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學調研報告(15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越來越多的事務都會使用到報告,多數報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發生后撰寫的。那么,報告到底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于小學調研報告,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于小學調研報告1
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實施與推進,我縣的各科課堂教學正發生著巨大的變化。一年來,我們教研室小數組通過聽課、看教案等形式,基本了解了新課程改革實施五年來我市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現狀。看到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發生的可喜變化,同時也發現一些問題。
一、可喜變化
(一)學習方式的轉變
《數學新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
通過聽課,我們看到80%的課堂教學基本組織形式是有效的、有趣的、探索性的活動。在這些活動中,學生經歷了猜測、驗證、思考、交流、說明等數學思考過程,學生能在各種活動情境中有效地學習。
如案例1:二年級“ 可能性”
本課教者從學生喜愛的、熟悉的拋硬幣游戲開始使學生感受事物的不確定性。學生在觀察、拋擲、猜測等活動中,初步體會到了硬幣落地可能正面朝上,也可能反面朝上。然后小組內玩摸球游戲,再一次經歷活動過程,感受事物發生的不確定性,很快理解了“不可能發生”、“一定發生”等現象。達到了預期目標,充分體現了“做中學”的理念。
又如案例2:六年級“圓的周長”
測量圓的周長時,教師先問學生:“在學習正方形、長方形時,可用直尺直接量出它們的周長,而圓的周長是一條封閉曲線,怎樣測出它的周長呢?你們可以用直尺和白布條去測量實驗桌上的幾個圓的周長,有幾種測法?大家實驗一下。”頃刻,課堂上人人動手參與,你用這種方法,他用那種方法,氣氛十分活躍。爾后,大家紛紛發表自己的實驗結果。有的說:“我是用滾條的辦法測出的。”有的說:“我認為用滾動的方法有它的局限性,假使遇到無法滾動的圓,我想還是用繩測的辦法好。”教師在肯定學生的思維方法后,因勢利導,提出一個看得見、摸不著的實驗(一細繩的一端系著一個紐扣,手拿細繩的另一端,繞動細繩,紐扣在空中劃出一個圓)。“象這個圓你能用繩測、滾動的辦法量出它的周長嗎?這說明用繩測、滾動的辦法測量圓的周長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我們能不能找出一條求圓的周長的普遍規律呢?”接著老師利用媒體顯示:兩個大小不同的圓,在同一點旋轉一周后留下的痕跡。提問:“你們看到的圓的周長的長短與誰有關系?有什么關系?”大家再實驗,直到得出:圓的周長是直徑的л倍。這樣,通過操作、討論、觀察、思考,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探索問題,既掌握了知識,又發展了思維。
總之,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學習方式由被動單一的學習向自主學習轉變、由獲得知識結論向親歷探究過程轉變、由問答式學習向小組合作學習轉變,整個學習過程是學生一個積極主動建構過程。
(二)數學生活化
數學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到處存在著數學思想。在聽的課中,幾乎所有的教師都注意在課堂教學中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生活背景出發,聯系生活講數學,把生活問題數學化,數學問題生活化。
如案例1:三年級“搭配中的學問”
教者通過組織學生搭配衣服,制定菜譜等活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讓學生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
案例2:一年級“認識鐘表”
教師引導學生結合教師出示的鐘面上的時刻,回顧自己每天在這一時刻所做的事情。把時間這個抽象的知識與生活的具體事例結合起來,更加生活化。
案例3:四年級“正負數”
上課伊始,教師讓學生當天氣預報員,匯報課前收集到的當天天氣預報情況引入正負數。課中通過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銀行存折卡和進行智力競賽打分讓學生進一步認識正負數,同時了解到正負數意義。
案例4:三年級“筆算除法”
在練習中教師設計了去藥店買藥這一貼近學生生活的開放題:愛心藥店的藥買一盒送一瓶,每盒96元(每盒七支)。益民藥店每盒78元(每盒7支)。問學生那家藥店的藥比較便宜。題目一出示,學生就頗感興趣,積極開動腦筋,尋求答案。從而使學生對數學方法的體會更加深切、感悟更加真實,更能體會到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
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從中我們可以看出,98%的教師已經充分注意了數學生活化問題,懂得從生活中提煉出數學問題并引導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三)現代教育技術應用
在聽的數學課中,近三分之一的課應用了現代教育技術。通過多媒體的聲、像畫面,為學生創設了和諧的學習情境。用情境的聲、光、色、像等外在形式,調動了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參與學習活動。
案例1:三年級“筆算除法”
教師用多媒體形式為學生創設了一個孫悟空分桃子的問題情境,“孫悟空從天宮帶回了48個仙桃,有兩只小猴子看見了,請求大王把桃子給他們平均分了。”教師提問:從動畫中獲得了那些數學信息呢?然后引導學生列式研究算法。接著多媒體演示把桃子分給四只猴子和三只猴子的情境,引導學生學習。整個學習過程貫穿在這個情境中,讓學生不斷在創設情境中提出數學問題,并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獲得用數學的成功體驗。
案例2:六年級“ 圓的周長”
教師通過演示自己制作的課件,化靜為動,使學生直觀地感知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系,充分顯示了現代教育技術在數學教學領域中發揮的獨到作用和特殊魅力。
(四)數學文化的彰顯
近年來,在數學課程中重視數學的文化價值已經形成共識,數學課程不僅應該幫助學生學習和掌握知識技能,還應該有助于學生了解數學的價值(包括)文化價值。在我們所聽的課中,雖然注重數學文化的彰顯不算普及,但是可以說已初見端倪。
案例1:六年級“軸對稱圖形”
在這節課里,教師準備了豐富的.數學文化內容:美妙的音樂聲中欣賞桂林山水、臉譜、千手觀音,出
示交通安全標志,汽車標志的一半,讓孩子們猜另一半是什么,這些精彩的華章都成為這節課的亮點,彰顯了數學文化魅力。
案例2:四年級“垂直與相交”
教者在課接近尾聲時,出示圖片簡單介紹意大利比薩斜塔,引導學生課后查資料進一步了解比薩斜塔,同時思考為什么至今700多年,它仍然比較堅固。這樣做既豐富了學生的視野,又在傳播數學文化的同時注重了各學科之間的整合。
二、存在的問題
(一)情境創設的誤區
情境作為數學新課程點擊率最高的詞匯之一,不可否認,情境在激發學生興趣、促進學生學習和理解數學方面發揮著應有的作用,但是在我們的調研中,卻看到了這樣的情境。
1、虛假情境創設
在二年級《生日》一課中,教師這樣導入:“同學們,今天老師過生日,你想對老師說點什么呢?”學生盡情表達自己的心聲后,教師播放《生日歌》,又問學生:“你喜歡過生日嗎?為什么呢?”這樣的虛假情境和無效提問,無非起到了喧賓奪主的作用,同時也給學生帶來了消極影響。
2、虛擬人物設置
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境。師:今天老師給你們請來了一位神秘的客人。(出示小鬧鐘)小鬧鐘說了給你們帶來了兩組測試題……我認為這樣的人物形同虛設,沒必要。
3、過于追求趣味性
在聽課過程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有些教師創設情境的目的
不明確,單純地追求有趣,為了創設情境而創設,實效性不大。如有的老師在上課時運用多媒體課件,創設了這樣的情境:一個美麗的大森林里,住著三個可愛的朋友……聽課者正沉浸在這樣一個美好的意境當中,還不知道怎么回事,定睛一看,原來是幾個平面圖形,然后教師問大家喜歡這些圖形嗎,學生附和道喜歡。靜靜地反思,這樣情境流于形式,并沒有真正的意義。還不如直接出示幾個平面圖形,讓學生直接感知。
我覺得情境設計應為完成教學目標服務,不能擺架子、走過場,那種“浮光掠影”、“蜻蜓點水”式的情境創設只能使學生眼花繚亂,偏離學習數學的軌道。教師在創設情境時應以解決問題作為基本思路,以學生的生活和經驗作為情境素材的主要來源,以“最適合才是最好的”作為衡量情境設計的品位與標準的基本依據。創設現實的、有意義的、有層次、有價值的情境。
(二)小組合作學習“有形無實”
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是新課程實施的一個重要話題。因此,許多老師在每節課的課堂教學設計中總是要安排某一個環節去體現這樣的理念。在幾乎所有的數學課堂上,我都可以看到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這說明教師已經有意識地把這種形式引入課堂。
但是,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在部分教師的課堂上,小組合作學習只是一種形式,缺乏實質性的合作。主要表現在:合作學習的內容沒有探討價值,小組合作前缺少讓學生獨立思考的過程,學生的參與度不均衡,學生間的合作不夠主動,教師不能給學生充裕的合作時間,忽視對學生合作技能的訓練與培養。有些教師組織學生討論流于形式,為討論而討論。有些不需要討論的問題,也在組織討論。有些問題需要討論,但只給不到一分鐘時間,學生還沒有說上兩三句話,就草草收場。合作學習的目的是把小組中的不同思想進行優化整合,把個人獨立思考的成果轉化為全組共有的成果,以群體智慧來解決問題。沒有了獨立思考的過程,合作就會失去了真正的意義。沒有一定的時間做保證,學生的研究探索將一事無成。如果教師設計的合作問題沒有一定的難度,討論就沒有意義,就不能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小組合作往往成了能說會道的小朋友的天堂,其他小朋友的潛能受到抑制。
(三)課堂氣氛追求“表面活躍”
在我們聽課的過程中發現,有些教師以認為課堂氣氛活躍就是表面的熱鬧。課堂上學生冷靜的思考被認為是冷場,安靜得做練習被認為是氣氛不好。存在以下誤區:
1、 評價語言模式化
如學生回答問題正確的情況下,老師說“表揚”,全體學生就會邊拍手邊說,“嘿嘿嘿!你真棒”。一節課出現幾次或者十幾次。看起來課堂氣氛很熱烈,實際上這樣的評價語不僅花哨,也影響了學生思維的連貫性,有點嘩眾取寵的感覺。
2、 無效提問
在課堂上經常聽到這樣的問題“好不好?行不行?可不可以?高不高興啊?”學生根本就不用思考便扯著嗓子回答“好、行、可以、高興”。如果學生聲音小,教師還要再追問“到底高不高興?”學生無奈的回答“高興”。
殊不知就像要播放一段動畫、要用學到的數學知識幫小朋友解決問題這樣的事情根本就不用去問學生,學生同意不同意都是要完成的學習任務。難道學生興奮地大喊好就是積極性高、課堂氣氛活躍嗎?
3、 學具使用的隨意性
在課堂上學生使用學具教師不給予相應的指導與幫助,看起來大家都“動”起來了,氣氛異常活躍。但是實際上很多學生沒有真正地利用好學具深入思考問題。
其實,教學并不是越熱鬧越好,也并不是笑聲越多越好。安靜、有序、真實、樸素的課堂氣氛也是新課程所刻意追求的。讓學生“動”是一個好課堂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那么,充分條件是什么呢?就是要帶給學生充實的精神生活。如果沒有這個“充分條件”,那么,這個“動”就會是“亂”,就會停留在表面上的熱鬧,而實質上并沒有帶給學生理智的挑戰、認知上的沖突、內心的震撼和無言的感動。“活而不亂”才是新課程背景下課堂教學追求的理想目標。
三、反思與建議
(一)轉變觀念,適應課改要求,加速自我成長
相對來說,新課程改革教學內容的更新要求,比較容易把握,教學方式的變革要求,對教師具有更大的挑戰性。理解了課改的理念,要內化為自身的觀念并付之有效的行動,也需要一個過程。那么,教師要適應這種要求,首先要認準方向,不要急于求成,從課堂教學點點滴滴的改進做起。課堂教學改革,應該是繼承基礎上的擯棄,可以從反思自己以往的教學行為著手。其次是從促進自身的專業發展著眼,構建如下等式:學習+實踐+反思=教師自我成長。要結合實踐,聯系原有的或新獲取的相應教學經歷、教學體驗,要有自己的思考,不要人云亦云,更不要盲目“照貓畫虎”。
(二)加大校本研訓力度,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
在座談過程中發現教師們都認識到進修很重要,但不少教師也指出,目前的進修培訓有問題,教師興趣不濃、收獲不大,學用脫節,影響到教師學習的積極性。如何使教師進修更加有針對性,是我們必須考慮的問題。從國內外發展的趨勢看,加強校本培訓是有效的途徑。校本培訓強調以學校和教師的實際需要為出發點,又以其具體實踐為出發點,它與學校的校情緊密相連,與教師的工作相伴同行,培訓結果可直接轉化為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校本培訓具有靈活性,它可作為學校工作的一部分,可以根據學校具體工作的變動制宜,其次校本培訓的內容也有應變性,校本培訓的內容可以隨學校的內容而定。
校本研訓的方式主要有五種:一是經驗交流。包括新老教師的交流、優秀教師和其他教師的交流;二是案例分析,教師集結在一起,就某一案例或課例進行商討研究;三是課堂研討,對課堂中教師的活動、學生的活動、學生情感體驗等進行記錄與評價。四是在當前開展說課、評課的研究很有必要,不少實踐表明,這是切實提高教師教學能力和水平的有效途徑。五是開展一課多人上的活動,它是一種由多人在連續的教學時間內就同一教學內容進行課堂教學研討的校本教研新方式,通過落實“備-講-聽-評”四環節,達到構建課堂教學新模式的目的,操作十分簡易。同一集備組教師在共同設計教學方案、聽課、課后研討、改進教學方案、再聽課研討的過程中,都能夠學會思考,并在探索中各自得到發展。用“一課多人上”的辦法,集中大家的智慧和才能,相互啟發、幫助,共同研究、探討課堂教學實踐,才能盡快地、卓有成效的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三)改變教研方式,為教師成長服務
教研員應不斷充實和提高自己,在工作中從指導者轉變為組織者、參與者和合作者,和教師構成一個研究的共同體。教研活動也應從單一、被動轉變為自主、合作、分享。
1、營造輕松愉快的氛圍,為教師的成長搭建舞臺。如課堂教學觀摩活動就可以一改以往由專家點評的單一評課方式,嘗試由聽課教師自愿參與評課的“參與式”評課方式,從一言堂到群言堂,從而激發聽課教師的主人翁意識,增強教研活動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因為開展教研活動最根本的目的是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教學能力的提高取決于教師自身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的發揮。
2、力求教研與科研相結合,使教研活動課題化和系列化。教學研究重在“研究”兩字,應確立教研與科研相結合的思路,在廣泛開展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確立每一階段研究的主題,針對學科研究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力求通過專題研究加以突破,并圍繞這些專題,開展一系列的教研活動加以深化,把小型的研討活動與大規模的匯報、交流、推廣活動結合起來。如前面提到的課堂教學中面臨的種種困惑就可以作為專題研究的內容。
3、構建資源共享的平臺,減輕教師負擔。教師職業的一個很大特點是單兵作戰,為此,教師大多靠個人力量解決日常教學活動里的問題,往往忙碌于重復的、煩瑣的低效的勞動,沒有時間和精力及時對自己的實踐進行反思和提煉。而教師間的相互合作與學習是教師成長最直接的資源之一,教研活動就應該為教師間的合作、研討搭橋鋪路,如可以建立一個小學數學教師的QQ群,有問題可以在群里面共同探討、研究。備課這一項工作,也可以發揮教研組集體的力量,甚至借助于現代教育技術,開展“網絡備課”,即把一些優秀的案例放在公共的資源庫中,教師隨時可以瀏覽、調用,從而發揮資源共享的優勢,減輕教師的負擔,讓教師有可能騰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主動、自覺地提升教學實踐中合理的成分,使自己成為學者型教師。
4、注重學科整合,力求教研活動綜合化。用系統論的觀點來看,一節課是一個整體,一門學科是一個整體,在小學階段的各門學科又構成了一個整體教學內容,共同擔負著提高學生素質的任務,如學生良好的精神品格的培養,學習能力的培養和提高等,決不是某一門學科單獨所能完成的。況且,學科教學的研究有許多東西是相通的,教師必須淡化學科的意識,注重學科間的整合,教研活動更應該注意各門學科之間的相互滲透和溝通。
5、牽線搭橋,加強校際交流。課堂教學研討活動是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平臺,校際交流更能促進教研活動扎實開展。研訓部門牽線,把同級學校按需要建立起橫向的協作和互助網絡。通過結對子,搞聯誼等活動,交流好的經驗。同時搞好送課下鄉活動。
總之,今后的工作任重道遠,我們會和廣大一線教師共同努力,積極探索、扎實工作,努力開創我市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新局面。
關于小學調研報告2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
我國中小學基礎教育實施素質教育已經成為整個社會認同的教育理念。當今中小學基礎教育科研與實踐的主題應當定位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上。而要實現這個目標,從非智力因素的角度出發,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為切入口,則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樹立學生學習自信心,從而促進素質的全面發展。
美國德州理工大學藍云博士在《教育科學研究》20xx年第三期發表的文章中說:“每個教師都會同意這一看法,造成學生學習困難的最大因素不是學生智力方面而是動機方面。教學實踐也充分證明:學生學習動機對于學生的學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為此我們決定開展此項小學生學習動機的課題研究。
二、調查的對象、內容和方法
1、調查對象:本校初中三個年級共計50份,收回有效問卷50份。
2、調查內容(詳見《小學生學習動機的調查問卷》)
3、調查方法
(1)問卷調查
(2)座談會與個案訪談
在調查階段,我們召開了教師座談會以及學生個案訪談。這些座談會與訪談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的生動典型材料,而且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礎。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力求嚴密的控制各種無關變量的干擾,尊重實驗的客觀結果。在收集和解釋實驗數據時,以定量技術極其基礎上的定性技術相結合的手段,取得真實反映實驗結果的資料,并進行科學的綜合性評判。
1、如果你考試考了100分,你最希望__、
a、爸爸媽媽夸獎我(占51.7%)b、老師夸獎我(占13.8%)c、同學們羨慕我(占3.4%)d、爸爸媽媽,老師夸獎我,同學也羨慕我(占27.7%)
e、其他(占3.4%)
2、______,你會很認真聽講?
