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犯罪調查報告

時間:2024-07-07 00:30:29 報告 我要投稿

犯罪調查報告13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報告的使用成為日常生活的常態,報告成為了一種新興產業。在寫之前,可以先參考范文,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犯罪調查報告,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犯罪調查報告13篇

  犯罪調查報告 篇1

  一、 未成年人犯罪的現狀

  (1)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呈現的特點

  1、從年齡結構來看,未成年人犯罪日益向低齡化方向發展。由于發育年齡提前和頻繁接受不良文化影響等原因,當前,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初始年齡比20世紀90年代有所提前,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實施殺人、搶劫等嚴重危害社會的犯罪日益增多;

  2、共同犯罪普遍。未成年人因自身身體素質及其他能力的限制,喜歡結伴而行,相互利用、相互壯膽而實施犯罪行為的現象較為普遍。共同犯罪成為其主要犯罪形式;

  3、“兩搶一盜”呈多發性犯罪。未成年人沒有經濟來源,經濟上依賴于父母。在市場經濟環境下,未成年人容易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其父母經濟上的供給一旦不能滿足其物質需要,就容易想歪心思,鋌而走險,實施違法犯罪行為以滿足其物質需求。

  4作案偶發因素多。未成年人因心理發育尚不成熟,辨別是非能力較差,容易受到外界環境影響和干擾,容易沖動,其違法犯罪多具有偶然性,犯罪起意快,且一般沒有特定的犯罪對象,往往只要一人提議,其他人便不假思索同意,說干就干,不計后果。

  5、犯罪手段漸趨成人化。隨著當今社會傳播媒體和科學技術的空前發展,未成年人通過網絡、電視、游戲、黃色刊物和他人的傳授,見多識廣,早熟、早知、思維活躍。一些未成年人有意模仿或者精心研究電視、電影、偵探小說上的犯罪方法作案,反偵查意識很強,犯罪手段漸趨成人化。

  6違法犯罪的恥辱感日趨淡化。在不良社會風氣影響下,不少未成年人的恥辱標準明顯錯位,現實生活中普遍存在群體性道德失范、價值觀念偏差和道德水準滑坡的現象,未成年人對犯罪的恥辱感越來越淡化。有的未成年人認為,老實本分等于無能,一旦觸犯法律受到懲罰,只認為自己運氣差,并不認為是什么恥辱。

  7農村未成年人犯罪突出。當前,農村青壯年大多長年外出務工,導致農村“留守學生”、“隔代監護”的現象十分普遍,有的未成年人因從小缺少親情溫暖、缺乏家庭教育和家庭監管,走上違法犯罪道路

  (2)未成年人犯罪呈上升態勢

  由于受到多方面的影響,目前未成年人犯罪人數在增加;其增長速度不如忽視,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二、 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分析

  從犯罪原因上分析,未成年人犯罪主要包括四個方面,分別是未成年人自身原因、家庭原因、學校原因和社會原因。

  (一)未成年人自身的原因

  首先,從心理因素分析未成年人的自我認識能力、辨別是非的能力、抵制各種不良影響的能力不強,思維容易產生片面性和表面性。他們不能客觀的、理智的、冷靜的對待各種事物和現象,對比較復雜的社會現象難以正確認識,對自已的行為不能作出正確的估價和評斷。其次,從生理因素分析,由于未成年人正處于身體發育期,情緒、情感的社會化還很不完善,行為易受情緒的影響和左右,自我控制能力較差,難以抵制外界不良誘惑,難以有效的控制自已的心理沖動。再次,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程度較低,綜合素質較差,分辨事非能力較差,很難應付來自社會各方面的影響,經不起誘惑,很容易被別人拉攏、利用,沾染不良嗜好或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義氣用事,不計后果等。總之,未成年人心理不成熟,情緒不穩定,對事物判斷能力較差,模仿性、好奇心和虛榮心都很強,容易產生對立情緒、逆反心理和攻擊性行為,辨別是非以及自制的能力較弱,容易受社會不良風氣影響或不法分子教唆而誤入歧途,從而走上違法犯罪道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少年犯案發前大多都有喜歡上網、打游戲、吸煙甚至酗酒、賭博等不良嗜好,他們游手好閑,無事生非,從而導致非道德意識增長和產生違法行為。另外,暴力、色情等不良文化對未成年人的影響極為嚴重;未成年人的性犯罪,無一不與色情文化的污染有關;因為未成年人的性教育幾乎是空白,因此,處于性早熟時期而對性的認識是既神秘又剌激,在有誘惑的情況下,極易引發未成年人性犯罪。

  (二)家庭原因

  家庭是一個人生活和成長的第一課堂,家庭環境如何直接決定和影響著子女的健康成長和發展。因此,家庭教育的好壞,父母道德品質的優劣以及教育方法是否得當,對子女的心理、品德、愛好、理想和行為舉止都有著極大的影響。家庭環境不良或教育方法不當,是導致未成年人犯罪的一個重要因素。所以說家庭教育很重要,很多未成年人就是因為沒有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而導致走上犯罪的道路!其中家庭的類型主要有以下幾種:

  1、溺愛縱容型家庭;家長過分溺愛、放任,疏于管教。現代家庭多為獨生子女家庭,家長沒有履行好監護職責,遷就孩子的不適當要求,對子女的不良習慣不能及時發現并教育其糾正,特別是在物質生活上無限制,致使子女形成唯我獨尊、自私自利、占有欲極強的心理,當其不斷增長的需求欲望在家庭中得不到滿足時,就會向家庭外擴張,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誘導時,極易走上違法犯罪道路。

  2、不良教育型家庭;家長的不良教育方式大致可分為兩種。一是“拔苗助長”型,二是“任其自生自滅”型。“拔苗助長”型的家長是投入多、交流少,在學業上對孩子抱有很高目標或對孩子容錯性較低,一旦孩子達不到目標或出現錯誤,家長不能耐心細致地說服教育,幫助孩子分析原因,而是奉行“棍棒教育”,使孩子產生畏懼心理,傷害了子女的自尊心,使其產生逆反對抗心理和自卑、悲觀情緒,甚至于輕生。“自生自滅”型家庭是家長自尋快樂多,與孩子同樂少。

  有的家長忙于工作,有的家長忙于生計,有的是父母離異,有的是家長外出打工,對孩子缺乏必要的關心和愛護,使他們過早地嘗到了生活的苦澀,失去了親情的呵護,性格孤僻,自卑,脆弱,最易交朋友,被壞人利用。

  3、父母素質偏低型家庭;家長自身要求不嚴,對孩子影響很大。家庭中,家長的一言一行,對未成年人的影響是巨大的。未成年人模仿性強、可塑性強,父母的言行影響著他們的成長,有的父母素質較差不能正確的教育子女,甚至顛倒是非,有的本身就有一些不良惡習,嚴重影響著子女的成長。在生活中對未成年人不良行為影響最大的人是父母。未成年人好奇心強,易受暗示,善于模仿,但辨別是非、自我控制、自我約束能力較差,常常把與之接觸最多、聯系最密切的父母作為自己的模仿對象。

  4、殘缺重組型家庭;家庭的完整是子女健康成長的搖籃,當離婚、死亡或服刑以及其它原因失去了父母中的一方或雙方時,家庭的完整性便遭到破壞。這種家庭既給子女心理造成了傷害,又給子女的家庭教育造成了缺陷。相當多的孩子因此產生深刻的情緒障礙,悲觀失望,嫉妒他人,不滿現實,形成一種反社會的心理,極易引發犯罪。

  5、父母外出型家庭;隨著人口流動比例的增大,尤其是有些地方經濟欠發達,不少家庭為了謀生父母雙雙外出務工,將子女托付給爺爺奶奶或親屬,使子女的管教工作存在嚴重的缺陷,使一些未成年人因失去了良好的管教條件而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三)社會環境

  首先是宏觀環境的影響;近年來中國社會結構發生了強烈的變遷。與成年人相比,未成年人面對不斷變化的'社會,更加顯得茫然不知所措。不斷涌現的新生事物,使他們的欲望不斷膨脹,但他們的能力使他們很難通過合法的手段去實現這種欲望,為了滿足這種欲望,他們很可能不擇手段,實施越軌甚至犯罪。加上當前我國貧富差距日益加大,他們在與別人的比較中,體會到一種貧困感,一些未成年人幼小的心靈種上了貪慕虛榮的種子,講排場、講吃喝、講穿戴、好逸惡勞、夢想一夜暴富,經濟收入的差距加大,造成了青少年心理上的不平衡,誘發青少年向往金錢物質,使得一些青少年為獲不義之財瘋狂作案;這種心態加大了他們心理的失衡,更加促使了犯罪的發生。其次是微觀社會因素的影響。網絡、電視、電影等傳播媒介的影響。傳播媒介的對未成年人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他們的很多行為舉止都可能是從這些媒介中學習的結果。渲染暴力、淫穢等思想的傳播媒介在某種程度上對青少年犯罪有很強的誘發作用。由于未成年人思想不成熟,社會閱歷淺,辨別是非能力差,對好壞良莠缺乏全面的判斷。在缺乏良性誘導的情況下就會受好奇心的驅使,往往是“一看、二學、三墮落”。另外是網絡游戲的誘惑;近年來,隨著網絡游戲的發展,網絡游戲在給人帶來樂趣的同時,也嚴重影響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可以說網絡游戲是導致未成年人犯罪最重要的社會原因。因為網絡游戲的誘惑力,不少未成年人經不住誘惑,沉迷于網吧、游戲室,尤其是在校學生在那里結識社會上不三不四的人,有的因為爭機子打架,有的因為沒有資金消費而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四)學校原因

  學校是未成年人除家庭以外的最主要的生活、學習場所,學校和老師對未成年人的影響僅次于未成年人的家庭和家長,有的甚至超過了家庭、家長的影響力。

  但現行教育制度存在的缺陷是不容回避的問題。一是單純的應試教育忽視了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學校為了取得高升學率,以滿足社會及家長的期望,在教育內容的安排上,只重視教科書規定的知識教育而輕視思想道德和心理健康教育。二是法制教育重視不夠。從近兩年審理的在校學生犯罪案件來看,他們的法律觀念非常淡薄,根本沒有認識到自己行為的嚴重性,沒有認識到自已的行為是犯罪,如有的人認為打打架,把錢賠了就沒事了。三是個別教師素質不高,教育方法不當。有的教師責任心不強,把差生視作“包袱”冷眼相看,使其對學校產生本能的抵觸情緒而輟學在家,給社會帶來了消極因素。四是學校管理存在問題,尤其對住校學生的課外管理不嚴,致使少數學生在校外租房居住,與社會的不良青少年接觸,而被引誘走上犯罪。五是學校管理單純強調“標準化”,忽略了以人為本。學校過于“標準化”的管理模式,使部分學生不能很好的適應校園生活,遇到困難和挫折不能正確對待,缺乏信心甚至自暴自棄。

  三、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對策與建議

  未成年人是祖國的希望和未來,導致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社會、學校、家庭和未成年人自身,因此,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是一個復雜的社會工程,需要學校、家庭、社會的共同努力,實行綜合治理。

  1、 優化家庭環境,提高家庭精神生活質量。個人的性格、道德品質、理想情操的形成,都與他從小受父母的教育和家庭環境的熏陶有關。因此,每個家庭都必須以對子女負責、對國家的未來負責的高度出發,維護家庭和睦,創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大力提高家庭精神生活質量。父母要首先從自身做起,提高婚姻質量,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給子女當好表率。要筑牢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第一道防線。

  2、 注重學校的教育功能。 學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伸和繼續,對未成年人的培養、教育起著重要的作用。學校要要改變那種只重分數,片面追求升學率的不良傾向。學校要在傳播文化知識培養興趣愛好,引導個性發展的前提下,使未成年人首先學會做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改進和完善管理制度與教育方法要變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把德育工作放在學校工作的首位。同時還要開展法制教育,切實擔負起加強法制教育的重任,使未成年人從小樹立牢固的法制觀念。

  3、 凈化社會環境。社會各方面,應齊抓共管,造良好的社會環境,為未成年人成長提供一個健康的外部環境。一是要凈化大文化市場。相關部門要加大監管、打擊力度,凈化影視報刊文化市場,加大打擊宣傳色情、兇殺、暴力的書刊和音像制品,杜絕黃、賭、毒對未成年人的侵蝕。二是要加大對網吧、游戲室的監管力度和處罰力度。該取締要取締、該關閉的要關閉、該處罰的要處罰,堅決避免不法網吧、游戲室給未成年人帶來的危害。三是要加強宣傳和普法力度。使未成年人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增強抵制不良習氣的能力,增強法制觀念,自覺做遵紀守法的公民。四是加強社會治安,減少未成年人犯罪的外部誘因,為未成年人的成長提供良好的社會治安環境。

  4、 構筑以學校為中心的學校、家長和社區三結合的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網絡。首先應該加強學校與家長的溝通,班主任應該定期做家訪或者召開家長會,多與家長交流,共同關注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情況,對于后進生要多加鼓勵,讓他們樹立學習信心,對于一些不良行為要慢慢督促他們改正;其次,學校應當加強與學校所在地的公安部門和居委會、村委會的溝通與聯系,發現問題及時處理,讓在校青少年有安全感,并防止青少年犯罪的發生。另外,學校應加強與相關執法部門溝通,加大法制宣傳力度。學校應與相關執法部門溝通,成立法制教育基地或類似組織,不定期邀請相關執法部門以案說法,提升法制宣傳的效果。

  5、 落實刑事政策,實行司法預防。司法機關應認真貫徹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政策,實行“教育、感化、挽救”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寓教于審,懲教結合,使其認罪悔罪,重新做人。首先,要改革庭審方式,在審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時,有針對性地邀請學校教師、群團干部或心理學工作者介入庭審,實施心理矯正,從而打消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心理殘余。其次,在對未成年人犯罪量刑時,盡可能多適用非監禁刑,即多判處緩刑或罰金刑,給其創造重新做人的機會。再次,檢察院應設立幫教考察檢察官,負責對起訴到人民法院的少年被告人案件進行庭前調查,找準教育挽救的“感化點”,為庭審法官提供庭審注意事項和量刑參考意見。同時和少年法庭的法官一起負責做好判處緩刑的少年被告人的跟蹤幫教工作,建立幫教制度和幫教檔案,對少年犯進行長期有效的跟蹤幫教,促進其徹底改過自新,避免重新犯罪。

  總結:未成年人犯罪問題的嚴重性不容我們忽視!我們應該多方面去了解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給予他們多一點關心!

