好表現,是小學生的天性。如果走近學生,蹲下身子,走進學生的心靈,就會看到一個又一個奇異精彩的世界。這世界里,充滿著生命的活力,彌漫著詩意的光輝。置身于這般詩意的世界中,你也會情不自禁地要說、要動、要問、要想、要表現。然而,某些課堂上,學生的天性被無情地泯滅了。無聊的“啟發”、變味的“多練”、癡情的“多媒體”搶走了學生的時間和空間,剝奪了學生的說、動、問、想的權利,實在是對學生天性的泯滅。
5.教師專業化成長的需求,F在的社會有一種浮躁,浮躁之氣開始向校園擴散。浮躁實際上是一種功利,也是一種膚淺。當今有些語文教師也在縮減為看教輔材料和“快餐讀物”,把學習縮減為看電視,把思考縮減為一次報告會的考試,把教學設計縮減為教學案例的組合?傊,豐富的過程簡單化,精神價值被縮減成了實用價值,于是,有些把精神追求異化成官能享受。這樣,理想和追求在旋渦中被沖走了,流逝了。我們的語文教師應該內心涌動著精神的訴求和理想追求的激情,與縮減的旋渦抗爭,應時時勉勵自己,嚴格要求自己擁有豐富的文化底蘊,高超的教育智慧,遠大的職業境界,要有摯著的追求和期盼,這樣,才能師生共同“詩意地棲居”在語文這片土地上。
6.課例研究與新課程同行。早在19世紀70年代,課例開始被運用于哈佛法學院。1986年開始,課例研究被卡耐基工作組推崇為教師教育的核心,成為“聯結理論與實踐,揭示教師在復雜的認知活動中如何運用高層次決策技能的有效途徑”。在國內,課例研究是與第8次課程教材改革一起盛行起來的。新課程體現了教育的轉型,也包含了教師應當以“研究”的觀點來看待自己的教學生活,并采取相應的態度和行為方式。案例研究作為一種教育世界觀,不僅影響著教師的價值取向,而且影響著老師的行動方式。以敘寫有問題情境的課例,記述自己的教學生活并作出教學的思考,無疑是最適合教師的工作要求和言說方式的研究方法。這是一種選擇,也是一種責任。課例記下的不僅是詩情的奔流,它同時也是困惑中的歷練,思索后的蛻變;反思中的體驗,博采后的驚羨。
語文教學應該是詩意盎然的'。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為了每位學生的發展,我們掙脫應試教育的繩索、枷鎖和鐐銬,跨上素質教育的軌道,與時俱進,昂首闊步走進新課程!缎W語文詩意閱讀課例研究》順應了學生的天性,構建了綠色的學習環境,拓展了課堂的空間,主要通過設計、收集、整理一個個充滿詩意的案例,促使教師盡快的走進新課程。通過實驗我們驚奇地發現,展示在面前的語文課堂,是一個活力四射、詩意盎然的嶄新天地,是一個鮮活生動、五彩斑斕的全新世界!
二、語文詩意閱讀課例研究的策略
第一、創設詩意校園環境,營造詩性文化氛圍。
開題伊始,由校長劉大兵同志創意,我校努力為構建“處處是教育之地,人人是教育之師;人育環境,環境育人”的詩意環境而默默耕耘!皶阋u人,點亮詩意人生”的教育理念特別引人注目,“讓詩意棲息校園,讓閱讀成為習慣”巨幅彩噴字畫,無聲地召喚著楊小的每一位學生,每一位教師,每一位家長都來為此而努力!《一日常規三字歌》里的每一句溫馨提示宛若一個個跳動的音符,串編成了一首朗朗上口的歌謠,深入到每一個學生的心中,嚴格規范一言一行。學校精心設計,規劃建設,將詩歌中的名人事跡、名句哲理制成版面,懸掛墻上;將校園圍墻畫用詩歌中的故事做成宣傳畫,制作詩歌長廊,將古代詩歌、現代詩歌及師生創作詩歌隨時展示,讓校園內每一面墻壁都會說話、每一個角落都是風景、一草一木都教育資源、一磚一瓦都體現引導和熏陶,形成一道道亮麗的風景。
第二、夯實文化底蘊,培養詩意教師。
“詩意語文課堂”呼喚富有詩意的語文教師,鼓勵教師用詩樣唯美的語言演繹課堂。這就要求教師有深厚的文化底蘊,為此,學校通知邀請專家作講座,開設教師論壇、推薦書目閱讀等形式,讓教師夯實自己的文化底蘊,同時,還聘請播音員等朗誦水平高的專家來給老師培訓,提高教師語言感受的能力以及朗讀的技巧。并要求教師讀書活動要做到“四個結合”,即:讀書與教育教學結合,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讀書與教學反思結合,讀后要撰寫讀書心得;讀書與新課改結合,提高自身文化素養;讀書與校本培訓結合,提高教師專業水平。
第三、開發校本教材,拓寬課程資源
“詩意的課堂”需要有文化的積淀,而古詩文是我們民族文化的精華。俗話說“少時讀經,受益終身”,為此,我校緊扣學校的地域特點和文化傳承,依據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特點,以適合背誦和理解的《詩經》、《唐詩三百首》、《宋詩一百首》、《千家詩》等經典為基本內容,精心編輯了《小學生必背古詩詞》校本教材。校本課程集中體現了“三確!薄叭匦浴保创_保“有教師、有課時、有效果“,突出“層次性,連續性,承接性”。在每日早晨7:307:50的經典誦讀課上,師生共讀欣賞,讓學生們既可在詩文中受到熏陶與感染,又可以了解多方面的知識,把握時代脈搏,體悟自然風光,人間真情。
第四、活動紛呈,領略詩性文化風采。
1、抓好常規工作,搭建詩意的舞臺。
每日“兩個一”(每日早上安排20分鐘作為“讀書時間”,每日午間播放名篇詩文名段欣賞)活動,讓學生受到詩性文化的浸潤;每周“兩個一”(每周一次紅領巾廣播站詩歌朗誦會,每周一次的“古詩文背誦擂臺賽”)活動,為學生提供厚積薄發的平臺,激發學生讀書和創作激情,豐富了詩性教育的特色;每月“兩個一”活動:每月開展一次主題讀書活動,采取集中的時間,豐富的形式,掀起師生讀書高潮。通過故事會、朗誦會等形式,檢閱學生讀書效果,增強學生讀書的樂趣。如 “好書我推薦”,學生用富有激情的演講形式,把自己喜好的書目推薦給同學們,幫助同學選好書,讀好書。每月一次的“詩意校園活動展示會”更是豐富多彩:畫詩,吟詩,唱詩,演詩,舞詩……學生,家長,教師紛紛閃亮登場。整個校園以及校園中的每一個人都沉浸在濃濃的詩情畫意之中。
2、班級詩性文化建設,享受閱讀的快樂。班級詩性文化建設是校園詩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形成班集體凝聚力和良好班風的必備條件。學校的班級詩性文化建設做到“三結合”:把課前古詩吟唱與“詩文小秀才”評比相結合;把“開放閱覽室”與“讀書我最愛”展示活動相結合;把“大閱讀”與建立“班級詩歌小組協會”相結合!叭Y合”的做法讓學生親近書籍,讓班級飄揚書香,讓學校溢滿詩意。走進每一個教室,每一個角落都體現出獨具匠心和文化氣息,每一寸空間都充溢著濃烈的讀書求學氛圍。每節課前,每個教室傳來的是朗朗誦詩聲,富有節奏,富有美感,富有人文氣息的詩意已經漸漸棲息于校園的每個角落了。
第五、構建詩意語文課堂,推動課題的深入研究。
語文課堂,應該是學生語文素養的發展樂園。在課題研究中,我校語文教師用富有詩意的語言與學生攜手漫游語文天地,共享語文樂趣,給學生語言文字的魅力熏陶,給學生詩情畫意的審美啟迪,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獲得語言的積淀、語感的培養和文化品位的提升。
一、導入語激趣未成曲調先有情
導入語貴在引趣,指向,有經驗的老師常反復推敲開頭語,好像演奏小提琴曲,弓子一上弦,就要發出動聽的音符,導入也是如此,激情的導語,從老師的嘴唇傾瀉出來,就流向每個學生的心田。
在教《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一詞時,我們設計了這樣的導語:“古典詩詞是中華民族文化長河的一朵藝術奇葩,唐詩與宋詞平分秋色,使我國古典文化彌漫著清雅與芬芳。我們曾經領略過唐詩的靈動風采,感受過它的博大精深,體會過它難以言傳的神韻,品味它只可意會的意境。今天我們將采擷宋詞中的一朵美麗素雅的小花,它的名字叫: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這段導入語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們個個欲一睹“西江月”為快。
教學《和時間賽跑》時,我校盧艷教師即興從眼前之景導入:“早晨,我路過辦公室門前的池塘,發現那曾經碧綠的荷葉已枯敗了,當時我就感嘆‘時光匆匆,歲月無情’哪。逝去的時光我們再也不可能找回來了。就像現在,我站在講臺上向大家傾訴,這樣的情景,這樣的時刻,過去了,我們都無法再找回,所以,我就想呀,我們一定得學會和時間賽跑!眲忧榈脑捳f到了學生的心坎上。學生們情不自禁地打開了課本。
二、過渡語延情為課堂串上詩意的珍珠
過渡語貴在銜接,一方面使課堂結構融為一體,另一方面,有效的延續感情。教學《負荊請罪》一文時,為引導學生對韓勃進行評議,我說:“廉頗、藺相如形象豐滿,當然令人難忘,可如果沒有平凡人物的襯托,他們的形象也會黯然失色,誰是這樣一位襯托‘紅花’的‘綠葉’呢?”學生們自然把目光聚焦在韓勃身上;再如,在講授《雨中登泰山》時我們這樣導引過渡的:
作者啟程登泰山了,教師問:“你們看到雨中的泰山是怎樣一幅景色?過岱宗坊后首次映入眼簾的又是怎樣的一幅奇景?”學生通過閱讀把虎山水庫奇景盡情欣賞一番后,教師又往前推進“盡管黃錦、白紗的奇景美不勝收,但‘雨大起來了,不得不拐進王母廟后的七真祠,’為什么叫七真祠呢?詞中最傳神之作是什么呢?怎樣傳神?”……最后“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苯^頂又是怎樣的風光呢?讓我們帶著勝利的喜悅,來欣賞這仙境般的美景。當于漪老師用這一系列富有情趣的設問語言把學生安然地從一個波峰送到另一個波峰上,一節課就不知不覺地過去了。引用經典詩文進行過渡既能讓學生更好地感悟文中的情感,又能使學生積累語言素材。在教《梅花魂》時,當品讀完外公因想念家鄉而三度落淚后,我們引用詩句“悠悠天宇曠,切切故鄉情”作為過渡,使學生既能提高語文素養又能體會外公當時的心情。
三、引導語點撥詩意與理性渾然交融
“一粒沙里見世界”,雖然教學中的引導與點撥僅僅是課堂里的一些小小片段,卻熔鑄了教師的智慧,凝聚了教師的心血,體現了教師的素養。如教學《草船借箭》時,老師如此點撥:“我覺得這篇課文挺有意思,我發現這篇課文寫諸葛亮說的地方一共有十一處,……但是我發現,只有這個地方在諸葛亮說的前面加了一個“笑”字,諸葛亮笑著說!銈冄芯垦芯靠矗銈冇X得諸葛亮他在笑誰?”生自由讀后回答:生1:我覺得諸葛亮是在笑曹操,因為霧這么大,笑曹操不敢出來迎戰。生2:我覺得他是在笑他自己的神機妙算,笑他自己有這么大的本領,對所有人都了如指掌。生3:他還在笑魯肅,魯肅前面吃驚地問諸葛亮說:“曹兵出來怎么辦?”諸葛亮后面回答了魯肅。……
“諸葛亮在笑誰呢?”學生在前面的探究學習已經基本明白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的基礎上之后,老師進一步抓住諸葛亮的神秘一“笑”這個關鍵點,適時、適度地以問題來進行點撥,引導學生感悟隱藏其中的深刻內涵和多種信息,使學生更透徹地理解課文內容,更準確地把握諸葛亮這一“神機妙算”形象,大大深化了探究的內容,也使學生進一步探究的興趣和信心不斷增強。老師的此處點撥令人稱快!---這一探究中的點撥一石激起千層浪,激發了學生要進一步探究、獲取知識的樂趣!
四、描述語動情美麗的語言化為美麗的風景。
描述語貴在具體、生動、形象。在教學《黃果樹瀑布》,“銀雨灑金街”一景時,我描述道:“大家知道為什么叫‘銀雨灑金街’嗎?原來這是云貴高原獨特的地理氣候造成的。白天,云蒸霞蔚,云霧縹緲,水汽被大量蒸發上天;而到晚上,氣溫驟降,水汽便大量凝結降下蒙蒙的細雨,如煙如絲,飄飄灑灑地降落在大街上,這條街便由此而得名了!