a、老師講的知識是我很想知道的(占63%)
b、老師上課很有趣(占13.8%)
c、大家都很認真,那我也要認真(占18.5%)
d、其他(占3.7%)
3、你認為為什么小朋友們都想取得好成績呢?
a、取得好成績的小朋友會得到爸爸媽媽的夸獎(占38%)b、取得好成績的小朋友會得到老師的夸獎(占20.6%)
c、取得好成績的小朋友會得到其他小朋友羨慕的眼光(占0%)d、不僅可以得到爸爸媽媽,老師的夸獎,還可以得到其他小朋友羨慕的眼光(占38%)
e、其他(占3.4%)
4、你有特別希望自己長大后當什么嗎?
a、有,(那是什么呢?)(占55.2%)b、沒有(占6.9%)c、不知道自己有沒有(占37、9%)
5、你認真為了理想從小就要努力學習嗎?
a、恩,非常有必要(占100%)b、離長大還好遠,以后再說吧c、學習好不好和我的理想沒有關系
6、你回家之后都是什么時候寫作業的?
a、爸爸媽媽或者家教老師催我的時候(占3.7%)b、我自己主動寫作業(占78.9%)c、爸爸媽媽催我的時候還是不想寫(占10%)d、先玩了再寫(占3.7%)e、其他(占3.7%)
7、如果有一天你不想寫作業,你認為那是為什么呢?
a、就是不想寫(占7.1%)b、作業太難了(占64.3%)c、我還想再玩一會兒(占17.9%)d、其他(占10.7%)8、你有沒有上課不認真的時候?
a、沒有(占51.7%)
b、有(占48.3%)那是為什么呢?
a、我就是不想聽(占7.1%)
b、老師講的一點味道都沒有(占71%)
c、老師講的我都已經知道了(占28.6%)
d、我聽不懂老師講的內容(占57.2%)
9、你認為學習是為了什么呢?
答:將來的理想(占8.7%);為國家而讀書(占17.4%);為了以后更好地生活(占39.2%);有更多的知識(占21.7%);成績好(占4.3%);為了大學(占8.7%)
學生的學習是個體的活動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個體的內部因素是學習活動的內因,而存在于個體自身以外的外部因素是學習活動的外因。“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本,外因通過內因而起變化。”一種有效的學習活動,不能沒有外因,更不能缺少內因。學生學習的內部因素比較復雜,從大的方面看,一般可分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智力是影響學生學習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從實踐中可知,智力與學業成績之間只有中等程度的相關,相關系數為0、50,同等智力的學生,其學習成績并非完全相等。智商高的學生,學習成績并不優秀,有的甚至是較差的.。究其原因,其一,可能是原有知識基礎差;其二,可能是缺乏正確的學習目標。學習動機不強,對所學的科目缺乏興趣;其三,可能是自我控制能力差,學習態度不端正,缺乏學習責任感,懶惰散漫等等。可見學生的學業成績除受智力因素影響外,還受非智力因素的影響。
那學習動機是怎樣產生的呢?大家知道,人類的行動,常被各種復雜的動機所引起,饑和渴,愛和恨,名和利都可以引起個體的活動。人的行為的動機,一部分是生而具有的,一部分是由學習得來的。動機產生于需要,學習動機實際上就是學生對學習的一種需要,這是人所特有的一種需要。從社會上說,不進行教育和學習,不繼承和發展前人積累的經驗、知識、技能,物質和精神活動就要停滯不前,人類社會就不能延續和發展。從個體來說,不學習就不能維持基本生活,更不要說發展和提高了。所以從根本上講,學習動機是社會和個體的這種客觀要求在學生頭腦里的反映,它表現為學習的意向或愿望,它對學習起推動的作用。
本次調查的目的就是希望通過調查小學生們的學習動機從而更好地掌握如何才能激發小學生們的學習動力、由調查結果可看出,小學生們的學習動機在很大程度上還是取決于自己的、而且可通過第五第六的調查結果看出,很大部分的小學生們的學習動機都是主動的,而不是被動地由身邊的人催著去學習、所以說,想要小學生有更好的成績,不是說要發揮小學生們很大的主觀性,而是要充分發揮客觀性、由第八題的調查結果就可知,若小學生們沒有很好的學習狀態,有超過一半的原因是因為聽不懂上課的內容,而不是自己真的不想聽、再加上第二題的調查結果,那么就是說在這個方面老師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再總結上第一題的調查結果,可以說小學生自己的學習動機的主動性已經很高了,那么想要更好地激發小學生們的學習動力,其中老師起著非常大的作用,父母也占著比較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這時候,老師和父母就要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使小學生們能夠更好地學習、
關于小學調研報告3
一、小學生學習動機的形成
小學生學習動機的形成過程受主觀、客觀兩方面因素的影響。
1、小學生學習動機的客觀因素
首先是家庭對學生學習動機的形成起重要的作用。學生的學習動機,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父母態度。學生的個性特點在學習動機的形成中也有一定的影響。
家庭教育對小學生學習動機的形成起重要作用,初入學的兒童其學習動機基本上是家長要求的反應。如低年級兒童說:“是爸爸、媽媽叫我來上學的、將來長大了像爸爸那樣有本事、作業完成時會對父母說我給你做完了”等等。家長對小學生的學習要求以及家長以什么樣的形象來作為小學生的學習榜樣,不僅影響了學習動機的特質,也影響了學習動機的強度。
社會環境對小學生學習動機的形成其影響是相當廣泛的。一方面家庭和學校教育反映了社會的要求;另一方面社會還通過一定的輿論、制度來影響小學生的意向、愿望。報紙、廣播、電視、書刊等傳播媒體、媒介也隨時隨地的影響小學生學習動機的形成。
學習教育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的對學生施加影響的過程。在一般情況下,學校教育對小學生學習動機的形成起著主導作用,而學習教育又是通過教師進行的。一方面,教師以自身嚴謹的治學態度和對教育事業的獻身精神,為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態度;另一方面,教師又根據社會、學校的要求以及小學生學習動機形成的規律,培養和激發學生正確而穩定的學習動機。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家庭、社會的要求與學校教育不一致時,則會抵消或破壞學校教育的作用。特別是社會不正之風、同伴中小集團成員的壞習氣也常常阻礙小學生正確學習動機的形成。因此,必須注意采取預防或消除不良影響的積極措施,防患于未然。當然,這方面的工作需要家庭、社會、學校的密切配合,否則將收效甚微。相反,在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影響一致的情況下,對小學生學習動機的效果最佳。
2、小學習動機形成的主觀因素
小學生學習動機形成的主觀因素包括生長成熟與年齡特征、興趣愛好、意志品質、志向水平、智力發展水平、思想品德等。
生長成熟與年齡特征是影響小學生學習動機形成的一個重要因素。研究表明,學生在不同年齡階段其主導性學習動機是不斷發展變化的,總的趨向是隨著年齡和知識經驗的增長、世界觀的逐步形成,也與社會要求相應的學習動機就愈來愈占有支配地位,并逐步成為學習的主導性動機。小學生的學習動機多制約與一些與學習結果直接相關的具體人和事。如有些小學生之所以努力學習,就是為了獲得父母或親友的贊揚或獎勵好吃的、好玩的,有些小學生則是因為喜歡教他(她)們這門課的老師,也就是愛屋及烏。一般來說,在小學生的學習動機中,直接的近景性學習動機起主導作用。
小學生的興趣愛好與意志品質是影響其學習動機形成的另一重要因素。對學習有強烈興趣的小學生,往往會廢寢忘食的去學習各門功課;意志堅強的小學生在正確學習動機和錯誤學習動機之間發生沖突時,能以理智和客觀標準決定取舍。
學習動機還與志向水平有著密切聯系。另外,小學生智力發展水平、思想品德等因素,都會對其學習動機的形成產生一定的影響。
二、動機和學習
動機在小學生學習中的作用是很重要的,具有正確動機的學生其學習態度是端正積極的,他(她)們會對學習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在學習過程中精力充沛、全神貫注、善于觀察和思考問題,有強烈的自信心、好勝心、進取心,能夠正確對待表揚和批評、成功與失敗。在動機的推動下,他(她)們會頑強拼搏、勤奮學習,在學習上取得成績,同時在智力上也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和開發。經實例證明,經過動機培養的小學生其學習成效要好于沒有經過動機培養的小學生。
正確的動機可以增強學習效果。通常情況下,教師只注意動機對學習的促進作用,認為動機是學習的先決條件,卻忽視了動機和學習之間的辯證關系,即學習好也可以增強動機。奧蘇貝爾曾明確指出:動機與學習之間的關系是典型的相輔相成的關系,絕非一種單向性的關系。也就是說:動機固然促進學習,而學習效果反過來也能增強學習動機。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當求知欲得到滿足,產生積極情緒體驗時,其原有學習動機也可以得到進一步加強。
在一定意義上說:學習動機與學習效果是一致的。動機正確且強度適中,學習效果則很好;動機錯誤或學習強度較高,學習效果則較差。
當然,兩者之間不一致的現象也是存在的,表現在有的學生學習動機正確,短時間內學習較差,而有些小學生學習動機不正確,但當前成績卻很好。這種現象并不能否定兩者之間的一致性,因為影響學習效果的不僅僅是學習動機,還有其他因素,如基礎知識、智力發展水平、學習方法、學習習慣以及身體狀況、一時的物質獎勵刺激等等。那些真正具有正確學習動機的小學生通過努力學習,在知識、技能等方面的欠缺會逐漸得到彌補,其成績也將會不斷得到提高,趕上并超過沒有正確學習動機的學生。
三、小學生學習動機的`特點
根據小學生的生長成熟和年齡特征,其學習動機具有以下特點:
1、交往動機強于成就動機
交往動機是一種基本的社會性動機,是指一種需要與人親近的內在動力,它起源于兒童與他人的接觸,表現出群集感、相熟感、友誼感、親屬感、歸屬感等。成就動機是一種較高的社會動機,是指個人對自己認為重要或有價值的工作,不但愿意去做,而且能夠達到完美地步的一種內在推動力量。
在小學階段,交往動機明顯強于成就動機。比如:小學生多愿意為他所喜歡的老師學習,而拒絕為不喜歡的教師努力學習(友誼感);為了獲得父母、教師、親友、同學的贊揚而認真學習(親屬感),當其自尊心或自信心因受責備、奚落而挫傷后學習會受到影響。因此,受這種交往動機支配的小學生能堅持學習,他不僅希望處于優越地位,而且希望得到父母、教師的喜歡和同伴的尊重。成就感在小學階段還處于朦朧狀態中,需要教師加以引導和培養,使之學習能更有成效。
2、近景動機為主,遠景動機為輔
直接的近景性動機是與學習活動本身直接聯系,由對學習的直接興趣、對學習活動的直接結果的追求所引起的動機。間接的遠景性動機與人們對活動的社會意義的認識相聯系,他是人們的理想、世界觀等學習活動中的體現。在小學階段,近景性學習動機占主導地位,而遠景性學習動機起輔助作用。這是由于小學生的學習情緒不夠穩定,容易受偶然因素的影響,長隨情境的改變而變化。如有一個小學生在數學課上受到表揚,而由此喜歡上了數學課,后來換了數學老師,他這種由對數學老師的興趣所引起的動機也就消失了。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直接的近景性動機比較具體,作用也較強,故仍不失為引發小學生學習的直接動力。
總而言之,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作為一名小學教師不僅要上好課,而且要研究小學生學習的規律和心理活動,特別是要重視并充分發揮學習動機在學習中的作用,最終促進全體小學生主動和諧地發展、學習。
關于小學調研報告4
引言:農村教育問題的成因是多樣的,其中最關鍵的因素是師資配備不足,留不住人才;最嚴峻的現狀是學生學習不夠積極主動。解決這一系列問題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這期間可以嘗試加強硬管式的傳統教育方法,著重要給學生樹立起積極拼搏的意識。其根本的改善必須舉全國之力而為之,且要堅持下去。
三角小學情況
(一)學校基本現狀
三角小學于XX年由東溝小學,小堡小學合并在一起,學校總占地面積8000多平米,建筑占地面積800多平米。XX年中心校為學校將木窗換為鋁合金窗,辦公用品均是由中心校統一購置。學校共設有1個微機室,沒有實驗室和圖書室,學校操場設有籃球架和乒乓球臺。XX年學校購置了電腦,共22臺,3~6年級可以上微機課,課上2人使用一臺電腦。全校共6個班級,6個年級,分別為學前班、1、3、4、5、6年級,由于XX年沒有招來一年級學生,導致沒有二年級。因為現在學生人少,所以學校每兩年招一次生。學生共105人(具體見表格1),以前學生有200多人,每個班級至少30人,但后來越來越少,到鎮里去上學的孩子越來越多。
(表格1:學生人數及男女比例)
(二)在校教師情況
學校有老師12人,2個領導,6個班主任,班主任主要教語文和數學。全校只有一名英語老師,負責3、4、5、6年級的教學,是特意給三角小學派來的,來到三角小學已經有4、5年了。學校無專業音體美、思想品德、自然老師,都是一個老師教多個科目。在缺少老師時,學校會在村里尋求高中學生作為代課老師。老師大部分住在牌樓鎮中,每天上下班有專門的車接送。教師年齡在36~50多歲之間,最長教齡長達30年,最短教齡為16年。工資2600~2700元∕月,過節時沒有待遇,今年只有降溫補貼100元。學校會逐年評選優秀教師,但評出的優秀教師都會被調走,老師的安排是輪流調換,調走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因為工作需要,有的是根據個人原因。老師在同一所小學最多呆6年,很少有機會參加外出培訓。三角小學里有一位劉老師,是6年前調來的,教學認真負責,經常給孩子家長打電話反映情況,劉老師實行一幫一原則,一好帶一壞。(見圖表1、2、3)
圖表1:教師學歷情況
圖表 2:教師級別情況
圖表 3:教師年齡人數
(三)學校教育管理方面
每學期開一次家長會,但家長來的人數很少,其中老人占很大比例。因為老師家住在牌樓鎮上,來回不方便,平常教師不常與家長溝通。學校每學期考一次試,試卷由鎮上統一印發。每學期評選百分之三十的的三好學生,百分之十五的優秀少先隊員。每學期期末老師都會進行家訪,針對對象是學困學生和貧困學生,每次5~10個學生。學校采取硬式教育,考試之后不排榜。
(四)老師分析學生情況
1、老師們認為,孩子好壞不能根據考試成績來評價,因為孩子成績起伏不定,有可能同一科目,上次考試成績與這次考試成績相差太遠。而且孩子有自己的特長,有可能英語不好,數學卻很好,這些都不能用來比較孩子的好壞。
2、現在上學書本都不要錢,每年只需要拿些卷紙錢,所以因為家里貧困而退學的原因極低,孩子不愛學習的主要的原因就是認為學習累,吃不了苦,越是家庭條件好的越不愛學習。孩子學習氛圍差,害怕問老師題。
3、還有一種是父母把孩子留給爺爺奶奶,他們根本不管孩子學習,也管不了。現在的孩子越來越貪玩,也越來越難管,爺爺奶奶很多也會溺愛孩子,隨著孩子來。因此,孩子玩起來更加無所忌憚,很多都因為貪玩而荒廢了學業。
4、老師們普遍認為,學生家長認識不到孩子學習的重要性,采取放羊式教育,家長以為把孩子送到學校就是對孩子的教育了,對孩子的學習也是不管不問。一位老師說,農村家長與鎮里家長重視程度相差太多,鎮里家長重視程度占80%~90%,而村里重視程度不到10%(老師自己認為數據,不一定準確)。
(五)三角村孩子學歷情況
因為由六年級升初中不需要考試,所以村里學生都能念到初中,但初中升高中需要進行考試選拔,所以高中生就比較少了。村里每年都會出大學生3~5個,村里也曾出現過碩士和博士。
二、當代農村教育現狀分析
(一)現狀1:父母重視教育程度低
1、家長普遍文化水平差
根據我們的走訪,發現農村家長學歷基本為小學或者初中,甚至還有很多連小學都沒有畢業。其主要原因是:城市的收入、就業機會、生活條件等各個方面都明顯優于農村,學歷高有能力的年輕人都不愿意留在農村,選擇進城打工,留下的都是那些在城市混不下去的人。從而導致農村人口呈現兩極分化嚴重,老的老小的小。父母都迫不及待的將孩子送入學校,父母只是想讓學校去管孩子。家長白天都忙工作或忙著干農活,只有晚上才能有一點的時間顧及孩子,由于家長的學歷水平都很低,根本無法輔導孩子學習,也不知道該怎么在學習上幫助孩子。孩子發現自己跟不上的時候,家長不知道該怎么辦,也沒太放在心上。
2、家長采取放羊式教育
