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初中生調查報告

時間:2024-07-28 18:05:50 報告 我要投稿

初中生調查報告

  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報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內容的完整。那么大家知道標準正式的報告格式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中生調查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中生調查報告

初中生調查報告1

  一、問題的提出

  反思是促進學生學習與發展的有效途徑與方法。學生作文反思是指學生對自己寫作過程的一個明顯段落點或對一篇文章進行審慎的回顧、分析與檢查。

  要指導學生寫作成功,不能只教作文之道,還要引導學生“反觀自我”,對自己的作文實踐進行有效的反思。人的學習是雙向過程,一方面是對所學材料的識別、加工和理解的認識過程,另一方面又是對認知過程的自我觀察、自我評價和自我調節的“反思”過程。要使學習有成效,不僅需要認識,更需要反思。長期以來,教師指導學生學習更注重認知過程,而忽視學生的反思過程,使學習變為被動,知識的獲取變得抽象化、呆板化。作文教學也如此,作文教學弊端之一,是教師基本上把眼光集中在如何教學生寫好作文,很少關注學生是如何學會寫好作文的。作文教學更多關注教給學生寫作方法,很少思考學生是如何使用這些方法,不注重學生作文反思導致作文指導低效。

  作文指導的最高境界是讓學生進行策略性寫作:能根據作文題目要求、外在條件、自身水平,恰當地選擇運用寫作材料與方法,有效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學生要真正學會寫作,不僅是要把握寫好一篇文章有哪些方法,更重要的是要把握這些方法“有什么用”和“怎樣用”,就是說怎樣將學到的方法變為自如使用的技能。作文反思,是學生將自己的寫作過程當做意識對象,對其寫作的心理過程進行回憶、思考、評價,能減少寫作的盲目性、抽象性。

  我市近幾年中考作文的情況來看,一些初中生對作文所持的消極態度和低下的寫作能力,讓我們不得不承認,初中作文教學的結果有許多令人遺憾之處。大多數語文教師都在作文教學及批改上投入最大的工作量,而學生也為各種練筆絞盡腦汁。可是為什么努力的結果是事倍功半甚至每況愈下呢?造成作文低效高耗的狀況,原因是復雜多樣的,我們認為作文教學缺乏對學生作文反思能力的培養,學生缺少反思意識、反思習慣和反思能力是要害因素。

  二、調查的結論與分析

  為了準確把握我市初中生作文反思能力培養狀況,促進作文教學有效提升。福建省“十一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初中學生作文反思能力培養研究》課題組進行了“初中生作文反思能力培養”問卷調查與訪談,調查分學生和教師兩種類型。問卷主要針對學生作文水平和寫作狀態、學生作文反思意識、學生作文反思手段與方法、學生作文反思習慣、教師對學生作文反思能力指導情況等5個方面的內容進行設置。本次調查對象是我市6所初中學校語文教師與學生,城關初中2所,農村初中4所。抽取七年學生300名、教師20名,抽取八年級學生300名、教師20名,抽取九年級學生200名、教師20名。發放學生問卷800份,收回問卷791份,有效問卷780份。發放教師問卷60份,收回問卷56份,有效問卷55份,以上問卷,被調查者具有一定代表性。同時,我們圍繞問卷內容又開了3場學生座談會、2場教師座談會,以確保對調查內容的深度把握。我們將調查與訪談結果進行分析,提煉出以下調查結果。

  (一)學生作文水平總體偏低,缺少良好的寫作感受

  我市初中生作文水平總體偏低,尤其是農村初中學生。學生在回答 “你的作文成績一般是什么水平”,0.6%的學生選擇“優秀”,20.6%的學生選擇“良好”,42%的學生選擇“一般”,36.8%的學生選擇“較差”。從教師問卷來看,大部分教師對學生作文的總體水平是不太滿意的,10%認為學生作文水平“良好”,23%認為“一般”,67%認為“較差”。雖然教師與學生的回答有出入,但從雙方數據來看,學生作文總體水平偏低是事實。

  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積極體驗比較少,尤其是作文水平低下者。從學生是否喜歡寫作來看,5%的學生“非常喜歡”,37%的學生還“可以”,45%的學生“不喜歡”,13%的學生“害怕作文”;學生對作文課的感受,24%的學生認為“輕松愉快,使人充滿信心”,12%的學生認為“樂趣少”、40%的學生認為“單調,沒樂趣”、24%的學生認為“緊張單調,難于忍受”;從學生寫作動力看,17%的學生認為寫作是“記錄生活,表達情感”,83%的學生是為了“完成作業”,任務驅動的寫作動機使學生作文常成為應景之作,寫作難有快樂體驗。

  (二)學生對作文的自我分析水平較低,作文反思意識淡薄

  由于長期作文教學的忽略,學生對作文的自我分析水平低。從學生“對自己寫作的能力與興趣了解程度”看,40%學生選擇“了解”,10%的學生選擇“較了解”,30%的學生“不太了解”,20%的學生是“不了解”;“對你能比較準確判斷出自己作文的好壞嗎”,22%的學生回答“能”,40%回答“有時能”,38%的學生回答“不能”;學生對“你作文中出現問題一般是由誰發現?”,20%的學生回答是“自己”發現,80%是由“老師”、“同學”或“家長”發現;學生對自己作文常犯的錯誤不熟悉,問卷中68%的學生回答“不知道自己常犯的錯誤”。由此看出,學生對自己的作文能力、作文優劣、作文問題的分析判斷水平不高。

  學生在寫作活動開始前、過程中和活動結束后,缺乏主動對自己的作文實際狀況進行分析思考的心理需求。從寫作前看,“寫作時,面對作文題目的第一感覺”,10%的學生能“稍作思考,然后下筆”,58%的學生“腦中空空,無從下筆”,32%的.學生是“按照教師要求作文”;從寫作過程看,學生“對自己在寫作中常犯的錯誤,能否采取措施預防”,5%的學生回答“能”,35%的學生回答“偶爾能”,60%的學生回答“不能”;寫作后,10%的學生“能對自己寫作過程進行反思并總結經驗”, 20%的學生“偶爾能”,而70%的學生“不能”做到。從以上寫作流程問卷分析,學生作文反思意識比較淡薄,作文水平差的學生和農村學生尤其突出。

  (三)學生沒有養成作文反思習慣,作文反思方法缺乏

  由于教師對學生作文反思能力培養的意識淡薄,學生作文時一般缺少反思習慣。作文本下發后,61%的人通常“只看成績”,28%的人“會認真看教師的評語”,9%的人“會根據教師的批改,認真思考評語”,2%的人“會對作文存在的不足進行反思,然后再訂正”; 12%的人在“寫完作文后能認真自覺地反復檢查與潤色”,53%人只“檢查一遍”,20%的人“教師督促就檢查,否則就不檢查”,15%的人“根本不檢查”;在寫作后,10%的人“能對寫作的過程作進一步的反思,從中發現寫作成功的策略或思考方法”,90%的人“不能”;60%的學生“沒有修改作文的習慣”。

  造成學生作文反思能力弱化,主要還在于學生缺乏反思手段與方法。對于學生寫作過程的反思方法運用看,7%的學生 “在寫作時,能‘跟蹤’自己的思考過程,必要時會修改原來的思路和方法”,15% 的學生“基本能這樣”,60% 的學生“偶爾這樣”,“從不這樣”的學生占18%; 對作文的分析與總結, 5%的學生“經常在寫作后總結寫作的方法”,21%的學生“有時間的話會總結一下”,34%的學生常“感到沒什么可總結的”,40%的學生“不知道怎么總結”;這些數據可以看出學生既缺乏反思意識,也缺乏反思手段,導致學生發現不了作文問題。

  (四)教師培養學生作文反思能力的意識淡薄,指導方式有限

  作文教學中,教師對學生作文反思能力培養的實際價值認識不足,學生作文反思能力培養成為作文教學的“盲點”。在訪談與問卷中,91%的教師基本不能準確理解學生作文反思能力的概念;教師對學生作文反思能力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您認為學生作文反思能力對學生作文成功的作用”,3%的教師認為“重要”,34%的教師認為“一般作用”,63%的教師認為“不重要”;學生作文差的最大原因分析,10%教師認為“缺乏生活經驗的積累與提煉”,20%認為“缺少寫作方法”,65%認為“閱讀少”,15%認為“教師指導不到位”,同時在訪談中,即使是認為教師指導不到位,也很少有人會從反思能力培養上尋找原因。

  教師對學生作文反思能力培養意識淡薄,導致教師培養學生作文反思能力的方法方式有限。教師不能主動創設學生進行反思的條件,對“是否時常創造條件引導學生反思自己寫作過程”,31%的教師回答“偶爾”,69%回答“沒有”;對是否能定期幫助學生總結寫作經驗,10%回答“能”,25%回答“偶爾能”,65%回答“不能”;對能否用多種方法引導學生反思寫作過程,5%回答“有”,20%回答“偶爾”,75%回答“沒有”;對是否熟悉學生寫作反思的相關方法,33%回答“了解一點”,67%回答“不熟悉”。是否時常要求學生修改作文,62%回答“有”,38%回答“偶爾”,但在訪談中,教師普遍認為修改效果并不好,大部分學生處于應付性修改。教師培養學生作文反思能力的意識淡薄,指導方式有限,造成學生不斷地寫作、教師不停地修改,但效果很差,學生作文提高很慢,教師無從著手、力不從心等狀況。

  三、學生作文反思能力培養的思考

  (一)認識價值,強化學生作文反思能力的培養意識

  作文反思能力培養對作文教學具有重要意義。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指導者,真正的寫作主體是學生,而寫作主體的個性化很強,如何針對不同主體的個性化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是當下一個重要的課題。但目前作文教學的大體狀況是:學生大量地寫作文,教師認真批改作文,然后統一評講,接下來學生再寫、再練,教師再改、再講。教師關注的是學生寫出來的文章結果,而對學生內在的寫作過程關注不夠,致使學生作文一直得不到實質性的提高,也找不到癥結所在。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培養學生反思能力是解決作文癥結的有效途徑,學生具有作文反思能力是提升作文質量的關鍵。

  1、注重學生作文反思,能促進學生策略性寫作。讓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學會“反觀自我”,有利于豐富和積累寫作經驗,從而促進寫作方法能靈活自如應用。

  2、注重學生作文反思,能促進作文教學流程優化。學生作文反思是把自己作文作為思考對象,對自己作文的寫作過程和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有利于作文教學過程的優化:它強化了學生的主動性,使寫作指導過程由單向變為雙向過程,由被動過程變為互動過程;它強化對自己作文的審視與分析的全程性,使寫作指導過程的反饋由被動反饋變為主動反饋,由延遲反饋變為及時反饋;它強化了學生寫作的自主性、針對性和責任感,使作文教學過程由注重教師教的過程變為學生主動發展的過程,使作文教學指導由一般化向個性化轉化,由加負過程變為減負的過程。

  3、注重學生作文反思,能促進學生作品意識強化。作品意識的培植是從“審視自我”、“玩味文字”、“主動修改”開始的,而學生作文反思是三者的前提,沒有反思就沒有辦法完善,沒有反思就沒有辦法挑剔。

  (二)熟悉策略,加強學生作文反思能力培養的有效指導

  提高學生作文反思能力有三個途徑,一是通過學生的自身學習經驗自發地形成;二是通過教學活動無形中獲得;三是通過專門訓練明確獲得。研究認為在教學中教師進行有意識的適當訓練,能夠提升反思能力,也就是第二、第三種途徑結合是最有效的。因此,教師不僅要熟悉作文反思方法,而且要指導學生掌握反思方法。

  1、指導學生把握作文反思的內容。學生在寫作中,知道自己要從哪些路徑,從什么方面分析自己的寫作及其文章得失。作文反思內容主要有:一是從寫作順序反思。有無清新靚麗的題目;是否有引人入勝的開頭;有無一句點明主旨的話;有無一個耐人尋味的結尾。二是從寫作技巧反思。語言運用是否得體,遣詞造句是否明白通順;舉例是否恰當;文體結構是否合理;首尾是否呼應。

  2、指導學生明確作文反思過程。作文反思不是簡單地對寫作過程進行回顧或回憶,它是要圍繞“我做了什么——我這樣做有效嗎——我這樣做合理嗎——我還能怎樣做”這個問題鏈,探討文章的優化,促進寫作水平的提升。一個完整的反思流程:一是提出問題。通過對寫作與作文的實際感受,意識到自己作文中存在的問題;二是觀察分析。針對問題反復琢磨自己活動的信息,以批判的眼光反觀自身,思考作文問題及其原因所在;三是提出新思路。根據分析,提出作文構思與寫作的新想法、新辦法;四是實踐驗證。根據新思路,重新寫作或修改文章。

  3、使學生熟悉并掌握作文反思方法。一是寫作文后記。寫作文后記是學生針對教師對作文批改、講評,學生自己重新審視自己的作文,寫出反思的文字。二是寫作文病歷卡。寫作文病歷卡是學生把自己當做醫生,將自己作文當作病人,給自己診斷、開處方。三是作文自評。作文自評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根據作文評價標準對自己的作文進行全面評價,寫出評語與分數。四是作文自我提問單。作文自我提問單是根據寫作的規程或寫作素養要求,并將其細化,以系列問題的方式出現,學生根據問題系列逐一回顧、思考、評價,主要有寫作提問單與階段性提問單兩種形式。五是品味作文亮點。品味作文亮點就是將文章的精彩之處找出,并且對其特色進行深入分析與思考。六是作文修改。作文修改是學生根據教師批改和評講要求,通過個人反思及小組討論,重新謀篇布局,將文章再寫一次。

  (三)創設時空,提供學生作文反思能力的提升機會

  學生作文反思能力培養是否成功,最后要看其能否保持與遷移。因此,要培養學生作文反思能力,就要在作文教學中,提供條件讓學生在學習、操練與實踐中促進作文反思能力的保持與遷移。

  1、要提供大量的練習與實踐的機會。作文教學與評講,必須改變傳統做法,課堂上要減少教師活動時間,增加學生活動時間,以小組合作學習、研討交流、片段作文練習等方式,給學生提供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感悟、體驗、思考作文反思方法與策略的運用。一方面,教師要充分介紹作文反思策略并作出示范。另一方面,要提供足夠的時間讓學生進行大量的作文反思策略的練習,這樣才使學生正確學會作文反思,使反思由被動走向主動。也許初期教學成本很高,但后期學生絕對受益而且輕松。

  2、給予學生積極的反饋。在學生進行作文反思練習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監控學生的活動,注意提供個別指導和修正性反饋,及時給予鼓勵,這樣會增強學生的信心,促進學生實踐作文反思策略,并學會策略的使用。

  3、指導學生明確作文反思策略運用的條件。每個作文反思策略的使用都是有切合條件的,并不是任何場合、任何時間、任何人都能用,教師在學生作文反思教學中,盡可能提供多個范例,給予學生多方面指導,促使學生有效反思。

初中生調查報告2

  我于20xx年1月至4月,對席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況進行了調查。通過調查研究,對農村學生的學習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為準確地把握當前席麻灣中學學生的學習心理,深化教學,加強教學的針對性,提高教學的實效性,提供了客觀依據。

  一、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一)具體目標

  席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現狀、特點、成因及對策。

  (二)調查方法

  1.問卷調查

  學生問卷,內容涵蓋教育價值觀、學習態度、學習需求和學習目的四個方面。問卷調查在席中進行,共發問卷237份,回收有效問卷233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樣本數。

  2.座談會及個案調查

  整個調查共召開了四次學生座談會。這些座談會,不僅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生動的典型材料,而且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礎。

  二、調查結果分析

  對學生問卷調查分析,以及多次學生座談結果顯示,席中學生的學習心理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征。