此時此刻,情與景遇,景與情匯,學生心動神移,達到了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美妙境界。
五、結束語升華將“詩意”棲居到底
結束語貴在升華認識,拓展思維空間,提升精神境界。從而達到領悟事理、陶冶情操的目的。在教學《村居》時,以這樣的話語結束:“一首雋永的小詩就是一幅美妙的畫,一道迷人的風景也是一首清新的詩,詩情畫意走進我們的課堂,是否融入了你的心靈。哲人說:‘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同學們,目之所及,心之所思,耳之所聞,皆可入詩入畫,看一看外面美好的大自然,你是否也能有感而發!苯Y果,在課間休息十分鐘里,盧紅杰同學竟然寫下了一首充滿童真童趣的打油詩:“新春一片盎然,二月牛仔嘴饞,牧人臉上開花,因春去而復返!蹦隳苷f這不是詩意棲居的課堂的碩果嗎?教學《難忘的小學生活》在總結延伸時,老師深情地說:“親愛的同學們,我還清楚地記得,6年前,你們帶著稚氣,懷著童心,邁進學校的大門。6年的時光,教室里常回蕩著你們的瑯瑯書聲;花壇旁,曾撒下你們的串串笑語;操場上,活躍著你們可愛的身影,如今,這一切就要化為美好的記憶保留心中了。作者把他對母校、老師、同學的眷戀之情傾注在文章的字里行間。你呢?打算用什么方式來表達你的惜別之情?”許多同學拿起了筆,有的寫下了臨別贈言,有的畫下了精彩瞬間,有的抒發了師生之情,有的歌唱了朋友之誼,還有一些同學將千言萬語濃縮在小詩里。
詩意,可以慷慨激昂,可以低沉幽怨;可以清雅含蓄,可以婉約動人;可以空靈蘊藉,可以熱烈奔放……我們楊小全體語文教師用愛心和智慧,挖掘教材的文化內涵,利用教材內在的文化因子,引導學生求真、求善、求美、求智慧,探索出一條適合傳承民族文化的“導引誦讀探究拓展”的語文課堂教學新模式,探索出了“營造情場、感受詩情涵詠吟味、啟迪詩思品味生活、感悟詩理言語實踐、形成詩語”的語文詩意閱讀教學模式,構建了詩意棲居的語文課堂!給學生以更多的語言文字的熏陶感染,給學生以更多詩意的陶冶與智慧的啟迪,讓學生詩意地棲居在課堂上,讓學生理性地徜徉于樂園中,從而令學生的語言素養得到全面的發展與提升。
三、本課題研究的成果
近兩年來,我們課題組圍繞學!拔幕I,內涵發展”的工作思路,不斷凝練"書香襲人,點亮詩意人生"的辦學理念。本課題的實踐研究,堅持理論與實踐探索相結合,實證與個案相結合,探索語文教學“以詩意育情,以詩意育趣,以詩意育才,以詩意育人”之路,著力營造濃厚的詩性文化氛圍。在推進新課程改革、培養學生綜合素質方面,具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營造了書香校園,構建了育人文化,提高了教育質量,彰顯了學校的辦學特色,提升了辦學品位。
。ㄒ唬╋@性成果
從課題申報、立項,到研究的整個過程,包括準備階段、實驗階段和總結階段,形成了如研究方案、各階段實驗計劃、階段總結、評價方案、活動記錄、調查問卷、反饋信息、結題報告等各種材料,留下了我們研究走過的每一個堅實足跡,見證了我們研究灑下的每一滴辛勤汗水。
1、“小學語文詩意閱讀課例研究”結題研究報告
2、“小學語文詩意閱讀課例研究”過程集《追尋詩意的語文》
3、 “小學語文詩意閱讀課例研究”論文集《牽手詩意的人生》
4、 “小學語文詩意閱讀課例研究”的個案課例集《流淌詩意的課堂》
5、“小學語文詩意閱讀課例研究”師生詩文集《綻放詩意的花朵》
。ǘ╇[性成果
我們覺得,本課題的研究不僅給我們的學生帶來了學習方式的變革,帶來人文知識的滋養,也給廣大教師以心靈上的觸動和行動上的提升。
1、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教師的教科研能力得到提高。課題組成員在積極參與課題研究過程中,不斷學習,不斷實踐,教師的教學觀念發生很大的變化,教學與科研能力得到提高。課題組朱紅和盧艷老師在公安縣語文教學比武活動中均獲一等獎;鄒先菊、劉立瓊教師經常在鎮內上語文觀摩課,引領全鎮教師走上詩意語文研討之路;組內多位教師在校賽課、各級論文評比活動中獲獎。
2、對詩意語文教學的有效策略進行了探索,展開詩意語文課堂教學研究。在閱讀教學、作文教學、綜合實踐活動等方面探索出了“營造情場、感受詩情涵詠吟味、啟迪詩思品味生活、感悟詩理言語實踐、形成詩語”這一小學詩意語文教學的有效策略和途徑,讓學生在詩意文化的熏陶下,涵養詩情、發展詩思、感悟詩理、積淀詩語,促進了學生語文素養的和諧發展。
3、讓學生在濃濃的詩意課堂中受到了教育和感染,并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了他們的文化品味,審美情趣和學習興趣。在研究的三個階段,我們都對學生們進行了問卷調查。從調查情況來看,學生的學習興趣變得濃厚了,學習能力增強了,學習方式發生了變化。從實際效果來看,參與實驗的各個班級語文成績穩步提高,在各級組織的語文知識競賽、征文比賽等語文類活動中成績突出、屢獲大獎。
四、問題與探討
1、課題組成員的教科研理論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在課題研究中盡管組員們大多參與的熱情都很高,并取得了諸多的實踐成果,但是,若要將實踐的素材進一步上升到理論層面并推廣開去,則仍需要參研教師以后繼續自覺提高科研意識,不斷提升自己的教科研理論素養和實際操作水平。
2、今后還要就如何進一步追求語文課堂“詩意閱讀”的上層境界“平中見奇,含而不露”下功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操作、方法等方面繼續加強研究并進一步上升到理論層面。
我們的展望:
語文詩意閱讀課例研究,我們是對自己教學經驗的反思,這是更高的教學智慧,勇敢的否定自己。課堂是心與心之間的交流,因為我們追求的是語文的詩意,詩意的語文。盡管本課題即將結題,但我們對語文詩意閱讀課例的研究將不會停止,我們將在學習中反思、在教學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長, 在“實踐+研究”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力爭讓我們的課堂意趣盎然、詩情洋溢,閃現出教育教學藝術的光輝。以課題的研究打造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以課題的研究為學生的持續發展奠基!
小學教學研究報告 6
一、選題價值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三、四年級學生的閱讀量不少于40萬字。”溫儒敏教授也提出海量閱讀,讓學生連滾帶爬地進行課外閱讀。小學生課外閱讀是閱讀教學的起點和基礎,不僅有利于擴大學生視野,而且也能提高學生的閱讀品味和閱讀能力。但縱觀目前的農村小學中年級課外閱讀的現狀卻不容樂觀,且處于一種嚴重缺失的狀態。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部分家長觀念比較陳舊,學生考試分數的高低才是他們真正關注的問題,有些甚至還認為讀課外書那是“不務正業”;有的家長雖重視孩子閱讀,但總苦于無從下手。
2.相當部分教師本身缺乏對課外閱讀問題的研究,所以對于培養學生閱讀能力還缺少指導經驗。
3.多數學生還沒有養成閱讀的習慣,他們往往對閱讀沒有持久的熱情。
4.學生閱讀書籍經典較少,魚龍混雜。
5.學生閱讀能力亟待提高。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币胱寣W生在有限的學習時間內,獲取更多的知識信息,僅靠有限的課堂教學是不能奏效的,必須尋求更廣闊的教育途徑,致力于大知識、大智力背景的開拓。因此,為了有效解決該問題,我在平時教學中,進行農村小學中年級語文拓展閱讀課例研究。
二、過程質量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強調教師要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培養學生廣泛的課外閱讀興趣。課外閱讀一方面可以有效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認知和文化底蘊,另一方面對于培養學生閱讀與寫作等方面能力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但對于遠離城市的農村小學而言,長期以來的經濟落后,使得學生的閱讀資源嚴重缺乏,閱讀渠道狹窄,孩子們手中的課外書籍都以考試類、輔導類書籍為主,接觸其他的閱讀材料少,語言積累比較困難,無法感受到豐富多彩的課外閱讀給他們帶來的快樂,更加難以形成課外閱讀的良好習慣。由此可見,拓寬學生課外閱讀渠道,讓學生以書為友,是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習慣的重要途徑。
。ㄒ唬┺r村小學中年級學生課外閱讀的價值功能
1.滿足農村小學中年級學生的求知欲望
目前我國大多數農村小學的信息資源比較落后,而處于中年級學生年齡一般在9~11歲,處于該年齡段的學生往往對外面的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且對知識有著強烈的求知欲,課外閱讀正好能夠滿足他們對知識的渴望,可以讓他們通過閱讀了解自然、了解社會及世界。
2.有助于陶冶農村小學中年級學生情操
農村小學中年級的學生正處于少年時期的黃金階段,由于他們大多數人的父母長期在外打工,對他們缺乏有效的人生引導。因此,拓展學生課外閱讀渠道,能讓處于該年齡段通過閱讀一些優秀的文學作品,獲得思想上啟發、情感上熏陶和思想價值觀的引導,對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和道德觀的形成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ǘ┩卣罐r村小學中年級學生課外閱讀渠道的措施
農村小學中年級學生正處于積累知識和人生價值形成的重要階段,課外閱讀在小學中年級學生的學習與日常生活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尤其是農村小學中年級學生對外面世界的渴望,更需要我們在教學中大力拓展學生的課外閱讀渠道,為學生創造更多的機會與空間進行閱讀,從而讓學生能夠真正沉浸在課外閱讀中,去思考、去體驗和去享受。
1.加強班級圖書角建設,合理利用資源。
班級不應該只是知識的灌輸地,更應是一個經典圖書的匯聚場。班級圖書角能為學生的課外閱讀提供豐富的閱讀資料。目前由于農村經濟的`落后,農村小學圖書館的建設缺乏社會關注和資金,因此因地制宜建立班級圖書角對于農村孩子是一件幸福的事。
收集圖書是最考驗班主任的一個環節。僅憑我們班主任微薄的工資不足以撐起這個圖書角,所以要嘗試借力經營。我從以下幾個方面收集圖書,建立圖書角。
、侔l動學生自愿捐借
發動孩子自愿每月借出或者捐出自己已經閱讀過的書籍,放在班級圖書角供同學們交換閱讀。這種大多數家庭都容易接受的方式,很容易使班級小小圖書角擁有足夠流通的圖書數量。
、趧訂T家長自愿捐贈
如果能夠獲得經濟條件較好的家長的捐贈,也可以解決圖書角建設之初的燃眉之急。我在班級圖書角走上正軌后,通過班級微信群動員部分家長捐書。這樣班級圖書角的書豐富了,可以滿足學生讀書的需要。
、酃膭罾蠋熥栽纲浰
作為圖書角的創建人,作為班主任的我捐贈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從家中挑選一些適合學生的書帶頭捐贈給班級,能夠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同時,也鼓勵班級科任老師捐贈。
班級圖書角建立之后,我讓學生自主管理班級圖書角,讓學生充分利用好班級圖書角,從而為學生提供更為寬泛的閱讀資源。
2.結合語文教學,拓展相關閱讀資料。
當代改革教育家李希貴說過:長期以來,以數理化的方式來進行語文教學,已經嚴重違背了語文學習的規律,訓練代替不了積累,沒有大量的誦讀、涵詠、感悟和體會,語文水平不可能提高。因此課題組老師必須重新審視自己的課堂,切實提高課堂的有效性。
如果閱讀教學的指導思想不變,教學只是死死盯住幾篇課文不放;如果閱讀教學的過程不變,老是繁瑣分析,繁瑣提問,繁瑣練習;如果閱讀教學的方法不變,課內教學不能舉一反三,拓展課外閱讀也只是一句空話。
改革閱讀教學,要從繁瑣的形式主義中解放出來,教課文要力求突出重點,簡潔明了;蚓o扣一詞,教活一篇;或抓住一句,串聯整篇;或精導一段,撥通全文或突破一點,舉一反三。
針對農村小學生閱讀資源缺乏這一現狀,我充分結合語文課堂教學內容,通過精心挑選,拓展相關閱讀資料,這樣不僅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還能為學生的閱讀帶來更多便捷。如我校第二屆“母語文化節”的“最美教研”,我執教《黃河的主人》利用網絡資源拓展羊皮筏知識,學生對羊皮筏的了解,加深了對艄公沉著、冷靜以及高超的技術理解。在課堂要結束時我總結:你們動情的朗讀就是對艄公最好的褒獎。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是我們的母親河,中華文女傳承了黃河的精神,他們像艄公一樣憑借著勇敢、智慧、鎮靜、機敏,成為黃河的主人,時代的英雄!生活中,我們也許會遇到風浪,讓我們像艄公一樣,不懼險阻,成為生活的主人!請同學們課后閱讀《大森林的主人》,思考并與同伴交流:誰是大森林的主人?怎樣才能成為大森林的主人?作者是怎樣展現獵人的智慧和勇敢的?