農村孩子上學一直以來存在的一個嚴重問題就是放羊式教育,家長因為工作或農活而無暇顧及孩子,老師只是完成上課的任務,課下一般很少管學生是否學習,這就造成了學生在學習上的散漫、不認真。在放羊式教育的模式下,學校對學生日常生活的管理幾乎是一片空白。往往是,學生問題日積月累最終演變為一個個具體到時學校才出面干預。這種教育模式雖然可以培養孩子的自主性,提高自立能力,但是也存在著諸多弊端。
3、留守兒童現象
父母外出打工,孩子留給爺爺奶奶帶,在對待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孩子的爺爺奶奶的教育觀點和方法與教師的教育觀念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有著本質的沖突,更多的家長認為自己把孩子送到學校,一切責任就在學校了。他們不問不管,一旦孩子有什么事,或者學習成績不好,他們就會到學校吵鬧,久而久之,矛盾就突顯出來了。留守孩子由于長期缺乏父母的關愛,性格孤僻、偏執,難以溝通。目前,留守兒童現象已經成為社會問題,應該引起廣泛的關注。
4、家長態度微妙
絕大多數家長還是支持孩子學習的,他們深知務農的艱苦,想讓孩子通過學習改變命運。然而愿望是美好的,生活是現實的。在了解農村父母教育理念時發現一個很大的偏見。農村父母認為,關心孩子就是在物質上給孩子錢讓他們念書,而忽略了精神方面的關心,他們不會抽時間陪孩子學習,也不會關心他們學習遇到了什么困難。他們會做的大多只是,想起來的時候詢問下孩子學習情況,跟孩子說幾句早已聽出老繭的勵志名言。家長對待孩子學習的態度其實十分微妙,一方面,每個家長都認為讀書重要,只要孩子會讀書,自己不論砸鍋賣鐵也會供孩子讀書。而另一方面,讀書無用終究還是存在于家長的觀念中。在他們身邊,一些普通院校畢業的學生也難找到工作,周圍一些沒文化的孩子出去打工卻能賺很多錢。這種微妙的心態造成了,如果孩子會讀書家長會十分支持,如果孩子讀書成績不理想,父母會想不會念還不如打工算了。
(二)現狀2:教育教學資源嚴重短缺
盡管目前農村小學在校舍及硬件設施配備上雖然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與城市小學相比差距仍然很大。由于農村教育經費有限,很多需求無法得到滿足,大部分農村小學微機室缺乏或不完備,有的學校甚至沒有圖書室,有的學校圖書室的書籍數量少且陳舊,體育器材也很貧乏,很多設備僅僅是擺設,壞了也經常缺乏資金買新的,體育課沒有孩子玩的東西,上體育課就是學生自由活動的時候。許多學校沒有多媒體設備,有的學校最多有幾臺錄音機,教師上音樂課就用嗓子干吼而且,由于師資力量的不足,大多數科目沒有專門的老師,就是由班主任代上。硬件設施投入不足是目前農村教育一個最普遍的現狀。
(三)現狀3:師資力量薄弱
農村教育是中國改革和發展的重點,是中國教育的主要部分,其普及程度及教育水平,直接影響全國普及教育和基礎教育的實現程度,大力發展農村教育是教育發展的重要目標,作為農村教育中的主力――教師,身上擔負著任重而道遠的責任。然而,農村師資力量的薄弱卻直接影響著農村教育有效的實施。而導致這一因素的直接原因有以下幾點:
年齡結構不合理
農村小學教師隊伍老化,后繼乏人情形日益嚴峻。據調查,超過40歲的老教師多達一半以上。
教師學歷水平較低
一方面高等學校畢業的教師不愿意來鄉村學校任教,另一方面好多老教師是初中或高中畢業生,一般都是專科、本科畢業生,很少有研究生及以上學歷。沒有經過正規師范教育的民辦教師又由于能力有限而對學生的引導及培養造成阻礙。這就導致教育資源被浪費,而少年兒童接受知識的領域變得越來越狹窄。
專業教師不足
在城市,專業化教學是理所當然之事,或許不值一提,而在許多農村小學,專業教師卻嚴重不足,像音樂、美術、勞動、自然教學大多是兼職的。
教師素質普遍不高
教師素質包括多個方面,如學歷、職業道德、思想觀念、教學質量、科研能力等。農村小學中專生、初中畢業生在教師隊伍中占了絕大多數,他們自身的知識結構很不完善,又因長期生活、學習、工作在鄉村,教學中缺乏熱情和競爭意識,無法掌握先進的教學技術,信息閉塞,幾乎無科研能力可言。
教師身體不適應
由于生活條件差、學校環境差、內外壓力大、待遇不高、不良習慣等因素影響,農村小學教師身心素質明顯下降。
教師教育待遇不等
作為農村教師,繁重的教學任務和超負荷工作量也許都不是問題的.根本,待遇上的問題或許才是師資流失的重要原因。據了解,一個農村教師每月的工資就是工資卡上的錢,獎金什么的基本沒有,一年下來,也領不了幾個錢,而城區學校每個月加上課時津貼、班主任費等,每個月多領好幾百元錢。農村學校的教師過教師節最多領100元,而城區學校最少就是500元。待遇上的差別,讓許多教師都把前途放在城區,想盡一切辦法調到城區成為大部分農村教師的奮斗目標。長此下去,農村師資大量流失。
農村的基礎教育現狀如此,其結果必然導致農村與城市的差距越來越大,農村孩子與城市孩子的距離越來越遠,兩極分化越來越嚴重,社會矛盾越來越激烈,我不知道政府有沒有統籌考慮?
三、改變教育現狀的建議
俗話說:再窮不能窮教育。針對目前農村教育現狀存在的問題,并結合農村發展的實際情況,我提出一下幾點建議。
1、經費挪用重點抓,教育資源用到實處
據調查的情況,當地政府拿出的有限資金來辦鄉村教育,是不能滿足廣大農村青少年對教育的需求的。改善農村小學的教育條件、物質條件,必需以政府投入為主,多渠道籌措教育經費,并且政策盡可能向農村地區傾斜,向薄弱、偏遠的農村中小學地區傾斜。沒有相應的教育條件,教學儀器、圖書資料,提高質量只能是一名空話。中央及省級財政可依據各鄉村學校的學生數將鄉村教育的經費定額、定時、定量地通過銀行劃撥給鄉村學校,這樣可避免教育經費在多個中間環節的截留現象,又可保證鄉村教育經費的穩定性、均等性、可靠性。同時,要注重改造小學的微機室,購置必需的教育儀器設備和圖書資料,使村辦小學辦學條件、管理水平、教育教學質量有明顯提高。為改變農村教育現狀,我們要首先加大農村教育資源的投入,最大限度地改變農村教育資源不足的狀況。首先要把教育經費的挪用作為重點抓,把有限的教育資源用到實處。
2、加大師資力量并進行良好的培訓,提高師資水平
提高鄉村教師的地位和待遇,保證村小師資隊伍穩定和擴充。各級政府要認真貫徹知識分子的政策,想方設法改善農村小學教師的工作條件和生活待遇。因為教師只有在具有所需的知識和技能、個人素質、職業前景和工作動力的情況下,才能滿足人們對他們的期望。在提高農村小學教師的整體素質方面,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應注重教師培訓的經常性,創造條件和機會使農村小學教師能夠參加。通過學習和培訓,掌握現代化教學手段,在知識的廣度和深度上不斷有所完善,從而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另方面,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技能和教育責任感,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和素質教育的要求,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啟發式教學,發展農村小學孩子良好的思維品質和創造能力,以適應現代社會對人才的需要。由于所處生活環境和學習條件的限制,農村小學的孩子更需要教師的關心、激勵和幫助。盡可能對每個學生,尤其是打工子女的基本情況進行了解,多關注其學習完成和變化情況,多與他們談話和交流,及時了解他們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與困難。對他們的教育應以鼓勵為主,使老師的鼓勵變為孩子學習的監督和動力。
3、更新教育觀念,開展形式多樣的素質教育活動
素質教育是一種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可以使學生認識到具有真才實學、一技之長的重要意義,要求課堂教學更多地聯系生活實際和生產實踐,并自發地抵觸以考試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學率的教學方式。保證音樂美術體育等課程的課時,重視課外活動的開展,拓寬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同時,也要注重提高農村教育管理者的素質教育管理水平。
父母從精神上關心孩子,幫助孩子
俗話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長的一言一行嚴重影響孩子的成長。平時家長應多注重自己的言行,給孩子樹立一個榜樣。雖然父母把孩子送到學校里,但是也不能撒手不管,及時與老師交流,常常與老師聯系了解孩子情況,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是有幫助的。孩子教育從小抓起,從小培養積極的人生觀,價值觀,樹立遠大的理想,不斷鼓勵孩子向遠大理想而努力。孩子出現問題時,不能用打罵的方式來解決,細心的開導他,及時發現錯誤并改正錯誤。培養孩子的特長,多陪陪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豐富課余生活,更要加強體育鍛煉,保證身體健康。與此同時,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溝通多了,能夠更加深入的了解孩子的成長與性格,能夠更好的引領孩子走向正確的道路上。
四、結束語
以上幾點建議所能解決問題的范圍和程度畢竟有限,這個長期形成的差距必然要用長效的機制才得以徹底解決。在這當中,唱主角的正是國家的相關政策傾向和重點幫扶。農村問題說到底是一個窮字,但核心并不是窮經濟,而在于窮知識、窮技術、窮觀念,歸根到底是窮人才。只有想辦法讓無數的知識人才前赴后繼不斷地投身到中國的農村建設隊伍當中,這個問題才有可能從根本上得以解決。但目前就全國范圍的大學生就業去向來看,基本上沒有主動積極考慮去到農村就業的。其中責任并不在于大學生,而是在于國家的政策性導引不夠。并沒有足夠的鼓勵來彌補其物質條件的匱乏所留下的空白,大學畢業生不愿意投身農村的建設也是在情理之中的。好在近年來我國對于這方面的重視程度和投入力度正在不斷地加強,相信隨著城市就業的飽和和相關政策措施的到位,將會不斷有大學生到農村去就業、生活,而城鄉教育的差距屆時將會逐漸縮小。
關于小學調研報告5
培養學習動機,是使學生把社會和教育提出的客觀要求變成他們自己內在的學習需要,是指導學生從沒有學習需要或很少有學習需要到產生學習需要的過程。
學生正確的學習動機不是自發產生的,加之社會上各種影響也是客觀存在的,因此,我們有意識的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培養正確的學習動機。
1、通過學習目的的教育啟發學生的自覺性
學習目的的教育,是老師的一項經常性的思想教育工作,是要使學生正確想認識學習的社會意義,把學習與崇高的社會主義事業和自己的遠大理想聯系起來的,從而形成長遠的間接的學習動機,產生正確的學習態度,提高學習的熱情和自覺性。
許多優秀教師的經驗證明,學習目的的教育,應聯系兒童思想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并通過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的事例,采取多種多樣的形式,把學習目的與生活目的教育聯系起來,這樣可以有成效的培養學生的學習動機。
2、培養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
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是學習動機的重要心理因素,它能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著滿足和愉快的體驗,從而產生進一步的學習需要。
為了使學生產生求知欲和學習興趣,教師要使學生明確某科知識對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意義,這是產生求知欲和學習興趣的重要條件,比如:學習數學,學習感到枯燥,如果教師從多方面啟發和通過演算題目,使學生了解到數學與自然科學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及日常生活都有密切的關系,是他們感到學習數學的重要,就能產生學習興趣,而正是這種興趣,能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生數學,另外,某一學科知識的積累是產生對該學科學習興趣的基本條件,只有在學生牢固掌握已有知識的基礎上,使學生不斷獲得新知識,是學生感到學有所得,學無止境,才能激發學生不斷探求新知的意向和興趣,因此,教材過深獲過淺都不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教師必須有計劃地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如:介紹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課外書籍,指導他們單擊有關課外活動等。
還要創設一定的任務條件,使學生在參加實踐活動中不斷增長求知欲和學習興趣。學生認識到學科內容的社會意義,還不一定能產生學習興趣,如果把學生組織的到實踐活動中來,承擔一定的任務,是他們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體驗到知識就是力量,同時感到自己的知識的不夠需要不斷的探索和學習,這樣就可以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發展,如:教師有意識的組織對閱讀課外書不感興趣的為班級選購圖書并要他們向同學介紹這些書籍,收集有關書評等,這些學生在完成這項任務的過程中就能產生閱讀課外書籍的興趣。
3、利用原有動機的轉移,是學生產生學習的需要。
有的學生在學習方面或由于基礎差,感到困難,活對學習的意義缺乏認識,或沒有養成自覺學習的習慣,因而學習動力缺乏,在學生缺乏學習動力沒有明確的學習目的的情況下,可以利用學生對其他的活動興趣,遷移到學習中來。學生各有優點,各有愛好,比如,有的`學生愛勞動,有的學習喜歡體育活動,有的學生愛看文藝書刊等,教師要善于把學生組織到這些活動中來,并把學生參加這些活動的動機,引導到課業學習上來。
4、通過先進人物的榜樣和教師的示范作用培養學生的學習動機。
榜樣的作用是巨大的,有些學校請科學家文學家和先進人物向學生做報告,或組織學生訪問他們;或介紹學生閱讀偉大學者的傳記,組織學生看《居里夫人》、李四光等杰出學者的電影,先進人物的生動事跡,為學生樹立了具體的榜樣,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的學習動機,教師自己對學習和探索知識的興趣和態度,對學生經常起到潛移默化的示范作用,也是很重要的。
5、創設條件,以滿足學習需要
創設滿足各種學習需要的條件,對于正在形成中想學習需要的鞏固與發展極為重要,事實證
明,學生對某學科的否定態度,同他們缺乏滿足學習需要的知識,技能等條件有關,不具備這些條件就不能在學習中取得成績,因此,學習動機的培養不僅要注意確立各種學習需要,同時還要盡量創設滿足這些學習需要的條件。
6、利用學習結果的反饋作用
學生及時了解學習的結果,包括作業的正誤,考試成績的好壞和應用所學知道的成效等,可以進一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強化有益的學習動機,產生進一步好好學習的愿望,實踐證明學生了解學習結果,比不了解學習結果的積極性要高,進步要快,從心里學生說,就是給予及時的強化,因此有經驗的教師都很重視多學生的課堂上的答題、作業、考卷等及時作出評價,使學生知道正誤,以激勵學生進一步學習的積極性。
總之,小學生學習動機的培養對他們能否自主學習至關重要,在教育活動教師既是文化知識的傳遞著學生智力資源的開發者,也是學生未來生活的引導者,學生心里健康的指導者,讓我們共同努力,為培養社會主義合格人才學習學習努力。
關于小學調研報告6
摘要: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在家長對孩子的要求越來越高的今天,假期輔導越來越成為一個火熱的話題,各種輔導班更是屢見不鮮。假期中,中小學生參加各種各樣的補習班,對學生和家長等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因此,通過針對學生、家長和老師等主體,以調查問卷以及走訪的形式進行實踐調研,我們得到了相關數據,并對假期輔導火熱的原因及影響進行了分析;在此基礎上,進行了深入的剖析和研究,反映出了更深層的實際情況,提出了相關建議,最終得到了此份實踐成果。
關鍵詞:中小學生教育輔導家長分析預測
一、教育輔導機構的市場行業現狀