  犯罪調查報告 篇2

  未成年人猶如早晨的太陽,象征著國家的未來,肩負著家庭和社會的希望。然而,隨著社會進入轉型時期,未成年人犯罪現象呈現出日益增長的趨勢。面對這一嚴峻的形勢,薊縣人民檢察院為此作了大量的工作,設立了未成年人刑事檢察科,妥善及時地審理好涉及未成年人的各類案件,有力地保障和維護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在做好批捕、起訴、預防工作的同時,未檢科還高度重視未成年人犯罪的調研工作。目前,我們對20xx年至20xx年未成年人案件進行了調查研究、統計分析,形成了專題調研報告,為領導科學決策提供依據,為預防未成年人犯罪這一社會工程添磚加瓦。

  一、薊縣未成年人犯罪的概況

  本次調研選取了薊縣人民檢察院20xx年至20xx年的刑事卷宗,基本能夠反映薊縣未成年人犯罪的概況。

  (一)未成年人涉罪人數比較。20xx年:受理審查逮捕共48人,其中批準逮捕47人,因無逮捕必要不批準逮捕1人。審查起訴共82人,提起公訴79人,建議公安機關撤案3人。20xx年:受理審查逮捕共65人,全部批準逮捕。審查起訴共122人,提起公訴115人,建議公安機關撤案7人,1人犯罪情節輕微,不認為是犯罪。20xx年:受理審查逮捕共75人,其中批準逮捕63人,不批準逮捕12人(無逮捕必要10人,不構成犯罪2人)。審查起訴共135人,提起公訴130人,建議公安機關撤案3人。

  (二)未成年犯罪涉及罪名比較。20xx年:聚眾斗毆罪24人次;盜竊罪12人次;搶劫罪12人次;故意傷害罪11

  人次;尋釁滋事罪6人次;敲詐勒索2人次;破壞廣播電視設施、公用電信設施罪2人次;非法拘禁罪1人次;故意殺人罪1人次;招搖撞騙罪1人次;詐騙罪1人次;介紹賣淫罪1人次;掩飾隱瞞犯罪所得1人次。20xx年:聚眾斗毆罪52人次;搶劫罪20人次;盜竊罪19人次;尋釁滋事罪7人次;故意傷害罪4人次;放火罪2人次;掩飾隱瞞犯罪所得2人次;搶奪罪1人次;敲詐勒索1人次;妨礙公務罪1人次;非法拘禁罪1人次;交通肇事罪1人次;強制猥褻、侮辱婦女罪1人次。20xx年:聚眾斗毆罪41人次;盜竊罪30人次;搶劫罪22人次;故意傷害罪11人次;尋釁滋事罪3人次;非法拘禁罪2人次;故意殺人罪2人次;妨礙公務罪2人次;強迫賣淫罪2人次;掩飾隱瞞犯罪所得2人次;敲詐勒索1人次;交通肇事罪1人次;破壞電力設備罪1人次;詐騙罪1人次;傳授犯罪方法罪1人次。

  (三)受教育程度比較。20xx年:小學學歷16人,初中學歷59人,高中學歷3人,中專學歷4人。20xx年:小學學歷19人,初中學歷76人,高中學歷12人,中專學歷15人。20xx年:小學學歷24人,初中學歷94人,高中學歷6人,中專學歷11人。

  (四)學生犯罪情況比較。20xx年:在校生7人。20xx年:22人。20xx年:14人。

  (五)性別比較。20xx年:男性78人,女性4人。20xx年:男性116人,女性6人。20xx年:男性126人,女性9人。

  (六)犯罪年齡比較。20xx年:16周歲以下6人,16周歲24人, 17周歲的52人。20xx年:16周歲以下6人,

  16周歲43人, 17周歲的73人。20xx年:16周歲以下11人,16周歲55人, 17周歲的69人。最小犯罪年齡均為14周歲。

  (七)重新犯罪情況。20xx年1人;20xx年9人;20xx年7人。

  (八)戶籍地比較。20xx年:外地6人,本地76人。20xx年:外地22人,本地100人。20xx年:外地15人,本地120人。

  二、特點分析

  (一)從犯罪類型來看,未成年人犯罪集中在侵犯公民人身權利罪、侵犯財產罪和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三種類型犯罪之中。其中,聚眾斗毆罪、盜竊罪和搶劫罪居未成年人犯罪的前三位。另外,未成年人暴力犯罪和性犯罪日趨嚴重。受社會大環境的不良影響,未成年人犯罪動輒使用刀具、棍棒等工具,作案手段殘忍,表現出對他人生命、健康的冷漠。

  (二)從犯罪的組織形式來看,團伙犯罪和共同犯罪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形式。受未成年人心里素質和身體素質等條件的影響,一個未成年人作案往往難以達到目的,所以他們往往糾集很多人一起來“壯膽”作案。如我院辦理的`張某某等18人多起搶劫案和莫某某等13人多起盜竊案就是典型的例子。

  (三)從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群體特征來看:(1)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其中,初中學歷者最多①,小學學歷者次之,高中、中專學歷者再次;(2)在校學生、女性犯罪、重新犯① 大多數初中學歷者,都是未初中畢業就因種種原因輟學步入社會。

  罪、外地人犯罪、非農業戶口犯罪的數量較少。而社會人員、男性犯罪、本地人犯罪、農業戶口犯罪的數量較多。(3)在校生犯罪總體呈上升趨勢。

  (四)從犯罪主體來看,未成年人犯罪日趨向低齡化發展。由于未成年人以不正規的渠道大量攝入與其發育年齡不相稱的信息,致使未成年人提前進入社會,由于其心理素質得不到相應的強化,加之不能得到正確的教育和引導,導致未成年人犯罪向低齡化發展。

  (五)從心理特征來看,未成年人犯罪從眾心理、附隨心理特征突出,大部分犯罪都是臨時起意,一哄而上,沒有前期準備。“哥們義氣”、“好面子”等不健康心理作祟,導致他們明知是犯罪而為之的現象屢屢發生。

  三、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分析

  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是多種多樣,錯綜復雜的。目前,理論界對未成年人犯罪原因的分析已比較全面。根據我們辦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工作實際,結合相關論述,筆者認為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包括以下方面:

  (一)家庭原因。家庭是一個人生活和成長的首要場所,在未成年人社會化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家庭環境是影響未成年人犯罪的最主要原因。導致青少年違法犯罪的家庭環境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單親家庭的影響。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單親離異家庭,導致家庭成員間的情感交流失衡,未成年人很容易形成孤僻、冷漠、自卑等不良性格特點和反叛心理。由于單親家長對孩子疏于管理和教育,導致未成年人放任自流,誤入歧途。

  2、家庭教養方式不當。一些家長沒有遵循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特征和成長規律,教育方式不當,有的對子女嬌寵溺愛,有的對孩子簡單粗暴,有的對孩子不聞不問,放任自流。

  3、父母不良行為的影響。父母的言談舉止、態度等對未成年人發生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有的父母有賭博、酗酒、盜竊等不良行為,給子女以不良暗示。由于孩子自身認知水平不高,缺乏正確辨別是非、善惡的能力,在社會上各種不良因素的誘導和影響下,很容易形成犯罪心理,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二)學校原因。除家庭外,學校是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最主要場所,學校對青少年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學校教育可以彌補家庭教育的不足,使未成年人能夠分辨善惡是非,是預防未成年犯罪的有力因素。學生違法犯罪情況比較嚴重,原因有如下幾個方面:

  學校片面追求升學率,教育方法存在嚴重問題。 盡管我國早已提倡素質教育,但現在很多學校仍然存在著嚴重的片面追求升學率的現象。一個地方教育工作的好壞,一個學校教育質量的高低,一個學校領導的政績如何,一個教師的水平怎么樣,都要由“升學率”來衡量,來體現。學校有快、慢班之分,學習好的學生往往受到青睞,學習差的學生則受到歧視和排擠,結果是差距越拉越大。差學生便會破灌破摔,厭學、輟學,甚至有的學校為了自己的升學率不受影響而將差生勸退,致使大量未初中畢業的學生過早的流向社會,成為犯罪分子拉攏的對象,從而走向犯罪的道路。從薊縣人民檢察院辦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實踐來看,未成年人犯罪中初中及以下學歷者占絕大多數就是很好的印證。

  犯罪調查報告 篇3

  在我院近兩年受理的刑事案件中,出現了一個本不該出現的犯罪群體:大學生。這些生活在象牙塔中、備受社會關注的天之驕子們為何走上犯罪的道路,承辦人在辦理案件過程中應注意什么問題,怎樣才能減少大學生犯罪現象?帶著這些問號,筆者對我院受理的大學生犯罪案件進行了調查分析。

  一、大學生犯罪特點

  (一)犯罪類型:大學生犯罪涉及的罪名十分單一,從目前統計情況看,僅涉及盜竊與故意傷害這兩種罪名,筆者在調查前主觀認為應存在的高智商犯罪沒有一例;涉案大學生男女比例為7:1,男大學生主要涉嫌故意傷害罪,女大學生無一例外全部是涉嫌盜竊罪;

  (二)涉案金額(后果):涉嫌盜竊罪的大學生們下手的目標都是移動性強的個人物品,如移動電話、信用卡、隨身聽等,且涉案金額都比較小,多數都在千元左右,僅有一例涉案金額為七千元(審查結果為不起訴);而故意傷害罪的犯罪情節最高是“輕傷偏重”,絕大多數為輕傷;

  (三)侵害客體:大學生犯罪侵害的客體多是同學,越熟悉的人越容易成為被侵害對象,如同宿舍同學。不認識的人被侵害權益的僅有兩例(故意傷害罪一例、盜竊罪一例);

  (四)強制措施:大學生犯罪以取保候審為主要強制措施,且被取保人一般能遵守法律,僅有一例因傳喚不到而改變強制措施的;

  (五)處理結果:處罰一般都較輕。不起訴案件占15%,其余均判處有期徒刑三年以下刑罰;在審理程序上一般適用簡易程序。

  (六)人員成分:在涉案大學生中,以民辦高校的本專科、高等院校成人教育學院的本專科與公立高等院校的專科為主。在筆者收集的案例中尚未出現公立高等院校本科學生犯罪的情況。

  (七)年齡結構:以本科一、二年級與專科一年級的學生為主。本科三、四年級學生犯罪的情況沒有出現一例。

  (八)戶籍特征:以外地來京上學的大學生為主。僅有兩例本地學生犯罪案例。

  (九)犯罪主觀故意:這些大學生主觀惡性比較小,沒有頑抗情緒,全部都能如實供述自己所犯罪行,且口供十分穩定,從偵查階段到庭審階段,均未出現翻供現象。

  二、大學生犯罪原因分析

  1、大學生法律意識普遍淡漠。

  就我國目前的教育體系來看,辭職信重心仍然在于學歷教育,而非素質教育。雖然幾經呼吁這種“重學歷、輕素質”的情況有所改觀,但還遠遠沒有達到理想狀況。在中小學的課本當中沒有關于普法教育的內容,就算是在大學,也僅僅是在大學一年級時開一門必修課“法律基礎理論”。在這種教育制度下,從學生到家長都只注重分數,而忽略素質教育,守法的概念也就十分淡漠了。

  2、社會大環境與學校小環境的影響。

  大學生們雖然已經屬于法律意義上的成年人,但由于絕大多數屬于自幼上學、很少接觸社會,其心理狀態還沒有達到成年人的成熟度,周圍的環境對他們影響不容忽視。

  從社會大環境來看,學生們從小接觸最多的就是電視與書報雜志。一些港臺不良影視作品與雜志從視覺和心靈上沖擊著學生們的人生觀、道德觀,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們的一言一行。某些長期浸淫其中的學生在脫離中學的“高壓管理”進入較為自由的大學后,思想放松,有可能會走上歧途。雖然絕大多數犯罪的大學生案發后都后悔不已,但已無濟于事。

  從學校小環境來看,在犯罪大學生所屬的學校中,民辦大學占了相當大的比重,位居第二的是成人教育學院。不可否認,某些民辦大學為吸納高考落榜學生與低分學生作出了積極的貢獻,成人教育學院也為社會上希望繼續進修的人員提供了機會,但二者注重經濟效益、實行松散管理的辦學模式也為當地的社會治安埋下了隱患,更不利于大學生的'成長。