。ㄈ╅_展閱讀活動,推動學生閱讀積極性
小學中年級學社的課外閱讀主要呈現反復性、趣味性和選擇性等特點,且對很多事物缺乏堅持的恒心。為此,老師可以結合學校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如,在班級我利用課前五分鐘時間,讓學生輪流展示自己的閱讀成果,或精彩的段落,或名言警句,或好詩好詞,或閱讀心得,這樣既可以滿足學生的閱讀心理,也能拓寬學生的閱讀渠道,讓學生能夠吸收更多的知識。同時,我還開展班級讀書手抄報活動、閱讀筆記評比活動,評比讀書小明星活動,這樣可以促使學生以更高熱情投入課外閱讀中去。
三、成果形式
通過一年實踐探索,開展學生課外閱讀拓展,可喜的發現學生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讀書熱情越來越高漲。知識面拓寬,理解能力、寫作能力提高。在學業水平測試中,我班學生語文成績高于全鎮均分。
另外,我的閱讀教學理念改變,開展多彩的課外活動,跟學生一起共同進步。在這一年里我上了一節海安市公開課四年級語文《黃河的主人》一課,獲得與會老師一致好評!一篇《農村小學中年級拓寬課外閱讀渠道研究》論文發表在《小學生作文輔導》20xx年第12期上。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課例研究報告
摘要:本課題根據語文課程標準及語文教學的現狀,提出“小學語文詩意閱讀課例研究”,關注學生,關注教師,活化教材,探討了“語文詩意閱讀”的操作策略,初步探索了“詩意語文”教學方法。
關鍵詞:詩意語文,操作策略,教學方法初探
小學教學研究報告 7
一、課例研究背景
語言的方式,語言文字的學習,是語文學習的最根本,所有的一切都應該是為了學習語言而設計,讓同學們可以運用現在的知識可以充分體會到文字的魅力。眾所周知閱讀教學不僅是重點,更是難點。課堂上文章的剖析,即使教師把文本分析得再細,再清楚,練習題還是有學生不會寫;還有的學生即便會說了,可是寫在作業本上卻又是另外的一番情形。有時,同樣的回答,你換一種說法,有不少學生又不會了。同樣的主題文章,換一篇來練習,不少學生又不會了,教師還得重新解析文本內涵。所以平時教學中進行閱讀教學時,似乎總有講不完的內容,除了把課文解析完,還要解析練習冊上的閱讀,否則學生做出的題不盡如意。
閱讀課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學生通過閱讀課,學習識字寫字、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思想感情、學習寫作方法、提高思維能力、想象能力、表達能力。在閱讀和理解文本的時候,如果能采用合適的方法,創設一定的學習情境,學生在學習中肯定會更有積極性,學習的效率也會更高。
二、課例教學內容
(一)課例選擇:《木蘭從軍》
。ǘ┙虒W目標:
1.通過朗讀、評價等方式,理解課文內容,理解人物心理活動。
2.了解文章的描寫方法
。ㄈ┙虒W重點:體會木蘭從軍前后的心理活動,感悟木蘭對家人深厚的情感。
。ㄋ模┙虒W難點:理解文章寫作手法,目標明確,重難點醒目,能抓住教材,拓展延伸,以點帶面,感悟人生。
三、教學方法
1.朗讀法
通過朗讀內化了的語言,培養同學們的語感,通過朗讀讓學生體會情感,通過朗讀培養學生審美和朗讀能力。
2.自主、合作、探究法
新課程標準積極倡導這種學習方法,這也是創新的主要途徑,在品味木蘭心理活動的句子時,在交流學完此文的感受時,充分運用此種學習方法。
四、課例教案設計
。ㄒ唬┙虒W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認識2個多音字,認識1個偏旁,復習部首檢字法,能熟悉應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2.感悟課文內容,能抓住具體事例中的關鍵詞語、句子、段落,體會花木蘭深深的愛國精神以及愛家精神,并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應用。
3.感情朗讀,并背誦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
。ǘ┙虒W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感悟花木蘭愛國也愛家的優秀品質,說說花木蘭是如何說服家人的,并用幾句話寫下來。
。ㄈ┙虒W安排
第一課時:
首先引入主題,以歷史上的愛國愛家英雄事例展開,如岳飛,戚繼光等,然后突出巾幗英雄的事例,開篇引入花木蘭這位女英雄。學生小組討論有關花木蘭的資料,互相補充,擴大知識面,然后根據自己所了解的資料,說說花木蘭的形象。了解之后,教師展示出課題,第一節課時與教師一起,初讀課文,走進課文,了解這位巾幗英雄。
1.借助拼音,把文章讀通讀順。
2.老師根據學生情況選擇不同的學生,指名分段朗讀課文,檢測學生生字掌握情況并及時糾正讀音。
3.默讀課文,思考文中主要描寫了花木蘭的什么事件。
4.此時,花木蘭的形象在你心目中是什么樣的。
5.文中是如何描寫花木蘭的,找出對應的語段并標注。
第二課時:
1.復習檢查,指名讀生字詞
2、分小節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同學們注意聽他們讀得怎么樣?讀后師生評議。
3.精讀課文二段。請同學們輕聲讀一讀課文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想花木蘭為什么會女扮男裝去從軍,找出有關的句子多讀幾遍。并討論:花木蘭為什么會女扮男裝去從軍呢?那時候,北方經常發生戰爭。(板書:戰事不斷)北方經常發生戰爭,會有什么樣的后果呢?邊防將士死傷無數,邊疆百姓流離失所。 木蘭看到文書上有父親的名字焦急萬分,什么叫“焦急萬分”?引導學生體會木蘭內心焦急擔憂的情感。木蘭想到了自己,她想到自己什么?引導學生體會木蘭愛國愛家的情感。木蘭的家人會同意她從軍嗎?不同意,交流木蘭會是怎樣說服他們的呢?學生分角色扮演木蘭的爸爸、媽媽以及弟弟,他們又會如何勸阻木蘭呢?
4.學習第三段
教師朗誦第三段,學生邊聽邊畫出表示動作的詞語,然后進行交流:在這些動作中,你體會到了什么?他英勇善戰,立下了赫赫戰功。觀察圖,說說你想象中的花木蘭的形象,威武、威風凜凜、英姿颯爽等;咎m在多年的征戰中為國家立下了赫赫戰功。大家再來讀一讀這段話,好好體會一下花將軍躍馬橫槍、英勇善戰的颯爽英姿。
5.學習第四段
過渡,這樣英勇善戰,英姿颯爽的女英雄勝利回鄉后的樣子?同學們想象一下她回鄉后變回女兒身的樣子,看課本中第二幅插圖,說說將士們得知昔日英勇善戰的花木蘭原來是一位“文靜俊美的姑娘時”,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同學之間討論,大家是更喜歡這位女英雄英勇善戰的一面還是文靜俊美的一面?花木蘭這樣的女性,美的不僅僅是外表,更有一種內在的英雄氣魄的美感。
。ㄋ模┙虒W總結
小學語文教學,呼喚語文本位的復歸,主張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這就肯定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在課堂上不僅是受教育者,更是實踐者,是學習活動的主人。學生在教學課程中的認識和實踐教師無法代替的。教師不再是課堂的主宰,而是一名引導者、組織者。在課堂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發掘他們的內在潛能,激發他們的創造精神。我認為教師要大膽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讓每一個人都積極地、自主地參與到學習當中,成為課堂上真正的主人。
這一輪授課總體上來說還比較成功,整個教學過程圍繞主題開展得比較扎實,尤其是解決了閱讀的重點問題,而且,學生參與很積極,在交流環節表現良好。自主解決問題的部分,真正把讀書的權利給學生,在自由讀的過程中形成問題的雛形,在議答過程中形成問題的實質,基本上能自主解決。
閱讀課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學生通過閱讀課,學習識字寫字、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思想感情、學習寫作方法、提高思維能力、想象能力、表達能力。在閱讀和理解文本的時候,如果能采用合適的方法,創設一定的.學習情境,學生在學習中肯定會更有積極性,學習的效率也會更高。
五、課例研究結果
通過本次課例研究,明確了小學閱讀教學的任務,即通過閱讀教學,讓學生掌握一定的方法來讀懂一篇文章,閱讀教學中,一定要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最大限度地保證學生閱讀、討論交流,培養他們的求知欲、養成自主閱讀的習慣,學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并在這過程中培養能力。當前閱讀教學需要把握住兩大任務:一是要通過閱讀教學,讓學生掌握讀懂別人寫文章時所運用的方法,提高閱讀鑒賞能力;二是要通過閱讀教學,領悟文章的謀篇布局,借鑒他人好的寫作方法,嘗試靈活應用于自己的文章中,從而不斷提高自己書面語言的表達能力。小學生的模仿能力是非常強的,如果在閱讀的過程中忽略了對寫作方法的關注,再靠單純的習作指導去彌補是很困難的。因此,閱讀中需要留心積累。
其次,在閱讀教學中,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一定要有所體現,最大限度地保證學生閱讀、討論交流、動手實踐,培養他們的求知欲、養成自主閱讀的習慣,允許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提出不同的見解,有不同的體驗和感受,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問題、有豐富大膽的想象,用于開拓創新。
小學教學研究報告 8
一、存在的問題及分析
1.分管教學的領導專業能力不太硬,對教師專業能力的指導不有效,不能以實力贏得教師的認可,同時,工作安于現狀,對教學日常工作的監督檢查不到位;缺乏創新,尤其是提高教師專業能力和教學質量的方法不實用,措施不多;
2.系統不全面或不符合學校實際情況,實施不可操作,方向不明確;同時,一些制度比較全面,但實施不夠扎實,尤其是發現的問題,主管領導不能或不敢直接面對教師,人性化嚴重,影響了教師的成長和發展
3.在對教師的管理上,只注重管理,忽視理性。同時,領導本身不注重學習,只忙于事務,缺乏對教師的思想指導和方法指導;
4.缺乏工作領導藝術,不注意在工作中形成積極的導向。領導工作大多停留在多安排,少監督檢查,更談不上總結反饋。所以,做得好和做得差是一樣的,做得多和做得少也是一樣的,扼殺了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不能調動所有教師對好的、優秀的、優秀的學習的積極性。所以建議每一項工作都要安排好,落實好,檢查好,總結好,獎罰分明,讓老師把心思都集中在工作上。
5.師資隊伍結構呈現三多三少的局面:從民辦轉入的教師較多,非師范院校畢業生較多,中學師生較多,中青年骨干教師較少(基本沒有名師、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而且由于地處偏遠,師資流動較大。每當經過多年訓練可以當教學骨干的時候,就從學區調過來。近幾年從學區調過來20多人。但是上級部門不能及時補充,或者調退的人多,補充的人少,導致師資力量不足。有些學校沒有專職的音、美、字母教育教師,其他學科的教師無法保證音、美、字母教育的課程,導致所有人員的工作量都很大。因此,學習提高自身能力的時間和空間明顯不足,中老年教師數量太多,尤其是小學,老齡化嚴重,跟不上現代化教學工作的快速步伐和新要求。另外,從這部分教師的思想上分析,生活在城市的教師大多是青年教師。大部分老師不能扎根農村教書,而是磨礪頭腦,讓人想辦法進城;住在當地農村的老師大多是年紀較大的老師,大多得過且過,吃舊書,不超前思考,不求發展;仍然有一些教師的實際教學能力達不到素質教育的要求。一些教師教育觀念陳舊,知識陳舊,教學方法落后,缺乏掌握課堂、從事教育教學所必需的新的教育觀念、新的技能。
6.教師自身素質欠缺,上課沒有激情,職業倦怠明顯,對學生沒有愛心、耐心和責任感,在教學中表現出明顯的盲目性和隨意性。教師課堂觀念落后,課堂教學能力缺乏強有力的理論支撐,學生對教師講解不感興趣。
7.教育觀念落后,教學目的不明確。我們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學習,掌握學習方法和技能,并更好地應用于實踐。在教學中,教師沒有很好地履行領導、組織者和指導者的職責,經常以單一的問答方式居高臨下地講解知識,嚴重忽視了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抹殺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失去了學習方法的培養,導致學生學習效率低,教學質量低。
8.不重視學習,完成任務滿足檢查和完成教學工作。備課時對課程標準要求不明確,教材不能吃透。如何運用巧妙、多變、實用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讓學生學會學習,沒有好的思路。而是更多的'利用抄教案備課,上課抄課本。教學方法呆板、落后、單一,違背了新教材的要求;同時,教案省事,一根粉筆和一本課本應付教學任務的完成。教學方法單一,不能充分利用現有的多媒體設備,使學生聽課沒有新鮮感,經常產生厭煩心理,對學習沒有興趣,無法激活學習動機。
9.班內無激勵或激勵評價功能使用不當。水不激不跳,人不激不醒。但是很多老師上課都是一樣的,不能很好的利用教學評價的激勵功能來激發學生的興趣,促進學生的積極思維。學生的積極性不能很好地調動起來。有時候學生答錯了。老師不鼓勵不引導,一味批判。課堂氣氛沉悶,老師教的辛苦,學生學的很累。
10.學校的教研氛圍并不強,只是例行聽課和評課,甚至只聽課。教學工作缺乏主動反思和扎實溝通,課題研究等一系列專家教研工作缺乏長期有力的指導,老虎無從下手。
11.大量優秀學生流失,留守兒童越來越多。奶奶們只吃不穿,不管學習;家里家長忙于謀生或受讀書無用論的影響,忽視學生學習的現象極其嚴重,導致農村教師只重視教學,不重視學生教育的現象,這也是制約學校質量提高的重要因素。
教師層面的問題可分為以下幾類:
1、專業不精
原因:
。1)專業不對。我的專業沒能起到教學的作用,因為學校工作需要,改教其他科目。
。2)教學經驗較少。教學時間短,對教材不熟悉,對教材理解差,重點難點把握不準,缺乏系統的學科知識。控制課堂的能力不強,不能適應隨機變化,預設有余,生成不足。
。3)專業基礎不足。因為大部分老師都是普通班的,專業知識差,基礎薄弱,缺乏過硬的教學技能,他們自己一桶水的容量很小,學生一杯水的容量很小。
。4)不能適應新課程改革。一些老教師對新教材、新教法持懷疑態度,拒絕接受新的教育理念,不愿意及時充電。到現在,素質教育還是各行其是,形成了一個資質差的新群體。
2、缺乏素質
原因:
(1)先天因素。有的老師自身素質有些問題,比如:語言啰嗦;說話太快或太慢;動作慢,反應慢,工作效率低;缺乏嚴謹的工作態度,對問題考慮不全面,拖延;沒有時間感,沒有目標,沒有方向。
。2)后天因素。不注重學習專業知識;不注重思想道德素質的培養和提升,對成年學生不夠尊重;不能面對一切,尤其是后進生,缺乏耐心、關心和愛;教學方法陳舊,課堂氣氛沉悶;處理問題的方法簡單粗暴;教師的職業道德不能用來約束自己的行為,影響教師形象。
3、安于現狀
原因:
(1)沒有進步。安于現狀,工作不積極,不上進,拖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沒有真正把學校當成自己的家,沒有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缺乏責任心,只是以工作為生。
(2)未來無望。感覺年紀大了上不了優質課,上不了公開課,學校也無法在自己面前評價和選擇,心灰意冷,甚至覺得無聊,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
。3)自以為是。雖然我自己的教育教學存在問題,但我拒絕正視,甚至誤解了領導、老師和學生的意見和建議。我覺得無論我做什么,學校都不能對我怎么樣,走自己的路。
4、忙著應付
原因:教師有好幾個工作,很多臨時工作,影響教師工作的自主性。很多老師考試很累,缺乏特別和深入思考的時間,整天盲目被動地聽從上級的指揮棒,身心疲憊,影響工作效果。
二、整改措施及建議:
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整改措施和建議:
。1)加強教師招聘,在眾多人才中擇優錄。黄浯,制定并頒布了《教師流動管理辦法》,讓所有教師都知道自己至少應該在這個地方服務多少年,可以去哪里,這樣才能穩定下來,投身教育教學。
。2)加強培訓。針對各級領導和教師的業務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存在的問題,通過全員培訓、紀律培訓、專項培訓等方式,實行持證上崗制度。從而有效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規范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