  (一)席中學生的學習心理分析

  1.學習態度

  67%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較高,24%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中等,9%的學生害怕學習。

  2.學習目的

  對于初中畢業后的打算,55%的學生選擇讀高中或中專,18%的學生選擇就業,27%的學生還沒有考慮。有讀大學愿望的占37%。

  (二)當前席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當前農村中學生的學習心理與以往農村的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相比,有明顯不同。

  1.教育價值趨向多元化、務實化

  自己跳出"農門",走向城市。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已經認識到了教育的重要價值在于幫助他們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使他們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學知識,以增強自己在未來社會的競爭能力。在此基礎上,部分家庭經濟條件較好且成績優秀的學生則致力于追求大學教育。

  2.學習需求的多層次和多目標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農村中學生由于個人的學習基礎、教育價值觀和對未來的期望等方面的差異,使他們的學習需求具有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的特點。初中畢業后準備就業的學生,只要求掌握基礎知識;準備考中專的`學生,要求課程教學難易適度、學業成績達中等水平;追求大學教育的學生,則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學知識,學業成績達上等水平。

  3.學習目的明確,但具有主觀性

  對學生的問卷調查表明,73%的學生具有明確的學習目的。但是,通過對調查問卷的對比分析和對學生本人的考察,我們發現,學生的學習目的具有嚴重的主觀性和不協調性。學生學習目的主觀性突出表現在:他們已經認識到了未來進入城市就業或在農村非農產業就業的艱難性,但有67%的學生卻表示不準備在農村務農。很明顯,如此大的一個群體具有這個想法是極不現實的。此外,40%的學生希望自己以后在事業上能取得成功,但他們中48%的學生沒準備接受高等教育,甚至不準備讀高中中專,從而忽視了科學文化知識對于事業的發展所起的基礎性作用。

  三、對調查結果的深思

  (一)當前農村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況分析

  當前農村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況,其主流是積極向上的,他們正在健康地成長,同時也存在消極的一面,不容忽視。

  1.市場經濟發展的影響

  從宏觀角度看,農村中學生深深地感觸到了國家經濟發展的快步伐,欣喜于輝煌的經濟成就。調查結果顯示,98%的學生對未來充滿美好的向往,其中有82%的學生對"競爭"這一市場經濟的本質屬性了解較深。從微觀角度看,市場經濟在農村的逐步深入,使農業的生產結構、生產方式不斷變化,而轟轟烈烈的農民打工隊伍更使農村人的生活發生了質的變化。

  2.國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影響

  隨著高等教育的改革,將有越來越多的人獲得上大學的機會,以至于部分學生對考大學信心十足。但是,我國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對學生的負面影響也很大。調查結果表明,26%的學生認為家庭難以負擔未來讀大學的高額費用而放棄考大學的愿望;52%的學生認為大學不包分配而感到前途渺茫,從而在學習上漫無目的。

  3.農村教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影響

  素質教育是一種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其對于學生的積極作用,是使他們認識到了具有真才實學、一技之長的重要意義,從而要求課堂教學更多地聯系生活實際和生產實踐,并自發地抵觸以考試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學率的教學方式。其對于學生的消極作用,是使部分學生過多地追求學習的功利性,而忽視了學術性較強的文化課程的基礎性意義。

  4.家庭教育的影響

  當前,農村中學生中有一部分是獨生子女,處于一種相對優越的生活環境中,備受家人的寵愛,他們一般表現為意志不堅強,缺乏進取精神,耽于生活享受。

  5.學校教育的影響

  在農村教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進程中,農村初中越來越重視特長教育和培養學生的個性。可是,由于資金和人才的制約,對于學生學習的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需求無法滿足,從而導致學生需求與學校教育之間的矛盾沖突。

  6.教師的影響

  在諸多的影響因素中,我們認為,教師對于學生的影響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但當前的問題是,由于教師行為滯后,所以使教師的教育和教學工作對學生學習產生的制約和負面影響越來越大。

  (二)形成健康的學習心理的對策

  影響學生學習心理的因素非常復雜,因而幫助他們形成健康的學習心理的任務十分艱巨。為了適應改革開放新形勢的要求,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應積極地幫助農村中學生形成健康的學習心理。

  1.增加投入,創造良好的教育教學環境

  2.幫助學生準確地了解和把握未來

  3.在普通教育中滲透職業教育,使農村中學生成長為適應農村經濟發展要求的復合型人才。

  4.緊扣素質教育的主旋律,制定科學的課程教學計劃和考核標準,主動適應學生的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需求。

  5.改善教師待遇,改革教育系統的人事制度,營造一個合理、高效的競爭環境,解決"教師行為滯后"問題。

初中生調查報告3

  我于20xx年9月19日,來到xx市xx中學進行為期兩個月的教育實習,在這期間我積極地努力地工作,虛心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順利的完成實習工作。 同時,我還在實習期間做了一次深入的調查工作,是針對數學這門課而言的。為 了發揚成績、彌補不足,對教學做如下分析:

  一、成績分析

  1. 教師的教學理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平時的教學中基本上都能做到:

  突出數學教學的基礎性、普及性、實用性和發展性,推崇“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 到不同的發展的理念”,使學生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成為教學中的組織者, 引導者與合作者。

  2. 教師的教科研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在教學評估的推動下,通過課堂教學的“說、講、評”活動,我們教師的教科研能力有了提高,能夠在教學通案的 引領下,整合出適合自己的教學個案,并結合我校的學情,能夠在教學上重視發 揮學生的主動性,重視學生的參與、探究、體驗,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積 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在備課、上課、檢測、批改、輔導等方面有了 顯著提高。

  3. 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顯著提高,在課堂教學上注重激發學生興趣,如我校正在實施的'“三元”教學法 ,對教學內容采用“三環-兩步—一展示”的模式展開,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與應用的過程,從而更好的理解數學知識的意義, 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發展應用數學知識的意識與能力,增強學好數 學的愿望好信心。

  二、 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原因

  教學方面:

  1.教學形式老化,學習方式單一,被動。

 具體表現:(1)教學過程教師講的多,就怕學生學不會。(2)師生互動、課堂練習、作業布置不能實現分層教學,不能顧及優、中、差各類學生的智能差異, 解決不了優生吃不飽,差生吃不了,中等生吃不好的教學問題。(3)重結論、輕 過程,對一些數學公式、定理的形成過程沒有讓學生親身經歷質疑、判斷、探究 以及相應的分析、討論、概括的認識活動,忽視了學生的發現與探究,過分的強 調了接受和掌握。(4)課堂教學中教師雖意識到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索過程的 重要性,但在心理上還不能完全放下,怕課時不夠,習題講少了影響成績。

  2.合作學習有待改善

  現在的教學形式都在提倡小組合作學習,都認為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能充分體現教學民主,能給予學生更多自由活動的時間和相互交流的機會。而我從教學實踐中感悟

初中生調查報告4

  我們于20xx年12月-20xx年1月,對定遠鄉初級中學的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況進行了調查。通過調查研究,對農村初中生的學習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為準確把握當前農村初中生的學習心理動向,深化教學改革,加強教育教學的針對性,提高教育教學的實效性,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觀依據。

  一、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一)具體目標

  1.農村初中生的學習心理現狀

  2.當前農村初中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3.當前農村初中生的學習心理成因及對策

  (二)調查方法

  問卷調查

  學生問卷,內容涵蓋教育價值觀、學習態度、學習需求和學習目的的四個方面。問卷調查在定遠中學進行,共發問卷869份回收有效問卷851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樣本數。

  二、調查結果分析

  對學生問卷調查分析,農村初中生的學習心理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征。

  (一)農村初中生的學習心理現狀分析

  1.教育價值觀

  調查顯示,農村大部分初中生具有較為明確的教育價值觀。74%的學生認為學習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質,10%的學生認為學習的作用是為了考中專和大學,16%的初中生沒有考慮。

  調查還顯示,農村初中生的教育價值觀帶有顯著的經濟社會特征。

  2.學習態度

  調查結果表明,67%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較高,24%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中等,9%的學生害怕學習。這與他們“考中專或大學”意識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學習的學生占相當份額。

  3.學習需求

  當前,“特長”是師生共同關心的熱門話題,許多教育工作這甚至把“特長”看成是“素質教育”的代名詞。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大部分學生對“特長”有正確的認識,其中,92%的學生有自己感興趣的目標,52%的像野生希望得到教師的指導。

  4.學習目的

  調查結果表明,對于初中畢業以后的打算,55%的學生選擇讀高中或中專,18%的學生選擇就業,27的學生還沒有考慮。有讀大學愿望的占37%。

  (二)當前農村初中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調查顯示,當前農村初中生的學習心理與以往農村的初中生的學習心理相比,有明顯不同。

  1.教育價值趨向多元化,務實化,功利化

  2.學習需求的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

  3.學習目標的明確,但具有主觀性的不協調

  三、對調查結果的思考

  (一)當前農村初中生的.學習心理狀況成因分析

  當前農村初中生的學習心理狀況,其主流是積極向上的,他們正在健康的成長,同時也存在消極的一面,不容忽視。

  1.市場經濟發展的影響

  2.國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影響

  3.農村教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影響

  4.家庭教育的影響

  5.學校教育的影響

  6.教師的影響

  (二)形成健康的學習心理的對策

  1.增加投入,創造良好的教育教學環境

  2.幫助學生準確地了解和把握未來

  3.在普通教育中滲透職業教育,使農村初中成長為適應農村經濟發展需要的復合型人才。

初中生調查報告5

  一、調查目的

  了解初中學生現有的英語學習現狀,和影響他們英語學習的各方面因素,在把握具體情況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采取一些相應措施,促使教師真正改變教學理念,切實改進教學方法,加強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同時,也增進學生英語學習愛好的進步和發展,變學生消極被動的學習為積極主動的學習,教學共進,力求到達教學的最大有效值,終究改變初中學生英語學習的不良現狀。

  二、調查方法與對象

  根據本課題的研究目的,本次調查的方法主要采用問卷調查、學生座談和教師座談,其中問卷調查中設計了41個選擇題、1個開放性簡答題。對象為本校初一、初二年級,共提問卷102份,有效問卷102份。

  三、調查結果和緣由分析

  此次調查有41個題目,觸及到影響學生英語學習的緣由主要有兩大類:其一,來自于學生本身的因素,即內因包括學習英語的愛好、自信心、態度等方面;其二,外部的環境因素,即包括家庭、社會、學校等方面。

  現就調查的現狀分析以下:

  (一).學生本身對英語學習的愛好

  大部份同學對英語學習愛好不濃。如在調查你對英語學習感愛好這個題目時,選A.特別感愛好的只占20%;選B.比較感愛好的占35%;選C.不太感愛好的占25%;選D.一點也不感愛好的卻占20%。

  又如在調查你利用課余時間參加愛好班一題,選A.有的占31%,事實上在這百分比中按自己的意愿主動報名參加的占的百分比估計還得打折。這是影響學生英語學習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

  (二).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自信心

  整體說來,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自信心不夠。如在調查你現有的英語基礎與水平一題時,選C.中等的占51%;選D.差的占13%。固然一方面反映出學生自我評價的客觀性和公正性,另外一方面也反映出學生的自信心不足。這是影響學生英語學習質量的另外一個重要因素。

  (三)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態度

  學習愛好和自信心決定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態度,在調查你對你的英語學習滿意嗎一題時,選A.很好的占18%;選B.一般的占16%;選C.不好的占50%。大部份學生對英語學習熱忱不夠高。

  (四)學生所處的家庭狀態:

  1.學生中農村戶口占90%以上,不同戶籍的學生有著不同的生活環境,存在著生活習慣、方式及個性的差異。2.父母文化層次不夠高,大約80%的父母都是初中畢業。職業情況大約80%的父母務農,另外20%左右是自由職業,這就決定了一定數目的父母忙于發展家庭經濟,疏于與孩子交換和對孩子的管束,又缺少教育投資的意識,對教育還存在著模糊的熟悉,造成子女物資生活的充裕和滿足,精神生活的空虛和荒涼。3.有些家庭的教育方式有待改進。溺愛型、放任型及獨斷型家庭仍占40%的比例,在調查中你的家長輔導你英語嗎一題時,選D.歷來沒有的占82%。

  (五)學生對教師的熟悉

  1.現實中的英語教師:

  (1)大多數的英語教師對教學工作認真負責,盡心盡責;

  (2)多數英語教師講求民主,尊重學生,愿意聽取和接受學生公道、正確意見和公道建議;

  (3)部份英語教師能根據學生實際水平進行教學,并與學生的生活聯系起來,用補充材料豐富英語課堂教學;

  (4)部份教師能正確對待學生,不偏愛某些學生,不輕視差生;

  (5)少部份教師在課堂上公道分配講授時間與學生的活動時間;

  (6)極少數部份教師在平常教學中能常常性地使用多媒體技術教學。

  2.理想中的英語教師:

  (1)具有幽默感,善于調理課堂氣氛;

  (2)具有親和力,善于與學生溝通,用童心貼進學生,微笑時時掛在臉上;

  (3)具有吸引力,善于捉住學生學習的興奮點,使學生學而不倦;

  (4)口語流利,水平一流;

  (5)博學,多才多藝。

  四、對調查結果的思考

  (一)影響初中生英語學習成因分析

  1.社會的影響:由于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改革的影響,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標準的變動,使部份德才兼備的學生感到迷芒和失看,并逐步淡化對學習的愛好,失往了學習的積極性。

  2.實施素質的影響:素質教育是一種突出生存能力的教育,其對學生的積極是使他們熟悉到了具有真才實學、一技之長的重要意義,而英語這門學科具有學術性較強,實用性不強的特點,這使得學生缺少學習英語的`內驅力。

  3.家庭教育的影響:當前,初中生中有大部份是獨生子女,處于一種相對優越的生活環境中,備受家人的寵愛,他們一般表現為意志不堅強,缺少進取精神,耽于生活享受。值得留意的是,我在接觸眾多的學生家長后,發現很多家長側重于對子女紀律方面的要求,而對學生學習不是特別關注,從而在學習上對學生構成了一種內家庭松外學校緊的矛盾局面。

  4.教師的影響:在諸多的影響因素中,我以為,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但當前的題目是,信息和數字時代的今天,由于教師行為滯后,所以使教師的教育和教學工作對學生學習產生的制約和負面影響愈來愈大。

  (二)改變初中生英語學習現狀的對策

  1.學生要了解社會不同職業的特點、現狀和發展趨勢,從而使他們在學習期間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在畢業時選擇自己合適的就業崗位。

  2.學生要把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學生要有計劃、有目的、有步驟地學習,同時也要學會預、溫習,做完習題后善于進行知識的梳理,回納和總結。

  3.教師要建立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人的思想。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英語學習的愛好,使每位學生都有機會當教學活動中的演員,而不是觀眾。

  4.教師要活化教材內容,使之生活化;活化教材語言,使之口語化;活動化教學手段,使之直觀化。另外,用學生膾炙人口的補充材料豐富英語課堂教學。

  5.教師要在教學中盡量多地應用多媒體技術教學,創設情形,加深視覺、聽覺、動覺形態,創建愉快、和諧、生動、活潑的學習慣氛,增強自信心,激起學習愛好,消除心理壓抑厭煩情緒,進步語言操練、言語交際活動的質量。

  6.教師要嘗試進行分層教學。針對不同水平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學習要求,布置不同深度的作業,確定不同的評價標準,使每一個學生有成功的體驗,構成良好的學習心態。

  7.教師與學生要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營建寬松、自由民主的教學氛圍。愉快的課堂氣氛使學生取得積極的情感體驗,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益于學生的主動參與,有益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情感和信息的交換,使學生的學習情緒處于一種亢奮狀態,有益于學生實現自我的、xxx的、全面的發展,從而大面積地進步教學質量。