  3、犯罪大學生心理原因分析

  (1)僥幸心理、沖動心理作祟。大學生犯罪當中,蓄謀犯罪的幾乎沒有,多是沖動型犯罪,即臨時起意。犯盜竊罪的大學生多存在貪慕虛榮,貪圖享樂思想。在僥幸心理的驅使下,鬼使神差般地將他人物品“順手牽羊”,僅有一例是出于好奇、刺激的心理去偷竊;犯故意傷害罪的大學生多是頭腦發熱、一時沖動,待到把人打傷后又追悔不已。

  (2)受心理失衡感、失落感的影響。在筆者收集的案例中,犯罪主體全部是大學一、二年級(包括大專)的學生,尤以外地學生居多。外地大學生初來北京求學,遠離家鄉與親人,周圍環境變動很大,心理處于學生向成人過渡的轉型期;再加上自己囊中羞澀,心理易產生失衡或彷徨,孤獨感也油然而生。自制能力差或是思想一貫懶散的學生這時如果沒有人從旁開導,容易走上歧途。

  4、誘使大學生犯罪的“導火索”分析

  誘使大學生犯罪的直接原因,也就是誘使犯罪的導火索是被害人自身防范意識不強,給思想不良大學生以可乘之機。在盜竊案例中,被盜物品多是由被害人隨手放置在暴露于公共視線之內的地方,引發了思想不良的大學生順手牽羊;故意傷害案例中,被害人對有暴力傾向(或醉酒)的大學生缺乏防范意識,不懂得適時避讓,以退為進,結果造成自身不必要的傷害。

  三、承辦人在辦理大學生案件中應注意的問題:

  1、承辦人在辦理大學生犯罪案件中,應以挽救為主,以攻心為上,針對個案制定案件審查方案,對不同性質的大學生犯罪要采取不同策略。辭職報告范文對一貫表現良好僅是一時糊涂的大學生,要給予其適當安慰,鼓勵其繼續學業(或是繼續學習);對于確屬主觀惡性較大、劣跡斑斑的個別“害群之馬”,承辦人員也應注意將其與一般刑事犯罪分子區分,仔細審查后作出適當的結論。

  2、承辦人員應及時與學校、家庭溝通,深挖犯罪大學生的思想根源,不能草草結案了之。大學時代是一個學生心理從幼稚走向成熟的轉折期,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如果我們在辦案中忽略了對犯罪大學生身邊環境的了解,就不可能做好大學生犯罪預防工作。承辦人員應以檢察建議的形式督促學校(以民辦學校為主)健全規章制度,樹立良好的校風,尤其做好新生入校后的入學引導工作,加強大學生日常法律基礎教育,加大對大學生的管理力度,使學校在教育產業化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完成經濟效益和社會效果相統一。

  3、承辦人特別應注意辦案后的回訪工作。犯罪的大學生主觀惡性不大,多是輕型犯罪,一般在一年左右的時間就會刑滿回歸社會,還有不少被判處緩刑的大學生回歸社會時間更短。在很短的時間里,這些大學生經歷了自己人生最慘痛的一次教訓,憑自身的努力很難做到“哪里摔倒哪里站起來”,更多的是需要周圍的親人朋友的幫助。然而一些學生家長“恨鐵不成鋼”,又是斷絕家庭關系,又是對刑滿歸來的孩子冷嘲熱諷,進一步打擊了犯罪大學生的生活信心,很有可能會促使這些大學生破罐破摔,再次滑向犯罪的深淵。承辦人員應該關注自己經辦的大學生犯罪案件,通過寫信、通電話等方法了解其近況,鼓勵其改過自新,及時幫助犯罪大學生打消消極的念頭,重新揚起生活的風帆。

  4、承辦人員應針對大學生犯罪個案或同類案件及時調研,找出相似之處,及時與案發大學聯系,以講座、宣傳材料等各種形式強化大學生的防范意識和法律意識,要求大學生們平時注意保管好錢財,遇事要冷靜沉著,不能意氣行事等等,均能起到很好的犯罪預防作用。

  犯罪調查報告 篇4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和國務院關于搞活流通擴大消費的工作要求,規范和推動農產品產地批發市場建設和發展,近期,我們組織各地農業部門對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重點對產地批發市場的基本情況、經營狀況、發展趨勢等進行了全面調查,結合平時研究和掌握的資料對市場發展狀況進行了分析。總的看,我國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取得了積極進展,但仍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亟需解決,今后要結合鮮活農產品優勢區域布局,加快推進“十二五”產地批發市場建設,提升市場服務功能。

  一、對農產品產地批發市場形勢的基本判斷

  改革開放以來,各地堅持把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作為現代農業發展的重點,圍繞主導產業和優勢特色產業,因地制宜分類培育市場體系發展,農產品批發市場成為帶動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據農業部門不完全統計,截至20xx年6月底,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發展3606家,占地面積64。86萬畝,從業人員達到262。38萬人,投資規模1101。97億元,市場年交易額13422。5億元。

  (一)農產品批發市場覆蓋范圍廣。經過多年的不斷建設,全國從綜合市場到專業市場、從種植業到養殖業到特色產業,農產品批發市場經營范圍基本覆蓋了各農業產品。目前在全國3606家農產品批發市場中,綜合性市場1367家,占37。9%;專業市場達2342家,占64。9%。其中糧油市場212家、蔬菜市場992家、水果市場390家、畜禽市場320家、水產品市場182家、特色產品(含花卉、食用菌等)市場246家,批發市場經營范圍涵蓋了種養業各產品。

  (二)產地市場主渠道作用十分明顯。調查顯示,全國農產品產地批發市場(含產銷結合市場,下同)2627家,占農產品批發市場的 72。8 %,其中規模以上的產地批發市場1037個,占產地批發市場的40%。產地批發市場實現年交易額6709。23億元,占市場年交易總額的50%,帶動農戶 1。1億戶,占全國農戶總數的44%。在農產品流通中的主渠道作用十分明顯。主要特點:

  一是蔬菜市場是產地市場的主要代表。調查顯示,大多數蔬菜產地批發市場設立較早,占市場比重大,運行機制較為健全,社會經濟效益比較明顯。目前,全國蔬菜產地批發市場689個,占產地市場近三分之一,帶動蔬菜種植1。58億畝,相當于全國蔬菜面積的60%。產地市場集中分布于東部和中部地區,占全國的80。6%。其中東部地區330個,山東占57%;中部地區217個,河南占44%。經營品種除了蔬菜外,還有季節性水果和其它農產品,常年經營,交易活躍。億元以上的蔬菜產地市場286個,年交易額13123。2億元,成為產地批發市場的主要代表,形成了“產地市場——運銷商——銷地市場”的大流通模式,是向大中城市和外省市供應蔬菜瓜果的重要源頭。

  二是水果產地市場優勢區域集中度明顯。在國家推進優勢產業帶建設的帶動下,具有品種特色的水果產地市場正在快速成長,集中度明顯提高。目前全國產地水果批發市場發展到184家,占全國水果市場總數的47%。產地市場主要分布于渤海灣的山東、遼寧、河北和西北黃土高原的陜西、甘肅蘋果優勢產區,這些地區以蘋果為主的產地批發市場發展到84家,占全國水果產地市場的46%;長江上中游、贛南湘南桂北、浙南閩西粵東三大柑橘優勢產區產地批發市場發展到47家,占全國水果產地市場近30%。一些優質水果產業帶發展如山東棲霞、浙江黃巖、江西贛州等地產業帶發展與農產品產地批發市場的引導密不可分。

  三是畜產品產地批發市場大多集中在中西部地區。全國畜產品產地批發市場207個,占全國畜產品批發市場的68。5%。從分布看,產地市場大多分布于畜牧業發達的中西部地區,其中中部地區82個,占產地市場的40%;西部地區65個,占產地市場的31%。大多數畜禽市場以活畜、禽和肉類交易為主。與果蔬產品相比,畜產品多數實行屠宰企業一體化流通,如新疆XX縣古勒魯克農村畜禽交易市場、內蒙XX旗豐綠畜產品交易市場、廣東XX市白沙江南禽畜批發市場都實行活禽+屠宰+銷售+企業加工為的一體化的流通模式。

  四是水產品產地批發市場交易活躍。全國水產品產地批發市場大多分布在東南沿海、黃渤海水產品捕撈和養殖帶以及江蘇、安徽、江西等長江中下游淡水養殖帶。目前全國水產品產地市場100個,其中沿海的江蘇、浙江、山東、海南產地批發市場59個,占全國產地市場近60%,由于水產品的國內外市場需求旺盛,帶動產地市場交易活躍,市場輻射面廣,年交易額上億元的.市場達到60個,從業人員3。8萬人,年成交額625。87億元。

  (三)產銷市場結合趨于緊密。各地根據產業優勢和經濟發展特點,培育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符合產業發展導向的農產品市場。全國有產地市場2347個、銷地市場1005個、產銷結合市場280個,其中江蘇蘇州南環橋、廣州江南果菜市場、山東維爾康肉類批發市場等發展快、規模大、機制活,成為銷地市場的代表;江蘇揚州聯誼、山東壽光、青島丁家莊、湖北麻城等市場結合其促進農業生產和滿足城鄉消費需要的特點,擔當了產地市場與銷地市場的雙重角色;江蘇東臺華東山羊市場、山東青島城陽蔬菜水產品批發市場、河北XX市金鳳禽蛋農貿批發市場、新疆XX市華凌畜產品批發市場等,因地、因時制宜,投資小,輻射面大,是產地市場的典型。

  (四)市場輻射能力逐步增強。隨著市場的不斷發展壯大,對周邊地區的輻射帶動能力也不斷增強。江蘇XX縣水產批發市場、武進夏溪花木市場、華東苗禽市場投資企業、蘇州眾誠鴨業有限公司分別成為全國最大的螃蟹專業市場,華東地區最大的花木交易市場,全國最大的苗鴨產銷集散地。蘇州南環橋批發市場下屬的蔬菜批發市場日成交量1200噸,水產批發市場日成交量200噸,鮮肉批發市場日成交生豬1500頭,畜禽批發市場日成交40000 羽,干貨批發市場日交易品種20xx種,是XX市及周邊地區農副產品集散中心。

  二、當前產地批發市場建設中的突出問題

  雖然農產品產地批發市場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與現代農業發展的要求相比,產地批發市場建設存在功能不夠強、規模不夠大、政府引導和扶持跟不上等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產地與銷地以及集散地之間布局不合理。近年來,隨著全國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的實施,優勢區域鮮活農產品集中度穩步上升。目前全國優勢區域蘋果、柑橘集中度達到50%以上,水產品集中度達到80%以上。生產向優勢產區集中后,客觀上要求建立集散能力強的產地批發市場和冷藏能力大的保鮮庫。但目前產地與銷地以及集散地之間布局不合理,銷地市場發展比較充分,目前年交易額在1億元以上的銷地批發市場558個,而中西部鮮活農產品主產區產地市場年交易額在1億元的只有346個,發展相對落后。目前全國1個縣不足1個產地批發市場,而東部占50%左右、中部占30%、西部只占 20%。特是中西部蔬菜、水果主產區,常年蔬菜產量占全國的40%、水果占45%,而年交易額上億元的產地蔬菜市場只占25%,水果市場占30%,畜禽市場占不到全國的4%,生產和市場建設重倚輕的矛盾十分明顯,這是導致優勢產區鮮活農產品滯銷賣難時有發生的重要原因。

  (二)產地批發市場及集散地基礎設施薄弱。總體看,全國農產品產地批發市場以小型為主,年交易額1—5億元的占到30%,億元以下的占58%,且多數市場規模小、設施簡陋、服務功能不強。在被調查的西部10省(區)376個產地批發市場中,占地面積在20畝以下的小市場占到 52%,占地面積在2畝以下占到5%,交易額在5億元以下的占到78%,80%的市場缺乏冷藏保鮮、冷鏈物流設施、信息或質量檢測設施,許多產地批發市場的場地沒有硬化,缺乏遮陽擋雨的設施,甚至連上、下水道都沒有,臟、亂、差的問題十分突出。

  (三)市場交易方式陳舊,交易效率低。目前,大多數產地批發市場仍沿用對手成交、現金結算的交易方式,處于自發、紊亂狀態,難以形成公開、公正的交易價格,影響交易安全,還往往導致強買強賣等欺行霸市現象發生。據調查,目前我國農產品市場實行連鎖經營的交易額占總交易額不到 20%,90%左右的農產品通過對手交易銷售,只有不到10%的市場全部或部分采用了電子商務交易技術,交易效率低。調查顯示,42%農戶自己銷售農產品,45%農戶賣給個體商販,只有不到3%的農戶通過訂單銷售。這些情況使得我國農產品一般要經過3—4級流通環節,既降低了流通效率,也增加了流通成本,不利于農民增收,對于我國農產品批發市場參與國際競爭帶來較大的負面影響。

  (四)流通主體的組織化程度低,營銷規模小、效率低。由于農民個體戶或農村經紀人是目前承擔農產品運銷的主要力量,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發展起步較晚,農產品批發市場內大多數經銷商的營銷規模小、效率低,缺乏有實力、信譽好、規范化的大批發商、代理商組織,因此不能形成穩定的、規模化的農產品供應鏈條。而且,運銷商與生產者之間是一種買斷關系,這樣既不利于提高農民在市場交易中的談判討價能力,又不能使農民分享流通環節的利潤。