。3)開放式課堂。教室隨時開放,學生家長和領導推門上課。教師有認真備課的緊迫感和動力,可以在輿論監督下規范自己的舉止行為。中央教研組競賽教學采用限時備課講課的方式,探討正常教學的水平。鼓勵老師互相觀摩課,每學期不少于25節課。要求有全面的講課記錄,期末寫講課報告,從老師和教師兩個層面進行總結和反思,共同改進,達到雙贏。
。4)加強學習和交流。努力,不如帶路;用耳朵聽一千遍,不如用眼睛看一遍,真正感受一下。進一步加強與名師名校的溝通,開展系列活動,尋找學校之間的差異,將差異作為推動學校發展的資源和動力。加大對交流教師的激勵,激發其積極的一面,在學年結束時對優秀的交流教師進行評價。
(5)改革課堂教學。課堂教學應注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教學模式。要根據學生的學習規律和現有的學習水平,整合教學內容,安排教學程序,選擇教學方法,選擇教學組織形式。要堅決執行教師課堂教學的限時規定,努力解決教學與實踐、教學與學習、知識轉移與能力發展、導師制推廣與方法整合的關系,確保課堂教學的高效率。我們要敢于突破教育教學的傳統,正確處理傳統與現代、改革與繼承的關系,按照建構-實踐-反思的思路構建自己的教學模式。
。6)建立教學資源庫。教學資源庫的主要內容包括教學設計、教案編寫、課堂記錄、實訓測試、經典試題、教學反思、教材解讀、課程標準學習、教學交流、教育理論等。教學資源庫中的數據來源可以是教師的原始資料,也可以是著名教育家的精選資料。教學資源庫的建立可以先以學校為單位,再以學區為單位,最終實現學區全覆蓋。
。7)在均衡教育的前提下,要解決高素質學生不外流的問題。但鑒于農村學生放學后無人看管,建議實行城鄉差別化管理,鼓勵農村學校延長學生上課時間,以緩解學生不完成作業或不按時完成作業的現象。
小學教學研究報告 9
一、提出問題的背景
作文是學生認識水平和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的體現,作文教學將為學生進入社會時具備足以適應社會生活的寫作水平,打下堅實的基礎。小學作文教學效果如何,將直接影響到以后寫作能力的發展,但當前的小學作文教學普遍存在費時、費勁、低效的問題,許多學生怕寫作文,寫作文時常是敲額頭,皺眉頭,咬筆頭,好半天也開不了頭。
究其原因,主要表現為:作文教學隨意性大,序列性不強;脫離訓練空談作文知識寫作方法;指導方法缺乏針對性,不夠多樣化;寫作量偏少;個別化學習和輔導難以開展;作文教學不能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激發學生的寫作欲望,不少學生視寫作為畏途。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很多,重要原因之一是:“教”仍然是一個低技術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整個教育都是一個手工操作方式的、勞動密度大而且效益甚微的產業。
基于上述理論和實踐的多方面考慮,我校在上級教育科研部門的指導下,根據學校的實際條件,于一九九七年十二月開展了小學作文TV教學實驗,力求借鑒電視散文和MTV的特點,以其動態可視的優點, 給學生提供豐富的生活素材、直觀的視聽感受,以達到改善學習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開發學生自身學習的潛能,達到作文教學整體效率的最優效果。
二、研究理論依據
(一)理論假設
本研究以“小學作文TV教學”為主題,其基本假設是:通過設計制作系列“作文TV”課件,并根據“作文TV”課件及相關理論的要求設計課型,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幫助學生有效地掌握作文的基本技能,迅速提高寫作水平。設計制作一系列“作文TV”課件,并根據“作文TV”課件及相關理論的要求設計新型作文課是我們假定的原因變量,即自變量;實驗學生對作文的興趣明顯提高,能關心周圍事物,注意觀察生活,積累寫作素材,基本了解各類文體的寫作方式,掌握不同的寫作表達手法,能敘述、說明一般事物,發表簡短議論,會寫日常應用文,做到有內容、有中心、有條理,語句通暢,不寫錯別字,養成觀察──思考──寫作──修改──定型的習慣,是假定的結果變量,即因變量。假設這二者之間的因果關系,需要經過實驗加以驗證。
。ǘ├碚撘罁
1.語文教學大綱所規定的培養目標
語文教學大綱指出:“語文是基礎工具”學科, “語文這門學科,它的重要特點是思想教育和語文教學的辯證統一。” 作為語文學科重要組成部分的作文教學,既要培養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又要培養學生認識事物、觀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也就是要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
2.建構主義理論
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通過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它(包括教師或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獲得。
3.認識規律
。1)由內容到形式
堅持從構思內容入手,先解決“寫什么”的問題, 再考慮形式,解決“怎樣寫”的問題。
。2)由寫句、寫段到寫篇,實驗遵循由易到難的原則,先指導學生寫句、寫段,再指導學生寫篇,放緩作文的坡度。
。3)由注意到興趣
小學生受心理、生理年齡特征影響,好奇心強,對新鮮事物非常敏感,特別是直觀、具體的事物或形式新穎、色彩鮮艷的對象,最能引起他們的注意,由注意從而產生興趣。
(4)由模仿到創作
堅持讀寫結合,范文引路,通過模仿,過渡到學生獨立創作、自由想象。
4.教學規律
。1)提高學生認識水平與培養學生表達能力緊密結合。
。2)口頭語言訓練與書面語言訓練緊密結合。
。3)由易到難,循序漸進。
。4)勤寫多練。
三、研究目標
研究的目標是:設計制作系列“作文TV”課件,探索一條大面積提高小學生作文水平的新思路。
教給學生觀察事物、分析事物的方法,養成觀察事物、分析事物的習慣;培養學生科學的思想方法,健康的審美觀和高尚的思想情操,塑造美好的心靈;發展學生的思維,發展學生的語言,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
四、研究過程與管理
。ㄒ唬┭芯糠椒
本實驗研究主要采用自然實驗法和行動研究法,并輔之以現場觀察法、問卷法等方法,整體實驗是教學常態下的單組實驗,不打亂原有的學校班級組織,校內不設對比班和實驗班。
(二)研究思路
研究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先開展“作文TV”課件攝制及制作,再進行課堂教學實驗運用。在保持實驗教師相對穩定的情況下,先對各年級依據教學大綱要求及學生的作文現狀分段要求,分類指導,分層實施,制訂各年段各單元的拍攝計劃、作文寫作要求、寫作指導、范文、評點等書面資料,然后將制作的“作文TV”課件運用于教學實踐。分批完成實驗方案中的各項任務。
。ㄈ┭芯坎襟E
研究的基本步驟是1997年10月──1998年3月為研究的第一階段,主要工作是購置各種硬件設施,制訂完善實驗方案,申請立項開題;1998年4月──1999年8月為實驗的第二階段,主要工作是制作“作文TV”系列課件,舉行全市小學同行的公開課,展示作文教學的各類課型,廣泛征求意見;1999年9月──20xx年12月為實驗的第三階段, 主要工作是召開專家、學者、同行的討論會,作歸因分析,總結實驗的全過程,驗證實驗目標。
。ㄋ模┭芯窟^程管理
為保障實驗順利進行,我們從如下幾個方面加強了實驗的管理:
1.科研意識,形成“改革作文教學現狀”的共識。
一支科研意識濃厚,教改積極性高漲的教師隊伍,是教學改革的活水源頭。為了保證實驗的順利進行,我們組織教師學習《小學語文教學大綱》、《小學生心理學》、《楊老師家教》等系列理論、經驗,使教師強烈地意識到當前作文教學的弊端,并愿意為小學作文教學改革盡一份努力,作一份貢獻,解放“作文難寫”的苦惱的小學生。
2.培訓師資,提高教師思想素質和科研水平。
提高教師的素質是開展實驗的根本保證,承擔實驗任務,對教師來說,無疑是增加了工作量,加重了教師負擔,因而要求教師首先要有奉獻精神。為此,我們一方面強化教師職業道德,一方面不斷完善激勵機制,鼓勵教師敬業愛崗。許多實驗教師利用節假日,加班加點工作,使實驗按進度如期完成。
承擔實驗任務,既要有敬業奉獻精神,還要具備過硬的業務水平和較高的實驗能力,為此,我們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狠抓教師基本功訓練,主要內容是一份優秀的教案,一節優質作文課,一篇優秀文章,會微機操作和軟件制作。訓練方法是請校外有專長的教師輔導與老師的鉆研相結合。
二是請進來,為提高實驗教師的理論水平,我們每期都要請專家教授來校作輔導報告,提高教師科研水平。
三是走出去,全國各地有影響的作文教研活動或培訓班,我校都克服經濟困難,盡力去參加。
四是堅持崗位培訓,走內涵發展的道路,我們規定每周半天科研活動,每期每位教師讀一本教育專著,每周記不少于20xx字的讀書筆記,寫2篇實驗心得等,使教師在實驗中學會實驗, 在實驗中提高自身素質。
3.三位一體,加強聯系,保證實驗教師操作符合要求。
4.加強領導,建章立制,規范實驗過程管理。
小學教學研究報告 10
一、課題的提出及重要意義。
作為語文教師都有這樣的經歷,每次布置作文,學生很少有喜形于色的;而談到作文教學,教師則常憂心忡忡。前輩教師嘆息說,沒想到現在的學生竟然不喜歡寫作;作家則說,沒想到現在的學生寫出的文章如此難看……
既然叫“作文教學”,學生作文寫不好,教師難辭其咎。事實是,很多寫作者自述,能把文章寫好,往往不是老師教出來的,而是通過多讀書,自己悟出來的,練出來的。教師只能適當地指導大概寫法,更多的是要靠學生體悟、實踐。但為了提高學生寫作素養,我們必須了解作文教學的現狀,多方面尋找原因。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己,進行創造表述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比欢谛W作文教學中卻出現了許多問題:首先是大部分學生沒有感受到寫作的愉快,他們的閱讀量很小,寫作基礎較差;其次是應試作文模式過早地影響了正常的寫作教學,使他們的寫作變得功利并趨于程式化;其三是課堂寫作缺乏有效指導,陳舊的教學觀念阻滯了學生的思維,學生沒有把寫作作為一種有價值的思維活動。同時我們還發現,學生掌握語文知識的水平往往優于作文的水平,原因在于習作就是一種創新,比起單純掌握語文知識難得多,而我們又往往忽略了在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技巧和創新能力,因此如果不對作文教學進行創新的研究,理論上作一個整體的、序列的和系統性的探索并加以實踐,就難以進一步提高教師作文教學的創新水平和學生的習作水平。針對這些現象,我們確立了《小學作文教學研究》這一課題。
二、研究內容和目標
本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是要探索和總結新課改的形式下小學作文教學的基本要素和基本方法,在新課標下,如何促進作文創作過程的優化及如何促進素質教育的實施,努力創設學生作文創作的環境,從而形成一些小學作文教學的教學模式與課堂教學結構。本課題要對如何促進課堂教學優化的小學作文教學的研究。要充分發揮學生生活經歷的優勢,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與作用,提高教學效果進行研究,特別要對作文教學和學生生活經歷以及學生的.特別體驗等要素的整合方法進行研究。
三、界定關鍵詞。
新思路:是指打破傳統的“課程觀”“教材觀”和傳統作文教學模式,用素質教育核心理念為指導,遵循新課程、新教材特點與規律,以新的觀念、新的教學方式和評價方式進行作文教學的新思想、新辦法。
四、文獻綜述。
當今21世紀的語文課堂,作文教學的重要地位始終不變,語文教師對作文教學投入的研究精力日益增加!墩Z文課程標準》在各學段的教學目標中,都將習作教學提到了更高的位置。隨著課改的深入發展,教師們在“以人為本”理念的指導下,探索出了多種作文教學新的方法、新的思路。這些成功的經驗為我們的課題研究提供了更好的理論與實踐基礎。
五、研究方法
1、案例研究法:對師生在研究性學習中的典型學習指導經驗和研究案例,進行分析、提煉,尋找內在規律。
2、調查研究法:直接深入到研究性學習的實踐活動中,通過觀察、訪談和調查等形式總結提煉相關材料。
3、文獻資料研究法:查閱有關研究性學習的資料,對各子課題研究性學習的資料進行分析、歸納,根據課題的要求有所取舍,從而得出結論性的見解。
4、綜合研究法:即綜合運用上述各種方法。
六、課題研究的范圍及內容。
。ㄒ唬⿵摹皞鹘y說教”到多元模式,改變作文課堂教學方法。
。ǘ⿵摹皢我挥柧殹钡阶x寫結合,明確閱讀教學重點。
。ㄈ⿵年P注素材積累,養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
(四)從單純描述到入情入境,提倡張揚特別文風。
(五)從重“批”輕改到重改輕“批”,揚自主創新的習作信心。
七、課題組成員及管理網絡。
為了保障本課題正常有效的開展研究工作,我制定了完善的課題領導管理網絡。
課題組組長:
副組長:
組員:
八、課題研究的對象。
周至縣終南鎮東大堅小學三至六年級學生。
九、研究步驟
1、準備階段:
制訂課題實施計劃,學習相關理論知識,查閱同類課題的研究成果,著手開展研究。
2、實施階段:
在充分準備的基礎上,扎實開展實驗研究,通過文獻,調查、實驗等探索課題目標的實施、深入研究,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積累過程性資料,并定期小結。
3、總結階段:
通過文獻、實驗等研究,整理資料,分析結果,撰寫結題報告。
小學教學研究報告 11
一、問題的提出
21世紀,中國的基礎教育領域下經歷著一場意義深遠的課程改革,教育部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提出:“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與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及有力的學習工具!边@是一場基于知識經濟的教育創新,一場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學習革命,一場以促進學生學習方式變革為核心的課程改革。在這知識與經濟的時代,我們的小學英語教學已不能再僅僅滿足于運用傳統的教學媒體,而是必須追求更新穎和更高效的教學手段!队⒄Z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師要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開發英語教學資源,拓寬學生的學習渠道,改進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并充分借助網絡資源創造性地完成教學任務。因此,基于我們對英語課程改革理念的理解并結合小學英語教學的實際,再加上我校硬件設施的保證,我校20xx年申報立項“小學英語網絡資源的開發和利用”課題。自開題以來,我們著力于探討建立小學英語網絡資源庫,構建網絡環境下的英語教學模式,并通過小學英語學科課程把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機的結合起來。通過本次實驗,師生們在教育觀念和教學結構、教學模式等方面有了較大的轉變,取得一定成效。
二、研究的目標和理論基礎
。ㄒ唬⒀芯康哪繕
將《小學英語網絡教學資源的研發與應用》課題組提供的優質課程資源科學地應用到教育和教學中去,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提高教育質量,使之成為學生發展、教師成長的文化中心,從而在根本上改變落后地區小學英語的現狀,盡快縮短與主城英語教學的差距,實現教育的均衡發展,并在此基礎上將我們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推廣出去,形成有力的輻射源,在最大限度擴大實驗的影響和對區域工作的指導和輔助意義。
(二)、研究的理論基礎
1、《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指出:改變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2、中國國家基礎教育《英語課程標準》總目標: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僬Z言技能
②語言知識
、矍楦袘B度
、軐W習策略
、菸幕庾R
課標也指出:“要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和相互交流的機會,以及充分表現和自己發展的空間!