  總之,只有讓課堂活起來,讓學生動起來,才能讓學習質量真正高起來。

初中生調查報告6

  一、研究目的

  由于現代社會變得十分復雜,價值觀多元化,家庭不穩定,還有各種社會思潮無不影響著廣大中學生的健康長大。適應社會與學校環境對于一些學生來說,已經是很困難的事情。從各方面調查來看,中學生心理健康的情況令人擔憂。據外國學者估計,中學各年級學生中,約有15%的學生具有各類的心理題目,其中男生高于女生,城市高于農村。

  中學生心理健康為廣大教師提出了一個時代的命題,為能夠及時有效地給學生提供心理健康的輔導和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的培養,我針對中學生心理健康的一些題目進行了調查,試圖了解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學生長大中有多大的作用,以便為自己和其他教師提供一些工作依據。

  二、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1、研究對象:交城第六中學初中一、二年級學生。

  2、研究方法:采用無記名調查問卷法,個別談話的方法進行比較全面的調查研究。

  3、樣本容量:210

  調查問卷與調查統計情況附后

  三、中學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題目及成因 (調查結果分析)

  世界衛生組織明確指出:“健康不僅僅是沒有軀體疾病、而是一種軀體、心理和社會功能均臻良好的狀態。”因此,中學生健康不僅僅是指生理、軀體方面的,而且應包括心理方面的。隨著我國經濟、文化的發展,教育事業的進步,特別是隨著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中學生心理健康題目日益引起各方面的關注重視、研究與探討。

  在接受調查的210名學生中有206人以為自己有心理題目,其中有32.04%同學以為與父母師生關系緊張,有25.73%的同學以為與同學間關系緊張,有23.30%的同學存在青春期題目,而又以女生比例較大,而應引起廣大教育工作者留意的是有18.93%同學存在心理題目是由差生題目引起的。(4題)

  據統計中學生的心理健康題目主要表現為喜怒無常,情緒不穩,自我失控,心理承受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學習困難,考試焦慮,記憶力衰退,留意力不集中,思維貧乏,學習成績不穩,難于應付挫折,青春期閉鎖心理,并在行為上出現打架、罵人,說謊,考試舞弊、厭學、逃學,嚴重的出現自傷或傷人現象。我們可以把以上表現回類為以下題目。

  (一)學習類題目

  因學習而產生的心理題目是中學生心理題目的主要部分,其題目有:

  1.學生學習的心理壓力越來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從而導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經衰弱、記憶效果下降、思維遲緩等。

  調查的結果表明約37.68%中學生以為自己的壓力較大、很大;約52.17%中學生以為自己的壓力一般,而較輕的占10.04%(1題)。

  在壓力來源上,其中約38.16%的中學生以為自己的主要壓力來源是學習和考試,又以女生比例較大;不容忽視的是有約24.15%以為壓力主要來源于家庭和老師的期看,此項以男生比例較大;而自己成才的期看只占18.84% ,又以女生比例較大(24題)。

  在如何消減壓力上,其中約78.03%的中學生從不或很少與家長、在職博士老師溝通來緩解壓力,他們只選擇與同學或朋友溝通、傾訴占64.77%,值得關注的是其中與網友溝通的占10.98%。而令人擔憂的是有13.26%的學生從不與人溝通來緩解壓力(8題)。

  2.厭學是目前學習活動中比較突出的題目,不僅是學習成績差的同學不愿意學習,一些成績較好的同學亦出現厭學情緒。“國家教育委員會的一位負責同道在一次會議上說,中學生厭學的有30%,有的縣甚至高達60%”。

  通過調查結果表明,有約85.17%的學生以為在學習過程中出現學習效率低下的情況,會覺得心煩氣躁。學習有時候是一件很累很煩的事情,說明在讀中學生有很大一部分不能真正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是導致學習沒有突破的重要原因。只有14.83%的同學從來不會現學習效率低下的情況,會覺得心煩氣躁。(20題)

  3.考試焦慮,特別是碰到較為重要的考試時焦慮更為嚴重,甚至出現焦慮泛化現象。

  在回答“考試前你總會心情緊張嗎?”的題目中約84.64%的同學承認自己在考試前感到過緊張焦慮,特別是在考前有13.94%的同學感到心情緊張(22題)。曾經有一項調查顯示近80%的被訪學生知道家長對自己的期看是進進高一級的重點學校和將來能找到好工作,其中約74%以為家長要求適中,23%以為要求過高,但這23%的被訪學生中對自己的遠景抱有信心的有46%,其中54%以為信心不強。

  學習和考試的壓力一直以來都是學生的主要壓力來源,這是不足為奇的,特別是在的面臨考試期間、在壓力較大的狀況下很多同學經常或偶然有早晨起來還沒睡醒或白天眼睛易疲憊以及不能集中精神學習的情況;也有好的學生不順心時輕易生氣,說明壓力給中學生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都帶來了一定的傷害。

  以上題目主要是由學校教育結構、學校教育指導思想、學校教育方法的影響而形成的。在現行的中等教育體制中,我國的教育結構存在著不公道現象,盡大部分學生在中學所學的知識基本上是為考高中而預備的,實際上升進高中的只是一部分,學生面臨的是升學難、就業難、出路窄的現象,特別是那些成績差的后進生更是感到升學無看。一種畢業后無出路的憂愁和恐慌感控制著他們,這一種情況反映在學習上,就是感到學習的沉重,討厭學習,考試焦慮。教育結構的'不公道性還表現出教學內容過難,“據人民教育出版社調查,80%的中學生學習理科教材有困難”。這種情況導致了一些學生由厭惡學習發展到逃避學習,脫離學校往尋求不正當刺激,從而形成一系列品行障礙。

  (二)人際關系題目

  人際關系題目也是中學生反映較多的題目。其題目有以下幾個方面。

  1.與教師的關系題目。其主要題目是教師對學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學生產生的對抗心理,以及教師的認知偏差等情況給學生造成了壓仰心理,攻擊行為等題目。

  本次調查表明約有57.21%的同學對師生關系較滿足,有31.73%的同學以為師生關系一般,而以為不滿足、較差、很差的分別占5.29%、2.88%、2.88%。(5題)

  中學時期,教師仍然是學生的理想目標、公正代表,他們希看得到教師的關心理解與愛。假如教師缺乏理解、耐心與愛心,不能以熱情的態度給予指導幫助,反而橫加指責,學生則會失看。假如,“教師對學生缺乏尊敬,貶低其價值的不良態度使學生的心理遭到嚴重的創傷。學生,特別是高年級學生往往病態地感知這一切,這也是師生間發生沖突的原因”。這種情況下,學生有一種壓仰感,消極情緒產生,師生關系日趨緊張。

  2.同學間的關系題目。中學生除希看得到老師的理解與支持外,也希看在班級、同學間有被接納的回屬感,尋求同學、朋友的理解與信任。

  本次調查表明約有70.65%的同學對同伴關系較滿足,有21.89%的同學以為同伴關系一般,而以為不滿足、較差、很差的分別占3.48%、1.00%、2.99%。在這一題目上男女比例相差不大。(6題)

  3.與父母的關系題目。

  本次調查表明約有80.19%的同學對父母較親近,有16.34%的同學以為與父母的關系一般,而2.48%的同學以為與父母不親近,另有0.99%的同學與父母有敵意。(7題)

  另一個題目zzy.china-b.com:在職碩士“父母對你考試成績變差時作出的反應是?”是6.73%的同學選擇安慰49.04%的同學選擇安慰并幫你分析原因、找對策,18.75%的同學選擇一味指責、抱怨,25.48%的同學選擇抱怨并分析原因、找對策。(17題)

  ***型的和睦良好的家庭給中學生一個熱和的回屬港灣,獨裁式的家庭中父母與其子女之間不能進行正常的溝通,造成兒童孤僻、跋扈性格。家庭的種種傷痕,會給中學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傷害。有研究以為,父母不和比父母一方死亡,會給兒童在心理題目上造成更大傷害,由于他們在父母那里看到了人際關系的惡劣性。

  (三)青春期心理題目

  1.青春期閉鎖心理。其主要表現是趨于封閉封閉的外在表現和日益豐富、復雜的內心活動并存于同一個體,可以說封閉心理是青春期心理的一個普遍存在而又特殊的標志。因而閉鎖心理題目主要是指處于消極情況下的心理而言的。中學生若在消極情緒控制之下,封閉與外界的任何心理交流,將是一個值得留意的征兆。

  2.情緒情感激蕩、表露而又內隱。青春發育期的生理劇變,必然引起中學生情感上的激蕩。這種動蕩的情感有時表露有時內隱。一個微笑可以使情緒飛揚,徹夜興奮,然而他們內心里激動、興奮或苦惱、消沉而表面上似乎很平靜;他們有話有秘密想與別人傾吐,可無論碰到父母或老師卻又沉默不言,這種情況假如得不到理解,便會出現壓抑心理,出現焦慮與抑郁。

  3.早戀。初中學生一般尚未成年,我們把中學生這種未成人時的戀愛稱為早戀。中學時代,正值青春發育期,而這一時期最突出的矛盾之一是性發育迅速成熟與性心理相對幼稚的矛盾。中學生由于受熟悉能力和個性發展的限制,特別是在教育引導不及時不得力的情況下,使得中學生的性心理的發展表現出相對的幼稚性,所以自以為認真的、朦朧狀態下的戀愛出現了,盡管這種戀愛帶有好奇和模仿成份,但卻是一個令人十分觀注的題目。

  引用一項調查數據顯示,約70%的被訪中學生幾乎沒有接受過有關戀愛觀的家庭教育,只有27%曾經接過為數未幾的練;愛觀教育;而65%的被訪者也以為學校基本上不進行戀愛觀教育,家庭與學校的教育缺失也使得戀愛在學生頭腦中存在無窮的未知與好奇。54%的被訪者以為學校對中學生早戀現象應予以正確的引導而非盲目地一味反對;約68%的受訪者以為戀愛對自身學習的影響不能確定,因人而異,此項以女生比例較大。約48%的被訪中學生以為中學生戀愛是自己的事,是正常現象;38%表示不清楚,沒有考慮過。

  (四)挫折適應題目

  本次調查表明約有25.60%的同學受過挫折,在心理上留下了陰影,有42.51%的同學受過挫折,但能承受,沒題目,而31.88%的同學沒有受過挫折。(26題)

  中學生的挫折是多方面的,有學習方面的、人際關系方面的、愛好和愿看方面的以及自我尊重方面的。其原因有客觀因素、社會環境因素以及個人主觀因素。面對挫折造成的困難與痛苦,中學生們的反應方式有兩類:消極的反應與積極的反應。消極的挫折適應方式一旦習慣化、穩固化,在一定的情境中挫折狀態即使有所改變,其行為卻仍以習慣化的適應方式如影隨形地出現。于是,消極的挫折適應方式也就轉化為較嚴重的、需要長期耐心教育的心理健康題目了。

  四、維護中學生心理健康的有效對策

  (一)對中學生進行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中學開設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幫助學生了解心理科學知識,把握一定的心理調節技術。課程可分為兩部分:心理衛生與健康理論部分和實際練習操縱部分。

  (二)設立靜靜話熱線信箱。

  實踐證實,熱線信箱十分有利于與中學生進行交談,這種方式對一些尚不善于進行面對面談話的學生十分方便,而有些話又是礙于顏面的,所以信箱可省往害羞的憂慮,而且中學生又可以把自己的思考在信中組織得更為嚴密。這樣可以使老師更有針對性地解決心理健康題目。

  (三)設立心理服務試冬進行心理咨詢與治療。

  由于學生們對進步心理健康水平的要求日益迫切,心理咨詢服務室的建立也就勢在必行。無論初中高中,城市鄉村,中學生們已開始從拘束、害羞地進門到落落大方自然地進行心理咨詢;從以摸索性的心情談話到充分傾吐心中之煩悶。時代的發展顯示出,開展心理咨詢與治療服務已不僅僅是個別中學生的要求,而是一種時代的趨勢了。

  (四)兼顧對學生家長及其他方面進行心理宣傳。

  研究表明,如何報考在職研究生學生的心理健康題目與家庭的教養方式和家庭的人際關系有直接或間接的關系,有些甚至是家庭題目的表現和延續。因此,無論是了解學生心理與行為偏異的原因,還是咨詢、矯治計劃的制訂和實施,都需取得家長的積極支持和配合,因此學校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要兼顧對學生家長及其他方面的宣傳。

初中生調查報告7

  提要

  為了解初中學生學習方法的現狀,分析學生學習方法的差異,尋求初中學生學習方法與學習效果的相關規律,我對初中三個年級452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預習、聽課、作業、復習、考試、課外閱讀、課堂小結等學習方法進行了抽樣調查。調查結果表明:多數初中學生還沒有掌握適合獨立學習的學習方法,教師有必要進行學法的具體指導,開設學習方法課。

  正確的學習方法是學生學好功課、發展才智的重要條件。初中生由于年齡特點,正在處于發展智力,增長知識階段,掌握一種良好的學習方法,不僅在學校有用,對于他們離開學校后,刻苦地進行學習,充實自己,仍有積極的指導作用。為了研究初中學生學習方法,從而提高教學效果和質量,我們對初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預習、聽課、作業、復習、考試、課外閱讀、課堂小結等學習方法進行了抽樣調查,現報告如下:

  一、調查目的

  1、了解初中學生學習方法的現狀;

  2、分析初中學生學習方法的差異;

  3、尋求初中學生學習方法與學習效果的相關規律;

  二、調查對象

  從初中三個年級中各抽3個班,共452名學生。

  三、調查方法和步驟

  調查采取問卷和談話法。問卷采用學生問卷。談話法是由實驗教師對本班三類不同學習品質的學生進行抽樣,并對他們分別進行談話。

  四、調查結果

  1、預習情況和方法

  調查表明,學生沒有養成自覺預習的習慣,大部分學生處在“老師要求預習才預習”的狀態,占總數的40%,還有“老師要求預習也不預習”的,占總數的30%,而經常自學預習的學生只占30%。

  從統計數據看,學生預習方法大部分處于“把要學的內容看一遍”的狀態;而通過預習找難點、找重點或解決疑難的比率較低,原因是初一年級的學科較初三年級學科易學,從小學進入初中,學習方法仍停留在小學水平。調查表明,初一年級多預習語文、數學和外語,初三年級各科基本都要預習,而且預習物理、化學的比率高于語文、數學、外語和政治的比率隨年級增長。

  “看一遍”的預習方法與學習成績相關極低,它反映出初中學生沒有掌握正確的預習方法,把預習當成一種任務去完成,反而浪費了大好時光,這也是造成學習質量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相反“找出難點”和“找出重點”的預習方法與學習成績相關一般很高,但這類學生很少。所以從初中學生整體來看,他們缺乏自學能力,只把預習當成額外作業去完成,沒有作為能力去培養,所以,我們教師應該注重培養能力。

  我還發現,“對照參考資料”的預習方法與學習成績的相關系數隨年級的升高由負高相關轉為正高相關,這一變化反映出預習方法隨年級的增長而變化,原因是初三學生的自學能力強于初一年級,而且由于臨近中考,復習參考資料是初三學生的主要方法。我們對24名優秀學生預習方法的調查表明,其中18名學生采取“找出難點”、“找出重點”等方法,只有6名學生采取“看一遍”的方法。所以,我們應該把預習當成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和總結能力的一個途徑,力爭改變學生長期形成的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和長期