  (五)相應的法律法規制度建設滯后。近年來,我國農產品批發市場發展較快,數量不斷增加,規模逐步擴大。盡管我國農產品市場的法律法規體系基本框架已經形成,但現有的一些管理規定散見于《城鄉集市貿易管理辦法》、《商品市場登記管理辦法》和《農業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規。而這些法律法規但要么缺少配套措施,要么貫徹執行不理想,有的內容陳舊難以適應新形勢的需要。目前,特別是缺乏專門針對批發市場的法律法規問題非常突出,這使得農產品批發市場競爭混亂無序,缺乏有效的行業管理和政府監管,難以形成市場各方主體良性互動機制。而在發達國家,如日本專門制定有《批發市場法》,并和其他法律一起對批發市場類型、設立條件、參與人構成、交易原則、投資方法、上市商品規格要求等作出了明確規定,保證了農產品市場體系的健康發展。

  三、農產品產地批發市場建設的主要任務

  我國已進入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新時期。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在國內農產品供求基本平衡、農業更加對外開放、農民增收難度加大,以及城鄉居民消費水平和生活質量日益提高的大背景下,加快農產品批發市場改造升級步伐,完善市場功能,構建現代農產品市場體系,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當前產地批發市場要結合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建設和改造一批鮮活農產品產地批發市場,配套建設必要的儲藏保鮮設施和產后清洗分裝等初級加工設備,支持農產品專業合作組織建設。

  (一)強化市場基礎設施建設,拓展市場功能。

  一是在鮮活農產品優勢產區新建或改擴建產地批發市場。在蔬菜、水果生產集中連片,面積在20萬畝以上,商品率達80%以上;畜產品、水產品生產集中度較高、商品率達70%以上、商品量達10萬噸以上且沒有交易場所的地區建立產地批發市場。對已有市場但基礎設施差、集散功能弱的實施升級改造,重點考慮對既是鮮活農產品優勢產業帶的產地批發市場又是農業部定點市場進行升級改造。主要是加強市場供水、供電、道路和通訊等系統的改造建設和交易棚廳的改擴建,切實改善市場交易環境。

  二是推進產地批發市場功能拓展。在批發市場提供交易場所等基本功能的基礎上,鼓勵和支持拓展價格信息匯集、產品質量控制等功能,鼓勵市場開展加工配送、質量監管、規范包裝、發展現代流通、壯大市場主體、完善公共服務等。

  三是加大產地批發市場輻射效應。指導各地編制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規劃,合理布局市場經營領域和建設區域,處理好批發市場和零售市場、綜合市場和專業市場、產地市場和銷地市場、傳統市場和新型業態之間的關系,注意不同類型市場功能上的銜接和配合,發揮市場體系群體效能。

  (二)支持儲藏、冷鏈和保鮮物流設施建設,減少產后損失。

  當前,我國鮮活農產品特別是果蔬保鮮、冷藏冷鏈物流產業應用范圍窄、發展滯后,果蔬采用低溫物流只有10%—20%(每年果蔬產后損失高達25%—30%),冷鏈物流肉類只有10%,水產品只有20%,而發達國家果蔬保鮮物流占總產量的80%,果蔬菜損失率在5%以下。支持儲藏、冷鏈和保鮮物流設施建設重點:

  一是支持產地批發市場建設儲藏、冷鏈和保鮮物流設施,主要包括:建設市場儲藏貨物倉庫、氣調保鮮庫、恒溫庫、冷凍冷藏庫、冷藏運輸等基礎設施,逐步解決鮮活農產品批發交易過程的冷鏈“斷鏈”現象;

  二是支持優勢產區和西部地區專業合作組織或農產品營銷企業建設儲藏、冷鏈和保鮮物流設施。主要包括建設鮮活農產品產后預冷保鮮、冷藏冷凍、冷藏運輸等基礎設施,使主產區和中西部鮮活農產品冷藏保鮮、冷藏冷凍及儲運能力明顯提高。

  (三)支持配套清洗分裝等初級加工設施建設和市場交易環境改善。

  強化農產品產后的商品化處理。配套清洗分裝主要建設:產品清洗設施、分選操作臺、自動分選機、水果打蠟設施、包裝設施等。市場交易環境改善主要包括:水電道路系統改造、市場管理信息化系統建設、質量安全檢測系統建設和衛生保潔設施完善。

  (四)支持農民合作營銷組織建設。引導、扶持農民合作營銷組織購置必要的冷藏保鮮和冷凍運輸等設備,在規定的低溫條件下進行農產品加工、分選包裝、儲藏和運銷。推進標準化生產、規范化管理和經營,發展壯大農民合作經濟組織,提高農產品物流帶動能力。

  四、加強農產品產地批發市場的措施及建議

  農產品產地批發市場和產地冷鏈物流作為政府公益性基礎設施建設,主要資金來源于公共投入。現提出以下工作措施和建議。

  (一)統籌規劃,合理布局。

  市場建設應借鑒日本、韓國等國家的經驗,對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建設與發展實行分級規劃與管理。部一級負責對具有全國性或區域影響的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進行統一規劃與布局,當前重點是組織編制好農產品產地批發市場“十二五”建設專項規劃(20xx— 20xx),理清市場建設思路,明確指導思想、建設原則與區域布局,綜合考慮農產品生產規模及其商品流量流向、地理區位和交通狀況、消費群體規模和消費習慣等多種因素,正確處理產地市場與銷地市場、專業市場與綜合市場的關系,經過科學論證,形成布局合理、統一有序、流通順暢的農產品批發市場網絡,為爭取國家建設項目做好必要準備。省級負責制定轄區內大中型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規劃,嚴格防止受局部利益驅動盲目布點,搞重復建設、無序競爭,造成“有場無市”,浪費人財物和土地資源。

  (二)爭取各方支持批發市場建設。

  一是協調中國農業銀行落實與我部簽署的《共同支持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合作框架協議》,加大貸款投放力度。

  二是積極爭取亞行貸款進行批發市場建設。20xx年擬選擇安徽、寧夏、江西、重慶、山東、遼寧等6個省市為備選試點省,項目總投資21億元人民幣,其中利用亞行貸款1。5億美元。

  三是研究完善農產品市場流通扶持政策。參與完善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研究科學用好增值稅轉型政策幫助農產品流通企業減輕增值稅負擔;研究降低農產品批發市場土地使用稅和降低農產品批發市場用水用電價格等問題。同時提出以下建議:

  一是國家對優勢產區鮮活農產品產地批發市場公益性設施建設給予直接投資。重點支持中西部地區建設一批具有一定規模、設施配套、功能齊全、輻射帶動力強的產地批發市場,支持批發市場電子結算管理系統、安全監控系統、質量檢測系統、信息收集發布系統、垃圾處理設施等公益性基礎設施,幫助完善和提升市場功能,增強流通效率。

  二是對市場其他設施和優勢產區、西部地區專業合作組織或農產品營銷企業建設儲藏、運輸、冷鏈和保鮮物流等基礎設施建設給予貸款貼息支持。主要用于市場土地平整硬化、水電路配套、交易廳棚建設、儲藏保鮮庫土建工程等,建議安排財政貼息貸款予以支持,以引導鼓勵利用信貸資金。

  三是將鮮活農產品物流相關設備納入農機購置補貼范圍。在國家農機具購置補貼財政專項中增加農產品物流設施相關設備購置項目。主要包括儲藏保鮮機電設備,鮮活農產品清洗、分選和裝卸設施設備,農用運輸設備、畜產品分割設備等,幫助增強物流技術裝備水平。

  四是將盡快研究出臺專門的法律法規。建議國家抓緊研究制定《農產品批發市場法》或《農產品批發市場管理條例》,明確批發市場的公益或準公益性質,對市場類型、設立條件、參與人構成、交易原則、投資方法、上市商品規格要求、行情波動、風險控制、上市商品組織等做出界定,并及早列入立法計劃,解決法律缺失和空白問題。

  犯罪調查報告 篇5

  20xx年以來,XX區共發生335起街頭路面侵財案件,其中“飛車”搶奪案件183起,詐騙案件80起,盜竊汽車內財物案件72起,總案值達100萬余元;共破獲273起,打擊處理犯罪嫌疑人160名。

  一、街面侵財案件的主要特點

  (一)發案時間段相對固定。“飛車”搶奪案件多發生在傍晚和夜間,犯罪分子主要利用夜幕作掩護實施搶奪,全部案件中,發生在晚6時至次日凌晨5時的共117起,占64%;盜竊汽車內財物案件多發生在中午進餐時間和夜間,犯罪分子主要利用中午車主停車進餐、購物辦事或夜間行人稀少車輛無人看守之際瘋狂作案,其中發生在中午的46起,占63.6%,發生在夜間的26起,占36.4%;街面詐騙案件則多發生在正常的上班時間內,共56起,占70%。文章版權歸網作者所有!

  (二)發案部位相對集中。全部街頭路面侵財案件中,發生在城區和城郊結合部的有170起,占93%;發生在其它地點的13起,僅占7%。從具體的作案地點看,犯罪分子主要選擇交通便利、易于逃竄的娛樂服務場所較為集中的主干道街面,以及地處偏僻、行人稀少、易于犯罪分子選擇作案目標的.住宅區街巷和偏僻路段。盜竊汽車內財物案件主要集中在公路邊、餐廳飯店門口和無人看守的街巷路口,共發生53起,占74.24%。街面詐騙案件多發生在街頭路面公共場所,共66起,占82.5%,犯罪分子在人流量較大的公共場所選擇作案對象,一旦發現目標,立即趁亂實施詐騙,受害人往往來不及思考、辨別真偽,就已上當受騙。

  (三)受害者多為婦女和中老年人。335起街面侵財案件中,愛害者80%以上是婦女。搶奪案件受害者85%以上是將包放在自行車、摩托車車筐中單獨騎車或是將包背在肩上單身行走的婦女。街面詐騙案件的受害人多是識別能力差、警惕性不高、貪圖便宜或無原則的憐憫同情他人的中老年人,占受騙總人數的70%。

  (四)作案方式多為流竄、結伙、連續作案。從破獲的273起街面侵財案件看,2人以上結伙流竄作案占81%。綜合分析案情,犯罪嫌疑人在作案過程中各有分工、互相配合,常用“打一槍換一地”的作案方式,得逞后立即逃往異地再故伎重演,以相同的作案手法連續作案。

  (五)作案成員大多無業、文化程度較低且青少年居多。打擊處理160名犯罪嫌疑人中沒有正當職業的151名,占94.3%;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146名,占91.25%;25歲以下的青少年129名,占總數的80.6%。

  二、案件多發的要原因

  (一)群眾自我防范意識不強。有些居民缺乏防范常識和自防意識,出門時把包挎在肩上或掛在車把上,加之對周圍可疑情況注意不夠,很容易給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機;部分車主安全意識不高,沒有安裝汽車防盜報警器,認為鎖上車很安全就隨意把包放在車內;有些中老年人防范意識淡薄、迷信思想嚴重,讓犯罪分子連蒙帶騙,很容易上當受騙。

  (二)案件偵破難度較大。飛車搶奪、盜竊汽車內財物及街面詐騙多為現行案件,犯罪嫌疑人大多數是慣犯和累犯,具有一定的反偵查、反審訊能力,并且作案過程短暫,不容易留下痕跡物證,客觀上造成了取證難、認定難,使犯罪分子存有僥幸心理,有恃無恐,頻頻作案。有的受害者遇到不法侵害時不敢同違法犯罪作斗爭,被搶、被盜、被騙后不知所措,先是與家人聯系,后由家人報案,而延誤最佳時機,導致偵查工作不能及時展開。

  (三)特殊行業管理存在薄弱環節。近幾年,二手手機收購、金銀飾品加工、廢舊物品收購等行業有了很大發展,而管理工作相對滯后。一些業主對手機、金銀首飾不問來源而低價購進,為案犯銷贓提供了方便,這也是街頭路面侵財犯罪案件多發的重要原因。

  (四)治安巡邏力度不夠。近年來,雖然向街面投入了相當數量的巡邏警力,但由于受警力總體緊張的影響,街面巡邏密度、巡邏頻率仍不能滿足實際需要,從而使犯罪分子利用巡邏間隙伺機作案。

  三、打防對策

  (一)加強安全常識宣傳,增強群眾自我防范意識。充分運用電視、廣播、報紙等媒體廣泛宣傳安全防范常識,增強廣大群眾的自我保護意識,特別提醒夜晚外出的女性提高警惕,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一旦遇到此類案件,注意記住犯罪分子的體貌特征和所用交通工具,并及時報警,為公安機關迅速破案創造條件。同時,注意宣傳見義勇為的典型事例,在社會面上營造自覺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的良好輿論氛圍,并教育群眾一旦遇到不法侵害,要積極配合公安機關想方設法抓獲嫌疑人,爭取在最短時間內破案。

  (二)加大街面巡邏防控工作力度。配齊配強各級巡邏隊伍,科學安排警力,采取車巡與步巡相結合、公開與秘密相結合的辦法,加強街面巡邏防控,尤其是對易發案部位和區域,加大巡邏密度、頻率,并派人蹲點守候,力爭抓獲現行。

  (三)加強陣地控制工作,強化外來人口的管理。一方面加大對二手手機市場、金銀飾品加工行業的管理,控制贓物的流向,以物找人,破獲案件。另一方面加大對外來人員、無業人員和出租房屋的管理力度,通過登記、檢驗身份證及向外來人員原籍了解情況等方法,從中發現可疑人,并加以控制,掌握行蹤。同時,在外來高危人群中物建信息員及時發現犯罪線索。