3、美國外語教學標準中5個C的原則:
美國K-12國家外語教學標準(5個C原則)
、俳浑H性(Communication)
②文化性(Cultures)
③聯系性(Connections)
④比較性(Comparisons)
⑤社會性(Communities)
4、小組合作學習理論
合作學習認為:教學是一種人際交往,是一種信息互動,要從學生的認識特點出發,巧妙地運用生生之間的互動,把大量的課堂時間留給學生,使他們有機會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5、自主學習理論
自主學習要求學生在明確學習任務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學習基礎和學習特點,自覺主動地進行學習,并努力完成學習任務。
6、人本主義理論
人本主義指出每個人都具有發展自己潛力的能力和動力,并強調學習者要為他們自己的學習負責。
三、研究的內容、方法及過程
。ㄒ唬、研究內容
1、結合學校和學生特點收集整理網絡資源,建立學科資源庫。
2、利用學,F有的設施、設備,自主研發網絡教學資源。
3、構建網絡環境下英語教學模式,提高英語學習效率。
4、使用課題資源所產生的效益和弊端綜述。
。ǘ、研究方法
1、文獻研究法
借鑒已有的成功文獻和材料對課題研究提供理論支持。
2、調查研究法
了解目前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現狀,通過分析,找出共性問題,進行調研,了解小學英語教師教學水平及小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發展狀況,以便及時調整,使實驗研究具有針對性和實際性,對課堂案例進行微格研究,直觀地體現研究情況。
3、實驗研究法
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外在行為進行有計劃、有目地的觀察,從而直接感知和記錄學生對所學語言材料的興趣、理解程度、掌握情況等。
4、行動研究法
課題研究與課堂教學的緊密結合,是本課題研究的重要方法。
。ㄈ⒀芯窟^程
1、課題研究的發展階段
本課題的研究從20xx年1月開始進入醞釀階段,20xx年7月正式進入全面實施階段。具體研究階段安排如下:
20xx年1月----20xx年8月 課題醞釀階段
20xx年9月----20xx年9月 課題探索階段
20xx年9月----20xx年9月 課題實踐階段
20xx年10月----20xx年10月 課題總結階段
2、研究參與人員與分工
課題確立以來,在校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本校內由相關教師組成了課題小組,并選派了具有豐富教學經驗及有一定信息技術基礎的老師參與研究,具體人員及分工如下:
課題組成員 分 工
領導小組組長 張可仁 全面負責
李勇 理論指導
課題組組長 鐘宏 課題總負責 最終成果總結
課題組成員 張成瓊 課題論證 研究報告
課題組成員 李新艷 制定課題方案 研究報告
課題組成員 代曼琳 資料收集與整理 研究報告
課題組成員 李曉玲 各階段小結 研究報告
課題組成員 洪培鋒 網絡技術支持
四、研究措施
1、強化師生信息技術水平
自課題研究開展以來,我校組織了課題組教師于每周三下午進行信息技術培訓,培訓內容包括:Frontpage網頁制作、Flash動畫制作、上網知識、Powerpoint及Authorware的課件制作等。通過培訓,提高了教師運用各種軟件及上網的水平,使他們能夠根據自己的教學內容,在網上查找相關資料或自己制作出巧妙融合圖、文、聲、像等信息的多媒體課件。教師信息技術的水平提高,讓教師的現代化教學意識得以強化,改變了過去小學英語課堂只是單調使用錄音機、投影儀進行輔助教學的方式,讓教師們可以運用更豐富的教學手段和教學資源,優化小學英語課堂教學。
在提高教師信息技術水平的同時,我們也沒放松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我校以一年級為起點,開設了信息技術這門課程,針對本課題的實驗班級,我們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中年級實驗班要求學生學會打字,利用Internet網絡打開相應的網頁并搜索到相關的信息等,高年級的實驗班要求學生會在Internet網上收集信息、處理信息、應用信息,會登陸論壇,發表意見,收發電子郵件等。學生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技術技能,才能很好的將計算機和網絡做為學習的工具,才能使計算機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了無痕跡的整合在課程之中。
2、抓好課題研究的軟硬件建設
為了保證課題研究的需要,學校在原有的電教設備的基礎上,加大了課題軟硬件建設的投入。現在我校的電教設備齊全、規模大、檔次高,有:多功能的綜合電教室;每班教室普及了多媒體,都有一臺先進的實物投影儀、電腦和展示屏幕;辦公室配備一臺電腦,便于教師查閱資料、備課、制作課件之用;有電子視聽閱覽室一間;多功能電腦室2間;并且改造了校園網,使學校內的電腦實現了教學應用、資源共享、信息共享等方面的一體化。這些設備充分滿足了課題研究的需要。
軟件方面,英語課題組根據需要,引進了“鵬博士”、 “金盤英語”“迪斯尼神奇英語”等一大批軟件,并結合課例制作了多個ppt,保證了軟件建設與課題研究同步發展。
3、開展小學英語網絡課堂教學
從課題研究開始,課題組的老師們就開始尋求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整合的最佳方式,老師們共同設計網絡環境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模式,并且帶學生走進多媒體教室,將理論運用于課堂教學中。如:在低年級學生學習字母時,利用網上的字母及鍵盤游戲,讓學生熟悉英語的26個字母及鍵盤的操作;上高年級的英語課前,上課的老師首先確定好一些與學習內容相關的英語兒童站,在課堂上,指導學生登陸這些網站,進行自主的學習。無論是哪個年級的學生,都會喜歡網上資源豐富的英語小故事、有趣的小游戲、歡快的英語兒歌及在網上用英語進行交流的新鮮感,所以英語課走進了多媒體教室,明顯改善了傳統的小學英語教學模式。
4、創設網絡英語校園學習環境
我們除了利用網絡資源開展英語課堂教學外,還在學生一些常規活動的開展中滲透英語教學,以營造一個校季英語學習環境。為了讓學生隨處可見到英語,隨處可聽到英語,我們做了以下的努力:
。1)在每天星期三的校園廣播中開辟了一個叫“英語角”的欄目,營 造學習英語的氛圍。
。2)每周四晨讀,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
。3)教室設有英語櫥窗,內容大部分由學生提供,如:優秀英語作業展、英語小剪報、英語小手工制作、英語課文畫等。
。4)校內的指示標記使用雙語。
。5)每學期都開展一系列的英語學習活動,這些活動有:
“Super kids” English chorus competition
Carnival Fun Activities
English Open Day Activities
English Club activities
。6)擬建校內英語站,讓學生嘗試對網站的欄目及網站命名并更新、充實網站。
五、研究成果
1、表現在已經探索總結出基于網絡環境下英語課堂教學基本環節:
微機室環境下:
智能導航-自主探索合作學習在線練習---歸納小結
我們利用網絡資源組織學生進行學習活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我們通過一系列的活動總結,從教案設計、教學策略的選擇等方面,總結了五大活動環節。這五大環節為學生構建一種開放的教學環境設計,教學策略設計。讓學生參與教學設計和課外綜合實踐活動方案的設計,改變了學生的學習觀,提高了學生信息素養和社會實踐能力,學生多方面的潛能得到開發,綜合素養得到提高。也轉變了教師的教學觀,促進教師的專業化成長。
常規教室環境下:
激趣引入新知學習鞏固練習歸納小結
教師充分利用網絡教學資源,營造英語學習的氛圍,激發學生興趣,擴大英語信息量,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2、表現在教師論文的發表情況、案例及課件開發情況,各項活動中學生獲獎情況及網站的開發情況。
教師多篇論文和教學設計獲獎,論文《運用多媒體優化課堂教學》獲涪陵社科優秀教研成果二等獎,論文《基于網絡環境下小學英語音標教學法淺談》發表在《05中華教師教研論文匯編》上,《語言習得規律在英語網絡資源教學中的運用》獲全國第五屆英語論文三等獎。教師制作的課件獲市級以上一、二等獎10多項,區科技節網頁比賽師生專題網站、電子作品和課例共50多人次獲獎。由于組織的有關參賽活動成果突出,我校先后被評為區教育信息化建設出貢獻獎、課題研究資源庫建設優秀獎、中小學生電腦制作最佳組織獎等。(詳見附表:師生獲獎情況)
3、表現在學生學習狀態的提高。
。1)網絡情境,激發了學習興趣
網絡以其獨特的交互性、趣味性和豐富的表現力、感染力,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科教學的實施開拓了廣闊的天地,為學生的學習創設了良好的學習環境。信息資源具有跨越時空界限的特點,充分利用各種信息資源,引入時代活水,使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內容緊密結合,讓學生的學習更加豐富多彩,更具有時代氣息、更貼近生活和現代科技,同時,也使教師拓寬知識視野,改變傳統的學科教學內容,使教材活起來。例如我們從專題站應用入手,進行了英語互動教學的一些新的嘗試,比如:結合主題課文,利用網絡資源輔助教學,通過設置任務活動,利用相關視頻、音頻、圖片和文字資源使學生全面了解學習主題的背景知識。如Christmas就是一個以圣誕節為主題的學習內容,在專題學習平臺內利用已篩選、整理的知識信息和列舉的相關網站內尋找與課文學習相關的資料,包括圣誕節的時間、習俗活動、蘊涵的傳說故事、節日標志物名稱及其含義、節日詩歌等。學生通過收集、整理加工和互動交流等探索性活動、對Christmas有了更全面的認識,再根據主題制作出自己的作品,進行演說和解說,培養了學生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利用信息和創造信息的能力,又鍛煉和提高了英語交流表達能力。
(2)網絡對話,提高了學習效益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中心,“教師講,學生聽”,知識的傳遞主要靠教師對學生的灌輸,而教學內容也主要是靠一些描述性文字和補充說明的圖片、圖表,作為認知主體的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自始至終處于被動狀態,其主動性和積極性難以發揮,不利于創造性人才的培養。新課標指出,當學生在探索過程中遇到問題,就要提供給他們合作交流的機會,通過向老師、同伴表達想法,傾聽別人的意見,實現發展。網絡的介入,為教學注入了新鮮血液并帶來了活力,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利用網絡教室的功能,展示學生的各種解決問題的方法,留出充足的時間和空間,學生去討論、去爭辯、去探索。如利用網絡視頻功能進行校際間的網上辯論活動。這樣的教學不僅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的體現,達到資源共享,也使學生的創新思維得到發展,突破了教學難點,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益。
。3)網絡資源,拓寬了學習領域
新形勢下的教學要溝通課堂內外,充分利用學校和社區等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動手實踐的機會;ヂ摼W在教學中的應用能很好地實現這一目標。這種“大課堂”教育觀強調課堂與生活同在,要求打破封閉單一的課堂教育模式,建立開放式、多渠道、全方位的大課堂教育體系。從目標、內容、手段等方面實現綜合性學習,做到課內與課外相結合,校內與校外相結合,學科與學科相結合,互聯網為學生學習開辟了廣闊的時空領域,全面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20xx年,我校作為涪陵區首批網絡建設單位,率先完成了校園網的基礎建設,建設了學校綜合網站,英語學科專題網站。為了滿足學生的學習的需要,我們還選擇一些拓展性的知識放在校園網上,引導學生質疑,激發他們主動獲取知識的意愿,明確自己學習的內容和目的,根據自己的學習要求,選擇查找相應的資料,并在內化后,用自己的語言進行交流。網絡上的資料,大大豐富了課堂教學的內容,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課文以外的大量信息,進一步拓展了他們的視野。學生在大量、迅速、有選擇地攝取新知識、新信息的過程中,始終處于主體地位。而當學生查資料時,老師適時地在學生中間巡視、點撥,成了學生“共同學習的伙伴”。“老師電腦學生”三者有機結合,使課堂教學呈現出師生和諧、人機和諧的理想氛圍。
4、表現在站的資源建設上。
。1)分工協作,成果共享
網站設立之初,內容匱乏,形式單一,老師們對它的認識不足,概念也比較模糊,更沒有使用的習慣,可以說是“養在深宮人未識”;但經過教研中心的指導,欄目管理人員的努力,各欄目內容日漸豐富,信息更有價值,加之中心的大力推廣,現在已為廣大教師和學生所喜愛的站。
制作一個站,從資料的搜集到網站的編輯完成,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并要以一定的財力和技術力量來保證,靠小部分的人的量來完成站的建設是非常艱巨的工作,必須以分工協作,成果共享為原則。本課題組網站建設的人員安排以及人員培訓科學 并合理,為網站建設的順利進行作了有力的保障。
。2)資料的搜集與整理
更多的實現現有資源的共享。各個學?隙ǚe累了大量的教學資源,有一些是文字形式或音像方式存在。在網絡教學形式成為發展方向的今天,這些資源必然要進行數字化,才能更好地繼續發揮它們在教學中的作用,當然還有一些已經制作成了電子光盤,比如各個學校都會有一些自己的比賽,也積累了一大批課件,從中遴選一部分有利用價值,制作精良的作品,收入學科資料庫和站,實現資源共享。
另外就是互聯網資源的搜集:互聯網上蘊藏著豐富的教學資源,從中選擇免費的與學科密切相關的圖片、文字、視頻以及課件,直接放入我們的信息庫或站。
。3)各類專題站的建立與應用為主題學習活動創設了有利的網絡環境