  依賴教師的習慣,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2、課堂聽講情況和方法

  調查表明,教師講課枯燥是造成學生聽講注意力不集中的主要因素,占整體的35%。由于教師講課的水平普遍不高,不能引起學生足夠的興趣,所以調動不了學習的積極性。學生有各種不同的聽課方式

  統計表明,采取第一種方式的學生較多,初一年級高于初三年級;采取第二種方式的學生,初三年級較多,初二年級次之;采取第三種方式的學生,初二年級較多,初一年級次之;采取第四、五種方式的學生極少。這說明聽課方式與年齡特點有關,初一學生慣于全記,初二學生因課程加多加深多注意聽,初三學生重點堅持有選擇地記。從整體來看,學生聽課時思維不夠活躍。影響了思維能力的訓練。

  統計表明,初一學生采取第一種方式與學生成績相關較高;初二年級學生采取第二種方式與學習成績也相關較高;初三年級學生采用第四種方式與學習成績也相關較高,而且數學和物理采用第三種方式也相關較高,其它基本處于負相關狀態。由此可見,由于不同年齡學生智力開發的不同和聽講習慣的不同,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方法。

  在抽樣談話的24名學生中,有16名學生采用二、三、四種方法。僅有8名學生采用第一種方法。所以上課時提倡學生討論和議論,逐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選擇重點的能力,發現和鼓勵學生獨立創見,是提高學習效果和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3、課堂記筆記的情況和方法

  學生記筆記方法的調查情況

  調查表明,記筆記的方法是隨年級的變化而變化的。初一學生習慣于抄板書,初二和初三學生開始轉向記重點,但采取全記的比率還較高。

  統計表明,抄板書的方法與學習成績相關很低,甚至出現了負相關,這反映出一味的抄板書,影響了課堂學習效果。初二學生不記筆記與學習成績相關較高,初三數學、物理課學生記筆記少或不記筆記與學習成績相關也較高,說明對于較難學習的科目或思維邏輯強的學科,學生應該集中精力聽講,以免造成思維混亂和前后邏輯不連貫的現象。確實有一部分教師習慣于寫板書,也要求學生抄板書,這不僅影響了教師的講課思路,也影響了學生思考的積極性,使學生在課堂上不能通過眼看、耳聽、動手、動腦和口答等交替使用大腦皮層興奮域構成多通路的聯系,阻塞了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因此,對較難學科應該以聽、想為主。

  4、課堂小結情況和方法

  課堂小結方法的調查結果

  從表中明顯看出,以學生做練習代替課堂小結的比率最高,其它小結方法的比率都很低。尤其是理科教師,他們基本采取講完課就叫學生做練習的教法,從而使學生形成了這種習慣。

  這種以做練習代替課堂小結的做法與學習成績相關如何呢?

  調查表明,采取急于在課堂上做練習的方法與學習成績相關都很低,甚至出現高負相關。這因為以做練習代替課堂小結,使學生失去了課堂知識消化理解的過程。所以,單靠練習來提高成績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只有做好充分的課堂小結,使課堂知識得到消化整理,然后在系統掌握知識的基礎上再去做練習,才會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相關統計還表明,課堂小結的方法隨年級不同而異。初一學生采取老師小結的方法與學業成績相關的較高,說明初一學生還沒有自我小結能力,需要老師多做小結。初二學生采取討論和重溫課本的方法與學業成績相關較高,這是因為初二學生思維活躍,并有一定的歸納能力,可以放手讓他們通過獨立小結來提高學習效果。初三學生采用課堂小結方法可以多種多樣,因為初三學生思維品質和心理品質的差異較大,學習成績的分化也較大,所以必須根據本人的特點選擇合適的方法。

  我們從24名優秀學生的調查中看到,有16名同學采取重溫課本或討論的'方法進行課堂小結,其余8名學生雖然采用了做練習的方法,而他們是在聽懂學會的基礎上通過練習進一步加深鞏固和記憶的。

  5、做作業的情況和方法

  課外作業是鞏固知識,應用知識和訓練技能的一種手段,應該由學生獨立完成。學生對作業的認識不盡相同,有的學生把做作業當成一種學習的需要,也有的當成一種負擔;有的學生做作業的速度較快,也有的做作業的速度較慢,有的學生做作業產生一種愉快的內心體驗,也有的完不成作業心理出現一種無形的壓力。因此,學生都在尋求做作業的竅門和路子。表五反映了學生當前做作業方法的現狀:

  “先做后看書”的方法比率較高,“有問題問別人”的方式比率也較高。但是,仍然存在抄作業和完不成作業的現象。

  統計表明,“先做作業后看書”的方法與學習成績相關很高。原因是學生先做后看書能夠發揮學生獨立思考、自檢學習效果的作用。特別是當學生遇到難解題時,還可引起學生對解疑的需要,促使他有針對性地去看書,一旦從書中找到解題的思路、做法和答案,便成為學生終身難忘的經驗和知識,從而加深對知識的印象并學會應用知識的方法。統計表明,學生抄作業或完不成作業與學習成績是負相關狀態,這種情況大都屬于差生。

  我們從24名優秀學生談話中發現,他們多數都采用“先做后看書”的方法。他們說:“當我們做不來時再看書印象深”。還有一部分較好的學生邊復習邊做作業,他們說:“我先看懂書,弄明白道理后再做作業,這樣速度快。”他們采用的方法雖然不同,但根本的一條是必須獨立完成作業。

  6、復習方法的情況

  學生對復習的目的和作用理解不同,便產生了不同的復習方法和安排,調查統計(如表六、七)

  表六(附圖{圖})

  表七(附圖{圖})

  統計表明,各年級學生經常復習者較多,都占半數以上;考試前復習的,其比率較其它方法相對要高。復習方法隨年級的不同而有變化。初一學生多是按老師布置的提綱進行復習,初二學生側重在背重點,初三學生側重在抓難點。原因是初一學生依賴性較強和缺乏獨立歸納能力,希望老師列出提綱要點,給明確復習的主要內容。初二學生面對加重的作業負擔,必須進行重點復習;同時由于難度的增大,難點較多,抓難點的復習方法比率也較高;初三學生面臨畢業與中考,要在全面復習的基礎上著重解決疑難。

  7、課外參考情況

  學生能否主動有目的地參考課外資料,是促進所學知識深化和培養自學能力的因素之一。而會不會有選擇地進行參考資料的學習,則反映了學生素質的差異。調查了解中發現學生的課外參考資料很多,有北京的、有上海的、有天津的、有太原的,種類多達10幾種,但哪種資料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呢?統計(表八)可說明一些。

  表八反映出學生對參考資料的選擇隨年級的變化而變化。初一學生主要參考一些雜志,初二學生開始轉向參考復習資料,初三學生以參考復習資料為主。隨年級的升高,學生學參考書的比率也在提高,而學參考雜志的比率則呈下降之勢,說明初一學生對參考資料的選擇不定性和初三學生對參考資料的目的性有著明顯的差異。

  統計表明,凡是參考試題解一類資料的學生,其學習成績并不一定好,所以,杜絕社會上濫出題解一類書的做法是有道理的。因為這類書往往容易替代學生的思維活動,使學生忽視雙基的訓練,特別是其中一些難題和怪題,抑制了學生大腦皮層多通路的聯系,造成了思維的混亂。

  統計表明,學生不參考任何書籍的做法與學習成績相關也很低,甚至出現負相關。因為完全靠書本是開闊不了學生的眼界,而是限制了學生的知識面,阻礙了對知識的深刻理解。

  所以合理地選擇參考資料,獨立自學一些材料,不僅有助于學生的學習,還能培養學生獨立閱讀和自學的能力。對此,我們教師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并積極引導學生正確地選擇參考書。

  五、討論

  調查結果表明,目前,多數初中生仍停留在教師所要求和布置的,帶有一定強制性的學習狀態,學習的被動性較強,他們主動學習和探求知識很不夠,還沒有掌握適合獨立學習的學習方法。這種學習的被動性,表現在學習方法上主要是死記硬背。他們上課抄筆記,課后抄作業,復習考試按教師指定的背課本和筆記,還有許多學生大量地看各類題解,這都抑制了學生的思維和發展,他們的學習缺乏獨立性,離不開老師這根“拐棍”;而對老師的依賴性很強,又極大地影響了學生能力的培養。由于中考指揮棒的作用,特別是在初三,學生被迫在課上課下大量做練習,重復性的無效勞動占去了很多學習時間,負擔過重,這就顯得學習被動和方法過死,嚴重影響著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初中教師中的強制性措施過多,教學中忽視對學生智力與非智力因素的培養,這不能不是個重要原因。它造成學生心理不平衡,使學生失去了學習主動性。

  調查也表明,優等生的學習方法比較靈活,有較強的主動性和適應性,他們能夠根據自身的和學科的特點選擇較為適合的學習方法,能夠自己進行獨立鉆研,掌握了一訂的學習主動權和自學方法,因而學習效果也是比較好的。

  調查還表明,在學習過程的各個學習環節上,凡采用具有獨立學習特點的學習方法,與其學習效果的相關程度都很高。但是,不同年級的相關點是不同的,它反映了不同年齡段學生自主能力和自控能力的不同。因此,對于初中生,為了提高他們的學習效果,教師有必要進行學法的具體指導,要開設學習方法課,引導學生尋求合適的學習方法。教師進行指導時,一定要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學生特點和學生心理發展程度,有針墩性地進行具體指導,切忌搞統一的模式。

初中生調查報告8

  本研究采用《中小學生課外閱讀狀況的調查問卷》展開調查,問卷從課外閱讀興趣與動機,課外閱讀的內容,課外閱讀的方式、方法,課外閱讀的數量和來源,課外閱讀的時間和地點,課外閱讀環境及課外閱讀的衛生等方面設計了七個問題,目的是全面、深入地了解我區初中生的課外閱讀情況。

  調查對象是以XX區的3所初中校--即XX中學、鋼管中學和濱海實驗學校的初中學生為主。共發放問卷300份,其中有效問卷299份,占被調查人數的99.6%。無效問卷1份,占被調査人數的0.03%。

  調查結果與分析

  1.初中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不大,動機不強

  (1)在被調査的299名學生中,學生能經常閱讀課外書的有138人,僅占調查對象的46%。

  (2)經常被課外書迷住,而忘記干其他事的有66人,占調查對象的22%。(3)學生的零用錢用在課外讀物上的有68人,僅占調査對象的22.7%。

  (4)在問到“你在學習之外還喜歡干什么”的時候,選擇看課外書的人數是62人,僅占調查對象的20.7%,說明初中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不大。

  (5)當問到“你在學習之外還有哪些愛好”的時候,有62人選擇看課外書,占調査對象的20.7%。在問及看課外書的目的和動機的時候,有151人選擇擴大視野,僅占調杳對象的50.3%,說明初中生的閱讀動機不是很強。

  由表1可以看出:學生最喜歡的讀物是科普、科幻方面的讀物,共175人,占調査對象的58,3%;其次是漫畫方面的讀物,占53.7%;再次是偵探小說方面的讀物,占46.7%。喜歡童話方面的占46%,喜歡生活情趣方面讀物的僅占38.3%,喜歡卡通畫方面的占38.7%,喜歡武俠小說及言情小說的分別僅占調查對象的26%和26.7%。

  通過此項調查可以看出,科普科幻、漫畫、童話、偵探小說、歷史人物、時尚休閑雜志和卡通畫是閱讀的熱點,這恰恰符合了初中生的年齡特點--好奇心強、富于幻想,追求讀書的閑適性隨意性。

  3.大多數初中生對書籍有正確的選擇性,有良好的閱讀方法和正確的閱讀習慣。但很多學生苦于沒有時間閱讀課^噸,讀書缺乏討劃性表2課外閱讀的計劃性、選擇性、基本方法和閱讀習慣從閱讀的計劃性來看,調査對象中58%的學生沒有時間安排課外閱讀,有64%的調查對象不是只看開頭不看結尾,而是能夠將書讀完。這表明學生能夠被書中的內容所吸引,對閱讀還是有興趣的,但大多數學生卻苦于沒有時間閱讀。

  從閱讀的選擇性來看,有80%的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外讀物,有61%的學生不是隨便看看,而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有選擇地進行閱讀。

  從閱讀的基本方法來看,調査對象中68%的學生是先看目錄后讀正文,讀后能回顧書中要點的占調查對象的53%,讀后能引發思考的占調査對象的65%,說明大部分同學掌握了正確的閱讀方法。

  從閱讀的習慣來看,72%的調查對象讀書不出聲音,并且讀書不用手指著讀的占74%,這表明學生有良好的閱讀習慣。

  4.課外閱讀的數置有限,渠道來源單一

  從統計結果來看,調査對象認為自己的課外閱讀量很充足的只有65人,占總人數的21.7%,而每學期閱讀數量在10本以上的有58人,僅占總人數的19.3%,而每學期僅讀1.4本書的有133人,占總人數的44.3%。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數學生擁有的課外書的數量非常有限。從課外閱讀的主要來源看,自己花錢買書的有137人,占總人數的45.7%,其次是同學間相互借閱,占總人數的18.3%;再次是從圖書館借。從數字上看,占比例最大的是自己花錢買書,而這樣既增加了家庭經濟負擔,又造成閱讀范圍的狹小,說明學生的閱讀渠道很單一5.課外閱讀的時間較少,且基本上在家里

  從統計結果看,學生閱讀課外書多是在寒暑假和放學后的學習之余,從數字看也只分別占了30.7%和29.3%,而每天閱讀課外書的時間在10~30分鐘之間的同學僅占總人數的39.7%。從總體來看,學生平時沒有時間進行閱讀,而在這299名調查者中,有269人都是在家里看書,占總人數的89.7%。6.家庭閱讀環境不好,直接影響到學生的閱讀興趣由表3可以看出:家庭藏書量在41.60本或61本以上的僅占調査對象的13%,藏書量在20本以下的比例比較大,達到了51.3%。即使家庭中有一定數量的書籍,但卻有56%的家庭父母不能與孩子討論書中的`內容,甚至書籍也只是些輔導書,這樣就直接影響到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效果。

  7.大多數學校有專門的書刊閱覽室,但缺乏對學生進行正確的讀書指導由表4可以看出:學生對自己所處的學校的閱讀環境還是比較滿意的。因為有67.3%的調查者認為學校有學生專用的書刊閱覽室,有59.7%的學生認為老師能經常推薦一些好書,所不足的是,有71.7%的學生認為學校應對學生進行正確的讀書指導,這說明學生有閱讀的意愿,但學校缺乏專門的指導,以致學生進行閱讀時會出現盲目性、隨意性。

  8.整個社會的讀書氛圍不濃

  統計結果顯示:調査對象中有40.7%的學生能夠從書店找到適合自己的課外書,有58%的調査者不是從圖書館或租書店里借書和租書看,說明調查對象認為當前整個社會的讀書氛圍不是很濃厚。

  9.大多數學生閱讀衛生習慣較好

  統計結果顯示,有78.7%學生閱讀時不用手指蘸著唾沫翻書,有49.7%的學生在長時間看書的時候注意到眼睛會疲勞,能適當加以休息。在看書的姿勢上,能端坐在書桌前看書的有34.7%,說明調査對象有著良好的閱讀衛生習慣。

  對策及建議

  1.營造閱讀氛圍

  在青少年課外閱讀中,有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就是環境對青少年學生的影響。這里的環境包括家庭環境、學校環境和社會環境。良好的讀書環境,能起到陶冶情操、培養習慣、熏陶品性的作用,可以使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中培養起廣泛的閱讀興趣。