中小機構發展也面臨著危機,主要是人才缺乏、教學科研力量的薄弱,抵御風險的能力低下,在經濟危機面前很難快速發展。教育培訓業將迎來新一輪的洗牌階段,大機構將出現綜合化發展,專業教育機構將突出差異化進行連鎖經營,融資后的教育機構為了擴張,將繼續收購全國地方大型教育機構,小機構為了生存必須進行改革創新尋求教育藍海戰略。打造發展初期的核心競爭力。從目前的發展狀況看,中國的教育培訓業尚處于起步階段,雖然教育培訓機構已有近萬家,但資金規模超過10億元的屈指可數。教育培訓業,還是一座尚待開發的“富礦”。目前全國品牌化的教育機構像新東方、巨人教育、安博教育、環球雅思等教育培訓機構占據英語(論壇)、課外輔導、職業教育等行業領頭地位。在到培生出版公司先后并購了華爾街英語和上海樂寧英語,這是國際教育機構強勢進入中國教育的一個趨勢。而中小機構發展也面臨著危機,主要是人才缺乏、教學科研力量的薄弱,抵御風險的能力低下,在經濟危機面前很難快速發展。教育培訓業將迎來新一輪的洗牌階段,大機構將出現綜合化發展,專業教育機構將突出差異化進行連鎖經營,融資后的教育機構為了擴張,將繼續收購全國地方大型教育機構,小機構為了生存必須進行改革創新尋求教育藍海戰略。打造發展初期的核心競爭力。在我國計劃生育政策背景下,集中表現在對孩子的培養過程中,愿意投入大量時間和金錢。無數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觀念,使得課外輔導市場需求居高不下,尤其是教育欠發達的二三線城市和鄉村,教育資源有限,中小學課外輔導市場空間巨大。義務教育階段對一個學生的未來起到的重要作用,帶動了中小學課外輔導市場的發展,使其成為中國民辦教育上最大和增速最快的市場之一。近年來,中國教育培訓市場呈現強大的資本整合力,據不完全統計,全國中小學課外輔導機構已經10萬多家,其中上市機構不下于10家。而僅長沙市中小學課外輔導機構大大小小加起來不下于2000家。
(一)課外輔導市場增長快速
據艾瑞統計,中國中小學課外輔導市場已從的1238億元增長至的1897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23.8%,預計到將增長至4472億元,到的年復合增長率為18.7%。
(二)對經濟周期變化不敏感,市場持續走高
中小學課外輔導機構比較特殊的是,它一直貫穿于的義務教育過程中。這的義務教育往往影響到一個學生一生的前途,因此中小學課外輔導市場和其他民辦教育服務相比對經濟周期的變化不敏感。據艾瑞統計,中小學課后輔導市場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增長了26.4%,遠超過了中國整體教育市場同期約7%的增速。教育培訓行業中新東方、安博教育、學大教育、學而思教育、環球雅思、龍文教育等在全國市場擴張并購動作也一直沒有停止,擴張和并購意味著增大規模效應。
(三)品牌是客戶選擇的決定因素
在選擇中小學課外輔導機構的考慮因素中,中小學課外輔導機構品牌最重要,當沒有其他參考因素的情況下,更多的人會根據該機構的品牌宣傳度來決定是否參加課外輔導培訓。其次分別考慮的因素為:師資、口碑、成本和規模等。課外輔導培訓機構的品牌仍是選擇培訓機構考慮的重中之重。
(四)行業機構參差不齊,服務有待提高
當前國內的中小學課外輔導培訓市場部分仍處于地方品牌占主導地位的局面,但是因為中小學課外輔導培訓市場所提供的服務,都是圍繞中小學基礎課程,例如語文、數學、英語等。正是由于課外輔導服務在本質上具有同質性,為課外輔導機構提供了跨區域經營的可能性。實力強大的課外輔導機構,將因為教學質量過硬、師資力量雄厚、管理規范等而獲取更大的市場份額,而質量差、規模小、沒有核心競爭力的課外輔導機構所面臨的將只是倒閉和或被兼并的命運。目前行業現狀:缺乏規范及行業準則、競爭混亂、收費較高、因個人原因提出退款往往遭拒等問題相對集中,服務質量有待提高。
二、國內中小學課外輔導行業市場各種模式發展狀況
(一)大班授課:
是傳統的授課方式,面對面授課,每個教室通常有超過30個學生。但是,這種形式因其效率低下,缺乏針對性,正呈現逐漸下降趨勢。據艾瑞統計,這種大班授課模式的市場規模為265億元,并預計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其市場份額將繼續下降。
(二)小班教學:
采取面對面授課方式每個教室通常有10-30個學生。班級人數較少使得老師能夠更好的關注每一位學生并更能適應每個學生的需求。據艾瑞統計,這種小班教學模式的市場規模達1046億元,并預計未來五年年復合增長率將達19.3%。
(三)個性化一對一輔導:
隨著中國高收入家庭數量的增多和人們對個性化一對一輔導需求的增加,這種以學生的具體情況和需求為基礎的個性化輔導服務近年來不斷增加。據艾瑞統計,一對一的個性化輔導市場規模達562億元,并預計未來五年年復合增長率將達20.0%。
(四)網絡課程:
通過網站提供預先錄制或直播的教學視頻并提供相關的學習資料。網絡課程因不受地理和時間限制有著更為廣泛的學生群體。據艾瑞統計,網絡課程的市場規模達24億元,并預計在未來五年其年復合增長率將達40.2%。
三、市場行情分析(根據查詢二手資料數據法)
(一)目前中小學生參加課外輔導班的數量情況
在所有被調查的學生中,有76.6%的同學參加了課外輔導班。其中,初中學生參加的比重最高,接近九成,占88.1%;而小學生參加課外輔導班的比重不到七成,為67.4%;高中生為77.4%。從數量上看,有近三分之一的被調查學生參加了一個輔導班,參加兩個課外輔導班的占26.1%,有22.7%的學生參加三個及三個以上的輔導班,可以看出,參加兩個及以上課外輔導班的人數將近一半,說明在大多數中小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中,課外輔導起到相當重要的輔助作用。調查還顯示,另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學生沒有參加任何課外輔導班。
(二)參加課外輔導班的類型
經過數據分析發現:
●選擇語、數、物、化等純文化類課程補習的遠超過其他類型,占44.1%,幾乎撐起了課外輔導的半邊天。
●選擇第二位的`是各類證書或考級培訓班,占13.6%;
●位列第三的則是音樂舞蹈類,占12.1%;
●接下來依次是各類學科競賽班,8.0%;
●藝術繪畫類,7.4%;
●體育運動類,5.5%;
●作業輔導,5.0%;
●科學活動類,2.5%;
●其他包括棋類、外語類、記者班等的占1.8%。
(三)參加課外輔導班的時間
在周六周日上輔導班的學生占了大多數,為79.6%,上課時間在周一至周五和寒暑假的分別只占9.3%和11.1%。
可以看出,有近八成的學生將參加課外輔導班的時間設定在周六周日,這樣可以跟緊學校課程的進度,更好起到輔助學習的作用,是參加課外輔導班時間上的首選;而由于周一至周五的補課只能安排在放學以后或晚上,這對全日制課程的學生而言,強度過大,而且如果課時較長,還會影響聽課效率和正常睡眠,因此選擇參加的比重較小;寒暑假期,雖然應是學生們放松休息期間,但仍有超過一成的學子利用假期,學習新知識或預習之后的內容。
(四)參加課外輔導班的形式
(五)參加課外輔導班的原因
調查顯示:
●原因為提高成績的最多,占33.9%;
●其次為培養興趣愛好,占22.0%;
●再次為拓展課外知識,占15.9%;
●父母要求、學校班級統一組織、隨大流分別占15.6%、7.3%和3.9%;
●其他原因占1.4%。
(六)課外輔導班的教學質量及學習效果
有69.0%的被調查者認為課外輔導機構的教學質量很好,老師很專業,27.7%認為和學校老師差不多,3.4%則認為教學質量差。
(七)選擇參加課外輔導班的途徑
由扇形圖可以更加的清楚老師和學生的宣傳口碑是教育輔導機構招生的重要途徑,以往的傳單效應其實效果并不太明顯。要想做到更好的招生還需口碑宣傳。
(八)不參加輔導班的原因(研究潛在消費者):
輔導機構可新穎的從培養學生的興趣開始做起。
教育輔導行業的弊端
●多數從業者大多沒有企業管理和職業標準化意識,所以行業專業化程度還不是很高
●行業標準缺失,監管困難,目前對于這一行業的管理屬于空白區域。
4、市場調研方法:
此次調研主要采用了問卷調研法、文獻調研法、二手數據調研法和觀察法
四、中國教育培訓業的未來發展趨勢:
(一)品牌化格局形成
在未來,中國教育培訓業的品牌化格局將會形成定居的局面例如:英語培訓領域將是新東方、環球雅思等這樣的機構領跑英語培訓市場;職業教育將是安博、北大青鳥等機構占據職業培訓市場份額;中小學課外輔導領域將是像巨人教育以多元化的優勢占據全國市場,最后將形成像家電業和電腦業,大品牌割據市場的格局,各個大品牌在自己的領域內不斷圈地擴大,將標準化和專業化的運營模式向全國推廣,這也將是中國教育培訓業的未來發展格局。教育培訓領域的廣闊市場和豐厚利潤,使得西方國家加緊了進軍中國教育培訓市場的步伐。這些國外公司進軍我國教育培訓市場,采取的是目前國際流行的“教育連鎖經營”的模式,其特征是加盟授權和特許經營。肯德基、沃爾瑪等國際知名品牌,都是用這種方法成功地打開了中國的巨大市場。市場經濟是一種開發經濟,教育市場的長久封閉既是不理性的,也是不現實的。如何面對國外競爭對手,這是從事教育培訓市場的國內機構所要考慮的主要問題。在目前的情況下,對于大多數從事高端教育培訓市場的國內機構而言,與國外大型機構合作,“與狼共舞”是一條有點無奈但正確的選擇。同樣,選擇和中國本土的教育培訓機構的合作,也是跨國公司進軍中國教育培訓市場的必由之路。
(二)進入國際市場競爭
在國際教育集團進入中國教育市場的同時,中國的教育機構也要走向國際大舞臺,同時要展開與國際教育集團在國內市場的競爭,本土品牌需要聯手行動,加大產業聯盟,既要學習國際先進的教育模式和教學科技技術,同時也要借助本土的優勢研發國內教育產品,提高與國際教育集團的競爭力。中、小型培訓機構的另一個競爭策略就是不求“大”而求“深”,即認真分析細分市場,選準某一個需求點,再精準地深入下去。
(三)早教市場并購整合將是重頭戲
中國的第四波嬰兒潮始于,而2007“金豬寶寶”、2008“奧運寶寶”等概念又進一步拉升了嬰兒出生率。據《中國人口統計年鑒》,中國每年有3000萬嬰兒出生。最新統計數字顯示,目前城市中0~3歲的嬰幼兒人數已達1090萬。“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在中國,為子女教育形成的儲蓄和消費在城市中產階級家庭支出和儲蓄中占據15%和24%的比例,已成為中國家庭第二大消費。與其他細分行業相比,學前教育領域的格局是最分散的,受地域性強、批地繁雜、小勢力割據、教師流動性大等諸多問題困擾,真正上規模的教育機構很少。“但這也正是機會所在,任何一個成熟的細分市場都是從這個階段發展過來的。”容敬思分析說。對于早教市場,并購整合將是下一階段的重頭戲。巨人幼兒教育市場迅速啟動新的戰略,已經形成了自己獨有的模式,正在全國市場加快發展步伐。
(四)中小學課外輔導市場大有可為
對中國父母來說,孩子學習成績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他們將來的發展。據相關調查顯示,目前中國有70%的中小學生,選擇用課外輔導的方式來彌補學校教育的不足,而大考沖刺階段的學生選擇課外輔導的比例更高。有1/3的被調查家長表示,愿意拿出上萬元為孩子的課外輔導買單。
五、反思總結
通過實踐,對中小學生假期輔導的情況有了初步了解,并進行了深入的剖析和研究,反映出了更深層的實際情況。
(一)大部分家長們都會送小孩上一些補習班,認為有利于孩子們的學習和未來。家長們都希望子成龍、女成鳳,送孩子們上補習班,讓孩子不要輸在起跑線上。雖然,家長們十分心疼孩子們,但大勢所趨,別人家的孩子在進步,在學習,自己的孩子不能輸。
(二)少數家長認為補習班有收費過高,不想增加額外的支出,或者無法支付,就放棄了送孩子上補習班的想法。大多數家長都表達了讓孩子暑假上輔導班的愿望,但他們基本上都不征求孩子的意見,從而給孩子增大了壓力,家長應該與孩子充分交流。
(三)少數家長則十分尊重孩子們自己的想法,不會硬逼著孩子們上補習班,認為孩子們應該擁有屬于他們自己的假期。不想給他們施加太多的壓力,不想盲目跟風。另外,怕孩子的身體吃不消。
關于小學調研報告7
根據市電化教育館《關于開展教育信息化發展現狀摸底調查的通知》精神和市電教館的要求,對我校電化教育情況進行了認真調查統計,現將調研情況匯報如下:
一、發展現狀
我校現有22個教學班(含三個學前班),在校學生1521人,學生網絡環境下可用計算機45臺,在校學生與學生網絡環境下可用計算機的比(生機比)為33.8。我校共有教職工69人,教師在網絡環境下可用計算機17臺。我校有網絡多媒體教室2個,使用統一規定的教材進行信息技術教學。建立了學校辦公平臺和學校網站,具有了本校的教學資源庫。多年來,積累了大量的錄像帶、錄音帶、電子圖書、VCD、DVD、CAI課件等多種媒體教學資源。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教育信息化建設重視不夠,地方政府對教育信息化建設工作重視不夠,對教育信息化建設的缺乏組織領導,教育信息化建設缺乏統一規劃、統一管理、專人負責、專人領導,教育信息化建設相對滯后。
(二)經費投入嚴重不足。教育信息化建設需要足夠的資金作保證,造成與先進地區相比差距較大。
(三)信息教育資源應用不足。課程整合不足,對現有的教學資源應用不足。例如,現在要求統一紙質備課,導致大量的`網絡資源,學校信息教育資源不能很好的應用。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強投入。要調動社會各方面積極性參與中小學教育信息化建設,加大力度,增加投入是搞好教育信息化的物質保證。
(二)加大力度,提高教育信息化認識水平和管理水平。促進教育信息化的應(資/料來.源,于:gzu521學;習/網 ]gzu521.com用提高人們對教育信息化的高度認識,把教育信息化建設認識提高到是建設教育現代化的必然,教育工作者從思想上高度重視教育信息化建設。
(三)加大管理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加強學校領導對教育信息化的重視,認真學習落實中央國務院的指示精神,落實省關于普及信息技術教育。加強各級學校信息化的建設和管理。根據上級要求制定各項措施積極推動教育信息化建設和應用,制定嚴格的標準來統一規范教育信息化行為,要加大規范管理,檢查評比的力度。
(四)建立完善的評價系統,成立學校信息化教育評價小組。統一標準,規范管理,將應用現代教育技術程度和信息化發展水平作為重要指標納入教師綜合考評之中,以評促建。
四、下一步發展目標
(一)加強教師的信息應用技術的培訓。只有全體教師擁有了駕馭信息技術的能力,才能讓信息技術更高的輔助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二)加強信息教育投入,特別是加強教師用機的投入。目前我校教師機數量較少,配置較低。加強教師機的投入,是信息教育的保證。
(三)加強資源建設,整合教育資源,實現資源共享。要合理配置資源,最大限度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加快信息技術與各類課程的整合,創造條件,逐步實現多媒體教學進入課堂,引進工具型、平臺型、資料型和素材型的教育教學軟件,充實豐富我校教育資源。
關于小學調研報告8
一、調查目的
我校是一所農村小學,語文教學是小學教學的主要課程,怎樣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非常值得思考的課題。20xx年9月中下旬,根據電大的有關要求,我利用工作之余,深入到華池縣元城小學對小學語文教學方法進行了調查。語文課堂教學一直活躍不起來,學生對學語文缺乏興趣,現在新的一輪課程改革已在全國各地全面鋪開,我校面臨的首要問題就是如何活躍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然而俗話說“治病得先知道病根”,我們只有先了解我校語文課堂不活躍的原因,才能在今后的語文教學工作中對癥下藥、有的放矢,從而改變語文課堂教學中一片死氣沉沉的局面,使我校的語文教學撥云見日,開創出一片新天地。
二、調查方法
此次調查面向我校全體語文老師,以學生答卷調查與聽課觀察為,調查問卷根據低、中、高不同年級教學的側重點來擬定。低年級是拼音識字教學問卷。中年級是教學問卷。高年級是閱讀教學問卷。從課前導入,課堂操作,課后作業設計等方面擬題,讓學生作答,每班選出十名學生,讓他們就本班語文老師平時在課堂教學中如何操作的,做一個如實、客觀的評價。通過讓學生來評價教師的課堂教學,才能真實的反映出我校語文課堂教學的缺陷,才能知道學生喜歡什么樣的語文課堂教學。
三、調查結果
1、讀書方面:無課外書籍、無借閱圖書、無、無語文實踐活動。
2、教師課堂教學方面:不進行口語交際、不開展課前說話。
3、作業布置:無開放性題。
4、教學語言貧乏無感染力。
四、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
通過分析學生的調查問卷和平時我們老師之間互相聽課發現的情況結合起來,可以歸納出我校語文課堂教學不活躍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如下:
1、我校的語文教學處于一種相對封閉的狀態。在調查(20xx信訪工作調研報告)中,70%的學生沒有一本課外書,60%學生沒有到圖書室借過書,50%的學生認為圖書室藏書量少,不足于滿足他們的閱讀需求,80%的班級沒有開展過語文綜合實踐活動,60%的學生認為語文教師不能經常使用一些教學儀器輔助教學,如錄音機、幻燈機、多媒體等。由此可見,我校的語文教學處于一種相對封閉的狀態,課本是學生唯一的信息源,教師是學生唯一的發布者,教室是學生唯一的信息交流場所,教學設備落后,沒有把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結合起來,沒有溝通課堂內外有效地開展綜合性學習,也不開展語文綜合實踐活動。
2、不重視學生口語交際訓練。在調查中,能夠經常性進行口語交際訓練的沒有一個班,開展課前說話練習的僅有一個班,而所有答卷的學生都一致認為喜歡課前說話練習。可見我校語文教學不重視學生口語交際訓練,不重視的積累與運用,只讓學生機械地記憶而沒有傳授,識用分離。因此造成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差,語言表達差。
3、語文課堂教學是傳統的被動、單向接受的學習方式。在對語文教師的調查了解中發現,課堂中經常讓學生質疑的、能夠經常給學生小組討論的也沒有幾位老師,但他們都認為大都是流于形式,并沒能很好落實,達不到任何效果,甚至有老師認為純粹是浪費時間。由此可見我校語文課堂教學是傳統的被動、單向接受的學習方式。現在我校的課堂教學模式基本上是灌輸——接受,學生學習方式基本上都是聽講——背誦——練習。課堂上出現三個偏重,一是偏重于灌輸,即教師以傳授系統知識為中心,作滔滔不絕的講解,很少考慮到學生的情緒和感受,只是把學生看成是貯藏知識的“容器”或“倉庫”,學生完全處于一種被動接受的狀態。二是偏重于說教,即教師往往一廂情愿地去解釋抽象的理念和理論,居高臨下地教訓學生,很少顧及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情感因素,過分強調了教育的訓誡教化功能。三是偏重于考問,即教師比較喜歡把教學內容演化為提問去單向考問學生,讓他們亦步亦趨、誠惶誠恐地忙于應答,很少給學生有質疑問難,暢敘感受的機會。雖然個別老師在課堂上也能讓學生質疑、小組討論等,但大多流于形式。所謂質疑就是象征性的讓個別學生提出幾個問題,卻沒有組織學生進行討論解答,久而久之學生便不喜歡提問。所謂小組討論,也是幾個學生湊在一起話,具體說什么,有什么效果也沒有匯報。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學習方法機械呆板,靠死記硬背完成學業,明顯地帶有被動學習的特征,難以適應新的學習方式。
4、應試教育還在唱主角。調查中,90%的學生認為教師評價自己的就是考試的分數,以考試的成績來分優等生,中等生和差生,80%的學生認為老師課堂上所講的都與考試有關的內容,而對于作業的布置,80%的學生認為老師布置的作業都是練習題,沒有類似動手操作或調查了解之類的開放題,而完成作業的方式也是單一的。可見我們農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還存在受應試教育的制約,應試教育還在唱主角。評價學生還是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評價方法單一,即評價就是考試,考試就是評價,導致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是圍繞應試進行。課堂上教師注重的是如何把知識、結論準確地給學生講清楚,學生只要全神貫注地聽,把教師講的記錄下來,考試時準確無誤地答在卷子上,就算完成了學習任務。因此,教師對學生的要求是傾聽,聽成為學生的最重要的學習方法,課堂上教師不斷提醒學生“注意聽,這些內容考試要出的”,如有學生不聽,便板著面孔大聲訓斥。課堂上沒有動手操作,沒有表演,沒有質疑,沒有感情朗讀,沒有把學習的自主權還給學生。由于教師包辦太多,致使學生懶動腦,養成了依賴老師的習慣,教師說的便是標準答案。課堂枯燥乏味,學生出現搞小動作,開小差,甚至打瞌睡等現象。為了應付考試,課后作業的設計,也是進行大量的字、詞、句訓練,除了完成練習冊里的練習,教師還挖空心思印復習資料,使學生疲于應付。教師很少布置一些動手操作或活動式的作業,更沒有放手讓學生自主設計作業,自主選擇不同類型的作業或完成作業的方式。
5、缺乏教學藝術。在問卷中,很多學生都不喜歡學語文與老師上課沒有趣有關,他們認為老師知識不淵博,講話不風趣幽默,教學語言貧乏,上課只講課本上的知識,一廂情愿的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學生,只把學生當作被動接受者,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俯視學生,不會用激勵性的語言來表揚學生,也沒有想辦法調節課堂氣氛,不懂得贊賞有獨特見解的學生。只讓學生尊重自己,而不去尊重學生。
五、對策建議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社會對人才培養的要求,我們課題組成員深刻地認識到扭轉我校語文課堂教學不活躍的局面的重要性和緊迫感,齊心協力,出謀獻策,全力以赴從以下方面投入活躍語文課堂教學的研究:
1、在教學中要體現“學生是的主人”這一觀點。
在教學中應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學習,使學習過程變成學生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并能針對不同的學習內容,選擇不同的學習方式,使學生的學習變得豐富而有個性。給學生提供一個開放性的、面向實際的、主動探索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動腦動手的言語實踐活動中學習語文,提倡自主學習,自悟學習,自得學習。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要讓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并采用適合自己個性特點的方學習。教師應盡可能地組織學生運用合作、小組學習等方式在培養學生合作與交流能力的同時,調動每個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學習積極性,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2、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
3、教師要善于鼓勵評價學生。
我們都知道,鼓勵是教師的法寶,是最有效的潤滑劑,因此,教師應用賞識目光,從各方面學生,發現我們的閃光點,以不同形式做出激勵性的評價,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燦爛的微笑,一句熱情的話語,都能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教育的藝術在于鼓勵和鼓舞,這樣,學生可以在寬松、和諧、民主的自由空間中與老師、同學產生心靈的碰撞,不斷獲得成功的體驗。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和學生是一種平等的關系,師生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讓學生暢所欲言,質疑問難,敢于和同學爭辯,也敢于和老師爭辯,敢于力排眾議,獨樹一幟,同時讓學生認真傾聽別人的意見,勇于糾正自己的錯誤。
4、在課堂上通過各種生動活潑的學習方式,讓學生樂于學,如表演課本內容、講、動手操作、實驗畫畫以及開展各種比賽等方式激活學生思維。特別是低年級教學要寓學習于游戲與活動中,創設學習情境。
5、讓學生走出課堂學習語文,接觸社會實際,在生活中學語文,又把學到語文知識用于生活中,特別是作文教學,教師要帶領學生到大自然中去,到生活中去,陶冶他們的性情,凈化他們的心靈,豐富他們的情感,引導學生觀察生活、體驗生活、感受生活。觀賞、考察本地的山水風光、民情風俗、動植物資源等。從而發現生活之美、生活之樂、生活乏味,激發寫作興趣。教師還要有一顆慧心,做寫作教學資源的開發者,開發學校生活,聯系家庭生活,抓住社會生活。安排隨文練筆,設計課堂練筆,捕捉時事練筆。總之讓生活為我們語文教學服務。
6、作業形式也應豐富。有手工制作、畫畫、講故事、查資料、活動性作文,比書面作業要明顯增多,這樣學生學起來輕松,更有興趣和積極性。
7、教師本身要加強學習。
當課堂死氣沉沉時,我們只是一味地埋怨當今孩子太難教,社會風氣影響學校太壞,而沒有從根本上查找自身的原因。應用發嘮騷的時間去研究怎樣才能把一篇課文上得生動有趣,使學生愛學,或者多用些時間看些書來充實自己,當今時代對教師的要求不再是“要給學生一滴水,教師本身要有一桶水”而是“教師要有一河長流水”。沒有一個學生會拒絕一個知識淵博、教學有趣的老師,而只有教師本身知識豐富了,才能在課堂上揮灑自如,游刃有余,才能征服學生。
孔子說過:知之者莫如好知者,好知者莫如樂知者。好的課堂教學應該成為學生一種愉悅的情緒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學生在課堂上應是興高采烈而非冷漠呆滯,是其樂融融而非愁眉苦臉。伴隨著科學知識的獲得,學生對學科學習的態度越來越積極而非越來越消極,對學科學習的信心是越來越強而非越來越弱。因此,我們教師要用“心”施教,只有這樣,我們農村小學活躍語文的課堂教學模式才能構建起來。
關于小學調研報告9
一、調研的目的
新課改在我區已經實施了七個年頭,為了總結我區新課改以來小學語文教學的成敗得失,全面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量,我對本區小學語文常態教學現狀進行了調研。
二、調研的范圍
城區部分小學、鄉鎮中心小學和部分村級小學。
三、調研結果的綜合分析
(一)基本情況
我們按工作計劃進行教學調研。調研內容分為兩大塊,一是深入課堂聽課,二是檢查教學常規管理。這次調研,聽了各年級的百余節常態課,檢查教師備課筆記(教案)、聽課筆記、教研筆記千余份,對學生作業、教師批改記錄、學生成長記錄進行了抽樣檢查,并針對問題適時召開了座談研討會、情況反饋分析會。
(二)值得肯定的地方
1、本色課堂自然美
呈現在我們面前的百余節課,都是真實的原生態課。師生的一切活動都無事先安排的痕跡,無公開課那種因“反復雕琢”而“無可挑剔”的“秀”美。但真實的課卻給人一種樸實扎實的自然美,為了解我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現狀提供了真實可靠而可貴的依據。
2、平等對話和諧美
課改倡導新型的師生關系是平等的,即教師應把自己從“神壇”上請下來,從課堂的主宰者變為學生學習的伙伴,百余節常態課都體現出平等的師生關系。課堂上,我們看不到教師那種“唯我獨尊”的樣子,也很少聽到教師那種“發號施令”式的講話。相反,課上洋溢著的是教師暖暖的笑容,回蕩著的是教師親切的話語,在這種的課堂中,學生自然能放松身心,自由自在地學,暢所欲言地說。
3、有效互動方式美
傳統教學中“師講生聽”“師寫生抄”的“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在逐步退出舞臺,取而代之的是新課標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在不少課堂上得到了有效運用,另外,不少教師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采用了“變師教生”為“師生互教互學”的方式。
4、規范教學文化美
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①絕大部分教師能根據教學進度備課和撰寫教案,教案比較規范,書寫也認真;
②教師能夠有計劃地互相聽課、評課、進行主題研討和反思,記錄內容詳細。
③布置的作業量基本適中,形式多樣,批改細致。作文批改基本上評有分數(等級)、寫有批語,中高年級還有特色作業。
5、培養能力方法美
學生的學習習慣特別是思維習慣普遍加強。在設計預案時,能關注學生的學,考慮到學習的實踐性。教學中,多數教師能視學生為學習主體,不再以教師的講解替代學生的思考。閱讀教學中能引導揣摩課文的語言和文章的表達形式,能滲透語言實踐和表達訓練,閱讀技術像邊讀邊思、邊讀邊批注圈點等方法被廣泛采用。從效果看,多數學生始終精神飽滿,主動積極。
6、整合技術應用美
部分語文教師特別是城內教師能夠將語文學科與信息技術有效整合,能夠運用多媒體上課,能夠根據教學需要制作課件,課堂上也能較熟練恰當地運用。
(三)存在問題
1、課改理念深入人心,然教學方法依然陳舊
我們通過多途徑、多形式對教師進行了新課程培訓及教材教法輔導,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已逐漸深入人心,在絕大部分教師的課堂教學中也或多或少得以體現。但對部分教師來說,對課改還不夠適應,教學中不能正確處理知識與能力的關系,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反復機械訓練,加重學生學習負擔在所難免。在農村小學,許多教師在教學中還存在“滿堂灌”和“機械訓練”等傳統的教法。
2、追求課堂教學的形式,忽視教學的實際效果。
我們發現實施課程改革以來有的課熱熱鬧鬧,教學形式“變化多端”,一味追求“創新”,一節課下來有的學生甚至連基本的識字任務都完不成,連短短的一篇課文都讀不熟;有的課,生字還沒有掌握,課文還沒有讀熟,就讓學生漫無邊際地想象,這樣既不利于學生的語文素質的培養,又不利于創新思維的培養。
3、教學方式轉變了,雙基落實不到位。
(1)教學目標制定不準。出現目標“越位”和“不到位”現象,如低年級閱讀教學目標過高,教學用時太多,教師講解太多,本來應該注重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在讀課文中學習識字,在讀課文中學習用普通話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然而不少老師往往拔高要求,引導學生逐句逐段地分析。
(2)識字教學存在著“高耗低效”的現象,生字回生率和錯誤率居高不下。學生書寫不夠規范、整潔,中、高年級學生作文中,錯別字現象嚴重,教師對識字、寫字的強化訓練不夠。
(3)學校方面的問題
學校條件差,教師的素質低,老齡化嚴重,這種情況尤其在農村村級學校特別嚴重。教師很少有教輔資料、信息也不是很暢通,學生沒有課外閱讀資料。有的教師文化功底差,語言表達能力差。讀不好課文,不會寫文章,不能引導學生學習語文,甚至不能有效地組織課堂教學。有的教師則消極怠工,誤人子弟,教育教學質量差。
(四)產生問題的原因
1、教師方面
對于一些教師來說,新課標學習還停留于口頭,沒有從根本上轉變觀念;片面理解課程改革,對語文課標中的四個基本理念存在認識上的偏差。語文教材及現行實驗教材,編排體系發生了很大變化,教學內容更新、更活、更寬,教學彈性大,使部分教師感到無所適從,大多數一線的教師缺乏學習、進修、觀摩的機會。受考核評價制度的影響,教師過于重視考試的.分數,部分教師本身的文化素質低,師德師能差。
2、學校方面
阿城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學校在農村,距城區最遠的學校在上百里以外,聽課研討活動的時間還沒有在路上等車的時間長,參加區里的教研活動很不方便。農村學校編制經費都比較緊張,教師外出參加活動,找個老師代課都很難,沒辦法有時就只好讓學生自習,每年還要花費大量的旅差費。大部分小學人員編制緊張,語文教師幾乎都是班主任,工作量重,壓力大。滿負荷運轉,造成許多教師沒有時間和精力充電,教育教學能力無法提高。另外,農村教師隊伍相對較薄弱,一般村級小學沒有平行班,校本教研也無法開展。教研活動流于形式,缺乏實效性。一些鄉鎮學校更是缺乏理論指導、缺乏經驗、缺乏教研的氛圍。
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即是“一鄉一校”過渡時期出現的特殊現象,中學老師過剩,不愿意到小學去工作,涉及到評職晉級等很多切身問題,沒辦法鄉鎮中心校領導決定把小學五六年級學生升到中學上課,甚至有的學校從四年級就到初中上課了,任課教師基本上是教不了初三的比較薄弱的教師,過去本來就存在中小學教學銜接問題,這下問題就更嚴重了,教學雙方都存在著彼此適應的問題,中學教師沒有參加小學教研的機會和習慣,對小學教學不了解等現實問題。
3、社會及家庭方面
社會大環境存在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長的因素,缺乏語文學習、實踐活動的場所和設施,家長缺乏對新課程改革的認識和對孩子語文學習輔導的能力,孩子缺乏課外閱讀的資料,無法達到課標提出的閱讀量。