專題網站的利用同英語學科教學結合起來,力爭使用多媒體教學軟件創設出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為學生提供運用英語進行聽說讀寫全方位的訓練,從而促進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有效地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能力,同時 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交際能力和創新精神。 這既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又是優化英語學科課程改革的有機組成部分,它必然會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
5、研究取得的社會效益
(1)、 領導肯定
涪陵區委領導、區教委主任陳斌等領導多次視察我校,對我校英語特色教學給予了很高的評價。我英語教研組被評為20xx年秋重慶市級“優秀教研組”、區級“黨員示范崗”、“巾幗文明示范崗”,連續8次被評為校級“優秀教研組”。
(2)、 專家認可
重慶教科院史美華、王家驥、陳定凡、張鴻等英語教學專家曾多次到校指導英語教學及教育科研工作。長江師范學院戴偉院長、涪陵區教科所原所長張華義、副所長陳習校、教研員龔敏以及教育學院的于海洪教授、外國語言文學系的優秀講師等均對我校課題進行過指導,并給予了肯定。
。3)、社會認可
隨著課題實驗的開展,我校英語特色辦學在涪陵區人民心中的地位越來越高,孩子們學習英語越來越快樂,在學習中有良好的習慣和方法。
。4)、同行看重
本校英語在全區起著帶頭和帶動的作用。三年來,先后接待了區內外100多所學校的參觀學習或教研活動,接待了本區鄉鎮學校教師的跟班學習培訓,開展了多次優質示范課教學,鐘宏和張成瓊多次帶實習教師。
小學教學研究報告 12
“陶笛”是我國民族樂器的一種,歷史悠久,價格便宜,便攜輕巧、方便易學,又具備一定的藝術表現力。用“陶笛”來輔助音樂課教學,能夠激發小學生音樂課學習興趣,促使學生掌握必須的樂理知識和音樂技能,提高學生“視唱”即讀譜、識譜、唱譜的能力,提升小學生的綜合音樂表現力。
一、課題背景及界定
。ㄒ唬└鶕抡n程標準要求,音樂課學習要掌握音樂基本要素,具備識譜、演唱等基本知識,在音樂聽覺感知的基礎上識讀樂譜,在音樂實踐活動中運用樂譜。
(二)結合目前我省實施的“體育、藝術2+1項目”,即通過學校組織的課內外體育、藝術教育活動,讓每一個學生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能夠掌握二項體育和一項藝術特長,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理論依據及意義
(一)音樂課中關于讀譜視唱訓練的必要性:視唱是學習音樂的基礎學科之一,屬于識譜技能訓練,能夠調動學生獨立運用視覺、聽覺、感覺進行積極思維活動。通過視唱訓練逐步培養和提高學生感受音樂和理解音樂的能力。
。ǘ└咝乱恍。谌i_展“陶笛”進課堂活動,教研室藝體教研員組織高新一小音樂組教師,以此項音樂實踐活動為載體開展課題研究,探索“陶笛”輔助音樂教學對學生視唱能力和音樂素養發展的促進作用。
三、研究的目標、內容、方法、步驟及過程
(一)研究目標
用“陶笛”輔助音樂課教學:
1.增進學生對民族樂器的了解,提高學生音樂課的學習興趣;
2.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音高概念,提高學生視唱水平,能夠唱好旋律的音高、節奏等基本音樂要素。
3.提高學生在節奏、音準、識譜、歌唱和樂器表演方面綜合的音樂表現力。
。ǘ┭芯康木唧w內容
1.研究“陶笛”應用于音樂課堂教學。提高學生興趣增加課堂參與率,把全體學生普遍參與和發展不同特別有機結合起來,為學生發展音樂才能提供空間。
2.根據新課程標準。通過“陶笛”輔助音樂課教學,有針對性的制定訓練方案,把視唱教學融入音樂課堂,促使學生視唱能力顯著提高。
。ㄈ┭芯糠椒
1.問卷調查法。座談交流、問卷調查、課堂觀察等數據分析。
2.行動研究法。把研究與教學相結合,在相應年級暗設對比班;組織課堂實踐,通過音樂視聽實踐幫助學生提高視唱水平;課題參研教師指導實驗學校學生,在課堂應用“陶笛”幫助識譜、唱譜。
。ㄋ模┭芯坎襟E
1.研究措施。
1)確定課題組成員,圍繞實驗,組織音樂教改活動。
2)采取實踐→學習→總結→實踐→再總結的研究實踐過程。
3)認真做好與課題相關的教研工作,完成各階段總結。
2.實施步驟。
1)準備階段:提出研究設想,規劃時間和具體步驟,制定研究方案。
2)實驗階段:
、俜纸馊蝿眨瑢嵤┭芯坑媱潯Un題組成員分工,制定研究計劃、階段實施目標、組織研討活動。
②全面實施,召開開題會、階段總結、研究探討、分析論證。
3)總結階段:完成結題作品,課題研究成果報告及論文。
四、研究結果與成效
(一)音樂課堂“陶笛”輔助視唱練習常態化的突破
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借助“陶笛”注重視唱體驗,充分激發小學生的音樂興趣,發揮其活潑、好動、想象力豐富的特點,讓學生在音樂實踐中,感受音樂,理解音樂,喜歡音樂。
(二)小學生對視唱練習的興趣顯著增強。音樂基礎知識增加、視唱技能進一步提高
課堂觀察:通過歷時一年的小課題研究和課堂教學實踐,高新一小、高新三小的學生在小樂器“陶笛”的輔助下識譜能力大幅度提高。在音樂課堂觀察中發現能識譜、會唱譜的學生達到90%以上,這是課題研究的可喜成果,令人欣慰。課堂教學中學生能夠自如的使用“陶笛”來吹奏課本歌曲,能夠在有效的時間內流利的演唱歌譜,兩所學校學生的音樂基礎知識掌握的比較好,學生對音樂課的學習和視唱興趣顯著增強。
。ㄈ┩ㄟ^梳理總結形成“‘陶笛’輔助音樂教學提高小學生視唱能力的研究”的報告文集
1.課題實驗的調查表兩冊(教師、學生各一)。在兩所學校對教師和學生分別做了問卷調查,將問卷的數據統計分析后梳理成冊。數據顯示:教師對“陶笛”輔助教學的認可度達到95%;學生對陶笛的喜愛程度達到99%(其中有個別信息不清的問卷按照統計);陶笛輔助教學促進學生對音樂課的喜愛。
2.各類過程性資料及報告(課堂觀察報告、實驗報告)。幾位參研教師的優秀教學設計,遴選出共二十份,集結成冊。在教學設計中突出了“陶笛”對課堂教學的輔助使用辦法;突出了學生識譜的教學策略;突出了課堂教學的反思,反思中重點總結“陶笛”輔助下學生識譜能力的提高。
3.編輯了課堂教學案例圖文集。包含課堂教學實錄、藝術實踐實況的視頻、學生在陶笛的'輔助下演唱歌譜表演活動的照片。有“陶笛”輔助教學的課堂教學實錄,學生識譜、唱譜的實踐活動和表演小視頻,將其刻錄成光盤,作為研究資料;活動資料的影像照片集。
4.課題研究結題報告。編寫了“十課”小學生課堂視唱訓練的簡易教材,為進一步研究打下基礎(具體資料見附件光盤。
五、存在問題及改進
。ㄒ唬┐嬖趩栴}
1.小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基礎參差不齊,視唱學習能力不強,特別是對高年級學生的視唱的興趣和主動性培養需提高。
2.音樂教師課堂教學任務繁重,教學研究能力很有限,知識體系概念方法模糊不清,需要在實踐與研究過程中不斷學習和提高。
。ǘ└倪M設想
1.繼續采取多種多樣的小樂器進課堂來激發學生對視唱學習的興趣,通過長期堅持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2.加強對課題實驗教師的學習和訓練,提高他們在課堂教學中邊實踐邊研究的能力,以便更好的引導學生對視唱的學習。
總之,通過近一年的認真研究,課題組成員深刻認識到:學校音樂教學探索之路還很長,我們要做研究型、學者型的音樂教師。把我們的課題研究成果深化活化,繼續積累研究材料并進行量化分析,讓“陶笛”“豎笛”“小木琴”等更多的小樂器進課堂輔助教學,提高學生視唱能力,并對教學方法進行系統總結。課題組將在引領區域音樂教學研究,嘗試推廣成果等方面做出積極探索,為進一步深化中小學音樂教學改革積累更多的經驗和資料。
小學教學研究報告 13
教科研工作是學校工作的主要組成部分,是教學工作的靈魂,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因此,我校把教研工作擺在教學工作的突出位置,針對我校老師的實際情況,圍繞“和諧高效,思維對話”這個主題,開展了“數學教學提問研究與探討”專題研究。
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提問是一種直接的師生雙邊活動,也是教學中使用頻率最高的教學手段,更是教學成功的基礎。準確恰當的課堂提高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而很好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然而我們在過去的課堂教學中,提問的作用發揮的遠遠不夠,有些教師的提問得不到學生的配合,學生要么答非所問,要么答者寥寥,造成課堂教學冷場,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提問數量過多使學生忙于應付,根本就無暇深思;重結論輕過程,提問流于形式,用優生的思維代替全班學生的思維,忽視對問題的精心設計和組織,教師的提高具有較大的隨意性,導致課堂上“啟而難發”的局面,不重視創設問題的情境,缺少質疑和認知沖突的激發,以簡單的集體應答取代學生深入的思維活動,形成學生思維的虛假活動,削弱了教師的講授作用,提問的技巧尚未掌握等?傊當祵W課堂教學中嚴重存在低效提問,無效提問的現象,甚至出現不良提問和失誤提問。這與當前所倡導的“和諧高效,思維對話”課堂教學很不相適應,因此,根據我校教學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提出了“數學教學提問研究與探討”這一專題進行研究,為了確保教科研的實效性,切實提高我校教師課堂教學的整體水平,我們對課題進行專題研究,制定了詳細的課題實驗方案,圍繞新的課程標準,深入研究教育教學理論,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將教研、科研、校本培訓融為一體,為了提升了我校的教科研水平,做了許多工作,具體情況如下:
1、加強理論學習,更新觀念,提高教研能力。
組織教師認真學習新課程相關理論,聯系自己的教學實際談體會,提建議,定期召開座談會,并觀看名人、專家的錄像,積極撰寫教學論文和心得體會,開展“研讀教育名著”活動,對照名人、專家找差距,提出整改意見,新、老教師之間相互交流取長補短,提升自身的教科研能力。
2、重視教師培訓,發揮骨干教師的積極作用。
確定了研究課題后,成立了課題工作領導小組,并選好了實驗教師和實驗班級,按照實驗方案組織實施,為了提高骨干實驗教師的自身素質,和科研能力,學校組織他們觀看專家錄像,召開座談會,或經驗交流會等活動,鼓勵他們大膽創新,積累經驗,同時為他們的發展提供了空間,讓他們積極參加鎮、市等教育主管部門組織的.各項活動,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平臺,發揮期模范帶頭作用,從而帶動我校教科研工作水平的不斷提升。
3、強化教研,人人參與教科研活動。
圍繞實驗課題,我校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教研計劃和日程安排,每次活動都必須圍繞研究課題這個主題開展活動,每次活動嚴格組織實施,活動結束后,及時進行總結反思,對教學的每個環節反復推敲,然后制定整改意見,并進行跟蹤,發現問題及時糾正,積極營造互助學習,相互提高的學習氛圍,充分讓教科研活動有效地輔助我們的教學,使教師的行為素質得到有效提升。課堂的授課水平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有了保障,學生的學習環境進一步優化,使學生快樂健康成長,真正體現“教學相長”的理念。
實踐證明,教科研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學校的教學工作,經過廣大教師的共同努力,我校的教科研工作初見成效,教師的課堂授課水平進一步提高,現在,大部分教師能夠運用新的教學模式組織課堂教學,教學質量大幅度提高,很多學科教學質量名列鎮的前茅,部分教師的教學論文發表在國家級或省級刊物上,并獲獎。
小學教學研究報告 14
語文是有聲的藝術,不是靜止的字符。“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這就足可以說明讀書的重要性!墩Z文課程標準》在課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比绾谓庾x這個核心理念呢?我認為:一是我們要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三個維度促進學生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二是我們要面向全體學生,讓每一位學生的特別發展空間得到充分的張揚。因此,我們在課堂教學中藥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正確處理“主導”和“主體”的關系,使教師的“導”落在關鍵上和點子上,成為學生積極參與,主動發展的方向和途徑,全身心地投身到整個學習活動中去,“大兵團作戰”,人人動腦、動口、動手,大面積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一、激發學習興趣,誘導學生主動參與。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教師。”也是學好語文的先導。學生的興趣離不開教師精心誘導和激發。因此,教師要把準學生的心理脈搏,點燃火花,想方設法增強他們學習的“心理優勢”。
1、再現情境誘趣。
心理學研究說明:新異的刺激物能引起學生的興奮和興趣。因此,教師要從教材內容出發,考慮小學生的心理特點,積極創設情境,努力實現教學方式的多變性,做到師生合作,生生合作,形成一個互動互助的勢態,構建一個民主和諧的教學平臺,提高學生自主參與的興趣。
2、感情朗讀生趣。
感情朗讀時最高檔次的朗讀訓練。那介入角色的朗讀能使學生身臨其境,如見其人,如聞其聲,不但陶冶了學生思想情操,而且使學生生趣添樂,培養學生的語感。
二、優化課堂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全程參與。
崔巒同志說,在過程與方法這一維度目標中,我們看重的不僅是教學的結果,而且更重要的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與方法。因此,我們在課堂教學中要創設學生參與學習的空間和時間,讓學生在自始至終的參與中有所“體驗”,有所“發表”。引導他們總結學習規律,在學會中悟法,在學會中用法,自己去獵取知識,不斷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情感,發展思維,使他們逐步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社會綜合實踐能力,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特別和健全的人格。