  家庭是青少年生活的主要場所,家庭環境的影響也就最為重要。因此,家長應當十分重視家庭閱讀環境的營造。在條件許可的前提下,要盡量豐富家庭藏書,建好家庭小書房;家長自己要有讀書的良好習慣,平時和孩子經常談論一些讀書的話題;積極支持鼓勵孩子閱讀健康有益的課外書籍,幫助孩子解答一些閱讀過程中遇到的疑問等。要努力為孩子創造一個安靜有序的家庭環境,盡量為他們多購置一些優秀的課外讀物。在讀物選擇和閱讀方法確立等問題上,家長要注意尊重孩子的意見,充分體現家庭民主。

  從調査中還可以看出,學生對學校的閱讀環境并不十分滿意,反而覺得學校在創設有利的閱讀環境方面有所欠缺。學校是青少年接受教育的重要場所,學生的絕大部分閱讀能力是在學校培養并形成的。校園環境對青少年課外閱讀的影響極為重要。校園環境,主要包括物化環境和校風環境兩個層面。學生步人花園般幽雅美麗的校園,定會有一種賞心悅目的感覺。課間,走出教室,來到碧綠的草坪上、濃密的樹蔭T,自由自在地漫步、遐想、討論、暢談,自然陶冶情操;宣傳櫥窗內的新書介紹、報廊里的新聞消息、圖書館的標志性建筑,再配上校園廣播里的音樂欣賞,形成了宜人的文化氣息。這些都屬于校園的物化環境。相比之下,良好的校風學風尤為重要。校長和老師要全力支持學生多讀課外書,同學間要有閱讀討論的習慣,校園內要努力形成你追我趕、互幫互學、積極向上的良好風氣。在這種環境中成長起來的青少年學生,自然會對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

  2.培養閱讀興趣

  強烈的閱讀興趣是促使閱讀活動深人開展的內驅力,是構成閱讀能力的最活躍的因素。要產生這種內驅力,首先是需要,其次是滿足,第三是人迷。在進行閱讀教學中,教師首先提出有關問題,促使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然后在師生共同活動中讓學生闡發自己的觀點,使他們獲得滿足之后的快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產生閱讀的內動力,才能扃發心智,促使他們主動去了解、研究,在了解和研究的過程中漸漸地培養學生的持久性,提高自學能力。

  3 保證閱讀時間增加計劃性

  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抽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自由閱讀,并積極加以引導,要保證學生充足的課外閱讀時間。

  青少年課外閱讀一定要制定切實可行的課外閱讀汁劃,并以此來監督、引導他們按計劃實施課外閱讀,這將極大地有助于他們課外閱讀的健康發展。計劃的關鍵是計劃本身的科學性與完整性。其科學性表現為內容上的針對性與正確性,數量上的合理性與可能性;完整性則是指近期與遠期兼顧、課內與課外互補、推薦與自選結合。

  學校對課外閱讀要有一個總體計劃,要幫助學生制定一個從小學直至高中全程課外閱讀的總體計劃。還要分別為小學低、中、高年級和初、高中各個學段制定出相對具體的學段性閱讀計劃,要緊密結合各學段課程學習的特點和本學段時期內青少年身心發展的特點等,精心設計好課外閱讀的具體安排。在學段性課外閱讀計劃的規范下,認真安排好每個學年、每個學期的實施性計劃,讓每個學生清楚自己本學期究竟應該讀哪些書,如何選書,怎樣去讀書等等。

初中生調查報告9

  一、活動時間:

  2xxx年8月14日上午

  二、活動地點:

  西湖區交警大隊文新支隊

  文三西路與古墩路交叉路口

  三、活動計劃

  1、成立“珍愛生命”交通安全行動小隊

  2、參加西湖區交警大隊文新支隊交通安全知識講座

  3、打印80份“交通安全調查問卷”,對行人進行“交通安全調查”,勸導行人遵守交通規則,不闖紅燈。

  四、活動過程

  (一)成立“珍愛生命”交通安全行動小隊

  由文瀾小學準初一新生城西片部分學生8人組成“珍愛生命”交通安全行動小隊。

  初一(6)班6人,初一(7)班1人,初一(9)班1人,加上部分家長。

  (二)參加西湖區交警大隊文新支隊交通安全知識講座

  上午8:30,我們一行人來到紫荊花路上的西湖區交警大隊文新支隊,崔警官給大家講述交通安全知識,告訴大家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在過馬路時要看清指示燈。

  (三)斑馬線上的安全行動

  1、調查目的:了解行人遵守交通規則的情況,以及對交通安全的認識。

  大家分工,每人完成10份調查問卷。

  2、兩人一組完成問卷匯總。

  下面是我一組的問卷數據:(共收20張調查問卷)

  問卷內容選項數據占總數百分比

  1、參加問卷的性別男1555%女945%

  2、您的年齡20歲以下15-30歲1050%30-50歲840%50歲以上15%

  3、您的職業專業技術人員315%管理人員945%普通職員420%其他420%

  4、您的`學歷高中或中專210%大專及以上1890%

  5、您認為最安全的城市交通方式步行1260%自行車或電動車420%公共汽車或出租車420%

  6、請問您步行或騎車時,是否闖過紅燈沒有315%有,但很少1785%

  7、請問您對闖紅燈這種行為怎么看很危險,堅決不能闖1785%偶然闖一次沒關系315%

  8、請問您如果開車或乘坐出租車時,會不會系安全帶從不系安全帶,不習慣15%有時會系安全帶1575%每次都會系安全帶420%

  9、如果您開車,在人行道前會不會避讓行人會735%有時會1365%

  10、您認為飲酒后,可以開車嗎堅決不上路20100%

  15、您認為16歲以下未成年人可以坐在汽車的副駕駛座位上嗎可以1785%不太安全,最后不要15%不安全,一定不可以210%

  3、數據分析:通過數據統計,我們可以得出一些結論:

  (1)85%的調查者認為在步行或騎車時,有闖過紅燈的經歷,但很少。看來,闖紅燈的行為很多人會去做,所慶幸的只是偶爾闖一下。

  (2)85%的調查者認為闖紅燈很危險,堅決不能闖,還有15%的人認為偶然闖一次沒關系,這15%的人很危險啊。

  (3)只有20%的調查者在開車或坐出租車時,會系安全帶,開車要系安全帶的意識還非常薄弱。

  (4)如果開車時,35%的調查者會在人行道前避讓行人,65%認為有時會。

  (5)認為飲酒后堅決不可以開車的是100%。

  (6)85%的調查者認為16歲以下未成年人可以坐在汽車的副駕駛座位上,其實這也是不太安全的,最好坐在汽車后排。

  4、觀察10分鐘路口行人闖紅燈情況:

  3分鐘:6人,無人闖紅燈

  3分鐘:5人,1人闖紅燈

  3分鐘:8人,無人闖紅燈

  其中1個小女孩不到十歲,在爸爸媽媽的看管下騎車上路。

  我采取的行動:

  勸說——“小妹妹,你知道幾歲才能騎車上街啊?”“你要到十二歲才能騎車上街哦,知道嗎?”小妹妹點了點頭。一旁的叔叔不好意思地笑了,說:“平時我女兒都沒騎車上街。謝謝你小朋友,你給我們上了一堂安全知識課!我們會做到的。女兒,你說對嗎?”小妹妹乖巧地說“謝謝大哥哥!我要多學習交通知識,做一個遵守交通安全的好孩子。”

  勸說有效!

  五、活動建議

  1、學校里加強對學生進行交通安全知識教育,增強學生自我保護意識。

  2、十字路口,交警要加強執勤,及時勸說違法交通規則的行人。

  3、交通部門也要多宣傳交通安全的教育。

  只要城市里的每一個人都遵守交通規則,我們的社會就一定會更加安全,更加和諧。

初中生調查報告10

  做為成長特別時期中的學生,我們的頭腦里滿是自己獨特的想法,很有自己的一番主見。希望他人可以尊重自己,不希望有太多的負擔,同時也有很多的不解與煩惱卻不愿意講出來。老師和家長與學生溝通時,也會因由此造成的小心結而感到困惑,對孩子的想法猜不透、摸不著。這阻礙了我們的正常交流,所以,我決定,以中學生的心理為題,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及采訪。研究課題為《初中生心理成長特別期調查報告》。

  一、準備情況:

  1、調查對象:抽取八年級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并隨機進行個人采訪。

  調查形式:問卷及采訪

  2.、研究方法

  1)簡單初步了解中學生心理狀況。

  2)上網查找相關信息及資料。

  3)對同學進行采訪,問卷。

  4)對所有資料匯總、分折調查結果、編寫報告。

  3.、實施步驟

  1)對中學生的心理疑問提出問題,進行篩選,整理問題,然后決定調查的問題。

  2)對同學們進行口頭訪問,記錄相關口述資料。

  3)對回收的問卷、資料進行分折、統計、分類。

  4)編寫報告。

  二、調查結果:

  1、影響中學生人生的最重要的品德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約有26.1%的同學認為奉獻精神最為重要,26.5%的同學認為堅強最為重要,42.1%的同學認為誠信最為重要,僅有5.3%的同學認為努力最為重要。“誠信”高居選擇榜首。

  進一步采訪中發現,同學們選擇的理由都很充分:

  A同學說:“我選擇信譽。我覺得,有信譽,朋友就多。尤其,自己被人信任和依賴的感覺很快樂。”

  B同學說:“我選擇奉獻。古人告訴我們,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只要幫助了他人,他人必會加倍回報。大家都這樣,感覺多好。

  C同學認為:“堅強最重要。無論干什么,只要有鍥而不舍、金石可鏤的精神,遇到挫折,也不垂頭喪氣,想辦法堅持下來就會成功。

  D同學說:“沒有努力就沒有收獲,所以,努力最重要啊。”

  2、心事訴說的對象

  有心事怎么辦?許多同學的做法是對自己的知心朋友或同學訴說。約占74.4%;把心事憋在心里的同學占到了16.2%;余下9.4%愿意同父母、家人及老師商量解決辦法。把心事憋在心里的同學將近2成。

  3、成長的困惑

  通過問卷調查所反饋的信息,以及對一些同學的采訪,超過半數同學表示,學習目的不明確,還不清楚自己的奮斗目標,學習一點算一點,所謂的學習看似浪費時間。此外,因為自己在學校受到的教育與社會現實落差很大而迷惑的同學也占有相當比例。說明這些同學所接觸的人與事都是與自己生活相背離的,加上沒有老師、同學、家人的關愛,造成了一種失落感,如無正確的引導也許會踏上歧途走上不歸路。另外,還有的同學因為自己外貌、打扮感到苦惱失落。

  4、在校最擔心的事情

  80.6%的同學說自己在校日夜拼搏是為父母,而不是自己。當取得好成績,就覺得完成了父母交予的任務。反之,自己的成績差,就擔心遭到老師、父母的批評;12.7%的同學表示最擔心的事情是老師不關心,同學不喜歡;另外還分別有2.6%和4.1%的同學表示最擔心的是遇到同學的欺負、被人小看,以及遭到同學的孤立,沒有知心朋友。

  三、解決方案:

  1.老師的話:

  A老師:初中生的心理是多變而且略帶叛逆的,對很多事情充滿困惑又缺少能力解決。這就是成長的煩惱,是很正常的現象。同學們要正視這些現象,不僅要相信自己,也要信任家長和老師,相信他們有能力給你帶來幫助。當然,老師和家長也有責任和必要付出更多的耐心來正確的溝通引導,與孩子們建立和諧的關系。

  B老師:孩子們,這是成長的必經之路,老師們會做你們的良師益友。

  2.書籍資料這樣講:

  正確的心理狀態:

  1.有正確的自我觀念,能了解自我,悅納自我,能體驗自我存在的價值

  心理健康的中學生,不僅能現實的.認識自我,承認自我,接受自我,而且還要有自知之明。對自己的能力、特長和性格中的優缺點,能做到客觀、恰當的自我評價,即不自傲,又不自卑。能正視現實,生活、學習目標符合實際,不怨天尤人,也不自尋苦惱。

  2.樂于學習、工作和生活,保持樂觀積極的心理狀態

  心理健康的中學生應樂于學習、工作和生活。能把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發揮出來,取得成就,獲得滿足感。能夠從自己實際情況出發,自覺完成學習和工作任務,而不以此為負擔。在遇到困難時,能努力去克服,爭取新的成就。

  3.善于與同學、老師和親友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樂于交往,尊重友誼

  心理健康的中學生往往表現出樂群性,有人際關系交往的欲望。能與周圍的人建立良好、穩定的人際關系,在交往中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團結互助,對人善良、誠懇、寬容、公正、謙虛有愛心。能尊重他人的權益和意見,正確對待他人的短處和缺點,善于與各種類型的人相處。

  4.情緒穩定、樂觀,能適度的表達和控制情緒,保持良好的心境狀態

  心理健康的中學生主導心境始終處于輕松、活潑、快樂的狀態。雖然因學習、生活中的挫折、失敗或不幸,也會有悲、憂、愁、怒、煩等消極情緒體驗,但不會長期處于消極、悲觀不可自拔的體驗中,更不會因此而輕生。善于適度的表達和控制自己的情緒,能隨時排解各種煩惱,喜不狂,憂不絕,勝不驕,敗不餒,謙而不卑,自尊自重。決不因一時沖動而違反道德行為規范,能在社會規范允許的范圍內,滿足自己的合理需要,保持穩定、樂觀的情緒。

  5.保持健全的人格

  人格健全的中學生心理活動和行為方式處于協調統一之中,有正確的人生觀,能以此為中心,把需要、動機、目標和行為統一起來,樂于生活、學習,興趣廣泛,性格開朗,胸懷坦蕩,辦事機智果斷,表里如一,行為上表現出一貫性與統一性。

  6.面對挫折和失敗具有較高的承受力,具有正常的自我防御機制

  心理健康的中學生在遇到挫折和困境時,能夠表現出較高的耐受性和平衡性,不因此而影響或改變自己的目標和正常的學習生活。能駕馭自己的情緒,以良好的意志力,克服前進中的困難。自覺運用自我防御機制,隨時可排泄影響學習和健康的情緒困擾,消除各種焦慮、緊張、恐懼、煩惱等情緒現象,使其心理保持良好的平衡狀態。

  愿初中生們擁有一個良好的心理狀態,快樂度過這個成長的非常時段!