  (四)加大打擊力度。刑偵部門組織專門力量加大對街面侵財犯罪案件的偵破力度。對發生的案件及時、全面梳理,從涉案的交通工具、犯罪嫌疑人的特征、作案手段、特點等方面加強串并工作,尋找破案捷徑。涉案地派出所要根據梳理出的案件情況,劃定工作范圍進行面上排查,注意發現可疑人員。同時,對抓獲的犯罪嫌疑人運用審訊謀略,加大審訊力度,力求擠清余罪,爭取抓一個破一串。

  犯罪調查報告 篇6

  近來年,金融系統的貪污、賄賂、挪用公款等職務犯罪案件不斷發生,且呈上升趨勢,不僅擾亂了金融秩序,使國家財產蒙受巨大損失,而且嚴重影響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健康發展,應引起高度重視。近期我院對九九年以來查辦的金融系統職務犯罪案件的特點、原因等進行了認真地分析。

  一、基本情況和特點

  這類案件的特點:

  (1)犯罪數額大,危害嚴重。

  銀行是經營貨幣的場所,是直接管理資金的職能部門,由于其職能的特殊性和工作上的便利條件,金融系統工作人員大都直接管理和經營貨幣,利用職務之便進行犯罪活動機會多,涉及金額也大。如原農業銀行某儲蓄所主任劉某自98年2月至99年6月,利用職務之便先后十次挪用公款32萬元,進行營利活動,使國家財產受到損失。

  (二)發案面廣,基層所、部、科負責人作案比例高。

  我院查辦的21起30人案件涉及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人民銀行等單位,其中3人為基層負責人,另有1名科級干部。

  (三)犯罪手段隱蔽,犯罪案件多為共同私吞“小金庫”。

  金融系統基層機構是開展各項業務的“窗口”,長期以來,由于點多、面廣、人員雜、職業素質較低,加之規章制度落實不到位,監督制約機制不完善等原因,致使金融基層機構負責人對收入隱瞞不報,私設“小金庫”,從而為濫發獎金、挪用、甚至私分國家財產大開方便之門。并且大部分“小金庫”由有帳記載發展到不建帳或建帳后銷毀,對“小金庫”支配隨意性強,犯罪手段隱蔽。

  (四)犯罪動機有由貪圖享樂型向投資營利型發展的趨勢。

  隨著社會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金融工作人員因經濟拮據違法犯罪的極為罕見,絕大部分犯罪人員受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的影響,不滿足于現狀,企圖謀取更大私利。同時,有的金融系統人員挪用、貪污公款不直接用于個人享樂,而是用于個人、親友投資營利活動,并在這方面有發展的趨勢。

  二、金融系統職務犯罪案件頻發的原因

  (一)主觀上經不起金錢的誘惑。

  金融部門作為經營單位,以追求經濟效益為主,不少單位思想、法制教育工作薄弱,致使工作人員思想不堅定,法律意識不強,對于什么是違法犯罪模糊不清,在金錢面前,動搖不定,經不起金錢的誘惑。一是存有僥幸心理,二是得手再次作案。

  (二)客觀上有掌握財錢的便利。常年從事金融業務,客觀上為職務犯罪提供了便利條件,有一種不撈白不撈、不要白不要的想法。以福利、辛苦費等名堂,以“紅包”的形式發給個人。

  (三)有章不循,違章不糾,內部監督不力,致使犯罪分子多次作案,屢屢得逞。

  隨著金融行業電腦設備的不斷更新和數量增多,加之缺乏管理經驗,其運營體系和監督機制不完善,有一些金融部門又存在重效益、輕監督的現象,致使多種檢查“走過場”,監督制度得不到貫徹,監督措施不到位,管理混亂,對基層的利益收入情況根本掌握不起來,使這部分資金流入“小金庫”,為實施犯罪提供方便。如劉某任工商銀行某儲蓄所主任期間,在長時間內多次挪用“小金庫”資金達30余萬元,個人進行營利活動,內部監督部門毫無覺察。

  (四)金融行業競爭激烈,特別是采取不正當手段競爭,也給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機。在專業銀行向商業商業銀行轉軌過程中,各金融機構之間的攬儲競爭日趨激烈,有些金融機構為穩儲增存,便暗中或變相提高存款利率,給儲戶一定的回扣或“好處費”。單位為支付這筆錢,便采取攬儲戶后不入帳或其他方式設立兩套帳,進行帳外經營、高息貸出,致使大量銀行資金“體外循環”。

  (五)進人把關不嚴,給犯罪埋下隱患。

  近年來,由于金融業的迅速發展和職工待遇較高,金融行業成為年青人擇業的熱點。進入金融系統的人員相當一部分沒有通過嚴格的考試、考核而直接上崗,使一些品行不良的人混入金融隊伍,甚至提拔為骨干,安排在重要崗位上,授予大權,稱為“能人”。當“能人”如魚得水,瘋狂作案,侵吞國有財產被檢察機關立查后,單位才以“沒看準人”而“痛心”。因用人不當給國家造成了難以挽回的損失。

  三、對防范金融系統職務犯罪的對策

  為進一步維護金融秩序,保證金融體制改革,促進金融事業的發展,必須切實做好金融系統貪污賄賂等犯罪案件的防范工作。

  (一)必須進一步完善內部監督制約機制,切實把防范措施落到實處。應當說,金融系統內部的機構是健全的,規章制度也是很嚴密的.,但隨著業務的不斷發展,機構的擴大,人員的增加以及外部環境的變化,金融系統在票據結算管理、利率計算和支付以及信貸審批、發放、回收等業務環節上,仍存在一定的問題。因此,金融系統內部應進一步完善多層次的監督體系,嚴格支款憑證和審批制度,增強管理環節,堅決杜絕違法經營、帳外經營、私設“小金庫”等現象發生。此外,要切實保障各項規章制度的督查落實,克服“重現金輕憑證、重防外輕防內”的現象,積極推廣崗位輪換制度和靈活多變的稽核檢查制度,防止稽核流于形式,達到事后監督的最佳效果,防微杜漸,嚴防犯罪發生。

  (二)以人為本,不斷加強廉政教育和法制教育。在當前金融系統工作人員貪污賄賂犯罪增多的情況下,特別需要加強廉政教育和法制教育,切實搞好金融從業人員的政治思想教育和業務培訓,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對重點部位要選用思想過硬、業務精通、德才兼備的人員,努力消除因用人不當所帶來的各種隱患,尤其是加強基層所、部、科領導班子建設。同時要嚴把進人關,真正把素質較高的人才錄用到金融行業,安排在關鍵崗位。

  (三)加大打擊金融犯罪力度,充分發揮法律震懾力作用。

  政法各部門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要提高對打擊金融犯罪重要性認識,要從講政治、維護大局的高度,把打擊、防范金融問題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同時要加強對典型案例的分析研究,逐步掌握犯罪的規律、特點,提高辦理這類案件的專業知識和水平。

  (四)做好預防金融犯罪工作,為金融行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運行秩序。金融部門要很好地運用直接管理同間接管理相結合,現場監督和非現場監督相結合的方式,對各類金融機構實行全方位監督,司法機關有打擊金融犯罪活動中,也要與金融部門加強聯系,幫助他們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落實各項防范工作措施,堵塞漏洞,消除隱患,不給犯罪分子可乘之機。檢察機關在查辦案件的同時,應主動加強與金融系統的聯系,積極開展檢企共建活動,并采用以案釋法等多種形式經常給金融行業干部職工敲警鐘,努力為金融行業的改革和發展服務。

  犯罪調查報告 篇7

  一、目前在校生犯罪的主要特點

  1、作案動機和目的單純,案情相對簡單。在校生由于經歷短、涉世未深,作案動機十分單純,搶劫、盜竊案件就是因為受不了物質誘惑而非法占有他人財物,故意傷害案件就是出于實施報復鋌而走險。

  2、作案一般出于沖動,偶發因素多。在校生由于心理發育尚不成熟,辨別是非能力較差,容易沖動,往往一失足而成千古恨。

  3、犯罪的主觀惡性相對較小。由于在校生受自身因素的制約,幼稚單純,實施犯罪行為時,罪過心理不明顯,往往抱著僥幸心理,因而主觀惡性較小。

  4、盲目性大,不計后果。在校生在實施犯罪時往往不去想或想不到自己行為的后果,因而多數在校生犯罪之后往往產生悔恨心理。

  5、暴力犯罪、侵犯財產犯罪是在校生犯罪的主要類型,其中又以侵犯財產犯罪為重。綜合六年來的統計數據,在校生犯罪中以暴力犯罪和侵犯財產犯罪所占比例最大,具體表現為搶劫、盜竊、故意傷害犯罪,其中又以既屬于暴力犯罪,又屬于侵犯財產犯罪的搶劫罪為重,占57.5%;盜竊罪占40%,位居第二。20xx年又出現了故意傷害犯罪。總的來說,侵犯財產犯罪在在校生犯罪案件中所占比例明顯大于暴力犯罪,這表明侵犯財產犯罪是未成年人犯罪新的發展趨勢。

  二、在校生犯罪原因分析

  1、在校生身心發育不成熟,思維簡單,情緒不穩定,自我控制力差,好勝心強,易感情用事。當感情受到刺激時,易沖動,做事膽大妄為,不計后果,具有極大的盲從性、突發性和偶發性。這是產生在校生犯罪的心理原因。

  2、政治思想、法制紀律教育滯后。在校時期最容易接受外部環境的各種影響,因此具有很大的可塑性,由于該時期青少年還沒有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所以青少年的心理還處于不穩定狀態,極易受不良的'社會心理影響,一遇挫折或誘惑,便成為犯罪者。

  3、社會丑惡現象的影響和毒害。不健康的書刊、報紙、影視以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對在校生的靈魂有極大的腐蝕作用,使他們中的一些人淪為犯罪者。

  4、家庭、學校、鄰里環境對青少年犯罪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殘缺家庭、問題家庭的出現使家庭的功能受到削弱,易使他們的子女受社會不良因素的影響而形成不良的個性和人格,成為促成犯罪的條件。學校忽視全面教育、教育不當或不充分都會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并可能成為潛在的犯罪因素。

  三、預防在校生犯罪的幾點對策

  1、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采取各種有力措施,掃除社會丑惡現象,凈化社會及學校周邊環境,消除不良影響,使在校生有一個健康成長的環境。

  2、學校教育要把教書和育人結合起來,狠抓學生的品德教育,使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3、采取多種形式,通過宣傳教育,使在校生遵紀守法。可利用青少年犯罪的典型案例,到學校或公眾場所進行公審公判,加大新聞宣傳力度,使在校生在實案中學法懂法,起到引導和教育作用。

  4、司法機關要認真貫徹“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和“寓教于審、懲教結合、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對犯罪的在校生在偵查、起訴、審判、改造等環節采取有別于成年人的方法,著眼于教育和挽救,以達到既治病又救人的目的。

  5、執法機關要建立追蹤回訪考察制度,建立幫教體系,對判處刑罰的在校生采取專人幫教,定期考察,會同工、青、婦等單位與所在村(居)委會、家庭密切配合共同幫教,同時對后進青年、輕微違法犯罪的在校生做好教育挽救工作。

  犯罪調查報告 篇8

  按照《關于開展生活必需品儲備和市場調控工作情況的函》(商市運函【20xx】28號)文件要求,現將印江自治縣商務局對全縣生活必需品儲備和市場調控工作情況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生活必需品儲備制度建設情況

  (一)我縣生活必需品儲備包括:糧食、食用油、食鹽、肉類、蔬菜、應急必需品等6大類。由工貿局負責管理糧食、食用油2種商品;由鹽務公司負責管理食鹽儲備;由商務局負責管理肉類、蔬菜、應急必需品類3種商品。

  (二)目前我縣各儲備商品計劃儲備與實際儲備:計劃儲備食用油58噸、小包裝面粉26噸、小包裝大米46噸、食鹽27噸,肉類商品170噸,蔬菜18噸。截止20xx年12月底實際在庫規模為食用油40噸、小包裝面粉16噸、小包裝大米30噸,食鹽20噸。豬肉140噸,蔬菜8噸。

  (三)各商品品種以政府儲備形式開展儲備。

  (四)各商品品種儲備以實物儲備形式開展。

  二、市場調控機制建設情況。

  (一)我縣針對肉類、食鹽、蔬菜、糧油等重要生活必需品,采取政府委托,企業運作,政府適當補貼的儲備方式。政府部門宏觀指導,承儲企業市場運營的方式,充分調動企業的積極性,發揮骨干企業的帶動作用,科學、合理的'完成各商品儲備工作。對肉類、蔬菜、糧油、禽蛋等重要生活必需品重點聯系企業,商務局采取優惠扶持政策優先考慮的辦法,對于社會責任意識較強,勇于主動承擔社會政治任務的企業,在分配各項優惠扶持政策時優先考慮。

  (二)應急商品數據庫重點聯系企業能夠支持配合政府工作,及時準確填報信息。目前我縣應急商品數據庫系統樣本企業總數已達3家。

  (三)應急投放網絡健全,科學選定3個供應點用以儲備商品的應急投放,明確了商品運送車輛的調集和使用內容,確保了突發事件發生后運送及時、投放到位。全縣目前已建立應急商品投放網絡的有22個,鄉鎮覆蓋率為100%。

  (四)建立了由商務、發改、交通、財政、公安等單位組成的市場異常波動工作領導小組,統一領導本行政區域內突發事件發生時生活必需品的生產、儲備、調運和投放工作。各相關部門建立了完善的市場應急響應機制,部門之間相互聯系緊密,協同配合以確保機制運轉協調、通暢。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困難及建議。