實踐證明:學習方法的總結,知識的坡度和跨度比較大,學生的回答往往是片面的、零碎的,甚至是一點半星的。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總結和歸納,不斷增加其智慧含量,逐步形成規律性的東西。這樣總結出來的方法才有遷移性和指導性。
三、精心設計提問和課堂練習,啟導學生全員參與。
課堂提問要注意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活學生的思維,著眼于全體學生,多為中下生著想。一般要體現下面的特性:
。1)目標性提問要圍繞這一節課的教學目標進行,努力使提問真正成為達標的'階梯;
。2)層次性為了照顧中下生,提問要從教學目標所設計的大問題中分解成若干個小問題,使小問題成為大問題的鋪墊;
。3)漸進性提問要體現循序漸進的原則,使學生可思考可接受,圍繞目標逐步推進,分步到位;
(4)靈活性教師的提問若中下生接受不了,這要以學生的學出發,及時地、靈活地調整自己的提問,順學而導。
心理學家認為:新的需要和原有水平或主觀內部狀態的對立統一,構成兒童思維發展的內部矛盾,形成思維發展的動力。課堂提問應當符合這種需求,不斷滿足每一層次學生新的需求。
課堂練習的設計在體現知識變為能力的基礎上要面向全體學生,兼顧好中差,啟導學生全員參與,讓每一個層次學生在原有基礎上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學生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中下生越多,差異性就越大。作為一個教師,要承認差異,多想辦法,因材施教,分步到位,喚起中下生的良知,激發他們的內驅力,就能使他們從厭學好學勤學優學,逐步跟上隊,獲得大面積提高,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小學教學研究報告 15
時光荏苒,轉瞬間,大半個學期就已經過去了。在過去的這個學期里,我們六年級語文教研組根據學校提出的主題式教研活動要求,六位教師群策群力,相互學習,共同研討,使主題式教研活動取得了較好的成績,F將我組的研討工作作如下匯報:
我們組確定的教研主題是活用教材資源,有效指導作文
。ㄒ唬┌l現問題,確立主題
眾所周知,作文是學生語文能力的綜合體現,作文教學也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難點,對于作文教學方式方法的探索,近年來,不斷涌現出大量的論點著述與成功教學范例。但在實際工作中,作文教學仍然是我們最棘手的問題。就本年級學生來說,缺乏寫作興趣,作文辭不達意,無法做到具體描述更是班級大部分同學都存在的問題。如何為作文教學找到出路?《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實行課程改革要增強課程的資源意識,教師應該努力挖掘教材自身的課程資源。課文中隱含的豐富的人文精神和獨特的情感魅力,以及優美生動的語言、靈活精致的表達、獨具匠心的布局謀篇,為每一個閱讀者提供了習作的范本。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可以根據學生年級特點讓學生有目的、有計劃地學習這些方法,在作文教學中對這些方法進行有效的遷移訓練。鑒于此,我們年級組教師經過多次商討,在眾多的教研主題中,選擇了“活用教材資源,挖掘現有課本中的寫作技巧,進行有效性作文教學指導”這一教研主題。這既吻合當前提出的“指向表達的閱讀課”的理念,更是對學習課文寫作方法的遷移和運用。
。ǘ┥钊胨伎,形成方案
學期初,我組確立這個研究課題后,先搜集整理了與此相關的資料,借鑒了一些與本課題相關的研究策略,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我們六位教師共同研討制定了實施方案,包括對本次研究的主題、問題提出的目的意義以及研究思路、活動步驟、預期效果、采取的措施等。
。ㄈ⿲n}學習,交流心得
為確保主題校本教研順利開展,我們組織小組成員針對方案進行學習和積累,收集有關的教學理論和實踐策略的文章,我們組學習了《小學語文課程標準解讀(高段習作部分)》、《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與運用》、將軍晶老師20xx年發表的《指向表達的`閱讀教學》、觀摩了管建剛老師執教的課例《理想的風箏》等,先期為本課題的研究提供了理論支撐。
在此基礎上,我們組召開了一次集體研討會,大家圍繞“如何在現有的課本中整合寫作知識,遷移運用到作文教學中?“在教學中運用這一觀點的最大收獲,體會是什么?”等方面進行交流。教師們對此談出自己的理解,互相交流學習心得,獲得了寶貴意見。
(四)教學嘗試,切磋探討
課堂教學是主題校本教研活動的主陣地,教學研究必須聚焦課堂,引導老師關注課堂,才能切實有效地提高教學能力。因此我們組確定由石會榕老師上研討課,通過以課例為載體落實研究主題。
在本年級的所有課文中,安徒生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本身屬于經典文例,又因為課文本身在想象和細節描寫這兩個方面獨具特色,因此,我們組確定以這篇文章為寫作指導的案例,交給學生通過幻象和細節描寫來突出心理的寫作方法。
為了提供原汁原味的課堂展現,解決實際問題,4月8日,石老師自己備課,上課,年級組老師集體聽課,通過課堂觀察,開展評課,研討,提出了改良策略。4月21日,根據年級組老師的建議,石老師再次調整課堂教學,第二次在組內上課,這次上課有意識地將集體研究的解決問題的策略運用在了課堂教學中,驗證、鞏固和深化了主題教研活動取得的成果。5月11日,學校專家組再次深入石老師的課堂,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在此,感謝他們的辛勤指導,為我們組的主題教研活動提供了有力支撐。5月19日,石老師代表我們年級組在全校進行了匯報上課。
。ㄎ澹┏尚Ъ胺此
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曾歸納出教師成長的公式:“成長=經驗+反思”。通過該課題研究,我組教師有了很多的收獲:
1、通過這次主題式研究活動,我組教師實現了反思與實踐之間的全面結合,使教學研究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主題式教研活動的過程,就是解決教學活動中缺少什么就研究什么,研究什么就收獲什么的過程。
2、通過本期活動,我組教師研讀文本的能力得以很大提高,教學觀念從“教教材”轉變為“用教材”,開發運用課程資源的意識加強了,在平時的教學中能把有效地閱讀教學和作文教學有機結合起來,活用課文中的寫作資源進行作文指導和寫作訓練,學生的寫作水平提高很快。
3、通過本期教研活動的課堂實踐,我組教師在高年級習作教學中探索出了這樣一個作文教學模式,即“回顧課文發現寫法遷移訓練練筆評改”四步作文指導模式。如我組石老師展示的作文指導課堂,就是在安徒生著名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挖掘出通過幻象和細節描寫凸現人物心理這一嶄新的寫作方法,并教會學生遷移運用到習作中去。使學生習得了人物心理描寫的具體方法,這也是當前語文教學工具性的重要體現。當然,分享研究成果的同時,我們也在想:我們一味的挖掘和使用教材,會不會過分放大教材功用?讓學生“唯教材馬首是瞻”?老師眼睛總是盯著課文會不會使學生的視野狹窄?
誠然,作文教學是一個長期復雜的教學過程,要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雖然本期的教研活動結束了,但是身為一線教師的草根研究永遠不會停止,我們將繼續行走在主題式教研的道路上,且行且思考!
小學教學研究報告 16
在新課標精神指引下,他們努力創設一種寬松自由的教學氛圍,使課堂教學充滿情感,充滿樂趣,充滿活力,讓孩子們充分感受到語文課堂的新鮮、有趣,輕松、活潑。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評優課中反映出的問題也不容忽視。
一、閱讀教學的主要問題:
1、讀書感悟少,提問、分析多。
把本應是特別化的、情感化的、創造性的閱讀,納入內容分析的軌道,重認知輕情感,重理性輕感性,重分析輕整合。
2、自主發現少,“牽”“引”求同多。
輕視個人體驗,個人理解,往往通過牽引,得出統一答案。、忽視興趣、態度、習慣的培養,忽視在閱讀過程中引導、發現讀書方法。
4、教學過程、教學方法欠靈活,語文實踐活動不夠豐富,教育教學渠道、途徑封閉,隔斷了與現實生活、大千世界的天然聯系。
二、對今后閱讀教學的建議:
1、準確的理解并較好的體現三個維度課程目標的整合。教學目標、教學任務要提得切合實際,一節課不可能承載的任務太多,要有重點,要體現有讀不好到讀好、理解不深到有所理解的學習過程。
2、把課文讀對、讀順、讀好是閱讀教學最基本的要求,要看出指導的過程和讀的能力提高的過程。讀得不充分的課,看不出學生朗讀進步的課,不是好的閱讀課。除了朗讀感悟,還要重視閱讀理解:鼓勵學生讀出個人感受;指導學生理解、品評重點詞句。要把整體感悟課文和理解重要詞句有機的結合起來,防止兩張皮,防止“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3、要以學定教,用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的變革,促進學生學習方法的轉變。要體現充分的自主學習,有效的合作學習,要求適當的探究學習。要調動每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盡可能地尊重學生選擇學習內容、學習伙伴、學習方式的權利,也要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引導、點撥、調控的作用。對學生理解不到、體會不深,甚至理解錯誤的地方,要訂正,甚至作必要的`講解,不能視而不見、放任自流。
4、要因人、因文而異,恰當拓寬內容,開發課程資源;要有意識地加強與現實生活、與學生經驗世界和想象世界的聯系;適度體現課內外、學科間的聯系。
總之,創新是閱讀教學的生命,要加大改革力度,破除教學中舊的一套。但要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時刻牢記語文教學姓“語”,要體現語文閱讀教學的特點,課不能上的華而不實,甚至嘩眾取寵。改革的決心要大,具體到一節課,又要實事求是,不能要求一節課充分體現新課程理念的方方面面,但求在整合的實現教學目標的前提下,有若干亮點,有自己的特色。
小學教學研究報告 17
我校教科室在上級科研部門和學校的指導下,從實際出發,搶抓機遇,堅持教育科研和教育實踐緊密結合的原則,把教學研究、教育科研融為一體,用教育科研解決教育教學上的問題和困難,用科學的理念、科學的方法指導教育教學;以課題研究帶動科研各項工作的開展,使課題研究工作和教育教學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一、完善機制,規范科研運作
我校不斷規范教育科研管理體系,建立了與時代相適應的教育科研制度,促使校內教科研活動正常化、制度化。
由校長擔任第一責任人,構建形成了業務校長、教導處、教科室、學科教研組、全體教師的教科研網絡,開展以教育科研專題研究、校本課程開發、校本后續培訓為核心內容的教育科研活動。建立了集體備課制度、聽評課制度、學習制度、專題研討制度、反思制度、課題申報管理制度、優秀教科研成果評選獎勵制度等一系列教科研制度,強化管理,保證學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有序、有效的進行。
二、加強學習,積淀底蘊。
學習是充滿思想的勞動,真正意義上的學習必定能更新觀念、促進反思、修正行為、增強底蘊。我校采取集中培訓與教師自學相結合,廣泛學習和專題學習相結合的形式,開展教科研的校本培訓活動,進一步營造科研學習的良好氛圍,豐富教師的科研理論知識。聘請校領導和部分骨干教師分別作了普通高中的形勢與任務、師德修養與職業規范、常用教育科研方法、課堂教學藝術、新課改形勢與教師角色轉換、新課改中的具體問題及對策、新課程教學設計、教育教學常規、班主任工作藝術、教育教學研究與教師專業成長、教師如何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POWERPOINT應用技巧舉例、flash中文版使用技巧、校園網絡信息資源的使用等專題講座;結合校內網絡教育資源庫,組織觀看學習各學科新課程課標、山東省的學科培訓材料、高中新課程的理念與任務(視頻)、實施有效教學策略(視頻)、提高課堂教學效益(視頻)魏書生教育教學藝術(視頻)等專家講座。繼續采用“請進來,走出去”的方法,一方面向外聘請有關的專家學者來校講學,另一方面繼續外派教師參加各級教科研骨干培訓班和各種教育研討會,拓寬思路,放大眼界,每次學習回來都要在一定范圍內進行交流,并且交一篇學習體會。每位教師每周寫一篇教育隨筆,每學期整理一篇教學體會或撰寫一篇教科研論文。學校還出資2萬多元為全校教職工辦了購書卡,鼓勵教師積極購買、閱讀教育理論書籍,朱清文校長一馬當先,除了自己精心研讀外,還定期向老師們推薦優秀的教育理論書籍。通過這些措施,促使每一個教師都應該自覺地將學習視作自己職業生命的第一需求,讓學習成為自己教學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學習不斷提高教學研究能力。另外我們通過虛擬光驅建立了膠州二中教育發展資源庫,為老師們提供了大量優秀的音視頻資料。老師們可以在辦公室中隨時觀摩學習教育名家的講座。進一步完善了網絡科研平臺,拓展學習交流渠道;教科中心網站具有獨立的IP地址和域名,具備了培訓學習、課題管理、研究交流、論文上傳等方便實用的功能,實現了教育科研管理的信息化。老師們讀書、思考,做學問;上課、教書,做研究;交流、切磋,轉觀念;互幫、互助,共提高……形成了學校良好的教育科研氛圍。
三、做實課題,強化引領輻射。