初中生調查報告11

  一、調查的背景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推進,新課改下的課堂要求學生要具備創新的理念、合作的意識和探究的能力。前蘇聯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也曾說過:“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可見,課外閱讀是中學語文教學中很重要的組成部分,是課堂教學有益的延伸和補充。它對開闊學生視野、發展學生智力、提高學生全面素質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同時,閱讀還能促進學生寫作技能和寫作水平的提高,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然而,不少學生將大部分課余時間花在看電視、玩電子游戲上,放棄了課外閱讀。

  二、調查的目的

  1、落實更有效的課外閱讀計劃。

  新課程改革明確規定初中生要實施教材、讀本、課外這三大層次的閱讀,課外閱讀怎樣落實尚未引起注意。因此想通過這次調查,了解課外閱讀中存在的問題,引起大家的注意,使課外閱讀能夠切實開展起來。

  2、尋求更合理的課外閱讀書目。

  新大綱推薦的課外閱讀書目,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確實有值得商討的地方。如:新大綱推薦的書目中中學生感興趣的比較少;新大綱推薦的書目只注重對青少年學生文學鑒賞能力和人文素養的培養,未涉及文化、歷史、哲學、思想、科學等方面的名著,因而限制了中學生的語文閱讀視野;新大綱未推薦當代的優秀的文學作品,無法最大限度的激活他們的想象力、創造力。為此想通過這次調查了解中學生究竟喜歡讀什么樣的書,開展書目研究,最終為學生拿出一份更合理的書目。

  三、調查對象與方法

  (一)本次調查隨機選擇了我市部分農村初中學校的七年級、八年級和九年級學生共計475人,以確保抽樣調查結果的合理、準確、科學、可信。

  (二)課題組成員在課題總負責人朱杰老師的組織下,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引下,共同討論、分析,最終確定了“農村初中學生課外閱讀現狀的問卷”(問卷詳見附件1),在問卷調查里,我們主要從閱讀內容、閱讀時間、閱讀目的、閱讀途徑、閱讀動因、閱讀態度、閱讀氛圍以及對新大綱的閱讀要求等方面進行了調查。

  四、調查結果與分析

  本次調查共有475名不同年級的農村學生接受調查,通過本次課外閱讀情況調查,筆者發現我市農村初中學校的課外閱讀活動開展的很不理想。調查結果如下:

  abcdef

  120.8335.4210.426.254.1722.92

  24.174.1727.0864.58

  320.8337.516.6725

  48.3339.5829.1722.92

  547.9237.54.1710.42

  620.8310.4235.4233.33

  72.0810.4287.5

  82512.562.5

  945.8318.7510.4225

  104.1710.4237.527.0816.67

  1122.9237.531.258.33

  126.2531.2562.5

  1333.3354.1712.5

  我們對問卷進行進行細致地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一)從閱讀的內容來看

  喜歡看科技書的人數占35.42%,超過了其他類型的人數,其次為文學名著,占20.83%,還有部分學生的閱讀缺乏目的性、有序性,一般“有什么看什么”,占22.92%。

  (二)從閱讀的目的來看

  有39.58%同學認為可以增長見識,有22.92%的同學認為是學會做人和處世,只有8.33%的同學認為是提高語文水平,更有29.17%的同學認為是休閑娛樂。可見,學生對課外閱讀雖然持肯定態度,但閱讀目的還不太明確,在“對自己的建議”一欄紛紛提出“希望自己多看課外書”。

  (三)從閱讀的時間來看

  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平均每周閱讀3小時以上的只有25%,16.67%的學生平均每周閱讀2小時以上,37.5%的學生平均每周閱讀1-2小時,甚至還有20.83%的學生每周閱讀時間不足1小時。究其主要原因是,學生課業負擔過重,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在“對老師的建議”一欄中提出要求老師少布置作業,多留些時間讓他們看課外書,這一原因無論是農村學生還是城市學生都是普通存在的,雖是已實施了新教材,但新課程理念并未真正得以貫徹,學校為求升學率,貫徹的還是應試教育,最終我們還是靠考試分數定乾坤。

  (四)從閱讀的途徑來看

  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購買和借閱是農村初中學生閱讀的主要途徑,分別占47.92%和37.5%,而通過租和網絡獲取閱讀資源的僅僅占4.17%和10.42%。可見,農村初中學生閱讀途徑較為單一,特別是網絡等新時代閱讀手段沒有得到充分應用。然而,由于農村初中學生家庭經濟狀況不佳,許多家庭很少給學生購買課外書籍,同時城里學校都有閱覽室、資料室、圖書室,均有豐富的藏書,而農村初中沒有這些設施,有些學校雖有這些些但藏書也很少或者比較過時,而且更多的只是一種形象工程,并沒有真正對學生開放,這造成學生閱讀資源嚴重匱乏,無法滿足學生的閱讀需求。許多學生在“對家長的建議”一欄中希望家長能支持孩子購買課外書,能給自己多買課外書;“對學校的建議”一欄則希望能購買一些名著或者適合初中生閱讀的書籍。

  (五)從閱讀內容來看

  對于魯迅、冰心、老舍、曹雪芹、吳承恩、施耐庵、安徒生、格林這幾位作家的作品,閱讀過的學生占的比例較高,但在師生交談中,我們了解到,其實,對于這些名家,他們也僅僅看過少量的幾篇文章,根本談不上深入的了解。此外,對于一些外國作家(除童話作家),卻只有少部分學生閱讀過,如斯威夫特、羅曼羅蘭、海明威,閱讀過的學生所占的比例均在百分之十以下。可見,學生的閱讀面較為狹窄,閱讀的深度也不夠。

  (六)從閱讀的態度來看

  有4.17%的學生討厭讀書,有10.42%的學生保持無所謂的態度,有37.5%的學生有點喜歡,有27.08%的學生比較喜歡,只有16.67%的學生非常喜歡。由此可以看出:積極主動進行課外閱讀的比例不太高,較多的只是“偶爾讀讀”;一半以上學生沒有經常性的課外閱讀活動,這對語文教學是一個極不利的因素。因此作為語文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合理利用課余時間,開展課外閱讀,使“經常讀”的人數不斷擴大,這應該是提高語文學習效益的重要方法。

  (七)從閱讀的氛圍來看

  對于身邊讀書很多的人占22.92%,身邊一般的讀書習慣的人占37.5%,身邊很少讀書的`人占31.25%,幾乎不讀書的占8.33%。父母的閱讀行為及態度對孩子有榜樣秘激勵作用,影響孩子的成就定向。調查發現,在閱讀新課程標準規定的10部課外閱讀推薦篇目中,父母“很喜歡或經常看書”者,人均閱讀4.4部,而父母“很少或幾乎不看書”者,人均閱讀3.5部,不同性別、年級都反映出大致相同的情況。如果孩子在家庭生活中能看到父母常常抽出一點時間閱讀,他們就會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感到閱讀的重要并效仿父母的做法。父母參與閱讀,可以讓孩子感覺到父母在支持他的閱讀行為,可以與父母溝通,在愉快的情境中學習,提高提高效果。有關研究表明:父母把材料讀給孩子聽以及給孩子提供閱讀材料都影響孩子閱讀能力提高。

  五、結論

  第一、經過研究調查所得到的數據,我認為重新制定一份適合現階段初中學生閱讀需要的閱讀書目是十分必要的。通過對調查結果分析研究我認為提供給初中生的閱讀書目應具備以下特點:

  1、擴大學生閱讀的知識面。從橫的角度看,不應局限在文學作品內,文史類、社會科學類、科普類等也應涉及。從縱的角度看所選作品不應局限在古代、近代作品上,當代優秀的暢銷書也應推薦給學生。讓學生學貫中西、博古通今,力求培養綜合的適合當代的人才。

  2、推薦書目數量應增加,以使學生有較大選擇空間。

  3、所推薦的書目應最大限度符合學生的心理,做到通俗易懂、充滿興趣、有吸引力。

  4、推薦的書目可分年級制定:應注意各個年級的閱讀書目在數量和深度上有所區別。

  第二、由第二部分的分析可看出當前課外閱讀指導工作基本上沒人去做,因此,希望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能把中學生課外閱讀真正納入語文教學范疇,通過課型、考核評價等手段把這一活動做實、做活,力爭收到良好效果。如任課教師可采取每周開設一節課外閱讀課,閱讀書籍后要求學生做讀書筆記,學生之間開展閱讀交流活動,課前2分鐘簡介近期所讀的書等方法來實現。

  六、幾點建議

  (一)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生濃厚的閱讀興趣,源自于合適的閱讀內容和恰當的方式方法,在閱讀內容上,教師要做有心人,及時向學生推薦合適的課外讀物。盡可能符合學生特點的讀物推薦給學生,激發學生的閱讀欲望,交給學生打開知識之門的鑰匙,培養學生自主性課外閱讀的良好習慣,使之能在書海暢游。那么,如何激發學生的興趣,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嘗試:

  1、做好宣傳教育工作,創設良好的閱讀氛圍

  我們可以利用班會、黑板報、墻報等形式,宣傳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創設良好的課外閱讀氛圍。在全校師生會議和家長會上,使全校師生及家長明白課外閱讀的重要意義;在黑板右側或教室內等處寫一些有關課外閱讀的名言警句或激勵性語言,如:“課外書,你永遠的朋友”,“你想成為知識淵博的人嗎?請參加課外閱讀”,“從小愛讀書,一生都幸福”,“知識海洋,讓你幸福徜徉”;在教室、走廊、樓梯處張貼古今中外熱愛讀書的一些名人名家的畫像,如文學家高爾基,偉大領袖毛澤東,大作家老舍、葉圣陶、冰心等;開展以課外閱讀為主題的班團課等,通過各種方式,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激勵學生熱愛書籍。

  2、建立班級讀書角,豐富閱讀資源

  農村初中辦學條件相對較為滯后,許多學校沒有圖書室或者圖書室藏書較少,學生家庭中藏書量也極為有限,閱讀資源匱乏。我們可以以班級為單位設立讀書角,圖書的來源可以讓老師學生捐獻,捐獻圖書者即可成為讀書角的成員,享受每周向圖書角借閱圖書的權利,每班確立一名圖書管理員,管理本班圖書的借閱情況,這樣,創設了資源共享的平臺,豐富了閱讀資源。

  3、組織系列活動,形成閱讀浪潮

  學校可以確定讀書主題,定期舉辦朗誦、演講、講故事比賽,或舉辦讀書報告會,交流讀書所得或感受,或舉辦展示會,展示課外閱讀成果,或開展讀書征文活動等,各項活動,我們均設立獎項,并進行張榜公布。在有趣、豐富的活動中,讓學生體會到課外閱讀的樂趣。激勵學生參與閱讀的的興趣,形成課外閱讀的浪潮。

  通過這一系列舉措,學生擁有了想讀書、愛讀書的沖動,一旦擁有了這一課外閱讀的內在驅動力,學生就能真正以自主、能動的心態投入到課外閱讀中去,真正體味課外閱讀所帶來的成功體驗。

  (二)提高學生課外閱讀意識

  課外閱讀能讓學生接受和積累社會生活的各方面的知識,能理解、掌握前人的成果,為寫作奠定基礎,積累素材,積淀語言,更重要的能陶冶學生情操,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

  (三)轉變家長、教師的閱讀理念

  如今,千軍萬馬擠過獨木橋。很多家長過多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忽視學生能力的培養,他們過多的追求分數,認為孩子課外讀一些小說浪費了他們的時間和精力,因此不允許他們讀名著,經濟上不作支持。農村家長雖文化程度不高,但也應該為孩子的課外閱讀創造一個好的環境,多給孩子買些課外書,多陪孩子一起學習,讓孩子當自己的老師,在珠學習中閱讀興趣。

  (四)加強課外閱讀指導

  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只有讓學生正確地掌握課外閱讀的方法,才能提高課外閱讀的質量,課外閱讀才有效率,才有收獲。

  1、做好課外閱讀的推薦工作

  “一本好書,就是一位好老師”,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學生在課外閱讀大都帶有隨意性和消遣欣賞性,作為教師,必須幫助學生做好讀物推薦工作。我們主要以單元為板塊,在課內搭建課外閱讀的平臺,根據單元主題為學生推薦同一主題的其他名篇,或同一作者的其他篇目,或為學生推薦相關網站。

  2、指導學生做讀書筆記

  要想避免學生盲目、隨意性閱讀,提高課外閱讀的質量和效能,我們必須教給學生課外閱讀方法。

  (1)所謂“不動筆墨不讀書”,教師應指導學生做好讀書筆記,在開展課外閱讀時,要求學生注意把好詞佳句、精彩片斷分門別類地記下來,形式可以一拘一格,教師可以定期和不定期相結合檢查學生讀書筆記,了解學生閱讀書籍的內容、種類、數量,并指出筆記的優缺點,明確努力方向。

  (2)鼓勵學生讀寫結合

  讀與寫有機結合,其目的在于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鞏固課外閱讀成果,提高閱讀質量,在閱讀能力提高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教師應鼓勵學生多讀多寫,寫作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如續寫、仿寫、改寫、擴寫、評論等都可以采用,并臭味相投向省市縣各級刊物及校刊投稿,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五)注重課外閱讀評價

  課外閱讀評價是一個不可缺少的環節,我們必須把評價貫穿于學生整個閱讀過程中,提高閱讀實效。評價的內容及其方式都可以多種多樣,如圍繞課外閱讀開展的各類活動讀書筆記記錄情況以及閱讀成長卡都可以納入評價機制,并注重教師、學生自我及相互間評價相結合,課內、課外評價相結合,分學段目標達成與綜合評價相結合,還可以讓學生家長積極參與評價活動。當然我們也應該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此外,我們可以在測試中融入課外閱讀,如我們可以出題:“你最喜歡的一本課外名著是什么?你最喜歡里面哪一個人物?說說理由”,這樣可以促使學生認真閱讀,提高閱讀實效。

  總之,學校、家庭、社會共同承擔起責任,為孩子創造良好的閱讀環境,使我們的學生自覺閱讀主,樂于閱讀,那么我們學生的語文素養才會得到大大的提高。

  附件1

  農村初中學生課外閱讀現狀問卷的調查

  學校年級姓名

  同學們:你喜歡看語文課外書嗎?請認真如實地回答下列問題好嗎?

  一、不定項選擇題

  1、你平時喜歡閱讀的課外書是()

  a、文學名著b、科技類書籍c、卡通、漫畫、言情、武俠小說d、報紙雜志e、教材輔導讀物f、有什么看什么

  2、你閱讀課外書的時間一般是()

  a、課間b、放學后c、節假日d、有時間就看

  3、你一周內大概看多長時間的課外書?()

  a、1小時之內b、1-2小時c、2-3小時d、3小時以上

  4、你閱讀課外書的目的是()

  a、提高語文水平b、增長見識c、休閑娛樂d、學會做人和處世

  5、你閱讀的課外書來源于()

  a、購買b、借c、租d、網絡

  6、你認為我校的課外閱讀活動開展的如何()

  a、好b、較好c、一般d、差

  7、你進行課外閱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父母的要求b、學習的需要c、個人的愛好

  8、你通常采用的課外閱讀的方法是什么()

  a、略讀b、精讀c、上述兩者相結合

  9、你閱讀的主要場所在哪兒()

  a、學校b、家庭c、書店d、其他

  10、對于開展課外閱讀,你的態度怎樣()

  a、討厭b、無所謂c、有點喜歡d、比較喜歡e、非常喜歡

  11、你身邊喜歡并自覺閱讀課外書籍的人數怎樣()

  a、很多b、一般c、很少d、幾乎沒有

  12、新課程標準對中學生課外閱讀的要求你是否了解()

  a、了解b、基本了解c、不了解

  13、你知道中學生課外必讀哪些名著嗎()

  a、知道b、有一些知道c、不知道

  二、問答

  1、你課外讀過哪些作家的作品?