  我縣在生活必需品儲備和市場調控工作中的問題困難和建議

  (一)由于地方財政預算緊張,此項工作在我縣面臨的主要問題:一是儲備資金短缺和市場調控基金不足;二是各鄉鎮均未建立重要生活必需品儲備制度;三是商業儲備制度建設尚未起步,大型商貿流通企業多為租賃經營,銷售商品采取短期備貨形式,而對于重要生活必需品中生鮮類或者保質期相對較短的商品,一般采取隨時配送方式。

  (二)需要財政部門在儲備工作管理、市場調控基金方面給予更多支持,同時稅務部門在承儲企業稅收方面適當有所減免,金融部門在承儲企業信貸方面給予一定扶持。

  (三)希望能夠爭取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資金、政策等方面更大力度的支持和扶持,使我縣生活必需品儲備和市場調控工作進一步夯實基礎,協調發展,一旦出現突發事件,能夠及時有效的保障我市市場供應、維護市場正常運行。

  犯罪調查報告 篇9

  一、基本情況及工作成效

  據統計,目前我縣共有未成年人11.2萬人,占全縣總人口的23%。近年來,全縣各級各部門認真貫徹執行“兩法”,在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預防和控制未成年人犯罪方面做了許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法律實施總體情況較好。

  (一)積極建立健全工作機制。

  “兩法”頒布實施以來,全縣各級比較重視,縣上成立了縣綜治委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專項組、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專項組辦公室(以下簡稱“預青辦”),縣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制定了《xx縣婦女兒童發展規劃》、《xx縣重點青少年群體服務管理和預防犯罪工作實施方案》、《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工作細則》、《青少年維權崗工作規定》等,為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提供了組織和制度保障。同時,縣綜治委將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工作納入年度綜治責任目標考核范圍,有力推動了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深入開展。法院、檢察院、團委、婦聯、教育、文體廣電、公安、司法等部門和單位從各自職能出發,以維護未成年人權益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為重點,探索建立了青少年維權崗、學校法制教育和校園周邊環境綜合治理等制度,為各學校選派法制副校長,成立家長學校,加強社會、家庭和學校的聯系,合力做好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

  (二)著力凈化未成年人成長環境。

  針對文化市場中一些非法網絡游戲,宣揚兇殺、暴力、色情、封建迷信的音像、圖片、書刊,以及黃、賭、毒等社會丑惡現象嚴重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問題,縣文體廣電、公安、教育、工商、消防等部門從加強管理入手,積極組織開展網吧、圖書等文化市場及營業性娛樂場所集中整治工作,著力凈化未成年人成長環境。20xx年以來,共查處非法出版的圖書5400冊、音像制品120件,依法處理違規接納未成年人上網的網吧18家(次),關閉取締3家,查處違規經營娛樂場所21家(次)。加大對校園周邊“兩搶”等街面違法犯罪活動的打擊力度,及時處置涉校治安問題,近年來開展校園周邊整治15次,查處涉校行政案件26起,刑事案件13起,抓獲嫌疑人44人,有力維護了校園及周邊治安環境。同時,強化普法宣傳教育,把“兩法”學習宣傳工作列入“五五”、“六五”普法規劃,作為年度普法工作的重要內容,法院、檢察院、婦聯、教育等單位經常組織人員深入鄉鎮(村社)、街道(社區)和學校,開展“送法進學校、進社區、進家庭”和“青少年學法、用法、守法”宣講、法律服務咨詢等活動,為未成年人成長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三)切實加強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工作。

  縣法院設立了少年法庭,配備審判人員3名,認真做好涉及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審理工作。縣檢察院按照新修正的《刑事訴訟法》規定,積極探索完善未成年人犯罪辦案機制,設立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辦案組,確定責任心強、業務素質高的女檢察官專門辦理未成年人案件。20xx年以來,縣檢察院審查后提起公訴的侵害未成年人權益案件22件,未成年人犯罪案件43件64人;縣法院共審結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的刑事犯罪案件22件,未成年人犯罪案件54件81人;公安機關加大對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犯罪案件的打擊力度,先后破獲搶劫、敲詐、勒索未成年人人身和財產安全的案件802起。嚴格執行未成年人與成年人分押分管規定,對所有看押的未成年罪犯實行單獨關押,并安排專門干警負責文化課及其行為教育。重視加強學校法制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設,制定下發了《關于加強學校法制宣傳教育的通知》《關于進一步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的若干意見》等文件,為全縣中小學選派法制副校長39人。在各級各類學校廣泛開展校園文化建設、傳統文化經典誦讀、行為習慣養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等,不斷提升中小學生思想道德水平。積極開展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工作,20xx年以來,共辦理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案件28件,為未成年人義務提供法律咨詢128人次。

  (四)深入開展未成年人幫扶教育工作。

  積極動員和組織社會各界力量,先后組織開展了“關愛留守兒童”“關愛農民工子女”“法制進校園”“政法干部結對幫教問題青少年”等活動,著力推動解決未成年人中弱勢群體實際困難,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團縣委組織有關企業、城區學校、志愿者等結對幫扶在校農民工子女1905人,爭取“希望工程”助學金34.9萬元,獎勵資助優秀貧困學生241名。縣婦聯多渠道募集資金4.8萬元,為600名貧困留守兒童捐助了運動鞋,累計爭取資金10.4萬元,分別資助30名困難小學生重返校園,40名貧困春蕾女童完成高中學業。縣殘聯、民政等部門積極為殘疾兒童、孤兒等提供必要的醫療衛生服務和重大疾病救助,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加強閑散青少年和犯罪青少年群體的服務管理工作,針對因犯罪被判管制、緩刑、暫予監外執行的未成年被告人,及時通過社區矯正與回訪幫教,做好教育、感化和挽救工作。各鄉鎮、街道(社區)、學校通過建立“留守兒童之家”等形式,加強對農村留守兒童和城區流動兒童的監管,彌補留守兒童親情缺失,引導他們健康成長。

  二、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政府及相關部門在貫徹實施“兩法”中,雖然做了一定工作,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突出問題。

  (一)貫徹實施“兩法”的氛圍還不濃厚。

  一是工作協調機制還未形成。縣上雖然成立了預青辦、婦兒工委、關工委等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機構或組織,但責任主體不明確,各成員單位之間協調配合不緊密,存在各自為政、各行其事的現象。一些職能部門對承擔的法律職責認識不清,責任意識不強,措施辦法不多,研究解決具體困難和問題較少,沒有真正形成齊抓共管的合力。二是宣傳教育不到位。各級各部門對“兩法”的宣傳普及力度不大,社會各界知曉率低,甚至一些從事教育、治安工作的人員,對“兩法”及其相關條文知之甚少,不能很好地貫徹執行法律規定。

  (二)不良文化對未成年人的危害比較嚴重。

  部分學生家長、學校負責人反映,社會不良文化特別是網吧、游戲廳、ktv等營業性娛樂場所及內容不健康的圖書,對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影響十分嚴重。特別是一些營業性網吧在經濟利益驅動下,接納未成年人上網,并向他們提供暴力、色情、淫穢網站、游戲服務;個別書店仍違規經營玄幻暴力、淫穢色情等內容不健康的書籍,對涉世不深的未成年人起到極壞的教唆作用。同時,隨著手機等通訊工具的大量普及,中小學生使用手機上網的問題比較突出。檢查中,一些學校及教師反映,目前有相當比例的在校學生持有手機,大部分學生使用手機上網聊天、打游戲,個別學生甚至通過手機傳播一些不健康短信、視頻、圖片等,一方面嚴重影響正常學習,另一方面受網絡不良信息影響,個別未成年人走上了違法犯罪道路。

  (三)學校、家庭和社會對未成年人保護存在許多薄弱環節。

  一是學校思想道德教育仍需加強。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校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重視不夠,普遍存在“重智育輕德育”的問題。部分學校忽視未成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對學生急需的法制、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健康等教育跟不上,法制教育流于形式;一些學校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不強;個別教師不注重學生個體差異,不能因材施教,忽視學生個性成長,對學生的不良行為教育管理不到位,學生校外打架斗毆、酗酒鬧事等現象比較突出,社會反響強烈;部分學校學生宿舍短缺,一些學生在校外租住,形成管理上的漏洞,容易出現各類行為失范和違法亂紀問題。二是家庭教育沒有及時跟進。一些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法律意識淡薄,不尊重未成年人的權利,教育方式方法不當。多數家庭只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而對其思想品德、個性發展關心較少。部分家庭過分溺愛、姑息、縱容孩子,造成孩子性格自私任性;有些家長個人素質不高,沒有很好的發揮言傳身教作用。一些特殊家庭的子女在失去家庭幸福后,到社會上尋找“關心”、“同情”,往往被壞人拉攏、引誘,走向犯罪。同時,隨著大量農村勞動力外出,農村留守兒童數量猛增,由于父母管教不到位或不及時,家庭教育嚴重缺失,導致他們心理、性格發展不健全,極易受到不法侵害。三是未成年人文化活動場所相對缺乏。目前,我縣有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一處,但從未向社會開放,僅作為德順小學學生活動陣地,沒有發揮應有作用。縣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體育場等雖然制定了相應辦法,向未成年人及在校學生免費或優惠開放,但管理模式陳舊、設施落后、功能單一,滿足不了未成年人學校之外的文體娛樂需要。

  (四)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措施落實不到位。

  一方面,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問題不容忽視。據統計,20xx年至20xx年,公安部門共抓獲未成年刑事作案成員40人,占所有抓獲作案成員的15.8%;縣法院共審判未成年罪犯71人,占所有審判罪犯的1.4%。另一方面,預防和幫教工作仍需加強。目前我縣有將近1.3%的未成年人在沒有完成學業的情況下已步入社會,成為社會閑散人員。由于脫離學校和家庭的教育管理,加之受社會消極文化和不良風氣影響,成為不法分子侵害的重點對象。部分刑滿釋放的未成年人,尤其是外來人口中的未成年人,由于得不到家庭的溫暖和社會的關懷,或得不到學習、培訓、就業的機會而重新走向犯罪。

  三、工作建議

  未成年人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做好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既是維護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客觀要求,也是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推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重要內容。教育好、培養好未成年人,維護好他們的合法權益,促進他們健康成長,既關系到每個家庭的幸福,更關系到社會的長遠發展。政府及各職能部門要高度重視,真正從思想上認識到做好未成年人保護和預防犯罪工作的現實意義和戰略意義,進一步認清肩負的重大責任,增強使命感和緊迫感,強化工作措施,健全工作機制,真正將法律的各項要求落到實處。

  (一)加強組織領導,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

  未成年人保護和預防犯罪工作涉及多個部門和單位,工作面廣,綜合性強,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需要各級各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參與和配合。因此,縣政府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進一步落實主體責任,將未成年人保護和預防犯罪工作擺上重要位置,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成立專門工作機構,制定具體可行的工作方案,定期研究解決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確保未成年人保護和預防犯罪工作組織領導到位,職責履行到位,任務落實到位。建立健全齊抓共管的未成年人保護和預防犯罪工作機制,加強工作指導,協調各職能部門和單位各司其職、通力合作,真正形成工作合力,切實把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做深、做實、做細。各職能部門和單位要增強大局意識,遵循責任明晰、責任到位的原則,結合各自工作職責,建立和落實領導責任制,切實做到任務和責任到崗、到人。充分發揮學校、家庭和社會在未成年人保護方面的重要作用,進一步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努力辦好家長學校,指導并推進家庭教育。各鄉鎮、社區及社會團體要經常組織開展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社會實踐活動,不斷構建和完善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機制,切實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

  (二)加大監管力度,進一步凈化社會文化環境。

  各相關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切實加強對學校及周邊文化環境和治安、交通秩序的整治,加大對從事非法經營活動的網吧、電子閱覽室、游戲廳、ktv等文化娛樂場所的打擊力度,徹底清理各種傳播淫穢、色情、兇殺、封建迷信的非法出版物,對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文化娛樂場所,發現一起,嚴懲一起,絕不姑息遷就,對學校周邊不符合規定的網吧、電子閱覽室、游戲廳、ktv等要堅決予以取締。加強對各類文化經營場所業主的法制教育,真正讓他們學法、懂法、守法,規范經營。嚴厲打擊教唆、脅迫、引誘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行為,對擾亂、破壞學校教學環境及侵害學生人身和財產安全的違法犯罪人員,要加大懲處力度,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通訊管理部門要加強移動通訊、網絡接入服務的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通過手機、互聯網等發布違法有害信息,進一步凈化未成年人學習生活環境。

  (三)堅持統籌兼顧,切實做好未成年人活動場所建設。

  各級各部門要按照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校外活動場所建設和管理工作的意見》的通知精神,把未成年人校外活動場所建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在舊城區改建或新城區開發建設中,配套建設布局合理、規模適當、經濟實用、功能配套的未成年人校外活動場所。充分發揮鄉鎮、街道、社區綜合文化站和中小學校的作用,加強農村未成年人校外活動場所建設。充分發揮縣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圖書館等現有公益性文化活動場所的作用,研究制定具體可行的辦法,配備必要的設施設備,擴大對外開放程度,提高其使用率。積極開展綠色網吧、綠色書店評選掛牌活動,建立一套科學可行的評選機制和辦法,對經營規范、設施完備的網吧、書店進行命名掛牌,以解決學生節假日期間沒地方去、沒健康場所去的問題。