4、教育主管部門
課程設置不斷完善,語文課時安排有所減少,而教材內容在增加,教師們感覺教學壓力大。新課程實施以后,相關的配套資料(錄音磁帶、掛圖、投影片、生字詞卡片等)越來越少,許多教師感到難度很大。
四、應對策略
1、加大教師的培訓力度與密度
要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提高語文教師自身的素養是關鍵的因素。
為此,
一是要制定切實可行的學習培訓計劃,確保學習時間和質量。
二是鼓勵語文教師參加在職培訓與學歷進修,積極參與教學研究,大膽實踐,不斷探索,努力超越,提高自身的業務功底和實際的教學能力。
三是加強對語文學科教師新課程理論學習和語文課標(修改稿)、教材教法的培訓,并經常調查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通過不同層面研究型團隊建設改進聯校教研和校本教研的形式,召開研討會,及時解決問題。四是盡可能給一線教師提供參加研討、觀摩的機會,而不是只讓個別骨干教師參加,減少二級培訓,增大教師的直接收益。建立骨干教師支教幫扶制度。發揮各級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的作用,定期“送教下鄉”,將新思想、新方法及時傳播,在深入基層進行理論與實踐培訓的基礎上,指導教師上公開課,并進行研討。
2、打造綠色網絡教研平臺
明確網絡化教研的重要性和指向性,讓每一個教師都意識到網絡化校本教研是教師成長的快車道,還要樹立團隊合作研修意識,強調以教師團隊合作為基礎,開展網上合作研究。
建立教研員網上工作室,通過教研博客這一媒介促進教研員與教師間的流通和交流,提高教研員的教研影響力和教師對課程的執行力。建立學科教學資源庫,滿足備課的需求,開辟方便易操作的論壇空間,如我們小學語文學科在5d6d開辟了《教科版語文教師之家》論壇,申請開通新浪UC教研房間,建立開放多元立體的教研環境。
3、提高語文教師多種能力
通過培訓或競賽提高教師對教材多角度解讀的能力、教學的獨特創意能力、案例的深層次分析能力、問題的發現與解決能力、小專題的專項研究能力等。具體訓練層次為教材研讀,資料積累,教案設計,作文研究,敘事寫作,測評指導,案例分析,課堂教學技能訓練。
4、下沉教研重心
常規教研網絡化,放大“uc教研”房間的功能。一是面向全區教師組織各類學科活動,如:新浪UC視頻在線專題研討、教師培訓、觀課研課活動、集體備課,視頻會議等,開展師生競賽活動(美文誦讀)、師生才藝展示、師生聯歡晚會等。二是給各校搭建平臺,使各校巧借新浪UC視頻窗口,把本校的校本教研活動對外開放,與其他學校交流。
5、改革考試和評價制度,逐步建立全面測查聽說讀寫能力的考試和對教師、學生的多元化評價模式。
關于小學調研報告10
學校實施校本課程,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目標之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指出:“要改變課程管理過于集中的狀況,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及學生的適應性”,“學校在執行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同時,應視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具體情況,結合本校的傳統和優勢、學生的興趣和需要,開發或選用適合本校的課程”。由此,明確了學校在基礎教育課程建設中的責任和開發實施校本課程的基本原則與方法。現將我校基礎教育校本課程開設情況報告如下:
一、現狀分析
我校地處農村,有大量的社會資源,我們把了解本土風景名勝、人文歷史、環境保護(課程名稱:熱愛家鄉 快樂成長)作為我校的校本課程。目的是既對學生進行了民風民俗的教育,也對學生進行了愛國教育。同時我校還在1——6年級開設了研究性學習、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在3——6年級開設了綜合實踐信息技術等校本課程,每門課程每周各一節。由班主任或專職教師授課。
二、困難問題
我校校本課程雖然按照國家課程標準開設,但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有師資力量的缺乏,沒有一定的課程標準,不了解教學的深度、方向和范圍。老師沒有經過專業的培訓,不知道該如何授課。條件不允許,無法開展一些實踐性活動。
三、對策建議
為了使我校的校本課程落到實處,為了確保我校的校本課程定時開展,學校在編排課表時,便編排好三到六年級上校本課程的具體時間,確保了一周六課時的校本課程。同時希望上級部門給安排專業老師,對老師進行培訓,明確教學任務和目標。
四、今后努力方向
1、要進一步明確校本課程的內涵。
校本課程是指學校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課程理念的指導下,在具體實施國家和地方課程的前提下,通過對本校特點及學生的需求進行評估,充分利用當地 農村和學校自身的資源而開發的、可供學生選擇的課程。而校本課程開發則指的是學校根據本校的教育哲學,通過與外部力量的合作,采用選擇、改編教學材料或設計學習活動的方式,并在校內實施以及建立內部評價機制的各種專業活動。開發校本課程的要義在于它是國家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要求和具體體現,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校園文化品位,促進學校教育質量的提高和辦學特色的形成。
2、要從學校及學生的發展需要出發。
校本課程是以學校為基礎開發的課程,這就要求必須立足學校的實際,從學校的.辦學理念和育人目標出發,立足于學校及農村擁有的課程資源優勢。在做調查、分析、研究和論證。校本課程作為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補充,體現出學校的精神和文化,強化教師、學生、教材、環境與活動等多因素的整合,實事求是與勇于創新的精神不可少。
3、要注重實踐過程的研究與反思。
校本課程開發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它不可能一下子就完善起來,甚至形成我們所期望的特色。關鍵是行動,不會知識只有在親身經歷中才能獲得。比如課程目標如何設計,活動方案如何創造的執行以及課程評價的方式等能力,只有在做中才能得到培養。因此,在實施校本課程開發的過程中,學習教學理論、課程理論、貫徹課改精神、激發和培養師生自主開發課程的興趣和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個性化的校本課程只有立足于實踐探究才能夠逐步形成。當然,我校曾經也積累了較為豐富的興趣小組活動經驗,再加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設置,必將有助于我們理性的、合乎規律的校本課程的建設。
與此同時,我校要加強校本課程的專題研究,納入學校整體發展的思路,在行動中研究,在反思中提升,在交流與合作中促進我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整體推進,樹品牌辦名校,提高教育質量,加快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進程。
關于小學調研報告11
一、問題及目的
從事農村小學基礎教育數年來,通過平時觀察、調查問卷等方法,發現多數小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及障礙主要集中在不能適應小學的學習活動,他們當中有的厭學情緒嚴重;有的學習習慣很差;粗毛病難改;學習習慣差;情緒影響較大;缺乏學習毅力;自主學習能力差.不僅影響學生的學業進步,還嚴重地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為了比較全面地了解小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況,及時分析原因,尋找對策,提醒教師、家長關注小學生的學習心理,給他們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讓他們從小就有一個健全的學習心態。為此,我就小學生的學習心理現狀進行了調查分析,并提出了對策,以此為突破口,將有力地促進小學生心理素質的提高。
二、方法與步驟
根據平時教學實踐和觀察,我對我校二至六年級6個教學班90名學生,從調查涉及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學習興趣、學習情緒、學習意志等5個方面的內容進行了問卷調查(發出調查卷90份,回收86份)。
三、結果分析
1、厭學情緒嚴重
當今小學生對學習不感興趣,缺乏動力,厭學情緒嚴重。調查卷開卷第一題就問小學生:“你愛學習嗎?”回答“我熱愛學習”的32- 1
2、學習習慣較差
對于小學生而言,習慣可能比知識、能力更重要,好的學習習慣可以使他們終身受益。在對86名同學調查中我們發現:不少學生不會科學支配時間。他們放學回家,先做作業再玩的學生僅占48.8%;每次學習前,能夠認真預習或復習功課的僅有17.4%,不需要家長的督促,自覺獨立完成作業的只有29.07%。其中二年級學生是40%,三年級學生是33.3%,四年級學生是26.67%,五年級是25%,六年級學生是20%,呈明顯的下降趨勢。學生不良的習慣中,要數做作業的習慣最差:向同學抄作業的占58.14%,邊做作業邊玩邊吃東西的占37.21%。另外,在做作業時,經常和別人講話或做其它事的占52.33%;還有9.3%的同學經常或有時把學習時間花在學習以外的事情上了。
以上數據提醒我們,許多孩子不能很好地利用學習時間,不能自主學習,不能專心致志地學習等。可見學習習慣的培養是一個重要的、長期的過程,教師和家長要給予足夠的重視,要有足夠的耐心。
3、情緒影響較大
情緒是對孩子學習影響較大的因素。如在愉快的心境中學習,常常會有些奇思妙想;而在煩躁的情緒下,再簡單的內容也可能聽不進去。另外,孩子在學習中和教師、同學的情感交流狀況、學生對學習環節的體驗、反應等情緒因素都會左右學生的學習。在調查中這樣的情況是顯而易見的。40.7%的同學即使知道答案,也經常害怕在課堂上回答問題;63.95%的同學學習時,只是認真學習自己喜歡的學科;37.21%的同學不高興的時候,就是能夠做好的事也會出錯誤;還有
- 3學很少這樣做。這到底該怪誰呢?也許是教師太嚴肅了,學生不敢接近,也許是孩子們不好意思,或者根本就不想問;20.93%的同學在自己學習時常常會覺得不知道該學什么好,他們缺乏獨立學習的能力;25.58%的同學很少利用某一課程中所學的知識來理解其他學科的東西,他們缺少知識遷移的能力。總之,孩子的自學能力,不容樂觀,更應引起教師和家長的關注。
四、對策
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學習是他們第一位重要的任務,而健康的心理會使他們進步得更快,成長得更好,然而,在學習生活中遇到的種種困惑,卻是阻礙他們健康成長的絆腳石。為了清除阻礙學生學習進步的絆腳石,讓學生有一個健康的學習心理,根據分析,特提出以下幾條對策:
1、加強積極的心理輔導
所謂學習心理輔導是指教師運用學習心理學及其相關理論,對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發生的各種問題進行輔導。學習心理輔導有積極的學習心理輔導和消極的學習心理輔導之分。積極的學習心理輔導是對學生的良好的學習技能、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和學習動機進行訓練與輔導,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心理品質。消極的學習心理輔導是對學生在學習中產生的障礙進行矯治。如幫助學生克服厭學心理,矯治注意力障礙、自卑自棄心理、學習恐懼癥等。
2、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所謂學習習慣就是圍繞學習這個中心的相應的行為習慣。如按學習要求起床、就寢的習慣,聽課、作業的習慣,文具管理的習慣,思考的.習慣、時間安排的習慣等。
不良的學習習慣既是對學習的一種態度,又是一種不良的行為方式,它反映了對學習毫無責任心和怠惰、懶散的生活作用,從根本上說是一種人格缺陷,任其自然發展會嚴重影響學生認知能力的增長和積極動機的養成。因此,我們小學生進行學習適應性的指導,內容主要包括學習熱情、學習計劃、聽課方法、學習技巧、應試方法等,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一些學習能力比較差的學生,還應該進行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等方面的訓練。
要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主要因從行為訓練入手,調動孩子的自制力,一次次堅持重復地去做到,再壞的習慣也可以糾正過來。低年級孩子可以通過要求服從與孩子自制結合。對高年級的孩子家長要更側重調動孩子的自制能力和主動性。
3、激發積極的學習動機
學習動機是激發個體進行學習活動,維持已引起的學習活動,并導致行為朝向一定的學習目標的一種內在過程或內部心理狀態。
學生的學習是否有成效,主要取決于兩大因素:一是會不會學;二是愿不愿學。前者屬于學習方法與策略,后者便是學習動機問題。學生的心理問題占居首位的是厭學,厭學主要也是學習動機問題,而不是單純的情緒反應。學生學習動機激發與培養有多種途徑,概括起來大致可分為外部動機激發和內部動機激發兩種。外部動機激發著眼
關于小學調研報告12
一、調查目的:
了解小學生課外閱讀現狀
二、調查時間:
20xx. 5.23
三、調查地點:
武勝縣民族小學
四、調查對象:
武勝縣民族小學3-6年級學生
(一)調查對象的一般情況
本次課外閱讀現狀調查選取的對象是廣安市武勝縣民族小學3-6年級的學生,以班級為單位,每班隨意抽二十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武勝縣民族小學是廣安市唯一的一所民族學校,始建于清朝末年。幾經搬遷,現地處縣城中心,以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優美的校園環境,先進的設施設備,高素質的教師隊伍,高水平的辦學質量,已躋身于市、縣一流學校行列,成為市、縣有名的示范學校。學校設學前班和小學1-6年級,現共有教學班35個,在校學生近2900人。學生家長的文化素質普遍不高,5%的學生家長是大專學歷,20%的學生家長是高中學歷,60%的學生家長是初中學歷,15%的學生家長是小學及相當小學學歷。
(二)調查內容及數據分析
問卷調查表有15道選擇題、1道文字表述題,涉及的內容有:
1、小學生每日閱讀時間、閱讀量;
2、小學生的閱讀對象、閱讀興趣;
3、小學生的閱讀習慣;
4、學校班級開展的讀書活動等。
(1)閱讀量和閱讀的時間
問卷1.你平均每天讀多長時間的課外書:
a.60分鐘以上
b.15分鐘左右
c. 0分鐘
從以上調查數字表明:各年級學生每天課外閱讀時間的趨勢是隨著年級的升高(其中六年級學生因功課的壓力,60分鐘閱讀量的人數相對少一些)。無課外閱讀的學生人數隨年級逐年下降,但總體分析,每天閱讀15分鐘左右占50%,學生每天課外閱讀時間并不多。
問卷2.你每周的讀書量為()
a.沒有
b.1500字左右
c.3500字左右
d.7000字以上
據調查結果反映,小學生一周內閱讀量極少的約占27.5%,閱讀量在3500字約占43.3%,而有一定量的閱讀占29.2%。我們了解到農村孩子從小到大,課外書較少,閱讀的時間少,不少孩子幾乎不讀課外書。造成以上現象的原因可能是:
1、書源不足。現在農村小學的圖書館建設和藏書量的充實各級的重視力度不足,有的學校根本沒有建圖書室(館),有的僅作“擺設”而己。
2、家庭重視不夠。不少學生在調查中均有反映,有時很想多買幾本課外書,但都遭家長制止。理由只有一個:與學習無關。
3、受其他信息渠道所搶占,學生課余大多時間看電視,熱播的電視劇如數家珍。
4、學生的作業負擔仍偏重,能夠用于課外閱讀的時間很少。學生在校的課外時間(尤其是后進生)多數被老師“好心”的輔導和補課所擠占。回到家里,老師布置的作業完成后,家長又另開“小灶”,復習期間尤為嚴重。
(2)小學生的閱讀對象、閱讀興趣
本次問卷調查有四道選擇題、一道文字表述題是關于閱讀內容的選擇,對中外名著的閱讀情況的了解,小學生閱讀的興趣。
問卷3.你喜歡讀什么類型的書籍?