  2、你對語文課外閱讀有哪些看法、意見或建議?請按以下幾方面填寫。

  對學校:

  對老師:

  對家長:

  對自己:

初中生調查報告12

  一、問題的提出

  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初中生的零錢越來越多,消費水平也越來越高,學生之間的攀比現象,以及社會上的少年犯罪現象也由于這些因素隨之越來越多。初中生不同于其他的消費階層,他們無經濟收入,但因為很多初中生都是獨生子女,被家長視為“小皇帝”,因而消費水平比較高。在初中階段,初中生作為消費者,經濟來源主要是父母的血汗錢,而初中的資料費、生活雜費都是一筆很大的開銷,初中生如何合理消費、節省開銷是我們所關注的焦點。因此,了解初中生如何消費,便知他們如何理財。

  二、調查報告

  研究目標:

  1、通過活動,調查初中生學怎樣消費,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

  2、通過活動,正確認識金錢在現實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理性地思考我們當今的青少年應樹立什么樣的金錢觀。

  研究內容:調查初中生的零花錢的數目、來源、用途,以及零花錢使用時的消費理念。

  研究方法:主要采取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問卷設計注意科學性,遵守題目制定的準則——越簡單越好,使題目簡明扼要,層次分明,為確保信度,問卷采用集中填寫當場收交的方法,問卷上不寫姓名,問卷結果不會對各位同學產生任何不利影響,請同學們如實回答。

  研究對象:對某中學初二(1)班43名同學進行了調查,收回有效答卷42份。

  三、調查結果

  表1.某中學初二(1)班同學消費情況的調查統計42人

  調查內容調查結果

  1、你每月的零花錢是:A50元以下B50—100元C100—150元D150元以上

  A:18,42.9%B:16,38.1%C:3,7.1%D:5,11.9%

  2、你每月零花錢的來源(可多項選擇)

  A勤工儉學B父母C祖父母和外祖父母D其他親戚E其他來源

  A:6,14.3%B:34,81.0%C:7,16.7%D:3,7.1%E:4,9.6%

  3、你的零用錢主要用途是(可多項選擇)

  A買書籍B儲存起來C買零食D打游戲E體育運動F買衣服G朋友聚會H其他

  A:21,50.0%B:23,54.8%C:20,47.6%D:2,4.8%E:5,11.9%

  F:12,28.6%G:7,16.7%H:12,28.6%

  4、購買一種商品,你首先考慮的因素是

  A商品的用途B價格C款式及包D是否符合時尚潮流

  A:11,26.2%B:2252.4%C2:4.8%D:10,23.8%

  5、你對初中生吃零食、穿名牌的看法是

  A不會因價格貴而放棄B在經濟條件允許下,可以考慮C沒什么看法D不應該

  A:1,2.4%B:28,66.7%C:5,11.9%D:8,19.0%

  6、你的`消費理念或消費風格來自

  A父母,因為他們是過來人B兄弟姐妹,因為他們比父母更了解我需要什么

  C同學或同齡的朋友們,因為他們知道什么不讓我落伍D沒有人,我相信自己的眼光

  A:10,23.8%B:10,23.8%C:6,14.3%D:16,38.1%

  7、你對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看法是

  A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應該大力提倡B無所謂

  C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沒必要D反對

  A:34,81.0%B:3,7.1%C:3,7.1%D:2,4.8%

  8、如果當月零花錢不夠,如何解決?

  A.向父母要B.借C.不正當方式D.自己賺

  A:22,52.4%B:5,11.9%C:4,9.5%D:11,26.2%

  9、如果每月零花錢多了100元,你會如何處置?

  A.用于學習B.用于娛樂C.人際交往D.儲蓄E.其他

  A:6,14.3%B:6,14.3%C:20,47.6%D:9,21.4%

  四、調查結果分析

  1.每月的零花錢

  學生每個月的零花錢在50以下的占42.9%,在50元-100元的占38.1%,也有少部分學生的零花錢很多。順德區的生活水平、消費水平都比較高,家長給子女的零花錢也比較多。

  2、每月零花錢的來源

  學生的零花錢主要來源是父母,占81.0%。初中生學業重,課程緊,基本上沒什么時間參加勤工儉學。學生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年事已高,家庭的主要經濟支柱是父母,因此零花錢的主要來源是父母。

  3、零用錢主要用途是

  選擇儲存起來的的占54.8%,買書的占50.0%,買零食的41.6%,還有少部分同學選擇買衣服。初二(1)班是外宿班,一些生活用品之類的東西不用自己打理,因此平時的零花錢都是自己處理。平時學業忙,沒時間逛街,于是很多選擇儲存起來。學生要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要每天看一篇文章的意識很強,因此選擇買書。初中生正長身體,容易餓,加上嘴饞,因此總在課余時間去買零食。在學校都是穿校服,因此花在買衣服的錢比較少。

  4、購買一種商品首先考慮的因素

  考慮價格的占52.4%,考慮商品的用途的占26.2%,考慮是否符合時尚潮流的是23.8%。買商品時,首先考慮它的價格,只要喜歡、買得起,不管實不實用,都會買下。有些學生考慮的是它的用途,注重物盡其用,認為沒必要買沒用的東西回來擺,浪費金錢。中學階段的這個年齡正是對時尚有敏銳觀察力的時候,對時尚感興趣,追求時尚正逐漸影響學生的消費理念。

  5、對初中生吃零食、穿名牌的看法

  認為可以考慮的占66.7%,認為不應該的占19.0%。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不再滿足于吃得飽,穿得暖,而是追求更舒適的生活,因此經濟條件允許下,可以考慮吃零食穿名牌。而有些學生認為不應該,他們認為沒必要把錢浪費在吃零食,穿名牌上,只要吃飽飯,穿著舒適就行了,沒必要追求名牌。

初中生調查報告13

  背景: 如果你留心關查一下身邊的人,就會發現很多人都需要“眼睛助手”。特別是青少年處于高度用眼時期,如不注重眼睛的保護就會讓其受到嚴重傷害。因此導致近視問題愈加嚴重。

  目前,我國近視眼患者已超過三億,占全世界近視眼患者的1/3,而我國學生的近視率在全世界的排名,已從1998后的第四位上升為第二位,僅次于“近視第一大國”——日本。其中中學小近視率已達34.6%高中生近視率已達70%,我國青少年因高度近視而致盲的人數已達30萬人。

  據調查,近視發生的比例出70年代的15%左右,發展到90年代末的55%甚至80%左右,我國近視發病率上升之快,已到了全社會必須關注和采取措施的時候了

  組員:羅星.左萍.郭楊揚.張騰,蘇虹羽,房靖超,秦臻.盛浪影

  活動時間:12月15日-1月3日

  活動范圍:大街小巷,學校,眼鏡店,

  調查方式:網絡信息查找,調查問卷,眼睛店調查

  提出問題: 根據網上調查的數據,我國青少年近視發病率已達到30%以上,就是說,10個孩子中已有3個以上是近視的。小學生戴眼鏡對家長和老師來說,已經習以為常了,幼兒園大班孩子戴副眼鏡也屢見不鮮了。其中高中年齡段達到50%左右。那么,為什么中學生近視的比例會如此高呢?我們對此產生了疑問?是學習壓力過大?還是習慣問題?還是其他因素。我們對此進行了調查: (插入調查)

  通過到各大眼睛店訪問,我們得知目前近視現象正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一是發病率一路攀升;二是向低年齡發展;三是造成近視的原因越發多樣,而且每當假期期間,眼睛店越是“紅火”,為什么呢?從調查結果不難看出看電視,打電腦游戲已成為其中最主要的“殺手”。

  下面是我們經過的討論和研究得出了青少年近視發病涉及五個致病因素:

  1、學習環境不良;

  2、不良用眼習慣;

  3、青少年近視遺傳史;

  4、戶外活動和體育鍛煉少;

  5、日均學習時間長。

  6、看電視、玩電腦或打游戲機時間過長;

  其中學習環境不良、玩游戲及不良用眼習慣對于青少年近視發病具有顯著關聯。 隨著社會的發展,其中第6條不得不越來越影起我們的關注,看電視玩電腦對近視來說應該是有影響, 關鍵時間是否過長。

  解決問題:

  隨著問題的發現和一步一步的深入,我們組員通過探討總結分析,總結了以下幾點解決辦法:

  1.目前有許多學校存在著教室設計結構不合理,采光照明不符合規定,教室所納學生數嚴重超標,課桌椅高低、間距等不適合學生身高等情況,所以學校應大力加強學生學習基礎設施的設置與完備工作,使其符合健康衛生標準要求。

  2.在學生家中,家長亦應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使其采光照明、桌椅高低等均符合健康衛生標準。

  3.加強學校健康教育工作,大力宣傳學生用眼衛生知識,改變不良衛生行為,養成良好的用眼衛生習慣,提高自我保健能力,保護好視力。

  4.教師和家長要說服學生少看電視,特別是要講明近距離看電視對視力的危害;不要在過暗、過強光線下看書;乘車、走路、臥床等都不要看書。還要幫助學生糾正不正確的讀寫姿勢,以及不良的用眼衛生習慣。對具有遺傳史的`學生來說要更加認真地保護自己的視力,對危害視力的因素與習慣予以堅決糾正。

  5.堅持推廣和普及眼保健操,使學生能正確、自覺、認真地學好、做好,并定期檢查視力,做到早發現、早矯治。

  6.近視學生需配眼鏡時,要到醫療部門咨詢、驗光及配鏡,切不可隨意在街頭眼鏡店配戴近視鏡。

  7.在飲食上要給學生增加富含維生素A、D、B2的食物。要教育學生合理安排好學習時間,學習時間不宜過長,在學習間隔中要有意識地讓眼睛休息休息,從而起到勞逸結合,保護視力,提高學習效率的作用。

  8.看電視及玩電腦每次不應超過40~50分鐘,中間應該休息, 雙眼向遠處眺望,以減輕眼部疲勞, 可避免近視加深。

  關于這次的探究性活動我們從網上篩出了這份調查問卷

  1.調查問卷: 關于中學生近視的調查問卷

  單項選擇

  1、請問你是否近視?( )

  A、是 B、否

  2、請問你是什么時候開始近視?( )

  A、小學以前 B、小學 C、初中

  3、請問你近視的度數是多少?( )

  A、小于300度 B、300度—600度 C、600度以上

  4、請問你的學習環境光線如何?( )

  A、充足 B、不充足 C、一般

  5、請問你認為眼保健操對防治近視有用嗎?( )

  A、有 B、沒有 C、不清楚

  6、請問近視影響你的生活嗎?( )

  A、會 B、不會

  7、你的父母對你的近視有什么做法?( )

  A、配眼鏡 B、不理睬 C、不帶眼鏡,并保護眼睛

  多項選擇

  1、近視的原因?( )

  A、遺傳 B、不注意用眼衛生 C、手術造成 D、其他

  2、你的眼睛是如何形成近視的?( )

  A、看電視、玩游戲 B、看書、寫字 C、上網 D、坐姿不正確

  3、如果你的眼睛近視了,你會如何保護好眼睛?( )

  A、配眼鏡 B、經常做眼保健操 C、看書、寫字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4、近視對你的影響符合以下條件的是( )

  4A、上課看不清黑板上老師的板書,聽課效果受損,成績下降

  B、常認錯人,做錯事,給生活帶來諸多不便。

  C、一些生活、行為不便,常會產生自卑心理。

  D、影響生活,使你的生活少了許多樂趣。

  調查結果:

  我們對問卷調查進行了數據統計,得到了下列數據

  中學生認為眼保健操對防治近視是否有用 近視是否會影響中學生的生活 有 51人 — —

  沒有 8人 — —

  不清楚 15人 — —

  會 — — 52人

  不會 — — 22人

  分析:

  從問卷調查中得知。中學和形成近視的主要因素如下:

  第一,不注意用眼衛生。眼睛是非常挑剔的,稍不注意就會感染各種各樣的眼病。其中,近視是最常見的了。為了保護你的眼睛,就必須注意用眼衛生,如:不搓揉眼睛,不要將異物落入眼內,不要在眼睛周圍涂抹刺激性的物質可是現在有些中學生因為種種原因而忽略了用眼衛生,使眼睛近視了。

  第二,超時看電視,上網及看文學讀物。因為學習過重這個間接原因而近視的同學很多,可有些同學近視并不是時間的緊迫,而是因為時間的寬裕而不得不打發時間。于是他們開始看電視、上網、看小說,久而久之就入迷了。大家都知道,電視、電腦的幅射會刺激眼里的視網膜,而看書太久了就會疲勞。久了,自然也就近視了。

  2.以下是我們從網上下載的資料:

  《中國教育報》20xx年3月21日第8版,成都市每10個成都中學生中,差不多就有8個近視眼(含沒戴眼鏡的“假性近視”及眼科科學所謂“視力低下者”),而且其中相當部分還不斷向高度近視方面發展。

  玉林某中學對初一到高三上千名學生的視力狀況進行了調查,得到如下結果:初二年級需配鏡近視患者占學生總數的20%,初三年級需配鏡近視患者占學生總數的40%,高二年級需配鏡近視患者已經占到學生總數的50%,高三年級需配鏡近視患者占學生總數的70%,這些需配鏡者的左右眼平均視力都等于或低于0.6。 正就讀高1年級的張同學說,剛上初一時,自己近視還不到100度,可隨著學習任務的加重,課外玩耍的時間少了,每天看書的時間不斷增加,用眼時間長了,看東西越來越模糊,現在戴著近500度的眼鏡,感覺非常不方便。家住昌茂小區的張同學告訴我們,不近視的他簡直就成了班上的“國寶”,大家都很羨慕他有一雙視力正常的眼睛

  3.眼鏡店調查

  我們走入街頭,到各大眼鏡店深入調查.針對我們所討論的問題,向他們詢問,從中了解目前社會中存在的現實情況.通過細致的訪問,我們得知中學生前來配眼睛的人數大概占總配鏡人數的3/5.這充分說明了我們要高度重視此問題,避免讓其一再惡化.也許,事情沒有我所說的那么危言聳聽,但是小隱憂終會成為大憂患,正如“蟻穴雖小,可潰千里堤”。所以我們先必須防微杜漸。

  在因懷有著好奇心的心理,所以他們對于可以導致近視的行為并不加以重視(即使知道),都普遍認為沒有什么大不了的。正因如此,近視趁虛而入,開始猖狂的攻擊人的眼睛,同時導致了眼睛成為了眼鏡的愛好者。

  關于近視的防治:

  1.多吃新鮮蔬菜、水果、豆制品、海帶等,少吃糖果,切不可偏食。 2.多種形式的遠眺,如可在夜晚辨認滿天的星斗、眺望遠處的樹木或建筑物等。3. 不用太淡、太短、太尖的鉛筆。4. 可采用白熾燈和熒光燈的混合光照明,燈光宜在左方或左前側。5. 注意用眼的衛生,不在床上、行駛的車上、走路時、陽光下或暗光下看書。看電視時,人離電視2.5-3米;電視略低于視平線;連續看1小時應閉目休息幾分鐘;若連續看4小時不休息,視力會下降0.2.總之一句話,要克服長時間用眼和近距離用眼的毛病,才可以預防近視眼的發生.

  挑食、偏食會使兒童眼睛發育所需的營養供給不足。所以預防近視,孩子的食譜要多樣化,注意葷素和粗細搭配,以保證他們眼睛營養的充分供給。可以多吃些健脾養胃和補益氣血的食物,如龍眼肉、山藥、菠菜、小米、玉米等。同時桑葚、黑豆、紅棗、核桃仁等食品能起到養心安神明目的作用。再有,還應補充蛋白質、鈣、磷、維生素等。補充鋅和鉻等元素也很重要,黃豆、杏仁、紫菜、海帶、羊肉、黃魚、奶粉等食物中含鋅量較高;牛肉、谷物、肉類、肝類等食物中含鉻較豐富。

  近視防治6要點

  ①防止疲勞用眼:如長時間看書、作業、看電腦,躺著看或暗光線下看書等。 ②合理配戴眼鏡:50度以上近視應配鏡,250度以下僅在看遠時戴,250度以上應經常戴,看近時最好加用虛焦鏡。

  ③戴虛焦鏡:中小學生近視應盡早使用虛焦近視控制鏡,利用虛焦鏡將看書、作業或玩電腦等引起的近視發展控制到最低限度。

  ④極積防治弱視及散光:弱視應盡早治愈,100度以上散光應經常戴鏡矯正。 ⑤防近視發展手術:10歲以下小孩,近視達450度以上如發展快宜盡早行后鞏膜加固術。

  ⑥激光手術:18歲以后,近視穩定不發展時,可用準分子激光消除近視度數而取下眼鏡。

  此外:少年兒童應少玩游戲機,盡量少看電視,多做室外活動,加強鍛煉,早睡早起,糾正偏食,合理照明,及時檢查視力,早發現早治療,這些對預防近視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預防近視“三字經”

  近視眼,看不遠,做事情,不方便,要防止,不算難;

  做起來,要認真。光線暗,不要看,傷眼睛,損目力。

  溫功課,一小時,停一停,再來看。讀書時,坐端正;

  眼距書,一尺遠。陽光下,莫看書;光太強,眼發花。

  以下是我們這次的活動后感:

  現在我國中學生的近視率已在逐年上升,已成了社會必須關注和采取措施的時候了。在訪談中得知,現在中學生對于近視的問題并不予以重視,以致于對近視的知識也了解未深。對于近視這個問題,大多數中學生都懷有好奇心,少數中學生甚至于渴望自己近視,這是中學生對近視懷有的普遍心理,我們身邊也有這樣的事例,有的同學一開始只是覺得好玩,拿眼鏡來裝酷.最終真的離不開眼鏡,這時才開始后悔,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啊!`這也許是形成近視的主要原因之一吧!