  (四)強化工作措施,做好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預防控制工作。

  各有關部門要把“兩法”的學習宣傳作為“六五”普法的重點,采取切實可行的工作措施,加大宣傳力度,不斷提高宣傳效果,力求做到家喻戶曉,深入人心。要充分發揮學校主陣地作用,廣泛開展學法、用法、護法等法制教育活動,并通過學校及學生輻射帶動家庭及社會各界提高對“兩法”的認識,不斷增強全社會的法律意識。法院、檢察院、公安機關以及司法行政部門要根據《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刑事訴訟法》的規定,認真履行職責,相互配合,依法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利。進一步建立健全適合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案件特點的辦案工作制度,在辦案中要依法落實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盡量減少使用強制措施。嚴厲打擊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和教唆未成年人犯罪的行為,為青少年成長營造良好環境。把“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貫穿于辦案的全過程,切實體現對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從寬處理的立法精神,積極探索適合未成年人的立案、起訴、判決及執行方式。充分發揮社區在未成年人保護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不斷完善社區教育、管理和服務未成年人的工作機制。加強對特殊未成年人群體的保護,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做好閑散未成年人、流浪兒童、孤殘兒童的救助教育管理以及刑釋解教等失足未成年人的幫教、安置工作。

  犯罪調查報告 篇10

  未成年人犯罪問題一直是全社會關注的熱點,也是困擾法學理論界與司法實踐部門的一個難題,也是維護社會穩定,搞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為經濟、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發展創造良好環境的需要解決的重要課題之一。近年來,雖然國家和社會為減少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出臺了一些法律、政策,然而,未成年犯罪卻呈上升趨勢,而且逐步出現手段成人化、年齡低齡化、團伙化、高智商化、暴力化等新特點,已成為危害社會治安的一個亟待解決的社會問題。

  一、未成年人犯罪現狀

  (一) 未成年人犯罪呈上升態勢 河南省某縣20xx-2008年未成年人因違法而被判有期徒刑或拘役、管制的共有183起,具體情況如下表:

  由此可以看出:1、該縣暴力犯罪比例高,多表現為搶劫、盜竊、搶奪、尋釁滋事、故意傷害犯罪等。在大量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作案動機和目的十分單純。多數違法犯罪的青少年自身素質低,法制觀念薄弱,不能清楚地辨別是非。20xx年15歲花季少女劉某某,不堪忍受同學張某長期的欺壓、侮辱,與一幫朋友一起將張某打成重傷,等待她的將是三年有期徒刑。

  2、年齡主要集中在16-18周歲之間,農村未成年和城市閑散青少年犯罪比例高,約占總數的88%。20xx年破獲的一個盜竊摩托車團伙案,該團伙犯罪成員4男2女均為十七八歲的未成年人,他們輟學離家出走,在娛樂場所相遇成為戀人、知己,他們模仿著電影里的情人非法同居。16輛各種型號的摩托車成了他們的戰利品和情人節禮物。

  3、團伙性犯罪明顯。由于青少年心理承受能力和身體條件尚處在較薄弱時期,如果以個人的力量來達到犯罪目的,未免膽怯,因而往往形成一些較為穩定的犯罪組織。

  4、盲目性、偶發性和沖動性是該縣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特征。

  二、 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分析

  從犯罪原因上分析,未成年人犯罪主要包括未成年人自身原因、家庭原因、學校原因、社會原因。下面,我們從四個方面作具體的分析。

  (一)未成年人自身的原因。

  心理發育不成熟是未成年人犯罪的根本原因。未成年人正處于生理和心理發育階段,對外界事物充滿了好奇,極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引誘,從而形成錯誤的人生觀、價值觀。在缺乏良性誘導的情況下,就會在好奇心的驅使下隨心所欲,進而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由于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都處在生長發育階段,辨認和自控能力差,容易被誘惑走上犯罪道路,有可寬恕的一面;可塑性大,容易接受教育和改造,有可寬大的一面。下面,結合未成年人特點及成因,我們通過對刑罰功能,來探討一下我國刑法對未成年人刑罰的適用。

  (二)家庭原因。

  不良的家庭環境是導致未成年人犯罪的外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家庭的不幸

  父母的死亡、離異、再婚、繼父母的歧視等等缺乏家庭溫暖的情況,使得未成年人的心靈從小受到創傷,產生自卑心理,性格孤僻、古怪,只要誘因出現,就極易步入歧途,走上犯罪道路。

  2.父母的教育方式不當

  一些家長對孩子過分期望,給孩子施加各種壓力,而不考慮他們的承受能力,或以打罵體罰等方式進行管教,致使未成年人產生逆反心理,從而走上邪路。

  3.父母對孩子過分寵溺,或者放任不管

  4.父母不端行為的影響

  常言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對未成年人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有的父母自身就素質不高,好逸惡勞,追求享受,直接影響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

  (三)學校原因。

  學校的教育失衡是未成年人犯罪的溫床。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由應試教育逐漸向素質教育轉變。但是傳統的應試教育觀念已根深蒂固,還長期存在于部分學校、教師的傳統理念中。傳統的教育觀念使一些學校領導重視的是生源、榮譽,老師拼命地抓成績,片面追求升學率,忽視了對理想、道德、法制的教育或者法制教育流于形式,出現了“教書不育人”的狀況;有的學校責任心不強,對校規校紀抓得不嚴,對于學習成績較差的未成年學生,無人過問,使他們無故逃學。一旦流入社會,結伙成群,互相傳染不良習性,加之學校沒有及時發現與制止,久之,使他們膽大妄為,蔑視校規,從而走向犯罪。

  (四)社會原因。

  社會環境的影響是滋生未成年人犯罪的土壤。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的發展日趨繁榮穩定,激烈的社會競爭,一方面使社會更加向前發展,一方面也使得社會更加凸顯其殘酷冷漠的一面。相對單純的未成年人面對復雜的社會環境,由于身心發展的不完善,無法很好的適應。同時不良的社會環境,特別是吸引青少年的娛樂場所,不良的文化環境對未成年人犯罪起到催化劑的作用。暴力、色情等內容的游戲卡、網卡、書刊雜志、影視作品在各種影視廳、網吧、電子游戲室等娛樂場所到處都有。未成年人長期沉迷于這些場所,自然產生模仿心理從而走向犯罪。。如我院在審理一起未成年人聚眾斗毆案件時,在問及他們為什么要打仗,幾人竟易口同聲說蠱惑仔片看得太多了。三是網絡游戲的誘惑。近年來,隨著網絡游戲的發展,網絡游戲在給人帶來樂趣的同時,也嚴重影響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可以說網絡游戲是導致未成年人犯罪最重要的社會原因。因為網絡游戲的誘惑力,不少未成年人經不住誘惑,沉迷于網吧、游戲室,尤其是在校學生在那里結識社會上不三不四的人,有的因為爭機子打仗,有的因為沒有資金消費而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據統計,我院審理的69起少年犯罪案件中,有40余起與網吧、娛樂場所有關,占總數的60%,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三、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對策與建議

  (1)幫助未成年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人生觀和價值觀是導致未成年犯罪本質原因,很多未成年人都是以自多為中心,個人利益高于一切,為了個人的利益什么錯都敢犯,什么法都敢犯,走向極端。

  (2) 提高家長素質,改進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工作的“基礎工程”,要采取多種措施充分發揮家庭對未成年人教育的基礎作用。家長要以自己良好品行做好示范,加強對法律常識、德育知識和管教常識的學習,不斷增強監護人應具備的育人素質,樹立正確的成才觀、人才觀,為未成年人成長發展提供一個溫馨文明的家庭環境,從關愛、參與、激勵、引導、監督和矯正

  等方面入手,搞好對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要切實擔負起教育和撫養義務,教育方法不能走極端,要循循善誘,及時引導和釋疑,教會子女正確思考和面對人生。

  (3) 彌補學校的教育方面存在漏洞 有的學校教育知識結構存在缺陷,很多學校多年來實行的是應試教育,片面追求升學率,忽視了德育,一些教師本身素質不高,教育方法不當對學生不能一視同人,甚至出現打罵體罰的現象,一切學校政治教育內容僵化,形式單調,針對性不強,手段落后,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不到位。

  (4) 強化社會教育,進一步優化未成年人的成長環境。有關部門要密切配合,認真組織指導家庭教育,幫助家長特別是年輕家長提高素質和家教水平,推行健康理智、文明向上的教育方式。學校要積極發揮密切聯系未成年人與家庭關系的紐帶作用,通過舉辦家長學校、家教講座、家訪等形式,為完善未成年人教育、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提供信息控制基礎。同時加強社區文化建設,因地制宜建立青少年活動場所,積極開展“青少年維權崗”活動和各種健康有益的文體活動,培養青少年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青少年身心全面、健康、和諧發展。

  犯罪調查報告 篇11

  【摘 要】 未央區作為陜西省西安市新的行政中心區,隨著經濟社會快速反應發展,各類刑事犯罪案件不斷上升,其中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也隨之攀升,且危害較大。未央區檢察院堅持教育、感化、挽救的原則,立足檢察職能,組織專人對受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進行調查分析,有針對性地探索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方法和途徑,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關鍵詞】 未成年人犯罪 特點 原因 預防

  近年來,我國未成年人犯罪率不斷上升,犯罪類型也逐漸多樣化,犯罪總體數量增長迅猛,已成為一個引起社會各界關注的重大問題。未央區作為西安市新的行政中心區,從原來的農業區快速發展成為城市新區,經濟社會發展方式大規模轉變,建設項目聚集,區域人口急驟增加,相應的刑事犯罪發案率也呈上升趨勢,特別是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上升速度較快,社會影響較大。為了做好今后一個時期未成年人犯罪預防工作,建設平安和諧社會,筆者對未央區檢察院近年來受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進行了分析和調研,結合檢察工作實際提出預防思路和對策。

  一、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呈現的特點

  1、未成年人犯罪呈上升趨勢。據統計,20xx年—20xx年,未央區檢察院共批準逮捕未成年人涉嫌犯罪案件174起231人,其中20xx年批準逮捕46起57人,20xx年批準逮捕54起76人,20xx年批準逮捕74起98人。該類犯罪案件呈上升態勢,嚴重影響了社會穩定和群眾安全感,應當引起有關方面的高度重視。

  2、外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多。調查顯示,非西安市城區籍貫的未成年涉罪人員為131人,占辦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總數的57%以上,這一點與我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建設項目增多,流動人口較多,城中村聚集了大量外來人員有很大的關系。

  3、犯罪主體的文化程度偏低。未成年涉罪人員文化程度多集中在初中以下文化,其中初中文化程度163人,小學文化程度的49人,文盲1人,占涉罪未成年人總數的92%。初中畢業后未繼續入學且無固定工作,混跡于的社會的閑散未成年人,由于還處于青春期的沖動階段,其普遍特點是厭學、經常出入網吧、無經濟來源、易受誘惑,成為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人群,占涉罪未成年人的70%以上。

  4、侵財型案件所占比例較大。從近4年來所辦理的未成年人犯罪統計情況看,侵犯財產型犯罪多發、頻發,所占比例較大,影響群眾安全感的“兩搶一盜”等侵財性犯罪案件戰占案件總數的70%。其中,搶劫案件案件以96起134人高居首位,占所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總數的42%。

  5、共同犯罪現象比較突出。這些思想不成熟的涉罪未成年人,不少人平時無所事事,一般是游玩和上網,在沒錢花時就容易產生通過不正當手段搞錢的想法,為了壯膽喜歡結伙一起作案,且相當部分未成年人犯罪帶有突發性、隨意性或偶然性,有的僅為講哥們兒義氣或逞一時之勇而走上犯罪道路。調查數據反映,共同犯罪案件占所案件總數的83%,所得贓款贓物,主要用于吃飯、住宿、上網等個人消費。

  6、暴力型犯罪現象比較突出。涉案罪名大多數集中在搶劫、故意傷害、故意殺人、聚眾斗毆、尋釁滋事、綁架、非法拘禁等暴力型犯罪案件上,點案件總數的59%,絕大多數采用威脅恐嚇、毆打等暴力手段,向受害人索要現金、手機等貴重物品。部分暴力犯罪手段的殘忍程度甚至超出了成年人犯罪,對此類犯罪應加以警示。如何某等5名外來未成年人經過踩點預謀搶劫某小超市,在晚上23時許,先后進入該超市,采取砍刀逼住老板和拳頭擊打方式,進行搶劫。

  7、作案地點多在城鄉結合部。未央區是正在發展中的城鄉結合地區,有的地段人流量少,比較偏僻,使這些未成年人犯罪有了可乘之機。在涉嫌搶劫犯罪案件中,以城鄉結合部偏僻區域和學校為核心,在人流稀少的路段上作案的約占搶劫案總數的30%。如外來未成年人張某和王某等4人,在20xx年3月中旬連續4次經搭乘出租車為名,將司機騙到西郊偏僻路段,持刀實施搶劫,引起社會極大的恐慌。

  二、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主要原因分析

  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十分復雜,與社會環境、文化生活、經濟發展、家庭環境及法制道德教育等各方面都有十分密切的關系。經對近4年來所辦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綜合分析,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點:

  1、家庭或監護人監管不力。15—16歲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初中畢業后沒有再繼續上學接受教育,有的父母忙于生計,有的家庭殘缺,有的過分溺愛嬌慣,使這些處于青春期的未成年人缺乏必要的教育和監管,游蕩于社會上,加之生存技能缺乏,在經濟拮據時容易受到誘惑走上犯罪道路。如西安東郊某村16歲的'小亮和小莫,其父母整天忙于維持生計,無暇顧對他的教育和引導,初中畢業后他們便開始在社會上游蕩,逐漸沾染了一些不良習慣,最后結伙到灞河邊盜竊快艇發動機被抓獲。