a.教輔書
b.文學故事類
c.科普類
d.漫畫類
e.其它
問卷4.你喜歡讀什么樣的書?
a.全是文字的
b.文字為主,配一些圖畫的
c.圖畫為主,只有很少的文字的
d.全是圖畫的
問卷5.你讀過下面哪一本古典名著(可多選答案)
a.西游記
b.水滸
c.三國演義
d.紅樓夢,讀過中國古代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占10%。
問卷6.你還讀過哪些中外名著?(學生能答出的沒幾個)
問卷7.你讀課外書,是因為:
a.自己喜歡
b.爸爸媽媽要求自己讀
c.老師的要求,(答a的占30%、b的占30%、 c的占40%)。
你的課外書主要來自a.自己買的b.從班上圖書角或學校圖書館借的c.從父母單位借的d.跟同學朋友借的e.其它(答a的占40%b的占25%、 c的占5%d.的占25%e.的占5%)
從數據匯總分析來看,學生課外閱讀的'讀物以教輔書和漫畫故事居多,占了65.8%。而配合教材自覺進行閱讀者略少,只占25.8%。而且喜歡圖文結合的書,究其原因大致有三方面:
1、漫畫及童話故事適合了兒童的年齡特征,對兒童易產生較大的吸引力。
2、教師在平時教學中缺乏對學生課外閱讀的啟發及引導。
3、現行的少兒出版物對于配合教材內容方面的書籍仍偏少,因課本所選篇目乃為為古今中外名篇,現在出版發行的少兒讀物屬長篇巨作的略少。
此外,從5、6、7題分析結果來看,學生的閱讀面較為狹窄,主要以學習輔助類書籍為主,名著的則偏少,內容比較單一;大多數學生在課余,對閱讀還是顯得比較隨意、消極的。以個人的興趣來選擇課外讀物,這樣勢必不利于學生知識面的拓寬,也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由于課外書來源渠道單一,學生課外讀物相對匱乏,學生對閱讀興趣不高。
(3)小學生閱讀習慣
本次問卷調查有4道題涉及學生的閱讀習慣。
問卷8.你讀課外書時最喜歡a.摘抄好詞佳句b.寫讀后感c.圈圈點點,寫批注
問卷9.你讀課外書時,一般a.認真讀b.挑選有趣的地方讀c.隨便翻翻
問卷10.你覺得讀課外書有那些益處?a.擴大知識面b.提高學習成績c.能積累好多優美詞句d.好玩
問卷11.你讀課外書時遇到不認識的字或不懂的問題怎么辦?a.跳過去不讀b.查工具書c.隨便認讀d.問爸爸媽媽或老師
從結果分析來看,大部分學生尚未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有25%的學生能認真閱讀并摘抄好詞佳句,遇到不認識的字和不懂的問題,有25%的學生能通過查工具書解決。這不能不使我們對語文教學進行反思:在教學中,大量時間和精力都花費于對基礎知識的機械重復、死記硬背上,而對學法的指導偏少,對于課外閱讀的方法的指導更少得可憐。家長的育兒觀念也未能適應教育新形勢所需,只注重子女的學習成績,缺乏全面提高的素質教育觀念。
(4)班級、學校開展的讀書活動。
問卷12.你們班有圖書角嗎?;問卷13.你們老師每天都布置讀課外書嗎?;問卷14.你們班有沒有經常開展讀書交流活動。參加問卷調查學生有120人,結果統計來看,問卷12、13,回答“有”占50%。問卷14以六年級為例,“有”占12.5%,“有時有”占50%,“沒有”占37.5%。從全校的數據分析,也是這樣,大部分班級有時有讀書交流活動,有不少班級則沒有開展讀書交流活動。三、調查的結果
從調查內容及數據匯總分析來看,目前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存在以下問題:
1、小學生課外閱讀量和閱讀的時間少,大部分家庭缺乏讀書氛圍,家庭藏書不夠或根本沒有,學校圖書館圖書資源還沒有充分利用,學生借閱圖書渠道不暢,近1/3小學生幾乎無課外閱讀。
2、小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缺乏,課余時間閱讀隨意性較大,閱讀書籍中,教輔書、尤其作文書比例較大,名著等不夠,閱讀種類少,閱讀面較窄。
3、大部分學生缺乏閱讀方法的指導,尚未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有待教師的指導、完善。
4、學校開展讀書活動需進一步落實、完善,建議設立獎勵機制,扎實檢查,使每一項活動落實到每一個班級、每個學生。
5、家長的重視少,家長的育兒觀念未能適應教育新形勢所需,只注重子女的學習成績,缺乏全面提高的素質教育觀念。自身讀書看報者甚少,未能較好地為子女提供學習的榜樣。四、調查體會
針對調查所掌握的情況,本人認為要改變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現狀,要抓好以下五方面的工作:
一轉變觀念,增大投入。當前,農村的小學教育仍未真正脫離“應試教育”的陰影,小學生課外讀物很單調,《作文選》、“口袋書”居多,大多數家長給孩子購買課外讀物的意識淡薄,即使買,也是以功利性為主——對考試“有用”的。就是為孩子訂點報刊,也是“了若星辰”,不要說家中有藏書了。所以,教師要有意識地幫助家長轉變“應試”觀念,有計劃地向家長推薦一些有價值的課外讀物。學校的一把手也要沖破阻力,爭取多方資金的支持,注重圖書室(館)的建設,充實藏書數量,定時向學生開放,為學生創設借閱課外書的條件。作為家長應改變育兒觀念,多為孩子購買適合他們閱讀的少兒讀物。多指導、督促孩子進行課外閱讀,努力把孩子培養成具有全面素質的適應新世紀所需的多能型人才。
二重視激趣,培養習慣。
興趣是一切學習的源泉,枯燥的說教不如點燃學生心中的好奇心,培養興趣最重要。首先,教師要善于表現感染學生。如果我們的老師能在語文課、班會課、晨會課等一切場合有意識地在自己的講課中、演講中善于用“開卷有益”、“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能吟”、“博覽群書,而曉天下”、 “古人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千斛粟”等成語、詩句和格言來啟發、熏陶學生,以自己的口才和學識感染學生,讓學生懂得多讀書對提高自身的習作水平與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的作用,從而使學生對讀書產生強烈的愿望,并由羨慕、崇拜老師發展到去追求讀書、追求積累。
其次,教師要注意引導。莎士比亞曾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讀一本好書,猶如交上了一位良師益友。為了讓孩子從好的作品中汲取營養,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在說話、習作、或給自己書寫座右銘、給同學贈言時學會運用家喻戶曉、耳熟能詳的名人名言,如“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一個籬笆三根樁,一個好漢三個幫”、“知識就是力量”、“不讀書就像生活中缺乏陽光一樣”等。在習作講評中,注意對孩子們運用課外閱讀知識的點評,激勵孩子們在課外閱讀上一比高下,讓學生踏上課外閱讀的快樂之旅,品嘗到作品中的“美味佳肴”,慢慢地使學生形成“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的行為,并持之以恒,養成習慣。
三課堂上教師應少講多讀,進行讀書方法的指導。給學生留更多的讀和思考時間與空間,努力使他們做到口到、耳到、手到、眼到、心到,以達到多讀多積累的目的。《課標》也指出閱讀教學要“加強閱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逐步學會精讀、略讀和瀏覽。”可
關于小學調研報告13
1、企業的基本情況
從9個基層商會收到的165份有效問卷中的企業注冊資金和職工人數可以看到,我區小微企業的比重較大。注冊資本在20xx萬以上的企業有XX家,占17.6%;20xx萬以下的企業有XX家,其中500萬—1999萬有XX家,占28.5%;100—499萬有XX家,占23%;100萬以下的企業最多,有XX家,占30.9%。
2、企業生產經營情況
受調查企業在年度收入對比中,呈增加的趨勢。有82家企業銷售收入增加,占近50%;59家企業銷售收入持平,只有24家是減少的。雖然從調查情況上看,企業銷售收入持續增加,但利潤與20xx年相比,呈下降趨勢。利潤增長的僅占23%,減少的占58%,基本持平的占19%。
3、企業融資貸款情況
問卷調查企業20xx年融資額與20xx年相比,基本持平的占主流,有85家,占59%;增加的有46家,占32%;減少的有13家,占9%。說明九成企業對融資有穩定和增加的需求。20xx年融資成本比20xx年有較明顯增長趨勢,增長的有57家,占43%,基本持平的有69家,占52%,減少的有7家,僅占5%。企業融資渠道及方式調查結果表明,區內中小企業的融資途徑也相當的單一,以資產抵押的方式從銀行等金融機構貸款是企業最主要的融資渠道和方式,企業從銀行等金融機構貸款有120家,占89%,其中資產抵押占89%,信用和擔保僅占2%和9%。民間貸款有13家,占9%,其它渠道占1%。
4、企業負擔情況
問卷調查企業有58%(95家)認為企業稅費負擔較重,是影響企業扶持健康發展的主要困難。20xx年企業納稅額與20xx年相比,呈增長趨勢。有63企業納稅額增加,占43%;另有63家企業基本持平;減少的有21家,占14%。20xx年涉稅種類平均有6項,與20xx年基本持平。20xx年企業繳納各項行政事業性收費總額與20xx年相比,也呈增長趨勢。36家企業收費總額增加,占60%;基本持平的.有15家,占25%;減少的有9家,占15%。
5、企業用工情況
受調查企業20xx年企業用工與20xx年相比,雖然用工人數大致持平,少部分的企業有所增加,但是職工平均薪酬普遍增加。在調查的163家企業中有122家企業認為職工平均薪酬有所增加,占八成左右;30家企業認為大致持平。職工薪酬的普遍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企業負擔,壓縮了利潤空間。
6、企業對形勢的判斷及應對措施
面對當前復雜的經濟形勢,多數企業積極采取各項應對措施,如近50%的企業選擇“調整產品結構”和“削減生產經營成本”,49%企業有技術改造計劃,12%企業“減少投資”,11%企業加大融資力度。
關于小學調研報告14
英語是世界上使用范圍十分廣泛的語言之一,有世界通用語之稱。教育部提出在20xx年秋季開始,全國城市和縣城小學逐步開設英語課程;20xx年秋季,各地縣、區(局)小學逐步開設英語課程,小學開設英語課程的起始年級一般為三年級。我市為了提高英語教學的普及力度,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在人力、物力和財力上加大了對英語教育的投入。但小學英語在我市畢竟是一門新興學科,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走過了將近5年的歷程,在這5年里,大部分教師通過努力學習,踏實工作,掌握了新的教學理念,提高了教學技能,改進了教學方法,專業素質也有了顯著提升,為了了解我市小學英語的開設情況和存在的問題,確定下一步的工作中心,為進一步開展工作指明方向,我進行了將近半年的學科調研,收獲頗豐,現將成果匯報如下:
一、調研對象
全市82%左右的英語教師及各區(局)教研員。
二、調研內容
1、全縣開設英語情況。
2、課時安排及班容量。
3、教師專業水平。
4、教學設備。
三、調研途徑 座談、聽課、問卷。
四、調研結果
1、到目前為止,伊春市100%開設英語課程;縣、區(局)有30%的林場,由于各場相距較遠,交通不便,師資短缺,開設英語課程的情況不好。課的內容完不成。這會導致小學沒有學好英語的學生到了初中在英語學習方面很吃力,甚至會影響其它學科的成績。因此,在開設英語課方面必須“一刀切”,全面鋪開。
2、課時少,間隔時間長。小學生學習英語具有模仿力強,記憶力好,勇于開口的優越條件。根據學生的這些特點,為了保證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英語課程標準規定,3~6年級英語課程應遵循長短課時結合、高頻率的原則,每周不少于四次教學活動。3、4年級以短課時為主;5、6年級長短課時相結合。但綜觀目前我市英語課程的開設狀況可以發現:各個學校只開設長課時,絕大部分學校的周課時為2課時。課時少,間隔時間過長是我市小學英語課普遍存在的現象。此外,受地區、家庭文化氛圍的影響,課外學生學習英語的意識淡薄,根據記憶規律,這種英語教學現狀和英語學習狀態將嚴重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不利于形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
3、部分縣、區(局)班容量過大,影響教學質量。為了保證教學質量和效果,課程標
準規定班容量一般不應超過40人每班。但部分大縣、區(局)班容量大、課時間隔時間過長是我市小學英語課普遍存在的現象。此外,受地區、家庭文化氛圍的影響,課外學生學習英語的意識淡薄,根據記憶規律,這種英語教學現狀和英語學習狀態將嚴重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不利于形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
3、部分縣、區(局)班容量過大,影響教學質量。為了保證教學質量和效果,課程標準規定班容量一般不應超過40人每班。但部分大的縣、區(局)班容量達到60人以上,根本沒有開展游戲、表演等教學活動的空間。由于受時間、空間、人數、內容量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教師無法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只能青睞于表現積極、勇躍的學生,忽略對性格內向學生的培養。造成一班中只有33%左右的學生能跟上老師的教學進度,導致部分家長認為學生在學校不能學會英語,必須參加英語學習班。
4、師資專業素質差。為了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我市以縣、區(局)為單位,先后8次進行小學英語教師的全員培訓。效果和質量不言而喻。有一部分的老師并沒有達到合格的標準,那些不及格的.老師,他(她)們的教學效果會如何?但從今年參評的16節英語縣、區(局)優課看,78%的英語教師在專業技能(聽、說、讀、寫、演)、教學觀念、教學方法等方面要比往年成熟了許多,并且有一定教學經驗的教師要比新教師在上述幾個方面好得多,這使我看到了英語教學的希望。所以僅僅通過短期的培訓是遠遠不夠的,教師必須在崗位上不斷學習、進步,我們在加大培訓力度的同時,應該給他們提供繼續接受教育的機會。必須高度重視小學英語教師專業素質差的現象。