以省市級課題為主導,從開題論證,實踐研究方案等細微處著手,做細做實。不僅使大家在理論上,更是從實踐操作上來強化和引領廣大教師學習科研、實踐科研,扎實做好各級課題的日常研究工作。十五期間的市級課題《農村普通高中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實踐與研究》、《生物教學中的創新教育研究》、《合作教學研究》等順利結題并通過鑒定。20xx年先后申報并立項了《農村高中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養的方法途徑研究》、《新課程與高中教師發展研究》《高中學生發展性評價研究》等省市級課題;學校也對十一五期間本校的教科研工作作了規劃,并由各教研組推薦、教科室審定立項了十幾個校級課題。針對學校現有的各級立項課題,緊緊圍繞課題研究方案,按照課題研究過程管理的要求認真實施課題研究。各課題組實行組長負責制,進一步明確分工,做到責任到人,切實承擔研究任務。及時修訂研究計劃,明確階段目標,落實活動安排,不斷改進課題研究的策略與方法,保證課題研究工作的有序進行。各課題組對課題研究有布置、有落實、有檢查。及時召開課題組成員專題會議,抓好研究方案的落實,密切關注、適時指導、加強監控,做到項項有人抓,時時有人問,過程研究與終結成果相聯系,使其規范化、科學化。姜彩霞老師承擔的校級課題《如何結合我校實際開設美術選修課》,研究過程規范、資料豐富,并且結合該課題研究,開發了系統的校本教材和教學課件。朱清文校長承擔的青島市重點課題《普通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研究》自開題以來,由心理室的張立信、侯永豐等老師具體負責開展研究工作,通過多種途徑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如心理課、心理咨詢社、春之聲廣播站、心理健康教育報,學科教學和班團活動中滲透等等。建立了心理資料庫,設計了《高一心理素質測評》、《中學生學習策略調查問卷》等對學生的心理狀況進行測評,購買并自制了一定數量的心理測驗量表、軟件,建立了學生的心理咨詢檔案;在總結本校實際的基礎上,分別編寫了膠州市第二中學《心理咨詢手冊》及《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導讀》等校本教材,并同時創辦了心理教育報《長青藤》及校刊《耕耘――心理導航》等內部刊物,為課題研究的順利實施和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健康發展提供了保障;學校被省教育廳確立為心理健康教育重點試驗基地,省心理健康教育先進單位。
結合《綜合實踐活動的理論與實踐研究》的后續研究,在各級部積極開展研究性學習、社會實踐和社區服務,充分利用社區資源,尋求學校教育與區域資源的最佳結合;建設了完善具有區域特色的綜合活動課程;鼓勵師生從事課題式研究性學習,促進學生在已有發展水平的基礎上,在盡可能的范圍內,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提高了全校教師的科研水平和綜合素質,培養了一批既懂教學又懂科研的新型教師,取得了豐碩成果,于今年12月初舉辦了青島市綜合實踐活動現場會,受到了與會專家和老師們的一致好評。
四、重視校本,夯實教科研基礎
學校教育教學問題的研究即校本教研,是開展教育科研活動的起點和基礎,是整合校本培訓、校本管理和校本課程的中心和紐帶。我們在教育科研活動中注重突出時代性、針對性、實效性、全員性,以課堂教學為突破口,基于校本,基于教學實踐,使教師平等合作互補共建;研究的重點放在教學行為的轉變上,促進師生共同發展。
加強集體備課。以學科教研組為單位,每月一次組織集體備課,集體備課可以是單一學科的`教師,也可以是不同學科的教師共同參與,大家相互討論,各抒己見,共同出主意,想辦法,把有關內容分析透,研究深。在備課制度上做到“五定”定時間、定地點、定人員、定專題、定主講人。通過開展形式新穎、實效性強的集體備課活動,集中了教研組或備課組集體的智慧,強化了合作意識,實行了資源共享,做到了優勢互補。
開展教研組的專題研討。校本教研強調教師在自己反思的同時,開放自己,加強教師間以及在新課程實施等教學活動中的專業切磋、協調和合作,共同分享經驗,互相學習,彼此支持,共同成長。以評課議題、專題討論、教學論壇等形式,實現信息和經驗的增值,使教師在開放的交流活動中互相激發碰撞,獲得單獨學習所得不到的東西。每個教研組每周結合教育教學實際,選擇一個小的研究專題,或一個大課題的子課題進行共同研究,利用每周五的教研活動進行專題交流。提前定內容,定主講人,報教導處在周計劃中公布,中層以上干部每人包干一個教研組,參與教研專題的交流研討。
實行結對幫教,推動青年教師快速成長。根據“一年入門,三年勝任,五年成才”的目標導向,對一至三年的青年教師實行“導師制”培養方式,以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在同伴幫助中發揮作用,幫助和指導青年教師,使其盡快適應角色和環境要求。
加強教學全程反思,提高教學質量。按教學的進程,教學反思分為教學前、教學中、教學后三個階段。教學前,要反思教材、學生、教師三大教學要素,使教學方案具有針對性和前瞻性。教學中,要及時、自覺地對師生進行為的反思,不斷調整教學重心和教學方法,使課堂教學高質、高效地進行。教學后,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批判性反思,使教學經驗理論化。
五、及時總結成果,推動持續發展。
我們要求每位課題研究教師都要有成果意識。在認真學習理論的基礎上,做到學以致用,努力把理論與自己的課題研究結合起來,及時做好課題研究過程中的成果總結,撰寫一定數量且有較高質量的課題反思、論文,不斷提高認識,逐步形成自己的理論認識結構。
開展校內理論筆記展評和成果評選活動。學校每年一次進行理論學習筆記展評和校內教科研成果評選活動,對優秀成果進行獎勵。
開設教學論壇,提供交流平臺。以“校本教研論壇”、“課改論壇”為交流平臺,鼓勵教師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觀念、教學行為、教學效果,使原始的經驗不斷被審視、被修正、被強化、被否定等思維加工中,去粗存精,去偽存真,使經驗得到提升和升華,形成符合新課程理論要求的先進的教學觀念。
積極開展優秀論文的選送活動。對于上級主管部門組織的論文評比,學校教科室及早發動,通知每位教師,認真組織論文選送,加強對外推出的力度,爭取論文發表和獲獎率不斷上升。2006年全校教師共發表或在教育主管部門組織評選中獲獎的成果達到120多篇。這些成果學校將根據定《優秀教科研成果評選獎勵條例》進行年度表彰獎勵,并與評優選先、職務評聘、分房積分等掛鉤,用政策推動教育科研工作的持續發展。
六、存在問題。
1、課題組與教研組工作整合需要更深入,部分課題組因為組長重視不夠,研究時冷時熱。教研活動記錄內容偏少,欠規范。
2、學習筆記反思少。教師的學習筆記存在只從雜志、報刊上摘抄,不聯系自己的教育教學實際寫反思,有的只有有情節而不思考,不分析。有的書寫不太認真。
3、部分校級課題的研究缺少過程性資料,課題研究的資料積累工作繼續需要改進。
4、學校教科研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存在著高原現象,存在形式化傾向。
回顧一年來的工作,雖然取得了不少成績,也還有許多不足之處,力爭今后進一步加強和完善管理,努力為科研興教、科研興校創造良好的環境。集中力量加強校內亟待解決和教育教學前沿問題的研究,加強教師隊伍建設,與時俱進,務實創新,全方位推進素質教育,把學校的教科研工作做得更好。
小學教學研究報告 18
為了促進我校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優化課堂教學,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同時也為了營造全校教師相互學習的氛圍,不斷提高教師自身教育教學水平。經學校集體研究決定,本學期各教研組活動在學校教務處統一安排下,以“公開課”為教研平臺,全校廣大教師全員參與的形式開展活動。通過廣大教師親自參與聽、評課,絕大部分教師感到開展這樣的活動,是較為成功的,起到了公開示范作用,廣大教師們在教學各個方面都感受到很大的震撼和啟示。在此,對本期教研活動作如下總結。
一、活動目的
旨在探索各科教師今后的備課、授課方向和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二、組織形式
1、每組推薦二名以上教師,參與做課活動。
2、教研組從九月至十二月份,組織十八名教師講授公開課。
3、授課教師從教材、教法及學生的學法、教學過程給聽課教師進行說課。
4、參加聽課的所有教師逐人發言,共同交流,以期達到取長補短、教學相長。
5、活動之后,學校教務處認真總結,形成材料,發放各教研組學習。
三、活動成果
1、教師重視程度高。
開展以“公開課”促教研的活動,是學校采取的一項舉措,全校廣大教師重視程度高。不管是老教師,還是年輕教師,不管是聽課還是評課,大家從思想上、行動上,都非常重視這次活動,把它當作一次學習、交流及提升教學能力的機會。
2、備課充分、設計科學。
授課教師在上“公開課”的備課過程中,都精心選材,巧妙科學設計,深入鉆研授課內容,作了大量充分的準備。
在備課中,教師能夠積極大膽改變原有的教學思路,力求使自己的授課有所突破、有所創新;教學觀念有了很大的轉變,特別是貫徹新課改理念上有較大進步,教學雙邊關系進一步趨向合理,師生關系逐步和諧,教學民主得到了體現;課堂教學結構得到了進一步的優化,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過去一些不合理的地方;他們都非常注重研究教材教法,把知識和能力既深入淺出又扎扎實實的傳授給學生。
3、教師課堂駕馭能力強,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
授課老師在整個課堂的組織中不慌不忙、松弛有度、放收自如,表現出過強的課堂駕馭能力;教學的整個程序的設計安排科學,結構合理,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教育思想觀點科學、正確,教學目的明確,主次分明,重點突出;注重用問題引導學生,學生通過不同形式來完成老師的問題,培養了學生的獨立思考、合作探討、展現自己、口頭表達等能力。表現出很強的駕御課堂能力。
4、現代多媒體教育與傳統課堂授課實現了有機整合。
本次活動的每一節公開課都能體現一點,就是盡可能使用課件,課件的展示如果比較得體、師生的互動就會融洽;如果不會使用課件,也盡可能利用現有的教學輔助手段,把課堂呈現出現代的教學氣息。
5、教學構思新穎。
通過首尾呼應富有感染力的音樂引課,營造了較為和諧、寬松的學習氛圍,首尾音樂使學生在輕松、愉快中求知,活躍了學生的課堂氣氛。
6、能夠還課堂于學生,真正體現了教師的導演角色和學生的`演員角色,教師只是給學生提供展示才華的平臺。
7、學校對參與做課教師進行課堂考核評價,從中評選出一等獎教師王學武、任學琴、蘇順琴;二等獎教師張鳳梅、李金花;三等獎教師楊秀珍、王淑霞,頒發證書和獎品。
三、工作建議和努力方向
1、轉變教學觀念,變“文本”為“人本”。
2、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
3、下大功夫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提高學生學習能力。
4、要注意處理好“學生合作、探究、交流的時間”和“要在一節課有限的時間里完成學習任務”之間的關系。
5、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6、要注意處理好“好學生”與“整體發展”之間的關系。
7、教學基本功還須得到進一步的加強。
8、做一個會表揚學生、會聽學生心聲的老師。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的確是這樣,知識是無限的,一個人如果只滿足于現在,不去開拓進取,那他就會被社會所淘汰。在我校教研活動的前后,授課老師的智慧得到了彰顯,廣大教師的建議得到了交流,教研活動的成果的得到了認可,可以說我們的辛勤勞動是值得的。希望全校廣大教師進一步努力地學習,適應教育的發展,為陶了鎮教育教學的進一步發展,在探索中不斷前進。
小學教學研究報告 19
一學期來,我們xx小學認真貫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精神,以實施“教育強市”工作目標為重點,緊緊圍繞學校的工作目標,以教育科研為先導,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為重點,認真探索和研究新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大力開展校本研究,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強化學校教研組的輻射作用,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做了許多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以下是我校此次教研活動總結。
一、認真抓好學校的常規管理工作
1、一學期來,學校能加強新課程改革與研究力度。以新課程理念為先導,以為抓手,以課堂教改為重點,組織全體教師進一步解讀新課程,實踐新課程。摸索、行之有效的課程實施模式。全面試行《義務教育課程設置》,繼續開發校本課程,辦出特色。
2、加強校本教研的力度,著重在課程三維目標的.落實、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和師生評價制度的改革等方面作出深入的探索,堅持每周業務學習的制度。
3、加強藝體衛管理,做好《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工作,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
4、強化質量意識,基礎學科的教師能認真做好階段性檢測、分項檢測、基本技能檢測等質量監測工作,學生作業、教師批改等常規性工作好于往年,基礎學科的教學質量有明顯地進步。
二、認真抓好抓實校本培訓,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
1、繼續開展“一師一課”活動,集中進行評課,并做好評課記錄。本學期,組織全體教師分學科進行業務學習,學習內容包括新課程實驗的教學教育講座、資料包、教學錄像等。用先進的教學觀念來指導日常的教學工作。業務學習做到“五有”:有安排表、有主持人、有考勤、有交流、有活動記錄。
2、本學期,我校將繼續發揮集體備課活動的作用,在語文、數學學科中首先采用單元備課負責制,實現教學資源共享,讓教師有更多時間學習理論,鉆研教材,實現自己增值。在課余時間認真總結教學心得及理論創新,積極參加各級論文評選、業務技能競賽。
3、能認真落實并開展好“四個一”活動。本學期,認真落實“教學反思課改理論學習教學案例學生訪談錄”四個環節,全面提高全體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
4、本學期,學校將繼續開展師徒結對子活動,共同探討教材的教法和學法,努力提高駕馭教材的能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三、強化教育科研,提高課題實驗研究的質量
我校能充分認識到骨干教師培養對提升全體教師素質的重要性。本學期,我校繼續多方面創造條件為教師提供進修和培訓的機會,盡可能多安排教師外出聽課,參加各級各類研究會和課題研討活動,以獲取先進的教改信息,學習先進的教育理論和實踐經驗。面對我校實際,在不能滿足讓所有教師參加高一級培訓的情況下,通過教師返校后把學習精神帶回來與全校的教師進行交流,全面提高我校教師的整體素質。
【小學教學研究報告】相關文章:
小學教學研究報告03-29
小學研究報告04-01
教學研究報告范文03-01
課堂教學研究報告03-10
小學研究報告(15篇)04-01
小學生研究報告08-17
小學課題研究報告范文03-27
小學研究報告15篇04-17
小學生的研究報告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