  2、社會上不良風氣的影響。這些處于青春期的未成年人,其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尚未形成,思想單純、幼稚,判斷是非的能力較差,對紛繁復雜的社會充滿好奇心,沖動性強,容易受到社會上不良風氣的影響。他們過早進入社會,社會上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不良風氣對他們有很大的誘惑,羨慕奢華的生活,特別是從相對經濟落后的農村來城市的未成年人,容易產生自卑、怨恨、仇富等心理,由于沒有經濟來源,很可能鋌而走險,實施犯罪。如吳某等5名15—16歲未成年人,初中畢業后從陜南山區農村來到西安,大都市的繁華讓他們心理失衡,就持刀進入一小超市進行搶劫。

  3、道德和法制觀念普遍淡薄。由于現在大部分學校只重視升學率,對學生的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缺位,導致未成年人對社會上的各種不良思想、習慣侵蝕的抵御能力十分脆弱,在外界誘因的作用下,極易沖動,作事極端不計后果。如賀某和郭某因玩網絡游戲時發生爭執,便相約打架,雙方共十幾名未成年人參與,導致1人死亡,4 人因犯故意傷害罪判刑。

  三、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方法與途徑

  預防和控制未成年人犯罪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共同關注。檢察機關作為國家監督機關,立足檢察職能,在工作各個環節預防和控制未成年人犯罪是義不容辭的責任。結合未央區人民檢察院近年來堅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針所做的探索,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切實做好未成年人犯罪預防和控制工作,努力實現執法辦案的法律效果、社會效果和政治效果的有機統一。

  一是推進捕、訴、防一體化工作模式,認真落實寬嚴相濟刑事司法政策。積極探索適合未成年人的人性化辦案方式,在法律規定的框架內,進行“無逮捕必要”的審查與評估,慎用逮捕強制措施,避免因監禁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產生交叉感染。針對未成年人心理特點,細心審查,耐心訊問,愛心幫教,用心轉化,并成立由有愛心、經驗豐富的女檢察官組成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辦案小組,在嚴格執法的同時,開展耐心細致的說服教育,消除未成年犯的畏懼心理和抵觸情緒,促使他們悔過自新,重新做人。對危害不大的初犯、偶犯,依法適用不批捕和附條件不起訴;對犯罪較輕的,建議法院適用簡易程序或者“簡化審”,從輕處罰。

  二是聯合社會力量開展幫教工作,創新和完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幫教機制。在對未成人犯罪依法打擊的同時,加強和創新幫助、教育、感化工作方式,借助家庭、學校、社區、企業等社會資源,聯手社區、企業成立幫教基地,有針對性地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進行幫教,利用社區和企業“五老人員”的優勢,讓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社區和企業承擔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過程中,真正認識到自己的犯罪行為給他人和社會所造成的危害性,真誠悔過并改正錯誤,形成良好的行為模式和健康心理,早日回歸社會。

  三是選派檢察官擔任法制輔導員,做好檢校共建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大力開展檢校共建活動,選派一批優秀檢察官到學校任兼職法制輔導員,利用檢察機關掌握未成年犯罪動態和具體情況的優勢,通過檢校信息交流、組織法制報告會、公訴庭審進校園、家長培訓班、發放法律手冊、法律知識競賽等活動,增強未成年人法制觀念和法律意識,學法、知法、守法,并學會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四是結合辦案充分發揮檢察建議的作用,督促有關部門切實履行監管職責。對未成年人犯罪發案較高的網吧、游戲廳等場所,結合案件情況和發案趨勢,向轄區的公安、工商和文化等職能部門發加強監管的檢察建議,建議職能部門嚴格執行《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和《娛樂場所管理條例》的規定,加強信息溝通和工作配合,聯合開展專項整治活動,

  堅決查處和取締無照或證照不全的黑網吧和游戲廳,凈化未成年人成長環境,構建一個完善的未成年人犯罪預防體系。

  犯罪調查報告 篇12

  前不久,筆者隨同人大的調查組對未成年人犯罪的情況進行了較為深入的了解。調查表明,未成年人犯罪呈上升趨勢,而且出現了團伙化、暴力化、低齡化等新特點。這里筆者就當前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及預防對策,談談自己的看法,期待全社會用雙手和愛心,用法律和責任為孩子們撐起一片蔚藍的天空。

  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

  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十分復雜,涉及到家庭、學校和社會等多個方面。綜合分析,既有主觀因素,也有客觀因素,即未成年人個體自身的原因和影響未成年人犯罪的客觀環境。

  一是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不成熟導致犯罪。青少年的認知能力不強,法制觀念淡薄,對事物的認識較為片面,對自己的行為還不能做出正確的估價和判斷。其涉世的無知性、盲目性難以應付來自社會各方面的影響,經不起誘惑,很容易被別人拉攏、利用。有的為貪圖享受而盜竊、搶劫、詐騙,有的為了所謂的義氣,充當英雄而打架斗毆,傷害他人,或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義氣用事,不計后果,從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二是家庭教育不完善導致犯罪。現在大多數孩子為獨生子女,有的因家長過分溺愛,一味嬌慣,養成了任性、自私、倔強的性格。有的家長因忙于工作或本身就有不良習慣,無暇顧及孩子,疏于對子女的管教,導致子女放任自流。不健康的家庭(包括單親家庭)子女因得不到應有的父母之愛,使孩子產生自卑和怨恨心理,或自暴自棄,或沾染不良習氣,逐步走上了犯罪道路。

  三是學校教育方式單一滯后導致犯罪。有些學校重智育輕德育,片面追求升學率,造成學生課業負擔和心理負擔過重,同時忽視對雙差生的引導和幫助,導致部分學生厭學、逃學、輟學,過早流入社會,逐漸走上犯罪道路。近幾年,雖然各中小學校設立了法律知識和品德教育課,但大多形式單調,缺乏創新和吸引力,教育效果不盡理想,致使一些青少年缺乏是非、榮辱、善惡觀念。

  四是社會負面影響導致犯罪。社會中出現的拜金主義思潮、“黃賭”現象以及社會財富的兩極分化,促使一些青少年將“不勞而獲”的思想“合理化”,甚至錯誤地把犯罪當成了“發財致富”的途徑。渲染色情、兇殺、暴力的書刊、音像制品充斥文化市場,黃、賭、毒封建迷信等社會丑惡現象屢禁不止,嚴重侵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使部分涉世不深和意志薄弱的青少年腐化墮落,直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對預防犯罪工作的幾點建議

  未成年人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預防未成年人犯罪,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學校、家庭、社會都要積極行動起來,構建有效的網絡體系,共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

  一是進一步加大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不少干部群眾對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沒有形成社會合力。許多家長過于注重孩子考試成績,存有法制教育可有可無的錯誤觀念。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將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真正納入重要工作日程,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宣傳《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通過向廣大青少年普及預防犯罪知識,使之逐步養成知法、學法、懂法、守法的`良好習慣,不斷提高自我保護意識。通過營造良好的法制宣傳氛圍,增強全社會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抓緊抓好未成年人的預防犯罪工作,切實預防和減少未成年人犯罪。

  二是進一步做好在校生的預防犯罪工作。有些中小學校對品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工作,存在“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的傾向。要轉變片面追求升學率的不良傾向,完善教育內容,強化精神文明教育、道德法制教育和社會公德教育,加強學生課外生活引導和管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要確立“轉化一個差生與培養一個優秀生同樣重要”的理念,防止適齡少年兒童厭學、失學、輟學,過早流入社會。大力倡導警校共建活動,切實發揮法制副校長的作用,保障法制教育課規范有效。要熟悉學生的心理變化,加大開展學生心理咨詢服務的力度,及時矯治學生的心理障礙。要積極創辦各類家長學校,引導和幫助廣大家長轉變教育觀念,重視對孩子的思想品德和法制教育,增強家長教育子女的責任心和管理能力。

  三是進一步優化未成年人成長環境。政府雖然將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納入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但總體上看,預防責任和任務還沒有全面落到實處。有的部門負責人責任意識不夠強,加之沒有嚴格的責任追究制度,工作缺乏主動性,工作難以取得令人信服的成效。各級政府要積極開展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大力整頓文化市場,加大對社區環境、校園周邊環境的綜合整治力度,特別要加強對新聞出版物、音像制品市場和網吧、游藝廳、錄像廳等營業性娛樂場所的監管,凈化社會環境,減少引發犯罪的社會誘因,為未成年人創造文明健康向上的社會環境。要制定優惠政策,鼓勵社會投資,盡快建立青少年活動場所,以豐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活動吸引青少年,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四是進一步加強未成年人的保護工作。調查顯示,家長對孩子不良習慣的矯正有時心有余力不足,缺乏科學的思維和方式。學校對未成年人不良行為的矯治還很薄弱,沒有成文的措施和很好的手段。村(居)委會及有關企業對有問題的青少年幫教不力或撒手不管,形成了管理真空,成為社會治安的一大隱患。對此,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切實加強中小學生學籍管理,嚴格控制失學、輟學,從源頭上控制和減少社區閑散未成年人的總量。要加強社區責任,大力整合社區資源,通過摸底排查、建檔立卡、跟蹤幫教、專人聯系等措施,加強失學、失業、失管狀態的閑散未成年人的教育與管理。民政、司法等部門要認真落實流動未成年人管理和服務、刑釋解教未成年人的安置幫教、流浪乞討兒童幫扶救助措施。公、檢、法、司等司法行政部門,要認真貫徹“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積極探索未成年人違法犯罪預防、治理、救濟的最佳途徑,制定有利于保護教育未成年人、防止重新犯罪的政策和措施,努力做好未成年人的司法救濟與保護工作。

  五是進一步探索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的長效機制。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要廣泛調動家庭、學校、社會參與的積極性,建立全社會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整體網絡。建立聯動機制,真正形成齊抓共管的整體合力。要不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協調發揮好政法、綜治、教育、民政、團委、婦聯、工商和文化等部門的作用。建立責任追究制度,牽頭單位要敢于負責,有關部門要通力協作。建立激勵機制,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要制定預防工作評估標準和考核制度,將各部門的預防犯罪工作納入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整體考核指標體系,做到預防工作與綜合治理工作同部署、同實施、同考核。建立預警機制,不斷增強工作的前瞻性和針對性。要及時了解掌握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新情況、新動向,對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趨勢做出分析預測,逐步建立未成年人成長環境的預警體系。

  犯罪調查報告 篇13

  【摘要】面對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攀升勢頭,未央區檢察院堅持教育、感化、挽救的原則,立足檢察職能,組織專人對受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進行調查分析,有針對性地探索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方法和途徑,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關鍵詞】未成年人犯罪;特點;原因;預防

  近年來,我國未成年人犯罪率不斷上升,已成為一個引起社會各界關注的重大問題。未央區作為西安市新的行政中心區,經濟社會發展方式大規模轉變,建設項目聚集,區域人口急驟增加,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上升速度較快,社會影響較大。為了做好今后一個時期未成年人犯罪預防工作,建設平安和諧社會,筆者對該院近年來受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進行了分析和調研,結合檢察工作實際提出預防思路和對策。

  一、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呈現的特點

  (一)未成年人犯罪呈上升趨勢

  據統計,20xx年—20xx年,未央區檢察院共批準逮捕未成年人涉嫌犯罪案件174起231人,其中20xx年批準逮捕46起57人,20xx年批準逮捕54起76人,20xx年批準逮捕74起98人。

  (二)外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多

  非西安市城區籍貫的'未成年涉罪人員為131人,占辦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總數的57%以上。

  (三)犯罪主體的文化程度偏低

  未成年涉罪人員文化程度多集中在初中以下文化,其中初中文化程度163人,小學文化程度的49人,文盲1人,占涉罪未成年人總數的92%。

  (四)侵財型案件所占比例較大

  從近4年來所辦理的未成年人犯罪統計情況看,侵犯財產型犯罪多發、頻發,所占比例較大,影響群眾安全感的“兩搶一盜”等侵財性犯罪案件戰占案件總數的70%。其中,搶劫案件高居首位,占所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總數的42%。

  (五)共同犯罪現象比較突出

  調查數據反映,共同犯罪案件占所案件總數的83%。有的為了壯膽結伙作案,有的僅為講哥們兒義氣或逞一時之勇而走上犯罪道路。

  (六)暴力型犯罪現象比較突出

  涉案罪名大多數集中在搶劫、故意傷害、故意殺人、聚眾斗毆、尋釁滋事、綁架、非法拘禁等暴力型犯罪案件上,占案件總數的59%。

  (七)作案地點多在城鄉結合部

  未央區是正在發展中的城鄉結合地區,有的地段人流量少,比較偏僻,使這些未成年人犯罪有了可乘之機。如在涉嫌搶劫犯罪案件中,以城鄉結合部作案的約占30%。

  二、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主要原因分析

  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十分復雜,與社會環境、文化生活、經濟發展、家庭環境及法制道德教育等各方面都有十分密切的關系。

  父母忙于生計、家庭殘缺、過分溺愛嬌慣,使處于青春期的未成年人缺乏必要的教育和監管,游蕩于社會上,在經濟拮據時容易受到誘惑走上犯罪道路。

【犯罪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犯罪調查報告03-26

學生犯罪現象調查報告03-26

犯罪思想總結06-13

關于在校學生犯罪情況及學校處理情況的調查報告07-24

2024大學生犯罪問題社會調查報告范文09-06

無犯罪證明申請書03-18

辦理無犯罪記錄證明申請書12-24

出具無犯罪記錄證明申請書03-20

預防青少年犯罪工作總結(精選15篇)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