5、設備差,英語氛圍淡。由于我市偏遠林場多,信息弊塞。小學英語的開設仍未引起部分學校和家長的重視。從教學設施方面看,擁有多媒體教室或VCD設備的學校很少,有的學校有,但在平時英語教學中也沒真正應用。大部分英語教師只靠一盒磁帶、一臺錄音機和教本上課。目前,據我所知,全市200多所小學,只有黎明小學等三所學校有語音室,進行英語教學。此外,一個小學英語老師還要身兼多門其他課程,導致教師教學負擔重,英語教研氣氛不濃,沒有形成良好的英語教學氛圍。
五、建議
1、合理安排教學
根據“課時少,間隔時間長”的現象,我們必須做到遵循記憶規律,合理安排教學時間,做到短課時、高頻率,每周不少于四次教學活動。同時要提高小學英語課程的地位,控制好小學英語課堂人數(30—40人/班)。
2、完善師資培訓
我市小學英語師資力量薄弱。英語培訓必須完善師資培訓制度,以有效解決專業英語教師斷層的局面。班額過大,根本沒有開展游戲、表演等教學活動的空間。由于受時間、空間、人數、內容量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教師無法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只能青睞于表現積極、勇躍的學生,忽略對性格內向學生的培養。造成一班中只有33%左右的學生能跟上老師的教學進度,導致部分家長認為學生在學校不能學會英語,必須參加英語學習班。
3、師資專業素質差。為了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我市以縣、區(局)為單位,選出部分青年(也有中年)優秀教師參加八次的英語培訓。效果和質量不言而喻。在培訓結束時進行了一次英語測試、其中筆試及格率為87%,口試及格率為81%,測試結果并不理想。
那些不及格的老師,他(她)們的教學效果會如何?但從今年參評的16節英語縣、區(局)優質課看,78%的英語教師在專業技能(聽、說、讀、寫、演)、教學觀念、教學方法等方面要比往年成熟了許多,并且有一定教學經驗的教師要比新教師在上述幾個方面好得多,這使我看到了英語教學的希望。所以僅僅通過短期的培訓是遠遠不夠的,教師必須在崗位上不斷學習、進步,我們在加大培訓力度的同時,應該給他們提供繼續接受教育的機會。必須高度重視小學英語教師專業素質差的現象。
4、設備差,英語氛圍淡。由于我市偏遠區局多,信息弊塞。小學英語的開設仍未引起部分學校和家長的重視。從教學設施方面看,擁有多媒體教室或VCD設備的學校很少,有的學校有,但在平時英語教學中也沒真正應用。大部分英語教師只靠一盒磁帶、一臺錄音機和教本上課。目前,據我所知,全市200多所小學,只有黎明校等三所學校有語音室,進行英語教學。此外,一個小學英語老師還要身兼多門其他課程,導致教師教學負擔重,英語教研氣氛不濃,沒有形成良好的英語教學氛圍。
五、建議
我認為,在我市小學英語教學中應特別注意以上問題。它們的妥善解決將會促進我市小學英語課程的順利開展。
1、合理安排教學
根據“課時少,間隔時間長”的現象,我們必須做到遵循記憶規律,合理安排教學時間,做到短課時、高頻率,每周不少于四次教學活動。同時要提高小學英語課程的地位,控制好小學英語課堂人數(30—40人/班)。
2、完善師資培訓
我縣小學英語師資力量薄弱。英語培訓必須完善師資培訓制度,以有效解決專業英語教
師斷層的局面。我做為教研員應多組織小學英語教師教學研討會、交流會、優質課的觀摩活動、組織教師進行教研比拼等,從而不斷提高非專業英語教師的業務水平。
3、增加教育投入
為了使我市林場小學英語達到教育的目的和語言教學的目的 ,當地教育管理部門必須積極為英語教學創造條件。加大教育投入,例如為各校配備電視機、錄音機、投影儀、光盤、磁帶和教學掛圖等必要設備,條件好的要逐步建立語音教室。教師要利用這些設備加大英語信息的輸入量,為學生營造濃厚的英語氛圍。
以上是我的調研結果及建議,希望我市小學英語在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取得更好的成績。
關于小學調研報告15
一、調研目的
“連抱之木必以授良匠,萬金之壁不可付拙工。” 教育的振興,希望在于教師,教學質量的高低取決于教師素質的優劣。當前素質教育在全國大面積倡導實施,并且成為我國小學教育改革和發展的主旋律時,它更需要一批新型的、優秀的小學語文教師來完成這一教育的使命。為了深入、全面了解我校幾年來小學語文新課程實驗實施情況,以便總結實驗過程中的成功經驗,發現實驗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反思實驗過程中存在的不足,找準推進深化我校新課程實驗的著眼點和切入點,重新調整推進思路,促進全校語文教師均衡、協調、和諧地發展,筆者對我校小學語文教師現狀情況進行了調研。
二、調研范圍
本次調研對象為我校14位專職語文教師
三、調研內容
本次調研涉及教師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態度、教師教育理論的學習,教師課堂教學中把握“教與學方式的轉變”幾方面內容。
四、調研方法
采用談話法、問卷調查法、觀察法等
五、調研結果綜合分析
㈠教師基本情況
學校現有語文專職教師14人,其中區骨干教師2人,校骨干教師1人,占語文教師的21.14%。師平均年齡為37歲。其中35歲以下的青年教師7人,占語文教師的50%。具體分析如下:
第一:從學歷結構上看:本科學歷8人,占57.14%;專科學歷5人,占35.71%;中師學歷1人,占7.14%。
第二:從職稱結構上看:小學高級職稱8,占57.14%;小教一級職稱5%,占35.71%;員級1人,占7.14%。
第三:從年齡結構上看:中青年教師占的比例較大,共計??人。
第四:從教齡結構上看:教齡20年以上有5人;5—19年有8人;5年以下有1人。
㈡優勢與劣勢
根據以上數據及教師平日教學情況分析,我校語文教師的主要優勢如下:
第一、具有良好的師德風范,踏實的工作作風,對教育事業有執著的追求。具有樸實的甘為人梯的精神和合作意識,協作能力,教師間關系和睦。年級教研組的凝聚力強,整體形成了和諧、愉悅的人文環境。
第二、學歷較高、教學功底較扎實。教師92.86%以上具有專科以上學歷,他們具有扎實的專業基本功和業務素質。在近幾年的課堂教學競賽、基本功比賽及論文比賽中,1/3教師獲獎情況良好。教師整體具有一定的實力與潛力。
第三、教師結構合理,中青年化,這決定了中青年教師是我校教育教學的主力軍。這批教師具有一定的教學經驗,但并不太多的受陳舊的教育方式、理念的影響,能較快地接受新事物,師師之間,師生之間的代溝小,與同事、學生都容易交流。
第四、學科帶頭人基本功扎實,工作務實,為教師樹立了良好的形象。在14位教師中,三位是我校的教導主任,她們在教師賽課、基本功大賽、論文中成績較為顯赫,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和工作經驗。
第五、教師對新課程改革有一個比較正確的態度。課程改革是一場教育觀念的更新,人材培養模式的變革,是一項系統工程,在這當中,教師對課程改革的態度積極和正確與否,關系到課程改革是否能夠順利地開展。調查發現,我校教師對實施的課程改革持歡迎的態度,但對目前的教學狀況感到滿意的老師僅為25%,有60%的教師認為“要通過自身的努力,改變忙忙碌碌的現象,進行教師專業素質的提高”;在談到“你認為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時,有56%的教師認為要“加強理論學習,參加各種培訓活動,”。教師們在不滿意目前的教學狀況的同時,將自身的專業成長與課程改革結合在一起。由此看出,教師對新課程的實施態度是發自內心的、積極主動的。
第六、教師思想上有較正確的學生觀。在多年的課程改革中,教師思想發生了一定的轉變,課堂教學注意與學生進行情感溝通,以及學生的主體地位。
第七、課堂教學組織方式有所改進。教師們基本由片面地強調學科知識和技能轉向在強調學科知識的同時,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方法,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老師在教學目標的設定時能夠通過“在師生的共同討論的基礎上,參照教學參考書上的學科教學要求,擬訂課堂教學目標,確定課堂教學步驟,選擇教學方法”。課堂教學方式有所改進,大部分教師注重學生興趣的激發,師生、生生的互動。
劣勢一:學校教師隊伍自身存在的問題
青年教師面對新課程改革新理念雖有所知,但只是知于表皮,課堂教學的把握顯得有些華而不實;而部分教師多年的.教學形成了一定的個性,改變原有的教學模式比較庫年,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不是很強。
教師自身的文化內涵沉淀不夠。許多教師出來工作后,由于各種原因,對自己的進一步學習有所忽視,沒有給自己的頭腦注入新鮮的“血液”,吃“老本”的情況尤為突出。課堂教學的語言的藝術魅力缺少,而教師課堂的教學情感的表達更是我校教師最為薄弱的地方。
教師思想行為上的惰性。教師作為課程改革的實踐者、發展者,對課程改革的意義、目標、內容和方法等必須有充分的了解和認識。為了實現師生和課程的共同成長,教師必須學習有關課程理論,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教師角色的轉變,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但調查顯示,教師學習課程改革的理論熱情不高,他們更多的是忙于自己平日的教學和作業的批改。一天能抽時間主動學習一些相關的理論知識的很少。
劣勢二:影響學校語文教師隊伍建設的主要問題
第一、教師研究意識和能力相對薄弱。其一表現在“模仿型”、“教學型”“經驗型”教師多,“科研型”、“專家型”教師少;其二,教師科研能力相對薄弱,對教育方法、策略的適宜性,如何根據孩子的興趣、個性來引導,教育時機的把握,管和放的度,怎樣調動兒童學習的內在動機;怎樣成為兒童學習、活動的支持者與幫助者;怎樣處理教材和有效地駕馭課堂等都感到棘手。整體上的研究能力與水平不能很好地適應新一輪課程改革的需要和素質教育的需求。
第二、教師培訓渠道單一。新教材需要教師來駕馭,需要對教師進行實施新課程方面的培訓,轉變教育理念,明確教師的教學行為與角色的轉變,懂得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認識實施新課程過程應注意問題等。由于在職教師進修和提高受到經費、名額等條件的限制,大部分教師進一步的培訓,主要是參加區的通識培訓或學校的校本培訓。而專業提高的主要方式是學歷進修。觀摩同事的課堂教學,合作、交流、探究也大多限于年級的學科組之間。教師接受外界的新理念機會少,使新課改的效果大打折扣,不能把先進的教育理念轉化為技術、轉化為方法、轉化為應用。新課程的理念在實施中得不到很好的落實。
第三、落后的學習途徑和方式制約著教師在新課程中的成長。在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中,“網絡式”的學習途徑和方式對教師的專業成長將起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我校硬件設施的限制,使教師的學習途徑和方式受到了嚴整的阻礙,久而久之,教師熱情減退。
第四、缺少專家的引領。學校的教師發展站不到一個更高的位置,感覺缺少領頭羊,比較茫然。
六、對策思考
針對以上調研情況,筆者認為可以從一下幾方面進行努力。
㈠學校努力為教師的學習成長創造條件
1、搭建多層次的教師成長舞臺,展示教師的成長
教師成長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需要,是教師實現人生價值的需要。教師專業發展的需要因教師的個性差異被賦予了豐富的內涵,就要求為教師的成長提供多層次的舞臺,使得每一位教師在課程改革的舞臺上充分展示自己的個性,獲得成長的快樂。
2、建立科學的教師評價方案,激勵教師的成長
科學地評價教師的教學態度和教學行為,將有助于教師的專業成長。在這個教師評價方案中,應該注重教師發展性的評價——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用發展來激勵教師的發展;應該注重多元性的評價——評價的內容應該是豐富的,評價者應該來自于各個方面,各個層次;應該注重情感性的評價——評價要多一些真情實感,少一點學科分數;應該注重互動性的評價——評價者與被評價者的交流是雙向的。
3、為教師的學習提供更多的機會。
學校盡可能地通過“走出去,請進來”得方式,為教師的專業化學習提供機會。有了先進的思想指導,有了具有先進理念的專家引領,教師的成長會更有效。
4、優化教師學習成長的資源,促進教師成長
和課程資源一樣,教師學習成長的資源可以分為素材性資源和條件性資源。素材性資源指的是教師學習的內容,具體可指課程改革的綱領性文件,課程專家的報告,教育(學)書刊和工作伙伴等。而條件性資源指的是使教師學習成長開展的條件,如學校促進教師學習的條例,教師學習的所需要的設備等。教師學習成長的素材性資源和條件性資源是相輔相成的,在教師的學習成長中是不可缺少的,沒有這些資源,教師的學習成長就成了一句空話。教師的成長需要優化的資源。
5、給教師提供參與研究的機會。在研究中,教師才能不斷總結得失敗,提升經驗,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與水平,才能逐步把自己由
“模仿型”、“教學型”“經驗型”向“科研型”、“專家型”轉向。
㈡教師要通過主動學習,豐富自己的,提升自己
1、教師要根據自己發展情況,擬定自己近幾年的發展規劃,對自己的發展做到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
2、加強讀書,使自己更具有教師課程能力的內涵。用先進的思想來武裝自己,用先進的理念來引領自己,用深厚的文化底蘊來支撐自己。一個具有思想,有著豐富內涵的語文教師才能更有效地來指導自己的教學工作,讓自己的教學成為一門“藝術。
【小學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關于小學調研報告03-09
關于農村小學調研報告05-24
小學生調研報告10-30
小學調研報告(15篇)09-07
基層城管調研報告_調研報告07-08
服務發展調研報告_調研報告03-21
小學語文教學調研報告02-20
關于小學調研報告15篇03-09
小學生環保調研報告02-26