初中生調查報告14

  前言:上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我國社會政治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青壯年農民走入城市經商或打工,在廣大農村也隨之產生了一個特殊的未成年人群體——農村留守兒童。農村留守兒童是伴隨著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和勞動力轉移出現的新的特殊群體,農村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關系著兒童整體素質的提高,關系著農民群眾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關系著新農村建設和社會的和諧與穩定。同時農村留守兒童問題如今已經成為了一個社會性問題,需要國家以及全社會的關心和關注。**大學**學院20xx年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服務團在**省**縣進行社會實踐活動,期間社會實踐團隊對**縣**鎮的留守兒童的現狀及其教育、關愛和管理等情況等進行了全面調查。期間,我們走訪了村間集市、家庭,面對面的接觸了留守兒童的心靈。結合此次調查,針對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的基本情況、存在的主要問題、原因分析及對策,形成此份調查報告并提出了相應的建議與對策。

  一、農村留守兒童的現狀

  農村留守兒童是指農村流動人口(其中80%左右是農民工)在戶籍地以外謀生時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戶籍地而產生的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具體是指與父母雙方或一方分離并留守在農村的少年兒童。近年來,隨著農村父母離鄉進城打工人數的增多,農村留守兒童的人數也在不斷增多。根據權威調查,中國農村目前留守兒童數量超過了5800萬人。其中57、2%的留守兒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兒童是父母同時外出。留守兒童中的79、7%由祖父、祖母或外祖父、外祖母代為監護和撫養,13%的孩子被托付給親戚、朋友,7、3%為不確定或無人監護。由于農村留守兒童多由祖輩照顧,父母監護教育角色的缺失,對農村留守兒童的全面健康成長造成不良影響,“隔代教育”問題在農村留守兒童群體中最為突出。據調查顯示,父母外出打工后,與留守兒童聚少離多,溝通少,遠遠達不到其作為法定監護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絕對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諸多不盡人意處,這種狀況容易導致農村留守兒童“親情饑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現偏差,學習受到影響。農村留守兒童由于親情缺失,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陰影,很大一部分表現出內心封閉、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為孤僻、缺乏愛心、缺乏交流的主動性,還有的脾氣暴躁、沖動易怒。可見,出現在農村留守兒童身上的問題有很多,也很嚴重,已經不是個案的問題了,而是關系到一個人數達5800多萬的群體的問題了,而且這個群體還在不斷壯大。梁啟超曾說過:“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而農村留守兒童這一社會現象,無疑對中國日后的發展是不利的。農村留守兒童無論是學業、心理、健康、前途都是值得我們關注的,他們都是農村的兒童,是未來農村建設的主力,如果不及時采取有效措施解決他們身上出現的問題,使他們在平等、和諧的環境中健康成長,新農村以及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都將受到極大的影響。

  二、***縣***鎮基本情況概述

  **鎮位于***縣東北部,地處江蘇省**縣、**市、**縣兩省三縣交界處。**鎮地貌良好,平原廣袤,全鎮東西15公里,南北6公里,總面積82、5平方公里,7、5萬畝耕地,10個行政村,4、8萬人口。**鎮位于**縣城北,距縣城10公里,面積114、7平方公里,人口3、2萬。兩縣產業均以以農業為主。

  三、調查的對象與方法

  (一)、對象

  本次調查選取的農村留守兒童樣本為父母雙方均外出務工或一方外出務工的義務教育階段小學2~6年級,初中1~2年級的在校學生,年齡主要分布在7~15歲之間。為保證調查的客觀性,減少性別差異,男女學生的性別比例是1:1、

  (二)、方法

  對調查對象的選取,我們采用了到家庭隨機走訪、街頭集市偶遇抽樣相結合的方法,選取了36名農村留守兒童作為調查對象。對選定的調查對象,我們采取了個案訪談、問卷調查相結合的方法,對每一名農村留守兒童進行了直接訪談和問卷調查。

  四、農村留守兒童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一)、親情缺失嚴重,渴望父母關愛,心理發展異常

  由于親情缺失嚴重,農村留守兒童缺少情感和心理關懷,缺少傾訴和尋求幫助的對象,與外界不愿意接觸或接觸太少,一些農村留守兒童表現出內心封閉、情感冷漠、行為孤僻等個性特征,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礙。父母的關愛、良好的家庭環境和教育對兒童個性的健康發展起著無法替代的作用。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是一種天然的和諧的親子氛圍,母愛是孩子身心發展的基礎,缺失母愛會使孩子心理缺乏穩定感,將產生情緒和人格上的偏異或障礙;父親給孩子帶來安全感、權威、崇拜、勇敢和堅強等,缺失父愛的孩子比正常的孩子更易出現心理和行為上的適應不良。但是,農村留守兒童們由于其父母長時間不在身邊,親情的缺失使他們無法享受到正常的親情關愛,生活中的煩惱無法向父母傾訴,成長中的困惑無法得到父母的正確引導和鼓勵。長時間下來,無助感、失落感逐漸形成,嚴重影響著農村留守兒童心理的健康成長。調查中,我們發現絕大多數農村留守兒童與父母很少見面,缺少溝通。其中,父母外出打工半年回家一次的比例占60%,一年回家一次的比例占40%,農村留守兒童幾乎半年甚至一年才能和自己的父母見上一面,而且相處的時間也很短暫。盡管外出務工的父母會打電話給孩子,但每次打電話的內容多是問問家里的情況,有事情相互通告一下。相當一部分留守兒童非常渴望父母的關愛,渴望父母能陪在自己的身邊,與父母進行溝通和交流。在訪談和調查中有65%的留守兒童反映因父母不在家常常而感到沒有安全感、寂寞、孤獨無助。

  同時,這部分留守兒童也表現出一些心理障礙,如不愿意與陌生人接觸、交談,刻意回避我們的問題,時常還表現出煩躁等。調查數據顯示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不健康比例明顯高于其他兒童,88%的留守兒童在遇到不開心的事情時會選擇獨處或者生悶氣,僅12%的兒童會選擇去找老師或者朋友傾訴,親情的嚴重缺失使他們慢慢變得沉默寡言,沒有了笑聲。他們渴望美好的未來,卻又常覺孤獨;他們愿意去開懷大笑,卻感覺無人陪伴;他們夢中呼喊著父母,醒來卻發現仍是獨自一人。

  (二)、隔代監護,家庭教育缺失,生活習慣欠佳

  家庭教育是兒童接受教育的開端,對兒童身心健康發的展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是整個人生教育最基礎、最重要的一環。我國是一個有著優良家庭教育傳統的國家,一直把家庭教育擺在非常重要的位置,特別是在教育已全面向縱深發展的`今天,放棄了家庭教育,就幾乎葬送了孩子的前程;贏得了家庭教育,就贏得了孩子輝煌的未來。從調查情況看,農村留守兒童家庭由于父母外出打工,維持家庭生活,79%的兒童由祖父、祖母或者外祖父、外祖母代為監護和教育,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隔代監護”。但由于祖輩與孫輩年齡相差一般都在50歲左右,且祖輩大都文化程度偏低,絕大多數是文盲或半文盲,思想觀念與孫輩有很大差距,難以與孩子交流溝通,有的還要干農活維持生活,無時間照顧孩子,有的體弱多病無能力監護孩子,有的還要同時照看幾個孫輩,加之缺乏科學的家庭教育知識,往往只滿足孩子物質、生活上的需求,僅滿足于讓他們吃飽、穿暖,缺少精神、道德上以及日常習慣和行為的教育引導以及管教約束,甚至對留守兒童嬌生慣養、放任自流。在訪談過程中,我們也明顯的發現由于缺少父母關愛以及有效監管,留守兒童的生活習慣普遍欠佳,他們不講究個人衛生,身著臟衣服,甚至不洗手就拿東西吃,早上不洗漱就吃飯,晚上不洗漱就睡覺,這些不好的生活習慣嚴重影響著他們的身心健康和成長。

  (三)、學習成績不佳,不當行為時有出現

  根據調查,作為農村留守兒童臨時監護人的祖輩大都文化程度偏低,絕大多數是文盲或半文盲中,對留守兒童的學習介入較少,對兒童在學校情況如何、學習情況如何、學習內容是什么、作業是否完成、學習是否認真、考試情況如何等幾乎不知或很少過問。同時,農村留守兒童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也無法及時給予指導和幫助,這使得大部分農村留守兒童的成績不佳。也有一部分農村留守兒童不遵守學校校規校紀,自由散漫,遲到、早退、曠課。缺乏待人接物的基本禮貌,和別的同學打架的現象也有出現,甚至有個別出現抽煙、沉迷網絡的情況,嚴重影響他們的學習和生活。

  五、建議與對策

  (一)家庭方面

  家長要轉變觀念,外出打工要三思而后行,多為孩子考慮,多為孩子的前途考慮,孩子的前途比金錢重要。如果能就地務工,盡量不要外出打工;如果家庭經濟確實困難,可讓文化程度稍高的一方留在家中監護子女,為孩子的健康成長提供良好的親情呵護和家庭教育。在外地務工且有條件的父母,可以把孩子接到身邊,讓其在務工地接受義務教育,為孩子的健康成長提供條件。若一時無法把孩子接到城市,就要拿出更多的時間與孩子聯系,定期“溫馨對話”,采取書信、電話等方式與孩子交流溝通,讓孩子感到父母的關愛,家庭的溫暖。經常向老師和臨時監護人了解孩子學習、生活等方面的情況,對孩子的全面發展和精神需求給予更多關注。

  (二)學校方面

  1、建立農村留守兒童檔案,加強溝通與交流。學校要及時掌握學生父母外出務工情況和其家庭成員情況,建立“留守兒童檔案”。記錄留守兒童的個人基本情況和臨時監護人的基本情況,以便有針對性的開展教育和管理工作。班主任老師定期與留守兒童交流談心,適當進行家訪,加強溝通與交流,詳細了解他們的學習、生活等情況,幫助他們解決心理上的困惑,物質上的困難,學習上的疑難。做他們生活的知情人,學習的引路人,成長的保護人。

  2、營造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鼓勵留守兒童參加文體活動。農村留守兒童在學校的時間非常寶貴,學校要充分發揮教育主陣地的作用,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鼓勵留守兒童參與其中,讓他們在各類活動中釋放煩惱,獲取快樂和自信,努力培養他們的綜合素質和文明習慣,幫助他們走出各種心理障礙,幫助他們改正不良的行為習慣,樹立正確地人生觀和價值觀。

  3、建立心理咨詢中心,及時進行心理干預。學校要高度重視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建立心理咨詢中心,配備專業心理健康老師,開展一些心理健康講座,對留守兒童進行心理健康知識的宣傳。及時發現孩子的心理問題和心理障礙,與他們進行及時的交流,對他們進行及時的干預,及時排除他們心理上存在的問題。

  (三)社會及各部門方面

  1、加快本地經濟發展,增加本地就業崗位。正是由于兒童父母外出打工,隨之產生了農村留守兒童這一特殊群體。政府應抓住可利用資源大力發展和扶持本地經濟,制定優惠政策,招商引資,增加就業機會,留住勞動力在本地工作,吸引外出務工人員回鄉就業,讓日益興起的外出務工潮變成回鄉就業潮。從而,從根本上解決留守兒童問題。

  2、社會各部門通力合作,為農村留守兒童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農村留守兒童問題已成為一個社會性問題,應當引起全社會和各部門的高度重視,首先,政府要號召全社會共同關注農村留守兒童,形成全社會共同關愛留守兒童的合力。其次,作為教育的主陣地,學校應多承擔一些監管責任與義務,讓留守兒童得到應有的照顧與關愛。同時,派出所、工商、文化等有關單位要協助管理,加強對校園周邊環境和娛樂場所的整治,徹底根治精神垃圾對孩子的毒化。

  3、政府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投入,改革農村義務教育經費投入體制。加強和完善農村中小學寄宿條件,大力發展農村寄宿制學校,是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問題又一行之有效的辦法。但是,目前農村中小學尤其是小學普遍缺乏寄宿條件,即使有寄宿制的中學,條件也很差,各項制度也不健全。這一狀況使農村留守兒童在家庭教育缺失的情況下,學校和教師的教育功能不能更有效的得到發揮。所以,政府應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投入,加大對農村學校寄宿基礎的建設,建立健全各項制度,使學校和教師及時填補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空白,讓留守兒童得到更好的教育。

  六、結束語

  “同在一片藍天下”。我們****學院20xx年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服務團在安徽省**縣進行的社會實踐活動雖然告一段落,但是我們將繼續關注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為解決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生活、心理健康等問題獻計獻策。同時,我們真心的希望社會各界高度重視,相互配合,營造良好的氛圍,關愛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為了祖國的未來,為這一特殊群體建造一條共同關愛、共同呵護的橋梁,讓留守兒童的頭頂早日出現一片蔚藍的天空,讓我們的國家和社會更加和諧。

初中生調查報告15

  一、當代大學生對中國傳統節日的了解和重視程度

  大部分大學生認為中國傳統節日是具有深遠意義的,是值得倡導并隆重舉行的,比如說“端午節”是紀念我們偉大的愛國英雄——屈原的;還有部分大學生認為對中國傳統節日的了解程度不是很高,不明白部分節日的意義,所以表示不是很提倡,有的人甚至表示對中國傳統節日都不是很了解,在調查中我發現很多人不能完全說出中國傳統節日有哪些,有些竟然表示不知道“端午節“這個節日。

  二、當代大學生對西方國家節日的了解及重視程度

  部分大學生認為要與西方國家“接軌”,要學習西方的先進科技及文化,就必須接受西方國家的文化及節日傳統;大多數人表示對于西方國家的節日既不能說完全摒棄,也不能說是完全不接受,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并不代表是否定某一方,而是兩者的融合,對于節日這一問題而言,他們表示可以接受,但不會去隆重慶祝,畢竟那是別人的節日。

  三、大學生熱衷外國節日的主要原因

  由于對我國文化、民族傳統知識的欠缺以及盲目從眾崇洋喜歡外的`心理導致部分大學生對外國節日表現出“狂熱”的態度,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而當代大學生從小就被社會定位為為了考試而拼命學習的一類人,大部分時間都用來“鉆研”那些課本知識以應付考試,()忽視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知識的了解,錯誤的認為科技、經濟等某方面優于中國的部分西方國家就是自己的偶像,從而導致崇洋喜歡外,熱衷于外國的文化教育及服飾等各種東西,當然西方國家的節日也成為他們青睞的對象。

  四、調查中出現的令人“匪夷所思”的問題

  在調查時與部分大學生的交流中,發現了極少部分大學生的一些令人無奈又“匪夷所思”的觀點。

【初中生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初中生寒假調查報告05-04

初中生物調查報告12-06

初中生社會調查報告03-28

初中生寒假社會調查報告03-21

關于初中生心理健康調查報告05-24

(推薦)初中生社會調查報告11-22

初中生社會調查報告6篇02-20

初中生英語學習現狀調查報告(通用7篇)03-09

關于初中生語文作業實效性的調查報告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